国内形势论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国内形势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国内形势论文

国内形势论文范文1

内容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际竞争尤其是金融领域的竞争日趋激烈。与欧美发达国家商业银行相比,我国商业银行竞争力有待提高。本文着重分析我国商业银行竞争力存在差距的原因,在此基础之上,提出改革和完善金融业创新机制,提升我国商业银行竞争力的对策。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金融领域国际竞争商业银行竞争力

商业银行竞争力是商业银行综合能力的体现,是商业银行在市场经济环境中相对于竞争对手所表现出的生存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的总和。当前我国商业银行在我国市场占据优势地位,而这种优势地位的产生大多是由我国的政策保护而取得的。但随着我国金融业的进一步开放,我国政策的进一步松绑,国外银行的进入会对我国商业银行的竞争市场优势产生冲击。我国商业银行在这场竞争中势必暴露出一些潜在的问题,而如何保持住商业银行的持续竞争优势是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发展中面临的重大课题。

一、制约我国商业银行竞争力的因素分析

(一)治理结构因素

1.组织结构不合理。现存的银行机构还沿袭计划经济时代的行政管理模式,部门多、人浮于事、效率低下。各机构的高级管理人员对经营风险和责任谨小慎微,而对谋取局部的自身利益则违规操作,暴露出从内部而来的机制风险。对基层行贷款权的上收,严重扼杀了基层行的积极性和能动性。这种贷款项目的层层上报和逐级审批,延误了基层行良好的投资时机,而上级机构为平衡社会关系指令发放的贷款,下级只能听命,如此导致放款项目的评估、决策和运作出现偏差,背负巨额坏账或亏损。

2.制度不合理。在国有独资的产权模式下,国有银行形成了一级法人总行对分行、分行对支行多层次的委托关系。从委托人的角度看,国家的宏观经济目标与银行的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目标不一致,使得国有银行具有内在的政企不分的制度特征。从人的角度看,银行经营管理人员事实上或依法掌握了控制权,他们的利益在公司战略决策中得到了充分体现,这种控制往往是通过经理人员与职工的共谋而实现的。在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由于制度环境的不成熟,银行内部人控制问题尤为突出。

(二)整体经营素质因素

1.资本充足率低造成流动性风险较大。资本充足率(资本与加权风险资产之比)是资产安全性的衡量指标,按《巴塞尔协议》的规定,从事国际业务的银行,必须达到8%(其中核心资本不少于4%),以保障商业银行在经营过程中抵御风险的能力。我国四大国有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远远低于国际大银行的平均值。资本充足率不足的直接后果,是抗风险能力不强、盈利水平低、竞争力差。我国商业银行的自有资金少,在主要依靠债务杠杆运作的过程中,银行的债务过高,即存款占总资产的比重过高,必须留有较高比例的备付金以应付正常的提款需要。而政府长期对国有商业银行的干预,导致呆坏账严重,金融资产质量低下,运营成本居高不下,盈利能力低。

2.我国商业银行经营规模与业务范围狭窄。资产和资本总额、分支机构数量、跨国经营状况、是否开展证券、投资、保险等业务都是衡量商业银行规模的主要指标。银行是一个规模效益显著的产业,但在经营规模上我国商业银行明显处于劣势。我国商业银行业务范围狭窄,品种单一。设备也比较落后,不仅电子化和网络化的服务设施层次低,而且服务软件和专业人才的水平也亟待提高。

3.金融人才缺乏。国际金融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随着我国银行业国际化的发展,最大的问题是缺乏既精通外语、计算机以及国际金融专业知识,又熟悉东道国区位优势、人文状况的复合型人才,同时也缺乏一套合理有效的人才竞争机制。由于普遍缺乏开展国际业务的人才和经验,致使我国商业银行经营国际化能力方面的竞争力明显不足。

(三)外部经营环境因素

1.资金价格管制的限制。到目前为止,我国对利率、汇率管制依然存在,长期的资金价格管制,使得中国的商业银行形成了利率、汇率波动无风险的思维定势,银行缺乏资金价格变动的风险意识,自然就不会主动规避金融风险,创新具有保值功能的金融产品。当银行不能很好地预测、防范风险,势必会降低自身的竞争力。

2.中央银行监管的乏力。中央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监管效果不太理想。目前对商业银行的比例监控与监测仅局限于几张报表,只是作了一下几种比例关系的统计分析,不仅填报的数据真实性差,而且也缺乏必要的计算机汇总分析,缺乏硬性的考核办法和强硬的监管机制,无法迫使商业银行自觉调整各种比率。同时,商业银行内部缺乏必要的专门管理机构和人员,对比例监管只是应付,缺乏有效的自我约束机制,这些都使中央银行的比例监控、监测流于形式。

3.国有企业改革的影响。国有企业改革举步维艰,商业银行深受其累。由于商业银行受命于政府,将贷款发放给国有企业,而不是最安全的客户,在企业亏损倒闭,国有企业转型过程中这些贷款便成为银行的呆帐或坏帐,无处可寻。

二、提升我国商业银行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一)实现治理结构创新

1.组织结构创新。通过兼并重组与整合,逐步成为金融控股公司,达到全方位的金融服务。花旗集团和汇丰控股公司发展的道路,为我国银行组织结构的调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金融控股公司是一种比较成熟和完善的企业组织形式,作为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组建控股集团,是组织结构创新的有效选择。

2.制度创新。应该进行规范的公司化改造,一是规范董事会的权利,推广独立董事和外部监事制度;二是合理安排股权结构,促进股权结构合理化、多元化;三是建立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通过建立明确的业绩考核与评价体系、建立董事会决策责任制度来实现。

(二)提高整体经营素质

1.加强经营管理,提高资本充足率,化解不良资产。通过减少信用放款,增加担保、抵押放款,压低银行风险资产占全部资产的比重;建立风险准备金制度,以应付未来可能出现的损失;以分拆、合并重组的上市融资方式募集资本金或准许其发行长期次级金融债券补充附属资本;尽快处置银行的不良资产,利用呆账准备金制度;适量注入财政资金;成立专门的不良资产清理机构等来化解银行的不良资产。

2.开拓业务领域,创新金融产品,实现电子化技术。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应积极开展网上业务,开展个人理财业务,开辟中间业务新领域,拓展国际银行业务,加快国际化进程。适时把握混业经营商机,推动业务持续发展,进行服务品种创新,拓展会计事务、融通保管等业务范围。此外,还应开展资信调查、财产评估等高附加值的知识型业务,发展保函、贷款承诺和备用信用证等信用服务方面的业务。总之,我国商业银行必须转变观念,学习欧美等国家金融领域的先进经验,加强管理,提高经营效益。

3.选拔高级人才,引进培育高素质专业人才,充实人力资本。应根据人才结构现状、内部结构、发展需求以及人才使用的成本采用不同方式、不同渠道进行选拔、引进和培育高素质的专业人才的同时,还要完善对优秀人才的激励与管理机制。

(三)创造外部良好竞争环境

1.推进利率改革,降低银行的不良资产率。利率市场化,银行把利息和客户风险挂钩,银行不必惜贷,当认为某企业预期风险较高时,可上调利率,使风险通过利率溢价获得化解。

2.转换监管主体职能,加强宏观调控,促进合理竞争。中央银行应加强对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监管,督促商业银行改进和完善经营管理体制和组织体制,同时建立和完善监管法律法规体系,制定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指南。更好地发挥宏观调控作用,完善金融市场的竞争机制,促进合理竞争。

3.加快国有企业改革,提高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推进国有经济改组,优化国有经济结构,活化国有资产存量,以有效化解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风险。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实施科学管理,切实提高服务质量,构建我国商业银行的特色文化,有效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国内形势论文范文2

一、引言

随着央行业务信息化的发展,数据信息系统成为内审部门新的必须开展的审计内容。国外许多中央银行的内审部门非常重视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内部审计,并且取得了较大进展。他们拥有一批熟悉COBIT、SAC等国际上通行的信息技术管理和控制标准、具有丰富专业经验的信息技术审计人员,对信息系统审计已有十余年历史。我国审计机关利用计算机进行审计探索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探索开发了一系列审计软件。2001年,国家审计署提出了《信息化建设总体目标和构想》,即“金审工程”,极大地推动了审计技术的发展。我国中央银行利用信息技术对业务系统进行审计起步较晚,与业务系统电子化发展相比,审计信息技术的发展很不匹配,存在明显滞后。尽管人行总行为推动审计技术信息化制订了一系列制度,如《中国人民银行计算机信息系统内审监督检查工作暂行规定》、《关于加强计算机信息系统内部审计的指导意见》、《计算机信息系统内部审计规程》,但从实际运用来看,内审部门的信息技术手段仍很落后。特别是基层央行,对业务系统的审计仍以手工为主,检查的重点停留在制度执行层面,风险洞察水平不高,严重影响了审计质量。基于这一认识,本文立足基层央行业务系统运行状况,对利用信息技术开展系统运行审计的紧迫性、面临的主要困难与问题作一剖析,试图找到一些有利于基层央行利用信息技术开展系统审计的方法与途径。

二、信息技术在内审领域运用的紧迫性

国外央行审计技术信息化的实践和我国央行业务领域信息化的现实,催生了内审信息技术建设必要性这一共识,在共同认知下,迫切需要采取措施加快审计技术信息化的发展步伐,这种紧迫性至少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适用业务信息化发展的需要。近几年来,基层央行业务信息化建设已经跃上了一个新台阶,央行主持开发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基本涵盖了货币政策、宏观调控、金融稳定、金融服务各个领域,逐步形成了高效、规范的信息化服务体系。信息系统的广泛运用在提高央行管理水平的同时,也潜在着较大的安全和技术风险。基层央行业务系统操作员和管理员对系统运行的先进性与安全性的认识,由于长期的接触,难免有“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感觉。全面了解系统的运行状况、进一步改进系统运行质量,迫切需要审计信息技术这个通道,起到“横看成岭侧成峰”的作用。

2、提高内部控制水平的需要。《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内部控制指引》指出,内部控制包括内部控制环境、风险评估、内部控制活动、内部控制的信息及其沟通、对内部控制的监控五个要素。面对央行业务系统信息化的发展,如果没有内审技术手段信息化的快速跟进并与之匹配,以落后的内审手段碰撞先进的业务系统,就无法对业务系统运行的可靠性、保密性、连续性、完整性、风险性作出准确的评估,内审部门“对内部控制的监控”作用无法有效发挥。

3、提升内审项目质量的需要。传统的手工审计,常常要面对杂乱无章的数据,进行大量乏味的计算工作。将信息技术运用于内审工作,不仅可以帮助内审人员解决这一问题,还可设定针对性的模块开展审计,扩大审计范围;可以规范审计业务管理,如“中国人民银行内审业务管理系统”,有内审项目管理、内审职责管理、辅助计算等功能,极大地规范了审计操作。再如武汉分行推出的“内控评审系统”,可以对分支机构的内控建设水平作出综合评价,促进了基层央行内控建设;可以迫使内审人员加强对计算机知识的学习,主动熟悉业务部门应用系统的操作流程。同时,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建立内审业务后续教育平台,开展远程培训,使内审人员尽快跟上信息化发展的步伐。

4、创新内审手段的需要。信息技术在内审领域的运用,可以为创新内审方式打造直接平台。审计人员利用计算机,借助有效软件开展内审工作,实现由手工方式向电子方式转变;利用接口程序直接从业务系统采集数据,进行分析整理,实现适时审计;借助网络,远程访问被审计单位的系统数据,实现远程审计。通过审计信息化,能够实现内审监督从单一性的事后审计向事前、事中、事后相结合转变,从单一的静态审计向动态与静态相结合转变,克服传统的事后审计带来的不能及时发现问题、防范于未然的缺陷。

三、央行业务系统审计面临的现状与困境

随着基层中央银行电子化运用的广泛深入,内部审计环境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内控机制的改变、审计线索的隐蔽、审计手段的滞后、审计风险的凸现等带来的困境与压力,无时无刻不在挑战着内审人员的智慧与勇气。

1、业务系统可审性差。随着央行内审功能定位的清晰,内审工作的审计领域逐步拓宽,审计内容也日渐丰富,但对业务系统领域的审计,却始终是“雾里看花”,成为“审计壁垒”。目前,所有业务系统几乎都没有预置审计接口与审计用户,连简单的数据查询都需要通过被审计对象才能进行,同时由于信息量大,再加上内审部门缺乏相应的技术审计手段与审计力量,用有限人工的方法查找海量电子化信息,效率太低,要想筛选出有价值的线索无异于“大海捞针”;因没有设置系统“黑匣子”,没有设置监控点,最大限度保留、记录审计线索,各项违规操作、异常操作无从查找。

2、计算机辅助审计运用不广。由于应用系统开发各自为阵,各个系统由不同的开发单位开发,所采用的开发、应用平台不同、开发语言不同,数据库不同,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的数据化接口,加上内审部门没有专用的通用审计软件,使业务系统数据采集、转换、分析困难,另外,数据采集还涉及到数据导出后的保密问题,也成了数据采集困难的因素之一。加之内审部门计算机配备不足,能熟练掌握计算机专业知识及业务知识的人员偏少,计算机辅助审计仅停留在WORD、EXCEL文字处理和电子表格处理层面,更深层次的数据筛选、数据分析、函数计算、数据统计和图形分析应用不多。3、审计服务平台搭建不力。目前,央行内审业务尚未搭建起支持信息化审计的高效的服务平台,严重滞后于信息化审计工作的发展,成为难以突破的“瓶颈”。主要表现为:一是审计依据的非电子化,给依据的查找、问题的定性带来极大的不便,许多审计人员反映,在依据查找、问题定性方面投入的工作量占整个工作量的近三分之一。二是审计依据携带不便,查找不便。目前大部分内审人员仍然使用纸质依据,有些则是上网搜索,这样所得的审计依据难以保证其权威性、全面性、有效性,容易造成审计风险。三是审计成果难以利用,没有审计结果电子档案,审计部门难以及时了解、全面掌握审计对象的基本情况及其动态。四是审计分析难以深入,不便掌握内控运行趋势和找出内控薄弱环节轨迹。五是经验交流不实时,在审计实施中容易走弯路、重复审计,增加审计成本。

4、软件开发应用介入缺位。《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加强计算机信息系统内部审计工作的指导意见》规定科技部门和系统应用部门,在组织系统开发时应当将有关情况通报内审部门,应当充分考虑设置和保留必要的审计线索,重要的系统,应当设立必要的审计接口。《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内部控制指引》也作了相似的规定。但在实际中却很难得到有效执行。一是程序设计、开发、测试阶段审计部门参予不够。在电算化环境下,计算机系统处理成了业务处理的一个重要环节,而在目前的审计实践中,对业务系统的审计却往往绕过计算机审计,未能实现穿过计算机审计,仅对业务系统的运行环境、操作员控制、制度建设与管理等方面进行审计,对业务系统自身的可靠性、可行性审计这一关键环节却无能为力;二是业务系统培训、运用,审计人员缺少参与。各个业务系统在培训推广时,内审人员很少有机会参加,相应的制度及培训资料也难以获取。

5、审计风险规避更难。手工环境下,各项数据的勾对平衡、各个科目的对转使用,都有原始的凭证、帐簿、报表,有据可查,容易“顺藤摸瓜”,审计出来的结果较为可靠。但在电算化环境下,各项业务的上机运行,数据的集中存放,凭证的上收,审计线索大为减少;纸质数据的电磁化及其容易篡改的特性以及程序的“黑箱”处理,中断了追索途径;技防的薄弱如身份识别技术大部分采用登录口令的形式,UNIX系统未安装防病毒、防入侵软件等,极有可能导致黑客的入侵、病毒的感染,从而导致程序被修改、数据被窃甚至丢失的风险,极大增加了审计风险的规避难度。

四、央行业务系统信息化审计方法与途径探讨

面对业务系统审计中的种种困难,只有把审计信息化作为传统审计向现代审计转型的突破口来抓,在更大范围内和更深层次上推进计算机审计的应用,才能及时发现不足和解决问题,杜绝因业务信息化所带来的风险。

1、深化辅助审计软件的有效应用

辅助审计软件包括Word、Excel、数据库分析管理(通常使用常用的Access数据库)、图形分析程序、通用审计软件(GAS)等。在内部审计实施过程中,计算机不能仅作为文字处理工具,而要进一步深化辅助审计软件的有效应用。

在文字处理、电子表格、数据库分析管理和图形分析四个方面,可建立符合基层央行业务特点的审计数学模型,用数学模型进行数据提取、数据筛选、数据分析、函数计算、数据统计和图形分析;可建立方便快捷的审计依据文档库,通过系统自带的搜索引擎进行资料模糊查询,以便快速对审计定性提供依据;可建立审计实施各阶段的文档模板,使各阶段文档共性部分减少手工编制。

探索开发中央银行通用审计软件(PBC-GAS)。借助通用审计软件中相应的数据接口模块在不同的业务系统中采集数据,用转换工具,把取得的数据进行转换,从而有效地转换到审计软件中,形成统一的数据格式,以便进一步审计分析。

2、建立业务系统的嵌入式审计窗口(EAM)

《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内部控制指引》中明确要求“系统开发时应考虑监督检查的需要,必要时应预留有关审计接口”。为此,笔者建议:一是对现有的业务系统进行补丁,建立起由内部审计人员登录并提供由系统本身自动产生有操作风险或较严重误操作的记录的嵌入式审计窗口,从而增加对审计对象的介入深度和改进审计方式;二是对今后开发的业务系统,审计部门要提前介入,提供切合实际、有针对性的系统控制、程序控制和风险点控制等方面的需求报告,供开发人员研究设计,未经审计部门介入的业务系统软件,不能擅自推广应用。

嵌入式审计窗口作为系统控制、程序控制和风险点控制模块,主要针对系统操作可能导致的风险进行监测和记录。记录内容可包括金额、资金流向、摘要;时间、操作员;保密资料的打印次数;操作员密码管理情况;主管授权情况;非工作时间开机登录情况;操作员签退情况;数据备份与恢复控制情况等。EAM的应用,可成为业务系统自动监控的“黑匣子”,提高系统的可审性。同时,内审员通过网络登录可开展非现场审计,通过业务系统的动态监测可开展动态审计,具有监督频率高、信息连续性强、审计成本低、动态反映及时等特点。

3、推进技防信息化建设

技防信息化在央行重要业务系统中的应用目前仅限于对机房的监控,直接对业务系统实施技防信息化还是空白。技防信息化是通过计算机外接设备对操作员指纹、掌纹、声音、人脸、虹膜等进行图形、声音数据采集,由计算机进行生物统计,以进行身份鉴别的计算机控制方法。技防信息化可在中央银行ABS、TBS等重要业务系统中应用,如建立指纹识别系统(HSS)或脸像识别系统(FSS),并对应用系统所在的机房进行数字化动态监控。从而为内部审计提供必要的、有力的证据,尤其易对一些违规操作、非法登录、恶意破坏行为追踪认定,使责任追究落实到人。4、加快建设信息化审计网络服务平台

信息化审计网络服务平台是为内部审计工作提供全方位的服务网络系统。网络服务平台可以包括:审计人才资源、审计对象与方法、审计依据法规、风险点及控制、审计成果转化与应用等,形成一个多层面、多角度、立体式的网络服务平台。

网络服务平台要通过做好信息收集、整理工作,建立健全分层次的审计数据库,包括财务管理、国库资金管理、发行基金管理、人民币账户管理、外汇业务管理、金融统计业务管理、反洗钱管理、金融法律法规以及审计人力资源、审计工作中形成的审计结果和审计专家经验、风险点及控制等为审计服务的信息。依靠有效的内联网络,分层次地形成信息共享。

5、规避信息化审计风险

规避信息化审计风险是审计人员面临的新课题。信息化系统所固有的特性,使审计风险再所难免。如何最大限度地降低审计风险,只有靠审计人员敏锐的嗅觉、实战经验和一定的计算机应用系统分析水平。在审计实战中,一要运用电子数据易快速分类、排序、统计的特性,对电子数据进行关联、抽样分析等,以发现审计线索;二要检查业务系统的操作员分工、权限设置是否合理、严密,职责是否明确,分析密码管理机制是否安全、有效,系统各个功能模块设计是否符合央行内控要求;三要检查业务系统本身是否具有合理的安全保护措施,如容错性和系统灾难恢复机制等;四要检查被审计单位所提供的数据资料的真实性、时效性、完整性和连续性,必要时应进行复核;五要采用灵活的审计方式,如可采用就地审计或突击审计的方式,事先不通知被审单位计算机管理员,先取得备份数据,以防操作员将数据篡改、删除等。

6、加快人才培养和技术培训

李金华审计长指出:审计信息化是一场革命,审计人员不掌握计算机技术,将失去审计资格。基层央行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的发展,人才培养是最大瓶颈。当务之急是要用计算机知识武装审计人员的头脑。首先,要拓宽育人、用人视野,要有目的的选择品学兼优的业务骨干充实到内审岗位。其次,要抓好计算机审计深层次应用培训,如审计业务与通用审计软件相关的针对性培训、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培训、常用的Excel、Access数据库中如何进行数据处理、加工统计及图形分析培训等。

课题组组长:张庭旭

课题组副组长:吕遂生

课题组成员:康登栋、李书文、康中华、王晓东、王勇

参考文献

[1]、王洪章,《中国人民银行岗位风险防范指南》,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年。

[2]、张静,《人民银行内审理论与实务研究》,湖北人民出版社,2004年。

国内形势论文范文3

(一)商标权的概念

商标是一种有形的标记,经注册之后标识于商品之上。商标是商品生产者出售商品、提供服务的质量保证,更是体现企业商誉、企业文化的无形资产。而商标权则是商标专用权的简称,是指注册商标所有人对其注册商标享有的排他性支配权,在权利内容上商标注册人不仅有权排除他人对其商标使用的干涉,而且有权禁止他人未经许可在同一种或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的商标的权利,还有权许可他人使用其注册商标或依法转让其注册商标权。

(二)商标权的保护对象

商标权侵犯的客体是什么,即商标权的保护对象是什么?笔者认为,商标权的保护对象是一个复杂的客体,从形式上来看,就是商标所有人对商标的专有权,从实质上来看,则是隐藏在商标背后的企业的商誉。正如“商誉乃商标之灵魂,而商标则为商誉之外在躯壳。”美国著名的商标法学者麦卡锡也曾经指出,“商标是一类非常奇特的财产,因为它不能与其所昭示的产品或服务的商誉相分离而单独存在”,因此侵犯商标权最根本的是侵犯了商标所有人的商誉。

二、我国商标权刑事法律制度的现状

商标侵权行为本属于民事侵权行为,但当商标侵权行为达到一定程度,则不能仅仅依靠民事途径予以救济,而应当给予刑事法律保护,以维护商标所有人的权益。

(一)我国商标权刑事法律保护制度的规定

2013年8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进行了修正,在第六十七条规定“未经商标注册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构成犯罪的,除赔偿被侵权人的损失外,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构成犯罪的,除赔偿被侵权人的损失外,依法追究刑事责任。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构成犯罪的,除赔偿被侵权人的损失外,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关于侵犯注册商标应予追究刑事责任的相关法律条文规定于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章节中,在第二百一十三条、第二百十四条、第二百十五条分别规定了假冒注册商标罪、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和非法制造、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罪这三种侵犯商标权,应予以追究刑事责任的犯罪构成。以上四个法律条文,是我国对商标权侵权行为追究刑事责任的依据,我国对于商标权侵权行为的刑事法律保护也仅限于以上四个条文。

(二)我国商标权刑事法律制度存在的缺陷

1.我国刑法对于商标所有人权益的保护范围过窄,无法与商标法衔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对商标权刑事法律保护制度存在脱节现象,两法之间无法衔接,刑法对于商标权的保护范围过窄。《商标法》第三条明确规定“经商标局核准注册的商标为注册商标,包括商品商标、服务商标和集体商标、证明商标”,按照商标法对注册商标的注释,我们不仅要对商品商标进行保护,同样也要对服务商标、集体商标、证明商标予以保护,但在我国的《刑法》条文中,却将注册服务商标、集体商标、证明商标排除在刑法保护的范围之外。

2.我国刑法对于商标权保护的立案标准单一

纵观《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对于商标权保护的所有法律条文,我们不难发现,条文中以销售金额作为追究商标侵权人刑事责任的标准。在前文中,我们也已经讨论过,商标权保护的是什么,它保护的是商标所有权人的专有权及商标所有人的商誉,我们除了将商标侵权人的销售金额作为追诉标准之外,同样要将商标所有人因侵权人侵犯其商标专有权而遭受的损失来作为追究商标侵权人刑事责任的标准,而这一损失,不仅是经济上的损失,也有商誉上的损失。商标所有人的商品、服务在商标侵权人侵犯其商标所有权后,销售业绩的降低,市场占有率的下降等都可以作为立案标准。

三、对我国商标权刑事法律保护制度完善的建议

(一)拓宽商标权的保护范围

前文我们也提到了,我国刑事立法对于商标侵权人的追诉范围过窄,没有与商标法相衔接,导致侵犯注册服务商标、集体商标、证明商标的行为无法追究侵权人的刑事责任,因此,在刑事立法中要拓宽商标权的保护范围,将注册服务商标、集体商标、证明商标纳入刑法保护的范围。

(二)将对商标所有人商誉的保护纳入刑法的保护范围

追究商标侵权人刑事责任时不能仅仅以侵权人的销售金额作为标准,要综合考虑被侵权人的损失,更重要的是要考虑被侵权人的无形损失。同时还要注意,对商标所有人某一注册商标的侵权,不仅是对侵权的这一注册商标的侵害,还是对商标所有人其他注册商标的侵害,消费者连带对商标所有人其他商品都产生了质疑,那对于商标所有人怎样的保护才是最妥当的,也是我们需要考虑的一个问题。

(三)将间接商标侵权行为纳入商标权刑事法律保护制度

国内形势论文范文4

论文摘要:希腊哲学家、教育家柏拉图的名著《理想国》蕴含着丰富的、迄今仍熠熠发光的教育思想。柏拉图以“人性论”为前提,倡导建立一个等级分明、民主和谐的政治制度。他大力提倡教育,认为获得正义及善的美德是教育的首要目标,但教育是直接为所构建的国家服务的。柏拉图认为,统治者最需要抓好的大事只有一个,那就是教育,通过音乐和体育培养出优秀的公民。培养公民的教育只是初等教育,而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集智慧与权力于一身的城邦统治者——哲学王。《柏拉图》中追求美好生活,净化人的心灵,培养德性的教育思想,在当今有着重要的借鉴价值。

论文关键词:柏拉图;人性论;教育思想

《理想国》又译作《国家篇》、《共和国》,是古希腊哲学家、思想家柏拉图(Plato,公元前427-公元前347)的著作,是以苏格拉底为主角用对话体写成,全书共分十卷,它探讨了哲学、政治、伦理道德、教育、文艺等各方面的问题。所谓理想国,是柏拉图推理出的一个充满正义和美德的国家,该书的核心思想是哲学王应该为国家的统治者,倡导用哲学思想来管理民众。在《理想国》中柏拉图以“正义”为主题,发展了苏格拉底关于人性中的德性思想,开启了西方史上人性“知、情、意”和价值“真、善、美”三分的先河,休谟和康德的哲学理论皆以此展开。在柏拉图的眼中,只有通过教育才能使理想国得以实现。因此卢梭认为《理想国》“不是一部关于政治的论著,而是迄今为止关于教育的最好论文”。

一、柏拉图的哲学思想对《理想国》人性和教育思考的影响

1.社会基础

柏拉图所处的时代正是雅典盛极而衰之时。为争夺希腊霸权,古希腊城邦国家雅典和斯巴达进行了长达30年的伯罗奔尼撒战争。战争不但使雅典丧失了希腊霸权,而且使雅典的各种社会矛盾一触即发。战争使雅典的经济遭受巨大打击,失去了希腊世界的领导地位,国内民主制度遭到挑战,政权逐渐落到贵族手中,伦理道德观念也受到了人们的质疑,走向衰败。这使得苏格拉底、柏拉图等对城邦怀着极大责任感的思想家开始思考雅典的前途,他们设想组织一个理想的城邦,这个城邦是正义的、和谐的。

2.哲学基础

柏拉图是西方客观唯心主义的创始人,其哲学体系博大精深,对其教学思想影响尤甚。

(1)理念论。柏拉图把苏格拉底的辩证法与巴门尼德的“存在论”结合起来,提出了“理念”论。他认为“理念”的知识是人的灵魂先天具有的真正知识,可知的理念是可感事物的根据和原因,可感的事物是可知理念的派生物。一类事物有一个理念,各式各样的事物有各式各样的理念。不同的事物组成了事物的世界,而由它们的理念所组成的总体就是柏拉图所谓的理念世界。在他看来,前者是可感世界,后者是可知世界。柏拉图曾经通过一系列的比喻来论证两个世界的学说,其中最著名的是“日喻说”。柏拉图把可见世界和可感世界的关系比作太阳与大地生物的关系,认为:“太阳不仅使看见的对象能被看见,并且还使它们产生、成长和得到营养,虽然太阳本身不是产生。”

(2)辩证法。黑格尔曾明确指出:“在古代,柏拉图被称为辩证法的发明者。就其指在柏拉图哲学中,辩证法第一次以自由的科学的形式,亦即以客观的形式出现而言,这话的确是对的。”柏拉图认为辩证法是指通过谈话展示思想之间的矛盾,然后加以分析和综合,进而求得真理的方法,这是一种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辩证法不是诡辩术,它是论证理念的重要手段。从《理想国》中苏格拉底与他人的对话可以看出辩证法是最高等级认识知识的方法,也是一种很好的教育和训练方法,通过辩证促使探索理念之间的关系、学会建构理念体系的方法,提升逻辑思维及想象能力。

(3)认识论。认识论是柏拉图获取理念的方法。柏拉图的认识论包含三层含义:第一,理念不能依赖于人的直觉。他认为世界上的万物都有一个在理念世界存在的本体,即“相”。“相”是沟通理念世界和现实世界的桥梁。第二,认识论要经历三个阶段。柏拉图认为最低等级的认识,它的心灵状态是想象,所以认识过程尚需继续深化,最后才能以理性思考获得善的理念。第三,认识理念是为了认识自己。柏拉图认为只有通过对外部世界及理念的认识才能使思想上升到一定高度。理念是先天的,即每个人天生就是拥有理念的,所以他认为,人们对理念的认识不是一种后天的积累的学习,而是对已经存有的理念的回忆,这个回忆的过程就是对外部世界认知的过程。所以柏拉图的认识论是一种先验的认识论,通过回忆,进而认识自己,寻求善的理念。

正如波普尔所言,柏拉图的国家哲学最终“可以扩大为关于‘万物’的普遍哲学”。柏拉图的哲学思想从伦理道德出发,以追求善的理念为目标,追求人性和灵魂的完善。国家哲学的根本问题是人的问题,没有对人及人性的深刻分析,政治便失去了正确的逻辑起点,因为社会是人构成的社会,人是社会的主体,对人类社会的哲学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就不可避免地要追溯到人性问题上。

二、《理想国》中的人性观点

在《理想国》中苏格拉底通过与他人的对话,探讨“什么是正义”及其柏拉图对“灵魂”的认识和反思。“灵魂”的解读和“正义”的剖析也是对“人性”诠释和展望。正如R. Waterfield 所言“柏拉图提请我们,在读这本书时,应当将他所建构的城邦的诸多特征作为理解我们自己内在心灵的地图或钥匙”,“个体内在的心灵世界是本书的关切之点。”

1.人的灵魂

古希腊的奥尔菲斯教派与毕达哥拉斯早已涉及到灵魂的问题,提出了灵魂不死与转世的思想,在《理想国》中柏拉图继承与发挥了这一学说,在他看来灵魂是不能加以分解的,它是有生命的和自发性的,同时也是精神世界的、理性的、纯粹的,因它有追求世界的欲望,而堕落到地上并被圈入于肉体中,因此注定要经过一个净化的过程,同时灵魂是会轮回转世的。灵魂的净化需要教育,柏拉图对灵魂进行了三重区分,称其为灵魂的三个等级,即理性、激情和欲望。在人的灵魂中,理性是是灵魂的本性,也是灵魂的最高原则,它与理念相通;激情是理性的天然同盟,是合乎理性的情感;欲望则指肉体欲望,既可服从理性也可背离理性。“灵魂脱离肉体,沉思美好的理念世界,乃是人生的终极目的。”如果想让你的灵魂免于遭受俗世中那些欲望打扰,那么唯一的办法就是摆正你的思想、你的立场,用美德来克服欲望,净化你的心灵。柏拉图关于灵魂的观点实质上是关于人的本性的理论探讨,是人们对自我精神世界的一种追求和探索。他强调理性对激情、欲望的控制和指导作用,并把这种作用作为德性形成的基础,从而确立了以理性灵魂为核心的人性论思想路线。灵魂的状况仍是国家的超政治基础。灵魂塑造着勇敢、智慧、节制、正义等一切美德。柏拉图的灵魂说使人类对美德的获得寻找到了一条可行之路,他试图先通过达到对美德最本质的认识,以至于达到真善美的境界。灵魂说强调对人德性的教化,倡导人向善,希望通过改造人的灵魂的教育,使公民拥有理性的灵魂,教育培养合格的公民,进而完成政治上的抱负,实现和谐的理想王国。 转贴于

2.正义

“正义就是只做自己的事而不兼做别人的事”在《理想国》中阐述了三种正义观,一是以色拉徐马库斯为代表的功利主义正义观,他指出:强权就是正义,拥有权力的人就代表正义。不正义为善,正义为恶;不正义的人比正义的人更有利、快乐,最不正义的人是最快乐的人。二是克法洛斯开始认为“正义”即“讲真话”和“归还所应归还的债务”,但是到最后就不再坚持这个观点。三是苏格拉底对色拉徐马库斯和克法洛斯观点的反驳,认为正义是一种美德,是善的理念的体现,是人性追求的极致。

正义分为城邦的正义与个人的正义,两者间是一种相互维系的关系。一个城邦由统治者、武士、劳动者三部分构成,统治者应该具备的德性是智慧,他们负责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分配,武士的德性是勇敢,他们保护城邦不被侵犯,维护城邦内部的秩序,劳动者的德性是节制,他们应懂得控制欲望,辛勤劳动,提供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三个等级的人各司其职、各尽其力,这个城邦就能实现正义。而个人的正义是指公民自身的品质,是智慧、勇敢、节制等德性的和谐统一。人们只有通过后天的学习,通过人性的教化,进行德育、智育、体育方面的锻炼才能获得知识,从而拥有德性,这是实现个人的正义的过程。在人性修养中,只有达到个人正义才能实现城邦的正义。正义是一个人、一个国家所应具有的品质和美德。当时的雅典处于连年混战之中,柏拉图希望通过教育使公民学习正义,这样才能维护国家的安邦,实现一个安定和谐的王国。

三、基于人性假设前提下的教育使命

从教育学的视角探讨人性问题,人性在很大程度上是教育和自我教育的产物,教育对人性具有定向、引导、控制和改变的积极作用。教育的目的是净化公民的灵魂,养成正义的美德,引导他们获得知识,形成完善的人格和德性。

1.教育回归人性

柏拉图的教育是古典的自由教育,尊重人的自然本性、灵魂特性,以社会属性为本。柏拉图认为教育应适应天性,过度教育是有害的。尊重人的天赋禀性的教育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平等教育。当今教育在学生选择专业上依旧以“物化”为标准,忽视了学生的兴趣和禀性,这种重功利的为学理念与柏拉图旨在发展人的理性、达到心灵和谐的理念相悖。因此,强调回归人性的教育是才是我们应当追求的目标。知名教育学者科尔指出:“教育本身就是一种人性的活动,它应当通过激发人的人性方式来培养人。”学校教育要认识到学生的个性,不同类型、不同天分的人所接受的教育不同,在追求向善的路径中也表现出不同的效果。人性的完善既是学校教育的永恒产物,同时也是一切教育的出发点。

2.教育要引导心灵的转向

教育引领心灵趋善在《理想国》中表现得十分明确。只有理智才可以指导灵魂,只有德性才可以教化心灵,它们相互协调才可以形成正义。在心灵和身体的教育方面要注意爱智和激情这两者的和谐与平衡。只重心灵的教育会使人过度软弱,只重身体的教育又会使人过度粗暴。

教育指引人们选择善的知识以及懂得将善运用于对大众的教化,用善的理念加强对公民的引导,使他们由此获得赋有正义、理性的美德。现在社会学校教育中,道德教育功能的丧失,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教化的失败,并由此致使民众对至善的背离,追逐利益和权欲。教化本质的揭示就是引导心灵的转向。教育的本性在于使人的灵魂变得完整,使人格得到完善,摆脱罪恶走向善。“正义是心灵的德性,邪恶是心灵的缺陷。”教育不只是教会人们知识,最主要的是让人们获得精神上的启示,引导灵魂走向理性,将人内在的“善”引导出来,获得美德。

国内形势论文范文5

本论文的重点也是创新点在于详细分析中国面临的当前的国际和国内的新形势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特别是二三线城市的房价的影响,最后根据本论文的分析对二三线城市房地产市场的价格进行长期的预测。

关键词:房价 国际新环境 国内新环境价格预测

1、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二三线城市面临的新的国际和国内形势都会对二三线城市房地产市场产生重大的影响。尤其是国内的环境,这几年国内的二三线城市房地产的环境面临着重大的变化,中国二三线城市的房地产市场正面临着重大的变化无论是国际形势还是国内形势在最近几年中一直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化。国际环境的变化包括中国国际贸易摩擦不断的因素还有WTO2.0的出台使得中国的国际贸易形势面临着更加严峻的考验。国内的环境变化最重要的要数中国大学生的就业观的变化在最新的调查的数据显示70%的应届毕业的大学生选择放弃一线大城市的就业机会而选择区二三线城市就业。这种观念不同于以往的就业观,还有就是二三线城市居民不断完善的投资观念也会对二三线城市的房价产生影响。而且二三线城市的房价问题必然会受到更多的关注。

2、二三线房地产市场面临的新的国际形势

WTO2.0的出台对中国来说国际贸易环境更加严峻。加入美国目前所推动的TPP,难度要高于加入WTO[2]。据统计,新世纪初,为了入世,我国在中央层面一共修改了2300个法律法规,地方层面修订了19000多个地方法规。而要加入TPP,中国还会迎来一次更大规模的政策调整。但是中国是一定要加入TPP的这就要看加入的代价是什么,中国不可能处于一种经济被孤立的的发展的状态。但是中国目前尚不具备加入TPP的条件,中国目前也是处于一种观望的态度。中国会逐步实现对国内经济的改革积极考虑加入TPP。在这种改革的过程中中国国内的经济形势肯定会发生重大的变化尤其是对中国的国有企业来说,这其中对房价的影响会使怎样的谁也不能下定论。还有中国近几年不断升级的贸易摩擦也会对中国的经济产生影响,这必然会对二三线城市的房价产生影响。

3、二三线城市面临的新的国内形势

中国面临的新的就业观和投资观的变化,这对中国二三线城市的影响是最主要的。据调查统计中国今年的应届毕业生中有70%选择区二三线城市就业。这其中的原因肯定是与房价有关的。大多数人选择区二三线城市就业就会对二三线城市的人口产生影响,这种影响在长时间内都是存在的而且将会变得越来越明显。

下图显示了2002-2012年所调查的济南、哈尔冰、沈阳、厦门等六所城市中人口变化与房价的关系[3]。根据图表可以看出房价的变化时随着人口的上升而上升的。这也就说明了在大多数人的就业观发生变化的时候对二三线城市的人口在未来产生影响的同时,必然会对未来的二三线城市的房价产生影响。可见人口因素对房价的影响是十分明显的。

2013年4月15日,黄金价格一天下跌20%,大量中国民众冲进最近的店铺抢购黄金制品,一买就是几公斤,他们被称作是抄底黄金市场的“中国大妈”。为何中国消费者改变以往“买涨不买跌”的思维习惯[3],像买白菜一样抢购黄金呢?普通百姓最主要还是看重黄金的财富效应,十余年的黄金大牛市,给人们的感觉就是谁拥有了黄金,谁就拥有了财富增加的机会;其次是基于人们对黄金的崇拜。

疯狂,是被调侃的“中国大妈”们此次扫金的特征,无论是具有投资价值的金条,还是几无投资价值的金饰都被一抢而空。对此,浙江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史晋川充满了无奈:“中国大妈抢购深层次原因是国内投资渠道太狭窄。”对中国百姓来讲,股市没有起色,楼市又受到调控,债市也正在整顿,实体经济由于人民币升值也不太景气,而M2(广义货币)供应量已突破百万亿元,老百姓迫切需要为手中的资金找到一个靠谱的投资、保值渠道。但是随着中国市场的完善中国人的投资观也会变得不这么盲目。在中国大妈的这场抢金潮中可以看到中国人投资的渠道的匮乏,但是随着更多的人对市场的逐渐的熟悉和相关政策的出台,相信人们的投资观念就会改变。当人们可以多方面投资的时候人们就不会对房地产市场这么狂热,对房地产的投机性购买也会相应的减少,这将必然有利于房地产市场的价格恢复到合理的空间。中国人的投资观的变化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也是巨大的。盲目的跟风炒作的投资时代将会过去。在中国房地产市场上的投资者也是占有很大部分比例的这将必然会对房地产市场产生影响。

4、对二三线城市房价的预测

根据2014年最新消息部分一线城市房价已经出现下跌的趋势[4]。那么二三线城市在短时间内会出现什么样的变化呢?尽管从城镇化加速推进、大量农村人口入城的角度看,二三线城市房价上涨是一个长期趋势,但是如果过热的投资性需求充斥楼市,房价过快上涨,势必会重蹈一线城市覆辙积攒大量泡沫,透支楼市未来的发展能力。当前,投资性需求以及房企的开发重点正在向二三线城市加速转移[5]。

由于前几年中国银行对房地产贷款的优惠政策导致大量购房者是从银行贷款买房。由于贷款政策的优惠导致房价一直不断攀升。为了稳定房价现在政府对购房者的银行贷款利率已经不像前几年那么优惠。贷款利率和首付的比例也相应提升。由于我国居民收入不断增加但是投资渠道匮乏投资市场不完善也导致了大量炒房者涌入房地产市场推高了房价。在我国的房地产市场中的投资者很多是不理智的,存在很多的跟风现象。这也是我国房地产市场存在的问题。由于土地成本在房地产开发过程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在二三线城市中土地出让的透明度不够,很多的现象存在。这也给房地产市场造成了不利的影响。

在住建部出台新增限购城市建议标准以后,出于房地产开发带动投资的考虑以及对于土地财政的依赖,许多地方政府推进积极性并不高,甚至出现了以限价等手段规避限购、博弈调控政策的情况。然而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在当前小企业盈利空间趋窄、部分产业利润率下滑的背景下,二三线城市房价的过快上涨势必还会形成投资洼地,吸引实体经济中的资金向这里聚集,对这些城市的整体经济发展结构也不利。

而随着一线城市房价的饱和,在开发商大举进军二、三线城市后,当地地价与房价的飙升也就成了一个不可避免的结果。众多房地产企业已经把投资的目标提前锁定在了二三线城市,而且更多人会选择去二三线城市发展,这将会导致二三线城市人口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会上升。这也会加快二三线城市的房价的上涨。而且中国二三线城市的经济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随着越来越多的人才去二三线城市发展,必然会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综合各种原因二三线城市的房价将会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上涨。

参考文献:

[1]顾雅君.2012年房价之我见[J].时代金融,2012.

[2]保罗・塞缪尔森,威廉・诺德豪斯.经济学(第十七版)[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

[3]古扎拉蒂着,林少宫译5计量经济学6(下册)[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613-615.

[4]舒涓.住建部部长姜伟新:未来20 年房价还要涨[N].广州日报,2010-03-09.

国内形势论文范文6

关键词:减轻,学生,包袱

 

学生包袱越来越重,书包越背越重,究竟为什么?我认为学校、社会、家庭都有责任。改变教育方法,实施创造教学,减轻学生负担,这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非一朝一夕所能解决,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共同参与才能做到。解铃仍需系铃人。

首先教师观念要改变,教学很重要,教育更重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经济社会的发展,人的思想、观念在转变。学生处在成长阶段,身体素质、思想行为等各方面在不断变化和趋向成熟,而且学生之间还有个体差异和群体差异。因此,作为老师和家长最重要的是要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特别是中小学生,读书要紧,身体更要紧,看书学习很重要,思想言行更重要。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才是我们的共同目的。也只有德才兼备、身体健康的学生才感觉不到包袱的轻重。

社会因素影响学生的包袱主要表现在政府行为和职能上。全国、全省的教育系统都要减轻学生学业负担。只有这样,教师、家长才不会担心别的地区、别的学校加班加点补习功课。但这种制度要推行和坚持,政府要下大力气监督。首先政府要增加教育投入,改善薄弱学校,从学校面貌和师资力量方面入手,使区域内教育均衡发展,减少学生和家长择校的压力。其次,要规范学校办学行为,不设重点班或变相重点班,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要取消小学升中学的附加条件,以及不符合学生的成长规律和教育规定。要明令禁止、取消奥林匹克班和各种特色班。学习奥数是刁难学生、摧残人才,参加特色班是软禁学生、压抑人才。学生成长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直线性的,是迂回曲折、波形性的,学生有时会犯错误的,学生身上有各自的优点和缺点,老师、家长要以教育、说服、鼓励为主,不能够从小把孩子、学生分成几个等级,要树立每个学生都是优秀的教育信念。再者政府要规范家教市场,在编教师不应从事有偿家教,校外补习机构要由物价局规定收费标准。现在许多老师学校上课马马虎虎,回到家中拿出中考、高考绝招,家长被迫请客送礼、送红包。而许多教学补习机构收费过高,一般家庭难以负担。有关部门要出台相应政策和办法。论文大全,包袱。

实施创造教学、开展素质教育是减轻学生包袱的一个重要方面。论文大全,包袱。学校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减轻学生负担。一是从教师的思想入手,加强素质教育理论学习,认请当前国际国内形势,使全体教师在思想深处充分认识到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重要性。二是要下大力气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规范教师的思想品行。教师首先要把课上好,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能听懂。其次教师要从衣冠、言行做起,在学生中树立美好的形象,成为每个学生学习、崇拜的楷模。三是老师要从课堂教学、授课方式入手,突出知识重点讲解,把大量时间交给学生独立思考,让学生自觉主动地动脑,通过模仿、类比,用问答形式让学生达到对课本知识的消化理解和吸收。四是要扩大学生视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要减少学生课堂作业,特别是重复的作业。每天下午安排一节课让学生自己支配时间,欣赏课外知识,或者参加校外科技实践活动。

减轻学生包袱,家庭教育也很重要。现实社会日益激烈的竞争,促使家长有意无意地对孩子施加压力,加重学生的课本负担和精神负担。比如聘请家庭教师、再布置作业,上各种提高班、特色班等,致使许多中小学生不堪重负。主要原因是子女就业与文凭挂钩,如果子女待岗,那么做父母的在心理上难以承受。有的家长把孩子考上大学,接受高等教育看做是今后惟一的出路。论文大全,包袱。论文大全,包袱。如此父母,如此想法,孩子怎能承受得了?的确,未来社会是知识经济社会,没有文化知识、没有科学素养的青年,不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是很难立足的。论文大全,包袱。但是知识不等于书本、不等于文凭。论文大全,包袱。特别是技术主要来源于社会实习和经验的积累。“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中华民族是一个优秀的民族,中华儿女是世界上最勤劳、最聪敏的人种!我们后继有人。炎黄子孙都是“龙”,咱们子女都是“才”!

总之,作为学校一方面要从自身做起,切实把学生过重的负担减下来。另一方面,学校要通过家长会、家长学校等多种渠道和形式,向父母宣传减轻学生负担的意义,宣传素质教育的好处和精神。学校和家庭要相互配合,共同努力,把中小学生过重的负担减下来。

改变传统的讲授式的、灌输式的教育方式和教学方法,寓教于乐,寓学于乐。开设课外活动实习课,培养学生的能力和意志力。开设创造性思维训练课,开发学生的智力和创造力。社会需要的是手脑灵活、身体健康的创造性人才,不是书呆子、懦夫;社会需要的是“诸葛亮”和“赵云”,不是“刘阿斗”和“马谡”。国家发展需要发明创造,成家立业需要学以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