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科技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智能化科技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智能化科技

智能化科技范文1

1.1保护粮食安全的需要

民以食为先,足粮安天下,关建在人才。发展智能化现代农业,推进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底线,必须建立高端农业科技队伍,才能扎实推进智能化、品牌化、信息化、洁净化农业的建设,才能全面实现农村小康目标,有利于农业上质量、上效益、上档次,才能提高市场竞争力。因此建立智能化现代农业科技队伍十分必要。

1.2提高农民素质,促进成果转化的需要

当前,粮食生产结构性矛盾和增产不增收的问题突出,实行技术创新、品牌创新、模式创新,进行集约化、规范化、绿色化、模式化、智慧化的产业发展,走农超对接、订单农业之路,给农民吃上“放心丸”、种上放心粮,增加农民收入。各级政府要加大资金投入,扶持智能化现代农业的发展,实行“基地+龙头+农民+科技”生产模式,抓精细加工、搞活流通,十分有利于农业产业化经营,有利于提高农业附加值,促进有机农业快速发展。

1.3现代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需要

巴中品牌优势极为突出,绿颂米业和龙头面业为龙头的粮食产业化链条基本形成,全面推行了农粮合作,走出了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一书三合同”新路子,农民按订单生产,科技承包保产保效,龙头企业支付技术服务费,“反哺”科技发展。巴中绿颂米业、龙头面业各有年产10万t的优质粮食生产和加工能力,生产的优质大米分别注册为“绿颂”牌绿翠大米、翡翠大米、“龙头”牌绿稷大米,龙头牌系列面业,已获国家A级绿色食品认证,是推进和提升农业生产质量,创新品牌的需要。

2当前农业科技队伍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决策领导认识有偏差

据30个乡镇调查显示,有27个乡镇领导对农技推广工作不够重视,占调查总数的90%,表现为政治上过问少、生活上关心少、农业创新上探讨少、工作上问得少、资金上支持少的“五少”现象极为普遍。个别乡镇甚至拍卖或占用了乡镇农技站资产,而今是无资金、无场地、无示范基地的“三无站”较多,约占84.6%。

2.2自身认识的偏差

在调查的乡镇中就有24个乡镇不能正确处理经营与技术推广、创新与示范、培训与技术服务的关系,而大部份乡镇农技站长下派到村任第一支部书记,忽视了“三农”服务和技术推广,专业倒置。

2.3综合技术能力弱化

自人、才、物下放乡镇,体制不顺,人心散乱,改行跳槽有增不减,技术员凝聚力受到冲击,而今的乡镇农技站是“上无片瓦、下无立针之地”,有名无实,对农民迫切需要的服务确朿手无策,远远达不到智能化、洁净化、品牌化的现代农业发展要求。

2.4资金投入不足

而今农技站“财政养人,无钱打仗”,卷尺都无钱购买,“测产凭经验、千粒重常数算”。试验示范无场地、测产无手段,培训无方法,始终停留在原始、粗放层面,不能有效发挥公益性职能,由“无场地、无资金、无办公地点、无示范基地、养保医保费工资扣交”的影响,导至人才大量流失,有的成了“空壳站”。如巴州区乡镇有23名高级农艺师因无岗位未得到聘任和利用,农业科技创新、先进技术推广、成果转化应用等受到严重影响。

2.5主体管理不统一

按照农技推广法的要求,乡镇农技站的“人、财、物”归县(区)农业局统管,便于培训、考核和下达技术创新任务。在具体实施中,乡镇人民政府片面认为乡镇农技站由县统管后,会影响地方政府工作,对移交工作有很大的抵触情绪,不支持,并设阻找茬。

2.6责任不明确

乡镇农技站虽然通过整改,但效果不够理想,优化配置还不够,构建智能化新型农技站朿手无策,履职不到位,农技推广偏离本职。表现在岗不服务,在编不在岗,专职变兼职,亊业岗位行政化,突出问题表现为“三多三少”,即非专业性工作多、经营挣钱时间多、下派任第一村支部书记人员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少、新成果推广应用少,技术培训和技术推广少。

3主要思考

在智能化现代农业科技队伍建设上,立足农技推广现有矛盾和问题,以建设现代农业科技队伍为导向,建立改革创新机制,改进推广方式,切实把智能化现代农业科技队伍建成面向集约化、智能化、品牌化、洁净化的现代新体系,具有持续发展能力的现代农业科技的创新队伍。

3.1强化信息服务建设

技术信息服务不仅是助推智能化现代农业的一种技术工具,也是一种新型生产力的核心要素,融入智慧农业产业化经营体系的价值链,可以提高决策农业和综合生产能力,为未来农业带来发展思路、经营管理、技术模式等方面变革,为打造自动化、标准化、智能化、洁净化、集约化、模式化精准农业提供有利条件。把乡镇农技站建成物联网、技联网,集感知、传输、控制、生产和服务一体化的智能化现代信息技术服务体系。使农民轻点鼠标就详知绿色防控病虫、配方施肥、模式化种植等技术,手机一打开就得知生产、加工,产品销往何处,让生产供销衔接,畅通无阻,信息技术将为智能化现代农业插上雄健有力的腾飞之翅。

3.2立足现有,创新示范

一是明确定位,在科技创新上,以产业链为轴,完善创新,努力提升农业发展整体能力;二是明确职责,首先要协调配合,明确岗位职责,拓展共性技术的创新,抓好集成与示范、全力开展创新高效田、创新户、创新品牌的示范与“三农”服务。

3.3突岀主体,创新服务

一是强化衔接,乡镇农技站要主动与县(区)技术推广衔接,重点解决健全机构、改善条件、增强活力,提高服务能力等问题,依托高产创建项目,创新基地建设,把基地建成高效农业试验田、农民培训操作示范田、农民回乡创业观摩田、智能化现代农业样板田和领导决策农业参考田。二是强化成果转化,按照集约化、品牌化、洁净化农业生产要素,进行建点、生产经营、土地流转、专业技能,以及组织化、社会化技能服务。一要建立复合型农民培训体系;二要制定优惠政策、项目倾斜,大力扶特、加大投入,为成果转化创造条件;三要积极构建成果转化专业乡、村、社,使成果转化规模更大、范围更广、层次更深、档次更高、模式更新,使农业生产质量更高、效益更好。

4强化政策保障

4.1落实优惠政策

政府部门严格执行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2006年工资改革文件规定“乡镇农技站继续实行连续工作8年固定一级工资、上浮一级工资”的政策,以及农技推广法实施“从亊农技推广工作30年,其中乡镇20年(女15年)退休增加10%的标准工资”法规。

4.2强化培育主体

地方政府,要加大投入,培育服务主体,大力发展立体多元、形式多样、竞争充分的社会服务体系,全力推行合作式、订单式、承包式、托管式等多元合作服务模式,为农业生产提供“保姆式“的公仆服务。

4.3建立创新服务机制

智能化科技范文2

传统型态家电正逐步走入历史,取而代之的是纳入智能化元素的新型“智能家电”。无论是智能节能、远端控制等,高科技研发融入传统家电碰撞出新的火花....

在传统家电的时代,冰箱开关频率过高容易使冰箱的制冷效果下降,为了维持低温所需耗费的电量也会提高;开着电视紧盯八点档的同时,电脑也开着等广告时打打作业,耗电量不容小觑,也增加同一时间的电力负荷;夏天晚上睡前总习惯开空调,凉爽之后半夜再起来关掉,使睡眠品质下降……,诸如此类电器使用上的不便利与不环保情形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发生。

在科技进步始终来自于“惰性”的同时,全球暖化后诉求的“节电、节能”也逐渐成为全民共识,各类家电开始融入“智能化”元素,使我们走入智能家庭生活。以下就岛内家用电器业做一概略阐述。

一、 家用电器业的产业概况

依据“行政院主计处”第九次修订的标准行业分类,家用电器产业隶属于28大类电力设备制造业,其中家用电器产业涵盖2,851家用空调器具制造业、2,852家用电冰箱制造业、2,853家用洗衣设备制造业、2,854家用电扇制造业及2,859其他家用电器制造业。家用电器产品根据“经济部”第15次修订的工业产品分类,包括冷气机、加湿器、除湿机、电冰箱、洗衣机、衣物烘干机、电扇、电锅、微波炉、烤箱、电磁炉、电暖器、电热水器、电熨斗、干碗机、洗碗机、排油烟机、吸尘器、空气清净机、陶瓷炉具及其它家用电器等。

观察台湾家用电器业近5年产值概况(如表1),2012年台湾家用电器产业规模将近500亿元新台币,其中以家用空调器具制造业规模最大(207.03亿元),占整体产值超过4成,其次依序为其它家用电器制造业(154亿元)、家用电冰箱制造业(59.56亿元)、家用洗衣机设备制造业(46.93亿元),家用电扇制造业规模最小(31.86亿元)。

在产值成长率部分,近5年来整体家用电器制造业产值年复合成长率仅2%。进一步细看各子产业,除家用空调器具制造业、其它家用电器制造业出现优于产业平均水平的表现外,其余产业成长性均低于产业平均,同时家用洗衣设备制造业与家用电扇制造业更出现产业规模萎缩的情况,其中以家用电扇制造业产业衰退最为严重,平均每年衰退4.1%。

观察近几年家用电器产业成长状况与台湾经济成长变动情况(如图1),2008年及2009年岛内景气受金融海啸与欧债危机影响,家用电器业普遍低迷,产值出现零成长与负成长。2010年台湾景气回稳,经济成长达到10.76%,台湾家用电器产业也有相当大幅的成长(20.63%),产值更一举超越金融海啸以前的水准,达到462.6亿元。2011年岛内经济再度降温,家用电器产业又进一步衰退,至2012年才又大幅度成长,且产值更超越2010年水准,达到499.38亿元,较2011年成长13.45%。

进一步观察台湾家用电器产业与经济发展连动情况,可发现二者之间有密切的关联,家用电器业产业波动性较经济景气波动更为明显。出现这种情况,推测可能是由于台湾家用电器制造业有超过8成的比重为内销,外销仅占1成多(如图2),使得家用电器产业发展受岛内景气连动性相当大。

从台湾家用电器市场规模而言,2012年台湾家用电器产业销售达528.14亿元,较2008年成长7.6%,岛内销售额与整体产业销售额走势相似,2012年销售额达439.67亿元。相较于岛内销售额,台湾家用电器产业出口规模相对小,整体外销值多在80亿元左右,2009年因全球景气不佳,致使外销金额大幅衰退至62亿元,其后便逐年恢复,2012年则回复到88.48亿元的外销水准。(如图3)

二、 TOP5000家用电器业概况

根据中华征信所出版的《台湾地区大型企业排名TOP5000》资料显示,2008年至2010年TOP10家电业者整体营收表现与产业营运概况走势大致雷同,均在2009年陷入衰退,2010年开始出现两位数成长,产业平均营收成长率在2011年受到景气影响而趋缓的同时(如图4),TOP10业者总营收却持续成长,2012年TOP10业者营运状况也与整体家电业背道而驰(如图5)。

台湾近5年入榜TOP5000的家电业者家数介于16-18家之间,从整体营收来看,2009年全球经济状况因欧洲债务危机而呈明显衰退,平均营收成长率也趋缓,2010年享受了短暂复苏开始出现两位数成长,2011年成长率虽不如前年,但整体营运表现仍属亮眼,2012年虽岛内景气仍未见明朗,但家电业平均营收仍逆势成长。以现况观之,在业者持续导入“智能化”元素以满足智能、节能等需求后,只要岛内景气恢复成长动能,整体营收应有更多成长空间。

细看近5年TOP10业者排名情况,可发现台湾日立稳居后冠,台湾三洋电机、声宝、三洋全能、德宝家电、元山科技、亚弘电均在前10名走动,其中三洋全能专责服务三洋电机,均系产销SANYO品牌家电,其余业者则在榜内外来来去去,其中德宝家电专责服务声宝,均系产销SAMPO品牌家电。

智能化科技范文3

【关键词】建筑电气工程;智能化技术;应用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日新月异,同时,基于我国社会结构以及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建筑规模日益扩大,人们对建筑物的依赖性越来越高,因此,对建筑物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建筑工程中电气工程是非常重要的施工项目,对建筑的投放使用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当前,智能化技术在建筑电气工程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智能化技术应用于建筑电气工程中,能够使得人工操作量降低,操作速度与操作的精准度不断提高,从而使得工程的可靠性提高,建筑的成本降低,对于工程完工之后的维修同样非常便捷。

就我国智能化建筑发展前景而言,建筑电气工程中应用智能化技术,可以确保我国智能化建筑的长足发展。随着建筑物的规模与高度的日益增加,对电气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建筑电气工程中智能化技术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 .建筑电气工程中智能化技术信息采集与处理技术的应用

建筑工程智能化电气系统中,通常情况下利用分层总线控制结构实现总线的控制,系统基于建筑的分布以及单元的数量对系统的控制范围进行合理的调节。智能化建筑电气工程总线控制系统一般包括采集器与监控主机两个基本部分。采集器实现了对建筑电气工程系统输出信号的采集与处理,同时判断信号的有效性,针对判断的结果实现相应的控制动作。为了确保采集器数据的完整及安全性,采集器从软件与硬件两个方面对非法用户的破坏进行预防。作为控制系统的核心部分,监控主机将报警主机与控制器相连接,并且实现了两者的通信沟通,事实上,监控系统的正常运转是是通过监控主机实现的。监控主机一般利用RS2332C总线接口和报警系统实现连接,同时利用S485总线接口和沟通其他的控制单元。基于不同的需求实现对建筑电气工程信息采集系统中监控主机的模块化,确保系统的安全可靠。

图1 建筑电气工程智能化安全结构防范示意图

二. 建筑电气工程中智能化技术现场总线PROFIBUS技术的应用

基于国际标准协议,PROFIBUS技术参考的基本模型为国际开放式网络结构,同时基于此对整个的电气控制系统实现分层,基于OSI参考模型,将其分成了七个层次,按照不同传输层对其需要完成的物理任务进行了定义。第一层主要确定物理的传输特性;第二层则是对总线存取的协议,数据传输协议等进行了定义;第三层满足系统的通信网络各个子系统与最高层之间的操作和连接,同时,将不相邻的两个设备进行连接,利用控制网络的子系统进行数据的传输;第四层则是规定了通信网络子网,特别是对通信与资源不同终端设备的连接进行了规定;第五层,满足终端设备之间的信息传递;第六层,明确通信双方的数据方式;第七层作为模型的最高层次,主要实现了通信网络中各种通信要求与通信协议的需要。建筑电气工程中智能化技术PROFIBUS的应用,主要对模型的数据链层,应用层以及物理层进行应用,另外,由于增加了用户接口层,因此使得建筑电气工程控制系统的运转更加有效。

三. 建筑电气工程中智能化技术组态控制软件及系统布线的应用

建筑电气工程中智能化的实现是基于智能化的可信元器件的应用为前提的,另外,只有通过系统工作需要的组态监控软件的应用,才能提高系统运行的有效性与可靠性。目前,建筑电气工程应用的最广泛的的智能化技术组态控制软件包括SCHENI DER,SIEMENS等,可以满足基于相关协议的组网需要。利用组态控制软件能够实现监控系统的各种需求,并且也能够进行操作与管理。建筑电气工程中的屏蔽电缆目前的利用屏蔽层对电磁的干扰进行屏蔽,从而使得电力运行可靠性得到提高。在电缆层进行布置的时候,把屏蔽电缆实现有效接地,基于接地的不同要求,进行不同颜色芯线的连接,从而能够确保系统正常工作。

四. 建筑电气工程中智能化技术数据通讯技术的应用

建筑电气工程的通信系统数据表达方式通常分为数字信号编码表达方式,数字信号表达方式以及模拟信号表达方式等。在系统实际运行中,利用中央控制器对系统的数据进行读取,同时根据不同站点的需要进行相应信息的发送,当系统模式为总线循环模式时,为了确保总线循环的有效性,要求中央控制器循环时间大于总线循环模式的循环时间。以PROFIBUS技术为核心的组态控制不但具有循环数据传输的特征,同时具有系统诊断能力,能够实现系统不同主站的有效系统组态,从而提高系统的灵活性。通常情况下,DPM1运行状态对系统组态功能运行状态进行确定,一般有停止状态,清除状态与运行状态。进行信息的传递时,当系统的某一阶段出现错误,那么系统就会及时进行反应,系统状态取决于自动清除功能与组态的参数,当参数的可靠性高,此时相关信息基于需求自动输出,同时保持安全的状态,保证了其他阶段数据的传输。当系统运行结束之后,DPM1自动进入到清除状态;当参数可靠性不高时,DPM1状态始终为运行,基于用户的指令对系统进行相应的动作,从而确保系统能够稳定可靠运行。

结束语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与创新,智能化建筑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同时对电气控制技术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本文论述了建筑电气工程中智能化几个关键技术的应用。为了适应新时期我国智能化建筑的快速发展,需要不断改进与完善当前的建筑电气技术,使建筑电气技术的可靠性安全性更高,并且需要更好的进行现场设备的控制,从而促进我国智能化建筑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华树超.孙 娜.基于电气工程自动化的智能化技术应用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0(10):158

智能化科技范文4

He Jun

(Xi'an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Xi'an 710121,China)

摘要:智能化选课排课系统是学校教务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的一项重要功能,为适应教育改革和素质教育的要求,学生自主选课和学校的日常标准化选课的信息量成倍增长,排课的工作量、复杂程度将随之增大,传统的手工管理模式无法满足管理者的需求。本文利用SQL Server数据库系统强大的数据管理特性和JAVA开发技术设计了一个基于WEB的智能化选课排课系统,较好的满足了学校管理者对选课排课管理的需求,提高了教学管理的效率。

Abstract: Intelligent courses arrangement system is an important function of the information system of school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comprehensive management. In order to adapt to the request of education reform and quality education, the amount of information that student independent course selection and the school daily standardized course selection is increasing exponentially, and the workload of curriculum arrangement and the complexity will then increase. So the traditional manual management mode can not satisfy managers' demand. This paper uses the powerful data management characteristics of SQL Server database system and JAVA development technology to design a WEB-based intelligent courses arrangement system which better meets the requirements of school administrators for the courses arranging management and improves the efficiency of teaching management.

关键词:WEB 教务综合管理 管理信息系统 JAVA;SQL Server

Key words: WEB;Eatmis management;MIS;JAVA;SQL Server

中图分类号:TP3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29-0137-02

1选课排课系统在教务综合管理中的地位作用及其内容

1.1 智能化选课排课系统在教务综合管理系统中的地位作用

近年来,为了适应教育改革和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展,学校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学生数量随之急剧增加。我国大多数高校开始实施弹性的选课学习制度,这种方式要求学生在规定的学习年限中完成所有课程(或全部学分)。从而增大了学生选课的不均匀性,使高校教务管理者的工作量日益繁重,手工管理已无法满足学校管理者对管理的需要,这就要求必须有一个完整的、智能化的选课排课管理系统来实现这种功能,选课排课系统只是学籍管理的部分,但却在教务综合管理系统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其是否能正常准确运行保证着教学、实验课程的具体实施,目前由于该系统的难度和各学校资源情况的差异,大多数学校实行的半智能化、半手工化的混合管理,这不仅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还在管理过程中存在着大量的不可控因素,造成了管理不规范、不科学、工作效率低,甚至难以达到预期目的。如何更好的进行选课排课系统管理,成为学校管理者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通过大量的数据信息的调查和汇总,对学生智能化选课排课管理信息系统进行了详细的可行性研究,基本上可以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通过这样的系统,可以做到信息的规范管理、科学的统计和快速的查询,从而减少管理方面的工作量,提高学校管理者的工作效率。

1.2 智能化选课排课系统在教务综合管理中的主要内容智能化选课排课系统主要内容包括:①主修课程信息注册;②选修、辅修课程的注册;③教室资源信息注册;④教师资源信息注册;⑤班级信息注册;⑥学年信息注册;⑦选课排课功能的实现;⑧智能化调整;⑨结果输出、校验等九个部分的内容。

为实现智能化选课排课系统,必须调动教师、学生、教室管理者的积极性,加强业务培训,并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选课排课系统实施细则,从而保证该系统的准确运行。

2总体设计

2.1 系统功能设计智能化选课排课系统的总体任务是:实现智能化选课排课系统管理信息的系统化、规范化、自动化、科学化、智能化。系统开发设计的思想是:尽量采用现有的软硬件环境及先进的管理系统开发方案,提高系统开发水平和应用效果;符合学校管理的规定和实际情况,满足对学生、教师、教室等的需要,并达到操作过程的直观、方便、实用、安全等要求;采用模块化程序设计方法,便于系统功能的各种组合和修改;具备数据库维护功能,及时根据学校管理者需求进行数据的添加、删除、修改、备份等操作。

系统功能设计是在系统开发的总体任务和系统开发设计思想的基础上完成的,本系统的主要任务是用于收集学生、教师、教室、课程等资源的基本信息,以便集中进行管理。因此,该系统的功能主要有:①学生基本信息管理,包括:学生信息的输入、查询和修改等;②学生班级信息管理,包括班级信息的输入、查询和修改等;③课程信息管理,课程信息的输入、查询和修改等;④教师信息的管理,包括教师信息的录入、查询和维护等;⑤教室信息的管理,包括教室信息的录入、查询和维护等;⑥智能化选课排课的管理,包括选课、选课、优先级处理等;⑦系统维护:包括数据查询、修改(调整)和统计、输出、备份等。

另外,还应该考虑到系统的安全性、稳定性,该系统应在登录窗口对使用者进行身份的识别,加入权限的控制。如使用者是管理员,则拥有修改、插入、追加、删除、保存数据的权利,并可对其他使用本系统的人员进行管理。如使用者是数据管理员,则不能够对其他使用本系统的人员进行管理,而普通用户则只能进行查询、统计等简单功能。

根据系统功能要求,可以将系统按照功能模块进行分解,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系统功能模块图。

2.2 数据库的设计数据库结构设计的好坏将直接对应用系统的效率以及实现的效果产生影响,最佳的数据库结构会减少数据库的存储量,而且还能使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比较高,系统具有较快的响应速度,简化基于此数据库应用程序的实现等。在数据库系统开始设计时应尽量考虑全面,尤其应仔细考虑用户的各种需求,避免浪费不必要的人力和物力。

2.2.1 数据库需求分析数据库需求分析是数据库结构设计的第一个阶段,这个阶段主要的任务是收集基本数据、数据结构以及数据处理的流程,组成一份详尽的数据字典,为以后进一步设计打下基础。在仔细分析和调查选课排课管理工作过程的基础上,得到本系统所处理的数据流程如图2所示。

在本步骤中,规范化的构建课程库信息表是最关键的,因为不管是学生、教师,都是以课程为出发点,学生以选某课程为中心,教师以上某课程为落脚点,课程的合理构建,将为年级教学计划、学期开课计划打下良好的基础,鉴于此,须将课程进行以下处理:

①拆分课程:拆分对所有学生必修的公共课程,如大学英语、体育、高等数学等,课程代码可相同。②定义课程:若课程的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学分与总学时等属性相同时(不区分文理科),可归纳为同一课程,系统只需要采集一次。③控制课程的修改与删除权限:课程环节是本管理软件基础数据的核心之一,与学生的成绩、选课与排课等密切关联,比如删除或修改课程信息,若系统未关联到位,将直接导致历史的成绩、选课等相关数据丢失,因此必须控制。④冗余课程数据处理: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有很多历史的课程对现在的在校学生来说,已经不再开设。若直接删除,将直接导致历史数据的全部丢失。我们独特的设计原则是:尊重历史,满足现状,适应发展。对于这些多余的课程,只需要改变该课程的使用状态即可(设置为不可用),系统将自动对这些课程进行屏蔽,但是并不从系统中进行删除。这样不管回溯到哪个时间,都能够准确的查询到历史的状态。

2.2.2 数据库表结构针对本系统,并通过对选课排课工作管理的内容和数据流程分析,该系统数据项和数据结构如图3。

将数据库的概念结构转化为数据库系统所支持的实际数据类型,就是数据库的逻辑结构。通过规划,需要设计6个数据表来保存选课排课系统需要的基础信息:学生个人基本信息表、班级信息表、课程基本信息表、年级课程设置信息表、教师信息表、教室资源信息表、系统用户表。1个选课排课结果记录表以及其它中间数据表等。

3选课排课管理系统的实现

3.1 数据库的实现在需求分析、结构设计的基础上,得到数据库的逻辑结构后,就可以在具体的数据库系统中实现该逻辑结构。

目前主流的数据库系统有很多,如ORACLE,SYBASE,SQL Server, INFORMIX,DB2等,各有千秋,根据“选课排课管理系统”对数据量的要求,本系统采用了SQL Server 2000数据库管理系统。

在需求分析、概念结构设计的基础上得到数据库的逻辑结构后,就可以在SQL Server 2000数据库系统中实现该逻辑结构。下面是利用SQL Server 2000数据库系统软件中的“企业管理器”工具实现student_Info表格创建的SQL语句,其它表格的创建方法与此相同:

/*表格名:学生基本信息表student_info,主关键字student_ID*/

CREATE TABLE[dbo].[student_info](

[student_ID][int]NOT NULL,

[student_Name][char](5)COLLATE Chinese_PRC_CI_AS NULL,

[student_Sex][char](1) COLLATE Chinese_PRC_CI_AS NULL,

[student_No][int]NULL,

[student_Date][datime]NULL

)ON[PRIMARY]

其它数据信息表的创建与学生基本信息表的创建方式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3.2 各应用模块和功能模块的设计系统的编码实现用到了JAVA中的JSP和Servlet技术。使用该项技术开发出的本系统具有界面直观、操作简单、开发维护简便等特点。

在编程中,为了充分利用学校的教学资源,按照教学大纲、教学任务,对教学时间(课时)、实践时间(课时)进行了相应的数据处理,使以前某一课程独占某一教学资源(教室)的情况大为改观,即某课程在某一时间段内有实践环节时,不使用的教室可继续上其它课程,是资源合理充分的得到利用。

为保证学生的自主选课,系统采用多口径、多层次选课的办法,如可根据教师、专业、学年学期、开课课程等进行自主选课,系统根据教室资源的情况和教学大纲或教学方案以及设定的优先级等进行智能化排课,保证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和教师任课即课时任务的公平化,既保证教授们的授课课时,也促进了青年教师工作量的合理分配,为学校的可持续化发展和青年教师的培养、锻炼等提供了有力保障。

4结束语

本系统使用JAVA、SQL sever 语言等技术完成了基于web的选课排课管理信息系统,不但使系统保持了强大的数据库操作特性,而且使系统容易在web上,做到了信息的规范管理、科学的统计和快速的查询,较好的满足了学校管理者对学生学籍管理的需求,提高了学校管理者的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金汉杰.高校学生管理通论.安徽教育出版社,1991年12月.

[2]赵德水,杨全美.当代大学生管理ABC.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4月.

[3]祝智庭.网络教育应用教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9月.

[4]张海藩.软件工程导论.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年1月第3版.

[5]张钢.信息系统开发实践教程.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

[6]杜军平,郭文生,王锐杰.网络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2004,22(1):21-24.

[7]杨昭.PowerBuilder9.0实用参考手册.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3.8.

[8]何旭洪,余建英编著. PowerBuilder数据库系统开发实例导航(第二版).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年6月第2版.

[9]方小伟, 赵永军, 李其中. PowerBuilder9.0软件开发项目实践[M].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10]肖兵.PowerBuilder Internet技术详解.电子工业出版社.

[11]萨师煊等.数据库系统概述(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12]袁方,杨成.数据库应用系统设计实践教程.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

[13]Joel Siegel, Jae Shim.数据库管理系统[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14]Raghu Ramakrishnan, Johannes Gehrke.数据库管理系统原理与设计[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智能化科技范文5

随着科技不断发展,智能产品不断涌现,产品设计开始从功能性逐渐向精神层面转移,情感化设计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文章通过对智能产品的研究,以体验设计和情感化设计理论为基础,从人机交互设计的角度出发,探讨如何更好地实现用户与智能产品在情感层面的交流与沟通,并分析了产品情感化设计的原则和方法,同时提出了对未来设计趋势的看法。

关键词:

智能产品;情感化;交互设计;体验设计

自工业革命开始,大机器的生产方式给人们带来物质上满足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冷漠的工业产品,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科技的进步,产品设计在很大程度上发生了变化,但是由于技术的同质化和生产的标准化,使产品设计极为相似,产品的功能和特征变的模糊。①在工业社会中,功能性和实用性是产品设计关注的重点。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信息革命浪潮,深刻影响和改变着人类的生存和生活状态,并最终改变人类社会的面貌。在信息社会,产品设计突破了实体的概念,在功能性设计之外赋予了产品更多内在的情感化因素,使产品更多地体现出个性化和人性化的特征。设计也从过去的“形式追随功能”向“形式追随情感”进行演变。②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高科技的智能产品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其丰富的人性化特征和便捷高效的操作性打破了人与机器之间简单的使用与被使用的桎梏,以更加亲密的方式将两者协调统一起来。伴随着人的需求从单纯物质层面向着情感互动层面发展,体验设计和情感化设计理念开始兴起,产品设计也开始从功能性向精神、情感、文化层面延伸,情感化的产品才是真正能够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产品,有情感的产品不仅能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更带给人们更多文化情感的附加值。情感化设计的研究对于未来产品设计和发展将会产生巨大影响,聚焦于用户情感体验和情感需求的产品,更能创造出令人愉悦和幸福的感觉,从而为用户创造充满美好情感和回忆的生活。

一、情感化设计理论

情感一词最早来源于心理学,《心理学大辞典》将情感解释为:“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情感是人对外界事物作用于自身时产生的一种生理的反应,是由需要和期望决定的。情感化设计理念的兴起伴随着社会化生产方式的迅速发展而来,社会物质充斥我们的生活,而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日渐稀少,情感冷漠。人们渴望创造高情感的环境,用设计软性的一面来平衡技术硬性的一面。③2005年,美国认知心理学家唐纳德•A•诺曼(DonaldA.Norman)在其著作《情感化设计》一书中提出了情感化设计理论,阐述了产品情感认知的三个层次,由浅入深分别为:本能水平层次、行为水平层次、反思水平层次。在产品的实用功能和质量保证基础上,情感本能层,注重外形,是产品外形的活色声香给用户感官的享受;行为层是指在使用过程中操作的乐趣和效率,并从这个过程中获得的成就感。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发现产品的人机操作设计合理,使用方便快捷,那么用户就能从使用过程中获得满足感和快乐感;最高的层次就是反思层,这个层次是在前两个层次的基础上在用户心中产生的更深理解,个人经历、文化背景等种种交织在一起,形成的身份认同和自我实现,通过它,产品可以长期吸引用户购买使用,有利于提高产品的品牌忠诚度④。情感化设计是以心理学为基础提出的一种针对用户不同层次需求和期望的理论。情感层次的设计是建立在满足物质需求之上的更深层次的表达,情感化设计理论的提出正是为了解决高技术环境下的人类情感需求的匮乏、缺失。马斯洛曾经提出需求层次论,将人的需求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与爱的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该理论揭示了情感化设计的实质。人类对产品的需要由简单实用功能性的需要上升至蕴含着各种精神文化等情感因素的需要的变化。情感化设计正是对人的精神文化层面的探索,使用户和产品实现在情感层面的互动交流与沟通。

二、有情感的产品

(一)可穿戴式智能产品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创新,将智能化技术应用于眼镜、手套、手表、服饰及鞋等日常生活品的可穿戴式智能产品诞生,产品可被用户直接穿戴使用,方便高效。目前市面上推出了许多的智能产品,人性化、智能化、情感化的产品逐渐进入人们的生活。当你走在马路上,穿行在人群中,你会发现人们的手腕上戴着市场上最新的智能手表Applewatch;当你在跑步时,可检测身体运动状况智能手环随处可见;当你在公园散步时,你也会发现时尚潮人们在摆弄他们的智能耳机等等,可穿戴式智能产品甚至成为人们形影不离的一部分,如AppleWatch、GoogleGlass、智能手环、智能鞋等产品不断涌现包围我们的生活。高情感化的设计融入这些产品中,使人们对产品的印象不再是曾经冷漠的机器造型,相反的以更加亲近、自然的形象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在这些产品中,功能的实现已不再是人们追求的最终结果,而在此基础上探索更深层次的情感需求才是时展的必然趋势,情感化交互设计将带给我们与众不同的生活体验。

(二)产品的情感化表现情感表达的产品多种多样,涉及多个方面的产品设计,在外观方面,产品造型、色彩、质地等不同选择的表达会对情绪导致不同的影响;产品的操作也可以表达不同的情感,人与产品之间的交互可以产生不同的情感体验。在这过程中各种情感表现被产品语义化而传递给用户,使其产生深层次的情感认同,感受到产品带来的情感价值。产品的情感化设计在不同的层面中表现不同,比如最新的AppleWatch,表盘使用打磨光滑的金属材质,凸显出产品的高贵气质。其圆弧型的玻璃屏幕设计给人一种圆润亲切的感觉,不会让人产生冰冷机械的冷漠感,使人更愿意亲近和使用它。这便是考产品对用户的情感作用。AppleWatch的交互操作性相当出色,令用户在使用过程中以更富情感化的状态投入到产品的使用操作中,不仅符合人们的使用习惯而且使用简洁方便。界面设计的相当人性化,图形、色彩、动态效果都经过精心的设计,操作逻辑清晰简洁,app程序设计简单却又不失艺术性和趣味性,在使用时更像是会交流和传达信息和情感的伴侣,而非普通的手表。可穿戴式智能产品将给人们带来与众不同的丰富的生活体验,人和产品的交互方式将被赋予更多情感化交流的特征和情景式体验的感觉。

三、情感化设计的层次和方法

(一)情感化设计的层次1.本能层次设计在唐纳德的情感化设计中,本能层次是从人对外界事物最初的本能反应。本能水平的设计与产品的最初效果有关,产品的外形、材质、手感、色彩等都属于情感本能层。产品的外观会引起人们不同的程度的关注,从而影响人们的心理活动,人对好看的事物会产生喜爱的情感,进而会产生购买的欲望。当看到造型新颖、奇特,能够打动人心的产品时,消费者就会被不自觉的吸引,并想要体验和拥有该产品。当第一代iphone出现时,其独特精致优雅的外观造型颠覆了传统手机的形象,瞬间就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和喜爱,引起了全球范围的“苹果热”。苹果手机简洁时尚,与众不同的设计引起了消费者的注意,刺激了消费心理和欲望,从本能层次上,引起了消费者的情感波动。2.行为层次设计行为层次的设计涉及产品的性能、使用和体验。在这里产品的外观并不重要,用户使用产品的过程、感觉、体验才是最重要的。在使用产品的过程中,人与产品的互动行为会直接影响使用者的情绪和体验效果。优秀的设计从用户的角度出发,考虑到产品操作的效用和趣味性,在满足用户基本需求的同时还能激发其情感需求或情绪表达。游乐园的旋转木马的设计简单却非常有效,通过简单的上下起伏和转动却能够引起孩子们狂热的兴趣和热情。如此简单的行为却带给人丰富的情感体验,带动使用者的情绪变化。苹果最新推出的Applewatch,将微信内置于手表软件中,当有信息发来时,即使手机不在身边,你也可以从手表中看到发来的信息,并通过语音作出回复。整个过程中,你只需将手表置于嘴边,对其说话就可以将信息发送给对方,实现了人机最自然的交互方式,帮助用户实现了智能互动,让用户享受到与众不同的交流感受。产品的实用性和操作的便捷性能够有效地提高用户操作的趣味,并感染用户的情绪,传递丰富的情感。3.反思层次设计反思层次设计关注的是对产品的记忆和印象。人是感性的生物,情感寄托于人的行为表达,当开心时,会开怀大笑;当悲伤时,会难过地流泪;当生气愤怒时,甚至会作出过激的失去理智的行为。产品的情感表达通过与人的互动行为得以发生,而在使用产品后,人对产品的主观印象构成了对其的记忆和回忆。反思层次是情感化表现的最高境界,在这个层面的情感,来自于对产品及其使用方式的思考和领悟,即精神层面的诉求和表达。在人与产品的更深层面上,情感化设计所追求的就是产品的使用能够给用户带来情感、文化、心理、价值等的认同和精神的愉悦。产品不是机器,而是能够交流情感的媒介,给人带来愉悦和快乐感的伴侣。

(二)情感化设计的方法1.从日常和生活中探寻发现情感化元素设计来源于我们的生活,生活是创作的灵感和源泉。情感是人与生俱来的生理反应,不同的事物都能触及我们的情感,生活中目所能及的任何事物都可以和我们发生情感交流。情感化元素就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看到的、听到的、触摸到的都是设计的内容。本能层次涉及外在、显性的情感元素,如产品造型、材质、色彩等可视化的元素和特征。在自然环境中,充满着各种令人叹为观止的绚丽美景,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设计的元素和灵感,贴近生活的最简单的设计往往更容易触及人们的情感。情感关乎于感觉,感觉又和我们的日常行为息息相关,当我们看到鲜花时,我们会感动、欣喜、愉悦,情绪的表达真实地反映了情感的变化。2.从产品互动体验出发增强情感化表达互动体验能够促使“情感融合”,通过氛围营造,消费者的参与体验,形成对产品和品牌的记忆,消费者对于产品和品牌产生初步印象,建立情感的基础。互动体验是深度沟通的手段,能够传递产品的新进展、新信息实现消费者对产品的持续关注,并加强消费者对产品的深度体验,通过增进与目标客户及产品使用者的情感交流,强化情感的表达。当我们去逛苹果体验店候,总是会不由自主地将我们的情感通过我们与产品的互动体验直接表现出来。当我们捧着样机,沉浸在整个体验过程中时,会被其设计的细节,操作的舒适性、精美的画质、有趣的界面设计而深深吸引陶醉,不由地想要将其捧回家。互动体验增强了情感的诉求和表达,在更深层次上设计不仅要能用、好用,更重要的是适用、使用舒适、气氛愉悦。3.体现出独特的个性化从心理学角度而言,独特的、个性的或与人们所认知的常理相悖的事物或现象更能够引起人们的关注和兴趣。奇特事物对于人们有着异乎寻常的吸引力,尤其当人们被其所吸引或震惊时,情感会不自觉地毫无掩饰地自然流露出来,这就是情感的纯粹表现,也是情感化设计追求的最高境界。独特的事物更容易引起人们的记忆和钟爱,对其的情感诉求和寄托也会更高。产品的差异化设计令消费者的情感诉求更加强烈,苹果手机对于传统手机的形象是颠覆性的,精致简洁的外观设计,前所未有的大屏幕,最少的按键,全触屏的操作等使人眼前一亮,人们在惊讶其产品造型的同时也在不经意间就爱上了这个突然出现在人们眼前的产品,其独特的外观造型瞬间打动了人心,使人们甚至通宵排队也要拥有该产品。

四、未来的设计发展趋势

智能化科技范文6

关键词 智能变电站 故障可视化方案 电力系统

一、新一代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可视化系统的功能介绍

(一)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装置的现状

为了配合新一代智能变电站的安装以及使用需求,应当在配置智能变电站硬件设备的时候采用新型的设备,提高变电站的继电保护效率;在智能变电站电力系统的指导下变电站能够合理地分配电能,实现电能的运输和转化,并借助监控设备对变电站的运行状况进行了解;在智能变电系统的运行过程中,变电站系统出现的问题能够及时地被发现,及时地向人员反馈,尽快通知维修人员进行修理,降低系统运行的故障损失,提高电力的运用效率,为之后的电力系统优化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新一代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可视化系统的功能介绍

第一,新一代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可视化系统的报警功能。在智能变电站系统内,智能的自动化系统能够从整体的角度分析变电站的整体运行效率,并且在智能系统内建立数据信息库,对智能变电站的运行情况进行全方位的信息收录,找到合适的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为变电站的后续运行做出更好的优化决策,在智能变电系统搜集信息的时候,智能系统能够对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一旦发现问题,就会对问题进行报警,并在数据分析的时候找到具体的故障位置,为后续的事故处理做好准备。

第二,新一代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可视化系统的集中控制功能。在智能变电站系统运行的时候,系统能够对变电站的整体系统作出全面的控制与管理,在系统运行的时候首先分析系统的先后顺序,并对其中的运转状态进行严格的流程处理,并在系统运行的时候采用既定的检查工作方案,集中控制最好的一点就是能够借助系统检查的整体控制功能来实现变电站内问题的发现以及反馈,减少了工作人员自行检查的工作量以及提高检验工作的准确性,为下一个变电站运行流程进行做好准备工作,并使用一键式控制模式提高电力企业的优化管理水平,智能系统的操作流程也变得相对简单。

第三,新一代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可视化系统的合理控制负荷的功能。智能变电站的继电保护装置一旦在运行的时候出现超负荷的情况,可以提高系统的设备运行效率,一旦出现超负荷的现象,智能电力系统就可以制定出合理的解决方案,为智能系统的后续运行做好准备工作,进而方便对智能变电站的控制以及管理。智能系统一旦能够实现负荷问题处理的功能,就可以降低其他变电站设备运行中出现故障的概率,确保整个变电站智能系统能够高效率的运行,也为变电站的后续运行以及管理留出了信息存储以及备份的空间,为运行信息的后续存储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二、实现新一代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故障可视化功能的措施

(一)将智能变电站的继电保护装置内的信息进行一体化操作

智能变电站运行的最根本的依据便是信息流,强大的信息流能够为智能变电站的设备保护提供最佳的保障。为了实现智能变电站的继电保护装置的故障可视化功能,一定要做好信息流的建设以及完善操作,在强大信息的支持下,继电保护装置能够将信息转化成各个工作元件的工作运行状况,将庞大的数据信息转化成易于理解的图形或者是图表,继电保护装置的信息可理解性很高,智能变电站的信息采集操作也就变得相对简单。工作人员在进行信息监督的时候,也能够在庞大信息的支持下实现信息的高度辨析和分类,对于经过智能系统分析的数据信息也有了更直观的理解和认知,为之后的变电站系统优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将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装置的保护逻辑图的分析技术完善

在智能变电站的继电保护装置辅助下,继电装置的保护原理发挥了很大的功效。为了使得智能变电站的继电保护装置的故障可视化功能更加强大,应当在现有的基础上对保护原理以及保护技术进行分析和完善。在完善继电保护装置的电路控制的时候,要对节点中的电路开关进行优化,在设计的时候,要用一张逻辑电路保护图来判断继电保护装置的运行效果,预判未来的继电保护装置的可视化功能,在逻辑保护图的辅助之下,工作人员可以实现判断整体电路的运行情况,尤其是一些基础性的错误以及问题能够在事先做好预防工作,就并将逻辑保护图当做电力工作人员的电子录入器件,将一些可能结果放在电子系统内进行演示,将演示的结果展现在屏幕上,在电子屏幕上生成可视化的视图,在电力系统的工作人员面前更清楚直观地展现智能变电站中各个元件之间存在的联系。

(三)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装置中故障信息生成分析技术的完善措施

为了确保继电保护装置的故障能够准确地显示出来,应当对信息生成功能进行重点的完善。为了跟上智能变电站内信息变化以及更新的速度,要对智能变电站内的信息变化情况进行跟踪,更新智能系统内部的信息分析以及生成技术,改进每次继电保护装置的启动以及信息分析技术,在每次启动、动作录播的时候做好各个节点之间的文件结合,在采集智能变电站系统内的信息的时候可以对故障信息进行分析和信息的准确性,使得智能变电站系统内的信息在利用准确性上有很多可取的地方,也能够合理的利用故障分析技术,为社会大众的用电需求满足和提高生活水平点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结语

在信息时代,新一代的智能变电站的适用范围越来越大,智能化变电站的继电保护装置需要更进一步的维护社会大众的生活安全,也需要从技术的角度完善我国的电力系统自动化系统,促使我国的电力系统以及电网设备愈加完善和完备,以此来提高智能变电站的故障时间发现以及后续的故障维护,使得继电保护装置的安全维护作用得到最大的发挥。为此,我国的电力系统的工作人员应当积极地投入到相关的建设以及功能维护之中,降低故障的发生以及促进现代科技与电网系统的结合,实现电力系统的自动化功能,为电力企业的长远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作者单位为重庆鼎兴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 李宝伟,倪传坤,李宝潭,等.新一代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故障可视化分析方案

[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4(5):73-

77.

[2] 卢孟杰.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优化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