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物理学史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物理学史范文1
我国的教学体制不断改革,对高中物理提出了新的教学要求,一方面教师要教授给学生专业的物理知识,另一方面物理教师应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了实现教学改革的目标,教师应该在教学的过程中渗透物理学史。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引入物理学史可以激发学生物理学习兴趣,让学生对物理知识追根溯源,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为学生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一、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引入物理学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物理课程产生兴趣,才能将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以顽强的毅力去克服学习生活中的困难。教师将物理学史引入课堂的过程中,可以为学生呈现物理这一科学理体系论的建立过程,再现物理科学知识的发现过程,以及科学家们对人类社会发展所作出的贡献,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比如,教师在讲万有引力定律的时候,可以介绍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的故事。1666年,23岁的牛顿还是剑桥大学的学生,牛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非常强,他经常思考,为什么地球会绕着太阳转?为什么月球不会掉落在地球上?一次牛顿坐在果园中,突然听到苹果落地的声音,牛顿由苹果落地联想到了月球和地球的关系。在第二天,牛顿看见小外甥在玩小球,外甥慢慢摇摆小球,然后越来越快,最终小球被径直抛出。牛顿从这一现象中猛地意识到月球和小球的运动极为相像,月球对动力和重力的拉力同时作用于月球,使月球不会掉落到地球上,而正是因为重力的作用,苹果才会落地。牛顿之后展开了实验研究,最终证明重力是“万有”的,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很多学生知道牛顿,知道万有引力,单纯直接学习这一知识学生会觉得枯燥乏味,教师通过在课堂上介绍物理学史,可以激发学生对物理学家的崇拜之情,然后让学生把崇拜之情转化成学习的动力。
二、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引入物理学史,培养学生的求实精神
物理学的知识包括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等,其中最重要的知识就是物理概念。物理概念一般比较抽象,学生在理解时有一定难度,因此教师应该在物理概念讲解中引入物理学史,让学生正确全面地把握物理概念,培养学生的求实精神。在讲惯性的概念时,教师可以引入概念产生的历史。惯性的概念发展经历了较长时间的历史,从亚里士多德的“强迫运动定律”,到伽利略进行理想的斜面实验,然后再到笛卡尔的惯性原理,最终到牛顿的“第一运动定律”。不同的物理学家对这个概念进行优化和完善,终于确定了最后的概念内涵。教师在物理概念讲解时渗透物理学史,可以从纵向的角度让学生了解概念的形成过程,从而加深对概念的掌握。
三、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引入物理学史,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
高中物理学科具有很强的客观性,要求学生不迷信权威,以发展变化的思想去审视一切科学假说和科学理论。但是在传统的物理课堂中,教师只注重知识的灌输性传授,没有对科学理论进行讲解,使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逐渐被削弱,阻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对此,高中物理教师必须在教学过程中引入物理学史。比如,在讲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时,可以突出科学家的批判精神和创新能力。爱因斯坦在16岁时,就在书本上了解到光是以很快的速度前进的电磁波,于是他产生了一个疑问,如果一个人以光的速度向前运动,世界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在这种思想的引导下,爱因斯坦学习了电磁学、力学的相关理论,并从哲学中吸收营养,对之前科学理论进行了大胆创新,提出了狭义相对论理念,最终得到了世界的广泛关注。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出,培养问题意识和发展创新思维非常重要,学生从教师的讲授中可以认识到这二者的重要性,从而提高自身的素质水平。
四、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引入物理学史,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
物理学的发展历史表明,物理学和哲学有着重要的关系,因此教师应该将物理学史引入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比如,以上述爱因斯坦提出狭义相对论为例,教师可以把“新事物一定会战胜旧事物”的观念融合进去,让学生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再比如,在讲万有引力定律时,教师可以把“物质是普遍联系的”这一观念融合进去,让学生以联系的眼光看问题,在潜移默化中培养自己的辩证思维。随着教学体制的改革,高中物理教师不仅要教授给学生物理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物理学史对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应该引入物理学史。
参考文献:
[1]刘海东.诌议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引入物理学史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4(23):34-35.
[2]徐志才.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引入物理学史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J].考试周刊,2011(11):178-179.
物理学史范文2
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高中物理教学旨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培养学生,使学生通过高中物理的学习逐步养成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科学思维习惯、科学世界观,引导学生认识科学和技术的差别、科学技术对社会的影响、技术对环境的影响,强调认识和领悟科学的本质、科学与人文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等。
可见,高中物理教学要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了解物理学的研究方法、理解物理学的发展历史,从物理学发展的历程中领悟到科学事业的本质特性,体会物理学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深刻地理解物理学与人的存在关系,以及科学的发展对人的精神世界的影响,逐步形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而物理学史集中地体现了人类探索和逐步认识物理世界的现象、特性、规律和本质的历程,在高中物理学中加强物理学史教育,展现历史上物理学家探索物理世界奥秘的艰辛历程,以其中的欢乐、困惑、惊奇和哲理去感染学生,把物理知识的逻辑展开与物理学认识的历史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将物理教学过程设计成是把“凝固的文化激活”的过程,把文化传播和学习转化成为历史上的创造者与今天的文化学习者之间的对话,让学生以物理学家认识世界本来面目的态度去认识世界,确立物理学的历史意识,在获得物理知识的同时,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在物理学史中有不少伟人,他们都为了揭示自然真理做出过巨大贡献,并取得了辉煌成就,但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不得不否定这些先辈们的某些错误结论和不正确猜想。亚里士多德的很多物理知识,如“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被人们接受了上千年,但伽利略通过“斜面小球滚动”实验的理想化分析,正确认识到物体运动并不需要力的维持,从而让人们知道亚里士多德也有错误的认识;关于光是波动说还是粒子说的争论,有很多科学家都参与其中,经典力学奠基人牛顿就是粒子说的代表,但当托马斯·杨的“双缝干涉”实验成功时,这位物理巨匠也不得不承认光的波动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约瑟夫·约翰·汤姆逊发现了电子,并提出原子的“枣糕式”原子模型,但当他的学生卢瑟福发现“α粒子散射”实验后,他的“枣糕式”原子模型无论如何也不能解释这一实验现象,为此学生卢瑟福的“核式”原子模型取代了老师汤姆逊的“枣糕式”原子模型……这众多物理学史一定能让学生明白,在科学真理面前,人人是平等的,在这里,只要你努力探索,科学的大门就一定会为你打开,不论你多么渺小,都将获得人们的肯定和赞许。
新课改下的物理学史是学生综合能力的体现。学习理科,已经不只是能做几道练习题,而是注重学习的过程,知识来龙去脉,知道知识的产生,发现,以及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并且进行创新和发展,这才是课改的真正目的。可见,学好物理学史在这一点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效果,所以在此建议各位物理教师和学生不能轻视物理学史在教学中的地位。
物理学史范文3
关键词:物理学史;课堂实践;教育功能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要求:高中物理课程应体现物理学与文化、经济和社会互动发展的时代性要求,肩负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任。作为贯彻这一指导思想的重要手段之一,物理学史在这方面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随着新课程的推进,越来越多的教学实践和教育研究开始关注物理学史。本文通过大量案例的运用介绍,探索渗透物理学史的课堂教学,希望可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在教学中渗透物理学史的必要性
物理学是人类社会生产实践的产物。随着人类对客观世界认识的不断深入,物理学也经历了一个不断积累发展的过程。物理学中的每一个概念、定律和理论,都有一个萌芽、形成和发展的曲折过程。
但在传统教学中,人类对物理学认识的历史往往被忽视,学生只有通过具体的公式、定律或者单位中所冠的人名,才模糊地窥视到一点点历史的端倪。这样的做法,既容易使学生把科学家当成具有“超人智慧”的圣哲,从而产生畏惧心理,又不能对物理学的深刻本质了解透彻。
在教学中,如果能把物理学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从大量历史资料中整理概括出来,渗透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从知识层面讲,可以更好地揭示物理发展的历史足迹,概括出物理学研究的基本规律;从科学思维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角度来讲,还可以增强物理教学的趣味性、思想性,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因而得到越来越多教师的肯定和运用。
二、教材中渗透物理学史的几个典型案例
人教版教材非常重视“充分展现和利用物理学史”这一要求。既有完整的章节介绍重大发现的来龙去脉,还通过“科学漫步”“信息窗”等栏目对代表人物、评价或意义作了补充说明。使学生既学到了基本规律和概念,又不失兴趣,得到多维度的素质培养。在这里试举几例:
1.伽利略对自由落体的研究
伽利略的运动理论,是经典力学的开创性工作。尤其是他对自由落体的研究更是其科学思想和方法的集中体现。教材中用了完整的一节对这部分历史作了详尽的介绍。
从内容上看,这一节主要分为三部分:一是介绍了时代背景,二是脉络清晰地介绍了发现过程,三是对伽利略“科学实验法”进行了总结和评价。应该说一和二都写得很精彩,推理逻辑严谨,文字表述生动。然而真正出彩的还是第三部分,正如教材所言:“伽利略之前的科学踌躇于泥途荒滩,因而千年徘徊。从伽利略开始,大师辈出,经典如云,近代科学的大门从此打开了”。比自由落体研究本身更可贵的,正是这一种“勇气”和科学的方法态度,这对学生今后物理的学习乃至人生的发展都有深远意义。
2.牛顿对万有引力的研究
教材对万有引力规律发现过程的描绘也是浓墨重彩。这里重点谈了两个内容:一是如何从开普勒定律发展到天体间力学的研究。牛顿从自己提出的运动定律出发,结合开普勒定律,证实了天体间的力是相互的,从力学上解释了开普勒定律。二是进一步推广这一规律,最终发展成万有引力定律。这里最重要的就是讲述了经典的“月地检验”。牛顿勇于探索的魄力、胆识和惊人的想象力、对事物普遍意义的敏感性,造就了伟大的发现,也成就了自己经典力学奠基人的地位。
通过这段历史的回顾,给学生以这样的启示:物理学的重大理论的发现,不仅是简单的实验结果的总结,还需要直觉和想象力、大胆的猜想和假设,再引入合理模型、深刻的洞察力、严谨的数学处理和逻辑思维。这必然是一个充满曲折和艰辛的过程。
三、渗透物理学史的课堂实践
1.牛顿第一定律的提出
作为经典力学的两大伟人,伽利略和牛顿都为经典力学的建立作出了巨大贡献。在讲述牛顿运动定律之前,回顾一下对受力和运动关系问题的探讨,可以感受物理学史上的传承和发展。
(1)亚里士多德认为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能运动,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就要静止下来。
(2)伽利略的观点是: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之所以会停下来,是因为受到摩擦力的缘故。若没有摩擦力,它的速度应该不增不减,球将永远滚动下去。随即提出了物理学史上著名的理想实验,对自己的观点进行了证明。
(3)笛卡儿认为,如果没有其他原因,运动的物体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着一条直线运动,既不会停下来,也不会偏离原来的方向。
(4)牛顿在大量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最终归纳出了牛顿第一运动定律。
在此处,为了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还可以介绍一下我国古代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成果: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墨经》中就对力和运动的关系给出了正确的结论,书中指出:“力,形之所以奋也。”这里的“形”指物体,“奋”是指物体由静到动,动而愈速。所以,这句话的意思是:力是使“物体由静到动、动而愈速”的原因。
2.介绍人类宇宙观的发展
在“行星运动”这一节可以先介绍古今中外历史观的异同,一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来也能够更好地理解开普勒定律。
(1)古代中国的宇宙观
①盖天说:是中国最早的宇宙观,可能起源于殷周时期。在《周髀》中有“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的记载。盖天说的本质就是“天圆地方”,并且认为天地相距八万里。
②浑天说:是中国古代影响最广的宇宙观,代表人物是张衡。《浑天仪图注》中写道:“浑天如鸡子,天体圆如弹丸,地如鸡中黄,孤居于内,天大而地小”。浑天说的本质观点是:大地是球形的,地球是宇宙中心。
③昼夜说:是中国古代最先进的宇宙观,它认为宇宙是广袤无垠并且充满气的空间,日月星辰在其中运行,没有任何几何学的构思。昼夜说以无限的宇宙取代了有限的天球,是非常深刻的。
(2)古希腊的宇宙观
①米利都学派,认为地球像一个圆盘或圆筒浮在水上,地静止不动。
②毕达哥拉斯学派,企图用“数的和谐”来建立宇宙的理论。他们认为球体是最完美的几何形体,所以断言宇宙是球形的。其他天体也是球体,绕共同的球心作匀速圆周运动。
③柏拉图学派,对毕达哥拉斯学派进一步发展,认为地球就是所有天体共同的球心。
④地心说,为了克服柏拉图学派中遇到的问题,阿波罗尼提出了“本轮―均轮”结构模型,后经希帕克斯和托勒密的改进,最终形成了流行1400多年的“地心说”。
⑤太阳中心说,阿里斯塔克提出,地球不是宇宙中心,太阳才是。地球每年绕太阳运转一周,又每天自转一周。可惜他的看法不为当时的人们所理解,很快就被埋没了。
(3)近代宇宙观
①哥白尼认为宇宙与自然是最美的,而美的东西一定是简单与和谐的,这与“80个轮上轮”显然不一致。他的眼光跳出了地心说,再次转向日心说。
②哥白尼虽然提出了日心说,但一直不敢发表,直到临死前才拿出来。而布鲁诺将它公开说了出来,为此被宗教裁判烧死在罗马的鲜花广场。
③第谷对天文观测有着浓厚的兴趣,他认为要建立科学的星体运动理论,必须先精确地掌握星体的位置。为此第谷付出了毕生的心血,历经20余年编制了777个星体的位置图表,至今仍有利用价值。
④开普勒是第谷的助手,他以数学的和谐性探索宇宙,在天文学方面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提出了著名的“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
通过这样系统的介绍,为学生呈现了人类文明的发展进步,理清天文学的研究脉络,对培养学生的人文主义情怀影响深远。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如果能够充分发挥物理学史的教育功能,不仅可以点缀物理课堂,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还能带给学生心灵的冲击,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这一手段在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中乃是大有可为的。
参考文献:
物理学史范文4
近年来,幼师学生绝大多数物理基础差,很多学生对物理充满了恐惧,学习物理不自觉、不主动、作业不能独立完成,对物理毫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物理有了直接或间接兴趣,才能养成良好的物理学习习惯。要培养学生的浓厚的物理兴趣,不仅要求我们把日常生活、生产劳动中一些学生感兴趣的现象、问题与教材、课堂紧密联系起来,使学生认识到学习物理有助于帮助自己以后成为一名优秀的幼儿教育工作者,还须把物理学史引入到物理教学中,把物理理论发现建立的过程,物理发明对人类文明的贡献用生动的事例展现给学生。并通过介绍物理学家的故事和物理学的未解之谜激发学生的物理兴趣。如讲《重核的裂变》时,首先介绍原子弹就是利用核裂变的原理工作的,接着介绍原子弹的产生来自曼哈顿计划:一批遭到德国法西斯迫害的犹太科学家逃到美国,说出了希特勒正在研制圆周弹的秘密。美国召集各国许多优秀科学家,决定先于德国研制出原子弹,两年后成功完成。为了削弱苏联在战胜日本的作用,美国先后在日本的广岛、长崎投下两颗原子弹。给两座城市造成了巨大的伤亡,迫使日本不得不无条件投降。大部分原子弹研制的创议者又成了反核战争的积极分子,原子弹之父--哦本海默本人则辞去了职务,去进行宇宙线的纯科学研究。学生在听这段物理学史的时候,全都全神贯注,激起了兴趣,为后面重核裂变原理做了很好的铺垫。在介绍百慕大的神秘时,很多学生下课后还意犹未尽,说还想听,再上一节课吧。还有一些物理学家的生平等,教学中,适当的做一些必要的历史回顾,能激起学生学习物理的热情,课堂教学效果也事半功倍。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和品德
物理教学的基本任务除了向学生传授基本的物理知识和技能外,还应发展学生的认识能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养成良好的品德和非智力因素。在物理教学中,引入物理学家的故事,提炼物理学家的精神,可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各个科学家的出身、生活经历可能不同,但他们的思想品质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对科学有浓厚持久的兴趣和执着的追求,具有坚毅不拔的毅力和镜而不舍的精神,还有自身的闪光品质。物理课堂教学中适当引入科学家的故事,可对学生进行意志和品德教育^如学《万有引力》时,引入大科学家牛顿的故事:从不居功自傲在生命快要结束时,向世人说了这样二句话:“我不知世人是怎样看我,但是我自己看来,我只是象一个在海滨玩耍的孩子,一会儿找到一颗特别光滑的卵石,一会儿发现一只异常美丽的贝壳。就这样使自己娱乐、消遣;而与此同时,真理的大海在我眼前还未被认识、被发现。”“如果我所见的要远一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们肩膀上的缘故。“他的谦逊的精神谁能比及?被誉为电磁学的带路人——法拉第,一生中得到的荣誉不计其数,但他从不喜形于色,拿出来弦耀,人们不解地问,他憨然一笑,答道:“我不能说这些荣誉不珍贵,不过我从来不是为了追求这些荣誉而工作的。”法拉第鄙视金钱、地位和权势,他谦虚,朴实、安于清贫,把一生献给了科学事业。还有一些物理学家勇于追求真理,勇于献身科学事业。如介绍地心说和日心说时,引入布鲁诺为了坚持日心说被天主教会诱骗、烧死在罗马的鲜花广场上的故事;“近代科学之父”伽利略也因为坚持曰心说被罗马教皇终身监禁。还有一些科学家不怕失败,愈挫愈勇,如发明大王爱迪生,经历了无数次的失败后,终于对电灯的研究取得突破;法拉第在10年的探索中,遭遇了许多次失败,最终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伦琴经历了许多次失败,最终发现了X射线,卢瑟福发现了原子的核式结构等。他们虽然经历了很多次失败,但仍银而不舍,这种坚忍不拔的毅力和执着追求的精神能够感染和教育着学生们。
三、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唤起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我国是文明古国,在物理学的理论和实践方面有着辉煌的成就。如先秦时期的《墨经》主要成就在力学与光学方面。汉代王充的《论衡》是中国中古时期的百科全书。宋代沈括的《梦溪笔谈》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被称为“中国科学史上的坐标”,在唐代,《玄真子》中记叙了人造虹的简单实验:“背日喷水”。这些在当时都是遥遥领先的。指南针、地球仪、船闹、石拱桥、火箭等都是我国最先发明的。1900年前就发明了水力发电机;2400年前就有小孔成像的记载。教学中结合教材内容,介绍我国在物理学方面的杰出贡献,可以使学生了解我国古代的灿烂文化,激发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如学反冲运动时介绍我国航天发展的历史,介绍钱学森的故事;介绍神州系列的发射成功,实现了中华民族的飞天梦想等。物理课堂教学中生动的史料讲述能激起学生的爱国热情,达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
物理学史范文5
一、亚里士多德真的一无是处吗?
一提到亚里士多德学生就觉得这人是笨蛋,什么都是错误的,他们并不了解亚里士多德在历史上的地位,其实亚里士多德是集古希腊科学文化知识之大成的百科全书式的思想家,他不仅为后来的许多科学门类奠定了基础,也把古希腊好学深思的精神发展到了顶峰.在他死后的几百年中,再也没有出现过一个人有勇气和智力像他那样对全部知识进行系统考察和全面掌握.他那浩如烟海的著作成为全人类的精神财富,而其伟大的思想不仅一度统治过整个欧洲,也为后来的思想家留下了标尺,为人类的后辈在追求知识的路上留下了一座丰碑.他的思想对人类产生了深远地影响.他创立了形式逻辑学,丰富和发展了哲学的各个分支学科,对科学等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二、奥斯特的成功绝非偶然
19世纪静电学已经发展得很成熟,与此平行的磁学也找到了类似的平方反比的作用力,但究竟电和磁之间究竟有什么牵连几十年来都不甚明了.一直到电池问世,人们可以获得稳恒的电流时,这个谜底才在1820年被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揭开.奥斯特也是“偶然”发现通以电流的导线边上的磁针奇迹般地发生了偏转,这一发现当即轰动一时,当年的著名科学刊物《化学和物理学年鉴》破例将他的论文全文刊载,附的编者按也颇耐人寻味:“读者们一定都知道,本刊从不轻易支持宣称有惊人发现的报告,至今我们仍以能坚持这一方针而自诩,然而奥斯特先生的文章显然是个例外,他的结果看起来无论怎么光怪陆离,但每一个数据都是准确无误的,谁也找不到丝毫漏洞.” 难道真是奥斯特的幸运吗?
奥斯特早在大学时就深受康德哲学思想的影响,认为各种自然力都来自同一根源,可以相互转化.富兰克林曾发现莱顿瓶放电后钢针可以被磁化.奥斯特据此认为电和磁之间存在必然的联系,在一定条件下,电可以转化为磁.奥斯特仔细地审查了库仑的论断,发现库仑研究的对象全是静电和静磁,确实不可能转化.他猜测,非静电、非静磁可能是转化的条件,应该转移到电流和磁体有没有相互作用的课题上去.由于牛顿思想的影响,人们对力的认识是:力都是沿着物体连线的方向,受这个观念的局限,奥斯特总是把磁针放在导线的延长线上,实验均失败.可见,奥斯特一直寻找着电流的磁场,他也经历了很多研究过程,查阅资料、反复实验,因为他是一个有准备的人,一个微弱的现象,才能被他牢牢地抓住,转化为一个伟大的研究结论.说是偶然发现,也蕴含了必然的结果.
三、科拉顿真的是缺个助手吗?
1825年,瑞典物理学家丹尼尔・克拉顿(Daniel Colladon 1802―1892)做了这样一个实验,他将一个磁铁插入连有灵敏电流计的螺旋线圈,来观察在线圈中是否有电流产生.但在实验时,科拉顿为了排除磁铁移动时对灵敏电流计的影响,他通过很长的导线把接在螺旋线圈上的灵敏电流计放到另一间房里他想,反正产生的电流应该是“稳定”的(当时科学界都认为利用磁场产生的电应该是“稳定”的),插入磁铁后,如果有电流,跑到另一间房里观察也来得及就这样,克拉顿开始了实验.然而,无论他跑得多快,他看到的电流计指针都是指在“0”刻度的位置.克拉顿失败了,克拉顿的这个失败,是一个什么样的失败呢?有人说,这是一次“真正的失败”.因为克拉顿没能转变思想,没有从“稳态”的猜想转变到“暂态”的考虑上来,所以他想不到请个助手帮一下忙、或者把电流计拿到同一间房里来,克拉顿只能留下永远的遗憾.那么我们在学习中是不是也有类似的现象呢?
四、法拉第的奇迹
法拉第的崛起才真正算得上是一个奇迹.这位从小生长在伦敦郊外贫民窟里的孩子,一生所受到的正规教育不过才两年.连他自己都认为一生的最大出息也不过是一个出色的手艺工人而已,可是当时万业萧条,连靠手艺吃饭都成梦想,不得已法拉第浪迹伦敦,什么样的粗活重活都干过,包括打铁,喂马,送报,烤面包等等,最后的一份工作总算是固定下来了,帮人装订书报.
可是法拉第也算是不世奇才,那个印刷厂出版的多是科技图书,他在装订的间隙闲极无聊,干脆读一些装订的书页为乐,开始他连字都认不全,但后来居然对其中的电和磁之类的东西大感兴趣.下工之后,他经常在工友中宣讲自己对电磁学的理解,人人都听得昏昏欲睡,唯独他意兴盎然,最后一位老工人劝他道:“你和我们这些粗人有什么可说的呢,应该去找那些吃白面包的人呀.”
那些吃白面包的人都是上层人士,自己奈何能见到他们?再三思量之下,法拉第决定的物理学家中却没有一个及得上他,是法拉第首先证实了电荷守恒,研究了光的偏振面在强磁场中的旋转,揭示了抗磁性和顺磁性,在化学上也是硕果累累,他制造出包括苯,丁烯在内无数的有机物,成功地液化了二氧化碳,氯气,二氧化硫等气体,接连不断地创出新的低温记录.
但所有这一切比起他提出的场的观念,都不免黯然失色了.法拉第的数学基础不好,这是不争的事实.当时的物理学家各个都擅长用复杂的数学公式来表达物理思想,法拉第就经常合不上拍,但他也有自己的一套办法,用图解的方法表示出电磁场的分布.法拉第称之为力线,并在讲演中经常使用,开始大家都不免窃窃私笑,但没有人料到,这些力线实在是牛顿时代以来物理基础理论的一次最重要的变革.
以前人们的潜意识中都持有的是超距作用的观点,即物质之间相互作用的传递根
本是不需要时间的,力本身就是物质的属性,至于它怎样产生是无法说明的.
物理学史范文6
[摘要]物理学是自然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整个物理学的发展史就是一部美学的发展史。它充分展现了物理公式和规律、表达形式、时间和空间、研究问题的手段和方法探究过程的简单、对称、和谐、统一美。在高中物理教学中,适时给学生进行物理学史的教育,使学生在美的感受中爱学、乐学物理知识,对其健全的人格的形成,更好地实现新课程提出的三维目标,很有意义。
[关键词]物理学史 物理学美 价值
中学物理教育不仅要对学生进行物理知识的教育,还应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物理学的发展史集中体现了人类探索和认识客观世界的现象、特性、规律和本质的历程。物理学史告诉人们,每一个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形成,都是汇集着许多人艰辛的努力,常常需要几十年乃至上百年的努力,才能迈出有意义的几步。物理学美不仅体现在物理知识的形式上、内容上、结构上、物理学的研究方法上,而且体现在科学探索的过程中,体现在物理学家们的非凡的想象力,探索精神和高尚的思想品德上;通过物理学史展示物理学家求真、求美的过程,让学生感受科学家探索未知世界的过程,感受他们尊重自然、尊重客观意志的“真”,体会他们推动发展的动机的“善”,不屈不饶的科学精神,高尚的人格,坚强的毅力等,达到以美感人,以美育人的目的,引导学生自己去追求和创造物理美,并将美的认识转化为追求美的自觉行动。
一、通过物理学史,感受经典实验的美妙,体会科学方法美
科学方法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中总结出来的正确思维和行动方式。物理学史证明科学理论的重大突破,必然伴随着新的科学方法的诞生。在物理学史上有很多精美的物理实验,不但在实验设计上极具创造性,而且实验装置设计上非常具有新颖性和实验技术上具有艺术性,经过艰辛的过程,通过长时间的努力,克服无数困难,才做出物理学上的重大发现或技术上的伟大发明。在教学中充分展示这些精湛优美的实验可以使学生发现和体验物理实验的精彩和美妙。例如:引力常数的测量,在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一百年后,卡文笛许设计出扭秤实验,通过三次巧妙放大,将力的测量变换为力矩的测量;又将力矩的测量转变为石英丝转动角度的测量;再将转动角度的测量转变为光点移动距离的测量。这一精妙设计终于获得了历史性的突破,测出了这一微小的引力常量。著名的伽利略“斜面圆球滚动实验”,就给人一种简洁的美,它的美体现在对实物形态实验的超越,使实验条件、实验过程在思维中以理想化的方式表现出来,通过猜想、设计、推理,由有限个实验归纳出一般的结论,没有考证所有可能的情况。讲述这段物理学史,使学生了解到伽利略开创了把物理实验与科学思维相结合的物理学研究方法,是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而且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开端。伽里略在物理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后世誉为“近代科学之父”,这不仅与他在科学上的伟大成就有关、而且与他在科学方法上的革命性转变分不开。正是由于他在科学方法上的创新、引导自然科学走上了正确的道路。
二、通过物理学史,感受科学家的精神美、人格美、毅力美
在物理教材中涉及到许多中外著名物理学家。他们生平大量动人的事迹,尤其是不怕挫折的拼搏精神、爱国奉献的敬业精神和相互协作的精神都是—部绝好的美育教才,能激起学生心灵的震动。教学过程中,若能让学生了解物理学家勇于探索,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以苦为乐,顽强拼搏的不屈精神;只图贡献,不求索取的奉献精神;坚持真理,并为捍卫真理不怕牺牲的献身精神等。这无疑是最理想、最成功的情感教育。
物理学史表明,物理学大厦并不都是成功者创造的,它是成功者与失败者共同创造的。焦耳为准确测得各种情况下热功当量值,历经40年,进行了400多次实验。法拉第“磁生电”经过十年的研究;居里夫人为了从沥青铀矿中提炼出纯净的镭,经过近一千三百五十个日日夜夜的奋战,从8吨铀沥青矿渣中提炼出0. 12克纯氯化镭,开普勒在困境中还是坚持对行星运动的研究,从大量的观测数据中,花了近十年的时间,计算出了行星运动的三大定律等等;爱迪生为了寻找一种合适的灯丝,试用了一千六百多种材料。所以爱迪生说:“失败也有我需要的……”。还有许许多多的物理学家,他们坚持不懈地探索的科学精神和献身科学、捍卫真理的感人事迹,光辉的言行和高尚的品格,为人处世和爱国主义的热情,无不显示了物理学家的精神美。因此在教学中引入物理学史的实例,通过讲述这些物理学史来培养学生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锐意进取、百折不挠、不断创新的科学精神,激励学生以科学家在创造伟大业绩所表现的人格力量为楷模,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确立为科学真理而献身的崇高品质。
三、通过物理学史,激发学生科学审美情趣和提高对科学美的审美能力
自然界本身是一个简单、和谐、统一的整体,作为描述和揭示自然现象和规律的物理科学也应是简单、和谐和统一的。“多样统一”是人类追求的永恒主题。整个物理学史,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是物理学大师们为建立统一的物理理论的奋斗史,也是物理学家追求美的历史。牛顿为追求天体运动和地面物体运动的完美统一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焦耳为追求热与功的完美统一测出了热功当量;法拉第为追求电和磁的完美统一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爱因斯坦为追求时间与空间的完美统一发现了相对论、为追求质量与能量的完美统一发现了质能方程等等。作为支撑经典物理大厦的牛顿运动定律,在宏观低速领域,实实在在地展现其简洁和完美;而作为现代物理大厦支柱的相对论和量子力学,又从更广阔领域描绘了一幅极其简洁的物质组构和运动的生动图像。科学的美,还体现在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上,海王星与冥王星的发现、人造卫星的升空、原子弹的制造等等,这些无不叫人惊叹科学的伟大。在物理教学中渗透科学家追求科学完美的典型事例能促进学生对科学美的认识转化为对科学美的追求。
四、利用物理学史,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物理学史是一部科学文明的发展史,在物理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介绍我国古代在物理学方面对世界的卓越贡献和我国现代物理学相关技术的飞速发展及成就,这既能使学生了解祖国灿烂辉煌的文化,培养学生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又能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激发学生爱祖国爱民族的热情;介绍物理学的前沿知识,了解当前我国现代物理学相关技术与世界科技发展存在的差距,这样不仅能使学生开阔眼界,领略了知识的巨大力量和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还能使学生感受物理学美和人类智慧美。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唤起学生的时代责任感与使命感,有勇气肩负祖国赋予的使命,树立为提高我国科技水平而勤奋学习、刻苦钻研、勇于探索、献身科学的信念。
例如,我们讲述“声波”时,就要讲讲北京天坛绝妙建筑;在学习“原子和原子核”时,就应提到在现代物理前沿领域所作的巨大成就的李政道、杨振宁、丁肇中等科学家;在讲“超导”时,应介绍我国在超导材料方面所做出的巨大贡献;我们在讲述“天体运动”时,不能不介绍“神五”、“神六”、“神七”“嫦娥一号”的发射,介绍我国航天技术的现状和发展,介绍平均年龄只有三十岁的航天人。学生会为自己的祖国感到自豪,为这样一群年轻人而感到自豪。这不但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民族自豪感、使命感和责任感,还能激发学生爱国热情,报国之心。
五、通过物理学史,渗透概念形成的历史背景和过程,挖掘美育因素
在物理学史上,每一个科学上的新发现,都为后继者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迪。中学物理中一些概念、定律和理论建立的过程凝练、升华了科学思维方式和科学研究方法,也包含了丰富的育人因素,展示这些科学过程有利于学生对知识全面正确的理解和建构,让学生得到前辈科学家科学思维和研究方法滋养,认识到物理学每前进一小步,都伴随深刻的物理思想和观念的变革。使学生受到生动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熏陶和感染,有利于健全人格的培养。例如:人们对原子结构的认识,就经历了一个发现、认识、否认、再认识过程。J·J·汤姆生发现电子后,曾提出关于原子的“枣糕式模型”。 1910年,卢瑟福建议用a粒子轰击金箔片。实验表明a粒子能穿透很薄的金箔片。这一实验事实使汤姆生枣糕模型遇到了无法解决的矛盾。因a粒子是失去两个电子的氦原子,犹如一块掉落两颗枣子的小枣糕,小枣糕打在大枣糕上,氦原子无论速度多么大,也很难想像它能穿透出去。但是1908年卢瑟福用a粒子轰击原子时,有大约八千分之一的几率被反射回来。这一事实使卢瑟福惊奇,他说:“这是我一生中最不可想像的事,真如用一枚重型炮弹轰击一张卷烟纸,而炮弹竟然被卷烟纸弹回来又打中了我自己一样的不可思议。”。卢瑟福用不同金属箔片进行了多次实验,并经过三个多星期的认真思考,指出汤姆生的原子模型不会使a粒子发生大角度偏转。卢瑟福以丰富的想象力提出,原子是一个很“空”的,中间是一个很小但质量很大的硬核。卢瑟福在实验的基础上经过严谨的推理,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转贴于
在物理教学中应该反映这种迭起波澜壮阔的发展过程,使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得到启迪,让学生从知识的完善和演变中认识它的条件性和局限性,使凝固的物理知识变得生动,学习仿佛是一次与科学创造者的对话;适当分析科学家的成功和失误,体会科学探索者的困惑、沉思、试探和创新智慧之光,让学生用发展的观点,辩证地看问题,认识到物理学知识的相对性,有效地消除学生对物理学知识来源的神秘感,消除对已有知识的僵化认识,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树立信心。
参考文献
[1]李艳平,申先平.物理学史教程[M].北京:科技出版社,2003. 103.
[2]邹纪常.物理学的美学价值[J],广西物理2000.3.
[3]郭奕玲、沈慧君.物理学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