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不坏的手帕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烧不坏的手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烧不坏的手帕范文1

美妙的音乐声刚响起,同学们像一只只快乐的小鸟似的飞进了学堂——教室,显得格外得兴奋,因为老师说过:这一堂课十分的特别。

茅老师走上讲台,先是抿着嘴向大家诡秘一笑,然后弯下腰,神秘兮兮地从讲台下拿出来一个酒精灯,一个镊子,还有一小杯酒精加一个打火机。同学们都不知道教师的葫芦里卖的是什么“灵丹妙药”。茅老师不紧不慢地对大家说:“大家都知道手帕是易燃物。可我的手帕不会被烧坏!”“不可能!”“老师可真会骗人!”下面的同学开起一场“激烈”的“辩论会”。老师没有说什么,只是变魔术似地从口袋里掏出来一只粉红色的,上面还绣着一朵小花的手帕。有的同学怀疑老师的手帕掺了假,就用手摸了摸,捏了捏,确定无误后,老师轻轻地拿开酒精灯的盖子,小心翼翼地用打火机靠近了酒精灯,只听“轰”地一声,盘子里起了熊熊大火,火焰在盘子里滚动着,好像在说:哼,你这块手帕,我一定要把你烧坏。这时,我想:这么大的火,手帕难道都不会烧坏,老师真会吹牛皮啊!大约过了十多秒钟,老师说:“我要灭火了。”于是,取出一只大碗,迅速地倒扣在盘子上。小手帕怎么样了,我担心着它的存亡。同学们目不转睛地注视着老师的一举一动,生怕漏看一个环节。老师揭开了扣着的碗,从盘子里提起了小手帕的一个角,一块完整的小手帕又重现在我们的视线里。大家都激动得跳了起来。哎,真出鬼了,怎么不会被烧坏呢?

茅老师给我们讲了其中的奥妙所在:“小手帕之所以烧不坏的问题,其实是一个十分简单的科学道理。同学们在自然常识课里学到过,酒精燃烧时,火焰的温度相当的高,底部的温度一般来说比较低。再说我用的只是70%浓度的酒精。酒精易挥发,燃烧的时候总是在盘子的表面进行的,小手帕浸在这30%的水不烧干,手帕是不会烧坏的。”

现在我虽然还不能完全懂得这道理但我想:我一定要好好学习,多掌握一些知识,长大为四化建设做贡献。

烧不坏的手帕范文2

因此,作为语文课中所谓主体教育的教师应该丢掉课堂教学那冷冰冰的知识惟我独尊,“正确”和“错误”的判断轮番登场,简单的演绎推进,换成充满了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和情感意志的活动。语文应目中有学生,课中有情感。文本、教师和学生的语言在和谐的课堂氛围中交流融会,形成情境,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涌起情感的波澜,在入情入境中感受学习,加深体验,生动地学习。

1.恰当运用媒体,引导学生入境动情。电教媒体具有声画并茂、视听结合、动静相宜、感染力强等特点,恰当运用媒体,可以使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生动地学习。

例如教学《开国大典》一课。当学生通过阅读文本,了解到大典的盛况,我们再让学生看开国大典实况视频,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加深印象。学生学得有滋有味,看得津津有味,学生的情感也随着大典的进行激动不已,特别是看到阅兵式时,学生也和视频中的群众一起欢呼雀跃。这样就有效地调动学生内在的感情积累,使学生入境生情,以情促练。看后,学生纷纷发言,表达自己此时此刻的真情实感。

2.适时持续强化情境,升华学生体验。教师不仅要善于利用生动的课堂教学情境展示,令学生不知不觉地融入教学活动中,还要密切注意把握各种教学时机,采用多种手段,持续强化情境,渲染情境的氛围,使设置的教学情境随着教学活动的步步推进,得到持续的强化,越来越鲜明、生动。这样,学生感受就会越来越清晰、深刻,情绪越来越饱满,体验也随之不断深化、升华。

持续强化情境,可从以下三方面着力:

2.1 精选资料,适时补充。精选与学习材料相关的资料,适时补充,拓展学生的视野,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在深刻的认识和情感体验中生动地学。

教学《一夜的工作》,在学生理解“一夜”和“每个晚上”的内在联系后,适时补充一段反映病重期间忘我工作的资料:“已是76岁的高龄的时候,身患癌症,在生命的最后岁月里,他做大手术6次,小手术8次,而他的工作时间在18~22小时的日子有44天,和中央有关负责同志谈话216次,接见外宾63次,在住院的医院里召开会议20次。我们的几十年如一日,都这样工作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目的是让每个学生的思维不仅仅停留在“一夜”和“每个晚上”的层面上,而是深化到对总理一生工作的认识――这一夜工作的情景是总理一生生活的缩影,升华学生的情感,使学生更加崇敬、爱戴。这样,课堂内既有大量信息的交流,又有充分的情感交流,课堂内外沟通,使课堂充满生气和活力。

2.2 巧借契机,充分操作。学生,尤其是小学生,在他们身体迅速成长的时候,往往是通过自身的活动,去认识世界、体验生活、学习本领的。这就像雏鹰的翅膀是在飞翔的活动中练硬的。因此要善于发现,捕捉教学中利于学生动脑思考、动口表述、动手操作的内容和时机,让学生亲身操作实践,充分感受认识,变学生的“坐中学”为“做中学”,学生会自然进入激情参与状态,生动地学。

上学期的作文课,我曾让学生做实验“烧不坏的手帕”,写《烧不坏的手帕》作文。以往都是由教师来做演示实验,学生观察,再由教师阐述其中的奥秘。这样学生的体会并不是很深,也无法发现实验中还存在的其他问题。其实这个实验只要在实验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提醒应该注意的安全事项,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亲手实践,在实验中获得体验。我分好组,各组领好实验器具,并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和思考。实验结束后我再道出手帕烧不坏的原因,并鼓励学生谈谈感受。学生感悟到了许多。他们用自己的话这样表述:

生1:我现在终于明白我刚才那快手帕为什么一个角被烧焦的原因了,我在做的时候没有把那个角在酒精里浸透。

生2:我也知道了我的那块手帕被烧焦的原因了,我那块手帕燃烧的时间太长了,手帕中起了保护作用的那30%的水也被烧掉了,我应该及时的把火熄灭就不会那么惨了。

生3:我发现在燃烧时用镊子将手帕不断地团起来,缩小它燃烧的面积,手帕坚持的时间会更久。

生4:在手帕燃烧过程中,我还特意沿着盘子的边缘滴入一些水,手帕也能坚持更久。原来是我为手帕增加了保护它的那30%的水。

学生在操作中的感悟远远超过了老师的想象,思维的独特、表达的活跃、情绪的高涨、互动的积极都使课堂呈现出生动的教学情景。此次的习作也获得了成功。

烧不坏的手帕范文3

一天,爸爸休息在家,我在家里做作业。做了差不多了,我突然对爸爸说:“爸爸,我做一个实验给你看看。”“哦?儿子做实验?我要好好看看了。”爸爸推了推眼镜。“那我就自己做一个‘烧不坏的手帕’给你开开眼界。”我撩了撩袖管,拿出一块纱布当手帕,并拿出酒精、一个打火机和两个大小碗各一只准备做试验。

来到厨房后,我先拿出一只小碗,随后在小碗里倒上一些酒精,再把手帕放进去。这时,爸爸担心地说:“宝贝,你当心哦!别把衣服烧着了。”“嗯。”我说,“我会的。”说完,我拿出打火机准备点燃手帕时,心里紧张极了,额头上、手心里都冒出了汗。我把头转向了爸爸,只见他的脸色由红变紫,我看了他一眼,就把火点了进去。此时我心想:千万别出差错,这可是证明我自己的好机会呀。只见火苗宛如火蛇似的直往天上窜,我也感到阵阵热浪往我脸上扑来。我立刻把头往碗上看。呵!这手帕正舒舒服服地在洗桑拿呢!“儿子,手帕会不会烧着?”爸爸问。“没事的,这就是我今天给你带来的实验。你来看看吧。别打扰它洗桑拿!再让它多洗一会儿吧。”等我说完,爸爸已经走了过来一看,说:“哟,这回我输得心服口服。儿子,你真行!”我说:“好了,小手帕,你的桑拿也洗得差不多了,也该出来喽。”我的大碗扣了上去。等我拿开,手帕还不情愿让我拿出来呢!这时,爸爸问我:“聪聪,你知道这是什么原理么?”“当然,是因为我知道了75%的酒精,还有25%的水在保护手帕呢!”说完,我就用筷子把手帕给夹了出来,完好无损地交给爸爸。

这真是一次有惊无险的实验,而且是我在寒假里亲手做的实验,并且圆满成功!我懂得了只有经过大胆地尝试肯定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成功。

烧不坏的手帕范文4

【关键词】情境创设 生活 实验 媒体影视资料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02-0112-01

初中化学对于学生来说是一门全新的课程,学生既好奇又担心学不好,因此对化学教师来讲,如何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化学,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因此,要让学生更轻松地学好化学,就需要精心准备,做好情境创设,才能更好地开展课堂教学,事半功倍。因为好的情境创设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促进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又可以让学生体会到学习化学的乐趣,可谓一举两得。我认为要做好情境创设,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进行。

一 从生活中取材进行情境创设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从化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入手来创设情境,不仅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让学生从简单的生活常识中体会到学习化学的乐趣,大大地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还有助于学生利用所学的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在学习氧气是否能溶于水时,可以先让学生思考一个问题:鱼儿为什么能在水中生存?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就已经知道动物生存需要氧气,继而思考得出,鱼儿能在水中生存说明了水中有氧气,教师再追问:为什么水中会有氧气呢?这时学生自然会明白,是氧气溶在了水中,说明了氧气能溶于水。又如在学习蛋白质的功能时,可以这样创设情境:学生们都有这样的经历,皮肤如果不小心被划伤或者割伤后,经过止血包扎处理后,伤口就会慢慢结疤,最后疤痕会掉落,伤口自然愈合,伤口为什么会愈合呢?是什么在起作用?再引导学生互相讨论就能很快地得出结论。再如在“酸与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的教学中,可以创设以下情境:在夏天如果被蚊虫或者黄蜂叮咬,皮肤上很快会肿起一个大包,又痒又痛,我们可以用浓肥皂水或者牙膏涂在叮咬处,症状很快就缓解了。为什么被蚊子叮咬后会红肿痛痒?为什么牙膏或者肥皂水能缓解这种症状?这个例子是学生在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他们对此非常感兴趣,急于想知道问题的答案,所以,接下来学习酸与碱之间反应的知识也就很顺利了,学习的效果也非常好。由此可见一些生活常识对于学习化学有很大的帮助。

二 从新颖的化学实验入手进行情境创设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新颖奇特的化学实验往往能吸引学生的眼球,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因此要多设置一些新奇的实验,让学生更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效果会更好。例如,在学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时,可以让学生做一个“清水变牛奶”的实验,即让学生亲自往装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呼气,就会看到清水变“牛奶”了,学生会很好奇为什么这样,然后教师再引导学生讨论得出答案,效果很好。又如在学习“分子性质”时,可用一根玻璃棒蘸一下浓盐酸,用另一根玻璃棒蘸一下浓氨水,然后在空中把两根玻璃棒靠在一起,但不要接触,就会看到有大量的白烟生成,学生对此会感到非常惊讶,为什么会这样呢?教师再引导学生展开分析讨论,就能得出原因。再如在“燃烧与灭火”的教学中,教师可先给学生表演“烧不坏的手帕”的小魔术,在烧杯中倒入一定比例的酒精和水,充分摇匀,将一块手帕放入溶液中浸透。用夹子夹出手帕,轻轻地把酒精挤掉,然后放在燃着的酒精灯上点燃。手帕着火后,火焰很大,火熄灭后,手帕却完好无损。学生会被这神奇的现象惊叹,这时教师说:要想知道手帕烧不坏的奥秘吗?等学了燃烧与灭火的知识后你们就明白了。由于学生急于想知道其中的原因,学习欲望很高,课堂教学的效果自然很好。

三 从媒体影视资料、小故事等入手进行情境创设

烧不坏的手帕范文5

从教学的不同环节、不同的教学内容、合作学习、问题解决及纠错评价等方面对化学课堂教学中的等待进行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

化学教学;等待;“完型”

俗话说:欲速则不达。教育名家窦桂梅也说过:“教育是慢的艺术,课堂需要等待。”初三化学,是化学启蒙课程,基础知识点多而杂。作为一名化学教师,在讲课时,要对各个知识点进行分析,先易后难,不能操之过急。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掌握一种艺术――等待。教师确立课堂中的等待意识,是一种新课程理念的具体体现,是教师专业技能水平上台阶的表现。等待是一种智慧,一种高明,更是一种艺术。

一、等待的界定

化学课堂教学中的等待艺术是化学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意识且灵活恰当地运用技能技巧,直接发出或指令学生发出等待的行为,以显现期望中的教学效果,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化学课堂等待艺术有利于教师控制课堂教学节奏,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树立学生的自信。在教学中,探究化学课堂教学中的等待艺术,对于化学课堂教学程序的优化控制和提高教学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化学课堂教学中等待的必要性

(一)学生自身的需求

德国M.韦特海默W.克勒和K.考夫卡创立的格式塔心理学派的“完形”理论认为,人的大脑中存在着一个知识结构组成的“完形”,当学生遇到未知的知识时,大脑中的“完形”就会产生空缺,这种空缺会使人情不自禁地产生一种紧张的“内驱力”,促使大脑兴奋地去完善空缺,形成新的完形。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也认为,学生的发展是一个过程,需要一步一步地进行。人的成长是一个由不成熟到成熟的过程。学生作为还未成熟的个体,对世界和自身的认识是比较缓慢且有待加深的,其思想和行为也更容易出现偏差,而其认识到这种偏差也更慢一些。因此,教育要遵循学生的这一成长规律,用等待来更多地给予学生认识和发展自我的时间和空间。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给予学生充分思考的时空,促使学生积极思维、主动探讨,以唤起学生的注意力。

(二)教师外在的要求

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主宰着课堂,学生被动地服从教师。在教学中,特别是在公开课教学中,许多教师在向学生提出其“精心设计”的问题后,会立即叫学生回答,如果学生回答不上,教师就会改叫基础好的学生回答,或者通过在不断重复问题中迫不及待地暗示、启发,唯恐学生的“冷场”,打乱其教案中“教”的计划。这样表面上看课堂气氛很活跃――有问有答,实质上,如此的你问我答是肤浅的思维活动,是低效的教学行为。事实上,依据认知发展规律,教育是需要等待的。课堂上,教师对新知识不要急于分析、解释,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分析他们的认知情况,有哪些学习需求,要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即容易认同掌握的前提下开展教学活动。让学生独立思考,找出与已有旧知的异同与联系,给足时间,“等待”学生去动脑、动手或动口。因此,教师要给学生留下一个静心思考的时空,以有效的等待来成全学生的主动学习,使其历经“顿悟”,亲身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三、化学课堂中的等待策略

(一)在教学的不同环节中等待

在课堂教学的不同环节中,根据学生的思维和心理特点,需要教师于适当的时间进行合理的等待。比如新课伊始,学生思维处于逐渐集中阶段,教学密度要小。此时,教师要着重揭示课堂学习的主题,可留一些“等待”,重在引导,让学生用自由的思维进入学习的情境中去;当学生思维逐渐进入亢奋状态,接受信息的能力增强时,课堂教学内容应全面展开,并进行重点、难点的阐述和讲解,此时教学要有较大的密度。当教学密度的高峰过后,又要给学生适当“等待”,让学生有思考回味的余地,有深化和升华的空间,此时教师应穿行于学生之间,解疑释惑,点拔指引,使教学内容在疏于“灌输”中得以消化。

(二)在不同的教学内容中等待

不同的教学内容在使用教学方法时,应有不同的等待方式。如初中化学中的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本来就是精练简洁而明快的,教师应抓住内容的重点、难点、言简意赅、有的放矢地讲解,接下来留下足够的“等待”,教师要确实停下来,让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抽象,而不去反复讲解,这样可达到“无声胜有声”的效果。而对于化学变化的微观本质的理解、量筒读数时仰视或俯视是会产生什么影响等较为抽象的概念,则要进行认真细致的讲解,辅以示意图和实物模型等直观教具,但讲解还应让学生思考片刻,使其达到知识内化的效果。

(三)在合作学习时等待

合作教学理论认为每个学生由于发展水平、兴趣爱好不同,对同一事物有不同的理解和认识深刻上的差异,而这种差异正是学生间可以进行交往与合作学习的前提。“只有在有交往、有知识和经验存在差异的人的场合,才会有教学的出现。”因此,合作学习已经成为中学化学课堂上的一大“亮点”,越来越多的化学教师在教学中设计并运用了合作学习这一教学策略。教学中,教师应将合作学习建立在学生独立思考、体验情感的基础上,没有独立的思考,就没有真正的合作,因此教师在组织学生参与讨论或探究之前要留给学生一定的独立学习思考的时间。

例如,在初中化学中教学“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时:①先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几滴酚酞试液,发现溶液变红后,红色马上又消失了;②然后向其中逐滴加入稀盐酸,发现溶液恢复为红色;③继续加稀盐酸,红色最终又消失。有同学对实验中①与②产生的现象很不理解。为什么开始时红色消失;而滴加稀盐酸后却红色恢复了?这时,教师不是直接给出答案,而是提出明确的合作学习的要求“探究酚酞变色的原因”,让各小组学生合作学习。在学生合作时,教师的选择是偶尔的指导,耐心的等待,由于教师在这个环节合理地使用了等待,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范围内,自主思维,便会激发对学习的浓厚兴趣以及学习的强烈愿望。适度等待不但能唤醒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缩小学生之间的各类差异,而且能打造激情、快乐、有魅力的课堂。

(四)在问题解决中等待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的一种十分常见的方法。当学生对教师提出的问题有充分的时间思考时,学生就能让自己的所思所想条理化、清晰化、全面化,能更好地组织和表达语言。学生有充足的机会开动脑筋,思维自然能够得到发展。“等待”并不是一味的“守株待兔”,而需要老师适时的点拨,恰当的评价,真诚的鼓励,给学生以新的体验和启发。

例如,在讲“燃烧与灭火”一课“烧不坏的手帕”魔术揭秘时,当学生沉浸在魔术惊奇氛围里的时候,老师问道:“你们知道手帕为什么烧不坏吗?”学生一时不知怎么回答,继而唧唧喳喳:“是因为手帕不是可燃物!”“与氧气隔绝!“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等等,不一而足。此时的意见不统一,说明学生思路是多向的,头脑是灵活的。老师开始步步诱导:你们知道手帕没有可燃性吗?手帕与氧气隔绝了吗?燃烧的是什么吗?这说明了什么?学生仔细思考后答出是手帕具有可燃性,没有与氧气隔绝,燃烧的是酒精,说明酒精的着火点低,而手帕的着火点较高。老师随即肯定:很对。学生此时一致回答出就是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老师此时反问道:“难道酒精燃烧不放热,手帕温度达不到着火点?燃烧都会放热呀,手帕温度怎么会达不到着火点呢?”老师重复着“燃烧放热”这句话。我们知道,在教学中重复就是一种暗示,一种提醒,是对学生思维的一种轻轻的叩动。此时老师寄于学生一种期待,期待着一种富有创见的回答。而学生此时也处在紧张的思索中。老师及时提示:“同学们,我们已经知道,手帕烧不坏就是因为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酒精燃烧也会放热。那么放热与达不到着火点的矛盾,我们怎么理解呢?”教室依然是一片宁静。但此时的宁静,却已是箭在弦上,弹入膛中后的宁静。只要触动机关,扣动扳机,学生的思维之箭,就将射向认识的鹄的。而触动这机关,扣动这扳机的,正是老师点拨暗示、引发学生联想的语言,真正衔接过渡性的语言。老师此时说到:“本实验用的酒精是纯酒精么?”这真是绝妙的暗示。轰然一声,教室里突然热烈起来。学生们醒悟了。一个胸有成竹的学生说:“实验用的酒精是混合物,白酒中有水,酒精燃烧放出的热量使手帕上的水份蒸发,而蒸发是吸热的,带走酒精燃烧所产生的热量,使得温度没有达到手帕的着火点,所以手帕没有燃烧起来。”

于无疑处有疑,在无疑处激疑,是优秀的教师课堂教学的共同特点。但是课堂教学过程中无疑――有疑――释疑的完美实现,在学生的学习遇到困难时,首先要求教师耐心启发引导,给他思考的时间,给他努力的机会,等待他自信地抬头。

(五)在纠错和评价时等待

45分钟的课堂教学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有的教师为了抢时间、赶进度,在课堂教学中迫不及待地将教学内容和盘托出,知识点一波又一波地涌向学生而学生却没有时间好好地消化。有的教师一味追求正确答案,一旦学生回答不出正确答案就马上换人回答,学生一回答错误就粗暴打断。教师认为这样可以“节约时间”,实际上,这种做法表明他们并没有弄清“学”的真正含义。“学”依靠的是学生的自我生成。一味灌输而学生又无法接受并不能节约时间,反而会浪费时间。当学生有了独立而自主的思考和消化时间时,教向学的转化将会变得更容易。这就需要教师耐心而恰当地等待学生的生成。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把纠错评价这个等待时机用好,就会把自信、个性、才华和机智融入到学生思维中,就会缓冲学生的压力,就会缩短学生之间的差异,学生对知识点的认识在不断思考、交汇、碰撞中,再现新的信息,形成新的认识,学习的兴趣就会大增。

总之,教学中的“等待”艺术因课堂具体情况的不同而处理的方法也各异,我们要积极钻研教材教法,充分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根据课堂气氛、思维变化的实际情况,恰到好处地进行艺术的“等待”,以最大限度地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

[参 考 文 献]

[1]杨永珍.认识论指导下的化学教学策略[J].化学教育,2013(9):3-6.

烧不坏的手帕范文6

关键词:定性;定量;开发;实验

文章编号:1008-0546(2013)02-0006-02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3.02.002

定量分析是依据统计数据,建立数学模型,并用数学模型计算出分析对象的各项指标及其数值的一种方法。定性分析则是主要凭分析者的直觉、经验,凭分析对象过去和现在的延续状况及最新的信息资料,对分析对象的性质、特点、发展变化规律作出判断的一种方法。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应该是统一的,相互补充的;定性分析是定量分析的基本前提,没有定性的定量是一种盲目的、毫无价值的定量;定量分析使定性更加科学、准确,它可以促使定性分析得出广泛而深入的结论。因此让初中学生构建定性和定量概念模型显得尤为重要。

一、辨析教材中定性和定量的概念

初中教材中关于定性和定量的概念很多,定性概念的有可燃性、阻燃性、助燃性、溶解性、酸碱性等,定量的概念有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溶解度、酸碱度等。辨析这些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有利于学生建立定性和定量的概念模型,笔者试举两例。

1.溶解性与溶解度

本节内容就课题而言,突出的是物质溶解性的定量表示——溶解度,因此教材重点对溶解度进行了分析与探究,但对溶解度与溶解性之间的关系却没有涉及,笔者认为理顺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学生对溶液的知识有一个较为全面的把握。

何为溶解性?简言之就是指物质在某种溶剂中溶解的能力。我们把物质的溶解性可定性为易溶、可溶、微溶和不溶。那物质的溶解性如何界定呢?这就必须与物质的溶解度联系起来。

固体物质的溶解度的定义:在一定温度下,该物质在100g溶剂(通常溶剂为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固体物质的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如表1。

气体的溶解度在沪教版教材中属于“拓展视野”的内容,学生能够了解就可以了,但很多教师对气体的溶解度和溶解性之间的定量关系知之甚少。气体溶解度的定义是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气体在一定量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气体的体积。常用定温下1体积溶剂中所溶解的最多体积数来表示。气体的溶解度除与气体本性、溶剂性质有关外,还与温度、压强有关,其溶解度一般随着温度升高而减少,随压强增大而显著增大。

气体的溶解度和溶解性之间的定量关系如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CP2005关于药品的近似溶解度的叙述,笔者整理如表2。

2.酸碱性和酸碱度

酸碱性:何为酸碱性,简言之是酸性、中性、碱性的总称。判断溶液酸碱性的方法一般是用酸碱指示剂,常见酸碱指示剂的颜色变化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如表2。

为什么溶液的酸碱性会不同?很多老师并没用从本质上去给学生分析,主要是考虑到学生的知识基础。但如果教师把它作为一个知识拓展来开阔学生的视野,可以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酸碱性实质上是指溶液中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浓度的相对大小,当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大于氢氧根离子浓度时,溶液显酸性;当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小于氢氧根离子浓度,溶液显碱性;当溶液中氢离子浓度等于氢氧根离子浓度,溶液显中性。

酸碱度:是溶液酸度和碱度的总称,是指溶液的酸碱性强弱程度,一般用pH值来表示。pH7为碱性。在pH7的情况下,pH值越小碱性越弱,越大碱性越强。

用pH表示溶液酸碱度时必须让学生明确两个问题:⑴用pH表示溶液的酸碱度是有局限性的,如果溶液的酸性或碱性很强,是不能用pH来表示,而是采用其他表示方法。⑵测定溶液pH的方法有多种,如果粗略的测定溶液的pH,可用广泛的pH试纸来测定;如果较精确的测定溶液的pH,可用精密pH试纸和pH计。酸碱性和酸碱度的关系可用下表4表示。

二、开发教材中定性和定量的实验

化学教师应该发展开发与利用化学课程资源特别是化学实验课程资源的能力,成为一个主动的决策者和建设者。化学教师可以对化学教材中的实验内容进行“二次开发”,对有些实验进行改进,其中包括一些关于定性和定量的实验。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笔者试举两例:

1.烧不坏的手帕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材上册第4章第一节89页的“观察与思考”中有一个“烧不坏”的手绢实验:

该实验中是将2体积95%的酒精和1体积水混合,按这样的比例的配制,酒精能燃烧,手绢烧不坏,但如果按不同的比例配制,酒精的浓度高,手绢会不会烧坏呢?酒精的浓度低,能不能点燃呢?有教师设计了如下实验:

将大小相同的若干块手绢在8份体积分数不同的酒精溶液中浸透后取出点火,做了“烧不坏的手绢”的实验。其实验结果记录如下:

通过上述定量实验可以得出如下结论:⑴如果酒精的体积分数大于45%时,酒精能燃烧。⑵当酒精的体积分数大于85%时,手绢会被烧坏。当然这个定量实验还是比较粗略的,如果要得到更精确的结论,还需要做更多组的实验。

2.浮起来的鸡蛋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材上册第6章第二节161页的“活动与探究”:

这个实验的结果是要学生猜测,因为无法通过外在的现象表现,且该实验兴趣性也不强。有教师就把这个实验改进,设计了鸡蛋的沉浮实验,在200g水中放入一个鸡蛋,然后让学生不断加食盐并搅拌:

随着食盐量的不断增加,学生看到鸡蛋由沉到悬再到浮的过程,觉得很有趣。

相关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