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界论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教育界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教育界论文

教育界论文范文1

关键词:英语语法教学自然习得静态规定学习风格语篇水平

一、英语语法是自然习得的,不需要教

确实有些学习者无需知道就会习得英语语法。例如,许多美国移民依靠自己熟练地掌握了英语,尤其是青年人。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学习者都能达到这一点。在同样的移民群体中,有些学习者英语熟练程度很高,但离准确性相差甚远。所以问题是,是否有可能借助语法知识来帮助那些靠自己不能达到英语准确性的人。

另外,学习英语语法确实需要大量的时间,甚至对那些功底很深的人也是如此。CarolChomsky(1969)研究表明:即使是以英语为母语的人也正处于不断获得一定语法知识的过程中,远没有掌握足够的语法。这样,另一个重要的问题是,是否可以通过语法教学加速学生对语法的自然学习过程。关于这个问题有很多研究发现(参见Larsen-Freeman&Long,1991)。Pienenmann(1984)研究证明:经过语法指导的学习者在短短两周后就可进入第二阶段的学习,否则一般需要几个月。实验对象的数目越少,比起自学来,语法教学的功效越明显。对语法教学是否能帮助学习者习得他们自学所不能获得的语法这一点,有些研究资料表明:语法结构性的知道对于提高学生的语言准确性极具价值,而不注重语法结构性学习的分散性学习方式是达不到这样的效果的(参见Larsen-Freeman,1995)。

二、语法是一套毫无意义的语言结构形式的集合

这种误解源于很多人把语法同动词词形变化表以及语言学的一些结构规则联系在一起。然而语法不是多元的,也不是毫无意义的。它是语形、语意和语用的联合体。这三方面是相互依存的,一方面的变化会引起另一方面的变化。然而他们又各自为语法提供了独特的视角。让我们来看一下英语中的被动语态。它至少是be动词加过去分词的形式。有时它有一个介词by,位于谓语中行为发出者之前。

如:ThebankwasrobbedbythesamegangthathijackedtheArmoredcar.只有及物动词才有被动语态,也是对语言形式的要求。被动语态具有语法意义,它是一种强调性结构。与主动语态相比,它赋予动作承受者一个不同的地位。

要正确、恰当、有意义的使用被动语态。英语学习者必须掌握语形、语意和语用三个方面。这对任何语法结构都是适用的。

三、语法是硬行的死规定,毫无理由

语法确实有一些共时性的规则。但人们所认为的死规定并非都是如此。如果一个人的视角足够宽广,他会发现有些东西是理所当然的。让我们来考虑以下两个句子:(1)Thereisthebookmissing.(2)Thereisabookmissing.

语法书会告诉你(1)是不符合语法的。因为存现句中“there”后总是跟一个非限定性名词短语。为什么?原因不是死规定。“there”被用来引出新信息,而一般新信息是位于句未的。句中包含新信息的名词短语,其明显的标志就是不定冠词“a”或“an”。

四、语法是枯燥乏味的

此误解源于这样一种印象:英语语法教学就是反复操练和死记硬背。语法教学不是让学生不动脑筋的去操练一些固定的模式,也不是去死记硬背一些规则。

那样的做法当然是乏味的,也不会教好语法。但也不是说语法操练一无是处,而是要以一种有目的、有意义的方式去进行。举个例子:要训练英语过去时的yes/no句子,老师可以让学生闭上眼睛,同时对自己的穿戴作五个改动。他可以脱下一只鞋子,摘下手表,带上眼镜,穿上羊毛衫,摘下戒指。学生被要求来提出关于这些变化的问题。例如:学生可以问,“Didyoutakeoffashoe?”或“Didyouputonasweater?”这种活动充满了乐趣。更重要的是,学生以思考的方式参与其中,而不是机械的问答。以一种让学生融入其中的方式来教语法需要创造力。但无论如何语法教学不需要也不应该是乏味的。五、学生都具有自己独特的学习风格,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学会语法

研究表明一些人具有一种更具分析性的学习风格。据Hatch(1974)研究,一些学习者把英语学习任务作为分析寻找规则的过程。这些人语言准确性强,但不擅长使用英语。另一种学习者,Hatch称之为“数据收集者”,语言很流利但不准确。这样的现象并不能说明是否所有的学习者都能学会语法。尽管学生的学习风格有所不同,但至今还没有研究表明有的学生没有能力学好语法。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学生能够学好语法,这可以从他们对母语的掌握得到证明。语法不是怪物,它是语言的一部分学生会不同程度的学好语法。

六、语法是一条一条学会的

这种观点可以证明是错误的。教师可能在一堂课中只教一个语法项目,学生也可能一节课只重点突破一个语法项目。但学生并不是完全掌握一个语法项目后才进入另一个语法项目。新旧语法项目之间是相互联系影响的。比如说,经过对一般现在时的学习,学生似乎觉得已经掌握了它。但当他们又接触到进行时时,他们就会感到困惑了,对一般现在时的掌握和应用也会有所下降。这种后退要持续到学生对内化的语法知识进行重组,认识到这两种时态不同的用法。我们应知道,语法的学习曲线并不是直线上升的,而是有高峰有低谷,有后退有重组的。

七、语法是在句子或小于句子的水平上学习的

语法确实是在句子水平上起作用的。它也规定句子结构和词的顺序。在小于句子水平上语法也起作用,如主谓一致。然而语法规则也作用于语篇水平上。例如,在一般过去时和现在完成时之间进行选择并不能只取决于本句,而是上下文。相类似的,当一个名词短语在上文中出现而后再提起是要用定冠词,这也是建立在语篇基础上的。只在句子或小于句子的水平上来教语法或学语法是错误的。很多明显的语法约束当从语篇角度来观察时就不存在了。

八、语法提供了所有语言结构的永恒的规则

对语法的探索将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因为语言是在发展变化的。语言学家对语言的描述也不会是一劳永逸的。他们必须来揭示语言的内在变化。例如,大多数语法书都阐明进行时不能用于静态动词,因此下句是不符合语法的:Iamwantinganewcar.而对一些以英语为母语的人这是可以的。如果它和完成时相结合,即使一些认为这不符合语法的人也倾向于接受这一点。

我的观点是,语言在变,语法规则也应无条件的服从于这种变化。语法本身和对语法的学习都不是静止的。

九、结束语

英语教学目标包括教会学生正确的、恰当的、有意义的使用语法。这样英语语法教学是必须实施的。英语语法应被看作是由语形、语意、语用组成的合理的动态系统,而不是静态的硬行规定。

参考文献:

[1]Chomsky,C.Linguisticsandphilos-ophy.InS.Hook(Ed),Languageandphil-osophy[M].NewYork:NewYorkUniversityPress,1969.

[2]Hatch,E.Secondlanguagelearning-universals?[C].WorkingPapersonBilingu-alisn,1974.

教育界论文范文2

一、多读少讲,力求准确流利

读是说的基础,要提高说的能力,必须重视读的训练,只有多读,读出节奏,读出语气,读出感情,读得正确流畅,话才说得清楚、流利、有感情。一节课将大量的时间让学生读书,借助汉语拼音让学生自己读出汉字的读音,然后个别检查,看是否读得准确,给比较容易读错字正音。注意做到教师少讲、让学生多读,以读为训练的主要形式,整堂课都能听到琅琅的读书声。我要求学生在读书时要读准每一个字音,做到不减字、不添字、不改字、不重复、不颠倒、停顿恰当、不顿读、不唱读,做到心到、口到、眼到,总之在"准确"、"流利"上下功夫。通过一学期的训练,我班学生在读课文时能做到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发音准确、声音亮、按句逗停顿不唱读。

二、范读领读,体验文章情感

心理学研究表明:初入学儿童自控能力差,注意力维持时间短,单一的朗读形式容易使学生疲劳和厌倦。所以我根据不同的训练内容和目的要求,有针对性的采用自由读、个别读、小组读、集体读、分角色读、老师范读、领读等,力求学生百读不厌,每读一次都有收获。而儿童的模仿性又很强,教师作适当的、及时的范读和领读是不可缺少的。在范读我注意把感情、语气以及音调的高低,速度的快慢示范给学生。例如,我教《小竹排在画中游》一课时,是这样领读的,先用轻松的语气,节奏较慢的语调领读?quot;小竹排,顺水流",将学生带入诗的意境;接着用欢快的节奏领读"鸟儿唱,鱼儿游",用声音渲染快乐的气氛;领读"两岸树木密,禾苗绿油油,"则用欣喜的语气诱发学生对景物喜爱之情;最后充满激情地高声朗读"江南鱼米乡,小竹排在画中游,"将学生的情绪推向。跟随老师的领读,学生读着读着情不自禁地陶醉了,一个个犹如置身于美丽的江南鱼米之乡,亲身感受着那里风景如画,鸟语花香的动人美景。实践证明:学生十分喜欢听以及模仿老师范读,教师的朗读示范作用发挥得越好,学生的朗读水平就提高得快,教师的正确领读,将无声的书面的语言变成了富有感彩的口头语言,学生在跟读中不但能领会文意,展开想象,体验情感,而且能学会断句,纠正方言。

三、以读带说,提高理解能力

一年级的学生,语言正处于发展阶段,掌握的语言材料不多,不易完整地表达他们的意思,更难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我先引导学生读出课文中的语句,在反复熟读的基础上,再教给他们按照回答问题的形式用文中的语句进行回答。这样学生回答问题表达得确切,说得流利,畅通,帮助学生在读流利的基础上理解课文内容,又在理解课文内容基础上进行说的训练,做到朗读与理解课文内容有机结合,读说相得益彰。如我教《三只白鹤》时,先向学生提出:哪只白鹤找到鱼呢?为什么只有第三只白鹤才找到鱼,而另外两只白鹤为什么找不到鱼?我让学生先读课文,找出课文中三只白鹤为了记住埋鱼地方用什么作标记,然后让学生通过思考再回答:(1)三只白鹤在什么时候埋鱼?(中午,太阳正在头顶)它们找鱼又在什么时候?(第二天,太阳刚刚升起,在东边)。(2)第一只白鹤找到鱼吗?(太阳的位置变了,找不到)。(3)第二只白鹤又能找到鱼吗?(白云在天空中不断飘动着,位置不断地移动)(4)第三只把鱼埋在柳树旁,位置是固定的,所以,只有第三只才能在原来的地方找到鱼。以问促读,问读结合,读中有思,让学生带着问题读书思考,读而后答,教学中所设计的问题一定要有利于学生的读说训练,以读带说,以说促理解。这样提高了说的能力,促进了学生学思维的发展。

四、读说结合发展学生语言能力

教育界论文范文3

辨证就是依据四诊所获资料,运用八纲、脏腑、六经、卫气营血等中医理论,辨明疾病发生的原因、部位、性质及邪正之间的关系,即证候。证候能综合反映疾病发生的病因和病机、部位和范围、邪正的态势、病变的性质、病变的类型和机能异常的特点,是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论治就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立相应的治疗法则。辨证是决定治疗的前提和依据,论治是治疗疾病的手段和方法,也是对辨证是否正确的检验。刘平等认为这种证候病机理论建立在中国传统整体综合的意象思维基础上,通过对人体表象(自身感受与机体的外在表观信息“象”)的直接观察,取类比象,分析归纳出意象病理、病机模型;偏重于对机体整体功能反应状态的认识和把握,是对疾病过程中患病机体综合反应状态整体性病态特征“(意”)的概括性描述,以“证候病机”为主要表述形式,具有整体病理概念的优势特点;治疗的目标是改善或消除患者的整体异常反应状态。辨证论治在宏观、定性、动态方面具有独到的优势,但在微观、定量、静态方面有所不足;更倾向于主观,缺少相对客观的标准;对病情的观察过于依赖患者的感受和外在表现,缺乏内在病理变化的判断;对疾病的发展和预后缺乏系统的评价与判断。笔者在为西医院校学生讲述八纲辨证、脏腑辨证、中医内科等内容时,学生普遍反映理论较为粗糙,逻辑不甚严密,概念较为模糊,内容难以理解,主要靠死记硬背。其原因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

1)课时较少,基础薄弱。辨证需要扎实的中医基础理论和中医诊断的相关知识,一般中医院校的学生在此之前都经过了超过100学时的系统学习,而笔者所在学校中医学基础的总课时为57学时,有关中医基础理论和中医诊断学的课时只有10学时,如此短的时间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也就显而易见。

2)中西医学理论和诊疗方式的差异。学员在接触中医之前,已基本完成了医学基础课的学习,现代医学关于解剖、生理、病理、疾病的概念已在学生头脑中基本形成并已巩固,其以物质为基础,采用明确定性、精确定量的方式,因相对客观、因果明确而易于学习和接受;中医理论较为朴素,多采用取类比象、分析归纳的方法,诊疗所关注的是疾病过程中机体综合反应的“象”,具有相对抽象、主观性强、缺乏定量的特点,不易学习和掌握。

3)对中医辨证的认同感较差。在讲述中医内科时,经常会有学员就辨证论治的科学性提出质疑。比如“胃脘痛”既可以出现于胃炎、胃溃疡,又可以出现于胃癌,明显两种疾病的严重程度和预后是截然不同的;有些疾病在一段时间内可以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无证可辨,如脂肪肝、高脂血症、某些肿瘤早期阶段,但存在远期危害甚至危及生命。这些辨证的不足之处使得学员对中医辨证的认同感较差。基于此,有必要改进目前单一的辨证论治教学内容,使其更加贴近临床,符合医疗实践。

2病证结合是中西医结合诊疗的基本思路

病证结合的诊疗模式是在西医传入中国的背景下,中西医相互碰撞、借鉴而逐步形成的,是传统中医病证结合的进一步发展,并在理论、诊断、治疗等多个层次加以体现。病证结合这种新的诊疗模式有以下几方面的优势:

1)病证结合有利于疾病诊断规范化。中医在历史发展中存在重视证、轻视病的问题,许多病是根据主要症状确立,有些则包含了证的属性,相当一部分概念界定不明确,可以说中医对许多疾病的认识、命名缺乏统一的标准;西医对疾病的界定往往较为明确,其内涵综合了病因、症状、理化检查、病理变化等内容,能深入揭示疾病发生、发展及预后的规律,具有客观、明确的优势。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已经成为目前中医诊疗的主要模式,并发展出以病统证、据病分期而辨证、专病专药综合辨证等形式。

2)病证结合有利于治疗疾病和评价疗效。历史上许多医家在模糊病名、把握病机的基础上直接遣方用药,其疗效体现在患者的主观感受和机体对疾病反映的改变上,这一现象大量存在于中医古籍文献中,由此产生同证不同病的治疗没有辨析、疗效评价留于主观表浅不成体系的弊病;而结合辨病有助于加深对疾病的认识,合理弥补辨证治疗的局限,其客观的理化指标和病理改变也可建立起较完整的疗效评价体系。

3)病证结合有利于中医的现代化研究。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在此思路的指导下已经取得了许多成就,如沈自尹等进行的肾本质研究、陈可冀等进行的血瘀证和活血化瘀疗法的研究、刘平等进行的肝纤维化和扶正化瘀治法的研究等,深入揭示了中医理论的物质基础和科学内涵,阐明中医药治疗的效果和机制。路甬祥认为中西医结合是对中西医学各自优势的互补和集成,是汲取了中医学宏观整体和西医学微观局部的各自优势,相互取长补短和相辅相成,是整体医学时代所追求的目标,可能是中西医两种医学体系交叉融合的切入点。

3病证结合与西医院校的中医教育

笔者所在大学的中医教学一般安排在第二学年的第二学期,此时已完成解剖、生理、病理等基础课程,正在学习诊断学并进行临床的见习,针对这种情况,笔者试着在部分内容采用病证结合的教学模式,学员普遍反映内容更有说服力,更容易理解,提高了学习兴趣,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与单一的辨证论治相比,病证结合的模式在教学中有以下几方面的优势:

1)使中医的诊断更加规范,与西医的衔接更加顺畅,极大程度的避免了因概念模糊混淆造成的理解困难或错误,也使西医院校学生能够与所学的西医知识进行对比分析,不但容易理解,而且加深了对中西医临床诊疗思路和方法差异的认识,更能体悟中医的特色。

2)更加贴合临床实际,使学生能够迅速地学以致用,提高了学习兴趣。

教育界论文范文4

实际上,一幅优秀的美术艺术作品中,本身就潜藏着诸多的创新精神,尤其是现代绘画艺术作品,其内涵十分丰富。小学美术教师要重视教育过程中所渗透的关于培养学生美术素养的元素,例如:现代绘画艺术作品创作大师的风格转换,在其不同的画作中颜色、线条等元素的运用差异等等,这些内容都需要教师来引导小学生来理解。因为“创新”是艺术大师区别于普通画家最明显的一个特征,让学生明确这一点,将会对其未来素质能力发展的影响不可估量。

二、小学美术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

(一)小学生绘画艺术创新意识的培养

小学阶段的孩子具有独特的心理特征,大多数的孩子对未来充满了幻想,因此,小学美术教师除了传授给小学生最基本的美术知识以外,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绘画艺术素养,并鼓励学生们将其心底对生活、对美好事物的感想通过绘画这一形式表现出来。

(二)采取兴趣导向式教学模式传授给学生一定的绘画艺术创作的方法

绘画艺术本身是不分年龄且不分国界的,因此,小学美术教师要尽可能对学生美术技能以及艺术创作能力的教育与引导,例如:教师可以利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将符合小学生心理特点的艺术画作带到课堂中来,并指导学生从欣赏的角度来评论著名艺术作品,让学生从中汲取美术艺术的创作养料,挖掘美术创作过程中的独特思维模式,而且,通过教师指导以后,以及学生在评论画作的过程,都能够锻炼小学生的思维能力与表达能力,这对于其日后进行美术创作都十分有益。在教育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年龄特点来实施教学,采取兴趣导向式的教学模式,同时,在进行具体的美术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仅需要将最基本的绘画技能传授给学生,而且,更要尽可能重视对每一个学生素质能力的培养,观察不同学生对美术创作的感兴趣程度,因为毕竟每个学生对不同学科教育的兴趣是有所差异的。此外,教师还可以在课堂内外融入一些有关美术艺术作品赏析等方面的课程,以此来扩大孩子们的视野、激发小学生进行绘画创作的主动性。

三、结语

教育界论文范文5

[关键词]美国;研究生教育;结构;特征

美国能在短时间内由农业国发展成为世界一流的工业大国,并在全球政治、经济、文化、科技领域中发挥领先作用,先进发达的高等教育,尤其研究生教育是一个重要的促进因素。美国研究生教育经过一百多年的曲折发展,已被公认为美国教育的精华,代表着世界先进水平,其规模日益扩大,并构建出值得我们参考的合理的研究生结构,基本适应了美国经济结构和生产方式变化对人才的需求。

一、美国研究生教育结构的演进与现状

1.研究生教育初级阶段(19世纪中叶~20世纪初)

1826年,哈佛学院为大学毕业取得学士学位并愿意继续学习的人开设课程,是为研究生教育的重要开端。1853年,密执安大学开设正式的研究生课程,并创立正式的攻读文科硕士学位计划。1859年,该校首次授予两名学生硕士学位。可以认为,这是美国大学最早正式设立现代研究生教育和硕士学位制度的标志。耶鲁学院是美国最早开设博士学位修业计划的学校,1860年该校首设哲学博士学位,1861年,授予了美国历史上首批3个博士学位,标志着博士学位制度在美国的产生。1876年,美国历史上第一个以研究生教育为主的大学——霍普金斯大学正式成立,吉尔曼校长宣布:“研究生教育和高一级教育是大学最重要的使命。”哈佛大学校长艾略特对此评论为:“直到有了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榜样,才促使我们的教授们把力量投入到扩展研究生教育的教学上来。”

2.研究生教育迅猛发展阶段(1920~1970年代)

美国研究生教育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到70年代进入黄金时期,表现之一是: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数大幅度上升。

据统计,1920~1930年,美国人口增长率为16.2%,1930~1940年为7.2%,且第一次世界大战至1940年,高等教育适龄人口数增加不到一倍。各级学位授予数的增长率都大大超过人口增长率和高等教育适龄人口增长率。在1920~1940年的20年间,博士学位授予数增长4.3倍,硕士学位授予数增长4.8倍;在1940~1970年的30年间,博士学位授予数增长8.1倍,硕士学位授予数增长7.5倍。

表现之二是:研究生增长快于本科生增长。

表现之三是:学位类型多样化。硕士学位类型除传统的文学硕士、理学硕士等学术学位外,各种专业硕士学位,如教育硕士、企业管理硕士、社会工作硕士、公共卫生硕士、城市规划硕士也开始出现。各专业性博士学位也不断涌现。如1920年哈佛大学设立教育博士学位,1930年又设商业博士学位。其他大学在社会科学、药学、图书馆科学、家政学和公共卫生学等领域也授予了专业博士学位。而且专业博士学位数量增长迅速,1921~1930年间,专业博士学位授予数占博士学位授予总数的16%,1950~1958年间,该比例上升为34%。

美国研究生教育得到巨大发展是与二战后美国联邦政府奉行科技至上的政策,对高等院校的科学研究尤其是基础研究给予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密不可分的。大学科研的大力发展始于二战、冷战的爆发以及卫星事件,从此联邦政府不断增加对科研的投入。联邦科研开发经费的10%用于高等学校,这笔费用占联邦基础科研经费的50%。1958~1968年10年间,联邦投入到大学的经费每年增加五倍,特别是基础研究,大学所占份额已从1/3上升到1/2。联邦政府通过合同和资助方式拨给大学研究开发经费总数超过高等院校科研开发总开支的60%。从1965~1975年,联邦资助高等教育增长了262%,创造了联邦资助大学最辉煌的时期。也正是从50年代开始,美国研究生教育发展特别快。

3.研究生教育的缓慢发展阶段(1970~1980年代)

美国研究生教育在经历长达50年之久的“黄金时代”后,于1970年代进入低速发展时期。阿波罗飞船登月的成功,使政府当局满足于已有的科技优势,再加上在政治(越南战争及水门事件)和经济(随石油能源危机而来的经济发展不景气和严重的通货膨胀)问题的压力下,美国实行全球性战略紧缩,政府对高校科研投资急剧减少,高校科研面临严重困难,培养研究生的能力下降,研究生教育发展缓慢。从1970~1981年11年间,硕士学位授予数仅增长42.2%,博士学位授予数仅增长10.4%,与繁荣时期相比,增长速度大大减缓,尤其是从70年代中期开始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授予数还出现负增长。自然科学和工科方面情况更严重。1970~1980年,工程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数从3816名降至2600名,10年间下降了31.9%。

4.研究生教育的稳步发展阶段(1980年代~)

攻读高级学位研究生人数下降的直接后果是高级科技人才的短缺。到1980年代,联邦政府已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重新重视研究生教育。1983年,里根政府加强对大学科研的资助,把物理科学和工程科学作为优先发展的重点,把国家基金会的经费预算增加13.6%,把研究生奖学金和用于鼓励大学青年教师开展科学研究的经费增加20%。美国研究生教育终于结束低谷期,转入缓慢的恢复阶段。

1978年秋研究生新生注册数比1976年秋减少0.36%,1980年秋比1978年秋增长1.76%,1982年秋又比1980年秋减少0.89%。从1984年开始,研究生新注册人数结束徘徊的局面,开始稳步增长,1984年秋比1982年增长2.23%,1986年又比1984年增长5.17%。到1990年代,美国研究生教育进人新的大发展阶段。

2000年,美国在校研究生总数超过200万,是居于美国之后的10国研究生总和的1.2倍。美国每10万居民中的研究生人数为747人,总体指标远远高于其它国家,综合实力无可匹敌。美国研究生教育的发展,为美国在短时间里从一个蛮荒之地发展为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科学技术最先进的国家作出了至关重要的贡献。它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培养了一大批知名科学家。据1901~2004年诺贝尔理、化、生、医和经济学获奖人次的统计,美国获奖学者中83.73%的人具有博士学位,特别是在经济、物理、化学领域,具有博士学位者高达94%以上,产生了大量科研成果。据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调查,在数学、化学、天文物理和地理学四个关键领域,70%的重大进步都是大学科研的成果,与研究生教育培养出的高科技人才密不可分。同时,美国大学还有很多国家研究中心,这些大学研究机构中相当部分研究人员是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生。

二、美国研究生教育结构特征

1.在学位层次结构上呈现出研究生教育迅猛发展、硕博比逐渐稳定的趋势

美国研究生教育的学位层次主要由硕士和博士组成。硕士大体上可分为两类:学术型硕士和专业型硕士。学术型硕士分文科硕士和理科硕士。专业型硕士学位种类繁多,常见的有工商管理硕士(MBA)、计算机科学硕士等等。美国目前的博士学位主要有传统研究型、应用研究型、一级职业学位等类型。

传统研究型博士以研究高深学术为主要目标,适用于绝大部分学科。目前它分为哲学博士和科学博士两大类。传统研究型博士是博士学位授予的主体,1998年全美授予传统研究型博士学位数占全部研究型博士学位人数的92%。

应用研究型博士主要分布在应用研究领域,包括教育学博士、法学博士、公共卫生博士、工程博士等近50种类型。应用研究型博士学位的授予量相对较小,1998年只占研究型博士学位授予总数的8%左右。

一级职业学位(First-professionaldegree)也称为职业博士,其培养目标不是指向学术研究,而是指向完成一定课程学习之后的职业实践,反映的是高层次的职业水准,和研究型博士学位是平行的。

在学位层次结构上,美国研究生教育体现出如下特点:

第一,本研比呈缩小趋势。到1995年,美国在读研究生达到243.2万人,本科生与研究生人数比例为5.9:1。到1999年,美国高校各类注册学生14367520人,本专科生和研究生的比例为7.1:1。可以想象本科与研究生之比将更低一些。

这与美国政治、经济发展密切联系。1957年前苏联卫星上天,犹如第二次珍珠港事件,极大地震动了美国。政府以非常时期的决策速度,于1958年通过了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国防教育法》。它规定设立国防学习贷款,并于1959年为1000名研究生提供奖学金,在以后五年中每年再增加1500名。同时,为鼓励研究生学习国家安全所急需的学科,设立专门奖学金。《国防教育法》一通过,国会立即专拨10亿美元用于教育。此后,国会又于1964、1968年两次修订了国防教育法,延长其适用年限。自1958年国防教育法颁布到1969年,共有150万人靠国防学习贷款上完大学,1.5万人完成了博士学位学习。

第二,硕博比从大幅度缩小到小幅上调并逐渐稳定。1880年,美国共授硕士学位879名,博士学位54名,硕博比为16.3:1。1890年,共授硕士学位1015名,博士学位149名,硕博比缩小为7:1。到1900年,全美共授硕士学位1583名,博士学位382名,14硕博比变为4.2:1,较之1890年进一步缩小。以后在上升和下降中微调,目前稳定在10:1左右。

2.在学位类型结构上呈现出专业学位加强的趋势

美国研究生教育非常注重实用的专业性学位,因此大力发展专业硕士学位和专业博士学位,以满足社会对实用人才的要求。据统计,1987年全美硕士学位名称超过660种,其中专业性学位占85%,学术性学位仅占15%。至20世纪90年代,美国专业硕士学位获得者的比例已占全部硕士学位获得者总数的55%以上。在博士研究生层次,有47种博士专业学位。这些学位的设置与经济发展、工业结构调整密切联系。早在1981年,里根政府就颁布了《经济复兴税法》,规定了企业R&D投入优惠措施。这项政策极大地刺激了美国企业对R&D的投资。据统计,1921年美国设有研究机构的企业为290个,到1950年,共有4060个企业设有共4834个研究所。企业研发和管理的加强反过来需要大量高级人才,尤其是大量自然科学、工程等领域的博士,并且越来越需要心理学、社会学、农业、经济学和商业等应用领域的博士。这些需要促进了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并直接导致研究生类型结构的变化。

3.在培养方式上非全日制研究生发展迅速

美国在20世纪50、60年代就提出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由于全日制与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整合较好,且几乎在所有的学科领域,无论科学学位还是专业学位,都可以采取非全日制学习的形式,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在近几十年来得到快速发展,在研究生总体中比重逐渐增大。1969年,美国非全日制研究生已达59.3万人,1969~1974年,非全日制研究生增长28.5%,而同期全日制研究生仅增长17.5%。1991年,美国非全日制研究生占到研究生总数的20%。到1999年,美国非全日制研究生占到研究生总数的56.8%。

4.在学科专业结构上集中体现根据社会需求调整培养规模的思路

美国研究生教育注重发展社会需求大的学科。美国国家教育统计中心将高校的学科专业分为33种。社会实用型学科研究生比较多。1999年美国博士和硕士学位授权点最多的4个学科专业。其中,硕士学位以教育学和商学为最多,一半以上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都有这两个专业的硕士学位授权点。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中,心理学、教育学、生物科学与生命科学、理学专业的博士学位授权点比较多。

教育界论文范文6

(一)课题研究的核心概念

计算教学:计算教学就是让学生能够正确的进行四则运算,同时还要求学生能够根据数学计算的特点恰当的运用运算性质和定律,并选择较为合理、灵活的计算方法和过程让数学计算更加的简便。解决问题教学:让小学生能够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理解数学学习问题,并且还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数学学习问题,以此来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

(二)课题核心概念的界定

计算教学就是学生通过数学计算学习,培养自身的记忆力、注意力以及观察能力,同时计算教学也能够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及灵敏性。通过对学生进行计算教学,培养了学生的细致、严格的学习态度,独立思考的自主学习能力。小学数学中的计算教学直接关系到学生对数学的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也对学生的记忆、观察、思维等能力的发展,最终将影响学生的学习情感、意志、习惯等非智力因素。解决问题教学的内涵主要是改变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注重教“题”而忽视教学“应用”这一现象。通过开展解决问题教学研究,主要是让我们教师能够站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角度来重新审视应用题教学,以此来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效果,让问我们的教学能够更好地实现数学课程目标。

二、与本课题有关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包括本课题研究的主要理论依据及观点)

(一)本课题国内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刘鸿坤、张奠宙教授在他们所著的《数学教育学》里的“数学教育中的计算与问题解决”中,对什么是数学计算及问题与习题的区别做了很好的探讨,依据他们的理论观点,张维忠老师将其主要的内容归纳为以下几点:第一,问题属于一种情境状态,这种情境状态会与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产生一定的内部矛盾冲突,并且学生在当前的状态下还没有完全理解和确定的解答方法和法则;第二,问题解决教学中的问题,并不包括常规的数学教学问题,而是指非常规数学计算问题和数学的应用题;第三,在数学教学的问题情境状态下,如果能够给学生构成学习困难就必须的满足以下三个条件:一是障碍性,也就是学生在学习中很难找到计算出的问题的程序和答案;二是可接受性,主要说的是对学生的“数学计算练习”是否能够接受这个问题,这表现出学生对计算及解决问题的兴趣;三是探索性,对于数学计算教学中的应用问题能否引导学生深入地探索与研究。

(二)本课题国外研究现状

美国著名的教学设计领域专家乔纳森(David.H.Jonassen)认为:“问题一般包括两个关键性的特征:一是问题应该是某种情境下的一个未知实体(当前状态与目标状态的差异)”。乔纳森所提及到的情境其含义是从规则系统的数学计算问题到争论不休的复杂的社会实际问题,其范围较广泛。美籍匈牙利的著名数学教育家波利亚(G•Polya)在《数学的发现》一书中对“问题”做了明确的界定,并从数学计算的角度对“问题”进行了分类。他在书中明确指出:“所谓的问题就是意味着要去寻找适当的行动,以达到一个可见不立即可及的目标。”

三、研究的目标、内容(或子课题设计)与研究重点

(一)课题研究预期目标

1、学生层面。

通过本课题的实践研究,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也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效率,提升学生的计算的准确性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提高。

2、教师层面。

通过本课题的实践与研究,通过在理论讨论和教学实践与反思中,提醒数学额教师在关注“题”的过程中注重思维参与、重视学生的主体探究以及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3、学校层面。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进一步挖掘教学资源,科学整合,形成小学数学有效的教学模式的研究;为各年级深入、均衡、有效开展小学数学有效教学设计活动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方法。

(二)课题研究内容

1、面向每一位学生

必须面向全体学生,认清每个学生的优势,开发其潜能,培养其特长,使每位学生都具备一技之长,使全体学生各自走上不同的成才之路,成长为不同层次、不同规格的有用人才。新的教学理念设计应体现学科的实用性,而且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锻炼自身的能力和激发学习兴趣。将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教学进行有效的结合,以此来提升学生的计算的准确性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这也将对学生的以后的数学学习产生较大的影响力。

2、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数学课堂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学习相应的理论知识(计算教学内容),还应该利用教学内容来开发学生智力,拓宽学生知识面,增强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也将有利于促进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对数学保持较高的兴趣。

3、强化探究性

在新的《数学课程标准》中,要求小学数学的教学要以数学理论学习与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能力相结合为主要目的,要积极引导学生从事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乐于动手、勤于实践的意识和习惯,切实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4、倡导实用性

在新课程观念的指导下,学生面临的计算“程序”将越来越复杂,“过程”将越来越繁琐,更需要学生将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同时,从教学内容的时空来看,大量的数学学习已不再是学生在枯燥、无兴趣的氛围中学习,现已将单调的计算教学融入解决问题的情境之中,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提高了学生计算的准确性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5、营造趣味性

兴趣也是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的内驱力。为此,作为启发学生思维,训练学生能力,发展学生个性的小学数学教学,其教学理念的设计应形式多样,力求借助于多种感官参与下的学习过程,以达到在兴趣驱使下的问题探究与创新的过程。

6、体现独特性

小学数学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数学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理念的设计上要尊重学生的差异,努力实现学生学习的个体化。

(三)课题研究重点

在本课题的研究中,我们将改变传统的单纯的技能性的训练和机械、重复的强化练习,在教学过程中增强计算的实践应用,体现计算教学的实践意义。在计算教学中创设并提供一些与实际生活相关的情境,让学生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运用计算的方式来解决实际问题,以此来实现小学数学的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教学的有效结合,并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同时,提升学生计算的准确性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一)课题研究思路

在课题的研究过程中,我们将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教学有效结合的教学理念与文献资料结合在实践操作层面逐步感悟,积累经验,总结升华经验,形成系统理论,以点带面,将辐射面逐步扩大——由实验班辐射到每一班,由精品课辐射到每一堂课。

(二)课题研究方法

在充分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注重搜集、查阅文献资料,边实践边探索边总结,确保研究取得实效。

1.调查分析法。

在课题研究的各个阶段采用观察、问卷、访谈等方法进行调查分析,为研究提供充足的事实依据,就小学数学的新的教学理念、教学设计、教学实践以及课后练习等方面进行了问卷调查,试图找出当前小学数学教育理念中存在的问题,并探索一些新的适合当代素质教育的方法。

2.文献研究法。

在课题研究中注重搜集、查阅有关文献资料,为课题研究提供科学的论证资料和研究方法,了解相关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就小学数学的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教学相结合理念的理论与实践、发展现状和趋势进行梳理、归纳、分析和研究。

3.行动研究法。

在研究过程中随时注意积累资料,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反复的揣摩并实验教学,并认真做好课堂观察和课后反思,研讨解决的方案,并在后面的实验教学活动中不断完善、提高。

上一篇日工作总结

下一篇发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