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清明诗配画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清明诗配画范文1
一、利用多媒体再现情境
例如,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可以制作《巴山夜雨图》flas,通过flash课件展示,渲染一种虚实相生的意境,感悟诗人独剪残烛,夜深不寐,在淅淅沥沥的巴山秋雨声中阅读妻子询问归期的信,而归期无准,其心境之郁闷、孤寂。反衬出诗人盼望在重逢的欢乐中追述今夜的一切。给中学生体味到这首诗是何等曲折、何等深婉、何等含蓄隽永,余味无穷。当然,具体课件的制作,还要因诗而异。
二、运用幻灯片、图片、简笔画等为中学生学习诗歌提供感性材料,激发中学生的想象力
例如,王之涣《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让中学生看幻灯片,体验诗人抓住白日和黄河,写出了山的高峻气势,尽管太阳已经被高山遮住,却还泛着白色的光辉;滔滔的黄河东流入海的浩渺景象,也仿佛出现在眼前。唐代诗人畅当的《登鹳雀楼》:“迥临飞鸟上,高出世尘间。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诗人描述了势峻、楼高、野阔、流长,给人以峭拔、开阔、辽远之感。这两首诗都是写《登鹳雀楼》,畅当写的就没有王之涣的耐人寻味的意境。通过幻灯片、图片、简笔画对比同一内容的诗,感悟就会不一样。只有感悟了诗歌的意境,才能激发中学生的想象力。同时可抓住古诗“诗中有画”的特点,把诗与画结合起来进行教学,通过作画,具体而形象地再现古诗中的画意,唤起学生丰富的联想,从而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古诗的画面美。
三、播放配乐诗歌朗诵音频,渲染学习诗歌的情境
例如,杜牧《清明》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可以用配乐朗诵的节奏感悟一种恬静、清逸的诗人的神思茫然的意境。王禹《清明》诗:“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这首诗通过配诗音乐,让学生感悟诗人那种淡泊萧然、通宵攻读、自乐自足的意境。课堂运用配诗音乐渲染课堂气氛,让学生入情入境,启发了学生诗意的想象力进行创造,这样教学诗歌又进了一层。
四、表演舞蹈吟诵诗歌,感悟诗歌的情境
例如,北朝民歌《敕勒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让学生边歌边舞,感受民歌那种雄浑开阔的高原意境,这样令人有如身临其境之感,心胸为之豁然开朗。崔护的《题都城山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吟诵诗时配以表演舞蹈,感受诗人怀念“人面”(山庄少女)的情,悟出今日桃花盛开的景,从而构成美妙绵邈的意境。
五、声情并茂地朗诵,用语言来描绘情境
清明诗配画范文2
1 节日
现代生活中,我们与不同节日的亲疏关系,会直接影响到我们对诗歌的理解。例如,“春节”“元宵”“中秋”这些传统节日今天依然有。春节合家团聚,元宵观灯,中秋吃月饼,这些过节的形式也基本没变。因此,读唐代诗人高適的《除夜作》“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以及唐代诗人王建的《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我们立刻明白这是在表达除夕之夜、中秋之夜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感情。“重阳”节,现在主要是老人们才过,过法也因人而异。所以,我们读到岑参的《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时就会产生疑问:“行军途中为什么想要登高?为什么登高还希望有酒喝?为什么想的不是故乡的人而是?”其实如果我们了解古人九月九重阳节有登高饮酒的习俗,这些问题就不存在了。“寒食”节已退出了今天的生活舞台。要准确理解唐代诗人韩翃在《寒食》一诗中表达的讽喻之情,就必须了解寒食节的来历及相关习俗。寒食节是古代为了纪念春秋时期晋国忠义高洁之士介子推而设的,在清明前一天家家禁火,只吃现成食物。了解了这些,我们对韦应物在《寒食寄京师诸弟》一诗中渲染的清冷孤寂之感和思念同胞兄弟的手足之情也就能感同身受了。
类似的情形还有“清明”与“冬至”。现在我们很少在清明祭扫时看到泪流满面的人,但清明祭扫的基本内涵没变——为了纪念已故的亲人。读杜牧《清明》诗就不会费解为何“路上行人欲断魂”。而“冬至”在唐代是个与春节差不多热闹的节日,所以白居易在《邯郸冬至夜思家》中会抒发“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的思乡念家之心声。但是现在冬至只是个节气,不再被当作节日,于一般人而言完全不会产生什么特殊的、浓烈的情感,因而我们也就很难真正体会白居易冬至之夜孤身在外的愁苦。
2 星宿
古人将天上的星宿分别指配于地上的州国,以便通过观察天象来占卜地上所配州国的吉凶。古诗中时常会出现一些星宿的名称,如果不了解其中的含义,也会影响我们读诗赏诗的效果。古诗中常见的星宿主要有:(1)金星。它有时于黎明前出现在东方天空,古人称它为“启明”;有时于黄昏出现在西方天空,又被称为“长庚”。李白《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中有“孤月沧浪河汉清,北斗错落长庚明”。另外它也叫“太白”或“太白金星”。古人认为,金星主兵象,根据它的出没可以预测战争的进程和凶吉。①例如王维《陇头吟》中有“长安少年游侠客,夜上戍楼看太白”。夜观太白,说明少年游侠心系沙场,渴望建功。(2)北斗星、南斗星。无名氏作《哥舒歌》中就有“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之句,以北头当空,渲染哥舒夜出的神秘气氛;李白《庐山谣寄庐侍御虚舟》中有“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影落明湖青黛光”之句,以南斗衬托庐山之高;刘方平《夜月》中有“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之句,同样以北斗、南斗描绘月朗星稀的春夜。(3)参星、井星、商星。参星为蜀之分野,井星为秦之分野。李白《蜀道难》中有“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之句,表现由秦入蜀山路的高峻难行。参星和商星(又叫辰星)则是一个在东方,一个在西方,此出彼没,永不同时出现。②杜甫《赠卫八处士》中“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之句,表现了世事的离乱苍茫感。敦煌词《菩萨蛮》中则以“白日参辰现,北斗回南面”作为表达爱情的誓言。(4)北极星。古人把它看作是帝星,称作紫微,用来指朝廷。李白《古风》其三十四中有“白日曜紫微,三公运权衡”之句。
3 时令
大多数表示时令的词和今天差别不大,但也有一些表意含混,容易干扰我们对古诗的鉴赏。
清明诗配画范文3
[关键词]岁时节令;唐代;长江中上游
岁时节令作为民众日常生活的重要内容,直接或间接地反映着人们的衣食住行、人际交往、人生礼仪、家族生活、闲暇娱乐、民间信仰等多方面的内容。它所体现出的民众意识,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当时人们的行为方式。因此,岁时节令作为民俗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很值得关注和研究。
一、元旦节
“元旦”即每年的正月初一,作为一年之始,非常隆重,持续数日之久。新岁之首,万物复生,人们认为此时是“人道报本返始之始”,对祖先祭祀十分看重,或行家祭,或行墓祭。拜祭祖先的过程,这就是家族人伦关系维系强化的过程,元旦在当时的长江流域民间备受重视,人们燃放爆竹驱邪恶。荆楚地区元旦大致有以下较有特色的活动。一是爆竹驱邪和门神逐鬼。据《荆楚岁时记》载:
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春秋》谓之端日。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避山臊恶鬼。
相传“山臊”是一种四角怪兽,每隔365天就跑出来伤害人畜,但它怕光亮、红色和爆炸声,所以每到这天,家家户户都争相燃放爆竹,来吓退山臊和恶鬼。为了祈求平安,人们在门户贴门神或插桃符来驱逐鬼怪。《荆楚岁时记》又云:“帖画鸡户上,悬苇索于其上,插桃符其傍,百鬼畏之。”Ⅲ(第26页)后世之“桃符”驱鬼的民俗当由此而来。二是祈求吉祥。元旦通常是从除夕之夜子时算起的,方志记载人们在元旦开始活动的时间,一般写作“晨起”、“五鼓初”、“早起”、“鸡鸣起”、“夙兴”、“五鼓后”等,多是五更起来,然后准备一系列的活动。三是互相祝贺新年。《荆楚岁时记》载:“长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贺。”拜年,是元旦的一项重要事项。人们拜祭祖先后,全家长幼依次拜长辈,此今也如此。四是饮椒柏酒,喝桃汤。《荆楚岁时记》又载:
(正月一日)进椒泊酒,饮桃汤。进屠苏酒,胶牙饧。下五辛盘。
据此,当时荆楚一带已形成一系列以除疫、延寿为目的饮食习俗,主要为饮椒柏酒、屠苏酒、桃汤、吃五辛盘、胶牙饧等。据说“屠苏”是一种药剂,《天中记》卷4“屠苏条”引《岁华记丽》云:
屠苏乃草庵之名。有人居草庵之中,每岁除夕遗闾里一药贴,令囊浸井中,至元日取水,置于酒尊,合家饮之,不病瘟疫。今人有得其方,而不识其名,但名屠苏而已。
显然,最早的屠苏酒是预防瘟疫的一种中药配剂,在元旦取浸过屠苏药剂的井水饮用,含有新水崇拜的意味。晋人葛洪曾用细辛、干姜等泡制屠苏酒,还演化为用一些中药来泡制酒,以起治病、防病的作用。吃五辛盘也是为了健身,魏晋时将大蒜、小蒜、韭菜、芸苔、胡荽称为五辛,在元旦时,人们将这五种辛香之物拼在一起吃,意在散发五脏之气。明代朱义《普济方》卷151引唐人孙思邈《食忌》中说:“正月之节,食五辛以避疠气。”按现代科学观点,元旦之际,寒尽春来,正是易患感冒的时候。用五辛来疏通脏气,发散表汗,对于预防瘟疫流感,无疑具有一定的作用。吃五辛盘反映了长江流域的先民把新年健康的追求,寄托在元旦这一天。五辛盘是后世春盘、春饼的雏形,唐时,人们对五辛盘做了改进,增加了一些时令蔬菜,汇为一盘,号为春盘,取其生发迎春之义,在元旦至立春期间食之。明代彭大翼《山堂肆考》卷8“荐生菜”条引唐《四时宝鉴》中言:“立春日荐春饼生菜,号春盘。”随着时间的推移,春盘、春饼、春卷的名称相继更新,其制作也越来越精美了。
元旦中还有一些固定的食物,也多寓吉祥之意,以表达人们对新年美好生活的向往,如饺子、年糕等。据《酉阳杂俎前集》载有所谓“汤中牢丸”。这里所说的“牢丸”恐即当时人们吃的“水饺”之类。
二、上元节
所谓“上元”即正月十五。古代称夜为“宵”,故此日之夜称之“元宵”。我们知道,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分别为春季、冬季的第一个月圆之夜,故又有“三元”之称。即所谓上元、中元、下元。正月十五为上元,有张灯结彩之俗,故又名之为“灯节”。《册府元龟》卷53《帝王部·尚黄老一》开元二十二年(734年)十月敕:
道家三元诚有科诫。……自今以后,两京及天下诸州每年正月、七月、十月元日起,十三至十五兼宜禁断(宰杀渔猎)。
另据《旧唐书》卷18上《武宗纪》会昌四年(844年)正月敕:“仍准开元二十二年敕,三元日各断三日,余日不禁。”知唐尊道家“三元日”已成惯例,有“断屠”之举。就“上元”节即元宵节而言,隋唐间人们的庆贺活动实已超过了宗教的范围。元宵节的节俗活动首先是观灯。《隋书》卷15《音乐下》隋炀帝大业二年(606年)条下载:
每岁正月,万国来朝,留至十五日,于端门外,建国门内,绵亘八里,列为戏场。百官起棚夹路,从昏达旦,以纵观之。至晦而罢。
同卷下文又云,此种为庆贺节日的“百戏”,规模惊人,所谓“金石匏革之声,闻数十里外”,各类演奏乐工达18000人,“大放炬火,光烛天地,百戏之盛,振古无比,自是每年以为常焉”。这是有关元宵节或以“百戏”歌舞,或以“炬火”等大加庆贺的较早记载,所说当然是京师一带,但在各地似同样存在。唐长江流域民间亦有上元日张灯以贺的习俗。据《全唐诗》段成式《观山灯献徐尚书》诗序称:
(襄阳)上元日,百姓请事山灯……亦天下一绝也。又《全唐诗》熊孺登《正月十五日江陵过夜》诗曰“楚郭明灯几处张”。李郢诗中也提到上元日“恋别山灯忆水灯,山光水焰百千层”。所写均为元宵灯节盛况。其次,元宵节的节俗活动之一为迎“紫姑”。《荆楚岁时记》载:“其夕,迎紫姑,以卜将来蚕事,并占众事。”)紫姑,何许人也,荆楚民众为什么要在正月十五日晚迎紫姑神,这里似语焉不详。但据隋人杜公赡为该书所作之注可知一二。公赡在为《荆楚岁时记》作注时曾援引刘敬叔《异苑》中有关紫姑的佚闻:
紫姑本人家妾,为大妇所妒,正月十日感激而死,故世人作其形迎之。咒云:“子胥不在,曹夫人已行,小姑可出。”于厕边或猪栏边迎之,捉之觉重,是神来也。平昌孟氏尝以此日迎之,遂穿屋而去。自尔,着以败衣,益为此也。据此,知“紫姑”原是一个受虐待而早逝的劳苦妇女,人们视之为“厕神”,在其亡日“迎之”,这一方面是给不幸者的亡灵以慰藉,另一方面是借此机会就年成、婚姻大事卜问神灵,以祈平安和丰年。《荆楚岁时记》又载:
正月十五日,作豆糜,加油膏其上,以祠门户。先以杨枝插门,随杨枝所指,仍以酒脯饮食及豆粥插箸而祭之。
知元宵节以豆粥祭门户和迎紫姑都是为了祝愿桑蚕丰收。宗懔记述荆楚民众迎紫姑神、占卜农桑的风俗,既从一个侧面表现了广大民众对年成和富裕生活的祈望,也反映出农妇们对紫姑的敬仰和笃信。
有关唐代上元日的食俗记载不甚明确。似乎当时尚无元宵节吃“汤圆”之俗。我们知道,六朝时荆楚之地的人们习于此日喝一种豆制品。上揭《荆楚岁时记》云:“正月十五日,作豆糜。”所谓“豆糜”或即豆粥之类。
而在当时的巴蜀一带,人们喜食一种粉果和焦健,焦健似是一种油炸的带馅的面点。据《太平广记》卷234"尚食令”条引《卢氏杂说》载一尚食局之造健子能手曾表演过此类制作方法,称此油炸之面点“其味脆美,不可名状”。知此期长江上、中游之间在元宵节的饮食民俗上也是不尽相同的。
三、寒食与清明节
寒食与清明是农历三月的两个节日。寒食与清明时间相近,庆祝活动也颇近似,此将二者合并起来加以讨论。
寒食节禁火,相传始于先秦时晋文公与介子推的故事。至迟在魏晋时期,长江流域的荆楚地区已盛行寒食节。据《荆楚岁时记》载:
去冬一百五日,即有疾风甚雨,谓之寒食。禁火三日,造饧大麦粥。据历合在清明前二日,亦有去冬至一百六日者。
知寒食禁火在六朝时乃至以前已成风俗。至唐,长江流域更广泛存在此俗。《全唐诗》孟云卿《寒食》云:“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从此诗看,江南贫民“往往无烟火”,似乎并非是因寒食禁火之故。
有资料表明,唐代长江流域清明节与寒食节已融为一体,体现出综合性的节日特征,其主要的习俗约有以下数端。首先为扫墓。寒食扫墓历史悠久,但唐玄宗以前似一度禁止,可能是制止民间上墓时纵乐的行为。《唐会要》卷23《寒食拜扫》录玄宗开元二十年(732年)敕有云:
寒食上墓,礼经无文。近世相传,浸以成俗……宜许上墓,用拜扫礼……不得作乐,仍编入礼典,永为例程。
朝廷允许“寒食上墓”,但不得“作乐”,想必此后寒食扫墓得成为“例程”。日僧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卷3会昌二年(842年)二月条记:“寒食节。前后一日,都三日暇,家家拜墓。”又《大唐六典》卷6都官郎中员外郎条:“宦户、奴婢,元日、冬至、寒食放三日假。”知唐代寒食日不仅官民有假,而且官户、奴婢等官贱民也有假日。寒食之俗王建《寒食行》诗说得十分具体,诗称:
寒食家家出古城,老人看屋少年行,……牧童骑牛下冢来,畏有家人来洒扫……三日无火烧纸钱,纸钱那得到黄泉,但看垄上无新土,此中白骨应无主。
当时长江流域乡村民间寒食的节日情况如何呢?《全唐诗》徐凝《嘉兴寒食》诗云:
嘉兴郭里逢寒食,落日家家拜扫回,唯有县前苏小小,无人送与纸钱来。嘉兴唐时属苏州,地处长江下游。但“家家拜扫”、为逝去的亲人送纸钱之俗当不仅限于此地。《全唐诗》所录宋之问《寒食江州满塘驿》、《途中寒食题黄梅临江驿寄崔融》、张说《襄阳路逢寒食》、窦常《之任武陵寒食日途次松滋渡先寄刘员外禹锡》、窦巩《襄阳寒食寄宇文籍》、杜甫《寒食》、《清明二首》、刘禹锡《酬窦员外使君寒食日途次松滋渡先寄示四韵》(卷361)、于鹄《襄阳寒食》以及王建《江陵使至汝州》等均言及长江上中游一带的寒食或清明节。
如上揭刘禹锡诗云“楚乡寒食橘花时,野渡临风驻彩旗”;张说《襄阳路逢寒食》诗言“去年寒食洞庭波,今年寒食襄阳路”;王建《江陵使至汝州》诗云“回看巴路在云间,寒食离家麦熟还”。知寒食、清明节日在广大的长江上中游地区普遍存在。其次为“踏青”。清明正值春光明媚,是踏青的好时节。长江流域各地多有此举。《全唐诗》来鹄《清明日与友人游玉粒塘庄》诗曰:
几宿春山逐陆耶,清明时节好风光……醉踏残花屐齿香。风急岭云飘迥野,雨馀田水落万塘。不堪吟罢东回首,满耳蛙声正夕阳。
来鹄,为晚唐著名诗人,曾长期游历于长江流域诸州郡,留下不少有关荆楚风俗的诗篇,如《鄂渚除夜书怀》、《鄂渚清明日与乡友登头陀山》、《洞庭隐》等。前述其《清明日》诗未言作于何地,从其游历所及和诗中所提到的“岭云”、“万塘”等判断,应在江南。知在当时,江南一带民间在清明节前后踏青之俗与北方并无大别。其三为文体活动。唐代寒食、清明节盛行各种文体活动,甚至出现了“五人为火’,的戏班子。据《酉阳杂俎续集》卷3载:“(满川等)五人为火……监军院宴,满川等为戏,以求衣粮,少师李相怒,各杖十五,递出界。”这种演艺活动当即民间艺人利用此节日以谋生即所谓“以求衣粮”的一种手段。
此外,本区的巴蜀一带还有一种称之为“蹙融”的棋类游戏。据《资暇集》卷中载:“今有弈局,取一道人行五棋,谓之蹙融。”又据《酉阳杂俎续集》卷4载:“小戏中,于奕局为一枰,各布五子角迟速,名蹙融。”当然,这两种棋类,今已失传,其棋盘及着法已不可考。
此外,唐荆楚地区在寒食、清明节还流行斗鸡、打秋千和施钩等游戏。具见《荆楚岁时记》,。角抵这一节日体育运动在荆楚地区也可看到。据《酉阳杂俎续集》卷4载:“荆州百姓郝惟谅,性粗率,勇于私斗。武宗会昌二年(842年)寒食日,与其徒游于郊外,蹴鞠、角力。”不知这种“蹴鞠、角力”在本区是否已成风俗。
当时寒食节之食俗似主要有饧大麦粥。前引《荆楚岁时记》云:“(寒食节)禁火三日,造饧大麦粥。”从其制法看,可能是将大麦熬成麦浆,煮熟后再将捣碎的杏仁拌入,冷凝后切成块状,食时浇上糖稀,如《玉烛宝典》卷2云:“今世悉作大麦粥,研杏仁为酪,别者一锡(疑为“饧”字)沃之也。”此或许即后世所说之“麦糕”,其中的原料大麦改以粳米代替。
四、端午节
五月初五是端午节,又称端五、端阳、重午、天中节。端午是长江流域荆楚地区除春节外最隆重的节日之一。
历史上的荆楚文化区一直是介于北方诸文化区和南方吴越、巴蜀等文化区之间的一个中间型文化区,这种特殊的地理位置有利于兼收并蓄多种文化因素包括风俗习尚,并通过为历史传说人物立祠奉享,或围绕一个传统的小型节会活动聚会多种习俗因子等途径,渲染、升华和组合出一个又一个大规模的节庆来。端午节的形成途径便是这样。
我们认为,端午节的由来,大体是荆楚之地的人们将中原民族以祈雨拜龙为主要内容的夏至节和南方水居民族传承已久的龙舟竞渡风俗,以及先秦楚人口角黍类熟食投獬豸神兽的习俗,纳为五月五日(或五月十五日)吊享屈原的节日活动内容,并赋予竞渡活动以拯救屈原和为屈原招魂的新的涵义。
端午的节俗很多,各地也不尽一致,以荆楚地区而言,则主要有几种习俗。
一是所谓“龙舟竞渡”。《荆楚岁时记》云:“五月五日竞渡,俗为屈原投汩罗日,伤其死,故并命舟楫以拯之,舸舟取其轻利,谓下之凫,一自以为水军,一自以为水马,州将及土人悉临水而观之。”《隋书·地理志下》也说:“屈原以五月望日赴汨罗,土人追至洞庭不见,湖大船小,莫得济者,乃歌曰:‘何由得渡湖?’因而鼓棹争归,竟会亭上,习以相传,为竞渡之戏。其迅楫齐驰,棹歌乱响,喧振水陆,观者如云。诸郡率然,而南郡、襄阳尤甚。”《隋唐嘉话》卷下也说“俗五月五日为竞渡戏,自襄州已南,所向相传云:屈原初沉江之时,其乡人乘舟求之,意急而争前。后因为此戏”。
我们注意到,唐代长江流域赛龙舟一般是由水乡人民自发进行的。元稹的《竞舟》诗描写了民间竞渡风俗和竞渡之前的准备工作。诗中写道:
楚俗不爱力,费力为竞舟。买舟俟一竞,竞敛贫者赇。年年四五月,蚕实麦小秋。积水堰堤坏,拔秧蒲稗稠。此时集丁壮,习竞南亩头。朝饮村社酒,暮椎邻舍牛。祭船如祭祖,习竞如习仇。连延数十日,作业不复忧。君侯馔良吉,会客陈膳羞。画蠲来四合,大竞长江流。建标明取舍,胜负死生求。一时欢呼罢,三月农事休。
这首诗虽然是以讽喻的手法,告诫人们不要为竞渡而妨农害时,但它给我们留下了很珍贵的江南水乡竞渡的民俗史料。
端午节的食品之一是精制“角黍”。这是荆楚地区普遍盛行的一种风俗,其意在祭奠屈原。对此,梁吴均《续齐谐记》言之甚明,称:
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而死,楚人哀之,每至此日竹筒贮米,投水祭之。汉建武中,长沙欧回,白日忽见一人,自称三闾大夫,谓曰:“君当见祭,甚善。但常所遗,苦蛟龙所窃,今若有惠,
可以楝树叶塞其上,以五彩丝缚之。此二物蛟龙所惮也。”回依其言。世人作粽并带五色丝及楝叶,皆汨罗之遗风也。
吴均这里讲述了筒粽改楝叶粽的由来和投粽于水的目的。那么,粽子为什么又称作“角黍”呢”,据陈元靓《岁时广记》卷21“裹黏米”条引《岁时杂记》说:“端午因古人筒米,而以菰叶裹黏米,名日角黍相遗,俗作粽。或加之以枣,或以糖,近年又加松粟、胡桃、姜桂、麝香之类,近代多烧艾灰淋汁煮之,其色如金。古词云:‘角黍包金,香蒲切玉’。”这种粽子的由来或称谓可参李时珍《本草纲目》卷25《谷部四·粽》(第78页),无须详说。
有资料表明,荆楚地区端午精制的粽子除了投入水中以祭奠屈原外,还有其它用途,诸如节日自食,馈赠亲朋,祭祀祖先,小儿佩戴避邪和送斋僧道等。这似乎从一个侧面又证实民间信仰的多功能的特色。
端午时期的又一民俗活动是采药、悬艾和饮菖蒲、雄黄酒。悬艾之习在荆楚地区较为普遍,《荆楚岁时记》云:“五月五日,……采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又云:“以五彩丝系臂,名日辟兵,令人不病瘟。”有资料表明,这种习俗以后仍存在。唐代虽缺乏此类记载,但结合以后的事例,可以判断其是早有渊源的。
我们认为,端午节俗体现了唐人的民俗观念及对时间的理解。端午的节俗很多,无论是悬艾、佩彩丝、食粽,还是竞渡、采药,都脱离不了其避灾除祸的原始意义。
五、中秋节
八月十五日正值三秋各半之时,故称“中秋”。中古时期民间逐渐形成一以赏月、拜月以及后世吃月饼等为主要内容的节日。唐代诗人欧阳詹《玩月诗序》日:
八月于秋,季始孟终,十五于夜,又月之中,稽于天道,则寒暑均,取于月数,则蟾兔圆。况埃盖不流,大空悠悠,婵娟裴回,桂华上浮,升东林,入西楼,肌骨与之疏凉,神气与之清冷。
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有关月亮的记述甚多,以嫦娥奔月的故事最为著名。月亮神话传说在民间演变为中秋赏月之俗。不过这种风俗在唐以后南北地域内均普遍存在,这里可略而不论。
六、重阳节
“重阳节”即夏历的九月九日。《易经》将九定为阳数,两九相重故称“重九”,又因日月逢九,两九相重,故称“重阳”。民间于是日久有庆贺之俗。主要活动有登高、佩插茱萸、赏菊、食糕等。
登高之俗始于西汉。
佩插茱萸作为重阳节的另一项重要习俗也早见于汉代,知六朝江南多处有此俗。
至唐代,此风更盛。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早脍炙人口,所说正是重阳登高、插茱萸事。而唐代帝王们在重阳节既要登高游宴,又要赏菊赋诗,还想射箭游猎,很显然一天时间是不够用的。因此重阳节不是一天,而是两天或三天。重九后一日宴赏,号“小重阳”。李白居湖北安陆时作《九月十日即事》诗曰:“昨日登高罢,今朝更举觞,何太苦,遭此两重阳。”正谓此。《御定佩文斋广群方谱》卷5“登高条”引孙思邈《千金方·月令》,视重阳登高为一项重要活动,称:
重阳日,必以肴酒登高远眺,为时宴之游赏,以畅秋志。酒必采茱萸、甘菊以泛之,既醉而归。
参据王维《奉和重阳节上寿应制》、王缙《九日作》、李欣《九月九日刘十八东堂集》、皇甫冉《重阳酬李观》诗可知唐代重阳前后登高、佩茱萸,饮酒之风是十分普遍的。如王维《九日作》云:“今日登高樽酒里,不知能有无。”李欣《九月九日刘十八东堂集》:“风俗尚九日,此情安可忘,辟恶酒,汤饼茱萸香。”均可见唐人几乎是无菊无酒不重阳。
七、除夕节
除夕作为一岁的最后一日,也是新年的前一日,是世俗间相沿已久的重要节日,除旧迎新是除夕节的主旨。除夕有一系列的节俗活动。可简述如下。
首先除夕要更换桃符、春联、门神,并有一些其它门饰。应劭《风俗通义·祀典》引《黄帝书》称有神仙兄弟二人,一名神荼,一名郁垒,居于风景秀丽的度朔山下,他们把祸害人间的恶鬼都用苇索捆起来让虎吃掉。这个传说恐在当时广泛流行于民间。因此为防止恶鬼进家,削桃木梗制成神荼、郁垒两人形象,立于门上。于是便产生了中国门神的雏形。至魏晋南北朝,时人认为刻木为人形太麻烦,于是削成一块桃木板写上神荼、郁垒两人的名字。把这块桃木板挂在门上,称之为“仙本”或“桃符”。此已见前引《荆楚岁时记》。宋人王安石《元旦》诗所写:“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疃疃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里的“新桃”和“旧符”,都是指辟鬼祛邪的“桃符”。与此相关联的是举行驱鬼除瘟疫的仪式——逐傩。关于逐傩,前文已述。此再略加补充。《太平御览》卷17引《荆楚岁时记》云:“卒岁大傩,殴除辟厉……桃弧棘矢,所发无臬,飞碟雨散,则瘴必毙。”据《酉阳杂俎续集》卷4《贬误》载“俗好于门上画虎头,书渐字,谓阴刀鬼名,可息疟疠也。予读《汉旧仪》,说傩逐疫鬼,又立桃人、苇索、沧耳、虎等,渐为合沧耳也。”前为六朝时事,后者为唐代。宋代及以后亦然。
清明诗配画范文4
一、中班幼儿古诗文教学目标及内容的确定
(一)根据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学习特点明确目标
目标是活动的灵魂,是幼儿园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在经典古诗文诵读活动的教育目标确立中,力求做到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积极结合幼儿园教育目标,符合纲要精神。因此,幼儿园古诗文教学目标:主要培养幼儿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喜欢参与文学作品学习活动,帮助幼儿了解祖国灿烂的古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拓展知识性、艺术性、文学性,陶冶性情,完美人格,开发幼儿多种潜能。因此,可以把中班幼儿学习古诗文的目标定位于:
1.乐意学习咏诵经典古诗文,初步感受古诗文作品的语言丰富和优美。
2.咏诵古诗文发音准确、吐字清晰、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3.用表演、绘画、游戏等多种方式,创造性表现古诗文作品,充分体现与他人合作、交流的快乐,健全人格。
(二)选择与幼儿年龄特点相符的古诗文内容
《纲要》指出:“教学既要适合幼儿现有水平,又要有一定挑战性”,教育内容选择和设计必须遵循发展性原则,让所选的内容适应需求,适应时代需求,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适合幼儿身心发展,适应幼儿最近发展区。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材,就应该注意由浅入深的原则。如中班幼儿正在认识数字,就可以有意识地选取一些有关数字的古诗文让幼儿学习,如《飞雪》:“一片一片又一片,两片三片四五片,六片七片八九片,飞入芦花都不见”。这类诗文将数字从一到十,巧妙地嵌入诗歌,结构精巧,使诗歌形式奇异,吸引孩子的诵读兴趣,读起来朗朗上口,趣味横生,有独特的风格。
贴近幼儿生活、富有童趣的内容,幼儿也比较感兴趣,学起来很容易懂。如骆宾王的《咏鹅》,鹅是小朋友们最熟悉最喜欢的动物之一。熟悉它的外形特征,白毛、红掌、长脖颈,熟悉它高亢的叫声,熟悉它在河中戏水的景态。因而理解起来比较容易,诗句也就自然而然印在脑海里。又如李白的《静夜思》、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贺知章的《咏柳》等都是比较接近幼儿生活、脍炙人口、千古传诵的好作品。
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每个季节都有引人入胜的风景,也让古往今来许多诗人吟诵、赞美。随着季节的变化学习古诗可以拓展自然知识,加深幼儿对每个季节景物的印象,幼儿更能体会诗文中的意境。因此在实施主题教育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幼儿的主观能动性,选择与之相关的一些内容进行学习。如春天:《春晓》、《咏柳》、《春夜喜雨》、《清明》;夏天:《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小池》;秋天:《静夜思》、《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秋思》;冬天:《冬景》《江雪》。
另外,一些描写传统节日的气氛和特有的风土习俗的诗词,洋溢着中国文化的底蕴和浓厚的情感。如:在春节来临之际学习《元日》,清明节时学习《清明》,重阳节时学习《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幼儿在学习这些古诗的同时可以感受中国的特色文化,能更好地激发幼儿热爱祖国的情感。
二、中班幼儿古诗文教学方法的选择
我在教学中重视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趣味性的挖掘,采用多种手段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1.多领域渗透法。诗与画的结合可以让孩子在活动中通过想象和创造,来表现对古诗文意境的理解,以及对语言艺术的审美。许多描写景色和以景抒情的诗作,不但是诗,更是一幅隽永的画,如《敕勒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江南》等,诗里面描写的景色比较完整,所以比较适合幼儿表现。记得有一次,在绘画《池上》的时候,有位动手能力不是很强的幼儿,只是简单的画了一条小河,河面上画了几条线。和同伴那些有小船、荷花、小娃娃的丰富画面相比,简单粗糙的多,有趣的是,当我问他为什么这样画的时候,他振振有词的回答:“诗里不是说‘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嘛,小朋友偷摘了荷花,当然要藏起来了!”多么可爱的解释,你能说他的画面不合诗意吗?恰恰相反,我觉得正是在充分了解了诗意的基础上,才能够让这个孩子大胆地“投机取巧”!
唱诗是将诗、乐相结合,以生动活泼的方式对幼儿进行传统文化教育,这种教学方式可以提高幼儿对古诗词的学习兴趣,可以加深、加快幼儿对古诗词的记忆。在音乐活动中,适当巧妙地溶入一些古诗文内容来进行歌唱与表演活动等,不仅开发了幼儿的艺术潜能,而且增强了幼儿对古诗文的理解和记忆,并且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孩子们学习古诗文的兴趣。可以从网上搜集《江畔独步寻花》和《绝句》的配乐,教会幼儿唱。找不到现成音乐的。也可以用流行音乐来配唱,比如用《两只蝴蝶》的音乐来配《小池》,用《西班牙斗牛士》的音乐来配《出塞》,由于旋律熟悉,幼儿掌握起来得心应手,在家里也乐于哼唱。
让幼儿运用身体将诗的意境进行表演,可以调动幼儿的视觉,听觉,动觉等多种感官的参与,使学习古诗文变得更加有趣味性。如:在幼儿学习古诗《咏鹅》教学活动中,活动前制作了许多白鹅头饰,鹅翅膀,红掌等,教学时幼儿扮成一只只曲项向天歌的大白鹅浮水,拨清波,跟着白鹅妈妈玩游戏,在快乐,有趣的白鹅戏水游戏中学会咏诵了古诗,达到了很好的效果。
故事是幼儿百听不厌的语言活动,可以经常把一些幼儿难以理解的古诗文内容编成一个个易懂的小故事,有感情地讲述,让幼儿从故事中理解古诗内容,让诗词在幼儿面前立体化起来,活起来。如在《三字经》的学习中,我讲述了孟母三迁、孔融让梨的动人故事……通过一个个幼儿喜爱的小故事口耳相传进行语言的传递,学习咏诵古诗文。
2.亲子共阅法。家园共育是开展经典古诗文教育活动的一条有效路径。在幼儿期进行古诗文的教育中,如果得到家长的支持与帮助,就能更加有效地促进幼儿学习古诗。可以利用家长会等活动,对家长进行“古诗文教学对幼儿发展的作用”的宣传,让家长了解古诗文教学的重要性以及亲子共读的必要性。让家长了解经典的古诗文文化对于幼儿的人格培养是很好的精神营养物质,我们不要管孩子能不能理解和运用,儿时积累的东西会像雪山一样慢慢融化,滋润他们成年后的生活。平时可以要求家长花一点时间,留意张贴在家园联系报的古诗文内容,及时与孩子一起学习,帮助纠正幼儿不正确的发音。也可以定期举办经验交流会,利用家园栏,联系册等与家长沟通,达成教育的共识,构建了家庭学习共同体。幼儿在家庭、幼儿园里都得到了古诗文化的熏陶,孩子接触天地更为广泛,进步必定也快,家园情感也由此得到了沟通。
从幼儿学习后调查孩子在家庭中表现可以看出:家长支持并经常配合诵读教学的幼儿,诵读古诗文兴趣非常浓厚,对古诗文有渴望学习的要求,也会把诵读古诗作为自我表现的一种手段,后来这些孩子学习要求提高了,不仅重视学习方式多样性,还喜欢根据自己的喜好去选择学习方式,学习兴趣持续性短,对教师教学要求比较高。在家园共同指导下,孩子对古诗文的喜爱之情和学习能力不断增强。
3.环境陶冶法。《纲要》指出: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每个幼儿提供学习与表现的机会,让环境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在班级环境布置中设置“古诗天地”、“每周一诗”栏目;在区角游戏中,为幼儿提供诵读古诗的舞台,投放了多样性的古典文学丛书,时常更换的图文并茂的古诗经典丛书、认读诗句中的字等,潜移默化地培养幼儿对古诗文的兴趣,让幼儿沉浸在浓浓的艺术氛围中。
清明诗配画范文5
【关键词】营造书香校园;特色校园;教育现代化建设
How the fragrance of books campus of the village primary school of construction special features is
Tan Yan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my school take"construction fragrance of books campus, promote teachers and the students growth" as topic to carry on system of education practice investigate, with construction fragrance of books campus is break, let to study a kind of fun of become the teachers and the students, a kind of habit, let to study to become teachers and the students common growth of path, become teachers and the students to pursue happiness life of a kind of normal, effort create to do to learn special features, guide school culture construction.
【Key words】Construction fragrance of books campus;Special features campus;Education modernization construction
朱永新教授在《新教育之梦》一书中说过,“读书,是孩子们净化灵魂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的确,一本好书能够带来很多好处,不但可以净化学生的心灵,还可以提高智力,开阔视野,陶冶情操。人的生命质量需要读书来锻铸,俗话说“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不但可以提高文化水平,读书更能够改变思想,提高认识,尤其是在童年时期,养成爱读书的习惯,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一、创设读书环境,营造书香校园
1.创设读书环境,营造良好的阅读气氛
环境对人生的影响非常重要,童年时期的生活环境直接影响人的性格以及对人生的态度。因此,为了给学生一个美好的童年,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我们必须首先营造一个好的学习环境。一进白象二小校园大门,就会感受到浓浓的文化氛围,校园醒目处设置了一块大型横幅“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以此来展示书香校园文化风采。走进校园之后,可以感受到“书香走廊”“书香教室”的读书氛围。一首首经典古诗文装饰着教室的窗户,使教室的窗户显得格外耀眼,书香味十足;教学楼的外墙以及横梁上,张贴着“今天你阅读了吗?”“一个人的精神发展史,就是他的阅读史”“阅读,让师生精神起来”等有关读书的名言警句;走廊墙壁瓷砖上,还粘贴着相应年级应读的好书以及海报简介,还有推荐的经典美文名句或古诗文;教室墙壁周围悬挂着名言警句,中华传统经典美文格言,鼓舞学生的学习斗志,吸引学生去解读其中的内涵。此外,各个班级的展示台上也粘贴着贴近学生生活的诗歌,甚至一花一草都给它配上了诗歌。这样,在不经意间让学生学习、积累名言警句、古代诗词,陶冶学生性情,启迪学生心智。
2.营造书香校园,积极宣传“书香校园”理念
教育家李苦禅曾经说过:“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为了营造书香校园气氛,我们组织开展各种文化活动,召开教师会、学生会,大力宣传创建“书香校园”的重要性,同时,开展多种纪念日活动,让“书香校园”理念深入到每一位学生心中。例如“开学日”“毕业日”、学生生日以及“微笑节”“洗手节”“赞美节”等,让学生觉得每一个日子都值得珍惜,每一天都能够带来快乐,这些看似平凡普通的日子,通过纪念以及节日的点缀,显得格外靓丽,意义就会留在学生心中。
同时,要引导学生阅读,营造书香校园,还必须积极宣传“书香校园”理念,搞一些大型的读书活动,激发学生对书的热爱。例如,我校2012年4月27日举办的首届读书节对于积极宣传“书香校园”理念就非常有帮助,读书节的主题是“喜欢阅读,快乐成长”。首先,在激昂的国歌声中,各级领导进行了热情洋溢的致辞,阐述阅读的重要性,强调阅读的方法,提出要让孩子“浸润书香”。然后,学生代表致辞,读书节正式启动。全体学生展示了“千人晨诵”的壮观场面。一年级朗诵了《微笑》,二年级朗诵了《全世界都在对我微微笑》……一个年级接着一个年级,书声一浪接着一浪,在阅读的海洋里,学生尽情地陶醉着,快乐着。随后,四年级和六年级的学生还分别表演了集体朗诵、吟唱《向着明亮那方》和校歌。
此外,为了增强“书香校园”气氛,我校还组织和开展了一系列读书活动,并举行了集体朗诵汇演,主题是“传承经典,诗意童年”;举办了书签制作、全校读写绘展、格言征集等活动。这些都促进了“书香校园”活动的开展。通过这些活动,帮助学生从小养成热爱书籍,喜欢读书的良好习惯,促进学生博览群书,陶冶情操,提高文化知识水平,同时也为营造“书香校园”奠定了思想基础。
二、有计划地选择晨诵书籍,让晨诵课程成为教学的一部分
1.因人而异,按照年级选择晨诵书籍
营造“书香校园”要有针对性,不能够让学生盲目地阅读书籍,这样,不但有利于学生对阅读书籍的理解,还有利于提高阅读兴趣。在全校举办的读书活动中,我们按照新教育儿童课程晨诵推荐书目,进行有针对性的阅读活动。根据不同阶段的学习,进行选择性阅读,如,在一年级中选读《日有所诵》《国学》、儿歌童谣、《三字经》等,二年级选读小学生必背古诗词70首、《弟子规》《一个孩子的诗园》、金子美玲的《向着明亮那方》等,三年级选读谢尔的《阁楼上的光》、金波的《让太阳长上翅膀》等,四年级选读《日有所诵》《国学》、乐清山水诗、唐诗宋词、《狄金森诗选》等,五年级选读论语等,六年级选读《国学》、乐清山水诗、论语、简短的文言文、现代诗歌等。另外,在选择阅读书籍时,还要考虑阅读季节,根据春夏秋冬四季选择适当的书籍,根据相关节日选择节庆诵诗,这样,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还可以联系实际,增强阅读效果。
2.“与黎明共舞”,让晨诵课程成为教学的一部分
晨诵的目的是为了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儿歌、童谣、经典诗文等滋润学生的心灵,“与黎明共舞”,是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在黎明时刻与诗歌相会,沉浸其中,玩味其间,感受阅读带来的快乐。每个早晨在诵读中收获、成长,积累知识,丰富情感。
学校每天的晨诵时间是7:40~8:00,由教师带领学生诵读经典名篇。期间,教师搜集整理优秀晨诵故事,在每周四语文组活动中开展有关晨诵课的交流活动,并在适当的时候,开展有关晨诵的小型研讨会,研讨晨诵的案例,整理晨诵的相关资料。晨诵时,教师不能把自己当作知识传授者,而要与学生一起朗诵,在晨诵过程中激励学生,一起感受,一起陶醉于诗歌、文学之中。另外,学生也要准备专门的晨诵本,收集、整理每次晨诵的诗歌和文学作品,记录精彩的晨诵故事,同时,也可以记录晨诵中所遇到的问题和困惑。晨诵课当天如遇到特殊的节日,可以根据节日来选择晨诵内容,如清明时节,就可以选择“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如果遇到某个学生的生日,也可以选择生日诗让全班朗诵,作为礼物送给过生日的学生。在营造书香校园、创建特色学校的过程中,我们把晨诵课列为正常的教学课时,让晨诵阅读成为教学的一部分。
3.积极引导,理性看待晨诵作业
清明诗配画范文6
“砌末”种种
京剧中的砌末,大体分为生活用具(如茶酒具、文房四宝等)、兵器、交通用具(马鞭、车旗等)和表现环境的物件(如布城、銮杖、各类旗等)几类。而饮食文化中的“砌末”,可以分为食生产、食生活与食情感三大类。
食生产类的“砌末”
食生产类用具,主要表现在厨具刀与勺的夸张与表演艺术化上。
“脍炙人口”,现在多用来形容诗文的称美传诵。而实际上“脍”指细切的肉,鱼肉则写作“”。古时食单最重鱼。鱼的制作要用带响铃的鸾刀切割。唐代《酉阳杂俎》记:“进士段硕尝识南孝廉者,善斫,毂薄丝缕,轻可吹起,操刀响捷,若合节奏。”形容其刀法切下的鱼片透明如薄纱,可以和着节奏飘飞。如此刀法绝技已濒临失传,目前,天津只有“成”传人王雁明先生有此绝技。
津菜的大厨师烹调技法精湛,尤以勺扒见长。烹菜时只见炒勺在厨师手中左右开弓,上下翻飞,菜肴在龙飞凤舞中成熟抛光,达到色香味形俱美。已故津菜大师姜万友先生能根据不同菜肴的烹饪要求,娴熟地使用大翻勺、小翻勺、前后左右翻勺等功夫,运用自如。他的绝技是使四条大黄花鱼齐烹一勺,经一番飞舞,滑至盘内,造型完美,汁明味厚,被食客誉为“锁四龙”。
津菜的刀功与勺功绝活,与山西的头顶刀削面、成都茶馆的长嘴川茶壶冲茶都具有一定的观赏性,成了艺术性很强的生产类食文化。
旧时的“勺语”还是厨师与前堂沟通的一种特殊联络用语。它和当时的行业用语,如老黑(锅)、莲花(碗)、火山子(酒)、千条子(面条)、翻张(大饼)、元宝(虾)、尖嘴(鸡)等,这些现已消亡了的“砌末”是当时不得不说的玄机和隐痛,也是厨师们挣扎生存中的精神寄托。
食生活类的“砌末”
“美食不如美器”是美食家袁枚引用过的一句古语。它的意思不是强调器美要胜于食美,而是表达了我们祖先追求的一种和谐观念与审美意识。
先以食具鼎为例。鼎是我国古代的炊器与食具,同时也被视为代表政权的礼器。因为禹铸九鼎,象征九州,故后世以九鼎形容分量之重,把说话算数形容为“一言九鼎”。夏末,伊尹身背鼎俎(锅和砧板)去见商汤“说汤以至味”,将治国之道寓于烹调之中,汤任其为相,后人遂称为相贤者为“调和鼎鼐”(大鼎)。樽俎是古代盛酒肉的器皿(俎在此处指礼器)。在宴席中周旋于酒肉之间,加之“折冲”(制敌取胜),所以“折冲樽俎”常被用来比喻外交谈判的艺术。再有,古代列鼎而食是一种规格。“钟鸣鼎食”指击钟列鼎而食,用来形容贵族谊奢的排场。
酒在人类文化中源远流长,从而酒器也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考古发现告诉我们,早在夏代之前,酒器业就已广泛存在,因为酒在古时不仅仅是一种饮料,而且是礼仪中不可或缺的物品。中国古代的酒器种类繁多,从陶器、青铜器、漆器、瓷器、玉器、金银器以至清代的玻璃酒器,种类、样式数不胜数。
酒器本是人们的享乐之物,然而,它却涉及了我们古代的诗词歌赋、文献典籍、典故故事、工艺绝品,成了古代政治史、经济史、文化艺术史的组成部分。
食情感类的“砌末”
自从人类揖别猿之后,人类的饮食活动就不再是单纯地填饱肚子,而是“可观其色,可闻其香,可品其味,可赏其形,可悟其声”,成为全方位体会身心健康愉快的和谐科学了。
后来人们有了经商意识,首先就要推销商品,这就是商品的广而告之。早在春秋时期,人们就开始把陈列于市的食物悬挂在货摊之上以招揽顾客,这就是招牌、幌子以至现代LOGO的前身。《晏子春秋》就有“犹悬牛首而卖马肉于内”之句。唐宋以至明清餐饮行业的广告形式主要有以下五种:
口头吆喝、吟唱。明・冯梦龙的《警世通言・玉堂春落难寻夫》中,便有街上叫卖“本京瓜子,一分一桶,高邮鸡蛋,半分一个”等。有的吆喝演变为民谣或者艺人的曲目,如相声《报菜名》等。
酒旗。唐时酒店就开始悬挂酒旗,见杜牧诗“水村山郭酒旗风”句。《元曲》中有“满城中酒店三十座,他将那醉仙高挂,酒器张罗”的唱词。
幌子。在天津的餐饮行业中,大的饭庄和“二荤馆”要悬招牌,而街头小店与食摊要挂幌子,如悬挂笊篱与彩条等标志物。
招牌。在唐代,已经把招牌作为一种行市管理手段。之后,招牌是传承千年的广告形式之一。在宋代《清明上河图》中就可以看到各种招牌的形象。早期的招牌比较简单,后来发展到在招牌上雕花描金,进行华贵装饰,并请当时的名家书写。
如天津的饮食行业招牌“真素园”为严修书,“祥德斋”为孟广慧、华世奎书,“正兴德”为华世奎书,“一品堂”为杜宝祯书,“耳朵眼”为胡子昂书,“玉川居”为石文会书,“天盛号”为吴士俊书,“桂发祥”和“大福来”为赵半知书,“德兴顺酱园”为左宝贵书等。
店堂装饰。在《清明上河图》中,可以看到一家“正店”装饰已十分讲究。酒楼已经“三层相高,五楼相向,各有飞桥栏槛,明暗相通,珠帘绣额,灯烛晃耀”。宋《梦粱录》云,“今杭城茶肆亦如之,插四时之花,挂名人字画,装点门面。”在天津,清末民初兴盛的餐饮名店“成”,无论从设备、经营、管理和服务上都极其讲究。店堂内设楠木桌椅,墙挂名人字画,摆什么酒席配什么餐具,咄嗟可办成席的珍馐。在管理上讲究“响堂哑灶老虎柜”,“堂头灶头,四梁八柱”分工明确。
直至今日,天津利顺德大饭店的大厅内还悬挂着的楹联:“美酒留连三夜月,水光翻动五湖春。”在登瀛楼饭庄,服务员工服装整洁,袖口铮白,无论迎客接待还是送菜报名都有严格规矩。上菜双手捧奉,撤具不撒汤水,无论何时与顾客说话都要恭立桌前一尺,微笑服务,彬彬有礼,可见古风犹存。
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