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资源监控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水资源监控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水资源监控

水资源监控范文1

针对昌黎县内目前水资源短缺、水污染日益严重、沿海地区海水倒灌以及水资源监测技术、监测方法和设备落后的现状,文中对昌黎县水资源监控管理系统进行综合研究,该系统能够实现对水量、水位以及水质等进行实时监控,为昌黎县水资源的综合开发和利用提供重要的决策依据。

关键词:

水资源;实时监控;管理系统;建设

当前,我国面临着严重的淡水资源问题,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两方面,一是我国淡水资源储量比较少,二是我国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造成了十分严重的水污染。这不仅对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同时也对我国居民的正常生活带来严重威胁。而我国的水资源管理水平距离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各省市县区水资源监控系统的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

1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通过地下水文勘察发现,昌黎县拥有的地下的水资源总量约为2.01亿立方米,占到全区水资源总量的3/4。全县的人均水资源总量仅仅只有490立方米,这一数据远远低于我国的平均水平,也是全球极度缺水的地区。近年来,随人口增长、经济发展、生态环境恶化以及用水计量设备和监测方法落后、节水意识淡薄等因素影响,昌黎县水资源短缺问题愈发突出,地下水位下降、水污染、饮水安全等问题比较突出,沿海地区出现了海水倒灌现象,浅层地下水受到海水侵蚀,直接影响到了群众的生产生活。从我县水资源管理水平来看,无论是基础工作、管理手段、计量设施、监测方法等都明显落后,例如水位数据的采集,一般采用人工测绳监测的方法,计量设施也仅限于普通机械水表,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难以保证。监测数据传输的现代化水平比较低,由于受传输途径的限制,导致许多企业的用水数据的实效性很差,对企业的用户情况难以及时进行掌握,这对水资源的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困难,导致水资源管理工作落后。信息处理方面,对原始数据信息没有进行深度处理,一些数据大部分保存在纸张上,很难做到资源共享和信息的有效利用。指挥决策方面,缺乏可用的预测方案和计算机应用软件,紧急情况下只能是凭经验进行指挥调度,很难做出最优化的决策。

2011年中央的1号文件和中央水利工作会议明确要求实现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并制定了针对水资源开发的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和用水功能却限制纳污的“三条红线”。要抓紧开展水资源监测、取用水信息获取等关键技术或工艺设备的研发和推广应用,逐步建立中央、流域和地方水资源监控管理平台,全面提高水资源监控、预警和管理能力,推动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的转变。水资源在线监控管理系统的建设,实时掌握昌黎县工业企业用水情况和地下水位、水质的动态变化情况,逐步实现对水资源的科学管理。项目建成后,将会充分落实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通过价格杠杆作用,促使企业节约用水,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为节约、保护、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提供技术支撑。

2水资源实时监控管理系统应用研究的内容

系统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主要是以现代计算机网络技术,以及现代通信技术为基础,该系统能够顺利实现水资源信息的数据采集、数据传输以及分析功能,能够为决策者制定政策提供必要的依据,使决策者对区域水资源进行实时管理、合理调度,而且通过这一系统能够实现对水资源的远程控制以及科学管理等工作,实现经济发展、生态保护与水资源利用之间的协调发展,推动水资源管理方法向现代化转变。

2.1水资源实时监控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该系统的主要功能可以具体划分为以下几个方面:水资源实时监测、评价、预报和决策、实时管理以及实时决策(如图1)。该系统解决了传统水表和人工测绳等计量监测方法落后的问题,采用数据远传处理器、超声波水量传感器、数据采集传输设备、数字液位传感器、GPRS数据传输设备等实现水量和水位的自动监测、实时传输,建立相应的资料库,对监测数据信息分析处理,具有高准确性和实用性。系统建设主要包括以下几点:①水资源实时监测系统基础设施建设;②水资源信息服务平台的建立;③水资源综合数据库的建立;④水资源决策支持系统的建立;⑤水资源网络办公自动化管理系统的建立。系统本身还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拓展性,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适应发展的需要,系统建成后将在全县范围内运行。

2.2系统建设的原则为保障水资源实时监控管理系统充分发挥实效,在系统应用研究建设应用中遵循先进性与实用性、可靠性、可操作性相结合的原则,同时遵循“全面规划、分步实施、试点先行、逐步扩展”的原则,根据昌黎县水资源管理工作的具体现状,能够加强昌黎县水资源管理工作,提高水资源管理的合理性和高效性。

2.3系统建设的技术路线

2.3.1方案设计:首先需要将昌黎县境内的地下水、水量、水质等监测点的设置进行合理规划并进行科学布设,通过以太网进行在线管控平台建设,依托现代传感技术自动采集瞬时流量、累积流量、埋深、水位、水温以及相关水质监测数据等,将获得的各种监测数据传输到水资源监控中心,同时可以随时通过软件远程召测水资源测控器各种测量数据、开关量的状态和历史记录,为水资源管理和决策提供依据。

2.3.2监测站网布设:根据重点取用水户和区域水资源的分布特点,进行监控站点的选择和布设,本着布局合理、投资最小、效益最高的原则选择各个监控点。水量监控优先选取用水量较大的用水户,地下水位监测点重点选取地下水集中开采区、超采区和沿海海水倒灌区,在监测站点布设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地下水类型和水文地质单元的分区情况,选择适合监测层位的取水井作为观测井点,以保证监测资料的代表性和可比性,逐步健全完善昌黎县水资源监控体系。

2.3.3水资源的实时监测。在进行系统设计的过程中,利用数字液位传感器、自动监测仪、数据远传处理器等现代高科技设备,能够通过遥测和网络技术对监测信息进行采集监测。

2.3.4对各类水资源信息进行存储。在系统内部建立水资源综合信息数据库,通过数字、图片等丰富的形式对昌黎县区域内所有的水资源监测系统获得的数据进行存储、管理,能够确保数据的安全、可靠和一致性。

2.3.5实时评价。根据系统获取的各种监测资源,及时对昌黎县水资源进行实时评价,对不同行业的用水情况进行科学分析,对企业的用户量以及节水工作进行实时监控,对地下水位变化、水资源的开发程度和利用情况等工作任务进行实时评价。

2.3.6实施决策和管理。根据该系统提供的水资源实时评价以及预报结果,制定出具体的水资源管理方案,为有关部门行使水资源管理功能提供科学的依据,为水资源开发和保护工作提供依据。

3水资源远程实时监控系统的效益分析

水资源实时监控管理系统的应用,将有效地规范企业用水行为,提高用水计量的准确性、科学性,充分落实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促进水资源费的足额征收,预计水资源费征收数额将提高3到4倍;通过价格杠杆作用,促使企业节约用水,水的重复利用率由40%提高到70%;地下水位实时监测系统的建设,全面、及时地掌握昌黎县地下水动态变化情况,为保护地下水环境提供科学有效的依据。水资源实时监控管理系统的建设还可与防洪、水情、旱情、墒情等信息平台共享,建立更加完善的现代化水务管理系统。

4结语

文中分析了当前昌黎县水资源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为了满足昌黎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针对昌黎县水资源的特点,具体设计了昌黎县水资源实时监控管理系统,该系统利用现代自动化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以及人工智能技术,能够实现水资源数据的自动采集、信息数据传输网络、信息处理数字化等目标,能够为水资源管理工作决策提供支持。该系统能够促进昌黎县水资源管理工作的自动化和数字化,提高了水资源管理工作的工作水平和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朱翔,江霞,水资源实时监控与管理系统建设的作用,中国水运,2015(3):67-68.

水资源监控范文2

关键字:水资源;决策系统;数据库

Abstract:The monitoring and management system of the Liao River Basin water resources is a dynamic interactive computer aided decision-making system, it changes the general information system decision support information bottleneck state, and pays more attention to the practicality and effectiveness of the system. Through a large number of rich monitoring data information ,it helps the water resources sector decision-making, and improves the scientific management of the water resources.

Key words: water resources; decision support system; database

中图分类号:TV21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02-

辽河流域水资源监控管理系统是为了促进辽河流域水利现代化,并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目的,开发的一套新型水资源监控管理系统。该系统以水资源监测为基础,以现代计算机为手段,以水资源优化调度为核心,最终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通过水资源信息的采集、传输、模型分析,及时提供水资源决策方案,并快速给出方案实施情况的评估结果,以确保实现水资源的统一、动态和科学管理,做到防洪与兴利、地表水与地下水、当地水与外调水、水质与水量、优质水与劣质水之间联合调度与管理,确保水资源与社会经济、生态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以支撑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由于水资源本身及其管理工作的特点,决定了水资源信息数据量大,各要素间的结构和关系复杂,建立水资源信息管理系统为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了依据。水资源信息管理系统通过对水资源信息的积累,可及时分析和掌握水资源的数量与质量、开发利用与供需状况等动态变化,对加强水资源管理的科学性与及时性,提高水资源管理水平,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具有重大的科学意义和实用价值。

1.系统设计依据:

《水文资料整编规范》SL247-1999

《水文自动测报系统设计规定》SLT5051-1996

《水文自动测报系统设备基本技术条件》SLT102-1995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GB/T 13923-2006

《地理信息标准数据基本规定》GB21139-2007

2.系统设计原则与数据管理

为更好实现水资源管理系统的预定目标和功能,需要建成一个使用先进、高效、可靠的水资源管理信息化平台。

2.1系统设计原则:

2.1.1总体规划,突出重点的原则

辽河流域水资源监控管理系统规模庞大、结构复杂。在系统建设中要遵循总体规划、统筹考虑、突出重点等原则。

2.1.2适用性与先进性并存的原则

在方便使用的前提下,力求先进、科学,把水资源管理过程中的新思想、新方法融入到系统的开发中,真正做到数据与图形相融合。

2.1.3易学易用易维护原则

系统最终是为用户服务,系统开发应考虑不同层次的用户,系统界面设计友好、操作直观、简便、易维护、实用、易用。

2.2数据管理

ArcSDE是ESRI公司推出的空间数据库引擎,也是ArcGIS系列的核心产品之一。ArcSDE在ArcGIS客户端应用和底层数据库之间充当着数据通信的作用,通过它可将空间数据方便地集成到底层RDBNS或PRDBMS中,实现由大型数据库统一管理空间数据和非空间数据,本系统采用关系数据库Oracle 9管理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确保空间和非空间数据的一体化集成。Oracle数据库是与ArcGIS可以很好地实现挂接,应用灵活,具备本系统所需的数据库功能,数据维护与修改方便。

2.3系统功能的设计

系统主要包括以下主要功能:

2.3.1数据监控

①自动数据分类

自动数据分类首先对辽河流域卫星数据遥感影像进行分析,其中包括辽河流域内相关地区的卫星数据的收集,和对卫星数据遥感影像校正。对卫星影像校正,是通过数据所覆盖范围,投影系统、分辨率等信息的输入,利用系统对遥感影像专题分类。

②实时数据传输

数据自动交换,不需要人为干预,交换速度快不会有数据积压集中传输而导致的拥堵现象,所以降低了系统对网络稳定性的依赖。

③提供可靠性数据

对计算机已经分类的遥感专题,通过人机交互,对已经完成的分类结果进行改错和更新,提高数据的可靠性。

2.3.2综合信息管理

①数据库管理

对庞大而复杂的基础数据库、模型数据库、专业模型库进行整合。系统规模庞大、信息量多,数据传输接口友好,并且对信息存储、加工、传输进行专业化管理。

②运行日志管理

可以对工作人员的工作日志进行管理,包括任务分配等,可以方便地通过网络对工作人员分发任务,工作人员可以在网上随时记录自己每天的工作情况。

③权限管理

操作者权限不同,系统授予的权限不同。

④主动上报管理

系统支持主动询问和主动上报工作问题,工作记录等上报方式,上报时间间隔可以设置。

2.3.3实时控制管理

①实时成果输出

实时把数据成果以各种接口形式的文件及时以各种形式输出。

②实时数据分析

通过对流域内等诸多要素的监测形成有效的数据管理,运用相应的模型对监测数据、报警数据、影像叠加、操作数据的记录、统计、对比等进行综合分析。

③远程数据管理

将本地ARCSDE连接远程ORACLE,或是通过远程机器的ARCSDE来连接另外的ORACLE来达到远程对服务器数据的管理。

④控制日志管理

对每天服务器的具体操作以日志的形式保存到服务器中,对操作予以记录。

2.3.4决策辅助系统

①水资源决策

包括水资源预报、水资源管理和调度,在面临重大的水资源决策时,可以根据所提供的各种预案,包括水资源预报方案等确定能为有关各方所接受的方案,并允许决策者或专家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进行定性分析与判断,直接干预方案生成及评价整个决策过程。

②实时调度

在水资源决策后,系统可通过网络每隔一定时间给下属单位发出调度指令,缩短了调度时间。

③群决策支持

各位决策者通过本系统在局域网内部进行通信,相互交流,共享存于网络服务器中的公共决策资源,在某种规程的控制下实现群体决策。

3.结论与展望

辽河流域水资源监控管理系统是一种动态的交互式计算机辅助决策系统,由水资源监测、预报、管理、调度、控制等系统所组成。根据现代水文水资源科学的有关理论,利用当代先进的系统分析,为决策者提供流域水资源管理、调度方案,直接干预方案生成及评价整个决策过程。根据流域水文水资源特点和供用水特征,研究和开发的流域水资源监控管理系统。

参考文献

【1】卞建民,杨建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的指标体系研究,水土保持通报,2000,20(4);

【2】薄燕怀,实施水环境全流域管理的初步研究,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23(4)

【3】何大伟,我国的水环境管理问题与对策,科技导报,1999(8)

【4】胡振鹏,傅春,王先甲 著, 水资源产权配置与管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水资源监控范文3

据现存最早的天津地方志记载,早在14世纪上半叶,天津就已经出现了酿酒业。康熙《天津卫志》收录了元代碑刻的碑文中,有如下记载:“直沽素无佳酿,有海舟货东阳之名酒者。”一般论者多以此证明大直沽地区酿酒业出现在这个时期,实际上,从碑刻的内容上看,由于直沽地区设立了海运漕粮的接运官,当时的许多胥吏扰民现象严重,而这位接粮官不但不扰民,还为大直沽地区的居民办了不少好事。于是,在这位接运官离任之际,有百姓就购买了东阳酒送给接运官,并将这段文字刻在了石碑上,清康熙年间,薛柱斗编修《天津卫志》时,将这段文字收入志书中。这段文字,至少说明了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在1340年(即刻碑的年代)前,天津大直沽地区就已经出现了酿酒业;二是,当时直沽高粱酒的名气还不大;三是,当时已经有外地的名酒通过水陆运输进入大直沽地区。通过这段文字,我们能够断定,天津酿酒业出现的时间不晚于14世纪初年。

明代天津本来可以留下关于酿酒业的文献,但由于当时天津的建制仅仅是“卫”,许多提及中国北方酿酒业的专门著述中,罕有对天津酿酒业的记载。史志资料的缺乏,为我们爬梳天津烧锅业的一般状况增添了难度。但是,从明清以降的天津风物诗中,我们还是可以看到天津酿酒业的一般状况。《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就曾经北上路过天津,并写下了“村旗夸酒莲花白,津鼓开帆杨柳青”的诗句,诗句中的村旗即为当时常见的酒坊的幌子。而大直沽地区则留下了这样的诗句:“天妃庙对直沽开,津鼓连船柳下催。酿酒未终舟子报,柁楼黄蝶早飞来。”这首诗说明,明代大直沽地区酿酒业初具规模。

到了清代前中期,描写天津酿酒业的诗歌文献骤然增多,如顺治康熙年间,出身天津盐商世家的张霔,就曾经在紫竹林发出了“市远难沽酒”的感慨(本文征引的天津风物诗,除注明出处者外,均摘自缪志明编:《天津风物诗选》,《天津文史丛刊》第5辑,天津文史馆1985年版)。为孔尚任出资编刻《桃花扇》的佟鋐,在游览依绿园时,所作的诗文中就有“名园问醉乡”,直接写出了园林中的津酒酒香四溢的意境。位于天津老城东北角的篆水楼上,诗人赵执信更是留下了《篆水楼夜饮》的篇章,诗人在郊游时,也没有忘记“还将酒伴行”。这一时期的天津风物诗中,还有对天津酒的具体描写:“茵陈玫瑰五加皮,酒性都从药性移。还是高粱滋味厚,寒宵夜酌最相宜”(张焘:《津门杂记》卷下“食品”,天津古籍出版社1986年标点本)。在诗人的笔下,各色露酒、五加皮和直沽高粱酒给人以美的享受。同时,这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天津的露酒在清代嘉庆道光时期就已经声名鹊起了。而这些露酒和五加皮的基酒——直沽高粱酒也已声名远播:“名酒同称大直沽,香如琥珀白如酥。南中也爱烧刀好,一斗葡萄博得无”(张焘:《津门杂记》卷下“食品”,天津古籍出版社1986年标点本)。

在海河没有裁湾取直前,流经天津的河水呈现出多处弯道。如果考察古代诗歌中关于天津酿酒业的线索,就会发现,在有河水流经的大直沽、丁字沽、西沽等地,遍布着酿酒业,这也成为天津酿酒业分布的一个特色,古代天津城市水资源非常丰富,为天津酿酒业的崛起提供了前提条件。先看看天津老城外三岔河口一带。乾隆年间的进士丁时显在《春暮东郊》中,写他本人走出天津城来到海河边后,在河边的酒坊里饮酒。天津城的北门外,也已是“几处酒帘红杏雨”了。东门外的石头门坎,乾隆年间也有烧锅存在(王寿岩:《二百年老店广茂居》,天津市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津门老字号》,天津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216页)。此外,如前文所述,天津著名的私家园林如水西庄、问津园等地,应该是这些大商人自家酿制烧酒的地点。西沽地区也有酿酒业的分布,诗人胡睿烈在《西沽舟中晚归》一诗中,明确提到了“青烟沙岸树,白板酒家楼”,这很清晰地告诉我们,西沽地区在乾隆年间就已经出现了酒坊。而乾隆嘉庆道光年间的诗人崔旭在过西沽时,亦看到“垆头新酒热”的情景。在道光年间,西沽地区所产的烧酒能够让人感觉到“此间美酒胜兰陵”、“值得倾囊买一醉”了,而且在这一时期,天津的酒楼业非常繁华,“尽有闲人聚酒楼”成为天津商业勃兴后的一种社会现象。再如著名园林水西庄附近,酒旗招展,引得来此郊游的诗人诗兴大发,并留下了“酒旗斜飐夕阳中”、“酒旆招摇解唤人”的诗句。此外,天津丁字沽和其他一些区域也是酿酒业集中分布的区域。在清代诗人的笔下,丁字沽地区更是“村市频呼酒”,能够让人“青帘谋一醉”。

而大直沽地区能成为天津酿酒业的中心区域之一,与其丰富的地表和地下水资源密切相关。据吴仲鲁先生回忆,大直沽地区之所以酒质醇香,是因为这个地区有四大名坑,只有用这四大名坑的水酿出的酒,酒味才最醇。所谓四大坑,以大直沽为中心,是东边的东大坑,西边的官盐院,南边的豆家坑,北边的薛大坑。这四大坑都与海河相连,深及地下的泉水,即便河流堵塞,四大坑也不会干涸。在大直沽地区老辈人的传说中,薛大坑中曾经出现一只不知是何年代的大鳖,经常出来伤人,后来大直沽后街同丰玉烧锅在春旱季节水少时,用几百斤石灰投入坑中,这才把大鳖呛死,埋在了地下,所以在这四大坑中,薛大坑的水质最好。大直沽地区的百姓都认为,如果没有这四大坑的水,再好的酿酒技术也造不出好酒来,当然,这种说法也使直沽高粱酒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吴仲鲁:《天津特产直沽酒》,《天津文史资料选辑》第68辑,天津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46页)。大直沽地区之所以能够成为著名的酿酒业中心,学术界认为,这与当时该地区的自然环境密不可分。董梦松先生指出,早年的大直沽自然环境极佳,不但有河流湖泊群相环绕,而且田连阡陌,绿树成荫,地势高敞,空气新鲜,即便到了盛夏时节,气候也是凉爽宜人。而大直沽后街的一条小河流,水质更是非常清纯,是酿酒的绝好所在。早年大直沽地区开设的烧锅,基本上沿这条河流分布两旁。造酒的原料之一是酒曲,大直沽的酒曲用大小麦制作,所以每家烧锅都有数十口甚至数百口大缸用于发酵,天长日久,有一些胚液从缸中流出,渗入土里,并逐渐地影响了小河的水质,这样的河水酿造出来的高粱酒自然甜美香醇(董梦松:《天津酿酒业的历史沿革》,《天津文史资料选辑》第28辑,天津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42至143页)。其实,明清时期,西沽和丁字沽地区的水资源情况与大直沽地区大致相当,这两个地区也是天津古代酿酒业较为集中的区域。

水资源监控范文4

【关键词】 煤矿开采 地下水资源 破坏 有效策略

近些年来我国迎来了经济高速发展的新时期,煤矿作为我国最重要的能源之一,在其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煤矿开采过重、不合理等问题的日益加剧,矿区周围的环境也被破坏的极为严重,尤其是地下水资源的破坏。如果不能有效控制煤矿开采对地下水资源的破坏,将会加剧水资源匮乏为我国带来的不利影响。因此,需要明确煤矿开采如何破坏地下水资源,并从原因入手找到解决的途径,希望能够我国地下水资源的保护有所帮助。

1 煤矿开采条件下对地下含水层结构的破坏

(1)煤层形成位置的影响。煤矿的形成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需要大量的时间,正是由于形成煤矿的时代不同,地下每层的地质结构也不尽相同,复杂的地址环境导致煤层出现的地点有时是岩石层,有时则是含水层,煤层本身是走弱含水层,在开采的过程中就会破坏含水层的结构,最终影响了地下水资源的形成。

(2)煤矿开采方式不合理。煤矿开采方式的合理性将会直接决定开采过程对环境的破坏,采取不合理的开采方式,过量的开采会破坏矿区周围的生态平衡,最终引起煤层周围地址结构的变化,顶板岩层出现断裂、塌陷等现象,煤矿开采的范围越大则破坏的面积就会越大,含水层受到的破坏越严重。相反如果采取合理的开采方式将会降低开采对地址环境和生态平衡的破坏,有益于地下水资源的保护。

(3)顶板结构的影响。煤矿所处地理位置的不同,矿区顶板的结构也不近相同,顶板结构的岩层如果连续性好,并且有相对较大的厚度,岩层的倾斜角也不急则会比较坚固,能够承担煤矿开采的破坏,发生较轻的移动和变化将会极大程度上的保护含水层,如果顶板结构比较容易被破坏,那么在开采过程中含水层的破坏程度也会加剧。

(4)煤矿区构造的影响。在煤矿开采的区域难免出现地层断层等现象,在开采过程中地质环境发生了改变,这些断层可能发生移动或者扩大等现象,断层不断地发生改变将会影响该区域的水渗透能力,进而使含水层的结构发生改变,破坏了含水层的自然功能,导致地下水资源受到不利的影响。

2 煤矿开采条件下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

(1)地下水水量和水位的降低。由于煤矿开采自身的特点导致在工作过程中需要疏导矿区地下水的排放,又由于对含水层的破坏,导致地下水资源日益减少,最终影响了城市用水。

(2)影响了地下水水质。由于煤矿开采影响了矿区原有的地质结构,导致地下水所处的化学环境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原有的生态平衡和化学平衡被打破,导致各类化学活动更加频繁,最终地下水的成分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同时,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很多废水和垃圾,如果处理不当不仅会影响到地下水的水质,随意的排放还会污染地表水,甚至过高的放射物含量还会危害到周围居民的身体健康。

3 控制地下水资源破坏的有效策略

(1)减轻或防止含水层的破坏。含水层的破坏主要是由于煤矿开采手段的不合理,所以对减轻或防止含水层的破坏需要采用合理开采手段。结合笔者的工作经验和对相关内容的研究认为有效的手段有以下几种:首先要在开采之前对矿区的地理环境进行全面的调查,明确顶板的结构和煤层所在的位置,并且严格控制顶板的暴露面积,不能过量的进行开采,设定合理的时间间隔,结合矿区的实际情况采取分层、间歇的开采方式。在开采过程中可以采取填充的方式,不仅能够保证顶板的稳定还能减少含水层的破坏。常用的充填方法有水砂充填和风力充填。充填材料有油母页岩,片麻岩碎石、石英砂、河卵石等。可以采取部分开采的手段。为了防止或减轻地下水资源的破坏,在建矿设计时,应从观念上改变过去那种单纯提高生产效益的主导思想,根据煤层赋存与含水层的关系,统筹考虑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通过优化对比,进行煤矿开采设计,以最小限度防止或减轻含水层结构的破坏,保护地下水资源。

(2)保持地下水水环境的原有平衡。由于煤矿开采过程中对地下水的疏导排放以及对废水、垃圾等问题的处理不当将会影响地下水水环境的平衡。不仅降低了地下水的水位和水量,还会污染地下水和地表水的水质,不利于城市的供水和煤矿企业的发展。因此,就需要深入的研究地下水水环境的平衡体系,发现维护水平衡的具体措施,进而控制煤矿开采对地下水资源的破坏。

(3)矿井水的综合利用。对矿井水的利用需要考虑各个方面因素的影响,不仅要明确矿井水的成分,还要指导污水的排放标准,矿区周围居民饮用水的标准等等。对矿井水的处理不仅能够控制煤矿开采对地下水环境的破坏,还能极大程度上的解决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4 结语

近些年来我国迎来了经济高速发展的新时期,煤矿作为我国的重要能源之一,在其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不仅占据了我国能源结构的百分之六十以上,还远超国际煤炭的消费水平。但是,煤矿的的开采也引发了诸多环境问题,其中最为严重的就是地下水资源的破坏,我国是水资源严重匮乏的国家,如果不加以控制,将会恶化我国的水资源结构。可以通过减轻或防止含水层结构的破坏、保持地下水水环境原有的平衡、矿井水的综合利用等手段,保证我国地下水水资源免受破坏,促进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恩来,李晶,余洋,曾纪勇,苗慧玲,刘坤坤.济宁市煤矿开采诱发的水环境问题探讨[J].金属矿山,2013(05).

[2]翟立娟.华北型煤田煤炭开采对岩溶水影响方式探讨[J].中国煤炭地质,2012(11).

水资源监控范文5

【关键词】水文水资源;技术推广;技术应用;技术需求

1水利科技推广的重要性

水利科技推广是水利水资源科学技术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一个环节。比如:将现阶段最新的科学技术应用在防洪抗旱、河流湖泊的治理以及水资源的管理等水文水资源的领域。只有将科学技术在水文水资源领域很好的应用,才能更高的促进水文水资源领域的创新,否则,水文水资源技术创新就会缺乏动力,那么科学技术的创新性也得不到体现。进入21世纪,随着信息通讯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等相关技术的迅猛发展,这些技术也大大促进了我国水文水资源领域的发展。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水文水资源在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对水文水资源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

2目前我国水文水资源发展的状况

科学技术是研究水利科技进步的基础。在我国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下,我国相关水灾防治、水资源的利用也从传统向着现代转变,水文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在水文水资源领域变得越来越重要。目前我国已经在水资源配置、水灾预测、水文监控、水生态保护、污水治理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2.1水文监控

在新的技术与设备不断出现的今天,对雨量、水位、流量、蒸发的数据的检测效率和准确定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由于电子计算机技术、信息通讯技术、网络技术在水文水资源领域的应用,目前我国在水文监控系统里面已经集成了水文信息的采集、传输、信息处理、分析、预警等自动化,极大的提高了水文监控的准确性、及时性,在另一方面也提高了监控人员的工作效率。由于新技术在水文监测的应用,我国水文监控已经从当前的预测方案,发展成为全方面体力的体系,能够对水文水资源相关的多个领域提供他们所需要的信息资源,有效的提高他们获取信息的效率。特别在近几年对于长江的防汛、淮河的防汛工作,水文监控在其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有效保障人们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2.2水资源的配置与管理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比较丰富的国家,但是水资源的分布及其的不均衡,南多北少、西多东少的总体分布,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我国北方和东部水资源极其缺乏,在国家对水资源配置重视的情况下,已经建立的全国七大流域水资源综合规划、专业专项规划,形成了水资源规划初步体系。为我国水资源配置提供了一定的依据。目前我国已经完成了34个城市水资源配置试点区域的建设,在新的水文监控系统的推动下,能够对灌溉区、饮用水源区的水位做到自动采集,自动处理,为配水资源的配置提供一定的数据。有效的提高水资源利用的效率。近些年开展的南水北调工程,有效的缓解了北方严重缺水的问题。同时也为我国北方水生态的恢复提供了重大的帮助。在新的科学技术支持下,水资源的配置、水资源的利用效率都有较大的提高,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对水资源的消耗量,为建设节水型社会提供一定的保障。

2.3水生态保护

随着社会的发展,水生态已经受到极大的破坏,对于水生态的保护已经是迫在眉睫。通过对大气、土壤、植物等全面的研究,可以有效的发现其中存在的基本变化规律。当前我国对水生态的保护工作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水生态的基础理论、水生态保护需要的应用技术、以及对水生态保护的具体决策。为我国水生态恢复工程建设提供了科学基础。除此之外,还要建设污染预警系统,水生态恢复工程的关键点是切断污染源,否则一切的工作都是白做。由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应对突发性的排污事件处理能力已经有了很大的提升。

3我国水文水资源发展存在的问题

水资源的短缺与时空的分布不均是我国一直没法有效解决的问题,而多变的气候与人们过度的开发水资源极大的增加了水资源管理的复杂性与不可预料性,对水文水资源相关的科学技术以及设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水文水资源领域技术应用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种:

3.1水文水资源技术理论与实践研究不足

当前,我国水文水资源研究领域很少涉及到全球问题,针对国内水文水资源研究来说,环境不均衡变化下水文水资源分析计算方法也十分落后,不能够有效的满足实际需求。

3.2干旱、洪涝等实时监控系统存在的不足

我国地域面积比较广阔,气候条件复杂多变,干旱、洪涝、水环境等实时监测技术与设备不能够有效的满足需要。所以应该采购一些新型高精度、高自动化的设备,这样可提高水文水资源监测数据的精度,提高水文的预测,提高抗旱、防汛预报的准确性。

3.3水文基本信息的共享性差

未来的社会是信息共享型社会,这样才能够发挥信息最大的价值。所以要加强水文基本信息的共享型。当前水文基础建设平台的共享性还比较差,设备建设还有明显不足之处,信息通讯技术没有得到很好有效的利用。水文基站信息化没有完全建设完成等一些问题,严重降低了水文信息的完整性和信息交换共享性。

4未来发展趋势

随着人们对科学技术认识的加深,水文水资源领域相关的技术开发与研究将得到人们更加的重视。水文水资源领域技术创新性也将极大的得到释放,未来服务于水文水资源的技术和设备的先进性将会得到进一步的提升。水文水资源领域技术发展的趋势主要有以下几种:

4.1水文信息的采集监控会得到进一步加强

水文信息的采集和监控是水文水资源管理的基础,未来水文信息的采集和监控将实现地面信息采集监控、气象雷达、遥感卫星等形成全方位立体的信息观测系统,这些将极大的增加对极端水文事件信息收集能力,为检测和预警提供有效的依据。

4.2跨学科的交叉与综合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水文水资源领域技术的应用研究需要多个学科的知识相互交叉使用,未来水文水资源领域技术要用到:系统工程学、社会学、经济学、地球科学、计算机学生态学等等,这些科学知识将有助于开发水文水资源领域的技术和设备。有效促进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4.3现代高新技术的综合应用

随着电子计算技术、信息通讯技术、网络技术、云计算技术等一大批高新技术的发展,这些高新技术在水文水资源的研究应用中都能发挥巨大的作用,未来是将这些技术综合利用起来,将会使水文水资源技术研究出现突破性的进展。4.4水文水资源领域对科技的需求近些年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人们生活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但是水资源短缺的问题也变得越来越严重,并成为我国社会制约未来发展的最大因素。

4.5在抗旱防洪减灾方面

增加新技术、新途径对水文信息的监测和预防技术的创新以及推广。加强对气象、水文、地理等之间综合性研究,为防灾预报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4.6水资源利用管理方面

水资源短缺一方面是由于季节性造成的,所以可以使用一些“开源”的方法。如城市雨水回收利用,洪水回补地下水等方法,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因季节导致的水资源短缺问题。另一方面还要采取节流的方法,如果只开源不节流的话,水资源短缺根本得不到有效解决,农作物灌溉要使用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政府可以在这一方对农民增加一些政策上的补贴。还要建立实时水资源监测管理信息系统。

5水文水资源领域要重点推广的技术

结合水文水资源领域发展趋势以及我国在水文水资源领域的技术创新和实践效果,近期水文水资源领域适宜推广的技术有:水文信息监测和传输技术,要推广那些自动化程度高,灵敏度高的技术设备,这样监测收集的数据更加符合防洪抗旱的需要。现代化水文预测预报技术,水文预测预报最重要的是数据的准确度和预测的科学方式方法,由于近年来水文预测新的方法也在不断的涌现,在进行水文预测时,选择有科学依据的方法使用,在新的技术支持下,水环境将会得到进一步的改善。

水资源监控范文6

首先建成万家寨引黄工程重要控制点水情、工情、雨情、地下水等信息实时采集、监测、集成系统;实现供水区水库、泵站、闸门、闸室的监视与控制;架构通信传输与计算机网络,为系统信息传输提供平台;建设综合数据库系统,提供一致的数据查询、管理、维护功能;构建区域水资源预报子系统,动态监测和预报地表水、地下水。构建区域需水预测子系统,预测工业、农业、生活、生态环境需水量。为水资源调度提供决策支持,实现区域水资源优化配置。

2.通信调度系统在水利工程管理中的应用

在万家寨引黄工程管理中,管理人员重视通信调度系统应用,以便及时掌握水资源基本情况,为调度水资源,节约用水奠定基础。

2.1系统组成。通信调度系统以信息采集和传输、供水工程运行监控为基础,水资源优化配置和调度为核心的管理决策支持系统,对水资源利用进行合理调度,实现水资源的有效管理和控制。整个通信调度系统的子系统包括6个:信息采集、供水工程运行监控、通信传输、计算机网络、综合数据库、调度决策支持。调度决策支持又包括信息管理、水资源预报、需水预测、水资源调度、水资源事务管理等子系统。每个子系统发挥相应的作用,促进通信调度系统有效运行和工作,提高水利工程管理水平。

2.2逻辑结构。一共分为三个层次,从上至下依次为控制层、应用层、信息层。应用层通过人机接口与决策分析人员、决策者交互。在信息层和应用层支持下,完成水资源优化配置、实施调度决策的各项工作,包括信息查询,决策方案生成、方案实施、方案实施结果后评价等功能。

2.3功能设计。不同子系统具有不同功能,它们统一于通信调度系统当中,促进整个系统作用的有效发挥。第一、信息采集:采集水情、雨情、工情、旱情、地下水、水质、水资源需求、社会经济等信息,为水资源优化配置、实时调度决策提供依据。采集信息传输至数据库,为水资源调度提供及时、丰富、准确的信息源。第二、运行监控:利用通信、计算机网络、多媒体、自动控制技术等,连续、自动监测水泵、泵站、闸门、阀室运行情况,重点工程采用视频监控,以图像、数据、文本、视频等形式反映监测结果,让调度中心了解水利工程运行情况。第三、通信传输:采集站点信息传输至分中心,分中心信息传输至调度管理中心,作为决策管理的依据。第四、计算机网络:由调度中心局域网和骨干传输网络构成,信息经处理后进入综合数据库,为调度决策支持系统应用。第五、综合数据库:包括水情、雨情、地下水、水质、工情、社会经济、图形信息库。第六、调度决策支持系统:包括信息管理、水资源预报、区域需水预测、水资源调度、水资源事务管理子系统。第七、信息管理子系统:包括数据接收与处理、信息综合查询、结果显示、输出等模块。

3.通信调度系统在水利工程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在万家寨引黄工程水利工程管理工作中,通过利用通信调度系统,不仅满足实际工作需要,还取得良好效果。

3.1缓解水资源短缺。该工程解决区域水资源短缺问题,更好满足附近居民和工业、农业生产对水资源的需要。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当地环境恶化情况,对满足附近人们用水需要,保护周围环境产生重要作用。

3.2提高灌溉效率。改善附近农业灌溉面积约180万hm2,促进灌溉效率提高。整个区域内约45万hm2耕地的灌溉保证率达到70%。并且提高渠系水利用系数,降低灌水定额。

3.3促进水资源合理调度和控制。在通信调度系统支持下,为缓解当地水资源短缺情况,促进水资源作用的有效发挥,必须对水资源进行合理调度和控制。利用该系统,能够为管理人员及时提供水资源信息,工程信息,并监测和控制引水系统运行情况。进而为科学、合理调水、用水进行决策提供依据,对节约用水,促进水资源得到有效利用具有重要作用。类似水利工程管理可从中得到启示与借鉴,应该重视通信调度系统应用。

4.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