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vb语言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vb语言范文1
(三峡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湖北 宜昌 443002)
【摘 要】Visual Basic (vb)是一门较为优秀和实用的可视化编程语言,在许多高校里作为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而开设,授课对象是非计算机专业的大一年级学生。该课程内容较多,侧重理解与运用。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普遍感觉该课程难学、教师也觉难教,导致教学效果很不理想。以VB中的数据类型的导入及教学方法为例,探讨了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学习内容、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和快速入门的办法,以期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教学效果。
关键词 VB;数据类型;教学方法
【Abstract】Visual Basic (VB) is regard as one of good and practical visual programming language, has already become a required fundamental course in domestic universities of non-computer majors. But in practical teaching process, there exsists the diffcult about instruction and study. This paper takes the instruction object as example for how to teaching the basic data type, and exploring improving the instruction method.
【Key words】VB instruction;data type;exploration of teaching method
作者简介:石勇涛(1978—),男,湖北天门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为机器学习、图像处理。
0 引言
VB(Visual Basic)是Windows环境下的一种方便实用的可视化编程语言,同时也是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科目中设置的一门开考语言,在国内许多高校里被作为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针对非计算机专业的大一年级学生而开设。该门课程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程序设计和简单的系统开发及应用的能力。学生通过学习,可以理解计算机程序编写设计方法以及面向对象的编程思想;通过强化运用与编程实践,从而具备高级语言程序设计及可视化编程的能力。同时,有了该门课程的学习基础,学生也可报考计算机等级考试的二级科目“VB语言程序设计”,取得考试证书,为将来毕业找工作添砖加瓦。
1 存在的问题
VB语言内容较多,既有结构化程序设计部分,又有面向对象程序设计部分,两者均比较抽象。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反映VB课程听起来枯燥、难懂,跟不上老师的节奏,理解不了学习的内容,更谈不上灵活运用,因此逐渐产生厌学情绪。不少教师也同样反映,在开课前经过精心的准备,对课程的授课内容作了认真的组织,电子教案、例题、习题也作了相应的挑选和设计,但在课堂上,感觉到学生领悟力不够,反映平平,导致教师的教学热情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教与学严重脱节,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而言,一门计算机语言的学习,要想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首先得让学生明白课程的学习目的,更为重要的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授课方式方法、知识的引入及案例的设计,要能够吸引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对所学内容能够充分认识和理解。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一些较为枯燥和抽象的内容的导入上,应尽可能做到深入浅出、形象生动、贴近实际,以帮助学生加强理解、尽快入门。因此,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研究该门课程的学习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程知识的易受度,帮助学生迅速入门,进而达到学以致用,是教师在VB课程教学中必须要认真面对和妥善解决的问题。
2 VB教学中的疑难点分析
VB语言的内容相当丰富,包含有数据类型、变量、运算符、表达式、结构化程序设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等知识。其中,数据类型、变量、运算符和表达式构成语法基础,是编程中的最基本知识,重在精确掌握和熟练运用;结构化程序设计分为顺序结构、分支结构和循环结构,其中以循环结构最难理解和掌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需要学生理解类和对象这些概念,学习各种控件类的使用,利用它们设计界面型应用程序,难的是事件处理过程的设计,主要还是建立在对前面基础性编程内容的掌握和运用上。学生要达到对VB语言较为熟练的运用编程,对基础编程部分的学习、理解和熟练掌握是必须的。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对这些知识的恰到好处地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帮助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是十分重要必要的。
3 用生动的引例导入,提高知识的易受度
以VB语言中的基本数据类型为例,如果一开始就告诉学生有哪几种数据类型,比如,告诉学生数据类型分为整型、实型,整型又包括Integer(整型)、Long(长整型)、Byte(字节型)。实型又包括Single(单精度的浮点数)、Double(双精度的浮点数)和Currency(货币型)。对于刚接触计算机语言编程的学生来说,自然会产生一头雾水的感觉,这样的导入学习内容的方式是不被提倡的。如果能从实际生活中的一些物品分类的生动例子着手,说明分类的好处,再以数据为例,分析数据的特征和处理特点,让学生首先清楚数据为什么要分类,再过渡到计算机中数据的分类及编程语言中的表示,则可加深学生对数据的理解,进而结合基本数据类型的知识进行学习,就能容易接受和理解这些数据类型了。
VB中的数据类型较为丰富,例如整型类型又进一步细分为Integer(整型)、Long(长整型)、Byte(字节型)。为了让学生理解这些类型的区别,能够正确运用它们,在VB授课时,我们可以刻意设计一些学生可以共同参与的内容,使之与将要学习的VB知识进行很好的衔接,以提高学习的效率。比如:设计一段小程序让VB计算两个数的运算结果。
程序代码如下:
Private Sub Form_Click()
Dim a As Integer, b As Integer, c As Integer
a = 123
b = 456
c = a + b
Print c
End Sub
通过改变变量a、b的值,观察程序的运行状态和结果。比如,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不同进制数的表达。“假如我们想在该程序中输入八进制或者十六进制的数,怎么办?”接下来,可以将a、b的值改为整型形式下的临界值,比如,a=20000、b=12767和a=20000、b=12768,以观察值得溢出情况,让学生了解Integer数据类型的表示范围,从而引出Long型数据的概念。最后,趁热打铁,说明除了Integer(整型)、Long(长整型)数据外,还存在着一种单字节的存放无符号数据的Byte(字节型)数据。
通过上面的介绍,我们可以将整型数据类型的不同范围、不同进制表示方式很自然地表述出来,而且学生很容易地在潜移默化中将知识理解和消化。讲解完整型数据后,接着可以继续引导学生,“那么在VB种如何表示带小数点的数呢?”于是顺利地进入实型数据的讲授环节。
4 强化实验环节,进一步加深学生理解
VB程序设计对于初学者来说本身就比较抽象,再加上如果盲目地让学生对照着课本编写一些针对性不强的程序,很容易使学生对此产生厌学情绪。因此,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克服学习过程中的厌学情绪,对于VB课程教学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其中,结合课程教学进度及讲述内容设计一些小程序的编写,让学生以此为突破口在愉快的氛围中培养学习兴趣,让他们体会到程序设计不是枯燥无味的、抽象难懂的课程,而是可以用来很方便地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
针对数据类型的内容学习,可以设计一些简单计算题,让学生上机操作体会。特别是针对日期型数据,让学生体会日期的加减法运算,通过结果理解相应的知识点。比如,针对数据范围及溢出的解决方案,可以设计如下的代码:
Private Sub Form_Click()
Dim a As Integer, b As Integer, c As Integer
a = 20000
b = 12768
c = a + b
Print c
End Sub
Private Sub Form_Click()
a = 20000
b = 12768
c = a + b
Print c
End Sub
通过程序的运行结果,让学生自行总结造成的原因。通过对相关问题的整理和学习,学生除了对数据范围的概念加深理解外,还会很自然地理解VB的显式声明方式和隐式声明方式。这和在课堂上强行填鸭式灌输相应的内容相比,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5 总结
在VB的教学中,对一些知识的讲授需要巧妙导入和总结归纳的方式,切忌按照教材的顺序机械地罗列出来。并且应注重创设教学情境,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精心设计实践内容,引导学生通过上机实践自我总结,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当然,对于知识点的讲授切记不可能采用一种固定不变的模式就能解决所有问题,在VB教学中,教师应根据讲授的具体内容、具体情况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进行。
参考文献
[1]赵改连,王圆圆,郭艳阳.案例教学法和任务驱动法在VB教学中的应用[J].福建电脑,2011.
[2]周明.初中VB教学中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应用[D].山东师范大学,2012.
[3]徐宝文,郑国梁,周晓宇.程序设计语言研究与发展[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1998.
vb语言范文2
关键词:VB;程序设计;实例;多层次
一、教学中遵循理论与上机循序渐进,基本实例与综合实例有机结合
(一) 对书本知识进行精心编排,注重背景知识和基本概念的结合
我们注意到,在VB程序设计语言的教材布局上,往往是先从基本的语法现象入手,比如先介绍数据类型常量变量等,实际上,教学过程中演示这些基本数据类型的例子本身就会涉及对象、属性、事件、方法。VB课程的教学是面对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缺乏对windows程序运行机制的相关背景知识。因此,VB教学中,讲解基本概念和VB的事件驱动机制、可视化程序设计必须结合在一起。如果教师在讲解基本概念的时候照本宣科,演示数据类型的程序实例的时候,由于对VB的运行机制和可视化程序设计的方式不了解,学生的注意力并不关注也不理解教师讲解的内容,而是去思考这个程序的实现过程是什么,可是由于没有关于对象的基本概念,立刻造成了理解障碍,不但对应该掌握的知识点一头雾水,对程序设计也产生了一种恐惧心理,这个是我在VB教学中的深刻体会。
因此,在VB教学中教师应当时刻关心学生的知识结构,从学生的思维角度去考虑问题,必要的整合教材的相关知识点,特别要注意相关知识点的穿插讲解,打破学生的思维障碍。比如在讲解VB循环结构的时候,可以和后面的数组知识联系起来,使学生明白为什么在有了变量这个概念以后还需要引入数组,而且通过循环结构对数组元素的打印,深化对循环结构的认识。有机地改变课本知识的逻辑结构,以相关的知识点灵活组织课堂教学,通过让学生观看,在实际操作中主动模仿,领悟这些概念,最终引导学生明白抽象的理论知识并不神秘,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接受新知识。
(二)VB程序设计是面向应用的科学,注重理论和动手的结合
1.注重基本问题的上机操作。对VB有恐惧心理的同学往往是在学习的初期没有能够理解VB的上机环境,数据类型,变量等最基本的概念,而这些概念通过上机的直接观察是很容易理解的。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把握住学生的思维和背景知识,一个简单的概念经常成为学生学习程序设计语言的重大障碍,对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热情都会产生影响。因此,在VB教学的初期,要把基本的上机操作和基本的语法知识结合介绍相关的背景知识讲透,为学生的上机操作和后续学习扫清不必要的障碍。
2.演示实例,引导学生模仿。教师可以通过对实例系统的调试、改进,开拓学生编程思路,融合相关的知识点,必要时候允许学生通过模仿、达到熟练掌握的目的。模仿是学习程序设计重要的一环,即使对熟练的程序设计人员而言,也常常需要参考,或者说模仿别人成熟的代码,整个是程序开发的基本特点。因此,教师应鼓励学生采用模仿的方式去实现不同的应用需求,达到灵活应用,举一反三。
3.深化实践教学,以理论课教学为基础,通过案例的整合,形成不同层次的上机项目,供学生选择。对于理解能力强的学生而言,可以通过有一定难度的实践课,达到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的深入自学打下良好的基础。对掌握综合案例有困难的学生,老师更应以基本案例为基础,强化基本知识点,逐步提高这类学生对VB的学习能力。教师应亲自指导,与学生一起上机实验,随时监控学生实验过程。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及时予以指导,发现学生常犯的共性错误,可在理论课上进行点评。
(三)教学手段多样化
根据程序设计课程的特点,除了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如:引入问题、问题讨论、概念解析外,可以采用教学手段结合进行:
1.独立实例和综合实例结合进行
独立实例教学法可以加强对每个知识点的运用和理解,但对前后知识往往没有连贯性,对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提高不大。因此在教学实践中体会到,除经典的独立实例外,将一个有实用价值的、典型的、规模较大的、综合实例的实践应用于教学全过程,不但可以对整个VB应用程序的开发有观念上的认识,也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编程能力。如提出问题:设计一个“学生管理系统”。首先,用最基本的概念和最简单的界面,给出该系统的第一个框架版本,以后的每一次课,都对该系统提出新的功能和结构上的要求,并用本次课介绍的新概念和新方法对它进行功能上的扩充和结构上的改进。每次得到该系统的一个增强的新版本。学生随着教学的深入,会更有兴趣地积极投入到对实例系统的调试、改进中,不但掌握了所学的基本知识,同时也提高了编程能力。
2.通过分析上机错误,引导学生理解课本上的概念,学习调试方法。
学生对数据类型、变量、运算符、表达式等语言规则的掌握需要一个过程,对结构化程序设计的知识需要不断积累。经常听到学生反映能听懂老师授课的内容,但自己编制的程序往往在机器上难以运行。课堂上,可以将容易出错的概念以反例形式展示给学生,让学生主动找错误,通过上机运行去发现,比如下面错误使用逻辑运算符的例子。
用if语句编程计算下列分段函数值:
|x2+x-3 x<0且x≠-3
f(x)= |x2-5x+60≤x<10且x≠2及x≠3
|x2-x-1其他
学生往往编写为: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Dim x!, y!
x = Val(InputBox(“x=”))
y = x * x - x 1
If x < 0 And x -3 Then
y = x * x + x 6
ElseIf 0
y = x * x - 5 * x + 6
End If
Print “x=”; x, “y=”; y
End Sub
ElseIf 0
乍看起来,似乎程序没有什么错误,实际上学生把数学符号的用法和VB中符号的用法混淆了。在VB中0
(四)用直观的方式培养学生利用程序设计语言理解和实现算法的能力
算法(Algorithm):计算机解题的基本思想方法和步骤。学生算法思维的形成是程序设计语言教学中的难点,也是学好程序设计语言最重要因素。程序本质上就是用一定的语法去实现算法思想,教学中,我往往采用直观教学法来让学生去理解算法,因为算法本身就是一种解题方法和步骤,可以让学生代表不同的数字排列起来,通过表演的方式模拟冒泡排序,课堂不但活跃,而且学生也非常轻松地理解了。
二、结束语
通过VB程序设计语言的教学,使我逐步认识到程序设计语言教学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随着计算机科学的发展,对教师的教学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尽管在教学实践中总结的一些经验,获得了一些效果,但与因材施教的教学模式仍有差距。教学上的改革和探索一定要与实际相结合,遵循因时、因地、因人而异的原则,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为学生今后各个领域的学习和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vb语言范文3
中图分类号:G642
摘要:针对非计算机专业的VB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现状,分析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阐述全方位的教学改革方法和措施。提出在教学过程中,打破“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突出“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教学手段采取多样化,将电子课件与多媒体教学手段相结合,板书与演示相结合,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关键词:程序设计语言;教学改革;以学生为中心;计算思维;实践教学
运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当代大学生的基本素质要求。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应用计算机解决问题能力的基础课程,是我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不仅在计算机专业中开设了程序设计课程,作为当代大学生的基本要求,在非计算机专业乃至文科专业中,也普遍开设了程序设计课程。
针对非计算机专业和文科专业,很多高校均将VB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作为计算机能力培养的必修课程,面向各专业的大一学生开设。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而言,怎样为他们讲好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一直是笔者所关注的问题。
1 VB语言程序设计教学现状和问题
针对非计算机专业,华中科技大学开设了Ⅶ语言程序设计课程。VB语言程序设计其语法简洁,功能强大,相对于其他程序设计语言具有简单易学、容易上手,容易调试等优点。尽管如此,针对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要想讲好这门课,仍旧存在诸多困难。在多年的实践教学中,我们发现存在以下现状和问题。
1)学生对课程不够重视。
学生对课程的重视度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课下学生能主动为该课程花费的精力和时间。由于华中科技大学VB课程开设的对象主要是新闻学院、经济学院、医学院、建筑学等非计算机专业学科,同学们往往认为VB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与本专业的紧密度不大,对专业能力的帮助不大,而产生不够重视的情况。
2)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具有较大难度。
在VB课程的讲授中,很多知识点学生都会觉得枯燥生涩,难以理解,例如变量的数据类型、函数、子过程等概念。开设VB课程的学院往往是文理兼收或仅招收文科生,部分学生在高中时没有学习相关知识,逻辑思维能力不强。结合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如何让学生接受程序设计相关概念,并能灵活应用是课程教授的一大难点。
3)思维方式的转变具有较大的难度。
使用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来设计开发应用程序的最终目标是要解决实际研究及工作、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因此,培养学生具有“将问题转换成用程序设计语言来解决并实现”的思维过程是VB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如何培养学生、强化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使学生能够使用计算思维方法解决实际应用问题,是授课的难点。
4)自主学习兴趣的持续性难以保障。
程序设计语言课程内容的讲授是一个由浅入深的渐进过程。前期讲授基本的语法,这部分较容易掌握,同学们的自主学习兴趣相对较高。后面讲到数组、函数、子过程等内容时,这些知识需要前期的基础知识点做铺垫,前期基础知识掌握不够扎实的同学学习起来就会有一定的困难,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往往会明显下降。如何进行教学讲授和安排实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是整个教学环节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针对Ⅶ语言程序设计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我们进行了全方位的教学改革,包括在教学过程中,打破“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突出“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积极采用互动式教学,同时,教学手段采取多样化,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电子课件与多媒体教学手段相结合,板书与演示相结合,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2 “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以教师为中心”,在新的教学模式中,我们突出“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随着教学中心的转变,教师的身份也发生了巨大的转变。教师不再仅仅只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者,还兼具引导者的身份,能够有目的、有步骤地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在引导过程中,教师还会采取各种方法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更加积极、主动、自发地学习。具体来说,我们采用了以下方法来实现“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
2.1 注重第一节课,激发学生对课程的重视度
传统授课过程中,通常第一节课教师在做完自我介绍后,会进一步介绍课程的总体目标、学时和教学内容的分配等内容。在贯穿“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中,考虑到第一节课的重要性和特殊性,我们认为第一节不仅需要给学生一个课程内容的概要介绍,更需要让同学们产生对课程的重视,并深入激发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使其能自觉自愿地进行学习。
在课程内容安排上,我们会精心准备相关专业对人才计算机能力需求的资料讲述。这些资料包括学生毕业后可能从事的工作方向和就业单位;在本科阶段后期和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以及未来的工作中,会有哪些方面要求大家具有使用计算机及编程语言解决问题的能力;计算机等级考试中程序设计语言的重要性等内容。由于这些内容和大学学习以及就业紧密关联,学生听起来非常专注。在了解本专业对计算机能力的需求以及社会对专业人才计算机能力的要求后,学生往往会产生强烈的学习热情。
在实践中我们发现,按照上述内容安排上完第一节课后,学生的学习重视度和以往的学生相比,有着显著的加强,很多学生课下会主动和老师讨论该如何进行课程的学习。
2.2 课程讲述中,注重“以问题为导向,激发学生自主探索”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使教师在课程内容教授过程中更注重学生的状态,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学习。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如果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不懂得有情感地做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没有学习兴趣,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沉重负担。”
在课程内容设计中,应积极引入“案例讲授法”,给出案例场景需求,以提问的方式,要求学生先自主思考,同时根据课堂具体情况,引入团队讨论机制,让学生自己先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设计界面并回答问题的关键点,再通过与学生的交互,共同讨论得出最后的解答方案。
2.3 注重培养学生“将问题转换成用程序设计语言来解决并实现”的思维能力
在2010年的《九校联盟(C9)计算机基础教学发展战略联合声明》中,确定了以计算思维为核心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实施。当前,计算机课程对于大学生科学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性被放在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工作中,教师不仅要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还必须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用计算思维的方法来解决问题。要解决实际问题,程序设计语言只是工具,思维过程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所在。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是课程的目标之一,也是我们教学工作的一个难点。
课程讲授时,在激发学院自主探索的过程中,我们更注意引导思考“将应用问题转换成用程序设计语言来解决”的方法,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抽象思维能力以及用计算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讲授“九九乘法表”的解决方案时,引导学生先思考如何将平面显示的问题分解。经过讨论,大家得出解决该问题要分两步:先将一行中的内容按列输出,然后再逐行输出。老师进一步引导大家思考,解决每一个问题需要使用哪一种程序设计的方法,大家通过讨论得出行内的列输出和逐行输出均使用循环的方法。之后老师提问引导大家思考:两个循环的关系是什么,要使用那种方法实现。学生再次思考和讨论,最终得出将逐行输出作为外循环,行内列输出作为内循环,整个是一个双重嵌套循环的解决思路。整个过程中,老师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大家使用计算思维方法进行思考,并进一步通过讨论来得出解决方案。
2.4 实践内容的教学安排上,注重“先易后难,讲解示范和自主探索相结合;重基础保兴趣,必做选做相结合”
教学要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则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VB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对象是大一的非计算机专业学生,他们中的大部分都没有计算机编程语言的基础,其中有一半以上的同学是文科生,相关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践中出现问题的能力较弱。针对这种现状,在实践内容安排上,我们按照章节和知识点内容,遵循“先易后难,必做选做相结合”的原则,先安排容易实现的,书上有案例可仿照的实验,再逐步提高实验的难度。
实践教学过程注意“讲解示范和自主探索相结合”。第一次的实验,实验手册上对整个实验过程逐步详细描述,同时老师在大屏幕上边讲解边演示,带着大家一步步地完成。之后的实验则根据实验具体情况来安排是否讲解演示。如果是章节和知识点的第一个基础实验,通常会统一讲解示范,帮助学生快速掌握实践方法,这之后的本章节实验内容通常不再通过大屏幕统一讲解,而是要求学生自主实践、自主探索,有问题个别辅导。对于具有共性的问题,再通过大屏幕统一讲解示范。
在安排实践内容时,教师以“重基础保兴趣”为指导,做到“必做选做相结合”。考虑到很多专业文理生兼有,有部分学生的动手能力比较强,每章节的实践安排都分为必做和选做两部分,必做实验以保证基础知识点的掌握为原则,选做实验通常会和实践问题挂钩,以锻炼学生使用VB语言程序设计解决实际问题,帮助同学进一步深入理解VB语言程序设计为原则,这部分实验通常需要学生自己努力探索后才能解决。
3 教学手段采取多样化
程序设计课程的很多知识点学生都会觉得枯燥生涩,难以理解。相对于其他基础理论课程而言,该课程具有实践性强的特点;作为一门计算机编程的语言,该课程内容的前后相关度高,前面的基础知识如果掌握得不好,后续内容的学习往往会存在较大的困难。在本课程的讲授过程中,我们注重电子课件与多媒体教学手段相结合,板书与演示相结合,同时强调动手实践,将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3.1 电子课件与多媒体教学手段相结合,板书与演示相结合
VB语言程序设计的很多知识点仅通过课件讲述,学生通常觉得枯燥且难以理解,例如变量的声明、数组、函数、子过程等。在授课中,相关知识点不仅通过电子课件进行概念的讲述,同时教师在多媒体系统中安装了Visual Studio 2010的环境,直接在电脑上编程,演示相关的知识点。对于课程的重点难点,例如选择法排序、冒泡法排序、参数的地址传递、数组作为参数的使用等,这些既是课程的重点,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针对这些重点难点内容,在授课时充分利用板书,逐步推导,逐行板书,将板书和讲解相结合,在板书的慢节奏书写中,让学生逐步理解相关知识点,同时适时辅以演示。例如,在讲解冒泡算法时,在Visual Studio开发环境中,进行逐语句单步调试,启动快速监视,将循环变量和被排序的数组元素的值显示在监视窗口,并通过单步调试等演示,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课程难点。
3.2 强调动手实践,将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程序设计语言课程具有实践性强的特点。在课程教学安排中,教师充分利用先进的实验室条件,将部分内容放在实验室讲授,由学生先动手实践,然后老师再有针对性地进行演示和讲授。例如在用户界面设计内容的讲授中,考虑到此章节的内容主要是与界面相关的控件的使用,学生学习此章以前,已经了解了界面控件属性的设置方法,并具有基本的程序编码能力,因此,我们要求学生在实验室按照书上的例题实现控件的功能并运行。在自己动手实践过程中,很多学生对控件的属性和相关的编码提出了问题,老师并不直接给学生解答,而是让他们自己思考,相互讨论,并在系统上进行多种尝试。在学生有了自身的实践经验和感性认识,并带有一些疑惑之后,老师在实验室大屏幕上,针对普遍有疑问的地方,进行有针对性的重点讲解和演示,并在紧接实验课堂之后的教学课堂上,快速对相关的知识点进行回顾。这种由学生先动手实践,后讲解的方式,一方面极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听课时的积极性和专注度,另一方面有效地讲解了相关知识点,在一定程度上少占用了上课课时。
4 结语
给非计算机专业进行VB语言程序设计的授课,一直以来存在着不少问题和困难。华中科技大学在“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指导下,采取了一系列的方法和措施实现该教学理念,同时在教学手段方面进行了现代与传统相结合的改革。实践证明,改革的方法措施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锻炼学生计算思维能力,提高教学质量方面有着一定的效果。随着“以计算思维为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核心任务”的提出,我们下一步的改革工作重点是如何在程序设计课程中贯穿计算思维的理念和方法。参考文献:
[1]马致明.感悟Ⅶ程序设计教学[J].中国大学教学,2008(7):39-41.
[2]吴文虎.我怎么讲好“程序设计基础”这门课[J].中国大学教学,2011(12):10-12.
vb语言范文4
定制软件针对不同用户个性化的实际需求,编制最适用的程序,用户只需具备基本的计算机使用知识,就可以自如的操控软件,不必进行复杂的培训,使用方便。其完全根据企业现有的工作流程编制程序,开发费用低廉,定制软件根据企业实际情况,编制企业所需的功能模块,删除没有实际使用价值的功能,最大限度地缩短开发周期,从而节省开发费用。尊重用户操作及浏览习惯,把对于软件的操控权最大程度地交给用户,是保证软件“简单、易用、智能化、人性化”的重要思路。理清基于VB环境的定制软件系统的层次结构。定制软件的设计开发工作,主要集中在应用层中的定制模块的开发,并成功地应用于多个管理系统的开发工作。
2基于VB环境的定制软件开发模式
2.1结构分析与开发模式
供销管理系统在中小企业、特别是私营小企业的大量应用。通用型软件是以供销的共同特点研制的,不可能考虑到企业的特殊性,无论是在用户界面,还是在具体的操作适用性上均不能满足所有企业的需求。定制软件因此有了很大的市场空间,定制软件主要是解决上述问题,但用户多变的个性化需求,单个定制软件极小的市场份额,必将导致低下的效率与质量。一方面,用户对软件需求的个性化越来越强烈,主要表现两个方面:空间上和时间上的个性化。“空间上的个性化”是指不同用户对同一个软件的需求是不一样的。“时间上的个性化”是指同一用户在不同时间不同阶段对软件的需求也是不一样的。另一方面,定制软件的开发过程,几乎都是从用户登录、权限管理、模块管理等功能开始,最后到查询、统计、报表等功能结束,过程中要历经多次的模块接口定义、版本集成和系统联调,通常还会出现大量的返工。提高软件开发效率和质量的最佳途径就是软件复用。早期的复用仅限于代码复用,构件技术产生后,复用已经上升到应用层,实现了代码级、对象级、构架级和系统级等多个层次的复用,软件复用也变成了一种主动式复用[1],为了复用而设计和开发,并配以有效的管理,以方便查找和使用。这些模块有相对独立的功能。可在不同系统中复用。由于具有“独立性、功能性和互换性”的构件不再依存于系统,软件工程对单体开发者的依赖性随之减弱,质量也随之变得可控[2]。通过对供销管理软件的整体分析,基于VB环境的定制软件,总体结构分成以下几个部分如图1所示。数据层:主要是完成管理数据的存储,基于VB开发环境,数据库系统常用的是SQL及Access。数据层主要是在系统开发时完成的,数据库结构及表属性可以通过人工及程序方式进行修改。数据传输层:完成用户与数据库的数据交换,其可分为本地数据传输及远程数据传输。数据传输协议以TCP/IP及VB自定义协议为主。采用TCP/IP协议,使系统通用性更好,数据接口子程序丰富;采用VB自定义协议,数据传输层的程序开发量大,主要用于基于Intarnet的环境,数据传输速度及安全性较好。应用层:完成数据的录入、整理、数据的统计、查询等任务。应用层可以分成两大部分,通用模块及定制模块。用户的注册及管理权限设置、数据的录入、查寻等是所有系统均包含内容,代码利用效率最高,多以数据库字典生成通用录入、查寻、统计模块。通过上述分析可见,定制软件的设计开发工作,主要集中在应用层中的定制模块的开发。基于VB环境的定制软件,是以通用软件为模板,根据用户实际需求,对定制部分的相应模块进行修改,从而生成新的应用软件系统。大量的开发工作集中在通用软件模板的开发,定制软件是通用软件模板的基础上,从新编写定制功能模块,可以在短期内根据客户要求完成应用软件的开发、修改工作。
2.2基于VB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2.2.1中小学生双语学习多媒体资源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应用客户特殊需求:建构中小学生双语学习环境,加强多媒体双语学习资源的管理与使用。教师对现有电子资源进行收集、整理、标定适应人群,为不同语言水平和学生提供多媒体电子学习资源。对电子资源学习难度的标定由多人评定,收集评定意见,后再进行综合评定;定期向教师发放资源更新信息;统计学生对资源的使用情况。定制模块组成及功能分析:多媒体资源信息提交模块,主要用于教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新发现、新制作的多媒体资源提交给系统管理员;审核模块,相关教师得到要审核的电子资源后,提出评定意见,主要包括资源是否可作、用于哪一年级学生、是否要对提供的资源进行修改,如何修改等,提交给管理者;综合评定信息查寻模块,一方面用于教师根据集体语评议结果进行相关修改,另一方面为教师工作量记酬提供数据;资源使用情况统计模块,通过不同授权,统计教师、学生对资源的使用情况,为教学设计、资源更新等提供决策信息。
vb语言范文5
一、激发学习兴趣,促进自主学习
由于VB程序课程具有知识点多、实践性强等特点,其教学难度也较大,课程较为枯燥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果差等现象。因此,要想中职学生学好VB程序设计课程,首先要做的就是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将学生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在设计课程教案时,教师还是要以书本内容为主,但要让学生明白VB程序设计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如在介绍VB6.0语言时,首先要将VB6.0语言的基本功能、特点都讲解清楚,再通过某些编程中的具体示例来展示VB6.0语言在该编程中起的重要作用。书本要联系实际,多拿中职学生日常生活常碰见的场景举例,如电影院的票房统计系统中,可以通过VB程序设计来编辑一个简单的程序,售出的电影票数量可以通过输入input叠加起来,这样就大大减少了影院工作人员额工作量,通过这些来让学生明白VB程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
二、创造学习情景,加深学习理解
中职学生在学习VB程序设计课程时,面对书本上的各个知识点很难快速理解,所以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应注重创造利于学生学习VB程序的学习环境,以方便学生掌握知识要点。好的课堂情景导入可以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学习的兴奋点集中在课堂之上。比如说当今社会无处不在的密码登录程序,无论是各大社交媒体的登录界面还是邮箱网页版登录界面,我们登录任何一款APP或客户端都需要用户名及密码,在设计教案时我们可以导入密码登录程序的情景。首先截取中职学生常用的邮箱登录界面或QQ登录界面展示给学生来引起学生的注意力,然后边讲解程序员在设计程序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所设计的程序在实际时的可操作性及安全性,最后将密码登录程序的制作流程教授给学生,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使学生能在特定的情景内完成VB程序设计的学习。这样一来,即使课堂学习的知识点较多,也不会使学生产生枯燥的情绪,积极的调动学生的学习激情。
三、加强课堂互动,提高参与意识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活动中,一般都是教??在讲台上讲,学生在讲台下听,遇到难点疑点学生也是等着老师讲,而不是主动问,而本就枯燥的课程理论很容易让学生产生疲惫心理,使得课堂十分的沉闷,也容易让学生养成遇到问题依赖老师讲的习惯。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的和学生发生互动,让学生充分融入到课堂的学习氛围中去。如在讲解Com-mand Button的控件对象时,教师可以在某窗口上增加两个按钮来实现窗口的最大化和最小化,具体做法是将窗口最大化按钮设置为缺省命令按钮,将窗口最小化按钮设置为缺省取消按钮。以上仅靠教师的口头叙述无法表达具体做法,学生也不容易理解,教师应先示范一遍,然后让学生按照要求自己实际操作一遍,如果仅是示范一遍的话,学生也很容易过目就忘。让学生听完之后自己操作一遍,不仅能加强学生心理的紧迫感,同时也能将过去被动的接受学习模式转化为主动学习,通过参与来强化理解。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该让学生们相互的讨论,每个学生碰到的问题都不一样,通过交流能够促进相互的学习。这样一来也打破了过去传统教学中老师占据主导地位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解决学习过程中碰到的疑点难点,学生在解决问题之后也会收获学习的成就感,充分调动学习的自主性。
四、重视实践教学,提升开发能力
所谓学以致用,VB程序设计课程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学生仅通过教师的口述而不实践操作的话是无法掌握程序开发技术的,所以必须通过实践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强化对于书本理论知识的理解,更好的掌握程序设计开发技术。在实际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合理安排上机课程和理论课程,分阶段将实践教学融入到教学活动中去。首先是模仿阶段,学生对于程序设计和代码编写还未掌握透彻时,教师应以书本实例为主,让学生通过模仿来开拓编程思路,待学生掌握一定知识后再分层次对学生进行练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发现学生普遍爱犯的错误时,再在理论课上统一指出并改正,进而提升教学效率。
vb语言范文6
关键词: 项目理念 VB程序设计 课程教学
VB程序设计课是高校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程序设计理念、掌握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具有软件分析、设计和编写能力,提高学生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后续课程打下坚实基础。当前开展的VB程序设计课教学通常利用课堂讲授方式完成教学,教师完成知识点传授,学生被动学习、机械练习,课堂效果差。因此,应在VB程序设计的教学过程中应用项目理论,这样能够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项目相关的概念
项目是指一系列独特的、复杂的并相互关联的活动,这些活动有一个明确目标或目的,必须在特定的时间、预算、资源限定内,依据规范完成。本论文中的项目指利用程序设计软件解决实际问题而制作的程序文件及制作过程中与之相互关联的活动和文档的集合。项目教学法最早见于美国教育家凯兹和加拿大教育家查德合著的《项目教学法》,它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是当今国际教育界十分盛行的一种教学法,尤其是在MBA教育中得到广泛应用。在我国高职教育中也有开展项目教学的案例,华东师范大学职业技术研究所徐国庆博士率先提出项目课程的概念,目前已编制出有关项目课程教材。
二、开展基于项目理念的程序设计教学研究的意义
VB程序设计课课程涉及的班级众多,受众面广。做好教学研究工作,对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尤其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具有推广价值。
1.能够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教学能力。
教师通过软件开发和科研项目研究能够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为提高教学能力奠定基础。通过项目教学研究和实践,教师由说教者变成引导者和组织者,这种转变对于教师自身来说既是一种反思的过程,更是一种改进自身工作的过程。
2.可以有效地改变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差的现状,提高创新能力。
目前广泛采用的讲授式教学法,虽然能够传授给学生系统性的知识,但不利于学生应用能力的提高,造成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差。通过对教师实际开发项目的有效分解,形成一个个鲜活的教学案例,应用项目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这样能够培养学生软件分析、设计和编写能力,提高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为学习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打下良好基础。
3.引入新型课程评价方式,变书本为考试能力。
彻底改变“一张卷子”的传统课程评价模式,研究以评价学生项目为主的过程考核方式。鼓励学生参加创新创业项目、计算机大赛及团队创建自选创新作品,这样能够提高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三、具体工作
1.项目的选择与分解。
(1)为提高教师教学和科研能力选择适当的项目锻炼教师素质,项目要贴近社会实际,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创新性。
(2)教师如何从现有的项目成果中选择适合于教学的项目,所选项目最好是教师熟悉或亲自开发的项目,规模适中,符合教学内容。
(3)如何对项目进行适当分解,形成适合于教学的模块和案例是重点要研究的问题。
2.课程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研究。
应用项目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
3.教学全过程以项目为基础。
强化“项目+理论+实践+实战”教学模式,让项目成为教学的第一步。通过项目掌握知识点并应用于实践,最后通过项目开发进行实战。
4.课程考核项目检验。
引入基于项目的过程考核课程评价模式,强调创新。
四、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实施步骤
1.研究思路、研究方法。
拟采用“案例研究法”、“文献法”、“测验法”、“比较法”、“调查法”、“定量分析法”及“经验总结法”进行研究。
(1)教学方案讨论、调研。组织课题组成员和相关专家开展讨论,确定项目目标、内容、方案和实施计划。
利用“文献法”、“调查法”和“比较法”,开展项目调研,整理相关资料,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调查学生现有的程序设计基础和对课程的需求,形成初步方案。
(2)项目应用于教学。开展教师项目训练,选择适合于教学的项目进行实践,应用项目教学法与案例教学法等,强化基于项目的过程考核。
(3)利用“定量分析法”和“经验总结法”分析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应用后的实际效果。
2.实施步骤。
(1)加强理论学习,查找文献,广泛调研,充分了解程序设计课程教学现状,吸收教学改革的成功经验和理念,学习各种教学方法,重点学习项目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提高理论水平。
(2)制订课程教学改革方案,包括设计教学目标、教学方法、课程考核方法及教学实施步骤等。
(3)实践阶段,项目应用于教学全过程。
(4)分析教学改革应用后的效果。对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实施改革,对所授课班级进行试点应用,跟以前的授课班级对比分析,总结改革后的效果及优缺点。
五、结语
做好基于项目理念的VB程序设计课程教学研究,教师首先应该通过科研项目的研究提高自身科研和教学能力,这是实施以项目为基础的教学工作的基础,进而通过教学方式、方法和课程考核方式研究全面提高VB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