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道德试题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职业道德试题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职业道德试题

职业道德试题范文1

职业精神是职业道德的前提,职业精神是与人们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具有职业特征的精神与操守,从事这种职业就该具有精神、能力和自觉。职业精神由多种要素构成,它们相互配合,形成严谨的职业精神模式。职业精神的实践内涵体现在敬业、勤业、创业、立业四个方面。

职业道德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职业道德是指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职业与职工、职业与职业之间的关系。狭义的职业道德是指在一定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体现一定职业特征的、调整一定职业关系的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

(来源:文章屋网 )

职业道德试题范文2

关键词:职业指导人员;职业素养;提升

根据教育部网站2012年11月24日的“关于做好201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今后高校校级专职指导就业工作人员数量与应届毕业生人数比例不低于1∶500。通知指出,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99万人,比2012年增加19万人,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更加复杂严峻,“要继续保持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的基本稳定,实现就业人数持续增加,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更加充分”。通知要求各地各高校要将就业指导教师纳入学校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范畴统筹考虑,建立和完善就业创业指导教师聘任、培养、使用、考核和激励制度。由此可见,就业指导工作已日益受到重视,就业指导教师的职业素养提升就变得愈加重要了。

有数据显示,2010年和2011年,我国绝大多数省份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已高于本省普通本科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但同时中国产学研合作教育协会常务副会长、北京教科院副院长吴岩指出“我国高职教育不能仅满足于高就业率,下一步努力的重点应该是提高就业质量。”可见,高职院校就业指导的重点是提升学生的就业质量。而要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职业生涯成长与发展,就必须进一步提升职业指导人员的职业素养。

一、高职院校职业指导人员职业素养现状

1.人员配备不足

2007年公布的数字显示,全国各类高校就业指导人员与毕业生的比例为1∶2000-3000,而2005年,这一数字为1∶1500。上述比例距离教育部下达的1∶500的指标相去甚远。高职学校的职业指导人员的师生比甚至低于平均值。由于人员配备严重不足,职业指导工作只能流于形式,职业指导工作不能有效深入开展,更谈不上职业指导人员业务能力的提升。

2.人员构成复杂

各高职校的职业指导人员有的是由学工人员担任,有的是由班主任担任,还有的是由德育课任课教师担任。且职业指导人员大都是兼职、临时的,没有一支专职的、有组织的、专业的职业指导人员队伍。

3.专业化水平较低

职业指导人员的职业资格认定也就是近些年来才开始的,高职院校中很多从事职业指导工作的人员还不具备职业指导资格。高职院校中很多从事职业指导工作的人员所具备的职业指导方面的知识大多是凭借自学、阅读一些相关书籍或是参加一些零散的培训,缺少系统正规的专业培训,因此,其专业化水平整体还较低。

4.职业素养整体不高

职业素养概括地说包含以下四个方面:职业道德、职业思想(意识)、职业行为习惯、职业技能。由于专业化水平较低,高职院校中很多从事职业指导工作的人员大都是自发成长,在职业素养方面都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二、高职院校职业指导人员职业素养提升的必要性

1.对提高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率及提升就业质量的促进作用

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率虽然较高,但就业质量却并不高。学生由于普遍认识到当前的就业竞争压力和自身的学历水平不高的问题,在求职就业过程中,有的就表现为生存型就业,即能找到工作就行,他们找的工作工资待遇一般较低;有的表现为盲目型,即随便找个工作,不满意就换,时间不长就频繁地更换工作;还有的表现为依赖性,即依靠学校的推荐或者是亲朋好友的帮助,没有主见。总之,学生对自身的职业生涯发展缺少规划,这也极大限制了他们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在这种形势下,高职院校的职业指导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职业指导可以帮助学生认识自我、规划人生、激发潜能。

2.对学生在校期间学习方向的指导作用

在系统的职业指导下,学生才能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规划,为自己确立明确的职业发展目标。在职业目标的指引下,学生的学习方向更加明确,他们将会有意识地主动学习有助于目标实现的知识。在目标激励下,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也将大大提高,将不再虚度在校期间的宝贵学习时光。

3.对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指导和促进作用

高职院校学生虽然学历水平不是很高,但每个人的职业生涯都是不断发展的过程,职业指导应帮助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身的职业生涯。职业指导可以帮助学生及早规划,为自己的职业生涯绘制一幅宏伟蓝图,并帮助他们设计一条实现目标的有效路径。

职业指导能够更好地实现人职匹配,人尽其才,激发学生潜能,促进学生职业发展。

三、高职院校职业指导人员应具备的职业素养

职业素养是指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是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包含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行为、职业作风和职业意识等方面。高职院校职业指导人员应具备的职业素养:职业道德方面,要爱岗敬业,刻苦钻研业务,团结协作,热爱学生,有积极帮助学生的工作热情,并有高尚的值得学生信赖的人格品质;专业知识技能方面,一个合格的职业指导人员应具备心理学知识、职业指导知识、劳动法律法规知识,还应具备信息采集与处理的能力,人际沟通能力。除此之外,高职校职业指导人员还应具备广博的文化知识结构,比如具备教育学、管理学、社会学等方面的知识,以及具备通过调查研究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和一定的预测能力。

四、高职院校职业指导人员职业素养提升的途径

1.高职院校职业指导人员要努力提升自身素质

(1)关心学生成长,有研究学生的热情。职业指导人员要把以人为本作为思考和行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人为本就是要以服务对象为核心,把服务对象的呼声和要求作为第一信号。以人为本就是要尊重服务对象,要尊重其人格,尊重其情绪体验,尊重其个人选择。高职院校职业指导工作的对象是学生,职业指导要做到以人为本,就必须以促进学生发展为出发点和目的归宿,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实际需求出发。因此,要做好职业指导工作,就必须充分地认识了解学生,必须有足够的热情走近学生,尊重学生,了解学生,研究学生。

(2)调研了解社会人才需求状况。高职院校的职业指导工作连接着学生和用人单位。职业指导工作不仅要立足学生,还要面向社会需求。所以,高职院校的职业指导人员还必须走出校园,及时调研了解社会人才需求状况,这样才能提高职业指导的时效性、针对性、有效性。

(3)刻苦钻研业务,不断学习前沿知识,积累经验。高职院校职业指导人员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业务水平是专业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首先,职业指导人员要面临不断变化的情况,遇到层出不穷的新问题,这就需要职业指导人员坚持自我提高,不断提高技能,努力提升自身素质。其次,高职院校的职业指导人员是为学生的求职就业提供帮助的人,应当是学生值得信赖的人,应当给学生以安全感,这也需要职业指导人员要有坚实的专业基础。最后,教育部要求各高校要着力提高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质量。高校要加快建立职业发展咨询室,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咨询指导。有条件的高校要成立就业创业指导教研室,进一步加强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和学科建设。职业指导质量的提升还有赖于职业指导人员努力钻研业务,不断加强学习,在工作中不断探索新方法,积累新经验,从而不断推动高职院校的职业指导工作。因此,高职院校职业指导人员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4)团队协作,共同提高,与专业课教师加强协作。高职校的职业指导工作不是孤立的,由于各专业具有不同的特点,因此高职院校职业指导人员必须加强和各部门的协作,增强对专业的了解。了解各专业的设置及其对应的职业群、岗位群、职业发展路径,这样才能使职业指导落在实处,提高职业指导的针对性、有效性。

(5)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职业指导工作是一项复杂的工作,职业指导人员要具备复合能力。职业指导人员不仅要具备完整的专业知识,还必须要有较强的职业敏感性,与不同学生打交道的能力。所以,职业指导人员必须主动学习,积极接受继续教育培训,提升自身的业务素质和职业技能。职业指导人员还应不断学习,使自己的知识结构不断更新,扩充自己的知识面,例如学习一定的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等学科的综合知识,以及一定的心理咨询知识,以便能够更好地为学生提供职业指导服务。

2.高职校要建立健全职业指导人员的管理机制

(1)促进职业指导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加强队伍建设。教育部要求各地、各高校要努力提高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制度化、专业化、全程化、信息化水平。要调集精兵强将,充实就业指导队伍,要加强就业指导课程建设,要把就业指导课列入必修课或必选课,积极开发就业创业指导教材,促进就业指导学科建设,促进就业指导教师队伍实现专业化和职业化。高职院校必须高度重视职业指导教师队伍的建设,把优秀教师吸纳到队伍中来,集中力量把职业指导工作做好。

(2)建立健全培训机制,提供培训提升、交流的机会。高职院校职业指导人员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不仅依靠广大职业指导人员自身的积极努力,还有赖于学校协同有关部门共同建立健全培训机制,使培训系统化、制度化,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培训学习提升以及交流经验互通有无的机会。

(3)建立健全职业指导人员的评价、激励机制。目前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人员大多是“兼职”,对从事就业指导工作的人员岗位也没有具体明确的规定和要求,缺少具体的考核体系,也影响了就业指导人员的职务、职称晋升。如此,要加强高职校职业指导人员的队伍建设,就要求高职院校必须将就业指导教师纳入学校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范畴统筹考虑,建立和完善就业创业指导教师聘任、培养、使用、考核和激励制度。评价机制的建立可以从职业指导效果上进行评价,从社会反响角度进行评价,从用人单位的反馈意见上进行评价,从学生及其家庭反馈角度对指导老师进行评价。总之,评价做到要客观、全面、公平、公正,能够以评价促进职业指导工作的更好展开。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则有利于提升职业指导人员对自身工作的认识,增强职业指导人员的职业价值感,从而促进职业指导人员自发提升职业素养。

3.政府相关机构要加强和高职院校的协调合作

高职院校职业指导人员职业素养的提升应以其自身努力为主,但还需要学校的激励扶持以及社会各方面力量的大力支持。

参考文献:

[1] 周锦成.大学生就业指导创新思路[J].江苏高教,2005,

(2):115.

[2] 张晖怀.高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探析[J].集美大学学报,

2005,6(1):78.

[3] 周红,周燕.欧美高校职业指导对我国高校职业指导的

启示[J].中国高教研究,2008,(3):23.

On Promotion of Career Guidance Staffs’ Professionalism

in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

MA Hai-yan

职业道德试题范文3

【关键词】就业指导 职业指导 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1-0003-02

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一直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人才培养和社会稳定。目前就业指导课程已全面普及,但高校往往追求高的就业率,而忽略就业指导教育的真正意义,纯粹为就业而进行就业指导,但是对于当前高校生存在的问题及人才培养的要求,势必是要将传统的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向职业指导课程体系转变。

一、就业指导和职业指导的区别与联系

现行的就业指导是侧重于对大学生就业政策和就业技巧的教育,是对大学生进行初步的职业规划,为其提供有价值的就业信息,帮助他们掌握必要的就业技巧,进行必要的准备和合理的短期评估等等,简单地说,就是给予求职大学生必要的帮助,以便能找到一个合适的岗位和职业,时间的跨度主要是大学生的四年就读时间,尤其是毕业生离校前的学期。

结合当前我国职业指导发展的具体情况,可以将职业指导的含义表述为:职业指导是为求职者就业、就业稳定、职业发展和用人单位合理用人,提供咨询、指导及帮助的过程。职业指导的工作目标可以概括为三点:帮助就业,帮助就业稳定,帮助实现职业生涯的发展。职业指导是贯穿人的一生的,是其职业角色的总和。从职业指导的含义和工作目标可以看出,职业指导区别于就业指导是其不单是就业指导的帮助就业,还要帮助就业稳定,帮助实现职业生涯的发展。因此,可以说就业指导只是职业指导中的一部分,两者虽有相同的地方,但又是不能等同的。

二、职业指导在高校就业工作中的内容

从职业指导工作的角度去分析和理解,高校就业中的职业指导可以理解为:高校的职业指导是针对在校学生进行的一个就业教育、职业发展培养和职业咨询,同时及时与社会用人单位合理用人进行调查沟通,从而帮助大学生就业稳定并有一个良好的职业生涯发展的过程。在高校整个教学计划中,通过对在校学生进行职业意识,职业规划,职业目标及职业道德的针对性教育,从而促进学生职业素质的发展,并对学生进行职业指导,最终达到帮助学生根据自身的特点和社会需求来进行正确的职业生涯规划,并作出合理的职业决策。也就是说,在高校进行大学生职业指导教育时,要求职业指导人员尽可能地帮助大学生认识到自己的兴趣、能力水平以及价值观,帮助他们认清工作环境和职业发展的方向和途径,提高他们的职业决策的能力,还能帮助他们更好地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稳定工作,以适应将来的生活。

三、职业指导在高校就业工作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1.职业指导在高校就业工作中的作用

职业指导的功能和作用可以从多方面进行考查,不仅在对促进就业方面有重要作用外,也深刻地影响着个人和工作两个方面。从个人方面,概括地说,在职业准备中具有导向功能,在选择职业过程中具有定向功能,在求职过程中具有信息提供、能力训练的功能,在职业生涯过程中具有促进发展的功能。从工作方面,有助于建立科学开展就业服务工作的意识;有助于促进就业服务工作的质量和效果;有助于就业服务工作的提升和改革;有助于就业服务队伍的建设。那么,无论是从促进就业还是从对个人和工作的影响,对大学生而言,一方面可以促进其顺利就业,另一方面可以使得大学生对职业有定向选择的作用,也会在求职过程中针对自身存在的薄弱环节进行锻炼和提升,进一步完善自我的职业生涯目标;对高校职业指导工作而言,能够使得高校职业指导服务工作的进一步完善和建设,提高工作人员的意识和保证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2.职业指导在高校就业工作中的重要性

结合当前高校大学生的就业情况以及高校就业工作现状来看,开展职业指导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职业指导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体现对个人的价值

首先,职业指导可以帮助学生了解社会对不同职业角色的具体要求,了解企业文化、价值,从而确定个人职业理想,增强自我社会适应能力。其次,职业指导有助于学生做出明智的职业选择,制定职业规划,可以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学会分析,提高就业竞争力。再次,职业指导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和个性发展,高校大学生本身就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通过职业指导,能够帮助学生正确选择职业、获得职业、适应职业,从而获得满足感和愉悦感,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克服职业选择过程中的各种心理冲突。

(2)针对高校大学生,开展职业指导工作具有较强的社会价值

高校的职业指导是通过积极获取社会就业信息,然后向大学生传递社会职业的全面信息,使得大学生充分了解社会的需要和机会,了解职业岗位要求和职业岗位对应聘者的知识、能力、个性的要求,从而结合自身的兴趣、能力、需要作出合理的职业决策。这是有益于社会合理地开发利用人力资源,为社会发展提供合适人才,以提高人才效益的重要举措,发挥了较强的社会价值。

(3)职业指导是解决高校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必要手段

2003年开始扩招以来的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加,而社会提供就业岗位增加有限,这使得就业市场供需矛盾日益凸显,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将更加严峻,这种状况同时体现出高校在职业指导方面需要更加深入开展。如何去应对这种形势,使得大学生顺利就业,职业指导是必不可少的手段。如果高校还停留在单纯的追求高就业率指标上,没有真正重视职业指导,从实际意义上帮助学生稳定就业,后果是严重的。

四、促进就业指导向职业指导课程体现转变的实施策略

1.促使高校领导对高校大学生职业指导工作的真正重视

促使高校领导的重视是必要的,只有领导的重视才会在各方面给予强大的职业指导工作的积极支持,这是最为重要的一步。让高校领导认识到职业指导工作不是就业指导工作,两者有关联也有不同,主要是内涵的深浅不一致。高校在做好就业指导的工作时候还是不够的,帮助学生就业达到提升就业率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实现职业指导的目标,帮助就业稳定,帮助职业生涯的发展才是高校教育的目标。

2.完善职业指导课程体系,建立专门职业指导机构

职业指导课程体系的建立,直接影响到职业指导课程教学质量。高校应该深入研究适合本校大学生特点,建立起涉及到大学生从入学到毕业到步入社会的整个职业指导课程体系,保证课程的连贯性。同时也积极研究实践教学方法,改变单一的教学方式,多采用让学生参与实践参与讨论的教学方式,从而达到在实践中能真正解决实际问题。另外,高校除了进一步完善原有的就业指导中心外,也要研究专门职业指导机构的设立,有效地发挥职业指导的作用。

3.加强对职业指导队伍的专业化建设,发挥学生工作教师的优势

职业指导队伍的专业化建设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是直接聘请有相关职业资格的专业人才加入职业指导队伍,从而带领整个职业指导队伍;另一方面是对校内原有职业指导教师的专业化培训教育,可通过定期的职业指导培训,要求考取职业资格才能上岗。另外,也要发挥学生工作教师的特长,因为学生工作教师本身在做学生管理工作,跟学生有着最直接的接触,在职业指导工作中可以发挥及时指导,有效跟踪的作用。

4.运用校内外教学实训资源,深入开展职业指导实践活动

目前高校内根据不同专业都有不同的专业实训室或实训基地,学校可将课程实训和职业指导实践活动相结合,从课程实训中贯穿职业指导实践,为学生提供更多使用机会,最大程度上保证了职业指导的有效性。

五、结论

总之,职业指导在促进高校大学生就业工作中起着帮助学生实现就业,实现职业生涯规划的发展的作用,同时也体现了重要的社会价值,是解决就业难问题的必要手段。因此,从传统的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向职业指导课程体系的转变是形势的要求,是各个高校今后就业工作的重要方向。

参考文献:

[1]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培训就业司,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创新职业指导——新理念[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4

[2]曾雅丽,谢珊.大学生全程化职业指导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6

[3]吴家霆,梁鹏,刘贤桂.试论高校职业指导推动和开展[J].价值工程,2010.5

[4]曹雷.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服务体系的构建[J].现代农业科技,2010.6

职业道德试题范文4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业指导与援助

职业指导具有两大功能,一是教育的功能,二是援助的功能。以这两大功能为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职业指导的内容应包括三个方面。

加强职业意识、职业理想、职业道德教育

如果学生对即将从事的职业缺乏向往与追求,就不可能珍惜在校的学习生活,不可能为了胜任职业而自觉地提高自身素质。朱苏力对北大的毕业生曾经这样说过:“我从来也不担心北大的毕业生会没有理想以及理想是否远大,而更多的是担心你们能否从容面对平凡的生活,特别是当年轻时的理想日益变得遥远、模糊和暗淡起来的时候。”当今社会缺少的是如何教育学生安于平凡的生活,安于平凡的岗位,我们的学生将来从事的职业都是极其平凡的工作,这就要求在平时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了解与自己所学专业对应的职业或职业群,关心这些职业的变化。要注意收集并及时向学生宣传与自己专业对应的行业中那些做出突出贡献者,让学生看到各行各业都有领一代的成功者,引导学生不仅关心这些职业,而且逐步喜欢这些职业,热爱这些职业,从而培养起学生的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

职业兴趣是可以培养的,这是职业指导的重要理念。刚入学的新生不喜欢所学专业,往往是因为受到社会上鄙薄职业教育的影响以及对即将从事的职业缺乏真正了解的缘故。教师在专业教学过程中,在课堂上应不失时机地向学生介绍与本专业相关的一些职业,让学生理解“最适合自己的职业就是最好的职业”这句话的真正含义,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自觉地进行切实可行的职业设计。

职业生涯设计是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自身实际,制定未来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的过程,是对个人职业前途的展望。职业生涯设计的过程可分为四步,即分析自身条件、确定职业目标、规划发展阶段、制定实现措施。分析自身条件的过程就是引导学生从职业的角度了解自己、了解社会的过程;确定职业目标、规划发展阶段的过程就是引导学生从个人生存发展的需要与小康社会建设的需要去考虑未来的过程;制定实现措施的过程就是自我约束及自觉性形成的过程。这四个步骤环环相扣地推进,可使职业生涯设计的全过程成为职业理想确立的过程,并落实到提升自身素质的动力机制的形成上。

职业生涯设计不仅有利于职业理想教育,而且对职业道德等其他方面的教育同样能发挥载体作用,例如,学生对某一职业目标有所追求,必然会主动了解该职业对从业者包括职业道德在内的素质要求,必然会在为提高自身职业能力制定措施的同时,制定养成职业道德行为习惯的措施,并自觉地落实这些措施。因为他懂得,干一行就得按这一行的规矩办,否则就不可能在这一行中立足,更难以得到晋升,难以实现职业生涯设计的目标。通过职业生涯设计,可以把职业道德行为的养成教育由学校的“要他养成”变为学生根据行业特点与自身发展需要的“我要养成”。

开展创业教育

当前,从我国的就业形势来看,中专生与大学生就业出现了虚假饱和的状态,一些热门行业人满为患,而一些不景气的、边远地区的行业则难以引进和留住有用之才。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表面上看是人才市场机制运营的结果,实际上问题出在教育上,是因为教育墨守成规、教育目标与人才培养模式仍建立在某个行业部门基础之上的缘故。在向知识经济转型时期,只能有一部分毕业生到相关的行业中去工作,而更多的毕业生需要自行创业,自谋职业。在一个高失业率而竞争激烈的社会中,自主创业是“突出重围”的重要武器,因此,创业能力对个体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中等职业学校创业教育应着重开展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培养学生的创造型人格创造型人格强调在个体创造行为中人格因素所起的作用,是由动机、兴趣、信念、性格、气质、能力等多种心理因素构成的有机整体。创业教育应首先考虑培养创造动机、创造意识,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独创性。创业人才的特点在思维特点上表现为不被陈规旧俗束缚,能随机应变,充分发挥创造性,能摆脱惯性,改变定势,还能从习以为常的现象中发现那些不属于已有知识和观念范围内的东西,探索未知是大多数创业人才所具有的品格。

教学生学会怎样做、和谁做的知识怎样做,就是如何将知识转化为产品、商品,创业教育的作用在于为学生提供应有的知识整体、经验整体,激发学生将知识转化为产品的意识,让学生在知识产业化上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为以后抓住机遇创造条件。和谁做,就是教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沟通以达到共赢,掌握与社会对话、沟通的知识和能力。商场不同于战场,在当今的商业竞争中,只有懂得与人合作、懂得化敌为友,才能获得更大的收益。创业教育必须注重对学生人格方面的教育,使知识、能力、人格相互融合,显现出创业教育的特色。

教育学生关心社会社会是创业教育的大课堂,社会上的一切发展变化都会为创业提供机遇和信息,应使学生学会关心社会,对社会发展有一种责任感、使命感。每个人都生活在社会之中,人要从社会中获取生存需要的物质与精神产品,同时也要给别人提供所需的物质与精神产品,一个人的社会网络越发达,就越能获得更多的知识和信息,同时也会增加创业的机遇。

为学生提供就业指导与援助

这里需要教师做的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帮助学生进行职业选择教师应及时向学生提供准确的职业信息,要让学生懂得在进行职业选择时必须考虑以下几个要素:

1.发展机会。指毕业生到用人单位工作后的发展机遇如何,在预期时间内(比如3年、5年或10年)可以取得怎样的业绩或晋升到怎样的职位。毕业生可以根据该单位的发展前景、人事管理制度与培训机制等对自己未来的发展可能性做出判断。

2.经济收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价值观念的转变,经济收入水平已日益成为人们社会地位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人才的价值应该在经济收入上体现出来,住房商品化、倾向化的政策走向都在客观上引导毕业生在选择用人单位时将经济收入水平放在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

3.对生活方式的影响。不同的职业对从业人员的工作要求与生活习惯的影响是不同的。毕业生在做出选择前应对用人单位员工的一般生活方式有必要的了解,看看自己是否愿意和能够适应这样的生活方式,这对个人生活质量与家庭幸福具有重要的影响。

4.能否发挥特长。毕业生在用人单位若不能发挥自己的特长,就会导致人才的浪费,同时也将阻碍自己事业发展的进程。这里所指的特长包括个人的素质、能力与专业技术上的优势。

分析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择业在职业指导工作中,教师必须明确,学生作为独立的个体,每个人都具有自己独特的能力模式和人格特征,这种能力模式和人格特性是与某些具体的职业相对应的,职业指导就是要解决个人的兴趣、能力等与具体职业相匹配的问题。学生在面临具体的职业选择时,会表现出不同的择业心理,如功利心理、安全心理、名望心理、舒适心理、方便心理、奉献心理等,这会使学生处于一种矛盾的心理状态中。教师只有了解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掌握不同职业对求职者的心理素质要求,才能帮助学生进行比较分析,选择既适合个人特点又有可能得到的职业,最终实现人与职业的匹配。教师只有研究学生的择业心理,才能使学生避免在职业生活中,特别是在职业选择和职业转换过程中,由于心理上的冲突导致长期的焦虑、不安,产生择业心理障碍,影响个人的心理健康。

职业道德试题范文5

[关键词] 零售业 体验营销 正佳广场 宜家

一、前言

21世纪,随着中国市场的不断开放,国外的一些著名零售企业纷纷进入,这些外资企业,大多有着良好的市场定位,先进的经营理念和营销方式,在进入中国的短短几年内迅速占领市场,给国内的零售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因此,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零售业应该关注细节,以细节管理打动顾客,以细节管理创造效益,而体验营销正是一种最有效的手段。我们可以看到随着体验经济时代的来临,国外很多零售企业都已经或者准备充分运用体验营销的各种手段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进而提高顾客的满意度、忠诚度。

然而,虽然现在我国很多企业都在提倡实施体验营销。但放眼零售业,真正把体验营销做好的企业却不多,到底怎么才能在零售业中做好体验营销呢?下面我们就从宜家和正佳广场两个实例中总结出实施体验营销的成功之道。

二、零售业实施体验营销的成功之道

1.体验的成功实施需要一个主题

主题的理念要正确,要与社会发展趋势相吻合,要与消费者的需求相一致。体验要根据不同的目标市场需求,设定一个明确的体验主题,并且所有的服务都围绕这一主题,通过对事件、情景的安排以及特定体验过程的设计,引起消费者心理需求的共鸣,最大程度满足消费者的精神需求。现代的消费者越来越追求精神上的享受,越来越有个性和主见,所以体验的主题应该符合社会的发展趋势,应该符合消费者的需求,所设计的体验活动能够吸引消费者,引起消费者心理需求的共鸣。

正佳广场的设计理念是:超前30年,体验式主题购物乐园。在正佳广场每个星期都有三、四场的活动举行,一般都是汽车、娱乐、电视等方面的活动,令到广场与消费者进行更多的互动,创造了一种良好的氛围。正佳广场在每年的三大黄金周都会分别策划不同的主题,由广场的管理部门和所在店铺的商家一起围绕主题进行一系列的活动。例如,在2006年国庆的黄金周里面,正佳广场举办了首届正佳时尚节。来自全国十大省会城市并进入“美在花城”总决赛的20位佳丽,现场演绎了著名服饰品牌。在2007年的春节农历初一至初八,广州正佳广场举办的新春嘉年华主题活动轰动全城,一连八天请来北京的12位民间艺术家大玩绝活,每天六场表演,场场爆满,共吸引约15万人次亲临现场观看演出,受这一利好因素,春节期间,正佳广场的客流总量同比增长两成,近百家主力店及明星店铺的生意均有两至六成的增幅。

2.体验的成功实施要有良好的产品做支持

产品是销售的核心,消费者在进行购物的时候首先关注的就是产品的质量。提供丰富的产品来满足不同层次的消费者的需求,才能吸引顾客,留住顾客。

宜家鼓励消费者尽可能接触各种各样的产品,是因为宜家出售的家具都经过严格的测试,符合国际标准和规范。其中“破坏性”测试表现出测试的严格程度,以模拟真实生活的使用情景为测试基础,用以确保产品经久耐用。如在厨房用品区,橱柜从摆进卖场的第一天就开始接受测试机的测试,橱柜的柜门和抽屉不停的开,关着,数码计数器显示了门及抽屉可承受开关的次数。经过这些严格测试的产品,在顾客中树立起具有优良设计和完整功能的形象。如果宜家出售的产品质量存在问题,那在消费者在体验的过程中产品很容易造成损坏,就会破坏企业在顾客心目中的形象,造成重大的损失。

3.体验的成功实施要精心营造舒适、愉悦的零售环境,为消费者留下美好的知觉体验

零售业属于服务行业,消费者的购物过程实际上就是一种生活体验过程。随着消费者的日趋成熟,他们不仅把购物看成是一种享受,而且把购物环境中的各种因素归结成一种心境体验。从客观方面来看,购物环境通过其空间、结构、灯光、色彩、音乐、气味及良好的服务来烘托出一种氛围,从主观方面来看,购物环境则是一定的气氛或情调,使消费者在购物过程中产生一种特殊的心理感受。精心策划购物环境是为了创造知觉体验,充分利用感性信息,通过影响消费者更多的感官、感受来介入其行为过程,从而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决策过程及行为。

正佳广场剧场式设计、空间层层递增“金三角”客流引导体系、挑高七米的7000平方米园林生态中庭、拉斯维加斯四季梦幻天幕、极富异国情调的欧陆柱廊、100000平方米大型室内主题乐园、超大型真冰溜冰场、世界美食广场等吸引了成千上万的顾客在里面进行消费和娱乐。

4.体验的成功实施需要零售企业员工提供高素质的服务,并与顾客进行情感上的沟通,给顾客留下难忘的情感体验

在销售过程中,销售人员要有较高的素质,能为顾客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回答顾客提出的各种问题,并与顾客进行较好的交流。零售企业也应该加强售后服务,提高顾客满意度。零售环节商品的交易活动结束后,并不意味着营销活动的终结,真正的销售始于售后。

在宜家购买家具,宜家会提供很多商品的信息,令顾客能够全面掌握真是的商品信息而做出明智的购买决定。在宜家还设有儿童乐园,里面有专人照看着孩子,孩子还可以在里面尽情的玩耍,家长门就可以放心的去宜家进行购物。还有送货服务和退换服务。宜家现在广州的送货价格是5000块钱以上送货价格60块。在宜家所购买的产品,在60天内,如果有不满意的地方可以拿回宜家进行退换送货。

5.体验的成功实施需要优秀的管理,能提供给消费者更多的便利

管理的到位就能够给消费者提供舒适的便利,节约了消费者的时间,成本。在消费者的体验过程当中,如果花费的无谓成本越大,时间越多,那消费者的购物体验越糟糕。因此,提供各种便利也是影响零售企业实施体验营销的重要因素。

在宜家,全球的每个分公司都是围绕进行工作的四项主要任务之一就是要令企业成为高效,配备人员的销售机器。销售机器的含义其实就是希望整个商场可以成为一部完全自我运转的销售机器。就是企业内部有着良好的管理系统和规则,能够自我进行运行。

在正佳,独特的管理模式也是其核心竞争力之一。正佳广场如此大的规模,要令到消费者在广场里面享受到高质量的消费体验,就需要良好的管理模式。正佳广场属下有五个子公司,包括物业管理、经营管理、旅游公司、汇丰公司和信息公司。其中物业管理公司主要负责物业方面的管理规范,而经营管理公司又包括营销推广部和租赁经营部两个部门。营销推广部主要负责大型活动的策划,广告、招商等,而租赁经营部门负责商铺的出租和搬出等。汇丰公司负责正佳广场的收银,信息公司主要负责公司的网站维护,信息平台等。每个子公司有其相应的责任,但又相互合作,形成一个密切高效的管理系统,令到正佳广场能够很好的运转,提供给消费者无限的体验乐趣,打造了真正的“亚洲体验之都”。

三、结论

宜家在短短的60年里面就发展成了世界现代家居行业具有强大竞争优势的全球性企业,目前总共有236家宜家商场分布于34个国家和地区。而正佳广场率先引进世界先进的体验经济模式,将购物与“体验”融合,并以超前时代三十年的商业规划,成就了“亚洲首席体验式购物乐园”的地位,成为与拉斯维加斯、纽约第五街、东京银座并肩的体验经济巨人。

通过宜家、正佳广场成功实施体验营销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到,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体验消费时代已悄然而来。在激烈竞争的零售业当中,零售企业应密切关注这种变化,认真研究和把握体验消费的特点和规律,再结合企业自身的特点,通过体验营销的策略和手段满足消费者的体验需求。真正做好体验营销,必将带给企业无限利润空间和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郑灿雷:浅谈零售企业如何实施体验营销[J].江苏商论,2004,(11)

[2]姚仁杰:体验营销在零售业中的应用探讨[J].商场现代化,2006,(04)

[3]郑继兴刘航:零售终端体验营销策略探析[J].商场现代化

[4]周岩远江著:体验营销.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2

职业道德试题范文6

关键词:就业困难;大学生;职业指导;措施;对策

1 就业困难大学生群体形成的原因分析

高校就业困难大学生群体形成的原因,主要包括社会环境因素和高校自身的因素。一方面,从社会环境因素讲,随着高校大量扩招,导致社会需求量与毕业生数量之间存在巨大差距,造成"供大于求"的现象。另一方面,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存在问题,高校许多专业不能紧跟社会需求,造成培养出来的大学生不能满足社会需求,"眼高手低"现象以及企业招聘不到合适的毕业生现象时有发生。产生这一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其一,高校专业设置不能紧跟社会需求,课程设置偏重理论教学,应用型和操作性不强。其二,高校就业指导队伍素质不高,就业指导形式单一和效果不明显。表现在对就业指导教师培训不够,课堂理论讲解多,求职环节现场指导与模拟不够,就业指导效果不显著。

2 政策和制度上保障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

政府层面和高校层面要从政策和制度层面保障高校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工作,积极寻求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

第一,根据就业困难大学生的实际需求,从政府层面出台相应政策,保障这一群体有业可就。继续完善"西部计划"、"大学生村官计划、"大学生义务服兵役"、"特岗教师计划"、"三支一扶计划"等各类计划项目的政策。通过激励政策和保障措施,使就业困难大学生群体有精神支持和物质保障,以便他们更加积极地去就业。政府要继续在助学贷款代偿、住房补贴、毕业生户口政策方面营造宽松的就业政策。另外要继续加强和规范用人单位人才选拔方面的监督,积极关爱就业困难大学生群体。

第二,高校要积极调整专业设置,紧跟社会需求,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高校要突出实践教学环节,在培养计划中增加实践教学环节的学时,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实践,提高动手能力。注意加强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积极与相关专业企业建立实习与就业合作关系,实现企业用人需求与学校人才培养的无缝对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环境及通畅的就业渠道。

第三,加强职业生涯教育,配备高素质的职业指导教师队伍。高校要将职业生涯教育纳入学生培养方案中,从大一入学开始到大四毕业时结束,不能只在毕业生中进行。另外,加强就业指导教师队伍的培训力度。加强就业指导课教师参加国家就业指导师培训和研修等相关学习和培训,提高就业指导教师的指导水平。同时,要将就业指导课程与各种形式的实践课程相结合。要构建完善的职业指导体系,形式以就业指导课相关课程为主,就业报告、就业咨询、就业现场模拟比赛等活动为辅,将就业指导教育与就业咨询服务紧密结合起来,构建完整、科学、高效的就业指导体系。

3 针对各类就业困难群体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指导工作

高校就业困难群体包括因家庭贫困、心理问题、学习成绩、就业观念、他人不当引导等多种因素造成的就业困难。针对各类就业困难群体,高校要结合他们实际的情况,分类指导,从各方面想对策,解决他们的就业困难问题。

针对因家庭贫困而在就业方面出现困难的学生,要在经济上提供支持。比如通过发放学校和学院"求职困难补助"等措施,解决毕业生求职时交通、着装、求职材料、求职培训等方面的费用,切实解决他们因经济问题而造成的就业困难。

针对因心理问题造成就业困难的学生,要在心理咨询方面提供相应的指导和服务。通过心理疏导,帮助就业时出现自卑、迷茫、失落等心理问题的学生,使他们正确认识自己,树立自信,找准定位,提供可参考的就业目标,并加强后续跟踪服务。

针对因学习成绩差而导致就业困难的学生,要在学业帮扶上下功夫。特别是有多门不及格考试和需要清考的学生,要帮助他们尽快通过考试,修满学分,解决他们在求职时可能出现的被拒面和拒签情况的发生。

针对因就业观念有问题、就业期望值较高的学生,要耐心地帮助学生分析就业形势和大学生求职薪水状况,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鼓励他们到基层就业,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适当降低就业期望值。

针对他人不当引导,比如父母、亲戚朋友等对就业地域、就业单位、就业工资等方面给予的不当引导和干扰而出现的就业困难,要加强与其父母等的联系,降低不当引导对学生的影响。要引导他们,树立自我意识,提高分析判断能力,找准定位,适时就业。

综上所述,高校就业困难学生群体的形成原因是复杂的,高校和社会需要从政策和制度层面寻求解决对策。高校就业困难群体就业指导工作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从课程设置、实践操作、心理咨询、就业指导与服务等方面着手,才能最终实现这一群体的顺利就业,切实提高工作的实际效果。

参考文献:

[1]岳喜凤,邓术新.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的指导与帮助[J].高等教育,2013(8):193-195.

[2]杨在华.大学生弱势群体就业难现状及对策分析[J].教育及现代化, 2007(2): 7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