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分数乘整数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分数乘整数范文1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
号考生,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整数乘法定律推广到分数,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
整数乘法定律推广到分数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四节的内容,本课是在学生学习了整数混合计算、分数乘法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的,为今后学习分数除法奠定了知识的基础。
根据这一部分教学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我制定了以下三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懂得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整数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
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动手实践能力及自主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使学生在自主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学习成功带来的快乐,实现自主发展。
因此,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会计算分数混合运算,能利用乘法的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
教学难点:会正确使用综合算式解决实际问题。
二、说教法学法
本节课我按照自主探究-讨论-归纳这样的思路,运用知识迁移让学生发现掌握新知。在自主探究、讨论中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并提供动口、动手、动脑的机会,让学生在体验、感知、讨论、合作、比较中灵活掌握本节课教学重点,突破难点。
三、说教学流程
为了达到已定的教学目标,我安排了以下四个教学环节
第一环节: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在新课的开始,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
1、我通过多媒体出示课件例题6,同学们,小明给爸爸画了一幅画,现在还差一个木框,谁能帮小明算算需要多长的木条呢?由此引出课题并板书:整数乘法定律推广到分数。
在这个环节中,我从感兴趣的话题引入,从而接近学生生活,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快速的进入学习。
第二环节:尝试探究,解决问题
本环节,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活动:
1、引导学生读题,弄清题意,并提问怎样列式?
适时根据学生回答进行板书:
(4/5+1/2)*2
4/5*2+1/2*2
让学生独立思考,
自己尝试计算,再适时点播学生类比整数的混合运算,得出结果后组织全班进行交流,通过对比二种计算方法的答案验证计算方法是否正确,得出结论: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整数混合运算的顺序相
同。
观
察分析,总结规律
接着我出示三组算式,让同学们观察比较这三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小组交流讨论,引导学生得出上述算式可以用乘法分配律和结合律将三个算式互相转化。再让学生做一做课本第9页的算式,说一说从这些算式中,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引导学生小结出: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分数乘法也适用。
3灵活运用规律
让学生自学例题7,,小组交流讨论计算方法,说说谁的计算最简便,让学生学会观察数据,在计算过程中学会灵活运用这些运算定律。
在本环节中,我组织学生进行了自主探究活动,亲身经历和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实现自主体验,获得自主发展。
第三环节:多层训练,深化知识
1.
完成教材练5、6题
指名板演,后集体订正。
让学生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巩固新知,训练思维的灵活性。
第四环节:质疑总结,反思评价。
在教学最后,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今天这节课我们的学习的你有什么收获和疑惑?
让学生自己说说本节课的收获,既是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的回顾与整理,又可以培养学生的概括表达和自我评价的能力。
四、说板书设计:
分数乘整数范文2
关键词:市政工程;测量技术;措施
中图分类号: TU99 文献标识码: A
在工程建设的设计、施工和管理各阶段中进行测量工作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称为工程测量。工程测量是测绘科学与技术在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中的直接应用,是综合性的应用测绘科学与技术。市政工程质量的好坏已成为城市的重要标志,所以需要有效的保证市政工程的施工质量,确保打造出让人们放心的民心工程。这就需要加强市政工程测量技术,这是保证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的关键。
一、市政工程测量技术分析
1、准备工作
在市政工程开工之前,测量人员需要将设计图纸进行全面的熟悉的掌握,正确的对设计人员的意图进行领会,准备好测量的工具、设备和选定适宜的测量方法。首先需要对闭合交桩的导线点和水准点进行确定,在无误后再对其临时导线点和水准点进行引设,确保其牢固性。对原始地面进行复测,确保在施工运行中能够对高程进行有效的控制。在进行复测时,其需要在小于20米的间距内设置5个以上的测量点,根据测量出来的数据来进行方格网高程图的绘制,使其作为现场检查时作为参照。
2、污水工程施工测量
1)开挖沟槽。在沟槽开挖前需要根据当时的地质条件来确保放坡系数,准确的放出开挖沟槽的边线和中线,这样就可以在施工时使机械设备能够沿线进行施工,同时为了有效的控制好沟槽底部的宽度,则需要利用经纬仪来设置中桩,以每间隔10米设定一个中桩为宜,这样就有效的避免了发生沟槽偏向的问题。对于已放线确定的井位桩设置龙门桩,其每侧长度必须大于沟槽宽度50厘米或以上,确保其深度符合要求且牢固安放。设立于沟槽内的临时水准点要比管顶高30厘米或以上,做好明显标记,每次使用之前,先进行搭接复核,保证数据在允许误差范围内才能实施下一步测量。每10米设置1个控制点以保证沟槽底部的高程控制,同时将人工起槽高度预留出,确保开挖平整度。2)管道。每10米设置1道管道腰桩,其位置在管道上1厘米处且严禁人为挪动。将设置的龙门桩向沟槽底部引设,即从原龙门桩上拉线,并取中心利用铅垂向沟槽底部垂入。严格控制管内底高程,控制其误差范围在1厘米以内,先完成砌井后再浇注混凝土,确保井室底部无积水。3)盖板渠。设立龙门桩,确保渠底、沟槽槽底的中线位置准确。支设底板模板、垫层模板时都必须进行严格的高程控制,确保钢筋保护层与混凝土厚度。4)检查井。在对检查井测量时,需要找出井筒和井室的中心点,可以利用直线段和曲线段定位法来进行,利用直线段定位法进行测量时,利用钢尺经十字交叉来找出中心点,而利用曲线段定位法测量时,则需要在进行井位坐标推算时采用曲线要素为其主要依据。
3、道路工程
1)测量土方。复测原地面,将各断面高程推算出来,同时做好记录,为计算土方提供依据。测量放线填挖方段则应根据地质条件与深浅情况,按比例实施放坡,确保施工质量与安全。2)路床。其控制范围边线相较于结构层,其每边应有50厘米的宽幅,避免中线偏移而导致路床两边出现宽窄不同的问题。3)灰土。保证有超过5个点来测量单幅断面路面的灰土结构层高程,双幅断面路面则应超过3个测量点。4)水泥稳定碎石标高测量。先将虚铺系数计算得出,并在虚铺厚度基础之上进行钢线标高的调整。5)沥青面层。沥青摊铺前应将道路路拱大小计算出,避免在摊铺时将路拱遗漏。平石道路以道路平石为基础依据,其余的则应架设钢线,而平整度检查、钢线架设、虚铺系数方法则与稳定碎石铺设相同。6)井盖。在道路工程的结构层施工时,需要对检查井的井盖在灰土层施工、碎石层施工和沥青层施工后进行三次的提升,而在沥青层施工时需要利用拉线法来对井盖的标高进行有效的控制,避免由于人为或是仪器导致测量上的误差产生。7)道路交口。已经完成修建的道路顺接测量必须基于有效的高程连测,将路面最低点测算出,以确保收水井的井位,防止产生积水情况。
4、侧石、支管、收水井测量控制
分为直线段与曲线段两类,前者先进行侧石内边放线,侧石与收水井内井壁有5至7厘米的间距,将井外墙内侧与支管中心线找出,以确定井位的纵向位置。后者控制方法与直线段相同,同时在各收水井外1米位置设置3米间距的控制桩2个,直至完成安装侧石。
二、加强先进市政工程测量技术的运用
1、电子经纬仪和全站仪等地面测量仪器在市政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随着科学信息技术的不断向前进步,在测量工作中我们可以借助越来越多的高性能工具和仪器,通过这些先进的测量装备的使用可以有效地保障测量工作的精确性和时效性,比如说现阶段电子经纬设备和全站设备已经在当下的测量工作中得到了广发的使用,而且使用了这种测量工具的工作人员对着它们的评价和反应也不错。通过对这些装备的有效利用促进了测量测量手段先进化程度的提高,节省了人力资源和实现了数控化,促进了测量事业的发展和进步,保证了测量工作的准确性。数据资料的机器化记载、全自动的机器设备轴体系纠错,自动归化计算、角度定位、机器扫描、避免各种误差的发生和出现。上述的这些有利于测量水平提高的装备都是以前的测量设备所不具备的。而电子经纬仪等装备的优势却又恰恰是这些。通过全站仪测量装备仅仅通过电子记录本就能实现各种特殊环境下,信息资料检测结果的快速记载和录入,在录入到电脑中以后,可以通过既定的测量工具,以一些简单的人员操作作为辅助进行信息资料的录入。可以实现信息资料的自动化整理以及图形的自动化绘制和调整,同时在测量工作中如果使用这种仪器除了能够打破地域上的一些限制同时还能打破时间上的限制,减少客观环境因素以及天气情况对测量工作产生的影响,保证测量结果的有效性和准确性,进一步提高了所测信息资料的准确性和测量本身的时效性。
2、GPS数字定位技术在市政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促进了测量工作的不断完善化,嚷测量过程中,我们对测量结果的时效性和准确性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但是在一些特殊的情况下,以前用的那些测量手段以及测量工具都不能满足现阶段测量工作的具体需求,同时还为测量项目带来了很多不好的影响。在测量项目中使用的GPS定位手段主要的使用原理还是通过卫星信息搜集整理传递功能。这种手段的使用使得测量项目更加具有时代性特色、节省了人力成本和更加具有科学性准确性,为测量项目提供了更加有用的有价值的信息资料,同时让测量作业过程中的难度大大降低,提高了测量工作的时效性,确保了测量结果的更加精确。总而言之,在测量过程中使用这种手段,实现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控制,能够实现信息资料的自动录入、收集和整理资料。
3、数字化测绘技术在市政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在过去进行图片绘制的时候,必须由绘制工作者花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通过长时间实地观察,测试才能够完成。一张图的绘制通常情况下需要耗费很大的时间,物力、人力,而最后的绘制结果却不怎么尽如人意。因此对先进的的测量仪器设备的使用,能够后有效地克制测量过程中时间与地域上的一些局限性,同时提高测量工作的时效性与准确性。
结束语
市政工程施工测量是一项非常严密细致的工作,从工程开工到竣工验收方方面面都与之密切相关。测绘仪器的先进性,测绘人员的业务能力都直接影响着工程施工的质量。只要我们测绘人员认真做好每一步工作,严格按相关规范实施测量,就一定能提高工程质量和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分数乘整数范文3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课程思政;信息技术教师
0引言
我国以培育师范类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为主要内容的思政课程的探索、研究和实践由来已久,但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课程协同育人的机制和格局尚未真正有效形成。有关调研结果显示,对大学生思想言行和成长影响最大的因素是专业课教师,所以研究探索专业课程的思政建设途径意义重大。2020年5月,教育部颁布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为各专业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提供明确的路线图。《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作为高等师范院校教育技术学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也是一门重要的教师教育课程,关于课程“教什么”存在一些误区,有人认为这只是一门讲授中、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方法的课程,事实上,信息技术教师不仅要有教书的本领,也需有育人的意识和能力,各级、各类学校、不同学科的教师都有育人的责任;同时,由于信息技术课程自身特性,它以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为宗旨,而信息素养在这个时代对每个人都很重要,对国家实现科技强国的梦想也非常重要。所以,需在课程教学中渗透思政元素,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作为一名普通的信息技术教师,虽不能像科学家一样为国家做出贡献,但可在青少年心中埋下科技的种子,发现一种积蓄中的能量,期待他们成为未来的科技新星。
1《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课程思政建设的意义
1.1提高师生对课程思政的认识
育人先育己,在专业课中融入思政元素,教师本人必须提高思政修养,通过对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重新认识课程的价值,对教师自己和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因为师范生既是受教育者也是未来的执教者,所以课程思政教学工作既要努力做到润物无声,还要将育人理念显性地表达出来,师生共同思考和探讨如何自觉践行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理念,以“四有”好教师的标准与学生共勉、共同成长。
1.2培养未来信息技术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
本门课程的教学对象是学习者亦是未来的教师,他们的“课程思政”教学能力将影响其所教授的中、小学学生群体。这里的思政除了一般意义上的健全人格、家国情怀、责任意识、团结协作等内容外,还有作为一名数字社会的合格公民所必须具有的科学思维、批判思维及信息伦理道德等内容。如今,智能时代的大幕正在拉开,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为代表的新技术集群加速发展,具有巨大的潜力和价值,无疑能成为一股“向善”的力量,造福于人类,也必然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必须秉持“负责任的研究与创新”“科技向善”等理念去创造和使用新技术,人类社会才能有光明的未来,这些理念都需融入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中,本门课程的思政建设将有助于未来的信息技术教师把握好教学的方向,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融为一体。
1.3增强学生的职业认同感,提高学习内动力
笔者所在学校是一所地方高校,由于生源因素,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学生普遍存在学习目标不明确、职业理想未树立,对自己将要从事的信息技术教师职业缺乏自信和认同感,缺乏学习内动力,还有部分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认为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地位不高,对这门课程的学习积极性也不高,上课只是为了考试过关,获得学分,学习内动力严重不足。其中有社会需求的原因,也有专业长期以来形成的择业观念的影响,所以既需更多合力的形成、也需教师的引导,研究如何在有限的课时内将思政元素与教学有效融合,逐步培养学生的职业认同感和责任感,唤醒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激发学习的兴趣和动力是亟需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2《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课程思政建设的路径
2.1以信息技术教师职业道德观引领课程目标
任何一门课程,缺少思政教育功能,就可能使教学迷失方向,所以必须在课程教学中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之间的融合。《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这门课程的教学将信息技术教师职业道德培养和职业理想的树立贯穿始终。教导学生在决定从事教师工作的那一天起,就应该从内心接受这个职业,寻找职业的价值和乐趣。不仅要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而且要不断提升综合素质和道德水平。将自己的职业与国家的未来、民族的振兴紧密联系在一起,坚持“四个统一”,引导学生成人、成才,将个人前途与国家发展相结合,成为可担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只有这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梦才能在一代又一代年轻人中传承下去。
2.2重新构建教学内容体系
尝试以信息技术教师的教学工作环节为主线,将课程各章节内容进行梳理和重组,在每个环节,不仅学习如何做的知识,同时注重启发学生思考为何做,比如在“备课”环节,通过课堂讲授讨论,让学生理解备课过程中如何正确处理教材、正视学生差异以及教学方法的恰当选用等知识后,再以小组集体教研的形式开展实践教学,让学生体会理论知识对实践的支撑和引导作用。在分析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内容时,引导学生注意发掘其价值性,因为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内容多数与技术有关,而技术本身是有价值的,所以课程本身就是知识性与价值性的统一。学生不仅要掌握专业课知识,更要掌握知识背后所蕴含的社会价值。课程思政以立德树人为宗旨,“德”不仅仅是品行、道德和师德,更在深层次体现着“大德”———科学技术发展的规律以及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客观审视我国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历程,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只有掌握事关国家战略利益的核心信息技术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信息产品,才能抢占未来竞争的制高点,作为未来的信息技术教师,需有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信息技术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也不仅是教会学生“如何做的技术”,也应关注“为何做的技术”,需引导学生在信息技术应用的过程中,不断内化学之相关的伦理道德观念与法律、法规意识,体会信息技术发展、创新和应用中蕴藏的人文精神和思想方法。
2.3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课程思政的实效性
新时代教师要落实“立德树人”的要求,除需具备“课程思政”建设的意识,还需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才能达到课程思政效果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目标。在授课方式上,实践教学、理论教学交叉进行互为补充,教学方法上,在思政元素与课程内容结合点设置教学问题情境,变被动说教灌输为学生主动思考和讨论,培养学生分析和判断能力,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其中蕴含的教育理念、方法和职业规范,在讨论中激发学生的思维碰撞和情感共鸣,从而实现价值引领。在实践教学环节,开展案例观摩、分析、模拟教研,分组到微格教室模拟教学和说课等形式丰富的教学活动,渗透职业道德,学生在同伴互评、教师点评、教学反思中不断历练,体验过程中所蕴含的知识、方法和育人理念,将对自己的学习负责、对未来教授对象的学习负责的意识转化为学习的动力。
2.4在教学评价中体现思政教育
分数乘整数范文4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对于任何学习活动,环境都是影响因素之一,同时环境也是影响创造性思维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在教师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学学习活动促进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从而构建出一种有效的支持学生进行个别化学习而且能够为学生提供开放性学习资源的自主学习环境是十分重要的。但是,传统的教学体系是一种单纯的仅仅传授知识技能的教学体系,这种教学方式把学习建立在学生的客体性、受动性和依赖性的基础上,从而导致学生只会死学习。而现代信息技术改变了我们的教育理念和教学组织形式,从而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与此同时,现代信息技术还促进课程体系及教材的观念与形式的变革,促进教学方法及课堂教学结构的变革,促进教学思想和教学理论的变革,推动新一轮的教育的巨大改变。
一、信息技术工具对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意义
现代信息技术就是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科技成果相结合,通过对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评价和治理,加以教学的优化和理论的实践,以此为教育教学的改革,为学生新的学习方式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现代信息技术环境就是指通过多媒体和计算机网络通讯技术等,支持学生的个别化学习,同时也能促进学生之间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合作与交流,便于更好地完成学习活动。利用信息技术工具展开教学不仅是教学手段的改革,还为自主学习的实施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提供了更为有利的条件,同时还促进教师的课程体系及教材的观念与形式的变革,也促进教学方法及课堂教学结构的变革,促进教学思想和教学理论的变革。它推动着教育的新一轮改变,也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多样的认知工具和丰富的学习资源,使得它不仅仅是一种学习工具,也成为一种学生和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中介。它能够为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分享与交流不同观点提供机会,也让学习者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所学习的知识拥有更多的机会,从而丰富自己的认知结构,获得高效率、高质量的学习。
二、如何运用信息技术工具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1.增强学生的信息意识,端正学习态度
学生运用信息技术时,必须不断地加强学习的意识,而且要使学生对运用信息技术树立积极向上的态度,产生浓厚的兴趣,保证学生是运用信息技术来学习。同时要培养学生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能力,更要增强学生对信息的鉴别能力,使之学会正确、文明地使用网络学习。
2.从根本上改变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传统的教学模式只在于传授知识技能,导致学生的依赖性比较强,学生只会死读书、死学习,不会灵活应用。现在,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学习资源,促使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为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灵活学习。同时,在课堂上利用信息技术工具,能让课堂变得更生动,也能让学生的情感与教学内容产生共鸣,挖掘出新的教育教学资源,改变过去老套的教学方法,同时不忘记道德教育,陶冶学生的情操,从而使学生的思维、想象和道德方面同时得到发展。
3.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目前,对于学生的教育不能按课本照搬,而是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教给学生基础知识,培养他们的基本技能。
4.丰富课堂教学方式
要丰富课堂教学方式,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各方面的能力的培养。计算机辅助教学在现在的学校中被广泛应用,它从根本上改变了以前死板的教学方式,为学生获取知识开辟了更宽、更广的道路。计算机辅助教学以多种方式和不同的表现手法对授课的内容进行加工处理,从而以生动、有趣的形式展现于学生面前,以此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也使学生在课堂上更容易集中注意力,起到了为课堂教学排疑解难的重要作用,同时也体现了媒体在教学中的优势。
应用信息技术工具能培养学生掌握现代社会生活所需的信息技术技能,也可以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和技术创新意识,因此,教师要利用好信息技术具,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参考文献:
[1]李克东.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和方法[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2,1(4):22-28.
分数乘整数范文5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12A-0027-02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兼顾学生发展差异性,提高教学针对性,是教学效率提升的重要手段。因为学生逻辑思维水平、数学基础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导致了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表现不一。教师如果仍采取“一刀切”的教学要求,势必会导致部分群体出现水土不服,使教学活动无法有效开展。分层教学模式较好地兼顾了学生发展的差异性,力求让每一位学生得到更好地发展。在分层教学模式中,作业设置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本文主要针对小学中高年级数学分层教学中的作业设置问题进行简要分析。
一、课前预习作业分层设置,适应学生发展差异特点
对于许多小学教师而言,他们强化了课堂教学,却忽视了课前有效预习的指导,导致了部分学生课堂准备不足,学习效率低下的后果。中高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较强的自主学习和独立学习能力,教师完全可以将教学环节向前延伸,构建课堂与课前课后相结合的立体教学体系。笔者在教学中以预习作业为载体提高学生课前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首先,强化预习的重要性,让学生明白课前的有效预习也是数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让学生在思想上重视课前预习作业。其次,在课前预习作业的设置上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分类要求。笔者在新授每一章节内容之前,都要求学生进行预习,以预习作业为载体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预习作业主要分为基础题和提高题两种类型,基础题内容主要针对于学困生群体,要求较低,数量也不同程度地进行了缩减,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在课前针对学习内容进行初步了解,初步寻找难点内容,达到熟悉教材内容和提高课堂学习针对性的目标;提高题预习作业则侧重于面向中等以上学生,这样的拔高性体现在数量与难度两个方面,要求学生能够基本通过课前自主学习,达到掌握相关内容的目的,并进行与例题同类型题目的训练,要求学生进行思维拓展,开展一题多解训练。在课前预习中设置不同难度系数与容量的作业,较好地满足了学生学习的差异性,让每一个层面的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自主开展预习活动,为数学教学的有效开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课堂检测作业分层设置,对照目标获取反馈信息
在分层模式教学中,课堂是最重要的阵地,作为数学教师,一定要在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充分体现分层要求,不仅要为学生设置相对应的分层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中分层实施提问,分层开展板演,同时做好课堂教学信息反馈。教学信息反馈是教师对当堂教学效果的有效检测,也是学生对一节课学习成效的有效检验,为了真实快捷地获取学生的学习反馈信息,笔者在每一节课的最后10分钟左右,专门设置了当堂检测教学环节,将每一节课的知识要点、难点设计成作业题,在课堂上要求学生当堂完成。在当堂检测内容上,笔者进行了分层设置,一般情况下按照两种方式进行:第一种方式是针对学困生以及中等以上学生分别设置不同难度与容量的检测题,能体现学生在学习目标要求与检测内容难度方面的一致性;第二种方式是设置A+B题型,在同样的检测内容上设置不同级别的题目,A为基础性题目,全体学生都要完成,B为中等以上学生必做题目,学困生群体可以选做,这样的分层设置最为显著的优势就是具有直观的对比性。通过这样的作业分层,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目标要求与检测内容形成了一致,也能够从与自身层级相对应的内容检测中回顾自己学习目标的达成度,及时进行拾遗补缺;教师也能够从分层作业检测中更加全面地分析、了解学生,便于教师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在后续教学中予以纠正。
三、课后巩固作业分层设置,确保学生最近区域发展
分层教学的核心理念,是让数学教学的目标和实施过程与学生的实际学习状态和能力相一致,为每一位学生量身打造适合的教学活动,促进学生在最近发展区内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课后巩固作业是对课堂所学内容的一次加深,也是学生进行拾遗补缺的过程。部分教师在教学中贪图省事,直接选用辅导习题上的内容,眉毛胡子一把抓,没有兼顾到学生的差异性,这就导致优秀生与学困生之间出现了较大的不平衡性,不利于学生积极性的激发。笔者在教学活动中严格按照分层目标相对应的难度系数,为不同层级的学生设计、布置、安排相对应的作业。对学困生群体,侧重于基础知识、基本运算、基本规律等方面的复习巩固,尤其抓好教材例题、课后习题等方面内容的巩固与理解,学生达到基本掌握的效果,即视为圆满完成学习任务。在这一群体的课后巩固练习上,侧重于基础性内容,而对中等以上学生,则在此基础上进行提升拔高,尤其是对逻辑思维能力较强的优秀生群体,更要进一步提高要求,这样的要求更多体现在控制作业总量的基础上提高难度,选择更具启发性的内容作为这一群体学生的课后巩固作业,并适当穿插创新内容,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途径、不同的方式去寻求问题解决的方法,让分层的作业成为学生课后自觉学习巩固数学,提高数学素养的有效载体。
四、延伸活动作业分层设置,体现不同层级发展方向
小学数学教学应当将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紧密结合起来,让课堂教学得到延伸,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欲望与需求,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成长条件。许多教师在教学之余,组织学生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教学延伸活动,如趣味探究、实践运用、接洽生活、奥数辅导等,这样的数学延伸活动也需要设置一定量的作业题,作为对活动目标的检测和学生活动成果的反映。对于同样的数学教学延伸活动,教师在作业设置时也应当体现分层原则。例如,在数学兴趣小组活动中,教师首先应当对参加小组的每一位成员进行全面分析,将小组成员按照思维水平与能力基础划分为不同的层级,在给予相对应活动难度和内容的指导基础上,制订与其相配套的活动作业,保证学生的数学延伸拓展活动与自身的能力基础相一致,使学生处于“跳一跳就能摘着桃子”的积极状态。同一项数学内容的探究活动中,教师可以为中等以下学生设置基础型巩固题目,可以是对活动探究内容相类似题型的训练巩固,但是对于优秀生群体而言,则要设置更高难度系数的题目,引导他们积极开动脑筋,创新思维方式,努力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提高学生的思维拓展水平,让数学教学的延伸活动成为学生锻炼思维、拓展思维的有效载体,让学生在这样的活动中得到全面发展,使活动与学生的数学学习联系更为紧密。
分数乘整数范文6
关键词:市政道桥工程;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TU99 文献标识码:A
市政路桥工程既是一个城市物质生产和人民生活的基本载体,也是保障正常运转和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与基本条件,更是衡量一个城市现代化水平和文明程度的标志。因此,市政工程中路桥施工技术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1 施工技术不当引起的质量问题分析
路桥过渡段连接着通道、桥涵等构造物与两端的路堤,其工程价值非常重要。路桥过渡段常常因为因为桥涵、道路基础等部分的不均匀沉降而出现“台阶”,这些“台阶”一旦超过允许范围,便会严重影响通行车辆的行车平顺性和舒适性,使其出现非常明显的跳动和颠簸问题。由于车辆(尤其是大型货车)本身具有一定的荷载,这些荷载会使得“台阶”呈现出两边略高而中间略低的状态,这种状态的“台阶”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车辆的行驶速度,具体车速降低多少要根据公路等级、“台阶”高度、车辆种类以及路面情况等因素来综合判断。
另外,公路的等级越高,也在建设过程中所设置的各种构造物也就越多,会导致数量较多的、高度不一的桥头台阶。这些桥头台阶的存在会限制车辆的行驶速度,特别是在高等级公路上,因为桥头台阶车辆几乎不可能依照该公路的设计车速行驶,每过一个台阶,车辆便需要提前减速,待通过台阶之后再加速,这严重影响了公路的通行效率。
最后,因为高等级公路的桥头引道距离比较长、路堤比较高,非常容易出现基础沉降和道路变形的问题,导致路面积水、路面裂缝、桥台基础沉降以及桥头引道和桥台的错台等现象。过往车辆通行时,极容易出现跳车、颠簸等问题,既降低了车辆通行的的安全性,又影响了行车的舒适性。
施工技术问题是导致以上施工质量现象的重要因素之一,需要在施工过程当中加以解决。
2市政工程中的路桥施工技术要点
2.1 搭板设置环节的施工技术要点
在搭板的设置方面,我们通常会采用的施工技术是,桥台和搭板的连接部分标高一致,但是路面和搭板的连接部位则应该比设计标高略高,形成一个预留的反向坡。在预留反向坡大小方面,则需要参考路桥之间的沉降差综合确定。预留反向坡施工技术的关键之处在于确保公路路线纵断面平顺的基础上来明确沉降差、预留反向坡。
在锚固桥台和搭板时,通常会采用水平锚固和纵向锚固的方式,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车辆荷载作用于搭板的自由端时,它必然会出现纵向位移的情况,因而建议采用水平锚固的施工方式,这种施工方式显然更加符合搭板的受力要求,对于桥台受力而言也有一定的帮助。
在枕梁的设置方面也应该根据实际情况来具体确定,因为枕梁设置既有益处,也有弊端。具体而言,设置枕梁的益处表现在它分布在搭板之下,能够将搭板是受力分布于面积较大的基础上面,并且设置枕梁也可以强化搭板的横向的抗弯刚度;但是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在搭板的尾部设置枕梁不利于我们有效地控制搭板底部的弯拉应力,在搭板的尾部设置枕梁最大可以增加搭板底部1/3左右的弯拉应力,假如搭板尾部设置枕梁的周围基础处理不当,则容易导致局限沉降的问题,形成二次跳车问题,影响道路的通行安全。另外,为了增强枕梁下部基础的承载能力,减少基础沉降带来的危害,可以在其内部设置水泥石屑桩或者设置碎石桩。有不少的工程实践已经证实了这种处理方法的积极意义,更加难得的是,这种处理方式具有较强的经济性,可以节省工程成本。所以,如果工程需要设置枕梁,则建议通过在枕梁下部基础内部设置水泥石屑桩或者设置碎石桩的方式来增强基础的承载能力。
2.2 台后填筑环节的施工技术要点
桥梁两端路堤沉降由地基、路基、路面三部分压缩变形组成。其中,地基的压缩变形由路基路面的恒载和车辆荷载引起,填料的压缩、固结、次固结引起路基路面结构层因行车作用而被压缩。对于面层,若搭板上和桥面上的面层结构和厚度相同,则不会产生沉降差,因此搭板上和桥面上应采用相同的面层结构和厚度。
由于填料自身固结和施工要求不严,若不对整个台背填方作加固处理,则不能彻底解决桥头跳车问题,国内一些成功解决桥头跳车的实例也证明需对整个台背填方作加固处理,如济青高速公路要求所有构造物台背回填透水性好的砂性土或石灰土。因此,对整个台背填筑从地基开始应采取适当的加固措施,采用砂性土、砂砾、碎石土填筑,必要时用石灰或水泥进行稳定处理,也可采用半刚性材料填筑,以此减少路基工后沉降,同时相应提高压实度要求。
2.3 地基处理环节的施工技术要点
处理好桥背软弱地基是控制桥头跳车的重要措施。对软基处理目前国内已有换土法、超载预压法、减少附加应力法、排水固结法、深层搅拌法和高压喷射注浆法、振动碎石桩法等处理方法,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应用,以改善地基性能,提高承载力,减少沉降,缩小桥台与路堤的沉降差,避免错台。
修建在软土地基上的桥台通常采用桩基础。如果在相当厚的软土层修筑高路堤,则软土会因回填材料的质量而向侧向挤动并对基桩施加很大的力。其后果是使桥台产生水平位移或转动。这将损坏支座、伸缩缝,有时还会损坏桥面和桥台。为了避免不正常的位移的出现,必须减轻回填材料,或者增强地基土或用基桩,达到抵抗侧向流动的强度。
3 结语
在我国公路通车里程不断增长的今天,人们除了关注公路给人们带来的便利之外,更加关注公路尤其是高等级公路的耐用性以及行车的舒适性和安全性。在路桥工程施工中,路桥过渡段的施工质量直接决定了公路的耐用性以及行车的舒适性和安全性,采用科学合理的施工技术能够给路桥工程提供质量保证。
参考文献
[1] 康文斌;公路、桥梁工程质量问题及其预控[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04):125-127.
[2] 冯金珠;对路桥施工技术控制措施的分析[J]. 科技致富向导,2011,(12):132-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