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经济学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国民经济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国民经济学

国民经济学范文1

安徽省作为中部振兴大军中的中坚力量,其经济结构有着不可或缺的代表性,我们搜集到2000-2010年安徽省的部分经济数据,并据此对安徽省的经济结构进行分析。

1.人均GDP:它是衡量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人均GDP指标越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就越高,一个地区越发发达,它的人均GDP就越高。

2.农业:众所周知,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命脉,一个国家的农业越发达,它的经济也就越发达,并且安徽是农业大省,农业的发展状况更加影响到经济的发展水平。

3.工业:工业是一个地区兴盛的标志,一个地区工业越发达,文明程度就越高,因此工业的发展对国民经济的提升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4.运输业:运输业就像是经济发展的加速器,它使得各个地区的资源得以融合,促进了资源利用的效率,加快了经济的发展速度,并且在运输业发展的今天,它给国民经济增长所带来的贡献更是不可忽视。

5.旅游业:旅游业是一个新兴产业,它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代表,作为经济发展的新兴行业,其发展程度也反映了一个地区的发展水平,所以其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同样不可小视。

二、回归结果分析

由回归结果可以看出,可决系数为0.9999,修正的可决系数为0.9998,说明模型对样本拟合得非常好。F统计量为18232.79,或其概率值P=0.0000,说明在显著性水平0.05下回归方程在整体上是显著的,模型对人均GDP的解释程度几乎接近99.9%,。T统计量除了X1因素以外,其他因素均大于2,说明另外三个因素对模型影响显著。结果显示: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农业总产值每增加1亿元,平均来说人均GDP就增加0.5991元;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工业总产值每增加1亿元,平均来说人均GDP就增加2.5484元;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运输业总产值每增加1亿元,平均来说人均GDP就增加2.9083元;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旅游业总产值每增加1亿元,平均来说人均GDP就增加0.4075元。

三、计量经济学检验

1.多重共线性检验。可以看出每两个简单相关系数均大于0.8,说明模型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由回归结果可以看出,可决系数为0.9999,修正的可决系数为0.9998,说明模型对样本拟合得非常好。F统计量为22115.46,或其概率值P=0.0000,说明在显著性水平0.05下回归方程在整体上是显著的,模型对人均GDP的解释程度几乎接近99.9%,T统计量各个因素均大于2,说明每个因素因素对模型影响显著。

2.异方差性检验。通过White检验检验模型,得出nR^2的值为9.9376且P(nR^2)>0.05,说明模型不存在异方差。

3.自相关性检验。通过布罗斯-戈费雷或拉格朗日乘数检验,可以看出模型不存在自相关。

四、总结

最终模型为:Y=1012.6200+2.6382X2+3.0338X3+0.4557X4结果显示: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工业总产值每增加1亿元,平均来说人均GDP就增加2.6382元;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运输业总产值每增加1亿元,平均来说人均GDP就增加3.0338元;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旅游业总产值每增加1亿元,平均来说人均GDP就增加0.4557元。

五、政策建议

由计量经济学建模过程及结果可以看出,农业对于人均GDP的增长可以忽略,工业,运输业,旅游业对人均GDP的影响比较显著,我们应当大力发展这三个产业。鉴于安徽省自身的区域优势和资源优势,我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建立以马鞍山,芜湖,铜陵等省内工业城市为首的工业特区,发挥其临近长江,靠近南京等重要二线甚至一线城市的的优势,紧跟长三角城市经济带的政策领导,以及高效地利用地理资源,政府可以投入重资打造长江中下游城市工业区(园),开发高新技术,不断促进工业高速高效地前进。

2.皖北有个交通运输业的重市-蚌埠,号称是火车皮拉出来的城市,其地势平坦,并且又有交通运输枢纽的历史,只是近些年发展有些缓慢甚至停滞。政府可以投入资金,大力发展一蚌埠为首的皖北交通运输特区,兴修铁路,并提供一些便利支持和帮扶政策,加速皖北的兴起。并打通与北上广的交通脉络,加速省内外的交流,带动安徽省的经济向又好又快的方向发展。

国民经济学范文2

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刘小玄指出,自2003年开始,在中国经济高增长的情况下,金融支持力度的差异是“国退民进”的根源。

中国改革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王小鲁表示,“国退民进”是已经存在的现象和值得担心的问题。

王小鲁担心,目前中国经济改革很有可能走到一个权力和垄断势力结合,追求既得利益、掠夺社会的“官僚化市场模式”,或者是官僚垄断的市场模式。

天则经济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席光也表示,现在的“国进民退”不是个别事件,而是形成了一股潮流。“不是个别企业的行为,甚至是国有企业、中央国企的一个共同行为;不是个别产业,而是普及到很多重要的产业;不仅仅是上游的一些所谓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国家安全的自然垄断产业,而且涉及到很多其他的产业”。

“国进民退”可以说是我们改革的一个“倒退”。这是因为,国有企业的发展在一些地方形成垄断,必然缩小市场的基础,同时,这也是对我们原来国民经济战略性重组的一个“反对”。战略性重组的目标很清楚,就是国有企业要退出竞争性的领域,而主要占据一些国计民生的方面,可现在是国有企业不光占了上游,而且向中下游在扩张,所以这一点很清楚。

现在国有部门的垄断在加强,我觉得权力和资本的结合是一个很明显的事情,我觉得这个危险很大。

“国企1年少交1万亿地租”

根据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调查的数据库研究,在上世纪90年代、80年代,民营企业的生产力增长明显高于国有企业;但到了2003年之后,民营企业在竞争性市场的生产力增长幅度开始低于国企。在经济高增长的情况下,金融支持力度的差异,造成了国企和民营企业增长力的差异。

长期研究国企改革问题的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微观经济研究室副主任在研究中发现,如果考虑到银行信贷因素的影响,国有企业跟民营企业在生产力增长上基本上持平,不再具有优势。她举例说:“亏损的山东钢铁能够兼并盈利的日照钢铁,是因为日钢拿不到贷款,日照钢铁在这种情况下被迫接受了兼并;蒙牛也是因为资金链的问题,受到贷款等问题制约,它必须投靠国有企业才能解决这个问题。”

刘小玄说:“‘国进民退’的根源就在于金融。如果金融市场是国有垄断,那么‘国进民退’就没法避免。只有金融能够普惠,才能使穷人得到充分的融资支持,社会才能更公平。”

刘小玄表示,近期把所有规模以上的企业数据做了一个分析,发现同等规模的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的融资情况,国有企业会享有非常大的融资优势和各种各样的融资优惠,它能用比较低的成本拿到比较多的贷款,而民营企业用比较高的成本拿到比较少的贷款。由于金融市场的垄断,导致了“国进民退”的现象,这是必然的结果。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执行副院长毛寿龙对刘小玄的说法表示赞同。他表示:“金融是国家的,民间借贷基本上是禁止的,金融是国企很重要的一个融资优势。实际上,金融有政府的准财政性质。”

天则经济研究所所长盛洪表示,国有企业不仅得到很多金融支持上的优惠,而且还不交地租。“实际上,国有企业每年没有交的国有土地地租至少超过1万亿”。

应推进金融普惠制

刘小玄建议,中国应该加大力度推进金融市场的普惠制,放开金融市场,“至少对扭转对民营企业的歧视”。

对此,光评论说,在民营金融机构的准入上,政府设置的障碍非常大,这造成了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比如,现有的乡镇银行,必须是国有银行发起的,且持股比例不低于20%。

他质疑说:“既然是民营银行,为什么不能以民营资本为主?还有就是小额贷款公司,你只贷不存,而且资本金是两个亿,对外融资只能50%,那就是3个亿。其他方面准入的限制也仍然很多。所以,咱们搞成了一个笑话,一方面‘国进民退’;另一方面,政府又出台要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的各种政策。”

中国改革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王小鲁分析说,对规模以上企业而言,比较大的民企是否仍然在贷款上处于劣势仍需再研究,但规模以下企业目前在信贷上处于劣势是事实。

王小鲁说,根据央行提供的数据分析,在最近几年的银行贷款数据中,贷给规模以上的非国有企业的比重有大幅提升,但央行的数据也存有疑问。

王小鲁说:“规模以下企业的作用非常重要,但在各级政府政策上面,可能再怎么鼓励中小企业也鼓励不到规模以下企业。这些企业基本上是自生自灭,而且在信贷上当然是处于劣势,一般情况下是根本拿不到贷款的。”

王小鲁表示,目前金融领域最大的问题是小型民间金融机构没发展起来。“为什么民间小企业融资难,贷不到款?它面对的都是中行、建行这样的大银行,它当然贷不到款。只有小型的、民间的金融机构发展起来,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因此,我觉得像金融这样的领域,至少是可以形成一定程度的竞争。关键在于,金融市场的门槛是不是定得太高,是不是控制太多,是不是该让人家进来的地方没有让人家进,或者该帮助人家的地方,根本没有帮助。”

建立公众监督国企体系

在研讨会上,刘小玄指出,央企把自然垄断和人为垄断结合起来,已经形成一个很庞大的垄断集团,“这种大集团的扩张非常危险,因为很难审计这种扩张的规模”。

此外,她还认为,有很庞大的省级国有企业大集团在模仿央企扩张的模式。

刘小玄说:“别看央企只有100多家,但它的势力遍布全国,子公司,分公司,孙子公司,重孙子公司……很庞大。这100多家央企,如果算一下,至少是几万家公司组成的庞大结构。它的利益集团盘根错节,以至于各个市场上,只要跟央企沾边,它都能很好地发展。比如,石油、电力是它们说了算,它们还扩张到了别的范围。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关联交易都通过集团公司内部化了。内部化以后,外面都看不出来,这里面有一个巨大的黑洞。”

刘小玄举例说:“我曾经到一个省级大集团看了一下,它下面什么公司都有,看什么赚钱就搞哪个,从电力、金融、酒店什么都有,其中酒店、电力亏损,但它是政府的企业,还是盈利的。有好多亏损在里面,但只要内部一调剂,就可以把账做得很平,看不出。”

中国政法大学经济学家杨帆表示,“国进民退”的问题实际上就是央企扩张,及其带动的省属、市属企业扩张问题。“如果这种扩张是它应该在的领域,比如自然垄断领域,那么可以不考虑;但央企扩张到自然垄断行业以外去了,进入了竞争性行业,这一部分应让它脱钩,或者收缩回来。”

国民经济学范文3

随着现代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工作的深入,一些多元化教学方式相继被提出,这些对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创新都起了有力的推动作用。但是,对不同专业和学科而言,教学模式应呈现出多样性。如何在网络教学媒体和资源越来越丰富的情况下,集各教学方式之长,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真正融入专业课程的教学中去,以优质的导学活动,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是当前开放教育工作所面临的挑战。

笔者自承担《国民经济核算》课程的教学工作以来,顺应远程开放教育的基本特征,将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方法进行优势组合,以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唤醒学生潜能为出发点,在连续几轮的教学中,采用设计一实践一评价一再实践的方式,对远程开放教育中统计课程的新型教学模式进行了探索。

一、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基本构想

(一)连续几轮教改的总体思路

开放教育下,教师的角色从传统教育的“中心”转变为现代教育中的“主导”,这种转换实际上是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只有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和创造,才能适应教学模式的深刻变革。笔者在承担《国民经济核算》课程的教学工作,从刚开始接受这一工作起,就有意识地将这门课的教学作为课程模式改革的试验平台,在连续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持之以恒地探索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方法。图1是实施课程模式改革的总体思路示意图。

(二)具体教学过程的操作

尽管现代远程教育有着自己的基本特征,但作为教育学的分支学科,母体教育学理论为其提供了厚实的基础,象布鲁纳的“结构一发展”理论中的启发原则、反馈原则;巴斑斯基教学最优化理论中的教学要素和教学形式的最优化结合原则等在现代远程教育中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将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方法进行优势组合,千方百计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尤其着眼于学生素质提高和潜能开发。通过“营造环境、优化面授、强化交流、催化能力”来完成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流程如图2所示

(三)自我评价的内容设计

课程模式的改革并非可以一蹴而就,而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在这动态的实践过程中,为了从总体上对改革进程了解,笔者还运用了“自我评价”机制,在连续几轮的教学中,围绕该课程教学模式改革这一主题,对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内容侧重以下几个方面:

1、对本课程的认识;

2、对教师导学方式的评价;

3、学生自主学习情况;

4、对教学环节及媒体的要求。

通过这一方式,来对教学改革自我评价,反馈并推动改革的逐步完善。

二、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具体实践

《国民经济核算》这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涵盖范围非常广,既反映社会再生产各环节的活动,也反映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活动;既有分量和总量核算,也有存量和流量核算;这些内容涉及多门学科知识,对学习者专业知识面要求较高。而且,该课程属于宏观经济核算范畴,要求学习者具备一定的宏观经济方面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而从教学对象来看,会计学本科的学生微观会计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并不少,但对宏观经济基本概念知之甚少,这些都使课程初学者或多或少感到这门课一般知识枯燥乏味,关键问题又深奥难懂,并且与所从事的实际工作关联不大,给本课程学习带来了更大的困难。笔者在对本课程和学生特点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将教学一体化方案、教学方法不断改进,逐步形成了有自己特色的教学模式。

(一)营造环境

建设一个有利于学生学习的硬、软件环境,安排好各教学环节,是教学实践的第一步。

1、资源和环节

《国民经济核算》是统设课程,中央电大已提供了主教材、辅助教材、IP课件等较丰富的教学媒体和网上课程资源。笔者一方面指导学生用好已有资源,另一方面也积极参与到课程的资源建设中去,先后录制了19讲的直播课堂。在网上资源安排上,除保持教学大纲、实施细则等常规栏目外,增设了一体化方案、往届试题、方法指导、知识拓展、试卷分析、在线自测等多个栏目,力求从不同角度全方位满足每个学生的自学要求。

丰富的教学媒体给学生提供了充足的学习资源,这些媒体还必须在一系列的教学环节中来实现,而合理的教学环节也只有通过实践来优化。

由于学习者个人情况不尽相同,在自主学习时间的安排和课程资源的使用上会存在着差异,因此提出教学设计,让学生根据教学设计去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在课程初学者对教材内容和各媒体资源都比较陌生的情况下是非常必要的。

2、学习氛围

学习《国民经济核算》这门课时,学生常常觉得内容抽象、原理枯燥、计算烦琐,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教学实践中,对按应试教育理念所设计,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的传统面授教学进行剖析,让学生自觉摆脱对传统模式的依赖,认识到自己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减轻畏难情绪,增强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通过“新”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这门课所介绍的SNA核算体系原本就是一个新兴的宏观核算体系,关键指标正式在《中国统计年鉴》公布不过几年时间。及时吸收本学科发展的新动态,让学生了解最新的信息,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种做法一直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

每学期开学的导学课上,在介绍教学一体化设计方案的同时,立刻引入一些最常见的宏观经济概念,如GDP(国民生产总值)、可支配收入等,比较我国和发达国家、安徽和其他省份具体数字差异,点明本课程就是侧重讲解这些宏观经济指标的内涵和计算方法。学生对这些在众多媒体中频频出现、而又解释不清的概念立刻会产生求知的欲望,为以后的学习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心理基础。在随后的教学实践过程中,笔者不时地针对不同知识点所涉及的宏观经济指标,指导学生去点击诸如“国家统计局”、“国家外汇管理局”等网站,学习网站中对此指标的解释以及我国近年经济发展在这些指标上的真实数据,让他们感到所学知识与实际息息相关。

(二)优化面授

开放教育条件下,网上学习逐渐成为主流学习方式,面授的地位极易被忽视,而且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也易重新落入传统教学模式的套路。笔者认为,教学模式的改革,并不是简单地减少面授教学,而且面授也不一定是上大课一种形式。只有以素质教育的理念去设计和优化面授过程,才会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并弥补网络教学中人文精神的缺失,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电子教案是面授课的主要载体,设计好电子教案是帮助学生开展自主化学习的关键一环。笔者在设计教案时,在体系顺序上基本尊重教材的安排,这样有利让学生有针对性地做些笔记,避免“课上丰富多彩,课后两手空空”的现象发生。其次教案的表现方式直观化,通过图形、箭头、色彩等多种形式突出课程重难点,每张教案力求文字简洁明了,内容直观,目的在于让学生在有限的课时中能最大限度地对各知识点的精髓留下深刻印象。自学方法的传授,自学过程的引导也应贯彻于整个面授过程。笔者一方面抓住每次面授机会,精心准备,授课时采用启发式教学方式,讲重点、理逻辑、顺思路来启发学生的思维。另一方面在授课伊始就帮助学生理出课程主线:国民经济运行过程,以主线为链条,根据教学大纲,将课程内容分为经常帐户核算、积累核算、对外核算、其他核算四个板块,对每一板块,提出具体的自主学习要求,点明自学难点和常见问题,对自主学习的时间安排和媒体使用提出参考建议,让学生在学前做到心中有数,避免盲目性。

(三)强化交流

学生个别化自主学习,并不意味着教师就无所作为,相反,教师作为辅导者,要积极利用各种环节和媒体与学生交流,使学生感到老师仿佛就在身边。

远程教育模式中媒体多、信息畅,师生不但能充分进行情感交流、信息交流,而且能深化交流。这为应用反馈原则来改进学生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提供了极好的平台。因此,笔者将求“实”与求“新”相结合,在培养兴趣的前提下,采用实际步骤,多种形式地为学生提供反馈信息,双管齐下地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具体做法就是,在设计教学一体化方案时,将平时作业、网上交流、小组讨论、期中测验等环节的成绩均以一定的百分比纳入形成性考核成绩。通过平时交流观察、作业评分、网上答疑提问次数和质量评价等办法对每位学生专业基础、学习态度、自学能力随时评价,分别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这些在实践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业是反应学生自主学习效果的直接手段,对学生平时作业除了按时批改记分外,给予个性化评语也是笔者一直坚持做的,虽然只是寥寥数语,让学生感受到的却是教师对他学习过程的关注和进一步努力的建议。

网上答疑是最方便,最广泛的个性化学习指导方式,这种教学形式的及时、高效和交互性是其他任何方式所无法比拟的。每学期中央电大对本课程都组织相应的网上教学活动,笔者及时在网上信息并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平时在教学中遇到问题能及时与中央电大课程主持教师EMAIL联系,交流课程教学心得。此外,每月组织一次网上答疑,面向全省电大学习本课程的学生一对一指导,平时对学生的提问做到有问必答,及时回答,这些都大大加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

实践表明,这种多方面、多手段、多媒体、多环节综合互补的教学模式,对学生快速入门、深入理解消化所学内容、降低自学难度,提高自学能力起到重要作用。

(四)催化能力

我们的学生来自社会,通过电大教育,最终将服务和回报社会,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是我在教学中孜孜追求的最高目标。

《国民经济核算》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笔者认为“案例教学法”是培养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但“案例教学法”如何成功实施,还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笔者在本课程中引入案例教学最大的体会就是“精、点、收”相结合。

所谓“精”就是精选案例,案例不应远离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和兴趣,也不应仅仅局限于教材本身内容。随着自主学习的深入,学生提问质量有了明显提高,将学生提的问题作为案例来组织讨论是一个很好的方法。一次有位同学在网上问“宏微观资产负债表有什么异同?”这个问题启发了我,学生对微观资产负债表大都比较熟悉,但对同样属于资产负债核算工具的宏观表了解甚微,尽管教材也讲得比较详细,但学生还是对关键知识点理解不深。后来在设计这个知识点的教学时,将这个问题作为小组讨论题,事先布置,要求学生先自学宏微观资产负债表的结构,再利用网络查找相关比较资料,然后参加小组讨论。在讨论时,大家互相评论,都没讲到的教师最后补充并在讨论后总结成文挂在电大在线课程页面下,学生对此兴趣很大,最后这个知识点未经面授课讲述,不仅在小组讨论中迎刃而解,而且还带动其他章节的如固定资产消耗等概念的深入理解,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点”是指在组织小组讨论时,适时地点拨,点出问题所在,把学生的思维往研究的关键问题上靠,避免学生走弯路。

“收”是对学生的讨论研究成果及时归纳总结评述。

由于统计案例的精选,适时的引导,加上学生已有的实践知识,在小组讨论时,气氛活跃,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得到切实提高。

三、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自我评价及完善

课程模式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不断的探索和完善。在以上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始终把全方位的教学反馈作为一种重要的手段来推动和完善改革,连续几届围绕该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主题,对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主要想通这些调查来从总体上对教学模式改革进行自我评价,反馈并推动改革的逐步完善。

教学效果的好坏,取决于教学诸要素构成的合力,只有将教学各要素进行最佳结合,才能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从问卷调查结果可以看出,随着改革深入,教学效果明显提高。认为课时安排合适、希望有多种媒体助学和认为作业难度适中的学生比例逐步上升,而希望面授课面面俱到、认为课程自学较难和从未上网查询过课程资料的学生比例逐渐下降。这表明,绝大部分学生对本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方向是认同的,能够并且愿意主动提高自身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学习环节安排与教师课程一体化设计正逐渐吻合。所有这些都在积极推动着一种新型的、比较成熟的课程教学模式的形成和完善,这就是以网络为平台、以媒体为手段、科学合理地安排面授、自学、辅导、讨论、作业、测验等各主要教学环节的学时比例,充分体现以自主学习为核心的开放教育教学模式。从历次期末考试成绩来看,自主化学习方式不仅没有削弱学生的学习效果,反而强化了自学能力。一个教学相长、互为推动、良性循环的发展态势正逐步形成。

国民经济学范文4

查询时间

201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成绩查询将于2月3日开始陆续公布。其中已确定2月3日公布成绩的省份有:湖北、黑龙江、江苏等地区。

其他省份研招初试成绩的公布时间,请关注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和招生单位通知。

查询入口

研招网(微信号:chsiyz)和研招网资讯(微信号:chsiky)两个公众号也会及时推送相关消息。

(1)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yz.chsi.com.cn/apply/cjcx/),考生输入名字;证件号码;准考证号;在选择报考省市及院校,最后点击查询即可获取2018考研成绩信息。

点击进入: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yz.chsi.com.cn/apply/cjcx/

(2)进入中国人民大学考研成绩查询网址:ruc.edu.cn/

点击进入: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招生网:ruc.edu.cn/

为及时获取中国人民大学考研成绩查询入口变化,请广大考生密切关注

更多需要关注的考研成绩查询信息:

国民经济学范文5

关键词:农民工 就业 户籍制度 社会结构

农民工这个词将“农民”和“工”组合到一起,是一个很奇妙的组合。它实际上包含了两个意思:农民工里的“农民”表明的是身份;工,表明的是职业。意思是农民身份的人在从事工业或服务业等的工作。要理解农民工现象,这个概念给我们一个很好的启示。

农民工,从职业角度来说是“工”,农民工做的是工人的工作,但是仍然是农民的身份,这是种奇妙的组合。在过去一二十年的时间里,这样的一个组合,或者说这样一个身份,以及这个身份背后形成这个身份的制度,依然没有一个明显的变化。都说现代社会里,“身份”在弱化,但至少就农民工这一块来说看不出一个明显的变化。相反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更明显的是一种固化的趋势,一个社会定型化的过程。这个固化是人的身份在固化,它不仅仅来自于户籍制度的改革没有突破性的进展,同时更重要的在于市场也在起着一种固化的作用。例如,原来一个农民家庭的财富和一个城市家庭的财富,相差是比较有限的。但是最近这些年来,城乡差距在扩大,其中最重要不是收入的差距,收入差距是大,但更重要的是财富的差距。

财富的差距哪来的?与国家在基础设施、城市建设与农村建设投入的不均衡有直接的关系。城市居民的房子动辄价值几百万,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这些投资转移渗透过来的。这样它在相对经济上形成的落差,就使得农民想爬到这个台阶上来已经越来越不可能。这样出现一个固化,或者一个定型化的趋势。

农民工、农二代越来越难融入城市。现在无论是什么样的城市,农民工甚至包括农村出来的大学生,特别二本、三本学校毕业的学生,要想真正的融入这个城市,实际上会遇到三个问题。

第一个就是户籍制度问题,这个问题很庞大,本文就不展开论证。第二个是收入和经济实力和城市生活费用,尤其房价对比,而两者的差距已经越来越大。高房价已经成为阻碍农民工和农二代融入城市的重要原因,而城市高房价的根源,我们可以这样分析:比如说,在A小区现在房价是三千一平米,B小区也是三千一平米,几年后,地铁修到A小区旁边,这个小区房价马上涨到六千了,B小区因为没有通地铁所以从三千只涨到四千。这个两千的差价就不能按照建设成本去定义,实际上是国家在城市建设上投入的资金转移渗透到房价当中。

这些年农村人口的收入离城市生活的成本,尤其房子的差距越来越大。因为国家建设的投入,包括很多基础设施的投入基本都在城市,这个转移过来财富非常多,也是中国大规模财富分配的过程。农民工和“农二代”融入城市的门槛只会越来越高。而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考虑两个方面:一个是社会保障房提供;另一个是使离开土地的农民能从转让土地中获得一个实际的、合理的收益。只有农民在放弃土地时能获得一个不错的收益,才能使得他们能更有资本进入城市。

第三个,假定这两个问题都解决了,农民工和“农二代”能不能真正进入城市也还是个问题。那就是城市的社会生态,这个城市能不能给更多的人提供就业的机会,能不能有生存的机会。这几年城市建设,高楼大厦拔地儿起,现代化设施越来越多,但是绝不意味着人们在这里就业、生存比原来更容易,甚至还不如原来,尤其对于穷人而言。在这种情况下,就是户籍制度解决了,城里房买了,就业也还是个严峻的问题。

美国年轻人当中30%以上自谋生路,自主创业。中国连7%都不到,连城里年轻人找不着工作,农民进来,有房有户籍就能解决就业问题了吗?所以改善城市社会生态,让人们在这里容易找到“饭碗”,可能才是将来更实质性的问题。

现在的中国,一方面是就业难,另一方面是用工荒,同时存在。这与中国的超大国家规模有关系。从在西部,特别是在四川的考察来看,就能确定东部沿海地区用工荒几乎是可以肯定的。沿海地区的企业主不要再幻想西部的人们会再千里跋涉到东部打工,因为中西部地区包括农村里的状况也有很大改善。将来只有两种可能:一个是东部的工厂搬到中西部去,第二个把中西部的人搬到东部。从更广泛意义上说将来中国城市面临的问题,还是能不能给更多的人提供就业机会。

中国人口红利在逐渐衰竭。计划生育一直争议很大,在我看来,计划生育不仅要考虑人口劳动力问题,还需要考虑年龄结构问题。一个社会如果老年太多,青少年比较少,这个社会一定是一个死气沉沉的社会,一个正常的社会需要一个正常的年龄结构,我觉得这个问题可能更为重要。

从劳动力的角度来说,一方面有人说人口红利即将消失,对劳动力供给会形成很大的影响。但是这里面还要看到技术进步的作用。比如说像富士康说一两年很短的时间要使用三十万个机器人,因为机器人成本已经很低,完成重复性机械化生产的能力很强。我认为,很有可能在很短的时间里,就对会取代劳动力起很大的作用。机器替代更多的活动,最后的结果是社会的一部分人可能被一个很不合理的方式来承担这个技术进步的结果。

市场机制的缺失让农民富不起来。在中国先阶段,在市场机制下,无论农民也好,农民工也好,都要提高他在市场中的谈判能力。无论是农业产量还是农业产业化,很重要的就是农产品价格问题,韩国的农民为什么收入高?韩国的农民用自己的力量来保护农产品市场,保护农产品的价格。而中国农民为什么收入低?现在有一些地方说农民收入高,那是搞工业,搞商业的结果。真正搞农业的,没看见几个地方农业能够真正富起来。为什么?我觉得一个很重要的,他在市场中要有谈判的能力,这个说具体一点,就是在农产品价格上没有议价能力。

以前老说猪肉涨点价受不了,凭什么你能涨,农产品不能涨,一张邮票由八分钱涨到多少,为什么猪肉价格不能涨?这和农民谈判能力直接有关,工人的收入也是这样,你得建立一个谈的机制,谈最后的结果是什么?谈利益的均衡,能谈出一个利益的均衡来。你说劳资双方最后谈一个点,既要保证工人收入尽可能得到提高,同时企业还能够有利可图。但是我们就是不让谈,政府给你定一个标准,你看好不好?这个标准不是伤害农民,这个标准并不能有力的维护农民的利益。其实这里面光市场化还不够,市场背后有东西,市场是有主体的。它的力量强弱是非常重要的。

国民经济学范文6

〔关键词〕 民国经济;现代文学研究;民国机制

〔中图分类号〕I20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769(2012)05-0015-09

当我们凭借“民国经济”来重新思考、观照中国现代文学时,“民国经济”所蕴含的独特所指很显然指引给了我们一种新的方法论。依照这种方法论的烛照,我们毫无疑问会洞见前此未曾注意到的一些事实:中国现代文学整体生成中的经济因素;中国现代作家走上文坛的独特姿态、现代作家社团与流派的形成背后的经济因素;某部中国现代文学作品之所以如此的经济因素;中国现代文学作品的生产、流通、传播与大众接受的经济背景之间的关联,等等。这些事实的被发现,无疑有助于敞亮我们对中国现代文学的经济因素的认知,建构经济学视野下的中国现代文学图景。但验诸20世纪的文学研究之路,我们发现,经济学视野的运用并非始自今日,如若我们要理直气壮地运用“民国经济”这一范畴来研究中国现代文学,很显然我们需要从方法论上做出检讨。换言之,我们需要回答这样相关联的两个问题:一、民国经济视野之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有无合理性,若有,其依据何在?二、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民国经济视野与20世纪一度占据主流的政治经济学视野等有无区别,若有,其区别何在?

一、经济与中国文学:历史的考察

事实上,由生活于现世社会的人所创作的文学,从来都没有离开过,也不可能离开与其现实生存密切相关的经济。

对中国古代文学而言,借助于沈端民先生从1980年代以来对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经济问题的研究①,我们发现,一部从先秦到明清的古代文学史,其实就是一部别样的文学经济史。这种对古代文学内容的重新发现,无疑有利于冲破古代文学研究固有的学术框架,但这种从文学内容层面考量并得出文学与经济密切相连的论析,需要辅以对文学外部诸多因素——作家本人的经济状况、文学作品的生产与流通环节、文学受众的经济状况等等——的论析,才会更有冲击力。然而,我们不能不注意到,中国古代作家是耻于谈钱而乐于谈官的,其写作和重制问世作品,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没有经济目的,可以说是拒绝进入市场的一群,而出版家既不组织稿源也不组织市场,虽然从隋唐起就有大量重制、出版和公开买卖《四书》、《五经》的行为,但“这种出版和买卖,不是为了文学,而是为了独尊儒术的意识形态和科举考试的需要”〔1〕,即是说,古代文学的外部因素中几乎没有狭义市场经济的影子〔2〕。

中国文学与经济日渐复杂的扭结,始于1872年4月30日《申报》的创刊。据鲁湘元先生考察,1872-1897年是中国市场经济文学的初创时期;1897-1910年是中国市场经济文学的第二期;1911-1925年是市场经济文学向全方位的深层次方向发展的时期;1925年五卅运动后,中国文学的狭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健全;1937年以后至1950年前,虽没有脱离市场经济文学的体制,但更多的是战时机制;从1950年代起文学的生产和销售也采用了计划经济体制。〔3〕可见,“狭义的作为社会经济形态而存在的市场经济,是中国近、现代文学生产者——作家和出版家——赖以存在的基础,也是读者赖以读到各种各样作品的客观条件。”他由此得出结论说:“没有狭义的市场经济,就没有中国近、现代文学的大部分。”〔4〕并认为应该建立一种“从经济形态、商品和价值,即主要从作品的交换价值,去了解文学的发展和变化,了解作品和作家的文学观,也就是马克思说的以市民社会史、商业史和工业史为基础的‘世俗’文学观”即“市场文学学”。〔5〕

在这种学术背景下,我们重新进入中国现代文学的历史场域,就会发现经济对世界、作家、作品、读者这文学四要素的全面渗透,就会发现经济变革怎样部分地左右了中国现代作家的文学选择以及中国现代文学的精神面貌,就会发现中国现代的现实主义作家们,尤其是1930年代前后的左翼作家们,在其作品中如此深刻地通过文学传达了他们的经济关怀,就会发现中国现代读者的状况如何部分左右了张恨水等等作家对小说人物形象、故事结构的创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