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中秋古诗四句诗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中秋古诗四句诗范文1
古诗词鉴赏作为文学作品欣赏的内容之一,成为中考必备的一类题型。这类题目的一般特点为:一是所选古诗词以课内为主,兼顾少量课外的,侧重于七言绝句的送别诗、咏物咏史诗、励志类诗;二是考查内容大多是诗中关键字句含义的理解、诗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描述名句中的画面、重点诗句的含义及蕴含的哲理、诗词句子的表达作用、语言揣摩等;三是题型上主客观兼顾,思维创新、弘扬个性的开放题成为常态。除了复习时加强有效训练外,一些鉴赏的思路也有必要帮助学生理清,解题的技巧更需要适时点拨。
【题型分析】
一、对“诗眼”的理解
古人作诗常追求一字传神,这种题型要求品味出诗人炼字妙在何处。回答时不能就字论字,应放回句中,结合全诗主旨、意境和诗人的思想感情来分析。这种题型一般以如下命题方式出现:(1) 对诗中某字某句,你认为写得好不好?为什么?(2) 从哪一句中可以找出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一个字?(3) 某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是什么?
例如:
约客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第四句诗中的“闲”字能否改为“忙”字?为什么?
〔明确〕
不能。“闲”字表现了诗人焦急等待客人到来而客人却迟迟不到的无聊和无奈心情。“忙”字则与诗的意境和诗人的心情不协调。
【答题要点】
解题时注意:
1. 要肯定“好”或肯定哪一个更好。
2. 解释该字的一般含义和在句中的意思。
3. 说出该字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或烘托了怎样的意境。
二、 对名句的赏析
名句是整首诗词精华所在。它们往往在景、情、意方面有被人们称道之处。这种题型一般以如下命题方式出现:
(1) 描述名句所展现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
(2) 解释某一联的意思,并分析其情与景的关系。
(3) 解释诗词的意思,说出它们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如:
阅读李白诗《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按要求回答问题。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请对本诗后两句作简要赏析。
〔明确〕
最后两句采用拟人修辞手法,将月亮人格化。在诗人笔下,无知无情的明月成了善解人意的知心人,她带去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牵挂之情。诗句想象丰富、意境新颖,令人回味无穷。
【答题要点】 在做这类题目时要注意:
1. 明确诗中的具体景物形象;
2. 展开想象和联想,用自己的语言再现景物形象;
3. 概括诗人描绘景物的特点;
4. 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或给人什么样的启示和思考。
三、 诗歌的表达技巧
古典诗歌十分讲究表达技巧。它是诗人用来抒发感情,表达主题的一种手段。常见的表达技巧有:
(1) 表达方式。诗词中主要运用记叙、描写、议论、抒情四种表达方式,这其中描写、抒情是考查的重点。描写方式有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等;抒情方式主要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方式。
(2) 结构形式。常见的有首尾照应、开门见山、先总后分,先景后情、过渡、铺垫、伏笔等。
(3) 修辞手法。比喻、借代、夸张、互文、通感、双关、衬托、对比、反语、反复等。
(4) 表现手法。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抒怀、借古讽今、用典、象征、对比、映衬烘托、欲扬先抑、以小见大、动静结合、以动写静、虚实相生等。这种题型一般以如下命题方式出现:
(1) 这首诗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2) 这首诗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是怎样抒发诗人情感的?
例如:
淮上与友人别
郑谷
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结合诗句简析本诗抒情手法上的特点。
〔明确〕
本诗寓情于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如一、二句使用“杨柳……杨花”等词,借“柳”、“留”谐音,抒写了诗人与友人握别时的满怀愁绪。
【答题要点】 考查诗歌的表达技巧是中考古诗词阅读中常考的知识点,做这类题时要注意:
1. 准确指出抒情方式和表现手法或修辞手法。
2. 要结合诗句和具体的词语作分析。
3. 这种表达技巧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或揭示了什么样的道理。
四、 诗歌的语言特色
这类题目也是中考古诗词阅读的一个常考知识点,它重在考查对整首诗语言风格的品味。这种题型一般以如下命题方式出现:
(1) 谈谈这首诗的语言特色。
(2) 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例如:阅读陶渊明的《饮酒》诗,分析这首诗的语言特色。
饮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明确〕
(1) 全诗语言平淡朴实,不加雕饰,似无意为诗,而诗情自然流露,韵味隽永。
(2) 前四句写自己隐居生活得心境和生活的真谛,“心远地自偏”强调的是诗人内心的宁静。
(3) 后四句对这种隐居生活作了具体描绘。情景交融,言有尽而意无穷。
【答题要点】 答这类题时要注意:
1. 用一两个词语或一两句话,概括语言特色。
2. 结合诗中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3. 诗中的用语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五、 诗歌所表现的思想感情
诗歌的写作目的也是为了表现一定的思想感情的,因此考查诗歌所表现的思想感情几乎成了考查诗词阅读的一个必考题。这种题型一般以如下命题方式出现:
(1) 从这首诗中我们可看出诗人对某某的观点和态度是什么?
(2)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3) 诗中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人生理想和追求?
例如:
江郎山河韵
辛弃疾
山峰一一青如削,卓立千寻不可干。
正直相扶无依傍,撑持天地与人看。
诗人借描绘江郎山表达了怎样的人生理想?
〔明确〕
要做一个刚正不阿的人、人生要建功立业。
【答题要点】 在做这类题时要注意:
1. 从关键诗句上着手,分析概括,推断作答的切入点。
2. 从相关背景资料入手,准确把握作品的旨趣、作者的情感倾向。
3. 从诗歌的具体内容入手,把握各类诗歌的思想内容。
4. 从作家的风格和语言特征去领悟诗句的含义和表达的情感。
【能力提升】
要想熟练地解答古诗词阅读题,应注意如下几点:
一是平时应加强积累,提升鉴赏能力。要养成反复诵读的习惯,多背诵一些古典诗词,增强感性认识;同时注意多阅读报刊上的文章,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
中秋古诗四句诗范文2
【关键词】水调歌头 三美论 语音 形式 意象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003-02
一、许渊冲的“三美”论
众所周知,在翻译中国古典诗词时,由于受到翻译者所处的文化背景、语言习惯以及译者主体性等多种差异因素的影响,不可能使译文和原文在语言、文字、风格、意境、思想等方而完全一样。译者只能通过各种翻译于法使得译文在最人程度上接近原文,并且仍然葆有诗词的独特的艺术魅力。
古往今来,对于古典诗词的如何翻译,众多翻译人家都提出了各自的翻译美学理论。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有:许渊冲先生曾经提出“翻译唐诗要尽可能传达原诗的意美、音美和形美”的“三美论”;林语堂先生曾经提出翻译的“三条标准”,即忠实、通顺和美。许先生把文学翻泽总结为“美化之艺术”,即三美、三化、三之的艺术。“三美”论为诗歌翻泽提供了标准和指南,认为诗歌翻泽作为“美化之艺术”要再现原诗的三美:意美、音美、形美(王平,2011:305)。所谓意美,就是诗的意境美,指的是表面语言所蕴含的意境,它是诗意赖以飞翔的翅膀。音美则是诗悦耳的韵律与和谐的节奏,在古诗中通过韵脚和押韵来实现,诗歌的节奏和韵脚能激发人们的情感。形美是指诗歌需要讲究特定的形式,包括段数、行数、音节数。由于中英两种语言的差异,汉诗英泽中准确地传达汉诗的韵律和形式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们力求在翻泽中做到“三美”的和谐统一。但如无法兼顾,应始终把意美放在首位,因为意境是诗歌的灵魂,这也是许先生将意美放在“三美”中第一位的原因。“三美”的重要性不是鼎足三分的,最重要的是意美,其次是音美,再其次是形美(李谧,2004:83)。“三美”论不仅是翻泽工作者从事诗歌翻泽需借鉴的重要翻泽原则,更是众多翻泽批评家评判诗歌优劣的重要衡量手段和标准。
1.音美
“音美”指译诗也具有诗的节奏美和押韵美。汉语的四个声调构成了其汉语发音的抑扬顿挫。而英语没有声调,只有重音,翻译时小可能在声调上做到对等。但翻译时常可借助英语的双声、叠韵或尾韵来尽力表现出原诗的“音美”。
特别在尾韵上,中英很相似,都常在句尾押韵。这篇译文通篇就基本采用押尾韵,较好地传达了原词的音韵美,使译词同样具有词的歌咏性和音乐性。例如,在上网的前四句用了ab ab的押韵方式,后四句又采用aabb式,这有助于充分体现中国诗歌文化的“韵味”。
2.形美
“形美”,指译诗有诗的形式美。中诗在行数,每行的字数上都有其自身的特色。英译时,也应尽量展现出原诗的特点。就此而言,一些译本小仅采用了诗体的形式,而且和原词一样分为上下两17,句式长短安排较为工整,总体上能较好地传达大多数中国古诗句式工整的“形美”。
俗话说“翻译难,译诗更难”,译诗只做到“形似”是远远小够的。诗之“形”往往只是冰由上露出水面的那一角,翻译时,对诗之“神”,即承载诗之生命的辞藻、音律和意境更要仔细斟酌,才能力求至臻至美。
3.意美
“意美”是指译诗也应有意象以及由意象组成的意境。中诗向来最讲究意境,常“言在其中,意在其外”。译诗只有注意在意境方面的传递,才能带给读者原词的意蕴。诗歌之意境几乎体现在每一句诗上,评析“意美”在译本中的体现需具体到每句诗。
二、“三美论”在苏轼名作《水调歌头》英译中的体现
1.语音美
中国古典诗词之所以朗朗上口、流传千百年而不衰,主要是因为古典诗词的节奏性和韵律感十分强,古典文人十分注重使用声律格式,如“平仄律”、押韵等,尤其是重视押尾韵。声律格式的合理使用,能增强诗歌的音律感和节奏感,从而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和谐的听觉满足感。在翻译古典诗词时,翻译家们特别注重保留原词的音乐性,确保翻译出的作品仍具有语音美。
《水调歌头・明月儿时有》每一句最后一个字分别是:“天,年,寒,间,眠,圆,全,娟”,押【an】的尾韵。中国的翻译人家人多数采用中国古典诗词的用律于法。例如,林语堂翻译的英文译本仍然保留了原来词中押韵的用律于法,在译作中既押头韵也押尾韵,句首为:festive , fly , fear, feel.押[fl韵;句尾为sky, by, high, tiedeny, goodbye, fly,押[ai]韵。许渊冲的英译本则采用隔行押韵,句首为:appear. sky. year. high. fly. be.me. play. gay. red. shed. bed. spite.bright. again. wane. days. man. can.displays。比较林语堂与许渊冲的翻译,不难发现,这两种译本都在极人程度上保留了原词在声律上的格式,确保了极强的韵律美。黄新渠的翻译则在前面四句中采用了押韵的形式,用bright.sky.tonight.high压[ai]韵。另一位翻译人家以英语为母语的John A.Turner,在将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儿时有》翻译为英语时,虽然没有采用中国传统诗歌的韵律格式,但是其充分发挥了自由诗体即兴创作的独特优势,也采用了隔行押韵的形式,在句尾分别用sky.by.high.压[ai]韵,而且在不受限制的前提下,再现原词的艺术风格,让读者读起来自然随性,朗朗上口。
由此可见,不管是仍采用中国古典诗词押韵的于法,还是自由诗体的不受限制风格,都仍然传递出了原词的音律美,保持了原词的音律感和节奏感。
2.形式美
中国古典传统诗词在创作的过程中,十分注重遵守格律的字数,同时特别强调诗词语句的工整、对仗,对于诗句的行数、分节、字数上都有严格的要求和明确的规定。但是众所周知,将古典诗词翻译为英语,因为语言的差异导致很难保持语句的工整以及对仗。但是,国内的翻译人家在翻译诗词作品时,还是尽量保留了原来诗词的人致结构和基本形式,保留了原诗词的形式美。例如,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儿时有》上阕9行,全词21行,而林语堂的英译本译文前半部分也是9行,全词一共21行,成功保留了原文的结构框架。
中国古典诗词在用字、用词、用句方而十分讲究字斟句酌,极力追求文字的简练以及用词的准确。但是,汉语和英语分别属于不同的语系,在用词的字数和句子的长短等方而都存在着较人的差异,所以在翻译时比较难以保持汉语语句原本的简练。但是,国内的翻译人家在翻译诗词作品时,仍然十分注重保持原诗语句长短,尽可能确保语言的简洁以及句子的简短有力。例如,黄新渠在翻译《水调歌头》中的“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和“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三句时,分别使用了23个词、11个词和20个词。许渊冲将“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翻译为:She munds the vermilion tower. Stoops to silk-pad loom. Shines on those who sleepless lie。原词用“转”、“低”、“照”三个动词构成排比,译文也使用了“mund"."stoop". "shine”三个动词构成排比,并且保持了顺序、句式、语义的基本相同。在尽可能保留了原词的语句长短的同时,完美地传递出了《水调歌头・明月儿时有》原本的形式美。而Turner的译作却没有很好地把形式的美体现出来。这也说明了文化对翻译的影响是巨大的。
3.意象美
中国古典诗词十分善于运用各种丰富多样、蕴含深远的意象,往往通过有限的文字营造出无尽的意境,在平凡的意象中赋予其丰富的思想内涵。例如,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儿时有》一词中,虽然笔墨洒脱,但仍然通过月亮、酒等平凡的意象寄托了词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因此,翻译者在翻译该作品时,不仅仅需要翻译出词作的表而意思,更应当传递出作者在平凡意象之下传达出来的思想情感。
首先,是词牌名。词牌是具有中国特色文化的产物,因此翻译时应讲究一番,小仅要注意传达词牌的神韵与美感,还应尽量反映出它的历史来源和格律,这样才小仅能保持汉诗词牌的古风韵及其风雅,又能做到忠实原作。这首词的词牌“歌头”在古词牌中意为“前奏或序曲”,因此四位大家的译文中都将其译为“Prelude"是很恰当的。笔者认为词牌既是宋词的特色,就应该作为一个文化意象传译给外国读者。
其次,进入词的正文。上片首句“明月几时有”中“明月”二字是本诗的焦点。许渊冲的译本中将其译为“full moon”,看似“明月”并小一定是“满月”,但中秋之夜的明月当然就是“full moon",因此仍然是忠实原词的。更为妙的是“full moon"能让一幅画面顿入读者脑海:寂静的夜晚,一轮满月悬挂苍窍,月光如此明亮、皎洁。这同时能跟后面的“月有阴晴圆缺”形成呼应,因此这样翻译很富有意境美。而林语堂和黄新渠则把它译为“bright moon”,采用了直译的方法,忠实于原文,但在意境美方面差了一筹。而Turner则翻译为glorious moon,这其实体现不出中秋佳节圆而亮的明月的感觉,也凸显不了作者为何突然会思念亲人而作诗的感觉。第二句“把酒问青天”一词在中国古诗中已经显得有点俗套了,但它毕竟是个颇具中国文化色彩的词,那么翻译时该如何处理?其中,林语堂、许渊冲和Turn人译诗中采将其直译为sky。然而从文化角度来看,在中国古代用“青天”一词常含有敬畏之意,如人们称铁面无私的包拯“包青天”,称呼县官“青天大老爷”。因此仅用“sky”恐怕难传译出这样的意境了。黄新渠则翻译为Heaven,这其实在啊传达意义时会造成一定的误解,因为在西方人的宗教理念里,heaven与天空是不一样的概念。接着“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许渊冲采用直译,但补充了主语“I",使意境更完整清晰。其中将“何年”译为“what time”恰能与后面描写诗人“欲乘风归去”但又恐“高处小胜寒”有所呼应。因为“一年中的某个时候”和当时的气候是否寒冷密切相关。“高处小胜寒”被译为“too high and cold for me”简洁易懂,又小影响原词意境的展现。而对“何似在人问”,译诗侧重把“天上”(high)和“人间”( earth)进行对比,暗含“在人问同样快乐,何必定要到天上”之意。显然能更好地体现诗人以“天上”喻“朝廷”和“人间”喻“地方”来表达“在外面做地方官同样可以做一番事业,何必非要回到朝廷?”的弦外之音。下片一开头用“转”、“低”、“照”三个动词惟妙惟肖地表现明月的动态,译诗则用一个“soft,体现月亮轻柔缓’漫的移动,月光慢慢透进屋子的意境美。但将“朱阁”译为“red mansion”,对于意境的体现恐怕效果会小佳,因为“red”一词在中西方文化中理解差异很大。在中国,“红”是指喜庆、显贵,但“red”往往让西方读者想到的是暴力或危险。此外,这句诗中“照无眠”是中国古诗词中典型的无主句。汉语重“意合”,所以常出现这种省略主语的现象。这种句子因主语小确定,意义也就具有朦胧和多义性,翻译时一般应对省略的主语加以补充,以达到英语的“形合”。但译诗却用“sleepless bed”这样一个移就的修辞手法,来表现睡在被月光照亮的床上的人无法安睡,这无形中添了一番诗意美。对“小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的翻译采用拟人的手法以及“spite”和“full and bright”问的强烈对比来体现诗人与亲人分别时看见明月更感伤的情怀,既“形似”又“神似”地传达原诗意境。接下来诗人借月之阴晴圆缺喻人之悲欢离合,悟出自古万事难以皆圆满的道理。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的翻译人家都十分注重对诗词中意象的翻译,因为他们都能充分认识到中国古典诗词中各种各样平凡的意象并不仅仅只是普通的意象,而是包含了作者深厚而丰富的感情。例如,Turner将“明月儿时有”翻译为When did this glorious moon begin to be",其中的“明月”翻译为“glorious moon",我们知道在英语中“glorious”一词不仅仅表示光辉灿烂,同时还有令人愉快的含义。而反观原词中的“明月”是指月满之时的圆月,带有圆满之意,因此,"glorious moon”的译法就恰当地表现出了原词作者使用的普通的意象“明月”之下所包含的团圆的思想感情。再如,许渊冲将“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中的“照无眠”翻译为“the sleepless bed",充分运用了换喻的修辞于法,以“无眠之床”代替“无眠之人”,避免出现“照无眠”的主语,使得原文的意象得以模糊化,这种翻译于法充分调动了读者的想象力,拓展了原词的想象空间和优美意境。
三、总结
通过对我国著名文人苏轼的代表词作《水调歌头・明月儿时有》的翻译人家的英文译本研究分析不难发现,中国古典诗歌的翻译是一门高深的学问,其中充满了各种翻译美学和翻译技巧。各位翻译人家的翻译作品充分展示了翻译诗词作品时应体现诗词的语音美、形式美、意象美,译本能够在最人程度上保留和原作相近的艺术风格和文化内涵,准确传达出作者在诗词里寄予的思想感情。这些成功的示例为今后翻译中国古典诗词提供了较好的范本,为中国古典诗词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为让更多的读者能够进一步接触和了解中国古典诗词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方艺洁. 浅谈许渊冲“三美”论的古典诗歌翻译――以《鹿柴》的不同英译本为例[J]. 海外英语,2015,17:101-102.
[2]孔祥立. “三美”论:《红楼梦》诗词翻译的理想标准――以许渊冲《葬花吟》英译为例[J]. 唐由师范学院学报,2008,04:12-15.
[3]李栖. “三美论”、“三似论”理论下的阿拉伯语俗语谚语翻译机制分析[J]. 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2011,07:62-63+107.
[4]陆璐,姚剑鹏. 从“三美论”角度浅析许渊冲对叠词的翻译――以《元曲三百首》为例[J]. 宁波工程学院学报,2014,03:55-59.
[5] 刘千玲. 浅析诗歌翻译的“三美论”――许渊冲英译唐诗《登高》赏析[J]. 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03:76-77.
[6]刘文婷. 从“三美论”视角浅析中国古代青楼诗人诗词翻译――以柳如是诗词为例[J].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4:79-83.
[7]沈国荣. 基于许渊冲“三美论”拓展民族文学翻译空间[J]. 贵州民族研究,2015,01:119-122.
[8] 谭碧华,陈月红. 从“三美”论角度析英文电影片名的翻译[J].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03:103-105.
中秋古诗四句诗范文3
一、 《夜雨寄北》赏析
诗人在第一句用夫妻问答的形式开篇,“君问归期未有期”,称妻为“君”,为读者展现出一幅夫妻相互挂念的款款深情的画面,视角独特而鲜明,这句话的意思是:“妻子你一直问我什么时候可以回去,但是我自己都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家啊。”从审美的角度赏析,这句诗达到了情景交融的效果,画中有诗,情在画中,情与景在这里实现了完美的交融,定位了整首诗的意境。诗人站在妻子的角度,换位思考,表面是写妻子盼望夫君回家的急切心理,其实表现的是诗人自己的相思。这种意境和情感的表达方式与杜甫的《月夜》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杜甫在这首诗中就是站在妻子的角度,表面描写妻子对自己的思念,实则传达的是自己对妻子的思念之情。“君问归期未有期”用简单的问答形式传达了思念爱妻的深情厚谊,每一个字中都流露出思念之情,不仅形象动人,而且深情、婉约。第二句“巴山夜雨涨秋池”是诗人对客观事物的描写,是诗人当时眼前所看到的景象以及自己的现实处境。诗人对特定的环境进行了描绘,语言简单而凝练。短短七个字,诗人为大家展现出一个秋雨绵绵的巴山景象,将异乡的景象和漂泊的愁绪展现得淋漓尽致:绵绵巴山,不可断绝,冰凉的秋夜,大雨淋淋,不仅有天上之雨,还有池中之水。读这句诗,人们仿佛穿过了诗人描绘的景物,置身于一个这样的环境中:茫茫秋夜,寒意袭人,绵绵巴山,到处都是一片雨幕,地上的池水很快涨满并溢了出来,诗人身处异乡,周围是险峻而绵延的巴山,风狂雨急,孤独与寂寥缠绕在诗人的心头,此景此情是何等的凄凉与孤寂。秋雨绵绵,使人如愁丝缠绕,空虚而焦虑,池水盈盈,又使人情意满溢,无法自控,诗人的内心在愁绪满怀的同时也情意绵绵,汹涌激荡。在巴山秋夜,阴雨绵绵,诗人触景生情,通过自然景观展开联想,在描绘客观事物和处境的同时表达出夫妻的恩爱。“何当共剪西窗烛”,诗人先用细腻的笔法给人们展现出一个充满温馨与恩爱的和谐家庭生活,“共”字无限传神地表达出夫妻之间的恩爱与亲昵,然后用“何当”将这个美好的期望推向了遥不可及的境地。诗人才发现这不过是自己的想象,是自己美好的愿望,何时能实现呢?这里与首句遥相呼应,“未有期”已经给出答案,理想多么美好,而现实又是如此残酷与无奈。整句诗没有一个“情”字,却洋溢着无限情意。
二、《夜雨寄北》英译本中的诗歌意境
(一) 诗歌的意象与文化
民族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是民族审美情趣以及思维方式的决定性因素,而每个民族不同的文化特色也表现在语言运用方面。在民族文化的发展与传播过程中,文学作品是一种最常见而且最有效的传播方式,因其语言的书面特征,使得文学作品中的文化含义和审美意蕴更为丰富,所以,译者在对一种语言的文学作品进行翻译时,不仅仅要理解语言文字表面的内容,更要去理解文字背后的深层次蕴涵。这样才能译出原作真正的意义。所以,我们的翻译研究工作要放在更为广阔的文化背景下进行,因为翻译涉及的语言文化背景更广。从某种意义上讲,翻译不仅仅是文化作品在不同语言间的转述,而且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文化的传播和交流,在今天,这种文化传播的意义越来越得到重视。文化是诗歌意象的基础,诗歌意象更是文化的体现,它来源于其所在的文化环境。例如,水这个意象在我国的古典诗歌中多与愁丝相关联,表达出命运多舛,人生苦短的无奈与感伤情怀。就像李白的诗句“抽刀断水水更流”就是这个意义,在下句就直接点出了其核心的思想情感:“举杯消愁愁更愁。”这里的水是以“雨”的形式出现的。还有一个意象――“秋天”也是离愁或者思念的情感表现,这个更多是来源于中华民族的“中秋节”和“重阳节”这两个重大节日。如“每逢佳节倍思亲”描写的是重阳节,而“月是故乡明”则是指中秋时节。
在Herbert A. Giles的译本中没有译出秋天的含义,自然也就无法表达出中国文化有的民族特色。而散宜生的译本中“In this night of rain pools along Ba Rige o’ erflow”也没有译出“秋天”的意思。虽然他可能是为了追求音律上的完美而故意没有译出,但是从翻译的文化传播角度去分析,这两者都不尽完美。不过,中外的许多读者对他们的翻译都比较认可,认为他们在传播中国文化方面的贡献不可磨灭,所以,整体上讲,他们的译文还是相对成功的。而且,由于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思维方式和情感表达习惯也有所不同,中国人比较含蓄,而西方人比较直接。如李商隐《夜雨寄北》中用“巴山夜雨涨秋池”来表达对亲人的思念就非常的含蓄,而这种含蓄是西方那些直接和大胆的读者难以理解的。
(二) 不同译本意象还原中译者主体性的体现
我过著名翻译家许渊冲教授将自己多年的翻译经验进行整理,总结出一套独有的翻译学理论。在许教授的理论中有“三美原则”,即诗歌翻译时要注重意美、形美、音美。而其中最重要的是意美,其次是音美,形美最次。翻译时,首先要做到意美,然后再尽量实现音美和形美,最终达到三美齐备的最高境界。在对这首诗的首句进行翻译时,首先用“when”对应原文的“期”,然后用“but”来导出后面的“未有期”,这是许教授意译法的典型体现,虽然是直叙原话,但是并没有失去原文中应有的意味,那种离愁别绪、忧伤无奈完全展现在读者面前。第二句将原文中的巴山意译作“western hills”是指川东一带的山脉,而用“pools in western hills”来翻译“秋池”就有点偏颇了,因为这里译作是巴山的水池,而失去的“秋”的意味。好在后面用“autumn rain o’ erflow”来译“夜雨”,联想起来解读,还是能体会到原诗中那种秋雨萧瑟、池水满溢的意象。而原文中的“巴山夜雨”译作“enless reary night of rain”倒是非常贴切,将原诗的意象神韵表现得非常完美,读者在解读时能体会到诗人那种身在异乡秋雨萧瑟的夜里,对爱妻的思念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译文完整地表达了诗人那种满怀的“愁绪”和“忧郁”,让人读来仿佛历历在目。译者在翻译这首诗的主要意象时都遵循了许教授“三美原则”中的“意美”,很好地还原了原诗的意境。然而,美中不足,译文没有将原诗的“夜”翻译出来,有失原诗意境。第三句用“can”带出了“trim the wicks”,虽然在原诗中没有相应的意象,但是更好地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对整体意境也有很大的提升。译文以“trim the wicks”表现原诗中的“共剪烛”,将此刻的愁苦及未来的憧憬都完整地表现出来。译文中用“again”和“rain”分别作三四句的结尾词,充分体现了“音美”的原则。从整体上看,译文分为四行,每行都是12个音节,然后遵循AABB的形式押韵,这充分体现了“形美”原则。许教授按照他的三美原则意译全诗,运用他丰富的人生经验及深厚的中外文化修养来翻译此诗,完整地表达了原诗的意境,是《夜雨寄北》英译本的典范。
我们再来分析著名翻译家孙大雨先生的译本。孙大雨先生曾翻译过莎士比亚的作品,后期多翻译唐诗和《楚辞》。孙先生曾在美国留学,后在国内多所大学任教,翻译了很多作品。孙大雨先生的翻译理论是:翻译诗歌和文学作品,译者不仅要完全解读原诗的意境,而且要对目标语的文化以及文字都有很高的造诣,唯有如此才能将原文的风貌和精神翻译出来,翻译过程相当于一次完整的再创作。孙先生在翻译时以诗译诗,用词非常精美,不同于原诗的简洁明朗,孙译本的风格比较沉郁。首句中,孙先生用“home-coming”表现归心似箭,然后又用“not sure”展现出诗人想回去又不能的无奈。孙先生在用词方面非常严谨,在翻译第二句时,用“not sure”对应“夜雨”,用“autumn pools”对应“秋池”,非常工整,而且充分表现出了原诗中那种惆怅孤独的情感,实现了中英文化的完美转换。受性格和经历的影响,孙先生在译文的情感表达上也是严谨的,用“Ba mounts”来翻译“巴山”会有损原诗的意象,为了方便读者理解,应译作“bashan mountains”或者是“bashan mounts”。在翻译第三句的时候,没有直译“何当”和“共”两词,而是用了“west winow”与“clipping the canle wick”,这也对原诗中所要表达的意象有很大的遗失,译文没有表达出原诗想要表达的对将来的重逢的一种强烈向往和憧憬,不仅在整体上显得平淡,而且没有完整表达原诗的意境,翻译得不是很到位。末句用“mute elight”来结尾,词语表现得过于含蓄内敛,没有完全传神地表达出“巴山夜雨”的意象和场景,也没有表达出诗人那种孤寂、期盼、焦虑以及矛盾的心理。然而,孙大雨先生在翻译时多运用古英语单词来体现原诗的节奏与形式美,体现了他独特的翻译风格。
三、结 语
通过赏析李商隐的《夜雨寄北》我们了解到,对于中国古典诗歌的英译,译者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对原诗中的意象进行操作,既不能失去原文的内涵和精神,还要传达原诗的情感和意蕴。因此,在古诗歌的英译中,译者的主体性作用非常明显,只有经验丰富、语言功底扎实的译者才能译出精美的作品,才能将我国的文化瑰宝传播到世界。
[参考文献]
[1] 谢真元.一生必读唐诗三百首鉴赏[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6:320.
[2] 徐守勤,徐守平.浪漫中华古诗英译赏析[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3] 孙大雨.古诗文英译集[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4] 李莎莎.“格式塔”心理学美学与古典诗歌的审美鉴赏[J].文学理论研究,2006(11).
中秋古诗四句诗范文4
关键词 功能对等 唐诗 不可译
中图分类号:H31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7.03.010
Abstract Tang Poems is an indispensable part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This paper mainly studies on the issue of untranslatability of Tang poems in English translation in the perspective of Nida's functional equivalence theory. Because of cultur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a and other countries in the world, there will be some lost in the progress of the transformation between source language and target language. Untranslatability surely exists, but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of Tang poems is feasible.
Keywords functional equivalence; Tang poems; untranslatability
0 引言
诗歌在中国源远流长。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古诗是了解中国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唐诗的翻译不仅意味着是中外语言之间的一种交换,还意味着是对中国文化传播的促进。许多中外读者会发现翻译过来的唐诗很难懂,并且会逐渐失去阅读的兴趣。为了帮助外国人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以及减少唐诗翻译的局限,找到一个有效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是十分必要的。
1 唐诗和功能对等理论
一谈到唐诗的翻译时,我们首先会想到“信、达、雅”三字和创立了“三美”原则的许渊冲先生。对于唐诗的翻译,国内外学者中一直存在争议。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为翻译这个领域注入新鲜血液。他将翻译定义为“翻译是用接受语再现源语信息的最接近的自然的相当信息,首先就意义而言,其次就风格而言。”(奈达,1993: 117-118)。该理论要求翻译文本的读者能和原文本的读者能有相同的回应。许多学者努力尝试着用奈达的理论来进行唐诗翻译。但是,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更侧重与意译,更加强调文章的意思而不是格式。所以在翻译中会存在局限,这种局限也被称之为不可译性。
2 唐诗的不可译性
可译与不可译是一个古老的悖论。唐诗的可译性与不可译性,在翻译领域一直受到各家学者的争论。一些学者坚持唐诗的翻译虽然有一定的困难,但是在翻译过程中还是可行的。然而,另一些学者认为唐诗是不可译的。在笔者看来,对于唐诗的翻译我们没有绝对的可译,但也应承认唐诗翻译的局限性。其实,翻译可以被看作是语言的转化,是把一种读者相对来说不那么熟悉的表达方式转换为对他们来说比较熟悉容且符合他们表达习惯的方式的过程。而译者主要应该向读者传达文本的精神和意义。
2.1 语言角度
唐诗有着丰富的内容,动人的意境,和谐的韵律和完美的形式。其独特的语言魅力吸引了大量国内外读者的关注。但也恰恰是因为语言,反而成为了唐诗翻译的一大局限。
2.1.1 押韵
唐诗不仅文体严格,并且还强调韵律。平上去入四种发音使得唐诗读起砝爬派峡凇T谔剖翻译的过程中,关于押韵这个问题一直被学者们所探讨,但是仍未找到合适的解决办法。我们来看看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五绝《独坐敬亭山》的英文翻译:
All birds have flown away, so high;
A lonely cloud drifts on, so free.
We are not tired, the Peak and I,
Neither I of him, nor he of me.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在这首诗中,第二、第三和第四句的最后一个字,押的是an这个韵。押韵是唐诗的最大特点之一。虽然押韵在西方的诗歌中也存在,但是这两种韵是完全不同的,想要通过英语翻译出唐诗中的押韵是有一定难度的。
2.1.2 双关语
与平上去入相关的另一个现象是双关语。在汉语里,有许多具有相同声调但含义不同的汉字。但是英文中却没有与之对应的单词。因此,双关语是译者翻译中要处理的另一个困难的方面。例如:
The west is veiled in rain, the east enjoys sunshine,
My gallant is as deep in love as the day is fine.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
在这句诗里,“晴”与“情”谐音,一语双关,表面上写天气“晴”,但是又表达出内心的“情”。虽然译文表达出了原诗的意思,达到了功能对等的目的,但是双关却没有从中体现出来。
2.1.3 对仗
对仗也是唐诗中的一大亮点,它是把相同或对立概念的词语放在诗句中相对应的位置上,使之出现相互映衬的状态,从而使语句更具韵味。例如:
The sunlit Censer Peak exhales a wreath of cloud
Like an upended stream the cataract sounds loud.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从中文翻译来看,m然诗的意思表达得很清楚,也做到了功能对等,但是如“日照”和“遥看”等对仗都没有显示出来。
2.2 文化角度
2.2.1 典故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同时也映射出文化,二者是不可分割的。因此,为了达到翻译过程中的功能对等,我们必须把源语中关于文化的方面考虑在内,尤其是文本的深层含义。以《锦瑟》为例:
Dim morning dream to be a butterfly;
Amorous heart poured out in cuckoo’s cry.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在这两句话里,有两个典故。如果译者从功能对等理论角度来翻译这两句话,是无法用简洁的句子来解释“庄生晓梦”和“望帝春心”这两个典故的。
2.2.2 情感
诗歌用高度凝练的语言,形象表达作者丰富情感。诗歌所包含的情感会从字里行间里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诗人的情感是诗歌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译者在翻译时传达出诗人的情感是非常必要的。例如:
Straight lonely smoke rises in the desert,
Grand long river reflects the round sun sets.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国外的一些读者可能会发现这句话很难理解。为什么在沙漠中会出现烟呢?实际上,它揭示了壮阔雄奇的塞外之美,透露出一股苍凉、雄浑的意境。
2.2.3 传统习俗
在中国古代,有很多传统节日,并且会伴随各种传统习俗。大多数外国人只知道几个著名的中国传统节日,如春节和中秋节等。以《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为例:
All alone in a foreign land,
I am twice as homesick on this day
When brothers carry dogwood up the mountain,
Each of them a branch―and my branch missing.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如果读者不知道重阳节和该节日的各种习俗,那么这首诗所表达情感对于他们来说是很难理解的。
2.3 专有名词角度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很多专有名词在英文中是无法找到对应的单词的。
2.3.1 地理名称
以《出塞》为例:
The Moon and the wall has not changed from dynasty to dynasty,
But nobody has returned from the crusade.
As long as the General defends the strong hold,
Invaders will never occupy our territory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
中国的地域辽阔,地形复杂。在唐诗中有一些生僻地名,甚至有些地名不是在今天使用的。在上面这首诗中,“龙城”,“阴山”这两个地名甚至没有在今天的中国使用。有些中国读者都不知道这个地名,更不用说外国读者了。
2.3.2 量词
量词在唐诗中的使用也很频繁,会产生不同的修辞效果,如夸张和对比。唐诗中较为常见的量词是是“三”。以大诗人李白的《秋浦歌》为例,
The hoary hair is ten miles long,
Because the sorrows are as long.
In mirror, no one knows at all,
Where came on head the frost of fall?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这首诗中的“三”是泛指多数,并不是真的指三千丈这个数字。“三”的含义中国人是很容易理解的,但是外国读者却不是。在这里,译者将“三千丈”翻译成“The hoary hair is ten miles long,”虽然两者具有相同的含义,原诗的意境却在翻译中丢失。
3 唐诗的不可译性的补偿
在笔者看来,唐诗不可译性的原因主要可分为两个部分,即语言不可译性和文化不可译性。因此,为了尽可能的达到源语与目的语之间各方面的对等,我们在翻译过程中可以使用一些补偿手段。
3.1 添加注释
从读者的角度来看,消除唐诗的不可译性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添加注释。注释其实是对译文的一种补充,它是译文的延伸。例如,
One night by riverside I bade a friend goodbye;
In maple leaves and rushes autumn seemed to sigh.
My friend and I dismounted and came into boat;
We wished to drink but there was no music afloat.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如果外国读者读这首诗时,他或许会迷惑,为什么他们喝酒时需要音乐?其实,这是古时候的一个传统习俗。古代文人墨客在送客时,一般会在饮酒时,以音乐助兴。所以,像这种无法在诗中翻译出的内容,可以采取添加注释的方法来进行解释。
3.2 多版本翻译
尽管许多唐诗中的内容在唐诗英译的过程中翻译起来比较困难,但是世界各地仍有许多学者在努力翻译唐诗,并且会有各种不同的版本。一般会有两种不同的翻译方式:语义翻译和如实翻译。就以《静夜思》为例,这里有两种版本的译文。
版本一:
Moonlight before my bed,
Could it be frost instead?
Head up, I watch the moon,
Head down, I think of home.
版本二:
A pool of moonlight before the bed,
Took it to be frost on the ground.
Raised my head to gaze at the moon,
And lowered it to think of home.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e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两种不同的翻译版本侧重于不同的方面。第一个翻译版本更多地强调唐诗的形式,而第二个翻译版本则侧重于这首诗的含义。而这两种形式都有他们各自的优点和缺点。同时,这两种不同的形式也可以相互补偿。一种可以表达出唐诗的思想感情,另一种则展现出唐诗独特的结构,这将有助于保护和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价值。
4 结语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不同国家之间的交流也越来越密切,这大大加强了彼此之间的相互了解。如果我们在翻译过程中从跨文化的角度来看,或许会在唐诗翻译方面得到一些新的启示。在翻译过程中,多版本的翻译以及添加注释可以被视为唐诗英译的最佳方法。不仅有助于更好的调整我们翻译唐诗的目的,亦可提高国内外的翻译水平。
参考文献
[1] Nida,Eugene A. Language,Culture and Translation[M].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1993:117-118.
[2] 刘重德.文学翻译十讲[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