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柳树的诗句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柳树的诗句范文1
流水步距不是流水施工的空间参数。在组织流水施工时,用以表达流水施工在空间布置上所处状态的参数,称为空间参数。空间参数主要包括工作面和施工段数。
1、工作面。某专业工种的工人在从事建筑产品生产加工过程中,必须具备一定的活动空间,这个活动空间称为工作面。
2、施工段数。为了有效地组织流水施工,通常把安装工程在平面上划分成若干个施工段落,这些施工段落的数目称为施工段数。施工段数,通常用m表示。
(来源:文章屋网 )
柳树的诗句范文2
图1 单轴简单图实例
该图为比较性报告实例,展示了所选时间段内,所选计数器组或通道的客流量。该报告以一天的24小时为横轴,将所选各天各个时段的客流量作比较,图表中,不同时间的客流量用不同颜色表示。报告形式有普通条形图、3d条形图、曲线图、点图、点线图、电子表格。图为3d效果的条形图。 2)单纵轴联合图 有些情况单轴简单图不易表示,比如要展示不同的几天各个时刻的信息。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单轴联合图。 单轴联合图由多个子图表组成,这些子图表共用一个纵轴,横轴坐标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比如客流量报告就用单纵轴联合图实现,如图2所示。 这是一个双向客流的报告。该报告展示的数据内容是所选时间段内、所选计数器组(或区域)的“进”客流、“出”客流、“总客流”(即“进”与“出”客流绝对值的和)、“净客流”(即“进”与“出”客流绝对值的差值)。图表展示的是这四种客流之间的比较,四种客流用四种颜色来表示。图表横轴是时间,纵轴是客流。报告形式有区域图、曲线图、点图、点线图、电子表格。图中的表现形式为曲线图。 3)多轴简单图 针对一些展示信息,它有多个展示指标,而且这些展示指标的计量单位不同,为了在同一图中将不同计量单位的指标进行比较,就需要多轴简单图来展示,不同的计量单位的数据映射到不同的纵轴。如图3所示。
图 2 单轴联合图实例
柳树的诗句范文3
【摘要】 了解人畜布鲁氏菌病发病率的关系,以解释布鲁氏菌病的流行特征,为其防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相关和回归方法进行分析,在5种模型中进行拟合。结果:人畜布鲁氏菌病发病率正相关,比较切合模型2。结论:人畜布鲁氏菌病发病率有很大的关系。
【关键词】 布鲁氏菌病 流行特征 数理统计 回归分析
探讨畜间布鲁氏菌病对人间布鲁氏菌病的影响,提示人畜布病发病率的关系,可以用数字理清思路,解释疾病的流行特征,为预防和控制布病的流行提供数据分析上的科学依据。本研究采用相关和回归分析法对人畜布鲁氏菌病发病率进行数据分析。
1 数据与方法
1.1 数据
数据来源于当地疾控制中心以及参考文献,见表1,2。
1.2 方法
采用相关和回归方法进行分析,在线性模型和可化为线性模型的5种模型中进行拟合:① Y=α+βX+ε; ② log(Y)=α+βlog(X)+ε; ③ log(Y)=α+βX+ε; ④ Y=α+βlog(X)+ε; ⑤ log(Y1-Y)=α+βX+ε 。表1 1998~2005年布鲁氏菌病监测情况(略)
1.3 资料处理
应用SPlus建立数据库,对数据进行整理和补充,进行数据分析。表2 1998~2002年畜间布病监测结果(略)
2 结果
2.1 模型的选取
综合考虑5种模型的拟和结果以及拟合直线图和残差正态检验图可以看出,此组数据比较切合模型②,即模型类型确定为: log(Y)=α+βlog(X)+ε模型。5种模型的拟和分析表见表3。表3 5种模型的似合分析表(略)
其中Y为人间布病的发病率,X为畜间布病的发病率。复相关系数R2=(i-)2(yi-)2是衡量响应变量与响应变量估计值之间拟合效果的一个量化指标,其数值越接近于1,说明拟合的效果越好。
2.2 模型的拟合与论证
按照模型log(Y)=α+βlog(X)+ε进行拟合得到的结果为:log(Y)=-5.7131+0.5444log(X)+ε,即:
=0.0033x0.5444 。拟和参数显著性检验表见表4。表4 参数显著性检验表(略)
其中参数α,β是模型log(Y)=α+βlog(X)+ε的参数;参数估计值是由数据拟合模型得到的各个参数的估计值;t值是在假设参数值就是的条件下,参数的估计值除以参数标准误所得到的值,因为这个量服从t分布,所以这个对应的值称t值;P值是以t值为临界值按t分布得到的概率值,如果P值很小,则拒绝假设,即认为参数值不为0。实际问题中方程的参数值不为0被认为是响应变量与解释变量间的方程有意义,称为具有统计显著性。此模型中的P值均非常小,参数以P
2.3 预测与控制
根据畜间布鲁氏菌病的控制标准,当畜间的阳性率达到1%以上时,即认为布鲁氏菌病已经流行,此时按照得到的回归公式计算即可估计人间布鲁氏菌病有0.0033%的发病率。当畜间的阳性率达到3%以上时,即认为布鲁氏菌病已经暴发,此时按照得到的回归公式计算即可估计人间有0.0059%的发病率,应该按此数字积极进行此地区的一系列防治措施。若某区域人间有发病,比如十万人口的区域有一人发病(排除外地染病),可得到畜间可能已有0.109%的发病率,应及时进行畜间检疫、免疫等综合防治措施。
3 讨论
布鲁氏菌病是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危害严重。近几年,布鲁氏菌病的发病一度进行快速增长期,感染病例大幅度增加,感染途径复杂多样化,波及的人群越来越多,虽然已经控制住,但并未根绝,有许多不明之处需要研究。根据以往关于流行强度、人群分布、地区分布、季节分布等研究明显发现,人间布鲁氏菌病的发生与畜间布鲁氏菌病的发生有着很强的关系,无论何时何地人间出现布鲁氏菌病病例,一定在畜间有活动性疫源。畜间疫情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人间布鲁氏菌病疫情,是一个较难的问题[3]。通过对布鲁氏菌病监测资料和数据分析发现:① 人畜布病的关系模型适合log(Y)=α+βlog(X)+ε模型,拟合结果为:log(Y)=-5.7131+0.5444log(X)+ε;② 人畜间布鲁氏菌病的关系是正相关关系,即畜间布鲁氏菌病发病率增大时人间布鲁氏菌病的发病率也增大;③ 按照拟和结果,畜间布鲁氏菌病发病率的对数增大一个单位时,人间布鲁氏菌病发病率的对数增大0.5444个单位。可参照此数据进行疫情控制。
建议今后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控制住畜间布鲁氏菌病发病率,确保布鲁氏菌病疫源得到有效控制和消除,掌握疫情动态,降低人群感染率,增强群众的自我防护意识,保护养殖人员的生命安全。
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人畜布鲁氏菌病发病率的关系,分为模型的选取、模型的拟和与论证、预测和控制几个步骤进行研究,可以找到人畜布鲁氏菌病发病隐藏的相关关系,拟和与疾病流行特征较适合的模型,为控制布鲁氏菌病提供数据分析上的科学依据,对疾病的研究起到参考作用、促进疾病防控。
【参考文献】
1 赵秀红,张彤,孙波.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布鲁杆菌病流行特征与趋势分析.中国地方病学杂志,2007,26(3):312~312.
柳树的诗句范文4
上海山牡泽牡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3月,主打产品为云计算下的互联网信息汇聚和热点缓存系统(GreatStream XP4P Cache),全力聚焦于本土化P4P产品的开发及网络应用。同时,在产品中融入了新一代缓存技术,将“基于云计算的分层链接调度”和“基于云存储的多级区域化缓存”有机结合,有效降低了运营商骨干网络的流量消耗,让用户数据传输速度拥有了质的飞跃。
P4P:让信息数据从无序到有序
要了解P4P就不得不提及其前辈P2P(peer to peer)。P2P又称对等互联网络技术,其脱离服务器,转而依托网络中参与者的计算能力和带宽进行数据交换。简单来说,每个用户都变身成为一个小型的接收站与中转站。这种将一个文件分成多个片段,每个用户即从多个其他用户处下载不同的片段,同时也把自己已有片段与其他用户共享的方式简单有效地解决了网络大规模复制文件的问题,故自其问世以来发展迅猛。但是,P2P却在业界拥有“流量杀手”的恶名,让运营商颇为头疼。关键原因在于P2P过于强调“对等”,因而每个节点之间的交换处于无序状态。例如,一个上海的用户,既可能在和自家楼下的用户进行文件片段的交换,也可能被安排与远在温哥华的用户进行交换。显然,这种无序的随机交换导致了无谓的跨地区甚至是跨国的“流量旅行”,耗费了大量网络带宽。所以,如果能合理调配流量,把所需数据传输控制在同一个地区,那么交换成本将大大降低。而这种想法就催生了P4P的出现。
P4P全称是Proactive network Provider Participation for P2P(电信运营商主动参与P2P网络)。与P2P随机挑选Peer(对等机)不同,P4P协议可以协调网络拓扑数据,有效选择节点,从而提高网络路由效率。仍以上述例子来说,根据用户的上行、下载带宽进行智能化综合判断后,上海的用户就自动优先和上海用户实现文件片段的交换,如不成功,再扩展至江浙地区,最后才会选择远距离文件片段交换,这样无疑最大化了整体交换的效率。
作为已拥有10年以上专注于运营商网络精细化运营的企业,山牡泽牡是第一批成功将P4P技术本土化并提供运营商级产品进行商用的厂商。正是看准了互联网发展的大趋势,山牡泽牡开发出GreatStream XP4P Cache产品,贴近用户需求。
50%~100%:看得到的速度提升
“看在线视频不卡了!”这是电脑前用户的直观感受,但是背后的原因用户却不甚了了。根据山牡泽牡的统计,当多人同时访问信息源导致资源并发占用时,运营商或流媒体商在使用GreatStream XP4P Cache后,速率可提升50%~100%,用户使用同一资源的传输速度则上升2至5倍!
速度提升的关键在于山牡泽牡针对互联网用户的P2P下载、在线视频观看、在线游戏、热门网页或频道等互联网访问内容进行了深入调研,以用户访问习惯及次数,按一定的数学模型自动进行分析、缓存和覆盖更新,并在各个互联网信息中心之间以云计算技术进行同步或异步计算。即对网络流量进行业务识别,以流量本地化的思想,分别提供差异化的缓存服务。平台将每个互联网信息中心设计成云存储节点,动态地将热点信息源在网络空闲时段内汇聚完成,再由缓存节点向用户提供后续服务。这样就成功建立起了全网范围的可管、可控、可运营的内容分发网络,提升了网络带宽利用率,加强运营商对网络流量监控和管理能力,提升运营商现有网络利用率、降低运营成本。
这种将用户的网络应用访问请求引导到缓存节点上,再由缓存节点向用户提供服务的方式有效缓解了运营商出口带宽扩容压力,提升了本区域内网络业务的服务质量。同时,通过对网络流量进行分析和管理,对特定的协议和整个协议的会话过程进行监控,能使运营商在一定程度上了解用户的行为特征,甚至可做到配合关键字和黑白名单策略对非法流量进行管控,对合法流量予以保护。
4X:山牡泽牡理念
当下,山牡泽牡已成为移动、广电、联通、长城宽带等一系列运营商的合作伙伴,同时,与流媒体分发服务提供商,如PPS、QVOD、PPTV、QQlive等都多有深度交流与合作。这离不开山牡泽牡自创始时就提出的eXtheme P4P Cache(极致的P4P缓存技术)、eXperience P4P Cache(业界极富经验的P4P缓存厂商)、eXcellent P4P Cache(极为卓越的P4P缓存应用)和eXciting P4P Cache(令人及其振奋的P4P缓存产业)的“4X”理念,更离不开强大的研发团队对互联网行业的热爱。
柳树的诗句范文5
关键词:客户流失;数据挖掘
中图分类号:TP3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9)13-3437-02
1 引言
在目前,电信运营商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客户争夺愈演愈烈,每个企业都存在客户流失的问题。传统意义上来讲,留住一个客户所需要的成本是争取一个新用户成本的1/5,尤其对于增量客户越来越少的通信市场来说,减少客户流失就意味着用更少的成本减少利润的流失。
电信业客户流失预测是利用客户的历史记录数据,对潜在的流失客户进行判断的过程,相关系统实现通常是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数据挖掘技术与传统数据分析的区别在于前者是在未有任何假设和前提条件下完成的,有效的数据挖掘预测系统可更客观的对实际的市场情况进行分析和描述。在欧美等发达国家,由于其移动通信市场已经比较成熟,电信运营商的经营模式已经由传统的“技术驱动”过渡到了“市场驱动”和“客户驱动”的运营模式。这就从客观上推动了客户流失行为预测技术的发展。例如,英国电信(BT)、美国的西南贝尔、Vanguard Cellular,AT&T Wireless等公司都逐步开始使用客户流失行为预测技术对客户流失进行管理和控制,实施差异化、一对一的营销。在我国,电信行业处于特定的历史发展阶段,我国在数据挖掘方面的研究虽落后于国外运营商,但该技术的重要性已越来越受国内运营商重视。中国移动自2007年开始,已在其中国移动研究院中专门成立了一个进行用户数据挖掘的小组。广东省电信公司研究院在数据挖掘技术基础上研发的“电信客户洞察系统”,也已成为广东电信CRM(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的核心子系统。
2 数据挖掘技术
2.1 数据挖掘技术简介
数据挖掘是数据库领域中最重要的课题之一,它是一种知识发现的过程,主要基于统计学、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技术,高度自动化地分析数据,做出归纳性的推理,从海量数据中挖掘出潜在的、有价值的知识、模型或规则,并对未来情况进行预测,以辅助决策者评估风险、做出正确的决策。“数据挖掘包含了一系列旨在从数据集中发现有用而尚未发现的模式(Pattern)的技术”[1],对于企业而言,数据挖掘有助于发现业务发展的趋势,揭示已知的事实,预测未知的结果,并帮助企业分析出完成任务所需的关键因素,以达到增加收入、降低成本,使企业处于更有利的竞争位置的目的。
数据挖掘主要有以下类型:
1) 分类。这是最常见的数据挖掘类型,其中数据的目标数据项表示数据所代表的对象的类型。例如在医学应用中,对象可分为有病和没病两类;在金融应用中,对象可分为低风险和高风险两类。分类数据挖掘先从一个己分类的数据集(训练集)得到一个模型,这个模型就包含了从该训练集中得到的知识。然后应用这个模型(知识)对新的未分类的数据进行分类。
2) 聚类。聚类是把数据按照相似性归纳成若干类别,同一类中的数据彼此相似,不同类中的数据相异。聚类分析可以建立宏观的概念,发现数据的分布模式,以及可能的数据属性之间的相互关系。
3) 预测。通过分析代表对象过去和现在行为的数据来预测对象未来的行为。这实际上是一种特殊的分类或估计,其目标数据项就是要预测的值.
4) 关联分析。确定哪些数据对象存在关联,典型的应用是确定在超级市场中顾客会将哪些商品放在一个购物车或购物篮中,即他们会同时购买那些商品。
2.2 部分数据挖掘算法
1) 决策树
决策树,又称判定树,是一种类似二叉树或多叉树的树结构。它起源于概念学习系统(CLS:Concept Leaning System)。决策树使用的是“分而治之”的策略。它将一个复杂的问题分成更简单的问题并重复使用这一战术来解决子问题,从而将复杂的问题瓦解。
2) 贝叶斯定理
贝叶斯定理是一种对属性集和类变量的概率关系建模方法,主要解决在已知相关项目B的资料,而缺乏论证项目A的直接资料时,通过对B项目的有关状态及发生概率分析推导A项目的状态及发生概率,即当已知事件Bi的概率P(Bi)和事件Bi已发生条件下事件A的概率P(A│Bi),则可运用贝叶斯定理计算出在事件A发生条件下事件Bi的概率P(Bi│A)。
3) 人工神经网络
一种模仿动物神经网络行为特征,进行分布式并行信息处理的算法数学模型。这种网络依靠系统的复杂程度,通过调整内部大量节点之间相互连接的关系,从而达到处理信息的目的。人工神经网络具有自学习和自适应的能力,可以通过预先提供的一批相互对应的输入-输出数据,分析掌握两者之间潜在的规律,最终根据这些规律,用新的输入数据来推算输出结果。
3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客户流失预测系统实现
3.1 客户流失类型
客户流失情况分为主动离网流失、被动离网流失和潜在话务流失三类,其中主动离网流失是客户主动办理拆机销户手续转入他网的流失。被动离网流失是客户由于已经转入他网但并未办理相关手续,造成客户欠费停机、或成为零次户(即通话次数为零的客户)。潜在话务流失是由于客户使用意愿的转移而明显减少使用业务导致该客户虽然保持在网但话务量(通话使用量)出现大幅度下降。主动离网流失和被动离网流失是一种可测量的流失现象,而潜在话务流失由于很难度量客户使用量是否由于使用意愿的转换导致,而相对比较难测量。
3.2 预测分析的流程
1) 数据采集
数据采集对象主要包括用户数据和话单数据,计费侧数据库在一定周期内产生用户数据和话单数据(含通话、短信、数据增值业务及用户状态变更Log),采集目的是将上述数据分类导入数据仓库的用户原始数据库。
2) 数据清洗
数据清洗主要在用户原始数据库中根据各类算法的需要挑选合适的数据,将数据转换为算法所需的格式并建立数据集市。
3) 模型训练
模型训练是发现数据内在规律的过程,它主要通过挑选已知结果的数据,即已发生流失用户的相关数据,输入算法模型进行计算分析(此过程称为训练,所挑选的数据称为训练集),通过挑选合适数量进行训练后即可获取一个符合当前数据集合的算法参数模型。
4) 模型测试
模型测试是通过选取一定数量的已知结果的数据作为测试集,并对训练过程中或已训练完成的算法模型进行测试,通常做法为边训练边测试。
5) 数据分析
数据分析是在模型训练并测试完成后,输入未知结果的数据,即需要预测离网可能性的客户数据,并最终得出用户是否会离网或离网概率。
6) 结果处理
根据预测结果确定针对客户群的政策导向,如采用多种算法进行预测,则需要制定规则确定对不同算法得出的预测离网用户集合的处理方式,同时针对每个预测离网用户的不同情况给出相应的处理建议并最终建立专门的数据库记录每次预测分析的情况。
3.3 算法选择
选择合适的算法是数据挖掘系统的关键,国内外学者针对应用数据挖掘技术进行电信客户流失分析已有相当程度研究,使用相对较多的算法有人工神经网络、决策树及贝叶斯定理等,其中普遍结论以决策树及人工神经网络算法相对准确率较高。由于预测无法做到绝对的准确,所以通过各类适用算法得出的客户流失预测结果必然不尽相同,使用单一算法命中率并不高,一对一营销的指导意义也相对较弱。因此,在硬件资源相对富裕的情况下,建议通过多种算法分别分析再将结果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组合来提高预测的准确率,如采用人工神经网络、决策树及贝叶斯分类器分别得出预测结论,在不考虑客户保留成本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并集的方式得出最终需要进行政策维系的客户群,反之可通过交集的方式得出。当然也可通过各类算法所需求的输入数据不一致的情况,通过不同算法进行互补,如决策树模型对于数值类参数(如网间通话数、每月充值费用等)分析不尽完全,人工神经网络算法则可进行弥补。
3.4 关键问题及解决办法
1) 在客户分群的研究中,客户随着时间的变化分群业产生变化,从静态的角度进行客户的分群容易导致分群不适应实际结果,而且客户在不同群之间的漂移过程研究对深入了解客户的行为也具有重要作用,同一样本客户在不同月份消费行为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解决办法:针对不同用户群的典型时间周期确定不同的训练集,并每隔一个时间周期就对客户进行重新建模分群,以更新客户分群以符合实际情况。另外针对合理周期内可能发生了特殊事件,进行单独建模以防止其对正确模型的歪曲。
2) 预测结果仅仅得出流失客户的名单,客户离网的原因缺乏系统性的分析和市场调查,导致很多流失预测不能对电信企业的经营活动带来实实在在的效果。
解决办法:通过决策树这种白盒模型,记录每个预测离网用户完成预测的路径,对其离网原因作出相应解释并给出有针对性的维系手段。
4 结束语
数据挖掘技术在电信客户流失预测中的应用是数据挖掘技术在数据统计预测分析方面的典型应用,也是目前市场的热点,在商业环境日益复杂,竞争日益激烈,增量用户越来越少的情况下,该技术的优势会得到进一步的发挥。
参考文献:
柳树的诗句范文6
[关键词] 高能聚焦电流场;混频电流场;宫颈癌;u14
[中图分类号] R737.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2)10(a)-0014-04
高能聚焦电流场不同于传统的消融技术,临床上用于治疗宫颈炎、宫颈糜烂,但是其应用于宫颈癌以及其他肿瘤的治疗尚未见报道。为了了解高能聚焦电流场消融技术对宫颈癌的治疗作用,笔者采用高能聚焦电流场治疗仪直接作用于u14宫颈癌荷瘤小鼠,探讨其治疗宫颈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1 材料与方法
1.1 高能聚焦电流场治疗仪
妇科消融仪(型号:AIRE3000,华年电子公司提供)利用混频电流场原理对蛋白质变性进行处理,以达到治疗的目的。该仪器能够实时温度控制与显示,最高治疗温度为70℃,最长治疗时间为100 min,其治疗电极(型号:Aire-1014,柱状)直径为4 mm。
1.2 动物模型分组及治疗
雌性ICR小鼠64只,鼠龄5~6周,重量15~18 g(清华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传代腹水型ICR小鼠u14小鼠宫颈癌瘤株(中国科学院药物研究所提供)用无菌生理盐水稀释至1×107个/mL,于小鼠右后肢外侧行皮下接种0.2 mL,常温饲养。待肿瘤最大直径达0.9~1.0 cm时(游标卡尺测量),采用随机数字法随机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只。将各组小鼠采用1%戊巴比妥钠腹腔注射(2.5~3.0 mg/100 g)麻醉备皮后固定在治疗板上,充分暴露肿瘤组织。将高能聚焦电流场治疗仪的治疗电极放置并固定在肿瘤组织上。治疗组治疗条件设定为固定输出温度69℃,功率6 W,治疗电极作用于肿瘤组织(90±2)s。对照组仪器不做任何条件设定,将治疗电极放置肿瘤组织,行假手术。高能聚焦电流场消融技术术后两组小鼠同等条件下饲养。
1.3 形态学观察
术前(对照组)及术后(治疗组)即刻、第9天、第18天时间点处死3只小鼠,取瘤组织置10%中性甲醛中固定,行常规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后光镜下观察。对照组和治疗组术后即刻的瘤组织切取1 mm×1 mm×1 mm,戊二醛、锇酸固定,脱水,环氧树脂包埋,超薄切片,铀/铅染色,应用FEI Quanta 200型透射电镜观察其超微结构。
1.4 实验小鼠体重变化
术前及术后第35天称两组荷瘤鼠体重,计算平均值。
1.5 生存转归观察
术后第31天测量两组小鼠肿瘤体积(V)(单位:cm3)。瘤体V=1/2ab2(a:最长径,b:最短径)。采WHO肿瘤应答评估规则评价[1-2]:①完全应答(CR),指治疗至少30 d后未触及或测量的瘤体,皮肤完整性恢复;②部分应答(PR),指瘤体积减少> 50%;③稳定性疾病(SD),指瘤体积减少< 50%;④进展性疾病(PD),指瘤体积继续增加。
1.6 生存期观察
相同条件饲养两组小鼠,顺其自然生存,记录小鼠生存或死亡时间(以d为单位),并绘制荷瘤小鼠生存曲线。
1.7 统计学方法
采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生存期资料进行Log-rank检验,并用Kaplan-Meier方法绘制生存曲线。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肉眼观察
对照组肿瘤组织,肉眼观察呈类球形,质韧,灰红色,表面血管丰富,与邻近组织连接紧密,剥离困难,直径约1 cm,剖面呈鱼肉状,中心无明显的出血坏死。治疗组术中,治疗电极作用处表皮无出血,术后立刻剖开肿瘤,质软,灰白色,有液化区域。术后第9天及第18天,治疗电极作用处表面结痂,切面有瘀血坏死区,质硬。随时间推移,部分焦痂脱落,皮肤完整性恢复,皮下未见瘤体。见图1。
2.2 光镜观察
肿瘤接种后7 d,对照组肿瘤细胞呈条索及团块状生长,呈多边形或不规则形,细胞核大,核膜厚,染色质粗,可见核分裂相,胞浆少,呈轻度嗜碱。对照组肿瘤接种后16、25 d与接种后7 d形态相似。治疗组在术后即刻切除的样本中发现,治疗部位的表皮组织形态与正常表皮组织形态有明显差异;光镜下观察发现,大部分肿瘤细胞结构尚完整,部分肿瘤细胞核结构疏松,少数肿瘤细胞有核固缩,肿瘤细胞有坏死;术后第9天发现,治疗部位的皮下脂肪、结缔组织、肌肉等组织内未见到肿瘤组织,有较多核碎裂的坏死细胞及炎性细胞浸润,血管扩张充血,部分区域纤维组织增生;术后第18天治疗部位可见痂下愈合,有再生的薄层鳞状上皮,其下脂肪结缔组织中未见肿瘤细胞,肌肉周围有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其间有较多炎性细胞及核碎裂的坏死细胞,血管内可见机化血栓。见图2。
2.3 透射电镜超微结构表现
对照组肿瘤细胞核大,核膜厚,核仁较大,细胞器少,胞浆内大量游离白体,少量粗面内质网及线粒体,伴轻度内室肿胀。治疗组肿瘤细胞膜失去连续性,核固缩、碎裂、溶解,多脂滴,细胞器受损较严重无法辨认结构,以上说明肿瘤细胞受到不可逆性损伤。见图3。
2.4 实验小鼠体重变化
术后小鼠饮食、睡眠、活动力等一般生命体征良好,治疗电极接触的靶区皮肤发白,皮肤温度升高。根据实验小鼠术后和术前的体重变化观察,随着各组荷瘤鼠的鼠龄增长,体重增加。术前和术后第35天,治疗组荷瘤鼠体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1。
2.5 生存转归观察
在观察期内(高能聚焦电流场消融术后35 d),治疗组术后第2天肿瘤表面开始结痂的小鼠占65.21%,切面可见瘀血坏死区,质变硬。随时间推移,术后9~11 d约有36%的小鼠焦痂开始脱落,待30~31 d 69.60%的小鼠皮肤完整性恢复,且皮下未见瘤体。术后第31天,治疗组荷瘤小鼠23只,CR 16只,占69.56%,PD 6只,占26.09%,1只术后第1天死亡,占4.35%。而对照组23只均为PD,其中,死亡9只,死亡率达39.13%。对照组随着时间延长,荷瘤鼠的肿瘤体积增大,肿瘤组织呈灰红色,质硬,肿瘤体积逐渐增加。对照组与治疗组在术后35 d的观察期内,肿瘤体积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 < 0.05)。见图4。
2.6 生存期观察
术后荷瘤小鼠生存期明显延长。如图5所示,小鼠荷瘤生长前44 d,治疗组与对照组生存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44 d后对照组荷瘤小鼠死亡数量增加。分析发现,术后90 d,对照组荷瘤小鼠全部死亡,治疗组22只小鼠仍存活,生存率达95.65%,两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 0.01)。对照组荷瘤小鼠中位生存天数为50 d。
3 讨论
热疗具有放射增敏和化疗增敏作用,热疗联合其他治疗主要应用于进展性及复发性宫颈癌。研究认为,当温度达到43℃时可以使肿瘤细胞生长受到抑制及产生热诱导凋亡[3-4],可以延长患者5年的生存期和提高局部肿瘤控制率,有较广的临床应用前景[5-6]。在临床上高能聚焦电流场消融技术手术主要集中用于宫颈炎、宫颈糜烂的治疗。为了进一步了解高能聚焦电流场对宫颈癌的治疗,需要进一步动物实验。
前期实验证实,高能聚焦电流场治疗仪4 mm直径的柱状治疗电极作用于肿瘤组织(90±2)s,仪器设定输出温度69℃,功率6 W可选择性杀伤肿瘤细胞,减少对正常组织的损害。本实验高能聚焦电流场消融技术手术中,小鼠生命体征平稳,治疗部位肌肉有短暂收缩反应,小鼠均能耐受,治疗电极1.2~1.5 cm范围内肿瘤细胞出现凝固性坏死。随时间延长,坏死细胞增多,炎性细胞浸润增多,肿瘤体积缩小,小鼠体重恢复,表面焦痂脱落未见瘤体。治疗电极外1.2~1.5 cm的正常组织,损伤后可在56 d内恢复。血管内的机化血栓对于电场覆盖不到的较大肿瘤的边缘区瘤细胞,有很好的补充杀伤作用[7-8]。荷瘤鼠术中及术后观察无任何远期副作用。
实验结果显示,高能聚焦电流场消融技术对宫颈癌移植瘤有杀伤及抑制效应,可以改善荷瘤小鼠生存状况,延长其生存期,损伤后修复良好,治疗比较安全。高能聚焦电流场治疗宫颈癌荷瘤鼠,与放疗、化疗、手术相比是种损伤相对较小的局部物理治疗宫颈癌的手段之一,期望临床中进一步研究、探讨,成为人类宫颈癌治疗方法之一。
[参考文献]
[1] Hyacinthe M,Jaroszeski MJ,Dand VV,et al. Electrically enhanced droug delivery for the treatment of soft tissue sarcoma [J]. Cancer,1999,85(2):409-417.
[2] Mir LM,Glass LF,Sersa G,et al. Effective treatment of cutaneous and subcutaneous malignant tumours by electrochemotheray [J]. Br J Cancer,1998,77(12):2336-2342.
[3] Moper HR,Delman KA. The role of hyperthermia in optimizing tumor response toregional therapy [J]. Hyperthermia,2008,24(3):251-261.
[4] 周菊梅,唐劲天,廖遇平,等.不同温度热疗对宫颈癌Caski细胞坏死和凋亡的分析[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09,9(3):255-257.
[5] Van DZJ.Van-Rhoon GC. Cervical cancer: radiotherapy and hyperthermia [J]. Hyperthermia,2006,22(3):229-234.
[6] Franckena M,De-Wit R,Ansink AC,et al. Weekly systemic cisplatin plus locoregional hyperthermia:an effective treatment for patients with recurrent cervical carcinoma in a previously irradiated area [J]. Hyperthermia,2007,23(5):443-450.
[7] White JA,Blackmore PF,Schoenbach KH,et al. Stimulation of capacitative calcium entry in HL-60 cells by nanosecond pulsed electric fields(nsPEF)[J]. Biol Chem,2004,279(22):22964-22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