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中秋随笔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中秋随笔范文1
在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里,除了春节,中秋也是一个重要的日。
在八月十五这个月圆之夜,皎洁的明月“照在家乡,照在边关,宁静的夜晚,你思念,我也思念…。。”人们在思念什么呢?思念的是远方的亲人,虽然“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但无论怎样,到了八月十五这一天,人们总希望能和家人团聚。这是中国古老的传统,也是东方文化的深刻内涵,这种亲情是什么力量也无法阻挡的。所以中秋便成为‘全家团圆’的象征节日。
在如水的月光下,我们大家又围坐在大圆桌旁一块儿吃饭,满桌的菜各式各样,我夹起一块热腾腾的鸡肉慢慢咀嚼着,味道鲜美极了!真是好久都没有吃过这么美味的饭菜了。大家越吃越起劲,相互干杯、祝福。古人云“光辉皎洁,古今但赏中秋月”,所以今年也不例外。晚饭后我们一起坐在院子里赏月,面前放着许多月饼,咬一口,那甜甜的感觉就像今天和自己家人团聚在一起高高兴兴的感觉一样。“人逢喜事尤其乐,月到中秋分外明”今晚的月亮跟平时的确不一样,那圆圆的样子,不就像我们围在一起的一家人吗?
“八月十五夜,天色清朗,星月交辉,六街三市,竟放花灯”向院外望去,街市上热闹的景象更胜过往日,处处都洋溢着全家团聚的所带来的幸福气氛。
然而我又想起了一句诗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是啊!,就在人们与家人团聚时。一定也有人身在他乡而没能与家人团聚,所以我向今晚的圆月托去了一份祝福,希望孤单的你不要伤悲,抬头看看那轮明月吧,说不定你的家人也正看着它呢!
中秋随笔范文2
第一件是养蚕。
…………
第二件不能忘却的事,是父亲的中秋赏月。而赏月之乐的中心,在于吃蟹。
我的父亲中了举人之后,科举就废,他无事在家,每天吃酒,看书。他不要吃羊、牛、猪肉,而喜欢吃鱼、虾之类。而对于蟹,尤其喜欢。自七八月起直到冬天,父亲平日的晚酌规定吃一只蟹,一碗隔壁豆腐店里买来的开锅热豆腐干。他的晚酌,时间总在黄昏。八仙桌上一盏洋油灯,一把紫砂酒壶,一只盛热豆腐干的碎瓷盖碗,一把水烟筒,一本书,桌子角上一只端坐的老猫,我脑中这印象非常深刻,到现在还可以清楚地浮现出来。我在旁边看,有时他给我一只蟹脚或半块豆腐干。然我喜欢蟹脚。蟹的味道真好,我们五个姊妹兄弟,都喜欢吃,也是为了父亲喜欢吃的缘故。只有母亲与我们相反,喜欢吃肉,而不喜欢又不会吃蟹,吃的时候常常被蟹螯上的刺刺开手指,出血;而且抉剔得很不干净。父亲常常说她是外行。父亲说:吃蟹是风雅的事,吃法也要内行才懂得。先折蟹脚,后开蟹斗……脚上的拳头(即关节)里的肉怎样才能吃干净,脐里的肉怎样可以剔出……脚爪可以当作剔肉的针……蟹螯上的骨头可以拼成一只很好看的蝴蝶……父亲吃蟹真是内行,吃得非常干净。所以陈妈妈说:“老爷吃下来的蟹壳,真是蟹壳。”
蟹的储藏所,就在天井角落里的缸里,经常总养着十来只。到了七夕、七月半、中秋、重阳等节候上,缸里的蟹就满了,那时我们都有得吃,而且每人得吃一大只,或一只半。尤其是中秋一天,兴致更浓。在深黄昏,移桌子到隔壁的白场上的月光下面去吃。更深人静,明月底下只有我们一家的人,恰好围成一桌,此外只有一个供差使的红英坐在旁边。大家谈笑,看月亮,他们――父亲和诸姐――直到月落明光,我则半途睡去,与父亲和诸姐不分而散。
这原是为了父亲嗜蟹,以吃蟹为中心而举行的。故这种夜宴,不仅限于中秋,有蟹的季节里的月夜,无端也要举行数次。不过不是良辰佳节,我们少吃一点,有时两人分吃一只。我们都学父亲,剥得很精细,剥出来的肉不是立刻吃的,都积受在蟹斗里,剥完之后,放一点姜醋,拌一拌,就作为下饭的菜,此外没有别的菜了。因为父亲吃菜是很省的,而且他说蟹是至味,吃蟹时混吃别的菜肴,是乏味的。我们也学他,半蟹斗的蟹肉,过两碗饭还有余,就可得父亲的称赞,又可以白口吃下余多的蟹肉,所以大家都勉励节省。现在回想那时候,半条蟹腿肉要过两大口饭,这滋味真好!自父亲死了以后,我不曾再尝这种好滋味,现在我已经自己做父亲,况且已经茹素,当然永远不会再尝这滋味了。唉!儿时欢乐,何等使我神往!
然而这一剧的题材,仍是生灵的杀虐!因此这回忆一面使我永远神往,一面又使我永远忏悔。
第三件不能忘却的事,是与隔壁豆腐店里的王囡囡的交游,而这交游的中心,在于钓鱼。
…………
我的黄金时代很短,可怀念又只有这三件事。不幸而都是杀生取乐,都使我永远忏悔。
中秋随笔范文3
立秋当日吃西瓜的习俗又是从何而来?
以前,上海人为什么习惯把西瓜叫“浜瓜”?
炎炎夏日,坐在躺椅上,捧块瓜侃侃西瓜的“山海经”。
噢,还有别忘了,立秋那天一定要吃瓜哟!
《谈瓜论果》
作者:薛理勇
出版:上海文化出版社
2012年6月
定价:25.00
宋朝流行吃西瓜
关于西瓜何时以何途径传入中国是一个历史悬案,我们也不必非得争个明白。不过,到了宋代以后,西瓜已在全国(尤其是北方)推广种植,并已成为夏日消暑的上佳瓜果。方夔,字时佐,元朝淳安(今浙江千岛湖)人,长期隐居富山之麓,授徒讲学,他有《食西瓜》诗:
恨无纤手削驼峰,醉嚼寒瓜一百筒。
缕缕花衫粘唾碧,痕痕丹血掐肤红。
香浮笑语牙生水,凉入衣襟骨有风。
从此安心师老圃,青门何处问穷通。
古人食西瓜习惯把瓜切成三角形,形似驼峰,“寒瓜”即西瓜的别名。“青门”是长安城东南城门,门外有桥名霸桥。由于长安地处中国西北,离别长安的人大多走东南的青门出城,古人送别客人一般会在青门外霸桥饯行,略备薄酒小菜、瓜果点心,于是,青门外折柳惜别讲作“青门柳”,品瓜叙情讲作“青门瓜”。古时“青门瓜”多指甜瓜,后也特指西瓜,如明人瞿佑《红瓤瓜》“采得青门绿玉房,巧将猩血沁中央”,此“青门绿玉房”就是西瓜。
古人留下咏西瓜的诗作不少,我比较喜欢清代黄宗羲的《西瓜初熟饷诸叔父》诗:
收拾经纶付草莱,便同田叟计功来。
寒藤卧陇刚三尺,碧实登筐各数枚。
驱豕齐声如叫屈,引泉数丈便鸣雷。
须知不是街头味,应向区区一笑开。
作者深知种瓜的辛苦,从瓜结果开始,便有野猪来偷食,瓜农只得以呼叫惊吓驱逐野猪;瓜刚结果时,需要灌溉,于是又得设法引水。只有知道种瓜辛苦的人,才能知道瓜的美味。
立秋吃瓜与摸瓜习俗
中国的许多岁时行事与“吃”有关,如元宵节吃汤团,清明节吃青团,端午吃粽子,立夏吃蛋,中秋吃月饼等,而在江南,立秋吃西瓜也是重要的岁时行事。清代苏州人顾禄《清嘉录・ 卷七・ 立秋西瓜》:
立秋前一月,街坊已担卖西瓜。至是,居人始荐于祖祢,并以之相馈贶,俗称“立秋西瓜”。或食瓜饮烧酒,以迎新爽。有等乡人,小艇载瓜,往来于河港叫卖者,俗呼“叫浜瓜”。
“立秋”一般固定在公元历的8 月8 日,江南西瓜一般在立秋前的一个月开始上市,但只有到了立秋的那一天,人们才必定要买西瓜,一是用来祭祀祖宗,二是亲朋好友之间相互馈赠,这种风俗叫做“立秋西瓜”。现在,由于品种、栽培技术和条件得到改善,西瓜的上市时间很长,甚至在冬天吃到新鲜的西瓜也不成问题。而在古代,西瓜是季节性很强的时令鲜瓜,江南西瓜在立秋前一个月开始上市,到立秋日,西瓜已近于落市了。那么,江南人民为何会把“立秋西瓜”当作风俗呢?
瓜大多是圆状的,很像怀孕女人的大肚皮,而瓜内有籽,又象征女人怀的是儿子,所以,“瓜熟蒂落”最初喻“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后来才引申而喻条件成熟,事情自然成功。《诗经・大雅・绵》:
绵绵瓜瓞,民之初生,自土沮漆。
朱熹集传:“大曰瓜,小曰瓞。瓜之近本初生常小,其蔓不绝,至末而后大也。”于是,汉语以“瓜瓞”、“瓜绵”喻子孙繁衍,相继不绝,而民间更以“瓜”喻女子生殖器,“破瓜”就是女子初次。古代,各地流传以西瓜作为祈子吉兆的风俗,叫做“摸秋”。如清梁绍壬《两般秋雨斋随笔・卷四・摸秋》:
鸠兹俗,女伴秋夜出游,各于瓜田摘瓜归,为宜男兆,名曰摸秋。
“鸠兹”是一个古邑名,后指今安徽芜湖一带。当地风俗,立秋之夜,女子们结伴夜出到瓜田里去摘瓜,每人抱一个大西瓜回家,如抱到一只成熟的西瓜,就成了今年会怀上儿子的吉兆。古代“男主外,女主内”,妇女一般不参加大田劳动,所以识别西瓜品质的能力很差,况且在漆黑的夜里,要摸到一只好瓜全靠运气,摸到好瓜,自然喜气洋洋,万一摸到一只生瓜,那不是自找倒霉吗!于是人们就改变了方式,先由丈夫在白天时选好一只成熟的西瓜放到瓜田的某位置,晚上妻子再去“摸”回家,这种风俗仍叫做“摸秋”。
王西彦《摸秋》:“我又没做别的,我是摸秋!”作者自注:
我们南方是有这样的风俗,中秋节夜里,偷偷地到人家田里去,“摸”一个瓜呵什么的农作物,说是可以使没有子嗣的人生儿子。
王西彦是浙江义乌人,他指的“南方”应指今江浙皖一带。不过,王西彦把“摸秋”从“立秋”移到了“中秋”,中秋是农历八月半,阳历大多在9 月下旬以后,此时江南的农田里除了挂在篱上的老丝瓜筋外,似乎已没什么瓜了,王西彦是否搞错了?
按《清嘉录》所讲,“立秋西瓜”的首先目的就是“荐于祖祢”,也就是供祖宗的,而最终目的就是祈祷祖宗保佑,使家庭人丁兴旺,于是就像中秋节大家互送月饼一样,西瓜成了立秋日互送的礼物,立秋吃西瓜也成了风俗。
“叫浜瓜”的由来
《清嘉录》讲:“有等乡人,小艇载瓜,往来于河港叫卖者,俗呼‘叫浜瓜’。”江南是水乡,多河流港汊,江南人对不同走向、形状、大小的河流有不同的专用名词,如浦、港、塘、泾、、洪等,而“浜”多为流经城镇或城镇附近的河流。以上海县城为例,城里以及附近的河叫做“浜”,如方浜、肇嘉浜、薛家浜、侯家浜、洋泾浜等。农民们用小船把西瓜运到城里,就在河浜畔叫卖,叫做“叫浜瓜”。我以前住在虹口,附近有条虹口港,每到“瓜熟蒂落”的季节,虹口港便停满了瓜船,我们也常到河浜边买西瓜。清代钱大昕是今上海市嘉定区人,其《练川竹枝词》咏:
沙外平沙村外村,黄墩东望是雷墩。
吴船贩取西瓜去,柔橹哑划水痕。
秦锡田《周浦塘棹歌》:
脱衣上岸熟西瓜,瓜剖红瓤渴当茶。
别有田家好风味,粉蒸荷叶饼煎茄。
以前,上海人把西瓜叫做“浜瓜”,其应与苏州人“叫浜瓜”一样,是因为西瓜大多是通过船运进入城里,在小河浜上岸或买卖而得名。当然也有人认为,上海产的西瓜皮很薄,容易崩裂,夸张者还以为,此瓜“闻雷即崩”,即大的雷声也能使瓜崩裂,故称“崩瓜”,沪语中“浜”与“崩”同音,此说亦通。
中秋随笔范文4
教师节给老师送的书本《一间辽阔的教室》
周春梅 著
本书是南京师大附中语文教师周春梅的教育随笔集。作者以阅读、思考、教书育人为乐,不断探索教育的本质;她的课朴素又富有激情,渗透了浓郁的人文情怀,深受学生喜欢。
《教育方法学》
佐藤学 著 于莉莉 译
继《静悄悄的革命》,再掀阅读风暴。国际著名教育专家佐藤学教授倾尽智慧、竭尽全力的代表作书名虽为“教育方法学”,实为讲述教师应该知道的教育常识。
《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箴言》
苏霍姆林斯基 著 朱永新 编
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最简明读本。中国优秀教师几乎无人不读苏霍姆林斯基。本书是打开苏霍姆林斯基这部巨著的一把钥匙,是优秀教师案头常备之书。
《学生可以这样教育》
陈宇 著
书中介绍的各种方法均已在实践中得到检验,每种方法均配有真实的案例和严谨分析,以便于读者置身具体的情境中去理解教育原则。
教师节好去处丽江——光阴毫不耽搁的日子
推荐理由:丽江最佳旅游时间每个人有每个人不同的观点,想要什么样的风景就什么时候去。不过,九十月份虽然是旅游旺季,虽然是在丽江这个旅游热门胜地,但九月份的丽江还是不容错过,即使身处热闹,但漫步古城,依然古朴优雅,悠闲自在。
【衣】:随身携带品——短袖T恤、毛衣、外套、防晒品、雨具。在丽江,特别是雨季,一定别忘了带件外套,如果是夏季毛衣就不必了。但防晒品是必须的,丽江海拔高于大理,可别小看那的紫外线,我曾经擦了防晒霜,晒了一天的太阳,就全黑了。
【食】:个人觉得丽江古城(门票)里的美食比不上大理和昆明的,大概是因为古城里很多东西都已经国际化了,各种西餐厅、咖啡馆、比萨店层出不穷。非要算得上特色小吃的话,那就是鸡豆凉粉和丽江粑粑。
【住】:和在大理一样,住一定要住在古城里,多如牛毛的客栈不用多说,只是在古城中心的相对要贵些。房价有3、40元一床(多人间)的,也有120元的标间,而且要视客栈的地理位置和是否为节假日来定。总的来说不是很贵。
【行】:大多数人是从游完大理后到丽江,回去的车费和来时差不多。也有的游客直接从昆明飞到丽江。丽江机场现已开通丽江至昆明、版纳、北京、上海、广州、成都、深圳、贵阳等航线。丽江机场位于城外,可以坐机场大巴(在市内某个酒店买票,具体忘了,到当地问一问即可)30分钟的车程就到机场了,这是一个小机场,但周都是山的机场挺让我难忘的。
九寨沟(门票)——彩林翠海、一年中最美的时刻
推荐理由:秋天是九寨沟最为灿烂的季节,五彩斑谰的红叶,彩林倒映在明丽的湖水中。缤纷的落英在湖光流韵间漂浮。悠远的晴空湛蓝而碧净,自然自造化中最美丽的景致充盈眼底,初秋时节走进九寨沟,不仅温度气候适合,还能看到秋日的景色,超赞!
九寨沟的秋天漫山遍野、姹紫嫣红,片片火红的枫叶,团团黄栌的叶片、郁郁葱葱的青松、辉辉煌煌的杨树,沐浴在一片金黄黛绿之中,绯红的救兵粮,晶莹的小檗果,犹如串串夺目的玛瑙,镶嵌在五光十色的壁毯上,山水云天,交相辉映,织成一幅使人心醉的金秋画卷
九寨沟最佳旅游时间为每年的9-11月。
玩法提示:享受九寨沟的红叶铺山,彩林满目,高山海子,藏羌风情。
古代给教师送礼介绍古代的启蒙学塾分为私塾、家塾、义塾三种类型,在家塾中,老师的收入大致包括束修、膳食、节敬三部分。在每年特定的节令,或者一学年开始或结束、学塾开办或关闭的时候,东家往往会向塾师致送银钱或礼物,这称之为“节敬”。而有一些私塾,明文规定节敬和膳食都包括在束修之内,在节令时也就不再另行致送;还有一些私塾,平时并不向塾师支付束修,而在节令时支付。
中秋随笔范文5
刘敬,安徽怀远人,现供职于芜湖市第四十三中学。平日,喜读书,爱写作,迄今在《中国教育报》《文汇读书周报》《羊城晚报》等百余家报刊发表散文、随笔、书评等近三十万字,部分作品先后被数十家报刊、网站转载,入选《2009年值得中学生珍藏的100篇散文》等多部丛书,并多次荣获各级各类征文奖项。辅导学生作品数十篇,发表于《新民晚报》《芜湖日报》《安徽青年报》等报刊。
创作感言
“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每个人都有他活在世间的快乐理由,我的快乐,就在于笔落心田,敞开心扉,文为我思,记忆的碎片,生命的断章,岁月的印痕……在人们业已熟视无睹的世俗荒园中总有一枝两枝含苞带露的花儿入我眼底,然后流泻于笔端。
生于乡村,居于乡村,我热爱着乡村的一草一木,还有那些纯朴、可爱的孩子们。我以生活为“圆心”,以感情为“半径”,记事抒怀,绘人描物,爱憎全凭他人说,我只乐得笔落心田勤耕耘!
我话我师
刘老师是我们的知心朋友,从来不摆老师“范儿”。他以自己的满腹诗书引领我们遨游语文广博精深又奇妙的世界,令人敬服。
——八(1)班 方 莹
课上,老师幽默诙谐,妙语连珠,让我们在笑声中增智长慧;课下,老师又像是一位“故交”,苦口婆心,刚柔刚柔相济,他的字,他的文,都是我们的典范。
——八(1)班 桂 芳
玉簪花开,秋风乍起。那令人慵懒如猫、百事荒芜的漫漫长夏,终于,还是走了,悄无声息地,就像一个闯下大祸而愧疚盈心的孩子,忽地转身跑远。无怪乎郁达夫先生会挥毫而赞: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是的,“乳鸦啼散玉屏空,一枕新凉一扇风”,新秋,总是招人喜欢的吧。
老杜诗云:“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虽说蝉鸣高树,依然声嘶力竭如盛夏,但不管怎么听,都夹杂着丝丝缕缕大势已去的悲与哀,更像是孤注一掷的赌徒,再怎样的喧嚷叫嚣,也唤不回昔日的无限风光了。毕竟已是初秋,是“芙蓉露下落,杨柳月中疏”的初秋。想想,酷暑炎夏,烈日熏蒸,又有多少人会贪之恋之?即便是那些丝裙曳地或短裙炫目的美眉靓妞,她们似亦更愿意在微凉的秋风中一展身姿,翩然而舞,却暗憎溽汗湿颊毁淡妆的无情之夏!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窃以为,汉武帝刘彻的《秋风辞》实非初秋之写照。《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秋,揪也,物于此而揪敛也。虽有梧叶知秋先落,有繁花无奈早凋,但大多数的草木庄稼,却值繁茂生长的冲刺期。到田野里去看看吧:大豆结荚,粒粒丰满,不输新婚妇人;玉米抽雄吐丝,坚挺壮硕,赛过村夫力臂。棉桃颗颗绿意正浓,甘薯个个膨胀欲出,中稻片片扬花结实……哪里有半点凛冽萧瑟、摇落萎地的气态,分明是孕育希望、储蓄丰产的时节。最好还是来点雨吧。有道是“立秋雨淋淋,遍地是黄金”,淅淅沥沥,清清凉凉,滋润焦土,浇灌田园,那真是秋野人尽望,风雨皆有情啊!
中秋随笔范文6
1.感知文意,感受文章背后的文化意味和民俗风情。
2.咬文嚼字,品味文章语言的韵味和情致。
3.引文入情,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珍惜民俗的情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通过品味文章的语言,解读文本内在的韵味,感受作者独特的情趣。
2.难点。学会从平淡的生活中发现生活的趣味,咀嚼生命的美好。
教学方法:自主品读、研讨赏析、质疑探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传统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长廊里的一道亮丽的风景。我们当地过除夕时,有什么风俗呢?(学生纷纷发言)看不出,我们的风俗还真多!今天,我们来看看著名作家汪曾祺先生的家乡是如何过端午的。作者有情有味地写高邮的鸭蛋,又表达了他什么样的情感呢?(板书《端午的鸭蛋》)
【设计意图】由学生熟悉的除夕风俗谈起,激发学生对家乡风俗习惯的回望与兴趣,让学生带着一丝的亲切感进入新课的学习。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积累字词:咂摸、拧成小绳、苋菜、络子、大襟、车胤、囊萤映雪。
2.了解作者信息。汪曾祺(1920-1997),现当代著名作家,江苏高邮人。小说代表作《受戒》、《大淖记事》,散文集《蒲桥集》、《塔上随笔》。汪曾祺散文注重表现“凡人小事”,能做到“以小见大”。
3.自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1)作者写了端午节的哪些习俗?(2)作者为什么对家乡的鸭蛋久久不能忘怀?
学生思考,小组讨论后明确:端午习俗有系百索子、做香角子、贴五毒、贴符、喝雄黄酒等。对家乡咸鸭蛋难以忘怀,实际上是作者难以割舍的怀乡情愫,因为眷恋,所以难忘。同时,鸭蛋也成了作者追忆儿时光阴、缅怀童年生活的载体,故而会经久难忘。
【设计意图】让学生关注文本,从文中搜集相关信息,形成对文本初步的阅读体验。
三、精读课文,赏鸭蛋,忆童年
1.精读文中描写鸭蛋的语段,从用词特点、情感揣摩等角度作好批注。
2.请以“这是的鸭蛋,因为(找出文中相关的语句)”这样的句式来体会。
3.高邮鸭蛋是这样的让人垂涎、心动,那有鸭蛋相伴的童年又有哪些情趣呢?请勾画文章中表现童年情趣的文字,品味之。
【设计意图】让学生咬文嚼字,在细细的品味中体会作者蕴藏在文字间的情感。
四、细读文章,赏语言,知情感
1.高邮鸭蛋之所以令我们心驰神往,就在于作者写得好,情深意切。那么本文的语言寄寓着作者怎样的情感呢?下面请同学们采用美读——通过恰当的语气、语速、重音,读出语句的意蕴和情味。
提示:①“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造型式的语言生动地写出了家乡咸鸭蛋的美味可口,让人垂涎欲滴。汪曾祺只用一两个字眼就能写出事物的特色神韵。这种绘声绘色,这种动感以及,从一个“吱”字中得到了活灵活现的表现。问题探究:“——”的作用是什么?“一……就……”表明了什么,能否去掉?(不能。表明了油多,冒得快,令人欣喜)将“冒”改为“挤”、“流”可以吗?(“冒”能更好地表现鸭蛋被扎后红油溢出的情态)请学生绘声绘色地读出来。②“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鸭蛋多矣,但和我的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所食鸭蛋多矣”带有文言性质,增强幽默意味。以他乡比故乡,褒贬之情十分突出。③“袁子才这个人我不喜欢……但是《腌蛋》一条我看后却觉得很亲切,而且‘与有荣焉’。”——有点爱屋及乌了吧!④“我在北京吃的咸鸭蛋,蛋黄是浅黄的,这叫什么咸鸭蛋呢!”——淡淡的幽默,浓浓的深情,对家乡鸭蛋的偏爱凸显。
2.学生体会完语言蕴含的情感,再采用与同伴合作的方式,探究本文语言其他方面有什么特点。
【设计意图】让学生结合文中多处有代表性的语句,通过细读、赏析等方式,探究汪曾祺闲适自然、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在鉴赏语言的同时,教师顺势引导,体会、揣摩作者的情感。
五、拓展延伸,知风俗,做积累
1.搜集整理当地传统节日的风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