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历史教学反思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历史教学反思范文1
一、反思教学模式,改进教学策略
《历史课程标准》要求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因此,我们要更新教学观念,构建先进科学的课堂教学模式。通过对教学实践的反思,我认为有以下几种教学模式。
1.“网络构建式”教学模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围绕知识网络,线索就会很清晰,这样能够改变依赖教材的习惯,挖掘现有的教学资源,积累更广泛的教学资源,更新知识体系。而且,把教材从“依赖对象”更变为“依据对象”,对教材进行了二次处理和教学内容的“自主”编排。
2.“互动式”教学模式。以教促学,以学促教,以学促学,使整个教学过程处于共振、互动与合作之中。所以我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不是简单地作出“对”或“错”、“能”与“不能”的评价,那样就会远离新课程,而应放下架子,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对重要历史人物、事件进行有创意的评价,让学生去讨论,去争辩,在张扬个性的同时探究未知世界。具体做法可以是:让学生组成讨论小组,就某些历史专题问题合作学习,探究辩论。在活动中,学生不仅提高了兴趣,同学之间也增进了了解,师生之间也加强了沟通。
3.“现代化”教学模式。即改变传统教学中的“嘴+粉笔”的模式,充分发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如在讲到中国古代手工业经济时,可以在网络上搜索“纺织业”,找到纺织业的发展情况、各阶段的先进技术,然后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进行总结、分析,不再单纯地让学生记忆并储存历史结论,而是结论与形成结论的过程并重。
二、反思教学过程,注重知识和技能的生成
《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要求,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每一节课的教学既有可以预设的情景,又有超出预料的情景事件。我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反思教学,一方面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的优化,提高他们学习的理解感悟能力,另一方面能够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探寻适合自身学习的方法,增强学习效果。
反思教学过程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首先,教学是否符合学生的学习“由浅入深、全面掌握”的认识规律,学生的参与能为他们的学习提供帮助;其次,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激活学生学习历史的主体性作用,从而增强他们的学习内驱动力;最后,鼓励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找到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以此激发他们的历史学习兴趣。
例如《》一课,通过单纯的说教不仅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难以维持,还不利于理解掌握教学内容,对此,我在教学中作了如下的调整:首先,要求学生从“”中列出重大史实,并要求概括出重大意义,寻找其内在联系,构建网络结构;其次,播放与此之相关的片段,以此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本内容的理解;最后,要求学生能够进行合作学习探究,让他们在明白学习重点内容的基础上,提高历史学习思维能力。
我在教后反思提出:通过这样的优化组合,一方面能够调动学生的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增强他们的学习情感体验,另一方面能够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更为丰富的知识和技能,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学习情感态度和审美价值观。
三、反思教学效果,提高课堂实效
无论是传统课堂教学还是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每一节课总是在一定的任务意识下完成,可是完成得怎么样?这不仅是课堂教学本身所面对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老师可以从这里打开反思研究的通道。对历史教学效果的反思,是教师对整个教学活动所取得的成效的价值判断,包括学生所获得的发展和教师自己的价值感受两个方面。前者主要考察学生的历史双基的掌握,历史思维能力的发展,历史学习方法的掌握,人文价值的认识,以及理性精神的养成等诸方面;后者主要考察教师自己在教学活动中对教学内容和学生情况的了解程度的变化,个人教学经验的变化,实施有效教学能力的提升,教学思想观念的变化,等等。
历史教学反思范文2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反思
前言
我国的历史发展对于整个科学的建设有着很强的指导性,但是随着近年来的社会形态和国际周边环境的变化,在关注到历史问题上依然呈现出来是一个客观性的尴尬。诚然,不管是从爱国的角度来看,还是从历史教学的方式来看,整个高中历史的教学反思是一个客观性的过程。这样的过程首先体现在当前发教育理念发展的核心价值观,以及整个高中历史教学的过程中的一个方法问题。历史教学在发展过程中一直存在于多个跨学科领域中,正是因为其有着一定的借鉴性和发展性,才使得其有着客观性的作用。
纵观现有的高中历史教学,可以从这样几个方面来整体上转变当前的教学方法以及在未来的形成理念教学和融入性教学的过程中,凸显这样的优势。
一.加强史实教学
历史本身就是一个回顾过去发生的所有事件的过程,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来提示学生在未来的成长和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借助到的思考的方式。诚然,在这样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的过程中,需要有一定的史实的融入性教学,这样的教学理念是完全能够凸显当前发展的客观性效益,也是能够从整体上来体现当前的发展的整体过程。加强史实教学的方式首先是加强对历史的总结性,也就是说在为学生教学的过程中,首先教师应该明确史实其根据以及其影响的大小,甚至到原因;另外一个就是通过历史陈述的方式给予学生一个更好地指导,这样的指导是引导学生也是启发学生。
二.培养学生质疑意识与方法
在历史的教学过程中,一般的教师是很少去培养学生的质疑的意识和方法的,毕竟在大多数人来看,历史的东西都是实实在在的,并没有一个客观性的争辩的方式。但是,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一个客观性的情况,才使得整个当前的发展过程中呈现出来的是一个学生对于历史的追究兴趣逐渐减少。使得我国的学生培养在一定程度上与历史挂钩的大人物很少。培养学生的质疑的意识就是通过客观性的教学来提示学生对于历史人物的描述以及客观性评价上的相关定论,这样的定论的来源是什么,这样的定论是通过那些方法实现的。正是有了这样的一个学习的方法,在教师教学历史的教学过程中也同样能够体会到学生对历史教学课程的参与,同时能够满足学生在追求理论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思考和主动动手的能力。
三.在历史教学中融入新历史观
创新的培养对于历史的教学来看同样有着重要性。随着当前的发展越来越融合世界性历史发展的角度,在关注到整个世界历史的过程中中国历史也在体现着其举足轻重的作用。传统的历史教学在这样的方面呈现出来的当前发展的一个客观性定论,完全按照原有的历史学家对这样的一个历史观的认识。按照我国应试教育的基础,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学生真正了解到历史。诚然,这样的教学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并没有起到完全督促学生进行自我思考的过程。这样的思考过程是凸显社会发展的客观性结果,也是能够随着社会发展的思维变化的多元化建设的过程中一个具体的形象分析。诚然,在发展未来的建设性的成长过程中,依然需要有创新,而这样的创新是有根据的进行的。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实践展开这样的创新,并能够在未来的多样化建设的过程中逐步体现出客观性的动力。
四.重视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一般意义上的学生人文精神的教学和培养都是通过成绩来体现的,但是随着新课改的颁布以及现有的社会对于应试教育客观性的评价,已经使得学校和教师本身就对学生的人文精神进行了一系列的关注。诚然,学生的人文精神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整个学生在后期的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心态建设。正是因为有了一定的历史观和发展观,才能够使得学生在关注到现有的发展过程中不断结合当前的事实与历史发展观的角度进行适度的结合。只有这样的结合才能够确保整体上的人文精神的培养和发展,这样的培养和发展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体现了整个社会发展的客观性。
结论
本文基于历史教学的特点,展开对当前历史教学过程中的反思,旨在通过这样的一个客观性的反思体现出来当前在历史教学的过程中所要面对和关注到的问题。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在历史认知上需要有一定的同步性。然而,这样的同步性不仅仅是体现在当前发展过程中的客观性上,更多的还是能够通过这样的客观性来寻求到历史教学的规律,进而完全合理的应用在学生的学习上。
参考文献:
[1] 董立国. 历史课程要改革,历史课堂须开放[J]. 新课程(教育学术). 2010(01)
[2] 华裕芳. 简论历史课堂中的情感问题[J]. 考试周刊. 2010(04)
[3] 周仕德,何成刚. 历史教学设计观的转型探析[J]. 中国教育学刊. 2010(04)
[4] 聂幼犁. 中学历史课程“过程与方法”目标问题[J]. 历史教学问题. 2009(01)
历史教学反思范文3
“洋思”历史教学模式打破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采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结构,使教师由原来的知识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引导者,落实了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我曾赴江苏省泰兴市洋思中学考察学习,受益匪浅。但在职业教育学校,面对生源差、文化课知识不受重视等现实,我在实践中又有一些困惑。
一、何为洋思教学模式
(一)概念及构成
洋思教学模式,是江苏省泰兴市洋思中学从1980年建校起在长期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形成的一套独特的教学模式。其课堂模式被概括为八个字“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所谓“先学”,不是学生漫无目的地学,而是在教师简明扼要地出示学习目标、提出自学要求、进行学前指导后,学生带着思考题在规定时间内自学指定内容,完成检测性练习。所谓“后教”,也不是教师漫无目的地教,而是在学生充分自学后,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式的学习。“当堂训练”则是在“先学”、“后教”之后,让学生通过一定时间和一定数量的训练,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从而加深理解课堂所学的重难点。
(二)与传统教学模式的区别
从教学方式和手段来说,洋思教学模式采用明确的目标教学,学生在学习之前有了一个明确的方向。而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往往“满堂灌”,没有及时让学生知道学习目标和重难点,学生往往“满堂记”,却很难从老师的“灌”和自己的“记”中找到学习目标和重难点,事倍功半。
从教学过程和结果来说,传统教学模式注重教师讲解,而洋思模式当堂训练,及时找出问题并给以解决,教学质量和效率就很高。
二、旌德县职业教育中心的洋思历史教学实践
我校位于安徽省宣城市旌德县,由于地理位置较偏僻,生源少且参差不齐,学生对学习历史一般缺乏兴趣。
我赴洋思中学考察学习以后,将这种教学模式带回我校,历史教研组由此根据我校实际确定了历史教学中实践洋思模式的几个基本环节并进行了教学实践。
1.导入新课,展示目标
运用一定的方法导入新课,展示本节课目标,使学生明确学习任务,目标要高度概括并通俗易懂。
课堂导入是一门艺术,为了能利用好教师引导的作用,一定要在导入部分下功夫。可以采用问题导入以启发思维,故事导入激发兴趣,经验导入由此及彼,复习导入“温故知新”,方法很多,关键要用的合乎情理又能发挥作用。
此外,展示目标也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教学目标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制定教学目标的主要依据就是课程标准,除此之外最主要的就是教科书和师生的实际情况。”
2.自学指导,明确任务
布置自学任务、明确自学的要求、指导自学的方法,要让学生知道自学什么,怎样自学,必须达到什么目标,届时怎样检测自学效果等,这一部分用时控制在2分钟内。
此外,教师还要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学生在自学中掌握各种学习历史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授人以渔”,事倍功半。
3.学生自学,教师答疑
即学生自己阅读教材并思考,自己解决所遇到的问题,对不理解的问题及时向老师质疑。教师要巡回指导,留心观察,启发思考,广泛答疑。
4.精讲点拨,合作探究
通过合作探究、师生讨论,教师补充、归纳、补充、更正,解决自学中遇到的典型问题,进一步梳理和深化学生所学知识,为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做好准备。
精讲点拨,关键在于一个“精”字,而不是在短短几分钟内把整课梳理一遍,实践中有教师还存在这样的误区。需要“精”讲的比如的性质,初中学生很难理解;比如精神,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等。
5.系统总结,达标测评
教师进行课堂小结,学生当堂完成课堂作业,学生间互查作业、及时反馈更正,教师指导学生归纳、形成规律。教师要关注学生是否都能达到教学目标。
达标测评,这也就是洋思教学模式的“当堂训练”。“当堂训练”既能使学生当堂巩固所学知识,又能够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将学生刚学的知识转化为能力,并且及时的反馈本课是否存在遗漏和盲点,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旌德县职业教育中心的洋思历史教学模式反思
(一)成果及存在的问题
洋思历史教学模式自2011年在旌德县职业教育中心推广以来,教师不断进行实践、研讨和赛课等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教师在学习实践中转变了教学观念和教学策略,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也有所提高,而最直观的表现是在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上,笔者将普通高中部实验班与非实验班2012~2013学年上期期中考试历史成绩做了一个简单对比,如下表所示:
注:满分100分,及格60分,优秀80分
由上表分析得出,实验班平均分比非实验班分别高出9和12分,及格率分别高出42%和60%,优秀率分别高出10%和12%,可见采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质量,效果立竿见影。
然而,洋思历史教学模式在旌德职教还是属于新生事物,在学习和推广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很多的困难和问题,这些问题又如何去解决,值得我们去探索。
其一,以知识目标为主,缺乏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如何将洋思历史教学模式与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结合起来,这是一个值得探索的问题。
其二,生搬硬套模式,只学到形式而没有学到灵魂。很多教师只学到“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形式,机械的套用于历史课堂,而没有认识到,“洋思”教学模式的灵魂是“活”,“其精神实质是采用这种模式,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关键是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
其三,学生基础参差不齐,自学能力差距较大,而洋思历史教学模式对学生的自学能力要求很高。部分学生不善于思考,无法从自学中发现问题等等。这对于“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中的自学环节来说是一个很大的障碍。
(二)如何在洋思教学模式下构建高效历史课堂
对于历史这门学科,如何将“洋思”理念落实到实处,而不是盲目跟风、只学其形式而忽视其本质,构建真正的高效历史课堂呢?笔者以为主要应该把握以下几点:
第一,把握“洋思”的灵魂,采用灵活的教学策略。在历史教学中应该一切从实际出发,我们并不是要在所有历史课上都采用洋思模式,即便是传统教学模式也有适用的时机,一种教学模式并不能解决一门学科的所有问题。
第二,加强教师自身水平,提高教师修养。在教学实践中要做到及时掌握每个学生的学习得失情况,准确的判断出教的失误所在并及时更正;要坚持写“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是教师成长的‘催化剂’”,另外,教师要积极寻找和使用能够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方法。
结论
世间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最优教学模式,任何的教学模式总是要依据一定的条件发挥作用的。实践证明,洋思模式打破了传统的灌输式填鸭式教学模式,使教师由原来的知识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引导者,落实了新课程的核心理念。
历史教学反思范文4
【关键词】教学方法 互动 教学评价
随着教学进程的推进,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难以适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这就需要教师创新自己的教学方式,获取多方面的教学信息,用更加有效的方法进行教学。这就需要广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对教学做到有效的反思。
一、通过反思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
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很多教师目前仍然采用“一言堂”的教学方式,将自己的理解强加灌输给学生。在那样的教学手段下,学生很难做到用自己的思维去思考问题,一味地接受老师灌输的理念,通过机械地做笔记、背诵来提高自己的成绩。教师应该对自己的教学方法进行反思,在授课时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效,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备课阶段,在问题的设计上也要以探索性、趣味性为主,帮助学生形成多元化的学习模式。
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我经常对自己的教学方法进行反思,以求能够让学生在课堂上获取更多的知识。在讲“古代中国的商业发展及经济政策”时,我让学生根据时间的顺序,分别分析秦朝、汉朝、南北朝、唐朝、宋朝、明清几个朝代的“市”的特点。然后,我让学生们自己归纳总结宋朝前后“市”的特点,然后我再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补充。同时,在讲解“古代中国的手工业发展”这一部分知识时,我也通过层层深入的引导,帮助学生了解到不同时期的中国在丝织、冶金和制瓷等手工业部门取得的主要成就。在讲课的过程中,我并没有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手段,而是通过对学生的引导,让学生自己去感悟,自己去总结归纳。在日后的检测中,我也发现,学生对该部分知识的掌握程度较高,并且回答上也具有一定的见地。从这个现象中,我进行了反思,在以后的授课过程中,尽量保证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这是我进行反思的课例之一,在教学过程中,我还经常对如何有效的开展活动,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等进行反思,目的在于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
二、反思教学过程,提升教学效果
不管是在教学过程中,还是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教师应该多加关注学生的学习方法,要对学生学习历史的情况有一个详细的了解,适时调整教学策略,让自己的教学更加符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同时,教师还要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尽量符合“由浅入深、由点及面”的特点,加强在教学过程中和学生的互动,做到双方向的教学。
在历史教W过程中,在课堂上学生们的情绪是比较低落的,没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是难以提高成绩的。针对这种情况,我进行了反思,在教学时,尽量采用更加新颖的教学方式,比如在讲解“运动”时,我采用了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通过相关的影视资料,让学生们了解该部分知识。
通过对教学过程的反思,我还意识到一个问题,就是学生们虽然看似认真地听讲、做笔记,但是大脑却处于一个停滞状态,学习过于机械,学习效果并不明显。例如在讲完“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这一专题后,我让学生对这部分知识进行总结,学生们在回答时不是遗漏知识,就是回答的过于浅显。通过这件事,我发现学生虽然在平时很“认真”地做笔记,但是并没有有效地进行一个系统的复习,他们的学习过程就像“狗熊掰棒子”,学习新知识忘了旧知识。因此,在每一个专题结束后,我都会更加系统地帮助学生对知识进行梳理,引导他们反思。通过不断地反思教学过程,我优化了教学组合,提高了自己的教学水平,同时也优化了学生学习的方法,达到了双赢的效果。
三、反思教学评价,提升教学效果
教师确实能够通过他人的评价,找出自己的不足,通过吸收他人意见中的精华,取长补短,完善自己的教学方式。但是,那只是传统的教学评价,反思教学评价指的是教师自己对自己评价,通过教学的实际情况对自己进行反馈。“他评”是教师被动的接受检查、评论,而“自评”是一种内在的、主动的评价方式,通过这样的方式,教师更容易找出自己的不足。
比如在讲“伟大的”时,在授课前,我就对课程有了一个细致的把握,在讲解的时候,课堂气氛比较良好,学生们对基本知识有了一个详细的了解,同时也感受到了伟大革命先烈为了的胜利所做的牺牲,我自认为课堂教学效果已经十分不错了。后来,我无意间对这堂课进行了反思,我认为除了要帮助学生很好的理解课堂知识外,还应该让学生考虑一下当时日本侵华的原因,让他们想象下如果当时中国足够强大,日本是否还敢发动这场战争。在下节课的时候,我点出了这一点,学生们也对此进行了反思,意识到了实力弱就要受欺负,要为了祖国的强大贡献一份力量。通过“自评”的方式,我完善了自己的教学方法,不仅帮助学生完善了知识,还提高了学生的思想觉悟。
总之,课堂教学不仅有师生之间的知识信息的传递,教师要善于通过对教学模式的改进和反思,让课程的资源和教学方法得到合理利用。
【参考文献】
[1] 曹文燕. 高中历史教学如何吸纳史学研究的新成果[J]. 读书文摘,2016(20).
[2] 邓霞. 浅析“微课”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 新课程导学,2016(27).
历史教学反思范文5
关键词:教师教学; 反思; 成长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1)11-016-001
叶澜教授曾指出:“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可能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作为一名教师,就应该成为自觉的反思者,对教学持开放和批评的态度,从而改善自己的教学取向,激活自己的教学智慧,努力在历史教学反思中不断成长。
一、反思教学设计
新课程要求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教学要减少统一讲解,增加学生的自主探究。这就要求教师提高设计问题的能力,设计出发散的、扩展的,升华学生思维的问题及方案。我们在制定每节课的教学设计时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突出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是教育领域的一场深层次革命,也是教育本质的真正回归。但是,由于我们对新课程教学目标的设计和操作缺乏理论指导和实践检验,在实施层面上往往出现教育目标的虚幻现象,教学工作顾此失彼。所以每节课后,笔者都要对教学设计进行反思,如,教学目标设置合理吗?完成得怎样?本单元知识目标重点突出吗?难点化解了吗?情感、态度、价值观“生成”的程度如何?有没有把学科最重要的东西给予学时?等等。比如在教中国古代史时,在授课前我布置给学生的问题是:“夏、商、周三代的政治制度分别是什么?”希望学生做好预习。但是这样设计后,上课的效果并不尽如人意,体现在课堂提问时,没有太多的学生知道答案并回答出来。课后,我曾和几个学生交流,问他们为什么没有课前预习新课,思考老师布置的问题,一(2)班张伟同学说:“我们对您提出的这些问题不感兴趣,而且就是找到答案也并不明白这些枯燥的政治制度究竟是什么,甚至连字面的意思都不知道。”经过这样效果不明显的问题设计之后,使我感到课前教学设计的内容应该变换了,尝试课前的教学设计应以激发学生兴趣为主。
二、反思教学困惑
有一次,在八年级历史课上,我有意识地贯彻新课标,上了一节以“讨论”和“学生编演课本剧”为主线的历史课。课前,由于我做了充分的备课和精心的课堂设计,所以我满怀信心地走进了课堂,谁知那堂课上得乱七八糟,课堂秩序混乱不堪,课本剧的节目还没上演就草草收场……从讲台上我灰头土脸地下来之后,在反思记录上我这样写道:“这节课我耗费的精力最多,但却上得最失败,究竟是为什么呢?”我百思不得其解,不得不请教本班的几位同学,他们告诉我说:“老师,分组讨论可有学问了。首先,你得选一个有威信、有震撼力的组长;其次,不能自由结组,平时混得不错的同学难得能坐在一起,可不就只剩下谈天说地了!”我恍然大悟,此后,在课堂组织的问题上,我更加注意细节问题,把课堂上可能出现的问题尽可能想周全……我想,我的这一进步,不得不归功于课堂反思的驱动力。
即使是成功的课堂教学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对它们进行回顾、梳理,并对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使之成为以后再教时应吸取的教训。
三、反思教学机智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总会有“创新的火花”在闪烁,教师应当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独到的见解,这样不仅使学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广,而且对他们也是一种赞赏和激励。同时,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可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因此,将其记录下来,可以作为以后丰富教学的材料养分。在课堂教学中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师生的思维发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往往会因为一些偶发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若不及时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便会因时过境迁而烟消云散,令人遗憾不已。
四、反思教学再设计
历史教学反思范文6
一、高中历史教学中采取教学反思的重要性分析
1.实行教学反思是实践课改的要求
在社会进步的影响下,高中历史教学也需要进行相应的改革,只有采取改革措施才不会被社会淘汰,跟上社会的发展脚步,进行教学改革才可保证培养出的人才符合社会的需求。而实行教学反思则是进行课改的要求,在高中历史的改革期间,会出现许多在过去的教学中未见过的问题,而此类问题将会导致传统教学和创新之间出现矛盾,基于客观环境下,教师只能通过采取教学反思,才可从中挖掘最合适的发展途径。
2.实行教学反思是获得实践性知识的需要
实践性知识是指教师在进行有目的的行为时所需要具备的相关知识,例如课堂情境知识。在教学期间,此类知识足以支撑教师快速的解决教学中的不确定性问题以及在预测之外的教学情境,确保教学活动的顺利性。然而,实践性知识是需要教师通过长期教学而累积到的知识,无法由他人给予。
3.实行教学反思是新课改的要求
一位美国的心理学家(波纳斯)认为,教师成长等于反思加经验。此处带出了两个概念,一是经验型教师,二是专家型教师,新课改中要求,高中历史的教师应当属于专家型教师。一位著名的教育家(朱永新)认为,一名教师贵在用心从事了多少年教育工作,而不是仅仅从事教育工作。这句话中强调了教师的用心,教师在用心教育中不断成长,慢慢从一名教书匠转变为一个专家型教师,其中用心即是反思。
二、新课标下对高中历史科目进行教学反思的对策分析
1.构建自我反思制度
自我反思制度是指教师为自我约束以及自我成长所构建的制度,通过不断完善该反思制度,可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并在日常教学中应用,从而促进教学质量以及教学效率的提高。自我反思制度具体实施的几点措施:①教师与教师间的互评。旁观者清,当局者迷,因此高中历史教师在对自身的教学进行反思时,可借助于其他教师对自己的评价,通过邀请其他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旁听,使其可根据教学活动客观评价教师在教学方面的优势与劣势,从而达到找出不足、弥补不足的目的,促进自身教育水平的提高;②教师对自己的评价。教师在教学活动后对自身的教学进行客观与全面的评价,是确保教学反思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应对自我评价能力进行加强;③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属于最直接的感受着,可以这么说,学生是在教学活动中最有资格去评价教师的人,因此,教师打破传统教学的制约,邀请学生对教学活动进行评价与建议,从而清楚认识到教学活动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而通过改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2.积极对教学内容进行反思
教学内容属于教学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教学活动中的教学内容进行反思是顺利进行教学活动的重要保障。对于教学内容进行反思的几点方法:①将教材中的相关知识转变为问题提出;②适当掌握好教学内容中的深度、广度,对教学内容中的知识点与知识面适当调整。但是在调整教学内容的深度以及广度时,需有一个度,以确保教学内容适用于高中生;③对历史教材中的教学内容进行重新整合,使教学内容实现结构化,引导学生通过横向与纵向的整合教学内容,构建出完整的教材知识体系,使教学内容实现条理化。
3.积极对教学方法进行反思
每一位教师经过长期的教育工作,均有自己的一套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不同导致所取得的教学效果也会有所差异,也就是高中历史教师若想要提高自身的教学质量,则必须要对自己的教学方法不断反思,通过反思才可不断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从而不断完善教学方法,使其更适合如今的高中生,反思教学方法的具体方法:①对教学工具合理利用。近几年,许多高中历史科目的教师为了满足新课标下对于历史教学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盲目应用多媒体技术,未能结合高中历史课程的教学现状,导致通过多媒体教学后,不仅未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还使学生对历史课程产生厌烦感。因此,在高中历史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在选择教学工具时要谨慎,考虑到采用该教学工具是否有利于教学的进行,并考虑到学生是否能接受此种教学方法,或是在应用该教学工具时,可试用一节课,观察效果,以免影响教学质量。②注意营造教学气氛。无论是哪一门科目,教学气氛均会对该门科目的教学质量产生直接影响,因此教师在教学期间,应重视营造良好的教学气氛,除了需要注重教学初期对历史科目的引入教学,还在注重在课堂上与学生互动,从而带动课堂气氛活跃。若历史课堂一直处于沉闷与冗长的状态,将会不利于学生投入学习中。因此,在教学期间,高中历史教师应尽可能创造沟通的机会,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踊跃发言,引导学生投入到学习中,达到提高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的目标。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