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不思蜀的典故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乐不思蜀的典故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乐不思蜀的典故范文1

我们班有一个男孩,他瘦瘦的,个子不高,一双充满智慧的眼睛镶嵌在脸蛋上,还架着一张笑不够的小嘴巴,显得十分有趣。他是谁?对了他就是我们班的马元凯。我觉得这次“雏鹰争章”活动“阅文章”非马凯莫属。

有一次,李老师给我们讲题目时,有一道关于历史的题目,老师让我们来回答。刚开始我们还可以应付的了,可到了后来越来越难,当李老师说“乐不思蜀”这个典故是写谁?这是教室里鸦雀无声,每个人都一声不吭,正当大家沉默时马元凯举起了手,李老师请了他,马元凯望了望同学们,自豪地说:“是刘备的儿子—刘禅。”这时我们十分佩服他,可想而知马元凯肯定阅读了许多历史的书籍。

还有一次,在午修时教室里许多同学在大吵大闹,还有的教室里跑来跑去,整个教室里显得十分混乱。可这一点儿也没有影响到马元凯读书的心情,他旁若无人,如痴如醉地看着书,在知识的海洋里尽情地遨游,直到上课为止。

听了我的介绍,我班的“小书迷”、“历史学家”够不够格?

乐不思蜀的典故范文2

一、借助互联网终端,把历史典故当作开启高效课堂的按钮  

一节课,从预习、导入到中间环节,都可以用历史典故贯穿起来。教师可以采围绕历史典故设计教学过程,按照“学生课前预习寻找典故——教师课堂导入介绍典故——学生课堂展示讲述典故——师生课堂小结感悟典故”这个流程设计教学案。通过安排学生课前借助互联网寻找典故(或历史故事),可以让学生以发现的眼光,在互联网上走进历史,探寻典故(或历史故事)的缘起、进程、作用,为课堂展开深度学习奠定基础;导入环节介绍典故(或历史故事)时,教师可以借助互联网有侧重的放大某个情节的信息量,通过渗透、隐喻、留白等形式,凝聚学生的关注点,引发学生兴趣点;课堂展示环节学生讲述典故,可以在检验学生借助互联网自主寻找、整合资源的情况下,给学生展现个性化、自主化学习创造机会,锻炼他们的归纳、分析、表述能力,随机调整“导学”重难点及破解的方法;课堂小结的落脚点放在感悟典故上,可以让学生借助从互联网上了解到的资料,通过不同人从不同角度解析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碰撞,帮助学生提升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认识和理解水平,逐步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例如,学习《春秋战国的纷争》时,我要求学生课前从互联网上搜集1-2个与春秋战国社会发展关系比较密切的典故,做到上课时能声情并茂的讲述出来。由于这段时期涉及到的典故比较多,当学生借助互联网查寻的时候,需要对从互联网上搜集到的众多典故,按照“关系密切”的标准进行甄别,这种放手让学生探究的办法很富挑战性,学生会带着兴奋、挑战的心绪快速投入到任务中。上课的时候,我给学生介绍了我从互联网上找的“负荆请罪”、“纸上谈兵”两个典故(理由是它们与赵国的兴衰较密切),播放完这两个动画小视频后,从ppt课件链接到能够找出这两个典故的互联网文本名——“历史典故:春秋战国时期的40个典故,你知道几个?”。之后,是学生提供链接点,展示他们寻找和选择的典故(文本或动画小视频),并简述选择的理由。学生争先恐后的抢发言权,他们罗列出了“负荆请罪、卧薪尝胆、破斧成舟、百家争鸣……”等多个典故,每个同学都讲述了自己选择的理由,课堂气氛格外活跃,学生争论的也非常热烈。

这样一来,学生们会主动把教材中提及到的史料与历史典故进行全方位对接,每个学生在聆听他人讲述选取理由后,头脑中都会留下较深的印象,这节课的目标很快就达成了。

二、借助互联网终端,把历史典故当作驱动学生思维的导航 

预习、导入时,由历史典故入手,可以刺激学生的兴趣点,为课堂学习起到铺垫作用;课堂环节推动进程中,历史典故还可以起到促进学生深度思维的作用。历史教材的“过去时”特点较明显,常常会给学生“一就是一,二就是二”的感觉;会让学生认为只需要“知其然”就行了,记住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及历史意义就结了;致使学生对史料的印象还只是停留在较为肤泛的层面上。教师如果把历史典故借助互联网引进过程推进的节点中来,就会改变学生对学习历史知识惯常的认识观,进而改变他们的学习习惯,达到加深印象、提升学习效果的目的。

如,在学习“唐太宗李世民”时,这部分知识的重点应该放在了解“贞观之治”上,经验告诉我,直接的去接触重点,机械的让学生死记硬背,不会让学生形成深刻印象,效果并不理想。如果换一种教学思路,从ppt课件中链接到互联网文本名“宣武门”,让学生先了解一些课本没有提供的内容——李世民登上皇位的血腥过程、采取什么手段开创出“贞观之治”的盛世,就会让学生对唐朝的繁荣产生更全面、更深层的认知,对李世民审时度势的能力、治国理政的能力产生更深、更全的认识,甚至会对皇权的更迭作更深层次的思考,对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也大有裨益。

通过这样的链接拓展,历史知识就不再那么静态、古板了,学生学习历史知识不再觉得单调、机械了,课堂被动学习的面貌就会转变为主动思索和探究了。

三、借助互联网终端,把历史典故当作净化学生心智的明灯

学习历史知识只是手段,目的在于把握精髓,从中汲取养分,形成正确的认识观、学习观、是非观、人生观、世界观,进而学会做人做事。然而,这对于初中生来说,单纯的通过对教材史料的学习,很难达到培根所说的“读史使人明智”的高度。如果在教学中借助互联网适度的介入历史典故,引领学生去感悟历史,达就可以达到启迪学生智慧,净化学生心灵、濡染学生人格品质的作用。

如,在学习“吴越之争”时,教师可以从ppt课件中链接到互联网文本名“卧薪尝胆”,通过带领学生阅读文本+观看动画小视频,从侧面了解越王勾践复国的坚强意志,就会对“立志”与“成事”之间的关系引发深层思考;在学习《三国鼎立》时,从ppt课件中链接到互联网文本名“乐不思蜀”,通过让学生阅读文本+观看动画小视频,了解刘禅的昏聩,学生就会对贪图享乐的危害产生深刻认识;在学习《岳飞抗金》时,可以从ppt课件中链接到互联网文本名“精忠报国”,通过阅读文本+观看动画小视频,对岳飞生平作进一步的了解,学生就会对民族英雄的可钦可敬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自然地接受爱国主义精神的熏陶。

采取互联网辅助教学的形式,可以超脱教材的局限,通过跨时空的往返穿梭,能够让史料更具立体感、更多人性味、更富启迪性,便于对学生的思想、观念、道德、品质产生润物无声的影响,利于学生从历史人物和事件中汲取成长发展的正能量。

乐不思蜀的典故范文3

先来说“表”。汉定礼仪,朝廷文书有四品:章以谢恩,奏以按劾,表以陈情,议以执异。是有章、表、奏、议四品。是以表的文体用以陈情。所谓《出师表》即是出师之前上表。此表著于诸葛亮,作者实事求是,不求文辞浮华,《出师表》简而尽,直而不肆。此表多被后人推崇赞誉,如陈寿《蜀书诸葛亮传论》中赞此文“亮所与言,尽众人凡士,故其文指不及得远也。然其声教遗言,皆经事综物公诚之心,形于文墨,足以知其人之意理而有补于当世”。诸葛亮的《出师表》不以文采艳丽相求,求其实、求其情不仅打动了当时的人众,时至今日,表中深情仍可感知于今人。

再说作者:诸葛亮。诸葛亮(181―234),字孔明,山东琅琊人,建兴十二年(234)卒,终年五十四,谥忠武侯,故后世称诸葛武侯。按查汉司隶校尉诸葛丰之后,其父为汉代末年山东郡丞诸葛,因其父卒,后诸葛亮依其从父诸葛玄。诸葛玄时为豫章太守,后朝廷选官代替诸葛玄,诸葛玄后遂投荆州刘表,于是诸葛亮也就随之到了荆州,这也是为何诸葛亮会在隆中隐居。史载诸葛亮身长八尺,每自比与管仲、乐毅,时人不之许,唯其好友崔州平、徐庶信以为然。诸葛亮隆中躬耕,好为《梁父吟》。这个《梁父吟》是咏古事的古歌谣,汉魏人咏古感怀,因寄所托,史特载其好为《梁父吟》,并以管仲、乐毅自比,彰显其抱负远大,志在天下。诸葛亮的出山颇为曲折,当时刘备为曹操所败,南投荆州刘表,刘表留其屯驻新野,徐庶往见刘备,颇受器重。徐庶向刘备推荐诸葛亮,赞亮为“卧龙”,刘备当即说:“君与俱来”。徐庶说:“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至”。于是后有刘备屈尊三顾,更有诸葛亮在隆中之时就名闻天下的《隆中对》。诸葛亮的《隆中对》确如后人评价的:孔明于备方窜身无所,表又尚在之时,早识荆州为起事之地,北向宛洛,西出秦川二言,早为后日六出祁山张本,真不愧王佐之才。历史的发展也确实如诸葛孔明《隆中对》所言,数十年间天下三分,期中未能成功者,实因天时,不在人力矣。赤壁之战后,孙刘联盟抗曹,实证隆中对策。建安二十四年,因关羽为孙权所杀,刘备愤而伐吴,兵败亭,白帝托孤。彰武三年(223年)以后,蜀汉政权悉委诸葛亮,建兴三年(225年)春诸葛亮率众南征,是年秋,四郡皆平,后方既定。建兴五年(227年),将帅诸军北驻汉中,挥师北伐,临发上表,即有此表《出师表》。后世萧统编纂《文选》收录于“表”类,借用“出师表”题。临发上疏,临发即大军出师之际,出师而上疏,意不在辞行,意也不在誓师,而在于出师交代朝廷政事,好像文不合出师的意图,也不符合人臣的身份,但放在诸葛亮的身上却无不可。诸葛亮身受刘备白帝托孤,先主戒刘禅视之如父,刘禅也拜之相父,故诸葛亮确也以长辈身份告诫刘禅。所以读本文,不能以简单的君臣关系来看待。

本文大略可两分,前段嘱咐刘禅宫中、府中俱要公平对待,进而申要亲贤人、远小人,所言均为古今通理,切中汉末积弊。其中似有责训刘禅之意,后人也以此揣测这刻意的详细交代,就此认为刘禅昏暗,朝纲不明,后世还有“乐不思蜀”的典故,我们往往就简单的认为刘禅就是“扶不起的阿斗”,其实不然。晋人袁宏《三国名臣赞》说:“刘后授之无疑心,武侯处之无惧色,继体纳之无贰情。百姓信之无异辞,君臣之际,良可咏矣!”文中把刘禅与诸葛亮列入君臣之际的典范,亦见时人的公论。试想如果刘禅真的昏暗、困于群小,诸葛亮又怎能够坦然挥师北伐?所言汉末积弊,是时人所亲见,以两汉旧事为警醒,特以先帝入言,刘备、诸葛亮亲历其害,痛恨、叹息彻入骨髓,引入文中可资镜鉴,诸葛亮归纳六字“亲贤臣,远小人。”对症下药,切中积弊。

开篇言及先帝,“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这样的开篇安排手法高明,既谨慎也能托孤重臣的身份做责训。开篇坦言“益州疲敝”,比于曹、吴,言指蜀汉地狭、力弱。天下三分,其势绝不会长久,必有一统,一统则两家亡一家兴。此时的蜀汉,刘备已经去世,关张也已经不在,诸葛亮年也非浅(是年四十七岁),一旦诸葛亮老亡,蜀汉的灭亡也在眼前,正是“危急存亡之秋”之际,此时绝非夸张言辞。故于建兴三年南征毕,五年即北伐。首起两句已道出北伐的意义。挥师北伐,临战而谋定,诸葛亮成竹在胸,所虑唯后方朝廷。故文中反复论及公平对待宫府,陟罚臧否不宜异,内外一法。文至此所言通透,而诸葛亮继续交代宫府中的人员并开列名单,缀言“此皆良实,志虑忠纯”“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诸葛亮又归纳六字“亲贤臣,远小人。”可资镜鉴,引以教训后主。足见周密、严谨。至此文章前段意思已尽。

乐不思蜀的典故范文4

【关键词】古文;阅读;经典;迁移 孔子曾言:“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面对晦涩难懂的古文,对当今徜徉在胡里花哨的网络语言中不亦乐乎的孩子来说,根本谈不上什么“好学、乐学之”,他们甚至把我们祖先创造的文学艺术的瑰宝视之为“恐龙”,犹恐避之不及。而其中的无穷奥妙更如一块未开发的、沉睡千年的土地,只能寂寞地静守着它的芳华。偶尔谈上一句古人的万世真言,怎么听都觉得阴阳怪气,其韵味似乎被超强的龙卷风带到了十万八千里。古文,你的魅力究竟怎样才能放射万丈光芒,你的悠远究竟怎样才能带着学生一起飞翔?你的芬芳究竟如何才能沁入莘莘学子的心扉?难道千古圣贤的脚步就如此可望而不可及?难道源远流长的中华美文就这样断流缺殇?在中华千古圣贤倾心打造的这片芳草地上,其开发的宝藏不可计数。

1. 教材引路,“牵一发而动全身” 语文课负有传承祖国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重任。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如六年级的学生,他们的内心已经有了较强的是非善恶的区分能力。他们所做的一切,旨在张扬个性。“我行我素”是他们的行为准则,他们反对“强加摊派”,推崇民主和谐,我即使是捧着一颗滚烫的、饱含我热切期待的心奉献于他们,他们也会犹豫一二,不会欣然接受。这群新新少年需要的是“顺势而就”,所以我必须找到一个依托,一个有着不可抵抗的、强大的说服力的榜样。《两小儿辨日》不就是我“众里寻他千百度”的依托吗?在理解了文意之后,一个名扬天下的伟大形象就矗立在我们面前--孔子。他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教育家之一,他所创立的儒家思想博大精深,他的治学做人之道至今仍是炎黄子孙的行动指南,他不就是完美的堪称楷模的伟人形象吗?如果能让我的学生摆到在孔圣人的精神圣殿,那岂不是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于是我就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多渠道的收集有关孔子生平、名言佳句、治学小故事等资料,全面深入地走进孔子,让他清晰的展现在学生面前。他的至理真言,似乎具有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字字见真情,句句述真理。他的言传身教、意志品质,似乎就是一座又一座的心灵丰碑,镌刻这他一生求真务实、孜孜以求的人生追求。在了解孔子的一生之后,学生已经把他当做了自己的精神的至高无上的代表,佩服的五体投地。在习作与平时的交流中,也总能听到的他们引用孔先生的至理名言,“之、乎、者、也”不再是备受冷落的字符。

2. 趁热打铁,“荐书增智”歌德曾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同许多高尚的人物对话”。的确如此,书是世界上最有营养的滋养品。与书交友,可以使我们的言语更智慧,行动更理性,目光更高远,心灵更澄澈。好书有时会改变我们的一生。当学生爱上孔子及他的言行之后,我发现在每个学生的内心,都正流淌着一跳清澈无比的小河,水质纯净,叮咚作响,正奏响着一曲曲和谐上进之曲。为了让每位学生的内心都能得到更加纯净的滋养,我顺势给学生推荐了几本中华经典书籍,虽然他们还不懂古文古语的章法句式,但结合注释,他们还是能从中领悟其深意。《论语》首当其冲,不少同学把它当做了自己的贴身伴侣,闲暇之余,少坐片刻,“唯有论语解心忧”,其中的经典故事,给予他们为人处世、分辨是非极大的帮助,他的光芒已穿透了学生那被现代文化层层封锁的内心,击碎了什么“超女、PK”,挤垮了网络漫游,他们沉浸在这片芳草地上乐不思蜀。我还向他们推荐了老子的《道德经》,庄子的《庄子》,列子的《列子汤问》等经典名著。学生也从中发现了乐趣,特别是发现自己平时使用频率较高的成语竟然也出自这些书时,他们的兴趣就更加浓厚了。这些经典书籍似春天里放射的最慑人心魄的一道奇异的光芒,为他们终身学习和发展提供了动力支持。孩子背诵优美的文化经典,这些范文烙印脑中,自然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写作、发言时出口成章,引经据典,特别在口语交际训练中,适时引导学生引用古诗词,以增加语言的厚度;生活中也颇有深度,常会有令人赞叹的顿悟之言脱口而出。当教育的目的得到如此限度的扩大时,我们又何乐而不为呢?

3. 记录点滴,瞬间化永恒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脑海中的一切似乎有推陈除新的功能,当有大量的外界信息争先恐后涌入大脑这个港口的时候,记忆好像具有“你先我后”的排斥反应。本身古文语言就无白话文的朗朗上口,大脑对它的记忆就不会是优先选择,如果长期只作瞬间记忆,那么看过之后很难再脑海中留下永远难以磨灭的印象。那怎么行呢?“水过地皮干”,这可不是我们想要达到的效果,还是让手中那支笔显神功吧!告诉学生一定要养成随手静心摘记的习惯,孩子便能平心静气学习。据研究,这种完全松懈、有趣的书法活动,能使脑波从β波这种压力波,转换成а波这种放松波。人脑处于а波时,学习效率大为提高;而且练字时,а波的脑与潜意识互动的过程中,能加强创造力、灵感、判断力和记忆力。“读十遍不如抄一遍”,把自己所读到的随时摘记下来,使之在脑海中、在笔下留下浓墨重彩,成为久久挥之不去的音符,并且这样的音符要有机结合,融会贯通,永远成为记忆中最动人的一抹记忆。孩子们每人备有以“经典伴我成长 书香浸润人生”为主题的“手记本”,将自己平时在课堂中随时聆听到的经典名句、阅读书籍时随时目睹到的厚重佳句即时记录下来,让经典的韵味在心间久久回味,增强自己的文化底蕴,达到修身长才的目的。同时我们为每位孩子准备了以经典古诗词为主版的书法小册,每天中午15分钟平心静气的练写让孩子在灵动的书法艺术中陶情怡智,在飘香的翰墨中张扬个性,挥洒热情。从基本的横竖撇捺的运笔,再到点顿回还的把控,孩子们用端正有力的书写静心养怡。在这一刻所有的瞬间都化作永恒,所有的点滴都汇成小河,所有的片段都结成大网,所有的零星都扩成整体。久而久之,我们的学生记忆库中储存的经典古诗词的信息就会越来越丰富,书写功底也越来越夯实,厚积薄发也会飘然而至。

4. 运用迁移,树立牢固的防线经典的诗文积累,能使学生变得知书达理、善良聪慧、乐观坚定、胸怀博大,而更多的是一种情感和民族性格的熏陶。中华民族历史源远流长,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它足以使人引以荣耀和自豪。它能展现中华民族的重要凝聚力。作为一种文化形态,本身具备文化科学价值,因此我们应让中华经典文化的精髓植入每个人的心里。我们可以启发学生在平时的写作及交流中把大脑存储的有关古文的信息加以运用,为自己的文章增光添彩。也可以尝试自己的话用文言文去表达,但不可过多过滥,那样反倒弄巧成拙了。积累是一种能力,同时也是一种习惯。当积累成了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一种自然而然的行为之时,那运用就是水到渠成了。在平时的古诗词学习中,我们的方向定位在品诗词、重意境训练上,特别重视古诗词中传诵千古的名句的理解和运用。我们在班级黑板报中专设“每周一诗一佳句”专栏。对于佳句特别标识,并在检测时创设情境让孩子们加以运用。在这种有意识的训练和培养中,这些古诗词佳句会如“白雨跳珠”,渐入思维的“航船”,在适当的时候,它也会跳跃而出。古文的魅力就在于它精辟的话语总能为我们的生活学习起到点睛之笔,添花之功,送炭之力。

上一篇台湾名品城

下一篇国庆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