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技术专业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核技术专业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核技术专业

核技术专业范文1

课程设计是工程类本科教学的重要环节,是高校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桥梁,是学生综合运用本专业课程和已修课程的基础理论而进行的工程设计尝试,是让学生把课堂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工程设计能力的重要手段。课程设计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关键过程。通过开展课程设计训练,能使学生掌握工程设计主要程序的使用方法和设计技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学习查阅资料的方法;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开拓的精神;培养学生掌握放射性测量、数据分析的基本方法,训练“分析、观察、判断、试验、再判断”的方法,提高学生独立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课程设计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实际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在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式、严谨工作作风、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实验技能等能力和素质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借鉴美国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本科课程设计理念,认为我国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计应建立开放性选课体系,增加基础性阅读与延伸性阅读,建构有效的学习小组,建构多元的课程实践渠道,增强服务社会的实践意识。

天津外国语学院英语学院借鉴了澳大利亚商科课程设计中的三个方面:学生的需求、教学过程和评估,并结合ESP课程的特点,将其运用到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哈尔滨工业大学强盛等在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过程中要求学生能用经典控制理论中频域法或根轨迹法对实际控制系统进行分析和设计,并借助计算机仿真软件Matlab进行辅助设计,绘制仿真曲线,满足性能指标的要求。可培养自动化专业学生将经典控制理论应用于实际工程项目中。

中国计量学院现代科技学院徐志玲等通过测控专业课程设计群的顶层设计与改革,改变原有课程设计只考虑单元设计能力的传统模式,将项目驱动教学法应用于课程设计群的教学,把一个完整项目分解成四个模块进行设计,不仅培养学生项目开发的设计能力,突出项目教学法实践与研究相融合的教学特点,而且提升学生工程应用能力,体现专业培养特点,整体实施效果好。

河南理工大学吴雪峰等结合“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基本要求,针对“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课程设计改革的思路,确立了以培养工程师为目标的课程设计改革思想,对于提升学生的工程实践认识,培养学生的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有一定的意义。

高校电子类课程设计是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个重要环节,武昌工学院马华玲针对不同的电子课程使用相关的仿真软件(如multisim、proteus、keil、protel),可以预知设计的结果,方便设计中各种元器件参数以及错误设计的修改,能形象生动的跟踪过程,仿真测试通过后再进行实物的硬件和软件设计,将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设计兴趣和设计效率。

南华大学李小华等从选取课程设计实践教学硬件和软件、选题、教学过程、互动式指导、练习、成绩考核及总结等方面对反应堆工程课程设计教学进行了实践,初步探索出一种适合我国普通高等学校开展反应堆工程课程设计的实践教学模式。

该文作者研究了采用Multisim10虚拟仿真软件应用于核电子学课程设计,进行《核电子学》中各种电路的仿真和分析,可以验证核仪器研发过程电路设计是否有效,功能是否达标,判断电路的准确性及有效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开发创新和工程设计的能力。

由于目前市场上没有正规出版发行的核工程与核技术课程设计教材,需根据不同课程设计内容,结合核专业特色,选择合适的课程设计项目。

1 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课程设计教学改革目标

根据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结合南华大学该专业的办学特色,从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出发,本着“真题真做,环环相扣”的教学思路,与工程实际紧密结合,让学生掌握核工程计算设计与核仪器研制设计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理论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的理论知识得到深化,综合设计能力全面提升。

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学会常用环境放射性测量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并通过严格的科学训练和工程设计实践,树立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并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生产观点、经济观点、全面观点及团结协作的精神。

结合该校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的多年课程设计经验,构建一个结构合理、特色鲜明的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课程设计实践教学体系;并编写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课程设计指导书一份。

2 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课程设计教学改革内容

为了完成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课程设计教学改革目标,具体改革内容如图1所示,调查分析国内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课程设计的现状,结合该校的实际情况明确课程设计改革实践的方向和重点;在已有核工程与核技术实践教学示范中心的基础上,开展包括硬件条件、软件设施、师资队伍在内的课程设计实践基地建设,及包括课程设计内容形式多样化和基于项目实践的教学方式改革等的课程设计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编写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课程设计指导书一份;最终构建课程设计实践教学体系。

2.1 课程设计实践基地建设

南华大学核工程与核技术实践教学示范中心包括专业基础和应用实验室,其中专业基础实验室包括核电子学、核辐射探测、放射化学实验室,应用实验室包括核技术及应用、核仿真、辐射剂量实验室。示范中心实践教学特色鲜明,具备核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点、核技术及应用博士点、核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在已有核工程与核技术实践教学示范中心的基础上,开展包括硬件条件、软件设施、师资队伍在内的课程设计实践基地建设。

(1)软、硬件条件建设。

2014年8月,该校核能与核技术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成为南华大学首个获批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可推动课程设计教学改革与创新,提高南华大学核类及相关专业课程设计教学科研水平,增强科研成果转化能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进一步推动“产学研用”一体化进程。

2014年12月,南华大学核科学技术学院之核能与核技术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入选为2014年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将建成基于实验室局域网的虚拟仿真实验课程体系,基于校园网环境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以及基于Internet网环境的虚拟仿真教学平台,完善已有虚拟仿真课程设计课程及项目,达到能在实验室局域网条件下满足专业课程设计教学要求,实现核能工程、核技术应用类虚拟仿真软件与云平台的有机结合,为将来该校以及其他高校核类及相关专业虚拟仿真课程设计教学起到示范和共享作用。

软件设施方面,已经具备课程设计相关Multisim、Proteus、Protel、Labview、Mcnp、Root、Matlab等软件。同时一方面将NJOY、CITATION、SCALE、DRAGON等核能与核技术工程方面的专业软件用于课程设计教学,让学生掌握最为实用的科研程序;另一方面又自主开发基于三角剖分的二维特征线程序TSMOC,可求解次临界系统高次Alpha本征函值HARMONY程序,可用于百万居里级大型钴源辐照装置快速优化排源程序SPA等软件系统。实现了课程设计教学与科研相辅相成,达到了科教相长的有益互补。

(2)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方面,以引进、自培、在职进修方式提升师资队伍学历水平,并聘请国内著名核科学与技术专家为中心兼职教授。

一方面每年新进博士、博士后等人才;另一方面,学院与核工业相关单位展开密切合作,如与国家核电技术有限公司下设的国核大学签订了长期人才合作协议,定期委派教师外出参加培训和交流;鼓励年轻教师读博、出国深造、外出进修学习及参加学术会议;学院领导班子积极联系资深院士、研究员等来该校进行学术讲座与交流;同时鼓励教师写好中长期发展计划,提供良好的科研和教学平台;并结合实际,认真抓好德、能、勤、绩全面考核,考核结果与岗位津贴、职称评定、评先评优挂钩。

2.2 课程设计实践教学体系建设

(1)课程设计内容形式多样化。

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课程设计内容形式多样化。如基于Multisim/Proteus的核仪器电子学仿真,基于Protel的核仪器PCB制作、LabVIEW虚拟仪器设计、蒙特卡罗软件仿真计算,基于ROOT的数据分析与模拟计算、Matlab软件反应堆控制仿真、x射线产生截面计算与穆斯堡尔谱分析等。

(2)基于项目实践的教学方式。

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相结合,引入基于项目实践的教学方式,作为课堂教学与实验的有机补充。通过引入基于项目实践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动手能力与团队合作精神。

基于项目实践的教学方式研究,确定不同课程设计内容的具体项目,如核仪器电子学仿真与制作,可选项目基于Multisim的电压前置放大器仿真与设计,基于Protel的单道脉冲幅度分析器制作,基于Proteus的定标器仿真等;蒙特卡罗软件仿真计算,可选项目基于Mcnp的反应堆堆芯模拟,基于Mcnp的NaI探测器探测效率计算等。

3 课程设计教材编定

参考其他相近工科专业比较成熟的课程设计指导教材(如电子技术、单片机课程设计指导书),根据课程设计过程基于项目实践的教学方式,采用不同的课程设计实践教学内容分章编写的方法,结合教师、学生对课程设计的反馈意见,经过“分工、整合、修正”一系列步骤,编写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课程设计教材一套。

结合课程设计老师的教学经历和模式,目前《“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综合课程设计指导书》初版已经出炉,下设“基于Multisim的电路仿真”、“基于Proteus核仪器设计与仿真”、“基于ROOT的数据分析与模拟计算”、“基于MATLAB的核信号处理与仿真”、“穆斯堡尔谱拟合程序MSU8. EXE的应用”、“X射线产生截面的计算”、“压水堆单通道热工水力程序开发”、“基于MCNP的辐射屏蔽仿真与计算”、“基于MCNP的压水堆删元、组建、堆芯的中子学参数计算”九个章节。

课程设计教材的编订,使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加强动手实践及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同时也是对教学内容做一定的扩充,要求掌握MCNP、MATLAB、Multisim、Proteus等工具软件的使用,提高和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编写应用程序的能力。

核技术专业范文2

要]历史经验表明,实现产业转移、技术转移和自主创新的有机耦合,是成功承接产业转移的关键。目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产业技术现状不容乐观,特别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很低,产业不具有竞争优势。结合国外承接产业转移的经验教训,皖江城市带建设的逻辑思路是:从组织机制、投入机制和转化机制三大方面实现技术转移和自主创新的耦合,选择合适的发展战略,确立企业的自主创新主体地位,培育创新型的产业集群,组建广泛的区域协同创新联盟,搭建区域创新的服务平台,构建区域创新的政府支持体系,从而促进皖江城市带产业创新升级。

[关键词]皖江城市带;产业转移;技术转移;自主创新;耦合

[中图分类号]F061.5;F06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461(2013)01-0061-06

围绕承接产业转移,研究皖江城市带经济发展战略,对于安徽省实施跨越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承接产业转移最终能否成功,关键取决于产业的承接、对接、转化和创新能力。从历史经验来看,无论是美国承接英国的产业转移,日本承接美国的产业转移,还是亚洲“四小龙”承接美日等国产业转移,其成功经验无不是强调技术转移中推进自主创新。我国东部地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经验也警示我们必须要注重产业转移、技术转移和自主创新的有机耦合。所以对于皖江示范区而言,要紧紧抓住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的重大机遇,优化技术转移体系,加大自主创新力度,实现产业承接、技术转移和自主创新的高度融合,从而促进示范区产业创新升级和安徽省经济快速发展。

一、皖江城市带产业技术现状分析

1. 传统产业比重过大,高新技术产业规模偏小

近年来,安徽省高新技术产业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2011年,安徽省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8,330.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6.5%,其中皖江城市带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大约占据了全省88%的份额。但是,从总体来看,皖江城市带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占安徽省GDP的比重仅为9.5%左右,传统产业仍占90%以上①。从高新技术龙头骨干企业的数量和规模来看,2011年安徽省高新技术企业1,335家,营业总收入亿元以上的551家,其中营业总收入过10亿元的83家企业几乎都集中在皖江城市带,仅占总数的4.64%,呈现出数量少、规模小的特点。

2. 自主创新能力低

纵向比较,皖江城市带的高新技术产业有了很大的发展,但从总体来看主导力不强,数量不多;横向比较,则与发达地区和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依然很大。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是重要原因[1]。《安徽省科技统计公报2011》显示,2010年皖江城市带研发经费投入占该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仅为1.48%,投入小,持续创新能力不强。同时,皖江城市带产学研互动性不强,多数企业研发投入低,主要从事组装加工,低附加值产品比重高,精深加工少。

3. 产业发展不具备规模竞争优势

2010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均突破1,800万,据世界第一,2011年继续居全球第一。而10年前,我国汽车年产量仅仅只有300多万辆。规模的扩张,带来的是我国汽车产业竞争力的提升。但是皖江城市带的集群式经济组织大多由“小而全”的企业构成,大多数企业都没达到最低经济规模的要求。以皖江城市带18家特色产业基地(其中国家级6家)为例,2010年实现营业总收入2,881亿元,利税总额267.6亿元,但是所有基地的企业总数却达到了3,932家,上述两项指标的单个企业平均数为0.73亿元和0.068亿元。可以看出,单个企业的经济规模很小。同时,由于行业协调与指导的缺失,产业布局分散、产业集中度低的矛盾突出。此外,皖江示范区内大多数企业群体之间竞争多,相互联系配合少;核心技术对外依存度高,精深加工、高附加值的产品较少;品牌建设意识缺乏,整体竞争力不足。

4. 资源环境压力逐渐增大

皖江示范区建设必须立足于可持续发展, 走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科技含量高、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的新型工业化道路[2]。但是,皖江城市带工业化水平不高,产业结构层次相对较低,能源、原材料等传统工业、资源型工业占据了主要份额,总体上来看污染问题形势严峻,经济发展面临的环境压力很大。巢湖流域严重的水污染就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这一现实情况。资源环境的压力,势必会对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带来不利影响和制约。

二、承接产业转移的经验教训

从自主创新和技术转移的视角分析,在承接产业转移中一般存在着两大误区:一是想当然的认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会自然而然地推动我国的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升级,以为可以生产高新技术产品就等于拥有了高新技术;二是重视技术引进和外资引进,忽视技术学习和自主创新。拉美国家在产业承接中却被动的迎合产业转移,放弃自身产业结构调整的主动权,忽视技术学习和自主创新,以致陷入发展困境。而日本、韩国等东亚国家和地区则是在20世纪60年代以来承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积极进行技术学习,实现了从模仿到自主创新的飞跃,实现了经济快速发展。

1. 拉美教训

受到发展经济学的结构变动模型和线性发展理论的影响,20 世纪50 年代中期起,许多拉美国家大力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以进口替代工业化战略取代了原先的初级产品出口为主的工业发展战略。各国政府纷纷集中优势的资源、要素,采取扶持“幼稚工业”的产业倾斜政策,出台优惠政策吸引国外资本投资本国制造业,大力发展重工业和制造业,工业年均增长8%以上,国民经济年均增长6.5%。20世纪60年代,拉美各国的经济全面腾飞,除个别国家外,拉美主要国家人均GDP一举从400多美元提升到1,000美元,个别国家甚至达到1,500美元左右,创造了被人们普遍赞誉的“拉美奇迹”。但是,以巴西、阿根廷、墨西哥、智利等国家为代表的拉美国家直到现在,仍然挣扎在人均GDP3,000美元至5,000美元的发展阶段,被视为遭遇“中等收入陷阱”的典型国家,并且看不到增长的动力和希望。

拉美国家面临的困境,原因是多方面的。从技术学习和自主创新的视角来看,拉美国家普遍缺乏技术学习和自主创新,则是其致命的失误。拉美国家在教育和科研领域缺少巨额长期投资使得科技创新难以进行。总体上说,拉美国家历来不够重视技术研发和创新,主要依赖于引进外国技术。一直以来,拉美国家都没有意识到知识及创新的重要性,他们试图依赖市场来完成技术发展和结构升级。然而事实证明,贸易自由化和放松管制并没有带来经济的大发展,却破坏了当地生产活动中通过“干中学”积累技术能力的机制,错过了抓住知识经济的机会,结构升级也非常缓慢,甚至停止不前。值得注意的是,在20 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进口替代时期,拉美国家也曾经试图通过贸易保护的工业化来改变自身一味依赖自然资源出口的经济发展模式,实现比较优势的动态转化,改变其在世界经济体系中的不利地位。但20 世纪70 年代以来的新自由主义改革却放弃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外国资本和市场的力量使大部分拉丁美洲国家又重新走向了静态比较优势的发展道路。拉美的发展模式仅仅依靠非熟练劳动力和自然资源,基本放弃了国内技术能力和本土基础性R&D努力等“知识密集型”的活动[3]。

所以,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规模的并购浪潮和大量的FDI涌入使得拉丁美洲地区主要作为两种角色参与世界经济:一是日益成为以自然资源为基础的工业产品(钢铁、纸浆、铜和蔬菜、油等)的供给者;二是在装配线工业模式下利用非熟练劳动力为发达国家生产廉价商品。所以目前在拉丁美洲就出现了两种难以改变的支配性的国际专业化形态:南椎地带国家专业化于自然资源加工工业,而墨西哥和小的中美洲国家则从事装配线制造业,所有这些在国际生产供给链上都是低附加值的生产活动。拉美国家的发展历史和现状充分说明了作“初始”的技术学习能力、技术吸收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对于发展中国家的极端重要性。

2. 日韩经验

1968年,日本GDP总量达到1,000亿美元,在经济规模上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在此后不到10年的时间里,日本人均GDP继续高速增长,并基本保持了社会稳定,平稳度过了中等收入陷阱。而韩国的人均GDP则在1995年达到了11,469美元,成功跻身高收入国家行列。优先发展科学技术,高度重视自主创新能力培养,促进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转型是日本和韩国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应对中等收入陷阱的共同做法。

20 世纪60 年代,日本大力实施“技术立国”战略,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以促进产业结构升级。20 世纪80年代,日本开始将那些比较优势快速递减和逐步丧失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步向外转移,对东亚地区、东南亚及我国沿海地区展开垂直梯度的直接投资,不断提高其国际分工地位,逐步建立了基于新应用、新技术的新的比较优势,有效实现比较优势的动态转化,实现了比较优势基础上的赶超发展。如1957年~1990年间,技术进步因素对日本经济增长贡献率达46%②。 “技术立国”以及21世纪的“知识产权立国”战略使日本成为东亚地区工业化的先行国和经济发展大国。

1982年,韩国正式提出“科技立国”战略。该战略明确提出,要利用先进技术改造原有产业,大力促进从轻工业向重化工业再向电子工业和高技术工业的转型,降低对国外技术的依存度。韩国一直把基础研究视为整个国家技术的源泉,依靠科技创新促进产业升级,提升高附加值产业在国际产业分工中的地位和竞争力,成功实现了经济赶超和发展跨越③。进入20 世纪90 年代,韩国为了降低对发达国家的技术依赖度,进一步丰富和发展“科技立国”战略,开始大力发展本国的高新技术产业,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进入21世纪,为了应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科技竞争格局,韩国提出了“第二次科技立国”战略,核心内容就是要实现从“引进、模仿”创新向“创造性、自主性”创新的转变。2011年年初,韩国知识经济部公布了2020年产业技术创新战略思路,提出要实现从“快速跟踪”战略到“领跑者”战略的转变,并实施“独一”未来成长战略。作为“科技立国”战略的重要内容,20世纪80年代以来韩国大幅度增加了对R&D的投资,反映了政府政策从促进轻工业、传统工业到关注重工业、技术型工业,再到发展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重大转变④。

三、技术转移与自主创新的耦合机制

耦合是物理学的一个基本概念,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体系或两种运动形式之间通过各种相互作用而彼此影响以至联合起来的现象,是在各子系统间的良性互动下,相互依赖、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动态关联关系[4]。本文认为技术转移与自主创新是相互耦合的关系。这里耦合的含义是指技术转移与自主创新不仅仅是静态的交叉重叠的关系,而是相互作用、相互促进、互相渗透、互相制约的关系,二者应当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这样才能充分发挥二者相得益彰的作用,从而更好地为承接产业的目标服务。

技术转移包括很多方面,自主创新内同样也具有丰富的内容,实现二者的有效耦合必然要涉及很多方面的因素,但是这些因素对实现二者的有效藕合的作用却不尽一致。本文仅针对二者耦合过程中的典型的、有代表意义的方面展开研究,将二者的耦合机制归纳如下三个方面(见图1):

1. 组织机制

这是技术转移与自主创新宏观外部的耦合域。这里的“组织”的含义是多方面的,既包括狭义的创新网络的“组织”,又包括形成这个网络组织的制度,其中制度又包括创新的文化氛围和激励创新的政府政策。

(1)创新的网络结构。高等院校和有关科研单位是知识创新的主体,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在技术创新中的主要作用之一是“技术转移”。一般来说,企业研究机构、大学科研机构、政府研究机构、非营利研究机构等是创新的生产网络;教育系统、培训机构,技术咨询服务系统等是创新的传播网络;企业、政府等是创新的传播网络。

(2)创新文化。创新文化是指与创新相关的文化形态。它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文化对创新的作用;二是如何营造一种有利于创新的文化氛围。对于某一地区而言,积极培育有利于创新的文化氛围尤其重要。同一个地区的企业在互相学习、竞争的过程中使得创新的意识和理念不断渗透到企业组织机构、管理模式、企业文化的各个方面,从而催生区域内的创新文化氛围。对单个企业来说创新是一种典型的具有外部经济性的行为,即在创新过程中,企业所得的收益小于整个社会所得的收益[6]。同时,企业和区域内高校、科研院所通过产学研的合作,在区域内相对信赖的气氛中交流和分享技术,互相激励,共同创新,共同追求创新带来的经济效益。这就形成了区域内部互相带动的创新文化。

(3)政府激励创新的制度供给和政策支持。区域创新体系对发展区域经济、提高区域收入的重要性会促使区域政府重视对技术转移和自主创新的激励新的制度供给和政策支持。政府通过制度创新、体制建设,消除区域创新体系的制度障碍,打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在税收优惠、人才引进、市场建设、基础设施、服务质量等方面提供优惠政策。同时,政府可以集中技术转移和科技开发中心构建有效科技创新平台,形成技术转移与自主创新互动发展的有效机制,实现经济与科技互动的良好局面。

2. 投入机制

(1)人力资本投资。研究表明,跨国公司总是倾向于把技术转移到人力资本积累相对丰裕国家和地区。而人力资本水平的高低一方面决定各国的技术能力,因为先进技术和新产品的研发依赖于各国高素质的科研人员;另一方面人力资本水平决定先进技术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的生产效率,因为先进技术毕竟需要相应素质的普通劳动者与之相匹配[7]。要通过增加基础性人力资本投资、培育研发性人力资本、注重生产性人力资本累积等途径,积极承接国内外先进技术转移,不断提高区域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2)R&D经费投入。经费投入是确保区域R&D活动的前提。技术转移和自主创新的R&D经费都倚赖政府投入、企业投入、科研机构投入、风险投资、银行借贷的多元化、多渠道的社会投入。特别是金融机构参与到区域创新体系中,为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提供广泛的融资渠道,通过金融机构的市场化运作,为创新活动的各个环节提供可靠的资金保障。

3. 转化机制

(1)企业载体。企业在开放型市场经济条件下成为了市场竞争的主体。作为决策主体、投入主体、利益主体和风险承担主体,企业在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结合,推动技术创新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8]。就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企业在较短的时间内还难以成为技术创新主体,高校和有关科研机构必须继续担任技术创新的中坚角色,加强核心技术和竞争前的共性关键技术研究,以帮助企业尽快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

(2)服务平台。科技中介组织主要为科技成果的需求方和供应方搭建沟通的桥梁,协助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之间,高校和科研机构之间进行科技成果的交流与转让,消除科技成果向市场转化中由于主体间缺乏知识和技术流动的平台而产生的诸多障碍。行业协会、中介型服务组织(如市场调查、技术咨询、资产评估、会计、法律、职工培训机构等)以及提供研究开发和技术支持的机构,是提供创新的孵化平台。

四、皖江城市带产业转移、技术转移、自主创新耦合的对策建议

1. 确立企业的自主创新主体地位

在因地制宜推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过程中,要强调自主创新的主体是企业,产业竞争领域的研发活动应由企业来承担,并把企业的技术需求作为各类科技计划项目的主要来源[9]。因此,应将确立和形成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作为自主创新的突破口,引导企业成为新技术的主要创造者,科技成果的吸纳者,创新人才和创新资金的投入者,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的拥有者,产业发展先导技术的引领者。要继续深化企业制度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与之相适应的公司治理结构,进而确立和形成以企业为主的区域创新体系,从体制上让企业成为市场的主体[10]。

2. 培育创新型的产业集群

目前,皖江城市带的家电产业集群(以合肥、芜湖、滁州为主)、汽车及零配件产业集群和工程机械产业集群(以合肥、芜湖为主)、轻纺产业集群(以安庆、芜湖为主)、冶金产业集群(以马鞍山、铜陵为主)、化工产业集群(以沿江石化和精细化工为主)和建材产业集群(以芜湖为主)已经初具规模,部分产业集群的比较优势非常明显。但许多产业集群的层次较低,创新性不强,高新技术产业规模还非常小。所以,皖江城市带在承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必须要充分发挥现有产业集群的比较优势,从内部自我深化和外部资源利用两个方面升级产业集群,发展创新型产业集群。一是过生产技术升级、产品升级等途径,实现产业价值链低端到高端的]进;二是使本地产业集群融入外部先进生产网络,并与之建立纵向的差异化分工联系,从而促进集群内企业的技术水平、产品质量与生产能力的提升。

3. 组建广泛的区域协同创新联盟

要加强区域技术创新资源的整合,尤其是加强高校、科研单位、企业的联系与合作,建立起自主创新合作的联络网络和常规工作体系[11]。皖江城市带的产业升级,有赖于技术进步,而企业的自主技术创新能力则是技术进步的不竭源泉。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任何单一企业的技术创新都无法适应技术竞争的需要。对企业层面的实证研究表明,建立技术创新联盟是跨国公司保持持续竞争优势的战略手段[12]。在技术创新联盟的技术研发过程中,可以实现联盟企业成员之间的资源优化配置和优势共享,推动企业的技术水平提升档次,提高企业自主技术创新能力。所以要鼓励皖江城市带各地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与企业加强合作交流,组建专业性区域协同创新联盟,进行联合研发,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着力打破承接产业转移中的技术障碍,实现产业技术创新,全面提升皖江城市带的产业技术水平。

4. 搭建区域创新的服务平台

一是大力发展中介服务机构。要积极引进知名专业中介机构,围绕战略咨询、网络信息服务、高新技术服务、金融创新服务等重点领域,发展一批新兴中介机构,通过规模化、市场化、规范化运作,举办各类贸易和投资洽谈会、展销会、交易会,加强与发达地区的联系和交流,为产业集群创新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二是搭建科技资源共享平台。要充实有网络平台内的信息资源,拓宽网络平台的辐射范围,进一步优化现有科技信息网络平台。建立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的大型科学仪器设备、科技文献等科技资源共享平台,为各类创新主体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提供服务。三是完善促进科技中介服务组织的政策与法律法规体系。要通过政策和法律法规体系来创造软环境,整合各方面的资源和力量,促使他们积极参与科技中介机构的发展,为皖江城市带各类自主创新主体提供服务。四是发挥科技服务类行业协会的作用。要积极组织协会会员开展市场开拓、行业协作、经验交流等活动,努力规范行业协会的行为、提高行业协会的声誉,提升科技中介服务类行业协会的影响力,扩大其覆盖范围,充分发挥科技服务类行业协会在区域创新中的重要作用。

5. 构建区域创新的政府支持体系

皖江城市带各地方政府应积极转变职能,努力提升自身公共服务水平。要积极推进皖江城市带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和跨部门业务协同,促进政务网站群向功能服务型转变,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在皖江示范区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各地政府要制定适合地区优势和特点的招商引资目标和政策,有选择地开展招商引资活动,通过产业链招商等形式,引导区外产业集群的转移。要为承接产业转移中的企业自主创新和高校、科研院所、企业、中介组织、政府之间的协同创新提供全面的金融、财税、土地、人才等政策支持。

[注 释]

① 根据《安徽省科技统计公报2011》、《2011年安徽省高新技术产业统计公报》中有关数据计算整理。

② 转引自:王春法,《国家创新体系与东亚经济增长前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年,第232页。

③ 在20世纪80年代,韩国在R&D上居于领先地位,韩国工业提供资金的R&D的比率超过台湾3倍、巴西或印度19倍、泰国将近50倍或者墨西哥的380倍(转引自桑加亚·拉尔,2000,第163页)。

④ 1981年以来韩国、巴西两国R&D投入强度的]变情况与两国人均GDP]变趋势高度相似:20 世纪80 年代韩国、巴西R&D投入强度起点的差距并不大,但随着韩国"科技立国"战略的确立实施,韩国R&D投入保持了持续高速增长态势,并于2007年达到3.47%,超过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位于世界前列。长期以来,巴西科技进步与创新不受重视,R&D投入强度始终在1%以下徘徊。

[参考文献]

[1] 张海林.加快推进自主创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安徽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调研[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23-27.

[2] 孟丽,潘理权.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的SWOT分析[J].安徽行政学院学报,2010(3):107-111.

[3] 贾根良,于占东.自主创新与国家体系:对拉美教训的理论分析[J].天津社会科学,2006(6):82-87.

[4] 吴勤堂.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耦合机理分析[J].管理世界,2004(2):133-136.

[5] 黄卫平,李娇.国际产业转移平台与技术转移探析--兼论中国促进技术转移的对策[J].经济经纬,2008(4):24-27.

[6] 杨丹萍.产业集群与技术创新的耦合机理分析[J].中国流通经济,2005(8):18-20.

[7] 邹薇,代谦.技术模仿、人力资本积累与经济赶超[J].中国社会科学,2006(11):26-38.

[8] 唐乐乐,苗长虹.产业转移与河南省产业技术学习及自主创新[J].科技管理研究,2008(8):99-101.

[9] 张雪梅,王双.国外科技发展模式与我国区域自主创新体系的构建[J].中国国情国力,2007(12):44-48.

[10] 戴庆华.江苏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与产业自主创新[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5(6):22-24.

[11] 钟敏.“泛珠三角”区域自主创新与技术转移分析[J].经济纵横,2009(8):57-59.

[12] 袁兢业.基于技术创新联盟的企业竞争力构建[J].改革与战略,2005(9):74-77.

The Coupling of Industrial Transfer, Technology Transfer

and Independent Innovation: An Example of Wanjiang City Belt

Wang Xianzhu, Cheng Zusong, Wang Chuanbin

(School of Economics, Anhu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Ma' anshan 243032,China)

核技术专业范文3

关键词:数学;专业;有价值的数学;专业结合

技工教育中必需的数学应该是基本的数学能力与数学思维。基本的数学能力包括计算能力和绘图能力。计算能力是人的基本数学素养,更是技工学生未来立足工作岗位的重要能力。如收银员、银行职员、汽车维修成本核算、旅游等等岗位均需具备较好的计算能力。绘图能力则是专业纵深发展的进一步要求。思维能力主要是指:会观察、实验、比较、猜想、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会用归纳、演绎和类比进行推理;会合乎逻辑地、准确地阐述自己的思想和观点;能运用数学概念、思想和方法,辨明数学关系,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技工教育中有价值的数学包括所有专业必需的数学与本专业必需的数学。本专业必需的数学必需实现根据专业特色和要求开设数学课、安排教学内容与课时。如电子类专业,应把“三角函数”“复数”等内容适当提前,特别是三角函数内容中函数y=Asin(ωx+φ)的图像要作为重点讲解。计算机专业可以补充“逻辑代数”有关知识,如二进制等知识。做到根据专业特色制定数学教学目标、计划与安排。

具备了必需的数学知识能力才能为进一步的数学学习与专业学习做好准备,才能为将来顺利走上工作岗位做好铺垫。制定好与专业相关的有价值的数学才能利于专业的学习,减轻专业课承担的额外的教学任务。

制定必需的数学和有价值的数学,才能使学生学以致用,才能使学生真正认识到数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从而产生学习兴趣和动力。

怎样消除学生对学习数学的恐惧和抗拒的心理呢?怎么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是有趣的呢?

一、从实际出发,切实打好数学基础

技工学校的学生数学基础一般都较差,而且程度参差不齐,这对完成相当于高中内容的数学要求带来极大的困难。因此,我们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专业的实际出发,适当确定教材的深、广度,充分体现技工数学教学的特点。

(一)由易而难,搞“低起点,慢开头”

面对基础差的学生实际,要选准起点,放慢进度,热情关心学生,使学生通过努力学习基本上能懂、能会、能做,从而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

(二)重视讲练结合、反复练习

技工学校学生上课注意力不易集中,因此在课堂上必须采取“讲中有练,练中有讲,讲练结合”的原则,使他们动脑、动口、动手,做到学有所用,循序渐进。技工学生学习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课堂会,课后忘,考试跟不上”,其原因就是练习量不够,没有同类题型反复练习,以至对题目反映信息不敏感、解题速度慢。

(三)严格要求,保质保量地完成教学任务

课本上规定的例题,练习题,习题均要认真完成。技工学校学生学习主动性差,教师要多布置习题,即便是配置的练习册也要布置并批改。另外,还可以适当地给学生布置一定量的课外思考题,供程度较好的学生选做,增强该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创设学生们熟悉的情景,实现知识的同化和顺应

教学是由教师安排和控制课堂学习的外部条件的。要创设学生们熟悉的情景,就要经常和学生沟通,了解学生的思想和生活状况,同时注意从身边的现象中提炼出数学问题、从报刊和其它媒体中获取生产生活的信息来提炼出数学问题、从其它学科中寻找与数学知识相关的问题、借鉴和改编国外资料中的数学实际问题等这样的实际数学情景,尤其要结合本专业的实际应用题和情境。这些材料不仅包含了丰富的数学思想,体现了数学的本质,反映了数学的特点,而且因为学生们熟悉,容易产生好奇心,就容易吸引学生注意力,使学生主动思维。在此过程别注意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加深学生的理解。

三、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应用性是技工教育数学的灵魂。理论应用于实践,为专业课服务,是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学生在学习数学概念和计算后,应及时引导学生将理论应用于实际,解决专业上的实际问题,这样不但有利于学生全面掌握知识,更能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如讲授数学的统计学知识可结合班级的某次考试的成绩,求平均分、标准差、作图分析考试情况,求正答率、效度、信度分析试卷质量。

参考文献:

核技术专业范文4

【关键词】数字媒体技术 人才培养 核心能力

数字媒体是近年来一个新兴产业,发展速度非常迅猛,其经济增长点仅次于IT产业,被誉为21世纪知识经济的重要产业之一。全国各地高校为应对数字媒体专业人才需求,纷纷开办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但由于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教育中存在的“专业方向定位模糊,课程设置拼盘化”现象,导致学生缺乏专业核心技能,大多数毕业生并不能够胜任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工作岗位。因此做好专业人才定位和人才培养方案,构建能够切实培养学生专业核心能力的人才培养体系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

一、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内涵与核心能力

《2005中国数字媒体技术发展白皮书》给“数字媒体技术”的概念做出了解释:根据数字媒体创意设计,以数字技术、多媒体技术、计算机图像图形技术、网络技术等为支撑,主要研究图、文、音、像等数字媒体的捕获、处理、存储、传播、运营管理,再现各个环节相关的技术,就是数字媒体技术。根据以上对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定义和理解,可将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核心能力分为数字媒体认知能力、数字媒体创意能力和数字媒体制作能力三大类。

数字媒体认知能力主要是对数字媒体的艺术审美、文化、传播等方面的认知,是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基础能力。数字媒体创意能力决定了数字作品的优劣,是数字媒体技术的灵魂。数字媒体制作能力包括媒体软件操作能力、程序设计与系统开发能力、媒体内容安全控制和相应的管理能力,是数字媒体专业的关键能力。

二、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构建

(一)制定适应市场需求、突出核心能力的人才培养目标

培养出来的人是否掌握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核心能力,需要市场对人才进行检验,因此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必须以市场为导向,结合学校自身特点,紧跟市场需求的变化,制定和调整人才培养目标。以下是对数字媒体技术主要制作岗位的工作内容与能力要求的分析,如表1所示。

严格来说,底置教寮际跞瞬诺呐嘌目标应是从认知能力、创意能力和制作能力多层次角度培养应用创新复合型人才。但是,如果不结合高校自身办学特点和优势进行人才培养,必然会导致学生核心能力不突出、泛而不精。目前,开办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院校可分为三类:理工类院校、文科艺术类院校和综合类院校。

(二)抓住核心能力,构建合理的专业课程知识体系

数字媒体技术行业是一个融合了人文、艺术设计和计算机技术的新兴行业,所包含的知识点非常多,综合全国高校数字媒体技术的专业核心课程多达50门以上。我们应该借鉴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成功的教学模式,来构建具有核心能力的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知识课程体系。

根据跨学科的特点,应整合课程资源,确定技术与艺术相融合的基本教学指导方针。在对学生进行三种核心能力培养的基础上,开展数字技术、交互技术、多媒体技术与人文修养、艺术创意等课程,如图1所示。

这种技术与艺术结合的教学计划不是简单的课程堆积,而是根据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核心能力和专业知识体系进行科学设置,有利于复合型人才培养的专业建设与发展。一方面兼顾了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核心能力中人文艺术、技术和创意思维三个能力,对于每个方面能力的培养都单独开设了课程,保证了专业知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另一方面,这三种能力不是孤立的,而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各种能力均有相互的交叉,交叉部分也开设了课程,体现了能力之间的关联性。三者的交集为数字媒体创作与开发,着重培养学生将三者综合运用的能力,体现技术、人文艺术素养和创新性的统一。当然,各院校可根据自身的办学特点和优势,增加或更改其中的课程设置,使其适应市场需求,更具竞争力。

(三)校企协同,实现核心能力协调发展

为实现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实践型、应用型数字媒体技术人才培养目标,学校应该尽可能多地与社会上的企业、事业单位建立联系,并与有较多联系合作的企业建立实习基地。数字媒体企业机构里拥有大量成功经验的专家能手,高校要尊重他们的知识、技术,聘请他们为学生教学,指导学生实践,这样能够使学生更有效地掌握数字媒体技能,也可使高校数字媒体教育与产业实现成功对接。

学校应成立学生创新实验中心,并配备相关的设备、设施、师资和资金等条件,学生可根据项目成立研究小组,充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意能力。借助企业的实际项目展开工程实践训练,了解企业项目的实际开发流程,可提高学生的项目意识和项目规范能力,最终实现数字产品创意和制作能力的提高。

校企实践的协同,能解决“眼高手低”的顽疾,把天马行空的创意落地,增强严谨规范的工作能力,有利于核心技能协调发展。

三、结束语

此种设计是基于核心技能人才培养机制的有效尝试,针对专业核心能力对课程进行设置,强调课程之间的融合性和学科知识的系统性,改进了以往数字媒体技术人才培养机制中存在的核心能力培养模糊、交叉学科课程意识淡薄等现象。其制定了以核心技能为中心的跨学科的人才培养机制,确保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

数字媒体产业发展迅速,而我国的数字媒体产业刚刚起步,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还处在探索阶段。从第一所高校开办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至今已过去十余年,随着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入,希望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能逐步完善人才培养体系,为我国数字媒体产业发展培养出合格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潘琪.数字媒体跨学科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计算机教育,2013(4):5-8.

核技术专业范文5

关键词:事业单位;专业技术;绩效考核指标

在我国经济转型发展时期,人力资源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商界传奇杰克•韦尔奇曾说过“最好的管理手段是绩效管理。”绩效管理中最重要的环节是绩效考核评价,而绩效考核评价是通过考核绩效指标来体现的,绩效考核指标的重要性显而易见。科学有效的绩效考核指标是绩效考核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可以更好的推动事业单位战略目标的实现。绩效考核指标是指通过明确绩效考核目标的单位或者方法,对承担企业经营过程及结果的各级管理人员完成指定任务的工作业绩的价值创造的判断过程。专业技术人员是事业单位主业发展的核心力量,科学设定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的绩效考核指标的主要目的是以定性或定量的形式表现某种活动的特征,从而客观公正的体现专业技术的工作成果,持续提高个人、部门和组织的绩效,形成“多赢”的局面。

一、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绩效考核指标的现实需求

事业单位是我国社会公共服务的主要载体,专业技术人才是事业单位的主要组成部分,其工作积极性与工作成效等因素决定了一个事业单位发挥的效益与发展的前景。长期以来,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管理沿用党政机关的管理模式,普遍存在人事管理方式行政化、用人机制制式化、办事效率程式化等问题。人事制度改革势在必行。虽然自2015年以来,北京等地相继完善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暂行办法》等制度,但由于跨行业、单位多、人员广,其间绩效考核指标的原则性、片面性距离绩效考核方面的现实需求,仍具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绩效考核指标对专业技术人员而言,是对其科学的进行绩效考核的基础,从而提高工作业绩,实现专业技术人员的个人发展的需要;对事业单位而言,是客观的鉴别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成效,不断完善组织和实现组织的战略目标的需要。绩效考核指标是绩效考核工作的核心内容,因此建立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有效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显得尤为重要。

二、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绩效考核指标的主要问题

1.绩效考核指标的重要性未得到认可。目前大多事业单位的绩效考核指标的制定还停留在遵循上级指示、参照上级文件的“坐等靠”阶段,当前仍然有大部分的事业单位领导在绩效考核方面仍存在片面认识,将绩效考核指标简单等同于“德、能、勤、绩、廉”,也未与薪酬、培训、职位挂钩;甚至认为绩效考核就是年终考核。多年的陈旧管理模式和平均主义氛围,导致事业单位的绩效考核文化缺失,绩效考核指标的制定未得到重视。2.绩效考核指标的制定缺乏依据。管理人员对绩效考核指标的制定缺乏工作分析,没有对被考核对象的工作性质、内容、环境、条件等进行研究,停留在简单的沿用老的绩效考核指标,或者借用上级、同类机构的绩效考核指标,绩效考核指标没有得到本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的认同,不能起到促进个人、单位事业发展的效果。3.绩效考核指标的目标不清晰。绩效考核指标的制定还是停留在“非战略层面”,没有从战略的角度去理解、设计考核指标体系,同时,往往还是单位主要领导说了算。目标必须由上而下分解,但由于基本没有给部门、专业技术人员反馈的机会,这样强加的指标和目标值,往往得不到认同,只是被动的年复一年的签订留于形式的“责任状”,专业技术人员失去了工作的能动性和积极性,使之偏离了绩效考核的目标。4.绩效考核指标缺乏针对性、实效性。大多事业单位绩效考核指标过度模仿企业考核指标中以经济利益为导向的量化指标,没有体现事业单位的公益性,或是过多采用定性指标,缺乏客观依据,可操作性不强,或是大多用一些模糊、无准确定义的指标,导致考核者无法正确指导与准确评估,或是考核指标缺乏实效性,长期固定的使用某些绩效考核指标,最终导致绩效考核流于形式。5.绩效考核指标抓不住重点与关键。事业单位现行的定性、定量绩效考核指标和指标总量配置不太合理。考核指标量太多,使得指标权重稀释,绩效考核的导向性不明显,点太乱,使得重点不突出,绩效考核的目标不清晰。特别是对“绩”的考核权重较低,不利于激励专业技术人员的创造力。

三、完善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绩效考核指标的对策分析

1.更新观念,提高认识。充分认识绩效考核指标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是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工作顺利推进的重要前提和思想基础。领导干部要加强对绩效考核指标的内涵、功能、目标等的学习,积极参与绩效考核指标的制定、组织和实施,同时,要通过宣传、教育、沟通和鼓励等方法,提高广大职工对绩效考核指标的认识,让广大职工意识到绩效考核指标并不仅仅是形式、面子工程,而是单位的今后发展目标的细化。2.进行必要的工作分析。工作分析为绩效考核指标设计提供信息来源,为绩效考核指标找到了依据,使绩效考核指标更加客观,大大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认同感。工作分析对组织中所有岗位的岗位职责、岗位要求工作性质、工作内容、工作条件等因素做全面、详实、系统的描述,从而了解单位职工在该岗位工作所应达到的目标、采取的工作方式等,形成了最终的岗位说明书,说明了各岗位工作的性质、内容、责任、方法,以及担任该岗位工作的基本任职条件。基于岗位说明书确定绩效考核指标各项要素。3.合理对绩效考核指标进行分类。绩效考核指标可以分为两大类,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定量指标主要针对其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定性指标主要针对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表现和能力道德进行评价。结合事业单位发展战略目,通过文献分析法、访谈法、德尔菲法等方法制定各级分目标,并与专业技术人员、领导层共同协商后,在原有的德、能、勤、绩、廉的考核框架下设计新的考核指标,其中绩为定量指标;德、能、勤、廉为定性指标。坚决杜绝诸如“工作量”、“工作质量”、“工作积极性”之类模棱两可的词用于绩效考核指标。4.科学设置绩效考核指标的权重。绩效考核指标权重是每个考核指标在整个指标体系中的重要性的体现,准确、合理的权重可使管理者能够集中精力完成重要而复杂的工作目标。事业单位根据自身岗位特点设计考核指标体系的权重。岗位名称、要求虽大致相同,但对同一个工作岗位而言,权重设定的不同,就会导致其工作重心有所不同,进而就会导致单位整体是否会朝着既定的战略目标发展。一般来说,指标之间是相关的,不一定要面面俱到,通过抓住关键指标将专业技术人员的行为引向单位的目标方向,单位的发展阶段不同,指标的权重分配也有所不同,因此权重的设定要定期进行调整,这样可以将有限的资源用于主要事物发展,使得工作更加有效率。5.加强制度建设与创新。绩效考核指标地制定、执行是一项长期的专业性工作。建立灵活的绩效考核机制,有利于提高绩效考核指标地灵活性、实效性。事业单位绩效考核有一定的政治性和法定性,适当采取年终绩效考核与平时绩效考核相结合、个人自评与领导考核、群众互评相结合的全方位考核。绩效考核周期可根据工作实际确定为年、半年、季度或月度,将平时的考核情况纳入职工年度总体绩效考核结果,并适时对相应的绩效考核指标进行调整。同时,建立严格的绩效考核程序,为绩效考核指标严格统一执行提供良好依据。

参考文献:

[1]刘霞.把握事业单位绩效考核的特点[J].中国卫生人才,2011(9).

[2]李静.新形势下科研事业单位绩效考核设计探析[D].北京:中国地质大学,2011.

[3]盛力.完善科研类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绩效考核对策分析[D].黑龙江:黑龙江大学,2013.

[4]付亚和,许玉林.绩效管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

核技术专业范文6

关键词:高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基础医学课程整合

1目前高职教育的一般特点

围绕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应用技能的培养,加大了实践课程的比例。在课程设置上,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则坚持以“够用”、“必需”为原则,构建了“强能力”、“重应用”的课程体系。以“社会化”、“市场化”的评价体系为标准。毕业生从事岗位工作的社会认可度高,说明毕业生所具有的岗位技能、实践能力得到社会的承认。

2我院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培养模式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二学期,进行基础知识学习,完成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所需的人文与医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术的学习和训练。依托校内实训基地,通过认知实训,为培养学生医学检验技术应用能力打基础。第三、四学期,进行专业领域学习,根据就业岗位需求,“循岗导教”的原则,以完成典型岗位工作任务为载体,通过校内实训室,完成岗位专业知识的学习、技能的训练,重点职业技术的核心能力,同时培养学生职业岗位可持续发展能力。第五、六学期,通过毕业顶岗实习,着重强化训练学生岗位职业技术核心能力,提升其岗位适应能力。满足行业多岗位转换甚至岗位工作内涵变化、发展所需的知识和能力,提升学生的发展潜力。

3检验专业医学基础课程之间的关系

高等职业教育是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它要求以学生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培养应用型高技能人才为目标。在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学习的基础医学课程中,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及病理学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而且它们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人体解剖学主要介绍正常人体各系统器官的位置、形态、结构、毗邻关系等;组织胚胎学包括组织学和胚胎学两部分,组织学研究正常人体的微细结构及其与功能的关系,胚胎学主要研究人体的个体发生、发展及发育机理;生理学是研究正常状态下机体功能活动规律的科学;病理学是运用现代医学的科学方法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理,以及患病机体的形态、机能和代谢的改变,并探索其内在联系及结局,从而阐明疾病的本质,为疾病防治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这几个医学科目中,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为医学基础课程,而病理学则为沟通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

4传统的教学讲授的弊端及改进措施

目前高职高专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课程设置仍沿用传统模式,理论教学内容多,缺乏针对性、应用性,专业基础课验证性实验多[1]。在以往授课安排上,新生入学后的第一学期要学习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和生理学,学习完正常机体的结构及功能后,在此基础上,在第二学期开设病理学,其弊端是过于强调学习内容的循序渐进。这几门课程都交错有相似的内容,只是研究的侧重点不同。例如,组织学要学习血液的组成、血浆、各种血细胞的形态和功能及血细胞的发生,在生理学的血液这一节,也要学习这些相同的内容,这无疑是重叠、繁冗的,同时,生理学血液中还要学习血液凝固和纤维蛋白溶解,而这些内容恰好与病理学局部血液循环障碍中的血栓形成有着前后的对应关系,所以,如果能把这些课程中有关联的内容有机的整和到一起,在同一科目中,设置血液这一独立的章节,先学习血液的组成、形态及功能,再学习血液凝固和纤维蛋白溶解、血量、血型和输血,后面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在此基础上学习血栓形成,既保证了内容的连贯性,又避免整体学时的浪费。人体解剖学和组织学研究的是正常机体的结构及功能,病理学是研究疾病状态下形态结构及功能的改变,在第二学期讲授病理学时,往往有这样的困惑,无论是病理学总论还是各论,都首先要复习人体解剖学和组织学的人体正常结构,然后再给学生介绍病理改变,但往往学生对上一学期学过的一些最基本的知识都已感到模糊,所以要利用课堂上相当一部分时间再去复习以往学过的内容,否则学生对各种常见病理变化基本无法理解,甚至有时需要用20~30min的时间去复习旧知识。例如,学习病理学的肺炎,要先复习肺的微细结构;学习病毒性肝炎和肝硬化要先复习肝小叶的结构;学习肾小球肾炎要先复习肾的剖面结构及微细结构......。如果能把这些内容整合到一起,既能促进学生理解,又能节省时间。例如,消化系统先介绍其构成,然后是各主要器官的结构及功能,包括,胃壁的结构、肝小叶的结构、肝门静脉系统及肝的血液循环,然后在此基础上接着学习消化性溃疡、病毒性肝炎及肝硬化。在心血管系统内容的安排上,在解剖学的心脏形态结构的学习后面接续生理学的心脏生理内容,包括心脏的泵血功能、心肌细胞的生物电现象及心肌的生理特性;在解剖学的动脉和静脉的学习后面接续生理学的血管生理、心血管活动的调节及器官循环,在此基础上,学习病理学的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及心血管系统常见疾病,授课效果势必会大大增强,也会节省相应的重复学习时间。因此,在课程整合上,内容的安排尤为重要。在课堂的授课方式上,要摒弃传统的教师一言堂方式,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课前布置预习任务,让学生通过多种方式去查找资料,课堂上进行分组讨论、回答问题,教师在此基础上去总结、答疑、扩展,真正让学生参与到教学的各个环节,把重要的知识更好的掌握。并打破原有的课程界限,对实验课进行优化重组,及时淘汰陈旧的内容、删除重复的内容,充分体现实验的先进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