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教学游戏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教学游戏范文1
论文摘要:对小学生来说,游戏是快乐的天堂。他们喜欢游戏,从游戏中获得了无限的快乐。根据小学生这个特点,我们可以将游戏运用到教学活动中,将游戏带入课堂。游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集中小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有利于小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有利小学生形成利于学习的性格。在操作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一下几点:明确游戏是教学手段,而不是教学目的;将知识与游戏结合;注意游戏的安全。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游戏,将其与小学教学有机的统一起来,提高教学的效率,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培养兴趣。
1.游戏
什么是游戏?精力过剩论认为“游戏是人发泄人剩余精力的一种活动。他们认为人的精力主要是来保护自己的。维持生命的正常生活。如果还有剩余的一定要发泄掉。游戏便是其中的一种,而且是最好的一种方式。”①而弗洛伊德(S.Freud)认为,游戏能帮助儿童发展自我力量。通过游戏,儿童可以解决伊底和超我的冲突。游戏也是缓和心理紧张和使儿童掌握大量经验的净化反应。而皮亚杰(J.Piaget)则认为学习是一种习得行为,游戏遵循“效果率“。效果率强调强化会增加一种反应出现的可能性,而惩罚减少它出现的可能性。可见,游戏是儿童成长不可或缺的活动。它对儿童的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小学生正处于小学阶段,对游戏有浓厚的兴趣,渴望从游戏中获得快乐和生活的技能。我们可以利用小学生这个特点,将游戏融入教学之中,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小学教学
教学论认为教学活动有三个必要条件“一是引起学生学习的意向;二是明释学生所学的内容;三是采用易于学生觉知的方式”。②根据教学活动的这三个必要条件,笔者认为小学教学是老师引起小学生学习,并在学习的过程中运用让小学生易于理解知识的方法,向学生说明解释相关的内容的过程。因此,在小学教学的过程中,引起小学生学习和运用正确的教学方法是教学活动的重要内容。老师应该通过一定的教学方法,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引导其更好掌握所学的内容。
3.游戏对小学教学的作用
3.1游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而爱因斯坦也认为“对一切来说,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它远胜于责任感。”兴趣对学生学习具有重要作用。而“游戏是儿童的正当行为, 玩具是儿童的天使。游戏对儿童来讲, 是人间的乐园”③。游戏对儿童有极大的吸引力。一旦将游戏运用到小学生的教学中,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将知识通过有趣的游戏活动传授给学生。这样对小学生来说,学习便不再是一件枯燥无味的事情,而一件与快乐联系在一起的趣事。这种教学模式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从而积极努力学习。
3.2游戏有利于集中小学生的学习注意力。
注意的一个重要特征便是选择性。在正常的环境下,成人对信息有高度的选择性。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性关注某些事物,然后进行认知的加工。但是,“小学生不太会控制自己的注意,容易为无关刺激的特征(新颖、新奇、活动性强烈的对比等)。他们在注意有关和无关信息的部署中缺少灵活性。”④也就说在教学活动中,小学生在活动中比较难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教学内容上,容易被一些有趣的事物吸引,分散注意力。这样不利于学生学习效果的提高。
而将游戏引入教学,增加教学活动的趣味性。这样教学活动就不单单是文化知识,还有有趣的游戏活动,。这样可以更好吸引小学生的目光,促使学生将注意集中在教学活动中,减少无关注意对小学生的影响。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3.3游戏有利于小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小学生的逻辑思维与感性经验紧密相连。小学儿童思维的基本特点是从以具体的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到以抽象思维为主要形式。单这种抽象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直接与感性经验相练习的,仍然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朱智贤,1979)小学生这种思维与具体形象联系的特点使得小学生在接受抽象事物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困难,而对具体形象的事物易以接受。
而游戏是一种形象的活动。它可以将抽象的知识通过具体的活动传授给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小学生面对的是生动具体的活动,而不是黑板上的粉笔字。这种教学的模式适合了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有利他们对抽象知识的理解,从而更好的学习知识,避免因为无法理解知识而带来厌学情绪。
3.4游戏有利小学生形成利于学习的性格。
小学阶段是人生的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学生基本形成了自己的性格。良好的性格如主动、积极等都对一个人的学习有着重要作用。这些利于学习的性格可以促使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克服困难,认真学习。而游戏对这些良好性格的形成具有一定促进作用。在游戏中,小学生提高了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形成了主动、积极等利于学习的性格。这在小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4.将游戏与小学教学结合的注意点
4.1游戏是教学手段,而不是教学目的。
游戏确实对小学教学很有利。但是,我们也应该认识到游戏在教学中只是起到辅助的作用。我们教学的真正目的是让学生学会知识。这才是我们的根本目的。因此,我们在教学活动中,要分清主次,切忌本末倒置,为了游戏而游戏。
4.2要将游戏与知识结合。
课堂的游戏应该与课余的游戏有所区别。课堂游戏的目的在与服务教学。因此,老师要善于将游戏与教学内容相结合,以便让学生在玩中学,培养自己对学习的兴趣和提高学习的效率。
4.3要注意游戏的安全。
老师要注意游戏的安全。在选择教学游戏时,安全因素应该放在重要的位置。在进行教学游戏过程中,老师要注意安全问题,确保学生安全的开展游戏活动。如果因为学生在游戏中受到了伤害,那么就得不偿失了。
5.结论
游戏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可以事学生更好理解所学知识,可以促使小学生形成利于学习的性格。我们应该在教学活动中,有效利用游戏这个教学手段,提高教学的效率。
6.致谢
陈洵教授
参考文献
【1】刘金花.儿童发展心理学[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250
【2】施良方.教学理论[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0
教学游戏范文2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的教育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与其他活动之中”。陈鹤琴先生说过,游戏是儿童的心理特征,游戏是儿童的工作,游戏是儿童的生命,从某种意义上说,幼儿的各种能力是在游戏中获得。因此,一节好的教育教学活动就是将游戏活动、教学活动、生活活动的一个很好的“整合”。
1、从生活和游戏的角度来分析和设计主题
当我们选择或是设计一个主题活动的时候,首先我们要看这个“主题”是否符合幼儿生活经验,是否可以与之生活的环境相互融合。而“游戏化”意味着游戏不只是教学的手段,还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发现主题与幼儿生活的关系,主题中蕴涵的探究机会,主题中蕴涵的游戏机会。
例如:主题活动《商品》。幼儿通过教学活动累积了购物的经验。这些经验在幼儿的日常生活中经常应用的机会应该说很少。结合这个主题,在角色游戏我们创设一个商店的环境。这样既满足了幼儿的需要,又使平时无人问津的超市改头换面了。于是,快餐店、饮料店、玩具店、大头贴照相馆、服装店相继拉开了序幕。因为幼儿在教学活动中有制作商品、拟定价格、贴价格标签的经验,因此幼儿在游戏中制作商品时得心应手。
主题活动《我喜欢看书》。“我喜欢看书”教学活动涉及了参观图书馆、了解图书的分类等内容。这些活动让幼儿了解了图书应该如何摆放,如何分类,如何用标签来区别各种不同类别的书籍。教学活动使游戏变得生动活泼,游戏也将教学活动中的一些知识经验无形地延伸,幼儿良好的习惯也慢慢养成了。
2、内容的选择能生活化、游戏化。不要单纯“学科化”
例如:我们在教授数学领域的知识时。组织形式便可以游戏化生活化的方式设计活动。在教10以内的加减,教师模拟生活场景“水果超市”,让幼儿手持“钱币”自主挑选水果。算出需要的钱数。这并不是一个单纯的数学活动。幼儿生活在客观世界中,周围的事物均表现为大小、颜色、形状、数量等一定的空间形式存在着;另外,幼儿的认知发展水平处于前运算阶段,其知识经验更多的来自于日常生活的直接感知。因此,将抽象的数学生活化,不但内容生动具体,幼儿也不会觉得离生活太远,学习过程轻松自然很多。游戏和教学一体化并将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与教学内容相结合,从幼儿生活中来又回到幼儿游戏中去,并在游戏和教学一体化中实现整合,积累经验。让在游戏和生活活动中提高运算能力。
3、活动形式丰富起来,为幼儿创造活动的空间。
例如,在开展体育活动的时候,需要锻炼他们跑的技能。这时,我就会带他们玩“小孩小孩真爱玩”游戏,活动身体的各个部位,做好跑的准备。游戏中,幼儿四散走,教师边走边念儿歌:“小孩小孩真爱玩,东看看,西看看,去摸一摸xx再回来。”说完儿歌,幼儿迅速跑开。幼儿对整个游戏相当感兴趣,在游戏中幼儿自然而然学会了跑的技能,发展了追逐能力,同时还满足了他们游戏的需要。
4、让区域活动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让教学活动为游戏服务。
教学游戏范文3
从以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游戏促使学生的肢体发展、以游戏完善学生的人格品质三方面,研究游戏在美术教学中的有效运用,以实现美术教学的高效教学和学生美术综合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
美术;兴趣;游戏;有效
美术是一门有趣的课程,游戏也是学生最爱的活动方式,如果能够将游戏与美术教学有效结合,势必会为美术教学注入新鲜的活力,也给美术教学带来崭新的春天。本文结合实际的教学案例,对美术教学中游戏元素的应用进行研究。
一、以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大多数人的认识中,美术是一门丰富而又形象的课程,可以说学生从幼儿阶段就对美术有着独到的热情,因此在进入小学阶段对美术课程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是必然的事情。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一些学生在小学阶段对美术课程的兴趣已经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变淡。为何会产生此种教学现象呢?总的来说是我们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扼杀了学生对美术学科的兴趣。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一教学现象,教师可以将游戏与小学美术结合起来,将游戏完美地融入到美术课堂中去。例如,在教学生画“汽车”时,教师往往会为学生准备充足的颜料和纸张,让学生将脑海中的汽车在纸上画出来,而学生虽然能够想象出马路上的车水马龙,却无法将其描绘在面前的纸张上。这样久而久之,学生自然就失去了绘画的兴趣。其实,教师只需要稍微改变绘画的器材,便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启迪学生的绘画思维。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为学生准备废品易拉罐、闲置的纽扣以及铅笔头、橡皮擦、胶水等物品,同时配以充足的绘画颜料,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用已有的工具创造出一个汽车模型。这样的绘画模型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动手制造汽车的游戏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给学生带来更多快乐的体验。紧接着,教师便可以鼓励学生将自己创作的模型以纸质绘画的模式描绘出来,这样学生的大脑就不会出现空白,绘画兴趣就会更加浓厚。
二、以游戏促进学生的肢体发展
教育要注重对学生德智体美综合素质的培养,而美术教学无可厚非将在其中担当重要的角色。在美术教学中除了要辅助学生完成相应的美术学习任务之外,教师也要尽可能在教学过程中促进学生的肢体发展。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各种各样的小游戏,让学生的肢体运动在游戏中获得充分的发展。比如,在教学生认识生活中不同的形状时,可以为学生准备许多漂亮的头饰,让每一个学生都选择自己喜欢的头饰,并将其戴在自己的头上,然后一边和学生一起认识各种不同的形状,一边将学生的代号以头饰表示,要求学生在听到自己的形状代号后就迅速站起来。这样,学生在游戏中对形状的认识就会更加深刻,同时学生的一起一坐都会是促进肢体发展最有效的方式。再如,在色彩的认识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准备五颜六色的丝带,让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丝带并做出各种优美的动作,使他们在做出优美动作的同时也对色彩有了自己的认知。可见,美术教学并不是静止的,也不是单调的,美术教学完全可以与肢体运动有效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在美术中感受肢体运动的魅力,在肢体运动中张扬美术的色彩,由此实现美术与肢体同时发展的有效教学。
三、以游戏完善学生的人格品质
人格品质的培养和完善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在传统美术教学中,教师更加重视美术理论指导,对人格素养方面的指导可谓是少之又少。而事实上,美术课程同样是培养和完善学生良好人格素养的大舞台。在美术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机会来教导学生,让他们在美术学习中领悟到更多的人生哲理。如教师可以在美术课堂上留出一定的时间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并以游戏的方式来激发学生潜在的想象力。这样,在培养学生想象能力的同时,学生在人格素养方面也得到了充分的启发。例如,在一次美术课堂上,教师在黑板上画了一条线,让学生以这条线为基础,发挥自己的想象画出心中的物体。有的学生将其画成了一根蜡烛,有的学生将其画成了一根拐杖,有的学生将其画成了一条铁路……紧接着教师又鼓励学生走上讲台讲述自己的绘画内容。画蜡烛的学生告诉大家:“老师就是一根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我们。”画拐杖的学生告诉大家:“我的爷爷老了,他需要拐杖帮助自己更稳定的行走,我就是爷爷的拐杖,我们都要懂得尊老爱幼。”画铁路的学生告诉大家:“这条长长的铁路是回家的路,它让远在他乡的人们能够踏上回家的路。”学生在一幅幅画作的创作中,不仅提高了想象力,更深入到了对人格品质层面的思考中,而这些思考是他们在平时的生活中不曾涉及的。可以说,以游戏促美术教学的策略给学生创设了一片人格品质培养的净土,能让他们从小养成品学兼优的良好品质。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了让美术课程能跟上素质教育改革的脚步,也为了给学生提供一个愉快而又有效的学习环境,美术教学就要尝试在多种渠道中融入游戏的元素,让美术教学在游戏的带动下更加有趣,也让学生的心情在游戏的带动下更加放松,从而提高美术教学的效果。
作者:沈会敏 单位:江苏省新沂市阿湖镇黑埠中心小学
参考文献:
教学游戏范文4
论文关键词:“语言游戏”,幼儿,语言教学,游戏化
“语言游戏”是维特根斯坦(Wittgenstein L.)后期哲学思想中的一个核心概念。“语言游戏说”关注语言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强调语言乃生活形式的一部分,即社会活动的一部分,是跟人的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语言游戏说”不仅在语言哲学领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且也影响到语言学、应用语言学等学科。同时,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到语言教学与语言习得者。笔者认为,“语言游戏说”对幼儿语言教学游戏化也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维特根斯坦“语言游戏说”的语言观
(一)语言的实践性
语言游戏与生活形式是维特根斯坦后期语言哲学理论的两个支柱概念。维特根斯坦在《哲学研究》一开始就提出了一种语言观:“这种语言是用来在建筑工人A和他的助手B之间进行交流的语言。A用各种建筑石料盖房子:有石块、石柱、石板、石梁。B必须按照A的需要依次将石料递过去。为此,他们使用一种由‘石块’、‘石柱’、‘石板’、‘石梁’这些词组成的语言。A叫出这些词,——B则把他已经学会的在如此般的叫唤下应该递送的石料递上——请把这设想为是一种完全的原始语言[1]。”在这里,A指导自己的助手B的方式,并不是告诉 B什么是石块等,而是教给B一套语言系统和使用规则,通过训练使B学会使用这一系统。“儿童在学着说话时用的就是这种原始形式的语言。在这里,语言的教学不是作出说明,而是进行训练[2]”。儿童学习语言就是这样一个训练过程。由此,维特根斯坦将我们的语言即日常语言称为“语言游戏”:“我也把由语言与行动(指与语言交织在一起的那些行动)所组成的整体叫做‘语言游戏’ [3]。”他强调:“‘语言游戏’一词的用意在于突出下列事实,即语言述说乃是一种活动,或是一种生活形式的一个部分[4]。”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游戏”着眼于人们使用语言的动态活动“语言游戏”,强调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考察语言的意义。“语言游戏说”确立了对语言的意义和功能进行理解就是要从日常活动入手,语言的意义即使用。
(二)语言的生活性
维特根斯坦说“想像一种语言就意味着想像一种生活形式[5]”。生活形式是指日常感性的或经验的生活和语言运用。它涉及文化背景、历史传统、风俗、习惯、制度等内涵,反映人类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等特点。语言游戏本身就是生活形式,而且二者关系密不可分。一方面,生活形式与语言游戏彼此为基础,生活形式既包含语言游戏又制约语言应用;另一方面,语言是生活形式的一部分,它是各种各样、作用各异但又互为前提、互相交织的生活形式的异质同构。生活形式是日常语言的世界,离开了日常生活,离开了语言的使用,语言就没有任何意义。而每一个语言游戏又都坐落在具体多样而又复杂的生活形式之中。那么,语言游戏自然具有多种多样的形式,包括命令、描述、唱歌、讲故事、开玩笑、猜谜语、感谢、祈祷等。语言的用法、词的功能和语境等也是无穷多的。因此,研究语言游戏就是研究语言的原始形式或原始语言即日常用语。
(三)语言的趣味性
“‘游戏’最重要的特点是乐趣、情趣和旨趣,这些东西比规则更重要[6]”。维特根斯坦后期语言哲学旨在强调语言是一种以词语为工具的活动, 是一种充满生机和情趣的活动,这种活动就是语言游戏。“语言游戏”是植根于生活形式之中,是人们生活情景的不同成分的互相联结,它包含了我们语言的一切活动。每一个语言游戏又都坐落在具体多样而又复杂的生活形式之中。和语言编织在一起的社会活动或生活方式是丰富多样、灵活多变的,包括命令、描述、唱歌、讲故事、开玩笑、猜谜语、感谢、祈祷等。丰富多样、灵活多变的语言游戏能给人以乐趣、激情和好奇心,能激励人们积极参与游戏,并从游戏中获得知识和能力。既然把语言视为一种游戏,那么它就必定具有任意性和趣味性。
二、“语言游戏说”对幼儿语言教学游戏化的意义
(一)“语言游戏说”给幼儿语言教学游戏化提供了哲学依据
维特根斯坦指出, 语言游戏是儿童刚开始使用语词的形式。他强调,语言是一种以词语为工具的活动, 是一种充满生机和情趣的活动,这种活动就是语言游戏。语言活动既然是一种游戏,这恰巧符合幼儿年龄特征以及幼儿语言教育的原则,为幼儿语言教学游戏化在理论上提供了哲学依据。游戏最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最为幼儿喜爱,最能调动幼儿的积极性。游戏对幼儿来讲就是生活,而生活就是游戏。其一,《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指出:“幼儿园是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游戏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7]”。其二《幼儿园教育指导刚要》强调: “幼儿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8]”,也就是创设适合幼儿开展语言游戏的情境。幼儿的语言单靠教师直接的“教”是难以掌握的。其三,周兢在《中国幼儿园语言教学研究的新进展》一文中指出:“幼儿园语言教育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以活动的组织形式来帮助幼儿学习语言[9] 。”幼儿在语言游戏中,产生积极的运用语言与人、事、物交往的需要、愿望和关系,在生动、活泼的操作实践中动脑、动嘴、动手“语言游戏”,成为主动探求并积极参与创作的语言加工创造者。可见,语言游戏活动是幼儿语词、语用技能习得和语言表达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和方法。综上说明,幼儿语言教学游戏化是可行的,必要的。
(二)“语言游戏说”对幼儿语言教学游戏化的实践指导意义。
(1)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积累语言游戏素材,使幼儿有话可说
“语言游戏”是一种生活形式的一部分,它植根于生活。丰富的生活经验是语言的源泉。幼儿学习语言,都要与周围的人、物、大自然以及社会现象紧密相连,通过各种感官直接感知,听、看、触、摸、尝、闻等等,获得周围的一切知识,继而发展幼儿的语言。在幼儿日常生活中,教师要组织幼儿走出去游览、参观,组织幼儿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劳动。让幼儿在生活中去观察、去体验、去发现,来增长幼儿知识,开拓幼儿视野,培养幼儿多方面的兴趣。从而,丰富幼儿的感性认识和生活经验,为幼儿语言教学准备丰富的游戏素材。这样,幼儿在游戏中,可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自由、轻松的交流,才有话可说。
(2)选择合适、新颖、有趣的语言游戏,激发语言学习的兴趣,使幼儿想说、喜欢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以激发幼儿的求知欲,调动其学习语言的积极性,使他们乐于交流、乐于表达。在幼儿语言教学中,首先,要根据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来选择合适的语言游戏内容和形式,做到新颖、有趣,由易到难,逐步深入。让幼儿始终处于积极状态,保持幼儿学习语言的兴趣。如小班幼儿适合模仿游戏、听说游戏等,而中、大班幼儿可选择表演游戏、角色游戏等。其次,采用多样化的手段,增加语言教学环节的趣味性。语言教学中教师尽可能用风趣幽默、充满激情或悬念的语言,来组织游戏。同时“语言游戏”,可借助实物、头饰、图片、挂图、场景、多媒体课件等形式,来极大的刺激幼儿的感官,调动幼儿进行语言游戏的兴趣。如表演游戏《小熊请客》:游戏前,准备好头饰、图片、场景以及多媒体课件。先出示头饰、图片激发幼儿对故事的兴趣;接下来教师演示多媒体课件,引导幼儿观察画面,提出问题:“谁来了”?调动幼儿的兴趣;最后教师拿出头饰、图片,请幼儿分角色表演,使幼儿始终处于积极的、饶有兴趣的状态。幼儿积极争着扮演角色,模仿故事中小动物对话、交流。孩子们在轻松、快乐中,不仅学会了礼貌用语:“你好”、“请”、“谢谢”,以及优美的语句:“又吃又玩又唱歌,真呀真快乐”,而且了解到一些动物的食性。这样,幼儿在宽松、自由的环境,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想说、喜欢说,激发幼儿学习语言的积极性和求知欲。
(3)创设语言游戏情境,提供幼儿语言实践机会,使幼儿敢说、会说、有机会说
维特根斯坦指出, “语言教学不是作出说明,而是进行训练”。幼儿与同伴共同游戏,是语言实践的好时机。幼儿语言的发展依赖于交流与运用,在集体情境下,幼儿通过游戏能更好地促使幼儿进行语言的交流和运用。因此,幼儿语言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创设良好的语言游戏环境,科学地指导开展各类语言游戏。让幼儿一边游戏,一边交流,将游戏与语言教学融为一体,为幼儿的语言学习提供感知的对象和画面,增强语言教学活动的趣味性、愉悦性。从而,使幼儿在亲自感知、自我探索、自我发现和创造的交流过程中,语言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如,创设角色游戏“水果店”。幼儿在游戏中扮演售货员、顾客角色,轻松地、自由地进行语言交流,互动。不仅学会了礼貌用语,了解一些量词运用,认识一些水果的特性“语言游戏”,而且在游戏过程中发挥想像:一串串葡萄像一串串紫色的珍珠,弯弯的香蕉像小船等。这样,在游戏中,幼儿敢说、会说、有机会说,毫无顾忌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既愉悦了幼儿的心身,又丰富了幼儿语词,促进幼儿语言能力和思维想像力的发展。
三、结束语
维特根斯坦“语言游戏说”强调了语言的生活性、实践性和趣味性,为幼儿语言教学游戏化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意义。在幼儿语言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语言本身特点,把握幼儿自身年龄特征以及幼儿语言教育的特点、原则,创设自由、宽松的幼儿语言交流环境,科学地指导幼儿进行语言游戏,将幼儿语言教学与幼儿的日常游戏活动联系起来,寓教于各项游戏活动之中。注重游戏内容选择的趣味性、新颖性,以提高幼儿学习语言的兴趣和效果。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尝试说明、描述简单的事物或过程,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以达到愉悦幼儿的心身,丰富幼儿的语词,发展幼儿语言和思维能力的效果。
参考文献:
[1][2][3][4][5]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李步楼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4,5,7,
17,12.
教学游戏范文5
一、游戏教学让获取知识更有意义
(一) 游戏教学符合小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小学生都喜欢玩乐,自我控制能力不高,注意力集中时间较为短暂, 上课时经常做和学习没有关系的事情。 而游戏则会使学生进入活动状态,提高唤醒水平,集中注意力,在玩中学。
(二)游戏教学能激发并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一直被认为是最好的老师, 学生一旦产生了兴趣,就自然更加愿意投入学习中,这时就会表现得更加积极,更加主动。 例如,在教学数的顺序比较大小时,我首先请所有学生站成一圈, 接着让每个学生拿一个数字牌,把每一个学生假设为相关的数字,然后让他们记清楚自己的方位以及和自己相邻的学生的数字, 这时我询问某个学生的后面有谁时, 他就可以确定地说出这个人的名字以及代表的数字,不管是由小到大,还是由大到小的顺序,甚至是交替的情况,学生都能搞得非常清晰。 利用这样的游戏,充分调动并维持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这样学生就能在这种数字游戏里获得相关认知,吸收知识,这样的运用也能开阔思考的视野, 让学生想象力更丰富。
( 三 ) 游戏教学有利于拓宽知识 , 培养能力小学生对新的事物了解是一个获得、理解的过程, 那我们就一定给他们建立一个充满乐趣、不拘一格的游戏,适当地放手让学生去自己找寻、探究,这样思维就得到了拓展,从而实现由已知向未知的转化。 例如, 教学乘法口诀时,为了使学生掌握乘法口诀,我没有把编好的口诀教给他们,而是创设了小兔子种萝卜的游戏,放手让学生自编,学生的积极性很高。 这样,不仅能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增长了知识,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归纳能力等。
(四)游戏教学可以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和自信心鲁迅先生说过:不满是向上的车轮。 更何况现代社会是一个竞争型社会, 我们在学生小的时候就要培养他们竞争的意识, 以及不骄不燥、不屈不挠的精神。 而游戏就是一个很好的途径。 例如,在教学两位数乘一位数练习课时, 我将学生分成四组, 玩起了游戏开火车,比赛前学生个个摩拳擦掌。 我给每组相同的题目,做对一题前进一步,做错一题退后一步,比一比哪一组的学生最先到站。 对于先到达的小组给予奖励, 并以言语激励落后的小组后,再进行新一轮的比赛。 不知不觉中一节课就紧张而愉快地度过了, 这节课不仅事半功倍地提高了学生的计算能力, 而且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五)游戏教学中渗透着思想教育学生在进行游戏教学时, 要强化组织与规则思维,有利于合作意识的形成,集体观念的提升。
二、游戏教学应遵循的原则
(一)情境性原则在上新课时,要着眼于问题情境的构建,尽量将新的内容架构在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之上,给学生提供现实、有趣的具体情境。 因此,设计的游戏必须寓教育于情境之中,以正确地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让学生在这样自由的氛围里, 在教师的指引下自主进行游戏活动,开动脑筋学数学。
(二)直观性原则据相关研究表明,根据皮亚杰的研究,在小学生的身心还处在具体运算的时期, 此时学生认识事物的过程是离不开具体物质的辅助的, 所以数学游戏教学的设计与选择要切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让学生喜闻乐见。 比较直接具体的游戏能够形成贯穿 具体形象的思维和抽象概念的数学知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概念以及相关数学原则, 让学生思维由具体向抽象转变。
(三)丰富性原则游戏的形式要多种多样,丰富多彩,充满乐趣,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从而让他们自觉地、快乐地去学习。 如数学扑克熊钓鱼摘香蕉给猴子收玉米等游戏逐个地给学生展现, 只见他们都是兴高采烈,争先恐后地抢着参加,而且能够自觉地要求按照规则进行,积极地力争、准确无误地快速完成游戏里的相关学习内容, 这样就大大地提高了学习的效率,让学生的习惯更好了,纪律性也更强了。
教学游戏范文6
关键词 小学 英语 游戏 教学
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所谓“乐”,即是“兴趣”。不言而喻,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对于活泼、好动的小学生,培养他们对英语的持久兴趣,就要有符合其心理特点的教学方法。游戏作为小学生喜爱的一种活动形式,与愉快的体验联系在一起,被看作是一种智慧精神。游戏教学法是指围绕教学目标,将特定教学内容融合于游戏活动之中的一种教学方法。它融趣味性、知识性和竞赛性于一体,使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心理语言学的测试证明,有趣味的形式或内容能使记忆力提高 1.5倍。游戏教学使小学生在思想放松、心情舒畅的学习氛围中去感知、记忆和思维,从而较牢固地获得知识,激发学习热情,享受学习英语的乐趣。
1 游戏教学的基本原则
1.1 目的性原则
游戏的设计要具有针对性,直接为一定的教学内容服务,达到通过游戏运用语言来实现教学目标。如在学习英语单词时,可以设计拍苍蝇游戏。把所学单词写在黑板上,找几个同学到黑板上,其他同学做评委,教师说哪个单词,学生就去拍并且读出来,比比看谁快。游戏目的明确,学生参与面广,真正做到了“玩中学,学中玩”,并“玩”得有价值,“玩”得有收获。
1.2 创造性原则
设计的游戏活动应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如单词接力赛:将学生分成A、B两组,每组人数相等,每组的第一个同学在黑板上写出一个单词,本组的第二个同学以第一个单词末尾的字母开头,写出第二个单词,且不能与写过单词重复。看哪一组在规定的时间内写的单
词多,拼写错误少,字迹工整则为优胜者。例如Monday-yellow-what-tail-long-glasses-spin-nest-they-yes-small……游戏的设计富有创造性和挑战性,使学生能 “跳一跳,摘苹果”。①
1.3 评价性原则
游戏教学不但要设计学法和玩法,还要选择适当的评价方法。尽量及时、直观、公平、易于记录,②使学生在游戏或比赛中赢得开心,输得服气。教师可以设置完善的评价机制,例如奖励小红花、粘贴,并建立累计奖励制度,以激励学生学习。研究表明,一个人只要体验过一次成功的喜悦,就会激发一百次追求成功的欲望,正是这一次小小的成功就奠定了一个学生浓厚的兴趣基础。
2 游戏教学在英语课堂上的运用
游戏的种类繁多,被小学生喜闻乐见且教学中常用的有猜谜游戏、TPR教学法、表演型游戏、竞赛型游戏等。
2.1 猜谜游戏
属于语言巩固性游戏, 可以帮助学生将语言知识转化为语言技能, 是训练语言技能极佳的方法。如看口形猜发音,用某一句型猜人猜物、猜颜色、猜数字等。成功的游戏必须能保证大多数学生参与,因此游戏的难度要适中,不同的年级可从实际出发,设计最适宜的游戏让学生参与。如“Guessing Game”中低年级的学生“猜词”,高年级学生就得“猜词说句子”较为合适。
2.2 TPR教学法
TPR是一种儿童英语学习中常用的游戏活动。它强调把语言学习和行为动作联系起来,充分发挥小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习过程充满了乐趣,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它包括要求学生跟随歌曲、诗歌做动作、听指令做动作、用动作表演故事等。例如:在教有关人体部位和动作的单词时,可设计听指令做动作游戏,可以是教师发指令,学生做动作,也可以是学生互发指令和互做动作,Close your eyes/Open your mouth/Shake your head /Clap your hands/Stamp your feet/Wave your arms等,学生在欢快的动作练习中轻松掌握了知识,并能记忆牢固。
2.3 表演型游戏
表演型游戏是教师创设出一些真实或准真实性的具体场景,让学生分角色扮演,并在小组内加工、活化所学语言知识,将知识融于生动的情景之中,进行合作表演的教学方式。例如对具体的社交场所(车站、邮局、商店、餐厅等)进行情景模拟和角色扮演。③在实际教学中,学生们将学过的课文整合起来分角色扮演,表演课本剧,是他们最兴奋的时刻。通过表演不仅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而且还激活思维,使学生学习热情高涨,个个争当“表演明星”。
例如:在教学完句型What would you like? I’d like…后,我拿出事先准备好的食物,并贴上合适的价签,然后将班级分为四组,让学生在小组内分角色扮演服务员和顾客,运用句型进行模拟饭店点餐活动。在这样的情景游戏中,学生觉得非常有趣,并自由发挥拓展到了已知句型How much is it? It is …交际情景中,学生以生动活泼的形式复习了旧知,巩固了新知,实现了教学的双赢。
2.4 竞赛型游戏
根据小学生好胜的心理和成功的愿望,在课堂上还可以适当开展一些竞赛游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有效地促进学习积极性。适合英语课堂的竞赛游戏有很多,如:看谁反应快, 看谁记得多,单词竞赛,Pass a message,抢答游戏等。竞赛可采用个人、小组、男女生两大组等形式,有一定的对抗性,学生为了个人或小组的荣誉,都希望取胜,因此在游戏中敢于争先、乐于学习,他们感受到竞争的成功的同时,也学到了知识,培养了集体荣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