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学反思案例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幼儿园教学反思案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幼儿园教学反思案例

幼儿园教学反思案例范文1

幼师个人教研工作计划【1】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以学习实践《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为重点,进一步更新教师的价值观、教育观。引导教师牢固树立"为幼儿终身发展服务"的教育理念。正确处理师幼关系、保教关系等。开展有实效的教研活动,不断提高幼儿园的保教质量,推进我市幼教事业的持续发展。

二、工作重点:

1、继续关注民办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工作:

加强片区调研,以安阳学区为起点,继续深入一线进行教学专题调研,关注民办幼儿园的教学现状,采用整体调研与专题调研相结合、指导服务与送教示范相结合的方式,突出对民办幼儿园的调查研究,积极引导民办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工作。

2、以课题为载体加强学科中心组教师的培养:

以课题为载体,以学科中心组所在的18所幼儿园为实验体,成立实验园之间的协作互助组,通过同课异构、活动展示、案例研讨、技巧交流、课题研究、教学评价、教学反思等途径,加强骨干教师的专业化培养,并针对农村、民办幼儿园进行展示活动。

3、尝试网络教研:

借助博客网络平台,针对教师教研中存在问题、依托网络平台尝试网络教研,探讨网络教研方式、总结网络教研经验。

4、协助温州市教研室搞好各项教研工作:

开展学术交流进一步提高我市幼教质量。协助温州市教研室做好与上海幼教、台州、丽水幼教开展的手拉手结对活动及送教下乡、"新生代"课堂教学风采展示及幼儿教师教学培训活动,并举行瑞安市幼儿园教师优质课评比,推荐参加温州市优质课评比及论文评比工作,为骨干教师搭建展示的平台,进一步提高幼儿园教师队伍的素质。

幼师个人教研工作计划【2】

一、指导思想

围绕幼儿园的工作目标与要求,以《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为指导,完善课程实施,不断提高教师的课程执行力;规范日常管理,优化一日活动,全面关注幼儿园保教工作的有效性,提高幼儿园的保教质量。

二、工作目标与措施

1、提高一日活动效益

(1)、提高课程实施水平

教师分年龄段制定科学合理的课程实施计划,依据本班幼儿的发展水平认真制定每周活动计划,整体确立幼儿培养目标,有机渗透体、智、德、美多方面教育。以幼儿园课程文本为依托,教研小组每周定时开展课程审议活动,结合园本教育资源和科研成果,及时调整充实课程内容。并充分挖掘本土本园资源,收集文本资料,再加以整理筛选,扩大地方课程含量,创造性地实施富有园本特质的课程,建构园本课程,使我园的课程具有鲜活的幼儿园个性,提高我园课程的适宜度。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每一位教师都要关注幼儿园一日活动的每一个细节,以"实、活、勤、精、细"来规范教学行为,在一日活动各环节真正做到"心中有目标、眼中有孩子";重视环境的教育内涵,让幼儿与环境互动,让环境见证幼儿的学习历程;促使主题课程与游戏活动的有效融合,在制定游戏计划、创设游戏环境、投放游戏材料、游戏指导与游戏后的反思调整等各个环节,充分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现有水平,引导幼儿创造性地利用各种材料、大胆友好的交往,促进幼儿社会化和个性的和谐发展。同时教师要及时做好区角活动、主题墙、创造性游戏的记录、反思,从而及时做出相应的调整。

(2)、完善幼儿发展评价体系

教师要以科学的发展观来评价幼儿,认真研究幼儿,用心观察每个幼儿,及时做好观察笔记,真实地记录和科学的评估幼儿各方面的发展。

(3)、构建园本文化课程实施体系

本学期我们要在选择相关教材实施课程的基础上,结合我园特色,确定各教研小组的研究专题,从生活活动、学习活动、游戏活动上下功夫,联系日常教育教学具体事件和情景,采用多种教科研形式进行专题研究,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在重视内涵发展的同时,加强对外沟通、交流与合作。认真实施开放活动、跟班学习活动,做到活动有计划、针对性强,效果好,并积累好活动过程资料。

2、细化教学活动常规

(1)、认真执行教学管理制度

采取每月定期检查和不定时抽查相结合的方式,在全面了解教师教学工作情况的同时,本学期以认真做好一日活动之活动准备为切入点,认真分析与总结,重点检查指导每一位教师在一日活动的户外体育锻炼、区域活动、游戏活动和集体教学几个环节,限期整改存在问题,从而规范每一位教师的教学行为,确保一日活动各环节的质量。每一位教师要及时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认真写好教育教学反思,通过反思不断提高自身的保教水平。

(2)、认真执行一日活动管理制度

园领导以"推门听课"为主要督查形式,做到"四个坚持",即:坚持每周看活动不少于2个,坚持每周汇总看活动情况,坚持每周进行集体点评,坚持深入班级分析保教质量。

(3)、认真执行教研活动管理制度,深化园本教研

结合园级教研课题的研究,认真实施本组研究专题。本学期将以礼仪教育、游戏活动为突破口,让老师们在具体的案例和问题中,有针对性的学习研讨,研究解决教学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教研组组织的活动要紧扣研究专题,每次活动要有明确的的主题,有中心发言人,有详细的记录。还要组织好理论学习、外出参观学习心得交流、案例分析等活动,注重理论的提炼和经验的积累,注重过程管理和全园参与,注重对教学活动设计、教学实录、教育故事、教育随笔、教育论文、教育素材等过程性研究成果的记录与收集。

3、整合优质资源,推进家园、社区合作共育

发挥家长委员会委员的功能。以主持家长活动来园授课等形式挖掘家庭教育资源,调动家委会委员参与幼儿园管理和参与幼儿园活动的主动性。开展"家长志愿者"活动,由家长自愿报名,在老师指导下根据职业、阅历和专长等不同特点参与班级课程活动的组织。利用社区及周边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以幼儿园社区教育资源基地为园外教育阵地,充分发挥教育基地的作用,争取社会对学前教育的重视与支持。

三、具体工作安排

2月:

1、制定、调整各类工作计划

2、韵律活动的编排

3、组织好园本培训和教研活动(贯穿全学期)

4、认真创设环境,精心组织好游戏和区角活动

3月:

1、检查各项工作计划

2、结合三八妇女节进行爱妈妈,爱奶奶等主题教育活动

3、游戏活动设计评比

4、幼儿韵律活动评比

4月:

1、开展中大班家长半日开放活动

2、教学工作检查

3、幼儿常规活动检查

4、教研组教研活动交流

5月:

1、教学工作检查

2、骨干教师展示活动,

3、各班迎"六一"活动

4、教师公开课评比

5、新教师亮相课

6、教师"我的成长感悟"专题交流会

6月:

1、园庆十周年活动

2、青年教师工作考核

3、做好本学期幼儿发展情况的测试和评价

4、教师做好学期结束工作总结

幼师个人教研工作计划【3】

一、指导思想:

20xx年,望都县幼教教研工作将按照市、县教育局和教师研修中心的工作要求,发挥教研部门的"管理、研究、指导、服务"职能,紧紧围绕提高保教质量这一基本任务,进一步规范各幼儿园教学与教研工作,提高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优化幼儿一日课程,促进我县学前教育优质发展。

二、工作目标

1、继续落实县幼教各项常规制度,保障保教质量的稳步提升

2、立足幼儿园教学实际,有效推进县域内教学研究活动

3、发挥骨干教师带动作用,助推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4、配合县教育局及上级教育部门工作

三、主要工作措施

1、规范幼儿园保教工作评价,探索幼儿评价的方法,促进幼儿园保教常规管理精细化。

为了落实《望都县幼儿园一日活动双常规》及《望都县幼儿园教学工作要求》,通过研究调查,完善幼儿园保教工作督导细则内容,落实双主题教学,规范幼儿园保教工作评价,并探索幼儿评价的方法,使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能科学有效的促进幼儿发展。

首先,育教学计划的填写格式

其次,规范区域教学活动,保证区域活动时间。

再次,完善主题环境创设方面的问题

最后,规范幼儿园日常督查工作

(依据《研修中心幼教教育教学常规评分细则》督促幼儿园日常保教常规工作,学期前布置,学期中指导,学期末检查)

2、收集、整理、完善八德教育内容。

通过新八德主题教育活动,优化一日活动中各环节的行为,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促使保教工作更加规范、科学。并收集整理新八德教育活动的优秀案例,集结成册,便于教师学习交流分享。

3、抓好课例研修,促进教师内涵发展

学习领会《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通过课例研修活动,加大对五大领域课程地研究,科学规范地实施新课程。

首先,学习课例研修

其次,学做课例研修

最后,整理研修成果,参加成果评选。

(整理各乡上传教育教学中的疑难问题,抓典型案例,形成县域内课例研修内容,将教学问题与教学实践相结合,以研促教,把教研工作落到实处)

4、以评促教,引领教师发展

通过开展幼儿教师教学案例评比、幼儿园教学论文评比等活动,力求更好解决在主题活动中渗透五大领域这一课题。

5、抓实课题研究,引领教研深入发展。

(1)收集整理资料,准备市级课题《农村幼儿园早期阅读研究与实践》的结题工作。

(2)我县有6个立项课题已经结题,我们将做好课题的管理和成果评审工作,并注重将课题研究经验、成果(课件、教学案例、反思、论文等)以多种形式(讲座、网络、开放等)在县内推广,以求课题研究成效最大化。继续后续课题的研究指导与结题工作。

幼儿园教学反思案例范文2

1.新技术使用引发积极性

在以电脑、网络为代表技术的信息时代中,幼儿园儿童的注意力和学习态度有了明显的转变,儿童个体受到吸引,由被动的知识接受转变为主动探索和个性化独立学习。尽管在教师花了大量的时间去教儿童掌握电脑技术,譬如,如何操作微软系统,如何使用网络,但当孩子逐渐熟练地操作电脑,在老师的教育下学习知识和技能的时候,学习的兴趣、能力、效率越来越高了。微格教学的学生基础得到建立,孩子在新技术号召下将会产生积极性。

2.快速接受知识缩短时间

使用计算机让孩子进行快速学习技巧的训练,让孩子能大量、快速地获取信息,例如图片信息,孩子可以学习综合提取重要信息并迅速做出正确的概括。阅览的获得以往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是通过电脑,可以大大地缩短这一过程。同时,微格教学中利用电脑软件,对孩子有目的地进行训练,可以提高儿童的快速学习的能力。

3.图文并茂教学增强吸引力与教学密度

使用电脑教学,可以增强对儿童的吸引力。比如,PPT是一种文稿制作软件,幼儿园教师可以用其把图片、幻灯片、图形、表格、影像编成文稿,使教学表现生动直观,然后直接把文稿显示在电脑相连的大屏幕上。这一技术增加了课堂教学的密度,同时,图文并茂的教学方式提高了学孩子对课程的兴趣。微格教学的吸引力和高密度传递成为现实。

4.信息便捷助力互动反馈

孩子学习的软件,如图像辨别等。幼儿园的儿童在电脑里完成训练项目后,电脑会马上告知得分和标准答案,并对正确率高的孩子进行鼓励性评价。教师在终端就会立即得知所有孩子答题的情况。教师根据反馈的情况,对错误较多的题目及时地分析讲解,并对各个孩子的特点有整体把握,这种新的教学模式使微格教学得到所需的回馈与互动。

二、微格教学的信息技术需要

信息技术给微格教学系统带来了先进的数字化传递、存储和网络应用,让微格教学、多媒体编辑、影视音像制作、多媒体存储中心、视频点播中心、数字化现场直播中心多角度融合,满足微格教学需求。

1.载录需求

载录功能能够将教育信息转化为形形的符号,并记载下来。载录功能在微格教学中的实践主要表现在微格教学的应用阶段,它将微格教学过程中教师角色行为、孩子角色行为通过摄、录像机转化为数字信号,然后再记录在电脑硬盘上,为以后的反馈评价阶段提供依据。

2.存储需求

存储需求是指能够长期储存大量的教学资料,供教学利用。在微格教学中的实践主要表现在微格教学的应用阶段,电脑把记录的信号储存下来,以供评价,或者把成功的微格教学成果做成光盘等,将其保存下来,作为案例,以供后来者学习和使用。

3.反复需求

反复需求是指将已有的教育信息再次传递到学习者或受训者之处。这类需求也主要体现在微格教学的准备阶段、评价阶段。在微格教学的准备中,多媒体教学技术通过播放教学资料,把信息呈现在孩子面前,使孩子对即将进行的训练有清楚的认识。在微格教学的评价阶段,多媒体可以很轻松地将在实践阶段教师角色、孩子角色的行为反复呈现在教师和孩子的面前,让他们反思。

4.资源整合需求

资源整合是指电脑能够将各项信息进行重新整合,以达到孩子良好学习的目的。如:把不易看清的微小图形放大;将庞大的图形缩小;把缓慢的影片变快;将快速的影像变慢。微格教学的准备中,大屏幕在给孩子提供示范时,将教学资料中一部分进行调整,令孩子们仔细分析,从而更加充分地领会示范信息,以实现微格教学的目标定向化。

5.信息传递需求

信息传递需求是指微格教学中能够将资料信息传递给孩子。多媒体教学系统通过大屏幕教学,将—些示范的信息传递给孩子,提高孩子的感性认识,并让他们了解训练目的,还把在实践阶段记录、储存下来的信息传递给孩子,以达到认识错误,自我改良的效果。

三、信息时代影响着幼儿园教育理念

幼儿园教学反思案例范文3

关键词:幼儿园;语言活动;教师提问;探析

在幼儿园教学中,课堂提问的方式十分普遍,这种教学模式能够全面发展儿童的思维。同时,提问质量对于儿童活动的兴趣存在直接影响,与教学效果关系紧密。而现阶段幼儿园语言活动中,教师提问效果并不理想,所以,优化教师提问的研究十分关键。

一、试析幼儿园语言活动中教师提问存在的问题

(一)随意性明显且质量不高

幼儿教师在观念上都认同提问设计的重要性,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幼儿园语言活动课堂提问的随意性很大,而且都是生成性的。概括来讲,就是在教学活动中由教师和儿童共同生成,事先预设的问题在课堂提问中所占比重不大。正是因为问题随意性较大,所以,降低了问题的质量。其中,幼儿教师的提问特点最明显的就是数量比较多,但是质量不高,而且,在提问过程中,重复性问题占据绝大比重,并不存在具有一定思考价值的问题。

(二)教师提问的类型单一

在幼儿园语言活动中,教师提问的类型通常都十分单一。其中,占据较大比重的就是封闭式问题,但是,能够丰富儿童想象力且答案多元化的问题很少。另外,非型问题数量多。幼儿教师为了能够与儿童实现互动,并积极增强其积极性,使课堂氛围更加活跃,经常都会将“对不对”和“是不是”这种语言挂在嘴边。此外,幼儿教师对于水平较高的问题并不关注。从本质上来讲,高水平问题在增进师生互动方面更具优势。最后,幼儿教师所提问的问题中,知识型问题很多,很少与儿童情感进行互动。

(三)教师理答技巧缺失

在儿童回答教师问题以后,教师会重复其回答的内容并给予肯定。但是,如果儿童问题回答不正确,而教师为保护其自尊心,也不会直接指出错误。同样也会重复问题并提问其他同学,然而,教师并未针对幼儿错误进行追问提示与引导。

二、有关幼儿园语言活动教师提问完善策略的分析

(一)积极转变教学理念

在教学活动中,教学理念能够为其提供理论性依据,也同样是教学活动的重要基础。为此,教师需要积极树立有效提问这一教学理念[2]。其中,有效提问指的就是教师对儿童特点予以全面考虑并设计问题,进而实现和幼儿的有效互动,能够巧妙应答,进一步推动幼儿发展。而有效提问这一方法的多样性、目的性与差异性等特点十分明显,也同样能够体现出教室的教学经验与专业能力。除此之外,应当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并且创设更加放松的课堂环境,使儿童能够在这种环境中进行思考,表达自己的想法。

(二)基于技术层次对幼儿教师提问予以优化

第一,预设并实施问题。在预设并实施问题过程中,需要对“问什么”与“如何问”以及“谁来问”予以解决。其中,在问什么方面,幼儿教师需要对问题进行合理设计与安排,并且保证问题的针对性与弹性,能够与儿童的发展规律相吻合,更贴近其现实生活,以更好地开阔儿童视野。而在如何问方面,应当灵活运用照直叙述的方法,并且顺势追问,保证设问的适时性及灵活性,最后需要进行反问。通过这些提问的方式,能够将提问变得更具选择性与描述性。在理答过程中,教师应当适当地延长问题的解答时间,正确地引导儿童。而在谁来问方面,一定要赋予儿童话语权,为其提供提问的机会。

(三)课后反思要适当

当幼儿教师完成课堂教学以后,需要对教学的过程与实际效果进行反思,并且评估教学的利弊,丰富个人教学经验,对教学行为进行不断改善,增强教师个人专业素养。通过教学反思的方式,教师能够更好地促进专业能力的提升,并且增强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通过课堂教学实践,幼儿教师能够不断累积经验,而通过反思则能够加快其成长。从本质上来讲,教师自我反思的能力也是学习能力,能够在实践中获取学习能力[4]。然而,反思并不存在终结点,而是属于对教师自身潜能与智慧深入挖掘的一个过程。在教师形成改进性反思思维的时候,其教学水平就能够实现有效地提升。

(四)积极开展教师职业培训

幼儿园应当重视教师专业成长,并为其创所需条件,特别是幼儿新教师助力工程或者是骨干教师示范工程等等,安排幼儿园教研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与此同时,应当积极组织开展“同课异构”教研活动,安排若干教师共同完成教学任务。而教师与教师间可以相互观摩或者是学习,并设计和开发出具有特色的案例,封堵课程资源,使得幼儿教师课堂提问的水平不断提高。在此基础上,幼儿教师一定要具备随机应变能力,针对提问中出现的意外情况可以灵活地应对。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幼儿园语言活动中,问题的设计十分关键。在小问题中往往蕴含着深刻的大道理,所以,儿童需要理解问题,这对其未来发展的帮助很大。为此,幼儿教师需要通过课堂实践来总结经验,并实现创新与改革,提高问题有效性,充分发挥其教育作用。

参考文献:

[1]吴志勤.论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中的教师提问设计[J].考试周刊,2013(64):170.

[2]王婷婷.谈幼儿园语言活动中教师提问的有效性――记一次大班语言教学活动《小螃蟹找工作》[J].考试周刊,2013(2):190-191.

[3]谭挤.幼儿园语言活动中教师提问有效性的研究――以桂林市A幼儿园小班为例[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4(18):87-88.

[4]姚志玲.幼儿园语言活动中教师有效提问的策略研究[J].新课程・下旬,2013(7):39-39.

幼儿园教学反思案例范文4

【关键词】幼儿园教育活动;实践教学;学前教育

【中图分类号】G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16)11-0032-04

实践教学是相对于理论教学的各种教学活动的总称,包括实验、实习、设计、社会调查等,目的是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地参与实践活动,激发学习动机,让其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形成能力。〔1〕实践教学是培养应用型人才不可或缺的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开发能力、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全面提高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2〕《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是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该课程内容涉及幼儿园五大领域教育活动的目标、内容及教师的指导等理论问题,旨在培养学生的活动设计和组织能力,因此实践教学对本课程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实践教学的意义

1.有利于课程建设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课程是建立在《幼儿卫生与保健》《学前教育学》《学前心理学》等基础课程之上的课程,是学生继续学习各领域活动设计课程的先导性课程。《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是理论与实践高度融合的一门课程,若能有效开展本课程的实践教学,既可使基础课程的理论效果得以凸显,又可为后续的活动设计类课程实践奠定基础。

2.有利于学生发展

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的生源与其他普通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生源不同。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有其独特的学习和发展特点。与其他普通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相比,他们有优势,也有劣势。就其优势而言,可塑性较强、艺术技能基本功较好、动手能力较强、较有主见等。就其劣势而言,文化基础、学习品质和行为习惯可能较差。因此,《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这门课程倘若完全以理论教学的方式开展,不仅难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难以让学生意识到这门课程的重要性,甚至会影响后续的活动设计类课程的教学工作。若能在理论教学基础上配以合适的实践教学,不但可充分发挥五年制学生愿意动手操作的优势,而且可有效规避其理解能力较差的劣势,从而扬长避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此外,理论教学基础上的实践教学既可促进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又可将理论与实践结合,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

3.有利于教师发展

对于承担《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这门课程教学工作的教师而言,实践教学非常有利于促进其专业发展。很多教师在开展这门课程的教学工作时,习惯于理论讲述。这种教学模式学生熟悉、教师喜欢,因为它省时省力,教师只要提前备好课、做好课件就行,学生只需认真听讲即可,但其教学效果难以保证。通常是,教师讲过即完,学生听过即忘。这种教学模式还助长了一些教师的惰性,他们做的是“教书匠”的工作。然而,实践教学不仅可让教师更深刻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从而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而且可促使教师不断努力了解当前幼儿园教育活动开展的现状,并学习组织开展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同时,教师在收集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案例和指а生开展模拟教学的过程中,可为《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课程带来很多鲜活的素材,这远远优于教师的闭门造车,同时也充分有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

4.有利于学前教育专业的发展

专业发展的核心在课程,课程发展的重点在课程实施。《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这门课程若能发挥其应有的课程效果,就能促进课程的参与者――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发展,从而促进学前教育专业的发展。实践教学是该门课程实施中的重要一环,因此,实践教学的有效实施有利于学前教育专业的发展。

二、实践教学的现状

1.课程标准的制定和实施问题

课程标准是规定某一课程的目标、内容、实施与考核等方面内容的指导性文件。笔者通过对部分高校本课程的课程标准进行的文本分析及对部分担任本课程教学工作的教师的访谈发现,本课程标准的制定不够科学,教师在开展本课程教学工作时也没有相对严格地参照相关课程标准进行。

课程标准应以国家有关政策为依据,并考虑当地或本校的实际情况,如学生的学习特点等。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的生源有其特殊性,因此,在制定本课程标准时,更应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课程标准一旦确立,教师就应相对严格地依据标准开展相关教学工作,当然也允许教师根据自身和班级学生的特点进行微调。如果教师不按照课程标准开展教学工作,那么,如果本课程的教学工作是由不同的教师分别担任时,课程的教学质量很可能就会参差不齐,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教育的不公平。

2.教学保障问题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这门课程的实践教学保障条件主要有师资队伍、教材和教参、实训室和实训基地等方面,目前这方面存在的问题简述如下。

师资队伍的问题主要有三:其一,担任《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课程教学任务的教师通常理论功底较扎实,但实践技能较欠缺。不可否认,大多数高校教师缺乏幼儿园一线工作经验,也较少深入幼儿园做调查研究,因此,实践指导能力较为薄弱。其二,担任《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课程教学任务的教师队伍结构不太合理。他们大多为高校专职教师,而非幼儿园兼职教师。在实践教学中,只有专兼职教师相互学习,相互配合,才能为学生提供有效的教学,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专业发展。其三,大多数高校缺乏本课程的课程建设负责人或学科带头人。没有课程建设负责人的统筹协调,教学工作很容易出现各自为政的情况。在无相应的监管机制条件下,如果每个教师都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开展教学工作,很容易导致课程教学质量的不同。因此,同一届学生或不同届学生的专业发展水平往往出现较大的差异。若有课程建设负责人或学科带头人引领,可在很大程度上规避此类现象的发生。

教材和教参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为缺乏适合学情的教材和教参。与普通高校大专、本科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相比,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因其特殊性,需有适宜的教材和教参。笔者在担任《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这门课程的教学工作期间,学校换了若干个版本的教材,这些教材大多理论性较强,活动设计案例较缺乏,可能比较适合普通高校本科生或专科生。部分教材案例虽多,但可借鉴性和可操作性不强。

实训室和实训基地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缺乏与课程配套的功能齐全的实训教室或愿意接受学生实习的实训基地。很多教师在开展这门课程的教学工作时都是在通用的多媒体教室中进行的,这类多媒体教室一般只适合开展《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这门课程的理论教学工作,并不适宜开展实践教学工作。因为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如“模课”环节需要在仿真的幼儿园活动室进行,学生才能找到感觉。

实践教学的顺利开展还需要实训基地的接纳配合。在实训基地,学生可以进行实际操练。在学习了该门课程的相关理论之后,学生可先在实训室进行模拟,随后会去幼儿园进行实践。这是培养学生根据班级幼儿特点设计并开展教育活动,将理论转化为实践不可缺少的环节。因此,实训基地的接纳配合对该课程实践教学的有效实施至关重要。

3.教学本身的问题

教学本身问题主要指实践教学的方式方法和手段问题。实践教学应是贯穿于《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课程始终的教学方式,也可以说是这门课程的教学理念。如果教师对实践教学认识不足,对这门课程缺乏完整的系统规划,就会出现在实践教学方面流于形式的现象。很多教师能够意识到《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是一门融理论与实践为一体的课程,但是,在实践中往往会出现理论与实践的随意拼接组合,如大多数教师在开展这门课程时,是分领域讲解和实训的,即先将五大领域中一个领域的理论讲完,然后再让学生模拟教学,依此类推,完成五大领域的理论讲授和实践训练。这种简单的“理论+实践”的拼接不是实践教学正确的开展方式,也难以取得实践教学应有的效果。

三、改进实践教学的策略

1.制定科学合理的课程标准并认真执行

2011年10月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大力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意见》,“意见”就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和实施《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提出了若干意见,如新教师教育课程理念、优化教师教育课程结构、改革课程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等。〔3〕《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体现了国家对教师教育机构设置教师教育课程的基本要求,是制定教师教育课程方案、开发教材与课程资源、开展教学与评价,以及认定教师资格的重要依据。〔4〕其基本理念是育人为本、实践取向、终身学习,《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对幼儿园职前教师教育课程目标与课程设置也做了详细说明。我们应根据这些政策的具体要求和五年制学生的学习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课程标准并认真执行,以切实保证实践教学的质量。

2.完善实践教学保障条件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师资队伍结构。《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课程要求教师努力成为一名既具有扎实理论功底又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为促使高校教师具备较丰富的幼儿园一线实践经验,学校可要求担任该门课程教学任务的教师每周定时去幼儿园进行观察和组织开展教学活动,或者聘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幼儿园教师做兼职教师,也可以二者有机结合,即由高校教师组织开展理论教学工作,由幼儿园教师组织开展实践教学工作,担任实践指导教师。

选用适宜的教材教参,开发校本教材。适宜的教材和教参对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非常重要。目前,与该课程相关的教材版本繁多,质量参差不齐,教师应尽可能选用适合五年制学生的教材。在没有合适教材的情况下,教师可根据该门课程的课程标准遴选出一些参考资料,或是根据五年制学生的学习特点自行编制适宜的校本教材。

加强实训室建设,密切联系实训基地。数量充足、设施完善的实训室是开展实践教学的基本前提。然而,实训室中的模拟训练最终要转化为实训基地的实战演练,学生设计、组织与实施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能力也必须依托幼儿园真实的教学情境才能获得,〔5〕因此,与幼儿园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尤为重要。

3.探索创新教学模式

笔者认为,《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课程的实践教学可采取“观摩学习――设计教学活动方案――说课――模拟教学――园所实训――总结反思”的模式进行。具体而言,观摩学习指的是,组织学生观看优秀幼儿园教学活动视频案例或者深入幼儿园现场观摩教师组织的活动。这是实训的第一步,观摩之后可再进行理论讲解。设计教学活动方案指的是,教师结合相应的课程教学内容或幼儿学习与发展领域,布置教学活动方案设计作业,让学生根据相关的设计原理进行活动设计,并通过教师评、同学互评、小组评或讨论等多种形式对活动方案进行评价。说课指的是,学生在设计好活动方案后,口述活动方案的设计思路或理论依据,即详细地介绍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么教等内容。模拟教学指的是,教师让学生根据活动方案,在实训室创设幼儿园教学情境,以班或小组为单位,由设计者扮演幼儿园教师,其他人扮演幼儿,模拟幼儿园教学活动的过程。〔6〕园所实训指的是,在模拟教学后,让学生去实训基地实际组织教学活动。总结反思指的是,在上述环节结束之后,教师和学生一起反思实践中出现的问题,以提升相关经验。以上六个步骤环环相扣,构成一个循环系统,从而起到保证实践教学质量,更好地促进学生专业发展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郭咏梅.专科学前教育专业幼儿园活动设计类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0.

〔2〕何学坤,刘淑芬.实践教学的探索与思考〔J〕.职业教育研究,2006,(9).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意见〔EB/OL〕.〔2016-01-10〕.http://.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EB/OL〕.〔2016-01-10〕.http://.

幼儿园教学反思案例范文5

建构主义强调有意义的真实可靠的建构学习,帮助学习者去构建理解和发展相关的问题解决技能。教学重点应放在支持学习者在特定的学习情境中积极主动建构知识意义,培养学习者的高阶知识和高阶能力。强调学习过程的最终目的是完成意义建构。教学设计不是从分析教学目标开始,而是从创设有利于学习者学习意义建构的情境开始。建构主义强调交互式学习对意义建构的重要性,“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与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对于学习内容的理解(即对知识意义的建构)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因此,教师应开展合作学习,共同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强调学习环境的创设

学习环境的创设是建构主义教学设计的核心内容,建构主义强调学习环境促进知识建构,乔纳森(Jonassson,D.H.)(1991)认为建构主义学习环境有:提供多种表达方式,提供复杂性,避免设计过于简单;呈现真实的任务;提供真实世界,案例学习环境,而不是实现预定的教学顺序;提供反思活动;通过环境和内容进行知识建构;通过协商共同建构,而不是学习者互相竞争的方式[2]。我国学者盛群力教授在《教学设计》中提到乔纳森(Jonassson,D.H.)设计建构学习环境(CLEs),并认为CLEs模式的要素有:设问P问题P案例P项目P;相关案例;信息资源;认知工具;会话与协作工具;社会与情境支持[3]。总之,建构主义强调为学习者提供一定的知识建构和合作交流的环境,为学习者提供运用多样工具和信息资源进行合作学习和相互交流的场所。“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被称为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

强调信息资源支持“学”

为了帮助学习者主动探索和完成意义建构,在学习过程中必须为学习者提供各种信息资源,这些资源用来支持学习者学习,而不是用来帮助教师的讲解和演示。信息资源是支持“学”而非支持“教”。在丰富的学习环境中,学习者可以利用各种学习资源达到学习目标,学习者之间可相互交流、支持,学习是主动的、自由的。在学习过程中,也要对有关学习资源的获取和利用给予引导。

注重过程性评价

建构主义认为,“评价应该关注知识的建构过程,运用各种评价方法衡量学习者的成长和学习以及思维能力的发展。”评估技术的建构主义的应用表现在:评估主动的学习、评估建构的学习、评估有意图的学习、评估真实的学习、评估合作的学习。从中可以看出,评价学习结果是否达到意义建构的要求,评价应在学习过程中进行。

建构主义教学设计观在

《幼儿园课程与教学论》中的应用《幼儿园课程与教学论》是高师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在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共有48个学时,一般开设在大二第一学期。本课程选用的教材是《幼儿园课程概论》(王春燕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出版)。课程目标是:掌握有关幼儿园课程的理论知识;了解幼儿园的教学;学会撰写教案,并能初步开展幼儿园的教学活动等。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幼儿园课程概述、幼儿园课程设计、幼儿园课程目标、幼儿园课程内容、幼儿园课程实施、幼儿园课程评价、经典幼儿园课程方案等。本课程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课程,但比较偏重于理论。为了发挥学生学习主体性,促进学生主动建构知识,2010年9月-12月,将建构主义教学设计理论应用到《幼儿园课程与教学论》课程中,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转变教育观念

关于教育主体的观点有:教师主体论;学生主体论;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等。目前的观点倾向于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然而,在以往《幼儿园课程与教学论》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没能很好地体现出来。教师制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教师主要依靠讲授法,将大量的课程理论知识“灌输给”学生,学生被动地听、快速地做笔记。教师提问较少,一般来说,提问的内容主要为讲授的内容,学生也不踊跃回答问题,教师只能指定学生回答,学生很少或不提问,这样不利于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思考的能力。教师考虑更多的是完成课程任务,也没有给予学生更多机会让学生交流,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严重制约了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建构主义指导下的课堂教学强调以学生为本,把学生看成是学习与自身发展的主体,学生是具有丰富潜能的独特个体,重视学生个性发展。

加强师生互动,活跃课堂气氛,改变学生被动听的现象,发挥学习主动性,激发思考。创设平等、友好、和谐的课堂心理环境,与学生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产生一种心理安全感,并能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教师给学生提供独立探究、合作学习的机会。教师角色也发生转变,教师由传统的权威者变为促进者、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成为学生建构知识的积极帮助者和引导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发和保持学习动机。

(二)运用多种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在一定环境中教与学活动各要素之间的稳定关系和活动进程的结构形式。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不利于学生主动建构知识。为了改变这种情况,在《幼儿园课程与教学论》的课堂教学中,采用了情境教学、抛锚式教学、随机教学等建构主义教学模式。

1.情境教学

建构主义认为,应在具体情境中学习,培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由于不能提供实际情境所具有的生动性、丰富性,使学习者对知识的意义建构发生困难。为了培养和提高学生组织幼儿园活动的技能,采用了在模拟情境和真实情境中组织活动的形式,并进行评课。采用了虚拟现场教学模式,“所谓虚拟现场,是指创设一种较为真实的课堂教学的问题情境,教师或扮演教师或扮演幼儿,或作为观看教学活动并要发表观点与见解的观众,共同建构模拟课堂教学的实践活动。”[》]要求学生撰写教案,并在课堂上开展虚拟现场教学。本课程也安排实践学时8学时,在真实的环境中去学习,让学生到幼儿园组织各领域活动,提高组织活动的能力,了解幼儿园教学的实际情况,使学生获得实践知识。还通过让学生观看幼儿园教学视频,进行分析,即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又了解幼儿园教学的实际情况,也培养了学生评课的能力。

2.抛锚式教学

抛锚式教学模式要建立在真实事例或问题的基础上,有时被称为“实例教学”或“基于问题教学”,就是围绕问题,去探索,寻找答案,使学生建构对知识的理解。为学生提供一个真实性的问题情境,来发展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如关于“幼儿园课程实施存在的问题”、“幼儿园课程评价现状”等问题,让学生们自己搜集资料,互相讨论,并提出解决方法,教师最后进行总结,既培养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对知识进行主动建构。

3.随机教学

随机教学模式就是对知识可从不同角度理解。“换句话说,学习者可以随意通过不同途径、不同方式进入同样教学内容的学习,从而获得对同一事物或同一问题的多方面的认识与理解,这就是所谓的“随机进入教学”。”如在“经典幼儿园课程方案”学习中,除了了解每种课程方案的内容,还让学生对国外早期教育课程方案进行比较,总结异同,并讨论对我国幼儿园课程的启示,这样,使学生深入了解各种课程方案。

(三)加强合作学习

建构主义很重视交互式学习和合作学习,因为不同的学生对同一知识有不同的理解,每一位学生都以自己的方式建构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学生相互之间的协商和辩论,可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在合作学习中,及时加以引导,使之朝着意义建构的方向发展。合作学习有师生合作和生生合作学习,以往,教师经常重视师生合作,而忽视生生合作。为此,在教学中,加强了生生合作学习,如在一些有关“幼儿园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等案例分析中,让学生分组讨论。在虚拟现场教学和去幼儿园实地教学时,要求学生分组备课,并互相配合教学活动,互相评课,教师适时给予点评和指导。

(四)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

建构主义重视媒体的应用,并认为,媒体可用来创设情境。多媒体已经广泛应用于课堂,将图形、图像、文字和声音等多种载体有效结合起来,为学生创设出生动、丰富直观的教学氛围,提供多种感官刺激,可活跃课堂气氛,改善教学效果。然而,起初没能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辅助作用。课件是课堂上的动态教材,是授课顺利进行的有力保障。尽管以前主讲过《幼儿园课程与教学论》,已制作了课件,但仍然对课件上呈现的内容精心设计,大大激发了学生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利用多媒体教学内容提供的友好交互界面,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

(五)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的好坏、教学效率的高低。单一、枯燥的教学方法很难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为此,教师运用了多样的教学方法,教师使用的教学方法有讲授法、讨论法、谈话法、案例教学法等。如关于“课程的概念”,学生不容易理解,让学生讨论“你认为什么是课程?”,学生们各抒己见。关于“幼儿园课程实施”,就让学生结合见习谈课程实施的形式、手段、方法等。在“课程内容的特点、课程内容设计的原则”等部分,列举相关的实例,使理论和实际紧密结合。每种教学方法都有其优点和不足,为了学生更好地理解,就多种方法相结合,如关于“什么是幼儿园隐性课程”,学生刚开始觉得不好理解,除了理论讲授外,再出示一些图片,让学生对幼儿园隐性课程有了清晰的认识。总之,灵活运用教学方法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使学生掌握了理论知识,也极大地促进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六)丰富学习资源

建构主义不主张教师给学生呈现现成的知识,不要求教师直接向学生传授和灌输知识,强调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而非“教”。教师从书籍、期刊、网站等不同途径搜集资料,对《幼儿园课程与教学论》的课程内容进行加深和拓展,补充的资料会发给每位学生;要求学生做好预习,并完成一些拓展性或设计性作业,如查找资料,设计教学活动;学习资源还有课件、往年的试题、案例分析等;为学生推荐了一些书籍,如朱家雄著的《幼儿园课程》等,也推荐一些网站,如华东师大的《幼儿园课程》、浙江师大杭州幼儿师范学院的《幼儿园课程》等课程网站,学生可进一步自主学习和复习。丰富的学习资源使学生对课程知识进行更好地建构。

(七)注重过程性的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之一,评价贯穿于教学活动始终。在学习过程中,对学生各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进行过程性评价,评价的目的不是甄别,而是反馈和改进,让学生及时了解存在的不足,及时改进,促进学生发展。如,在学生第一次虚拟现场教学时,有的学生感觉自己能力较差,教师更多是肯定其优点,给予鼓励。并采用了多元主体评价,这样就从不同角度为学生提供有关自己学习、发展状况的信息,有助于学生更全面地认识自己。如在幼儿园组织教学活动时,让学生自己反思评价自己教学的情况,让同学之间互相评价,幼儿园教师给予点评,主讲教师给予评价等,使学生从多方面了解自己教学的优点和不足。

思考与建议

(一)加强教师建构主义设计的培训

建构主义理论的基本观点已经广为人知,教师也关注到建构主义教学设计的重要性,建构主义教学设计在具体课程中的应用探索和研究已有一些,但还没有系统的理论和操作体系与方法。尽管教师了解一些建构主义教学设计的观点,但教师还不能有效地运用到具体教学实践中,这与建构主义教学观的操作性不强有关,也与教师缺乏教学设计能力有关。因此,应加强建构主义教学设计的应用研究,也应加强教师的建构主义设计的培训,丰富教师教学设计的知识,提高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用建构主义教学设计的能力,以便教师更好地设计教学,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学生主动建构知识能力需提高

在《幼儿园课程与教学论》的教学中应用建构主义教学设计观是一次课堂教学的改革和探索,在教学过程中,多数学生对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很感兴趣,上课能踊跃地回答问题,并能有效地参与到虚拟现场教学、随机教学模式、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等各种学习活动中,能够积极认真完成作业,认为这样的教学能让他们主动建构知识,也培养和锻炼了他们的专业能力。而个别学生习惯于被动的接受者角色,与他人协作能力不是很强,学习积极性也不够高,自主学习能力不是很好,学习效果不理想,特别是掌握理论知识不够系统和牢固。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还需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等意识,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能力的培养,以便使他们在教学中能有效地主动建构知识。总之,这种教学改革确实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能力,但全班学生平均成绩也没有以往的高,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学生掌握的课程理论知识不够系统,也不够牢固。如何做到既能让学生主动建构知识,又能让学生系统扎实地掌握理论知识,还需在以后课堂教学设计与实践中不断探索和研究。

(三)处理好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关系

建构主义教学设计观的一个重要拓征就是“以学生为中心”。在建构主义教学设计观指导《幼儿园课程与教学论》教学时,给予了学生主动探索、主动发现的机会,有利于学生主动建构知识,做到了学生是认知的主体。但是,也发现,容易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导致学生的学习自由度过大,结果也会导致学习效果不够好。因此,在运用建构主义教学设计时,一定要处理好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关系。

(四)平时考核比重应增加

幼儿园教学反思案例范文6

[关键词]实习支教

中图分类号:G642.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24-0257-01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展的师范生实习支教工作至今效果明显。2007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大力推进师范生实习支教工作的意见》,实习支教工作影响进一步扩大。伴随“国培计划”的开展,实习支教进一步拓展。可以说,实习支教正逐步成为高师院校师范生实习改革的重要举措,相关研究也不断丰富。[1]

1.实习支教的形式和特点研究

现有研究基本都将实习支教理解为“师范类我校派出在读师范专业本专科生到教育欠发达地区幼儿园实习,在不少于一学期的实习期间,高师生、幼专生的另一身份是该学校相对正式的教师,从事一线教育教学工作,也即既是实习,又是支教”,即其主要形式是顶岗实习,所以有的学校和研究者又称为“扶贫顶岗实习支教”“顶岗支教”“顶岗实习支教”等。研究者从实习支教与传统教育实习比较的角度归纳出其具备的特点:(1)实习时间长,一般是一学期;(2)身份和任务的双重性。实习支教生既是我校的实习生,同时又是受援学校的一线教师;既承担着实习提升的任务,又承担着教育教学的任务[2]。(3)实岗锻炼多,基本是全职顶岗;(4)多赢性。我校、社会、师范生、幼儿园校等主体在实习支教工作中都能获益[3]。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理念和师范教育下乡思想是实习支教的教育论基础;高师院校培养合格幼儿园教师的办学目标是实习支教的教师教育理论基础;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理论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文化教育需求是实习支教的社会学基础;德育的实践性本质是实习支教的德育论基础;实现高师院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一体化是实习支教的教育功能理论基础[4]。

2 实习支教研究存在的问题

2.1 内涵界定的窄化

受到实践形式的影响,当前大部分研究者都将实习支教界定为顶岗模式的实习支教,这种界定是对实习支教内涵的窄化,在一定程度上隔离了实习支教和传统教育实习之间的有机联系,有些研究甚至将两者放在截然对立的位置上进行对比,这既影响了研究的深度又限制了研究的视角,阻碍了实习支教多样性的发展。实习支教是对传统教育实习的深化与创新。它摒弃了传统教育实习中师范生被动应付的消极性,将实习作为师范生主动地参与幼儿园教学,为幼儿园教学做出贡献,并在参与中实现自我成长的积极活动。理念的转变应是实习支教对于教师教育改革更重要的贡献。顶岗是实习支教在中西部等教师紧缺地域的一种有益尝试,但不应该成为实习支教的唯一途径。

2.2 质量评价与保障研究存在误区

能够提升师范生的培养质量和幼儿园的教学质量是实习支教开展的直接目标和先决条件。质量评价和保障研究应该是实习支教研究的重要内容,但是目前对于实习支教质量评价的研究存在一些误区。一是在实习质量研究方面存在“多则好”的逻辑误区。认为实习时间的延长就会促进师范生能力的提升。事实并非如此细致来讲,支教存在两种形式,一是填补空白式。即幼儿园校缺乏某门课程的教师,师范生直接填补空白将停开的课开起来。这种形式支教的质量研究是一个纵向比较,“聊胜于无”,毋庸置疑这样的支教对幼儿园教学是有益的。二是顶岗置换,即师范生直接顶替某课程教师岗位,该教师到大学接受培训。这种形式支教质量的高低,应该是与原有教师的教学质量的横向比较,但是目前实习支教质量研究仍然采用的是纵向比较。

3 实习支教研究的展望

3.1 进一步加大基础理论研究

理论是行动的先导,对于主要以实践创新为特色的实习支教来说,基础理论研究就显得更加的重要和迫切。通过概念界定拓展研究视域,突破单一的顶岗模式,强化与传统教育实习的联系,共享已有研究成果,创新实习支教方式,丰富实施途径与方法,推进理论研究和工作实践的深化。分析理清实习与支教内在的有机联系和矛盾冲突,才能顺利而且有效地推进实习支教的发展,规避其实施过程中的风险。

3.2 从“工作程序”研究向“质量提升”研究深化

通过多年的实践和研究,对于实习支教工作开展的基本程序和保障条件已经形成了较为统一的认识。现阶段应该将研究的重心向质量提升转移。全面调研各地区、各阶段、各类型实习支教工作的整体质量情况;深入推进实习支教背景下我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开发;教学方法改革、教材编写等方面的研究;探索我校与幼儿园合作培养高质量教师的机制与策略;构建我校教师、幼儿园教师和实习支教生多方式、多途径的合作教学、合作研究策略体系;强化相关的政策立法以及教师资格认证标准等文件实体的研究和出台等等,立足实际,强化操作,注重实效,通过各环节的细化和强化,大力提升实习支教的工作质量。

3.3 研究方法和视角要从“单一”走向“多元”

实习支教工作本身结构的二元性,工作实施的多主体性,工作环节的复杂性,涉及利益的多元性,效果影响的深远性,必然要求研究要有坚实的事实基础,要有多元全面的研究视角,要着眼细节研究。应综合运用思辨研究、实证研究、案例研究、行动研究、叙事研究等多种方法;要突破视角的单一性,全面关注幼儿园、教育管理单位、实习支教生、幼儿园生对实习支教的看法和认识;推进实习支教研究方法和视角从“单一”走向“多元”,提升实习支教研究质量

参考文献

[1] 高伟山.124所师范院校开展实习支教,积极服务农村教育[N].中国教育报,2009:11-26(1).

[2] 冉亚辉,包翠秋.支教实习模式及其实践反思[J].上海教育科研,2006(11):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