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运营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资本运营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资本运营范文1

卢文兵以前从事的是餐饮行业。小肥羊算上加盟店的收入有六七十亿,这个规模在内地餐饮业里排名第一。但在人口只有700万的香港,一个未上市的餐饮公司年销售额也可以有这么大。除这家公司外,香港还有几家年销售额几十亿元的大型餐饮集团。为什么香港餐饮业的集中度如此之高,而内地餐饮业的集中度如此之低?

这是因为中国的餐饮业习惯自我积累,挣点钱,开一家店,挣点钱,再开一家店;10年开了10家店,20年开了20家店。这也是中国很多民营企业的惯常之路,但香港的公司不是。以美星为例,它和一家房地产公司合作,每当有楼盘开业的时候,美星餐饮就跟着进驻,所以它发展得很快。另外几家则是通过上市保持了很好的发展。而本土自我积累型的企业发展太慢,想要快速发展,就需要借助外部的资金与力量。

传统民营企业借助外部资金时有两条路:一是银行贷款;二是民间借贷。但这两条路都很难走。

小肥羊曾经找过银行贷款。2004年底,小肥羊要囤积来年秋天前的羊肉,于是找银行贷款。银行要抵押物,小肥羊没有;银行让小肥羊找担保公司,担保公司也要抵押物,因此无法贷款。

卢文兵找到小肥羊的开户银行——包头商业银行。卢文兵表示,包商银行要是给小肥羊贷款3000万元,以后就长期合作,小肥羊明年年初增资扩股,会增加大量资本金,这次要是贷不了,以后就不合作了。银行内部协商后,最后批了这笔3000万的贷款,但是利率上浮70%。

第二年小肥羊增资扩股1亿元,兑现了承诺,将这笔钱存在了包商银行。2006年后,又进来2亿元资本金,小肥羊就有了3亿元现金,不需要贷款了。可这时,银行却希望其贷款,还给出了很优惠的政策,利率下浮30%。

再后来,卢文兵投资了一家马铃薯企业,贷款利率也要上浮,有些银行还要求缴纳50万元的信用费。这对民营企业非常不公平,银行业绩增加了,但民营企业的资金成本也高了。

从这两个故事可以看出,民营企业喜欢银行,但是银行不喜欢民营企业。中国的银行贷款结构有问题,民营企业获得贷款的可能性非常小,尤其是小微企业,基本贷不上款。小肥羊现金流特别大,在国外贷款是没问题的,而在中国贷款要看资产规模,哪怕是一堆没用的资产也行。

当前,中国的金融利率还是受管制的,这使得民间借贷大量存在。去年内蒙古发生了好几起高额利息的民间融资,其中包头有两三起,不仅在内蒙古,在长三角、珠三角也出现了很多中小企业主跑路的情况。

民间借贷通常二分、三分利,一年就要20%、30%的收益。在中国,很少有行业能达到这个收益,做实业基本上不可能靠民间借贷赚钱,所以企业最好别走向民间借贷,一旦走向民间借贷,离死就不远了。

从间接融资转向直接融资

那么,民营企业如何打破靠银行贷款、民间借贷的传统融资方式呢?从银行的间接融资转向私募的直接融资是不错的选择。未来,中小民营企业私募融资的比例将显著提升。

2013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金融“国十条”,其中一条是放宽创业板的上市条件。此外,还有一个很大的政策变化,就是搞场外交易,比如中关村、天津泰达开发区、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电子交易平台等。场外交易市场、新三板上市交易规模都在扩大,甚至内蒙古也有股权交易所在筹办。小微企业的未来融资将从民间贷款、间接融资转向直接融资。直接融资已经有成熟的模式,先是天使投资,之后是VC投资,最后是上市。

直接融资有几个好处:一是引资;二是引智,吸引好的团队;三是定方向。一家企业被风投投资后,企业就变成毛驴,风投变成赶驴人,每天拿着鞭子让企业快跑。企业如果不引进风投,自己慢慢发展,弄多大算多大;一旦引进风投,它跟你对赌,你发展慢了,就得多给风投股份。企业有了外力的督促,就会发展得更快。

在直接融资之前,你要想好自己是否真想做大。我接触过很多民企老板,有的民企老板没有很大的胸怀,觉得一年赚一两百万挺好,有车、有房、能出国旅游,没必要搞大。事实上,不同的发展模式取决于老板的价值观,如果觉得企业不大、自己经营也蛮好,那就不要苛求自己。一些企业上市后,社会压力很大,有点问题就被媒体炒得很厉害,创始人睡不着觉,顶着压力忙公关,各种事儿很多。中国民营企业环境不好,大家必须理解这点。

如果你决定了融资,选择做大及上市之路,那么就要从现在开始规范,不规范会有很大风险。中国的政策环境越来越要求规范,如财务规范、税务规范等。不难发现,现在上市越来越难,想在销售利润方面做点文章,几乎没有可能性。有家企业为了早一年上市,想去补缴之前一年的税。卢文兵劝那个老板千万不要这么干,一旦你去补税了,就证明你之前偷税漏税了,税务局据此处罚就更麻烦了。

另外,直接融资进入后,会改变企业的资本结构。我原来在内蒙古体改委工作,上世纪80年代初到90年代的时候,当地国有企业大量破产,究竟是什么原因?我们调研后发现,当时国家没给企业投入多少钱,所有资本都靠银行贷款,企业实际上都是在给银行打工。与此对应的例子是京东商城,它一开始就亏损,亏损了很多年,如果从银行拿钱,后续亏损还不上贷款,资金链很可能就断了,但它是从资本市场拿钱,一轮轮拿,亏得起。所以,企业要注意资本结构,比如固定资产、流动资产的比例。传统民营企业都希望固定资产多些,习惯于先弄一块地,然后盖一栋房子,再添点设备。这个理念是好的,但像耐克、阿迪达斯这种企业,几乎没有固定资产,包袱特别小,赚钱特别灵活。

一些企业没有处理好固定资产与流动资产的关系,把流动资产贷款用做固定资产投资,也就是短贷长用,这种做法风险很大,一旦后续无法再从银行贷款,资金就循环不起来,就会出问题。

投资人关心什么

私募融资之后,投资人关心什么?一是团队,二是商业模式,三是核心竞争力。

加入小肥羊前,我曾在蒙牛工作。很多人以为,蒙牛是一家固定资产很大的企业。但实际上,蒙牛早期的工厂土地基本是政府白给的,厂房也是靠政府补贴建的,生产设备则是靠融资租赁,每年利乐包达到一定耗用量,几年以后设备就归蒙牛所有。这样一来,土地、厂房、设备都有了,蒙牛只要投入些流动资金就行,而它有时还向政府要流动资金,基本上属于轻资产公司。此外,蒙牛的奶牛是老百姓养的,各地经销商都是打多少钱发多少货,不赊欠一分钱货款,这样奶源和渠道问题也解决了。

这是一个经过深思熟虑的商业模式。当年蒙牛没钱,只能利用社会资源。一个企业商业模式设计得好,就可以占用上下游资金。采用经销商制时,蒙牛给了经销商很高的利润率,在高利润的刺激下,经销商的投入越来越大,蒙牛销售额也越来越大。随后蒙牛调低利润率,只有以前的一半甚至1/3,这意味经销商要做出以前几倍的量才能获得同样的收入,但此时经销商已不可能放弃和蒙牛的合作,因为它之前的所有投入都是为蒙牛做的。蒙牛的钱干嘛去了?都打广告了。

三聚氰胺风波时,蒙牛没有死,它不可能死。设想一下,有100万奶农在为蒙牛服务,如果蒙牛死了,那奶牛怎么办,奶农怎么办?此外,还有无数经销商、无数奶站甚至运奶车等,蒙牛的链条上绑定着四五百亿元的资产,政府只能保护蒙牛。

和蒙牛同城的另一家牛奶企业,最后因为商业模式不对垮了。在营销上,蒙牛的策略是经销商必须先打钱,然后蒙牛才发货,卖得越多折扣越大,通过这个杠杆来调节经销商。但那家牛奶企业不是,它是办事处直销制,在很多城市设立办事处,办事处去卖货,最后货放出去了,货款却难收回来。此外,这种模式需要大量资金,10个亿的销售额,至少有五六亿元压在渠道上,存货占用了很多货款。而蒙牛把产品卖给经销商,每个经销商都给蒙牛创造几千万元利润。

在供应链外,生产、营销、品牌建设等环节,都有很多创新的商业模式,比如汉堡王和肯德基、麦当劳等公司的做法。汉堡王这家公司没有一家直营店,只有一家加工厂,其他都是加盟店。每个加盟店需要一次纳加盟费,之后每年再交品牌使用费,以及按照营业比例交广告使用费,购买它的产品。汉堡王的总部只负责做汉堡。一个加工厂,对应无数的加工店,无数加工店每天给加盟店配货。

肯德基刚到中国的时候也是这样,几乎所有的店都是加盟店。后来肯德基做大了,才不断地收回加盟店。麦当劳的加盟店很多,但做得也很好。肯德基、麦当劳在中国的一次性加盟费大约600-800万元,每年再按比例收广告所得费。这就是国外大公司的品牌魅力。河南有家餐饮企业,真正的直营店只有四五家,其他六七百家都是加盟店,做得非常好。加盟店通常一家收三五万元加盟费,六七百家就有两三千万元,这个就是做资本运营

需要注意的是,企业有好的商业模式并不等于有好的盈利模式。有的企业商业模式很好,但是找不到盈利模式,这个也是不行的。以双汇为例,双汇在中国肉制品业中排名老大,在全球大约排前五六位。它的盈利模式靠卖肉吗?不是!

2005年卢文兵曾去双汇考察。双汇产业布局非常好,饲料、养猪、屠宰、分割,之后猪肉进入超市便利店,猪蹄硬壳做药,排骨做成骨胶原,还有各种火腿肠。卢文兵细看之后发现,双汇的肉馅、里脊肉、排骨等都不赚钱,那什么赚钱?骨头赚钱。骨头被做成骨胶原,利润率特别高。高到什么程度?百分之五十,而且没有其他企业做,就双汇一家。当时方便面企业的大骨汤都是从日本购买的,技术源于日本,双汇引进这个技术后,享有了3年的高利润期。除骨头之外,双汇火腿肠起初的利润还可以,后来也不高了,那靠什么赚钱?靠火腿肠包装膜。双汇从日本引进了火腿肠的塑料薄膜,利润也非常高,因为当时中国生产不了。

所以在商业模式中,首先要研究行业发展规律,确定哪段赚钱、哪段不赚钱。做企业不可能所有环节都赚钱。有些业务可以不赚钱,但是一定要有几项赚钱的。要找到盈利模式,找到赚钱的环节。

靠并购发展

以前,民营企业做大做强通常有三种类型:一是自我积累型;二是外力推动型;三是并购发展型。现在,小微企业想做大,绝对不能单靠自我积累,必须靠外力推动。以近几年发展很快的双汇为例,它基本上把各个省的肉联厂都收购了,成为中国最大的肉制品企业,集团销售额达到500亿元。

小肥羊发展也是靠并购。2004年底时,小肥羊有上百家加盟店,直营店只有16家;2010年底时,直营店从16家增加到240家,其中至少购买了五六十家加盟店,贡献了很大的利润。小肥羊收购加盟店时,给每家店3倍市盈率及一半装修款,如果对方不卖,就取缔对方到期后的加盟权。被收购的五六十家店,平均每家店增加100万元利润,总共有五六千万元,每股收益增加五毛。小肥羊卖给百盛时的市盈率是35倍,给加盟商3倍的市盈率,却得到了30多倍的市盈率,增加了10倍,很划算。就此而言,小肥羊的资本运作是并购发展的一个典型。

未来20年,中国企业面临很大的并购机会,可以通过并购重组发展壮大,这不仅适合于上市公司,也适合未上市企业。现在很多大集团为什么发展这么快?绝对是靠并购,因为并购以后容易产生垄断利润。当前,大国企在并购,民营企业也在并购;并购既有同业的并购,也有产业链上下游的并购。假设你的商业模式挺好,有融资能力,团队也挺强,想上市怎么办?收购3-5家同行企业。

比如卢文兵投资的一家生物疫苗公司,现在销售收入是1个亿,利润三四千万元,如果我们在同行业找到一两家企业,收购或是合并,两年以后就可能上市了。此外,还可以在产业链上下游做并购,比如疫苗是卖给养鸡场、养猪场的,就可以收购一个大的养鸡场、养猪场。所以企业小不可怕,关键是看是否理解了并购的门道。

有的老板会觉得,自己的企业不可能上市。大约2007年时,包头有一家做钢铁的民营企业,销售额100多亿元,利润有6个亿,行业排名100位以后。在这种情况下,这家企业上市的可能性一点都没有。中国钢铁行业是被并购、被重组、被关闭的对象,能生存就不错了,所以只有一个办法,赶紧卖给包钢,卖掉就赚了,卖不掉5-10年企业就完了。

所以如果想上市,就要先分析所在的行业,如果一辈子也做不进行业前100位,上市就一点可能性都没有。如果是一家民营企业,在行业排名也比较靠前,怎么办?卖给别人。就像朱新礼(汇源集团创始人)讲的,做企业就像养儿子一样,等长大了就像卖猪一样。对于一家上市公司来说,只要你企业各方面做得好,利润率也好,它肯定想买。可以让对方付现金,也可以换股,这样就能坐享股东收益。

企业家通常需要具备四种能力

第一,造物的能力。即产品制造能力,一个企业家要为社会、消费者奉献最好的东西,价廉物美的东西。第二,造事的能力。会讲故事,能够说服消费者,说服合作伙伴。企业上市,股民关心的并不是上市前的事,而是上市后会有怎样的发展,所以会讲故事很重要。第三,造势的能力。第四,造人的能力。搭建团队,为企业的发展培养人才。

资本运营范文2

关键词:资本运营;经营风险;资本市场;对策

中图分类号:

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21002402

1资本运营的涵义及特点

所谓资本运营,是指企业将拥有的一切有形、无形存量资产及生产诸要素,通过流动、裂变、组合、优化配置等方式进行有效运作,为实现资本赢利的最大化而开展的经济活动。资本运营注重资本效率和资本成本,以资本增值为目的,存在于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之中。归纳起来,资本运营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价值性。资本运营是资本参与企业再生产过程并不断变换其形式,参与产品价值形成运动。它要求把可以利用的一切资源、生产要素都看作能运营的价值资本,通过充分挖掘潜力,以最少的资源要素获得最大的收益。在资本运营的条件下,只有运用价值手段才能反映企业资本成本和收益状况,进行成本收益比较,实现资本增值的目标。

(2)流动性。流动性是指企业的各类资本在形态、结构、地区乃至产权关系等方面的流动。从资本流动的方式看,主要有实物投资、证券交易、借贷信用、产权交易、融资租赁、期货买卖等。资本运营理论认为,资本只有在运动中才能增值。因此,要把企业的有形资本和无形资本等作为可以流动的社会资源,通过不同的资本运营方式实现资产重组,促使效益低下的存量资本流动到报酬率高的产业和产品上。

(3)市场性。资本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市场是资本运营的必要条件,资本运营离不开资本市场。无论资本是作为一种生产要素,还是作为一种生产关系,必须通过市场才能实现。资本运营主体的选择、资本的价值以及产权交易等,都要通过市场活动才能完成。因此,资本运营营实质上就是市场运营,没有发达完善的资本市场,资本运营很难充分地表现。

(4)风险性。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内部和外部环境变化莫测,资本运营的赢利性总是和风险相伴而行。在资本运营的整个过程中,融资、投资、交易等都可能产生风险。资本运营在注重资本增值的同时,更要注意风险防范。企业管理者要通过正确的决策,采用有效的规避风险措施,尽量减少可能的风险损失。

2资本运营的种类

(1)按资本运用的状态划分,可以将资本运营分为存量资本运营和增量资本运营。存量资本运营是指对企业现有资产进行筹划,以增值为目标而进行的盘活存量资产的经济活动。其目的是通过内部资源整合、优化配置,提高资本使用效率。增量资本运营实质上是企业新增投资行为,即对企业的新增投资进行运筹和管理,包括投资方向、投资结构、投资决策、投资管理等。

(2)按资本运营的对象划分,可以将资本运营分为实业资本运营、产权资本运营、金融资本运营和无形资本运营。实业资本运营是指企业运用资本投入到生产经营活动所需流动资本和固定资本之中,以形成产品生产或提供劳务能力的资本运作方式。实业资本运营是企业资本运营的基本方式,也是实施其他资本运营的基础。产权资本运营是指以产权为对象,通过收购或出让产权而进行的资本运营,其经营的方式是产权交易。所谓的金融资本运营,是指企业以金融资本为对象而进行的对外投资活动,主要包括股票投资、债券投资、期权投资、外币投资等业务。无形资本运营,即企业对所拥有的各类无形资产进行运筹和规划,使其实现价值的最大增值。

(3)按资本运营的方式划分,可以将资本运营分为外部交易型资本运营和内部运用型资本运营。外部交易型资本运营是指通过资本市场对资本进行买卖,实现资本增值,包括股票发行、产权交易等。内部运用型资本运营是指通过对资本使用价值的有效运用,提高资本效率和效益,增加资本积累。

3当前企业资本运营存在的主要问题

(1)资本运营主体模糊。从理论上讲,企业是资本运营的天然主体。然而,在资本运营实务中,资本运营主体长期处于模糊状态,政府往往成为资本运营的实际主宰者。资本运营的重心不在于企业之间的谈判,而是在于政府对被并购企业权利与义务的谈判以及政府对资本运营的支持力度。由此可见,政府的这种特殊地位会对企业资本运营模式产生重大影响。虽然政府的干预在一定程度上会有其促进作用,但总的来说,它严重影响了资本运营效率的发挥,使资本运营中的“扶危济困”、“拉郎配”现象非常普遍,严重影响了资本运营效率。

(2)资本运营认识存在误区。近年来,我国许多企业对资本运营的认识存在误区,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将筹集资金视为目的。多数企业将筹集资金作为资本运营的主要目的,为上市而上市,对企业进行过度包装,制造和虚假资讯,忽视资本运营实质的追求。二是将资本运营误认为是简单扩大经济规模。企业片面追求资产规模,忽视资本运营后企业的整体效益以及各种风险,导致资本运营的效果没有发挥出来。三是脱离生产经营进行资本运营。有些企业认为资本运营比生产经营更为高级,是独立于生产经营而存在,甚至可以不要生产经营。这是一种错误观点,事实上资本运营是手段而非基础,生产经营才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基础,资本运营最终必须服从或服务于生产经营。

(3)资本市场不健全。资本市场的完善,是资本运营的必要条件。但目前我国资本市场存在不少问题,致使企业的资本经营活动陷入困境,造成了资源结构不合理,不利于经济结构的调整,影响了企业资本运营的成效。我国资本市场不足的表现如下:一是资本总量规模小,资本市场金融品种数量少;二是资本市场的流动性存在不足,导致经济发展缓慢;三是资本市场资源配置功能丧失。

(4)中介机构执业不规范。资本运营的主要业务是从事资金融通、产权交易和资产重组等,这些业务不仅需要广泛而正确的信息,而且需要专业化的分析、资本市场的操作能力等。资本运营是一项极其复杂的工作,仅仅依靠企业自身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借助于高度专业化的中介机构服务。目前中介机构主要包括会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事务所、律师事务所、投资银行等。但我国的中介机构起步较晚,对企业的购并、内部财务管理等知之甚少,服务手段落后,专业化服务程度低,导致了企业资本运营过程中出现了各种风险。

4解决对策

(1)转变政府职能,培育资本运营主体。资本运营是一项专业化程度高、技术性强的系统工程,与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有着密切联系,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因此,政府从国家产业政策和战略构想出发,参与企业兼并重组以求得国有资产的优化配置和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是十分必要的。但是,政府参与国有资本运营不能包办代替。在资本运营过程中,要明确政府的职能。政府对资本运营只发挥宏观导向和保驾护航的功能,为资本运营创造符合市场经济条件的外部经营环境。兼并重组是市场竞争的必然结果,企业才是真正的市场经营主体。

(2)推行多元化经营战略,优化企业资本结构。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多元化经营已成为中外著名企业谋求发展的主要经营战略。实行多元化经营,不仅可以促进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实现规模经济效益,而且可以优化资本结构,分散经营风险。企业采取多元化经营的主要措施如下:一是纵向延伸。即企业各经营要素相互依存,递延推进,环环相扣,紧密延伸。二是横向拓展。即企业各经营要素所涉及的领域、行业互不相干,没有内在联系的多元化经营。三是多元混合发展。即确立大市场观,进行多主体、多用户、多元化、立体化发展,科、工、贸、金融等优势互补,混合经营,活化资本,形成规模优势。

(3)规范资本市场,促进资产合理流动和重组。完善规范的资本市场,可以促进企业由外延式为主向内涵式为主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并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为了进一步培育和规范我国的资本市场,建议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扩大资本市场规模;二是增加金融工具品种的数量;三是加大监督力度。

(4)加强中介机构建设,提高鉴证服务水平。中介机构的行为关系到资本运营的成败,中介机构在资本运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应根据市场的需要设立配套的中介机构,加强与业务发展相适应的硬件建设,充分利用电子计算机的功能,大力推动中介服务信息化、程序化、现代化进程,同时建立健全监督约束机制,提升中介机构的自我约束能力,促进中介组织健康发展。此外,中介机构的执业人员应具有从业资格证书,严格遵守业务准则,在工作中实事求是,杜绝弄虚作假等不正当行为,提高服务对象满意率,推动企业开展资本运营,促进企业转型升级。

参考文献

[1]陈明森,林述舜.中国资本运营问题报告[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

[2]车正红,李华.资本运营理论与实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3]王忠孝,隋冰.浅议企业资本运营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商业研究,2008,(10).

资本运营范文3

自公元450年开始,威尼斯共和国开始借钱收利息开始,金融就已种下了原罪。金融是目的是以最小的投入,得到最大的产出。于是就诞生了资本市场。

人类为了精神上的需求,更愿意支付额外的货币。利用人类的内忧外患,可以创造一个看似简单、完善的市场。该市场能够使得参与者不断满足贪婪和恐惧的心理需求。

《伟大的博弈》中,将政治家、金融家及下水道的老鼠归纳为纽约最肮脏的三种族群。但仍然有大批的人为资本市场而疯狂。

资产变成单纯的货币,没有可靠的办法保值增值。全世界的每个人、机构、国家都希望能找到好办法让单纯货币保值增值。

资本运营存在于两个市场: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货币市场是资本运营的初级样态,货币市场是有形的借钱还钱,资本市场是无形的股权交易。

企业家的资本运营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商业运营,通过产品、技术、服务等获得货币,我们称之为商业市场,商业市场看货币资产,赚钱多少一目了然;第二阶段为资本市场,这其中就包括股权份额,是货币市场,股票市场实质上就是赌博市场,公司通过上市进入股票市场,这个市场就是看账面上的资产流向;第三阶段为智信运营,当资产多到一定程度时,企业家追求一种思想上的运营,就奔着宗教市场和慈善市场去了,这是资本运营的最高境界。

资本运营范文4

随着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单靠传统的融资渠道及自身资本的积累是难以满足企业发展过程中实际的资金需求的,这就需要企业在现有基础上,积极拓宽自身的融资渠道。企业可以通过发行债券、土地置换、存量资产出让、股权出让等渠道进行资金的筹措,也可以应用自身的法人财产权在资本市场上实施直接融资,在企业资本运作的过程中,可以应用专业化发展与多元化发展相结合的发展模式,以便于有效的降低企业的投资风险,对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具有积极的作用。

二、建立健全的企业资本运营决策机制

在企业的资本运营过程中,必须要对投资决策的管理责任与管理权限予以明确,以便于形成快捷、良好、有效的决策机制,这就需要建立其健全的资本运营决策机制。首先建立起完善的企业资本运营决策的分权模式,对决策权限予以明确划分,对于国有控股公司的决策权及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的决策权,应当将其仅限于当企业资本运营所涉及资产所有权在不同性质主体之间重组或者变更时做出的明确选择。另一方面,需要对企业资产决策的责任予以明确,以便于构建良好的资本运营决策风险约束机制,国有控股资产运营决策及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的首要任务是促进国有资产的价值保值,并要积极提升资本的生产配置效率,积极降低资本的运营风险。

三、建立起企业资本运营的联动机制

企业资本运营过程中最为根本的目标就是为了扩大主营业务及主导产品的规模,以便于企业商品的生产经营能够达到一定的经济规模,所以企业资本的运营对于企业非经营生产的剥离及资本质量的提升具有积极的作用,能够将商品经营成果转换成为资本经营成果,对于商品经营效率及资本运营效率的提升具有积极的作用。资本运营应该尽量的减少无关联合企业的兼并,在有关联的企业之间开展,在合理的市场结构下形成良好的企业竞争状态,将资本的运营与商品生产经营的实际密切结合,防止在资本的运营过程中出现一哄而上的现象,对资本运营轨道予以合理的规划。

四、建立完善的投资约束机制

在企业资本运营管理与投资决策的过程中,不仅要加大投资结构的调整与融资渠道的拓宽工作,还需要建立起完善的投资约束机制,以便于对投资运营与投资决策中的一些行为予以约束,对于降低资本运营风险具有积极地作用,主要表现为:(1)建立起完善的投资运营可行性论证责任制,可行性论证的工作质量与投资决策的正确性具有直接的联系,并且会影响到整个投资项目的风险性与效益性,在实际的可行性论证工作开展过程中,通常采取单元论证与联合论证相结合的方式,投资建议通常由投资管理部门或者是业务部门提出,经过投资建议部门的单元初步论证之后,报送企业管委会实施申请立项,经过企管委审核同意之后,批准立项,然后由投资管理部门组织联合论证,联合论证部门主要有基建部门、财务部门、业务部门等共同组成,对于一些特殊的项目还需要邀请资源部门、财政部门、金融部门参与论证工作中,以便于提升可行性方案的科学性(;2)建立完善的投资运营约束机制,就需要建立起完善的投资决策责任制,在对投资目标及投资主体予以明确之后,落实各个投资决策环节的岗位责任制,并要积极强化资本的审查监督力度,降低由于投资运营不善所导致的资不抵债的风险,保证企业的良好发展。

五、结束语

资本运营范文5

关键词:市场经济;民营企业;资本运营;产业整合

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民营企业在产品运作中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之后,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仅通过简单扩大再生产来提高市场竞争力,已经不再是有效的手段了。从资本积聚到资本集中,从实业经营转向资本经营,几乎是所有民营企业迅速做“大”做“强”的途径。通过资本运营,企业资产规模有可能以几何级数膨胀,从而实现企业的超前发展,奠定其产业基础和资本市场领导者的地位。因此在中国经济的近10年之中,我们看见了众多民营企业试水资本市场,渐渐成为资本经营的主体。

德隆这个昔日的新疆的小企业发展成为如此庞大的企业帝国,公司从原来单一的经营模式发展成为涉及农业、加工业等领域的多种经营模式,形成农业及相关产业、汽车领配件、旅游以及资本经营四大支柱产业,投资领域扩展到房地产开发、仓储货运、物业与酒店业、文化娱乐、新技术等多种行业。通过企业兼并和资本扩张,企业获得了迅猛的发展,形成多产业融合、产品经营与资本经营并重的控股集团公司体制,实现了现代企业制度与统分结合高效管理的集团组织制度,创造了大集团规模经济的综合竞争优势。

(1)其通过“借壳”的途径,即通过受让已经上市的公司的国家股或法人股的方式,介入股市。在连续的资本运作中,开始控制多家上市公司,逐步形成所谓的德隆“系”。凭借这种方式,德隆公司的产品结构实现了多元化发展,资产规模不断壮大,融资能力不断加强,公司总市值高速增长。

(2)德隆系斥资非上市公司,利用自己资源进行产业整合——IPO融资——出台系列方案、措施——增资扩股融资收购。或利用自己资源进行产业整合——无法IPO融资,置换进现有上市公司——作为现有上市公司增资扩股融资的因素。这也就是“三驾马车”接连能够实现增资扩股的原因。

(3)其参股金融业,利用金融机构集资的功能,一方面大量集资为其主营业务扩大市场规模及市场份额;另一方面发挥协同效应,利用金融优势提高集团业务和产品竞争力。

无论是在1997年到1999年的大熊市,还是从2001年开始的大熊市中,素有“股市第一庄”、“中国第一强庄”等美誉的德隆一直以常青树的形象支撑着庄股在市场上的一方天地。然而,在股市回暖的2004年,德隆“三驾马车”却逆市下跌,直至跳水,毫无疑问,其资金链完全断裂。

分析德隆帝国崩溃之原因,固然有宏观大背景下的一系列原因,比如:国家融资政策一惯向国有企业倾斜,以致于民营企业融资难;中国资本市场发展还不健全、完善,相关运作规则还未成体系,致使民营企业资本运作难以进行;资本运营方面的相关法律、法规及配套政策相对滞后,难以解决了出现的新问题;金融、证券等监管部门监管力度不够;民营企业整体信用缺失,再加上2004年初,由于中央政府担心投资过热,在金融政策上采取收缩银根政策,直接减少对企业的贷款。国家限制几大过热行业,包括钢铁、水泥、电解铝、汽车、房地产和煤炭等。德隆涉及的几个主要行业,恰恰名列其中。由于这一系列外因的出现,促进了德隆资金链断裂,使德隆的一张张多米诺骨牌被。

但进一步探究深层次的原因,我认为还是德隆内部的原因。首先,德隆系涉足实业和金融两个领域,在此基础上,德隆进一步细分,实业方面,包括番茄酱、水泥、汽车零配件、电动工具、重型卡车、种子、矿业等;金融方面,则信托、证券、商业银行、租赁等兼收并蓄。所谓是场面铺得过宽过大,各产业之间又相关系数甚小,并且还没有自己的核心产业,产业整合也只是做到了貌合神离,这些导致了德隆没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在日益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下,没有核心产业迟早将被市场无情的淘汰。

应该认识到,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想继续壮大就要进行资本经营,不能仅靠自身的积累,基金融资上市融资等各渠道的拓宽,为资本运作提供了基础。融资完成是前提,但资本如何利用更成为企业家们必须思考的问题。应该慎防多元化陷阱和谨慎对待产业整合。世界经济500强中,没有几个企业是靠多元化经营立身安命的。统计数据表明,70年代美国一个大企业进入的行业是4.3个,而到了90年代,一个大企业进入的行业只有1.2个。一些企业之所以产生多元化的想法,主要是对于自已赖以起家的主业产生“红旗还能打多久”的疑虑。巨人如是,太阳神亦如是。太阳神成立于1988年,在1988年至1993年期间,他们获得了快速的发展,年产值由1988年的750万,一路攀升至1993年的13亿。但是,就是在这个时候,企业内部对保健品市场的发展前途产生了动摇,提出了寻找“多角支撑点”的方针,结果集团内部搞了近20个项目公司,广泛涉足酒店、饮食、汔车、化妆品、边贸等行业。太阳神不仅在多元化经营上颗粒未收,而且错失了主业稳固建设的良机,其后果最终在近年反映出来。次之,根据监管部门自2002年末以来的调查,德隆在整个银行体系的贷款额高达200亿-300亿元。如果加上股权抵押、委托理财、证券公司三方委托贷款等,德隆占压的银行资金更多。这些贷款大量被用于德隆的股权收购,其收购公司的做法粗糙而简单,大小好烂通吃,对被收购公司质量把关松懈,在收购时没有仔细考虑现金回报的时间安排,在投资节奏方面的安排,即长、中、短期投资的比例上也不合理,长期投资比重过大,影响资产流动性,更多看到富有“利润”的投资机会和产业整合机遇,不管公司高速成长带来的潜在风险。德隆大量投资回收期较长的项目,但这些项目投资没有配合短期项目,以理顺资金回流,这是第一个风险。对投资回收期较长的项目也没有拉开投资时间,不能保证资金顺利回收,以免资金链断裂的风险,这是第二个风险。短融长投最终拉断了德隆的资金链,把高速扩张形成的庞大资产建立在高负债的沙堆上,德隆的脆弱由此注定。德隆的产业整合是以资本运作为基础的,少量的初始资本几经变化控制了巨量的产业资本,而新整合的产业大多数不能实现现金流的正常运转,只好依赖银行,最后的结果只能是贷款越来越多。一旦产业整合不利,银行紧缩贷款,那么德隆的一切产业规划就成为空中楼阁,股价崩溃是其必然。

再者,公司内部控制机制缺失,这么一个庞大的德隆仍然是家长式的管理方式,这显然不能适合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必然会导致决策性失误。同时,德隆多元化战略目标与其内部实力不符,即公司人力、物力、财力都不能支撑其硕大的战略梦想,以致于到了后期,德隆的违规操作与资金紧张之间形成了恶性循环状态,越是资金紧张越违规操作融资,而越违规操作融资,其资金缺口就越大,直至资金链完全断裂,昔日帝国灰飞烟灭。

我们应该意识到,市场经济要求资源和要素实现最佳组合,而资本是市场上最活跃的要素之一。资本运营是企业继生产经营、商品经营之后,以所拥有的资本为对象,通过资本更大范围的流动,实现内外部资源的优化配置,提升企业竞争力的经营活动,它是企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层次。民营企业的资本运营和产业整合如何进行,应该从宏观环境和自身两个方面着手。

在宏观条件上,首先应该进一步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充分突出以市场为导向的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之间的公平竞争;再之国家法律、法规及相关配套政策应该鼓励、支持民营企业的健康发展,同时起到规范民营企业行为的作用;第三,金融、证券等市场监管部门应该加强自身建设和加大执法力度,并且应该加强相互之间的沟通并建立相应的资源信息共享机制。

同时民营企业也要加强自身整体素质建设,提高民营企业的信誉度;建立内部控制机制,监督、控制各管理层人员违法违纪操作;应该建立其核心产业,并以产业经营为目的,资本运营为手段。同时还应加强以下四个方面的建设:

(1)要高度重视资本运营在民营企业中的作用。一般来说,民营企业都是从产业经营起步的,这是立足市场的前提和必要。但发展到一定阶段后,这种单一的产业经营将会束缚企业自身的进一步发展,要寻求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资本经营就成为必经之路。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使企业资源融入更大范围的资源之中,进行优化重组,实行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的资本运营,充分发挥资源的最佳运营效益,实现企业规模效益的提高。从这点说,企业从产业经营到资本经营的结合,是创业期之后的深化和飞跃。

(2)要弄清民营企业进行资本运营的关键。资本运营应该为企业整体战略服务。民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其灵活的体制和创新能力,而并非资本运营的能力,因此企业不能像“投资控股”型企业那样,先取得目标公司的控制权,然后再去整合企业或相关产业,谋取回报。应当围绕企业已有的产品和企业将来发展的方向,有意识地选择目标公司。换句话说,民营企业是为了发展企业核心竞争力而进行资本运营,而不是为了资本运营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因此,应从企业的实力出发进行资本运营。这里所指的实力包括资本实力和经营能力等。固然对于民营企业而言,进行资本运营是必然之路,但不顾实际情况盲目进行资本运营,却会让企业“噎死”。

成功的资本运营必须以成功的产品运作为基础。有人讲产品运作是加法,资本运营是乘法,资本运营是比产品运作更高级的形式。但是进行资本运营,没有成功的产品运作是不可能取得长远效果的,如果离开产品运作而大搞资本运营,会使企业陷入危险的“资本泡沫”中,最终出现不可收拾的局面。

(3)必须强调企业文化在整合中的作用。资本运营本身不是目的,而是为了使企业更快、更好地发展,使资本更快、更好地增值。因此收购、兼并、重组之后的整合,是决定资本运营效果的关键。而整合的效果又往往取决于并购双方的企业文化能否兼容,应该培养具有企业凝聚力、创新意识的企业文化。

(4)不断发现培养专业人才。

从一些民营企业的实际情况来看,并不缺乏资本运营的意识,羁绊企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人才缺乏,尤其是专业技术人才和中高级管理人才,这是民营企业最致命的弱点,人力资源成为制约企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民营企业应该从内部培训为主、外部招聘为辅的人才培养机制,并建立合理的工资报酬激励机制,来解决招人难、留人难的问题。

对我国民营企业来说,如何引入智力资本,完成产权制度改造,建立现代公司制,并通过运用资本等工具实现更高层次的规模经济,还是个需要深入研究和进一步实践的领域。关键词:市场经济;民营企业;资本运营;产业整合

论文摘要: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竞争的越来越激烈,中国民营企业要想迅速发展壮大,资本运营可谓是必然选择。然而资本运营有其内在规律,中国民营企业只有真正认识它、并遵循其规律运作,才能通过资本运营拓宽融资渠道和合理利用,促进产业升级,最终实现以产带融、以融促产的发展道路。目前中国民营企业纷纷试水资本市场,同时各种问题不断浮出水面,其中德隆集团可谓是典型,从德隆案例剖析中国民营企业资本运营和产业整合之间如何进行的一些经验教训,希望能给中国民营企业资本运作一些启示。

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民营企业在产品运作中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之后,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仅通过简单扩大再生产来提高市场竞争力,已经不再是有效的手段了。从资本积聚到资本集中,从实业经营转向资本经营,几乎是所有民营企业迅速做“大”做“强”的途径。通过资本运营,企业资产规模有可能以几何级数膨胀,从而实现企业的超前发展,奠定其产业基础和资本市场领导者的地位。因此在中国经济的近10年之中,我们看见了众多民营企业试水资本市场,渐渐成为资本经营的主体。

德隆这个昔日的新疆的小企业发展成为如此庞大的企业帝国,公司从原来单一的经营模式发展成为涉及农业、加工业等领域的多种经营模式,形成农业及相关产业、汽车领配件、旅游以及资本经营四大支柱产业,投资领域扩展到房地产开发、仓储货运、物业与酒店业、文化娱乐、新技术等多种行业。通过企业兼并和资本扩张,企业获得了迅猛的发展,形成多产业融合、产品经营与资本经营并重的控股集团公司体制,实现了现代企业制度与统分结合高效管理的集团组织制度,创造了大集团规模经济的综合竞争优势。

(1)其通过“借壳”的途径,即通过受让已经上市的公司的国家股或法人股的方式,介入股市。在连续的资本运作中,开始控制多家上市公司,逐步形成所谓的德隆“系”。凭借这种方式,德隆公司的产品结构实现了多元化发展,资产规模不断壮大,融资能力不断加强,公司总市值高速增长。

(2)德隆系斥资非上市公司,利用自己资源进行产业整合——IPO融资——出台系列方案、措施——增资扩股融资收购。或利用自己资源进行产业整合——无法IPO融资,置换进现有上市公司——作为现有上市公司增资扩股融资的因素。这也就是“三驾马车”接连能够实现增资扩股的原因。

(3)其参股金融业,利用金融机构集资的功能,一方面大量集资为其主营业务扩大市场规模及市场份额;另一方面发挥协同效应,利用金融优势提高集团业务和产品竞争力。

无论是在1997年到1999年的大熊市,还是从2001年开始的大熊市中,素有“股市第一庄”、“中国第一强庄”等美誉的德隆一直以常青树的形象支撑着庄股在市场上的一方天地。然而,在股市回暖的2004年,德隆“三驾马车”却逆市下跌,直至跳水,毫无疑问,其资金链完全断裂。

分析德隆帝国崩溃之原因,固然有宏观大背景下的一系列原因,比如:国家融资政策一惯向国有企业倾斜,以致于民营企业融资难;中国资本市场发展还不健全、完善,相关运作规则还未成体系,致使民营企业资本运作难以进行;资本运营方面的相关法律、法规及配套政策相对滞后,难以解决了出现的新问题;金融、证券等监管部门监管力度不够;民营企业整体信用缺失,再加上2004年初,由于中央政府担心投资过热,在金融政策上采取收缩银根政策,直接减少对企业的贷款。国家限制几大过热行业,包括钢铁、水泥、电解铝、汽车、房地产和煤炭等。德隆涉及的几个主要行业,恰恰名列其中。由于这一系列外因的出现,促进了德隆资金链断裂,使德隆的一张张多米诺骨牌被。

但进一步探究深层次的原因,我认为还是德隆内部的原因。首先,德隆系涉足实业和金融两个领域,在此基础上,德隆进一步细分,实业方面,包括番茄酱、水泥、汽车零配件、电动工具、重型卡车、种子、矿业等;金融方面,则信托、证券、商业银行、租赁等兼收并蓄。所谓是场面铺得过宽过大,各产业之间又相关系数甚小,并且还没有自己的核心产业,产业整合也只是做到了貌合神离,这些导致了德隆没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在日益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下,没有核心产业迟早将被市场无情的淘汰。

应该认识到,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想继续壮大就要进行资本经营,不能仅靠自身的积累,基金融资上市融资等各渠道的拓宽,为资本运作提供了基础。融资完成是前提,但资本如何利用更成为企业家们必须思考的问题。应该慎防多元化陷阱和谨慎对待产业整合。世界经济500强中,没有几个企业是靠多元化经营立身安命的。统计数据表明,70年代美国一个大企业进入的行业是4.3个,而到了90年代,一个大企业进入的行业只有1.2个。一些企业之所以产生多元化的想法,主要是对于自已赖以起家的主业产生“红旗还能打多久”的疑虑。巨人如是,太阳神亦如是。太阳神成立于1988年,在1988年至1993年期间,他们获得了快速的发展,年产值由1988年的750万,一路攀升至1993年的13亿。但是,就是在这个时候,企业内部对保健品市场的发展前途产生了动摇,提出了寻找“多角支撑点”的方针,结果集团内部搞了近20个项目公司,广泛涉足酒店、饮食、汔车、化妆品、边贸等行业。太阳神不仅在多元化经营上颗粒未收,而且错失了主业稳固建设的良机,其后果最终在近年反映出来。次之,根据监管部门自2002年末以来的调查,德隆在整个银行体系的贷款额高达200亿-300亿元。如果加上股权抵押、委托理财、证券公司三方委托贷款等,德隆占压的银行资金更多。这些贷款大量被用于德隆的股权收购,其收购公司的做法粗糙而简单,大小好烂通吃,对被收购公司质量把关松懈,在收购时没有仔细考虑现金回报的时间安排,在投资节奏方面的安排,即长、中、短期投资的比例上也不合理,长期投资比重过大,影响资产流动性,更多看到富有“利润”的投资机会和产业整合机遇,不管公司高速成长带来的潜在风险。德隆大量投资回收期较长的项目,但这些项目投资没有配合短期项目,以理顺资金回流,这是第一个风险。对投资回收期较长的项目也没有拉开投资时间,不能保证资金顺利回收,以免资金链断裂的风险,这是第二个风险。短融长投最终拉断了德隆的资金链,把高速扩张形成的庞大资产建立在高负债的沙堆上,德隆的脆弱由此注定。德隆的产业整合是以资本运作为基础的,少量的初始资本几经变化控制了巨量的产业资本,而新整合的产业大多数不能实现现金流的正常运转,只好依赖银行,最后的结果只能是贷款越来越多。一旦产业整合不利,银行紧缩贷款,那么德隆的一切产业规划就成为空中楼阁,股价崩溃是其必然。

再者,公司内部控制机制缺失,这么一个庞大的德隆仍然是家长式的管理方式,这显然不能适合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必然会导致决策性失误。同时,德隆多元化战略目标与其内部实力不符,即公司人力、物力、财力都不能支撑其硕大的战略梦想,以致于到了后期,德隆的违规操作与资金紧张之间形成了恶性循环状态,越是资金紧张越违规操作融资,而越违规操作融资,其资金缺口就越大,直至资金链完全断裂,昔日帝国灰飞烟灭。

我们应该意识到,市场经济要求资源和要素实现最佳组合,而资本是市场上最活跃的要素之一。资本运营是企业继生产经营、商品经营之后,以所拥有的资本为对象,通过资本更大范围的流动,实现内外部资源的优化配置,提升企业竞争力的经营活动,它是企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层次。民营企业的资本运营和产业整合如何进行,应该从宏观环境和自身两个方面着手。

在宏观条件上,首先应该进一步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充分突出以市场为导向的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之间的公平竞争;再之国家法律、法规及相关配套政策应该鼓励、支持民营企业的健康发展,同时起到规范民营企业行为的作用;第三,金融、证券等市场监管部门应该加强自身建设和加大执法力度,并且应该加强相互之间的沟通并建立相应的资源信息共享机制。

同时民营企业也要加强自身整体素质建设,提高民营企业的信誉度;建立内部控制机制,监督、控制各管理层人员违法违纪操作;应该建立其核心产业,并以产业经营为目的,资本运营为手段。同时还应加强以下四个方面的建设:

(1)要高度重视资本运营在民营企业中的作用。一般来说,民营企业都是从产业经营起步的,这是立足市场的前提和必要。但发展到一定阶段后,这种单一的产业经营将会束缚企业自身的进一步发展,要寻求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资本经营就成为必经之路。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使企业资源融入更大范围的资源之中,进行优化重组,实行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的资本运营,充分发挥资源的最佳运营效益,实现企业规模效益的提高。从这点说,企业从产业经营到资本经营的结合,是创业期之后的深化和飞跃。

(2)要弄清民营企业进行资本运营的关键。资本运营应该为企业整体战略服务。民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其灵活的体制和创新能力,而并非资本运营的能力,因此企业不能像“投资控股”型企业那样,先取得目标公司的控制权,然后再去整合企业或相关产业,谋取回报。应当围绕企业已有的产品和企业将来发展的方向,有意识地选择目标公司。换句话说,民营企业是为了发展企业核心竞争力而进行资本运营,而不是为了资本运营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因此,应从企业的实力出发进行资本运营。这里所指的实力包括资本实力和经营能力等。固然对于民营企业而言,进行资本运营是必然之路,但不顾实际情况盲目进行资本运营,却会让企业“噎死”。

成功的资本运营必须以成功的产品运作为基础。有人讲产品运作是加法,资本运营是乘法,资本运营是比产品运作更高级的形式。但是进行资本运营,没有成功的产品运作是不可能取得长远效果的,如果离开产品运作而大搞资本运营,会使企业陷入危险的“资本泡沫”中,最终出现不可收拾的局面。

(3)必须强调企业文化在整合中的作用。资本运营本身不是目的,而是为了使企业更快、更好地发展,使资本更快、更好地增值。因此收购、兼并、重组之后的整合,是决定资本运营效果的关键。而整合的效果又往往取决于并购双方的企业文化能否兼容,应该培养具有企业凝聚力、创新意识的企业文化。

(4)不断发现培养专业人才。

资本运营范文6

一、上市公司资本运营战略的因素

上市公司的最终目标是使股东的资本或权益尽可能的升值,因此要达到这一目的就必须把资本运营放到战略的高度。首先,必须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资本运营策略。影响企业资本运营战略的主要因素有:1.行业生命周期。同产品生命周期一样,我们可以将行业的生命周期划分为四个阶段:引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然后按照不同的阶段采取不同的策略。2.国家产业结构和产业政策。从我国看,随着城市化和化进程的加快,第一、第二产业的比重在逐渐降低,第三产业的比重将不断提高,从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转向以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特别是机、通讯、生物等行业近几年的发展必将带动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大发展。同时我国几年来大力倡导的汽车工业、基础设施相关行业、业等也会大有可为。3.行业市场状况。了解市场供需状况及变化特点,可以为企业通过兼并、收购等资本运营方式进入新行业提供。4行业内企业的竞争。5.潜在加入者的威胁。同行业内企业的竞争一样,同竞争对手的竞争策略很可能威胁到企业本身。而且,当一个行业的业内竞争过于激烈,其利润率必将大幅下降,不宜进入;相反新型的行业,垄断程度相对较高,利润率也高,应适时进入。拿长虹和海尔两家的资本运营战略为例:当彩电行业和冰箱产业的发展趋缓的时候,长虹选择了竞争白热化的VCD行业,而海尔则选择了尚未发展成型的小家电产业及IT行业,结果迥然不同,长虹VCD销声匿迹而海尔小家电和家用电脑则遍布全国。

二、上市公司资本运营途径与

1.兼并。兼并可以达到以下效果;一是增加利润。上市公司通过兼并可以提高经济规模,增加产量,获得更多的利润。二是扩大市场份额。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上,任何一家企业无法决定商品的价格,对于相对成熟的市场更是如此。因此,扩大商品市场占有率,就可以降低产品成本,从而以更低的价格击败其他竞争对手。三是战略转移和多元化发展。当一个行业的发展受到限制或是预期利润率较低时,公司应考虑战略转移;即使本行业前景较好,为了避免经营风险,以及考虑未来市场的变化,当出现前景较好,预期回报率较高的行业时,应视本公司资本、经营、财务状况考虑导入。

2.收购。是指通过证券市场收购目标企业的股份或购买目标企业产权达到控制目标企业的产权交易行为。收购不同于兼并,收购行为发生后,被收购企业依然存在,只不过被他人控股,而兼并实施后被兼并企业不再作为主体存在。收购是比兼并更为复杂的资本运作。本文主要论述收购与反收购策略的运用。收购分为公开收购策略和敌意收购策略。公开收购策略是指公开地以特定的价格向股东收购大量股票,以控制该上市公司部分所有权和经营管理权的收购形式。公开收购应注意以下:一是对收购要严格保密,采取一切保密措施。在收购股权达到5%时,再向证券交易委员会报告并发出公开收购要约(《股票发行与交易管理暂行条例》规定,人和法人直接或间接持有一个上市公司发行在外的普通股达5%时,应当在该实施发生之日起三个工作日内,向证监会、证交所提出书面报告),这样可以避免因走漏信息致使该目标公司估价在要约前上涨的问题。二是确定公开收购的价格,这关系到收购股权行动的成败。只有高于市价的价格才对股东们有吸引力;敌意收购是对被收购公司采取的强行收购行为。

针对对方的敌意收购可采取以下反收购策略:一是寻求股东支持。目标公司的经营者最直接的防卫策略就是对其公司股东做反对收购的呼吁。二是回购股份。即上市公司可根据本身的财务状况和收购方提出的报价条件,向本公司的股东发出回购要约,以增加持股比例,同时也阻止收购方获得足够股权以实现控股,其中,最重要的环节是报价和支付方式的制定。三是寻找“白衣骑士”。所谓白衣骑士是指与目标具有良好关系并愿意以更高的价格对付收购者提出的收购要约,在白衣骑士出现的情况下,收购者如果不以更高的价格来收购目标企业,就会遇到失败。

3.资产重组。对于企业来说,资产重组是一个永恒的主题。资本的根本属性就是追逐利润实现保值增值,对企业来说,要保持一个合理的资本结构,重组是必然的选择。对于上市公司这里主要讨论集团内部资产重组。完善的企业集团内部,一般包括投资中心、融资中心和成本中心。集团内部的资产重组的基本思路,就是集团公司以下属子公司、分公司或其他经营单位为主要对象,实现其要素流动、组合、优化等。

4.买壳上市。是指非上市公司通过收购并控股上市公司来取得上市地位。从本质上说,这种方式就是非上市公司利用上市公司的“壳”,先达到绝对控股地位,然后进行资产和业务重组,利用目标“壳”公司的上市地位,通过合法的公司变更手续,使非上市公司成为上市公司。买壳上市主要经过三个过程:“选壳”、“买壳”、“用壳”。规模不大,经营不佳,但经过改造有前途的公司是首选目标,当然其经营领域最好与本公司相同或兼容;买壳可以在二级市场收购,只要达到控股比例即视为成功。当然也可以在一级市场购买。买壳是手段,通过“壳”筹集资金才是真正目的,通过扩股将非上市公司的资产注入上市公司,从而为本企业筹措资金。企业利用上市公司扩股的最佳时机应是该公司的股票在交易市场走红的时候,这样一方面可以提高扩股时的发行价,二是股票发行后容易销售。

无形资产的资本化运作。市场品牌的市场。品牌的背后就是市场,就是利润。大型跨国企业之所以能在国际市场上处于主导地位,就在于他们拥有名牌产品。美国有“通用”、“微软”、“IBM”、“可口可乐”、“洛克菲勒”;日本有“丰田”、“索尼”、“松下”;德国有“奔驰”、“西门子”……而我国的一些企业近年来也形成了一批较有优势的品牌,如“康佳”、“海尔”、“科龙”等。将无形资产折股资本化运作是很有益的途径。青岛海信巧妙地用无形资产和1500万元资金投入一举对淄博电视机厂控股51%,使其成为海信年产15万台彩电和15万台黑白电视机的生产基地。如果按常规投资引进生产建设,不仅需要九年建设期,而且费用将会超过24260万元,是实际出资的16倍。当然,采用这一应注意一定的技巧。我国《公司法》规定,作为股本投入,无形资产不能超过20%;但在中外合资合作时没有限制。实际处理中可以采取变通方法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