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觉民与妻书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林觉民与妻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林觉民与妻书范文1

2011年5月13日《百年情书}登陆全国院线,本片由第六代导演金舸执导、台湾演员王柏杰和新版“林黛玉”蒋梦婕领衔主演,夺得“百合”四项大奖。本片取材于“黄花岗72烈士”之一林觉民的两封遗书“与妻书”与“禀父书”,讲述了主人公婚后与妻子陈意映的爱情故事,再现时期民族英雄的家、国情感。电视电影因制作费用低、传播渠道便捷、观影环境的家庭性,而为越来越多有才华的影视创作者所关注。作为一部典型的电视电影,充分运用电影自身技巧和受众心理机制,这样的小成本制品同样能够取得超额收益。

美国学者尼科斯+美塔里诺斯认为:“电影屏幕感知和电影银幕感知全然不同。相对小的电视屏幕使我们在看电视时,眼睛只在中心视觉内感知,随之而然,荧幕上的大多数的有价值的信息很快被接受。”[1]正是由于电视电影特有的观赏形式引起的受众心理,一部成功的电视电影应当具备的以下三点特性:叙事特色的简明性、人物形象的完美性、画面镜头的审美性。影片《百年情书},作为一种大众文化产品,在力求与史实相符合的同时,结合电视电影独有特点充分运用影像生动地再现历史精神。受众一旦接受电影信息,对其产生认同感,那么影片在起到教化作用的同时也将有所收益。电视电影是一种新兴的影视艺术形式,结合了两大媒介特性体现出越来越明显的教化功能和经济效应,有着深远的发展前景。

二、特性探讨

1、叙事特色

本片运用标准的叙事学三段结构:影片一开始便交代人物企图复兴中华、献身革命的动机并描述的历史背景来打下伏笔,随后跟着主人公林觉民的回忆引出与妻子陈意映的爱情故事主线,再将理想与情感两条情节线相互交织展开,最终爱情主题伴随革命理想到达。

在叙事内容方面,结合受众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是本片成功的重要因素。罗伯特?麦基指出:“故事在不断地设法整治人生的混乱,挖掘人生的真谛。我们对故事的嗜好反映了人类对捕捉人生模式的深层需求。”[2]本片以林觉民写给陈意映的“与妻书”为叙事符号,将缠绵悱恻的感情与残酷无情的战争纷杂交错呈现在影像中,实现政治目的的同时也迎合了受众的心理机制。在叙事形式上,本片采用了首尾呼应的方式,分别以源于林觉民和妻子意映内心的《与妻书}内容作为画外音布于影片两端。“悲剧意识同时包含了两个方面的内容,既是相互对立的,又相互发生着作用。一方面,它是人类自身文化困境的暴露;另一方面,人类又在形式和情感上尽力去弥合这种困境”w看似悲剧的叙事风格,实则又融合了强大精神内校,使得受众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2、人物形象

影片以林觉民为行为主体、妻子陈意映和父亲为辅助人物展开。他们分别代表各具性格的男性、女性、家长三大符号,而不是丧失否定、批判和超越能力的单向度的人。

主人公林觉民是在乱世中独具个人理想的热血少年,才华横溢、斗志昂扬,在革命理性中又不乏感性意识。本片启用年轻偶像派演员来表现男性所特有的阳刚之气和对理想的满腔热血,充分符合受众对于青年男性的固定思维。苏珊+朗格曾言:电影像梦,在于它的表现形式,它创造了虚幻的存在,一种直接的幻想出现的秩序,这是梦的方式。影视创造的环境正是大众的心灵之梦。主人公集各优点于一身,无疑是完美的化身,而妻子陈意映也独具?生。在封建社会中,女权意识觉醒,富于文化教养的女性形象凸显。父亲林孝颖是受传统文化熏陶又在革命时期汲取新思想的典型家长,同样对于)L子的壮举给予精神上的支持。三个典型人物特性吸引大众眼球。就视觉审美情趣而言,偶像派演员的形象对于以电视为传播媒介的电视电影而言至关重要,实力派的资深演员的加人也为影片增色不少。

3、画面镜头

巴拉兹说过:“艺术的命运与群众的鉴赏是辩证地互为作用的,这是艺术和文化史上的一条定则,艺术提高了群众的趣味,提高了的群众趣味又反过来要求并促进艺术的进步发展。”本片画面色彩鲜明、光线轻柔,呈现出满足受众美学要求的视觉影像。以冷暖色调交叉使用,将爱情的唯美性和革命的理性表现地极其生动。无论是色彩、场面调度、光线,都充分运用抓住了电视为观赏载体的特性。

电影特效的发展导致了巴赞的照相本体论解体,使得影视艺术本身发生了嬗变。作为一部低成本电视电影,由于资金的短缺无法做到将每个场面都真实拍摄。而通过剪辑软件制作出的特效,可以将需要大成本投人的场景呈现在电影镜头中。本片中的主人公林觉民领导的一批学生队伍在刀枪炮雨中与敌人展开激烈战斗,数字化处理同样取得震撼人心的效果。

三、发展前景

电视电影作为一种新兴的电影产业,以电视为传播媒介,结合电视和电影两大艺术特色,为电视节目溶人新鲜血液。由于制作经费的有限,投资的风险性也随之降低,越来越多的人进人电视电影的探索行列。电视作为电影的新传播媒体,电影则为电视的新营养元素,也正是因为这两者的有机融合吸引了制作方和受众的眼球。

主要演员十分有限、叙事通俗易懂、镜头画面追求唯美(以《百年情书}为例)。

“对于电视传媒实务而言,受众的构成和需要永远复杂多变、漂浮不定,让人难以琢磨。而要实现传播效果的最大化,必须以受众为依”[5]而电视电影所独有的特性迎合了受众的审美情趣、心理机制,有很大的市场前景。电视电影从更广泛的意义上是为小屏幕制作的电影,播放平台不仅仅局限于电视,还可以通过录像机、影碟机、电脑多媒体、互联网络上等多种媒介传播,电视电影的适应范围巳经必然地把电影融入未来娱乐传媒一体化之中。电视电影的广泛普及也将带动这种新兴电影产业的发展。

林觉民与妻书范文2

1、廿(niàn),表示数目,意为二十。

2、廿这个字多数用于文章,例如林觉民《与妻书》里面的三月廿六。廿这个字的出自孔尚任的《桃花扇·逮社》。另外,卅sà的意思是三十,卌xì的意思为四十。

3、造句: 一间公司可以拥有一个合作了廿年的客户已经非常难得,九月珠宝展却有数百间这种客户、

(来源:文章屋网 )

林觉民与妻书范文3

一、挖掘历史教材中生命教育资源

1.以典型事件教学来渗透生命意义。历史上许多事件都蕴含了丰富的生命内涵,例如就是人类历史上一段特殊的生命旅程。是对生命意义最严肃的一场拷问,也是对生命的物质能量与精神能量的一次伟大发现,并且为后人竖立了一个仰望生命高峰的界碑,无论从哪个角度讲都是一部生命的史诗。在教学这一历史史实时,我组织学生开展了“感动”图片展和课件制作,在有了丰富的感性认识之后接着在全班开展了什么是精神,我们应该怎样继承和发扬精神的演讲比赛,通过这些活动师生一起更深刻理解了这部史诗丰富的生命内涵。

2.直面历史的伤痛教训,利用反面教材进行生命教育。人类在为自己争得生存条件的过程中,不断的出现残害生灵、破坏生态的现象,如果说对自然的破坏和对动物的捕杀是出于人类生存的客观结果的话,那么人类之间的相互杀戮,则是人类生命意识中最落后的一面,也是最为黑暗的一面。历史上的战争,尤其像一战和二战,造成了成千上百万生命的伤亡。如一战的参战国共死伤三千多万人,其中被战争、饥饿、疾病等夺去生命的超过一千万。二战死伤人数更多,中国战场在抗战中,就一共伤亡三千五百多万人,仅中,被日军屠杀的中国居民就达三十万人以上。通过观看《》录像,再现“”这一铁证如山的历史史实,从听觉、视觉等不同感观器官刺激学生,使其产生对战争血腥性和残酷性的认识,从而产生心灵上的震动。在学战历史时请学生以二战德国法西斯奥斯维辛集中营一名狱卒身份上台进行忏悔,创造情境教学,使学生身临其境,充分感受法西斯暴行的残酷、血腥,激发其拒绝战争、维护和平的强烈。生命在战争中显得何等渺小,何等脆弱。通过这些血淋淋的史实,教育学生认识所有的生命都是平等的、是神圣的,我们应该去珍视和善待。推而广之,世界上、地球上每一个生命都是自然界的成员,都有其生存的权利,都应得到尊重和珍爱,人与人、人与自然都应和谐相处于这个世界上。

二、用课外活动拓展历史教学课堂

1.将历史学习与学生自身的成长经历相结合,对学生进行珍爱生命的教育。第一步:学生为自己写“成长的历史”,可以从父母及亲友那里了解自己幼年的故事——口述史;可以从自己的照片及用过的物品——“文物”来反映自己的历史;而父母记下的孩子的成长日志以及与亲友谈及你的有关书信——运用史料等等,在这一过程中老师要引导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看待、分析问题。让学生从自身的成长历史中了解生命成长不易,其中浸润着父母、亲友、师长的关爱和呵护,从而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和对生命的珍惜与敬畏之情,形成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第二步:展望未来,举行“二十年后的我”征文比赛,每个人都来畅谈理想,勾画蓝图,激发学生的责任感和对生命的憧憬。

2.将历史学习与社会现实相结合,教学生珍爱生命。2011年9月11日这一天,我布置了一份特殊的历史作业,请同学们为美国“9.11事件”十周年纪念活动设计一份方案。学生大感意外之后马上明了这天的特殊意义,并积极献计献策,学生的方案中不乏创新的亮点。之后我和学生一起收看了“9.11事件”纪念仪式转播,仪式自第一架劫持飞机撞击世贸一号楼的8点46分始,至一号楼倒塌的10点29分终,一共1小时43分钟。看完之后我问学生整个过程中你最受震撼的是什么?学生说最受震撼的是在仪式中花很长时间由遇难者的亲属诵读2801名死难者的名字。在这么一个长得过分的名单诵读过程中,并没有人因为这个冗长而陌生的名单选择中途退场,虽然仪式调子低沉,但是人们的脸上却写满了坚毅,不少人都留下了泪水,非常感人。后来有学生在随笔中写到:记住每个名字就是纪念每个生命,不管他是一介草民抑或是达官显贵,这些名字因为这种独特的纪念方式,已经不再是死亡统计表和新闻报道中冷冰冰的数字,而是活生生的生命了。人的生命永远是第一位的,人的生命才是压倒一切的东西。这次活动“生命至重,贵在千金”得到了最好的诠释,生命属于每个人只有一次,每个生命都是弥足珍贵的。

三、在自身感悟中建构生命价值

1.在现实生活中,体验生命的成长历程。先生认为“历史是昨天发生的事情”。在历史教学中,通过开展“我们生活在历史中”、“书写我的历史”等体验性学习活动,可以取得较为显著的效果——乡土资源是生活环境中可以直接感知得到的,也是学生有兴趣去了解的知识。引导学生认识历史是对过去发生的真实事情的记录,自己可以为自己、为家族、为社区(村庄)书写“发展的历史”。如,可以通过老照片、老物品、老建筑等来反映自己身边的历史;借助家庭备忘录、孩子成长日志以及与亲友的有关书信等不同时期的文字材料,多途径挖掘并运用史料;可以从亲友那里了解自己身边的故事——口述历史等等。在这个过程中,在引导学生从多方面去“触摸”历史的同时,也让学生从自身或家族的发展历史中了解生命成长不易,其中浸润着父母、亲友、师长的关爱和呵护,从而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和对生命的珍惜与敬畏之情,使学生形成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和社会责任感。

2.在研讨活动中,形成对生命意义的升华。在历史教学中,通过组织学生对某些有争议的历史问题进行探讨,让学生在思维的碰撞中提升对生命意义的认识。如在研讨与历史人物、谭嗣同、邓世昌、布鲁诺、哥白尼等相关的主题时,学生往往会对这些历史人物的人生选择持不同看法,教师应适时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此时,可引用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的林觉民之事迹——在写下了那篇著名的《与妻书》后,决然随黄兴攻入总督衙门。被捕审讯时,不会广东话的林觉民以英语侃侃而谈,两广总督张鸣岐曾叹息:“惜哉,林觉民“面貌如玉,肝肠如铁,心地光明女口雪。”他永远24岁,永远都那么年轻!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这些历史人物的选择,他们中有的将自己的命运与民族和社会的荣辱与振兴结合在一起,虽死犹生;有的为了追求真理而牺牲生命,他们永远成为后人心中的不朽的丰碑!从而引导学生追寻有意义的人生。

林觉民与妻书范文4

她的选择没错,他是个好男人。他们两个人在一起,总像是爱不够。即使结婚了很久,他还像初恋时一样,去学校的门口接她下班。出差回来,给她买HELLO KITT做礼物。可是,她没想到,他会那么狠心地把她一个人扔到这世界上。是的,那不过是个最平常的早晨,他给她煎好鸡蛋,热好牛奶去上班,一辆疯狂的货车像带走一片叶子一样带走了他。

他的样子很吓人,亲人们没有让她看他最后一眼。她捧着装着他的骨灰盒时,感觉像走在梦里。怎么可能,他一米八十几的大个子,怎么能在这里面?她不哭不闹,很平静地对家人说:放心吧,我没事!家人半信半疑。几天后,看她真的可以如常吃饭、睡觉、上班,松了一口气,亲人安慰她说以后的日子还长着,他在天上也希望她幸福。亲人走了,只留下她一个人。

背着人,她不吃不喝,甚至也不睡觉。她恨他心狠,怎么就扔下她受这份苦呢?高中时《与妻书》那篇课文里那个林觉民说希望妻子死在他前面,他不忍心让她承受痛失爱人的苦。他怎么就那么狠心呢?幸福?她想,再不会有幸福了。他走了,把幸福都带走了。

日子便得很难熬。每天她都在回忆里度过。那天是他们的结婚纪念日,她哭了一夜。早晨起来坐公车去上班,晕在了车上。

醒来,面前站着一个面容微胖的男子。他说:没事,你就是有点贫血。阳光透过树叶零零落落地照进小诊所里。他身上的白大褂真干净。她问:有忘记过去不会痛苦的药吗?

男人怔了一下,说:有,告诉自己明天总是比今天离昨天更远一些,找到身边的幸福,这就是良药。

她也愣了一下。那个清晨,在临街的社区小诊所里,她听到了他的故事。他的妻子得了胰腺癌,那是最疼的病。他陪她走过了最难熬的人生最后的光阴。

她跟他说起了自己的丈夫,说时仿佛没有那么恨了。他说:他一定不会愿意看到你这样。好像有个作家说,从来没有命定的不幸,只有死不放手的执著。放下,你才会得到。

林觉民与妻书范文5

一、让学生试着走进历史人物的内心世界

一个历史人物心理与品质的内容,而且往往是最能打动人心、最能对后人产生深远影响的地方。那么怎样让学生走进历史人物的内心世界呢?

首先,向学生提供有关的材料。如我们在进行中国近代现代史的《》这一节教学时,书中只是简单地提了一下黄花岗72烈士。在此,为了让学生对时期革命志士的悲壮举动有进一步的了解,不妨向学生提供《林觉民与妻书》。信中洋溢着对妻子的爱,对生活的爱,但是作者并没有停留在儿女之情上,而是将对妻子的爱,对生活的爱与革命需要结合起来,将儿女之情与对天下人的爱结合起来。“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多么感人的爱,多么崇高的爱。只有在这样进行教学时,学生得到的情感才是真实的,唯其真实,才更打动人。

其次,让学生体验历史人物的内心世界。如杨贵妃这一历史人物,历代对她的评价,更多的倾向于她是祸水,是唐灭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其代表人物就是清代史学家赵翼,他在《廿二史札记》中这样说:“开元之治,几于家给人足,而一杨贵妃足以败之。”这是否公平呢?我们不妨让学生去体验杨贵妃的内心世界,模拟杨贵妃口气,写一份《杨贵妃自白》,分析唐由盛转衰的原因不是她一个人的责任。

二、关注历史人物的个人品质

历史人物教学时,最能够给后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往往是历史人物的个人品质。多年以后,当学生已经淡忘了这个历史人物的具体行为时,他的熠熠生辉的品质却会永驻人们的心头,而且这些品质也最能对一个人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如从个人品质方面分析成吉思汗为什么被推为汗?学生通过阅读有关的材料,得出这样的结论:(1)青年时代的铁木真备尝艰辛,不止一次大难临头,重重的困境锻炼了铁木真的意志和性格,他遇事机敏而慎重,具有坚忍不拔的毅力。(2)在统一各部的斗争中,帖木真是一个真正的英雄。他雄才大略,气度恢廓。他善于团结和使用自己的伴当,善于联合盟友去击败自己面临的强敌,善于在失败时保存和恢复力量,在胜利时迅速发展力量,善于在各种情况下维护和提高贵族的权力和尊严。

三、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去评价历史人物

林觉民与妻书范文6

乡愁作为人类一种难以捕捉的情愫、无法解开的情结和回家的冲动,是中国诗歌中永恒的话题。“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研究乡愁诗就是回望中华民族苦难而又辉煌的历史,这历史就是一幅重土轻迁、“父母在,不远游”的浓情画卷;是故园家国的情怀,风物长宜的胸襟;是乡土、乡音和乡味的牵挂。

有学者认为中国最早表现“乡愁”情愫的古诗歌应当上溯到《诗经》,《小雅・采薇》就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这是用“乡愁”来激励在前方作战的将士奋勇杀敌、衣锦还乡。汉乐府《木兰辞》中的乡愁意味更浓烈,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但不爱封赏爱家乡;“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木兰希望的是“对镜贴花黄”。这,就是中国人早期朴素的乡愁观。

上古时期,乡愁诗歌主要表现对家乡、父母及兄弟姊妹的眷念,这是农耕时代人们情感的主要寄托和表达方式。王云涛先生在论文《唐以前乡愁诗的情感内涵》中认为:“到了汉代,乡愁诗多写游仕求学中的的相思,文人多为求学求仕而远离家乡,自然会产生浓烈的思乡之情。如王桀《登楼赋》:‘虽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建安时期,社会动荡,文人内心深处济世安民的思想和建功立业的豪情被唤醒,折射到诗歌中便是反映社会动荡、有家不能归或无家可归的主题。魏晋南北朝时期,乡愁诗则将个人情感与时代命运相结合,主要表现游宦羁旅和边塞征人的离乡别情。

唐朝是一个伟大的时代,是当时世界上的超级大国。王维描述长安城的繁盛:“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乡愁诗的宽度、广度增加,思想内涵更加深刻。李白、杜甫、王维、李商隐、杜牧、王昌龄、白居易等著名诗人都创作了大量乡愁诗,题材涵盖了羁旅之情、边塞感悟、仕途磨难、友朋之情等领域,无论从写作技法还是思想内涵上都达到诗歌巅峰,让后世难以超越。这些乡愁诗中,又以李白的《静夜思》冠盖群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借景言志、直抒胸臆、乡情浓郁,无与争锋。

“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是国家命运和个人生活的写照。“安史之乱”后,唐帝国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落,乡愁诗表达的主体转向家国命运和个人情感、人生际遇的交织,更多反映社会现状和国民心态。

宋朝初期,汲取唐末地方军阀藩镇割据的教训,尚文轻武,国家迎来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的全面繁盛时期,传统经学让位于理学。有学者认为这时候的乡愁诗虽延续唐以来的个人与国家命运交织,商贾羁旅和宦海沉浮后对故乡的眷念,但已经无法与唐诗创造的高峰相比肩了。

公元1276年,元军攻陷宋都临安(今浙江杭州),俘虏宋恭帝及谢太后。公元1279年,元军南下,最后在福建崖山与残余的南宋军队进行了殊死激战,陆秀夫抱着8岁的宋幼主赵m投海自尽。这一历史事件标志着南宋的终结。元遂统一中国。连年战乱导致大量中原士庶南迁,中原文明随之向南方辐射转移。乡愁诗最早诞生于黄河流域,但元代之后因士族文明南下而风景黯然。“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散曲家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虽是一幅羁旅荒郊图,但真正表达的却是亡国之痛、乡愁之苦。“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从而成为元代乡愁诗的代表作。

清,摇着扇子的风流文人亦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