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修复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生态修复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生态修复

生态修复范文1

关键词:矿区废弃地;环境问题;生态修复;技术措施

中图分类号:X1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2)12-0060-03

1引言

矿产资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1]。但是经济的发展使得矿产资源需求量不断增大,导致的生态环境问题与日俱增,成为影响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2],因此,使矿区在生态修复后能达到最佳的生态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满足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成为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2矿产资源开发对生态环境和社会的

影响2.1对地表景观的破坏

矿产资源的开采包括露天开采和地下开采,都不同程度地对地表景观造成破坏。露天开采主要通过剥离挖损土地而改变地表景观;地下开采由于矿物的采出而导致上覆岩层发生变化甚至破坏。矿产资源的开采破坏了原有的森林、草地等自然植被以及山体本身,严重破坏了地表景观[3,4]。

2.2对土地资源的破坏

矿产资源的开采通常要压占大量的土地。露天开采中,采矿剥离的表土、井工采矿后的废石,以及选矿后的尾矿都会破坏与压占矿区土地[5]。地下开采中,挖损土地会导致地面沉降和塌陷,同时加速水土流失和土壤侵蚀。

2.3对水资源的破坏

矿产资源的开采对地表水资源以及地下水资源造成影响。对地表水资源的影响主要有取水、河道和水文的改变、水质的污染等。对地下水资源的影响主要是导致地下水位的下降和地面沉降等。

2.4诱发地质灾害

矿产资源的开采和相关工程的建设会对矿区地质结构产生扰动,地下开采、地面及边坡开挖都有可能诱发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震等地质灾害[6]。同时在开采过程中,如果尾矿库管理不当,易引发溃堤垮坝等灾难事故,引起泥石流,淹没耕地、淤塞河道、损毁公路,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巨大损失,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环境[7]。

2.5对生物多样性的破坏

矿产资源开采过程中的植被破坏、矿渣堆放等都会对矿区的生物多样性造成破坏,同时由于废弃土地中微生物活性差,生态系统的自身修复十分缓慢[4]。

3矿区废弃地的类型及特点

矿区废弃地是指在矿产资源开采过程中所破坏的、不经过一定的处理而无法使用的土地。主要分为以下4种。

(1)废石堆废弃地,是由剥离的表土、开采的废石及低品位的矿石堆积形成的。这种废弃地的特点是废弃物粒径常在几百乃至上千毫米,难以在短期内自行粉碎风化,并且空隙大,持水性差。

(2)开采坑废弃地,是伴随矿物开采而形成的采空区及塌陷区。开采坑废弃地形成的深坑会因常年积水形成潮湿的湿地。

(3)尾矿废弃地,是通过分选精矿物后剩余的固体废物形成的。由于现在的技术条件有限导致选择矿回收率较低,使得尾矿排放量较大。

(4)采矿作业面、机械设施、矿区辅助建筑物和道路交通等先占用后废弃的土地[7]。

4矿区生态修复的技术措施

矿区生态修复是指对采矿引起的土地功能退化、生态结构缺损、功能失调等矿区生态系统退化的问题,通过工程、生物及其他综合措施来修复和提高生态系统的功能,修复其生态平衡的过程[8]。目前研究的主要生态修复技术措施如下。

4.1矿区生态修复的工程措施

矿产资源开采过程造成的最重要的生态破坏就是土地退化,因此,矿区生态修复的重要环节就是土壤基质改良。

4.1.1地表土保存技术

因为可耕种的表土的形成需要很长时间,所以,在矿山开采之前,可先取50cm左右厚的土壤保存,在矿山开采结束后,再把封藏的表土填回[9]。

4.1.2废弃地改造技术

因为废渣的淋溶水中镉、汞、铅、砷等剧毒元素的含量均超过国家水质标准,所以,在进行地表造之前,可先建造一个人工隔水层,减少地表水下渗,从而减少淋溶水中有毒元素的含量[10]。

4.1.3土壤增肥改良技术

在矿区生态修复过程中,可以添加营养物质、有机物质等有效物质来改良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缩短植被演替的过程,加快矿区的生态修复。

4.2矿区生态修复的生物措施

4.2.1植被修复措施

植被修复是生态修复中生物措施的关键,而根据具体环境条件与需要选择适宜的树种是其关键技术之一。

首先分析土壤的物化、生化性质,查明土壤pH值,土壤含水量、通气性、土壤氮素等,从而选择树种、草种。应遵循的原则是:①生长快,适应性强,抗逆性好;②优先选择固氮树种等植被;③尽量选择当地优良的乡土树种和先锋植被种子,也可以引进外来速生植被;④植被修复时不仅要考虑经济价值高,更主要的是要考虑多种功能效益,主要包括抗旱、耐湿、抗污染、抗风沙、耐瘠薄、抗病虫害以及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同时,矿山废弃地一般重金属污染较重,植被修复在重金属污染修复中也起到关键作用,目前主要通过植物吸收、植物挥发、植物固定3种措施来进行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

4.2.2微生物技术的应用

微生物在矿山植被恢复过程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利用微生物技术可以增加植物对营养的吸收、改良土壤结构、减少重金属的毒害以及抵抗不良环境。主要运用的微生物有以下两种:一是抗污染的细菌,二是利于植物吸收营养物质的微生物[11]。

4.3尾矿的综合利用

未经处理或再利用的尾矿不仅占用了大量土地而且还污染环境,对尾矿进行合理的综合利用,能带来显著的环境及经济效益:①从废弃物中进一步回收有价元素,不仅降低了成本,还可以减少环境污染;②作为二次资源制取新形态物质,不仅能变害为利,更能降低有毒、有害物质对人类造成的伤害;③用废石与尾矿作为井下采空区的充填材料不仅能节省费用,还能避免土地占压,又可减少水土流失源。

5结论与建议

矿区生态环境的形成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从当地的社会自然环境和长远规划出发,同时结合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对生态环境和社会产生的影响以及矿区废弃地的类型和特点,采取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尾矿的综合利用等切实可行的措施,使受损的生态环境得到有效的修复,使矿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相一致,人类活动和遵循自然规律相互协调,促进和谐社会建造,实现生态修复的目的。

目前矿区生态修复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还应当在以下几个方面继续加强。

(1)目前,对矿山废弃地中单个重金属的污染治理已经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但是一般矿山都不是单一的重金属污染,因此需要找到适合治理多种重金属污染的方法。

(2)矿区生态环境的治理与保护必需纳入法制化轨道,在已有法律条款的基础上,结合矿区环境的特点,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矿区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和技术标准体系。

(3)采矿企业追求利润、法律法规在执行中不当等都导致了矿山的破坏,所以,要各尽其责,做好防范措施,减轻后期的治理。

(4)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参与矿区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广大群众的生态环保意识和参与意识,唤起全社会对生态环境修复的广泛关注,促使企业自觉地保护矿区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李莲华,高海英.矿山开采的环境问题及生态修复研究[J].现代矿业,2009,2(2):28~30.

[2]庄肃军,戴洪尉.矿区生态环境的整治与修复探讨[J].科技信息,2008(20):647.

[3]庄肃军,戴洪尉.苍山县矿区生态环境的整治与修复探讨[J].山东水利,2008(10):44~45.

[4]姚国征,杨婷婷.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修复研究综述[J].西部资源,2006(12):34~35.

[5]宋书巧,周永章.矿业废弃地及其生态修复与重建[J].矿产保护与利用,2001(5):43~49.

[6]秦高远,周跃,郭广军,等.矿山生态修复研究进展[J].云南环境科学,2006,25(4):19~21.

[7]唐恒.我国矿山生态环境与保护现状[J].内蒙古环境保护,2006(8):50~53.

[8]李水涛,吴启堂.土壤污染治理方法研究[J].农业环境保护,1997,16(3):118~122.

[9]戴塔根,刘星辉.我国矿山生态修复的现状和展望[J].矿业快报,2006(6):140~143.

生态修复范文2

受“凡亚比”台风影响,2010年9月21—23日,广东省粤西地区高州市东北部山区的马贵、大坡、古丁、深镇、平山、东岸、长坡7个镇区内出现特大强降雨。马贵镇21日00:00—23日04:00,总降雨量814mm,其中,21日02:00—14:00,12h内降雨量达674.5mm,降雨强度达到1000年一遇,马贵镇曹江水位迅速上涨,超历史最高水位。特大暴雨使马贵、大坡、古丁等镇山崩地裂,出现大范围的山体滑坡,引发了特大山洪、泥石流,尤以马贵镇受灾最严重。马贵镇曹江河段12座桥梁除1座幸免外,余下的全部冲断,水利设施损毁严重,致使许多村镇交通、通信完全断绝。灾害给马贵镇造成了重大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同时也对灾区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破坏。

1马贵镇自然概况

马贵镇位于广东省高州市东北部山区,东与阳春市双窖镇相邻,北与信宜市钱排、合水镇接壤,西与古丁镇、南与大坡镇相连,处于3市交界地带。全镇总面积167.0km2,其中集镇面积2.5km2。全镇有14个村委会和1个居委会,2009年末,马贵镇总人口3万6660,其中城镇人口约2000,耕地面积1020hm2。马贵镇地貌为低山高丘区,境内最高点是棉被顶,高程1627.3m,最低点是曹江大垌河床,高程186m。马贵镇地处南亚热带季风区,受南海海洋性气候影响,是台风活动侵袭经过的地区之一。夏秋季节主要的灾害性天气是强台风带来的狂风暴雨,丘陵山区山洪暴发,平原低洼地区积水成灾。马贵镇多年平均降雨量1711mm,多年平均气温21.3~23.2℃,年无霜期平均为361d,多年平均日照时间1935.3h。自然土壤的母质以花岗岩、片麻岩及其风化物为主,部分为页岩。曹江发源于马贵镇境内,河长27.4km,集雨面积165.9km2,流域内多年平均降水量为2090mm,多年平均径流深1200mm,有6条主要支流,包括周坑支流、大西支流、小西支流、朗练支流、埕垌支流、龙坑支流。

2马贵镇灾后生态环境问题分析

2.1总体受灾情况

“凡亚比”台风强降雨造成马贵镇损坏小型水库1座、山塘8个、堤防52处、水陂853个、渠道93处、饮水工程146个、电站23座,急需进行清淤土方10万m3,水利设施直接经济损失3.86亿元。受灾分布情况,以马贵镇为核心,处于曹江上游干流的马贵镇镇中心,大西支流受灾最为严重,朗练支流、龙坑支流、小西支流次之,曹江最上游的厚园村及其支流、周坑支流、埕垌支流受灾相对较小。此次洪灾造成马贵镇多处发生山体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对人民的生活和生产以及生物的生存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山体植被遭到严重破坏,森林及其他植被的生态维护功能丧失,河道阻塞,河流两岸地貌受到严重破坏,水库湖泊池塘淤积,河床垫高缩窄,水土流失加剧,农田被冲毁,耕地面积减小,土地环境恶化并危及到农业生产;生态环境明显恶化,生态服务功能逐步弱化,水土资源受到严重破坏,居民的生存条件得不到保障。以下主要从地质灾害、生态系统损坏和生产、生活环境损坏3个方面进行分析。

2.2地质灾害调查分析

广东地处海陆相互作用强烈的华南沿海地带,地质地貌环境复杂。随着经济的迅速增长,建设用地日益增加,平地日趋紧缺,由此对山坡地的开发和利用已广泛兴起,内外地质作用和高强度的人类经济建设活动形成了广东特殊的地质环境,使广东成为我国东南沿海地质灾害多发区[1]。马贵镇境内发生了数量众多的山体滑坡(图1),主要集中在曹江干流两岸及6条支流两侧山坡。据高州市水务局初步统计,山体滑坡面积约776hm2,崩塌比4.65%。山上表土、松石嶙峋,河中砾石、砂土淤积严重,平均厚3~4m,河床变宽变浅,严重危及两岸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滑坡发生之处绝大部分在山顶、半山腰上,遗留在灾害点的松石点多量大,靠人工无法消除隐患,且松石所处的位置机械进入艰难,致使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困难重重。大量发生于流域内山体的滑坡和崩塌体汇聚到沟道、河道内,为泥石流形成提供了丰富的松散固体物质,加之超量的降水,形成了威胁巨大的山洪泥石流灾害。据现场调查统计,马贵镇镇中心、大西支流产生了强度为强烈的泥石流,镇中心街道、房屋、农田被淹,河岸两侧平坦地区的房屋泥沙已淤积至1层楼,洪水位至2层楼,局部达到3层楼;周坑支流、小西支流、朗练支流、埕垌支流、龙坑支流产生了强度为中度的泥石流,支流出口的河道、道路已完全被泥沙堆积物覆盖;另有12条小溪也产生强度为轻度的泥石流,泥石流堆积物掩埋了两岸农田和乡村道路。马贵镇河道两岸岸坡及临河建筑、公路、桥梁、水利水电设施等损毁严重,冲毁桥梁11座,冲毁公路8.5km,致使许多村镇交通、通信完全断绝。

2.3生态系统受损分析

2.3.1森林生态系统受损台风“凡亚比”使马贵镇境内曹江两岸及其支流两边山体崩塌、滑坡面积约776hm2,山体植被遭受极大破坏(图2),垮塌形成的以岩石、泥土、砾砂组成的塌方阻塞河道和沟渠,为排洪除险留下巨大隐患。由于山体土层滑落造成的,给马贵镇内的大小山体留下了难以恢复的大创面,尤以大西支流两侧山体植被破坏严重。松垮和变薄的土层将使大面积植被失去立足之地,青山环绕的景象很可能数年间都难以重现。巨大的垮方量致使林地大面积减少,森林及其他植被的生态维护功能丧失,提高了山洪、泥石流、滑坡等自然灾害的发生概率。

2.3.2河流生态系统受损此次特大洪灾形成的泥石流导致曹江河干流及其支流(如周坑、大西、埕垌、龙门垌等主要支流)的河岸冲刷严重,支流与主河段汇入处和曹江马贵段河床被抬高了3~4m,致使沿河村庄被淹,马贵镇中心街道房屋最高淹至3层楼,各支流出口两岸建筑淹至1层。周坑、埕垌、龙门垌河床改道,亟需尽快彻底整治危及村庄及住户的河堤,疏通危及民居安全的淤积河床。曹江马贵段受损前基本为自然河道,沿线两岸的堤防不完善,由于灾后泥石流携带的大量泥沙、石块进入河道,大块石、鹅卵石淤积河道,河道现状淤积严重。受本次灾害影响,马贵镇水源点及引水管路10km供水管路全毁。

2.3.3农田生态系统受损受损前,马贵镇人均耕地300m2,本次洪灾对农田生态系统造成了很大的影响。马贵镇内被冲毁、淹埋的耕地达67hm2,地表被山上冲下的石砾、沙土覆盖,恢复耕种困难。位于河谷区域和山体中下部的坡地被泥石流、洪水冲毁和淹没,导致农田面积急剧减小,耕地灭失情况严重,部分村民小组甚至人均耕地不足60m2。#p#分页标题#e#

2.4生产、生活环境受灾分析

马贵镇河网支流发达,地势坡度较陡,土地资源紧张,民居随山就势,依托自然河岸谷地,形成村落,建筑形式以砖、砖混、木构为主。根据现场调查,生产、生活环境受灾情况如下。1)建筑物。位于山谷河口及河道岸坡的建筑物,处于洪水、泥石流和山体崩滑危险区,此次共有30处惨遭灭顶之灾,建筑物全毁,全镇涉及房屋损毁的有550户。位于山脚和山坡的民居受山体滑坡影响较大,存在严重安全隐患。学校建筑在灾害中被严重破坏,尤以位于大西支流的马贵镇大西小学最为严重。位于马贵镇的曹江干流和支流的水电站23处损毁殆尽。2)水源。饮用水源受到严重破坏,马贵镇原有居民生活用水依赖山区泉水的管道接驳,水管被毁后全镇的居民生活用水困难,居民饮用水仅采取临时应急处理。3)道路、桥梁。道路、桥梁损毁严重(图3),给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灾后重建带来了极大不便,路基掏蚀、冲蚀严重,存在不确定的安全隐患。由于交通阻塞、运输不便,村民的水果、蔬菜无法运出,损失惨重。

3灾后水土保持生态修复

3.1总体策略

统筹考虑灾区重建与未来经济社会的发展,从调整产业发展布局、扶持当地经济发展、推进城镇化发展、完善基本公共服务政策等出发,统筹好重建与发展的关系,实现灾区振兴[2]。对灾区受损的自然生态系统坚持以自然恢复与人工修复相结合的原则,逐步修复生态系统功能。在严重受损的区域,优先抢救、恢复区域生态功能,实施灾后生态保护工程;在中度受损的区域,适度控制开发,加大生态保护力度,以自然恢复和人工辅助相结合的方式恢复自然生态系统;在受灾较轻的区域,协调当前生态重建需要和今后长远发展的关系,以预防和保护为主。1)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马贵镇曹江干流许多河段还达不到5年一遇的防洪标准,应逐步提高防洪标准。2)加强村镇规划、严格管理山区群众房屋建设。村镇规划不仅为了保护耕地和规范建设,还涉及到经济发展、保护环境、公共安全等多个领域,村镇规划的实施不仅是对村镇外在物质景观的改变,更是对居民生活方式内涵的改变[3]。首先要做好房屋建设规划,多部门参与制定,房屋选址不占水路、不斩坡脚,做到“三避两高”,即避开洪水、避开泥石流、避开滑坡体,高根基、高位置;二是适当提高房屋建筑标准,基础可采用砖、石、混凝土等材料砌筑,加强房屋整体性安全,提高抗灾能力[4]。3)坚持“退地还河、退堤还河、退路还河”原则。科学利用土地资源,确保山区河流行洪空间,把防洪需求作为河谷地开发的限制条件;注意环境保育,尽量减少工程建设对斜坡的扰动[5];纠正为增加土地面积而侵占河道的行为,在公路建设中,合理选线,尽量减少对河流原有走势的影响,保持河道畅通。4)加强生态环境的建设与保护。加强对开矿采石、取土工程的监管,防止造成山体破坏引发水土流失;加强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坚持治坡与治沟相结合,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的原则;坚持不懈地开展植树造林、封山育林和退耕还林,建设和保护良好的生态环境。

3.2分区规划及治理措施

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的根本,此次洪灾造成自然环境巨大破坏,生态修复任务十分艰巨。根据洪灾破坏的特殊性、生态破坏的程度、人类活动的关联性,将马贵镇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区域划分为重点治理区、次重点治理区、一般治理区、生态保育区以及河流景观恢复区5个治理分区(图4),各治理分区面积见表1。

3.2.1重点治理区重点治理区包括受灾最为严重的马贵镇中心区、曹江支流流域,以及对乡镇居民生活、生产以及交通安全有直接威胁的区域,主要措施如下。1)划定洪水、泥石流、滑坡直接影响范围。在河道防洪水位范围内,严禁一切建设活动,如修建房屋、公路等人为活动,在防洪水位线以上区域,保留一定范围的缓冲区域。河道两岸应确保山区河流行洪空间,把防洪需求作为河谷地开发的限制条件。对已发生泥石流、滑坡区域,划定危险区,在房屋建设规划及土地利用规划方面,避开这些区域,禁止一切人为破坏地形地貌活动,如修路、取土等。2)适当提高灾后生态修复标准。根据马贵镇河道防洪规划,主河道防洪标准为50年一遇,支流河道防洪标准为30年一遇。现阶段河道堤防还未达到上述标准,因此,需加大重点治理区的河道防洪工程建设力度,逐步提高防洪标准。崩塌、滑坡区采取工程措施与植物措施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整治,在边坡安全稳定的基础上恢复坡面植被,提高区域的生态环境水平。工程加固主要有锚杆格构梁、坡脚挡土墙、主动防护网、被动防护网等,在坡体稳定的基础上,选取适合的乔、灌、草、藤进行植被恢复。坡度较陡、坡面为岩质的区域难以进行种植,对于这些崩塌区域,采用在坡脚种植攀缘藤本和客土喷播的方式进行植被恢复[6]。3)加强对气象灾害、地质灾害的预防预报。建立气象雷达站,加密自动遥测雨量监测站点,逐步建立有高科技支撑的防洪预警系统,为防汛调度、决策指挥提供依据。加强对广大干部群众防汛减灾常识的宣传教育,增强干部群众的自防自救能力和联防意识,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免受或少受损失。

3.2.2次重点治理区本区为重点治理区以外的受灾比较严重的区域,其位置相对稍偏,人口密集度低于重点治理区,主要位于马贵镇曹江干流最上游、受灾严重支流的偏远区。本区域的河道防洪要求应满足河道正常行洪需求,在河道防洪范围内不允许占用河道、破坏河岸的建设活动,河道堤防主要为保护两岸的农田,应结合小型农田灌溉工程修复受损的堤岸。本区域主要为泥石流易发区,即为泥石流提供固体物质的主要发源地,因此,应重点进行泥石流易发区的综合治理。采取山区沟道的水土流失综合防治措施,以防止泥石流的土石来源为主要目的,通过工程措施固定沟道,减小沟道纵坡,防止沟道下切,制止或减弱泥沙的形成与搬运,将砾石、泥沙沉积于固定的区域,使山洪和泥石流安全排走,再通过生物措施对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行恢复,以最终达到有效治理泥石流的目的。同时,结合土地利用规划,调整土地利用方向,通过行政手段颁布相关法令进行封山育林,严禁乱砍乱伐造成生态破坏。

3.2.3一般治理区本区为重点治理区、次重点治理区以外,且对周边生产、生活具有重要生态改善作用的区域,以荒山造林、营建经济林为主要措施。主要包括郎练支流、埕垌支流、六塘支流、小西支流、厚元上游等各支流受灾较轻的区域。本区有林地面积较大,区内林地大部分为经济果林,但因管理不善低产质次,部分已放弃管理,应着重加强经济果林的管理,提高效益,同时将坡度超过25°的林地改造为生态公益林。在治理计划安排上可稍晚于重点治理区的治理计划。生态恢复治理规划时,结合整个小流域进行规划治理。同时,流域生态恢复也和当地居民的经济利益结合起来,不能片面地追求生态恢复效果而忽视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p#分页标题#e#

3.2.4生态保育区生态保育区是指除上述3种区域之外的中高山区域,主要包括马贵镇的东北和西南山地,面积30.06km2,是马贵镇重点林区。本区远离生活聚集区和交通干线,人烟稀少,人工修复成本太高,在措施布置上尽量减少人工干预,全面开展封山育林和封山护林,通过自然营力修复生态环境,特别是保护好阔叶树资源植被,保护珍贵树种,使区内森林群落向高级阶段演替。本次因洪灾造成的山体垮塌、泥石流等导致野生生物生境的连通性遭到破坏,严重影响了野生动物繁衍栖息的生境廊道,应采取人工重建或人工促进重建的方法恢复原生地带性植物群落,使受损的植物斑块重新连通恢复为生态廊道。

3.2.5河流景观恢复区此次洪灾对马贵镇曹江干流及支流两岸造成严重破坏,堤岸几乎全毁(图5),河流两岸的生态环境及景观亟待恢复。结合水土保持流域综合治理措施,通过“近自然”的景观设计手法,恢复河流受损的生态系统;充分挖掘当地历史文化内涵,以空间为载体,糅合当地人的生活方式,构建生态景观廊道,成为贯通山水基质的生态廊道或拉长的生态斑块,创建集生态和观赏活动于一体的景观体系,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系统[7]。河流景观恢复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措施。1)重视河流形态的时空性。河流形态多样性是流域生态系统生态环境的核心,是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基础,也是河流景观多样性的基础。利用河流具有侵蚀—搬运—堆积的自然作用特性,通过河流自身的运动,自然演变为具有蛇行、浅滩和深潭、定期淹没等多样性的河流形态,营造生境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丰富的河流景观。2)恢复与重建河流生态交错带。河流是一个流动的生态系统,它与周围的陆地有更多的联系。在水陆联结处的河滩湿地,聚集着水禽、鱼类、两栖动物和鸟类等大量动物,而植物也有沉水植物、挺水植物和陆生植物以层状结构分布。在河道工程治理的基础上,综合考虑河流的水文周期变化,恢复河流的漫滩,营造季节性的河滩湿地景观。人为干涉的生态恢复演替是提高生态恢复速度的有效手段,建立自然型的生态河岸不但能增加城镇绿化面积,还可为市民提供休闲空间[8]。3)营造景观多样性、建立滨水绿色廊道。利用上、中、下游的生境异质性以及干流与支流的生境异质性,营造生物群落的多样性,从而构建景观的多样性。在河流两岸一定宽度营建植被缓冲带,促进河岸带生态修复。通过过滤、渗透、吸收、滞留、沉积等机械、化学和生物功能效应,使进入地表和地下水的沉淀物、氮、磷、杀虫剂和真菌等减少。同时,以乡土树种为主营建的河岸植被缓冲带,既可体现乡土植物景观特色,又可为本土生物提供适宜的生存空间。

4结语

生态修复范文3

1基本情况

按照《自治区“十二五”生态移民总体规划》和《原州区“十二五”生态移民规划》,“十二五”期间,原州区共计划实施生态移民15204户61948人,其中县内搬迁移民5983户24377人,县外搬迁移民9221户37571人。移民涉及11个乡镇,109个行政村,412个自然村。收回土地80.4万亩,累计完成林业工程32.26万亩,其中人工造林25.5万亩,封山育林7.1万亩。占规划总面积31.5万亩的103%,完成草地恢复15.8万亩,其中人工种草7万亩,补播改良8.8万亩,占规划面积的76%。截至目前,除因政策性移民户滞留生态移民迁出区外,生态移民迁出区修复工程基本完成,生态移民迁出区生态修复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一是严格按照《宁夏回族自治区生态移民土地权属处置实施办法》精神,在移民搬迁入住的同时,收回移民迁出区所有土地归国家所有,将废弃宅院、公共场所等区域拆除平整,用于造林绿化,解决了移民户两边跑,“撤吊庄”情况的出现;二是出台了原州区生态移民户树木补偿政策,迁出乡镇加强对移民迁出区旧院落四旁原有树木的统一管护,杜绝了移民群众突击砍伐、破坏等现象的发生;三是保留移民迁出区原有的学校房屋及配套的动力通电线路、水窖等基础设施,为后续生态恢复管护提供保障。四是出台了《原州区移民迁出区和部分集体林地划归国有林场管理实施方案》,明确将移民迁出区80.4万亩土地与林场毗邻的全部划归国有林场,由国有林场进行恢复管理和经营;五是对距离国有林场较远且集中连片面积较大的移民迁出区通过成立林场或林木管护站进行管理和经营,形成了林业全面接管,林场全面管理,职工全面派驻的工作管理格局。

2存在的问题

虽然原州区在生态移民迁出区农用地恢复和生态治理工作中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同时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生态移民迁出区存在搬迁不彻底现象,导致生态恢复不能整流域集中连片治理,个别村组因生态与劳务移民插花搬迁,无法进行统一拆除平整和生态恢复。二是341户单人单户因政策原因和一户多家因历史原因,仍然滞留在生态恢复区内,生产生活条件不便,给生态移民迁出区造成很多管理难题。三是自发移民户没有整体考虑到移民搬迁规划,造成撂荒土地不能收回,废弃院落不能平整,并出现自发移民户重新落户现象。四是原州区成立的5个林场没有机构编制,人员都是各林场抽调人员,造成原州森林资源管护力量薄弱。五是造林经费严重不足。目前依靠国家造林补助资金仅能满足低价格小苗,对于整地、造林人工费用很难满足,病虫害防治和后期管理经费短缺,严重制约着造林质量的提高。六是管护经费少,交通工具、管护物资等严重不足,森林资源管护难度逐步显现。

3思考建议

生态修复范文4

关键字:大青山;生态脆弱区;修复措施

大青山属于阴山山脉的一部分山体,呈东西方向延伸,西起包头市,东至乌兰察市,东西长240km,南北宽20~60km,海拔1800~2000m,主峰大青山海拔2338m。大青山东与冀北山地衔接,西与贺兰山、北大山、马鬃山相通,构成了一条环内亚干旱、半干旱区南缘的生态交错带。这条生态交错带在中国北方草原区占据了一个独特的生态区域,成为干旱、半干旱区森林岛屿和诸多大型动物活动带,在维护和保持祖国北方生态稳定性、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乃至华北平原具有重要意义。

1生态脆弱区基本特征

大青山是包头市、呼和浩特市和乌兰察布市重要的防风固沙、保护水土、涵养水源生态安全防线,是黄河上中游及京津冀地区的一道天然屏障。但是,受经济利利益的驱动,人为活动频繁,气候的持续干旱作用下,加上人类长期不合理的自然资源开发,大青山森林植被退化严重,导致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使得原有森林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遭到空前的冲击与破坏,植被的退化与衰败是脆弱生态系统的显著体现,恢复与重建生态脆弱区生态系统的任务十分必要。

2生态脆弱区分布类型

青山区生态脆弱区主要分布在北部干旱半干旱区山区,属于北方农牧交错生态脆弱区,该区主要分布于年降水量300~450mm、干燥度1.0~2.0北方干旱半干旱草原区,生态环境脆弱性表现为:自然条件恶劣,气候干旱,水资源短缺,土壤瘠薄,植被稀疏,风沙活动强烈,土地荒漠化严重。

3生态脆弱区的成因

3.1经济发展粗放

由于历史原因,青山区管辖范围内的各类违法占用林地企业共89家,其中,碎石场46家,采石场12家,洗砂场13家,其他公墓、拌合站等18家。青山区采石采矿采砂等资源型企业主要表现在技术含量低,规模小,生产过程中没有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多采取“揭山皮式”掠夺性开采,对本以脆弱的森林植被造成了毁灭性破坏,大大降低了生态系统功能。

3.2人地矛盾突出

就青山区为例,青山区总土地面积28000hm2,林地总面积14497.01hm2,占总土地面积的51.8%;非林地面积13502.99hm2,占48.2%;其中国有林地面积14239.54hm2,占林地总面积的98.22%。国有林地主要集中在大青山山区。随着近几年青山区经济快速发展,园区等工业项目迅速发展壮大,失地农民人数集聚增长,人地矛盾显得日益突出,自从20世纪50年代就形成的私挖乱采、散养放牧等引起山体植被严重退化,同时由于干旱少雨,给大青山植被造成了毁灭性破坏。

3.3生态环境多头执法

由于生态监管机制部门分割、协调不力,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现象较为突出,消极执法、执法不到位、不作为现象在一些地方较为突出,导致生态破坏执法效率低下。同时,生态环境执法体系和监督体系有待进一步健全。

3.4生态环境意识薄弱

由于我国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还未根本改变,以牺牲生态环境来换取眼前和局部利益的现象仍然存在,生态环境整体恶化的趋势还未得到有效遏制,存在重发展轻保护思想,个别企业受经济利益驱动,违法采矿、超标排放等行为,严重破坏人类的生存环境。加上民众环保观念淡漠,缺乏主动参与和积极维护生态环境的思想意识,不能有效遏制资源掠夺性开发和浪费使用,生态破坏、系统退化日趋严重。

4大青山山区生态脆弱区生态功能恢复重建措施

实践证明,大青山生态修复、生态环境治理与建设应遵循客观规律,要从人工生态建设转向自然恢复为主,通过在天然林保护区、重要水源涵养区、自然保护区等限制开发区域建立重要生态功能区,保护现有植被,利用生态系统自身调节能力,促进自然生态自我修复。对于生态系统过度破坏的地区,必要时辅以人工措施(封禁、松土、间种、补植、补播乡土树种等),促进生态系统与生物多样性的恢复重建。

生态修复范文5

1上海垃圾简易堆场存在问题剖析

1.1生活垃圾堆场环境污染和生态安全隐患[1-3]

①填埋气体污染与安全隐患。堆场散发恶臭气味(主要是氨(NH)3、硫化氢(H2S)、氮氧化物(NO)x和甲硫醇(RSH)),存在甲烷(CH)4爆炸安全隐患,影响周边居民生活。②渗沥液污染。缺乏渗沥液收集处理设施,渗沥液直接渗入土壤污染地下水。③堆体稳定性差。稳定化过程中不均匀沉降,易产生滑坡危险。④占用大量土地资源。破坏周边景观,威胁居民健康及生活生产,使土地资源贬值。

1.2生活垃圾堆场存在原因分析

①垃圾源增多,数量成倍增长。随着城市扩大和经济发展,垃圾增量较大,处置能力不足,导致垃圾简易堆场迟迟无法关闭。②环卫管理重设施建设、轻堆场治理。堆场治理在主管部门制定的规划、工作计划、考核目标和资金分配中往往未能体现或体现较少,对垃圾堆场污染环境问题和后续开发利用的重视程度不足。③堆场治理投入不足。财政在急需解决的环卫设施建设、职工待遇等方面仍遇到困难,资金缺口长期较大。④堆场基本信息掌握不全。由于日常管理薄弱,造成对垃圾堆场现状信息掌握程度和统计深度比较低,对主管部门决策也造成一定影响。

2国内外垃圾堆场生态修复与综合利用管理

2.1堆场修复利用模式借鉴

2.1.1美国西科维纳市[4]:美国环境保护署(EPA)和BKK公司签订修复协议———取消土地使用限制,与加州有毒物质控制局(DTSC)签订购买协议———保障土地持有者环境安全,其他协议———土地销售收益分配;投入2020万美元用于堆场治理系统建设和设施购买等;原土地转变为31587m2的商业和娱乐休闲用地。明尼苏达州[5]:明尼苏达州污染防治处长期负责该州112个允许封场的市政固体废物填埋场的治理和监测等工作,并实施填埋场封场利用计划;立法通过填埋场封场治理法案,在填埋场治理协议(具有约束力的协议)中确定土地使用属性,要求各级地方政府的土地利用计划与州填埋场封场利用计划相一致,推广垃圾填埋处理场再生技术。缅因州[6]:立法机构通过一系列的关闭和整治414座垃圾填埋场法案,所有整治费用的75%由州政府承担,其余由美国环境保护署承担,共投入近16亿美元参与这场整治建设项目中。

2.1.2北京采取政府主导、企业参与模式:制定政策和专项规划(见表1),明确工作目标和推进思路,审核治理方案和项目预算;加大财政资金投入,仅用于治理修复技术标准研究的科研投入就达到2000余万元(2006—2007年340万元,2009—2011年1850万元);依托工程管理新技术,包括信息污染检测和影像识别、信息化数据库管理和工程治理等技术,同时推广应用生态修复新技术[7-9]。

2.2主要城市堆场修复利用现状

垃圾堆场生态修复及综合利用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10-12],需要从政策、资金、技术和管理上保障落实,既要消除环境安全隐患,改善城乡环境,又可以激活并拓展城市闲置垃圾堆场的土地价值,并赋予其新的发展内涵,实现生态与经济的双赢。由于受发展水平所限,国内简易堆场修复工作与国外相比差距较大。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大批原先位于城郊的垃圾堆场逐渐转变为人口聚集区,具有较大的土地再利用潜质,我国少数大城市已将堆场修复提到议事日程并开展修复工作,制定了一些堆场管理和生态修复管理办法,如北京制定《2007年非正规垃圾填埋场治理实事项目工作程序》及上海制定《郊区镇级生活垃圾简易填埋场管理办法》等,但国内大多数城市堆场修复工作进展不大,综合利用的成功案例更少。

3上海生活垃圾堆场运行现状及污染分析

3.1上海市生活垃圾堆场运行现状近年来,随着上海市《固废规划》和几轮“环保3a行动计划”政策措施的实施,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显著提高,关闭了一大批垃圾堆场,加强了在运行堆场的日常管理。截至2010年底,共撤销了1251个村级堆场,关闭了205座镇级简易填埋场。据统计,上海市生活垃圾堆场(镇级以上堆场)有219处,占地约201hm2,其中,目前处于运行状态的简易填埋场有14座,分布于金山、松江、青浦、崇明等区,占地面积21.5hm2,处理量约为572t/d;已开发利用的垃圾堆场占地3.9hm2,覆土或已种植绿化的占地175.6hm2。下一步,各区县将根据本区域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进度,逐步关闭简易填埋场。由于设施“先天不足”,生活垃圾倾倒入这些简易堆场后,仅进行简单的推平、压实操作,无日覆盖和中间覆盖,现场条件较为恶劣,基本无渗沥液和恶臭气体等污染控制措施。

3.2生活垃圾堆场生态修复和综合利用现状近年来,上海市政府利用财政资金和世行贷款,完成了浦东江镇、青浦赵屯等垃圾堆场生态修复工作,启动了老港一至三期、闵行华漕、宝山顾村等大中型堆场生态修复工程。同时,随着城市发展对土地需求的日益迫切,垃圾堆场的后续利用也逐渐纳入了议事日程,给垃圾生态修复和综合利用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由于受制于政策、资金、土地性质、技术等多种因素,总体来说,上海垃圾堆场生态修复的覆盖面不大,综合利用水平较低,仍有一批堆场存在生态安全隐患,与经济发展水平和市民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已关闭的垃圾堆场中,通过对上海市5个垃圾堆场填埋气体测定结果显示(见图1),其甲烷浓度总体上随着关闭时间的增长而降低,其5a内甲烷浓度为10%~30%,存在爆炸的安全隐患;由于上海雨水充沛,堆场产生的渗沥液水质随年限差异很大,如表2所示。此外堆场重金属监测发现,短期内土样中重金属基本均高于农田土样对照值,为安全起见,堆场在封场10多a后仍不适宜复垦农用。以青浦青东农场堆场为例,虽然该场已于2008年4月停止堆放垃圾,并进行了覆土,实施了一期臭气治理工程。但由于填埋垃圾量较大,距城区较近,垃圾散发的异味对青浦城区还有影响,引发大量居民投诉。2009年6月,区主管部门制订了进一步治理臭气的工作方案,提出了“排水—开挖—喷洒A级EM菌—覆土—种草”的技术方案,获得了较好的效果。尚在运行的垃圾堆场中,以金山区中丰村生活垃圾堆场为例,由于本地垃圾出路不明,缺乏设施建设管理经费,堆场内放养着鸡等畜禽,且相邻处有一个大型蔬菜种植基地。此类堆场环境风险较大,急需加强规范管理,尽快关闭堆场,并采取覆土等初步修复措施。#p#分页标题#e#

在垃圾堆场修复及利用方面,主要通过垃圾搬迁、加速垃圾稳定化、渗沥液处理、填埋气体处理和植被再生多种修复技术,将已关闭堆场建设成为公园、绿地等生态设施。如闵行体育公园是一个典型的成功案例;广粤路垃圾堆场于1987年关闭后,种植雪松、黑松、白玉兰、棕桐和水松等万余株树;青浦徐泾堆场通过垃圾搬迁、土方回填后建设厂房并投入使用;青浦金泽堆场通过覆土、设置导气管和四周开沟渠、设置截污坝等方式,有效控制了环境污染。

4上海生活垃圾堆场管理对策

4.1工作目标坚持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原则,以维护生态环境安全为重点,以改善生活垃圾堆场区域环境、提高堆场废物和土地综合利用率为主线,加大郊区生活垃圾全过程管理力度,加快推进已关闭堆场的环境改善和生态修复工程(见表3),因地制宜地实现污染场地分类综合利用,为提高郊区环境卫生保障水平、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奠定基础。

4.2主要措施[13-16]

(1)切实落实管理主体。上海市级层面加强对堆场修复和综合利用的指导、协调和监督,并给予一定的政策和资金扶持,各区县政府应属地化管理,切实承担垃圾堆场生态修复的责任,区县规划土地、农业、环保、绿化市容等主管部门要根据职责切实加强日常监管工作,建立合作协同机制。

(2)强化专项规划引导。顺应上海市城乡一体化建设和建设重心向郊区转移的趋势,结合新城规划和大型居住区建设,启动上海市垃圾堆场治理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坚持垃圾堆场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发挥规划的引导和调控作用。

(3)加大政策及资金扶持。从加强立法支撑、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引入行政考评等方面促进堆场生态修复和综合利用工作。政府可通过城维资金、节能减排专项资金对各区县堆场修复工作给予扶持和奖励;各区县应结合实际情况,逐步将堆场生态修复项目纳入城维资金项目、节能减排专项资金项目,有计划、有重点地推进修复工作和综合利用。

生态修复范文6

关键词:污染;土壤;生态;修复

前言:在我国,污染土壤的修复工程有着重要意义,是转移和转化土壤中有毒污染物,恢复土壤生态服务功能的重要手段。生态修复技术通过调控生态因子修复污染土壤,作为一种强效修复污染土壤的手段,具有十分可观的协调性、高效性和稳定性等优点。其根本目标是恢复土地的生态功能,提高我国国民生产、生活环境,创建国家土地的可持续发展体系。

一、污染土壤修复的定义

污染土壤的修复通常被定义为,通过转移或转换的方式,消除或减弱污染土壤中污染物的毒性,减少土壤中对生态环境或人体健康产生威胁的有毒有害物质。目前国际上的污染土壤修复方法通常有三种:物理修复法、化学修复法和生物修复法。物理修复法利用污染物与土壤之间的物理性状差异将污染物分离,通常需要外力投入。化学修复法通过化学原理将土壤中的污染物质进行分解、转化、结晶,以实现污染物与土壤间的分离,通常需要使用化学药品、试剂。生物修复法利用自然环境中的天然介质,包括动物、植物以及微生物对土壤中的污染物,进行降解、吸收,让其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变成生物循环体系的一部分,从而改善土地环境质量,实现修复目的。

二、污染土壤生物修复法使用优势

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方法拥有物理和化学修复法无法比拟的优势,其中包括:1.应用生物修复法修复污染土壤,基本不会改变当地环境的物理特性和化学特性,对当地动植物生长不产生影响,有助于当地生态环境的保护;2.通过生物修复法修复污染土壤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有机污染物的矿化;3.因为自然环境的生物多样性,所以在应用生物修复法修复污染土壤时,可以根据当地环境情况,选择最合适生物修复途径;4.因为生物修复法在修复污染土壤的过程中通常不借用外力或化学药品,所以成本较低;5.生物修复法能够用在各种生态环境的污染土壤修复工作中。虽然在生物修复法的使用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有时需要与另外两种方法同时操作,但是在学术界依然普遍认为,生物修复法是目前最有助于节省成本和保障环境可持续发展污染土壤修复方法[1]。

三、生态修复的原理与原则

(一)生态修复的原理

1.生物方法与物理、化学方法优化组合原理

在土壤污染的实际情况中,多数都属于复合型污染。这种污染由于污染物结构复杂、多样,单一的生物修复法并不能及时有效的对这种污染物进行处理,这时就需要结合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制定组合式的土壤修复方案。上文已经讲到,在污染土壤的生态修复过程中,生物修复法起到的作用十分重要,但在具体的修复作业当中通过联合式的修复方法能够对土壤污染起到更加显著的修复效果。比如,传统的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过程中,通常会用到生物修复法中的植物修复法,对土壤中的重金属成分进行吸收和富集。但是由于土壤对重金属存在非常强大的吸附性,导致植物修复法作用时间往往非常漫长,所以效率不是很高。但是在植物修复法的使用前通过鳌合剂的释放,降低土壤对重金属污染成分的吸附作用,让重金属具有更高的游离性,能够帮助植物对重金属粒子的快速吸收,提升土壤污染的修复效率[2]。

2.激活土壤生态系统自净化功能原理

土壤与依靠土壤生存的植物与微生物之间通常存在对外力污染物的循环净化作用,它是一种强大又富有活力的过滤器,正常情况下能够保障土壤环境的健康良性发展。生态修复污染土壤的作用就是在这种过滤器因为负载过重而失去净化能力的时候通过一定方法,让土壤生态系统的自净化功能重新运作起来。

(二)生态修复的原则

1.整体优化原则

在现代生态学中,整体优化原则拥有协调性、高效性和稳定性三重意义。通过对不同土壤修复方法的有机结合、合理应用,体现了生态修复法的整体协调性。生态修复的高效性体现在能够实现对资源的高效利用,具有能量消耗低和操作周期短的优点。生态修复法的抗逆性和抗冲击性是其稳定性的一种具体表现,另一种表现在对当地环境的无害性和安全性[3]。

2.循环再生原则

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加快了资源的消耗速度,目前社会上普遍使用的煤矿、石油和天然气等资源都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如何寻求循环再生可持续利用这些资源的途径将是人类未来生产生活中必须要考虑的问题。因此在污染土壤的生态修复作业中,人们对于土壤的修复目标不应该是单纯的清除或降低污染物的毒性和有害性,而应该更加积极的寻求恢复土壤生态服务功能,实现土壤循环利用的修复方法。

结论:综上所述,生态修复技术对于我国治理污染土地、恢复受污染生态环境以及创建健康可持续的土地发展体系都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是国家提倡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体现。可以预见,随着我国生态修复技术体系的逐渐成熟,国家土地土壤环境将会因此得到质的提升,真正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提升国家公民的生活质量和水平。

参考文献

[1]李华娟. 吉林省典型煤矿区废弃地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及豆科植物修复效应研究[D].吉林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