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关于体育的手抄报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关于体育的手抄报范文1
我打算和我的好朋友林鑫、付浩翊一起合作。林鑫擅长画画,付浩翊字写的特别的棒,我组织能力强,能与他们很好的沟通。我对他们说:“我们好好的合作,把大奖搬回家。”他们都说“耶!”
我们三个一起讨论出什么内容的时候,产生矛盾了。林鑫说要出一期关于海底动物知识的手抄报,付浩翊说要出一期漫画的手抄报,我想出一期关于体育知识的手抄报,到底听谁呢?我们激烈的争论着,各自说明自己的理由。最后我说:“我们都喜欢篮球,都特别喜欢姚明,为什么不出一期有关NBA内容的手抄报呢 ?”他们同意我的意见。我布置他们晚上回家去查找手抄报的资料,作好各项准备工作。
星期六小记者班开始上课了,我们先拿出美术纸准备排版。我们在纸画上了好多线!你可能会问:“画那么多线干什么,不是很难看吗?”那你就大错特错了,哼!我这是为了让字写漂亮哩!我们又在上面一条“分界线”把纸分成了两半……排版终于完了,看看别人的成果,再看看自己的成果。我们的脸不由得从阴转晴。
关于体育的手抄报范文2
简单的感恩节手抄报内容大全(四年级以下)
感恩节手抄报内容
感恩的相关名言
1、用真诚浇灌友谊;用感激浇灌亲情。
2、我们可以通过感恩的桥梁,走向光明的未来。
3、忘记别人对不起你的,记住你对不起别人的。
4、不会宽容别人的人,就不配受到别人的宽容。
5、心中常存感激,心路才能越走越宽。
6、不要总是数着自己付出了多少,要记住从别人那得到了多少。
7、精彩完美的人生,是怀着感激的人生。
8、心存感激的人,整个世界都是光明的。
9、学会怀抱感激,才会有人生的信念,生命的动力。
10、会感恩的人,才懂得珍惜;会珍惜的人,才能够快乐。
11、感激是扇没有上锁的门,不需要钥匙便能打开。
12、百年轮回千年等,他世不做陌路人。物事人非性已改,依旧不泯养鱼恩。
13、心灵的花朵需要永爱来浇灌,感激的世界需要用真情来装点。
14、让感激的射线延伸到浩瀚的苍穹,在人们的心中留下一道永恒的记忆。
15、为他人弯腰,拾起善意的心情;为他人着想,换来真切的感激。
16、虽然你忘了给我翅膀,但您教我用理解飞翔。
17、感恩的心是由无数次伸手感化而成,伸出你的手,感化别人的心。
18、登高山之巅,勿忘父母情;入成功之道,切记恩师意。
19、用感激的心去赢得微笑,用幸福的微笑去面对人生。
20、回报所有的施予,包括痛苦;感激全部的幸福。
关于感恩节的由来
感恩节主要是为了表达对上帝的感恩,当清教徒们在艰难的环境中得到祝福的时候,他们没有忘记这是上帝的恩典,这是上帝的眷顾。所以特别的为了献上感谢,而有了感恩节。
感恩节作为美国一年一度的全国性节日,是从1863年10月3日,亚伯拉罕•林肯总统做了“感恩节宣言”后开始的。到了1941年,国会动议案把感恩节日期改为11月第四个星期四。现今,感恩节已经成为一个普世性的节日。
感恩节的习俗:
关于体育的手抄报范文3
英语课本是学生学习英语的基本载体,但阅读材料过于大众化,数量有限,内容相对稳定,更新较慢。因此,学生很难对语言本身以及语言现象有浓厚的兴趣,语言的载体功能也就被弱化了。相比较而言,英语报刊以其题材广泛新颖、信息量大而成为课本以外的辅助课程资源之首选。将英语报刊阅读引入课堂,能够有效弥补传统课堂英语教学的不足,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英语报刊的教学优势
目前,市面上适合中学生阅读的英语报纸很多,具体来说有以下特点:
(1)时效性强,题材广泛,信息量大。报刊紧跟时代步伐,对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体育及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等各方面进行及时报道,且信息量大;并能迎合现代生活节奏,突出话题阅读,在学习和生活之间搭起了一座桥梁,是训练中学生更新知识结构、提高英语阅读能力的好材料。
(2)地道的语言,多样的形式。报刊文体多,语言鲜活、通俗,词汇丰富、富有感染力、难易适中。既有语体正式的评论、社论,又有人物、事件特写等文学性语言比较突出的文章,还有幽默小品、连环漫画等涉及俚语、俗语的各种非正式文体。
(3)多彩的栏目,丰富的内容。报刊是把个人、国家、世界联系起来的纽带,是社会舆论的工具;文章涉及热点新闻、时事之窗、校园生活、娱乐天地、明星聚焦等中学生喜爱的内容,有“国内外新闻”、“文化与体育”、“校园生活”、“开心驿站”等栏。
二、英语报刊阅读在教学中的应用
1、课前预习积累
课前,教师首先要游览英语报刊的重要版面和各个栏目,以便对该期报刊内容有一个整体的把握。拿到报纸后,教师根据学生原有的基础、兴趣爱好、学习风格等选出语言难度适中、内容贴近学生生活的文章,布置学生做好预习工作。预习内容包括:(1)五位Duty Report的同学要查阅资料,准备好下周的展示;(2)每位同学对教师所选文章进行阅读和摘抄;(3)选择三篇左右的文章进行口头概述,概括文章中心内容或可以写成读后感;(4)选择一至二篇趣闻、美文或者Star Talk 等短小精悍的文章进行笔头翻译,课上交流。
2、课内导读展示
教师利用每周一节的读报展示课,对学生的读报效果进行评价,做到有布置有检查、有学习有评价,以此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同时也有助于及时反馈阅读中存在的一些不足。另外,实施有效的评价对学生的表现会起到 良好的激励作用。课内导读的作用在于引导学生克服词汇难关和掌握相应的阅读技巧,提高阅读的速度和效率,更在于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和求知欲。
3、课后自主探究
除了所选的文章外,报刊的其他部分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主阅读,而不作统一要求。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教师应鼓励他们自主阅读余下的报纸内容,拓宽知识面,让订阅的报刊得到高效的使用。对于英语基础较差的学生,教师只要求他们完成课上所要求的学习任务即可。
三、英语报刊阅读的教学策略
尽管英语报刊阅读以学生课外自主阅读为主,但是教师对学生的导读也是非常必要的。教师可以根据英语报刊的特点,指导学生进行阅读活动,从而真正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在教师的导读中,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是英语报刊阅读教学的关键。
1、English Every Day
每天课前值日生在English Every Day的宣传栏里贴上从报纸上摘抄的句子的便签,句子要求简短、诙谐、励志、富有哲理。学生课闯背诵这些句子,教师利用课上一分钟进行背诵抽查。很多学生对宣传栏里的句子情有独钟,在制作小便签方面也下了工夫。每天积累一个好句子,对培养学生的语感有很大的帮助。
2、Duty Report
学生从报纸上选择自己喜欢的文章,上网查阅相关的背景资料,对报纸上的新闻内容进行拓展,然后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思维,以讲故事、诗歌朗诵、短剧表演、脱口秀、电影配音等方式进行Duty 考Report。在实施的过程中,教师对每个学生的表现给予评价,表扬优点,指出不足,让其他同学做到有所借鉴。
3、读报积累本
教师鼓励学生平时阅读报刊时把自己感兴趣=砌、的词汇、句子和段落摘抄下来,然后教师可以定期 田[在课堂上给出时间,让学生把自己摘抄下来的词、句、段落或者读后感分享给班上的同学。每学期期末评出几份优秀的笔记予以嘉奖,以此激发学生们摘抄的积极性。
4、报刊知识竞赛
教师定期总结每个阶段英语报刊的新闻信息,然后在班上以知识竞赛的形式检验学生的读报情况,比如看图说话、选择填空、判断正误等。这样既考查了学生的知识积累,也检验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5、单词速记比赛
让学生总结报纸里出现频率较高的词汇,然后一进行认读检验或者英译汉等形式的竞赛,并评出一二三等奖,予以一定的奖励。
6、手抄报比赛
关于体育的手抄报范文4
关键词:教学资源;美术;有效利用;校本课程
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作为美术老师,不仅需要发现美的眼睛,还要有发现美术教学资源的慧眼。美术课程标准中对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建议有:拓展校外美术教学资源;充分利用自然和社会文化资源以及积极开发地方美术课程资源。因而,作为美术老师要有“生活处处皆美术”的意识,积极发现生活中可利用与开发的资源,大力开展美术课程开发与美术综合实践活动。
在教学实践中,我整合利用学校、社会的各种美术教学资源,尝试开发具有实践性、综合性、可选择性的“校本”课程;开展一系列的美术综合实践活动。以下是我所尝试的一些方法与案例。
一、挖掘校园周边环境资源,教学形式呈现多样化
校园周边环境资源中有丰富的美术文化资源,它们以各种方式广泛地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如何识别并将校园周边美术文化资源加工转化为美术文化课程资源,是我要思考的问题。根据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寻找学生乐于接受的教学途径,培养他们对校园周边美术文化资源的兴趣,改变学生对美术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实践中,我通过教学实践性原则:“凡是能在生活、生产现场进行的课程一律到现场去,尽可能把课堂搬出教室走进社会。”
1.组织室外写生
组织室外写生的教学形式主要针对的是生活中肉眼可以看到的涉及历史、自然、文化的美术资源,又能满足教学实际条件的一种教学。
从这种教学形式看,学生走进生活对景写生,有利于在真实情景中感知对象,教学过程更加充满活力,这种方法很简单也很受学生的欢迎。
案例一:《家乡的桥》一课的教学片段
我在上小学浙美版第六册《家乡的桥》一课的时候,我带学生出去写生,画学校周边的廊桥。庆元有很多的廊桥,庆元的木拱廊桥古朴而优雅,它为教学提供了很好的条件。学生很兴奋,也很珍惜写生的机会,他们用各自的方式认真画着自己熟悉的桥。在视觉表现的过程中,我不刻意要求具体的单一表现技法,使他们不做图像的模仿者,使学生在多样化表现方法和自主探究中快乐地作画,因为人在快乐的情境下更能迸发出潜能来。课后,让学生去了解这廊桥的历史,去了解庆元到底有多少廊桥,它们有着怎样的传说故事。让学生进一步感知其文化内涵,并要求在了解情况后再次整理写生的画,画出富有人文气息的作品。
第二堂课上,一学生说:“老师我还真没想到,我们这小小的庆元会有这么多生动有趣的廊桥,还有这么多与廊桥相关的美丽传说。”我便让学生交流他们的调查发现,学生兴奋地说出自己的调查结果,有的说“如龙与来凤的故事”,有人说“咏归桥”咏归二字之由来,通过交流,学生惊奇地感受到平凡事物也有深刻的一面,以前只是没去发现而已。从而使学生能学着关注身边的事物,学着去了解乡土美术文化,从而提升了学生热爱乡土艺术的情结和热爱家乡的情感。
2.现场人物访谈
现场人物访谈教学的教学形式主要是让学生感受风土人情、民间故事、文化习俗等方面的内容。让学生感受、表现的侧重点为非物质艺术文化资源,它存在的主要形式是以人们口传方式为主的。由于这种文化资源存在形式的特殊性,因而受较大的时空限制。于是我就引导学生在艺术采风中,对民间老人和艺人进行现场采访,从而让学生感受到这古老的民间文化,然后根据学生生活启示,发挥他们的想象进行视觉表现。我发现这教学方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美术素养,更锻炼了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案例二:现场访谈庆元木拱廊桥师傅吴复勇
吴复勇是庆元县松源镇大济村人,是位颇具传奇色彩的民间工匠,他也是目前庆元县比较年轻的、能建造大跨度木拱廊桥的师傅之一。学校离大济村很近,组织一小部分的学生现场访谈,还有些学生问了吴师傅的收徒条件。吴师傅说:“能拿大斧、大锯,熟练掌握刨、劈等基本功;能吃苦耐劳,有强壮的体魄;要与其投缘,头脑要灵活,悟性要好。你们啊,还太小呢,现在的任务还是先好好学习吧!”通过这样的访谈,让学生能进一步认识到家乡的廊桥是我们的宝贵文化遗产,要为保护这份宝贵的遗产尽一份心、一份力。
3.实地参观活动
在学校里,我通过努力组建了学生美术社团。在客观条件允许下,每学期组织一两次活动,带他们参观博物馆、展览馆、美术馆,及民间艺术较为集中的地方。
该教学形式很大程度上受条件的限制,局限于部分学生参加,我以点带面,让部分学生参加此类活动。活动后,我把活动的情况在学校的橱窗进行宣传,利用教学的辐射功能。同时,我鼓励学生以班级为单位,组建小组的形式自行组织参观活动,并要求通过各种方式记录下他们参观考察的成果。
案例三:参观“庆元香菇博物馆”和“廊桥博物馆”
近几年来,随着县里的发展,我们多了两个博物馆,香菇博物馆与廊桥博物馆,馆内不但有很多家乡历史性的内容,也有外地名家和本地艺人的美术作品,尽可能地创造条件,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一方面让学生欣赏优秀的美术作品,另一方面了解我们家乡发展的历史,了解香菇与廊桥的历史!不仅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更让学生在这一活动中感受家乡的美,感受到生活中的美,原来美无处不在,只是我们忽视了而已。
学生通过实地参观活动,寓教于生活,无形中学生增长了见识,培养了对乡土文化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这种美术教学形式,活动筹备和组织的事务很烦琐,要考虑很多细节的问题,特别是安全问题;同时,还需要我们准确把握民间活动的信息。
4.举办专题讲座
现场人物访谈、实地参观活动是部分学生参加的活动,受客观条件的限制较大。而专题讲座可以通过各种渠道收集大量的资料,精心制作教学课件,面对全体学生广泛开展。在这方面,美术老师制作出了《不一样的精彩――版画欣赏》《走近百山祖》《大济花灯》《庆元的方言魅力》等教学案例,与大家资源共享,我便在学生中开展专题讲座,使学生较系统地了解到乡土美术的艺术特色,真切地感受到乡土美术文化的内涵、艺术美感及他们肩负的保护乡土美术资源的使命。美术广泛存在于我们生活的道理。
二、依托校园环境资源创设展示才艺平台
学校是教书育人的重要场所,拥有丰富的智力、物力等资源。根据课程资源的功能特点,一般把课程资源划分为素材性资源和条件性资源。学校的黑板报、镜框、橱窗、宣传栏以及各种设施设备等都属于条件性资源。它们虽然不是形成课程本身的直接来源,却与课程有着紧密联系。合理地开发利用校园内的条件性资源,在校园中开展了系列美术实践活动。
1.策划美术实践活动
从学校的实际出发,按美术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美术教科书的内容安排,并在部分学生中展开调查,了解学生最感兴趣的美术实践活动是什么,然后进行具体策划和实施方案。通过调查,其中“学校艺术墙”设计方案最受学生的喜欢,于是我们开展了“学校艺术墙”设计制作活动。
案例四:“学校艺术墙”设计制作的具体实施方案
(1)前期准备。
首先粉刷墙体:选择综合楼走道的墙;其次确定主题:以“国粹”和“春”等为主题;再次组建队伍:在四、五年级各个班级中,通过自愿报名的原则,组建二十支由5~10人组成的队伍;最后规划方案:师生共同规划,以学生为主体的,做到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制订详细的行动活动方案。
(2)具体实施。
首先设计图稿:在规定的时间里,每组学生分两小组绘制2份设计图,通过集体讨论,交换意见,确定正式图稿(教师参与)。
然后绘制作品:画面用丙烯颜料上色,这由学校统一购买。时间安排是统一和分散穿行,一般利用学生放学时间和星期六休息时间。
(3)后续工作。
记录访谈:主要针对活动实践行动本身、活动过程以及结果作品呈现时全校师生的评价和影响力,以及对美术教育的本质和工具的认识。
整理分析:对各类信息进行整理、研究和分析,并针对存在的问题,师生共同研究,调整并改进,完善行动方案,为下次实践活动提供借鉴。
利用学校条件资源,创设学生展示才能的美术实践活动,这就像杜威指出的“从做中学”的原则,使学校所施加于它的成员的影响更加生动、更加持久并含有更多的文化意义。
2.依托校园,发现素材
学校有很多有趣的题材,就在我们的身边,学生熟悉它,了解它,却没能发现它的美,我们美术教师要有敏锐的眼光,善于发现身边可利用的教学资源,并运用到教学活动中去。
学校的绿色走廊,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作为一个合格的美术教师,千万不要对身边的美术视而不见,而要教会我们的学生,学会发现身边的美丽。教师善于在校园内,发现美术教学素材,让孩子们发现身边的美,留住身边的美。以绿色走廊为依托,开展了《绘制兰馨》现场写生教学,收到了好的效果。还有学校的大课间,有一项很有特色的体育运动,就是我校特有的“香菇功夫”,让我们的孩子去画功夫,从中体验美术给我们带来的“惊喜”!
3.创建班级美术文化
(1)我们学校的学生大部分是来自农村的孩子,也是一所新建的学校,学生的家庭环境很少能给予他们美术素养上的影响,于是,我们因地制宜进行创建班级和校园美术文化活动,让简陋的教室营造出艺术的气息,用美术特有的方式装点教室空间,营造一种艺术氛围。主要做了两个方面的尝试。
一方面向学校提出建议,定制画框:给各班级定制大小不一的画框,我和学生一起将学生的优秀作品予以装裱和悬挂,并定期更换作品。
另一方面发动各班的班委,创计和制作班级艺术宣传栏:内容主要是关于一个画家的手抄报和一部分优秀习作。
(2)课前三分钟。
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课前学生上讲台介绍一位画家或艺术流派。学生按学号的顺序轮流,准备的时间是一周,每次是两位学生共同准备。其中一学生课前上讲台讲述画家的生平和艺术特色及代表作。同时,要出一份关于介绍内容的手抄报,并注明讲稿信息的来源,给其他同学深入地了解画家提供便利,手抄报当作一次作业给予打等级分,并记录在成绩册上。并将手抄报作品进行展示,培养了学生美术绘画方面的技能,更培养了学生对美术的兴趣,艺术栏又能起到很好的装饰作用,给教室增添了艺术气息。
各位老师,美术课程标准中提出“充分利用自然环境的教育资源,扩展生活和学习的空间……”教学中,如何合理开发和利用潜在美术教学资源,并将潜在的美术教学资源转化为美术教学的“活教材”,形成美术教学特色,让学生快乐地学习美术,有效地学习美术,是一个教学的大课题,是我继续要努力的方向,是我作为一名美术老师永远要做的功课。
参考文献:
关于体育的手抄报范文5
关键词:熏陶 感染 兴趣 实效
阅读能力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语文基本能力。培养学生阅读能力,长期以来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近几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呼声日益高涨,关于阅读能力的考查越发受到重视。而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课外阅读可以提高小学生学语文,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从小培养他们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对于以后的语文阅读教学具有深远的意义。
语文课标极力提倡学生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要让学生有—个良好的阅读习惯,先要有意识地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把他们引向书海,我们教师要像牧羊人一样,把他们带到最肥沃草地上,让他们尽情地享受。
一、教师率先垂范,熏陶学生
如果教师是个不爱读书的人,怎么会培养出爱读书的学生来呢?要让学生喜欢阅读,教师首先要喜欢阅读,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贫瘠的阅读,使教师在专业知识上无法进取。因此,教师首先要阅读教育专著,养成坚持阅读的良好习惯。其次,作为语文教师,扎实的语文功底与人文底蕴也离不开大量的阅读。这样,就能让学生从你的言谈举止中感受知识的魅力。
再者,教师要阅读学生爱读的书籍。了解学生所读的书,知道学生喜欢什么样的书籍,能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适合学生阅读的书籍,教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和他们一起阅读,再选择学生感兴趣的内容进行阅读指导或推荐阅读。然后进行交流。也只有这样,在与学生交流读书感受的时候,师生才会有“共同语言”。
二、营造书香校园,感染学生
建立班级图书角。这是培养小学生阅读兴趣的有效途径。每个学生的书可能很少,我们可以动员学生把个人收藏的图书存入书架中,组织学生交流借阅。《课程标准》中向我们推荐了一些适合小学生阅读的各类图书和报刊,如果让某一个学生买齐这些书恐怕不容易做到,我们可以动员学生每人买一部分,然后放在班级书架上,轮流借阅。这样每个人只花一点钱就可以看到很多书,大大增加了学生的阅读量。教师在图书的选择上要注意选择适合学生阅读的读物,并注意结合课文内容和平时的各项教育,收集相关资料,在力求扩大阅读面的情况下,引导培养阅读兴趣。学校、年级、班级开展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如组织读书知识竞赛、查阅资料比赛、朗诵会、故事会、读书报告会,举行读书笔记展览,手抄报、剪贴簿展览等,既检查学生的阅读情况,巩固了阅读成果,可以达到互相交流,激发兴趣,让大家对所读的的书本有共同的感受,还能各抒己见,把读与写链接起来。
三、利用故事情节,吊足阅读兴趣
课外阅读是自由的阅读,从严格意义上说应该是一种独立的学习形式。但茫茫书海,学生怎么读才最有实效?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教师要不断探索生动有趣的教学形式,精心地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才能激活学生的“阅读期待”。
教师要选择故事的或其它适当的时候突然停止,让学生想象故事的发展,或在讲较长的故事时,到精彩处突然停下来,让学生课后自己去阅读,过几天再继续讲述或由读过故事的孩子续讲。另外,教师要根据不同的课外读物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方法向学生推荐阅读,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故事情节生动有趣的作品,可以选择其中最精彩的情节讲给学生听;语言优美、适合积累的文章,可范读或朗诵其中的片断;而对于一些知识类的文章或书籍,则可以通过作品中学生感兴趣而又不太了解的知识的介绍让学生产生想读书的迫切心情。一位老师在推荐著名作家张天翼的经典童话《大林和小林》时,选择书中最精华部分和学生一起走进文本,运用“卖关子”策略,不断设置悬念,一个悬念被聪明的孩子解除后,又自然引向另一个悬念,环环相扣。孩子们的胃口吊得足足的,兴趣激发得浓浓的,大有一读为快之势头。这样充分激发孩子们阅读的欲望。
四、选择合适的图书
要培养学生的阅读
趣,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选择合适他们而他们亦感兴趣的图书。课外阅读益处多多,但开卷未必有益。别林斯基说得好:“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比不读还要坏。我们必须学会这样一种本领,选择最有价值,最适合自己所需要的读物。”时下出版物众多,鱼目混珠,所以指导学生正确地选择课外读物非常重要。因此,要对拟推介予学生的图书加以甄别,既不能内容较深,语句枯燥,又不能简单肤浅,令学生读之无益。总体而言,应把握以下几方面原则:1、思想健康;2、充分考虑学生的各方面差异;3、有趣味性;4、注意阅读的广度。
五、提高学生的阅读热情
在美国,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成为了政府工作的重要部分,其中一种方式是定期邀请著名职业体育明星到学校与学生一起阅读有益的书籍,较好地利用学生的崇拜心理去提高其阅读兴趣。一方面,我们可以借鉴美国的模式,另一方面,可通过在学校组织针对阅读的集体活动,如我们可开展一些读书心得交流会、朗诵比赛、讲故事、猜谜语、读书经验交流会等活动,让学生有施展才能的机会,也让学生通过彼此之间的比较与竞争提高阅读的兴趣;另外,也可以采取手抄报和手抄小杂志的方式,让学生大量阅读课外读物,然后再对所读知识进行选择、编辑、抄写、插图,并能提高其选择及加工信息的能力。
六、提高课外阅读的实效性
乌申斯基说过:“人的好行为习惯就像是在银行里存了一大笔钱,你可以随时提取它的利息,享用一生。”而林语堂先生在谈读书时说,“一个人读书必须出其自然,才能应受读书的乐趣”。这里的“自然”应该就是喜爱读书的习惯。因此,从孩子入学开始,教师就应培养孩子喜欢读课外书的习惯。而习惯的培养,要从阅读学生喜爱的童书的习惯开始。
关于体育的手抄报范文6
2016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总结一
自开展经典诵读活动以来,学校高度重视活动的实效性,周密布置,精心安排,提高教师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使全体教师能够积极组织,引导学生们对中华传统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形成了人人读经典,书香满校园的喜人景象。现将活动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提高认识,明确活动重要意义。
通过召开全体教师会和班主任会议,与教师达成共识,使全体教师认识到:中华经典诗文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人生智慧和民族文化精髓,通过深入开展经典诵读活动,使学生们能够了解、熟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发他们对祖国语言文字和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热情。并通过教师基本功大赛,提高教师品读国学经典的能力,提高教师指导学生开展诵读的水平。每位老师都认识到,通过诵读经典,学生的语文水平、审美能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能力等各方面都会得到普遍的提升,而且优秀的传统文化对于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的形成会产生积极的作用,是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具体措施。学校德育工作、少先队与各班级要结合实际,多层次、多形式的开展经典诵读,把经典诵读与感恩教育、礼仪规范教育等主题教育活动结合起来,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增强活动教育效果。从而使每个学生都能读圣贤书,怀天下志,立君子品,做博雅人。
二、营造良好诵读氛围,激发学生诵读热情
学校充分利用楼道和教室的空间,用诗文、诗画的名言佳句装点教育墙壁。悬挂学生的诗文书法作品,举行书法比赛。教育环境体现班级特色,重在展示学生阅读经典的活动成果,包括读后感、手抄报等等。鼓励学生家长为孩子订阅报刊、购买图书,建立小书柜。大力宣传,营造浓厚的诵读氛围。每天定时朗诵,让学生感其声,领其情,通过系列活动,营造浓厚的诵读氛围。
二、科学整合安排时间,确保诵读活动扎实开展
学校根据书香校园建设工作,结合学校的作息时间安排,坚持做到让学生每天诵读时间在20分钟以上。为此,语文教师在日常教学和班级管理中合理穿插安排。即每天利用晨诵和午读时间,检查学生的诵读进度,总结交流诵读的经验,更可以开展有趣的诵读活动。
三、灵活运用多种诵读形式,有效提高诵读成效
为了提高学生诵读的积极性,避免单调枯燥的背诵,学校采取多种诵读方式穿插其间,例如:师生对诵、男女生对诵、接龙读、擂台诵、诗词诵读大比拼等生动活泼的愉快形式;有时还积极引导学生经典诵读手抄报,融诗词、绘画、书法于一体;有时也指导学生在课外游戏中借用琅琅上口的诗文诵读。本学期还开展了经典诵读活动,此次活动得到了家长们的认同与支持,让孩子和家长一起背诵,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有机结合。这样,既巩固和传播了经典文化,又提高了学生诵读的兴趣。
2016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总结二
一、指导思想:
在全面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有利于不断深化学校文化建设内涵,促进师生共同成长;有利于推动构建书香校园的进程,引领和促进师生回归传统文化、建设精神家园,使取法乎上、阅读经典成为师生自然的生活状态,为加深师生文化底蕴发挥积极的作用。
二、具体措施
1、诵读经典的时间:每周的经典诵读课、每节课前一两分钟、每天放学的路队上、每天中午快上课时间十分钟以及每周五的早读时间。
2、具体做法:
学校利用了两块黑板,或用诗文,或用诗画,或用学生亲笔书画的名言佳句妆点学校的走廊、墙壁。教室环境也要求体现班级特色,除了诗画、诗文,每个班级都辟有诗园,内容多是学生阅读古诗文的活动成果,有古诗书法展、有读后感,还有手抄报等等。
(1)课前放学一吟,熟读成诵。为减轻学生背诵负担,倡导见缝插针,积少成多的诵读方法,号召各班充分利用每天课前一两分钟时间,开展课前一吟活动,做到读而常吟之,学而时习之。要求每班选一名班级诵读长,每周将一首诗抄在小黑板上,原则上每周更新一个内容,如果背诵的快,也可以加快更新,诵读长带领大家课前诵读,直到上课铃响;每天中午放学的路队,让孩子们背着古诗出校园。无论是课前还是课后吟诵古诗都有一个很大的好处,在纪律上,可以减少学生的吵闹。回家后还有家长带领孩子的亲子诵读.
(2)广播领路,配乐美读。在每周的红领巾广播中,在中午规定一个时间段进行诗文诵读,每周选一个班为诵读班,每天由这个班级一个至两个学生按节律朗读的要求,配乐诵读一定数量的古诗,这不但培养了学生节律美读的能力,而且使学生受到了美的熏陶,可谓一举两得。
(3)板报介绍,提供资料。在每期的校园宣传栏里,都刊出一首古诗(词),并提供背景材料和诗词析义,供学生阅读、赏析、评比。在班级也进行手抄报的展示和评比活动,可以配画,配字等等,训练学生,加深理解。
(4)充分利用各种学科进行经典诵读。
语文教师:读经是最好的语文教育,经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只要学生能熟练背诵,里面的意思自会理解。语文教师不仅要担任每周的诵经课,平时还要指导好学生的诵经活动。
音乐教师:利用音乐课对学生进行经典诵唱,学校红领巾广播站配套跟上服务。
体育教师;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利用体育课游戏的形式对学生进行边诵唱边活动的指导。
美术教师:抓住契机对学生进行中华优秀文化的艺术熏陶,把我国最有名的书画作品引入我校,感受我国文化艺术的魅力。
班主任:负责该班经典诵读活动的协调和成果检测工作。
(5)引导父母子女一起诵读,增进亲子感情,提升家庭文化品味。
三、存在的问题
1、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对朗读的要求还不够达到。
2、学生的背诵,还需要老师进行指导,以不至于学生死记硬背,而增加学生的负担。
3、教师对诗歌的背诵还不够。
四、改进的措施
1、加强对老师的培训,要求教师和学生共同背诵古诗。
2、对学生可以把这项内容设为作业,使学生每天按时按量完成。
2016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总结三
中华古诗文是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开展经典诗文诵读影响深远,这项活动对于进一步加强学生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陶冶情操,培养审美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具有深远的意义。 2010年,我校将诵读中华经典,打造书香校园确定学校办学特色,申报了省级《诵读国学经典古诗文 传承优秀中华文化》的课题。从开展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活动以来,这项活动以其深厚的内涵,活泼的形式,独特的魅力,春雨般无声地滋润着孩子们的心灵,为每一个学生的成长提供更大的自主空间与个性空间、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为师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了崭新的平台,逐步形成鲜明的书香校园特色,使我校办学品位得以不断提升。
一、建立机制,推进课题实验的有序运作。
1、建立课题实验的保障机制 (1)、组织保障:组成了由省县教科研专家为顾问,学校分管教学副校长为课题组长的经典诵读领导小组,直接指导各年级组的经典诵读工作,统筹领导课题的实施。(2)、师资保障:学校充分利用现有的师资力量,整合教师队伍,选拔一些语文教学经验丰富、有一定文化底蕴的教师担任课题组成员,组建了一支业务精湛的课题实验团队。(3)、制度保障:学校制定了《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实施方案》、《经典诗文诵读检测方案》、《经典诗文诵读要求》等课题实验的管理制度。(4)、环境保障:设立校园广播室,开放图书阅览室,安装大电子屏幕,开设班班通校园网络,购制国学经典诵读配音光盘。(5)、经费保障:学校将课题实验所需的经费投入纳入了学校年度预算,及时购买有关设备、书籍、音像资料,为课题实验工作顺利开展提供资金保障。
2、建立多层系统的管理机制。一层以教导处为龙头,选出骨干老师组成课题组成员,共同探讨实验出现的问题;二层以科研处为依托,具体负责实验工作,整体调控课题实验,坚持每天按时检查,每月公布各班诵读情况,每学期结束考核,要求人人达标;三层以班级为中心,推动课题的研究;四层依托家庭,定期从校外反馈诵读经典活动结果,确保课题顺利高效开展。为了确保经典诵读正常开展并取得实效,学校制定定查树的督查办法。定就是规定每个班级坚持做到每课一吟(各班语文教师坚持课前5分钟的诵读经典诗文的训练),每日一赏、(每天早餐时欣赏经典古诗文十分钟),每周一导(每周三国文课引导学生鉴赏优秀诗文)。查指的是规定各班黑板报设有每月一书,每周一诗,每日一句专栏;要求红领巾广播站每周推出一诗进行赏读,班级周周考核每周一诗。学校不定时对各个班级每天诵读情况进行专项检查,通过现场检查,定期反馈各班学生诵读经典活动的现状,保证诵读经典诗文的质量。树就是树立典型,在全校范围内介绍经验和展示成果,使全校诵读经典活动向良好方向发展。
3、建立合理有效的评价机制。(1)、推行古诗文背诵评级制度。学期初课题组制订出各年级学生每学期必背和熟读经典诗文数量要求,期末以古诗考级的形式对全校各班学生背诵古诗文情况进行检测,语文教师组织申报,对古诗文背诵达到不同数量的学生分别授予小学士、小硕士、小博士等荣誉称号,并张榜公布,发给证书、奖品。(2)建立每期检测制。每学期末对全校各班学生背诵古诗文进行检测,对达标和超达标的班级授予古诗文诵读先进班并对相应班级的辅导老师进行物质上的奖励。
二、营造氛围,努力创设良好的课题实验环境。
1、用经典丰富校园文化。为了配合课题组开展诵读活动,我们精心布置校园的环境,让校园每一片风景,每一个角落,都点缀着人文景观,弥漫着浓郁的书香,使学生走进校园到处都可以感受到由书香形成的视觉冲击和精神陶养。教学楼每层楼的主过道、走廊墙壁上悬挂张贴一幅幅图文并茂的古诗文配画、经典词句以及关于读书的名人名言、标语,成为散发浓郁人文气息的书香走廊。校园一侧,一道百米文化墙,先秦诸子八家的画像、经典名言陈列其上,渲染了校园文化氛围。
我们还提倡让班级的墙壁充满书香,让班级诗意盎然,成为学生的精神家园。各班都建立了有自己特色的经典诵读乐园和经典知识角,内容是展示学生阅读古诗文的活动成果,包括古诗文书画展、经典诵读手抄报等等。
2、用经典丰富学生生活。 在我校,经典诵读已经融入到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渗透到学生生活的每一个时段,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学校红领巾广播站开设经典诵读栏目,每天早晨定时播放古诗配乐朗诵,让学生感其声,悟其情。每天中午和晚学后,通过大电子屏幕可以欣赏到《千字文》、《三字经》、《弟子规》等经典诗文视频,走进校园,常能看到几百名全托学生齐聚操场观看经典古诗文视频,齐声诵读的情景。
3、定期研讨,加强教师的培训学习。开展经典诵读,教师必须具备较丰厚的国学素养,我们要求从老师做起,身体力行,做好学生的表率,用自己的行动感召学生。学校每学期向老师推荐好书,要求每天坚持阅读。老师们还通过同伴互助的方式,让那些热爱古诗文阅读的老师带动身边的老师一起学、一起教,使教师培训工作落到实处。
在加强老师自主学习的同时,学校积极拓宽教师学习的途径。几年来,学校多次请省教科院刘合荣博士等省内知名专家来校作专题讲座。课题组老师远赴洪湖实小、武汉等多所学校考察学习,参加省市县举行培训学习及研讨会,常与县内实验学校相互借鉴学习。此外, 围绕古诗文诵读校内举行各类专题培训,如组织观看名师录像课,听古诗、文言文等教学研究课,开展古诗文课堂教学研讨课、古诗词赏析沙龙等,夯实教师的古诗文底蕴。
三、稳步实施,扎实推动课题实验的有效开展
1、保证诵读时间。为了确保每位学生完成每学期指定的背诵数量,课题组统一安排每天、每周的诵读时间,要求学生每天读经典的时间不少于20分钟,早晨利用班班通欣赏经典诗文,课前两分钟由班级古诗文吟诵小老师带着全班同学一同吟诵。为减轻学生背诵负担,倡导见缝插针,积少成多的诵读方法。每天老师都要布置相应的古诗文背诵作业,学生利用课后的时间,进行背诵。此外,每个班级每周开设一节古诗文鉴赏课,教师指导学生诵读古诗,通过配乐朗诵、角色表演等各种方式,促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对文章进行鉴赏,发掘经典诗文中的美好元素,达到诗文积累、学法引导、复习巩固的目的。
2、落实诵读内容。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认识特点,把诵读分年级有计划地进行,对不同年级背诵的内容做具体规定:一、二年级读《弟子规》《千字文》《小学生必背古诗100首》1020首;三、四年级读《三字经》《增广贤文》以及《小学生必背古诗100首》5080首;五、六年级选读《论语》、四大名著以及《小学生必背古诗100首》全部篇目等,让孩子通过长期诵读经典诗文,受到古典诗文的熏染,汲取民族文化的营养。
3、强化教师职责。指导学生开展诵读的教师是各班语文教师、班主任,由他们每天在固定的时间,组织学生诵读经典诗文,帮助学生弄懂诗文的读音、大意等。指导教师要按课题组制定的方案组织诵读活动,不打折扣,不走过场。
4、加强家校配合。通过召开家长会,给家长发放《致家长的一封信》,向学生家长宣传国学经典教育的重要性及学校开展国学实验的相关要求,与家长充分交流沟通,争取家长积极配合,做到校内导读,校外助读,以学校诵读为本,校外诵读为辅,鼓励父母与自己的孩子一起诵读,增长知识。
四、积极探索,丰富诵读活动形式
1、创新诵读形式。诵读经典课题的研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单调的诵读方法只会使学生丧失兴趣,所以我们努力创设情境,创设气氛,让学生愿读、乐读、争着读,把做游戏、表演、唱歌、跳舞融入其中,从各个角度帮助学生理解、学习经典诗词。在实验过程中,老师们创造性地开展诵读活动,总结出了多种适合学生的诵读方法,比如:联想画面记忆法、创设情景记忆法、归类及依法、配乐记忆法等,还通过诗句接龙、诗歌表演唱、古诗句对对碰等等,将平时的诵读内容形象化、生活化、情景化,用心灵去感悟经典、美文的魅力。
2、开展特色活动。每班每月利用国学课举办各种形式的比赛,比赛的形式丰富多彩,有小小擂台赛,经典诗文诵读比赛,经典诗文知识抢答,诵读表演唱,师生对诗,经典诗文书画比赛等。通过比赛,来达到复习巩固的目的。每个班级开设诗园园地,教师组织学生开展作诗绘画、改写古诗、活用古诗、欣赏古诗、创作儿童诗等活动,引导学生学以致用。欢庆儿童节、国庆节、元旦、春节时,各个班级开展了以诵读经典诗文为内容的庆祝活动。联欢会上,学生表演了相声、情景剧、形式多样,将古诗文诵读贯穿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以喜闻乐见、趣味横生的活动形式让学生直面经典,感悟经典。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让会唱的、会画的、会跳的、会诵的、会写的学生都有机会展示自己最亮的一面。学生在享受与经典为伴的吟诵乐趣中,得到启迪与熏陶。每年学校六一文艺汇演都会出现不同类型古诗文题材的节目,舞台上孩子们绘声绘色的吟诵,让人感受到了诗的意韵,《水调歌头》在英山电视台播出、《春江花月夜》上了英山县2010年春节晚会、课本剧《守株待兔》在今年的艺术节汇演中获奖。有的古诗配画,把人引进诗的意境:以古诗为主题的绘画作品《牧童骑黄牛》、《雪》、《回乡偶书》获省、县级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