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论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历史学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历史学论文

历史学论文范文1

一、“学参”优化设计的提出

钱梦龙老师提倡“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为使学生乐学、会学并且学活、学实,教师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之自觉地获取知识,培养能力,进行思想和情感上的自我教育。因此教学改革应体现创造为本、能力为魂,素质为先的宗旨。笔者以教学信息资料有选择地包容、吸取为核心,以激发教与学的自主性、创新性为基点,转变学生的学习方法和习惯为关键,追求教与学的可持续发展为归宿,符合教师要“加压”,学生要“减负”的趋势。教师先跳进题海,以大纲为纲,教材为主,教参为目,“学参”为辅,再让学生跳出题海,获得元认知知识,通过精讲、精选、精练,举一反三,熟能生巧。这样学生可根据自身特点,在“学参”帮助下最大程度地起到诱导、指正的作用以提高效率,变劳动密集型为智能密集型学习,走出片面追求分数结果的怪圈,把求知作为信息交流和自主探索的过程,让大家突破教材和课堂束缚,把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在知识的广阔天地中展示其能,实现分享学习,走出传统教学的狭隘圈子。因而提出了“学参”优化设计的轮廓构想。

二、"学参"优化设计的框架

“学参”是指教师在全面钻研大纲、教材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班级情况,对教材中每单位(课时、单元)的内容进行优化设计,作为辅助学生学习的参考资料。教师通过编篡“学参”来代替过去的教案与学案,使教案和学案合二为一,“学参”既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与教材相配套,但又不拘泥于课本或照搬于某一教学参考书,与授课进度相同步(课前发给学生并经装订成册,可滚动使用),便于学生预习、听课和复习,实现教师、学生、教材三者的贯通与互动,达到课内与课外的结合,使学与思、读与练相辅相成,做到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的融合。

“学参”大体框架包括下列项目:㈠“课时学参”包括⑴目标要求、⑵导学过程、⑶知识结构、⑷材料补充、⑸知识迁移、⑹作业练习;㈡“单元学参”包括⑴阶段特征、⑵学法指导、⑶主要人物活动、主要时间、地点、⑸疑难解释、⑹学习札记等,各课时结束以“单元学参”作总结,设置应灵活便利。其中“目标要求”包括基础知识、重点难点、能力和思想教育要求:“知识迁移”包括学科内纵横知识联系。特别是中外联系,显性尤其是隐性知识,及与语文、政治、地理等学科交叉综合运用,史论结合等:“作业练习”有常规题型(如5分钟随堂练习),也可以是开放性写作题,但侧重单选和材料解析题。“补充材料”包括相关原始史料、争鸣观点、典型例题、还附有相应参考书目、影视歌曲,名人名言等:“学习札记”由学生独立完成,其中可记录某些疑问、心得,还有自我设计试题,答题失误分析等,教师作定期检查。

三、“学参”优化设计的特点

提高历史教学质量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只有脚踏实地,有的放矢,其中“学参”的精心编写无疑只是一种尝试,。笔者对“学参”进行了长期酝酿、论证,在1999年已作初步实施。它与教参、学案和教案不同,主要突出之处有:

(一)、独创性,⑴结构不同:教参包含引言分析、教学目标、教学要点、教材分析、教学建议、练习提示、资料和注解等;教案包括教学目的、重点难点、教学过程、小结和作业等;学案由学习目标、知识结构、认识方法、技能训练等组成。⑵主体不同:教参由权威专家合作著写;教案由各位任课教师单独准备完成;学案由备课组教师共同编制。⑶对象不同:教参为教师服务,作备课参考;教案针对相应的学生,作授课蓝本,限于课内使用,不与学生见面;学案联系学生实际,公开在全年级统一使用。

(二)、针对性,目前制约中学历史素质教育的因素,除观念导向和学校客观条件外主套还有:①教师因素。不少教师的知识面狭窄,功底浅,对现代学术动态知之不多,而且教法古板,重教轻学,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习惯于满堂灌或照本宣科,知识承载量少,导致出现启而难发,启而不发的现象,因而师资的知识和方法尚待更新……②学生因素。在基础知识、技能欠缺和学习方法、习惯不如人意,学生对教师和教材过于依赖和盲从,处于被动应付状态,有被牵着走、喂着吃之虞,只知死记硬背,临时突击,一味猜题押题,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③教材和参考资料因素。由于课本体系陈旧,观点滞后,既无法反映国内外形势变化,也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更无法跟上日新月异的改革开放潮流,况且缺乏配套辅助资料精品,存在过多过滥,过偏过难,搞题海战术或雷同抄袭等弊端,辅导用书良莠不齐,无谓地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和选择的疑虑,因而“学参”的编写呼之欲出。

(三)、启发性,教学的首要任务是要学生形成浓厚的兴趣和掌握正确的方法,帮助他们去“发现学习”,培养“问题意识”,让学习者经历一个发现过程,让他(她)自己得出结论或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学参”的运用旨在透过表象深入发掘隐性的、潜在的知识联系,形成点、线、面的立体智能结构,这样学生先通读学参,设疑质疑,然后带着问题上课,在课后进一步吸收、消化和巩固。进而夯实基础,扩大视野,活化思维,挖掘禀赋潜能,最终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整体性,“学参”不仅强调德育、知识和能力的综合目标,课前、课中和课后的充分利用,而且以课时或单元为板块,从宏观上和微观上把握知识的纵横联系,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进而把目标的全面性、结构的完整性、阅读的广泛性和理解的深刻性落到实处。还进一步突出交互参与,实现师师、师生、生生之间互动、形成有序和良性的信息循环,共同享用信息资源,使实践、创新、竞争、协调意识得到培育,特别与多媒体手段配合,以实现传统与现代教学的结合。

(五)、层次性,“学参”主张以“学”定“教”,从实际出发,力图克服单向划一的局限,灵活而富有弹性的提出相应要求,例如程度差先些的学生只需掌握基本概念、内容概要、限于识记和理解层次;程度好的可提高到知识迁移,疑难解释、补充材料等,并能写一些小论文,达到分析和综合层次。相应的作业练习划分为三档(难、中、易),这样可因人而异,循序渐进,学生可依次提高水准,产生成就感,以教师的示范执导的不变应学生的万变。

四、学参“优化设计的功效

传统应试教育仅局限于围着课本转,以教师一言堂为主,以机械性被动接受为意向,以分数为唯一评估价值,其弊端急需消除。”学参“的优化设计的效用初露端倪,体现了教法法与学法并重,知识和能力同举的目标,有利于实现从守成教育向创新教育的超越,推进由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型,笔者认为:

㈠它能推进教师观念更新和知识的充实,有助于现代教学模式和方案的进一步摸索与实施。教师不仅要学教更要能教和善教,教然后知困,教师倍感非学不行,非终身学习不行,只有千方百计开阔眼界,加强业务进修,进而带动学生去学,关注学生学什么、怎么学,还有学得怎样,自觉地做教学改革的促进派。当今教改中许多优秀的改革模式和方案已脱颍而出。例如江苏启东中学推出”教案学案一体化“系列;浙江金华一中试行”学案导学法“等。目前各类文字、图片、音像资料层出不穷,例如北京、江苏、天津等地出版了大量教学参考资料,科利华公司推出的CSC电子各课系统等,以及各期历史报刊,尤其是扬子坤、陈伟国等人的文章,若通过上网还可获取无限的信息资源,这些都为高质量的学习辅助材料提供了源头活水。

㈡它能改进学生的学习方法和习惯,减轻学生负担。通过“学参”逐步地点拨和示范,学生循序渐进地把握目标要求,驾驭历史线索与规律,阅读和钻研历史材料,遵循布鲁纳提倡的“发现学习法”,从单调、繁琐的听、抄、背中解放出来,还历史以生动、深刻、丰富的本来面目。叶圣陶先生重申“教是为了不教”,潜移默化中培养自学能力,为高三和大学阶段,甚至于终身学习打下扎实基础。

㈢它能提供有特色的切实可行的助学资料,培养信息处理能力,“学参”立足教材,紧扣大纲,联系实际,着重突出重点,攻克难点,归纳要点,研讨疑点,对现有教学资料进行加工和筛选。努力达到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培养发散性思维,以创新为灵魂,体现了师生集体智慧的结晶,争取改变长期以来那种学得累但又学不好的不利处境。

五、“学参”优化设计的使用

为使“学参”成为主题明确、目标实际、策略合理、程序完整的助学帮手,做到“全”、“实”、“活”、“新”,使教学内容尽量简约和精确,提高教学效率,笔者认为应当:

1、实际出发,反对主观随意。教师应当全面了解学生。诸如对知识基础、动机兴趣,困难和缺陷等都要周全考虑,想学生之所想,尊重和信任学生,并依据反馈信息,适时调控,力争精炼、多导、有趣,面向全体又照顾差异,循循善诱,步步为营,只有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才能求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有所作为,摈弃消极被动,学生要充分激发学习的正确动机和浓厚兴趣,以教材为本,主动实现知识的迁移和融通,强化独立思考意识,拓宽和深化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广读精练,稳扎稳打,在教师的指点下由着重求知的结果向着重过程转变,妥协处理学科之间,课内课外之间,师生之间以及知识与能力之间的关系,最大限度保证学习的主人角色定位,把勤学、敏思和笃行有机地结合起来。

3、科学规范,切忌粗制滥造。教师首先要切实提高业务水平,更新观念,使自己的知识与技能适应改革新形势,进而通过精心备课,做到有章可循,再摄取有关教学资料的信息,经过一番去粗存精、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为我所用,并且要恰到好处,适时、适量、适度,不必面面俱到,而应突出重点和难点。解决“是什么”,“为什么”,直至“还有什么”的问题。逐步积累和建立一个信息资源库。

4、开放动态,防止保守僵化,教师应广泛吸取各地、各科的教改长处。发挥教研组作用,择善而从,集思广益,开展开放性竞争,克服依赖性和封闭性,在沟通中充实自己,边教边学,教学相长,在动态中求新求异,通过反复构思、论证不断完善,使“学参”精益求精。当然学生也不必囤于“学参”框框,使自己始终处于有效学习之中。。“教为不教,学为自学”是我们渴求的教学理想境界,尽管还任重而道远,只要大家辛勤耕耘和培育,“学参”这棵幼苗就能茁壮成长,并结出硕果。笔者愿与同仁们共为中学历史教改相互勉励,为实施素质教育贡献绵薄之力。

参考书目:

①《比较历史教育学》王铎全,李稚勇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②《课堂学生学习方法指导全书》吴霓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6年版

历史学论文范文2

首先,同学们一定要树立自己是学习的主体的学习观念。

一个不容否认的常识是,学习是学生而不是教师在学。因此,作为学生,一定要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和主体性,不要一味依赖教师,而应该在教师的“教”中主动构建自己的“学”,取人所常,为己所用。

其次,同学们应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学校的学习中,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应该包括预习习惯、上课习惯、复习习惯等基本环节。

一、预习是首要环节。预习的目的在于对将要学习的知识有个总体了解,以便上课时有目的地听讲,集中精力解决好新课的重点和难点。正所谓不动笔墨不读书。边看书,边用笔在书上进行“圈、点、勾、画、批”。圈点的过程,就是提炼重点的过程,就是品味、加深理解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二、上课的时候,要认真专注地听老师讲解和同学发言,要积极思考,课堂上回答问题和讨论问题,都要积极踊跃,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要记课堂笔记,若有疑问,可以及时提出或课后探讨。

三、课后要进行及时的复习。

(一)、要有固定的复习时间

要提高历史学科的复习效率,首先要有固定的复习时间,以每天不少于50分钟为佳,太多会影响其他学科的复习,太少又没效果;时间宜安排在就寝前的一小时(这段时间是一天中大脑的四次记忆之一);一般来说,在每天固定的复习时间里,对中国古代史、中外近现代史都要有明确的量的规定,具体办法如下:

1.确定在一定的时间段里对教材的复习遍次,再根据每册教材内容的多少确定每天对五本教材的复习量(即每天复习多少页)。

2.针对中国古代史内容相对较少,而中外近现代史的内容较多且理论性较强的特点;在固定的50分钟时间里,安排中国古代史的复习时间可用10分钟,另两本教材各用20分钟,再根据每天所规定每本教材的复习时间、所要复习的量来确定每天每本教材要复习多少页。

3.在《中外近现代史》上册复习完后,再复习下册,每天所用时间、复习量、方法与上册相同。但此时《中国古代史》已经复习了一遍,是否还要接着再复习?答案是肯定的。因为《中国古代史》的史实记忆相对较多,而中国近现代史、世界近现代史侧重于理解,因此中国古代史的复习遍次应多—些,且每天分配的时间只有10分钟,要记住并理解其内容也应多看。

(二)、每一遍复习都要有侧重点

教学中我们常听到有些学生反映:我已经将教材看了好几遍,但还是记不住;有些同学认为每天面对的都是熟悉的内容,感到很枯燥。固然,时间是记忆的保证,但记忆效果的高低与投入的时间量并不完全成正比。就记忆而言,以理解为前提的记忆效果比单纯的记忆要好;为此,要掌握知识应注重理解,而且每一遍次的复习不能简单地循环往复,要有侧重点、针对性;这样可使复习以及对知识的了解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最终达到理解并记住的效果。具体方法如下:

第一遍复习以教材内容为主,包括教材标题、大小子目及具体的内容,做到事无大小、轻重,均一一过目,理清各标题之间的关系。目录是知识的框架,只有把握了历史框架,才能将零碎、非有序的具体知识点归属弄清楚。另外,每天看完规定的内容后,临睡前应将白天复习过的内容在大脑里像放电影一样过一遍,不要求将所有的内容都回忆出来(其实这也是不可能的),主要是将当天复习过的大小标题及彼此间的关系回忆出来,这样既能巩固主干知识,又不至于因精力过于集中而使大脑兴奋影响睡眠。

第二遍复习以理清历史线索并进行知识拓展为重点。从目前高考试卷看,历史学科的试题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强调对历史发展沿革(即历史基本线索)的考查,二是注重考查学生的综合及创新能力。选择题一般是对同类知识进行设问。在考查学生创新能力时,命题者往往会提供一个陌生的背景材料,再从历史学科的角度设计问题,要求学生运用已有的历史知识进行分析得出结论,这类试题大都涉及学科间的知识渗透。复习时要注重对历史发展基本线索的整理并力所能及地进行学科间的知识渗透,然而学生因能力所限,复习时很难深化与拓展。第二遍复习以解决上述问题为主,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复习的重点放在历史事件间的内在联系上,力求分析得出教材中各目录、标题之间的内在联系,采用回忆法进行(即在翻开教材前,先努力回忆教材每一章的大小标题以及每个标题下所讲的重要事件、这些事件的联系如何),回忆不出来再翻开教材,这样既抓住了主干知识,又能在第一遍的基础上进一步加深对知识框架的理解。

2.若觉得正在复习的内容与已复习过的内容相似时,应立即去回忆与此相似的内容是什么。例如,看到明朝的手工业就应联想到宋朝、元朝手工业发展情况,看到景德镇制瓷业便应想到教材中其他相关的内容,通过这种有意识的串联式回忆,逐步把握历史的基本线索,形成有序的知识结构。

3.注意知识的延伸与拓展。延伸与拓展的知识主要是教师补充的知识。教学中,教师会经常就某个具体知识点,给学生提供一些新材料、新观点或进行一些学科渗透。如从历史、地理、政治等角度,看创立的可能性与必要性;分析三大决战首战东北,而东北战场又首战锦州的原因;对这些教材没有直接涉及的知识深层次分析,学生往往会记下来,复习时还必须去看乃至去记忆,这是学生拓展知识较为有效的途径。考试中往往会出现一些与教师平时补充内容相关、相似甚至相同的背景材料,虽然试题设问角度会有所不同,但由于学生对背景材料已有所了解,因此并不会感到陌生,分析解答时也不会无从下手。

最后,学会学习,关键在于学会如何读书。

就历史知识而言,历史知识可以分为历史背景、历史经过、历史影响等。历史背景又可分为动机、条件和原因。原因又分为历史原因和现实原因,内因和外因,必然性原因和偶然性原因,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根本原因和一般原因,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等。

历史经过一般包括时间、地点、人物、政党、团体、阶层、阶级、事件、现象、著作、制度等。

历史影响包括结果、性质、功绩、经验、教训、意义等等。

历史知识还可分为历史概念、历史结论、历史特征、历史线索等。其中最为基本的也是最为重要的是历史概念。

第二部分:掌握方法,增强信心。

许多同学头疼历史,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历史需要大量的记忆。的确如此,学好历史的基础就是记忆。人的智力系统包括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记忆力等等。其中,记忆力是基础,思维力是核心。

对于历史学科的记忆来说,有以下一些具体的方法:

(1)顺序记忆法:按照事件本身的发展的顺序依次记忆。

(2)特征记忆法:对于内容相似的知识,通过细致地观察和全面地比较后,找出所要记忆内容别容易记住的特征。

(3)规律记忆法:在学习过程中,寻找具有规律性的东西加以记忆。

(4)隔年记忆法:将发生时间具有某种特定规律的历史事件放在一起,加以记忆。

(5)重复记忆法:通过反复阅读来巩固记忆。

(6)回忆记忆法:将学过的内容,经常地、及时地尝试回忆,在回忆过程中加强记忆。

(7)谐音记忆法:将要记的东西,变成读音相同或相近的词、词组、短语或杜撰的句子,使之便于记忆。

(8)形象记忆法:对于较抽象的内容,可用图、表等形象地描绘出来。

(9)讨论记忆法:在学习过程中有不够理解的地方,不妨先按照自己的意见与同学讨论,在讨论过程中正确的东西就比较容易记住。

(10)口诀记忆法:将记忆内容编写成口诀或歌谣,是一种变枯燥为趣味的记忆方法。

(11)词头记忆法:将要记忆材料的词头连成句子。

(12)练习记忆法:一些可以通过动手来记忆的内容可以自己亲自练习、检测、实验,增强记忆效果。

(13)联想记忆法:利用联想是促进记忆的有效方法之一。

(14)多种感官参与记忆法:多种感觉器官参与记忆活动,可大大提高记忆的水平。

(15)信息压缩记忆法:先记住大体轮廓,然后逐渐记住每一细节,由粗到细进行记忆。

(16)对比记忆法:在记忆相类似的事物时,可将两种事物进行对比,找出异同。

(17)归类记忆法:把要记忆的内容列出提纲,分门别类整理归纳,然后进行记忆。

(18)重点记忆法:记住整个内容中的公式、定理、结论、基本概念、重要句子等重点,作为记忆的“链条”来联系全部内容。

(19)理解记忆法:只有深刻理解了的知识才能牢固地记住它。

(20)推理记忆法:利用一事物引出接近的事物或引出有因果关系的事物来记忆。

(21)网络记忆法:如能把所学的各知识点连成线,组成面,编成网的话,那么各部分知识之间的联系也就清晰可见了。

最后,需要提醒同学们的是:重复是记忆之母。我国当代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80多岁高龄还能熟练地背诵圆周率小数点后一百位以内的数。有人向他请教记忆诀窍,他的回答是:“重复!重复!再重复!”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记忆就是如此。

第三部分:结合高三历史特点,培养能力。

历史学论文范文3

“人文”二字,泛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在中国,“人文”一次最早出现于《易经》中“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天下”。人文在《易经》中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中国古代的人文,是指礼教文化,一方面强调内心修养,使人成为有德行有善心的人。另一方面强调掌握礼乐仪文、琴棋书画等文化艺术形式或技能。在西方,古希腊哲学家认为“人文”指的是教养和文化、智慧和德行、理解力和批判力等理想的人性;在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中,出现了人文主义和理性主义的思考。

现代学术界把人文精神定义为依靠社会学科的基础知识,结合生活实际,通过内心反省,感悟而形成的道德、情感、态度、价值观、自由、批判及超越精神。和对人生的的意义与价值的批判和思考。它是以对人生的价值的终极关怀和现实关切相结合为原则,以实现完整人性为基础,以全面而自由发展为目的的一种文化精神和生活方式,它对人的生存发展起着定向或定位的作用。作为人文科学的历史教育,从根本上讲是一种人性化的教育,是通过授予受教育者的历史知识,使其在认识自我世界,认识和适应社会,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能力和人文精神等方面得到发展,通过历史熏陶的与涵化,提高其自身修养与素质。学会做人。

二、中学历史教育中的人文精神

历史乃人文之本,作为人文精神的重要载体,历史教学不但要传授知识,更要从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使学生具有高尚的思想道德、稳定的心理素质、良好的人文素养以及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1、从人的角度重塑历史教学,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历史学是对人类既往生活的记载、认识,历史学蕴藏着丰富的人文精神。例如从“匈奴未灭,何以为家”的霍去病到“精忠报国”的岳飞,从“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顾炎武等历史人物所表现的都是一种精神,一种信仰,一种价值观和人生观,这正是人文精神的体现。历史教学中,我们提倡人文精神,学生通过学习这些历史人物的事迹,在思想上受到教育,明确自己的历史使命,明确了为祖国勤奋学习的目的。[

2、通过悠久的文化遗产的教育提高人文素养

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遗产丰富的国家。千百年来,这些丰富的遗产激励着每一位华夏儿女自强不息、奋勇前进,是我们中华民族取之不尽的精神财富。如中国古代的瓷器,通过对瓷器的学习,让学生了解精美的瓷器是我们民族的瑰宝,它能表现出各个历史时期的进程,反映每一个时期的时代特征。通过启发、诱导,可以提高学生的探究精神、审美能力,同时也增强了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如:唐代妇女多彩多变的服饰,处处显示出靓丽、浓艳的色彩,各种造型都很丰满,雍容之中显示着富庶,这些,无一不说明这一时期国家经济的繁荣,人民生活安康。唐代的服饰所呈现出的包容、开放、大气、进取的文化精神,是我们培养人文素养的宝贵财富。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历史之美,文化之美,使学生从内心确立其对真、善、美价值的追求,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陶冶学生的人格情操,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养。

3、通过历史事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一部人类的发展史就是人类不断创新勇于探索的历史。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无限创造的民族,在科技、文化等众多领域为人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中国历史上通过改革创新而带来了社会大治的史实举不胜举: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王安石变法、以及各朝各代的统治者为加强自己的统治,恢复和发展经济所采取的各种政治经济改革措施等。这些改革无一不表现出改革所具有的锐意创新、不墨守成规的改革精神和政治上的远见卓识,这些改革为国家政治上的清明、经济上的繁荣和文化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前提。

结束语:中华民族是一个善于创造和发明的民族,几千年的文化创新连绵不断。文学艺术、建筑、医学、天文历法、科技创造,尤其是四大发明无一不彰显着中华民族文化创新的灿烂辉煌。五千年的历史积淀,培育了中华民族丰厚的人文精神,但由于长期的应试教育体制的影响,这种丰厚的人文精神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扬。作为史学工作者,我们今后应该更加努力地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升华教材知识,在历史教学中更加注重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张凤飞论历史教育与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当代教育论坛2006.2.

[2]陈长华历史教育应弘扬人文精神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4.9.

[3]楼宇烈论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4]夏毅辉试论孔子的人文关怀与人文精神湘潭师范学院学报,2001.2

[5]袁英慧历史教学中的人文教育科教文汇2008.7

[6]余伟民历史教育与展望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历史学论文范文4

本课题着重从探究性学习内容的选择(即内容设置既要体现教材知识的主体性又要具有现实性,以兴趣为前提,以“疑”为依据)和探究性学习实施的操作程序(即确定任务、收集和处理信息、互相交流、与他人合作学习)这两个方面进行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探究性学习方式的实践研究,通过近两年的实践研究,得出探究性学习的实施效果(学生具有了初步收集资料的能力、运用资料分析问题的历史思维能力、联系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与人交流、合作学习的精神)以及在实施探究性学习中的几点思考(开展探究性学习必须有勇于接受挑战的教师、必须利用校外的教育资源和对评价方式的改革)。

提出问题

关于探究性学习,从广义上理解,泛指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未知问题的学习活动;从狭义上理解,它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

长期以来,历史这门思辨很强的学科多被看成是单纯的复述性的学科,强调记忆性成为历史教学的一大特点,教学中较少有探究性、分析性的思维过程。教师较多的是将现成的结论教给学生,而不要求知道是如何分析得出这一结论的。历史教育要真正给人以智慧和启迪,使学生成为有情操、会思考的人,就必须有效地改变以往历史教学中重记忆、轻理解,重灌输、轻思维的以接受为主的学习方式,形成并倡导探究性学习。

现代教学论突出思维教学,它着眼于学生的思维过程,通过教师的教学,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不仅是熟知某些知识,而是要真正了解知识的产生过程。历史探究性学习不是把学生当作被动的接收器,把现成的知识认识成果放在学生面前,而是把学生当作主动参加知识获得过程的人,关注的是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强调的是如何得出历史结论的过程,而不仅仅是结论本身。它要求引导学生在收集、整理、比较、筛选、分析、归纳、运用史料的过程中,不仅掌握基本的史实、概念,同时了解历史研究的基本理论、方法和过程,这种学习方式才符合现代教学论。

当代初中学生知识面广,思维能力强,思维积极性高。他们不再满足于接受知识,而是要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不再满足于老师讲“是什么”、“为什么”,而是要求在老师的指导下,自己亲自去探索历史现象的奥秘,认识历史之间的联系,揭示历史发展规律;他们不再满足于课堂学习,而是更希望去调查,去寻访去搜集,搞自己的研究。

历史是一门趣味性、综合性很强的学科。从时间看,上下五千年;从空间看,纵横五湖四海;从内容上看,包罗万象,涵盖了政治、经济、军事、民族关系、对外关系、科技文化、社会生活、风俗民情等各个领域。历史的多姿多彩,为学生提供了宽广的探究天地和思维空间。

一、探究性学习内容的选择

1、内容设置既要体现教材知识的主体性,又要具有现实性。

教材知识的主体,是指中学历史教学的基础知识和重点知识。对于教材知识主体的把握,有利于认识学科的内部联系和基本规律。现实性是历史学科的特征之一。现实性决定了历史学科具有特有的社会教育功能。因此,研究性学习主题的选取,既要体现教材知识的主体,又要兼具时代气息;既要有历史价值,又要关注当代国家发展、社会进步、世界变化的趋势;既要与教材进度基本同步,也可以把目前史学界的热点、焦点问题介绍给学生。好的题目的设计,能使学生在探讨对现实社会借鉴意义较大历史问题的过程中,获得对历史学科的学以致用价值的亲身体验。题目既可以由教师提供,也可以由学生自拟。

(一)、可以在学习基础型课程中选题,例如“我看武则天”、“西欧和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结果为何不同?”、“郑和下西洋与新航路开辟的比较”、“剖析中国科举制度利与弊”、“对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影响”、“英国工业革命的前提究竟是什么”等。

(二)、可以在拓展型课程中选题,选用地方性、实用性比较强的探究性题目,如学习《崇明乡土历史》,引导学生围绕“崇明岛地名的来历”、“崇明历史名胜古迹的探寻”、“崇明历史名人再探”、“崇明人与围垦精神”等主题进行探究活动。

2、内容设置必须以兴趣为前提

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习是认知的过程,也是满足学习者心理需求的过程。兴趣是人们从事某种活动的原动力,是智能发展的基础,是激感的诱发剂。爱因斯坦也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在探究性学习内容的选择上,必须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前提。只有从学生的兴趣出发选择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参与探究的热情,也才能保证探究性学习的成功。

如在学习秦灭六国后统一度量衡的意义时,由于战国时期,各国货币各有特色。秦统一六国初期,各国货币仍在继续流通,这就给秦国人带来了不同货币间兑换的现实问题。但如何让学生加深理解呢?可以让学生想象穿越时空隧道来到秦国,然后设计这样一个问题让学生探究:“假如我是秦国的一个商人,货币的不统一可能会带来哪些不便?”

3、内容设置必须以“疑”为依据

“疑为思之始”。问题是思维的起点,问题是创新的先声。所以,探究性问题设计的依据就是“疑”。探究性问题的设计从“疑”入手,经学生营造一个适于“探究学习”的学习氛围,通过新材料、新情境、新视角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在宽松的思维时空中,思索、辩析,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实现对知识的重组和思维的创新。

从“疑”入手,还能激活学生潜在的历史学习需求,在有疑、追疑、思疑、释疑的心理追求过程中,激发起主动学习、主动探索、主动创造的探究动力。例如:在讲《三国鼎立》一课时,导入新课后,让学生分组讨论结合老师的提示提出了以下问题:①为什么曹操能在官渡之战以少胜多而在赤壁之战中却以多败少?②两次战争中的不同结局给我们哪些启示?赤壁之战的重要影响是什么?这几个问题基本上贯穿了全课内容,并且具有启发性、开放性。问题提出后学生分组讨论,在讨论过程中还可以大胆提问,教师也参与讨论,并强调指出:老师的看法仅供参考,以鼓励学生继续思考、研究下去,在充分讨论基础上由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见解,最后教师给予总结,这种巧妙设疑创设情景的方法能使学生通过合作学习互相启发,互相帮助,使不同智力水平、思维方式的学生实现“互补”,达到共同提高,同时也达到了师生情感上的共鸣,有利于建立新型的、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二、探究性学习实施的操作程序

探究性学习关注的是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同样,探究性学习的评价关注的则是参与探究的过程、探究的轨迹,而不仅仅是结果。因此探究性学习的实施过程及其能力要求,应可作为主要的评价标准:

1、确定任务

学生根据学习内容:

A、自选一个课题。要求:

设计研究方案,内容包括:

对他人所作的类似课题的了解;

实施研究的步骤;

课题成果的形式;

B、组织、主持一项活动。要求学生:

设计一个计划日程表,使其:

符合活动的目标:

具有逻辑性和可行性;

表达清晰,以利大家使用;

用定性法和/或定量法来评价活动的成功性。

2、收集和处理信息

收集信息资料,帮助完成任务,要求学生:

会使用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因特网等信息来源;

对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比较、筛选、分析、归纳;

引用信息资料时,要注明出处。

3、互相交流

A、向大家做课题方案或计划或成果的口头陈述,要求学生:

有逻辑地、合乎主题地组织好陈述;

口齿清楚,镇定自若;

对听众的问题作出合适的回答;

B、用文字、图像和/或声音,进行多媒体展示,要求学生:

根据内容,选择合适的媒体手段;

熟练使用选定的媒体手段,包括编辑和质量。

4、与他人合作学习

学生参加一个小组;

确定每个小组成员的角色和分担的责任,并确立目标和安排时间;

检查进展情况并作必要调整。

三、探究性学习的实施效果

从学生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所写的学后感、小论文,编辑的历史小报、制作的多媒体演示文稿等作业看,学生收获很大。

1、具有了初步收集资料的能力。

就历史学习而言,收集资料是学科能力中一项重要的基本功,也是探究性学习的一个重要目标。首先,教师要起指导作用,如给学生开出参考书目、列出相关网址,联络参观单位和个人等。教会学生使用图书馆和应用住处技术查阅、收集相关学习内容的资料,同时,根据探究内容的需要,指导学生设计调查问卷。通过调查、收集的资料,以及学生小论文所注明的资料来源和为评价探究成效而设计的问卷,能够显示出学生初步收集资料的能力。

2、初步培养了运用资料分析问题的历史思维能力。

我们要求学生在收集资料的基础上,撰写历史小论文,这为学生运用历史资料、发展思维能力提供了空间。因为,能够对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比较、筛选、分析、归纳,提出合乎逻辑的解释,需要较高水准的思维;而写作是以文字的形式表达自己的观点,没有较深刻的思维和较强的运用资料分析问题的能力,是不可能很好地完成的。如学生写的论文,显示了学生初步运用资料分析问题的历史思维能力。学生通过探究性学生,获得的不仅仅是对历史的知识性了解,更重要的是获得探究历史的情感体验,并从历史中吸取今天所需的养分,使学有所思,学有所悟,学有所得。

3、初步形成了联系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历史学科综合特征明显。历史知识结构既包括纵向知识,又包括横向知识。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自然地将纵向知识与横向知识联系起来,历史知识与其他相关学科知识联系起来。并运用于学习中。

4、与人交流、合作学习的精神。

学会交流与合作是探究性学习的目标之一,为此,我们在学习中尽可能创设交流的机会。例如,让学生交流各自制作的历史小报、论文选题等。再如,要求学生自己组成小组,以小组为单位,选择教材中的一节,上台作主题发言。小组成员分工协作,有的负责收集资料,有的制作多媒体演示文稿,有的为检测效果而设计调查问卷,进行统计分析,显示了学生与人交流、合作学习的精神。

四、实施探究性学习的几点思考:

1、开展探究性学习,必须有勇于接受挑战的教师。

新的教育理念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教师要以新的教育理念来指导新的教育实践。历史教师要认识历史教育的根本任务不仅是让学生记住一些历史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历史学习的方法,培养历史思维能力并从中受到启迪。

知识更新的能力

在当今知识信息急速膨胀、更新的时代,教师要自觉地学习、扩充,掌握新的知识信息,不断改善和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以适应开展探究性学习课程的需要。

善于指导和激励学生探究的能力

在探究性学习中,教师能够对学生从选题,设计方案,收集、处理、运用资料,到撰写小论文或主持主题发言等,每一个环节进行指导。同时,教师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发表不同见解,激发和保护学生的探究热情,为学生营造探究学习的宽松环境。

2、开展探究性学习,必须利用校外的教育资源。

到目前为止,历史探究性学习在获取资料信息方面还局限于校内图书馆和因特网。尽管图书资料和因特网信息量很大,但毕竟是纸上的、文字的东西居多,而对实物史料则接触较少。因此,我们要结合学习内容,组织学生走出校门,到博物院、展览馆、历史遗址、名人故居等处去阅读历史,感受历史,探究历史,以进一步拓宽视野,增强对历史的感性认识。

3、开展探究性学习,必须进一步改变现行评价制度。

对学生的评价

探究性学习的评价关注的是学生参与探究的过程、探究的轨迹,而不仅仅是结果。因而,在探究性学习的实施过程中,必须严格要求学生认真写好课题方案或活动计划,记录好每一次活动的内容,并注意及时整理和保存,这将与探究成果一起作为评价学生探究性学习的依据。

对教师的评价

教师是探究性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和指导者,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因此,对教师的评价应关注其主导的过程及作用,即关注教师设计学习任务的适度性、组织探究活动的条理性、指导学生的有效性等,以促使教师施展自己的教学智慧,使教学成为富有创造性的活动。

主要参考资料与文献

1、《青少年历史知识亟待加强》《人民日报》,2001年2月27日第4版。

2、《上海教育科研》,2002年增刊。

3、汪宏林:《研究性学习的实施细则》。

4、杨豫、胡成:《历史学的思路和方法》,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5、章淳立等:关于研究型(探究型)课程的文章,《上海教学研究》,2000年7--9期。

6、叶澜:《更新教育观念,创建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新基础教育》。

7、《中学历史教育论》(聂幼犁)学林出版社。

8、胡兴宏:《研究性学习活动实施中的操作问题》,《上海教育科研》,2001年5月。

历史学论文范文5

关键词:课外阅读历史课学习实践与构想

如何让学生真正地感到历史课既好听又好懂,既好学又好用呢?我经过长时期的思考与实践发现:将高中生课外阅读引进历史课学习中来,拓宽中学生课外阅读,把高中生课外阅读与历史课学习结合起来,不失为当前高中历史课学习的有效途径。阅读(自觉的或非自觉的、文本的或非文本形式的)作为传统的学习方式,在今天和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仍然是我们最主要的获取信息方式,有人说:“阅读几乎如同我们的呼吸一般,是我们的基本功能。”然而,现今中学生课内外的阅读量小而面窄,是众所周知的事实,过去那种“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景象已经难得一见。

历史高考越来越倾向于考查能力,这抽象的能力培养使中学历史课不仅面临不断更新知识的挑战,重要的是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的改革的考验。传统做法为提高能力,在高三阶段大搞题海战术,试图通过集中训练获得能力,但效果往往不佳。原因非常简单,能力内涵丰富,绝非短时间内能够形成。因此有必要将高中生课外阅读与历史课学习结合起来,在这一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分析、综合、归纳、评价等高层次的能力。

而中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不能不引起我们历史教师的忧思。结合对新课程标准的解读,本文拟就高中生课外阅读与历史课学习作一些粗浅探讨。

一、新课程标准重视历史学习资源的开发利用

既要减轻学生负担,又要提高学生学习质量、学习水平,特别是提高学习能力,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中强调: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经过教育部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查批准出版和实验的根据新课程标准编写的历史课教材,在知识容量上,新教材从中学生认知心理规律出发,改变了旧教科书难度大、内容多、小而全的状况,新教材的“少、精、易、新”特点十分明显。

文史哲等人文学科与数理化等自然学科相比有不同学科的特点,我们常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更多的是人文学科的要求。在课程内容相对减少,甚至不再注重学科知识体系的是否完整的情况下,历史课教师如何实现新课标的三大“课程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仅仅通过课堂教学,显然是不够的或者根本是不可能的了。这是一个挑战。

我们看到,新课标特别引入了一个“课程资源”的概念,专门用了一章的篇幅来阐述“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甚至“海量”的各种历史课程资源中,中学生只能“取其一杯羹”,抓住那些重要的内容、掌握那些重要的能力、体验那些最重要的过程。新课标把“文字资料”认定为一种最主要的课程资源,是符合实际情况的。关键是我们对这部分课程资源怎么进行开发和利用?除了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教材教辅资料外,更需要我们用两只眼睛来看教学,两只手来抓教学:课内和课外都要重视,把教学过程延伸到45分钟以外。因此,在现有历史课程主体教材(课堂教学用书)之外,有意识、有计划、有系统地构建一个中学历史学科课外阅读体系,正是充分开发和利用历史学习资源的一个重要途径,也完全符合新课标的基本理念和设计思路。

二、开展课外阅读活动的初步实践与构想

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目前已经在笔者所在地区(江苏省)实施一年多了,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我认为应自觉以新课程标准来指导教学,自觉根据新课标理念和教学建议,尝试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探索开展课外阅读活动的形式方式,提高历史课学习的效益。

新课标有关历史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基本理念和思路,对于改进高中历史课教学,我认为也是很有启发意义的。我有一种强烈的感受:要让学生体会到独特的历史责任感,认识真正的历史是什么、在哪里、怎么来?只有真正将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结合起来,以指导学生历史课外阅读作为一个突破口,才能开拓历史教学的新天地,才能达到历史教学的最高境界:历史学习成为学生终身学习的自觉行为和发展需要——我相信这也就是新课标三个层次“课程目标”中最高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自发的课外阅读,对学生来说,并不欠缺,但是,其盲目性、偶然性、随意性必然制约课外阅读的效果和意义。因此,就有了高中生课外阅读与中学历史学习相结合的必要性。

在实践中我们了解到,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这一环节上,教师对“读什么”、“怎么读”这两个主要问题把握不够准确,所以相当一部分学生觉得,在课外阅读方面虽然下了很多功夫,而仍然于能力的培养无甚裨益。造成课外阅读这种“高投入、低效益”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然而主要症结所在,还是由于这些学生在课外阅读活动中,不知不觉陷进了某一“阅读死角”,以致徘徊、困惑,从而制约了诸多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那么,如何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指导?高中生在课外阅读中应该“读什么”、“怎么读”?联系平时的教学经历,我有一些不成熟的设想:

1.历史课外阅读内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阅读杂志

我国有很多与历史科有关的杂志,如《历史学习》、《中学历史课教学参考》、《中学政史地》、《历史月刊》等。阅读这些杂志可以获取很多有用资料,我在教学中就特别注意引导学生去查阅。历史学习中经常需要对历史上的人或事进行评价,如在评价新航路的开辟时,我就把《历史学习》上的《新航路开辟的两种作用》印发给学生,让他们去读,读完再进行交流,最后表述成文。结果同学们都踊跃发言,而且几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发现。可见,阅读的力量是无限的。

(2)阅读史书

我国有大量的与历史相关的书籍。像二十四史以及国内外人物传记,还有近现代史资料汇编等等。学习《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时,我采用以人带事的方法,把《史记》中秦始皇的部分印发给学生去读。并且要求他们在读的过程中自己翻译并归纳出政治方面的内容,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还提高了概括归纳能力。经常这样训练,学生在做最头疼的材料解析题时就不会手忙脚乱了。

(3)进行网上资料的阅读

21世纪是一个信息高度发达的时代,学生可以利用计算机网络,上网阅读资料,中国教育网、中学历史学习园地、K12等网站上都可以找到历史学习需要的相关材料。指导学生去查阅既可以开阔其眼界,又能获取最新资料。

2.历史课外阅读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历史课外阅读与其它学科(语文、政治)课内外阅读体系的关系,一方面应突出各学科特点,一方面应避免重复,发挥互相配合的总体优势。

(2)要处理好与学校图书馆、学生家庭读书环境、社会图书资源(如互联网)等各种环境因素的关系,形成一个开放性的、多渠道的、大综合的体系。

历史学论文范文6

一、现阶段高校历史文化通识类课程的教学现状

目前,我国高校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综合性人才。据调查,为了提高学生的知识涵养,丰富他们的历史文化知识,大部分高校普遍把历史文化通识类课程列为选修课。现阶段,高校历史文化通识类课程在管理政策方面通常呈现多样化的特点,在具体开设中,历史文化通识类课程的教学状况如下。

(一)可选的教材种类过多

在我国高校中,由于可选的历史文化通识类课程的教材种类过多,因此,在选择上并不统一。比如,有的高校所选用的选修教材以讲义为主或者由自己编制的教材作为主要授课资源;有的高校选择以文化教材为主的讲义教案;有的高校选择专业的历史类教材。这些教材大多都是由授课教师任意挑选的,其随意性比较强。

(二)设置的课时量无法达标

由于所选择的教材不一样,很多高校在把历史文化通识类课程作为选修课时,所设置的课时量达不到标准。通常情况下,按照选修课的标准,历史文化通识类课程的课时应该保持在16~30课时之间,但是,很多高校没有达到这个要求,课时量不足16课时。

(三)考试方式多样化

因为历史文化通识类课程所覆盖的信息量比较大,通常情况下,考试主要以考查为主。比如,论文考查方法、书面考查方法、采用统一以试卷为主的考查方法及观后感考查方法等。

(四)学分是学生选课的主导思想

以学分为主要的选修点,具有如下特征:课程内容在以同等学分为基础的前提下,考核相对较容易且所设置的课时较少;大部分学生认为按照学分的标准选课,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实现修满学分的目的,所以,在选修课中都比较主动。

(五)所选课程边缘化严重

学习任务有冲突时,学生会选择请假或者退课;部分学生选修了历史文化通识类课程,但并不能保证遵循课堂的规定。那么,从另一方面来说,学生存在不重视通识类课程的思想,而这种情况也是大部分高校开设通识类课程最突出的特点。从上述内容我们可以看出,虽然历史文化通识类课程作为大部分高校的选修课,但是,在实际的学习和管理方面存在一定差距。每个学校在选材上比较自由,学生给予的重视度以学分为主,对于这类课程的认识过于边缘化。如果要想更好地培养综合性人才,就要充分借助于历史文化通识类课程这个有利的平台,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从各个教学环节进行大力改革。

二、创新高校历史文化通识类课程教学方法的条件

目前,社会已进入一个高速发展的科技社会,国与国之间的信息交流更为顺畅。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也在我国教育领域不断渗透,这为我国高校着手进行教学改革提供了非常可靠的技术资源和教学条件,同时,也为创新历史文化通识类课程的教学方法给予了极大的便利。

(一)历史文化研究兴盛

现阶段,历史文化研究逐渐兴盛,不论是传统的历史学研究还是现代边缘化学科的历史研究,都已经取得了非常丰富的研究成果。历史文化包括了众多丰富的知识,现代考古学、文物研究学及传统服饰学都与其关系密切,在实践工作中灵活运用历史学科,非常有意义。而如今随着科技的发展、网络媒体的兴起,这些有效的历史成果可以伴随出版业的快速发展和新闻媒体的迅速普及,为广大高校师生提供拓展历史文化知识最有力的基础条件。

(二)现代科技非常发达

现代教育在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下,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科技时代为教育提供了更多的便捷,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利用现展比较完善的网络技术和数字技术,为学生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在我国,大部分高校所使用的多媒体教室中通常都会配备电脑、电动屏幕及投影仪,学生可充分享受现代科技所带来的优越性。此外,为了让不同2017年7月(下转第9页)的学校之间能够更好地进行教学交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广大高校教师已完全掌握了多媒体教室的使用技巧。而且,很多高校教师依据实际需要制作了非常丰富的多媒体教学课件资源,这不仅为教学方式提供了更多方便,同时也更好地促进了各高校教师在教学中的广泛交流。

(三)丰富的图书网络信息

很多年前,我国很多高校就普遍配备了图书馆。而现在,为了在更大程度上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和教师的教学科研,图书馆内不仅配备了传统的纸质性书刊,还有非常丰富的检索资源及网络书刊,这些丰富的知识资源为广大师生的教与学提供了便利。

(四)教育观念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力普及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更新人才培养观念,传统的优秀教育思想与国外先进的办学方案有力结合,让广大师生在新时代的思想教育方针中,汲取更多的知识力量。大部分高校都提倡要为社会培养大量综合性人才,提倡尊重学生个性和自主学习的观念,让学生在新时代教育思想中更好地提高自己、完善自己、巩固自己,高校以期实现通过通才教育观培养德、智、体全面良好发展的现代化人才。上述内容结合了现代科技与现代教育的重要特点和相互联系来阐述创新历史文化通识课课堂教学方法的条件,这些条件不仅是在教育领域中社会文化经济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更为历史文化通识课的改革研究提供了新的动力和方向。尤其是随着科技时代的到来,为通识类课程教学方法改革孕育出了非常成熟的条件。

三、高校历史文化通识类课程的教学策略

由上述高校历史文化通识类课程的教学现状和有利教学条件可知,只有对高校历史文化通识类课程的教学方法实现创新与改革,才能使这类课程达到有效开设的目的。相对于专业历史课而言,历史文化通识类课程主要是从教学要求设置的角度来实施的。所以,作为教师,应找到更有效的教学方法,以科学的教育理念培养学生的历史文化知识素养,同时提高他们的民族情感和爱国主义精神。

(一)坚持现实性与历史性的完善统一

在教学内容方面,教师要注重加强对学生的通识教育,坚持现实性与历史性的完善统一。学生通过学习历史文化通识课,可以更广泛地了解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并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科学的历史价值观。高校学生相对与其他类学生来说,思想更成熟、更稳定,他们拥有较多的知识和较强的理解能力,具备对相关的历史问题和现实社会问题进行正确评价与判断的能力。所以,在历史文化通识课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联系相关的历史知识,以启发性的询问方式让学生从相关问题中联合古今中外的历史进行深入理解与思考。比如,以科举制度为主要学习内容时,教师可以有效结合现代人才选拔制度和现代的教育制度模式进行全方位分析,这样能够有效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同时也便于他们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

(二)坚持其他专业知识与历史知识的相对统一

在实际教学中,选修历史文化通识类课程的学生来自于各专业。通识类课程从设置目的上来说,与学生所学习的专业课程是互补的,那么,教师就要依据学生的学科专业分布情况对历史文化通识类课程进行选编。比如,如果选择此类课程的文科专业学生比较多,那么在授课中可以多增加一些历史方面的知识;如果选择此类课程的理科专业学生比较多,那么在所选择的学习内容上要偏重一些科技知识,这样不仅便于打开学生专业知识和历史知识相结合的成才之路,也可以大力提升学生对这类课程的兴趣。

(三)坚持选用优质的课堂教学辅助资料

高校学生的思想相对来说比较成熟,所以,教师在选择历史文化通识类课程的相关教材方面,要注意所选教材的多样化和优质性。科技的发展和网络的普遍应用为当代历史文化教学提供了非常丰富的资料。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选用传统的纸质书刊资料,也可以选用多样化的电子媒体课堂。但由于现代网络技术的普及,很多学生受影视剧和网络视频的影响,对于一些传统的历史知识的了解非常模糊。同时,由于很多已逝去的历史场景通过普通的文字叙述方式不能给学生更好的启发,也根本不能让他们在脑海中呈现出比较具体的画面,更不用说与现代的现实生活进行比较联系。而在历史文化通识类课程的教学中,高校教师就要针对学生的这种实际情况采用合适的方法选用优质的课堂教学辅助资料。教师可以在多媒体教室中,将电子资料有效引入课堂,为学生放映一些比较有深度的纪录片或者是专题文献片,充分体现出历史文化知识的形象生动性,最大化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由我国著名导演张艺谋先生拍摄的《金陵十三钗》就从侧面反映了的残暴肆虐,学生对这些远去的历史没有什么具体印象,但是,通过这些影片可以让他们了解到当时中国的真正状况;而老舍先生的著名作品《骆驼祥子》,也可以让学生们感受到旧中国人民生活的艰辛与不易;在为学生讲解中国近代史中优秀的商人时,可以列举“红顶商人”胡雪岩的具体发家过程,如果学生对这位人物不太了解,教师可以为他们讲解“红顶商人”的真正意义就是亦官亦商,他的发迹与当时清政府的主要人物、左宗棠都有很大联系。一个人物牵涉出更多的人物,不仅让学生们对胡雪岩智慧的头脑给予更充分的理解,同时也让学生们对当时清政府的实际状况和当时社会中人们的生活实况有了更深刻的认知。近些年,有关清朝的片子比较多,这些相关的影视资料可以为学生们带来丰富的音画效果。这些影片的观感性和可视性都非常强,通过这种方式进行教学不仅可以增强教学效果,也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坚持教学方法与教学效果的统一

高校在对历史文化通识类课程的教学中,要坚持教学方法与教学效果的统一。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大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据相关调查,我们发现很多选择历史文化通识类课程的学生,对历史都非常感兴趣或者对历史的某方面有很多疑问,并且很多学生具备扎实的历史学基础。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针对这些学生的实际心理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自由辩论、自由抒发自己对某件历史事件的真实想法,最大化地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在教学中,只有讲授的实际内容能够引发学生在某种思想上的共鸣,才能让学生进行积极思考并深入探讨。每个人的思想观点和思维能力不同,所以,在不同的历史事件中他们表达的想法也不同。通过这种教学模式,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考能力,久而久之,这种观念可以潜移默化到其他学科中,让学生在学习其他科目时也能够进行深入思考。这种方式能够取得比较好的教学效果,不仅方便了授课教师了解学生学习历史文化通识类课程的知识掌握状况,也对开拓新的教学方法和评估教学效果有着重要意义。

(五)灵活运用课外教育资源

课外教育资源非常丰富,历史文化通识类课程覆盖的内容非常广泛,而当前社会交通便利,旅游业也非常发达,很多社会公共资源在逐一对外开放。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对其进行灵活运用。教师可有效结合教学的实际内容,充分利用学生的业余时间,组织他们参观一些以历史文化为主体的展览。比如,可以带领学生去博物馆参观具有历史意义的玉器、瓷器、不同时期人们的服饰及装饰等,然后在课堂中结合每个朝代的发展状况对这些参观后的展品进行论述,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体会感受历史文化的丰富;可以让学生了解古人的写作用具,如笔、墨、纸、砚在很长一段时间是人们的文房四宝,而在纸张发明之前,人们通过在布帛或者竹片上进行书写,可以让学生在室外利用一些简便的碎竹片亲自练习写字,再与我们现在所用的书写工具进行比较,学生就会发现写字既有趣又有意义。相对来说,课外的教育资源更直接、更充分、更有利用价值、更能加深学生对学习的印象。让学生在课外进行自主学习,并在课内进行灵活交流,不仅便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也可在实际观察体验中增加学生的历史文化知识。

四、结语

通过本文的论述,我们了解了历史文化通识类课程对于高校学生的重要性。它不仅增加了学生的文化知识,也为他们以后进入社会工作提供了自主学习的方法。随着当今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越来越需要更多综合能力强、自学能力强、理解能力强的多样化人才。时代在发展,学生也要与时俱进,通过学习更广泛的知识巩固自己、提高自己。在历史文化通识类课程的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历史文化通识类课程的鲜明特点,保持教学活动组织的多样性与动态性,从而真正做到切合历史文化知识传播的特点,达到真正服务于增强学生文化素质的教育目标。历史文化通识类课程的内容广而丰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针对学生的特点,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只有这样,才能使历史文化通识类课程成为受到大学生广泛喜爱的课程,从而让学生学习到更加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并发挥出通识教育的德育和智育作用,为社会塑造出更多优秀的合格人才。

作者:杨峻岭 单位:铜仁学院人文学院

参考文献:

[1]张颖华.论高校历史文化通识课课堂教学方法[J].牡丹大学学报,2011(7):111-112.

上一篇新闻学论文

下一篇数学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