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月色赏析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荷塘月色赏析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荷塘月色赏析

荷塘月色赏析范文1

论文摘要:月亮,向来是诗人的宠儿,与中国文学生而有缘,作为一种意象源远流长。唐诗中的月意象是古典诗词中最具魅力的形象之一。唐代的诗人或借月造境,或以月融情,将自己独特的人文、宗教体验寄予其中,展示了难以言表的情感流程,尤其是孤寂、凄凉、相思等感伤情愫。

自古至今,人们描写月亮,赞美月亮,借月抒怀的诗歌比比皆是。这类作品尤以唐诗为甚,而唐诗中的月亮又经常与人们的孤寂、凄凉、相思等感伤情愫纠结在一起。本文主要从羁旅行役的思乡之愁、两地相思的哀婉情怀、人生感慨的哲理思辨、对月感怀的历史沉思几方面来阐释由唐诗中的“月”意象透视出的唐代诗人的忧患意识和感伤色彩。

唐朝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黄金时代,在璀璨、繁荣的唐代诗坛上,月亮从众多的自然物象中脱颖而出,成为唐诗中最典型的意象之一。那么,为什么月亮会如此受到唐代文人的青睐呢?

诗歌中“月”意象的存在有其历史的渊源。首先,“它给人柔和、优美、完整的感觉”·;“月圆之时,发出清幽明亮的光,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引;它那“由缺到圆、由朔到望的有规则的形体变化”,构成了其“形体美中不可或缺的内容”。月亮的这些美感特质都暗合了中国人的审美感知。原始社会中,初民所认识的月亮是与女性相结合的。在我国古代的传说或历史神话中有许多感月而孕的故事。《遁甲开山图解》:“女狄暮汲山下,泉水中,得月精如鸡子,爱而含之,不觉而吞,遂有娠。”《宋书·符瑞志》上记载:“扶都见白气贯月,意感,以乙日生汤,号天乙”等等。这都应该属于生殖崇拜的范畴。现在不少地方还有着小儿拜月、老人望月的习俗,人们仍是把月亮当作一种生殖崇拜物,渴望对月祈福得以儿孙满堂,人丁兴旺。在古老的传说中,月中捣药的是蟾蜍,又作“蟾蝣”、“詹诸”。《太平御览》卷四引《春秋纬演孔图》:“蟾蝣,月精也。”《淮南子说林》云:“月照天下,蚀于詹诸”。“蟾蜍本是一个为天所‘媚’,受天之恩的‘非类’。然而,它恩将仇报,斗胆蚀月,毁了天之‘目”’,所以月亮的阴晴圆缺变化常用蟾钩、蟾盘、蟾轮来指代。

其次,诸如“嫦娥奔月”等有关月亮的一系列神话,更体现了月亮在中国文化中的独特地位。《淮南子·览冥训》中记载:“羿请不死药于西王母,嬗娥窃以奔月,怅然有丧,无以续之。”汉高诱注:“妲娥,羿妻。羿请不死药于西王母,未及服食之,妲娥盗食之,得仙,奔人月中为月精也。”女性是月亮的灵魂,月亮是女性的诗化象征。自然地谈起月亮,人们不能不联想到嫦娥(又作姬娥)。她孤独地在广寒宫中忍受着永恒的寂寞,因而又成为诗人反复抒写的一个女性形象,作为月亮的灵魂被赋予了多重意蕴。月亮“伴随着神话的世界飘然而至,负载着深刻的原始文化内容”,“流转了中国广阔的心灵空问”,凝聚着中华民族的“生命感情和审美感情,成为高悬于天际的文化原型”。

再者,月亮与中国传统审美追求相契合,“文人们对‘月亮’这个代表着阴柔、和谐、随顺与宁静的意象表现出特殊的偏爱并不是一种巧合,它是中国古代文人特别是唐宋以来一些以自然闲适、清净虚远、淡泊宁静为生活和艺术目标的文人雅士在生活情调和审美情趣上的必然反映”,这种反映恰恰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审美理想和审美情趣上的中国特色”。

亘古不移的月亮总是莹莹地照着大地,照着有情众生。月光是柔和、迷蒙又清冷、朦胧的,似是蒙娜丽莎那浅浅的微笑。可以说,月亮在一定程度上孕育和生成了唐诗。在唐代,诗的显赫地位离不开月的激扬和烘托。李白、杜甫、王昌龄、孟浩然、李商隐……常是一卷在手,月下窗前,精心细品,沐一身月辉,抒胸中愁绪,法自然天趣,得万物之灵。由此,月与诗人结下了不解之缘。《入朝洛堤步月》、《江亭夜月送别》、《关山月》、《古朗月行》、《拜新月》、《月夜忆舍弟》、《江楼月》、《霜月》、《静夜思》、《江楼感旧》、《枫桥夜泊》、《春江花月夜》、《春色山夜月》、《峨嵋山月歌》、《正月十五日夜》……难以尽数的优美诗篇在月光的浸润中登上了唐代诗坛。

唐诗中的“月”意象俯拾皆是:1.月的时间意象。月升月落,月圆月缺,契合着生命的轮回,因而古人常以“月”来感伤生命的易逝,岁月的飞度。李白从“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的醉意中探寻着“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的生命哲理,发出了“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李白《把酒问月》)的慨叹。2.月的边塞意象。“陇头明月迥临关,陇上行人夜吹笛”(王维《陇头吟》)的啜泣诉说,“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沈俭期《杂诗三首.其三》)的绵藐深沉,“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的幽怨悲亢,“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王昌龄《从军行七首》)的悲凉凄清……我们还可从盛唐边塞诗中真切地感受到“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人未还”(王昌龄《出塞二首》其一)的浑融苍茫,“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王昌龄《从军行七首》)的雄心忧患。3.月的相思意象。如孟浩然“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的孤寂凄恻;王建“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的深沉蕴藉;钱起“二十五弦弹月夜,不胜清怨却飞来”(《归雁》)的郁怀难耐……在情感世界里,唐人的渴念甚为空灵,同样,爱情也甚是挚热。“待月西厢下”(崔莺莺《答张生》,一作《明月三五夜》)的痴心迫切,“落月满屋梁”(杜甫《梦李白二首》其一)的空虚寂寞,“月落星稀天欲明,孤灯未灭梦难成”(李端《闺情》)的深深痴情……月似乎是爱情的最佳见证,凄迷的月光引起的情思萦绕着爱的惆怅和迷惘。月所造就的相思意绪,莫不流淌着中国古人难释的生命情怀,莫不激发古人情爱思恋的浩歌。总之,“月”的意象是时光的飞逝,是情爱的寄寓,是人生悲欢离合的演绎……这其中蕴涵着诗人的忧患意识和感伤色彩,体现着他们不同的人生观。

(一)羁旅行役的思乡之愁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月代表着团圆,寄寓着和亲人相聚的心愿与期待。然而,唐代的诗人们很少描写月下团聚的欢乐,却屡屡倾诉着离散的痛苦。月在漂泊迁徙的游子、独守空闺的思妇心中,不仅寄托着团圆的期盼,更是引发愁思、怅恨的讯息。月以其惨白凄清的光辉,孤独孑然的身影,唤起并契合了诗人们寂寞孤独的感伤之情。无论他是在踯躅旅途,还是在独守客舍寒窗,只要在月光的沐浴下,就会情不自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借月表思乡怀远之情的莫过于杜甫的《月夜》:

今夜廓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鬓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千。

此诗是天宝十五载(公元756年)八月杜甫被安史叛军所俘,于沦陷的长安月夜思家所作。诗的起首两句“今夜郎州月,闺中只独看”,作者看到的是长安月,但他更焦心的是他远在郧州的妻子对自己的处境何等的忧虑。“今夜”的“独看”与往日的同看形成鲜明对比,“忆长安”,百感交集。“遥怜”小儿女们天真幼稚,只能平添妻子的负担。一个“怜”字,饱含深情,感人肺腑。“双照”与“独看”相呼应,清朗的月光下,“我”身羁敌巢,诸事萦怀。整首诗不正面写自己对月怀人之情,而从写妻子对月怀念自己,泪流不止的情态人手,使怀人的愁思倍显具体、深切,匠心独具。全诗曲折有致,构思新颖,想象丰富,语丽而情悲。

由于家是依附在故乡的土地之上的,所以游子思欲归家之情便会自然延伸为征人对祖国的深深眷恋。唐代边塞诗中抒情主人公钟情于把月亮作为其孤独失意情感的象征,借助“月”意象强化征人置身偏远异地、内心孤寂凄凉的特殊处境与感受,从而离开了战马嘶鸣、刀光剑影的阳刚之气,产生了阴柔之美。每当我们读到“一时回首月中看”(李益《从军北征》、“战罢沙场月色寒”(王昌龄《出塞二首》其二)等诗句时,便能体会到征人的深深哀怨。王昌龄的名作《出塞二首》(其一)曾被誉为是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它“音律虽柔,终是盛唐骨格”,其“悲壮浑成,应推绝唱。”J(诗人从“秦月”、“汉关”入手,月照关塞,尽显边地荒凉,征人辛苦,意境悲凉苍茫。“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气势雄浑,统摄全篇。唐代经常对外用兵,战争时起时伏,戍边的将士常年镇守边疆,置身在广漠无边的黑夜,孤寂、清冷。可以想见,他们的思乡之情是何等迫切,愁绪又是多么的深沉!面对一弯冷月,月下彷徨,忧苦之情难遏。“征人月”因饱含深沉悠远的历史内涵而尤其显得悲凉空旷。

月亮那凄冷的光,为自伤飘零的人们添愁益恨,成了他们失意困顿、羁旅行役之苦的见证;他们努力寻求慰藉和归宿,于是流于文人骚客笔端的“月”又成了他们借以抒发愁肠百结的归乡之情的载体。“归家”这个永恒的文学母题积淀在唐代诗人心头的依恋显得格外的沉重,在这里,月亮成了孤臣浪子们启动乡愁,回归家园的精神寄托了。

(二)两地相思的哀婉情怀

唐代诗人还用“月”表殷切之爱,达别离之恨,抒发痴男怨女间的无限情思。花好月圆,是爱情美满的象征。满月之夜,清辉照人,正是情侣们互诉衷肠的美景良辰,但这天涯共对的一轮明月对于相隔两地的情人来说竟是这样的撩人心绪,勾起了多少离愁别恨。张九龄《望月怀远》便是一首怀人之作: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竞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起句意境雄浑阔大,气象高华。在这漫漫“遥夜”,远隔天涯的一对情人对月相思,久不能寐,一个“怨”字油然而生。三、四两句就以“怨”字为中心,“情人”与“相思”呼应,“遥夜”与“竟夕”呼应,月亮皎洁圆满的光华,更加让人难以入睡:“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相思不眠之际,有什么可以相赠呢?唯有满手的月光。这月光饱含哀婉的情思,真挚感人。

明月似乎确实与思妇结下了不解之缘。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以孤篇盖全唐,可谓《全唐诗》的诗中诗。在《春江花月夜》里,月光从思妇心头流过,我们不难瞥见民间永驻的情爱光辉。诗人用民歌般清丽忧伤的笔调,将离愁别绪的缕缕情丝,客愁闺思的脉脉情缘娓娓道来。从“自云一片去悠悠”到“落月摇情满江树”:一切景语皆情语,极写春、江、花、月、夜五字之外的“情”字。“何处相思明月楼”是孤舟飘零的游子、阁中思夫的怨妇们共有的“相思”情结。“此时相望不相闻”到“江潭落月复西斜”:今夜月圆人不圆,既然只能“相望”,那么,倘能跟随“月华”,“流”到他的身边也好啊!然而这样也不能如愿,那就请“鱼雁传书”吧,却又“光不度(渡)”、“水成文(纹)”。至此,思妇望月怀人的凄美深情已逐层深入。“梦落花”——“月西斜”——“春欲尽”——“不还家”这一连串让人神伤的意象,极大地激起形影相吊的妇人心中思人、惜春的耿耿情怀。经过曲折、含蓄而又深沉的渲染,全诗自然地进入尾声:“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明月终于慢慢落下,情人却依然远隔天涯。诗人在极写一对恋人忠贞爱情的同时,又宕开一笔,喊出了“不知乘月几人归”的时代心声。这就使五字之外的“情”字有了新的色彩,余情袅袅,情深意远。

(三)人生感慨的哲理思辨

《春江花月夜》之所以能称得上唐诗中的一朵奇葩,还因为诗人引出了对江月与人生、永恒与短暂的哲学思考。面对这一轮孤月,诗人不禁发出了这样的人生感慨:“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照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这不仅仅是“梦境中晤谈”的“宇宙意识”~8J(P17s),还是经人类生命情感浸润过的忧患意识。从明月初升——皎月当空——斜月西沉——落月摇情,这条生命网络直贯无穷的宇宙和有限的人生,从而使诗篇具有了崭新的思辨美和哲理美的意蕴。

月亮也是超拔脱俗的人生志趣的象征。以李白的《月下独酌》为例: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月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这首诗以孤独之苦写乐,以乐反衬孤独之苦。相传写于天宝三年,当时李自供奉翰林,遭人进谗言被唐玄宗疏远,他无处诉说,只好借月下赋诗来排解自己内心的苦闷。诗人身在花间,手持酒杯,一个人登场,其孤独之感可以想见。孤苦实在难耐,于是诗人便把天上明月和自己的影子拉了过来。“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让人感到了淡淡的、难以言状的悲愁。在诗中,月被赋予了人的情感,诗人从澄澈、永恒的自然之月身上,获得了身心的宁静与升华,达到了一种超现实的审美境界,我想这便是文人士大夫追求的“道”家境界吧。

再来看他的《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诗人以体道合天的豪情,抒发了对永恒生命的渴望。“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诗人把人与月进行比较,从中感悟到了一种超越宇宙的永恒。李白的一生始终在“仕”与“隐”的纠葛之中难以自拔,于是用及时行乐、对酒当歌的呼吁来舒缓心头的压力。“唯愿对酒当歌时,月光常照金樽里”。酒是人间的奇物,月是天国的使者。在月下独酌的韵致中,孤独与充实、短暂与永恒都幻化为一片银色的月辉,与茫茫的宇宙浑然相融了。李白对月进行了永恒性的审美观照,而后,他忘却了苦闷与烦忧,感悟到生命的律动,实现了现实生命与无限宇宙完美统一。

永恒而宁静的月亮,曾经引发了多少文人骚客关于宇宙人生问题的哲理思考啊!他们深沉的喟叹或多或少地流露出对于人生局限性的审美悲情。面对着月华如水的明月,诗人们总会生发许多感慨,或感于怀才不遇、仕途偃蹇、壮志未酬,或慨叹命运坎坷、时局黑暗、民生多艰……于是唐诗中又有了许多感怀之月。

(四)对月感怀的历史沉思

唐王朝从辉煌的盛唐逐渐走向衰败,面对依旧高悬的明月,中唐以后的一些文人心中难免会涌上一种凄楚的感觉。他们仍有着安邦治国的壮志雄心,对国事表现出极大的关注。诗人把自己的情感和对时事的感慨寄寓在重温历史的过程中,发出了盛衰无常、今昔兴亡的感慨。从而,月意象也被寄予了诗人宦海浮沉,人生失意的感慨和抚时伤世的悲悯情怀。刘禹锡在《石头城》中咏道: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石头城曾经繁华一时,而如今,当年从秦淮河东边升起的明月,依旧多情地照着这早已残败的古城。“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诗人描写的是“故国”、“寂寞”的现实,反思的却是六朝近三百年的历史,是江月见证了这些朝代骤兴骤亡的悲凉历史。这秦淮旧月融进了诗人故国萧条、人生凄凉的感伤。还有“烟笼寒水月笼沙,夜?自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一夕小敷山下梦,水如环佩月如襟”(杜牧《沈下贤》)等等,这些“月”同样都带有历史的痕迹,笼罩着无限哀婉的色彩。即便是在盛唐,当诗人的理想被现实无情地击碎以后,在创作中便体现出他们人生价值的追求。杜甫的沉郁,子昂的悲慨无不由此开始。正是有开元盛世这样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才使诗人得以认清国家时事,关怀生命,具有了一种感时伤世的忧患意识。国难当头,时代又赋予了诗人更为严峻的历史任务。与道教的遗世高蹈和佛教的参禅坐忘不同,儒生士子多是“人世”的,他们注重的不是个性的自由和灵魂的升华,而是民族的荣辱和国家的安危。“诗圣”杜甫的诗歌不仅富有儒家的民本思想和人世情怀,而且也充分体现了儒家严谨整饬的特点和沉郁顿挫的忧患意识。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杜甫《旅夜抒怀》)

怀古之作并不仅仅是在“发思古之幽情”,而主要是体现出诗人对于历史、社会、民生、自身命运及未来的沉思。需要指出的是,诗人们感时伤世,情感虽然凝重,但并不悲观。中国古代知识分子与政治之间,状态历来是紧张的,自屈、陶、李、杜以来,有无数的诗人表达了对现实社会人生的焦虑。这种焦虑必然带来一种反抗,他们将个人的不幸与国家的忧患相结合,以宣泄或抗争。长期影响中国文人的儒家“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的思想,也是形成这种意识的原因之一。诗人通过凭高远眺时的所见、所感,将忧时、忧世、忧己之情熔于一炉。于是就有了望月之时宦海沉浮的人生辛酸,报国无门的苦闷压抑。

综观从唐诗中“月”意象透射出的忧患意识和感伤色彩的种种体现,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第一,爱情和青春本是人生最美好、最宝贵的。而我们却不难发现,除少数作品有明亮、欢快的色调外,绝大多数诗作都充满了哀怨、忧郁的色彩。在封建时代,自由美满的爱情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因此不得不唱出凄苦的哀歌。

第二,民族的灾难,政局的危机,国家的前途堪忧,再加上诗人的身世之慨,凡此种种都通过“忧患”的面貌体现。

第三,诗“可以怨”(《论语·阳货》)这一传统的继承和发展,使得许多失意的诗人们借月来反映当时社会生活的某些讯息,以寻求精神上的解脱。所以在边塞诗、怀古诗中总隐含着挥之不去的哀婉、寂寥的意味。

荷塘月色赏析范文2

一、在导语中呈现美

美是一种情感体验,要使学生受到感染,走入美的意境中去,教师首先应对美有深切的体验,有充沛的激情,善于切中学生的兴奋点,营造学习语文的良好氛围。导语的设计要注入教师对美的理解,注入教师的激情,要进入情境,使学生“触景生情”,产生美感,从而把学生带入语文学习的氛围中。

例如,学习蒙田的《热爱生命》时,我的导语是:“生命是东逝的一江春水;生命是出墙的一枝红杏;生命是车辙里的一棵小草;生命是黑土中的一朵蓓蕾。今天我们共同学习《热爱生命》,跟着诗人去正确认识生命,珍视生命、热爱生命。”排比句的导语,营造了“生命”情境,唤起学生对生命积极的体验,激发学生与作者、与文本对话热情,提高了学习效率。

可以说,导语至关重要的是调动学生感情,启发学生思维,使学生成为作品中的形象,诱发学生感情上的共鸣。

二、在诵读中感受美

朱熹说:“大抵观书以熟读,使其言皆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通过熟读精思,可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使作者的感情语言化作学生的感情语言,作者鉴赏的美变成学生眼中的美。

例如,教学李白《蜀道难》,首先播放名家范读,开篇“噫吁欷,危乎高哉”一声,就将学生拉入路途艰难、高亢辽远的情景,然后,指导学生跟读、试读,将无声的文字符号所描写的情和景转化为具有声韵俱佳的艺术氛围。

创设课堂情境,营造诵读的感悟气氛,让学生耳濡其情,身临其境,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脉搏与灵魂,从而获得一种美的享受。

三、在赏析中悟透美

刘勰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而入情。沿波讨源,岁幽必显”。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文本字词句的分析,使学生受到理想情操的教育,提高审美鉴赏能力,领学生“披文以入情”。

例如,学习《荷塘月色》时,我不单要求学生有感情朗读和背诵“月下的荷塘”与“荷塘中的月色”两节,还要求学生体会其中优美的意境。从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角度去赏析文章,感受荷塘的美丽与月色的轻柔朦胧。

情景交融的散文,就得通过语言分析,设身处地再现描写的“真景物”,唤起他们丰富的联想,接受作者的审美情感,逐渐形成自己正确的审美观。

四、在课件中营造美

审美的鉴赏离不开想象,优秀的课件营造一种优美动听,愉快轻松的环境,拓宽学生想象的空间,如课件中的音乐、视频和图片等,可以让学生自由驰骋想象,感受到美的熏陶。

例如,教学《荷塘月色》时,教师利用课件,展示《荷塘月色图》,播放柔和、舒缓、清幽的背景音乐,首先让学生看图,听教师范读,然后让学生有感情朗读。这样,学生便可在在一个飘逸着清幽荷香的月夜,与作者一起“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享受回忆和遐想的愉悦,感受宁静高尚的洗礼。

作者凭借敏锐的观察、细腻的笔触、精妙的比喻、丰富的联想,为我们描绘了一幅苍茫空灵的荷塘月色图。通过课件,可以让学生尽情畅谈自然美:淡淡的月光,田田的荷叶,袅娜的荷花,飘浮的青雾,有光有影、有声有色。

五、在联想中创设美

课堂教学中,老师可引导学生去联想与描绘,去再现作者当时抒发感情的生活画面或场景,从而感受生活情景与作者强烈真挚的思想感情融会而成为一种艺术境界。

例如,学习《兰亭集序》时,学生便可以凭着王羲之形象的语言,结合自己的审美经验,在脑海中,描绘出一幅曲水流觞、群贤毕集、充满诗情画意的图画。课文中精彩的描写,源于作家的想象,让学生通过联想,“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获得美的享受。

课堂教学中,教师还要让学生明白,想象就是用语言再造画面、再造实体、再造形象,让学生不断体验透过文本展开想象的感受。

荷塘月色赏析范文3

【关键词】荷塘意境 意境美 高峰体验 真境界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12-0097-02

莲叶田田,荷香幽幽,素雅朦胧的月光伴随着斑驳陆离的树影,多么清新怡人、静谧和谐的境界啊!这便是《荷塘月色》的创意。一方荷塘为什么有如此之魅力呢?还得从其艺术境界着眼去分析。

《荷塘月色》独特的艺术境界,并非只显示在表层景物的勾勒上。如果只从表层景物分析其艺术境界,《荷塘月色》和一般的借景抒情的散文没有什么差别,只停留在单纯的类比、象征、联想、寄托的层次上。

不管荷塘是多么地清新怡人,也不管月色多么地和谐幽美,这都只是客观环境的再现。没有作者特殊的心理背景作衬托,充其量不过是再现了一种自然景观。这里我们要考察的正是展示在个人特殊心理背景上的荷塘意境。

表面看来,由于“心里颇不宁静”,为了排遣苦闷心情,作者便自然来到这一方荷塘,于是全身心地投入去欣赏、去体验、去“暂时受用”,不过这都是表层的,只凭这些表面展示还不足以展现荷塘意境的特异之处。荷塘意境的特异之处全在于深层的情感波动。

《荷塘月色》的情感线索是曲折发展的。正是由于“心里颇不宁静”,作者便自然想起了“日日走过的荷塘”。于是他便趁着夜阑人静,来到这属于一个人的天地。这时强烈的现实生活中的“不宁静”,使他充分体会到一个人“独处的妙处”,使他产生了超脱现实的心境:“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里,便觉是个自由的人”,这就形成了沉浸在荷塘月色美妙情境中的特殊心境。于是他全身心投入,“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由此荷塘境界全都展现了。可是作者毕竟是现实生活中的人,他完全超脱现实是不可能的,在有片刻的超脱之后,是“蛙声与蝉声”打破这静谧、幽美的境界,把作者从幻想又拉回到现实中来,“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现实的“不宁静”,心性挥之不去纠缠不休,似乎作者始终没办法超脱这种苦闷、彷徨的心境。行文至此,文章情调难免于消沉,文章的格调也难免停留于自怨自艾的个人伤感中,仍然摆脱不了寄情于景的传统套数。

好在作者并未中断思绪。人是从幻境中被拉回了,但思绪并未停止,他“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消沉的心境又一次升起,一幅古人的美好幸福生活图景展现在作者的思绪中了。那江南的旧俗,那青年男女挥洒风流的季节,那“莲子如水”清新宜人的景物历历再现,使作者从个人的心境中又一次超脱,似乎自己也成为追求幸福生活少男少女中的一员。这便情不自禁“令我到底惦着江南”。美妙的人情风俗使作者又一次沉入身心俱佳的高峰体验中。但升得越高,跌得越猛。“猛一抬头”不觉又是先前的一切,又到了自己的家里,“妻已睡熟好久”。对作者来讲,他又要无可奈何地面对现实了,但作者为我们留下的是一段美妙难得的心灵体验。由此我们看出作者的情感老是在现实和超现实之间徘徊,这就构成了曲折前进、起伏错落的情感波动。在这个波动过程中,我们看到了作者两种心境的矛盾与强烈反差。正是现实中的心境那么烦乱不宁,也就更强烈反衬了幻想中、追求中的心境那么难得。这就为作者展示那一片难得的荷塘意境提供了存在的广阔心灵空间。作者对那清淡、朦胧、宁静幽美的境界的展示和对美好生活图景的勾勒,其实就是对个人精神境界的展示。在这个意义上,《荷塘月色》便超出了一般的写景抒情的文章,它的写景也超出了一般的写景状物,是纯粹的主观意象。这样我们就明白,为什么“日日走过”却毫无感应,单今晚却有了特殊的体验。不是今晚的荷塘与日日的不同,而是在今晚这个时候恰好产生了从未有过的经验,于是荷塘的境界是纯粹主观心灵的产物,是作者的心灵对外物的观照。这里客观的真实不重要,重要的是主观心灵的真实。刹那的体验与所得不是平常都有,所以日日走过熟视无睹,今晚来到境界独特。正是那日日太平常的印象的积聚,也正是现实的不宁静心境的压迫,偶然间产生了这瞬间的体验高峰,甚是难得。这样的体验也不是人人都有。我们可以借助荷塘去尽情抒发感受,但我们没有朱自清先生的那种“印象的积聚”“特殊的心境”,所以我们不会产生这样的高峰体验,因此“荷塘”意境的个人性就不可重复了,就不同凡响了。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有造境,有写境,此理想与写实二派之所由分。然两者颇难分别。因大诗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写之境,亦必邻于理想故也。”荷塘的意境,使人难忘亦在于自然清新,亦在于理想。难得的便是在个人心灵的广阔背景之上的理想之境的展示,更难得的是在美好的人情风俗图画的背景上个人的追求与理想对荷塘意境的投射。这样荷塘意境不但有了独特的心灵美、艺术美,同时也上升到了普遍的人文精神的美。在一个很广阔的个人心理与人文精神的背景上,那宁静、清雅、疏淡的荷塘意境便散发出了殊异的永恒魅力。

首先,体察其境界的特殊性。王国维先生把境界分为“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我认为,朱自清先生的荷塘境界在“有我”与“无我”之间徘徊。“荷塘月色”有“我”的观照,但不完全是,它同时也是以“物”观物。“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这是很明显主观的心灵作用于外物。可是,渐渐地,“我”消失了,只有一片荷香月色。这难道真的是纯客观的景物展示吗?不是的。因为作者不宁静的“心”突然碰到这宁静幽美的境界,反倒使这外境同化了,这时心灵暂时解脱了尘俗的烦扰,进入了前所未有的体验,霎时物我交融,身心俱忘,于是只有一片“真境界”了。但这只是片刻的,“我”消融于那个真境界也是暂时。“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我”时常自觉不自觉地流露出来。很明显,我在体验着、感受着,心绪也在游动着。“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我”还是时时游历于这个“真境界”之外,这样,“有我”与“无我”产生了间离。境界中似有“我”,似无“我”,在似与不似之间就产生了无尽的美感体验。表面看来,《荷塘月色》的写景与抒情是游离的,其实这正是“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的游离。其境界的特殊正是这种“我”的似有似无。

其次,在人文精神的层次上,《荷塘月色》又有其特异之处。文章并未停留在个人情感体验、精神境界展示的层次上。“我”突然惊觉,回到现实,但荷塘境界的余韵未尽,不自觉地便想起了古代美好的风俗人情。表面看这是对幸福美好生活的追求,不过这里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的积淀。“中国的自然山水美学不是单一性质,而有着历史文化意识沉淀。……因此,‘意境’不是泛泛而谈的艺术原理,它显示了主体建构的美学原则,表达了个体心理,更表达了民族心态、历史魂灵、艺术精神。”这里朱自清先生由荷塘自然想起江南采莲的旧俗,继而引述《采莲赋》《西洲曲》,其实是一种“民族心态”的反映,体现了“历史魂灵”。古代的风俗人情反映在特定的自然景象中,自然是古代人的人情、风俗、理想、愿望,甚至个体心理在自然山水上的折光,体现了古代人的生活情趣和自然情怀。这种寄情自然的文化痕迹长久积淀,渗透在每一个中国文人的文化心理的潜意识中。所以,朱自清先生借一方荷塘展示心境,又从荷塘联想到古代人的采莲旧俗,这在人文精神上是古今相通的。因此,透过人文精神反观荷塘意境,它饱含着强烈的文化色彩。之所以人们都会为荷塘境界痴迷沉醉,其深层的原因就在于中国人在文化心理上的共通性。在这个意义上,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意境在中国文化中具有了普遍性。

综上所述,在个人心灵境界和人文精神的双重意义上,朱自清先生笔下的荷塘境界自成一格。比起那“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境界来,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意境自有着其美学意义。

参考文献

[1]吴功正.小说美学[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1985

荷塘月色赏析范文4

这节课缘于全市要在高一开展一次阅读公开课,文题选定是《荷塘月色》,这篇美文,本身很多人就有不同的理解,有很多精彩的设计方案。我们想要出新,想要出彩,可谓难上加难。在教研员的指导及备课组的几次商榷下,我们决定“同题异构”,一节文本研习,一节诵读,我将活动方案命名为“沉稳与灵动”。

我主要负责诵读课,而对文本的理解是诵读的基础,全篇的情感基调是“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我们就从领悟作者的情感入手,于是在课前首先让学生了解朱自清写这篇文章的背景资料,了解家庭及国家给作者带来的无奈,让学生知道今晚的荷塘月色是作者的“另一个世界”。这样从品味景物淡雅和淡淡情感入手,让学生诵读中欣赏,诵读中分享。我让学生自己先读,然后通过赏析再读,这就是一个欣赏的过程,能让学生结合景物特点和作者的情感更好地把握诵读的轻重急缓,抑扬顿挫。

有这样一个活动过程:

师:经典美文常读常新,在不同人的眼中,会呈现不同的美好,很期待学生精彩的展示,让我们一起分享你的美,读完之后结合景物的特点和作者的情感谈谈你这么读的理由。

生1:我很喜欢“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我给大家展示一下。

师:你说说你这么读的理由。

生1:因为这一句用了拟人、比喻的手法写出了荷花妩媚动人,有的含苞待放,洁白明亮、清新淡雅,荷花就像是美丽的仙子。作者很喜爱这样的景物,所以语调要上扬一些。

生2:我也认为语调应该上扬一些,而且我觉得跟作者的情感也有关。作者来到荷塘时是带着颇不宁静的心情,而面对荷花仙子,作者的那不宁静渐渐变得宁静,有了淡淡的喜悦。不过我觉得我对这句话还有一些处理,在读“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时候,“羞涩”二字要拖长一些。

师:对,让我们觉得有一种“羞答答的玫瑰静悄悄地开”的感觉。你给我们展示一下。

(生2的诵读换来了一片掌声。)

……

生N:“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这句话我想展现一下(生N本来就是我们班诵读的高手,所以一开始就表现得很好)。

师:说说他想要带给我们什么感受。

生N:我想体现一种对比,前面很热闹,后面很哀愁,所以我前面读的声音较高,节奏较快,而后面的声音比较低沉,“我”后面稍加停顿,表现自己的无奈。

师:你能不能再给我们展示一下。

师:自然之景是热闹的,但是作者却在热闹之外。我也想给同学们读一读。

这部分展示,就是在欣赏与分享,让学生自主欣赏文本的美,并通过对美的理解运用诵读的方式与大家一起分享。同时也给我一些启示,第一,学生的力量是无穷的。我在上课前还是比较忐忑学生对景物的把握和对作者的情感是否准确,然而美文的力量是无穷的,美的作品人人都爱。当我们发现了其中的美,就能准确通过诵读传达,一起分享。第二,分享的前提离不开欣赏。景物的特点和作者情感的准确把握,能让学生更入情入味地诵读。第三,读的方式可以多变。自读、展示读、组内读等,多种方式让他们一起分享所读到的美。

接下来是创造性朗读,这个环节是没有预设的,上课前我也不清楚学生会怎样通过合作的方式展现。然而我真的太低估了他们。2012年是我校的70年校庆,我班的一部分学生参加了校庆合唱表演,他们竟然将唱歌的方式融入到诵读当中。他们采用了轮读、复读、像回声伴奏一样的朗读方式。“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仅仅这一句,就创新不断。第一组将此句读完后用复读的方式将“我什么也没有”再次用低沉的、越来越低的声音读了一遍,产生一种叹息感,让我们深入感受作者内心的淡淡的忧愁。仍然是这句话,另一组展现时,让其中一位同学模仿蛙鸣,而这样的声音其实在淡淡的忧愁的作者耳中是带有一丝嘈杂的,可谓是锦上添花,让朱自清的宁静又回到了不宁静。

荷塘月色赏析范文5

【关键词】散文 写景状物 疑难鉴析

一、《荷塘月色》疑难鉴析

1.通感的手法

通感:又名“移觉”,是指在描写客观事物时,用形象的语言把一种感官的感觉移到另一感官上,达到用多种感觉来描写同一对象的目的。这种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的彼此相通的描写,往往把很抽象的事物描绘得更丰富、更生动。本文第四自然节中的“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第五自然节的“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都运用了通感的手法。通感一般可分为比喻通感和形容通感,课文中的两个例子属于比喻通感。

2.理清作品的感情线索及作者思绪的变化

一般认为这篇散文流露的感情是“淡淡的喜悦中夹杂着淡淡的哀愁”,但是通过了解时代背景和作者写文章时的思想状况,可以体会作者对黑暗现实不满,寻求精神解脱而又无法解脱的苦闷心情。应抓住文中的关键的语句,如“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这句话是文眼,不但揭示了夜游荷塘的缘由,而且奠定了全篇的感情基调。理清作者的行踪:出门――去荷塘――观荷塘――回家;把握住作者情绪的变化:不宁静――排遣――超脱――不宁静;从而确定全文的感情基调,体会作者的喜悦和哀愁。

3.从情景相生的角度把握本文的情景关系

写景要抓住景物的特征,这是抒情散文表情达意的需要。抒情散文的要旨是抒情,但情有所系,情感总是依附形象,因为写景是为了抒情。作者应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景物不但是客观物象,而且是心理映象。在《荷塘月色》中,作者为读者描绘了一幅幽雅安静的月夜荷塘景色图。作者写景是为了抒情,荷塘景物成了情感的借代物。作者借景抒情,用景物的变化暗示情绪的变化,使景物与情感达到高度的融合。

4.领会本文优美的描写语言和抒情语言

领会描写性词语要结合特定情境,既要看这个词语能表现什么,还要看作者想用它表现什么;既要看这个词语特有的色彩情味,还要看它和其他词语配合所增添的新的意味,从而综合把握其艺术效果。赏析描写性词语应注重其刻画形象、表达情感的作用。本文作者运用十分精美的描写语言创造了具体可感的景物形象。作者精心选择动词、形容词并加以艺术组合为荷塘风物传神写照。作者运用比喻、比拟、通感、映衬等修辞技巧,绘形绘影、绘声绘色,准确而生动地传达出对月下荷塘优美景色的视听感受。作者尤其善于通过动静结合的描写表现景物的形态和神韵,进行多侧面、多角度的虚实结合的描写,勾勒繁复而美丽的动感图画。

5.理解文中景色的多重映衬作用

文中有关荷塘及其周围的景色写得颇为动人,勾勒出一幅夜色中的荷塘图画。第四段先写荷塘里高出水面、亭亭如裙的荷叶以及零星点缀着的白花,为下文写月色做了铺垫。第五段再次以叶子和白花做为月色的衬托,同时又用青雾、淡淡的云以及弯弯的杨柳来烘托月色。第六段也是如此,以荷塘四面的高高低低的树来映衬荷塘,烘托月色。作者着意于荷塘及其四周的景色描绘,其意图是与月色交相辉映,突现出月色的诱人之美。

二、《故都的秋》疑难鉴析

1.文章中的“文眼”

所谓“文眼”,就是文章的点睛之笔,它可以散布于文章的各个部分。“文眼”于文题之中:一类是文题点明主题,如《依依惜别的深情》、《白杨礼赞》。另一类是文题点明文章的主要内容,如《荷塘月色》、《囚绿记》、《故都的秋》等。“文眼”于文章的首尾:如《故都的秋》的开头流露出作者对故都的秋的眷恋和热爱之情;《囚绿记》则是“文眼”于结尾抒情点题。“文眼”于文章的正文之中:如《故都的秋》中的一处点拨:“秋之于人,何尝有国别,更何尝有人种阶级的区别呢?”这句点明人们对秋的深情。

2.文章正文中的并列结构

并列结构,又叫平行结构,体现于文章的正文之中。这种结构把几方面内容平行记叙,显得段落分明,条理清楚。《故都的秋》中就是用这种结构来组织材料,文中先后记叙秋院、槐树、秋蝉、秋雨、枣树等。这些记叙内容各自独立,又联缀成篇,从不同的方面来表现故都的秋景特点。

3.文中对比表现手法的运用

文章主要表现故都的秋,可是文中在写北平的秋的过程中,又屡次写南方的秋。这并非是跑题,而是以南方的秋为对照物,以此突现北平的秋的特征。如北平随处可闻的秋蝉的啼唱与南方稀少的秋蝉的嘶叫对比,又将南方的秋色不浓与北平的浓重秋色对比,从这些对比中越发突现北平的秋的独特之处。

4.如何识辨作者的感情基调

本文的开头句中点明了北平的秋的特点:清、静、悲凉。清――“碧绿的天色”、“淡绿微黄”的枣子;静――“驯鸽的飞声”、“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云渐渐地卷向了西去”等;悲凉――“觉得有点落寞”、“残声”。作者写北平的秋色中固然含有“悲凉”的情愫,然而这仅是一个方面。作者先写秋蝉的“残声”,转而又写它的“啼唱”,后者绝非是“悲凉”,而是以“啼唱”衬托心境的静。至于写“清”和“静”,这体现出作者对清爽的秋的赞颂。从作者对秋院、槐树、秋蝉、秋雨、枣树的记叙中,也可以看出作者流溢出的颂秋的情感,尤其是在文章的结尾,作者以抒情的笔调直抒对秋的赞美之情。

5.以对秋色的整体观感来颂秋

作者凭借北平的秋色抒情,其秋色并不是一个独立的景物形象,而是由几种景色组合而成。这就决定了应从对秋色的整体观感来抒情,而且应描写出能反映其整体秋色的各种景物,这样才能达到以景抒情的目的。作者选择的五种景色都各具特色,颇有代表性地表现出故都秋色之特点。如:秋院――“看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驯鸽的飞声”;秋槐――“落蕊”“铺得满地”,“脚踏上去……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感觉”;秋蝉――“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秋雨――“一阵凉风……下起雨。一层云过……天又晴了”;秋果――枣子树各处都有,“像橄榄又像鸽蛋似的这枣子颗儿,在小椭圆形的细叶中间,显出淡绿微黄的颜色……”。作者调动视觉、听觉、触觉,把这五种秋景勾画出来,组合成一幅故都的秋的风景图,由此引发作者颂秋的情感。

三、《囚绿记》疑难鉴析

1.借物抒情的方法

借物抒情,又称为状物抒情,即借助写物达到抒情的目的。物可以是有生命的动植物,也可以是非生命物体。借物抒情的写法是,先从状物入手,将其写得形象生动,然后借物抒发与物相关的思想情感。借物抒情,其物应是与所抒之情密切相关,蕴含着某种深刻寓意,这样才能由物顺畅地导入抒情。无论是哪种类型的所状之物,都应当是作为抒情的依托物和抒情的手段及途径。选择抒情的这类依托物时,要发掘其象征和比喻含义,并由此联想,进而升华到抒情。

2.理解文题,把握作者抒情的方式及思想感情

本文属于借物抒情的抒情散文。文章标题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作者首先介绍其居所的室内环境,由此引出作者喜爱绿色。通过这些铺垫,水到渠成地导入“囚绿”这个主要内容。文中自始至终以“绿”贯穿,行文的线索是恋绿――囚绿――念绿,重点是“囚绿”。作者喜爱常青藤的葱茏的绿色,因为它是生命、希望和快乐的象征;之所以留恋常青藤,是因为它具有执着、不屈的品质。文中以常青藤为抒情的依托物,抒发了作者对顽强不屈品格的赞美之情。

3.领会本文的拟人手法

文中多处运用拟人手法。如“绿叶与我对语”、“我为了这永远向着阳光生长的植物不快,因为它损害了我的自尊心”、“我恼怒它的固执,无亲热”、“这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等。作者用拟人的手法描写常青藤,赋予其执着、不屈的性格以及不卑不亢的高贵气质。

4.从文中领会散文之“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

荷塘月色赏析范文6

一、走进教材

高一语文散文单元的课文都源于作者的亲身经历,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或人生的感悟。如果我们细心观察,就发现它们竟是来自一些微小的细节。就是这些生活中常见的细微之处,触动了作者心灵,让其情感律动,于是就流于笔端,形于文字,并情不自禁地、悄然无声地印下了他们的个性与才情。于是,读他们的文章,就像走进了他们的心灵深处,跟他们一起体会其喜怒哀乐,分享其生命中的收获。

学习本单元的散文,不仅是一次的情感的旅途,更是一次人生的体验。因此,我们在与学生一起分享这些文章时,应该从把握作品细节,品味语言魅力引导学生。

二、用心教学

(一)引导学生把握作品细节

观察自细节始,知识自细节来,文学自细节出,哲学自细节入,人生自细节明,文明自细节进,意义自细节显。散文也源于细节,表于细节。因此,学习散文,必须引导学生认识和把握细节,学会品味细节,观察和深入细节。

在《荷塘月色》中,飘渺轻纱掩映下的荷塘月景,正是当时作者心境的微妙的呈现。田田荷叶,朵朵荷花,缕缕清香,溶溶月色,作者描绘得无微不至。此时,老师必须引导学生去想象,去品味这个细节,去领悟月下荷塘的荷、风与月的自然生命的灵动,去感受作者那一道无比喜悦的心灵律动。

朝霞和晚霞都是绚烂、多彩的。在《霞》里,冰心却把晚霞赋予了更细更深的一层意蕴,那就是深沉和凝重。就是这个细微的描绘,才能让作者准确细致地寄托了一个历经世事沧桑、岁月淘洗的耄耋老者的人生睿智与生命彻悟,并借此表达了自己对生命的思考与感悟。其笔墨之细致,细致之动人。作为教师,没有理由不把它告诉自己的学生,领他们去体会,去把握,去感悟。

散文虽“散”,但“散”得细致动人。所以,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就应该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对细节的关注与把握,学会做生活的有心人,在看似平淡的生活点滴中品味出滋味来。

(二)引导学生品味散文的语言魅力

动人的经历,感人的景致,真挚的情感,都需要丰富细腻的语言。散文单元的课文篇篇美文,句句精句,字字珠玑,意蕴深厚。面对这言辞优美、精妙动人的语句,在学习过程中就必须认认真真的揣摩。我们不仅要联系上下文的关键语句去仔细品读,还要联系文章的中心和情感细心领会,从话面出发,读出话面的意思,读出深藏的真意。

文学本来就是语言的艺术,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特别是散文这种文学形式,对语言的要求更高。它们往往必须经过艺术加工和提炼过的语言,是纯粹的语言。本单元的散文语言,具有凝炼、准确、生动、形象、优美、自然、活泼、丰富等散文语言的基本特点,其语言之细腻、流畅、传神、富于感染力,富有绘画美、音乐美,富于表现力。

散文教学,品尝语言美是重点。应引导学生细细咀嚼,咬文嚼字,揣摩散文语言的准确性、生动性和情韵美,引导学生深入一层挖掘语言中的表情达意。读《荷塘月色》,谁都会感叹作者笔下的景色太美了,“淡淡”的月光,“亭亭的”的荷叶,“袅娜、羞涩”的荷花,“远处楼上渺茫的歌似的”清香,“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似的光和影……,一切的一切,都“像笼着轻纱的梦”。作者语言之精妙,语句之优美,情感之真挚。在此,我们可以通过作者的精妙言辞,领着学生一起去感悟作者面对“无边的荷香月色”,“心里涌起了几丝淡淡的喜悦”。

朱熹说,读书要耐心涵泳,要反复“咀嚼”语言,体会文中的旨趣。冰心的两篇散文,无论是《霞》还是《我的家在哪里》的语言都是言简意赅,大巧若拙。作者在简短、平凡的字里行间中,有着一股让人难以释怀的伤感。所以,在教学过程,一定要注意引导学生在朗读的基础上,去慢慢“咀嚼”和品味其语言的韵味。

上一篇人与畜禽

下一篇心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