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庙导游词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岳庙导游词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岳庙导游词

岳庙导游词范文1

飞来峰又名灵鹫峰,山高168米。飞来峰是我国南方古代古窟艺术重要地区之一。在青林洞、洞、龙泓洞、射阳洞以及沿溪涧的悬崖峭壁上,有五代至宋、元年间的石刻造像345尊。

其中的西方三圣像(五代)、卢舍那佛会浮雕(北宋)、布袋和尚(南宋)、金刚手菩萨、多闻天王、男相观音(均为元代),都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要数那喜笑颜开、袒腹露胸的弥勒佛。这是飞来峰石窟中最大的造像,为宋代造像艺术的代表作,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飞来峰过去72洞,但因年代久远,多数已湮没。现在仅存的几个洞,大都集中在飞来峰东南一侧。最南端的一个大洞叫青林洞,洞内有石床、手掌印,传说石床为“济公床”,后掌印为 “济公手掌印”。

在射旭洞内,往洞顶上看,可见到洞顶微露一线天光,这就是“一线天”胜迹。

岳庙导游词范文2

咸亨酒店的格局和旧时绍兴别的小酒店完全一样。当街一个曲尺形大大柜台,直柜台靠店堂里面一端放着一些瓷彩瓶,瓶中装着烧酒,上贴玫瑰烧、五加皮等字,因怕酒香散逸,故用蓝布包着小沙袋盖住瓶口。临街横柜台上置有栅栏,栏内摆着用以下酒的菜肴,俗称“过酒坯”,如茴香豆、花生、豆腐干、糟鸡、扎肉之类。柜台下放着绍兴名酒元红、加饭、善酿、雪香的老酒坛,上面压着沙袋,坛边搁着酒吊、漏斗好窜筒等舀酒、温酒工具。入冬以后,柜台里预备着热水,用马口铁制成的窜筒“温酒”。店内放有几张板桌条凳,供主顾坐着喝酒。

当时来咸亨酒店喝酒的主顾不多,大多是在柜台外站着喝酒的“短衣帮”。有身份的主顾都跑到西首的“德兴酒店”去了。德兴酒店为谢姓所开,生意不错,鲁迅的塾师寿镜吾也常去那儿喝酒。来咸亨酒店喝酒的一位特别的“长衫主顾”,是一个人称“孟夫子”的人。他是周家的邻居,屡试不第,穷愁潦倒,嗜酒如命,早年曾在新台门周氏私塾里帮助抄写书牍。有一次,“孟夫子”溜到别人家书房里去偷书,被人抓获,他却辩解“窃书不能算偷”,结果被打折了腿,只能用薄包垫着坐在地上,靠双手支撑着挪动身子行走。鲁迅就是以“孟夫子”为生活原型,溶入了鲁迅所熟悉的旧知识分子的生活经历,塑造了“孔乙己”这以艺术形象的。

各位游客,旧时的咸亨酒店早已成为历史的陈迹。1981年9月,为纪念鲁迅诞辰一百周年,有关部门在鲁迅路中段重建了一家具有绍兴地方传统特色的“咸亨酒店”。

现在的咸亨酒店,是一家三开门面的酒店,店门屋檐下悬挂着一块书有店号的横匾,柜台的青龙牌上直书“太白遗风”四个大字。店堂内垂挂着一副由着名画家方增先画的孔乙己立像;还有一副对联云:“小店名气大,老酒醉人多”,为着名作家李准所撰;另有着名的表演艺术家于是之的墨宝:“上大人,孔乙己,高朋满座;化三千,士七十,玉壶生春。”1987年后,酒店又进行了扩建装修,增添了鉴湖春、咸亨楼好女儿春等包厢、雅座,每日顾客盈门,生意兴隆。曲尺形的柜台,朴拙的陶制酒坛,马口铁制的窜筒,醇香的加饭酒,入味的茴香豆……这一切常常会使中外宾客会议起鲁迅笔下的孔乙己时代。

随着咸亨酒店声誉日隆,八方客至,游人如织,酒店先后荣获原国内贸易部授予的“中华老字号”及浙江省着名商标等称号,原有的营业场地已远远满足不了络绎不绝的中外宾客。1998年3月,一座按三星级标准建造的12000平方米的新楼喜迎宾客。今日的酒店已拥有各位客房66间、餐位1000个,设有土特产商场、旅游公司、票务中心、咸亨大舞台、美容美发厅好商务中心,成为集传统风格与时代特色于一店,融名城、名士、名酒风情于一体的江南名店。同时,酒店还立足绍兴,面向全国,走出国门。咸亨酒店的北京分号、南京分号等已经开张营业,咸亨服务商标已在10多个国家好地区注册。

鲁迅祖居导游词 ·宁波市导游词 ·杭州市导游词 ·大慈岩导游词 ·岳庙导游词

岳庙导游词范文3

张仲景名玑,生于150年,卒于219年,正处于中国东汉末年这一动乱的历史时期。他在继承前人医学理论的基础上,勇于实践,潜心于中医药的研究,终于写成了医学巨著《伤寒杂病论》,熔理法方药为一炉,开辩证论治之先河,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后人将该书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这两部书和《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并称为中医四大经典著作。张仲景因此被后世医家称为"医圣",后人在其家乡南阳修建祠庙以祭祀。我们现在看到的便是纪念张仲景的专祠――医圣祠。

各位请看。这便是具有汉代建筑风格的医圣祠大门,郭沫若先生1959年12月题写的"医圣祠"三个大字,苍劲有力,熠熠生辉。大门前这一对炮楼式的建筑称为"子母门阙",高的为母阙,低的为子阙,其形象如同一位母亲怀抱一婴儿。在中国汉代的建筑群中,时常可以见到这种建筑物,一可以起"瞭望哨"的作用,二可以作"烽火台",三起装饰作用。大门上的这对青铜制品称为"铺首衔环"其虎嘴中叨一圆环,它象征着威严和雄伟。这对"铺首衔环"重约三百公斤,是目前世界上最重的"铺首衔环"。

大家请看,门庭内的这块巨大石屏,是一块完整的石料制成的,长高各为3.5米,重达6吨,是中国当代碑林一绝。石屏正面雕刻的是已故名医黄竹斋先生撰写的《张仲景传》,它生动地描述了张仲景辉煌的一生和对中国中医事业做出的伟大贡献,两侧的对联是中国有名的老中医任应秋教授题写的,上联是:"阴阳有三,辩病还须辩证"。"阴阳有三"是指三阴(少阴、太阴、阙阴)和三阳(少阳、太阳、阳明)。"辩病还须辩证"是说要想治好病人的病症,必须要依据张仲景的"辩证论治"学说,也就是根据病人得病的时间、地点,结合病人的年龄、身体状况,对症下药。下联是:"医相无二,活国在于活人"。意思是说:"医生和治理国家的宰相没有区别,医生治人,宰相治国,然而要把国家治理好的根本目的在于让人民健康、安乐、生活美满。"

石屏背面雕刻的是张仲景写的《伤寒杂病论序》。在序言中,张仲景说明了自已走上医学道路的原因。他写道:"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以来,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者十居其七"。东汉末年瘟疫的大流行,百姓因得不到治疗而大批死去,这种凄惨的局面和仲景家族自身的遭遇,促使他立志学医,走上了救民于水火的艰难道路。

我们现在看到的四个塑像,分别是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的四位大医学家的塑像。这位是医和,医和是春秋时期秦国的名.医,距今有2700多年,那时他认为疾病不是鬼神作祟,而是大自然的变化作用于人体引起的,医和后面的为王叔和,他是魏晋时期的医学家,距今lOOO多年。他精研医学,重视诊脉,著成《脉经》一书、同时,他搜集、整理了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使其得以流传至今。左边的这两个塑像,前面的是华伦,后面是李时珍。华佗和仲景是同时代的医学家,他精通内、外、儿、妇、针灸各科,尤其擅长外科,他在世界上首创使用麻沸散(酒内浸入麻醉类草药),进行腹腔手术。他还依照虎、熊、猿、鹿、鸟的形体动作,创"五禽戏",用以强健身体,治疗百病,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李时珍是明朝医学家,距今470多年,他花费27年时间,写成了《本草纲目》一书,近200万字,该书总结了中国几千年的药物治疗经验,把药物学研究,提高到了一个新阶段。后来该书传人日本、朝鲜、越南,17~18世纪传人欧洲,对世界医药学和生物学都做出了重大贡献。

下面请大家继续随我参观"张仲景史画"部分,"张仲景史画"是一套反映张仲景生平事迹的绘画。这一套绘画共二十四幅,采用了汉代画像石刻的浅浮雕手法,显得古朴凝重。因张仲景是东汉人,所以设计者张一平先生采用了汉代造型艺术,更符合两汉的时代特色。大家可以按顺序欣赏。下面的这些书法,是历代名人对张仲景的评赞。

我们现在看到的是"百寿亭"和"百寿图",它们是中国历代书法名家的手迹。这是"张仲景敬仰之碑"。

我们现在去瞻仰张仲景墓祠。这两座仿汉建筑叫"春台亭"和"秋风阁"。《春秋》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史书,是由孔子撰写的,而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有医学春秋之称,故修建"春台亭"和"秋风阁"以纪念。

我们现在看到的便是张仲景的坟墓,此墓始建于何时,已无确考。墓前的石碑,是清朝所立的。仲景墓是仿汉墓式样,墓的四角各有一个羊头,在中国古代"羊"和"祥"是同音、同义的两个字,象征着吉祥(如"美"和"善"都以羊为字头)。墓顶的莲花座,象征着仲景"出淤泥而不染"的高尚医德医风。

朱仙镇导游词 ·中岳庙导游词 ·岳飞庙导游词 ·河南嵩山少林寺导游词

现在我们进入正殿。正殿塑着仲景老师手拿卷宗的塑像。这些匣额是历代名士赠送的。两侧房内陈列的是《张仲景史画》原稿。

我们现在看到的这棵树叫"凌霄花树",也就是"紫葳"。它八月份开花,花朵呈喇叭型,异常娇丽,此花可入药,有止血化淤,调节经络的作用。

这是西偏房,总理题词:"发扬祖国医药遗产,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这些是在重修医圣祠时,整理出的文物。这是"下水管道",它说明在汉代,城市的通水设施已经很完备了。这是"铁斧",是熬制中药用的容器。这是"陶井圈",建在水并的上边,可以防止井水被弄脏。这是"药白",是捣药用的。

根据张仲景坐堂行医的故事,前几年,塑造了一组蜡像,群众陈列于行方斋中。

请看,这是张仲景的太守府,他在公堂上为黎民百姓诊治疾病。两侧的图案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四方之神,即:"东青龙,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

这便是智圆斋,里面陈列着中外古今各个时期的《伤寒杂病论》版本。其中最古的版本是宋朝的版本,但现在已经散入日本。本馆现存最古的版本是明朝时的版本。

岳庙导游词范文4

[关键词]民俗事象;翻译生态环境;适应;选择

[中图分类号]G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5)19-0104-02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5.19.051 [本刊网址]http:∥

引言

中国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是吸引外国游客的重要旅游资源;因此,外语导游工作往往涉及民俗事象的现场介绍和讲解。作为翻译(interpretation)的一种特殊形式,跨文化民俗讲解不仅关乎当地旅游产品的品牌形象,而且直接影响外国游客对中国文化的态度。所以,从外宣角度研究导游对民俗事象的跨文化讲解,颇具实践意义。综观国内文献,近十年民俗翻译研究数量渐增,但基于外宣的讨论并不多见,且多聚焦于语言的转换问题,而对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作为翻译主体的行为,尚未给予深究。为此,本文试图以胡庚申教授的“翻译适应选择论”为基础,参考刘雅峰博士对该理论的应用研究成果,论证民俗事象的跨文化讲解,本质上是导游在“民俗事象跨文化讲解生态环境”中,适应环境并作出优化选择的过程,其目的是产出符合游客需求与外宣需要的、高质量的跨文化民俗讲解文本。

一、跨文化民俗讲解的外宣翻译特征

(一)对外宣传与外宣翻译

对外宣传,简称“外宣”,是一个中国人耳熟能详、有着特殊本土意义的概念。其中,“宣传”一词系指“传播者为了实现某个目的,通过传播媒介公开地传播信息符号对广大人群进行态度影响和意见控制的过程。”在全球文化交融的背景下,学者们倾向于从传播学角度诠释对外宣传。他们认为,对外宣传事实上就是文化信息的国际(对外)传播行为,即“在国家之间、不同民族和国家的个人和组织之间跨文化的信息交流与沟通。”当然,外宣并非单纯的信息传递,而是有着明确的目的性和倾向性。在中国语境中,这种目的性和倾向性,对于涉及外宣工作的人员来说,意味着通过卓有成效的工作,改变目前中国文化在话语权上相对弱势的国际生存环境。从这个意义上说,外宣翻译的实质就是“译有所为”,即以译品为媒介,发挥译者的能动作用,揭示中国文化的真实内涵,展现其中的人文精神,使文化背景迥异的国外受众加深和扩大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与认同,纠正他们由于无知或有意歪曲而造成的文化偏见,从而树立中国正确的国际形象。

(二)跨文化民俗讲解的外宣翻译特征

尽管外语导游的讲解从表面上看并非针对特定文本的翻译,但由于其讲解内容基于大脑中的知识草案(通常表现为事先存在的中文导游词),因此,就信息的语际转换以及导游作为意义中介者的作用而言,p它显然是一种特殊形式的翻译活动。其外宣特征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讲解文本的宣传性特征。导游向游客提供民俗信息,目的是激发他们的兴趣,引导他们去观赏、体验和思考。根据纽马克的文本功能分类,导游语篇显然是一种以呼唤功能为主的文本,体现了宣传类文本的最显著特征。(2)信息传播对象的文化异质性特征。讲解的目标受众是国外游客。他们拥有与中国人相去甚远的文化图式系统(schemata),而体现于民俗中的两种图式系统之间的差异,正是他们游览时的兴趣所在,也是他们解读和评价中国文化的出发点。(3)信息传播主体的文化代表性特征。民俗体现了一个群体的文化身份。通过民俗,人们可以了解这个文化群体的性格与所思所想。与此同时,人是文化的载体,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影响主要通过个体实现。作为文化使者的导游,往往会被外国游客看做是中国文化的代表,他对民俗的诠释和翻译,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着游客对中国文化的观感与态度。

二、翻译适应选择论与外宣翻译生态环境

胡庚申教授于2004年提出的“翻译适应选择论”,将译者纳入具有“适者生存”特征的“翻译生态环境”,从认知角度考察其作为翻译主体在文本转换过程中的适应与选择行为。所谓“翻译生态环境”,系指原文、原语和译语所呈现的世界,即语言、交际、社会,以及作者、读者、委托者等构成的互联互动的整体。翻译本质上是译者在语言、社会和交际等多个维度上,有选择地适应于这一生态环境,对译品进行优化选择与操纵,从而保证其生存、生效。刘雅峰博士将该理论引入外宣翻译的过程研究,提出外宣翻译是译者适应“外宣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活动。“外宣翻译生态环境”是一个以文化全球化为背景、以外宣为导向、以译者为中心的生态环境。在此环境中,译者面对文化全球化、外宣翻译目的、原文、原语、译语、读者等所呈现的“世界”,有意识地进行适应程度的选择以及最终行文的选择,从而产出“整合适应选择度”较高的译本。

翻译适应选择论以及在此基础上构建的“外宣翻译生态环境”,体现了文化全球化背景下外宣翻译的实际;它们提出的译者中心观和“译有所为”的翻译目的观,在承认环境制约的同时,凸显了译者的认知心理及其主观能动性在译品形成中的主导作用。而多维度的适应选择原则,不仅为解释翻译行为提供了合理的观测点,而且为译品的产出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三、民俗事象跨文化讲解生态环境

导游的民俗讲解,基于具体的民俗事象。所谓民俗事象,是民俗事物的外在形态或民俗活动的表现形式,往往与信仰等心理因素互为表里。其表现形式有语言、行为、实物、行为+语言、实物+语言等。在游览过程中,外语导游在现场以特定的民俗事象为话题,向外国游客翻译介绍相关的文化信息。如上所述,这是一项外宣特征鲜明的活动。因此,对其过程的描写,理应放在外宣翻译这个大的生态环境中展开。与此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导游讲解所特有的交际语境和民俗事象的时空差异,又使该活动具备自身的特殊性和翻译关注点。为此,我们尝试构建“民俗事象跨文化讲解生态环境”并提出以下观点:民俗事象的跨文化讲解,是一个以文化全球化为背景、以外宣为导向、以导游为中心的文化信息交流过程。该过程的发生与发展,始终表现为导游对“民俗事象跨文化讲解生态环境”的适应并据此做出优化选择,直至产出符合游客需求与外宣需要的、高质量的跨文化民俗讲解文本。具体而言,导游的讲解过程可表达为:导游的适应(对文化全球化、外宣翻译目的、民俗事象的语境与文化信息、原语、译语、游客等所呈现的“世界”,即民俗事象跨文化讲解生态环境的“适应”)+导游的选择(导游对民俗事象跨文化讲解生态环境适应程度的“选择”与对讲解文本最终行文的“选择”)。

四、导游的适应与选择

在“民俗事象跨文化讲解生态环境”中,导游的适应和选择,显然是在认真审视各要素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的基础上,所做出的综合考量。

(一)文化全球化与外宣翻译目的

文化全球化是各民族文化通过交流和互补,不断超越本民族文化的国界并在人类的评判和取舍中获得认同,从而转变为人类共享资源的过程。其目的是推动不同族群之间的相互理解、促进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健康发展。与此同时,导游在中国被赋予的文化使者身份,又使其承担着与其他外宣工作者目的相同的文化传播任务,即揭示中国文化的真实内涵,展现其中的人文精神,使其在世界范围内得到理解与认同。显然,对于涉及文化信息跨境传播的民俗讲解来说,文化全球化和外宣翻译的现实要求,无疑是导游在“民俗事象跨文化讲解生态环境”中,寻求自身及其讲解文本的生存之道(即做出选择)时,必须考虑并加以适应的基本要素。在此过程中,导游将不可避免地面对讲解文本中文化身份的存留问题。我们认为,将其简单归结为归化与异化间非此即彼的选择问题,并不可取也不明智。毕竟,文化全球化是一个同质化和异样化并存的进程,它既强调文化间的共情,也鼓励文化个性的彰显。不过,考虑到目前中国文化所处的相对弱势地位,应特别注意文本中文化身份的呈现必须以理解与认同为前提。换句话说,导游对民俗的讲解,应表现为基于共性的个性表达,即以中国声音诠释译语文化所认同或理解的知识、信仰与价值观。唯其如此,民俗的文化信息才能被译语文化接受,并展现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例如,将“鱼跃龙门”的故事诠释为“获取功名”,恐难在西方文化中引起共鸣;但将其解读为“直面逆境,实现人生价值”,却易得到广泛认同。而对各种清明祭祀活动,则可以诉诸“缅怀逝者”这一普世的人类情感,并结合游客的宗教背景做出相应的介绍。以“纸钱”为例,当导游面对来自英语文化的游客时,不妨将其称作“money for aftedife”并补充解释:“In ancienttimes,Chinese people believed the Otherworld the dead lived inwas a material one.To assure their dead beloveds enouh money fora comfortable aftedife.they devdoped a custom of burning mocknotes before the tomb of the beloved.This traditional ritual is stillcarried out by people in many rural parts of China for their belov-eds’memory.在这里,导游一方面借用西方人熟悉的Other-world和aftedife,将两种文化中关于亡灵世界的认知相联系,使游客易于理解;另一方面点出了中国人对冥界的独特想象“amaterial one”以及他们对逝去亲人的怀念与关切之情,这样,money for aftedife的存在对于游客来说,就显得极其自然了。

(二)民俗事象的语境与文化信息

民俗事象通过对语辞或实物的修辞化运用,表达特定的民俗主旨。中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人口广布,各地的民俗事象千差万别。不过,长期以来相对统一的历史文化进程,又使这些种类繁多的民俗事象蕴含着相近的文化信息,传递着基本一致的信仰和价值观。换句话说,民俗事象在多数情况下是中国人的民族文化心理与精神需求在特定区域内的表现形态。从这一点看,外宣视角下的民俗讲解,本质上是以区域性的民俗事象为载体的中国文化传播。它要求导游在讲解过程中,善于把握并顺应民俗事象所提供的语境,选择相应的切入点来诠释其中的文化信息,使之既不失地域风格,又从整体上展现中国文化的内涵。请看下例:

In this temple sits a statue of Yuefei.an ancient general wholived around 900 years ago.The locals worship him because hefought against invaders for the benefits of the people and his motherland.In China,it is a custom for people to set up temples or holdceremonies on particular days to pay their homage to heroes likeYuefei,who,as Confucianism defined,are brave,benevolent,righteous and loyal to the country.

在中文导游词中,关于岳庙以及民间祭祀岳飞的介绍,通常着重于岳飞“精忠报国”的抗金史。然而,这些有关王朝更迭的叙述,对于普通的英美游客来说,由于缺乏相关知识而兴趣不大。因此,导游并未照搬中文讲解中的叙事内容和叙事方式,而是立足语境,从民间祭祀的角度重点介绍了两个方面的文化信息:(1)中国民间存在着英雄崇拜现象;(2)中国人的英雄概念,源自儒家思想的“忠义”观与“家国”情怀。

另外,我们也注意到,导游对“忠”的诠释,已超越了传统的忠君思想,而指向现代意义上对国家的忠诚。由此可见,导游对民俗事象的诠释,还须适应其中的文化信息随时代变迁而发生的变化。

(三)原语与译语

不同的文化往往形成不同的世界映象或图式系统,并具体地反映到语言的使用上。因此,用一种文化的语言再现另一种文化中的事物与现象时,就应该充分考虑译语的语言形式在语篇和词汇层面上的意义承载能力与承载方式。从这个意义上说,民俗事象的跨文化讲解,显然是一个极为艰难的语言选择过程:导游必须同时适应原语和译语所呈现的文化世界,才能产出“整合适应选择度”较高的讲解文本,使其既能最大程度地传达出民俗事象在原语环境中的风格、主旨与文化意义,又能帮助游客在其图式系统中找到有助于正确理解该民俗事象的最佳关联成分。然而,在现实的讲解工作中,这一点往往被导游忽视。笔者在武夷山游览时,曾听到导游将当地民俗故事中的两个人物:“大王”和“玉女”,分别译作“the King”和“JadeLady”。姑且不论“大王”(传说中一位勇敢、勤劳的年青部落首领)是否可理解为西方文化中雄踞一方的君主,单就“JadeLady”这一译名而言,就使得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让来自英语文化的游客感到啼笑皆非。因为,Jade lady一词在英语中往往表示“女人”之意。

上一篇当你想起我

下一篇幸福直达

相关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