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古诗配画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清明古诗配画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清明古诗配画

清明古诗配画范文1

关键词:古诗 趣味性教学 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7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8-0239-01

古诗――中华文学艺术中的一支奇葩,它博大精深,灿若繁星,千百年来,以其精湛的语言,深邃的意境而脍炙人口、吟唱千古,滋润了无数代中国人。孩子们从小感受中国古典诗词的美,得到祖国优美语言的熏陶,不仅能促进儿童口语的发展,训练孩子音乐空间能力,增强孩子的记忆力,创造力,更能陶冶儿童的情操,促进孩子人格的健全发展。[1]在幼儿园古诗欣赏教学中,古诗描写的情景事物大多是古时候的,幼儿没有亲身的体验。对于幼儿来说,诗文精炼、高度浓缩了中华文化的精髓,幼儿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怎样能使幼儿喜欢古诗,理解古诗,成了笔者时常思考的问题。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联系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创设情境、赏诗配画、故事游戏、吟唱表演等教学方面,增强幼儿对古诗的兴趣学习。

1 赛诗激趣

开展赛诗会激趣,让幼儿的积极性孕育于成功的喜悦之中。赛诗会,是孩子们最乐于参与的一项活动。无论怎么比,孩子们都乐此不疲。但如何让全班孩子都喜欢参与,积极投入,教师确实颇费心机。“告诉你来,告诉他,告诉爸爸和妈妈,背诵古诗并不难,一背一串顶呱呱,你背上来,我背下,我们一起来背吧!”就这样,幼儿熟知的古诗一一展现(清明\春晓\咏鹅……),朗朗上口。成功的喜悦是永恒的精神力量。孩子们的背诵水平参差不齐,我始终注意让人人都能在背诵中品尝成功的喜悦,精心保护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充分调动每个幼儿背诵古诗的兴趣。

2 赏诗激趣

借助等多种手段赏诗激趣,感受古诗的意境美。利用挂图、多媒体教学可以再现古诗优美的画面和意境,增强古诗的直观性、形象性、生动性,较完美地展示古诗的艺术魅力。充分发挥幼儿的自主能动性,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促进幼儿深刻地领悟古诗的意境,从而提高了幼儿自主探索问题的能力,也满足了幼儿个性发展的需要。

3 想象配画激趣

诗画结合、想象感悟激趣,加深幼儿对诗的理解和感悟。如《寻隐者不遇》一诗中的“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一句,是童子回答来访者的话。为了让幼儿体会“云深”一词所描绘的意境,我让幼儿展开想象:“假如你是寻访的人,当你顺着小书童的手指方向望去,你会看到怎样的景象?”幼儿纷纷回答:“我看到的是一座座大山,云雾缭绕。”“我看到的是高山树林,小鸟、朵朵白云。”接着我让幼儿发挥想象,自由作画。有的孩子画了一座座大山,山中有大团的云雾[2];有的画房子、树木、小动物、青松、寻访人、小书童等,通过古诗配画,让幼儿用彩笔画诗的意境图,激发了幼儿的创新能力。

4 故事情境激趣

故事情境激趣,让幼儿深度感悟理解诗意。有些古诗虽短小,却包含深刻地寓意。如教学《梅花》时,创设了《梅花和风儿》的故事情境:寒冷的冬天到了,风魔王要摧毁百花王国.冬爷爷问百花:“谁来迎战风魔王?”百花中的牡丹、玫瑰……都纷纷低下了头,只有红粉黄白绿梅花五兄弟,勇敢的站出来,我们来!说着,它们匆匆披件外衣迎战风魔王。风魔王大吼着:“寒风刺骨怕不怕?”不怕!“大雪纷飞怕不怕?”不怕!狂风肆虐,风雪交加,梅花微笑着,勇敢的绽放。渐渐的风魔王没了力气,可恶、好勇敢顽强的梅花呀!说着,风魔王悄悄的退去了。梅花胜利了,欢呼着,歌唱着。通过创设故事情境,幼儿对古诗内容自然心领神会。

5 游戏激趣

设置多种游戏激趣。依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一味地死记硬背,他们会感到很枯燥,很乏味,通过游戏幼儿的学习兴趣会更高。游戏既切合幼儿好动的特性,又能让幼儿深切体验作者的感情,达到情感的共鸣。如在欣赏古诗《锄禾》时,把诗中表达的意境、情感排成剧目,让一些幼儿饰演农民顶着烈日在除草,时时停下,擦擦脸上的汗水;另一些幼儿一边吃午饭,一边把饭粒随意地撒在地上,农民愤怒的用“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两句诗来教育他们,通过表演游戏,诗中真切动人的情景和哲理,深深地印入幼儿的脑海,久久难以忘怀。

6 吟诵激趣

在理解古诗寓意的基础上,让幼儿学做“小诗人”,声情并茂地吟诵古诗,既可以锻炼幼儿口齿清楚伶俐,吐音准确流畅,又能让幼儿品味诗的优美意境,熏陶情怀,启迪智慧。

7 舞诗激趣

舞出诗情、诗意,提高学诗的兴趣。古诗教学中,教师的语感、态势给幼儿以声感、情感的刺激,使枯燥呆板的文字符号活起来,幼儿获得形象化的感知。同时,引导幼儿用动作、表情等来表现诗的内容,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如欣赏《池上》幼儿会积极主动地创编出动作。小娃撑小艇,双手做握浆动作,用力的划船;两手分别前伸,神情紧张,做偷采莲花的动作;两手在头两侧不停地摇动表示不解后,双手盖住眼睛,表示藏踪迹;最后,双手前伸打开。这样增加活动的气氛,加深幼儿对诗句的印象,使幼儿身心、体脑相互协调,帮助幼儿理解诗意并记住诗句,使幼儿投入到古诗的意境中获得成功感[3]。

8 唱诗激趣

不同内容的古诗都配有不同旋律的音乐,如古诗《春晓》它的旋律是活泼轻快,节奏鲜明。古诗《明日》它的旋律是缓慢、抒情、节奏流畅,听起来很优美。又如古诗《凉州词》它的旋律激昂,听起来催人奋进。通过开唱诗会的形式,使幼儿能身临其境的去边做动作边吟唱古诗。幼儿在这愉悦的环境中掌握古诗。在吟唱古诗的同时,不仅可以感受到音乐美,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而且还能更深入地体会古诗的意境美。

古诗――中国古典文学艺术中的一支奇葩,不仅蕴涵着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而且有着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教会幼儿如何学习古诗,培养幼儿有效的学习方法,不仅有利于提高幼儿的文化素养,而且能够培养幼儿的审美意识,提升幼儿的鉴赏能力,从而陶冶幼儿的性灵。

参考文献:

[1]朱鲁娟.试谈小学语文古诗教学方法[J].魅力中国,2010,(07).

[2]赵子俊.儿童读经教育综述与评析[J].中国教师,2008,(8).

清明古诗配画范文2

我国古代诗歌流传千年,是文坛上的一朵奇葩。学习古代诗歌对于学生了解我国古代灿烂的文化、丰富文化底蕴、提高学国语言文字的热情有着重要作用。中国诗的历史源远流长,名篇佳作,数不胜数。诵读诗词,能使学生常常耳濡目染于先哲们光辉的思想之中,潜移默化学生的素质,能使学生克服人生的挫折。长期的古诗词诵读能养成他们阅读古文的能力,畅游中华文化智慧的宝藏,陶冶性灵,开阔心胸,端正品行。那么,如何培养学生诵读古诗词的兴趣呢?下面本人谈谈自己的做法和想法:

一、让学生学会品味古诗词

古诗用词准确、凝炼,博大精深,表现形式亦多种多样:有颂江山美,吟边塞情;或悲凉慷慨,或缠绵宛转;有豁达,亦沉郁。因此,必须指导学生在理解品味诗词的过程中体会古诗词的魅力,激发诵读古诗词的兴趣。平时的教学中组织学生观看配画、配乐诗诵录像。学生从讲授者口中,从动人的画面上,从轻响的乐声中,想像着、体味着、感受着诗文的艺术魅力。情有所感,理有所悟,学生在欣赏中对古诗词的描绘进行再造想像,丰富了学生的内心世界,感受到了诗文的意蕴,从而增进了学生对诗词的理解。品位古诗文还可以让学生在背诵的过程中,自行查阅资料,通过询问、调查、收集、阅读等手段,来理解、感悟古诗词的内容、作者的思想感情及蕴含的哲理等。可以开展一些激励性活动,如“资料展示会”、“自主学习心得交流会”等。同学们进阅览室、跑书店、问老师、问家长、听讲座……积极性都很高,不仅获得了不少知识,还能够“旁征博引”,表达自如。

二、让学生掌握积累古诗词的方法

小学生只有熟读、背诵、摘记大量的古诗词,才能充分地汲取古诗词的精华,得到古诗词的浸润,从而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古诗词不是无情物,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让他们在背诵时,加上适当的语气和动作,边背诵边表演,会增进对古诗词的理解,从而与古诗词的情感产生共鸣,促使学生背得快,记得牢。古诗词的背诵还可将其归类,便于学生记忆,例如,按四季时令进行分类,从《早春》、《春江花月夜》到《夏日》、《小池》;从《秋浦歌》、《秋思》到《冬景》、《江雪》。学生春游芳草地,夏赏绿荷池,秋饮黄花酒,冬吟白雪诗。朗朗童音背过了灿烂的春天,缤纷的夏天,金色的秋天,绚丽的冬天,大大调动了学生背诵古诗词的兴趣。此外,还可按诗的不同内容,如“言志”、“送别”、“劝勉”等,进行分类背诵,这样为大量的背诵奠定了基础。背诵的形式还可采用摘抄法,先将优美的诗词摘记在一个本子上或读书卡片上,有空时经常拿出来看一看,读一读,读到能背下来时也不要停下来,应再读几遍,这样才能记得牢。即使熟读成诵后也不能置之不理。因为根据遗忘的规律,背诵后忘得最快的是开头十几天,因此隔三差五还要复习一下。学生掌握了背诵古诗词的方法,就有可能在实践中乐此不疲,而且还有可能成为一种爱好。

三、让学生学会运用古诗词

熟读、理解、背记了的古诗词,不能老让它们关在学生的脑海中,要引导它们出来走一走。让学生在“温故而知新”中感觉古诗词运用时更有乐趣。

古诗词源于生活,引导学生把在生活中观察到、体验到的东西用古诗词进行表达,能促进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与感悟。如春游时来句“无边光景一时新”;扫墓遇雨时吟句“清明时节雨纷纷”;风筝飞舞的日子,说句“忙趁东风放纸鸢”;新同学来了“笑问客从何处来”……让诗走进我们的生活,见景吟诗,见物吟诗,表情吟诗,叙事吟诗,等等。为了有意识的引导和激励学生用古诗词,可利用每堂课前1分钟进行生活用诗汇报会,对用得好的学生给予嘉奖。这样孩子们会越来越喜欢用诗词来表达自己的意愿和感情。同时,还可以开展主题班会,用各种各样的形式来吟诵自己喜爱的古诗词或在自制的赠言卡上写上“言志”、“送别”、“劝勉”的诗词。让古诗词在悄然无声中走进学生们的生活,那些背诵过的古诗词犹如一汪清泉流淌在学生们的心间,激荡着他们的情感,升华着他们对生活的认识。古诗词走进了学生的生活,有心的学生便发现生活中处处是“诗”。在他们的文章中竟然出现了诗词的踪影。从而启发他们把古诗词写进文章里,可以在写景中用,在叙事中用,也可以在抒情和议论时用;可以是对诗词的引用,也可以是对写作技巧的运用。同时,还可以引导学生据诗词作文,即以诗词的意境为基础,诱发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为古诗词续编故事、扩展情境、改写白话文等。如此一来,大家才发现“诗到用时方觉少”。此外,在习作中运用古诗词,不仅提高了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因为他们在运用时,会给诗词创设一种新的写作氛围,赋予一种新的表达内容和感受,而且从诗词原先的意境中跳跃出来,从更新、更广的角度去理解、品味古诗词。

四、让学生学会古诗词交流

对学生诵读古诗词,可用多种形式组织学生交流。学生在交流中不仅可以相互学习,更重要的是可在同学的赞赏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诵读古诗词的乐趣。交流的形式亦可多样,可采用黑板报、手抄报、队角、橱窗等宣传阵地进行交流,读书笔记交流也是一种较好的方法。读古诗词,理解诗意是最大的障碍。如若不解地死背,不能体味到诗词的韵味,不仅易忘,而且兴趣亦会随之大减。根据儿童爱画画和爱幻想的特点,我们不妨将读书笔记变通一下,将诗词变成图画,变成童话、趣事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虽是王维的见长,但古诗词中许多诗句都具有这一特点。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理解的诗意自由、随意地涂画,在涂画中见景生情。此外,儿童是天生的童话大师、幻想家。让学生把诗词译成一则则有趣的童话、故事,幻想成奇趣的事,这也不失为一种创作,而且很受学生欢迎。将这样的读书笔记定期交流,评比优秀。学生的积极性更大,也为诵读古诗词提供诱因。

五、注重拓展,将古诗活学活用

在古诗教学中,课后的拓展延伸也十分重要,往往会起到提纲挈领、画龙点睛的作用。依托诗歌主题,横向拓展。如《咏柳》一诗学习完毕,可设计拓展如下:

清明古诗配画范文3

 

一直以来我认为自己是教师队伍中的愚者。在智者的教师生涯中,他们是一路高歌,铸满辉煌。当他们拥有鲜花和掌声的时候,我常常投去羡慕的目光,然后,我又去默默地读着《龟兔赛跑》的故事,希望那只笨乌龟能唤醒我沉睡的智慧。在教书这条“光灰”的道路上,我努力的向前爬行着,弄得自己满身是灰,但是我快乐。在这里,我愿意与大家谈谈我爬行过程中的一点点感悟……

 

我是一名美术老师,在这里首先给大家讲一个与数学有关的故事:

 

曾经有位数学老师问一位学生:“三个人分一只香蕉,其中两个人各分一半,另一个人还能分多少?”学生说:“香蕉皮。”老师生气的说:“这不是巧问妙答,是数学课。”学生低声说:“三分之一。”老师压住火气,慢慢引导:“三个人分三个苹果,其中两个人各分一个,另一个人分多少?”学生说:“不知道。”老师气得望着学生吹胡子瞪眼睛,学生说:“老师,您平时不都是教我们分梨吗,今天为什么偏要我分香蕉苹果呢?”大家别笑,类似这样的事我们的课堂经常发生……

 

记得我第一次站在讲台上的时候,一向不怯场的我竟然有些发抖。总觉得孩子们那一双双明亮的大眼睛在审视着我,挑剔着我,评价着我,我十分惶恐。那次我是上《路队牌》一课,课前我认认真真的做了一个标标准准的长方形路队牌,上课时我把它带进教室做样品,孩子们对着我那“无可挑剔”的作品,发出一连串的感叹“哇,哇塞……”这些叹词就像一块块蜜糖融化在我心里,甜蜜蜜的。我终于明白了那一双双眼睛,不是审视、挑剔、评价,而是渴求、信任与崇拜。作为老师,我很得意,课前一点点的小投入,就能让自己成为孩子们心中崇拜的偶像。课后,我一张张地批阅着孩子们像模像样的作品,很有那么点成就感。当时,我并没有意识到我一直是在教孩子们画“梨”。正当得意时,一张字迹呆板,外形“不规矩”的作品跳进了我的眼帘,我的嘴巴都气歪了,毫不犹豫的在作业本上划上了“差+++++”,还好,这样的“垃圾”作品并不多,我暗自庆幸。那时,我也并没有意识到“苹果、香蕉”原来是孩子们最伟大的发明创造。

 

教师节感恩:一名老师的感悟教师节感恩:一名老师的感悟一天我学习着《美术新课程标准》,有两个字出现的频率特高——“创新”。我突然意识到什么,“创新”就像一个挑战者侮辱着我。我重新审视着那一堆优良作品,这哪里有什么创新啊,简直就是遗传基因过重的“多胞胎”。那张被我打入“冷宫”的“垃圾”在一旁怯生生地望着我,在众多的“多胞胎”兄弟中,一下子它显得那样的出众,犹如唐僧走进了女儿国。我终于发现了它的可爱之处,它的可爱来自于打破了老掉牙的“长方形母体”,多了几分独特的气质。我不禁感叹道“苹果香蕉实在难得。”自那后,我对“创新”有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感情,于是我把这份感情注入到了课堂。在美术教学中,我终于体会到,让孩子们进行艺术创造并非易事,因为他们的作业大部分习惯临摹。这样,一段时间后,孩子们的创造力在临摹中逐渐减弱,已经习惯了照抄别人的模式。

 

因此,当设题让他们创作时,孩子们就急着找资料东拼西凑。这样发展下去,只会使学生变成墨守成规,缺乏个性,缺乏想像力的人培养的学生再出色,也只能是个“艺术工匠”。换言之就是培养出来的学生只会分梨,而不会分苹果香蕉。

 

两周后,我看见了各班个性鲜明的路队牌,有植物形的,有动物形的,有卡通人物形的……看着这些世间独一无二的作品,那些孩子在我眼里一下子变成了伟大的发明家,我却是他们的老师,我真的很高兴,而教会我欣赏与评价的老师却是《美术新课程标准》,于是我决定还要继续的读下去……

 

我调入中学后,发现孩子们的学习格外紧张。在升学的压力下,过于强调学科中心的现象显而易见,美术是一门小科,自然是得不到学校、学生、家长的重视,孩子们整天关在教室里,与外面的世界几乎隔离,没有丰富的生活经历,孩子们的作品完全失去了生机,面对这种现象,我是一筹莫展。

 

在一次《美术新课程标准》学习中,有段话吸引了我,“美术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生活方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美术学习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技法的训练,而应视为一种文化学习。”也许是受了这段话的影响,我也刻意的多读一些书籍。在学习过程中,我发现诗与画有着不解之缘。柳宗元的一首《江雪》画意盎然,散点透视的构图,给读者以自由联想的空间,从而使画面的内容无限丰富。宋朝张舜名在《画墁录》中说:“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可见,在中国古代文人心目中,诗与画是会通的。有了这样的理论,于是我多读古诗,也学作律诗。我无法让孩子们枯燥的生活变得丰富起来,只有不断的读书来丰富我自己的个人生活,然后同孩子们一起分享。

 

在上《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时,我没有一开始讲中国的齐白石和董希文的绘画艺术,也没有讲法国的塞尚和荷兰的凡高,而是从日常生活谈起,慢慢带领学生感悟那些艺术大师的生活艺术。杜威说教育即生活,陶行知说生活即教育。我深深地体会到这点。清明节后,我让学生谈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刚开始,学生并不积极,于是我填了两首词,一首《忆秦娥·清明节》,一首《长相思·清明祭父》,我认真地板书在黑板上,并告诉孩子们是我创作的,孩子们一下子来了精神,佩服不已。我给孩子们谈了自己的感受以及祭祖的情景,还展示了我为两首词配的画,孩子们犹如身临其境。这一情景再现,也撩动了孩子们的创作欲望……没想到的是,以后我每次上课,孩子们都会问我作诗了没有,都争吵着要为我的诗歌配画,所以每次我走进教室时,仿佛连同室外的阳光也挟了进来,沉闷的教室顿时鲜活起来。为了不让孩子们失望,我也不断的学习,多观察生活,体会生活,一有感觉就随手记下来,一学期下来,我创作了六篇小说,三十多首诗词。有人生篇,感情篇,言行篇,治学篇,意志篇,审美篇,事理篇,修养篇,风物篇……这些作品孩子们都一一配了画。我的这些文字,都是在孩子们的督促当中完成的,尽管不如名篇巨著,但是跟学生生活比较贴近,孩子们画起来也得心应手。尽管他们的作品笔触还比较稚嫩,但是他们的学习是快乐的,轻松的。时间一长,我发现围绕在我身边的孩子渐渐多了,不仅仅是表现在课内,还延伸到了课外,有不少孩子喜欢上了文学,总有一些孩子羞涩地递上一些文字请我作指导,还让我帮他们修改自己为文章配的画。想起这些,我真的很快乐,教与学真的是一件很美妙的事情,在给予着学生快乐中快乐自己,在提升学生价值中提升自己。

 

每到秋收时节,那鲜红的“光荣榜”上并没有我的名字,因为我是小科老师,我并不失落。我知道,作为一名教师,应该有一个良好的心态,蜡烛春蚕是我们的写照,奉献是教师的天职,不分大小科。一次放学路上,我遇到已毕业的学生,他们都还记得我的名和姓,他们告诉我说:“老师,跟着你学习真的很轻松,很快乐,而且还学到了很多,你教会了我们怎样明辨是非,怎样用笔抒发自己的情感,怎样用笔去描绘我们未来的蓝图,怎样去书写自己的人生……”那一刹那,我真的感觉拥有很多。

清明古诗配画范文4

在基础教育的小学阶段,德育教育应以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为主。抓养成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学校作为培养人的场所,培养学生具有各种良好的行为习惯尤为重要。

我校坚持以德育为首,育人为本的办学方向,拓宽了德育工作渠道,提高了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和主动性,开启了以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为基础,以各类主题教育活动为载体,以培养品德优良、心理健康的一代新人为最终目标的学校德育工作的新局面。

1.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努力夯实德育教育主阵地

班级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基本单位,班主任是班级德育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在班主任的确定上,学校将那些有较强责任心、事业心,富有班级管理经验、爱岗敬业的老师聘为班主任,以保证各项工作的有效开展。

1.1 始终坚持每学期开好"四种会"即每周一次主题班会;每周一次班主任会议;每学期1-2次班主任经验交流会;每学期1次家长主题会。多年来坚持开展主题班会观摩活动,让班主任在实践中互学互进,共同提高。

1.2 定期举行班主任培训讲座、班主任工作论坛,通过学习有关经验文章、经验介绍等方式,努力提高班主任的工作能力;对于一些初当班主任的,学校则采用"帮、扶、带"的方式,以使他们尽快胜任班主任工作。

1.3 学校建立了班级、学生及班主任考核制度。红领巾监督岗坚持每天检查监督学生入校、离校红领巾佩带、班级及个人卫生、学生纪律等小学生一日常规的落实情况,其结果在学期结束纳入对班级的综合考核,并作为量化班主任工作的重要依据。我校还建立健全优秀班主任和德育工作者的评选表彰机制,切实提高班主任工作的积极性和责任心。

2.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优化育人环境

2.1 加强德育阵地建设,是我校一直十分重视的工作。多年来,学校围绕德育工作的开展,建立了高标准的少先队活动室。加强对"红领巾广播台"、墙报、黑板报、宣传栏等文化阵地的指导管理,把好舆论导向,要力求主题突出,图文并茂,内容常换常新。我们在教室的墙上悬挂了名人名言、励志格言,还有很多温馨提示语言,充分利用各班级的墙报和黑板报为载体,要求各班在充分发挥各自特色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开辟了文化园地,如"每周一星"、"谁的星星最最多"、"佳作园地"、"手工角"、"书海拾贝"等。老师放手让学生进行园地设计和装饰。营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围。

2.2 加强校园的绿化、美化工作,发挥校园景点的宣传作用,增强师生的爱校意识,发挥静态环境的启迪作用。教学楼大门的两侧,我们悬挂了"小学生日常三字歌"、"小学生养成教育达标内容"、"养成即教育、习惯即命运"等内容;教学楼的走廊内墙上挂满了学生的作品、桌子上摆满了学生的手抄报、古诗配画等材料;除每个教室有图书角之外,每层楼还设置了图书区,让学生随手就可以捡到"知识的金钥匙";每个教室的门上都张贴着"请讲普通话"等温馨提示,力求让每一处景点、每一面墙壁都成为无声的语言,随时提醒学生"出言吐语勿忘有容乃大,行为举止切记恶小不为"。

3.以活动为载体,拓展德育工作实施平台

小学德育教育的实施,靠说教是行不通的,只有通过孩子们喜闻乐见、形式多样的活动,寓目标于活动中,亲身参与并从中获得真切的体验,才能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3.1 把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品德修养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一个重点。从养成教育入手,从每一天的常规入手,进一步完善了《小学生一日常规》,进行了《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学习,并开展了《小学生守则》的知识竞赛。增强了他们的集体荣誉感,不断提高了孩子们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开展了"说文明话,做文明事,争当文明小使者""捡起的是品质,扔下的是垃圾"等主题教育活动,从站好队、做好操、扫好地、讲卫生、有礼貌等日常行为入手,狠抓常规管理,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

3.2 抓住每一个教育契机,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结合"植树节",开展了"我是绿色小天使"活动,组织学生走出校门,参加"红领巾养护林"的社会公益劳动。结合清明节,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系列活动,开展"革命诗歌会"活动,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利用学雷锋活动月,组织学生走进社区,捡拾白色垃圾,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唱响了学雷锋之歌。

3.3 以感恩教育为主题的道德品质教育。组织"我爱我家"活动。结合"民族精神教育月"活动,引导学生深入生活、了解身边的变化,广泛开展"小手拉大手"孝亲敬老教育活动,大力弘扬中华民族敬老爱老助老的传统美德,在全社会树立良好的道德风尚。

4.密切家校联系,共同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

学校德育教育需要家长的配合,社会的关注与参与,为此学校积极构建社会、家庭、学校德育教育工作网络,使学生得到全方位的德育教育。

4.1 学校选拨了部分在家庭教育方面比较成功的优秀家长成立家长委员会,建立了委员会档案。每学年召开一至两次家长委员会议,听取委员会成员的合理化建议,商讨学校发展的方向等。为了更好地密切家长与教师的联系,学校设计了真诚服务卡,把学校各部门的电话号码印制并发到每位家长的手中。学校还设立了校长信箱、生活信箱、知心信箱;根据家庭电脑普及的实际情况,我们还设立了网上信箱,通过这些渠道及时与家长沟通。不定期开展"家长经验交流活动",使家长的教育经验得到有效的推广,也拓宽了学校与家长沟通的渠道,使学校德育工作进一步落到实处。

4.2 我们学校不定期的举办亲子活动,如"亲子共读",利用学校图书室的图书资源,下发给学生,要求家长和孩子共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