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船借箭是什么故事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草船借箭是什么故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草船借箭是什么故事

草船借箭是什么故事范文1

说到智慧,很多人自然会想到神机妙算的诸葛亮,把诸葛亮当成智慧的化身,甚至把诸葛亮当成智慧的代名词。在《三国演义》的“草船借箭”中,周瑜对诸葛亮的才能很是嫉妒,有一次他利用孙刘联军的箭支快用完之事,故意挤兑诸葛亮,想要他在10天的时间内造出20万支箭,这本是不可能做到的事,但诸葛亮胸有成竹,因为他早已暗观天象,知道此后第三天必定起大雾,于是想出了草船借箭之计。到那天,诸葛亮向鲁肃借来几十艘船只和百余兵丁,锣鼓齐备,并且在船上遍扎草人,行驶到曹营对面擂鼓呐喊。诸葛亮猜测曹兵在大雾天不会出战 ,只会射箭退敌。果不其然。在曹兵乱箭之下,几十万支箭全扎在草人之上,诸葛亮估计箭支早已有20余万。历史上诸葛亮确有其人,而且很有智慧,但并不像《三国演义》中那样神乎其神。“草船借箭”也确有其事,只不过主角不是诸葛亮而是孙权。裴松之在注《三国志・吴书二・吴主传》时曾引用《魏略》说:权乘大船来观军,公使弓弩乱发,箭著其船,船偏重将覆,权因回船,复以一面受箭,箭均船平,乃还。这是发生在赤壁大战结束5年后的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正月之事。当时曹操与孙权对垒于濡须(今安徽巢县西巢湖入长江口),初战曹军大败,便坚守不出。某日孙权见江面有薄雾,便乘一艘大船从濡须口闯入曹军营前观察军情。曹操生性多疑,不敢出战,即下令弓弩齐发,射击吴船。孙权的船因一侧中箭太多,船身倾斜得行将倾覆,于是令调转船头,让另一侧再受箭。待两侧受箭均衡后,即安然返航。《三国演义》的作者移花接木,把孙权草船借箭变成诸葛亮草船借箭。这说明草船借箭的智慧是真实的,其中的智慧正如荀子所说的“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即借助有力的外部条件(大雾天气、曹操多疑)达到目的。中华民族是很有智慧的民族,无数中华儿女的智慧造就了《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走进历史我们会发现其中的智慧。

庄子在《逍遥游》中讲了一个不龟手之药的故事:宋国有个人擅长配制使手不冻裂的药,他家世代以漂洗丝绵为业。有人听说这事,愿出百金购买这个秘方。宋国人想:我世代漂洗丝绵,收入不过几金,现在一下子就可得百金,还是卖给他吧。那人买了秘方后,就去游说吴王。恰好吴国与越国打仗,冬天,吴国士兵涂了那种药,手脚不冻裂,最终打败了越军。于是吴王就给那个宋国人封赏了土地。故事说明智慧是有层次的,宋国人的智慧和受吴王封赏的人的智慧显然属于不同层次。同时智慧极具弹性,可大可小,大则可济天下,小则可提高个人的生命质量。治国平天下需要的是智慧,维持生存需要的也是智慧。或者说,英雄豪杰有英雄豪杰的智慧,普通人有普通人的智慧。

我们都熟悉爱迪生的名言:“天才应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但那百分之一的灵感是最重要的,甚至比那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都要重要。”其实爱迪生并不是在讨论天才的问题,他说的是他以及无数成功人士的成功“秘笈”。很多人只看到爱迪生头上“发明大王”的光环,却不知道爱迪生在几万次实验的过程中所流的汗水,以及无数次失败带来的痛苦。无独有偶,某集团副总裁对员工说了这样一句话:“这个世界上,任何人想成功都必须依靠两点:第一,靠悟性;第二,靠拼命。但是,拼命,是最好的悟性!”副总裁的话也是对爱迪生名言的注解:悟性就是灵感,拼命就是流汗,没有汗水也就无法获得灵感。

草船借箭是什么故事范文2

一、聊天导入,激发兴趣

即在讲课前设计一些与本课所讲内容有联系的谈话来激发学生对本课内容的兴趣。在教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草船借箭》一课时,针对课文内容,我在课前是这样设计导入的。老师先说:你知道我国的四大名著都是什么吗?它们的作者都是谁呢?学生甲交谈:《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 ,学生乙交谈:曹雪芹、施耐庵、吴承恩、罗贯中。老师小结:同学们说得都很正确。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三国演义中的一个故事《草船借箭》。板书课题——《草船借箭》。

二、联系导入,创设情境

对于同一类文章、同一个知识点、同一种方法都可以作为联系点,在导课中建立这些联系,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如教学《送元二使安西》时,联系学过《赠汪伦》一文中李白与汪伦依依惜别的场面。今天,我们要学新课《送元二使安西》,它又是怎样的情景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文。学生便会运用自己对此类课文的经验投入到新课的学习。创设情境,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教学挂图或现代化教学手段,创设一种生动感人的情境,使学生为之所动、为之所感,产生共鸣,更好地进入新的教学情境。例如,教学《瀑布》,先让学生观察黄果树瀑布的画面(挂图或幻灯片),感受瀑布的雄伟气势,再学习新课。又如,教学《让我们荡起双桨》,先播放歌曲,激起学生感情的波澜,再引入新课等。创设情境的基本要点是“情”与“境”,通过“境”来表现和感染“情”,通过“情”来深化“境”。因此,使用这种方法,最本质的要求是根据“情”来创设“境”。

三、设问导入法

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根据与课文题目有关内容,向学生提出问题,并让学生正确回答。如教学第七册《奇妙的国际互联网》一课,学习课文前提问:“同学们,你们喜欢电脑吗?想上网吗?”学生回答后,教师揭示课题《奇妙的国际互联网》。并紧扣课题提出疑点:国际互联网有什么特点?网上有哪些内容?它和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学了这篇课文你们的疑点就会解开了。

四、悬念导入法

例如,有一位教师教学《草船借箭》这样设置悬念、导入新课:《草船借箭》是根据我国著名古典历史小说《三国演义》改写的。东汉末年,曹操、刘备和孙权各据一方,分别建立魏、蜀、吴三国。当时,曹操刚刚打败刘备,又攻打孙权。于是刘备和孙权联合起来抗击曹操,刘备派杰出的政治事、军事家诸葛亮到孙权那里帮助作战,孙权手下的大将周瑜忌妒诸葛亮的才能,想陷害他。诸葛亮是怎样对待的?最后的结果怎样?我们一起来读课文。设置悬念应注意三点,一是悬念要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识水平,难度适当,虽为学生未知,但经过阅读思考能所有知;二是悬念要和教材内容相符,如果与教材内容无关,就流于形式;三是要突出“悬”,它虽不同于一般的问题,但比一般的问题更有艺术魅力。

草船借箭是什么故事范文3

一、为学生创造环境,让学敢于发问,乐于发问

“好问”是孩子的天性,他们对眼前发生的事都要问“为什么”,甚至打破沙锅问到底,而我们家长、教师有时觉得反感、不屑一顾,这样很有可能扼杀了一个学生。其实这种好问的精神正是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也是一个创新人才所必须具备的。但是天真可爱的孩子跨入校门,随着年龄的增长,“问题”越来越少了。其问题在于我们教师,以及传统的教学模式。

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来促使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创设问题情境应是一个由教师具体引导到学生独立发现和提出问题的渐进过程。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已有知识和教学目的设置与学生的原有认知发生冲突但又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的问题,使学生的思维处于一种心求通而不得,口欲言而不能的“愤”、“徘”状态,激起学生的积极思维和探究欲望。情境的创设,可采用知识生活化,演示的比较,故事诱思、图片操作、竞赛或游戏等方式,让学生感到喜闻乐见,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同时课堂上教师必须创设一种互相尊重、理解、和谐的学习气氛,把微笑带进课堂,用真诚的微笑,和蔼的教态,饱满的精神,良好的情绪,不断加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教学中要及时表扬、鼓励学生的发问,即使学生提出一些很简单的问题,甚至是一些幼稚可笑的问题,教师都要给予鼓励,尤其是学困生。破除学生怕提问、怕师生嘲笑的心理负担,让学生大胆地问。

二、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每位学生都参与到提问中来,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要认真倾听,即使个别学生的问题有明显的错误也要积极帮助,而不是嘲讽,要充分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求知欲。教师还要努力寻找学生提问中的闪光点并及时加以表扬和肯定,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与被尊重的快乐,进而养成爱提问的习惯。对于学生各种奇怪的想法,教师要客观耐心地引导学生,同时营造出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学生就敢于提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就会提出自己的疑问。

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后,要留给学生一段等待的时间,让学生明确“问题”到底是什么,其目的是什么,由问题到目的应扫除哪些障碍,要联系到哪些已有知识。学生明白这些以后,才可能提出问题。在这段等待的时间里,学生可以分组讨论,以使学生明确提出问题的努力方向。等待的时间,应由问题的难易程度以及学生对问题的熟知程度而定,提出问题的机会,也应均等地分给学生,让每位学生都参与到提出中来。应尽量让学生提出问题,因为学生提出问题的过程是锻炼学生问题意识的重要阶段,由学生提出的问题就可以看出学生是否真正把握了问题的特征。学生若能提出高质量的问题,则说明学生已把握了问题的真谛,反之,则要分析原因,继续引导,直至学生能够在总体上准确把握问题。

三、培养敏锐的发现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善问

1、找题眼。如学习《草船借箭》一课,学生问:①谁向谁借?②为什么借?③怎样借?这一系列问题引起了学生认识上的冲突,激起探究欲望。学生有了求疑解题的心理,就能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就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讨论,积极举手发言。

2、抓中心词句。如《草船借箭》一课的中心句:“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一学生由此提出:①诸葛亮敢于用草船借箭,他算对了什么?②从“神机妙算”中看出诸葛亮是怎样的一个人?

3、揭矛盾。如《十里长街送总理》中说:“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奶奶,双手拄着拐杖,背靠着一棵槐树,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一句中老奶奶为什么焦急?为什么又能耐心地等待?我启发学生很好地动一番脑筋来解决这个矛盾。学生的思考从谬误一步步走向正确,从浅薄一步步走向深刻。可见,对矛盾处进行质疑是解决问题的不谒动力。

4、比好坏。如《荷花》一课有句话: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学生问:“为什么不用‘长’而用‘冒’”?通过讨论可以让学生体会到祖国文字的博大精深。

5、抓感兴趣的部分。如《田忌赛马》一文,有学生问:“同样的马匹,为什么只调换了一下马的出场顺序,就可以转败为胜呢?”再如《凡卡》这篇课文,最后凡卡寄出一封信。由此,一学生问:“凡卡的信能收到吗?”从而引导学生展开激烈的讨论。

四、鼓励学生带着新问题走出课堂

传统的教学是把问题在课堂上弄懂,走出课堂没有问题了。其实,这是片面的教学观。从现代的教学理论认为,问题的解决并不是教学的根本目的,不能满足于学生已经掌握了多少个问题的答案,而是在获得结论的同时,鼓励学生自主地提出新的问题,带着新问题走出课堂,并想办法解决,体现“大语文”教学观。

1、结课的艺术。在给一堂课下结束语时,有意识的给学生留下“言尽而意无穷”的意境,让学生去思考、去幻想。如学习《观潮》一文时,做了如下结尾:“今天,我们如临其境,观赏了被称为天下奇观的钱塘江大潮,我们通过有感情的朗读,理解并积累了好些语句,还学着用了用。你们学得真棒,那作者为什么还要写潮来前,潮过后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草船借箭是什么故事范文4

【关键词】小学语文;多媒体;自主探索

新课标指出,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自主探索,增强和强化探究活动”。多媒体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主探索发现并解决问题,既有助于学生个性化自主学习的开展,也有利于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完成有效教学。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广泛应用于教学领域,如何充分合理地利用其优势,创设一个愉悦、宽松、合作的学习氛围,来促进语文课堂自主探索能力的提高呢?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做了以下一些探索。

一、运用多媒体,培养学生自主探索能力

利用多媒体教学引导学生学习,可以在组织安排教学过程中,不把大量的时间用于组织讲解教案上,而放在为学生提供学习所需要的各种资源上,把精力放在简化利用资源所经历的实际步骤上。学生通过课前预习初步了解知识要点,再从教师提供的多媒体教学课件中获取学习资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通过思考分析、结合实际、探究解决问题。把学习资源作为学生进行分析、思考、探究、发现的对象,帮助学生理解原理,并掌握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步骤,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要从整个语文单元的高度来连结知识点,实现单元训练目标。与此同时,以多媒体信息技术拓展学生的语文探究学习空间,结合社会生活实际,做好探究活动准备,给学生提供鲜活的语文学习资源。将语文教学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有助于学生整合语文学习资源,以画面影像的方式强化理解,发散语文思维。例如,以《草船借箭》为例。教师在这堂课上所要关注的就是语文教学的探究性特点、学生学习特点以及课堂评价特点。《三国演义》具有浓厚的文学性和军事故事性,而《草船借箭》作为其中的经典故事,极具吸引力。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这段历史,教师可以在课前制作关于《草船借箭》的多媒体课件,在课堂上给学生播放相关的影视片段,激起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欲望。让学生按照课前的预习来提出探究性的问题,如“诸葛亮神机妙算在哪里?”引导学生积极讨论,并根据课文来探究诸葛亮为什么能“识人心”“诸葛亮是个怎样的人?”等等。并以课文为中心,让学生交流讨论,并进行发言。在探究性学习中,教师始终要注重学生的探究体验过程,让他们感受探究学习的魅力,并注意探究性学习中的评价方法的运用。

二、运用多媒体,锻练学生自主探索能力

为了提高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我在教学的全过程――从课文的导入、审题,到初步感知课文,到分析理解课文,到小结归纳,都创造机会,让学生来进行自主探索交流。如教学《黄河象》一文,从审题、阅读交流文章的内容安排,到课文内容如何详写科学家假想黄河象的来历,都由学生自己主动探索主动发现。课题一出现,学生即运用已掌握的审题的一般思路开始了审题交流。有个学生提出《黄河象》到底是重点介绍黄河象化石的样子,还是黄河象的来历?是介绍黄河象,还是说明黄河象化石保存完整的原因?通过观看录像,阅读课文,加上老师适时的步拨:介绍黄河象化石的样子容易,说明黄河象化石为什么保存得那样完整难,科学家为了说明黄河象化石保存完整的原因,对黄河象的来历进行了严密的假想,故应着重来探讨作者怎么详写科学家假想黄河象的来历。至此,学生的交流进入到对课文内容及思路的揣摩。我顺势引导:默读课文,以文章的重点内容为基点,可划分为几块?少顷,自主探索交流继续:“我认为文章按主要内容来划分,可分为三大块:先介绍黄河象化石高大完整的形象,再写科学家对黄河象来历的严密假想,最后写人们发现了发掘这具黄河象化石。”段落划分好,学生进入理解课文重点内容过程,他们发现问题:“假想最重要的事实依据是什么?”我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并利用计算机反复显示主要过程,通过探索讨论,学生一致认为最重要的事实依据是黄河象失足落水陷进淤泥淹死河里,并引申出黄河象化石保存完整的原因。此时,却有学生提出为什么黄河象会失落水淹死在河里?有的说因为不小心急要喝水,有的说因为石头滑,有的说因为天气热……面对学生零碎、不全面、不系统的答案,我再次利用多媒体,通过看全过程再选词填空,使之变得有条理,引发科学家假想黄河象从(热)――(渴)――(喝)――(陷),最后淹死河里的结论,并指出这个结论是科学家从已知求未知,以结果推原因,运用逆向推理的方法推出来的。这样,学生一次又一次的主动探索、发现构成教学过程的一个又一个的教学环节。学生发现就头号,懂的就讲,老师则因势利导,于学生疑惑处启发,于思维陈列阻塞处引导,于学习关键处点拨,起到了“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作用。多媒体那创设阅读的问题情境,把矛盾引入阅读过程,为加速思考、探求新知提供内部动因的特殊功能也得到了很好的发挥。

草船借箭是什么故事范文5

关键词: 导语精妙 提问精巧 评语精当 语文教学

洗尽铅华,深得自然的语文课堂,是贴近学生实际的、有方向感的语文实践活动,这项活动有赖于教师用精练的语言进行调控,达到干干净净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的目的。如何做到课堂用语精炼呢?

一、导得精妙

教育学家曾说,精妙的导语是催化课堂气氛的兴奋剂。设计精妙的导语点拨,为阅读营造蓄势,为学生走进文本、感悟语言的韵味开通渠道,有利于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情感交流,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导”在关键处。教师要从教学规律和学生实情出发,精心设计好“导语点”,让学生的智慧火花在轻轻一“导”间迸发并熊熊燃烧。何时用导语呢?朱瑛在《人民教育》2005年第6期撰文时提出:要讲在学生对话不明时,讲在学生体验肤浅时,讲在学生思维“卡壳”时,讲在多元解读有误解时,讲在品析重点词语时。如一位教师在教学《南辕北辙》时,学生提出质疑:“地球是圆的,带足了盘缠,终有一天能到达目的地。”刚刚还在为这个坐车人固执己见而感慨的学生一下子愣住了,有的学生小声附和:“是呀,也能到,只不过是时间问题。”这时只见老师微微一笑,说:“请你们联系时代背景及坐车人的态度再想想。”老师这样一导,学生立即柳暗花明,踊跃发言。“是呀!地球这么大,要跨洋过海的,就凭马车这一当时最先进的交通工具,南辕北辙,到目的地得猴年马月呀?更何况他这么执迷不悟,还不是条件越好,离目的越远吗?”学生的智慧之火在老师的精妙一导中激情燃烧。

“导”要把握度。随着“尊重学生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的教学理念的深入,语文课堂教学中产生了不少“流行语”,如课始的“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你喜欢哪一段就学哪一段”,“你学懂了什么”,“小组讨论,你愿意跟谁合作就跟谁合作”……的确,这样尊重了学生,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精神。但当学生对新的阅读内容还没有产生强烈的欲望和内驱力时,便让学生自定自学内容和方式,轻易放弃教师的主导作用,其结果只能适得其反。教师的导要有个度。如课末为了体现大语文的教学理念,教师总要设计一些开放话题。教学《乌鸦喝水》时,不少教师在学完课文后总喜欢问:“还有没有其他办法?”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思维活跃,参与积极性高,开放性的问题使故事鲜活了,增添了不少趣味,有利于学生形成勇于探究、质疑问难的科学精神。有些老师总在课堂结束前提出来,让学生带回家解决,认为这样做是课外延伸,留下了一个开放的空间,而事实上学生课外根本就无暇开展活动进一步探究,往往是不了了之。

二、问得精巧

课堂提问是传授知识的必要手段,是训练思维的有效途径。教师设计的问题要精巧。

问题不在“多”而在“精”。预设问题要善于撷精取粹,精在它能促进学生思维的碰撞和心灵的交流,能真正促进学生对文本的个性化阅读与超越。一些教师为追求形式上的喧哗与热闹,问题信手拈来、层出不穷,学生疲于应付。

如对于《荷叶圆圆》这篇富有诗情画意的课文,一位教师是这么教的:

师:“我们来读读课文,小水珠把荷叶当做什么?”

生:“摇篮。”

师:“什么叫摇篮?”

生:“会摇的篮。”

生:“就是小娃娃睡觉用的。”

师:“你们懂了吗?”

生:“懂了!”

师:“我们有感情地读读这一段。”

这样的一路问,学生并未体味出“摇篮”的无尽韵味。“摇篮”的意蕴并不是“小娃娃睡觉用的,会摇的篮”所能代替的,它描摹了微风吹拂下的轻轻摇曳的荷叶的动态美,小水珠躺在荷叶上的舒适恬然。教师所提的问题都停留于表面意思,并未逐步深入。这样碎而不精的问,学生没有思考的余地,也没有质疑的机会,课堂看似热闹,学生的心灵之窗却是紧闭的,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另一位教师这样问:“呀,荷叶怎么会成为小水珠的摇篮呢?”学生通过阅读,展开合理的想象,再逐步体悟其中的意境神韵,从而获得真切感受,获得超越文本的、多元的、独特的意义。

问题“少”并不就是“精”。如教学《草船借箭》这篇课文时,一些教师习惯于从质疑课题开始,“看到题目你产生什么问题”,学生根据平时的习惯,争相质疑: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主人翁是谁,在什么地方向谁借箭,起因是什么,怎样借箭,借箭结果怎样……实际上,有些问题对于六年级学生来说是显而易见的,提出的问题没有思考价值。这样流于形式,既浪费时间,又会使学生感到乏味,甚至可能挫伤其积极性。

精巧的问题要善于抓住关键,牵一发而动全身。如《草船借箭》这篇课文主要讲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教学时可以抓住这个词展开:“神机妙算”是什么意思?仔细阅读课文,从哪些地方可以感悟到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这样保证了学生充分的自主性阅读、个性化建构的时间,其思维在与作者、文本、同学对话中被完全激活,感悟更加立体、多元和广角。

三、评得精当

美国教育学家斯蒂芬认为,对学生的课堂评价是有效、成功的教学的一部分。在课堂上,只要使用得当,教师短短几句或者寥寥数语的评价,就能在第一时间对教学进行调控,不断调整学生的学习状态。

评语针对性要强。新课程标准提倡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提倡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的表现,尊重、赏识、激励纷纷登上课堂教学的舞台。这导致有些教师视批评如越雷区,只要学生一朗读课文或回答问题,教师就一概以“读得好,读出了……”、“你真棒”、“好聪明”等赞扬语进行笼统评价,不管学生的思考、感悟如何。这样一味使用必然带来负面影响,因为尊重绝不意味着肯定错误的或有较大偏差的理解和感受,不等于迁就和盲目的赞赏。

草船借箭是什么故事范文6

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就要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帮助学生解决“无疑可质”的问题。质疑的方法很多,笔者认为以下方法颇为有效。

一、逆向质疑法

从课文结论相反的方向提出问题。这种质疑方法打破了正常的思维方式,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思维。但逆向质疑法最后还是要通过课文的结论来验证,这样,学生对原结论的理解和认识将更深更透。逆向质疑的形式是:对现成的结论提出挑战。如,寓言《坐井观天》的寓意是比喻某些人孤陋寡闻而妄自尊大。可引导学生这样逆向质疑:井底之蛙久居井底,虽然所见所闻不如天上的小鸟,其所言相当可笑,也有自不量力之嫌,但是,如果这井底之蛙历来就在井上生活也不至如此,而且虽然它暂时没有跃到井上的可能,但它毕竟有了这个强烈的欲望,这不正是我们时代的要求吗?这样的质疑可以使学生更深刻地了解课文,认识也更加深刻,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又如,有位教师教学《草船借箭》时,学生对诸葛亮利用草船巧妙“借箭”深感佩服,然而有个同学提出了疑问:“如果当时曹操向草船射的是‘火箭’,诸葛亮岂不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学生这一逆向质疑非常可贵,老师大加赞赏,接着引导学生找出描写天气的关键词语让学生思考,学生恍然大悟,更加佩服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了。

二、矛盾质疑法

抓住句子中违反日常规律之处进行提问。矛盾律要求人们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对相互矛盾的同一事物情况不能同时肯定或同时否定。课文中有许多地方有“自相矛盾”的描述。这时,教师应指导学生抓住“矛盾”问个为什么,让学生创造性地理解。在教学《景阳冈》一文中,我让学生找到店家夸赞酒好,三碗不过冈的句子,再读读武松说喝了三碗怎么一点也不醉的句子,然后质疑:“这两个内容是否矛盾?”这时,我引导他们去读、去思考,从课文中找依据来说明是否矛盾。由此可见,教师抓住“矛盾”质疑,能引起了学生探索的兴趣,活跃思维。

三、联系质疑法

指导学生思考课文中前后有联系的句子,从中提出问题的质疑方法。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中的“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这两个“幸福”的含义有什么不同?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含义。

四、情感相悖质疑法

让学生从疑惑处找出与自己情感相悖的地方的质疑方法。如,《母鸡》一文开篇交代“我一向讨厌母鸡”。可文章的结尾处作者却写道:“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学习时,可首先引导学生细读首尾句段,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作者一向讨厌母鸡,后来为什么又不讨厌母鸡了呢?作者最后为什么说“不敢”再讨厌母鸡,难道有谁强迫他不成?

五、经验相悖质疑法

让学生从句子中找出与自己生活经验相悖的地方引发质疑的方法。句子所描述的现象与学生生活经验相悖,会使学生认为描述是虚假的,不符合实际的。这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从“虚假”处去质疑问难。在理解《》中的“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的深刻含义时,应当先引导学生谈谈平时自己爬山的感觉,再把自己的爬山感受与这个句子相对比而提出质疑:为何把“五岭逶迤”比作细浪?“乌蒙磅礴”怎能像走泥丸?使学生通过质疑和共同分析讨论,真正领悟到把艰难困苦当作平常事的英雄气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