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德育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校德育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校德育

高校德育范文1

关键词:高校德育;现状

德育分为广义德育和狭义德育,广义德育包含了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政治教育和法纪教育,狭义的德育即所谓的道德教育,本文主要针对高校德育现状进行浅析。从学生踏入高校大门的第一天起德育就贯穿了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各个方面,学生的学习,生活,考试,实践,参加工作等等。总而言之,高校德育地位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是学生成长成才、发展以及拥有正确三观的重要保证和保障。随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科技、文化等各方面的迅速发展以及同世界接轨的程度化越来越高,不可避免的受到国外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各方面的冲击影响。大学生的德育教育方面也相继出现了一系列严重的现实问题和道德信仰危机,如大学生德育思维呈现出西化倾向、德育与智育的失衡与分离、德育课程内容落后匮乏和教学脱离实际、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突出、德育教育与德育实践脱节、学生个人需求的忽视等现实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刻不容缓,严重阻碍了高校德育发展的程度和质量。大致说来,目前高校德育的危机主要表现在德育地位的边缘化、学生思想呈现一定西化倾向、德育内容的匮乏和僵化、德育效力的弱化和功利主义盛行等四个大方面。

一、思维和价值观呈现出西化倾向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家与国际并轨的程度越来越高和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成长受到网络的影响越来越大,可以说,网络是现在高校学生交换信息和沟通的最大平台。然而,网络上的信息复杂,不可避免地受到国外一些不良思潮的影响。在当今社会快速的发展的同时,缺乏社会经验和人生阅历的学生受到这些不良思潮的影响后,容易单纯地以做一件事能获取财富的多少、对自己的发展有什么价值来定义自己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向往和憧憬西方的生活,崇拜个人主义和英雄主义,轻视崇高的社会主义道德理想和价值观念,甚至认为已经过时。从外部原因来说是国外一些别有用心的国家利用网络等手段对我国的政治和文化进行冲击,宣扬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的人性化和完善化,人权的高度体现,国民生活富裕程度高,个人价值能最大化地体现等等。内部原因来说是随着国家不断的发展和强盛,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贫富差距,同时,就业问题,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等各方面的问题也逐步地得到了显现。但是这种不考虑我国国情和历史基础的片面地认为西方国家的制度具有先进性和优越性,背离了我国作为社会主义的主流意识形态和民族文化,同时,从辩证法的角度来看,一个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肯定会有想伴生的矛盾问题出现,从国外的发展来看同样经历过这个阶段,我国也无法避免。高校学生思维活跃、先进,对现实的时事和热点的关注程度高,但是,大学生的思维和品格的塑造都还处于一个形成期,社会的经验薄弱,判断的能力不够强,受外界的因素影响很大,长此以往,如果高校的德育没有发挥其思想引领的主流作用,会导致导致学生凡是都以利为目标,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德育的效果也就成了一纸空谈,国家、社会等各个方面也会随之出现严重的危机。所以,高校应当加强和重视德育、强化德育的地位、加强德育课程的建设、加强德育队伍的建设,充分发挥出德育在思想引领上的重要作用。

二、 德育与智育的失衡与分离

当今高校的教育总体上表现出了重知轻德,德与智的分离教育。我国改革开放以后,尽管教育得到了大力的发展,在德育方面国家也在不断地提高重视程度和明文制定一些相关政策来加强德育的学习,但是德与智的发展是不均衡的,尤其是以前“学遍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等传统思维的影响,高校表现出重知轻德等教育观念。从目前看来,我国的教育还处于应试型教育阶段,从高考以分数为主录取成绩优异的学生和大学的教育评估机制(英语过级率、考研上线率、本科生和专科生的录入率等)都可以略见一斑。目前很多高校也设置了学分制的形式来规范学生的学习和品德,但是德育方面的学分在其中只占据了很小的比例,形成了典型的重知主义倾向。学生在求学期间,以自己学到知识为重,认为毕业后参加工作知识的多少才是主要的,往往忽视德育的重要性,特别是在形式与政策和基本原理等课程的开设上面丝毫不感兴趣,出现了逃课现象或者平时上课不认真学,在考试的时候死记硬背内容以应试为主。教师则以传授专业应用型知识为主,认为学生学到知识才是重中之重。完全忽视了德育的重要性,片面地追求知识,甚至有些老师本身也轻视思政课的老师。这些情况都把德育造成了边缘化,弱化了德育的地位。没有德育教育作为前提,智育培养的目标和价值缺乏了道德取向和精神目标;没有智育教育作为保障,德育教育则缺乏了实际的意义和培养人才目标的基础。

三、德育课程内容落后匮乏和教学脱离实际

我国在德育方面的重视程度在全球来说都是少有的,不仅政策的制定是由中央政治制定并下发要求全国高校设置为必修课程,并且内容也是具有明确指定性。但是德育教育在中央制定和下发之后落实到具体的教育场所后并没有得到大力的贯彻实施,究其原因,德育课程的设置落后,内容匮乏以及德育的教学没有跟上社会的发展脱离实际是导致德育教育在大学的教育中受到冷淡和排挤,逐步走向边缘化和形式化。我国德育相关的教科书从小学的思想品德到大学的“两课”教育从内容上都有具体的安排和要求,但是随着当今社会转变巨大,学生思想转变较快,德育教科书单一的结构模式和教条化的课程的内容很难再吸引学生对课程的内容感兴趣,难以突显和张扬学生的个性。其次是内容没有跟上当今时代的节奏和热点,没有大学校园文化应该独有的特色和亮点,特别是大学生尤为感兴趣的世界格局问题,当今时事要点等没有补充到内容里面来,导致德育内容空洞,匮乏,难以吸睛。一些高校教师在德育的教学中还是采用单纯的课堂灌输式教学模式,即“我教你听”的“填鸭式”教学方式,照本宣科,要求学生死记硬背,缺乏互动,没有考虑到学生个体差异和情感需要,学生对德育的认知和理解上很难达到共鸣,忽略了学生在学习时的主体作用。同时,在当今德育教育中,很多教师把德育进行“量”化和分数化,忽视了德育的“质”化,让学生在对德育教育上没有一个正确的概念。认为德育就是把书上的一些条条框框记下来,在考试的时候复制在试卷上,得到高分完成课业,对德育要求的内容和目的反而不清楚。比如一些教师采用新媒体等技术手段做成PPT等内容方式来刺激学生的感官,让学生对内容在感官上有一个更直接的理解,尽管这是一种先进的教育方式方法,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往往忽略了德育在本质上来说是一种抽象的概念,教师在讲授内容的同时应该注重去引导学生自行理解内容而不是单纯的讲课,因为学生之间有个体的差异,而每个个体有自己独特的思维和理解方式,所以,教师在德育教育课程中应该是去“量”化变“质”化,即将教条内容还原为哲学化和抽象化,引导学生主动地理解并内化。

四、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突出

在当今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产生了贫富差距加大、竞争激烈,就业困难等社会问题,尤其是应届大学毕业生毕业后参加工作招聘时往往是一岗多人报名,一些热门岗位比例可以达到1:1000以上,就业对当代大学生来说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现实问题。随着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和高校德育的边缘化和德育效力欠佳,让越来越关注现实问题的大学生由崇高的人生目标逐渐向功利化的现实目标转型。当今很多大学生对入党的意义和目的不管不问,甚至对作为党员应该做到的义务也不清楚,其目的就是为了以后在找工作时能具备基础的竞聘条件,甚至很多大学生对自己求学的目的定义为以后能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衣食无忧。这些种种现象让高校处于边缘化的德育更是雪上加霜,很多大学生无视德育教育,只把德育课程认为是考试的一个硬性条件,用工具化的态度对待德育教育,对德育教育真正的内容和目的根本不去理解和学习,认为德育是高举大旗,对现实毫无帮助和意义。这种现象也变相地促使学生只追求现实的目的而忽略了精神的需要,把个人价值和集体价值相对立起来,把个人和社会分割开来。

五、德育教育与德育实践脱节

完整的德育教育包括了德育教育和德育实践两方面。如果高校只注重德育的教育不重实践则会让理论教条化和空洞化,让学生无从理解和验证,从而知行脱节。从目前德育的大环境来看,大部分高校都是只注重德育的教育,忽视了德育的实践,从某一方面来说,德育的实践重要性不言而喻,因为实践是检验真知的唯一方式,往往学生得到了足够的知识后而无法实践转化为现实的成果和价值,导致学生在自行理解并内化过程中如何检验德育成果成为了一个突出的问题,让德育的教育成为了纸上谈兵。

六、学生个人需求的忽视

大学德育的最终目标是塑造学生优良的品德和行为。从目前的现状而言,一些教师重目标而轻过程,在教学方式方法上不追求创新,照本宣科,忽视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和创造性,片面地对学生进行经验灌输式教育,对学生进行统一的思想要求,行为要求等,导致师生在德育的教育效力上看重的就是结果,而结果往往以考试获得的分数来实现,让德育的效果以分数的形式表现出来。当代大学生思维转变较大,对德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教师应重视德育传授的方式方法,这种灌输式的教育方式只会让教师和学生对立,学生和德育对立,德育的目标和结果的对立,最终也只会让德育边缘化,丧失了德育以德育人的意义和目的。

[参考文献]

[1]曹有光.当前高校德育问题及其对策思考.江苏高教[J],2011(01):132-133

[2]刘志山.当前我国高校德育的困境和出路.华中师范大学学报[J],2005(03):136-140

[3]吴潜涛,杨丽坤. 改革开放以来高校德育的回顾与思考.德育研究[J],2005(06):37-43

[4]彭定光.高校德育的困境与提高德育效力的对策.高等教育研究[J],2002(03):86-89

[5] 赵野田.国外高校德育的特点、发展趋势及启示.东北师大学报[J],1998(02):83-91

[6] 张伟强.我国高校德育的现状与对策研究.德育研究[J],2007(02):53-55

高校德育范文2

【关键词】多元文化高校德育

人类的发展伴随着文化的产生和繁荣,四大文明古国同时存在时期,世界的灿烂文化就有了交流,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交通、通讯、传媒等技术的发展,国际间不同文化的交流更加频繁,世界文化呈现多样化的趋势。

不同的国家与民族产生不同的文化,在21世纪的今天,不同的文化可以同时汇集到世界各地,文化多元的潮流侵蚀着世界各个领域,我国高校在德育中也深受文化多元化的影响。

一、多元文化的起源及含义

对“多元文化”这一术语的探寻,西方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经过社会的进步、时间的推演,到1960年以后,它作为一种思潮真正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而这一切起源于第二次科技革命后,世界范围内科学技术的进步,不同的文化对本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产生了不可避免的影响。而在当时,“多元文化”指代的是两种文化现象:“一是在殖民地国家存在的殖民者的统治文化与原著民的种族或民族文化间的共存;二是在移民国家中不同种族、民族、的文化共存。”

随着社会的进步,多元文化的含义在此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扩展,不仅仅局限于殖民者与当地人民间的文化共存,在世界范围内的任何地方皆可共存。因此,多元文化就是指,一定范围内几种不同文化观念共存的现象。

二、多元文化背景下高校德育的特征

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接班人和建设者承担重要的任务,我国的建设要靠高校培养出的大学生来承担,因此,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如何,直接关系到我国建设和祖国的未来。在被多元文化浸染的现代高校,德育拥有了一些新的特征。

1.高校德育更加需要鲜明的政治性、意识形态性

对外开放以及外交频繁促使中国文化思潮受到西方思想的浸染,而高校作为接受最新思想的第一阵地,也是最早受到西方文化侵蚀的地方,这就导致了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政治性、意识形态性被淡化。这种现象并不只在学生中存在,一些高校德育工作者也有这样的观念。德育也是包括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对意识形态的教育一定要有鲜明的阶级性和政治性。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渗透到生活中去

当今高校的德育还大多停留在革命战争年代的思想政治教育阶段,学习内容死板,脱离当代大学生的实际生活,这种教育最终必将被取代,因此,要通过各种方式、采取各种手段,将高校德育工作融入到学生的生活中,让学生在生活中接受高层次思想的熏陶。

由于文化的多元发展,学生不再单一接触旧时期的文化观念,对于党的理论,有的学生感觉麻木,这样的现象主要还是大学生没能真正深入理解的深刻内涵。在多元文化冲击下,一些更符合人的本性、更符合现实享乐主义的文化观侵蚀了他们的头脑。面对这样的情况,高校德育首先要做到让大学生认识,理解的正确性,而这就需要高校德育工作将这些先进思想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真正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日常生活和管理工作中去。

3.高校思想政治应更注重主体性与民主性

多元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冲击之一就是民主观念与主体观念的差异,受西方经济体制、政治文明的影响,促使当代大学生民主意识不断增强,主体性觉醒。所谓主体性,是指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对象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独立性、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他是相对于客观性而言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就在于激发人的主体性,在接受先进文化思想教育后创造更灿烂的文明,因此,高校德育在多元文化背景下要更注重主体性的体现,不能将其视为德育的阻碍

三、多元文化背景下高校德育的调整

1.调整高校德育的载体与人力资源

首先,要创新高校德育的载体。“高校德育载体就是指那些能够承载高校德育活动进行从而实现德育目标的事物,这里所指的事物既可以是有形物质的,也可以是无形物质的。”载体对高校德育具有重要的意义,承载着德育目标实现的重要作用。创新高校德育的载体就是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对已有的传统德育载体进行扩充。当今社会高校德育的载体,已不能仅仅局限于第一课堂,面对多元文化的冲击,应将高校德育寓于校园文化、学生社团、社会实践活动、党团活动、学生公寓文化活动等之中,同时要与时俱进,调整高校德育机制以适应多元文化的发展。

其次,要注重调整高校德育的人力资源队伍建设。高校德育人力资源队伍主要指的就是高校德育工作者。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他们具有双重特性,首先,他们是先进思想的传播者和创新者,是高校德育得以顺利进行的保证;其次,他们也是被创新的对象,他们也在社会中,他们的思想也必然受到新思潮的影响,被重新塑造或改变。

2.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调整主体间交往的平等性

学生主体意识的增强必然要求高校德育中将其作为主体来对待,首先要改变传统观念,将学生视为德育的主体,德育最终要达到的目标就是塑造人格健全的接班人和建设者。

多元文化的冲击同样造就了现代学生的“平等观念”,因此也就要求新时代的德育要注重调整主体间交往的平等性。发展主体间的交往主要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学生与教师间地位的平等;二是指教师将学生视为平等的个体,学生之间也将对方视为平等的个体,彼此间的平等也有助于个体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

人类的进步带来文化的多元发展,多元文化渗透到世界各个角落,对高校德育的影响亦是深远而巨大,作为高校德育工作者,一定要正确把握新时代高校德育的特点,为祖国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张道理,刘莹.论多元文化背景下的高校德育创新[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08,(6).

高校德育范文3

1互联网有利于由灌输方式走向引导方式。传统的高校德育普遍采用以教师、课本、课堂为中心进行灌输的教育方式。互联网时代,世界变化日新月异,大学生通过网络离这个“精彩的世界”越来越近时,高校德育工作如果仍然停留在传统的简单灌输方式,即停留在告诉大学生对与错、是与非、真与伪、美与丑的事实,要求他们简单服从这个层面上,就不会有什么生命力可言。虽然教育者“传道、授业、解惑”的作用并不会消失,但是,如果仅仅局限于这一作用,教育者很可能落伍,成为一个不合格甚至不受欢迎的人,教育者必须承担起“向导”的角色,发挥“引路者”的作用。

2互联网有利于由等级身份走向平等身份。互联网上人人平等,它具备了实践现代民主教育的环境。网络空间不是面对面的,甚至是不知名的,这就提供了师生平等交流的条件,老师以专家或朋友的身份出现,给学生真诚的关心,就能赢得学生的信任。相反,在网络上开展德育,如果仍然抱有“等级”的观念,摆出一副师道尊严的样子,学生可以不理会你,甚至只要知道你是老师的身份,他们就避而远之。一旦连交流的对象都难以找到,还谈什么教育呢?即使是匿名的,只要让学生察觉出你在说教,他们就会偷偷溜走。因此,从内心深处把学生视为具有平等地位的“人”,尊重他们的思想认识过程,尊重他们的生命体验,就成为网络环境中开展高校德育工作的必须。

3互联网有利于由封闭思维走向开放思维。由于历史的原因,高校德育工作者长期以来处于相对保守、封闭的状态,这是德育工作低效的一个重要原因。而从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来看,全球化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历史进程,各国经济发展的相互依赖使世界建立了普遍性的联系,由于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世界各地的人民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相互面对着。高校德育要以西方国家个体价值的无限膨胀所引发的各种危机作为参考和借鉴,克服狭隘的文化和价值偏见,使“共同”、“共融”的价值思维成为高校德育思维的基本特征。

4互联网有利于由单向交流走向双向交流。传统的高校德育教育者往往凭借自己积累的知识和经验进行单向的传授式的教育,教师是“蓄水池”,学生无非是“装水的罐子”、“盛物的袋子”。今天,当学生能通过网络获得比教师更丰富、更前沿的知识时,当学生比教师更熟悉新的生存空间,更具备在新的生存空间生存的能力时,德育所具有的传递道德文化的功能就不会也不再是单向的了,师生互动双向交流才能促进教师和学生群体的共同发展。互联网为高校师生提供了双向交流的新形式,使得双向交流成为互联网时代高校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观念。

5互联网有利于由集体对象走向个体对象。以往的高校德育工作所采用的基本教育方式是集体教育,如升旗仪式、校会、班会、党团活动、社会实践等。互联网对其参与者——社会中的个人提出了更高的道德要求。在任何时代,个人的道德都不只是个人的事。在互联网时代,各种各样的东西传播起来更容易,个人的不道德行为对社会发生的影响空前增大。马卡连柯所倡导的“在集体中通过集体和为了集体进行教育”的长处是不言而喻的。但是,今天的学生上网浏览信息、选择信息、下载信息纯属个人的自主行为,由此发生的学生思想问题也越来越趋于个别化,这样一种现实必然要求高校德育工作注重因材施教,更多地关注个体。

6互联网有利于由他律约束走向自律约束。传统的高校德育模式讲求教师的言传身教、社会规范的监督,对学生的约束以法律为特征。这意味着,在传统社会中形成的道德及其运行机制在网络社会并不完全适用,传统道德的规范作用显得比较弱化。所以,网络社会更需要人们的自律。网络道德是一种以“慎独”为特征的自律性道德。“慎独”意味着人独处时,在没有任何外在的监督和控制下,也能遵从道德规范,恪守道德准则。要建立一个“干净”的网络空间,需要法律和技术上的不断完备,更需要网络中每个人的自律和自重。因此,传统的以法律为特征的高校德育模式必须向以自律为特征的教育模式转变,重视培养学生的道德习惯和道德信念。

二、互联网开辟了高校德育工作的新途径

1互联网使高校德育工作视野更开阔。互联网的发展和在高校的普及应用,给高校德育工作的主体、客体、内容、手段、效果乃至教育价值观带来全新的变化和新的拓展。互联网将成为高校德育的新途径、新阵地、新载体。由于互联网特有的信息高度集成性、共享性、即时性,使社会上成功的演讲、报告、德育专家辅导、电视教育专题片均可上网,共同进入“虚拟课堂”、“红色网站”、“理论园地”。大学生只要坐在电脑前点击所需教育信息,就可受到教育。现有的宣传教育媒体,如报刊、广播、电视、户外广告等,形式上相对独立,互联网则可以把所有传播媒体的信息通过计算机处理后移到网上,实现教育信息与大众媒体的结合。网络已经具备了传统媒介的所有传播特征,事实上无论是书籍和报刊,还是电话、传真、收音机和电视都已经成为网络的内容。

2互联网使高校德育工作功能更扩展。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网上即时交流、现实虚拟、视频新闻、信息检索、游戏娱乐、网络会议等功能越来越多。互联网在高校的普及应用必将拓展高校德育工作的功能,从而扩展到教学、科研、管理、教室、宿舍等各个方面。由于网络遍及校园的各个角落,涉及所有师生,在这种条件下,全球热点很快转化为国内热点、高校热点、师生热点。这种内外热点的同向反映和同步交流,为高校德育工作的及时引导提供了便利条件。另外,互联网还使家庭与学校对学生的德育工作连为一体。通过网络,学校可随时与学生家长保持联系,做到家校结合,使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在真正意义上形成合力,进一步促进社会大德育体系的形成。

3互联网使高校德育工作空间更广阔。传统的高校德育手段因受制于场地和时间等因素,其覆盖面有限。而互联网的全天候贯通、全世界漫游,则开辟了高校德育工作的广阔天地,主要表现在:一是德育由课内延伸到课外。高校德育工作者可以随意安排工作时间,而不必拘泥于“两课”课堂教学。二是由校内延伸到校外。德育不再局限在学校的小范围内,而是走出了校园,更加快速了解学生中存在的热点、难点、疑点问题。三是由国内延伸到国外。过去做思想工作仅局限于国内的信息,互联网的出现使高校德育工作者可以放眼全球。如此,使得原先相对狭小的教育空间,变成了全社会的、开放性的教育空间,增强了高校德育的辐射力。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信息网络空间有多大,高校德育工作的空间就有多大。

三、互联网推动了高校德育手段的现代化

1互联网使高校德育工作手段更丰富。随着互联网在高校的普及应用,过去常用的一些形式,如讲课、听报告、读书会、看电视、听广播、开会、谈心等,效率明显偏低,而互联网使高校德育手段更为灵活多样。互联网给高校德育工作注入的活力体现在:一是形象;二是生动;三是逼真。计算机模拟现实,使人如身临其境,得到切身体验,使事与理、情与法、形与声、形与神等有机地交融在一起,以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形式给德育工作对象造成鲜明清晰的视觉印象,这是其他德育工作的载体所不能比拟的。

2互联网使高校德育工作速度更快捷。巨大的速度优势是互联网最重要的特征之一。信息高速公路所架设的四通八达的方便快捷的网络,使高校学生不必按传统方式在规定的时间到规定的场所接受教育,而是可以在任何一个设有终端的地方都随时获取所需的知识,“聆听”老师的教诲,迅速了解国内外正在发生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信息。互联网没有时间上的限制,无论何时大学生都可以上网获取各种知识,这就为高校德育打破了时间上的限制,拓展了时间上更加广阔的范围。互联网没有地理空间上的界限,不同学校、不同地区乃至不同国家的学生都可通过网络共享德育资源。高校德育工作的反应速度和交流的快捷是前所未有的。

3互联网使高校德育工作预警更及时。高校德育工作中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发现学生中存在的消极的情绪倾向是十分重要的。互联网为高校德育工作者提供了一种有效的预警装置。当某一个话题在网上有越来越多的人发表情绪化的意见时,当有人在网上提出过激的行为要求时,只要德育工作者密切关注网络,这些表现都可以成为有效的信号,提醒注意问题的出现与事态的发展。与现实世界相比,网络中发表言论与抒感更无障碍,现实中的一切矛盾和内心深处的一切想法都可以在网络中无所顾忌地表达。对此,高校德育工作者要充分重视,从中发现问题,及时引导,使问题在萌芽状态得到解决。

4互联网使高校德育工作联动更方便。互联网为高校德育工作的网上网下联动提供了方便有效的技术平台。高校德育工作者应因势利导,利用互联网积极实施网上网下德育联动,以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如依靠学生的主动参与,成立各种“工作室”,定期邀请专家学者通过网站聊天室与学生进行交流,开展网上德育,举办网络文学作品大赛、Flash大赛、网页制作以及电脑绘画大赛等,引导学生广泛地参与。同时,还可建立虚拟的“网上社区”,在网上组织网友“虚拟联欢会”,进行组织生活和政治学习,开展民主评议、交流谈心和心理咨询等活动,在网下可组织网友“现实联谊会”,以及各种学习交流和科技竞赛活动,充分利用网上资源优势,形成网上网下联动的局面。

四、互联网为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提供了条件

1互联网使高校德育工作内容更充实。互联网使教育内容的形态从平面性走上立体化,从静态变为动态,从现实时空趋向跨越时空,这是以往无法比拟的。学生只要拥有一网电脑,既可方便地获取校内校外、国内国外,上至天文下至地理的各种信息,又可与外界自由地交流思想,从而极大地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和想象力,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获取信息的主动性、自由性和参与性,使学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德育主体。利用互联网可以将全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联系起来,使学生交往面扩大,交往层次增多,交往方式多样,促使持不同文化形态、思想观念的个体在网络上相互了解、相互沟通、相互交融或相互冲突,极大地刺激人们的创新意识。

2互联网使高校德育工作信息更丰富。传统的信息和知识主要来源于图书和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所含信息容量少并具有滞后性。相比之下,互联网具备信息的丰富性、专门性和更新的快捷性。从信息的容量来看,互联网的网上信息可谓丰富多彩、浩如烟海。据有关资料表明,1983年全球数据库总容量是3.1亿条,1984年达到10亿条,1995年达到81.6亿条,2000年已达到100亿条以上。这些信息无所不包,内容几乎涉及人类活动的所有方面,上至天文地理,下至衣食住行,都可以在网上占有一席之地。海量的信息客观上为大学生拓宽视野、了解世界,吸纳世界优秀文化遗产,用开阔的眼界看待中国和世界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高校德育范文4

(一)生态德育具有价值取向上的超越性

生态德育的存在特性体现出适应性特征,而生态德育价值特性则是超越性的。生态德育超越“人类中心”的狭隘视域,自觉上升到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高度,站在自然界发展演变规律的高度去看待人类作为“类”而存在和发展的可能性与合理性,重新体悟人类各种行为的道德价值,把培养向自然开战的个体勇敢性、自豪感等价值追求,自觉转向养成受教育者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和可持续发展的人类生存品性,引导受教育者领悟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与其“家园”的关系。生态德育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更加看重传播和渗透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的道德价值,养成人的生态智慧。

(二)生态德育具有教育过程的引导性

生态德育关注的焦点是人类社会发展中具有迫切性、敏感性和棘手性而尚未被人们充分领悟的重大问题。我国古代人的生态意识停留在伦理学或道德思想成果的静态,尚未进到德育学的范畴和相应的德育活动领域。以致在整个近现代,学校中对生态道德的传播和对生态智慧的养成还比较贫弱,而教育学生向大自然开展的“战天斗地”精神是其主要追求。在生活中某些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被赞颂为高尚的道德行为,导致生态污染和生态破坏现象日益严重。生态德育就是要用更加理性、自觉、系统的架构,引导受教育者从小养成放眼世界、放眼未来,理解生命、关爱生命,学会关心可能影响整个人类社会、整个自然界的深层生态问题。

(三)生态德育在实践操作中的生活性

在传统德育知识的灌输状态下,个体与道德知识是处在一种对立、挑剔、陌生、疏离的状态,无法产生相应的道德情感,当然也无法形成首先品格和相应良好行为。生态德育强调个体的道德参与和体验,在生活的方方面面进行体验。体验者以放松的心态和平常心进入生态体验,直接融入生态环境。体验者以一种欣赏的心情,自然会产生亲近感、善感、美感,体会到的是生命的多样性,体验到的是每一个生命与体验者自身一样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存在并以它自己认可的方式表现着自己的生命价值。活生生的经历会让生态德育体验者产生一定的生态德育感受,使原本抽象而显得空洞的首先规范变得形象生动起来,赋予饱满的、真实的生活内容。

(四)生态德育具有内容传播上的丰富性

人类每天所从事的活动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人与自然之间的交往活动,另一类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活动。青少年儿童既喜欢人与人之间平等友好、轻松愉快的交往,也酷爱亲近自然,与自然建立和谐的关系。而且儿童之间的人与人交往,往往要以一定的自然环境为依托,譬如儿童的游戏,常常要选择有草、树、水、山的地方展开。当教师或父母把儿童圈在固定场所使其与大自然隔离时,儿童则表现出厌烦、焦虑的行为。人际德育相对局限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圈里,人与自然关系圈被忽视,这就丢失了周围自然环境中大量生动的德育资源。生态德育不仅充分利用人际德育资源,而且自觉顺应人们亲近大自然的天性,积极挖掘利用自然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等富含审美价值的德育资源,使德育内容极大地丰富起来,使受教育者在欣赏自然风光、滋生保护自然环境意识的同时,获得大自然丰厚的道德滋润。

高校生态德育的现状

传统德育对生态环境的忽视或关注不够,使得人们的生态知识缺乏,生态文明观念淡漠,生态习惯难以养成。生态文明观教育还没有引起各类各级学校应有的重视。

高校的保守与封闭,忽视社会环境的影响,造成德育生态的断裂与凝滞。高校德育不能与外界进行合理的信息交流,文化氛围及教育理论出现凝滞现象,这是一种文化的自我封闭。长期以来,我们以割裂的方法看待德育影响,把它看成是可以脱离其他诸种德育影响而独立存在、自成系统的存在物,由于对德育生态整体性认识不够,德育实践忽视了校外德育途径的价值,家庭、学校、社会三者之间在学生品德形成方面的作用难以产生有效的合力。因此,在多元价值共生的社会转型期,如果一味把学生封闭于校园内,企图在一种“净化”的环境中实施德育,是不可能的。高校德育必须由一元封闭向多元开放演进,以生态整体观理解德育、实施德育。

高校德育强调社会期望,忽视学生内心追求,导致学生个性的丧失,背离了以人为本的核心。一直以来,高校德育强调的是过于理想化的社会期望,忽视了学生内心的追求,脱离了人的生态特性,否定了德育的人作为主体性的特点。用生态生命观点来审视高校德育,发现高校德育是一种无人德育。所谓无人德育是指无视个体的需要和兴趣,把道德教育的过程仅仅看作是对学生施加外部道德教育的过程,施加的道德影响又主要是既定的道德规范,强调的是学生符合规范的行为习惯的养成。这种被动性、统一性是高校德育的特征,其本质是对个体生命的漠视。所以高校德育必须关注学生个体的生命和尊严,强调个体生命的多样和独特,弘扬个性的自由和发展。

德育与日常生活的疏离。高校德育重视知识传授,忽视道德体验,导致德育的空洞和伪善。德育作为高校教育中的一门特殊课程,仅把社会现存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灌输给学生,而没有启发和唤醒学生的生态道德自觉和生态道德良心,使学生树立道德理想,学会做人,没有形成一种正确的理想信念和行为方式。高校德育忽视实践锻炼,脱离了生态德育的生活性。严重脱离学生的真实生活的德育模式,造成高校德育对生活的疏离与概念化。在内容上只注重社会既定的道德规范的抽象知识,缺乏生活的情景性和生动性;在方法上强调单向的德育灌输,是一种枯燥乏味的空洞说教,缺乏道德体验,难以产生情感共鸣,导致德育的肤浅和伪善;在效能评定上,采用课程考试的方式或限于简单化的学生在校综合测评,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一些学生的“双重人格”。

生态德育的方法与途径

为了在高校更好地完成德育工作由“人际德育”向“生态德育”转轨,同时提高生态德育的效果,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实施生态德育。

结合课堂教学,唤起大学生生态意识。德育的目的是培养和发展人的德性。德性的形成和发展是道德主体的一种实践活动过程,其实质是学生在教师帮助下,消化、吸收、实践德育内容的过程。各个教学环节是宣传、普及生态道德的主要途径,通过这些途径,使大学生获取对环境问题的意识和敏感性,理解人类在环境中的重要责任,唤起生态良知,采取热爱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主动行为。

美化校园环境,形成生态德育氛围。清新优美、内涵丰富的校园环境有助于学生形成强烈的生态环境的审美意识。美化环境就要绿化校园,让绿树成荫,鲜花争艳,碧草茵茵,实现人与自然的有机统一、情与景的和谐相融。大学生可以从中感受到人自身的主体价值和创造能力,使精神得到净化和升华,从而增强对环境的审美观念,形成正确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为以后自觉地保护环境、美化环境奠定基础。

立足生态文化建设,优化生态德育环境。生态文化建设不仅是生态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先进文化的重要体现之一。加强对学生进行生态道德教育,要大力开展生态文化建设活动。开展各种生态知识普及活动,提高大学生对生态发展的认知;完善生态道德教育体系,建立生态道德教育规范并在德育活动中加以灌输,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大学生良好的环保意识;建设学校良好的生态文化环境,建立起相互尊重的人伦关系、爱惜花草的良好传统,形成良好的氛围和德育养成环境。

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激发学生生态环境的改造意识。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使其身临其境,通过改造环境的亲身体验形成和巩固环境意识。比如,利用地球日、环境日、土地日、无烟日、世界环境日、世界粮食日等特殊日子,带领学生深入农村、厂矿,开展广泛的环境教育宣传活动,在唤起民众的环保意识的同时,增强自己的环保责任。

加强法律法规宣传,提升生态法律意识。法律和道德是调整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两种最基本的力量,两者相辅相承、相互支持。加大对环境保护法、森林法、土地法、野生动物保护法、水资源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增强人们保护环境、资源的法制意识。在生态德育的过程中,增加生态法规的教育内容,对于提高学生的生态保护意识有着积极的意义。广大的教育工作者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下,一部分人欲望急速膨胀,丧失了道德操守,这些都严重地影响着在校学生。因此,在高校生态德育的过程中,迫切需要一种强制性的约束力来规范学生的生态道德行为,生态法规的宣传教育是有效的方法之一。

内容摘要:人类社会正处于以市场经济扩张、信息经济联网和生态环境互动为主要标志的全球化时代。随着全球生态危机日益严重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与实施。人和自然的生态矛盾,已成为决定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矛盾。中国人和中国自然环境、资源等具体的生态矛盾及其解决,是决定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这一问题的解决,除了调整科技、经济发展战略外,还有必要提出和实施生态德育。在我国大力倡导建构和谐社会的今天,生态德育有其重要性。

关键词:高校生态德育方法与途径

生态德育的内涵

生态德育,不是生态伦理学,也不是生态道德,而是在生态伦理学指导下的一种生态教育活动。生态德育是在横向比较、纵向扬弃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新德育观和新的德育范型,它教导人们,不仅人对人的社会行为,而且人对环境的自然行为均要受到伦理评价;不仅要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利益关系,还要恰当地对待人与自然的交往行为、利益关系、短期与长期关系,摆正人在自然中的位置。因此生态德育将以一种更为宽阔的道德视野,教育和引导人们学会热爱自然、热爱生活、享用自然、享用生活。这种德育观要求学校以生态学、环境科学、教育生态学、教育社会学、教育心理学等科学原理为指导,以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对个体道德素质的影响为逻辑基点,围绕生态平衡、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观点,发掘一切可以利用的育人资源,通过学校德育系统内部的物质循环、能量循环和信息传递,推动德育内容、德育方法动态良性发展,促使学生不断提高道德素养,养成“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为主题的基本道德品质。

同时生态德育还是社会公德的重要环节,是否具有良好的生态道德意识,是现代社会衡量一个人全面素质的重要尺度,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和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为了提高大学生的社会公德素质,要求广大受教育者以生态道德理念去自觉维系生态平衡、环境保护和不可再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生态德育是“一种新德育观”意在凸显其在德育观念上的革新性。它展现出一种崭新德育视角,意识到了在人际德育视角下看不到的德育问题。在生态德育视界下重新评价人类的行为,就要引导受教育者体验到:种群之间存在着“互惠共生”的关系,自觉养成爱护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生态保护意识、思想觉悟和相应的道德文明行为习惯。生态德育使受教育者的思想上树立一种崭新的人生观、自然观和生存发展观,并合理调节人与自然的关系,有意识地控制人对自然的盲目行为。

参考文献:

1.杨琴.谈生态德育.科教文汇,2008.09

高校德育范文5

我们当前正处在信息时代。信息时代以其全新的要素——以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而使高校德育深受影响,德育观念、模式、方式和方法受到冲击并向现代化转向。在从传统向现代的历史]变过程中,重新为德育教师进行角色定位是新时期德育实践的迫切需要。本人认为,高校德育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应体现以下三个转换:即在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方面,要从权威者向对话者转换;在教师和教材教法的关系方面,要从遵从型向创造型转换;对于教师自身的发展要求来说,要从单一性的讲授者向更丰富的角色转换。

一、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方面:由权威者向对话者转换

在传统的德育中,教师作为社会和受教育者之间的中介人,代表社会实施教育,是社会权威的代表,对学生具有绝对的影响力。教师的形象大致可分解成三种角色:一是道德知识的占有者和代言人,在师生结成的以道德知识授受作为基本内容的师生关系中,客观地存在着知识占有的不平等,教师在学生道德学习的过程中,起着传道、授业、解惑的作用。学生自然把教师当成了知识的化身,教师也往往以知识代言人的身份自居。二是道德的化身与道德规范的训诫者。传统德育中教师常常以师表者的形象出现在学生的视线里,作为道德的化身向学生训以各种行为规范与准则,对学生的言行品性进行评说,以规范者的姿态来调节学生言行。在学生[中,教师往往被期待成智慧的化身,理性的源泉,他们必须意志坚强,有强烈的使命感,是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不求功利、反求诸己、自我克制的道德楷模。三是社会要求的代表。德育的基本矛盾常常被表述为学生已有的品德发展水平与社会要求之间的矛盾。教师自觉不自觉地充当了社会要求的代表,他们代表祖国、代表党、代表人民、代表学校,甚至也代表家庭,不断地向学生提出道德要求,对脱离现实生活的抽象的道德规范采取强制灌输方法,重智轻德,忘却学生知、情、意、信、行的整体性,重教轻学,教师主宰整个教学过程,学生处于被动、服从地位,缺乏对学生主体力量的重视与张扬,相应地使学生成了道德知识的容器。

信息时代国际互联网的出现是人类的信息传播方式的深刻革命,新的信息传播方式打破了教育者的信息垄断地位,承载过重期望忽略受教育者独立判断力和价值创造力的道德权威角色已越来越不适应社会的要求,所引起的矛盾与冲突也越来越尖锐,这一切要求教育者把认识、理解、体验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以主体角色,在多种自主实践活动中理解、掌握、体验理论和观点,从可信走向相信,最后达到坚信,从而形成信念、信仰。道德学习过程也就相应成为师生共同体验、共同探讨、平等对话的过程,教师应以“对话人”的身份尊重同样作为“对话人”的学生个体及其适合自己特点、道德认识方式的选择,自觉放弃传统意义上教师的道德权威。

作为“对话人”,教师要强化两种意识:一是人本意识。美国教育家杜威在介绍自己的教学经验时说:“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教育的对象是一个活生生的思想、情感、意志、个性都处于变化中的个体。”学生不是承纳知识的容器,而是有待点燃的学习和发展主体。当代大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决定了他们自尊、自主、自立意识的增强和敏感,他们要求平等的愿望十分强烈,对德育教师的空洞说教和训导极为反感,所以,一名传统的道德说教者只会适得其反,更不用说让其心悦诚服地接受我们所讲授的内容。因此,德育教师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必须充分了解大学生的身心特点,必须深深地热爱自己的学生,并将这份爱心体现到教学中去。二是民主平等意识。加拿大著名课程专家史密斯教授说的:“教师所关注的并不是教,即通常所谓的灌输条理分明的知识,而是保证使每一个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道路的环境条件。”这就意味着教师要淡化课程执行中的预定性和统一性,注重对话过程的再生性和多元性,不以有限的结论锁定无限的对话过程,还要创设德育情境保护学生作为对话人的主体地位。在这里,教师的角色已不是只对学生发号施令的权威,也不是无动于衷的旁观者,而是学生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引导者和成长伙伴。师生之间的关系不再是简单的给予、接受的关系,而是一种交往和对话的关系,师生之间的教学过程也成为精神交流与对话的过程。

二、教师和教材教法的关系方面:由遵从型向创造型转换

在传统的德育中,教育者在教学内容上大都严格遵守上级的指示和教科书的要求,唯上、唯书却很少能唯实,在教学方法上盲目照搬学科专家的方案而忽视特定教学情境和活生生的“人”,致使德育创新的空间十分狭窄,信息时代社会的多变性则要求教育者在德育活动中发挥高度创造性,不仅要创造性地进行德育课程的教学,而且要从单纯的德育课程执行者转换为德育课程的设计者和开发者。

(一)就课程既定内容而言,教师有责任根据本地、本校的实际情况对已审定使用的思想政治教科书做出相应的“剪裁”、取舍、增删,从“教教科书”转向“用教科书教”

即要从实际情形着[而做出富有针对性的设计,而不能盲目照搬统一的课程计划而忽视特定的教学情境和活生生“人”。具体来说就是要充分利用本地、本校教育资源,开发具有地方特色和本校特色的校本课题,以拓展德育课程的内涵和外延。尤其必须珍视学生生活世界,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生活世界看成重要的课程资源,由单一的国家层面的“理想课程”向教师层面的“知觉课程”与教室情境当中的“运作课程”或学生层面的“经验课程”发展。

(二)就课程动态建构而言,在课程的动态展开中,德育教师要从教无定法的基本法则出发对课程做出再度调适

德育教师应着力突破课堂教学的自闭性,主动建构与社会、世界和日常生活的广泛联系,从而使德育教科书与鲜活的现实同化为充满生机的统一体。现代社会在飞速发展,新现象、新观念层出不穷,新的政策法规、新的改革方案也在不断出台,如克隆人、安乐死、基因技术对伦理与法律的冲击,黑客及网络犯罪给法律的挑战、虚拟世界、反物质带来的哲学反思等等,都应该成为课程资源,进入课程流程,这样德育课程才能及时直面社会、关照现实、捕捉前沿,才能改善和优化整个教学流程,使每个教学环节和片断都充溢生机和活力,使学生最大限度地突破知识体系的束缚,激发学生智慧、灵感、激情和创造生命活力。

(三)就德育课程的设计和开发而言,教师应积极参与其中

现代德育的课程结构由单一转向多样复合,其中的许多课程,如活动课程、隐性课程、研究性课程等的设计、开发和实施,如果没有广大一线教师的积极参与将无法进行。另外,现代教学技术的发展,也要求教师不仅要利用现成的知识信息,而且要收集课程软件信息,设计和编写课程软件、制作教学节目等。所有这些,都要求高校德育教师认真学习现代课程理论和课程设计技术,结合自己的实践和学生的发展要求,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课程开发和设计中去,积极参与德育课程的创新,真正成为德育课程的设计者和开发者。

三、教师自身发展要求方面:由单一型向多元型转换

在传统德育中,德育教师往往是教科书的讲读者,信息时代知识的创造、存储、学习和利用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网络成为人们获得信息与知识的主要途径之一。在这个过程中,德育教师要从单一性的讲授者向更丰富的角色]变。

(一)德育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导航员”

一直以来“传道、授业、解惑”是教师职业最显著的标志。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人们可以从多渠道获取知识,教师不能单纯把传递知识作为教学的主要任务,而应把形成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掌握自我学习和自我修养的方法及灵活迁移知识的能力作为教学的主要任务,担当起“导航员”的角色。正如《学会生存》中所阐述的一样:“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除了他的正式职能以外,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点而不是拿出真理的人。”德育教师要致力于调动和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开发和调动学生的包括自立、自尊、适应、创造等内涵丰富的主体性。指导学生具有自觉能动性、独立自主性和开拓创造性,成为能够发展自我、充实自我、超越自我的现代人。

(二)德育教师应成为学生心理问题诊治者

根据最新的统计表明,大学生上网人数在90%以上。网络带来的人机交流模式使得直接交流日益减少,从而造成认知和情感缺失,如不愿意受原有的社会规范的影响和约束,容易感到自我归属感的丧失,导致性格孤僻、行为失范、言语无忌,对现实不认可、甚至逃避心理等等。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成为他们发展的障碍,这就要求德育教师首先是一个优秀的心理工作者,在学生适应社会和学习上给以更多的心理关注,指导学生社会交往和协同工作的技巧,并能够在实际的教育创新活动中有效的激励和引导学生,使其能够健康地和谐发展。这一角色要求教师必须有丰富的心理学知识素养,要有坦诚真实和灵活开放的人格特点,要有善于交际、富于幽默和团结协作的精神,要有协调问题的技巧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及时发现问题,加以引导,扫除学生心理障碍,使其健康成长(三)德育教师应成为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者

良好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实质上就是健全的、完善的人格的形成。没有健全的人格,就谈不上优秀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培养健全的人格与培养优秀的思想品德实质上是同一教育过程的两个侧面。新时期的德育内容体系必须包括健康人格的塑造,甚至可以说德育的根本功能在于人格的塑造。这就要求德育教师从传统的道德偶像角色中解放出来,成为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者。要塑造学生的健康人格,首先要塑造学生良好的自我意识。要培养学生对自我有积极的认识和评价,在此基础上塑造他们自尊自爱的人格,激发他们自强、自信的勇气,同时改造他们骄傲自大、虚荣、自卑、不思进取等不良自我意识品质。其次,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品质。指导青少年学生与同学、老师、家长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他们对人宽厚、真诚坦率、主动热情、谦虚公平乐于助人、善于交际等良好的交往品质,克服其自私、冷酷、虚伪、嫉妒、孤僻、傲慢等不良的交往品质。最后,提高学生的耐挫能力。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挫折,教育学生把挫折当成一种磨练与考验,帮助学生树立战胜困难和挫折的信心,指导学生建立适当的理想抱负,教给学生积极对待挫折的方法,增强挫折适应能力。

(四)德育教师应成为协调人际关系的艺术家

在传统德育中,德育教师道德权威的角色很容易造成师生以知识为中心的授受关系、主从关系和不平等的权威和依赖关系。在信息时代,网络的双向性、互动性使教师从讲台这一“神坛”上走下来,传统的“师徒关系”受到了不可抗拒的严重挑战,沉迷于这种“师徒关系”的教师很容易被标榜为新人类的大学生视为“异类”。网络技术的全社会渗透,打破了时空的界限,拓宽了人际沟通的渠道,使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不再局限于面对面形式,借助丰富多样的媒体进行“人——机”交往,是现代大学生最崇尚的、最有效的信息交流方式。但是,如前所述,正是这种“人——机”交往,造成了学生认知缺失、情感缺失。这对于身处“闹市”、心理正在健全过程中的青年学生来讲是极为不利的,甚至是非常有害的。德育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自己优良的人格魅力,高尚的道德品质,渊博的专业知识,丰富的人生阅历,努力成为协调人际关系的艺术家,在培养学生品德的同时,关注学生“情商”的达成,构建以情感沟通为核心的师生互动,形成师生双方的心智交流、情感交流的师生交往氛围。

(五)德育教师应成为德育研究者

科研能力是教师素质的一项基本内容,增强科研能力是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的必然途径,同时也是教师自我价值实现的重要方面。当信息技术把教师从繁重的教学工作中解放出来后,教师将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事教育科研,实现由教书匠向德育研究者的角色转换,成为名副其实的德育专家。著名教育家叶澜教授认为,以往对传递知识功能的强调,使人们忽视了教师工作的创造性特征。教师科研能力的进一步发展则是对新的教育问题、思想、方法等多方面的探索和创造,这使教师的工作更富有创造性和内在魅力。信息时代的德育教师将面临更多更新颖的德育教学问题。如研究提高学生分辨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研究不同的德育情景创设对德育效果的影响;如何对网络提供的信息进行研究、评价和改善;研究如何利用多媒体提高德育的有效性等。这些研究活动有助于在教师教与学生学的过程中形成一定的特色,有助于教师创造意识和研究能力的提高,有助于丰富德育理论,指导德育实践,推动高校德育的变革。

(六)德育教师应成为终身学习者

高校德育范文6

“三特”信仰是指民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等方面的信仰。浙商文化资源的主体是浙商,他们经历了改革开放初期的初始发展、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的快速发展、党的十四大后的全面发展、党的十五大后的提高发展及党的十七大以来的转型升级等阶段。浙商的每一步发展离不开制度的解禁和政策的鼓励。特别是党的开启了思想解放的闸门,广大浙商脱贫致富的强烈愿望迅速付诸于创业创新创富的生动实践;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为浙商的发展提供了历史上最好的法制保障和政策环境;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走出去”的战略也为浙商的发展开拓了广阔的空间。当代浙商,既不是历史的,也不是未来的,而是以改革开放、市场化及全球化为时代背景的。社会就是一个“生态系统”,一个商帮就是社会生态中的一个“物种”,要想在社会生态系统中得到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占有适宜的“生态位”。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浙商所处的“生态位”不断改善,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富愿望得到尊重、创富活动得到支持、创富才能得到发挥、创富成果得到保护,从而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动。可见,30年浙商的崛起和发展离不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引,离不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允许,离不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拓。这无可争辩的事实无疑有助于坚定学生的“三特”信仰。

文化“三自”意识是指民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自觉、自强等方面的意识。浙商文化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规范和引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子集,也是培养学生文化“三自”意识的重要载体。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越来越多的浙商“走出去”行商天下。据报道,目前浙商活跃在140个国家和地区[3],投资项目涉及轻纺、机械、电子、化工、医药、建筑、专业市场等,被称为“东方犹太人”。浙商在“走出去”的过程中,不仅把浙江价廉物美的商品、独特的经营模式输出到全球各地,而且把浙江人独特的商业理念和商业精神带到全球各地。他们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崭新形象和中国人民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增强了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可见,宣传浙商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三自”意识,尤其是文化自信意识。

“三创”教育是指对学生创业、创新、创富等方面的教育。“创业富民、创新强省”已经成为浙江人民自上而下的共识,对高校学生进行“三创”教育是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促进大学生就业、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浙商已经成为中国人数最多、分布最广、影响最大的创业群体,被称为“当代中国第一创富商帮”。他们的从商经历、经商商道和创业精神,为高校学生进行“三创”提供了诸多借鉴。众所周知,第一代浙商约70%以上只有初中以下学历,近80%出身于农民,这些“草根人群”之所以能够创造财富神话,首先靠的是他们踏实的做事态度和诚恳的为人作风。“做企业就是做人”“人会做人,凡事可为”“先做人后做事”是浙商公认的商业准则;“四千精神”(走遍了千山万水、历尽了千辛万苦、想尽了千方百计、说尽了千言万语)和“二板作风”(白天做老板、晚上睡地板)是浙商典型的商业态度;“售货无诀窍,信誉第一条”“信用为本”已经成为许多浙商基本的商业道德;“我有利你无利,生意不成;我小利你大利,生意不干;我大利你小利,生意不长;我大利你大利,生意不败”“有钱大家一起赚”等是浙商独到的商业秘诀。“流行为气,凝聚为精,妙用为神”,浙商在缺乏资源禀赋、国家投资、外资推动及优惠政策的省情下,求生存、谋发展、创奇迹,靠的是自强不息、坚忍不拔、勇于创新、讲求实效的“精气神”。浙商的创新主要包括以专业市场、产业集群发展为基础的流通体制的创新,以技术升级改造为核心的技术品牌的创新,以万向、华立、正泰、横店等企业为代表的产权制度的创新,以地方性金融机构和金融中介服务机构为依托的金融体制的创新等。正是这种创新精神使得浙商在竞争中取得先发优势,成为中国市场经济的先行者,同时也为时代精神注入了新的内涵。广大浙商是“三创”的成功典范,其独特的商业态度、商业准则、商业秘诀及创业精神等使得他们足以成为高校学生的创业导师。当然,浙商作为商人首先是“经济人”,追求利润是其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其人格的发展有一个从“生存性-创富性-事业性”递进的过程。浙商发展的早期处于经济体制的转轨期,又是视经济增长为社会主旋律的历史阶段,作为市场主体的浙商顺应时代潮流,将自利理性的经济人格发展得淋漓尽致,而社会人格的发育则相对滞后,表现在诚信、责任意识的淡薄和义利关系的不协调等[4]。调适这种人格结构的失衡,缩小两种人格的长势落差,需要浙商的文化自觉,更需要主流文化的正确引导。

高校德育运用浙商文化资源,目的是将浙商的创业经历、成功商道和创业精神等融入德育,以增强德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创业素养。高校德育运用浙商文化资源,应把握以下原则和方法。

1浙商文化资源主体的选取

浙商文化资源的运用是为德育服务的,其主体浙商是否恰当直接关系到高校德育的方向性和实效性。商人在商业运作过程中往往处于义利关系的不断调适之中,扮演着经济性和社会性的双重角色,相应地形成经济人格和社会人格。浙商随着经济人格从生存性到创富性再到事业性的积极跨越,社会人格也逐渐从义利对立到义利统一自觉转变。他们在追求自身经济利益的同时,更广泛地关注社会需求,自觉将相关者的利益纳入自身发展的考量中,从而解决人生价值和金钱等终极的目标诉求,实现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统一。而这种协调与统一正是商人对主流文化的积极解读与弘扬。因此,在选择浙商文化资源时应选取那些注重“责任”“贡献”“诚信”“环保”等体现主流文化要求的浙商,从而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

2浙商文化资源运用的场合

学生接受教育有一个依次递进转化的过程,遵循“知-情-信-意-行”的心理运行规律,没有对某个意识形态的情感信仰就不会产生对该意识形态的意志行为。依据该规律,高校可以将浙商文化资源分别应用于第一、第二、第三课堂,让学生学商、亲商、践商,做到知行合一。首先,让浙商文化资源走进第一课堂,让学生学商,知晓浙商的从商经历、经商商道和创业精神,感受浙商文化资源的价值,并对其产生敬畏和认同。为此,高校可根据实际,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将浙商文化纳入人文素质教学体系,编写浙商文化特色教材,开设浙商文化选修课程。思政课教师可采用浙商文化资源作为案例,以加强对学生的“三情”和“三特”等方面的教育。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或创业教育课程可以浙商为例,加强对学生的“三创”教育。其次,让浙商文化资源走进第二课堂,让学生亲商,亲近浙商和浙商文化,得到浙商文化的熏陶。高校德育是一个系统工程,贯穿于学校工作的全过程,其中校园文化建设是高校德育的第二课堂,可把浙商文化纳入校园文化建设中,营造浙商文化的传播氛围,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可成立浙商文化研究机构,把握浙商文化的发展方向;建立浙商文化学生社团,开展丰富多彩的学术、艺术、娱乐活动;开设浙商文化专题网站、校报专栏,为学生提供学习和交流的平台;开设浙商文化论坛,定期邀请浙商、浙商研究专家和学者前来讲学;另外还可张贴浙商宣传画、镌刻浙商名言等开展硬环境建设,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濡染,在寓教于乐中接受教育。最后,让浙商文化资源走进第三课堂,让学生践商,亲身体验浙商文化,践行浙商文化。所谓第三课堂就是社会实践这个大课堂,它是锻炼学生的熔炉,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可开辟学生创业园区,鼓励学生自主创业;可与浙商合作建立浙商文化教育基地,为学生德育实践创造条件;还可开展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如为浙商大会志愿服务,到浙商企业参观、实习、调研等,使学生受到浙商榜样的激励和浙商文化的感染,促进其德育的发展。

3浙商文化资源使用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