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舞教学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街舞教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街舞教学

街舞教学范文1

教学内容;要求

〔中图分类号〕 G633.9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16―0074―01

在学校体育教育实践中,“学校体育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长期以来得不到纠正。尤其是在高中阶段,体育不在高考升学之列,因此,许多学校为了片面追求升学率而减少体育课,有的甚至不开体育课,体育在整个学校体育教学中处于较薄弱的地位,忽视了对学生体育素质的培养。且大多数体育教师因循守旧,老用传统的灌输式和训练式的教学方法,不符合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提不起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

新课改的实施和推广,要求体育教师要以新的体育教学观为指导,开发体育课程资源,创新教学模式。因此,学校要改变体育教学的现状,满足学生新的要求,实现新课程体育教学的目的,就必须在传统的教学基础上有新的教学内容,开发符合时展的、学生喜欢的体育课程资源。而街舞可以将高难度的动作技术和发展身体素质很好地联系起来,可以有效地锻炼学生的身体,增强他们的体质,无疑成为了最好的新型体育教学项目。

一、街舞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1.很受学生的欢迎。在笔者的调查中,学生都很喜欢体育,较关注体育赛事,体育老师也是最受欢迎的教师之一, 但体育课的老套教学方式让学生觉得很乏味,但街舞的出现改变了这一现状。街舞以它动感的节奏、美妙的舞姿、超酷超旋的动作吸引了不少学生积极参与到运动中来,甚至很多不喜欢运动的学生都能够在课余时间认真、主动地练习。因此,在当前学生喜欢体育却不喜欢体育课,教师也感到体育课难上的情况下,若能将街舞有效地引进到体育教学中,必将使枯燥无味的体育课变得精彩丰富起来。

2.可以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街舞是一项新兴的运动,它融音乐、舞蹈、武术、技巧、极限运动为一体,有音乐的伴奏,是一种体育项目,更是一种舞蹈,这让喜爱音乐、喜爱舞蹈的学生很感兴趣。街舞不同于健美操,而街舞超酷的高难动作和模仿机器人惟妙惟肖的形象使得男女生都兴味盎然。随着音乐的节奏大家能一起舞动起来,将一节枯燥无味的课变成集体的舞会,既可以达到体育教学的目的,又能达到锻炼的效果,而课后学生们还能够津津有味地反复练习,更让他们多了一技之长。

3.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坚强的品质。街舞可以使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发现自我,认识自我,表现自我,从而增强自信。另外,街舞中高难动作的练习突破了极限,可使学生增强意志品质,不言放弃。

4.给学生提供了一种宣泄方式,给学生的心理解压。街舞最早在美国街头出现,就是因为染上各种恶习的年轻人表达对社会的不满,是一种宣泄行为。让学生在体育教学中学习街舞,既是让学生对自我的挑战,也能让学生在运动过程中将所有的情感释放出来。

二、街舞的教学内容及要求

街舞的教学内容分为理论和实践两个部分。理论部分包括体育保健知识:即有氧运动的好处,运动和自我防护,饮食的合理搭配,运动前后营养补充的误区,运动方式和意识中的误区;专项理论知识:街舞的起源与发展、特点和作用,内容分类,竞赛规则,裁判方法,比赛组织工作,音乐风格,动作编排原则与方法,健身作用及实用价值等。实践部分包括:重点发展专项身体素质练习,一般身体素质练习作为辅助项目;专项技术包括:1.街舞基本功,头部、肩部、胸部、跨部的前后左右的移动、绕环,膝部、踝部的绕环;手臂、身体的波浪;膝部的弹动,脚步的蹬踏、跳转等。2.组合动作,滑行开合、摩擦开合、转体180度、摆肩、摆、菱形走、平步走、左右摆膝、摆动恰恰、八字跳、交叉走等。3.套路动作,健身街舞套路和流行街舞套路动作。

街舞教学范文2

【关键词】街舞啦啦操;可行性

一、街舞啦啦操简介

街舞啦啦操,是近两年形成的一种集娱乐、艺术、运动于一体的中强度有氧运动。它将街舞的嘻哈、洒脱融入到啦啦操的热情与奔放中,富有朝气 、新颖,青春活力。去年6月份街舞啦啦操已成为苏州市中小学生健美操大赛高中组比赛项目之一。将街舞啦啦操列入高中体育教学内容,符合高中体育教学与时俱进的发展观,向多元化、生活化、娱乐化、终身化方向发展,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目标要求。本文试从这项运动的特点、学生的身体及身心发展,对体育教学课程及教材的促进和改善,以及现代体育教育的发展方面,论述高中体育开设街舞啦啦操课之可行性及意义。

二、研究的意义

随着体育教育创新的推进,学校体育强调以学生“健康第一”,既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学中乐,乐着学。街舞啦啦操由体操,舞蹈,音乐组成,给人强烈的动感及特有的轻松和活力。它既可以让学生在音乐中得到放松,又可以让学生在舞蹈体操中得到身体的锻炼。街舞啦啦操轻松让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建立了独有新型的师生关系。

三、体育课教学中开展街舞啦啦操的可行性分析

1.高中街舞啦啦操课程应用个案分析

据此表可知,实验前后学生的反应对比分析差异性显著,通过街舞啦啦操在体育课程的应用,不但让学生身心得到了快乐与放松,而且使得学生在身体上也得到了锻炼。通过学生对体育课热情度以及课上主动性的实验结果来看,学生由无所谓体育课到喜欢体育课;由机械的老师教,学生模仿学习到学生自主学习。与此同时,也拉近了学生与老师之间的距离,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主的“快乐课堂”,“和谐课堂”。

2.街舞啦啦操是对现行体育课程及教材的补充和完善

传统的体育课程一直无法打破以竞技运动为主流的思想观念,现行体育教材依旧强调技能的传授,忽略了对学生自主性的挖掘,以及让学生在“学中乐,乐中学”的宗旨,也忽略了体育教学在健身中的价值观。对于学业繁重的广大学生来说,要想较好的掌握体育专业技能在时间和精力上都是难以做得到的,而且学校也无法提供足够的场地、器材设施。因此,更新教师的教学观念,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是新时期体育教师必须思考与改进的。笔者在实践中认为街舞啦啦操是对现行体育课程及教材的补充和完善。街舞啦啦操不仅有效地避免了体育课程及教材的单一、机械、枯燥乏味,还避免了体育器材设施及场地的局限性,提高了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自主性,也为学生今后走向社会进行终身体育锻炼奠定了基础。

3.有助于高中生身心发展

高中生处于少年后期和青年中期的交叉阶段,随着身体的迅速发育,心理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他们开始注重自己的形体姿态美,关注自己形象,对人际关系的处理也出现从未有的困惑,迷茫,焦躁。街舞啦啦操让学生在轻松欢快的音乐中放松自己,舒缓心情;在具有强烈动感及轻松活力的舞蹈中绽放青春,显示出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在一套街舞啦啦操结尾的时候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找到属于自己的自信心。

4.符合现代教学发展的需要

随着体育全民化和终身体育的发展,教育的目的不再是培养少数精英,而是培养全体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而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是动力的源泉,所以在课程的内容选择上,应该从实际出发,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体验学习的乐趣。街舞啦啦操及其舞蹈,音乐,体操于一体,是近两年刚刚兴起的新型有氧运动,很容易让学生接受并且产生浓厚的兴趣。它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足够让学生自主创造和发挥的空间。它通过音乐舞蹈体操,不仅让学生在轻松动感的氛围下把握动作节奏,还让学生达到锻炼的目的。而且通过师生同练共娱,加强了情感交流,对建立友好的师生关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而,街舞啦啦操由于自身的特点很容易与现代教学理念相融合,符合教学发展的需求。

四、结论与建议

(1)高中生自主性明显增强,对社会生活中的新鲜事物都很感兴趣,街舞啦啦操以其独特的魅力得到广大学生的亲睐。

(2)街舞啦啦操有助于高中生的身体以及身心发展,它不仅是对现行体育课程及教材的补充和完善,还符合社会发展需求,对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以及创设“快乐课堂”都有很大益处。

(3)街舞啦啦操的教学符合教学发展需要,有利于改善传统的师生教学模式。

街舞教学范文3

关键词:大学生 健康街舞运动 社交焦虑

中图分类号:G8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2013)09-0060-03

社交焦虑是一种与人交往的时候,觉得不舒服、不自然、紧张,甚至恐惧的情绪体验。作为一种消极的情绪体验,它的形成过程比较复杂。成长过程中经常受挫折、缺少社会支持、自我意识感强、自卑、模仿与暗示都可能强化社交焦虑。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正处于自我意识迅速发展、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时期,他们渴望独立、与人交往、得到认可,但由于许多不可控制的因素,使自己的社会行为、社会角色无法达到预期的目标。如果不对存在社交焦虑的同学提供帮助,不加干预,任其发展,将对其心理健康不利,进而影响学业与生活Ⅲ。

体育活动是否影响社交焦虑,国内外学者的说法不一,但大多数学者对此持认可的态度,但也有学者有异议。刘春(2007)通过体育社团活动对大学生进行了社交焦虑的干预实验,结果显示:有目的的体育社团干预措施对于改善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的交往焦虑、交流恐惧、社交回避与苦恼等问题会产生积极的作用。朱其跃(2011)认为羽毛球运动可以改善人们身体和心理状态,克服人际交往的制约因素,对于人们积极面对社会、融入社会具有较大的价值意义。肖丽琴(2011)体育教学对大学生社交焦虑有一定的效果,大学生的人际关系综合诊断、交往焦虑、交流恐惧出现了一些变化,但没有达到非常显著性的变化。

研究表明,体育锻炼是减轻大学生应激反应降低紧张情绪的行之有效的重要方式,与大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增强成正相关。体育锻炼在增进人们的相互交往、克服孤独感、培养心理适应能力等方面也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健康街舞作为高校体育选项课之一,其包含的流行时尚元素、动感的音乐节奏及超越自我的理念深受学生喜爱。另外街舞运动所特有的创造性、表演性、团队合作,活跃了学习环境,增进了人际交流。本研究旨在通过以街舞练习的不同形式对学生的社交焦虑进行干预,并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价,以寻求改善大学生社交焦虑状况的有效途径。

1 研究方法与对象

1.1 研究假设

假设1 H0:健康街舞运动与社交焦虑二者之间无关;H1:二者之间呈现相关性。

假设2 以健康街舞运动为自变量,以社交焦虑为因变量,H0:健康街舞运动对社交焦虑无干预作用;H1:健康街舞运动对社交焦虑有干预作用。

1.2 问卷调查法

问卷选取钱铭怡修订的“大学生社交焦虑量表”,量表的三维度分别为紧张焦虑、社交敏感、社交自信,该量表经过检验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

运用Spss 11.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运用Excel2003进行图表分析。

1.3 研究对象

均为湖州师范学院非体育专业普通大一、大四大学生。其中男生29人,女生51人。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调查的总体状况

2.1.1 社交焦虑状况

通过调查数据显示:大一、大四学生社交焦虑平均分分别为57.08和56.49。而“大学生社交焦虑量表”常模平均分为55.23,考虑到抽样的随机性,调查的总体平均分属于正常范围,但是相比可见大一、大四学生社交焦虑水平有所偏高。

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大一、大四不同性别学生健康街舞练习前的社交焦虑差异不显著。(见表1)

2.1.2 健康街舞运动练习形式

大一、大四学生健康街舞练习形式的总体状况见图1,可知,个人练习和组队练习的所占比例最大,达60.8%。在这四种练习形式中大一、大四所占比例不尽相同,不练习分别为8.20%、10.30%,个人练习分别为16.60%、12.70%,组队练习分别为17.2%、14.3%,参演练习分别为13.80%,6.90%。(见图2)

2.2 健康街舞练习与社交焦虑之间的关系

对健康街舞练习采用不同形式大学生的问卷回答进行均值统计,得出健康街舞运动练习形式越开放,社交焦虑得分越低,表明具有良好的社交心理状况。(见图3)

采用相关分析,对健康街舞练习形式与社交焦虑各个维度之间进行相关性检验。表2数据显示,健康街舞练习形式得分与社交焦虑三个维度的得分均存在显著相关(其中心理不良状况的紧张焦虑和社交敏感测量采用负向计分法),相关系数在0.323和0.454之间,说明健康街舞练习与社交焦虑关系程度非常密切。

对不同健康街舞练习形式与社交焦虑各维度的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健康街舞练习形式的社交焦虑各维度差异非常显著(P

2.3 不同性别学生健康街舞练习后的社交焦虑状况(见表4)

表4显示:女生进行健康街舞练习,社交焦虑干预效果明显优于男生。刘萍(2003)研究表明,大学女生的抑郁水平比男生高,体育态度也明显比男生消极。进一步分析表明体育态度越消极,焦虑、抑郁水平可能会越高。而健康街舞中等的有氧练习强度、轻松、活泼的练习气氛、随意的舞风、融洽的团队归属感更易使女生宣泄、释放心理潜能,减轻心理压力、获得优美的形体。并通过课外表演、舞台的展示,能够更好的保持青春、展示魅力、张扬自我个性,在降低焦虑的同时也增强了女生的自信。

2.4 健康街舞练习后大一、大四的社交焦虑状况(见表5)

表5显示:大一进行健康街舞练习,社交焦虑干预效果优于大四,差异显著。结合图2可知,大四学生的练习积极性不如大一,考虑实际情况大一和大四是高校在校生中相对高焦虑的两个群体,大一学生初到陌生环境社交范围不广,但空余时间相对较多,容易接受新生事物。大四学生空余时间相对比大一少,加上面对未知的就业前景,不同的社交场合,会产生一定的焦虑。

2.5 健康街舞运动被试者的主观评价

根据对问卷中的主观题项结果分析,在参加健康街舞练习的学生中,选择此运动项目的依据依次为个人爱好、练习便利、流行时尚、秀出自我和以舞交友。34.1%的健康街舞练习者认为有助于增强人际交往和提高自信;31.2%的个体在健康街舞练习后的最大收获是充满活力的缓解压力;27.6%的健康街舞练习者认为能增强体质和改善身体协调。

2.6 健康街舞运动与社交焦虑的回归分析

根据假设2,以社交焦虑为因变量,以健康街舞运动的各个维度为预测变量,进行逐步回归分析,筛选对大学生社交焦虑有影响的因素,来检验健康街舞运动与社交焦虑存在显著相关性的因果关系。结果如表4所示:秀出自我、以舞会友、个人爱好对社交焦虑有重要的预测作用,累积解释率达51.1%。秀出自我的预测力最好,单独可解释因变量变异36.4%,其次进入回归方程的是以舞会友和个人爱好共同解释14.7%。由此可见,在假设2中,拒绝H0,接受H1,健康街舞运动对社交焦虑有干预作用。

街舞教学范文4

一、五环节教学模式

2010年7月,学校开始了初中课程教学改革实验,在原来实施的“自主学习一交流探究一目标达成检测”为内容的“三段式”教学模式基础上,学习借鉴课改名校的成功经验,探索出五环节教学模式(如图1)。

1.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的内容

第一环节:“学”,包括课前以导学案、教材为介质的自主学习和课堂上的小组合作学习。每天安排4节自主自习课,其中1节在校自习、3节家庭自习。家庭自习每节30分钟,总量不超过市教育局规定的每天一个半小时的作业量。

第二环节:“展”,是对具有普遍代表性的问题、出错率高的问题以及能归纳出方法、规律的重点问题的展示。它是对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成果的展示,是分享质疑、提升思维品质的环节,是激发学生学习内驱力的最好手段,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教师了解学情、调整教学策略的最好时机。

第三环节:“点”,是学生在“愤”和“悱”状态下的教师精讲点拨,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主导作用的具体体现。

第四环节:“练”,就是围绕课堂教学目标,分层练习,巩固基础知识,提升基本能力。

第五环节:“测”,是用多种方式对教学目标的达成度进行检测和反馈。检测环节让师生双方对教与学的效果做到心中有数,以便课后有针对性地补救。

五个环节中,“学”是课堂教学的前提,“展”是课堂教学的核心,“点”是课堂教学的关键,“练”是课堂教学质量的保证,“测”是课堂教学的反馈。

2.五环节教学的三个依托

一是以导学案为依托的自主学习。学校编制导学案的原则是:主体性(确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导学性(对学生学习进行引导);层次性(照顾不同层次学生实际);探究性(设计探究性学习内容)。

编制导学案的具体要求是:要有明确可测的学习目标;要有明晰的知识结构体系;要有适当的学法指导;要有分层练习及检测材料。

二是以学习小组为依托的合作学习。采用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以综合素质好的学生为组长,组合不同层次的学生形成学习小组,对小组成员进行任务分工,合作学习。学习小组之间展开竞赛,定期总结评比。

三是以集体备课为依托的教学研究。备课组定期开展活动,对课标、教材、教法、学法进行研究,每周都要对下一周的导学案进行讨论修改,对教学隋况进行反思,精心编制单元教学检测试题。

3.五环节教学模式的推进

一是学校从2010年9月起,在初一、初二年级推行“导、学、点、练、测”五环节教学模式。课堂教学中五个环节是否齐全,学生是否进行了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成果展示、练习检测,都作为评课的重要指标,着力改变“满堂灌”的传统课堂模式。

二是开展了三轮“五环节”教学达标课活动。教师全员参加,每一轮都有不同的达标观测点,从达标课中选出优质课进行观摩研讨。对于不达标的教师,组织进一步学习教学模式、听课、整改,教研组内帮助、指导,直到达标。

三是在教学模式实践和完善的基础上,2013年9月将“导、学、点、练、测”五环节调整为“学、展、点、练、测”五个环节。

4.五环节教学带来的变化

一是教和学的方式变了。由先“教”后“学”变为先“学”后“教”,课堂教学不再始于教师的“讲”,而是始于学生的“学”。同时,由“以教定学”变为“以学定教”,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更好地“学”。

二是师生角色变了。学生成了学习活动的主体,不再是听众与观众;教师成了学习活动的促进者,不再是主讲人。

三是教学效率高了。由于有了课前的先学,学生明确了学习目标,熟悉了基础知识,解决了部分问题,上课便有备而来。通过合作学习、交流展示、教师点拨,集中解决存在的疑难问题,课堂效率明显提高。

四是学生综合能力强了。自主、合作和展示,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独立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口头及书面表达能力,以及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内驱力。

五是教师的专业发展了。随着五环节教学模式的推进,教师的课程意识、课程能力、教学理念、因材施教能力、驾驭课堂能力、自我反思能力都得到了发展。

二、开展分层走班教学实验

在推进五环节教学模式的过程中,教师们体会到了课堂转型给教学带来的变化,但如何才能更好地面向全体学生、实施差异性教学呢?2011年9月,学校在多年进行差异性教学的基础上迈开了重要的一步,开始分层走班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其一是开展了分层走班教学实验。分层走班具体做法是:开学初将学生均衡分班,再以两个行政班为基础,根据学生数学、英语成绩的差异,结合学生家长的意愿,将相同师资的两个班的学生分成A、B两个层次:A层是基础薄弱的学生;B层是基础较好的学生。先在数学、英语两个学科实行分层走班,而其他学科暂不走班。

后来逐步加大实验的力度,分阶段实现各学科均开设A、B、C三个层次的课程,学生根据自己的基础自主选择,形成自己的课程表,走班上课。

街舞教学范文5

一、本学期取得的成绩:

1、稳定教学秩序

本学起,随着七大队新生入学,我校在校学生已达到2000余人,共设区队46个,学生数急剧增加但管理人员、任课教师没有增加,这给教学安排、调度、教学的日常管理、期末考务工作带来许多困难,在校党委的大力支持下,我和教务处各成员克服困难,精心组织安排,运用多种授课形式,确保了全校教学秩序的稳定。

2、组织好常规教学活动。

从新学期开始,教务处坚持每天检查上课情况三--四次,做好检查记录。作为教务处副主任,我通过对和学生座谈等方式做到及时了解教师的授课情况,并对教师教案、学生作业、教学进度等进行了学期检查。一学期以来,在教务处加大检查力度的同时,积极发挥教研组长在学科教学检查中的主动性,让教研组长参与到教学各环节中来,发现问题及时与老师沟通,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

3、教科研工作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1)本学期,我处有学科带头人3名;教学能手3名;骨干教师8名。我被山西省教委评为骨干教师。

(2)本学期,由于公安专业教材的整体滞后,部分专业教材无法订购,面对这种情况,我积极和授课教师联系,解决教材问题。教师王双奎、左奇针对公安相关内容的新形式、新特点,针对我校学生实际,编写了刑事侦查概论和特种行业管理两本教材。目前,教师田雨、武蕊红、车红霞正在编写派出所工作一书,解决了下学期该科目无教材的难题。

4、其他方面

组织了四大队三、四中队毕业补考工作。

组织了2003—2004学年第二学期补考;

组织了三大队、四大队、六大队计算机过关考试;

组织了山西省临汾考区入警考试工作

组织了2004—200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工作

完成了五大队三、四中队毕业补考人名单的总结工作

完成了2004—2005学年第一学期的教材征订工作

组织了2005元旦书法展

5、教学方面

一学期来,本人认真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及时批改作业、讲评作业,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广泛涉猎各种知识,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严格要求学生,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使学生学有所得,不断提高,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思想觉悟,并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二、存在问题:

1、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有待进一步加强,启发式教学力度不大。自己没有做好带头工作。

2、现代化管理手段有待于进一步上层次,工作效率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三、下学期努力方向

1、下学期教务处进一步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准备聘请责任心强、教学效果好、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作为学校教学督导员,使检查不仅具有普遍性、一般性,而且更具针对性,更加专业,更具说服力,同时形成教学的督导网络,有宏观的,也有微观的,有一般的,也有具体的,更好地发挥了教学督导作用,促进教学质量的稳定提高。

街舞教学范文6

关键词: 概念教学 教学误区 教学模式

许多貌似优秀的课堂教学,其实际效果并不理想,笔者根据在本校的新课改中的所见所闻和新课改研究的体会,略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中存在的误区以及笔者的看法。

误区一:“淡化概念形式”等同于“忽视概念教学”

把“淡化形式”等同于“忽视概念”,势必会造成学生对数学概念不能正确理解,不能准确把握,更不能灵活运用。

个人观点:淡化概念教学,是指“淡化形式”,是指不要求学生死记硬背数学概念的条条款款,重在让学生理解数学符号的意义及其运用。对于概念的“淡化”,不是说概念不重要,更不是说在教学中可以忽视,而是要讲求实效。教学中不要把概念放在最前面,不要从概念出发,要从实践出发,先要去“做”,做了再来归纳;不要单纯在概念本身上下功夫,教学中不要在讲概念处停留过久,概念要靠直观演示和具体操作,使学生领悟;概念要分层次,不能同等对待,要平均使用力量。

误区二:以“提问式教学”混同于“启发式教学”

有些教师在教学中把提问式与启发式混为一谈,导致课堂成了“满堂问”的局面,而且一些问题的设计欠合理化、科学化,提问随意性大,忽视了对重点难点的讲解,这样的提问不一定都有启发作用。

个人观点:启发式教学是在教师的引导、点拨下,使学生通过亲自探索尝试,建立起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将新的知识纳入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去的再发现过程。显然提问式教学是贯彻启发性原则的有效手段,但两者不是等同的。启发性原则是否得到贯彻,不是看形式上的提问,而是看学生的心智活动是否达到顿悟。因此不能用“满堂问”代替启发式教学。

误区三:把思维过程的教学看成是思维结果的教学

课堂教学中,有些教师过分偏重于数学知识的工具性,忽视了它在发展思维方面的智力价值,削弱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在解题过程中,过分强调“框题型、对套路”。对学生回答问题或板演,总是想方设法使之不出一点差错,这样就掩盖了在解题思维过程中暴露和纠错的过程,把数学思维过程的教学看成了思维结果的教学。

个人观点: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通过一两个典型的例题,让学生暴露其错解,师生共同分析出错误的原因,这样学生就能从反面吸取经验教训,迅速从错误中走出来,从而增强辨别错误的能力,同时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要想少出错,教学中就应该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对待错误和失败,备课时可适当地从错误思路去构思,课堂上应加强对典型歧路的分析,充分暴露错误的思维过程,使学生在纠错的过程中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

误区四:以“少讲少练”代替“精讲精练”

主要表现在教师对重点、难点内容不进行深入分析讲解,照本宣科;以学生模仿练习为主,练习的题目无针对性、概括性、层次性;重复题型多次出现,学生机械套用公式、定理,对知识前后之间联系不清楚。究其原因,是教师钻研教材不深,讲解不透,学生练习没有针对性,只是盲目模仿。

个人观点:所谓“精讲”,就是以完成教学任务和学生实际水平为依据,以科学、艺术的教学方法为手段,作要言不烦的适度讲解。所谓“精练”,就是以完成教学任务和学生实际水平为依据,以提高能力为目的,以科学、艺术的训练措施为手段,做典型而又有针对性的适量练习。精讲精练的要点是内容精要、方法精巧、语言精练、难度适当、多少适量,决不是少讲少练。

误区五:数学中的“巧解”掩盖了基本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在数学教学中,对于某一个问题的解决,思路越来越多,方法越来越巧,教师会特别注意引导学生进行巧妙构思,以期产生教学上的捷径,其实这恰恰造成了数学教学上的又一个误区。一味追求巧解,必然缺乏对基本思想方法的挖掘和相应的训练,从而冲淡和掩盖了对基本方法的渗透。

个人观点:基本思想方法是一种解决问题的通法,具有普遍性、指导性,要想从根本解决问题,理应首先追求其基本思想方法。在教学中,必须摆正巧解与基本思想方法的关系,引导学生从基本思路出发,加强对基本思想方法的启迪和训练,在基本方法已熟练的基础上再向学生适当介绍巧解的特殊思路,这样才能避开这一误区。

误区六:只重视教法改革而忽视学法指导

多数中青年教师素质较好,知识面广,勇于改进教法,但在改进教法的同时却忽视了学法指导,使教学效果不能长时间巩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自学能力提高不快,有的教师对学法指导缺乏深刻的认识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