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微机课讲稿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微机课讲稿范文1
在决定参加这次职务竞聘之前,我也曾度德量力,思虑再三,因为中国传统的处世哲学就是“不与世人争”,今天,我之所以参加这次中层领导职务的竞聘,是因为:一方面,表明我对推行中层领导岗位竞聘上岗机制的拥护和信任;另一方面;通过这次演讲,锻炼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充分展现自己的才华,发掘潜力,并借此机会和同志们交流;同时,准备接受领导群众对自己优劣长短的评价,期待得到领导的挑选和信任。我相信,通过这次职务竞聘,必将使我在各方面得到检验,能力得到提高。
各位领导、各位评委,首先,我简单的向您介绍我的经历。(简介要简明,突出优势)参加本科室副科长这个职位的竞聘,我认为自己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有利条件。我的第一个有利条件是:
一、我具有正直的人品、良好的修养以及完善的工作作风。
要做好一个中层领导,必须先做好人。我在为人方面,胸怀坦荡,公道正派,善解人意,与人为善,不搞小动作,多年来没有和任何人当面红过脸,从不背后搞人。始终认为:"沉默是金,忍让是银,帮人是德,吃亏是福。"
在个人修养方面,领会到一个人的高尚情操和修养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经过不断修炼学习培养而来的。所以,平时我只要有空在不影响工作的前提下,常读下书、习字画,不断为自己充电,从不轻易让一天闲走虚过。特别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这世界的变化既快又大,精神与物质常处于碰撞之中,所以遇到问题时,可以慎思、明辨和笃行,需要不断学习和反省,这就是所谓的厚德载物。总之,我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有高尚情操有修养的人,
在工作作风方面,能吃苦耐劳,认真负责,行胜于言。别人不愿做的事我愿做,要求别人做到的事,自己首先做到。我从来就不会揽功诿过,假公济私,争名夺利……领导布置的工作总是尽力去做,努力做好,更不会推诿了事,能够谦虚对待名誉,平静改变缺点,愉快接受批评,受到委屈也没说一句怨言。(举例非典时等等……)
我第二个有利条件是:
我具有较全面的组织、协调工作的素质和能力。识大体,顾大局,处理问题较为周全,工作认真负责。能够团结同志,正确处理与领导和其他同志的关系的素养;做工作,办事情,能够做到思路清晰,行止有度,头绪分明,恰到好处。(举例说明)
我第三个有利条件是:
熟悉本科室的具体业务,具有一定的食品卫生安全与监督的专业知识。十几年来,从……到……,从……到……都工作过,本科室的业务和人员都很熟悉,而且都能轻松的应对自如,解决问题简直轻车熟路。我在……(专业对口吗?写一下!)
第四个有利条件是:
具有较好文字综合能力,(说明一下……比如读书时,作文常常得到老师的赞许,成为范文。经常有小文章在报纸杂志上发表……)
诚然,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在肯定我的有利条件的同时,本人也非常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与领导、大家交心、交流思想不够。有时工作缺乏主动性,谨慎有余,泼辣不够。不过我有信心,有诚心,在以后的工作实践中,会在同志们的帮助下不断克服自身的不足,发扬自己的长处优点。
各位领导、各位评委,我对于参加竞聘的职务岗位——本科室副科长职责工作,有着清楚的认识,脑子里有很多上岗后的设想,现我抛砖引玉,恳请各位领导、各位评委斧正。
一、首先,作为副职领导,必须了解本科室领导的主要工作思路和目标,我理解概括为24个字:“搞好服务,稳定大局,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开拓发展,自强不息。”(也可用行业精神……)
具体为以下几点:
(一)全面可靠地保障我市卫生监督工作,为本科室搞好服务。卫生监督的天职是服务市民,为群众的卫生健康把关,本质也是服务,体现的价值也是服务。目前重点任务就是抓好……卫生监督,……大厅和……窗口服务质量和水平。
2、不断开拓卫生监督行业的生存空间和发展空间,“发展是硬道理”卫生监督……只有发展了,所做的贡献大了,才能更好体现卫生监督的生存价值和个人价值,同时才能更好解决目前本科室事少人多的局面。副科长目前的……建设以及向……项目等都是为此目的而做的努力。
3、利用一切手段、渠道、机会加大培训力度、提升人才培养层次,全面提高本科室全体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以适应不断更新的卫生监督发展中所需的人才。
4、拓宽各种渠道,采取多种形式,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增加收入,以满足本科室工作以及全站人员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5、建立和规范一系列规章制度,通过对财务、文档统计、房屋租赁、考勤、执勤、设备维护、采购等一系列规章制度的建立和规范,使本科室工作规范有序,做事有章可循。
6、协助科长建立和完善各种竞争、淘汰聘用等用人机制,建立和健全各种规章管理制度。俗话:“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充分发挥每个同志的特长,从而使本科室人人有岗位、人人有事做,机构健全,岗人相宜,定位准确。最大发挥我们对食品卫生的监督功能,为我市食品行业的发展保驾护航,为我市人民的卫生安全站好每一秒的岗。
当然,作为副职领导,本科室的一切工作都有要以科长的思路和目标为中心,副科长的工作要围绕科长的工作来开展。
二、摆正位置,做好配角、当好参谋。
副职的主要职责,对本科室的全面工作要能熟悉应付,首先,要尽其所能收集各种信息,供科长参考决策之用,要经常向科长提供各种建议,协助科长顺利地、正确地决策;其次,要有统筹兼顾的思想,当好本科室的协调人,使做出的决策能符合大多数人的意愿。当科长注意外务活动时,自己要坚守内部事务,当科长转向内部事务时,自己则承担对处的交涉,弥补科长所不能的面面俱到,当科长因工作需要选择回避时,自己要勇于出来承担责任,自觉维护科长和本科室的形象。
总而言之,要做到尽职不越权,帮忙不添乱,补台不拆台。
三、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家和万事兴。只有团结,工作才能形成合力。平时工作难免有产生误解、矛盾和磕磕拌拌的事。所以要协助副科长拓宽和疏通民主渠道,遇事和大家商量,虚心真诚地听取群众意见,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做好领导和群众,群众和群众之间的协调人,多和大家交心,交朋友,一碗水端平,加强横向联系,纵深建设,努力搞好一个相互信任、相互帮助、相互理解的人际关系,创建一个和谐的工作环境,营造一个“即有民主,又有高度集中,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的工作氛围,让“快乐工作”成为本科室人员的信念。
四、上岗后要以服务为目的,不以争取为目的,我始终认为当领导就意味着要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只有奉献,不能索取,不能有任何私心杂念,要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公正廉明,经常和群众换位,想想群众的感受,事关群众个人切身利益问题上,多为群众争取,尽量让给群众。同时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做好表率作用。孔子在《论语》中就有“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句话就是告诫我必须培养正气,以身示范。
我的座右铭就是:“律已足以服人,量宽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我奉行的处世良言是:“成德践履,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微机课讲稿范文2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理论指导实践,学习促进工作》。
理论是一位绝妙的“引路人”,它有如那茫茫大海上的灯塔,又像是漫漫征途上的路标;它像那漆黑夜里的长明灯,又像是探索奥秘的“引路人”。
小鸟要飞翔在蓝天之中,需要一对翅膀,而实践要发挥其巨大作用,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理论就是实践的一对翅膀。
学习科学发展观,就是深入实践、指导工作的最好理论。学,然后知中足,学习犹如药也,善学之可以医愚,因为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可以改变命运。曾告诫我们要“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学习是保持思想鲜活、提升自身素质、紧跟时代步伐的重要途径。
只有学习,才能更好地开展工作,在面对复杂工作时不至于束手无策;只有学习,才能明辨是非、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科学分析、科学谋划、科学发展;只有学习,才能不断自觉地剖析自我、改正自我、完善自我。真正在学习中学会做人、学会做事。
通过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在工作中提炼升华是学习的最终目的,工作是实现人生价值的主要途径。“业精于勤而荒于嬉,形成于思而毁于随”。生命的意义全在于过程,在于过程中全身心投入到自己钟爱的工作,因工作才使生活充实,因工作才能实现自身价值。社会上有许许多多普通人,在科学理论指导下,无怨无悔地从事自己所钟爱的事业,默默无闻地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贡献。因此,要珍惜机遇、把握机会、爱岗敬业,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通过努力工作,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干出更多的业绩,撑起一片属于自己的蓝天。
微机课讲稿范文3
5月,亲密关系专栏作家周丽瑗从专业角度告诉了我如何从婚姻危机到高品质的亲密关系;婚姻课程培训师夫妻美玲和启国老师以多年幸福婚姻的经历说明如何可以用聆听来给夫妻感情升温;上海华诚律师事务所律师桂芳芳将成功处理过的大的婚姻案件累积的宝贵经验倾囊而出,给你指点婚姻家庭中可能忽略的6个法律点;心旅文化平台创始人李玲老师以多年育儿经验教给父母如何善于观察才能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
联合发起机构:
中科博爱(北京)心理医学研究院
心教育平台
华夏心理培训学校
林紫心理
北京齐家盛业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扫扫看科技有限公司
CPPA幸福中国
卓越父母国际研究院
北京携成尚德教育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媒体支持:
今日头条 企鹅号
一点资讯 搜狐自媒体平台
参与方式:
扫一扫,即可关注“婚姻与家庭杂志服务号”,发送“我要幸福,我要听课”,添加“小婚家”为好友,即可加入“婚姻与家庭幸福成长群”。
热卖课程,快快扫码购买!《TA出轨了怎么办?》
第一阶段:“小三儿”来袭,我们的婚姻何去何从? 导师:孙常宁
第一节:应对“小三儿”的那些“经典做法”管用吗?
第二节:教你应对婚姻中所有的“小三儿”
第三节:如何才能让“小三儿”在你的婚姻中消失
第四节:专家答疑
第二阶段:从王宝强离婚案说起―婚内出轨和法律相关的那些事儿 导师:李军
第一节:被出轨方,如何用好法律武器?
第二节:婚内出轨,离婚后孩子和财产怎么分?
第三节:专家答疑
第三阶段:出轨后,如何挽回破裂的婚姻
导师: 罗慧兰
第一节:出轨原因的深度分析
第二节:出轨了,就意味着关系完了吗?
第三节:选择了原谅,就要学会放下
第四节:专家答疑
课程构成:
3个阶段8次课程+专家答疑
导师介绍:
孙常宁 北京师范大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硕士 资深家庭治疗师 婚姻情感咨询师
李 军 北京市法学会妇女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 北京市律师协会婚姻与家庭法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罗慧兰 中华女子学院女性学系教授 中华女子学院婚姻家庭咨询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婚姻家庭研究会理事兼专家组成员
课程特色:
微机课讲稿范文4
省人大常委会:
今年7月19日,收到省政府提请审议的《浙江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修正案(草案)》(以下简称修正案草案)后,教科文卫委即将修正案草案印发11个设区的市人大常委会、省级有关部门和有关专家,书面征求意见。8月6日至7日,教科文卫委组织调研组,赴金华、义乌等地进行调研,召开了由当地人大、政府及有奖部门负责人和人大代表参加的座谈会,征求对修正案草案的修改意见。8月17日,徐志纯副主任主持召开了省政府及相关部门负责人、省人大法工委负责人和专家学者参加的座谈会,听取意见和建议。此外,教科文卫委会同省法制办、省人口计生委赴台州等地进行了立法调研。在认真分析、汇总和研究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9月5日,委员会召开全体会议,对修正案草案进行了审议。现将审议情况报告如下:
2002年省人大常委会颁布施行的《浙江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对调节我省人口计划、稳定人口增长率、控制人口增长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部分规定已不适应新形势下人口的发展趋势,需要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作适当调整。调研中,部门、专家和人大代表普遍认为,修正案草案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顺应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条例的修改,既反映了基层计划生育工作者的心愿,更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心声。条例的修改将进一步减少人民群众对计生政策的抵触情绪,增加对人口与计生工作的支持和理解,有利于改善基层干群关系,促进我省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不断向前发展。调研中,部门、专家和人大代表亦表示,对条例的修改内容满意但不满足,希望对农转非居民的生育政策、社会抚养费征收等问题也一并进行适当修改。教科文卫委认为,条例的修改和完善应与国家人口与计划生育政策相一致,与我省的现代化建设和户籍制度改革同步。待条件成熟时再作修改。同时,应加强新时期人口与计划生育政策和人口老龄化等问题的研究。
教科文卫委认为,省人民政府提请的修正案草案,符合国家稳定低生育水平政策和全国总和生育率控制在1.8以内的总体要求,符合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有利于人口结构的调整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内容基本可行。同时,修正案草案第二条关于条例第四十九条第(四)项的修改,从法理的角度欠准确,在文字表述上也值得推敲。建议修改为:“已满法定婚龄生育第一胎满六个月未补办结婚登记的,按照零点五倍至一倍征收。”
以上报告,请予审议。
微机课讲稿范文5
(1.台州职业技术学院,浙江台州318000;2.椒江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浙江台州318000)
摘要:为了了解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现状,我们以浙江省为例,选取了10所具有代表性的高职院校开展调研,在此基础上,对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置的现状进行分析,指出了课程开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课程设置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4)05—0071—02
基金项目:浙江省高职教育研究会2013年度研究课题“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研究及实践”的研究成果之一;台州市教科规划2013年度研究课题“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设现状及对策研究——以浙江台州为例”(项目编号:GG14063)的研究成果之一。
收稿日期:2013—12—08
作者简介:徐增杰(1983— ),男,浙江台州人。台州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社科学院,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心理健康教育。
孙丽苹(1984— ),女,山东潍坊人。椒江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政史地教研组,中学二级教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教育心理学。
一、背景介绍
根据教育部2011年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文件精神,各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设工作趁势展开。那么,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设现状如何呢?笔者以浙江省为例,分别从该省的国家示范院校、省级示范院校、一般院校中选取了10所高职院校为样本进行了调查研究。
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现状
(一)课程开设现状
调研涉及的10所高职院校全部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公共必修课。有9所学校选择在第一学年开设心理健康的公共必修课,设置两个学分(32~36课时)。其中有3所学校,在两个学分的公共必修课之外,还开设了其他心理健康教育的选修课。有一所选择在第一学期开设心理健康必修课(理论),设置一个学分(16课时)。在大一、大二的其他学期开设公共选修课(实践),确保学生在校期间修满另一个学分(16课时)。
(二)教材使用现状
调研发现,高职院校在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第一年,基本上采用省编的通用教材。经过一年的教学实践后,普遍感觉省编通用教材过于偏重理论,因此,在第二年,接受调研的高职院校绝大部分采用了自编校本教材或合编教材。
三、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的开设机制尚未完全理顺
考虑到高职院校心理学师资较弱,为更好地推进课程的开设,浙江省教育厅要求,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设工作由高校的学生工作部门、教务部门、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机构及相关学科教学研究单位共同组织实施。从调研结果上看,多个部门参与心理课程的开设确实有效地解决了高职院校在心理健康课程的组织和教学力量不足的问题,使得各高职院校能及时地开展心理课教学,但也衍生了职能关系不顺的问题,表现如下:1.部门之间容易出现扯皮、推诿现象。部分院校开课职能归入人文学科的院系,部分院校则由学工部门下属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牵头,还有些院校是由教务部门主导开课。由于职权不明确,不少院校在课程的开设和教学上存在相互扯皮,互相推诿的现象。2.任课教师的岗位类别不一,阻碍了任课教师教学积极性的提高。调研发现,同一个学校在任课老师的编制上存在教师岗编制、辅导员岗编制、行政管理岗编制等。由于岗位类别不同,导致了上同样的课,待遇却不同的现象,严重阻碍了任课教师教学积极性的提高。
(二)课程的建设未形成体系,针对性不强
1.课程建设未针对高职的年级、学制特点,构建课程体系。通过调研我们发现,课程在设置时没有考虑到不同年级学生所遭遇的主要心理问题的不同。目前,各高职院校没有按照自身的学制特点和不同年级的心理特点设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
2.课程建设未按照高职本身所属的行业特点、区域特点和专业特点,构建课程体系。高职的心理健康课程教育本质上是服务于高职学生的成长成才,课程体系建设应该贴近高职院校和高职学生的自身特点。调研发现,由于课程开设时间较短,高职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建设尚未按照高职本身所属的行业特点、区域特点和专业特点来构建课程体系。
3.课程师资力量严重不足,合班教学,教学效果不佳。在所调研的高职院校中,每个学校平均只有两名专职心理健康任课教师。在师资力量严重不足的情况下,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各院校不得不合班进行教学,甚至部分院校的合班学生数达到130~140人。匮乏的师资和上百人的大班教学无法达到理想的教学目标,教学效果不佳。
4.课程评价方式单一,主要采用传统课程的评价方式。传统课程的评价方式停留在以考试成绩为手段的终结性评价层面上。调查表明,几乎所有高职院校对课程教学效果的评价方式都是以考试成绩这种传统的评价方式为主要评价方式。
四、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对策与建议
(一)教育部门可考虑专门指导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的纲领性文件
目前,还没有专门指导高职心理健康课程教学的纲领性文件。相比本科教育,高职教育具有区域性、行业性、实践性等特性,高职院校具有办学时间短,办学经验少,师资力量积累不多的特点,高职学生具有文化课程的起点较低,体验式学习能力强,理论性学习能力弱的特点。因此,教育部门有必要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专门出台指导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的纲领性文件,以进一步促进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的规范化。
(二)加强制度建设,解决课程开设机制不顺的问题
理顺机制,才能更好地加强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建设,应从以下几方面解决机制不顺的问题:1.在课程开设上理清学工部门、教务部门与二级学院的关系;2.努力消除任课教师间的岗位类别差异,提升教师的教学积极性。
(三)加强课程建设,形成具有高职特点的课程体系
1.建设适应高职学制和年级特点的课程体系。在高职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中,除了考虑到一般的心理发展诉求外,还要考虑高职教育、高职院校、高职学生自身的特点,并注重课程设置与学制体系的衔接。
2.建设适应行业、区域特点的心理健康课程体系。高职培养的高技能的职业人才,具有极大的行业性特色。不同区域也存在文化心理差异。因此,在高职心理健康课程体系建设时,尤其是在教材编写和课程开设形式上,要适应高职本身所服务行业、区域的特点。
3.加强招聘和培训力度,增强师资力量,提高教学效果。教师是教学的直接组织者与参与者,一门课程任课教师的数量与质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从调研的结果来看,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专任教师严重匮乏,尤其缺乏心理学专业背景的心理教师。可见高职院校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上,教师的数量与质量都有待提升,急需加强招聘和培训工作的力度,增强师资力量,以提高教学效果。
4.在实践中探索,建立适应心理健康教育特点的课程评价方式。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集知识传授、心理体验与行为训练为一体的公共课程。课程的目的在于切实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其授课过程与授课目的都有别于传统的课程。因此,应通过实践探索建立起通过问卷调查进行评价、通过档案记录进行评价、通过心理测评进行评价、在情境中进行评价、在协商对话中进行评价、在教学过程中进行评价的心理健康教育评价方式,以适应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特点。
[
参考文献]
[1]邱开金,周晓玲.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研究[J].心理科学,2009(5).
[2]李玲玲等.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方式研究综述[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4).
[3]刘海燕,宁淑芬.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需求的调查与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9).
微机课讲稿范文6
从总体情况看,本届以来,省政府及有关部门认真贯彻实施国家和我省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意见及《浙江省发展中医条例》,重视中医药工作,中医药事业得到了持续健康发展。2010年全省各级财政用于中医药事业支出7.06亿元,比2005年增长3.76倍,省级财政支出2.67亿元,比2005年增长4.53倍,均高于同期财政医疗卫生支出增幅;全省有公立中医医院93家,实际开放床位数23280张,比2005年增长44%;有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助理)19414名,比2005年增长11.2%。但我省中医药事业在发展中还面临不少问题,中西医院之间的规模和差距逐渐拉大,中医药服务能力相对薄弱,中医药事业发展后劲不足,各地发展不平衡等等,与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健康需要还不够适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做法与成效
(一)出台扶持政策,落实政府及相关部门责任
省政府高度重视中医药工作,不断加强组织领导、出台新时期促进中医药发展相关政策。2008年召开了全省中医药工作会议,制定了《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意见》。2009年国务院下发《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以后,我省认真贯彻落实,为中医药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赵洪祝书记多次对加强中医药工作做出重要批示,省政府成立由分管副省长任组长的省中医药工作协调小组,加强对全省中医药工作的统筹指导;颁布《浙江省卫生强省建设与“十一五”卫生发展规划纲要》,将中医药人员数和床位数作为卫生强省建设的重要指标,“中医药攀登工程”列为卫生强省建设的六大工程之一。
省有关部门及各级地方政府按照职责,积极促进中医药事业健康发展。杭州、宁波两市政府重视规划布局和医疗资源配置,加大扶持力度,市本级中医院发展势头较好。部分市、县还成立了由分管领导任组长,相关部门为成员的中医药工作协调小组,明确部门职责分工,加强中医药事业的建设和发展。省发改委、省财政厅和省卫生厅将中医医院标准化建设和中医药普及项目分别列入“省重大项目建设行动计划”和“省公共服务均等化行动计划”予以重点推进;省人力社保厅不断加大中医药人才选拔、培养和引进力度,完善医保政策鼓励中医药服务,推动了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和中医药服务的可及性。省编委办在新一轮的机构改革中进一步强化省卫生厅对中医药工作的领导和管理,明确省中医药管理局正职领导高配副厅级,增加人员编制,同时积极开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定性定编工作,为加强基层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创造条件。省经信委制定了《浙江省推进中药现代化工程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积极培育和扶持中药产业发展。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加强中药产业监管和中药标准研究,保障全省公众的用药安全。
(二)服务体系逐步健全,服务能力不断提升
各级政府加大对中医药事业的扶持和投入,服务体系逐步健全,中医医疗机构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我省部分中医医院进行了新建或改扩建,省中医院等10家省、市级单位列入国家重点中医医院建设项目,长兴县中医院等9家县级中医院列入中央投资建设项目,共投入建设资金13亿元,规划建设规模达48万平方米。“十一五”期间,省财政累计安排补助资金7200万元用于支持实施中医药攀登工程。杭州市和余杭区将分别投入8亿元、5亿元按三级标准新建市中医院丁桥分院和余杭区中医院。宁波市积极研究中医药财政投入机制创新,按照中医服务量即由市县两级财政对同级综合医院和中医医院按中医门诊人次8元、每中医住院床日15元标准进行财政补助,慈溪市将补助范围扩大到全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效地激励了医疗机构开展中医药服务。截至2010年末,全省有公立中医医院93家,其中省级4家,地市级13家,县级76家,基本实现“县县有一家中医院”。全年总诊疗人次达3398万,住院61万人次,资产总额达136亿元,比2005年增长100%,建筑面积达207万平方米,增长40%;全省90%以上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置了中医科和中药房,62.2%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开展了中医药服务,中医药参与率达30%以上。
进一步强化中医名院、名科特色优势,加强社区和农村中医药工作,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和可及性。目前,全省共有中医名院35家,国家临床重点专科8个,国家中医药重点专科(专病)32个,全国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7家,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30家,其中湖州、绍兴为全国农村中医药工作先进市(全国只有15个市),建设数量与力度均处在全国前列。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药特色诊疗区域建设和特色专科(专病)建设不断加强,杭州、宁波、绍兴等地特色诊疗区域覆盖率达到100%。
发挥中医药在公共卫生服务中的作用,挖掘中医药服务新优势。我省率先将高血压、哮喘病等慢病的中医药防治纳入省政府与各市政府及卫生厅等相关厅局的医改责任状;各地积极开展“治未病”工作,构建中医药预防保健服务体系,提高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如杭州市拱墅区将每人每年25元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中的10元用于中医药项目,全省已有国家“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试点单位4家,成立了全省中医“治未病”研究中心,加强“治未病”理论和方法研究;中医药积极参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救治工作,在甲流、手足口病等疫情的控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人才培养力度加大,科研创新能力得以增强
我省通过积极实施中医药人才素质提升项目,初步形成了由临床实用型人才、中医药专家和中青年骨干组成的中医药人才队伍。截至2010年底,全省有中医执业(助理)医师19414名,约占全省执业(助理)医师的13%。目前,全省中医药系统有国医大师1名,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省特级专家2名。全国名老中医专家学术思想继承指导老师69名,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28名,省级名中医128名,培养全省中青年名中医31名,基层名中医77名,农村中医骨干661名。我省率先将乡村医生中医大专学历教育纳入补助范围,全科医师和乡村医生的中医药知识培训率达到100%,中医药继续教育覆盖率达100%以上。
中医药继承创新进程加快,全省中医药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中医药科研能力得以加强。目前,我省有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1个,国家中医药重点学科14个,国家中医药重点研究室5个,全国名老中医专家传承工作室13个,国家中医药三级实验室20个,中医药防治血液病、肾病、风湿免疫等居全国领先。近五年,共获国家科技进步奖3项;国家级课题70多项,获各级政府科技资助2.8亿元,配套投入近3亿元。
(四)中药现代化稳步推进,中药产业得到较快发展
省政府及有关部门认真贯彻促进中药产业发展方针政策,省经信委先后出台了《浙江省推进中药现代化工程实施意见》等六个指导性文件和政策措施,为中药产业健康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不断加大对中药现代化的资金和项目支持,“十一五”期间,省财政厅安排4000万元,总计197个项目得到资金支持。中药材生产向规模化、规范化、标准化、合作化生产方式发展,产业合作组织和制药企业订单生产基地约占全省中药材面积的近50%;建立省新药创制科技服务平台和省中药现代化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医药行业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6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42个。2010年全省中药工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76.7亿元,比2006年增长68.1%,实现利润总额11.1亿元,比2006年增长126.5%。省内基本形成了“浙八味”、山茱萸、厚朴等道地药材和珍稀特色药材(铁皮石斛、灵芝、栝楼等)优势产区,其中杭白菊占全国总量的近70%,铁皮石斛占80%以上,浙贝母、元胡、白术占50%以上。
在中药产业较快发展的同时,省食品药品监管局不断加强对中药质量的监管,保障公众用药安全有效。截至2010年末,全省共有中药生产企业32家,中药饮片生产企业52家,医疗机构制剂室51家,通过GAP认证的中药材种植基地4家。近五年共批准中药新药45个,仿制药23个。加强中药标准研究,提高道地药材质量,负责或参与起草“浙八味”、铁皮石斛等《中国药典》2010年版中药材标准的增修订工作,负责起草“铁皮石斛”、“珍珠粉”保健食品原料国家标准,研究“蜂胶”保健食品原料标准,积极推动中药“无硫化”工作,严格控制中药硫磺熏蒸。近2年来,我省对41个中药标准进行了完善提高,承担了4个国家基本药物中药标准的制定。为加强医院内部中药饮片质量管理,省中医药管理局专门成立了中药饮片质量控制中心,制定中药饮片质量控制计划,完善中药饮片的质量考核和评估体系。
二、主要问题与原因
(一)投入不足情况仍然存在,同级中西医医疗机构差距进一步扩大。省发展中医条例规定,“中医事业费应当达到或者高于卫生事业费的百分之十”,根据省财政厅统计,2008―2010年全省中医事业费占卫生事业费平均为9.98%,省本级已达14.95%,但从调研情况看,投入不足仍然制约中医药事业发展。一是部分市县没有很好落实省条例规定要求。全省市县中医投入和中医发展还不平衡,发达地区中医投入明显高于欠发达地区,市本级投入明显高于县级。2010年杭州市中医事业费占卫生事业费10.23%,台州市为7.47%,衢州市仅为5.13%;杭州市级14.86%,而其所属县市平均为7.29%。二是中西医投入不够均衡。中医院的固定资产总值与西医院相比差距较大,例如云和县人民医院为4307万元,而县中医院为627万元 。目前全省县级人民医院已普遍新建或扩建,很多医院占地面积已达100亩以上,而县级中医院多数占地面积仅10亩左右,并且房屋陈旧,基础设备设施落后,中西医的硬件设施差距在不断拉大。全省93家中医院中尚有16家未能达到二级乙等标准。
(二)政策措施还不够有力,特色和优势渐趋弱化。一是中医药服务收费项目少,收费价格低。和西医相比,中医药具有诊疗耗时长、劳动强度大、知识密度高、广泛使用传统制剂、手法操作多于仪器运用等特点,但目前中医药服务的价值不能得到很好体现,收费价格与现行的医疗机构补偿政策有着较大矛盾,加之财政补助不到位,2010年全省有50%的中医医院处于政策性亏损状态。二是医保相关政策对中医药的扶持力度还不够大。部分中医诊疗、中药品种及院内中药制剂、门诊煎药费等项目未能列入医保报销范畴,对在基层定点医疗机构就诊的中药饮片、院内中药制剂、针灸推拿等中医药项目报销比例高于西医的倾斜政策未完全落实,限制了中医药服务的开展。三是中医药进社区、进农村缺少有力抓手。中医中药在基层拥有深厚的社会基础,基层群众有接受中医药预防治疗保健服务的意愿,但目前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中医药服务过少,如中医体质辨识等项目未列入服务内容,影响了中医预防保健特色优势的发挥和中医药方法、技术在基层疾病预防与控制中的运用。
(三)中药产业发展环境受限,行业出现滑坡现象。尽管我省中药产业多年来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但作为医药大省,与全国先进省份相比,我省中药产业增长速度明显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中成药产业规模在全国排名已从2004年第8位退至2010年的第18位。政府对鼓励中药产业研发创新还缺乏强有力的资金与政策支持。广东省政府每年用于扶持中药产业发展的专项资金达7000-8000万元,而我省“十一五”期间中药现代化专项投入累计只有4000万元;江苏、广东省明确规定本省开发的中药新产品及二次开发的名优中成药优先进入医保目录,并且在确定地方医保目录时对本省产品有一定倾斜,我省则缺少相关资金和政策支持。
上述问题的产生有多方面原因,从外因分析:一是部分领导干部对国家扶持促进中医药事业的紧迫性认识不足,对中西医的定位还存在误区,对中医药和西医药互相补充、协调发展,共同担负维护和增进人民健康任务这一原则认识还不够清晰,也看不到中医药在基层尤其是农村的重要作用;也有一些领导干部认识还停留在“一根针、一把草”的传统中医层面,忽视中医创新和综合服务能力提升,或者存在有了综合医院就不再需要中医院的认识误区。二是对中医药发展规律研究不够深入,体制机制还不够完善。中医药发展涉及发改、卫生、财政、经信、人力社保、药监、编委办等多个部门,但目前还没有完全形成相互配合、共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体制机制;有关部门对中医药行业的特殊规律缺乏深入研究,对中医药的评价体系和补偿机制参照西医药执行,未能根据卫生事业发展形势变化及中医药自身规律作相应调整,给予特殊扶持政策,造成中医药在发展趋势上明显落后于整个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从内因看:主要是中医药自我发展能力较弱,特色优势未能很好体现。目前,中医药自身的继承与创新不足,特别是中医药学术、临床基础研究和特色流派发展缓慢,影响了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发挥。
三、做好下一步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一)充分认识中医药发展的紧迫性和重要性,认真落实国家与省相关法规政策。各级政府应充分认识加快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紧紧围绕国家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目标和要求,强化政府责任,坚持发挥政府扶持作用,坚持中西医并重,把中医药与西医药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切实贯彻落实国家和我省的政策法规,真正把省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意见》(浙政发〔2008 〕73号)落到实处,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公共卫生、重大疾病防治、农村卫生和城乡社区卫生服务中的作用。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明确目标任务,发挥好省中医药工作协调小组作用,把中医药工作列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考核目标,对发展相对缓慢和困难较大的地区要加大督查和扶持力度。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明晰统计口径,确保对中医药的投入增长比例不低于对卫生投入的增长比例,确保中医事业费占卫生事业费的比例达到10%以上。省有关部门要抓紧研究完善中医投入机制,推广宁波市按中医服务量进行财政补助的做法。进一步完善医保政策,建立科学的中医药服务价格形成机制。进一步健全完善中医药管理体系,加强宏观管理和行业指导,省政府要督促各地按省条例规定设立中医药管理机构和配备专门的管理人员,建议设区的市单独设立相关机构,事实证明设置专门的中医药事业管理机构有助于推进发展。
(二)大力支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挥省级医教研机构的龙头作用。省政府要加强对我省相关高校、省级中医医疗机构及省级中医药研究机构的支持,充分发挥省级医教研单位的示范引领作用。采取更加有力措施,推动省级中医医疗机构建设成为综合服务能力强,中医特色突出,专科优势明显,管理科学规范的现代化综合性中医医院,成为全省中医医疗技术指导中心和临床教学科研基地。深化中医药高校的教学与课程改革,调整和优化学科专业设置,继续加强中医药类名牌专业、示范专业、精品课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示范性实训基地建设,提高中医药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省有关部门要积极创造条件,落实配套资金,大力促进国家级中医药重点研究基地、重点学科及研究室建设。总结省政府建设“重中之重学科”的成功经验,充分支持利用和发挥我省医学院校、科研院所技术力量的优势,整合中医药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大力鼓励其进入各类科技园区建设,提高中医药科研自主创新能力、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和服务临床能力,切实提高中医药产学研结合的实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