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的故事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古诗的故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古诗的故事

古诗的故事范文1

关键词: 故事 兴趣 活力

我们的小学语文教材中,古诗教学内容占很大比例,这对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和情感有着重要作用。作为新时期的一名教师,让学生轻松,愉快,自然的感受古诗文的魅力,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而新课程理念的渗透和实施又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下面,我就小学阶段的古诗文教学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驱使学生去学习的强大内部动力,浓厚的学习兴趣会使学生感到学习有极大的吸引力,能带动学生主动愉快地去努力求知,乐而不倦地勤奋钻研。 在古诗的教学过程中,也必须运用故事调动和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这样可能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古诗文中采用故事法组织教学,效果是非常好的。它可以使孩子们更好更快的入情入境。例如,《小儿垂钓》“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我这样设计了一个故事开头:(老师充满激情地)老师给小朋友们讲一个故事,好吗?(学生顿时眼睛发光,精神饱满)有一个蓬着头发的小男孩,拿着钓鱼竿来到了小河边,他想学习钓鱼。他侧着身子坐在一块长满青苔的石头上,他的个子实在是太小太小了,四周的草儿几乎把他的身子都盖住了。他可不管这么多,眼睛盯着鱼竿一动也不动的,他多认真啊!(这时加上老师的体态的作用,学生已完全进入角色了)。(老师用急切的语气说)这时,有一个过路的人经过这里,看见了他,想去问个路。这小男孩连忙摆摆手(老师加动作),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老师略作停顿,让学生参与故事的编撰、创作,适时给以鼓励)同学们真聪明啊,他是怕鱼逃走才不理他的。这小男孩可爱吗?(学生再次参与讨论,使小男孩的形象在小朋友头脑中鲜活和丰富起来。)这一极富意趣的情境被唐朝的一个诗人胡令能看见了,就用诗的形式把它写了下来,题目是《小儿垂钓》…… 这时,学生已经进入了非常积极的状态,后面的教学就会显得非常的轻松。

运用故事法教学与传统的释题,释词,释句的教学模式比起来,效果可想而知。比较一下,至少有以下几点不同:

1.目标定位不同。新课改明确打破了三维目标的排列,把学生的情感,价值观体验作为首要目标.而传统的讲解法,重点是让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目标定在这首诗上。因此,不自觉中,老师就开始逐字讲解了。故事教学法,要达到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考虑最多的是这样教,学生喜不喜欢。老师们考虑得最多的是课程目标是否合理。因此,在课堂上着力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虽然对字词的落实表面看来没有前一方法明确,但长远来看,效果要好得多。不是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吗?从教师们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可以明显感到,孩子们的想学古诗,在开始阶段很多成份是被古诗中的故事、意趣吸引了。

2.学生的心理和情感体验有不同。学生学习古诗词的最大困难就在于文字,老师在上古诗文时首先想到的是要替学生扫除文字的难关,总会有意无意地去关注字词的意思讲解,学生首先感觉到的是“难”,“搞不灵清”,等基本弄懂,兴致就全无了,再去通过其他教学手段激起学生学习的学习兴趣,又必须另起炉灶。而且,老师讲多了,学生对诗的理解更多的是“共性”的东西。其实,古诗文本身,就已经为学生的想象提供了广阔的天地。“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所描写的意境,在不同的人,同一个人不同的年龄阶段对它的理解都是不一样的。学习过程中需要老师的引导,更需要同学们用心去读,不断地感悟。哪是一句“要想看得更远,请再登上一层楼”所能表明清楚的呢。

现在用故事引入法,学生随着老师的描述,他们不自觉地跟自己的生活经验取得联系,发挥想象,建构起诗的意境。这时同学们头脑中出现的意境也许跟诗歌所描写的意境还有一定的差距,但这又有何妨?同学们还可以通过朗读等手段去再次体验、建构。学习过程中不必刻意化精力去逐字地讲解,不必去担心怎样翻译成现代文,同学们只是根据自己的理解去读背古诗文,知道个“大概”,不必作精确的口述,这样的学习,学生的心理是开放的,没有任何压力。在一个轻松的环境中,渐渐理解,慢慢受滋润。有些学生不太好理解的诗句,就留着让时间来帮助他们理解。

3.对“教学过程”的理解不同。“教学过程”的本质问题是“教”和“学”的关系问题。传统观念中教学“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向学生传授知识、训练技能、发展智力、培养能力、陶冶品德的过程”。在古诗文教学中要“以教为中心”的理由说它几十个不成问题。因此,就出现了“小儿是什么意思?”“垂钓是什么意思”的一连串的问题,及“恐就是恐怕,畏就是害怕,惊就是惊吓,恐畏鱼惊就是恐怕鱼受到惊吓”的小结。

古诗的故事范文2

这段时间,正好赶上“中国诗词大会”这个电视节目火爆全国,学校对于古诗特别重视。班里的同学们一时之间都对古诗情有独钟,常常摇头晃脑地引经据典,用“古诗迷”这个词来形容再恰当不过。我也迷上了一本关于古诗的书——《带着孩子,跟着唐诗去旅行》。这本书带我穿越时空,来到了中国历史上最繁盛、最著名的唐朝。不仅陪伴我欣赏了许多千古传诵的诗篇,还游历了许多著名的山水风光,娓娓讲述了一个个关于诗人写作背景和人生经历的小故事。

其中,有几个故事让我印象特别深刻。书中记载:李白,字太白,其诗作气势磅礴,豪迈大气,是唐朝最负盛名的浪漫主义诗人。当时,曾任礼部侍郎、太子宾客的老人家贺知章非常欣赏李白的才华,与他结为“忘年交”,对李白的诗作赞叹不已,称呼他是“谪仙人”,认为李白是一个从天上降落人间的仙人,只有诗仙才能写出这样的旷世佳作。于是,李白“诗仙”的雅号便流传开来。两人常常相聚饮酒作诗,有一次因为没带足酒钱,贺老先生竟然取下皇帝御赐的金龟来作抵押,闹出了“金龟换酒”的趣闻。

不过,大诗人李白也有自叹不如的时候。有一次,他途经黄鹤楼,登楼远眺诗兴大发,想题诗一首。忽然,他看到楼壁上已经有一首写黄鹤楼的诗了:“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这正是崔颢所写的《黄鹤楼》。李白一看连连摇头叹息,无法下笔。可他又不服崔颢比他大诗仙写得好,便在旁边题了一首打油诗:“一拳打碎黄鹤楼,一脚踢翻鹦鹉洲。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呵呵,原来大诗人李白也有幽默搞笑的一面。

古诗的故事范文3

关键词:古诗词;典故;作用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9-0323-01

用典,是古诗词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方法,其主要特点是借助一些历史人物、神话传说、寓言故事等来表达自己的某种愿望或情感。典故用得适当,可以收到很好的修辞效果。能显得既典雅风趣又含蓄有致,可以使语言更加精练、言简意赅、辞近旨远。具体说来有如下作用:

一、品评历史中借古论今

古代诗人在一些以慨叹历史为主题的诗歌中,往往通过引用关于历史人物或历史故事的典故来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或者是针对社会存在的一些弊端,古代诗人在受到周围环境的限制不便畅所欲言的时候,往往引用典故来影射时事,借论古之得失,讽时劝世忧国。要么托古讽今,以历史对统治者进行嘲讽;要么以古鉴今,劝诫当朝莫走老路;要么忧国忧民,对国家命运充满担忧,对黎民疾苦表示同情。如唐?戎昱《咏史》:“汉家青史上,计拙是和亲。社稷依明主,安危托妇人。岂能将玉貌,便拟静胡尘。地下千年骨,谁为辅佐臣。”这是一首借古讽今的政治讽刺诗。表面写汉朝把国家的安危寄托在和亲这件事上,乃是历史上最为拙劣的政策。实则反对安史之乱后的唐王朝面对严重的边患一味求和的政策。又如唐?李商隐《隋宫》“紫泉宫殿锁烟霞,欲取芜城作帝家。玉玺不缘归日角,锦帆应是到天涯。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地下若逢陈后主,岂宜重问《花》?”这时表现的是隋炀帝弃旧官想另建帝王之家。若不是玉玺落到了有“日角”之相的李渊手里,隋炀帝的锦帆龙舟会游遍天下。颈联用对比、典故等表现手法粑隋宫昔日之豪华与今日之凄凉作了鲜明的对照。尾联再写虚拟的场景引人思考:不论是隋炀帝还是陈后主都因荒奢侈亡国。全诗用了“锦帆南游一征求萤火”“《玉树花》”三个典故,形象地描写了隋炀帝的贪婪奢侈,揭示了荒奢侈亡国的道理,同时也是告诫晚唐统治者不要重蹈覆辙。总之,对于咏史怀古诗的主题思想,主要有评判历史、借古伤己、借古讽今三个角度。

二、抒情言志

诗歌的本质特征就在于抒情,但诗人的情感有时往往并不直接流露,而是借助典故作委婉含蓄的表达。从抒感类型的角度,我们通常可以分为这样几种情况:一是表达对美好事物的讴歌和赞美;二是表达对积极乐观人生态度的进取和追求;三是表达对壮志难酬的悲愤和慨叹。比如战国时燕国燕昭王问政郭隗,怎样才能招得贤士报齐国灭燕之仇。燕昭王采纳了郭的建议,搭黄金台,置千金于上广揽人才,结果造成了“士争凑燕”的局面。投奔而来的有魏国的军事家乐毅,有齐国的阴阳家邹衍等,乐毅帮助燕国报了齐灭燕国之仇。燕国复兴,智者郭隗功不可没。陈子昂就写过“逢时独为贵,历代非无才,隗君亦有幸,遂起黄金台”一诗赞颂此事,后世明君贤将也学燕昭王做法征慕人才,如诸葛亮筑高台于成都之南以延四方之士。可见人才乃强国之本。求贤纳士,选人用才,贵在诚心实意。燕昭王采纳郭隗建议,不以“才”小而不敬,敢向天下人昭示自己尊重人才、招募人才的诚心,所以四方贤士纷至沓来,燕国由此日渐强盛,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启示。再如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中引用了一个典故。据《汉书?冯唐传》记载:汉文帝时,魏尚为云中太守,抵御匈奴有功,只因报功时多报了六个首级而获罪削职。后来,文帝采纳冯唐的劝谏,派冯唐持符节到云中去赦免魏尚。这里诗人是在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处境下以魏尚自喻,抒发了渴望报效朝廷的壮志豪情。还有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表现了孟浩然西游长安时,写了这首诗赠当时在相位的张九龄,目的是想得到张的赏识和录用,只是为了保持一点身分,才写得那样委婉,极力泯灭那干谒的痕迹。秋水盛涨,八月的洞庭湖装得满满的,和岸上几乎平接。远远望去,水天一色,洞庭湖和天空接合成了完完整整的一块。开头两句,写得洞庭湖极开朗也极涵浑,浩阔,与天相接,润泽着千花万树,容纳了大大小小的河流。

三、用典故来引发联想或创新意境

诗词中,在对现实景物描绘时引用典故。可把此时此景与彼时彼景相联,能创设新的画面,加深诗的意境,促使人产生联想,从而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当然,许多时候,诗文用典的作用是多方面的,既融达意抒情为一体,又集含蓄典雅于一身。我们在阅读诗歌时只有理解用典后所表达出的新的含义,体会其表达作用,才能全面、准确地鉴赏作品。平时,我们可以采取分类的方式整理一些常见典故。如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一诗中“八百里”“的卢”涉及两个典故:一是据《世说新语》记载,晋王恺以牛“八百里驳”与王济作赌注,王济获胜后杀牛作炙,后人即以八百里指牛。二是相传刘备曾乘的卢马从襄阳城西的檀溪水中一跃三丈,脱离险境。运用这两个典故,不由让读者仿佛看到战争爆发前犒劳出征将士的壮观场面和战场上铁骑飞驰敌阵的激烈场景,极具穿透力。

还有就是可以用简洁精练的典故表达内涵丰富的意义。我们知道,古诗词往往受字数、句数的限制,如何在有限的篇幅内表达丰富的内涵,用典就是很好的一种手段。因为用典是对历史故事等的高度概括,在增加诗歌容量的同时.还可收到言简而意丰的艺术效果。探究用典化句的妙用,古诗词常引用典故,化用诗句,以丰富的内涵,引人联想。鉴赏古诗词,一定要了解典故及化用诗句的来源和含义,发掘典故及诗句在古诗词中的妙用。如姜夔《扬州慢》中“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即化用杜牧“春风十里扬州路”的诗句。此处化用,使扬州城昔日繁华与眼前萧条形成鲜明对比,伤今怀古更深一层。探究用典化句的妙用,是准确领悟古诗词的基础。

参考文献:

古诗的故事范文4

照读,讲的是晋人车胤的故事,说他恭勤不倦,博学多通,只因家贫没有灯油,便以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夜读。这个典故出自正史《晋书》,因为被写进了《三字经》,而使其影响极其深广。后来有人发现康熙晚年曾对这个故事的真实性提出过质疑,他命人捉萤数百,盛以大囊,照书字画竟不能辨。由此,“有人”得出结论:读书不难,难的是不迷信书本。还说这“事”过了一千多年,才由一个皇帝将其揭穿。言外之意是,世世代代无数读书人都是盲从书本的。我觉得这个“打击面”未免大了些。

幼时,也常听家中父老讲起萤火照读的故事,不过他们说古代某人将萤火虫放进蛋壳中照书。每当夏夜,村人全到户外纳凉就寝,看到“亮花虫”在我们头顶和床边飞来闪去时,我就会想到这故事。那时乡下的孩子几乎没有任何玩具,大人炒鸡蛋时想起来就留下个较完整的蛋壳给孩子玩。那蛋壳的一端掏有流出蛋汁的小孔,有个夏夜我捉了十多只萤火虫装进去,再拿着蛋壳去照地上的草丛,都是模糊的。所以后来有了读书欲,虽然家中也缺灯油,母亲常对我夜读予以限制,但从未想过要去捉萤火虫代之。再说南方的夏夜酷热难当,蚊虫小咬成团,很难坚持夜读。而酷暑一过,萤火虫也渐渐消失了。

我想,很多人也许和我一样,只是把“萤火照读”当作传说而已,虽然没有对其较真,但也没有将其作真。其实,这类典故历史上还有一些,如西汉匡衡借邻家从墙缝里射进自己屋里的灯光读书,晋朝孙康冬夜蹲在雪地里,借积雪映出来的微光看书,南北朝时期的江泌借着月光夜读,等等,小时候都听老人讲过,不过他们不知道故事讲的是哪朝哪代,更不知道讲的是何人,只说是“往朝”的事。对它们的可行性我也曾琢磨过,隔墙借光虽可能,但取决于邻人灯盏的位置及光亮的强弱,月光照书我曾经检试过,秋高气爽的时节,圆月当空的晴朗之夜,我拿出课本到门外看过,可以识辨一些标题大字,古人线装书字体较大,或许能够勉强看清。至于雪光映读,其可行性就更加靠不住了。因为这种种方式即使可行,也太受时间局限,可借鉴性太弱,可以说几千年没有几个人想到要去仿效。

古人歌赞先贤,彰显典型,也注重的是精神激励,但往往比今人更脱离实际。在小学三年级的课本上,我们就读到过“铁棒磨针”的故事。可我老是想,即使那位老妪真能将一支粗大的铁杵磨成一根纳鞋底的大号针,仅凭她的手工又如何凿出针眼?没有针鼻儿能作何用,小小李白聪颖过人,难道就看不出这老太太原本干的是一件劳而无功的笨活?还有“卧冰求鲤”之类的传统教材,恐怕更没有谁去当真了。康熙闲来无事,有意要去验证一下这千余年间人们都姑妄听之的故事,也有人帮他缝袋子捉虫子。如果说这行为能够体现一点求实的科学精神的话,那么历史上“不迷信书本”的未必就只有一个康熙,只是别人的较真没有被记录下来。

摘自《今晚报》

古诗的故事范文5

这天,美美兔在和卡比猫散步时,小松鼠急急忙忙的跑来了,他说:“快去我家看看吧,来新客人啦!”,听了这话,美美和卡比急忙向小松鼠家跑了过去,一进屋,她们俩惊呆了,“天哪,是个小女孩”,她们异口同声的说,这时,不知谁说了一声:“看,这只小狗真可爱”,说完,大家才注意到小狗比比说着说着,小女孩说话了:“大家好,我和我的小狗是迷路到这里的,我叫阿金,我的小狗叫比比,我想和你们做朋友”好吧,卡比猫说:“我叫卡比猫,小名卡比,她叫美美兔,小名美美”心花鸡说:“我叫心花鸡,你可以叫我心花,这是小松鼠”,我们做朋友吧!,于是,阿金和比比在绿绿谷住了下来。。。。。。

阿金开始给小动物们讲城里的故事:“城里有高楼大厦,可漂亮哪!,五颜六色的,还有小汽车,汽车有公共汽车、出租车这些是公车,还有向轿车是私家车,有些卡车也是私家车,有些就不是”,“那一定很好玩是吧?”卡比问,“那当然”阿金答到,“可是那的空气糟的很,都是汽车尾烟,植物都生长不好了,还有沙尘暴,满天都是沙子”阿金抱怨到,“是吗!那可不太好”美美说,阿金说:“对了,那的小动物都关在笼子里,动物园的笼子里,有些人往笼子里扔垃圾,可脏了,如果你想养一只小动物,可以在动物商店买,唉,在那里当动物可苦了,天天被人玩来玩去”。“啊!!!”,美美兔在和卡比猫他们听了都惊呆了。。。。。。“我们应该帮帮他们哪!”美美兔在和卡比猫他们都在想。。。。。。

第二天,她们就出发了,阿金凭着记忆,沿着来时的路,找回了城市。绿绿谷的小动物们终于来到了城市,“哇!城市的夜晚好美呀!”美美兔说,一幢幢高楼大厦,五彩缤纷的灯,她们发现有了叫‘灯’的东西,城市更亮了,阿金给他们讲什么是‘灯’,阿金对她们说:“‘灯’就是由‘灯丝’‘灯罩’组成的,通上电就会发光……”,听着,她们高兴极了,她们还看到了阿金给他们讲的汽车,跑的比袋鼠还快呢。可是到了晚饭时间,小松鼠就蹲在阿金家窗台上开始闷闷不乐了,为什么呢?原来城市的松树太少了,小松鼠没有爬的了,也没有松子儿吃,这时,心花鸡也难着呢,城市污染太大,虫子都跑光了,美美兔说:“这里都没有多少草,草的味道也怪怪的,没吃的呀,水也不象我们绿绿谷的那样甜。”卡比猫也找了半天,才找到四只老鼠,肚子咕咕直叫,阿金只好找了几条鱼给她吃。

到了白天,她们开始难受了,“烟也太大了点”美美兔捂着鼻子说,可是阿金不那么认为,她已经习惯了。为了不被人抓走,阿金把美美、卡比和心花、小松鼠装在自己的大书包里,阿金和比比带着她们来到动物园。啊,笼子里一只只动物没精打采的趴在那儿,“好可怜啊”,卡比不由自主的说,“我们没法一下子救出来那么多动物,咱们得想个办法啊!”

古诗的故事范文6

1、刮骨疗毒就是指将深入骨头的毒液,用刀刮除,以达到治疗的目的。在三国志原文中,蜀国大将关羽曾经被乱箭所射中贯穿了他的右臂,后来伤口虽然痊愈,但每到阴雨天骨头常常疼痛。医生说,箭头有毒毒已深入骨髓里应当剖开手臂,打开伤口刮骨头,除去毒素这个隐患才可以根治。

2、关羽二话没说,便伸出手臂,让医生剖开他。当时关羽正在和诸位将领围坐在一起喝酒、手臂、鲜血淋漓、动漫出成写的盘子,但是关羽却割肉喝酒、谈笑如常,所以后来罗贯中在小说三国演义中,详细的描述了这一段既夸张的关羽非同寻常的大丈夫气概又赞颂了华佗的高明一道。于是便成为了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

(来源:文章屋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