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大学城有哪些学校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大学城有哪些学校范文1
关键词:世界大学城云平台;网络行为监控;网络行为记录;Moodle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8454(2012)09-0075-03
一、世界大学城云平台的兴起
随着教育信息化水平的不断发展、数字化校园建设的不断深入、信息化的教学手段不断拓展,越来越多的网络学习平台融入到了高校教学之中。基于网络学习平台的学习使学习者摆脱了时间的限制,延伸了学习的空间。同时,网络教学平台也为教学者提供了大量个性化的服务,使学习的过程更加丰富。但是,目前的网络平台大多以课程为中心,以学校为节点,各网络学习平台上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只是以不同的方式分别存放在各个学校的网络服务器中。由于各类网络平台的实现方式、数据格式和数据库的显著不同,数字化的学习资源管理和资源选择也带来了许多不便。
为了实现教育信息化目标中提出的在未来10年内“基本建成人人可享有优质教育资源的信息化学习环境,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的信息化支撑服务体系”,一种基于云计算的Web2.0网络学习平台——世界大学城云平台在教育信息化建设中应运而生。
世界大学城平台以云计算为基础、以用户为中心,运用Web2.0、Web3.0等技术设计,并融合了当今国内外最先进的sns、kns、wns架构,开启了个人、单位轻松拥有功能强大的交互式网站的社会化网络时代。世界大学城平台中不仅能使用强大的云计算能力按照需求为教学主体提供一站式的可自定义的学习空间与应用工具,还可以通过大量的交互和共享体系将数字化的学习平台信息与资源互相联通,使之更好地达到共享和管理。大学城平台体系的出现解决了信息资源中的信息孤岛问题,填平了数字鸿沟。此外,大学城平台中的计算技术与教育结合,也为高校间的数字化网络学习资源和学习平台提供了一个统一的标准和规划。各学校可以通过多个统一一站式的身份认证和权限支持共同获取和使用资源。
二、网络学习中的网络行为监控
虽然与其他提供网络学习的平台一样,世界大学城平台的出现也是为了给学习提供实时与非实时的网络教学、教学辅导、网络交流等支持服务。但大学城网络学习平台在内容呈现上广泛地聚合了课程魔方、学习日志、视频直播、电子教室、师生群组讨论、即时通讯、博客、播客等多个功能强大的模块。这些模块为教师的教学、学生的自学、师生的互动等环节提供了更强大更全面的网络支持和技术的支撑。
但是现阶段中,利用网络平台的学习也出现了如缺少教师对学习者面对面实时的监控,学习者在学习方向上缺乏指导、内容上缺乏针对性等问题。国内外学者发现上述问题的出现主要源于网络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学习监控等的缺乏。网络学习从本质上看是学生以自律为主的学习,一旦“导向、记录、监控”缺失,学习的行为就会迅速减弱甚至消失。因此网络学习平台中对行为监控的分析和研究成为了研究者关注的重点。
在国内外的相关研究中,很多研究者对网络学习行为监控也提出了较系统的分类,如Susanne Narciss等认为利用网络工具监控技术提高自我调节能力的学习主要分为监控、评价和反馈几个方面;熊邦忠则提出了面向学习成长的行为监控框架模型,对学习监控的实施分为对行为监测、对监测信息的挖掘分析等方面;郭巍依据SCORM2004标准将网络学习行为监控系统分为监控过程和可视化过程,其中监控过程又分为采集记录、加工和分析网络学习行为的过程;庄科君将监控分为内部监控和外部监控,其中外部监控分为行为记录、价值判断、反馈三个阶段,其中,行为记录是整个监控顺利进行的依据与基础,该环节主要是监测学习者的一系列外在行为,从而获取所需要的监控信息。
三、网络行为记录的分类
(1)学习资源操作行为记录用于记录教学资源的操作情况、教学者学习资料的上传。学习者通过访问教学者上传的学习资源列表,得知自己需要学习什么内容、有哪些学习的辅助资料,从而进行自我学习。学习资源操作行为记录还应包括对学习者上传资源、浏览日志次数、登录次数、学习者的学习状态等的记录。
(2)交互行为记录主要分为学习者与学习者之间的交互、学习者与教学者之间的交互。它体现了学习互动的积极性。狭义的互动行为是论坛、聊天室、站内信的操作记录,广义的互动行为包括师生间所有的互动。互动行为记录可以体现学习群体间的联系、沟通、激励等过程,以此来判断学习者的知识分享水平。教学者可以通过互动及时掌握学习者在学习上的难点,及时调整学习内容。
(3)作业测试记录主要是表述学习者的作业完成及考试情况。
(4)资源更新记录则是对学习资源更新行为的记录,它能够反映学习者对学习内容的关注。
四、世界大学城云平台中行为记录的比较分析
世界大学城云平台中对学习行为的记录情况又是如何呢?为了更好地研究大学城云平台中的学习行为记录,我们选取了开源的学习平台中最具代表性的Moodle,以此来比较分析两者在学习行为记录上的差异。Moodle是一个开源及自由的电子学习软件平台,也是一个课程管理系统(CMS),可以为教育者提供管理和促进学习的工具。Moodle虽大多作为课程学习平台在校园网内使用,但也可以扩展到非常大的部署,容纳成千上万的学生。此外,Moodle还拥有丰富的插件与活动模块,Moodle的在线教学模块采用可自由组合的动态模块化设计,教师组织在线教学时就象搭积木一样简单。最新版本为Moodle2.0,正式版本在2010年11月,支持中文。
基于网络学习行为记录的四个方面,Moodle与大学城的功能比较如表所示。
五、结论
通过上述的比较我们认为世界大学城云平台在学习行为记录上较为完善,比较的结果具体结论如下:
(1)从学习行为记录的功能上来看,大学城云平台与开源的学习平台一样,在学习行为记录上已较为完善。它们所具有的学习行为记录功能都很强大,两者几乎都涵盖了学习记录行为中的学习资源的操作行为、交互行为、资源更新和网络作业测试行为四个方面的行为记录。但世界大学城平台由于扩展了视频播放、课程魔方等模块,所以在行为记录的功能上显得更为强大。
(2)从网络学习行为记录的特征来看,开源的Moodle平台学习行为记录主要是以课程为中心,以为教师服务为目的,对学习者只定义成查看、接受、操作的角色,忽视了学生对教师的影响以及教学相长的含义。而基于网络云计算的世界大学城学习平台,由于实现学生按需生成空间等个性化服务,所以在大学城平台的学习行为记录中学生拥有更多的权限,既可以查看教师资源还可以横向对比了解学习者之间的学习资源。
(3)从学习行为记录的反馈和交互来看,开源的Moodle平台中对学习行为记录的反馈较少,例如对于长时间没登录的学习者,教师无法给予提示等。以空间形式展示的世界大学城云平台中行为记录的反馈显得更为方便,除了在学习社区、学习群组中交流外,一个简单的空间留言就可以解决上述问题。
参考文献:
[1]庄科君,贺宝勋.网络自主学习行为系统框架和自主学习行为层次塔[J].中国电化教育,2009(3).
[2]熊冬春.高校网络学习平台建设的新视角[J].教育评论,2010(2).
[3]李玉斌,严雪松等.网络学习行为模型的建构与实证——基于在校大学生的调查[J].电化教育研究,2012(2).
[4]moodle主页.省略/about/.
[5]大学城介绍.省略/e/blog.aspx?bid=3924682.
大学城有哪些学校范文2
一、创业设想
在__大学城内开设一家__甜品店,主要经营西式甜品,品种:各类奶茶,咖啡,果汁,牛奶,茶类.各类西式蛋糕,面包,冰激淋,冰激淋蛋糕,刨冰,布丁,龟苓膏等.四个季节都有不同的主营产品和新品推出.经营宗旨:甜美,健康,时尚,优惠.
二、市场分析
__大学城内有__大学城内含__大学、__对外贸易学院、__立信会计学院、__大学、__工程技术大学、__政法大学、__大学__视觉艺术学院七所学校.大学城内的商业区域,许多餐厅卫生状况让人担心,但学生限于无其他选择,面对商店、餐厅的价格垄断和服务、卫生品质,学生消费只能任人宰割.
我们的服务宗旨能够克服以上所述的困难,能够满足目标消费者的需求,能够很快的切入这块市场,我们的经营理念能够支撑起属于我们的天空.经过分析,我们可以开拓这个市场.心甜专业经营甜品,坚持品牌化差异化人性化的经营.用润物细无声的渗透方法,建立和扩大知名度和美誉度,让消费者从认识我到爱我,买我.以下是一些调查结果及分析:
(一)你的性别是:
(二)在平时吃甜品的人中的年龄段为:
(三)喜欢的甜品类型是:
(四)喜欢什么风格的甜品店:
(五)经常在什么时间吃点心:
(六)你经常去甜品店的原因是
(七)甜品店有哪些活动你会喜欢?
(八)你能接受一分点心的最高价格为:
(九)排除季节问题你会喜欢喝:
(十)购买点心的依据是什么?
(十一)在吃点心时会饮用的饮料吗?若会,你会选择什么饮料?
数据来源__
由以上调查,我们可以分析知道:一般吃甜品的人群中,16岁至22岁的人占主要地位,因此,我们选地在__大学城,主要针对大学生这个客源.在店面的装修方面,我们选择温馨家居型的,但是可以开设小的包房主题(复古典雅,质朴简约,另类潮流),作为给顾客过生日,周末桌游地点.营业时间可以初步定为:10:00~22:00.产品的价格普遍定在30元以下,生日蛋糕等产品列外.本店注重产品的开发,每一季节都要有新的口味,产品推出,每次节日期间要推出优惠活动.客人临走时要关注顾客的意见和想法.
三、具体经营
(一)经营方案
原料专业,放心更多
__与知名品牌饮用水、乳制品以及其他原材料的地区供应商建立合作关系,在心甜店堂内点餐区域和各类宣传品上进行标识.从原料供应商值得信赖的角度出发,给顾客一种食品安全能够确切得到保障的感觉.
(二)品种丰富,选择更多
众口难调.__甜品店要尽可能让甜品口味适应各各类品味的顾客.推出诸多款式的甜品可供各类顾客挑选.
(三)营养全面,健康更多
__甜品店经营品种除了普通的冰品甜品外,还有在我国南方部分地区教为流行的药膳滋补炖品类、凉茶类、龟苓膏类.价格表上列明每种甜品所含的补品成分、药膳滋补功效、适应症等,以便顾客按需选择.低热量、有良好养颜功效的甜品,尤其针对爱美的女生.吃甜品和保持好身材不仅不__,而且能够通过食补养颜.
(四)服务规范,满意更多
__员工分为管理、甜品加工制作、点餐收银、店堂清洁四类.分别着统一服装进行操作和服务.员工要求技能专业,服务统一使用普通话,建立严谨的服务管理规范和投诉回访机制,并严格进行监督管理.
(五)人事与管理
1、人事
__每个员工必须是专业的,包括点餐收银人员和店堂清洁人员在内的每个人必须进行严格培训,确保正常工作时的规范操作.管理人员设置人事管理和企业管理人员各2名,要求本科以上学历,专业素质优秀并有良好实践操作能力;甜品加工制作人员设置配方员2名,加工操作员4名,要求大专以上学历,专业素质优秀并有良好实践操作能力;点餐收银和店堂清洁人员若干,严格培训后上岗.所有员工须办理健康证.
2、管理思想
优良科学管理的前提是确定和贯彻正确先进的管理思想.我们将采取以人为本,重视团队合作精神的管理思想.重视个人的发展,尊重个人价值,各职能部门相互协调合作,求得餐厅的整体发展,实现1+1>2的效果.
3、管理理念
(1)尊重餐饮业人员的独立人格
(2)下管一级:上级对下级进行规划管理,下级应服从上级的工作指导,尽力完成上级发放的任务.
(3)互相监督:管理层监督员工的工作,同时员工也可以向上级提出自己的意见或见解.
(4)营造集体氛围:既要上下属感受到甜品店纪律的严明,也要关怀员工,让员工感受到来自集体的温暖,有利于加强凝聚力,提高工作积极性.
(5)公平对待,一视同仁,各尽所能,发挥才干.
4、管理队伍
投资是一项经营人才的业务.我们将构建一支在各种有影响力的岗位上具有直接技术与经验的管理队伍,并欢迎一切有志于谋求本甜品店发展的人才加入本甜品店.
5、管理制度
建立严谨的服务管理规范和投诉回访机制,并严格进行监督管理.完善员工守则,考核制度和奖惩制度.
6、风险分析
(1)在__大学城内有许多的餐饮业,竞争会相当激烈.但是本店以下午茶,外卖,优惠的价格,包间桌游为主要特色来吸引在校学生.
(2)在预想期内不能回本可能会导致资金周转不灵.则进行抵押贷款,度过困难期.
(3)作为安全需要,要买保险:员工身险和财产险
四、预算
(一)财务融资资金预算:
1)房租:_万元左右,付三壓一,就是_万
2)裝修:_万
3)桌子,椅子,冰箱,空調,鍋碗瓢盆等,_万
4)進貨:_元
5)燈箱:_元
6)開業辦証_元
7)備用金:_元
8)统计_万元
(二)融资计划
1、通过__市优惠政策得到融资:
大学毕业生创业四项优惠政策根据国家和__政府的有关规定,__地区应届大学毕业生创业可享受免费风险评估、免费政策培训、无偿贷款担保及部分税费减免四项优惠政策,具体包括:
高校毕业生(含大学专科、大学本科、研究生)从事个体经营的,自批准经营日起,_年内免交个体户登记注册费、个体户管理费、经济合同示范文本工本费等.此外,如果成立非正规企业,只需到所在区县街道进行登记,即可免税_年.
自主创业的大学生,向银行申请开业贷款担保额度最高可为_万元,并享受贷款贴息.__市设立了专门针对应届大学毕业生的创业教育培训中心,免费为大学生提供项目风险评估和指导,帮助大学生更好地把握市场机会.
大学生创业“__基金”最高__万
大学生开办企业可获_万—_万元支持,即使奋斗失败也无需赔偿损失.为了激发“天之骄子”的创业激情,__专门设立了大学生创业“__基金”.
“__基金”将根据学生的申报计划,严格评估学生创业项目,然后确定实际支持金额.这笔资金将以股权形式投入到学生企业中,获利部分将成为创业者的利润,而一旦创业失败也无需学生还款.
在创业之前,专门机构还将对学生科技创业者进行创业培训,使其迅速拥有“老总”素质,相关部门还将为大学生免费提供工商注册登记、纳税申报、__管理等服务.
2、通过父母,亲戚等得到融资
五、价格
(一)
通过调查,餐饮业的投资回收期为1年以内.营销规划产品定位
本店的产品主要走西式风格,有各类奶茶,咖啡,果汁,牛奶,茶类.各类西式蛋糕,甜点,面包,冰激淋,冰激淋蛋糕,刨冰,布丁,龟苓膏,烤翅等
(二)定价策略
每款产品价格定在_元以内,符合大学生的消费观念以及考虑到大学生的经济能力.其中生日蛋糕等的加个另外结算.店内常备各种小礼物,如心甜的卡通造型汽球、卡片等.一次性消费满_元的顾客可获赠卡通小卡片一张,积满一套三张可获赠6寸冰淇淋蛋糕一块.顾客也可购买优惠卡,每卡售价_元,持卡者可永久享受购买店内除新品和特价品以外的任一商品_折优惠.凭借上乘的品质加上灵活的促销手段来赢得稳定的顾客群.
(三)薪酬计划
两名店长:_元/月两名甜点师:_元/月四名学徒:_元/月
六名服务员兼职收银员:_元/月
(四)广告方式
到各大校园贴海报,发送优惠券和传单,制作可爱的心甜吉祥物,以卡通造型作为形象代言,从卡通造型上体现甜美、健康、时尚的企业宗旨.__店堂做到清洁光亮,窗明几净.渗透好甜美、健康、时尚的企业文化.根据不同甜品品种,使用各类特制碗碟.碗碟高雅脱俗,使顾客一看餐具就产生舒心感觉.
(五)营销策略
店堂设置许愿树两棵,消费即可得到许愿卡.可在许愿树上挂上写好的许愿卡,每个月的第一个星期天店员将收集许愿卡,以抽奖的方式挑出实现过程花费在_元以下的愿望,帮助顾客实现.在新年、端午节、中秋节及西方的圣诞节,情人节等重大节日,在校内或店外组织露天主题活动,旨在增强消费者对心甜产品的印象.注重人性化服务的理念,本店的食品一定注重卫生和健康
六、经营目标
(一)经营思路
本店的产品是针对年轻人消费群体的,主要是大学生,放眼__市,__大学城是最好的地址选择.吃甜品的人中大多数人是会选择下午的时间来消费,因此营业时间定为10:00至22:00.店面装修的风格定为温馨家居型,其中还要开设各类主题的包房,来符合不同人群的风格.店内聘请2名店长,2名甜点师,6名学徒帮手,6名服务员兼职收银员.根据__市大学生的创业优惠政策贷款来获得资金,剩余的通过长辈融资获得.本店要以科学的方式来管理店铺,使员工工作开心,发挥自身的最大效率.
(二)__的发展
根据本店实力,__以__外贸学院和__外国语大学这2个市场为起点,放眼__大学城7个院校,逐渐向连锁店发展.具体分为以下三步:
1、立足附近
填补__大学城内的__外贸学院和__外国语大学市场的空白,把企业做得专业、规范,稳步发展.
2、占领__大学城市场,建立连锁机制
当企业形象被接受并开始喜爱之后,根据需求在__大学城开设连锁店.在实际操作中学习经营管理经验.
大学城有哪些学校范文3
重庆市技装中心自成立以来,结合工作职能职责要求及重庆市教育信息技术与装备事业发展需要,科学地设置了综合部、信息技术部、资源建设部、条件装备部、教研培训部、远程教育部、电教制作部、大学城信息中心。目前,技装中心已拥有业务熟练、素质过硬的工作人员82名,为重庆市教育信息技术及装备建设工作的发展贡献着自己的智慧与汗水。为此我刊专访了技装中心书记兼副主任余跃同志。
问:余书记,重庆作为中国西南部发展的龙头城市,近年来得到了长足发展,但是,不可否认,重庆尚是一个年轻的城市,特殊的地理环境、历史积淀和文化氛围赋予重庆了不同于其他城市的显著特点,您能结合重庆的发展,给我们介绍一下重庆普教系统教育技术装备的发展现状么?
答:重庆是一个有着特殊地理环境、历史积淀和文化氛围的城市。近年来,随着西部开发的不断深入,重庆各方面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尤其是新农村的建设及“五个重庆”建设的开展,为我市的教育信息技术与装备工作的深入提供了良好的契机。自2008年9月技装中心成立以来,部门及人员得到了优化,经过部门同事的共同努力,教育信息技术、教育装备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2009年,市教委赋予市技装中心“六大职能”与“六大任务”,明确了技装中心的教育信息系统化建设与管理,教育信息资源建设,教育技术装备建设,教育信息技术教研、科研和培训,指导、推进全市教育系统信息技术及教育装备工作,大学城资源共享网络平台的管理、运营、维护和后期建设发展等工作职能。突出了探索建立以教育信息化推动城乡教育一体化机制,加大教育信息化硬件、远程教育、教育资源三大平台建设,加强教育城域网、校园网、校园数字化建设,推进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促进城乡教育资源共享,加大全市中小学教育装备标准化建设,把重庆建设成西部地区教育信息化示范区和全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应用试验区的目标等六大工作重点。结合重庆市相关工作的具体情况,市技装中心迅速确立了“中心一盘棋,服务为宗旨,工作求效益,创新求发展,构建和谐中心”的工作思路。并明确了“2255”目标,即“两区、两库、五大平台、五大体系”。通过资源库、教育数据库建设,借助网络、资源、数据、管理、服务五大平台,利用网络互通、资源共享、应用服务、运行保障、人才支撑五大体系,将重庆建成为西部地区教育信息化示范区、全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应用实验区。在具体工作中,以“管理一流、服务一流、设施一流、技术一流、教研一流、贡献一流”为要求,全面开展具体工作。
目前,在教育网络平台建设方面,通过先后投资2000余万元,购置了硬软件设施设备,开通了100M互为备份的互联网出口,初步建成了具有教育中心和数据中心的市级机房。全市33个区县已建成教育城域网,占全市总数的61%。全市有2848所普通中小学建成校园网或校园局域网,覆盖率达到32%;全市生机比达到18:1,958所中小学,15444个班实现了“班班通”。覆盖率达到15%;建成中小学计算机网络教室5630间,多媒体教室4830间。2009年通过市县两级财政补助为义务教育阶段专任教师配备笔记本电脑2万台。
在教育资源平台建设上,通过建设重庆市教育信息技术与装备网、重庆市教育资源网、重庆教师研修网、重庆职业教育网、大学城资源共享平台和重庆教育网络电视台,基本奠定了教育系统各类教育资源共享平台。
在教育数据平台上,建设了全市远程教育基础数据库、中小学设施设备基础数据库、校园信息化数据库、重庆市中小学学生学籍档案管理信息化系统,为教育管理、决策、公共服务提供了数据支持。
教育管理平台已构筑了OA办公平台、教育教学管理平台、远程教育应用监测与管理平台,基本实现了管理的网络化、及时化。
近年来,我市教育装备工作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截至2009年12月,我市累计建设实验室与音、体、美、卫等多功能室33312间;建设藏书室6235间,电子阅览室1069间,藏书5552万册,生均为小学7.5册、初中10.3册、高中12.5册;中小学各科教学仪器设备配齐率分别达到90%和94%。
在以往的工作中,我市实施的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意义非常重大。农远工程的建成,克服了重庆地区的地理条件限制,实现了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的共享与教育的互动。截至2009年底,国家和地方共计投入建设资金3.04亿,建设了教学光盘播放点4822个,卫星教学收视点6137个,计算机教室1551间,直接使全市350余万师生受益。呈现出“一机三用”“资源互动”“光盘普及”“资源整合”“服务三农”等创新应用模式和研究机制。得到了教育部领导及中央电教馆领导的肯定。国家总督学顾问、教育部原副部长张天保视察我市农远工程后,也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问:随着“五个重庆”的深入建设,技装中心将怎样借助这一契机,推进普教教育技术装备的发展?
答:围绕“五个重庆”建设,我市开展了“五个校园”建设工作。要将我市校园建设成“平安校园”“健康校园”“绿色校园”“数字校园”及“人文校园”。技装中心围绕“数字校园”建设,开展了系列工作。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建设“五个校园”的意见》和市教委、市经信委、市科委组织制定的《重庆“数字校园”建设实施方案》要求,技装中心分别制定了针对小学、中学、大学的“数字校园”建设模式和技术实现方案,加强建设推进过程中的技术业务指导。2010年,我市提出基础教育“数字校园”建设目标是主城9区的市级重点中学和30%的中小学,其他区县10%的中小学建成“数字校园”。最近,市教委正式印发了《重庆市义务教育学校教学设备基本配备标准》,从2010年开始,到2015年,用6年时间全面推进我市义务教育学校的标准化建设。
问:重庆部分地区地理环境恶劣,经济条件落后,譬如秀山、巫溪、城口等区县,针对这些偏远山区的教育技术装备工作,技装中心有哪些具体的工作方案?
答:偏远山区经济落后是暂时现象。但是,教育落后会使山区永远落后!为改善农村教育条件及加速农村教育发展,技装中心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出台了经费保障机制文件,推进区县教育信息技术与装备持续建设。重庆自直辖以来,经费严重制约着全市教育信息化与装备现代化建设。技装中心经过多方努力,2009年我市以市教委、市财政局联合下发了教育信息技术与装备经费保障机制文件。文件中明确要求各区县、市教委直属中小学要根据学校设施设备和信息技术装备建设的专业性、技术性和特殊性,将教学设施设备和信息技术装备购置、更新、维护、运行和人员培训所需资金纳入义务教育保障经费预算。这样以来,教育经费来源明确,得到支持重大。目前,已经有20多个区县按照文件精神,从“义保经费”中按一定比例预留经费,统筹安排,集中使用。据预算,每年将统筹近2亿资金用于教育信息技术与装备建设,尤其是农村教育信息化与装备现代化建设中,保障了教育信息化与装备现代化建设的正常、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是开拓创新,加强应用、研究和培训。建设是基础,应用是核心。应用引领发展!通过“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示范学校”和“重庆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应用研究试验区(校)”等创建活动,创建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25所、市级信息技术教育示范学校88所、远程教育应用研究实验区15个、远程教育应用研究市级实验学校100所、区县级实验学校400所。加强了全市尤其是区县的教育信息技术和远程教育的应用。
为充分发挥好教育信息技术与装备的运用效益,技装中心加强了对教师队伍的培训。先后组织教师参加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国家西部教师远程培训、微软(中国)携手助学项目培训、网络工程师双认证培训、信息技术与科学课程整合培训、远程教育项目培训等500多次,培训教师50万余次,校长2万人次,支教20多个区县。保证区县、农村教师对现代教育手段的应用,实现城市、区县、乡镇教育同水平、共发展。
三是“三借、三联”,服务教学。技装中心按照整合资源、联合开发、互惠互利、共谋发展的思路。在整合农远工程卫星教学资源、教育部基础教育资源中心资源、市与区县地方教育资源、地方教材教学资源、名校名师资源到市基础教育资源中心的基础上,通过借力、借智、借牌,联合高校、联合区县、联合有关公司,优化资源配置,加速服务教学。在过去几年里,我们通过与西南大学合作,开发了390G,143万张光盘,内容广泛涉及西南师范大学版新课标教材小学语文、数学远程教学光盘、主题资源和小学信息技术和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材。至2009年底,各种整合资源已经达到5000G。以满足市、区县、农村的教师教学需要。
总体而言,在现代教学设施设备建设的基础上、在教师教育信息技术能力水平的提高情况下,在社会各界的协助下,重庆市农村教师的教育能力得到广泛提升,城乡教育差距再进一步缩小。
问:为促进教育技术装备工作的深入开展,技装中心举办了一系列的活动。您能简单介绍一下组织开展活动的情况吗?
答:活动不是目的,只是一个手段。借助活动,技装中心会较全面的了解教师对教育信息技术和现代装备的掌握程度及使用水平,也利于技装中心工作的科学开展。同时,通过一系列类活动的开展,也能够更好地激发广大教师积极提升自我能力。今年我们除了组织师生参加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电脑制作竞赛活动、多媒体教育软件大赛、自制幼儿优秀教玩具评选、校园电视节目评选等活动外,还将由市教委发文组织全市教育技术科研成果评选活动和教育技术征文活动。一系列活动进行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目前,全市有近1000篇教研论文、教学案例在国家、省(市)级电教、信息技术等报刊杂志上发表,并获得全国一等奖348个,二等奖611个,三等奖790个,获省(市)级一等奖3037个、二等奖5607个、三等奖6179个。
问:请您介绍一下技装中心2010年的工作重点。
答:2010年,技装中心将继续在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的领导下,以“数字校园”建设为中心,以实施义务教育学校设备配备标准化建设为契机,着力建设重庆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技装中心将坚持以服务为宗旨,重点开展“数字校园”建设与教学设备配备标准化建设。创新“数字校园”建设模式、远程教育“班班通”建设模式与“信息技术促进课程改革”模式,做好加强教育网络建设工作,搭建重庆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工作,教育信息化示范区和远程教育应用实验区建设工作,大学城网络平台建设工作,重庆“校安工程”信息系统平台搭建工作,学籍管理系统工作,做好重庆职业教育信息平台搭建工作,重庆教育宣传工作,区县技装自身建设指导工作以及做好市技装中心自身建设工作。概括起来,也就是坚持一个“宗旨”,突出“两个重点”,创新“三个模式”,做好“十项工作”。
问:请您和读者分享一下您的工作经验与心得体会。
大学城有哪些学校范文4
为了解高校周边环境治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探索治理高校周边环境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我们教育部人文社科“高校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基层工作机制研究”课题小组,于2012年6、7月份,从全国高校选取了部分具有代表性的内地与沿海、发达与偏远地区共计10所学校(其中:本科学校4所、高职院校6所)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的对象是保卫处干部和保卫人员,两类人员按1:2的比例,共计发放问卷240份,收回有效问卷230份,问卷收回有效率95.8%。
二、结果与分析
通过对部分高校周边环境的初步调查研究,我们不仅比较具体地获得了反映高校周边环境实际状态的相关数据和信息,尤其是高校安保专职工作人员对高校周边环境治理的认知,而且比较详细地了解了目前高校周边环境在管理过程中存在的若干制度性和发展性问题,为我们进一步探讨改进高校周边环境的治理奠定了基础。
(一)对高校周边环境治理的认知情况分析
在被调查的工作人员中,88.55%的高校安保人员回答自己所在的高校“处于远离市区”的郊区。可见,随着高校的扩招,大部分高校都建立了新校区,而高校所在地政府,为满足高校发展的需要,都相应地在市郊或远离市区的城镇建立了大学城,相对于各种设施齐全和管理规范有序的市区高校来说,当前高校(新校)周边环境状况不容乐观。
1.安保人员对高校是否重视校园周边环境问题的认识。在“您觉得您所在的学校是否重视学校周边的环境问题?”中,回答“是,很重视”的人员占74.78%、“不怎么重视”的11.3%、“不知道”的12.6%。调查显示,高校对学校周边环境问题是比较重视的,但仍有23.9%的学校安保人员认为不够重视,说明部分高校还没有把校园周边环境问题当做学校安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或者是对从事这方面工作的专职人员培训和管理力度不够,使他们还不能充分认识到学校对周边环境治理的重视程度和工作力度。
2.安保人员自身对学校周边环境问题的重视度不容乐观。对“您对所在学校周边环境是否关注?”的回答显示,安保工作人员对学校周边环境“从没关注”和“一般关注过”的比率合计为58.2%。校园周边环境治理是学校安全稳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维护学校师生生命、财产安全和校园稳定的专职工作人员,对学校周边环境从没关注和一般关注达到近60%的比例,说明高校负责安全保卫工作人员(无论是安保干部还是一般安保人员),对校园周边环境的重视程度缺乏必要的认识。
3.安保工作人员对开展学校周边环境治理这项工作比较支持。在“您觉得学校周边环境治理工作有无必要?”的回答中,80%的人员回答“有必要”;回答“没必要”和“无所谓”的人员各占9.6%。调查显示,尽管有八成的安保工作人员对学校开展周边环境治理这项工作非常支持,但仍然有二成的人员对此持“无所谓”的态度,而安保工作人员是高校周边环境治理和维护高校安全工作的主力军,他们“无所谓”的态度应引起高校领导的高度重视。
4.有六成多的安保工作人员认为高校与周边环境不可分割。在“您认为学校与学校周边治安环境的联系程度”这项问题中,回答“学校处于周边环境中,与周边不可分割”的占65.2%;回答“学校有完善的设施,与周边相对独立”的占18.3%;回答“没考虑过,不关心学校与周边的联系”的占5.2%。安保工作人员能充分重视学校与周边环境的关系,是有效开展周边环境治理的前提和保障,但调查显示,仍有两成多的安保工作人员,还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因此,高校应加强这方面的工作,以提高他们对此的认同度。
5.安保工作人员对所在学校周边环境安全问题发展趋势的态度。调查显示,有近六成的安保工作人员对高校周边环境安全发展趋势充满信心,这也说明做好高校周边安全工作任务十分艰巨。
6.安保工作人员对高校周边环境安全感评价一般。在“您感觉您所在学校周边环境安全情况如何?”一项的调查中,作为直接从事安保工作的人员,仍有近一半的人对高校周边环境安全情况感觉“一般”,感觉“较差”或“非常差”的占15%左右,可见,高校周边环境治理的现状不容乐观,其任务也是十分紧迫和必要的。
(二)对高校周边环境治理现状的认知情况分析
1.安保工作人员对校园管理制度了解程度不够。在“您对有关校园安全措施管理制度及其它制度了解吗?”问题中,回答“很了解”的占44.3%、“了解一些”的占36.1%、“没听说过”的占19.1%。调查显示,作为担负学校安全稳定工作的专职人员,对工作制度很了解和了解一些的比率合计为80.4%,但仍有近20%的专职保卫人员对工作制度根本“没听说过”,说明高校对安保工作人员的教育培训和管理还存在一定的漏洞,这应引起高校领导的高度重视。
2.高校对安保专职工作人员的培训重视程度不够。在“您所在学校是否对你们进行安全意识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问题中,回答“有,经常开展”的占46.1%、“有,但不多”的占40.9%、“从来没有”的占9.1%、“不了解”的占4.3%,后两种回答合计为13.4%。调查显示,高校对专职安保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还是比较重视的,但部分高校重视程度不够。
3.高校安保人员配备严重不足。调查显示,认为高校安保人员力量配备严重不足的占17.4%;认为力量配备较弱的占9.6%;认为力量配备一般的占47.8%。安保人员力量配备不足,这是制约高校安保工作发展的重要因素,应引起高校和上级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
4.高校消防器械和专职安保人员配备也不容乐观。在“您觉得学校安保、消防器械配备如何?”问题中,回答“配备力量足”的占46.1%、“配备力量一般”的占25.7%,合计为71.8%;回答“配备力量较弱”的占23%、“配备力量严重不足”的占5.2%,合计为28.2%。调查显示,近三成的高校消防器械和人员到不到位,高校安全工作的技防、人防都存在很大隐患,应引起高度重视。
(三)对高校周边环境治理存在主要问题的认识情况分析
1.高校周边各种生活、文化娱乐设施众多,环境比较复杂。在“您所在学校周围有哪些设施和场所?”(多选题)问题中,排列顺序从高到低依次为:餐馆90.9%、小摊80%;超市69.1%;网吧62.2%;饮料店54.8%;书店49.6%;KTV22.6%等。围绕高校周边环境,各种生活、文化娱乐设施比较齐全,这些设施为高校师生带来方便的同时,给管理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值得注意的是,被调查高校周边还有涉黄场所(占0.4%),学生调查问卷中也涉及到这个问题,应引起有关部门的注意。
2.食品卫生、交通、自然灾害、财务、娱乐场所安全是高校周边环境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您认为学校周边环境安全存在哪些问题?”,选择“食品卫生不安全”的64.8%;“道路不安全”的58.7%;“自然灾害”的58.7%;“财务不安全”的39.6%“;娱乐场所不安全”的33%“;治安不安全”的31.7%;“人身不安全”的30.4%;“消防不安全”的28.3%;“其它”的10%。调查显示,高校周边环境治理不安全因素很多,因此,高校周边环境治理是一项非常复杂,涉及面非常广的的工作,需要多个部门的通力合作才能完成。
3.盗窃、外来人员滋事、交通事故和诈骗是目前高校周边环境治理存在的主要隐患。在“您认为你所在的学校周边的环境存在哪些隐患?”(多选题)问题中,认为隐患是“交通事故”的68.16%;“盗窃”的71.64%;“诈骗事件”的45.77%;“外来人员滋事”的70.65%;“食品不安全”的33.33%;“暴力事件的”26.37%;“抢劫”的25.87%;“网吧、旅店;快餐中心等场所不安全因素”的34.83%。调查显示,危害高校师生安全的隐患还很多,高校和地方政府应联合整治,以确保师生的人身财产和生命安全。
4.高校周边交通安全标志需进一步加强。在“您所在学校周边有没有交通安全标志?”问题中,“有”的占69.6%;“没有”和“没注意”的各占19.6%和10.9%,两项合计为30.5%。从上题也可以得到印证,有近70%的人员选择了“交通事故”是目前高校周边存在的主要隐患之一,当地交通部门应重视这一隐患的存在。交通安全标示的安装是交通安全的必要保障,也是交通部门的工作职责。
5.高校周边人员情况复杂、非法摊点众多、交通秩序混乱和非法网吧众多是目前高校周边环境治理的难点和重点。在“您认为学校周边环境管理的难点?(多选题)”问题中,按百分比高低依次为:“人员流动较大,人员情况复杂”的占79.10%;“非法摊点众多”的76.62%;“交通次序混乱”的61.19%;“非法网吧众多”的52.24%“非法出租屋多”的45.27%;“违章建筑众多”的20.90%。调查显示,高校周边环境治理确实情况复杂,治理难度很大。
(四)对学校应采取改进措施的认知情况分析
1.转变学校及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思路,巩固学校安全防范工作成果,深化平安校园建设是当前高校周边环境治理的主要任务。在“您觉得做好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管理工作任务有哪些?(多选题)”问题中,“转变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的理念思路”的占72.2%;“巩固学校安全防范工作成果,深化平安校园建设”的占74.8%;“着力解决学校及周边治安突出问题”的占41.3%;“加强和改进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考核工作”的占49.6%;“提高维护学校及周边安全的能力和水平”的占29.1%;“重点开展科学预防和化解学校及周边矛盾纠纷,加强学校及周边治安联防、联控工作”的占66.5%;“其它”的9.6%。调查显示,高校周边环境治理情况复杂,任务繁重,政府与高校强强联手,多管齐下,是高校周边环境治理的主要理念和工作思路。
2.加强校内外安全体系建设和改善安全措施是保障高校周边环境安全的主要措施。在“您认为提高校园周边环境安全的措施有哪些?”(多选题)问题中,认为加强校内外安全体系建设的73%、改善安全措施的66.1%、健全学校制度的57.4%、扩大安保人员队伍,提高安保人员素质的52.6%、加强监控设施建设的50.4%、与社会其他安全单位建立合作的47%、加强学生的安全教育的41.3%、其他的17%。调查显示,高校周边环境非常复杂,需要配合的部门很多,采取的措施也要适应复杂情况的需要。
3.地方政府(包括周边社区、商业企业等)和学校本身以及学校学生是治理高校周边环境的三大主要力量。调查显示,在“您觉得学校周边环境治理问题解决需要哪方面力量?(多选题)”问题中,选择“地方政府”的占68.3%;“周边社区”的占48.7%;“商业企业”的占53.9%;“学校学生”的占58.3%;“学校自身”的占41.3%;“其他”的占10%。周边社区和商业企业应该是地方政府统筹的范围,在高校周边环境治理中,它们应该统筹在地方政府管辖的大范围内。
4.与地方政府加强合作;增加安全保卫工作人员力量,提高其素质;加强对学生安全自我保护意识教育是当前高校周边安全治理的主要切入点。在“如果要整顿、提高校园周边环境安全水平,您觉得该从哪里入手?(多选题)”问题中,认为“增加安保人员和机关管理人员”的占69.1%;“加强大学生自身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的占67.4%;“提高安保人员及相关管理人员素质”的占60.9%;“公安机关加强合作”的占52.2%;“更新、加强校内安全措施”的占48.3%;“其他”的占10%。
三、讨论与建议
调查发现,在被调查高校中,近八成的高校安保工作人员都在处于市郊或远离市区的高校新校工作,相对于各种设施齐全和管理规范有序的市区高校来说,当前高校(尤其高校新校区)周边环境是不容乐观的。高校周边环境比较复杂,各种生活、文化娱乐设施众多,高校周边环境十分复杂,基本状况令人担忧。食品卫生、交通、自然灾害、财务、娱乐场所安全是高校周边环境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盗窃、外来人员滋事、交通事故和诈骗是目前高校周边环境治理存在的主要隐患。高校周边人员情况复杂、非法摊点众多、交通秩序混乱和非法网吧众多是目前高校周边环境治理的难点和重点。调查显示,安保工作人员对学校周边环境问题的重视度不容乐观;对校园管理制度了解不够;对高校周边环境安全感评价一般;人员配备力量不足;高校对他们培训不够,等等,这些都成为制约当前高校周边环境综合治理的主要因素。但安保工作人员对学校开展周边环境治理这项工作还是非常支持的,近六成的安保工作人员对高校周边环境安全发展趋势充满信心。
大学城有哪些学校范文5
关键词:地方高校;区域经济;互动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摇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9-0199-03
一、引言
知识经济时代,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化,地方高校成为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持续发展的主力军和培养人才的重要平台。而地方高校的发展又与区域经济形成了紧密的互动关系,如何构建一个和区域经济发展相协调的高等教育体系,使得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良性互动、协调发展,特别是让地方性高校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人才后备、技术转化与支持的有力推动力成为具有现实意义的重要课题。
1.地方高校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充足的人才资源。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重要性日益彰显。知识资源已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而知识的传承与利用,离不开人才,人才是知识的载体,对人才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已成为国家、社会实现迅速发展的不可或缺的必要条件之一。
区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企业链条的活力与发展,而企业的生存离不开创新,而创新就需要足够的人才的储备,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深层次原因就在于要求培养各类实用型人才,增强劳动者的知识储备、专业技能,以达到综合素养的全面提高。目前,在中国区域经济当中,东南部确为中国经济发展形势最好的地区。这不仅仅因为这些地区属于东南沿海地区,有着特殊的政策关照,更为关键的是,这一地区的高等教育较为发达,高校林立,人口的总体素质较高,而高等院校又为本地区培养出源源不断的优秀人才。据统计,我国研究生以上学历人才的就业地区主要流向沿海发达地区、大城市及培养学校所在地。因此,高等教育的发达成为区域经济发达的重要因素之一,高等教育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人才资源。
而地方高校正是承担了大量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与输送任务。以金陵科技学院为例,作为南京市市属高校,以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为主,招生对象以江苏省为主,毕业生选择在省内就业的比率也占毕业生总数的90%以上,多年来学校为南京市及周边地区输送了大量的应用型人才。
2.地方高校的科技创新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放眼全球,大量高新工业园区都设置在高校林立的大学城附近,方便企业方便快捷地运用大学丰富的人才资源,以及掌握先进的科技资源的转化,以此推动区域经济的不断发展。比如,美国的硅谷、日本的筑波科学城、韩国的大德科学城等。这些成熟的发展经验,给我国的高等教育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带来了有益的启示。高等院校的科技创新成果在第一时间与企业的生产、实践紧密的相结合,高校的技术研究开发和创新设计时能够通过最为直观的生产流程,考虑到产出与规模化生产的可能性与技术性的结合,不仅为企业的创新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和竞争力,也为高校的实践教学构建了平台,实现了企业产值与高校实践教育教学平台搭建的双重效益。由此看来,各个地区高等院校的科技产业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地方高校对于区域经济的发展肩负着全面提升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历史任务。地方高校的迅速发展,改变了国家高等教育的结构布局,也带来了高等教育的功能变革。《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2―2020)》中明确指出:“高校要牢固树立主动为社会服务的意识,全方位开展服务。推进产学研用结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规范校办产业发展。积极参与决策咨询,主动开展前瞻性、对策性研究,充分发挥智囊团、思想库作用。”因此,地方高校要结合本地区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向与需求,大力发展与地方经济建设紧密结合的相关专业。”
作为南京的地方高校,金陵科技学院一直坚持以南京为依托,立足南京,扎根南京。在学校的“十二五”事业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南京战略”,将“对接地方”列入发展规划,这也是全国地方高校中的首例。学校党委书记陈小虎在学校的发展报告中指出“大学是以城市或地方为依托而产生的,只有在为地方发展服务中才能寻求更加崇高的价值。大学办学是否取得成功的显著标志,是看它是否真正融入社会并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地方高校应准确把握时展要求和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明确自身使命,发挥独特优势,积极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南京是长江三角洲发展的核心区域,所谓“南京战略”就是从南京开始,把“南京”作为第一服务方向和目标,立足南京,深入南京,融入南京,服务南京,贡献南京,紧紧抓住南京市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和社会转型的重要机遇,深度介入产业发展规划和发展创新型经济的行动计划,与企业进行相互协作,共同构建互为依托、协同发展的新平台,与南京为中心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一起成长。
三、区域经济对地方高校发展的影响
1.地方高校发展规模与速度受区域经济的影响。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十分密切。高等教育的规模与发展受到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前提条件,对于地方高校而言,学校建设与发展更依赖于区域经济的支持。因此,地方高校要积极投入到区域经济建设中,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这样,才能有足够的发展动力,进而提升高等教育的社会地位。
区域经济的发展带动了本区域内高等教育的发展,特别是为地方高校提供了坚强有力的物质保障。我国的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其经济的较快增长带动了当地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一些地方性高校迅速崛起,在教学、科研等方面成绩突出;而在经济相对滞后的中、西部地区,虽然国家每年都会投入大量的资金,但这些区域内的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还是相对缓慢。这充分证明了地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对于高等教育发展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2.区域经济的发展优化地方高校学科结构。由于区域经济的产业结构和生产技术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和调整,进而也带来了地方高校在学科结构方面的不断优化与变革。地方经济建设及社会发展要求,对高校提出了新形势下学科建设优化与调整的新课题,要求高校根据区域经济的特点,形成具有鲜明区域特色的优势学科群,从而满足社会对于相关专业人才的需求。
2011年,南京开始实施“四个第一”战略,走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绿色发展的道路,全力打造“软件名城”。金科院作为地方高校,全力支持南京市打造软件名城的发展计划,对学校现有的专业积极开展软件化改造,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储备人力资源与知识技术。
四、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发展良性互动的对策建议
1.通过政府宏观调控,保障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的互动良性。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的互动发展涉及不同的主体,包括高校、企业、部门等,由于隶属于不同的社会子系统,其性质、体制、目标、价值取向、运行机制等也不尽相同。要促进各主体之间,特别是地方高校与相关企业间的良性互动,增强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的协调与合作发展,作为政府,应发挥其宏观调控职能,营造互动的氛围与环境,充当牵头、协调者的角色。
政府要在地方高校和区域经济间搭建互动的桥梁,为高校与经济的互动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通过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文件等为地方高校与企业合作的各个环节提供法律上的规范与支持,建立健全合作框架与相应制度,保护双方利益,同时规范和调控双方的合作行为。
提供信息沟通的公共服务平台,形成完善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地方高校和企业间的合作交流。地方高校和企业间存信息不对称的客观问题,一方面,高校不知道区域经济发展的科技需求,另一方面,企业不知道高校有哪些科技项目、学科优势。通过公共服务平台的搭建,为双方的合作提供引导和技术支持,营造良好便利的合作条件,全面促进地方高校在学科发展、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等方面与区域经济的紧密结合。
地方政府应设立专项基金,支持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的相互融合。对于关键技术、共性技术以及前瞻性技术而言,政府的专项资金是校企合作中资金的重要来源之一,政府应当鼓励各高校率先进行前沿的开拓创新实验,更好地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促进校企的共同发展。
2.地方高校主动出击,发挥促进区域经济的主导作用。高等院校是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的主体,对教育规律和技术创新进展更为熟悉,是推动区域经济,与其互动发展过程中的主要推动力。在人才培养方面,地方高校要遵循教育规律,考虑社会经济的需求,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将教学和生产紧密结合,让学生能更好地适应用人单位的需求;高校教师在进行教学过程中,不能闭门造车,要主动深入企业第一线,了解最新的科技发展态势,以及相关岗位对人才技能需求的侧重点,更新课堂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高等院校的科学研究,要主动围绕经济建设及社会发展中的科技难点、社会热点问题和企业发展的现实要求,或积极开展研究,或将其科研成果投向市场并积极促进其转化为生产力。在技术创新领域,要主动走出象牙塔,通过邀请相关企业、单位负责人参加会议、座谈等,寻求共同合作发展的途径,更好地为企业技术应用和区域经济发展服务。
3.加强校企合作,促进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良性互动机制的形成。企业要想生存,技术是关键力量,为了实现跨越式的发展,就应当积极与地方高校合作,开展科研活动与实践应用。科技创新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保障,并借此缩小与其他企业的差距。为了培养和吸收优秀的人才,企业应当充分与地方高校开展合作,进行有针对性的校企合作办学,深入地介入到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实施等前沿环节,可以根据实际岗位的要求,与高校进行“订单”式的人才培养模式。这样以来,就解决了企业获得高素质人才的资源问题,同时也促进了高校学生就业率的实质性提高,达到双赢的局面。
参考文献:
[1]潘懋元.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论与实践[M].厦门大学出版社,2011.
大学城有哪些学校范文6
关键词:亚运(亚残运)会;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志愿者
中图分类号:G40―0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1)07-010-03
2011年1月23日,由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电视合主办的2010中国教育年度新闻人物评选结果在北京揭晓,上海世博会和广州亚运会大学生志愿者群体获得2010中国教育年度新闻人物集体奖。这不仅是对广州亚运(亚残运)会大学生志愿者服务工作的高度赞誉,也是对亚运(亚残运)会期间,大学生志愿者服务平台开展和实践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效的充分肯定。
一、在亚运(亚残运)会大学生志愿者服务工作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广州亚运(亚残运)会共招募志愿者约59万名,其中绝大多数是来自广州地区的高校大学生。他们分布在53个竞赛场馆、11个非竞赛场馆、18个独立训练场馆,20个专项工作团队,在各大赛场、服务站点、交通路口、交通站场、公园景区以及12个区(市)的街道、社区,提供礼宾接待、语言翻译、安全保卫、医疗卫生、运行支持、交通指引、文明倡导、治安巡查、帮残助困、社区服务等志愿服务。他们用青春和热情,以“国际化、有特色、高水平、全方位”为志愿服务目标,唱响了“一起来、更精彩”的志愿者口号,为成功举办广州亚运(亚残运)会作出了重大贡献,在这个盛大体育赛会庞大繁杂的运作系统中,大学生志愿者思想政治工作的功能和作用不可或缺。
亚运(亚残运)会的大学生志愿者由于是成批成建制地由广州地区各高校选拔和派出的,而且相对集中于大学城各高校亚运场馆和服务区域,因此为有效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可行性。大学生志愿者的管理、教育和服务,完全可依托其所在的高校以及各高校派出的作为场馆各部门、各服务队管理人员的干部、教师和辅导员,针对志愿者的不同类型和不同工作岗位进行通用知识培训、专项业务培训、场馆知识培训、岗位技能培训,进行奉献、责任的志愿精神,坚韧、进取的体育精神,包容、友爱的国际主义精神的教育,重新整合志愿者的多样价值观和价值取向,教育和引导大学生志愿者坚定信心、克服困难,自觉把奉献的热情和精神转化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转化为高水准、专业化的服务;教育和引导大学生志愿者把“我奉献,我快乐”的志愿服务理念与“理解、友谊、团结”的奥林匹克精神相结合,始终用饱满的热情、灿烂的微笑、认真的态度服务亚运(亚残运)会;教育和引导大学生志愿者齐心协力,朝着打造“激情盛会、和谐亚洲”,实现“两个亚运,同样精彩”的目标迈进,从而保证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能够沿着正确方向发展,并使之达到预期的目的和效果。
二、深化四项教育,增强亚运(亚残运)会大学生志愿服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
(一)爱国主义教育
广州亚运(亚残运)会的举办为爱国主义教育注入了鲜活的时代内涵。广州亚运(亚残运)会是亚洲人民的体育盛会,它承载着亚洲人民的期望和中国人民的光荣与梦想,它是继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上海世博会之后中国综合实力的又一次全方位展示,是广州进一步打造国际化都市和走向世界的良好契机。两个亚运会的举办有助于进一步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进一步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历史复兴进程,广大学子莫不欢呼雀跃,爱国热情高涨,纷纷报名要求参加亚运会、亚残运会的志愿者服务工作。为此,要紧紧抓住这一契机,对大学生志愿者进行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的思想政治教育,注重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教育,增强民族自豪感;注重国情和形势教育,增强民族使命感;注重国家安全教育,增强民族责任感。
(二)团队精神教育
良好的团队精神不仅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础,也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重要目标。办好两个亚运会,志愿服务工作至关重要。但是怎样才能将数量如此庞大的大学生志愿者组织好协调好,形成强大的向心力、凝聚力、执行力和创造力呢?答案在于团队精神。加强大学生志愿者的团队精神教育,注重对大学生志愿者合作精神与合作能力的培养,培养他们要有理解他人、包容不同文化和习俗的胸怀,要有办好两个亚运的大局观念,要有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做到同心同德、团结协作,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消除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避免各自为政、单兵作战甚至是冷眼旁观幸灾乐祸、相互拆台的消极现象。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志愿者团队成员的所有资源和才智,最大限度地发挥团队成员的潜力,产生整体大于各部分的协同效应,成为凝聚团队推动团队发展的精神力量。
(三)爱校荣校教育
大学生志愿者来自各所高校,他们在广州亚运(亚残运)会的表现,不仅代表了国家的形象、广州的形象,也代表了培养他们的高校的形象,检验了所在高校人才培养的成效,决定了所在高校在社会中的印象和地位。以亚运会、亚残运会为契机,通过爱校荣校教育,进一步激发大学生志愿者爱校情怀和荣校热情,树立“校荣我荣、校衰我耻”的思想观念,强化集体荣誉感、认同感、归属感及与学校同舟共济的主人翁意识,引导大学生志愿者们将以校为荣、为校争光的热情转化为为亚运会、亚残运会服务,为祖国争光的实际行动。
(四)开放的国际意识教育
广州亚运会是亚运史上规模最大、参赛人员最多的一次盛会,志愿者服务的对象,很多是来自亚洲各国的有着不同文化习俗的群体或个体。由于文化背景、思维方式、政治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差异,往往导致跨文化交流及志愿服务的困难,如果处理得不好,甚至还会产生国与国之间政治层面的问题。进行开放的国际意识教育,应侧重于亚洲各国文化的介绍、交际能力和外事礼仪的培训,培养大学生志愿者的亚洲情怀和世界眼光,能够以开放的心态学习各国文化的精华,取长补短,更新服务观念,能够掌握跨文化交流的技巧及应对敏感政治问题的原则与方法,帮助大学生志愿者妥善处理好跨文化交际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矛盾。
三、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尊重大学生志愿者价值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实践主体的能动作用,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志愿者活动具有实践育人的功能,可以推动人才的开发和培养。通过志愿者活动,可以使大学生了解国情、社情,经受锻炼,丰富阅历,开阔眼界,锤炼和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促进主流价值观的形成。而在实践育人的过程中,应当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
理念。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做好亚运(亚残运)会大学生志愿者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仅要把大学生志愿者作为实践主体,充分调动他们做好两个亚运志愿服务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而且要把大学生志愿者作为价值主体,关注其价值追求和实际利益,满足他们的物质需要、精神需要和发展需要,并引导其与国家、社会的需要相统一,把国家的需要转化为每个个体的自觉行动。
(一)关注和了解大学生志愿者的需要
关于人的需要的研究,赫茨伯格曾提出过双因素理论,即把人的需要分为两类:一类是指人们都具有避免不满意不愉快的需要,这是低层次的需要;一类是指人们具有自我实现、自我发展和社会贡献的需要,这是高层次的需要。解决和满足这两类需要必须采取相应的不同的激励因素。那么,大学生志愿者有哪些需要呢?教育者要从他们的动机去了解和分析。张俐俐、张茹曾对广州亚运会志愿者服务动机进行过调查和研究,她们得出结论:成就动机、自我提升、自我奉献都是构成高校体育赛事志愿者动机的最主要因素,而获得成就、自我提升、自我奉献都属于主动参与动机。亚运会志愿服务管理者应注重对志愿者主动参与动机的培养,并努力满足至少不能伤害这种主动参与动机。把握了大学生志愿者的主要需要,教育者们就可以从工作环境、工作条件的改善,人际关系的协调和生活上的关心,满足大学生志愿者们所希望获得的成就感、荣誉感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创造条件等方面着手,在解决大学生志愿者实际需要的同时解决好思想问题。
(二)尊重大学生志愿者的主体价值地位,发挥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在亚运(亚残运)会的志愿者服务中,大学生志愿者表现出了良好的组织纪律性和服从指挥、服从大局,能吃苦、不怕累,乐意奉献的精神,但是他们也具有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如民主意识、平等意识、自主自强意识、价值意识非常强烈,如果管理者和教育者不能认识到大学生志愿者作为实践的主体和主体价值的地位,不能平等地对待学生,不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组织安排工作时没有充分考虑大学生志愿者的感受和难处,态度简单粗暴、以势压人或采取过去我说你听单向式的灌输方式,必然会适得其反,导致大学生志愿者可能因为觉得不被尊重、感情受到伤害而采取不合作、在网上散布负面消息,甚至串联罢工的消极行为,这些都会给亚运(亚残运)会的举办,给中国和广州的形象带来极其恶劣的国际影响。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肯定学生的主体意识,做到把尊重个人与服务集体、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坚持原则性与尊重人、理解人结合起来,把统一要求和因人施教结合起来,把灌输正确的思想意识和自我教育结合起来,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要尊重和保护个人的自主性与独立性,配岗时要充分考虑志愿者的专业、专长、兴趣爱好和本人意愿,让他做他愿意做、擅长做的事,对于综合素质高能力强的志愿者可以委于重任,让其具体负责某一方面的志愿服务工作或参与团队的管理,让志愿者们在志愿服务和团队管理中发挥积极的作用。同时应强调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的平等对话,畅通沟通渠道,如设置意见箱、意见卡、热线电话或指定各业务口服务队专人负责收集意见,对志愿者所提的意见及时回复限时办理,意见被采纳的给予奖励,从而满足大学生志愿者自我尊重的需求,提高他们志愿服务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三)建立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
激励机制是通过一套理性化的制度来激励主体和客观相互作用的方式,它的核心是激发主体的内在需求。大学生志愿者的激励机制应该以诱发大学生遵循服务社会、关心他人、和谐共生的价值道德为目标。方式包括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两种,从大学生志愿者的需要来说,更多地侧重于后者。事实上,在亚运(亚残运)会的志愿者服务中,大学生志愿者以能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能发挥自己的一技之长,充分体验工作的满足感和成就感为乐,可以实现自身价值的需求是其参与志愿活动的原动力。对志愿者实施有效的激励是对这种追求自我价值行为的认可和赞许,能够更好地激发志愿者的这种原动力,使志愿者能够更积极地行动起来。为此,亚运(亚残运)会的组织管理者专门进行了激励机制的设计。通过制作志愿者笑脸墙,颁发志愿者服务荣誉徽章,评选每日微笑之星、优秀党员示范岗,表彰亚运会、亚残运会先进工作者等荣誉式的激励方式,以及运用学校新闻网、校报和工作简报等媒体充分报道大学生志愿者中的先进典型,形成示范效应,带动和引导其他志愿者们积极、主动、认真、负责地做好服务工作,满足大学生志愿者的被社会认同的内在需求。
(四)凸显人文关怀,注重情感教育
虽然志愿服务是一种不计报酬和回报的奉献活动,具有无偿性、利他性的特点,但并不说明志愿者们没有需求,不需要关心。特别是当他们在志愿服务工作中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和困难时,人文关怀显得尤为重要。思想政治工作重要的是靠感情激励人,组织管理者和教育者真诚的关心、爱护、帮助,是大学生志愿者持续保持志愿服务热情的关键所在。人文关怀可具体体现为:集中为过生日的志愿者庆祝生日;在天气气温骤降时,学校领导亲至各场馆、服务点慰问大学生志愿者,送上御寒衣物;看到供应商供应的饭菜难吃,管理方贴心地给就餐的志愿者提供辣椒酱作为作料;建立志愿者之家,供志愿者休息、交流、娱乐;成立心灵驿站或心理健康咨询工作室,舒缓和解决志愿者的焦虑、紧张的心理问题;设立新生活驿站,为志愿者提供后勤保障;调整学生宿舍熄灯和热水供应时间,为晚归的志愿者提供方便等。这些都是得人心、暖人心、稳人心的好事实事,事虽不大,却将关爱渗透到了志愿者服务工作的方方面面,让志愿者倍感温暖,感动不已,增强了他们的归属感和责任感。在这种良好的感情基础上,志愿者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时,就会少一些埋怨多一些理解,少一些指责多一些宽容,少一些浮躁多一些理智,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2010中国教育年度新闻人物候选人:广州亚运会、亚残运会大学生志愿者[EB/OL],中国教育新闻网,http://WWW.省略,2010-12-13.
[2]王学俭.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前沿问题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84.
[3]张俐俐,张茹.广州亚运会志愿者服务动机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9,(1):2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