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小学给学生戴绿领巾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小学给学生戴绿领巾范文1
自2011年10月中旬以来,各地校园中连续出现的“颜色现象”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探讨。西安市未央区第一实验小学向部分学生发放绿领巾,要求他们佩戴,该校教师解释称,学习、思想品德表现稍差的学生不发红领巾,发放绿领巾是对表现稍差的学生的激励。山东省枣庄39中根据学生成绩,为部分班级的学生发放了红、黄、绿三种颜色的作业本,绿色标有A,黄色标有B,红色标有C,据该校教务处主任解释,学生可以自主选择难度不同的题;A类题难度比较大,B类题是每个学生都必须掌握的知识,而C类题是相当于课后练习题性质的巩固基础知识的题目。校方称此为分层次作业,是为了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养成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并体验到完成作业后的成就感和喜悦感,是为帮助学生缩小差距。内蒙古包头第24中学向初二、初三两个年级成绩前50名的学生,以及部分学习进步快的学生发放了红色校服,校服背面印有“包24中优秀生,翔锐房地产”字样,其他学生则统一穿蓝校服。该校解释说发放红校服的目的是给全校其他学生树立榜样,校服由当地一家房地产公司赞助。
二、“颜色”对学生的心理影响
尽管上述现象中的颜色及形式大有不同,但他们本质是相同的,都是对学生进行贴标签。在近期校园中的“颜色”事件中,当事学校都有自己的理由,如“激励学生”、“缩小差距”、“树立榜样”等,但通过对这些现象的仔细分析我们会发现,这些做法从本质来讲是将学生分为了“好学生”与“差学生”这样一些基本群体,每个学生都能够通过“颜色”这种最直观的形式感受到自己与其他学生的不同,让学生体验到了学校中的等级分化;戴绿领巾与古代的“挂牌游街”、穿红校服与古代的“穿黄马褂”仿佛有异曲同工之处。
1968年,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Rosenthal)曾经在一所学习做过一个心理实验,他在一所小学一至六年级各选三个班进行了所谓的“预测未来发展的实验”。实验结束后给老师一份名单,告诉教师“这些孩子将来大有前途”,实际上这些孩子是随机抽取的。但奇怪的是,八个月后对这些学生进行智能测验,发现名单上的学生的成绩确实进步了,而且老师给了他们好的品行评语。这说明教师接受了“权威诺言的暗示”,在教学活动中对名单上学生的态度产生了变化,产生了偏爱,学生直接感受到了来自教师的“期望”,因此,他们的心理和行为都朝着老师期待的方向发展。罗森塔尔的实验告诉我们,学生会朝着老师期待的方向发展发展,但在上述颜色事件中,有多少学生能接受到老师的鼓励呢?答案只有一个:好学生。但是,教育的对象是全体学生,在学校中,更多的学生被“绿领巾”、“红本子”、“蓝校服”定义为“差学生”,自己身上、本子上的这些颜色时刻告诉他们,我不如别人;这些颜色告诉老师:他们是 “差学生”,可以想象,在日常教学中,“好学生”与“差学生”能够从老师的眼神、语气、语言中接受的期望是不同的;差学生不能感受到来自教师的同等的良性期待,他们成了校园、班级中的“边缘人”。
学习中的成就感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动力,毕竟能够在校园中能够不戴“绿领巾”、用“绿本子”、穿“红校服”的只是部分学生,其他学生更多地体验到的是挫折感。因为颜色,他们失去了学习的动力。
校园中的这些“颜色”,人为地将学生进行分类,并且以外在标志的形式体现出来,这些标签对心智尚未成熟的学生来讲是一种沉重的心理负担,是他们优越感或自卑感的重要来源,可以预见,校园中的“颜色”将对他们的心理造成长期的影响。
三、对“颜色”现象的反思
让学生带绿领巾的做法并不是新鲜事物,早在2005年就已经出现并被人们所诟病。
小学给学生戴绿领巾范文2
最近一段时间,西安一小学的绿领巾、包头市某中学的红校服、山东省东营市某中学对违规违纪学生的罚款、广州某小学对“差生”测智商、浙江省慈溪市某小学3个男孩因为不遵守课堂纪律被勒令脱下裤子并在两个女生“监督”下跑步、南昌进贤二中初三班主任安排“差生”在教室外考试或干脆不让“差生”考试等一系列校园教育“冷暴力”事件时常见诸于媒体,引发了各界的广泛关注。根据一项网络调查结果,校园教育“冷暴力”已经成为中小学生、家长最关注的、认为最需要解决的问题。由此可见,教育“冷暴力”对学生的伤害已经不是个别现象,越是低年级的学生受到的伤害就越大。环顾我们的校园,有关教育“冷暴力”的现象在老师及学生中层出不穷,手段不断翻新,它的危害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将教育“冷暴力”清除出校园已迫在眉睫。
教育“冷暴力”是相对于体罚等暴力行为而言的一种“精神惩罚”,是指不是通过殴打等行为暴力解决问题,而是表现为语言的嘲讽、故意忽视、躲避、冷漠、轻视、奚落、疏远和漠不关心等,致使他人在精神上和心理上受到侵犯和伤害,属于精神伤害的范畴。常见的手段包括对学生态度冷淡、放任、嘲讽、区别对待等。
校园教育“冷暴力”看起来似乎比体罚对肉体的伤害显得文明一些,但它带给学生的精神和心理的伤害绝不会比体罚小。如果教师长期对学生采取嘲讽、威胁、侮辱、孤立、冷漠或控制的教育方式,会使学生产生强烈的自卑和对抗心理,造成长久的心理疾病,甚至导致自闭,或产生人格行为障碍。这样,它不但造成师生关系上的对立,影响教学效果,而且严重的还会造成学生心智失常,丧失生活的勇气,引发厌学、逃学、违法犯罪,甚至自杀等严重恶果。
二、校园教育“冷暴力”的成因
1. 教育功利化导致教师对学生进行“等级”分类
现行的教育体制、教育制度、教师考核机制等导致的教育功利化不可避免地传导到教师身上,教师进而对学生进行“等级”分类――优等生、中等生、差生。由于教育管理部门要求优秀评定与教学成绩挂钩,名目繁多的德育考核量化指标遍布校园各个角落,因此,这种“等级”分类必然导致教师与学生的情感冲突,尤其是教师与差生的情感冲突。在现实的师生关系中,人们期望的和谐的师生情感交流被名次和分数替代,变成了冷冰冰的各种绩效考核指标。教师和学生都毫无选择地置身于这种评价体系中,教师变成了监工,学生变成了被“制造”的产品,监工要做的事就是按规定客观冷静地去评价某一件产品是否符合生产要求,而非生产要求能否为这个特殊的产品服务。
尽管无法回避教育的功利性,但教育的功利性不能成为手段的功利性的借口。心灵彻底荒漠的教师最容易歧视差生,而大多数歧视差生的教师都是被体制、制度逼的――体制、制度不改,学校和教师歧视“差生”的行为就一定不会收敛,只是手段不断翻新而已。同样,教育体制、制度不改,教师对不同“等级”学生的不同关注也不会改变,对差生实施“冷暴力”也就必然产生。
2. 教师教育理念缺乏对学生自尊心的重视与培养
现代公民的权利意识普遍提高,但在教师当中,并不是每个教师都对此有清醒的认识,有的教师坚持惩罚的传统教育理念,他们的教育缺乏对孩子权利的认识与掌握。在中国,长久以来,我们的教育强调“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材”。当对孩子的体罚被禁止时,这种惩罚孩子的传统就会演变为教育“冷暴力”。另外,老师只根据学习成绩来评价学生,对差生“贴标签”以及老师压力大,不愿多花时间对差生耐心教育等都导致“差生”观念被广泛认同与使用。这些都是对差生的歧视,严重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对其心理产生长久伤害。事实上,科学研究发现,每个人的智力结构都不一样,没有绝对的“差生”。但是在当前教育评价体系下,考试考得好的就是好学生,考得差的就是差生,许多老师也认为“差生”是朽木不可雕。这种区分本身就是缺乏对学生的尊重,就是对学生的教育“冷暴力”。
中科院心理学研究所现代小学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张梅玲认为,教育‘冷暴力’的出现与一些老师素质不高有很大关系。对于许多老师而言,他们在用挖苦、奚落、戴“绿领巾”等方式教育孩子时,可能并没有恶意,而是没有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可能给孩子带来的伤害。
3. 教师综合素质与人文精神的匮乏及缺失
随着社会的急剧转型和价值观多元化,教师与学生间产生了较大的心理文化距离,一些老师不能以平等或平常的心态处理与学生的关系,依然愿意扮演权威者的角色,不喜欢或看不惯“另类”的学生,尤其是“差生”,进而试图使用“冷暴力”在学生中建立霸权地位。此外,相当一部分教师仅把教学工作看成是谋生的一种手段,没有意识到教师职业所必须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值得一提的是,社会的冷漠与缺乏爱心也可能传导到老师身上,再加上许多老师对自己的待遇不满,很容易导致教育“冷暴力”出现。因此,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与人文精神素养刻不容缓。
三、根治校园教育“冷暴力”的对策
1. 让师生充分认识教育“冷暴力”的危害,学会自觉抵制教育“冷暴力”
无论是老师对学生施加的教育“冷暴力”还是学生对学生施加的教育“冷暴力”,施暴者的行为都表明他们的心理处于不健康或亚健康状态,也表明施暴者这些强势群体对被施暴者那些弱势群体的排斥。有研究表明教师长期对学生采取嘲讽、威胁、侮辱、孤立、奚落、借故调座位、冷漠或控制的教育方式而产生的排斥直接导致的仇恨呈级数增长。若这种仇恨长期积蓄,则会进一步激发仇恨的群体之间的敌视,这种极端的情绪必将带来极端的后果。
心灵的呵护与关爱都是师生所需要的。教师面对学生一定要少一些嘲讽、威胁、侮辱、孤立、冷漠或控制,而应该对学生多一些耐心和友善,尤其是在学生“屡教不改”时,更要冷静、克制,学会化解焦躁、愤懑等不良情绪,调整好自己的心态,自觉抵制语言暴力,别让语言暴力刺伤了师生的心。
2. 坚持以人为本,拒绝教育“冷暴力”
拒绝教育“冷暴力”,关键在教师。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即使是所谓的“差生”,也有其闪光之处,教师要善于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另外,很多学校没有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一方面,学校的专职心理教师数量不足,质量不高,有的用其他课任老师临时充当,他们无法及时有效应对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更不能帮助学生解开心结,甚至引起学生对这些心理教师的不信任,影响了教学效果;另一方面,升学的压力短期内不会有任何改变,各学校没有安排足够的心理健康课,再加上有些老师刻意宣染差生的前途暗淡,这客观上导致学生心理知识的匮乏,甚至增加了学生的心理负担,心理问题没有得到有效排解,最终酿成惨剧。在中小学,很多老师或多或少地都采用了‘冷暴力’的教育方法,而且一些家长对老师的这些做法也采取默许的态度,这些家长认为教师这样做也是为了学生好。这说明了一些家长和教师没有深刻认识教育“冷暴力”的危害。
因此,要想真正改变教育“冷暴力”事件频发的现状,让公众重拾对中小学教育的信心,就必须注意几点:坚持教育以人为本,教育目标不以考试分数的高低作为评价学生差异的唯一标准,坚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建立多元评价体系,加强学生的情商教育及多元智能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不能以是否上重点中学或上重点大学作为人才培养的单一模式,而是以是否适合学生发展、是否掌握为生活为谋生的必要技能作为培养学生成才的教育模式,坚持人才标准的多样性,及早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使学生对未来满怀希望;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人格健全发展。心理健康教育中首先应把尊重生命、珍爱生命放在第一位,让学生认识到尊重生命、珍爱生命也是一种责任,肆意放弃生命不仅是一种不负责的行为,而且还会给家庭带来巨大的痛苦,给社会带来不良影响。其次,教会学生解决遭受教育“冷暴力”的方法,缓解心理压力。事实上,教师和学生都是教育“冷暴力”的受害者,只有认清它的危害,在教育中坚持以人为本,树立“有教无类”“人皆可成才”的教育理念,不随意给学生贴标签,多给予学生鼓励和关爱,不搞教育歧视,让教育回归本真,这样才能拒绝教育“冷暴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