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参简介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岑参简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岑参简介

岑参简介范文1

作者简介:张一羚(2000-),女,满族,辽宁义县人,辽宁省锦州市义县高级中学高三17班在读。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30-093-01

 

边塞诗人的“豪放”解读需要从全方位进行。就目前的边塞诗分析来看,其题材、情怀以及使用意象等都具有较强的统一性,所以在具体分析边塞诗人的“豪放”时,也要从这些方面入手进行详细的探讨。

一、题材上的“豪放”

边塞诗人的“豪放”首先体现在其诗词的题材上。就目前的总结分析来看,边塞诗人的题材“豪放”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是对边关的战争进行描述。沙场战争本就是豪气干云的行动,而边塞诗人在自我“豪放”表达的时候,往往会使用到战争题材,比如“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再比如“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这些典型的边塞诗以战争为题材,将场景扩大,由此来表现豪放。第二是对边关将士生活场景进行描写。边关将士常年在外,对家乡有着深深的思念,但是他们为国而战的“情”将这份思念压下,每每在一些特殊的时刻,这些情绪会表现得异常浓烈,而边塞诗人的“豪放”,就是通过这种情绪来表现的,比如“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再比如“夜战桑乾北,秦兵半不归,朝来有乡信,犹自寄寒衣。”第三是对边关塞外的壮丽风景进行描述。边关虽苦寒,但是风景却有壮阔之美,所以边塞诗人常借边关壮丽的风景进行自我“豪放”的表达,比如“燕山雪花大如席”,比如“雨雪纷纷连大漠”,再比如“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等等,这些内容大都为边关特有,所以是边塞诗的重要题材。

二、情感上的“豪放”

边塞诗人的“豪放”不仅体现在其作品的题材上,还体现在作品情感上。就目前的边塞诗人情感分析来看,其情感表达主要有三种:第一是杀敌保国的决心,而这种决心本身就带有“豪放”的意味,所以在表达决心的时候,“豪放”的情感异常的浓烈。比如上文提到的“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就是一种攻破敌人大本营的决心体现,而此决心透着浓浓的豪放之意。再比如“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这也是一种沙场决心的体现。第二种是突破了离别情的期期艾艾,将这种情绪转化为积极的力量。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高适的“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第三种是对边塞风光的喜爱,由此体现出来的壮志豪情以及对祖国的大爱。比如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再比如岑参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些景物都是边关特有,通过景物描摹,体现的不仅仅是爱好景物的一种心情,更是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

三、意象上的“豪放”

边塞诗人的“豪放表达”,除去题材和情感,在意象上也表现得十分强烈。就目前的分析总结来看,边塞诗人在意象选取的时候有两个非常明显的特色:第一是会选取范围面比较大的意象,比如黄沙、城池、云海以及朔风、大雪等等。举个简单的例子,在王之涣的《凉州词》当中这样写道“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本来城池是比较大的意象,这里用“一片”和“孤”对其进行修饰,使其与“万仞山”形成鲜明的对比,而这种对比,将边关特有的田地浩大的感觉体现了出来,所以说整首诗从意象上将格局和场景进行了放大,情绪表现也更加的豪迈了。再比如岑参的“瀚海阑杆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这里的“瀚海”、“百丈”、“万里”均给人一种浩大的感觉。第二是在边塞诗人的“豪放”表达中,他们会选取一些具有边关特色的意象,而这些意象,本身就具有某种特殊的意义。比如“马”。在边塞诗中,“马”是比较常见的意象,这种意象本身具有积极向上的意义,尤其是将其放于战争场景,更有杀伐的意味,所以在边塞诗中,诗人常借“马”表达“豪放”。比如“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再比如“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这些诗中的“马”,其形象和诗人情感是相吻合的。

结束语:

边塞诗在我国的传统诗歌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积极地进行其“豪放”的解读,更有利于学生把握边塞诗的情感。从边塞诗人的角度分析来看,其“豪放”的表达具有相对的固定性,因此对这些固定的内容进行解释和分析,边塞诗的理解会更加的深刻。

 

参考文献:

[1]雷鸣.唐代边塞诗的文学地理学分析[J].语文建设,2014,20:55-56.

岑参简介范文2

关键词:王昌龄;籍贯;生年

“七绝圣手”、“诗家天子”,王昌龄,字少伯,是盛唐著名边塞诗人,誉世称有王龙标、王江宁,在《王昌龄集》中存诗有一百七十余首。王昌龄生年早于李白、杜甫、高适、王维等人,他诗名很大,可史料记载无多,加大了对他研究的难度。近年来学界对王昌龄及其诗歌展开了各方研究,取得一些研究成果,但对于他的籍贯以及生年仍是众说纷纭,本文根据前人研究,以李云逸注《唐诗小集·王昌龄诗注》[1],试图对他的籍贯以及生年问题做出进一步的论述。

一、王昌龄之生年

关于王昌龄的生年,由于资料甚少,今学者中有诸多说法。闻一多在其《唐诗大系》[2]中,推测王昌龄的生年在公元698年,其根据未有陈述。谭优学《王昌龄行年考》[3]从闻一多之说,未有新论。傅璇琮《王昌龄事迹考略》[4]沿袭其说,推测出生年为公元690年。有胡问涛《王昌龄年谱诗系》[5]中认为生年为公元692年。后蒋长栋《王昌龄评传》[6]在谭、傅二人推论中推出生年应在公元695年。

以上诸家对王昌龄的生年均有考证,关于王昌龄的生年,从他自己的作品中寻求内证。

王维在《青龙寺昙壁上人兄院集》中称昌龄为“江宁大兄”,王维生于公元701年,则王昌龄生年早于王维,应在公元701年前。王昌龄有诗《代扶风主人答》,诗中先有描述自己西北边塞从军之行,从边塞归来,抱负未展,郁郁不得志,后诗人借扶风主人之口劝慰,“少年与运会,何事发悲端。天子初封禅,贤良发羽翰。”《旧唐书·玄宗本纪》[7]记载,玄宗封禅在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冬,“初封禅”应在此后不久的公元726年间。此时,诗人刚从边塞归来,被主人称之为“少年”,这时他年龄应在二十至三十岁之间。若是生于公元690年或692年,此时已有三十多岁,若生于公元698年,当时则有二十八岁,称少年尚且合适。

又有王昌龄有诗《宿灞上寄侍御玙弟》:“孤城海门月,万里流光带。不应百尺松,空老钟山霭。”该诗作于天宝二年(公元743年),此时诗人年近五十,再加上诗人年少家穷,身体不佳,年过半百早已白发苍苍,与诗中的“空老”也极为相符。

再有闻一多在《岑嘉州系年考证》[8]中提到,岑参作诗《送王大昌龄赴江宁》送王昌龄,该诗作于开元二十八年(公元740年):“对酒寂不语,怅然悲送君。明时未得用,白首徒攻文。”诗中有“白首”二字,或见当时诗人年纪不小。昌龄生于公元698年,此时已有四十二岁,年近半在,说“白首”亦合适。然傅璇琮《王昌龄事迹新探》[9]一改旧日之说,认为岑参诗中所说“明时未得用,白首徒攻文”,只是一种设喻,说生逢明时未能得用,那就即使白首攻文,也是徒然。傅先生认为以“白首”证其生年并不严谨准确,因此,对王昌龄生年的推断大致可以确定在公元698—公元701年之间。

二、王昌龄之籍贯

关于王昌龄的籍贯,历来说法有三:

“京兆王昌龄”见《旧唐书·文苑传》卷一九〇与《全唐诗》卷一四〇。

“太原王昌龄”见《唐才子传》与《河岳英灵集》。

“昌龄字少伯,江宁人”见《新唐书·文苑传》卷二〇三、《唐诗纪事》、《郡斋读书志》、《直斋书录解题》、《唐诗品汇》。

史料对王昌龄记载并不详细,关于其籍贯且多有出处。今人根据史料多有研究,尚未有一定论。分析诸家之说后,可以认为“江宁”只是王昌龄官谥,既不是其郡望,也不是其籍贯。这一说法,现在研究者中多数赞同。

“太原王昌龄”之说,胡问涛先生否认了太原是其籍贯的说法。胡问涛先生在《王昌龄年谱诗系》中指出:《河岳英灵集》提到‘太原王昌龄、鲁国储光义’云云,均不指籍贯。且认为昌龄是客居在太原,《洛阳尉刘晏与府椽诸公差集天宫寺岸道上人房》:‘旧居太行北’,系指客居并州(山西太原)、潞州(山西长治)而言。” 胡先生否认了王昌龄太原人之说,认为诗中一个“旧”字,是诗人在客居他乡时对过去的追忆。与王昌龄同一时期的殷璠在其《河岳英灵集》中记载是“太原王昌龄”,谭优学在《王昌龄行年考》中认为,殷璠是不会将王昌龄这样著名诗人的郡望写错,而且谭先生指出在当时是有用郡望作为称呼的习惯。蒋长栋先生在《王昌龄籍贯郡望辨》[10]中认为,“旧居”之“旧”,当“旧”到王昌龄父祖之辈或更为久远的岁月,因而也认为“太原”是王昌龄的郡望。但这一说法同样遭到了否定。

《唐才子传校注·王昌龄》[11]中否定了“太原似亦非其郡望”一说,依据为王昌龄在诗《宿灞上寄侍御玙弟》中提到的侍御弟王玙,昌龄与王玙属一房,因为在《旧唐书·王玙传》以及《新唐书·宰相世系表》[12]记载,王玙为琅琊望族,王昌龄“当亦同此”。这个观点同样也遭到了质疑。傅先生论证时有举出一佐证:唐人传奇的《博异志》有称:“琅琊王昌龄自吴抵京国。”《博异志》毕竟为“传奇”,作为史料证据,其可信度远不足殷璠在《河岳英灵集》中的记载,此其一。其二,王昌龄与王玙是否有关,这点史料记载无多,没有确信的证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中记载,王玙乃琅琊望族,身出豪门贵族,王玙父王绍,记载中只有玙一子,王昌龄若系王绍所生,作为朝庭命官,他也是不应该被遗漏。王玙的祖父王仲连、曾祖父王宠、高祖父王羲,也无法证明出与王昌龄的祖父同属一房而且,如《郑县宿陶发大公馆中赠冯六元二》:“本家蓝溪下,非为渔戈故。无何穷困耕,且欲驰永路。”王昌龄在诗中曾多次提及家境贫寒,与王玙的家境相差甚远。因此,王昌龄与王玙是亲兄弟的可能甚微。

再回看《宿灞上寄侍御玙弟》,这首诗作于公元734年,诗人任职江宁丞间,因公事暂入长安,而此时的王玙已是身居要职。诗人才高位低,字里行间不乏在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借古讽今,直言无忌,他为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仕途晋升,而攀附权贵,寻族认亲,与王玙称兄道弟,这在门第之风依然盛行的唐代,并不少见。

王昌龄籍贯,应为京兆长安,这在他的诗中多次有证:《郑县陶太公馆中赠冯六、元二》“本家蓝溪下”,蓝溪即是灞水。《别李浦之京》“故园进在灞陵西”;《灞上闲居》“鸿都有归客,偃卧滋阳村”;《独游》“时从灞陵下,随钓往南涧”;《题灞池》“腰镰欲何之,东园刈秋韭”。《水经注·渭水注》:“霸水又左合浐水,历白鹿原东,即霸川之西故芷阳矣,《史记》秦襄王葬芷阳者也,是谓之霸上。”在王昌龄的诗中“灞水”、“灞陵”、“灞上”、“灞池”多次出现,而且每次出现都会是具体的一个点,可以推测出王昌龄的家乡应是在长安东南灞陵以西灞水以北的滋阳村,因此籍贯应为长安。

参考文献:

[1] 李云逸.王昌龄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2] 闻一多.闻一多全集[M].唐诗大系.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

[3] 谭优学.王昌龄行年考[M].唐诗人行年考.成都: 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

[4] 傅璇琮.王昌龄事迹考略[M].唐代诗人丛考.北京: 中华书局, 1980.

[5] 胡问涛.王昌龄年谱系诗[J].南充师院学报(哲社版),1984,4.

[6] 蒋长栋.王昌龄评传[M].郑州: 中州古籍出版社, 1991.

[7] 旧唐书[M].中华书局,1975.

[8] 闻一多.闻一多全集·岑嘉州系年考证[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

[9] 傅璇琮,李珍华.王昌龄事迹新探[M].收入李珍华.王昌龄研究.太白文艺出版社,1994.5.

[10] 蒋长栋. 王昌龄籍贯郡望辨[J].怀化师专学报,1990.

[11] 孙映逵.唐才子传校注[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岑参简介范文3

[关键词] 古代诗词;人物情感

一、“迁怒”于大自然中风物的永恒不变,突显物情与人情的乖离,从而表现人物内心深处因“物是人非”所引发的万千愁思

如:唐代诗人岑参的《山房春事》,“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两三家。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梁园为西汉梁孝王刘武所建,如今早已人去楼空。庭树,指梁园中残存的树木。其中三、四两句,就突显了物情与人情乖离,诗人不言自己深知物是人非,却道花树无知,不管人事沧桑,依然开出当年的鲜妍花儿来。春来花树开花,本是合乎自然规律,这里诗人却嫌其不能善解人意,可谓无理而妙,曲折地表现自己内心深处因“物是人非”所引发的万千愁思。

又如:唐代诗人韦庄的《台城》,“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其中三、四两句,正面点明题旨,选择“柳”为高度凝聚的媒介形象,六朝业已倾覆,然而,堆烟叠雾的杨柳却容颜未改,春来依旧绿遍十里长堤,一如台城繁华鼎盛时,诗人于是说它“无情”。由于韦庄从“六朝如梦”的感受里,联想到严峻的现实危机,悲悼大唐帝国的江河日下,灭亡之势已不可回,面对烟柳的生机勃勃、逢春必发之景,排遣无计中,才托辞他向,归于“台城柳”的“无情”吧,以其无情,突显自己内心无处可寄的深长悲慨。

二、“迁怒”于自然之物的“冥顽不灵”,表现物情与人情的乖离,进而表现人物内心深处的复杂而深沉的愁绪

如:清代诗人赵翼的《野步》,“峭寒催换木棉裘,倚杖郊原作近游。最是秋风管闲事,红他枫叶白人头。”诗人笔下的秋风,仿佛成了一个讨人厌的家伙,简直“冥顽不灵”,它萧萧地吹,不停地吹,吹红了湛湛青枫,吹白了满头乌发,诗人对这秋风,不禁发出一句“管闲事”的牢骚来。本来秋风没有感情,也不好管闲事,枫叶之红、青丝之白,都不是秋风有意为之,诗人发此怪怨,实属无理。但越是无理,越是有情,诗人自入秋以来,一直不堪寒冷,再加上年事已高,感伤之情就从没断过,此刻他看到瑟瑟作响的红叶,一腔悲怀再也把持不住,便冲秋风抱怨道:“你怎么这么好管闲事!”这里的秋风,实际上已经超出它本身的含义,成为了整个秋天、甚至永远无情地流逝着的时间的代表,正是无情的岁月逼红了枫叶,也催老了诗人。诗人此处将自己的感情外化为原本无辜的秋风,以蓄意悖理的手法,让衰凉之感直达读者心灵深处,仿佛读者自己已经成为了一个步履蹒跚的老者,在秋风中不禁热泪潸然。

同样采用如此手法来写风的还有:宋代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中,“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此句,从今晨回溯昨夜,明点“离恨”,情感也从隐微转为强烈。明月本是无知的自然物,它不了解离恨之苦,而只顾着“光照朱户”,原很自然;既如此,似乎不应怨恨它,但却偏要怨。这种仿佛是无理的埋怨,埋怨它的“冥顽不灵”,从而有力地表现了女主人公在离恨的煎熬中对月彻夜无眠的情景和由外界事物所引起的无尽怅惘。

三、“迁怒”于自然之物对人的“有意”捉弄,表现表现物情与人情的乖离,进而表现人物内心无以言说的万般愁苦

如:唐代温庭筠《更漏子・玉炉香》中,“玉炉香,红蜡泪,偏照画堂秋思。”居室之内,炉烟袅袅着,蜡烛滴着红泪,照着秋意满堂,本来就难成眠的人儿,被这明暗不定的烛光搅得更加愁肠百结。“偏照”,即“偏偏照着”,你不想让它照,它就是要照,这蜡烛,“哪里来的劳什子”,如此讨人嫌?简直就是为了折磨人。

同样,李白的《长门怨》中,也运用了类似的写法,“夜悬明镜青天上,独照长门宫里人。”其中“独照”两字更加重了忧思的份量,本来,月光在天下是无所不照的,不管你是恃宠得意也罢,失宠落魄也罢,可是如果有了当初喜沐皇恩、共赏明月的那一幕幕光景,现在的独受清光、无人理睬的痛楚就愈发显得触目惊心、伤痛难捱了。这是一件多么残酷的事情。诗人笔下的月亮,简直就是个“促狭鬼”,它太“坏”了,它“独照”,它单单照着,让愁苦中的人儿,更加夜不成寐。又如:唐代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中所写的月光,“玉户帘中卷不去,捣月砧上拂还来。”思妇睹月思人,于是想赶走这恼人的月色,可是月色“卷不去”,“拂还来”,总是缠着她不放,简直是有意捉弄人。

再如:唐代金昌绪的《春怨》“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黄莺儿清脆的叫声,在常人听来,动听悦耳,可是在思妇看来却搅扰了她的梦,害得她在梦中不能赶到辽西,与戍守边关的亲人相见。可见,这黄莺儿,仿佛是有意而来,是个令人厌弃的家伙,足见其与人情的乖离,由此也足见女主人公内心的思念之深切。

岑参简介范文4

【关键词】古诗词;音乐美;词语美;画面美;人性美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中国古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古典诗词也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审美教育的重要内容。诗词是抒情味最浓的一种文学体裁,《中学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通过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所以要让学生在诵读吟咏中,感受古典诗词的音乐美;在熟读的基础上,咬文嚼字品评古诗的词语美;在想象的世界里领悟古典诗词的画面美;在深入感知作品的基础上探究古诗词的人性美。

一、诵读中体会音乐美

音乐美是诗词尤其是古诗词语言的突出特点之一。古诗词极其讲究韵律,因而乐感极强,节奏鲜明。古代诗歌的音乐美主要表现在节奏、押韵等几个方面。诗歌节奏的划分有一定的规律,根据音节兼顾意义上划分,一般五言诗的节奏是二三拍,如“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七言诗是四三拍,如“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按照一定的节奏朗读古诗词,抑扬顿挫,节奏感极强,能充分感受到古诗词回环往复的音乐美。

押韵就是使相关诗句末尾的一个音节韵母相同或相似,以形成声音的重复回环。例如:《蒹葭》第一章采取偶句入韵的方式,“苍”、“霜”、“方”、“长”、“央”,读来朗朗上口,极具音乐美。后两章是第一章的重章反复,全诗一意三叠,用韵先响后暗,先扬后抑。另外,“蒹葭”属于双声词,“苍苍”、“萋萋”、“采采”等是叠词,用韵和句式的参差变化以及双声叠词的运用,极大地增强了诗歌的音乐美。

二、咬文嚼字品评词语美

古诗的词语美,主要指词语的精确、凝练之美,即言简而义丰。因为每首古诗的字数有一定的限制性,因而诗人十分讲究用词的精当确切、凝练含蓄,有时一字一词,包含极丰富的内容。如李清照《渔家傲》的上阕中“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一句,展现了一幅辽阔、壮美的海天相接的图画。句中的动词用得尤为贴切,“接”、“连”二字把四垂的天幕、汹涌的云涛、弥漫的大雾自然的组合在一起,描绘出一种奇幻的境界。下阕中“我报路长嗟日暮”一句,其中的“路长”和“日暮”真切地写出了作者晚年孤苦无依的痛苦感受。又如杜甫的《春望》一诗,诗中“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一句,写出了诗人因国破家散而触发的伤感之情。尤其是“溅”字,形象地写出了诗人悲从中来、涕泗交流的伤感,和“惊”字遥相呼应,淋漓尽致地表达出诗人内心的无限慨叹。

三、用想象描摹画面美

一首诗词就是一幅色彩鲜明的画卷。依据文本,通过想象,把古诗词的文字转化为画面,画面中有声有色,有景有情。如王维的《山居秋暝》,诗中有一句“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为读者展现了一幅生动活泼、纯洁美好的生活图景:竹林里传来一阵阵欢声笑语,那是洗衣服的姑娘笑逐归来,亭亭玉立的荷叶纷纷向两旁披开,那是顺流而下的渔舟划破了荷塘月色的宁静。真不愧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又如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名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寥寥数语,将冬雪忽降、雪压冬林的景象比作梨树花团锦簇、压枝欲低的美景,极富浪漫主义色彩,有极强的画面感。骆宾王的《鹅》:“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其中“红”“绿”“白”“清”等词能引起视觉上的美感,“歌”有听觉感受,“浮”“拨”等动词有触觉感受。如果运用眼、耳、鼻、皮肤等多种感官去感受,就能感受到诗中有声有色、有静有动的画面美。

四、走进作品探究人性美

一首真正的好诗,能让我们看到诗人人格的魅力,精神的展现。进一步挖掘古诗词人性美内涵,能陶冶我们的思想情操,不断提高我们的语文素养。古诗词人性美的内涵丰富,主要表现在亲情、友情、爱情、爱国情和对生活的热爱等诸多方面。杜甫的《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透过这一作品,我们既可以了解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和思亲怀友的真情,也可以感受到作者杜甫勇于面对现实、承担责任的人格魅力。元稹的《离思》中“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诗句,表现了诗人对爱情的忠贞与坚守。张先 《千秋岁》中“ 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展示了诗人对爱情的缠绵与牵挂,让读者看到了一位为情所困、深堕情网的少年形象。而“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一句以其珍视亲情的人性美,不知感染了多少人。在我国古典诗词中,闪耀着人性美的光辉的诗篇不胜枚举,还有待我们去慢慢品味。

岑参简介范文5

多媒体技术是现代教育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它的独特魅力,能使课堂教学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和潜能,大大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众所周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古诗文教学一直个难题,由于古今生活、文化、语言、背景等的差异,造成学生理解不易,特别是在“古典场景的缺席”的今天,要想让学生单凭对诗词意义的理解在头脑中再现这些景致,恐怕也是很难。而多媒体恰恰可以弥补这一缺陷,可以说是为古诗词教学开辟了新的天空,能使古诗文教学也充满活力,为语文教学改革增添了一种新的教学手段。

1 创境情境,引领教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兴趣,强烈的求知欲,是学生获得学习成功的关键之一。多媒体以其特有的感染力,通过文字、图画、声音、动画等形式对学生形成多感光刺激,能够迅速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唤起其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心理需求,进而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在古诗文的教学中。同时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还可起到较好的铺垫、造势、渲染、引领教学的作用。例如:笔者在执教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这首元曲小令时,发现理解两组景物所渲染的氛围对比是理解作品的关键,光靠老师的语言是无法达到好效果的,于是笔者想到了运用了多媒体的辅助教学。首先笔者选用了一些好课件上的图片,并配以同步的音乐:“枯藤,老树,昏鸦”,渲染出一种浓郁的生命感受――萧瑟、悲凉、死寂。接着笔者又用对比手法选取了三幅明快、清新、温暖的图片,也配以同步的音乐背景:“小桥,流水,人家,”渲染出了一副明快、安谧、温馨的气氛,让学生形成强烈的视觉反差和审美感受,使前者更孤寂,后者更温馨。最后两句“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笔者则采用了同样的方法将那种悲壮苍凉、孤寂凄清的生命感受表现得淋漓尽致。在这种气氛之下再辅之以声情并茂的范读,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就有了坚实的情感基础。这里,视觉和听觉的协调配合,起到了很好的渲染作用。同时,更有力而又自然地激发了学生的情感,较好地促进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2 增大容量,提高效率

与常规手段相比较,多媒体可以加大课时的容量,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比如笔者在讲孟浩然的《望洞庭湖寄张丞相》时,课前,笔者用了大量的时间,准备了一些课件。课堂上,只要点击鼠标,就能在短时间里使学生看到清晰的画面、逼真的录像……避免笔者动手操作教具时的手忙脚乱和顾此失彼,从而赢得了教学时间,提高了教学效率。一节课中,笔者既完成了诗句理解和朗读、背诵训练等目标,又对学生进行了作者简介、诗句评析和作者其他作品的欣赏等教学,使学生提高了朗读水平,增强了审美情趣,也使学生对作家、作品、诗歌的风格有了更丰富的了解。

但是,在有效地拓展阅读的外延这一方面,似乎还被我们所忽视。所谓外延,就是较好地运用了多媒体手段之后,除了极大地促进课堂教学外,它还能够以其无形的感召力,将学生的阅读带到课堂之外。比如,在指导学生学习人教版八年级第五单元的古诗文时,除了重视以朗读来体会诗文情感和主旨的引导和训练外,笔者又安排了几次这样的活动:以古诗文“朗读・欣赏・品味”为主题的活动,学生自愿报名,成立几个活动小组。评委由组织者担任。活动的内容是:给定一首古诗词或者一个文质兼美的文言文片段,几个竞赛小组分别推荐一名朗诵同一个内容,然后播放活动前准备好的名人范读,最后学生点评,打分。笔者这样做的目的就是期盼利用多媒体有利的辅助条件,以朗读为契机,激发、培养学生对古诗文阅读的兴趣和习惯,给他们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事实证明,笔者的设想是可行可取的。但这可行可取离不开多媒体夯实的辅助作用。

3 再现意境,理句握情

诗是抒发诗人的感情的,而感情又往往是通过意象构成一种意境,然后借助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古诗中的意境,如果只依靠教师语言的描述是不够的。那只是一种被动的接受,往往效果不好,学生学起来感觉无趣,只有通过课件图画再现出来,才变得具体可感,教学成功率才会大大提高。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利用网络中的信息资源,调用素材库中现存的资料,解决教学难点。比如笔者在执教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时,就词中的意境选择了合适雪景图片,通过多媒体让仁怀地区学生见到了北方大雪纷飞,天寒地冻的情景,从而加深了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该环节的设置,把诗词意境这种需要学生想象的较抽象的东西变成直观的图片展现在学生面前,填补了古典场景的缺席,收到了较为良好的效果。

4 化难为易,领悟技巧

岑参简介范文6

关键词:锅炉房,燃气系统,供暖方式

在实际运行中,传统的燃煤锅炉热效率低,浪费大,烟尘排放浓度高,并且烟气含硫量高,对大气污染严重。特别是近年来,能源供需和环境污染的矛盾日益突出。而燃气锅炉的热效率高,对大气污染又低,经济环保性能突出。现在发达国家的燃气锅炉已经占有了相当大的比重,如美国占98%,日本占99%,发展燃气锅炉是大势所趋。但是由于燃气属于易燃易爆气体,当与空气混合达到一定的浓度后,一旦遇上高温和明火,便容易发生爆炸。往往造成燃烧设施或建、构筑物的破坏,甚至造成人员伤亡,损失巨大。同时,可燃气体对人体的危害极大。所以在燃气供热系统的设计中,锅炉房燃气系统的设计是关键。

一、燃气锅炉房通风系统设计原则

1根据国家标准《锅炉房设计规范》(GB50041-92):锅炉间、凝结水箱间、水泵油泵间等的余热,宜采用自然通风排除,当自然通风不能满足要求时,应设置机械通风。锅炉房内的余热主要来自锅炉本体、汽水管道、烟道、水箱等散热。所以这就牵涉到锅炉房内各房间保持什么温度比较合适的问题,因为房间温度的高低对于采用什么样的通风方式和通风量的大小有直接关系。尽管当今的燃气锅炉自动化程度较高,操作人员一般都在设有空调的控制室内,但其他房间的温度也不宜太高,因此对于通风量的大小的确定首先应从消除余热来考虑。

2根据设计标准,设在其它建筑物内的燃气锅炉间应有每小时换气次数不少于3次,并且锅炉燃烧用气量不计算在内。燃气调压间等有操作危险的房间,每小时的换气量也不应不少于3次,当锅炉房内自然通风不能满足要求时,要设置机械通风装置,并且还要设置在出现事故时能达到每小时换气量至少8次的通风装置。

3由于锅炉间、燃气调压间一般采用气体灭火系统或水喷雾系统,一旦发生火灾,在启动灭火系统工作的同时,要关闭通风系统已以及出入这些房间风道上的阀门。如果要启动排风系统,排除残留气体则必须确定火已熄灭。为保证灭火后能从室内下部地带排除残留废气,房间的换气次数应不少于每小时4次,并且在房间下部要设置排风口。同时燃气锅炉运行时,必须有充足的空气才能保证燃料的充分燃烧,所以要通过计算确定所需的通风量。

2、燃气锅炉房供气系统设计原则

锅炉房供气系统,一般由锅炉房内配管系统,调压装置以及吹扫放散管、燃气报警通风系统等组成。

1.锅炉房的设置。按照《锅炉房设计规范》(GB50041-92),燃气锅炉房可以设置的地方很多,如单独建筑物内以及高层建筑的裙楼、地下室、半地下室、或者在首层、中间层、顶层都可以设置。由于各个城市的所供应的燃气种类不同,有人工煤气、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等。所以在设计锅炉放燃气系统时,应根据锅炉房所在地燃气供应种类确定合适的燃气。同时应注意,当锅炉房设置于半地下室或者地下室内时,不能采用密度大于空气的燃气作为燃料。

2.燃气调压装置的选择。应选用直接式调压器,根据设计,锅炉启动时需要的燃气流量在瞬时即可达到额定流量。而间接式调压器虽然出口压力较为稳定,但不能满足锅炉瞬时启动的大流量要求。在运行时,由于锅炉燃烧器所需的燃气压力相对较高,一般达0.005MPa―0.03MPa,且每小时流量较大。保证锅炉燃烧器前的燃气压力稳定,对燃烧的工况与安全运行有重要作用。燃气流量的增减受到燃烧器前的压力增减的影响。所以为了减少其他用户负荷的变动造成锅炉燃烧器前的压力波动过大,造成事故,设计时应设置专用调压装置,和民用气分开设置。燃气系统的调压装置宜设置在单独的建筑物内,但也可以设置在有围护的露天场地内。

3.燃气管道设置。对于非常年运行的锅炉房,燃气管道较常采用单母管。而常年不间断运行的锅炉房,由于要保证连续、可靠的供气,宜采用双母管。在采用双母管时,每条母管可以按锅炉房最大计算耗气量的75%考虑。同时,锅炉房内的燃气管道应采用架空设置,因为这样设置有利于泄露的燃气扩散,避免在室内或室内死角处聚集形成爆炸性气体。

三、锅炉房安全防范设置

因为如何完美的设计也不可能保证不出现任何安全事故,所以在出现问题时,锅炉房安全防范设施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锅炉房安全防范设施的设置应注意以下几点:

1.由于发生事故时,第一时间切断气源、电源对事故处理十分关键,所以为了当锅炉房万一出现事故时,能迅速切断气源、电源避免事故扩大,锅炉房应该设置总电闸和总气阀,并且此类装置应该设置在安全和便于操作的地方。

2.供气系统除了设置总阀外,每台锅炉的燃气干管上应设置关闭阀和快速切断阀。在干管上安装快速切断阀是为了防止锅炉在运行中熄火,来不及迅速切断气源而引起锅炉爆炸,而安装关闭阀是为了切断气源和调节流量。同时每个燃烧器前的供气支管上,也应装置手动关闭阀,该阀后再串联装设两个电磁阀。

结语

鉴于目前的能源形势,以及燃气锅炉燃料输送方便,操控性好,计量准确,运营管理工作量小等优势,燃气锅炉在我国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由于锅炉房燃气系统的设计是一个系统的、复杂的工程,在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各方面因素,本文从通风系统、供气系统以及安全防范措施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希望对设计者进行此类设计工作时有所帮助。

这些凄迷的落花不只凄美了离别,还将纳兰对爱人的眷恋、对人生的无奈钩画得鬓角飞扬。纳兰性德与结发之妻卢氏恩爱有加、情笃意切,但婚后仅仅三年,妻子便撒手人寰。 这给了纳兰致命的一击,他把自己的悲、苦、愁都写在词中,这些词作表现的不仅是对妻子的挚爱,也是对自己年少爱情的悼念。此后,纳兰性德的侍妾沈宛迫于外界的压力与他分开,纳兰的爱情屡次失败,不由发出“我是人间惆怅客”的感叹。

2.梨花“冷”

自古以来,文人骚客们关于梨花的文字不仅散发出浓浓墨香。还“冷”气袭人。岑参的诗句“千树万树梨花开”,就把梨花与雪花联系在一起,竭尽张扬其“冷”的特性。在纳兰词的花意象中,梨花也占据了不少的篇幅。这些梨花经常与“夜”、“月”和“冷”字出现在一起,着意描绘心中的那份冷情。如《青衫湿・悼亡》:

青衫湿遍,凭伊慰我,忍便相忘。半月前头扶病,剪刀声、犹共银。忆生来小胆怯空房。到而今独伴梨花影,冷冥冥、尽意凄凉。愿指魂兮识路,教寻梦也回廊。咫尺玉沟斜路,一般消受,蔓草斜阳。判把长眠滴醒,和清泪、搅入椒浆。怕幽泉还为我神伤。道书生薄命宜将息,再休耽、怨粉愁香。料得重圆密誓,难尽寸裂柔肠。

此诗用对比的手法描写了两组画面,一组是“青衫”、“空房”、“病书生”组合成的“现在”,另一组是“剪刀声”、“银”、“密誓”组合成的“过去”,今昔对比,病中人倍感冷清。尤其是“到而今独伴梨花影,冷冥冥、尽意凄凉”一句,用“独”、“冷”、“凄凉”等词渲染“梨花”,将爱人离去后独自一人赏花的孤寂凄凉表现地淋漓尽致。此处的“梨花”哪里只是“梨花”呢,它是爱人拈花微笑的身影,是爱人发间的那股清香,是并肩赏花的温馨之情……独自一人品味往昔,故冷冥冥、尽意凄凉。

3.梅花魂

梅是坚强的、不屈不挠的象征。梅花,在严寒中最先开放,然后才引出烂漫百花散出的芳香,因此梅花受到了诗人们的敬仰与赞颂。“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陈亮《梅花》)、“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咏梅》)都是千古的咏梅名句,诗人借用梅花来表现自身的高尚情操。

纳兰容若也以梅自喻,在言辞中展现了他如梅花般洁白高傲的心魂。请看《眼儿媚・咏梅》:

莫把琼花比澹妆,谁似白霓裳。别样清幽,自然标格,莫近东墙。

冰肌玉骨天分付,兼付与凄凉。可怜遥夜,冷烟和月,疏影横窗。

在这首词中,纳兰通过与琼花的对比突出了梅花的“别样清幽”、“自然标格”、“冰肌玉骨”,也写出了白梅的凄凉、孤寂。纳兰托物言志,借梅花的皎洁凄凉表现自身孤高的格调和凄凉的景况。我们可以透过梅花看到纳兰的灵魂,他有远大的抱负,但一等侍卫的琐碎公务无法实现他的理想,他寄托于物外,钟情于梅花以寄志,独苦酒。

4.芙蓉情

在纳兰所有写芙蓉的诗中,有一首词特别令人难忘,那就是《减字木兰花》:

相逢不语,一朵芙蓉著秋雨。小晕红潮,斜溜鬟心只凤翘。待将低唤,直为凝情恐人见。欲诉幽怀,转过回阑叩玉钗。

它表现的是有情人相遇的心理状态,有人认为这是写容若与其表妹悲剧爱情的。容若与表妹青梅竹马,但表妹被选进宫,一如侯门深似海。容若在国丧皇宫大办道场时买通了进宫诵经的喇嘛,偷混进了宫。本来有多少知心话要说,但他们只能偷偷相望,深情恐人见,于是只能“在回阑轻叩玉钗。回廊九曲,心思九转,千言万语只化作颊上红潮、钗头脆响、眉眼无声”[6]。这首词抓住了人物极其细微的举动和表情变化,含蓄地表达出青年人无法言传的心境,刻画出若即若离、苦乐交织的情景,这正是纳兰性德爱情词“哀感顽艳”的格调。

纳兰性德是生活在“花”中的人,他的悲伤寄托到花魂里后,成就了一首又一首凄美的词,也演绎了自身无尽的悲欢离合,让我们触摸到一个真实的、多情的纳兰性德。而且从以上这些“花”意象的表现手法我们可以触模到他清丽自然的词学审美观及词学表现观。纳兰挣脱了传统词学思想,用他的花意象表现他的人生哀思离愁,在词史上留下了一笔重彩,被喻为“满清第一词人”。

作者简介:

於昕熙,浙江海洋学院人文学院2010届毕业生;翟恒兴,浙江海洋学院人文学院副教授。

注释:

[1]杨玉军.论纳兰性德词中“泪”的意象.沧桑,2007.(6)

[2]在花意象统计中,如“花铃”、“妙莲花(经)”、“莲花漏”等中的“花”不计入内。

[3]朱晓慧.诗学视野中的宋词意象.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74

[4]刘峰杰.张爱玲的意象世界.宁夏:宁夏人民出版社,200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