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刘邦项羽简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刘邦项羽简介范文1
当然啦,并不是说《王的盛宴》不好,与今天要介绍的三部楚汉电视剧相比,我们可以发现,人家陆川到底还是在一个严肃的框架里重构历史。打个比方,我们很多人都涂过历史课本里的人物画像(好了,别不承认了),有的喜欢给太监加两撇胡子,有的喜欢把孔夫子画成龙王二太子,而总有些极品会把好端端的人画成眼睛超大裙子超短的日本萝莉……我的意思是,陆川不过是把吟着“大风起兮云飞扬”的伟岸版汉高祖涂抹成了猥琐的小丑,可毕竟认得出来,而《王的女人》、《楚汉争雄》的涂抹就有点任性,尤其是前者……在这些人里面就高希希要做三好学生,他既不像叛逆的陆川,也不像调皮的于正,他只是默默地为楚汉人物加持了武器光环,看起来老师很喜欢这样的好学生,这不,他接下来就要开始拍电视剧《》了。
现在,似乎人人都在引用克罗齐的名言,“所有的历史都是当代史”,而由于电视传媒对受众潜移默化的教化功能,历史电视剧的创作思路,历来受到有关部门的紧密关照。但有的时候我也在想,这一切是不是被过度解读了?就好像在中学历史课上的胡乱涂抹,出发点可能只是因为无聊,找点事做。而编导们的创作,不管事后接受采访怎么说,他们的原点,也不过是在日益标准化、受众细分化的电视剧生产体系内,挣些钱而已。
楚汉传奇
暴力、场面,把感官做到极致
作为一个挑剔的、刻薄的、力求完美的处女座,我在看完《楚汉传奇》超长版片花后,也开始相信这部剧可能真的是花了2亿多拍出来的“史上最贵国产剧”。我们知道,在影视圈,投资额这个东西就好像泡泡糖——吹出来的。但是,高希希的竞争对手在私下里嘲讽《楚汉传奇》,竟然也是羡慕嫉妒恨、吃不到葡萄就嫌酸地吐槽它的庞大投资:“哼!花钱如流水,听说博纳后来都不肯往里投钱了!”
关于这部剧还有很多“听说”,比如编剧之一的汪海林就听说,广电审片组的老同志看了《楚汉传奇》,对大场面“惊呆了”。毫无疑问,高希希对中国电视剧的最大贡献就是,升级了业内对电视剧大场面的定义。跟这部剧的战斗相比,以前古装电视剧里的大场面那就是在过家家,甚至高希希上一部大片《三国》也像过家家。怎么说呢,在很久很久以前,也就是上周吧,我快进着观看了芒果台的一个古装剧,战斗就是随随便便拖几十个群众演员分为两组,心不在焉地挥着大刀片子碰来碰去,然后给主将一个“杀啊”的特写镜头,如果在找几匹马绕圈子掀起点尘土,已经很对得起观众了。关键是,你妹的,这个镜头是可以反复使用的!
当然,电影圈的情况要好一点,毕竟钱多嘛。吴宇森拍《赤壁》,还分了上下,但真打起来的时候,本质上仍然是大规模的械斗,请注意械斗和战斗是有差别的,《赤壁》连关公都是下马步战,骑兵无马,那还叫骑兵吗?后来高希希拍《三国》,还嘲笑了这一点。但其实,《三国》的马战也没好哪里去,打法很武侠,甚至有点漫画风,比如关公温酒斩华雄,华雄飞天上去了,喂喂,还能更假一点么。相比而言,《楚汉》打得就很写实——写实是含蓄的说法,其实我想说的是,很暴力,很重口味,真的有点像《斯巴达300》,虽然没有那么极致,一定要361度无死角视觉,但是割掉头颅,鲜血咕噜咕噜往外涌,长枪刺穿身体,镜头缓缓而过,还有两个黑压压的方阵对撞在一起时的铿锵声,仍然能让脏话脱口而出,当然,这个“靠”,和得知吕雉项羽滚床单时的那个“靠”(源自《楚汉争雄》,下篇再提),在感情上并不相同。那一个“靠”,还包含了惊讶、意外,而这一个,则纯粹出于对热血画面的肾上腺素反应。
当然,片花啦,样片啦,都是剧组千挑万选出来的精华,冗长的80集,如果都按这个场面拍,估计以后投资人见到高希希都要绕着走。但事实是,他们没有,他们追着高希希投资拍完了历史剧《赵匡胤》——如果从生意的层面分析,于正混得更是风生水起,古装偶像一部接一部,这只能说明,不管这些大导演大编剧把历史涂成圣斗士星矢也好,涂成美少女战士也罢,存在即合理。
画外音
毫无疑问,该剧是2012下半年平庸甚至有点惨淡的电视剧市场里,最耀眼的明星了,而陈道明的出演显然又为该剧增加了不少期待值。是的,至少我已经受够了几个月里连续的婆婆媳妇和小三。而对整个行业,该剧的意义在于首先升级了大场面的观感,不管怎么说,这是一种进步;其次,这种超高成本电视剧的出现和良好销售,将对资本市场和终端市场两方面形成刺激;最后,该剧进一步证明了“重大题材”这块蛋糕,已经不再由国家独享了,这对于整个中国的民营经济,都是一个小小的好消息。
王的女人
把历史拍成了狗血韩剧
作为一部负责任的偶像剧,《王的女人》很本分地讲了一个四角恋爱的狗血故事。但作为一部不负责任的历史题材电视剧,《王的女人》让广电总局捉急得要求把项羽刘邦统统换成了架空的名字,以至于现在播出时,项羽成了“云狂”(这个名字有没有让你虎躯一震),吕雉成了“乐儿”,刘邦成了“海天”(海天酱油真的没有植入吗),虞姬成了“妙戈”,那个下场很惨的戚夫人则叫做“喜冰”——真是喜洋洋。
项羽和吕雉发生了
坦白讲,广电总局那么多奇奇怪怪的通知、规定、要求里,很少有这么顺天应人的,因为《王的女人》早期宣传的时候,人物简介赫然写着:吕雉——汉朝开国皇后,项羽终生挚爱之人。真的,你没有看错,是项羽,不是刘邦。
啊,顿时不知道怎么写下去了。
我知道,偶像剧这个圈子越来越难混了,一来吧脸就这么几张,好不容易出个杨幂冯绍峰,人哗啦—下去混电影圈了,二来随着网速越来越快,韩剧的下载速度达到了每集10分钟,于是那些曾经让人感天动地的桥段现在已经烂大街,面对不断提升的观众口味,偶像剧编剧的自我修养一直是: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但是,但是,想到吕后和项羽滚床单,于正还真是挺不容易的。因为要知道,以恨不得老公天天威尔刚的前琼瑶时代最鸡婆的女文学家李清照,在看到惊心动魄又浪漫得悲伤逆流成河的楚汉故事以后,也感到一股英雄气从丹田升起,于是丢掉了她的唧唧歪歪,写下了“生当为人杰,死亦为鬼雄”的豪放诗句。但是,于老师义无反顾地想到了:让项羽和吕雉滚一下床单会不会很戏剧冲突呢?
于老师,你牛。
《宫》火起来的时候,我采访过于老师,应该说,那个时候的于老师对主流舆论还是心有戚戚焉,尤其是后来确实有社会新闻出来,说某地初中女生自杀,留下遗言说想穿越到清朝跟皇上谈恋爱,坐实了老学究们的担心。总之于老师当时刚从幕后走到台前,这些批评看来还是令他挺委屈的,他解释说出了严重的历史错误也不能全赖他,他以前看二月河老师写康雍乾,也犯了很多很基本的史实错误啊,那么二月河的历史正剧尚且如此,大家何必苛责呢?当时就想说,主流舆论也从来没觉得二月河写的是历史正剧啊好不好!
那就彻底偶像吧
当然,这样的问题,如今早已不会对这位偶像剧作者产生困惑了。既然选择了历史,就不能让那些研究历史给了。何况这样的涂抹,也不是于老师发明的,随便举个例子——北宋末年农民聚众闹事,施耐庵写出来是武侠+奇幻,后来崇祯皇帝却觉得这书鼓动人造反,良心大大的坏;可是在老百姓看来,这故事最好看的版本,肯定是《金瓶梅》里西门庆和潘金莲啪啪啪嘛……换一个文雅的说法,以前我把历史书上的魏征谏唐太宗涂成奥特曼打小怪兽,同桌还笑得挺开心,但千万不能让老师看到,对吧。
所以,不管男主角叫做项羽还是云狂,对这部剧的主要受众,都不会有任何影响。而如果刘邦不叫海天,而是改叫李锦记或者山西老抽酱油王,这部剧也能够成立。因为《王的女人》其实讲了这么一个故事:玛丽苏女一号吕雉和心计女女二号虞姬同时爱上了高帅富男一号项羽,心机女斗垮玛丽苏,穷屌丝男二号刘邦乘虚而入,然后上演屌丝逆袭。矮玛,这难道不是韩剧入门指南提供的标准结局之一咩?
对于这样一部硬要把海报设计得很像《斯巴达300》的纯古装偶像剧,我们的期待也只能是:男主角漂亮一点,再漂亮一点;场面赏心悦目一点,颜色对比度高—点;服化道谢谢不要停留在动物园批发市场和美特斯邦威水平;如果一定要把巍峨严肃的秦汉宫殿拍成五颜六色的御花园,那也要麻烦女主角的颜不要辜负了横店的花花草草。
心平气和地讲,明道陈乔恩袁珊珊罗晋虽然比不上杨幂冯绍峰(看来还是要得罪人),但是要感谢芒果台自制的大量偶像剧提高了我们的宽容度,让我们对明道出演的奶油版项羽,也能说一声“好吧,那就这样吧”(不过还是要吐槽他扛的那个所谓的大鼎,一看就是泡沫塑料做的,目测中学体育长年不及格的我也能扛得面不改色)。但是——话又说回来,虽然《王的女人》作为偶像剧尚能中规中矩,但得知项羽和吕雉滚了床单,我想在初中历史课上没睡着的观众,尤其是男性,第一反应还是吐出那个铿锵有力的音节——
靠!
画外音
哎呦,该剧在豆瓣上的评分低到难以置信的2.5,可能是因为大多数人对项羽和吕雉滚床单强烈不满,其实从偶像剧的角度看,除了演员的颜值得商榷,服化道也算中上了。尽管改了主角姓名,但大致是秦汉风格的服化道,以及楚汉的基本人物设定,还是能看出原来刘项的痕迹,而这些蛛丝马迹与脑袋里原有的历史经验碰撞,多少还是有点别扭。大概只有完全抛掉历史经验,或者演员的狂热粉丝,才会像追普通偶像剧那样追这部剧吧,比如该剧的贴吧里,就充斥了“明道好帅呀”这样的评论。
楚汉争雄
评书、武侠、黑社会,一锅乱炖
自从房价油价齐上涨,北京的哥就好像集体大姨妈不调,再没给过乘客好脸色,他们的兴趣迅速从跟你畅聊天下大势,转为一扭FM开关,把单田芳的说书调得老大。因为这个原因,当我发现《楚汉争雄》的监制竟然是单田芳,就本能地怨气上头,毫无好感。但是实际上单大师还是很能捕捉到劳动人民的G点,不然北京的哥为什么这么爱他呢?
“演义”风格
比如这部《楚汉争雄》,就很好地体现了单大师的审美趣味。楚汉这段荡气回肠的历史该怎么开头?普通开头,可以想见,是一个战马奔腾的战争场面,比如早前由胡军演的楚汉电视剧;文艺开头,就像陆川,用晚年刘邦的噩梦作为故事的开始;而《楚汉争雄》的开头让人说什么好呢,这显然是继普通和文艺之后的第三类(好吧,是某铅笔型号)开头——
妇女(轻佻地):“三哥(刘邦),我家鸡不见了。”
刘邦(同样轻佻地):“哎哟你家鸡不见了。”
妇女:“是啊鸭也不见了。”
刘邦:“啊那你家猪有没有不见呢?猪也不见了那就严重啦。(旁边樊哙出现,找刘邦喝酒)那你先回家,我再找你哦。”
看到这个既不普通、也不文艺的开头,我毫不犹豫地点击了屏幕右上方的大叉,后来想到要写稿子,只好重新打开,在放广告的那几十秒里,我脑袋里盘旋着说书大师们的绝活:“当”一拍惊堂木:“汝乃何人!有何冤情?速速招来!”下一秒就换成一个尖细的声调:“大人!小女子blabla……”喂喂喂,再好,也要分场合吧,作为一部电视剧的开头,这到底是要闹哪样?
老百姓,尤其是北方的,基本上都听过单大师的《隋唐演义》和《白眉大侠》,这部《楚汉争雄》,虽然在湖南地面播了几集就惨遭腰斩(有句说句,电视台也太不厚道),但从已播出的这几集来看,已经露出了演义+武侠的苗头。武侠元素是,喏,开头用很大篇幅讲述了项羽那把宝剑的来历,强调了彰显他英烈后代身份的“英雄令”,又拍了项羽驯服乌骓马的段落,最重要的是和妹子调了情——如果再解释一下项羽一身武功的来历,我大概就要怀疑自己是不是点开了《倚夫屠龙记》。至于演义就是三分真七分假,电视剧开头虚构了刘邦和项羽很早就称兄道弟,虚构了项羽和张良同时间试图暗杀秦皇,虚构了刘邦和吕雉胆敢在赵高面前……演义本身也没有错,甚至于正天马行空的改编,也就当那是发生在二次元空间的算了,怕就怕打着历史的幌子却开始胡天野地说书——果然,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出现了,上来项羽就演了一出好汉不吃眼前亏,后来又为刺秦不成、连累无辜而感到非常愧疚。是,这些都是普通人的反应,但项羽显然不是那种会好汉不吃眼前亏的怂人啊,要是他好汉不吃眼前亏,后来还用得着玩乌江自刎这种行为艺术吗?还有,项羽张狂得看见秦始皇就说要“取而代之”,后来活埋20万秦军,火烧阿房,似乎也没见他动过恻隐之心啊。
出戏点若干
说书人的另一大特点,是为了要让他们的段子吸引路人甲乙丙丁,总要加入很多的“但是”,嗯,但是呢,为了突出转折那一刹那的精彩,逻辑往往就被牺牲掉了,就好像眼看诸葛亮要烧死司马懿了,老天下场雨:宋江被抓了要给梁山报信,故事编不下去,没办法只能把戴宗写成日行800里的汗血宝马。而在《楚汉争雄》里,赵高带领一大帮凶巴巴的秦军要杀刘邦,刘邦是怎么逃的呢,原来是萧何一边大喊“抓住刘邦别让他跑了”一边给刘邦使眼色要他快逃,然后……然后刘邦就在赵高眼皮底下笃定地开溜了,而萧何拙劣的演技竟然没有被识破……我只能善意地猜测,编导其实真的是为了突出赵高的无能才这样写的……
不过,以上所述,都不是《楚汉争雄》的主要槽点,这部剧最大的特色兼唯一的亮点,毫无疑问属于饰演刘邦的董秋生老师。前年黄老师曾经在李仁港的《鸿门宴》里客串了一把范增,大概在那时做了不少功课,于是把流氓出身的刘邦演得惟妙惟肖,由于黄老师从前演的黑帮片太多太出色,他的国语配音又是十几年如一日的熟悉,以至于每次刘邦衔着根草,和他那帮沛县老哥们在一起的时候,我总是感觉他叼的其实是三五牌香烟,然后自动脑补出黑社会开堂会的镜头——
刘邦说:“县衙里的官都是我朋友,沛县没人敢动我!”——“边个唔知我铜锣湾渣fit人刘三哥啊,警队周sir都系我老友嘅!”
刘邦说:“别来这套,我说你是项羽就就是,我就是敲诈你怎么样?”——“我同乃讲,香港系一个法治社会,除左铜锣湾我刘三底盘啊。”
刘邦说:“我是没本事,但我兄弟有。”——“阿婴,深水埗的租点解仲未收番来啊?阿哙,荃湾以后就系乃个喇。仲有你啊老萧,唔使我话乃迂腐,出来low迟早都要还嘛,做人最紧要开心!”
刘邦项羽简介范文2
一、何为朝代
朝代与政权是两个性质,一个政权是否能被称之为朝代,应该以国土面积的大小来判别。譬如说,与宋朝先后对峙的辽、金两个政权,国土面积并不小于宋朝,便可称之为朝代。与宋对峙的西夏与大理两政权,因国土面积狭小,就不能称之为朝代。
中国历史上的朝代,即可以是一个政权的独称,也可以是多个政权的统称。汉朝、唐朝、宋朝,这就是一个政权的独称。譬如说“南北朝”(公元420年――589年),就是对宋、齐、梁、陈、北魏、西魏、东魏、北齐、北周政权的统称。譬如说,从唐朝灭亡,到宋朝建立中间的53年所出现过的五个朝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就统称为“五代”。
要说起中国的朝代,就不能不提到一首脍炙人口的《朝代顺序歌》。
二、对《朝代顺序歌》的梳理
几乎每一部字典的尾页,都附有一首《朝代顺序歌》。这首《朝代顺序歌》的原文如下:
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两晋前后延。
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短短十句五十个字的《朝代顺序歌》里,有两处值得商榷的地方。有一处为重复,还有一处为错误。
第二句“东周分两段”与第三句“春秋和战国”为重复之处。因为东周就已经包括春秋和战国了。从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是为东周时代的开始,也是春秋时代的开始。到公元前403年,晋国被韩、赵、魏三家划分,是为春秋时代的结束,战国时代的开始。东周结束在公元前256年,而距离战国时代的结束,只剩35年了。所以,二、三两句为重复。虽然是重复,但不能说是错误。可以把第二句做为独称,第三句做为统称。
第五句“三分魏蜀吴”则是完全的错误。因为刘备建立的政权并不叫“蜀”,而是叫“汉”。三国中的“汉”政权从始至终也未称之过“蜀”。因为在四川蜀地称之为“蜀汉”与后来满族人建立的清朝称之为“满清”的含义是一样的,都是一种贬称。
值得说明的是,《朝代顺序歌》里并没有涵盖中国所有的朝代。两汉之间的新朝,与宋朝先后对峙的辽、金两朝,便没有涵盖其中。
三、对朝代起止时间疏理
(一)西汉开始时间
对于刘邦所建立的西汉王朝开始时间,有的字典上写是公元前206年,也有字典上写是公元前202年。而笔者认为,西汉王朝的真正开始时间应是公元前202年,依据如下:
接替秦王朝的是西汉王朝,但是秦朝在公元前206年被,西汉王朝并没有马上建立。而是又一次出现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分裂状态。自称为西楚霸王的项羽分封十八路诸侯,而此时的刘邦只是项羽所分封十八路诸侯里的一路诸侯而已。
再者,当时刘邦称汉王,并没有称帝立国,又怎能算是西汉王朝的开始呢?所以,公元前202年项羽兵败垓下,乌江自刎,刘邦正式称帝建立汉王朝,西汉王朝才是真正的开始。
(二)宋朝灭亡时间
宋朝分为北宋和南宋。北宋和南宋的分界是在公元1127年发生的“靖康之变”,徽钦二帝被掳北上,是为北宋王朝的灭亡。随后宋徽宗九子康王赵构称帝,是为南宋王朝的开始。这里要谈谈南宋王朝的灭亡时间应该确定在哪一年?
当今的历史书上以及字典后面的“我国历史朝代公元对照简表”,都把南宋的灭亡时间确定在1279年。因为这一年南宋抗元名臣陆秀夫抱着8岁的小皇帝赵在崖山跳海了。但是我认为宋朝的灭亡并不能划在1279年,而是要往前推三年,也就是公元1276年。
因为在这一年的二月,元军攻占南宋都城临安,宋恭帝退位。皇帝、太后、群臣在一次被俘北上。至此,两宋王朝正式结束了。
但是,南宋遗臣不甘心亡国,当年五月在福州拥立恭帝之弟9岁的赵被拥立为皇帝。十一月,元军攻陷福州,小朝廷被迫出海,随后又辗转泉州、潮州、惠州等地,最终小皇帝赵在流亡的途中受到惊吓而死,年仅11岁。7岁的赵又被拥立为帝,最后逃至崖山时,宋军大败,小朝廷再也无处可逃了,大臣陆秀夫只有抱着赵跳海自杀,这个流亡的政权算是彻底结束了。
综合以上所述,从1276年开始,南宋朝廷没有固定之处,而是四处逃窜。所以,一个流亡政权,不能称之为朝代。把南宋灭亡定在1279年,则是错误的。
(三)清朝开始时间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朝代,努尔哈赤于公元1616年建国,定国号为金,史称后金。努尔哈赤去世10年后,皇太极于公元1636年改国号为大清。到顺治元年,公元1644年清军入主中原。那么,清朝开始时间到底应该从哪一年算起?
太祖努尔哈赤建国之时,国土只有今年的辽宁新宾、吉林一带。到努尔哈赤去世之时,后金国土面积只不过增加到了辽阳、沈阳地区。没有占领中原地带,关外地带也没有被完全占领。皇太极在位十七年,只不过把今天的锦州地区占领,还是没有完全占领关外。所以,清朝在努尔哈赤、皇太极二帝时期,只不过是一个政权,不能被称之为朝代。而此时的大明王朝,仍然在统治中原地带。
顺治元年,公元1644年,闯王李自成攻陷了北京城,明朝崇祯皇帝上吊自杀,立国276年的明王朝结束。随后清军在山海关大战中,击败了李自成的大顺军,入主了中原,开始了正式对中原地区的统治。
所以,说清朝建立在1616年不可以,说清政权建立在1616年则可以。至1912年2月12日,宣统皇帝溥仪退位,清朝共统治中原大地268年。
中华上下五千年,经历了无数次的改朝换代。而每一次改朝换代,都是以流血牺牲换来的。所以,历史是残酷的,而我们更要珍惜当下的生活。
刘邦项羽简介范文3
【关键词】课堂;激趣情感体验;主体意识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新课改如一股洪流,滚滚如潮。面对着轰轰烈烈的新课程改革,如何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成了搞好语文新课改的一个关键点和切入点。对此,我谈一点肤浅的体会。
一、重视情感熏陶,培养情感体验
语文学科的特点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需要利用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情感熏陶。语文教学的真谛就是要真正体现语文课堂的人文色彩,使语文课堂高质高效。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把重视情感熏陶,培养情感体验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组织教学活动。在组织教学必修4第三单元第九课《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一课时,讲新课之前我就给同学们提出这样两个问题:“在你心中父母是怎样的形象?”“父母给你的爱和别人给你的爱是否有不一样的地方?”不同的学生因家庭背景和性格的不同,答案可能不尽相同。这时我适时点拨:“父母对我们的爱是全世界最无私最伟大的情感,这种情感也是人类最普遍的一种情感,他们为你们呕心沥血,全天下所有的父母一概如此。”通过这一层次的铺垫,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生活中最积极最美好的情感因素,在轻松而热烈的气氛中就完成了新课的导入。
有学生在作文中写道:“一望无垠的碧绿的田野上,一道佝偻的身影艰难的挪动着前行,每一个动作,我都是那么熟悉。我的眼睛霎时模糊了。我丢下书包,不顾一切地向妈妈奔去。风在耳边响,但我心中只有母亲,只有那道模糊而高大的身影。”
二、培养主体意识,激发参与兴趣
教学方法不断地推陈出新,才能给语文这块芳香馥郁的园地不断地注入源头活水,才能为语文课堂这个充满乐趣的阵地提供源源不断的外力支持。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增强学生的求知欲,点燃学生参与语文学习的热情。我想,转变教学思路,变换教学方式,活化教学手段,拓展教学空间,语文课一定会得到学生的认可和喜欢。
《雷雨》一文是高中教材中同学们喜闻乐见的篇目之一,传统的讲授方法大多采用一课一讲的方式,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甚至将学生原有对课文的一点点兴趣予以抹杀,讲有时还不如不讲。因此,我在讲授这一课时,考虑更多的是通过什么样的手段和采用什么样的方式能够调动起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怎样让学生们真正自己动起来。于是在设计本课教学思路时,我这样安排教学结构。课前印发阅读材料《周朴园人物形象之我见》、《周朴园对鲁侍萍真的毫无感情吗?》等。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质疑解惑,然后让学生在课下分角色排练《雷雨》片段,老师课后适当给予指导。利用课堂让话剧小组课堂展演,同学们评说分析。这样的设计对教材进行再创造和再处理,形式活泼,改变了传统教法的陈腐、死板和老套,激发了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使学生会学、乐学、活学,教师教的轻松,学生学的愉快,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学生的自我意识得到尊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得到保证,学生的思维就会得到放飞,学生的潜力就会得到挖掘。作为教师,更新理念是前提,钻研教材是保障,而更新教法则是媒介。
三、引导提问质疑,唤醒创造思维
语文教学,应该是培养学生大胆质疑、小心求证的主阵地。应该不断地唤醒和挖掘孩子与生俱来蕴藏着的探索的冲动和欲望,培养他们敢于质疑的个性。因此,教师在问题设计上要以锻炼学生思维习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为宗旨,引导学生因惑质疑。
在教学《鸿门宴》一课时,在引导同学们分析了刘、项的形象后,我给同学们设计了这样的一个问题,“假如刘邦不谢罪于鸿门,结局会怎样?项羽若在鸿门宴上杀了刘邦,结局又会如何?”这是一个具有假设性质的问题,其目的在于通过提问质疑,锻炼同学们的想象和推理能力,引起学生的价值判断和理性思考,推想可能的历史走向。这也是一道开放性很强的题目,学生设想的结局可能是千奇百怪的,但同学们只要能自圆其说,合乎一定的逻辑事理就可以。通过这样的问题设置,学生们在对课文内容把握的前提下,可以更进一步的体会刘邦、项羽的不同性格以及性格决定命运这一客观事实,让学生学会多角度进行思维,有助于克服学生思维的狭隘性,有助于唤醒学生创造性思维。
刘邦项羽简介范文4
十月,一场大风袭来,受孕的长城显得臃肿我闻到来自草原的酒香,亦或是长安的花香三千宫女正在为君主起舞,流光翻转,小山河
我抛掉酒壶,浩荡北国,我是五万里野花的帝王
仰天长啸,吐出一道不世的彩虹
我的孤独,超过了周围山峦的高度
在这样的黄昏,谁都可以是项羽和刘邦
用疾鸟的翅膀,书写旌旗所到处的辉煌
关下的折戟断戈,还在想着复辟一片自己的夕阳
鼓角声里,浊泪黯然,谁是谁的主宰者?这么多年,我所追寻的,只是一份心情的辽阔
一个理想主义者的行囊里,装的是半块月亮没有一棵青草能够举起思想,在这惆怅的关山上
我踩下的脚印,叫做伤痕,才能被永久收藏
雨中华严寺
雨珠像念珠,在佛的手心里跳跃,隐匿
一些纯粹的修辞站立起来,没有打伞,为了沐浴
和虔诚者相比,我只是一块清醒的木头
他们祷告,我也祷告,但更像一种列席
无语。无语。我的寂寥比钟声更蜿蜒崎岖
开与不开是花苞的事情,我可以等待,也可离去
一个人的寺院,比空阔本身包含更多的意义鼓声三通,谁的本相可以端坐在香火之上
我正凝神,一只鸟疾飞而过,露出破绽
弥补只是一种徒然的必要,我心自身,向内向下
原野:我的绝句
黄色的小野花像摔碎的星光
毫无章法地用舌尖热爱着过错
那些蓝色的花更像溪水拉响的风琴
紫色的是蜜蜂携带的书包
红色的可能是蝴蝶遗失的雨伞
它们的对话被昆虫来回搬运
在这古战场上,我的眼睛是心
我的心是倾听的耳朵
我懂得它们的语言,却不认识字
作为一个拿着刀剑的粗人,写不出自己的姓名,也不是一件丢人的事情
我很仔细地爱了,感受了古塬的真情
我是这片原野的忠实记录者
以后,我的口述将被史册反复引用
它的价值是,做为一个千年前的士兵
目不识丁,他是怎样成为史上的口语诗人
北风,挟持着星辰
一羽响箭艺术地划破鲜卑的天空大军倒映在苍穹的影子叫黑云
对峙,比的是谁更有狼性
法则从来只定输赢,鲜血涂满了黎明
只因身后是故土,我们必须倒向前头
手里攥着星光,它能照见回家的路程
枯草在北风来临之前选择入定
虚幻皆是可能,那些流水也选择遁入空门
被狼牙啃过的残月,哆嗦着滑向大帐的侧面长夜秉烛,一册兵书覆盖了半壁国土
而辕门处,露水淋湿了号鼓
巡夜的卫队,从晨雾中徐徐走来
塞外:诵经的花草
我从一粒露珠里能体会佛的悲悯
安详的闪电被系在草身的腰间
整个盛夏,原野从楞严经里转身
花为摆脱花的烦恼,随流水持咒守戒
我是一个俗人,在边墙上总忽略
内心的审慎,直到星光在我控弦的手背
开出七色的花瓣,直到夜风将宏大的咏诵
化为慈雨,一下一下敲打我的铁戟
一个从来都背对自己的人
他会用一生来丢弃心中的国度
那些沉默掩盖了倾斜的天堂
花篮被打翻,还以为是蝴蝶的事情
无边的花海草洋,我是奴仆,也是王
其实在悲悯的照临下,我已是尘土
有形与无形,都是幻化的内心
一座菩提的湖,一个修行者照见了前世的倒影
落日:思乡的鹤顶红
站在溪边看,落日更像是腮红
黄鹂婉转,蝴蝶打翻了春天的花瓶
烟雨迷蒙,桃花映着邻家的茅舍
而我吹笛,那边旋有箫声附应
而今朔风是最好的教书先生
我苦吟的绝句,竟抵得上岁月半生
这身戎装注定了我望断的归程
只想能把捎回的骨头埋在芍药的山中有时,爱是一种沾了蜜的毒
有时,却是一种沾了毒的蜜
我不知边城上的夕阳,是不是水乡边的那一枚,只是这里的光晕容易让人大醉我仔细地将落日别在我的衣襟上
这是我百战归来唯一的证明
作家简介:王文海,1972年生,现居山西朔州。兼任朔州市作家协会主席。
刘邦项羽简介范文5
摘 要:本论文对《乐游大河南》英译文本中采用的修辞偏离操作进行定量统计,分析添加、抑减、替换、换位四种操作手段的使用是否顺应目标语读者的文化规约,以期为旅游文本的英译提出建议。
关键词:顺应;定量;修辞偏离操作
1.研究背景
旅游文本是吸引游客的宣传手段,同时也承担着传播本土文化的使命。而如何顺应外国游客的语言和文化规约,提高旅游译本的可接受性,是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乐游大河南》是全面介绍河南各旅游景点的著作,本文从语用学和修辞学的角度对其进行分析,针对主要问题提出建议。
2.研究方法
书中介绍了河南省内19个主要城市,226个旅游景点。本文抽选6篇代表性文章进行量化统计:黄河、嵩山、云台山、白马寺、大相国寺、少林寺。
3.定量分析
本文主要统计修辞偏离操作的四种手段的使用次数,分析其运用是否顺应了外国游客心理。量化统计结果如下图表所示:
图表说明,6篇景区的英译中换位和替换操作的运用好于添加和抑减操作的使用。
3.1添加
添加操作属于实体量的偏离,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1)通过添加提高句子的完整性。译文恰添加代词it,its,you等词补充了句子的完整性。
(2)增添文化词的内涵意义。中国朝代更迭,但外国游客不熟悉中国王侯将相和朝代年份,应通过添加介绍性信息或标注具体年代以帮助其理解。但译文在此方面欠缺,如对刘邦、项羽、武帝等历史人物,秦汉唐明清等朝代没有添加补充性信息。
3.2抑减
抑减指减去多余信息,避免重复或冗余的信息。对抑减操作的使用情况如下:
(1)译文中对大量冗余信息恰当的采用了抑减操作,如将“浮天阁、极目阁、开襟亭、畅怀亭、依山亭、牡丹亭、等亭台楼阁”译为“many temples and pavilions…”中国亭台楼阁多被赋予高雅唯美的名字,但若翻译为英文,外国读者可能会不知所云,故省去不译,句子数量减少但不影响读者理解。
(2)抑减不等于随意删减,信息承载量大的内容不能采用抑减操作,但译文中存在着随意删减。如“岳山寺是俯瞰黄河的最佳处”一句交代了观景的位置,但译文中将其删去未译。
(3)由于中英文语言形式和文化背景的差异,汉语中丰富的诗词典故很难翻译成英文,对待此类情况,可采取回避不译的策略。但译本中未删减诗词典故,如将的“峰回铁马响云间,一柱高标绝陟攀,舍利光含秋色里,岭欲压嵩岳”翻译为“The wind blows the horse -bells to resound.The pillar is too sleep and tall to mount.Buddhas holy light shines in autumn.So lofty as to overwhelm the Song Mountains.”此翻译虽传达了诗的大意,却丢失了诗的意境美,且所含旅游信息量甚少,应省去不译。
3.3换位
换位,是位置或顺序关系的变换。由于中英文句法结构的差异,翻译时应采用换位操作,以符合外国游客的语言使用习惯。汉语多后重心,由事实到结论,而英语多前重心,判断和结论在前,事实或描写在后。如“雄浑壮美的大河风光,源远流长的文化景观,以及地上‘悬河’的起点、黄土高原的终点等一系列独特的地理特征……”译文调整为“a series of distinctive geographic landscapes such as views of river,cultural landscape,the starting point of ‘ Suspending River’ on the land,the end of Loess Plateau…”中文用“一系列独特的地理特征”将所有景点进行归纳,英文则要把“a series of distinctive geographic landscapes such as…”放在句首才符合英语语言习惯。
3.4替换
替换操作在译文中体现为利用代词或不定代词替换前指,以避免重复。中文习惯重复,而英文忌讳重复。如“经过近20年的建设,景区现有面积17平方公里”翻译为“Through about 20 years’ construction,presently it covers 17 square kilometers.”译文将上文提到过的“景区”用代词it替换,避免了重复。
4.启示
通过定量分析可知,英译文本在单词和句子层面,通过添加代词保持句子完整性,通过抑减减少冗余信息,通过换位迎合英文语言习惯,通过替换避免词汇重复。但是对中国文化色彩浓厚的历史人物、朝代未使用添加操作提供补充性信息,对诗词、典故未使用抑减操作,增添了外国游客的阅读负担。可见译者对汉英语言层面的转换到位,但对两种文化的了解和互译仍有欠缺。旅游译本的质量不仅体现在语法结构和遣词造句层面上,更体现在文化层面上,只有顺应游客的接受心理,才能吸引更多的游客。(作者单位:郑州大学)
注:此成果为郑州大学研究生院2012-2013年科研项目。
参考文献
[1] 陈刚,《旅游翻译与涉外导游》[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2004.6.
[2] 从莱庭,徐鲁亚,《西方修辞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4] 何自然,冉永平,《新编语用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9.
[5] 李云清,《乐游大河南》[M],长沙:湖南地图出版社,2002,11.
刘邦项羽简介范文6
【关键词】日本历史小说;中国历史题材;文化回溯;文化利用
1939年8月26日,日本小说家吉川英治的《三国志》在《中外商业新报》上开始连载,开了描摹中国的现代日本历史小说兴起的先河。从上个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日本涌现出一批历史小说家,他们一个共同的特点是都同时写作中国历史题材小说,比如井上靖的《苍狼》、《敦煌》,司马辽太郎的《汉风楚雨》、《项羽与刘邦》,宫城谷昌光《乱世奇才:伊尹传奇》、《管仲》、《春秋霸主:重耳恩仇记》、《介子推》等,这些作品形成了日本历史小说家著名的传统——左手写日本,右手写中国。
众所周知,中日历史文化同根同源,中国的古典千年来都被日本人视作自身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即使是在大力倡导“脱亚入欧”的明治时代,汉文化也绝不是日本社会中纯粹的“异国文化”,在日本的人文领域,中国历史文化很多时候是作为日本文化的源头出现的,许多日本历史小说家在创作关于中国、尤其是以中国为背景的小说时,实际上是在寻找一种精神上的故乡。正如宫城谷昌光所说:“阅读古代中国的史料,很有意义。我想,探寻一个词在中国的原意,岂不就是探求日本人思考的源流吗?”
但是,这种文化之旅所要达成的回溯,其终点并不在中国历史文化,日本人所谓的精神上的故乡,与历史上的中国已经有了区别,中国的形象和意义在这些作者和他们的读者中间已经产生了流变,通过日本历史小说回溯中国和汉文化,更像是一场没有来处的归途,最后回归的目的地是一个异质性空间,既不在中国,也不在日本。而是落在了一个存在于当代日本人心中的精神世界,这也正是取材于中国的历史小说在当代日本如此繁盛的原因。
越过悠远浩瀚的历史,在日本历史小说家的笔下,他们回溯的中国其形象和承载有着显著的特点。
一、虚幻的时空
日本的评论家草森绅一曾说到自己年幼时读吉川英治的《三国志》,觉得太有意思了,“究竟是什么规模呢?我想简而言之就是空间。所谓规模宏大,也就是空间壮阔……如果空间不壮阔,不管构思怎样宏伟,也不能给人宏大规模的感觉。”
可见,中国大陆在日本小说作家与读者的心中,是一片几乎渴望的土地,而历史小说中古代的中国,正是描绘了他们心中这一片无人够得着的茫漠空间,给了他们极其丰富的联想和心理感受。
以从“天空俯瞰大时代动态”特质闻名的小说家司马辽太郎,这样写作《项羽与刘邦》里秦始皇巡幸的场面:“西边,始皇帝最远到达过位于偏远的陇西;东部,则巡视了黄河流域的主要城池,甚至到达山东半岛的之罘山(现在的芝罘),在那里第一次见到大海;又南登琅邪台,返回途中经过内陆的彭城;然后南下遥远的扬子江畔,足迹踏遍那里的要冲之地。”
这样宏大壮阔的场面,作为岛国的日本是没有的,因此善于写作大场面的司马辽太郎选择了中国历史作为他小说的题材。因为只有在这片大江南北、长城内外的辽阔土地上,英雄才能上演他们与命运搏斗的动人心魄的故事。这片广袤的大地时而风起云涌,时而浩瀚清幽,富于传奇色彩。而所有这些特质中,都不可避免的氤氲上了一层历史的迷雾。使人明显感觉到,作者笔下的这片土地,并不是一个具体的地方,而只是故事发生的舞台罢了。
在井上靖描写西域的小说《敦煌》里,西域边陲的宏大景观与历史的洪流结合在了一起,造就了惊人的音响和色彩感。作家笔下广袤无垠的沙漠,荒凉的大自然给人辽阔无边的心理冲击,当战事突起时城池熊熊燃烧,火光冲天,动荡的历史背景更使人浮想联翩,沉迷不已。
但井上靖的敦煌并不是真的敦煌,它来自于文献中,是长眠之后被作者挖出来的文物,这些文献和前人的创作,不少部分本身就是多年来全民族集体想象的结果,而后再经过作者的填充,更像是一座用想象力粘合起来的空中楼阁,在每一个不同的历史小说家笔下,因为作者的历史观、社会观、世界观的不同,粘合起来的中国就可以给人各种光怪陆离的感受。
在《敦煌》这部小说里,中华大地上一边是南柯一梦的北宋都城,浮华虚空,同时充斥着世俗社会的曲意逢迎和尔虞我诈。街道上竟有人当街卖人肉,被卖的西夏女子强悍无惧,富于一种神秘的来自少数民族的自尊。一边又是大漠孤城,动荡的战役给人世事无常之感,回鹘王女坠落城池的一瞬,以宏大的战事为背景,同时又以细致的心理描写给人伤感而又富于飘渺虚幻的美。最终主人公在古老的土地上埋藏下了存续千年的经卷,所有这些场面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作者笔下的中国。这个中国一方面有着日本人一直以来畅想的名山大川,广袤地势,如赵行德在西域一路所见:“商队沿着平原上的大道,一直朝西行进。一望无际的大平原,到处都是精耕细作的土地。大道两旁的树木已经萌发出嫩叶。行至中午时分,周围却已是一片灰色的世界,一点绿色都见不到了。”一方面又带着日本国土的那种优美纤细的情调,弥漫着一股触物兴感的情怀。如作者写战场:“夜色悄然笼罩着整个战场。淡淡的月光照亮了战场上的每一个角落。盐碱地的表面看上去像是上了一层珐琅釉一样,约显青色。”
井上靖在《小说札记》里写道:“我的小说《敦煌》,或许是因为我没有踏上敦煌的土地才得以写成的作品。”正是因为没有到过敦煌,他才能以有限的文献作为参照,发挥自己对于敦煌一直以来的想象,然后结合自己具体的写作塑造出一片独一无二的陆地。在这个时空里,他不仅将他自己“生命无常”的虚空感投射在这块陆地上,还夹杂着当代日本对于战争和文化的态度。当井上靖真正来到敦煌时,他的感受依然是他自己在书中创造的那一片虚幻的时空,在散文诗《静绝国度之死》中,他写道:
“——回头去吧。
确实没有回头,这时最重要的。那时逐渐远去的长年经营的地方,变成了不见踪影的废墟,变成了亡灵的家。”
而在小说《天平之瓮》里,对于中国景色的描写夹杂着大量的抒情,情与景水融,使得作家笔下的中国国土自始至终蕴含着日本民族的传统审美意识——“物哀”的情调。一方面唯美而辽阔,“连泥土也是香的。大小河江上二十四桥中的几条桥,和并峙运河岸边的仓库屋顶,以及大小伽蓝,掩覆在浓密的林荫中,在冬阳下发出冷冷的光辉。现在,普照才真正觉得目之所接,都发出一股幽香。”同时,在美轮美奂的背后,又隐含着一股浓浓的悲伤,小说中荣睿说:“花已开到最盛的时候了。”这样凄婉的描述,使得景物都给人一种典型的日本式的唯美和哀伤。
可见,中国这片土地在日本历史小说中,不仅仅象征着地域的辽阔,更多的是那被历史笼罩的自然空间,和日本人一直以来从没有停止过想象的遥远的乌托邦。正是这种朦胧性,构成了日本历史小说所描绘的中国的最重要的特质。可以说,历史小说家们笔下的中国大陆历史上从来没有存在过,如今也不存在。
二、交错的文化
日本本身受中国文化影响就非常深远,加之这些历史小说写作的又是中国题材,其中所蕴含的文化“中国味”当然会更浓。井上靖的小说就是一个很显著的例子。
井上靖受中国古典文化的影响首先表现在其思想,在他的小说中,儒家思想,佛教思想,尤其是道家的虚空观念、命运观念比比皆是。读井上靖的西域小说,最大的感触就是命运之无常。在他笔下的西域,满眼皆是大自然的酷威,以及随着风沙时而出现、时而又消失无踪的各民族之间的斗争,突然到来的死亡和毁灭,兴亡就在须臾之间。
如他的小说《异域人》,这是篇描写开疆拓土、再通西域的英雄班超的传记。作者先描述了班超一生威震边关的雄才大略、卓著功勋,却在小说的结尾,写到71 岁高龄的班超,时隔35 年后回到洛阳,发现那里到处是贩卖胡国产物的店铺,街上胡人风俗明显,行人的服装华丽得让人感觉眼花缭乱。他30 年的劳苦似乎都付诸东流。当他在沙漠的黄尘中被改变了皮肤和眼睛的颜色,街上的幼童竟然呼唤他为“胡人”。在他死后5 年,汉朝就放弃了西域,再次关闭玉门关。整篇小说在广袤无垠的自然与横亘古今的历史中展开故事,使读者感到人类所有建功封侯、气吞山河的奋斗史,不过是一场虚无缥缈的梦幻而已。人的意志在浩瀚的历史中是苍白而无力的。这是典型的道家观念。
但是井上靖的无常观并不纯粹是中国的,其中还夹杂着日式的“物哀”的文化情调,而不仅仅是老庄道家的沧海桑田。如他在小说《敦煌》里写到赵行德和回鹘王女的爱情,两人的关系自始至终都没有明朗,整个故事弥漫着一层朦胧的伤感。
王女本是在城墙上等待自己死去的未婚夫,等到的却是赵行德。而赵行德说:“是的,我对你怀着爱情。恐怕也就是做你丈夫那个人活着的替身吧!”两人的交往犹如一场匆匆的梦境,而后来,赵行德对这个女子长久的,深沉的怀念,在战乱的背景下,明显有一种日本文化的短衡的、梦一般的韵味,悲凉,但是美好,给读者带来很纯粹的日式幻灭感。
据说幼年时,井上靖就对儒家思想很有兴趣,他读《论语》中的“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认为这句话其中一种寓意就是“世界在发展,其最好的象征就是江河中的水,历史在不断地发展,这样,人类就必须不断地努力。”这也是日本人对于中国文化普遍的一个看法,吉川英治曾于45岁时来到中国大陆,他写到自己的见闻时就说:中国的民性就像黄河流水一样,与天地合在一起,在渺茫与无限之中活下去。在井上靖晚年的作品《孔子》中,他力图接近孔子思想的内核,因为儒家思想讲求积极入世,所以他对人生的思考也转向了积极的一面。在小说中他高度赞扬了孔子热忱追求人生的尽善尽美,和自强不息、兼济天下的奋斗精神。他认为,“孔子的魅力在于对正确事物倾注的热情,对拯救不幸的人们,所具有的执著的意志。”
但同时,井上靖对《论语》中的“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句名言还有另一种解读,即:“逝去的一切,犹如江河中的流水,完全埋没在往昔之中。”并认为后一种解释代表了日本人的观点。在他的《孔子》中,这两种解读是交错出现的,也就是说他作品中的儒家文化实际上是一种中日混杂的结果。在《孔子》中,他反复论及的是这样的观点,可以明显地看出,这里面既有儒家思想的积极进取,也有日本文化的茫然若失的寂寞情怀。
而日本历史小说中所塑造的中国人物,往往都是中日文化的混血儿。在这些“中国人”的身上,我们能看到的是活生生的日本魂魄。
日本民族的民族性是硬朗刚劲的,这在小说中表现为人物的铁一般的性格。井上靖的小说《敦煌》中,朱王礼一进门见到回鹘女子一人站在屋里,他的两眼立即直勾勾地盯着她,口里不住地喃喃自语道:“果真不是一般的王女。”而回鹘女子则开门见山,直勾勾地回应:“从今之后就是这个人来保护我吗?”这种直接和坚硬,显然不是中国文化的产物。
可见,在以井上靖为代表的日本历史小说家中,他们笔下的中国文化实际是两种文化交错共生的统一体,甚至有时所谓的中国文化的部分,实际本身就是已经日本化了的。不管作家本身有没有意识到,这种混杂是客观存在的。
三、复杂的心境
宫城谷昌光曾在谈起自己的创作时说:“我写以中国古代为舞台的小说,并非要向现在的日本读者炫耀自己得到的知识。而是有一个强烈的念头,想弄明白日本究竟是什么,所以才写。”井上靖也曾说过,自己写作历史小说,是想要探求“人类种种欲望的根源和极限”。
在当代的日本,大众普遍的心态是对社会的不满和对改革的诉求,九十年代之前的昭和时代在日本人心中留下了永远的伤痛,“愚蠢”,是包括宫崎骏在内的许多作家和艺术家对于那个时代的概括。在九十年代之后,由于经济停滞等方面的原因,日本的现状更加令国民感到失望,人们总是想要弄清楚: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一个时代和这样一个日本?以及日本的出路究竟在何方。
在这样的呼声下,宫城谷昌光的小说大放异彩,尤其在中年读者阶层广受欢迎。宫城谷的小说以春秋时代的历史为蓝本,先后写了十个春秋战国时代的英雄和政治家。在他1995年前后出版的篇幅最长的小说《晏子》中,以晏弱和晏婴父子的生平事迹为中心,以齐国的兴衰为轴线,将当时齐国及晋、鲁、卫、楚、莱、郑、吴、莒等列国在史料和经书上出现过的有关重要人物、共六十余人都纳入了故事架构中。每章都讲述一个有关晏子的独立的故事,比如中国人耳熟能详的晏子出使楚国的故事,他面对楚王令他钻狗洞进来等一系列蓄意的羞辱,如何机智地加以回击,最后维护了自身及其国家的尊严。之后在《孟尝君》这部小说中,宫城谷昌光又采用了同样的笔法,紧紧围绕着孟尝君的出生、流浪、刀下余生、战场驰骋、养士三千、位极人臣等曲折传奇的经历,完全从正面塑造了春秋四君子之一的孟尝君的形象,将他写成了一个有勇有谋、重义轻利、富于人情味同时又才华横溢的人。
在中国史料记载中,中国人对这些千秋留名的人物的态度是客观而冷静的,如司马迁在《史记》中评价孟尝君:“好客自喜”,而对范雎这样的辩才,司马迁虽如实描写他的智慧和才略,但对他这类人凭三寸不烂之舌挑拨离间,进而获取官位的行为并没有什么好感。可是,在宫城谷这里,他的小说《青云扶摇》完全将范雎塑造为英雄豪杰,将口辩、复仇作为战国时代特有的时代精神加以表现,既写范雎的有节制的复仇,也写他的杰出的政治与军事才能。读这些小说,很明显可以感觉到,作者对这些人物的态度已经到达了狂热崇拜的地步。他极其热衷于描写这些人中龙凤如何在昏庸无能的国君统治中使国家得以安全生存,并进一步建立太平安定的社会。赞扬他们如何以民为本、善于倾听民意、广纳贤言,并为此与政敌展开顽强的较量。在这种高度理想化了的以德、以礼、以法治国的政治故事中,宫城谷昌光实际是借这些人的形象塑造,表达了对理想的政治家和改革者的憧憬。而这正迎合了当代日本社会的普遍诉求,正如吉川英治文学奖的评委之一、作家杉本苑子所说:“应该让永田町(东京地名、日本政府所在地)的那些”不知羞耻的政治家诸公们“好好看看这本书。”宫城谷对于当代日本读者的魅力,大抵也就是在这里。
在这样一种心境下,日本历史小说作家以文化利用的方式,将中国变成了一个由旷世豪杰治理的理想国,中国的古代人物成为了日本人崇拜的政治偶像,再一次将这片土地推到了不知所踪的奇幻境遇里。
而作为当代读者心目中为普通人“寻根”的作家之代表,华裔作家陈舜臣又在中国找到了一种“人性的历史”。他的7卷本《中国的历史》正是这一方面的代表作,这部作品既通俗又凝重,在梳理三千年中国历史的同时,重在表达他人性的史观——“人,唯其人,一贯追究人,这是自古以来的中国人的史观。”所以陈舜臣在写作时更愿意关注那些历史上的“小人物”。以此来达成对自我命运的思考,和为民族命运“寻根”的使命。
在陈舜臣的《秘本三国志》里,弱肉强食的东汉末年兵荒马乱,弱势群体的生存举步维艰,因此五斗米道教派成为百姓的精神归属,小说写教母“少容”,简直就是天下黎民的救世主,拯救万千百姓于苦海;不仅如此,她还能三言两语间,就左右了董卓、曹操、孙坚等天下霸主的思想意志与决策。相比于教众甚多,分支机构遍布全国的五斗米道,刘备,关羽,张飞都是配角。这样一本讲述三国故事的小说,篇幅过半,核心人物诸葛亮还不见踪影,《隆中对》则直接被删掉了。
作者的写作初衷是以弱势群体的视角,讲述百姓的生存和处世之道。相比于历史本身,更多的关注历史中每一个人的境遇,强调对个人的价值的尊崇。而且在小说中,多次流露出一种无根的感觉,小说人物无论主角还是配角,在大时代的背景下,更多的都是挣扎求存,试图找到自己的归属和意义。这很容易使人联想到当今社会中的芸芸众生,在大部分普通人茫然若失、不知心属何处的当代,他们的挣扎和困惑正是作者关注的重点。也正因为这种目的,陈舜臣将中国处理成了一个当代社会的现场,在这里无论英雄豪杰还是史上无名的小人物,都被卷入了当代人的精神困境中。小说人物活在遥远的东汉末年,思想中的忧郁和欢喜却都是现代日本人的做派。于是这样,古代中国又变成了当代日本的缩影,中国的古人成了当代日本的芸芸众生。
而在日本的历史小说中,写到中国的心境还不仅仅是政治寄托和人性追求,还夹杂着现代人对于理性、尤其是工具理性的摒弃情绪。
日本是亚洲较早实现了向工业文明转变的国家,因此工具理性对人的异化现象在这里尤为严重。工业社会的文明已经对人产生了异化性的束缚,这遭到了新生代日本人的反抗,于是就有了井上靖的小说《狼灾记》中“化狼”的描写。
小说中的陆沈康本是一个杀尽无数匈奴的军人,他性格残暴,以杀戮为己任,在遇到匈奴女子之前,他几乎已经异化成了一个杀人机器。然而,一次偶然他与匈奴女人共处一室,两人萌生了爱情,但这在两人的社会文明守则中都是不允许的。开始陆沈康只好随时带一把刀在身边,谁发现了两人在一起就格杀勿论。匈奴女子见到情人认为与自己在一起是耻辱,便说“你把与我发生关系认为是耻辱。但是,在这件事上我也一样……我也要以刀来维护自己的耻辱,如果有人进入这房间,我要在你之前拿起刀来。”
最终两人突破了社会习俗的界线,以实际的行动展示了他们对于这种文明和理性的反抗:陆沈康和匈奴女人明知会被咒语变成野兽,但还是走到了一起。正如女人所说:“我本应为丈夫而死,可是由于前世的因缘,现在我想为你活下去,即使变成野兽也要活下去。”最后两人双双化狼,还袭击了来自文明社会的张安良。
小说的主题表现了当代日本人的精神诉求,即对于理性的不屑,和对冲破文明束缚的真实人性的追求。这样,故事中的中国实际就是当今日本社会的化身,主人公的精神和行为代表了当代日本人真实的反抗心态。
所有这些复杂的心境,使日本历史小说作家将笔下的中国塑造成了一个忽而现代,忽而理想的国度,作家用文字将中国转来转去,忽远忽近,随意放置,用以表述自己。此时书中的中国早已不是一个能够追溯的世界了,反而更像是一个人造的大舞台。这时,如果还要像日本作家大冈升平那样,纠结于“这是历史小说吗”的问题,实在是没有什么意义了。就像井上靖所反驳的一样:“我写的是小说,不是历史。”对于他们笔下的中国,我们则可以说,他们写的是小说,不是中国。
四、结语
日本历史小说作家群是一个不小的群体,且作者大都多产,他们以中国历史为蓝本创作的小说很多,近年来,在国内广泛翻译出版。许多人提出,在今天日本人的历史小说中,可以追溯古代中国的影子。但是应该注意的是,这种追溯和回望,得到的并不是一个历史上的中国,也不可能是一个真实的中国。中国文化作为日本人精神上的故地,在日本历史小说作家的笔下被重描和追忆,更多的是为当今日本社会的文化和精神诉求而服务的。他们所创造的那个长久以来留存于日本人梦中的、汉文化和日本人精神的“来处”,实际并不真实存在。阅读这些小说,我们踏上的所谓文化的“归途”,目的地只能在当代日本人的心里。而不是那个敦煌、不是那个长安,更不是那个中国。
【参考文献】
[1](日本)井上靖著.郑民钦译.井上靖文集(全三册)[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
[2](日本)司马辽太郎著.王学东译.项羽与刘邦[M].海南:南海出版公司,2009.
[3](日本)宫城谷昌光著.黄玉燕译.中外人物传奇书系·铁幕名相晏子世家[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
[4](日本)陈舜臣著.王昱星译.秘本三国志[M].北京:新星出版社,2010.
[5]王向远.中国题材日本文学史·王向远著作集(第四卷)[M].宁夏:宁夏人民出版社,2007.
[6]王向远.华裔日本作家陈舜臣论(下)[J].励耘学刊(文学卷),2007.
[7]王向远.日本当代中国题材历史小说家宫城谷昌光[J].长江学术,2006,(04).
[8]李勇.日本历史小说家陈舜臣与〈三国演义〉的“变奏”[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5).
[9]王红国.井上靖的西域情节与其西域作品[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04).
[10]王珊珊.试论司马辽太郎的西域观——以〈西域行〉为中心[J].大众文艺,2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