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古诗词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元宵节古诗词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元宵节古诗词

元宵节古诗词范文1

中国元宵节传承意义

元宵节,又称灯节、元夕、上元节,标志性时间在一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正月十五。它起源亍汉文帝时期,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 从中国传统的春节文化来看,元宵节又只是春节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中国古代春节习俗为期长达一个半月,漫长的春节要经过备年、过年、贺年三个阶段,从农历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开始进入春节,直到正月十五闹元宵,才算是过了大年。如果拿三部曲乐章来比拟的话,处于贺年阶段尾声的元宵节,就是中国春节三部曲的华彩乐段。元宵节被人们视为春节最后的,因为过了这天,人们就真正进入新一年的活,所以人们在元宵节全民欢庆,以祈求上苍保佑来年风调雨顺。

元宵节之所以得以传承,是因为这个节日所蕴含的文化意义:团圆,和谐,追求自由,这些都是我们所向往,也是我们的美好期盼,每一个节日之所以可以得到传承就是里面包含了人民的祈愿,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当端午节被韩国人抢注世界文化保护遗产后,很多国人很生气,明明是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却被归属到其他国家,元宵节文化内涵丰厚,其文化源远流长,在世界民俗文化中独树一帜,当下民俗节日的世界之争愈演愈烈,我们必须好好保护好,好好的传承下去,才不会面临断层的危机。我们新一代人肩上背负的历史使命责任感是促使传统节日得以传承与发扬的动力。我们传承的不仅仅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而已,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非物质的文化精神。

元宵节历史传说

汉明帝刘庄信奉佛教,下令皇宫寺庙、民间百姓要在正月十五这天点灯敬佛。后来,这一礼仪逐渐演变为民间盛大节日。元宵节初兴于隋唐年间,得到百姓的普遍欢迎,到了宋代、明代已经很盛了,清代达到极致。

正月十五闹花灯。“正月十五,各地的大街小巷、民宅商铺无不张灯结彩,火树银花乐不完。宫灯、纱灯、鱼灯、龙灯、鸭子灯、楼船灯、跑马灯、蒺藜灯,光彩耀眼;静的,动的,跑画面的,目不暇接。”由国庆说,“灯火象征着希望,中国传统节日中赏灯,表明中华民族对生活的乐观、对未来的期盼。”

若将元宵节看作春节的一部分,那么元宵节就是春节的。民俗专家表示,和其他传统节日强调“合家团聚”不同,元宵节更强调“普天同庆”。“正月十五闹元宵”,一个“闹”字,道出了元宵节的欢腾、热烈,也道出了元宵节与其他节日的不同之处。这一晚,观灯、猜灯谜、舞龙、舞狮、扭秧歌、踩高跷、跑旱船,争奇斗巧,锣鼓喧天,满街鼎沸,游人摩肩接踵,笑逐颜开。所以元宵节也堪称中国人的狂欢节。

元宵节古诗词

《诗曰》

(宋)姜白石

元宵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拾坠钿;

风雨夜深人散尽,孤灯犹唤卖汤元。

《青玉案 元夕》

(宋)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上元竹枝词》

(清)符曾

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

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

《生查子 元夕》

(宋)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京都元夕》

(元)元好问

元宵节古诗词范文2

随着西风渐进,这一浪漫节日也传到了我国,并越来越受到国人的青睐。其实,作为中国人,大可不必为一个舶来的节日而兴奋,因为中国人从来都不缺情人节。

自古以来,人们就把元宵节称之为情人节。在古代,由于礼制森严,那些“大家闺秀”或“小家碧玉”平时是禁止外出的,只有到了元霄节这天才能结伴出游观灯,所以很多男女都盼着在这天悄悄地约会,宋代才子欧阳修就是在这天邂逅了心爱的女孩。“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词中道出了欧阳先生对女孩的爱慕,和不见心爱女孩的伤感之情。

宋代词人辛弃疾在元宵灯会上久等不见心爱的女子露面,怅然写下“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千古美文。

自古以来,我们的先人都喜欢寄情于日月星辰,编织着美丽动人的爱情故事。源于“牛郎织女”美丽的传说,人们把七夕这天也定为中国的情人节。七夕节的浪漫在很多古诗词里都能看到。其中最著名的是白居易的《长恨歌》,诗里将这一浪漫描绘得淋漓尽致:“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七夕起源于汉代。“牛郎织女”坚贞的爱情故事传诵千古,历久常新。在每年的七夕夜,人们都不约而同地为爱情祝福,为有情人祝福。

八月中秋的月亮是一年中最圆最大的,人们赏月吟诗,寄托情怀。王建的“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间夕起相思。”张九龄的“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都以优美的意境和真挚的情感,表达了月圆之夜浓烈的相思情怀。董文华一曲《十五的月亮》,唱暖了多少相思人儿的心啊。

元宵节古诗词范文3

一、精心挖掘教材的人文内涵

小学语文作为人文学科,对学生心灵的影响和震撼是很有力度的,也是深远的。这是因为小学语文本身蕴含的理念和感情,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发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小学语文课本入选的课文,或记录了作者的生活阅历,或抒发了作者的情怀,或反映了作者的人生观、世界观,篇篇都有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如:《池塘边的叫声》中青蛙那种真心对待朋友、乐于助人的精神是人文;《精卫填海》中精卫知难而进的勇敢和锲而不舍的执着信念是人文;《特别的作业》中阐述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和环保意识也是人文……这些都为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提供了丰厚多元的精神食粮。教师在备课和教学时必须正确把握教材中深刻的人文精神、人文理念、人文情感、人文情操,深入挖掘并有效地加以渗透,适时“呐喊”,适度“灌注”,使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情感的陶冶、品德的锻造水融,相辅相成,使学生的灵魂得以净化,生命得以闪光,从而奠定影响其人生观、价值观的人文基础。

二、充分凸显教师的人文关怀

师生是平等的,这句常挂在嘴边看似轻松的话在具体的实践中却很难把握好。“教师中心”、“权威主义”的现象依然充斥着课堂,在这种观念的束缚下,人文教育只能成为一句空话。我们倡导教师的人文关怀,首先是提倡教师要以灵魂来塑灵魂,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信任学生,用和蔼可亲的教态、热情关怀的语言、亲切鼓励的目光关注和肯定每一个学生,珍爱每一个鲜活的生命,与学生同学同研、同忧同乐、同思维同创造,使课堂成为民主、平等、真诚、和谐的富有人情味、弥漫着人文气息的乐园。

其次是要关注生命发展,允许学生用带有自己个人感彩的理解、感受、体验去超越文本,产生新的学习创意和多元化的学习心得,充分张扬个性。例如在《妈妈,不要送伞来》的教学中,我通过各种形式的读,让学生体会小朋友的勇敢与快乐。可就在我认为可以为这节课画上个圆满的句号时,有个学生提出问题:“老师,我觉得书上写雨点不会把我淋坏,是不对的。”我心里“咯噔”一下,都怪我只注意让学生空谈勇敢,而忘了现实中所存在的问题。“你能说说原因吗?”“平时,我们不淋雨都经常感冒,要是下雨时还淋雨,肯定会感冒,可能还会发烧,怎么说不会淋坏呢?”一语惊醒梦中人,学生们的话匣子一下子打开了,纷纷赞同他的想法。面对突如其来的变化,我顿时哑口无言。可教学不能就此打住呀!我机灵一动:为何要在对错上打转呢?我首先表扬了他们的积极主动、大胆质疑,再引问:“你能想出不让父母操心,又不会让自己生病的法子吗?”一时间,五花八门的答案层出不穷。也正因为这样,学生在争论中体会到与现实中的矛盾,在对与错的问题上学会一分为二来分析,从而灵活地变换角度去思考。透过上述案例,我们可以看到,教师以自己的人文素养召唤学生的人文意识,将人文关怀渗透在课堂上,是多么的重要!

三、努力拓展课外的人文延伸

语文学习如果失去人文内涵,就不可能达到终极目的;而人文教育如果禁锢在封闭的课堂、有限的教材,最终也是成为无源之水。只有拓宽视野,构建开放、鲜活的充满人文气息、富于生命力的课程空间,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多元复杂的生活,人文教育才拥有肥沃的土壤和广阔的空间。

1.在经典中浸染。比如,古诗词蕴含着深厚的文化,上自天文,下到地理,万事万物皆入诗中;美丽的景色、做人的道理、高尚的情操、审美的趣味,应有尽有,是启发学生想象、培养学生悟性灵性的好材料,对学生情感的熏陶、精神的提升、习惯的养成、人格的塑造都起着不可估量的迁移渗透作用。学生学完一首古诗后,可布置他们课后去找一找这位诗人的其他诗作,或跟这首诗意境相近、或描绘的景色相同、或抒发的情感相似的古诗词,然后展开诗词背诵、表演、书画等比赛活动,用这些诗词经典来为学生打好做人的底色,达到“现实生活人”与优秀历史精神链接、融合的人文境界。

元宵节古诗词范文4

一、营造语文课堂的文化氛围

让学生在课堂上领略到“文化”的魅力。课文是教科书的主体,不仅贮积了丰富的语文知识,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我们应努力挖掘教材的文化内涵,挖掘教材内在的文化因子,引导学生求真、求善,求美。结合学生实际和教材,可以从课文注释、引语入手,挖掘有关民族文化信息;可以从故事情节人手,挖掘整篇(部)作品的文化内涵;可以从课文主题人手,挖掘优秀的传统美德;可以从课文词句人手,挖掘相关文化背景、哲理境界;还可以从课文插图、课后练习入手,挖掘文化意趣。

二、诵读经典,在传承中有效渗透传统文化教育

在诵读经典中感悟传统文化精髓。中华民族的文化自古就有注重音韵的传统,多数文化经典适合诵读,不仅可在抑扬顿挫的节奏中加深记忆、增进理解,更可从中体会到民族特有的文化美感。由于中华民族的文化经典传承悠久、内容丰富,教师应有计划、有层次地进行组织和引导。根据学生的知识层次和接受水平,由简入繁地安排每个年级、班级的诵读内容。如低年级的学生可要求其诵读较简单的《唐诗三百首》《三字经》《孝经》《弟子规》等,中高年级的可读一些稍长的唐诗,宋词、元曲、歌赋等。在时间安排上可为一周一节或两节课,要求学生对所选内容反复朗读,以致熟读成诵,牢记在心。在诵读中学习,可以更好地感悟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这就是所谓的“熟能生巧,巧能生花”的道理。

三、从古诗词入手,加强传统文化熏陶

古诗词是古代文化的遗传,是古代文明传承的媒介,更是中华民族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千百年来脍炙人口,学习古诗文,不仅可以培养阅读能力,而且能启迪人的思想,陶冶人的性情。如: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我们只有了解了当时“安史之乱”给人民带来的苦难,才能体会到唐王朝军队收复了根据地后,诗人欣喜若狂,激动的泪水沾满衣裳的高兴心情。再如,宋代诗人王安石所作的《梅花》一诗,是诗人在政治上的主张受到挫折后所写的,诗中借梅花在严寒中怒放,清香高洁的品格,来烘托自己不畏强权,孤芳自赏的情怀。古诗语言精致凝练,只有反复朗读、吟诵,才能真切体味出诗情、诗意、诗味和诗美。如:贺知章的“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李白的“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吟诵起来音韵铿锵,旋律婉转,悦耳动听,使人心旷神怡。古诗词的意境更是繁富多样的。李白、苏轼、辛弃疾的诗词往往以雄伟、粗犷、奇特等感性形象给人精神力量。王维、李清照的诗词擅长抒发柔美、优雅等感性形象,让人精神愉悦。学习古诗词还要把作品的意境和时代背景相结合,融入文化内涵,这样才能真正认识和领会作品的艺术魅力所在。古诗词以其精练的语句,丰富的想象,真挚的情感,繁富的意境,传承着几千年的历史文化,是中国文化史上永垂不朽的赞歌。

四、加强课内中国传统文化的介绍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资源丰富的国家,几千年的历史,积淀了丰厚的传统文化,北京故宫、山东泰山、山西五台山等都已经被列为世界遗产,传统文化,明间工艺、艺术、风俗等都蕴涵着深厚的文化传统。这就对教师学科知识、教学能力、文化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难忘的泼水节》一文,本文记述的是一个充满温情的感人故事。“一年一度的泼水节”被傣族人民视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是傣族最隆重的节日。教师应采用图文对照的方法,引导学生自主观察,进行探究式阅读,感受傣族人民和一起过泼水节的和快乐,在这一文中就涉及了民族、节日、风俗等许多传统文化,这就需要教师查找、搜集资料,引导学生了解我国民族节日和民间习俗。再如:《天马》一文,天马又称“马踏飞燕”,是东汉时期的一件艺术珍品,是我国古代造型艺术,冶铸技术的结晶,是我国历史文化的杰作。作为中华旅游的图形标志,它不仅显示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还代表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中国正在腾空飞速前进,走向世界。在学习本课时,教师不仅要了解青铜奔马的历史背景,通过学习引导学生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卓越的创造才能和象征意义,还要学习浓郁的中国特色文化和文物文化的博大精深。因此,在知识的海洋里,教师还要不断学习,不断进步,这样才能让学生了解更多的文化知识,虽然在新课程标准里,学生是课堂的主体,但在必要的时候,教师还要拓展、启迪、陶冶。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感情。

五、创设情境,在传统文化渗透中提升学生思想素养

传统文化的精髓其实是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在教学中我们要精心组织授课内容,注重弘扬民族精神。戈壁滩上古长城的变迁、木兰从军、造纸术的发明、7岁曹冲称象的故事……在这些看似简单的篇章里,我们看到的是一颗颗赤子之心,看到的是中华民族的脊梁。而这些需要我们教师及时抓住文本中传统文化的教学契机,触发学生的情感,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让优秀的民族文化和精神在学生心中扎根、传承。从老庄到孔孟,从屈原到李白,从柳永到苏轼,从陶渊明到王安石……我们掬古典之泉,灌蒙尘之心,我们在愉悦中学会孝敬,学会关爱,学会诚信,学会思考,学会勤奋,学会优美,学会深刻。

六、结合生活实际,有效渗透传统文化

元宵节古诗词范文5

一、创设诵读情境,激发诵读情感

德国一位学者说过一句精辟的比喻:“将几克盐放在你的面前,无论如何你难以下咽。但当将这几克盐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你早就在享用佳肴时,将这几克盐全部吸收了。”情境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盐需溶于汤中才能被吸收,知识需要融入情境之中才能显示出活力和美感,可见情境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古诗文的理解与感悟更需要情境的支持,仅靠教师的语言,学生很难展开丰富的想象,而运用远程教育资源可有效创设身临其境的画面。如教学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时,学生仅从诗句表面很难想象诗人描绘的诗情画意,应用远程教育资源中的视频资源使诗中的画面和诗人的感情在学生脑中“动”起来,让学生思维集中起来,学生从动人的画面上,从轻柔的乐声中,想象着、体味着、感受着诗文的艺术魅力。情有所感,理有所悟,学生在欣赏中对古诗词的描绘进行再造想象,丰富了学生的内心世界,感受到了诗文的意蕴,从而增进了学生对诗词的理解,进而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激感,使诗人创造的意境在学生心中再现,很好地引导学生驰骋想象,理解诗文的内涵美、韵律美。

二、利用数字资源,提高学生诵读能力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诵读的方法,诵读是反复朗读,自然成诵,尤其适应于抒情诗文。古诗文诵读是一种美的教育和情感的熏陶。在教学中,我们使用课程资源中媒体资源上的朗读资源来训练学生的朗读能力。教师通过轻柔、舒缓、恬美的语言范读古诗,再配上资源中的音乐与动画,创设一种具体的、直观的、生动的、形象的“先入为主”的情境,使学生在抑扬顿挫、和谐优美的语言环境中感受古诗的声韵之美。然后让学生跟着录音有感情地朗读,通过自己大声朗读、低声吟诵、指名读、齐声诵读和分小组朗读等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诵读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采用七巧板拼图,深刻理解古诗文意境

中华五千年的文化积淀是我们取之不尽的精神财富,其中颇具影响的便是诗词,或气势磅礴,或以言壮志,或寄情山水。自古以来诗画同源,以画传诗情,以诗表画意。利用七巧板可以“以美带学,借学促美,陶冶情操,全面发展”,将古代语言文字中含有的大量美的因子,通过学生笔端构画出来,使之想象力得到发展,表现力得到提高,绘画语言得以丰富,并用七巧板的形式把图画意境表现出来。笔者用网络数字资源提供的音频诵读作为背景音乐,让学生应用七巧板拼图。如运用七巧板拼图教学“两只黄鹂鸣翠鸟,一行白鹭上青天”的诗句,学生的拼图与数字资源上的动态画面相对照,学生兴趣浓厚,诗意理解深刻。

四、创新诵读方式,推动学校古诗文阅读

我们运用数字资源在课内让学生理解古诗,感悟古诗之美,充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积极由课内向课外延伸,让学生通过赛诗会、诵读表演、古诗文情节剧等开展经典诵读。同时还根据季节的变换,让学生收集与春天、夏天、秋天、冬天有关的诗句,遇到节假日,让学生收集清明节、元宵节、中秋节、重阳节等有关的诗句。笔者还设计了一些古诗文活动方案,如个体活动方案:收集喜欢的古诗文,设计名人名言卡,汇编某一主题的古诗文,如勤学篇、立志篇等;集体活动方案:中秋朗诵与“月”有关的诗文内容,对对联,走进

(下转页)

(上接页)

古诗意境等。每年学校都开展“经典诵读节”,大力开展中华古诗文诵读,同时还开展中华书法和绘画活动。在体育课上,有的学生在跳皮筋、踢毽子的时候背诵古诗,有的学生在玩拍手游戏时背诵,课间活动玩“丢手绢”“切西瓜”等游戏时用古诗配合表演。这些活动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进一步激发了诵读古诗文的兴趣,为提高语文素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五、利用网络环境,激发学生诵读兴趣

网络以其资源的丰富性、全面性深受学生喜爱。在经典古诗文学习中,我们充分利用网络,让学生在网络环境下诵读。如在教学白居易的《琵琶行》时,我们整合相关的数字资源,建立了“琵琶行专题”学习网站,并利用学校的网络教室让学生参与网站的建设和学习。学生通过专题网站进行学习,发现了学习的乐趣。对《琵琶行》中的经典名句“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所描绘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妙境,通过动画模拟视频资源,学生有了真切的感悟和深刻的理解,从而激发了学生在网络中自我学习经典古诗文的兴趣。

元宵节古诗词范文6

一、以课堂为阵地,丰富学生的民俗文化内涵

1.加强经典著作的阅读和引用

语文是文化最基本、最重要的载体,在中学语文课本中,许多经典古诗词往往具有丰富的民俗文化:辛弃疾的“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青玉案》)描写了元宵节的绚丽多彩;杜牧的“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写出了清明时节的特征,突出了天涯游子的孤独之感;秦观的“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通过七夕相会,为我们揭示了爱情的真谛;王维的“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表达了诗人思念家乡、渴望家人团聚等等,这些经典古诗词,让学生能够真正领悟我国的传统节日,因此我们在具体教学中应立足课程,合理运用教材,充分挖掘教材的文化内涵,通过经典著作的阅读,把传统文化内涵传递给学生,丰富学生的思想内涵,从而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让学生在课堂上领略文化应有的魅力,从而更加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和民俗文化。古诗词中的民俗文化除了体现在节日上,还通过民俗风情的事物来表达,例如,“月”“柳”“菊”“茱萸”“酒”“长亭”等,在教学中一定要利用其丰富的内涵来加深学生对文学作品内涵的理解。

除此之外,文学作品中还有一些与节日有关的成语故事如仁者爱人、见贤思齐、化干戈为玉帛,谚语或者歇后语,这些都蕴含着中国的传统文化,有助于学生了解传统节日文化。

2.以读写为载体,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

语文是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简称。口头语言即说与读。学生将故事、成语以及语段,利用早自习进行诵读,在诵读过程中领悟民俗文化。同时,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渗透人文教育最直接的途径。叶圣陶作文教学的精髓就是“教作文和教做人的统一”。

3.在思想品德教育中渗透民俗文化

思想品德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环节,也是做好班主任工作极为重要的一环。高中学生年龄大约在16~18岁之间,他们自我意识觉醒,喜欢独立思考,在对他们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时,不能只满足于对与错,要让学生真正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教师如果能够充分利用有关的民俗内容,使中学生在受到思想品德教育的同时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那么学生的认识将会更加深刻。民俗与人们的生活相伴而生,反映人们的生活面貌,它是社会的宝贵财富。“九月九日望遥空,秋水秋天生夕风”传递出对朋友的思念,教给人们珍视珍惜友谊;“州桥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登驾回”表达父母对孩子的挚爱;“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教给人们哲理;“千门万户尤眨总把新桃换旧符”教给人们祈福的美好心愿……这些健康的生活心态、美好理想,历经千年成为一种美的风范、善的追求、真的指归,这些对学生的熏陶和教育作用是不可低估的,它能把中华民族文化中的精髓传递给一代又一代的人们。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民俗材料,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

二、以社会实践为渠道,拓宽学生认知民俗文化的视野

除了语文课堂教学外,我校还可以利用本地的优势,我们学校有很多彝族的学生,对于其特殊的服饰很多人都充满兴趣,我们可以通过讲解彝族文化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同时还可以带学生亲自观察了解彝族的饮食、婚丧嫁娶等民俗文化,逐一介绍其节日的时间、由来、习俗和人们的庆祝方式,通过这些比较学生不仅能感受节日文化和民俗的迷人之处,还能加深对其文化内涵和精髓的理解。学生还可以开展有关民俗风情的研究性学习。参加有关民俗风情活动后,写出有关感受,形成调查报告。也可以结合乡土教材实地考察,开展有益的民俗活动,举行民俗知识大赛等。这样在课堂学习外,以多彩的生活激发学生对民俗知识的学习兴趣,以健康朴素的民俗文化强化学生的知识人格,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能力。

三、通过竞赛的形式,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引发学生对民俗文化的兴趣

为了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的作用,我们可以在抓好文化课堂教学的前提下,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体验自身的价值。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所以,语文新课程教学要倡导学习、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在学生的灵魂深处夯实筑造传统文化殿堂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