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会考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地理会考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地理会考

地理会考范文1

关键词:初中地理会考复习;指导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1-0303-02

初中毕业生的学业水平考试是关系学校教育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一个重要环节,考试的结果既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毕业标准的主要依据,又是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地理会考是初中学生非常重要的一场考试,无论学校,教师还是学生都很重视。在初中地理学习过程中,有的同学虽然很刻苦,但是从平时测试反回来的结果看,效果并不十分理想。通过观察、分析发现,学生在学习、复习的方式、习惯上存在很大的误区,从而造成汗水和成绩不成正比的现象。科学的方法和步骤是成功的保证,勤奋与技巧、苦学与巧学相结合,才能形成完整高效的学习过程。因此,系统、有效的复习是地理会考取得好成绩的关键。那么应该怎样应对初中地理会考呢?本文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谈几点认识与大家分享。

1.努力做到记、思、问、用

1.1 记――抓牢基础。地理知识繁多,没有头绪是不可能考好的。尽管现在的会考重在考查能力,但能力是建立在知识的基础之上的,离开知识去谈能力,能力只能是无源之水。因此在复习过程中一定要熟悉地理基本概念、原理、规律,熟悉重难点,抓主干知识,纲举目张,以干带枝,重在贯通,只有这样,才能事半功倍。特别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辨析概念,做到所答对所问。

在复习过程中应有意识地将一些近似的概念进行比较,真正弄懂其内涵和外延,在考试时才不会答非所问。第二要重视区域地理的基础知识。准确判断地理事物,掌握区域空间定位方法,要记住一些重要的经纬线穿过的地理事物,用地图辅助进行区域地理的复习,形成分析区域地理特点的知识结构,注重区域之间差异的比较。第三掌握原理,讲求解题思路。要认真理解地理重要的原理、规律,掌握解题思路。

1.2 思――复习的灵魂。思是在复习时把握知识,更是复习的灵魂。怎样才能做到"善思"?第一保持问题意识。要保持问题意识,对所学的知识要善于问为什么和怎么样。然后把为什么和怎么样有机的联系在一起。第二理清知识结构。在复习中要经常性地自画简图,促进脑图系统的完善。通过简图,形成一个系统的图形知识链,从而形成更加完善的知识系统。

1.3 问――才能解决疑难。自己才是学习的主人,碰到疑难问题,首先要问自己,学会独立思考。其次问同学,学会合作学习。最后问老师,学会利用资源。

1.4 用――提升能力,学习的最终目的。首先要善于使用不同方式表达地理信息。复习阶段要加强地图的学习,重视地图、图表、图文之间的有机联系和相互转化,努力提高读图、识图、填图、用图和析图的能力。平时复习时,要善于观察各种图表上有哪些基本要素,掌握阅读各类图表的基本方法。其次要理论联系实际,关注我们身边的事情。在复习过程中,要根据教材内容,联系社会实际,关注与日常生活相关的或当今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

2.努力做到三个环节

首先是读、讲先行。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读教材,然后重点精读,为正确运用地理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讲,就是教师精讲,教师要把教材通过一遍,让学生能跟着教师把所有的相关的地理知识回忆起来,在回忆的同时要记住相关的知识。

其次是填、写结合。通过第一步的复习,在掌握教材上的地理知识、地理规律和相关地图知识的基础上特别要加强读图能力的培训,这是地理重要组成部分,在复习过程中加强读图训练,提高读图能力。这就要把相关地理事物,在同一幅地图上表现出来,达到图形合一,从而使自己的认知水平提高,起到深化和巩固地理知识的作用。

第三是练、测并重。教师在复习的同时,学生就要做与本章有关的地理复习题,只有这样才能把所复习的知识得以巩固,在结束教材的同时,学生做完相关的地理复习题,达到讲练结合,使学生对初中地理知识有全面的理解和掌握。通过资料里的读、描、划、写、填等一系列动手、动脑的复习活动,在熟练掌握地理教材的内容的基础上,通过适当练习来培养学生自己分析、归纳、综合地理问题的能力,学会用已掌握的地理知识或规律分析一些地理问题。

3.规范学生答题习惯

每年会考阅卷中都发现许多学生因为答题习惯不好被扣分。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1)易错字。重点地名写错,如哈尔滨、霍尔木兹海峡、湄公河等重点地名应让学生切实掌握,不能重记忆,轻书写。

(2)语言不规范。地理规律或地理现象的解释、描述应该使用规范的语言、专业的术语,平时教学和检测中应加以强调,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3)卷面整洁问题。特别是错误改正时,切忌乱画,填图位置准确。

地理会考范文2

>> 高中地理会考知识分类复习教学法 谈谈高中地理会考 如何提高高中地理会考成绩 高中地理概念教学法 浅谈高中地理教学法 必备知识教学法在高中地理课堂中的应用 浅析高中地理知识分类综合复习教学法 2011年浙江省普通高中地理会考试卷分析及教学启示 高中地理教学趣味教学法探析 高中地理概念教学法探究 高中地理情境教学法初探 高中地理快乐教学法摭谈 高中地理案例教学法初探 浅谈高中地理概念教学法 高中地理情境教学法探析 高中地理案例教学法探析 高中地理案例教学法实施策略探析 浅谈高中地理“问题发现教学法” 浅谈农村高中地理创新教学法 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法浅议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教育 > 高中地理会考知识教学法 高中地理会考知识教学法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李瑜婷")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 要:显而易见四季更替的直接原因是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变化,而根本原因是黄赤交角的存在,因此四季更替是多因一果。 关键词:地理;知识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2-159-01

高中地理教学中,地理教学的基本概念、地理事物基本演变、地理基本规律和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等四部分,并将能力融于其中进行复习,具体作法如下:

一、地理事物演变过程

高中地理事物的、时间演变、结构演变、数量演变。虽然这些演变在自然条件过程中是千变万化的,都是有序可循的。

1、时间演变用序列化即将事物演变过程按时间先后排列,如地壳演化史为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 中生代新生代序列。再如植物进化过程、动物进化过程、大气热状况过程、工业布局类型变化趋向等事物均可序列化,以提高学生的记忆能力。

2、结构演变用图示法即用复合图去表象抓实质,如下褶皱与断层构造剖面图,分析:①从地质构造上看属背斜的,②从地形上看属外力作用而成的山岭,③钻煤井、找泉水,④修建水库、铁路要注意的问题等。这样,就能避免被表象所迷惑,抓住了地理事物结构演变的实质。再如地壳结构与地下水示意图、海底扩张与六大板块构造图、世界和中国能源消费构成变化等均可用此法。图示法可以提高学生读图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数量演变用文换图法 即将地理事物量变的文字陈述转换成图表,揭示地理事物演变的基本规律(趋 势)。如下城市发展演变过程图示。

从图示的A到E揭示城市发展基本规律是:从数量上由少到多,从规模上由小到变大,从城市化看由中心城 市转向郊区城市化。再如世界和我国的人口增长、资源利用、粮食增长、工业增长、环境污染等地理事物数量演变也可效之。这样,有利于学生理解事物演变的过程,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地理基本概念

高中地理教学基本概念:主要包括地理数据、地理名称和地理名词。按会考考试要求,它可分为记忆和理解两个层次。不同层次的地理概念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复习。

1、记忆层次的地理概念借谐音巧记。记忆的概念是指对基本地理事实材料的记忆或再认。借谐音记忆, 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变死记硬背为巧记乐记,提高学生记忆能力。

2、理解层次的地理基本概念,用图表与举例加深理解,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分析能力、知识迁移能力。

(1)重要比例数据用归类法。要求学生将所学的地物:①可见光区能量占太阳辐射总能量比例 ②地壳 中氧元素的含量 ③中东石油储量占世界的比例 ④我国平地占全国总面积的比例 ⑤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占世界人均的比例 ⑥东北林区林木蓄积量占全国的比例 ⑦山西煤炭储量占全国的比例 ⑧乡镇企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例 ⑨地壳中硅的含量(10)我国宜林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比例(11)西南林区林木蓄积量占全国的比例 (12 )我国浅海渔场面积占世界浅海渔场面积的比例等,填入图下方相应方框内进行归类

(2)重要的地理名词用举例法。如自然资源的名词,例举A粮食、苹果,B生铁、水泥,C闪电、鸣雷,D煤 炭、阳光,先要求学生辨别并说明理由,然后教师概括说明凡是农产品、工业品均缺乏自然属性,而雷电则缺 乏经济属性,它们都不是自然资源。再如天体、能源、轻重工业、生态系统、地理环境等均可用此法。

(3)相对和绝对的地理名词用图解法。如下经纬网图中:E点位于高纬度、C点位于低纬度,这是绝对概念 ,而A点比C 点的纬度高是相对概念,这是指AC两地纬度相比较而言,所以高纬度与纬度高是相对概念和绝对概念的关系。从A点到B点是沿纬线方向或是沿经度方向,指的是东西相对方向,从C到E是沿经线方向或是沿纬度方向,指的是南北绝对方向。再如气温高与高气温、高气压与气压高,寒流与暖流等相对和绝对地理名词都要 用图解法,帮助学生加以理解。

(4)相似地理名词用比较法。如下表比较天气和气候的异同:

不同点 相同点天气影响因素是气团、锋面大气物理状况短期变化。都表示大气物气候形成因素是太阳辐射、大气环流等。

大气物理状况长期变化 理状况的变化

再如恒星与星云,寒流与寒潮,矿物与矿产,水能与水资源,土地与国土,国土与国土资源,国土整治与国土规划等都可一一效法。

三、地理基本原理

地理基本原理主要包括地理事物的特点、成因和规律。它们虽有着密切关联,但按会考考试要求则有所侧重。

1、地理事物的特点用归纳比较法许多同类地理事物的特点既有共性又有差异,用归纳比较法区分它们 的异同。如冷锋与暖锋天气特点,归纳比较可抓出其异同点。

再如恒星和星云、气旋和反气旋、降水类型、两类地下水、煤炭和石油,二战前后国际人口迁移等地理事物特点都可用此法。这样,有利于学生巩固知识,提高区分事物共性和差异特点的能力。

地理会考范文3

    要使会考复习取得良好的效果,教师必须针对学生实际,有的放矢地组织复习。从历年来会考试卷看:学生在地理知识的掌握方面,主要存在不牢、不活、不准、不全等问题。不牢是记不住地理概念;不活是不会灵活运用知识;不准、不全是答题不准确、不完整。故会考复习必须对症下药、狠抓“讲”、“练”、“补”三个环节。

    第一步是“讲”。教师必须根据考纲要求,向学生讲清概念。复习要求突出重点,讲清因果,使地理知识系统、完整、准确。从而让学生做到概念明确,答题完整。如复习我国的四大工业区时,要突出四大工业区的特点、形成工业基地的有利条件、主要工业部门、主要工业城市等内容。

    “讲”,还必须讲清知识的网络关系。既要按先后顺序的纵线复习,使学生记准、记牢地理知识与地理原理,还要按地理要素把有关内容组织起来,进行横线复习。如复习地形时,可把总的地形与四大区域地形相结合,复习农业时要求结合地形、气候、水文等要素。这样复习有利于学生认识地理知识各要素的相互关系,把学到的知识融会贯通、举一反三。

    第二步“练”。练是实践。学生只有通过练习,才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教师也必须通过学生的练习,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练”要循序渐进。不管是基础知识,还是应用能力的练习,都要逐步提高难度。如通过比较南方和北方自然条件、农业生产的差异。练习的题目类型要多样,同一内容,要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这样有利于学生从不同角度理解、运用所学的知识。练习题的设计要有利于学生分析与思维。如“天津近海,为什么是大陆性气候?”“我国国土面积广大,为什么要把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作为一项基本国策?”练习题还应针对学生易出错误的方面出题,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如京广铁路和浙赣铁路、湘黔铁路相交于“株洲”而不是“珠洲”或“株州”。

    第三步“补”。补是对学生的练习要及时进行分析、讲解,对暴露出来的问题要及时补课。补是提高复习质量必不可少的步骤。

    二、熟练掌握几幅重要地图

    复习地理必须复习地图,熟练掌握几幅重要地图,是搞好会考复习,提高学生成绩的重要手段。

    一是中国政区图。政区图是各地理要素空间分布的基础,要把众多的地理要素落实到地图上,政区图必不可少。要熟记各省、区的名称和位置;要掌握各省、区与重要山脉、大河、海洋、邻国的相对位置。

    二是中国地形图。熟悉地形概况,对掌握各区域地形的特征,对了解气候的重要界线,内、外流区域的划分,大河的水文特征,以及农业、矿产、森林的分布,都有重要意义。对地形图要牢记主要山脉的位置,并熟悉秦岭、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祁连山分布的省、区及与长江、黄河的相对位置。还要了解地势的三级阶梯。

    三是气候图。包括一月、七月份平均气温图、温度带图、年降水量图、干湿状况图。掌握上述气候图,对了解气候的空间分布与主要特征,了解区域地理的水文、农业等差异都有好处。在上述气候图中,要掌握一月份0℃等温线的位置,年降水量图中800、400、200毫米等降水量线的位置,五个温度带、四类干湿地区的分布范围。其中以秦岭——淮河一线的气候意义最为重要。

    四是主要铁路干线、重要城市图。铁路是交通运输的动脉,城市是经济活动的中心,两者放在一起,点线结合,学生容易掌握。铁路干线图要求学生掌握重要铁路干线,掌握南北向干线和东西向干线的会合点,南北向干线与长江的会合点,学会利用铁路干线作假想旅行,还要了解主要城市是否临海、临河,是否是铁路枢纽或港口城市。

    五是四大工业区与矿产图。要把重要工业区与矿产相联系,掌握四大工业区重要工业中心及其矿产资源。

    怎样才能熟练掌握这几幅地图,首先要在地图知识部分打好基础。如会用比例尺量算距离,会在不同类型经纬网图上定方向,会判读和分析等值线图,如能做到默画中国轮廓(有长江、黄河)示意图则更好。

地理会考范文4

    一、地理基本概念

    地理基本概念主要包括地理数据、地理名称和地理名词。按会考考试要求,它可分为记忆和理解两个层次 。不同层次的地理概念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复习。

    1、记忆层次的地理概念借谐音巧记。 记忆的概念是指对基本地理事实材料的记忆或再认。借谐音记忆, 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变死记硬背为巧记乐记,提高学生记忆能力。

    2、理解层次的地理基本概念,用图表与举例加深理解, 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分析能力、知识迁移能力。

    (1)重要比例数据用归类法。 要求学生将所学的地物:①可见光区能量占太阳辐射总能量比例 ②地壳 中氧元素的含量 ③中东石油储量占世界的比例 ④我国平地占全国总面积的比例 ⑤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占世 界人均的比例 ⑥东北林区林木蓄积量占全国的比例 ⑦山西煤炭储量占全国的比例 ⑧乡镇企业产值占工业 总产值的比例 ⑨地壳中硅的含量 (10)我国宜林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比例 (11)西南林区林木蓄积量占 全国的比例 (12 )我国浅海渔场面积占世界浅海渔场面积的比例等,填入图下方相应方框内进行归类

    附图{图}

    (2)重要的地理名词用举例法。如自然资源的名词,例举a粮食、苹果,b生铁、水泥,c闪电、鸣雷,d煤 炭、阳光, 先要求学生辨别并说明理由,然后教师概括说明凡是农产品、工业品均缺乏自然属性,而雷电则缺 乏经济属性,它们都不是自然资源。再如天体、能源、轻重工业、生态系统、地理环境等均可用此法。

    (3)相对和绝对的地理名词用图解法。如下经纬网图中:e点位于高纬度、c点位于低纬度,这是绝对概念 ,而a点比c 点的纬度高是相对概念,这是指ac两地纬度相比较而言,所以高纬度与纬度高是相对概念和绝对概 念的关系。从a点到b点是沿纬线方向或是沿经度方向,指的是东西相对方向,从c到e是沿经线方向或是沿纬度 方向,指的是南北绝对方向。再如气温高与高气温、高气压与气压高,寒流与暖流等相对和绝对地理名词都要 用图解法,帮助学生加以理解。

    附图{图}

    (4)相似地理名词用比较法。如下表比较天气和气候的异同:

    不同点 相同点 天气 影响因素是气团、锋面

    大气物理状况短期变化. 都表示大气物 气候 形成因素是太阳辐射、大气环流等.

    大气物理状况长期变化 理状况的变化

    再如恒星与星云,寒流与寒潮,矿物与矿产,水能与水资源,土地与国土,国土与国土资源,国土整治与 国土规划等都可一一效法。

    二、地理事物演变过程

    地理事物的演变主要包括地理事物时间演变、结构演变、数量演变。虽然这些演变过程是千变万化的,但 都是有序可循的。

    1、时间演变用序列化 即将事物演变过程按时间先后排列, 如地壳演化史为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 中生代新生代序列。再如植物进化过程、动物进化过程、大气热状况过程、工业布局类型变化趋向等事物均 可序列化,以提高学生的记忆能力。

    2、结构演变用图示法 即用复合图去表象抓实质, 如下褶皱与断层构造剖面图,分析:①从地质构造上 看属背斜的,②从地形上看属外力作用而成的山岭,③钻煤井、找泉水,④修建水库、铁路要注意的问题等。 这样,就能避免被表象所迷惑,抓住了地理事物结构演变的实质。再如地壳结构与地下水示意图、海底扩张与 六大板块构造图、世界和中国能源消费构成变化等均可用此法。图示法可以提高学生读图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的能力。

    附图{图}

    3、数量演变用文换图法 即将地理事物量变的文字陈述转换成图表,揭示地理事物演变的基本规律(趋 势)。如下城市发展演变过程图示

    附图{图}

    从图示的a到e揭示城市发展基本规律是:从数量上由少到多,从规模上由小到变大,从城市化看由中心城 市转向郊区城市化。再如世界和我国的人口增长、资源利用、粮食增长、工业增长、环境污染等地理事物数量 演变也可效之。这样,有利于学生理解事物演变的过程,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地理基本原理

    地理基本原理主要包括地理事物的特点、成因和规律。它们虽有着密切关联,但按会考考试要求则有所侧 重。

    1、地理事物的特点用归纳比较法 许多同类地理事物的特点既有共性又有差异,用归纳比较法区分它们 的异同。如冷锋与暖锋天气特点,归纳比较可抓出其异同点。

    再如恒星和星云、气旋和反气旋、降水类型、两类地下水、煤炭和石油,二战前后国际人口迁移等地理事 物特点都可用此法。这样,有利于学生巩固知识,提高区分事物共性和差异特点的能力。

    2、事物的成因用知识结构图表以果导因法 地理事物的形成必有其因,有一因一果,一因多果,也有多 因一果。如下四季更替的因果关系知识结构图:

    附图{图}

    显而易见四季更替的直接原因是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变化,而根本原因是黄赤交角的存在,因此四季 更替是多因一果。但相对黄赤交角来说,则是一因多果,因图表内的这些现象均由黄赤交角引起的。同时,由 于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和昼夜长短变化又会导致地球上物影、日升日落时刻、温度带等现象的变化,归根结底都 是黄赤交角的存在。再如大气水平运动、气温变化、全球淡水危机、自然资源破坏、我国计生工作的重点在农 村等等事物的成因都可用此法。知识结构图表能揭示地理事物的因果关系的内在联系,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和 应用问题的能力及知识迁移能力、发散思维能力。

    3、地理基本规律用投影演示法 地理事物的规律往往在普遍性中,又包含着局部性。如昼夜长短变化投 影(①—⑤曲线代表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轨迹):演示太阳直射点由①—③曲线,揭示北半球昼渐短夜渐长的 普遍规律,包含着由①到②北半球昼长于夜,南半球昼短于夜的局部规律,由②到③移动,与之相反;又包含 着太阳直射点往南移一纬度,北极圈内极夜范围往北移一纬度,南极圈内极昼范围向北移一纬度的局部规律。 太阳直射点由③—⑤则与之相反。通过投影演示,帮助学生掌握昼夜长短变化规律,提高分析太阳直射位置, 日出日落时刻、物影长短变化、气压中心衰盛、地球公转速度快慢、气压带风带移动方向、我国气候特征、河 流进入丰水期或枯水期等地理问题的能力。此法还可以用于气温水平分布规律、风带分布及风向规律、海洋水 盐度分布规律、主要气候类型分布规律、降水带分布规律、自然带分布规律等地理事物基本规律。

    附图{图}

    四、地理事物空间分布

    地理事物的分布包括自然地理中事物分布规律和人文地理中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前者是地理基本规律复 习,这里着重于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这部分内容是学生薄弱的知识,复习时务必加强读图与填图的训练。

    1、地理事物大空间一盘棋 即世界和我国的主要地理事物分布集中在同一课时复习,似下棋逐一定位。 如我国的自然保护区、重点能源基地、矿产资源、商品性农业生产基地、主要工业中心、特大城市等地理事物 ,首先师导生填——定位,然后教师批改,错误的地方下一课时予以纠正。世界地理事物分布也同法。这样, 能强化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有效提高复习效果。

    2、同类地理事物分布一线连 即在地物大空间一盘棋的基础上,将同类地物以江河、沿海、铁路线、特殊 线等线索加以串联。如用长江干流由上而下将钢铁基地、特大城市、大型水电站等各自连起来;长江流域由下 而下的自然保护区、商品粮基地等各自连起来。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空间思维能力,提高地物空间排序判辨 能力。

    3、地理事物小区域分割 即在地物大空间一盘棋的基础上, 将一个或几个省区轮廓图分割出来,要求学 生判读图。

    (1)省区轮廓图分割 如右湖北省轮廓图, 要求判读:①宜建的区域性矿产基地,②商品性生产基地, ③自然保护区,④大型水电站等地物。再如辽宁省(煤、铁、石油),江苏省(商品粮基地、自然保护、开放 港口城市),江西省(商品粮基地、有色金属基地、次生林),西藏(水能、地热、太阳能)等省区均可效此 法。这样,使学生提高省区轮廓辨识能力,提高归纳和判断问题的能力。

    附图{图}

地理会考范文5

测绘地理信息档案资料是城市规划和管理的数据基础,具有使用数据量大、保存时间久、使用频率高、修改频率高、管理过程复杂等特点,给现行的档案的保存、管理和利用方式带来困难。数字档案管理技术作为解决档案存储问题,提高档案管理效率的有效手段,已得到广泛应用。本文基于北京市测绘地理信息档案现状,分析了测绘档案保存、管理和利用的特点和难点,并就应用数字档案馆技术解决现存问题的成效进行了预估。

[关键词]

测绘地理信息档案现状 数字档案管理

1引言

近年来,由于人口剧增导致的交通拥堵、资源紧缺、环境污染等综合问题日趋严峻,城市发展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多。测绘地理信息资料作为城市精细化管理和规划的基础,现势性和丰富程度备受重视。2008年,北京市政府了《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测绘工作的实施意见》(京政发[2008]11号)进一步明确了缩短基本比例尺地形图的更新周期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由此引起测绘地理信息档案资料的增速明显提升,给档案管理增加了困难。另外,随着测绘地理信息行业的信息化建设日渐深入,电子成果等伴随着纸质档案归档成为主流归档形式。因此,电子成果作为信息化产物,也成为一项重要的测绘地理信息档案,增加了档案管理、使用、更新和永久保存的内容。此外,部分档案由于保存年限太久、频繁翻阅使用或更改等原因,给纸质档案的永久保存造成困难,影响了测绘地理信息服务职能的发挥。

2档案现状

2.1存量现状

目前,北京市的测绘地理信息档案资料包括基础测绘、工程测量、航测遥感、地理信息项目成果等各类档案。按照档案介质主要分为纸质档案、电子档案和实物档案,其中电子档案以光盘、硬盘和磁带作为主流保管介质。按照档案内容主要分为基础测绘成果资料、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图纸、航测遥感成果、专业测绘和工程测量成果资料、国家测绘标准、项目资料、测绘数据归档光盘等。历史档案最早可追溯至清朝乾隆时期,近年来按照《北京市基础测绘技术规程》进行数据更新,档案数量大,内容丰富,是进行城市变迁研究的重要资料。测绘地理信息档案分类标准首先遵循《中国档案分类法》中对测绘行业档案分类规定。对于国家标准中没有的内容,遵循地方标准。随着北京市测绘数据更新周期缩短以及地理信息相关的信息化项目增多,导致测绘地理信息档案数量增幅上涨。此外,由于北京市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带动了与之相关的详细测量、竣工测量、管线测量、拨地规划路等档案变更频繁。总体来讲,测绘地理信息档案存量现状呈现出数量多、类别全、增速快、变更频繁等特点。

2.2管理现状

在强化测绘地理信息档案资料管理方面,通过制定管理规定,建立信息化系统和强化管理标准三个方面来解决测绘地理信息档案资料的保存和利用问题。现有的档案管理规定涵盖了归档内容、归档时间、档案整理方式、手续办理和管理职责等多个方面。目前,测绘地理信息档案管理采用人机结合方式,主要操作环节包括归档-入库、借阅-归还、借出-修改-重归档、统计报表、盘库等。对于频繁借阅的档案类型,例如工程测量档案,建立了专门的信息系统,用于办理归档、借阅-归还手续,并实现对借阅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为决策层提供参考依据。其余档案,主要利用Excel表格完成对大部分档案信息的维护工作,包括档案名称、归档时间、档案编号等。此外,库房盘点作为档案管理的重要环节,依靠人工核对Excel表来完成,由于档案数量大,excel表格数量多,给库房盘点工作带来极大困难。

2.3利用现状

可供利用的档案资料包括纸质档案和电子成果。常供借阅的纸质档案资料包括:规划路、拨地、验测、放线、竣测、详测、市政、房地产测量、鉴定、规划路、管线、文书、光盘等。按照利用方式主要分为归档、借阅、借出修改,规划路档案资料的修改最为频繁。在所有纸质档案中,工程测量档案借阅数量约占70%。常供借阅的电子成果资料包括控制点资料、数字地形图等,目前对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公众公开提供[1]。

3现存问题

(1)频繁的借阅给纸质档案带来损毁风险

在北京市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地形图更新等过程中,相关测绘单位需要频繁调阅档案原件,包括控制资料、拨地、规划路、房产测绘等相关档案。由于外业环境较为艰苦,加之频繁的调阅、复印等,使得档案原件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更严重者甚至造成档案原件的永久损毁和丢失。

(2)永久保存的历史档案亟待寻求更为彻底保存方式

历史档案资料,经过多年保存,受到空气中酸、碱等物质的慢慢侵蚀,加之失水、以及气温变化带来的破坏,许多纸张已经十分脆弱,面临消亡。此外,历史档案内容多为手写,目前手写字迹已很难识别,如果任其发展下去,档案内容将无法使用。

(3)人工管理方式与档案管理效率和利用率之间存在矛盾

纸质档案数量有限,无法同时提供多个单位借阅的使用,导致档案利用率受限。目前,档案管理,包括档案借阅、归档、盘库等,主要依赖人工维护的excel表格和纸质单据,在管理过程中,需要维护多项冗余信息,且多个Excel表格记录需保持同步,维护工作繁杂且易出错。此外,档案库存位置查找过程中,依赖专业人员的经验,对工作人员的熟练程度要求较高。

(4)科技变革带来的挑战

随着测绘地理信息行业信息化建设的逐步深化,测绘生产模式逐步向信息化和无纸化过渡,数字化成果的类型、数量、更新频率不断增多,针对电子成果的管理、更新和归档制度也在日趋完善[2]。现行的以人工管理为依托,以纸质介质为载体的管理方式在管理数字化成果归档、管理、登记、变更以及借阅方面存在许多问题。

4应用数字档案管理技术成效预估

4.1彻底实现档案永久存护

借助数字档案管理平台的扫描数字化技术、海量电子档案高速在线浏览,存储、备份和保密技术,实现纸质档案的全部数字化[3],将给现有档案保存和利用方式带来巨大变革。首先,对于珍贵的历史档案,将彻底解决濒危历史档案的抢救性保护和永久保存难题[3]。其次,以借阅为目的档案查询和借出,将利用电子档案综合管理平台实现自助查找和下载,介质将由纸质原件转变为电子档案的打印版,避免了纸质档案原件或副本暴露在外部环境中引起的损坏,减轻了管理人员的查阅工作量,同时,由于打印数量可由用户自定义,一本档案同时可满足多用户的使用需求,提高了档案原件的利用率。此外,对于电子成果将逐步推动电子归档,通过网络传输,在电子签名、水印和版本控制等技术支持下完成归档过程,并实时提供在线浏览和借阅。

4.2提升档案利用效率,提升测绘生产的信息化程度

数字档案管理核心技术履行的职能包括:

(1)档案管理职能:

包括日常档案归档、借阅等办公信息化,档案库房管理智能化、档案利用情况的统计与报表等[4];

(2)档案服务职能:

在线综合管理平台满足多用户对电子档案的在线快速浏览、查询、借阅、下载和打印等需求,将传统的人工管理过程借助计算机实现,满足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生产部门和社会大众提供测绘档案的使用需求,提高档案的利用率;

(3)档案编研与信息挖掘职能:

以应用为目的,对电子档案库多类档案进行主题编研,对多类档案蕴藏的信息进行深层次挖掘,发现新知识,服务于现有的科技项目[5]。应用数字档案管理技术,将提升测绘地理信息档案管理的信息化程度,提升现有纸质档案利用广度和深度。

4.3探索行业间的技术交叉,推动测绘科技创新

数字档案管理技术结合地理信息行业的地理分析、室内定位和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实现档案管理的虚拟化和智能化。利用地理信息档案特有的位置信息结合二维码识别技术,通过档案的流向跟踪,可以精细化的获取与档案相关联的工程信息,为项目管理提供决策支持。在室内定位和虚拟现实技术的支持下,可实现库房管理的真三维可视化,为海量档案管理提供有效的管理途径,提升档案管理效率。通过行业间的技术交叉,探索具有测绘地理信息行业特色的数字档案管理解决方案,推动测绘科技的创新。

作者:赵凌美 赵春香 单位:北京测绘设计研究院

参考文献

[1]张维娜.基于GIS技术的测绘成果档案快速提供系统建设[J].测绘通报,2011,10:53-55.

[2]任丽滨,张小刚.浅析测绘档案工作在新时期的机遇和挑战[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09,32(4):191-193.

[3]李培.测绘科技档案发展战略的思考[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04,27(5):21-23.

地理会考范文6

一、磁通量:设在匀强磁场中有一个与磁场方向垂直的平面,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和平面面积S的乘积叫磁通量;

1、计算式:φ=BS(BS)

2、推论:B不垂直S时,φ=BSsinθ

3、磁通量的国际单位:韦伯,wb;

4、磁通量与穿过闭合回路的磁感线条数成正比;

5磁通量是标量,但有正负之分;

二、电磁感应:穿过闭合回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闭合回路中就有感应电流产生,这种现象叫电磁感应现象,产生的电流叫感应电流;

注:判断有无感应电流的方法:

1、闭合回路;2、磁通量发生变化;

三、感应电动势:在电磁感应现象中产生的电动势;

四、磁通量的变化率:等于磁通量的变化量和所用时间的比值;φ/t

1、磁通量的变化率是表示磁通量的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2、磁通量的变化率由磁通量的变化量和时间共同决定;

3、磁通量变化率大,感应电动势就大;

五、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电路中感应电动势的大小,跟穿过这一电路的磁通量的变化率成正比;

1、定义式:E=nφ/t(只能求平均感应电动势);

2、推论;E=BLVsinaθ(适用导体切割磁感线,求瞬时感应电动势,平均感应电动势)

(1)VL,LB,θ为V与B间的夹角;

(2)VB,LB,θ为V与L间的夹角

(3)VB,LV,θ为B与L间的夹角

3、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大,感应电动势不一定大;

4、磁通量的变化量大,感应电动势不一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