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小诚的黑白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朝小诚的黑白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朝小诚的黑白范文1

2、《盛开》:作者是长着翅膀的大灰狼;

3、《黑白》:作者是朝小诚;

4、《奢侈》:作者是折火一夏;

5、《错痕》:作者是纠结秋;

6、《凤临天下》:作者是一世风流;

7、《九岁小妖后》:作者是恋月儿;

8、《弃妃狐宠》:作者是若水琉璃;

9、《何所冬暖》:作者是顾西爵;

朝小诚的黑白范文2

近日网友倾情为赵家班的首席弟

>> 乡亲们引领世界流行! 祝愿乡亲们尽快富裕起来 乡亲们的“贴心大姐” 他带领乡亲们把西瓜种到国外 “我有责任帮助乡亲们共同致富” “我要和乡亲们共同致富” 为了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 丹增多吉 为了乡亲们不再受穷 让乡亲们都过上好日子 追回的扶贫资金返还给了乡亲们 领着乡亲们致富的王复军 职场女明星在乡亲们的拥戴中倒下 “乡村奥巴马”白一彤:对乡亲们我做到了无私无悔 张爱霞:我有信心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 孙龙:乡亲们都富了才叫富 “和乡亲们一起致富是我人生的快乐” “让乡亲们过上城里人羡慕的好日子” 建设美丽乡村的重点应是给乡亲们造福 对“看乡亲们是哭还是笑”的沉思和启示 我不想让乡亲们去受没文化的苦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医学 > 乡亲们引领世界流行! 乡亲们引领世界流行!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落之")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最潮欧美范儿其实在东北!

近日网友倾情为赵家班的首席弟子们打造了一组欧美时尚大刊,宋小宝、刘小光、小沈阳等一众村里的老少爷为大家展示了地地道道的国产“东北味儿”欧美范儿。他们的巨星风采与专业pose,配上时尚大刊封面排版,那国际范儿,果然村儿里的就是世界滴!同时这也告诉我们:对时尚媒体来说,排版和修图比拍照更重要,黑白噪点压大字是万能的时尚排版秘诀。 论赵本山style高于世界男模的可能性

问君能有几多愁,树上骑个猴,地下一个猴。众里寻他千百度,没病你就走两步。南朝四百八十寺,此处省略一万字! 其实赵本山大叔年轻时也是个潮男来的,但就算是如今年华老去,也无法阻挡本山大叔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高端大气上档次的潮流气质。怎么,不信?呐,已经有网友把本山大叔的脸PS到世界男模身上了,看完后你会发现生活竟是如此残酷……不对,是本山大叔果然气质非凡,他的脸配上超级男模的身材,真是把大牌穿出了喜大普奔的效果!(真不是黑赵大叔……) 细数《乡村爱情》的潮流搭配

有人说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同样在看江苏卫视,我在拿着薯片可乐等《非诚勿扰》,他在喝着啤酒啃着猪蹄看《乡村爱情》。其实《乡村爱情》并不土,相反,只要我们拥有一双雾里看花的慧眼,就能发现,其实《乡村爱情》的主角们,他们每个人都有着潮爆了的搭配风格,不管是发型还是单品,都一度影响了整个时尚圈的潮流走向。一起来看网友们总结出来的屯里潮流搭配!

刘英,这位美丽的女人,她为我们极好地诠释了如何在每时每刻都散发诱惑魅力的潮女高端境界,而她的秘诀,就在于她那块聚集神秘、优雅、时尚等多元素于一体的波西米亚风头巾。即便是在农田里干活,刘英也能通过这块别具一格的头巾,让自己彰显出慵懒性感的风情!风吹麦浪低,让麦田成为新时代的T台吧!

刘能身上那叠穿的针织衫,正是2013潮流男装风向标!浅灰色的休闲风针织衫是今秋潮男的必备单品,里搭一件白色衬衫显得非常富有熟男的气质,而外搭的米色开衫更是为刘能增添了几许书卷气;漆皮亮色鸭舌帽是最大的亮点,完美凸显了刘能充满智慧的小光头。这种叠穿的搭配方式,令刘能及时走在了时尚的坑眼上;再结合他那一张口就不成形的结巴口音,整个人真是太fashion了!

赵四一向不走寻常路。他这身暗红细格子衬衫+军绿色翻脚裤的搭配,真是秒杀一众战斗力只有5的渣渣!休闲裤的翻边穿法是当今潮男追捧的一种搭配技巧,同时格子衬衫本身就是经久不衰永不落幕的潮流元素,所以当赵四把这两个潮流元素进行混搭后,可谓紧紧贴合了2013最新潮流服装动向。再加上赵四不时抽搐的嘴角和脖子,更是令他整体造型显得分外光彩夺目!

朝小诚的黑白范文3

与近世书画、曲艺有着密切关系的折迭扇亦“摺扇”,系从与中国一水之隔的日本传来,已为学术界大部分同仁所认可。自从所称“中世”以来,主要由冬季持用的“桧扇”和夏季持用的“蝙蝠扇”所组成的“摺扇”系列风靡这个由列岛构成的国度,成为无论老少、无论男女常年佩携的器具。《古事类苑》《服饰部二十五》:“扇ニ二种アリ、一ヲ桧扇又杉目扇ト云フ、木片ヲ以テ造リ、丝ヲ以テ编ム、面ニ金银泥ヲ涂リ、花鸟草木等ノ彩画アリ、冬季之ヲ持ツ、但シ束带ノ时、及ビ老人ハ、夏日犹ホ之ヲ持ツ、一ヲ蝙蝠扇ト云フ、竹木ヲ以テ骨トシ、张ルニ纸ヲ以テス、其画样ハ桧扇ニ同ジク、或ハ诗歌等ヲ书ク事アリ、其骨ニハ涂骨、雕骨、莳绘骨、猫间骨等ノ别アリラ、骨数ハ五骨ヨリ二十五骨ニ至ル、夏日之ヲ用ヰルニ因テ、夏扇トモ云ヒ、又摺扇スルニ便ナルヲ以ラ、支那ニラハ之ヲ摺扇トモ云ヘリ”。“妇人ノ扇ヲ持ツ事、及ビ其使用モ男子ニ异ナテズ、中古ノ俗、男女扇ヲ交换ツテ所持ツ、或ハ互ニ相寄赠スルユトアルニ依シバ、制作モ男子ニ同ジカリシガ如シ、后世ニ至リ女房ノ扇ハ、垂绪长ク、或ハ造枝ヲ著ケナドシテ、装饰殊ニ多シ、要スルニ、蝙蝠扇ハ我邦ノ发明ニ出デテ、盛ニ贸易ノ用ニ供シ、誉ヲ海外ニ驰ヤシガ”1。

扇面用木料制作的“桧扇”,确确实实地可以追溯到很早的时代,成为所持者身份尊贵的象征。《续日本纪》卷二四《淳仁天皇》:“天平宝字六年八月,御史大夫文室真人净三,以年老力衰,优诏特听宫中持扇、策杖”2。扇面用纸制作的“蝙蝠扇”,传说始于曾经发起第一次“三韩征伐”的神功皇后,因见到蝙蝠的双翼受到启发;这就是后世日本军队“常备”作战器具之一的“倭扇”。不过,这种说法只是出现于很晚的记载。《古事类苑》《服饰部二十六》:“《和汉三才图绘》卷二六《服、玩具》:神功皇后三韩征伐时,见蝙蝠羽始作扇。今军中所用扇,大抵一尺二寸,片面纸金色以朱画日轮,片面纸朱色以金画月轮。其竹骨八枚或十六枚,有纽,长可六寸,随家传有小异”3。不过,无论是“蝙蝠扇”还是“桧扇”,大概在中国五代时期以前就已在日本列岛上十分普及,以致曾经渡海来访的源顺,在著作中将其简单地归之于“扇”而已;而由中国传入的“团扇”,则单独列条。《倭名类聚钞》卷一四《调度部》:“扇:《四声字苑》曰:扇,式战反;和名阿布歧,风也。《玉篇》作笧,在竹部;《兼名苑》云:扇,一名箑,音棰,字亦作菨”。“团扇:《唐令》曰:团扇、方扇。团扇,和名宇知波”4。

立国于今韩半岛的高丽与立国于今琉球群岛的琉球,也以生产“摺扇”闻名。《东文选》卷一一崔诜《谢文相赠扇》:“扇剪黑、白二纸交织成纹,两面书画甚奇,形如松扇。谁为新榉扇?黑白大分明。不用齐纨制,浑将剡纸成。方圆二体具,书画一时呈。剪刻专偷巧,裁缝几费精。手中孤月满,席上好风生。忽被贤侯赐,尤为众客惊。却思三伏住,岂要九秋迎。谢相蒲增价,曹生竹有名。奉扬期不忝,藏袭永为荣。感德徒为切,何当报以琼”5?中国前往二国的使臣,也曾提到过这种工艺品。徐兢《宣和奉使高丽图经》卷二九《供张》:“白摺扇,编竹为骨,而裁藤纸絻之。间用银铜钉饰,以竹数多者为贵。供给趋事之人,藏于怀袖之间,其用甚便”。“松扇取松之柔条,细削成缕,槌压成线,而后织成。上有花文,不减穿藤之巧,惟王府所遗使者最工”6。陈侃《使琉球录》《使事记略》:“嘉靖壬辰(十一年)春,予等(给事中陈侃、行人高澄)至馆,王亲一员同长史来馈仪物。厉色麾之,长跪不起。不得已,姑各取扇、布二物,以答其诚,馀不之受”。“王(尚清)持泥金倭扇二柄来曰:天使远来,此别不复再会,挥此或可以系一念耳。予等悯其情受之,各答以所持川扇。彼喜不自胜,再拜而去”7。

应该说明:无论高丽还是琉球,所产“摺扇”仍然属于“仿制”。郭熙《图画见闻志》:“谓之倭扇,本出于倭国也。近岁尤秘惜,典客者盖稀得之”8。琉球的“摺扇”以“倭扇”名,已见上引;而高丽“摺扇”,有的种类,原料来自日本。《宣和奉使高丽图经》卷二九《供张》:“画摺扇,金银涂饰,复绘其国山林、人马、女子之形。丽人不能之,云是日本所作,观其所馈衣物,信然”。“杉扇不甚工,惟以日本白杉木劈削如纸,贯以采组,相比如羽,亦可招风”9。就是到了后世,高丽制作的同类产品,质量仍然不及原产国,因此,“摺扇”的名字径被列入日本天皇“馈遗”李氏“朝鲜国王”物品的名单。释周凤《善邻国宝记》卷中:“永享十二年(明正统五年),彩画扇壹佰把,金铜装饰大刀伍拾把,大红漆木车碗大小计捌拾事,大红漆浅方盒大小计贰拾事,红漆和漆杂色木桶贰个”。“文明四年(明成化八年),别幅装金屏风贰张,綵画扇贰佰把,长刀壹拾把,大红漆木车碗大小计柒拾事,大红漆浅方盒大小计贰十事,莳绘砚匣壹个,镜台壹个,酒壶壹只,铫子提子一具”。“文明七年,马肆匹,散金鞘柄大刀贰佰,硫黄壹萬斤,马脑大小贰拾块,贴金屏风叁副,黑漆鞘柄大刀壹佰把,枪壹佰把,长刀壹佰柄,铠壹领,砚壹面并匣,扇壹佰把”10。

早在北宋前期,日本的“折叠扇”即已流入中国。首先,由僧人奝然作为“进奉物”来献。《宋史》卷四九一《日本传》:“[端拱元年,僧奝然]又一合纳参议正四位上藤佐理手书二卷,及进奉物数一卷、表状一卷。又金银莳绘扇筥一合,纳桧扇二十枚,蝙蝠扇二枚”11。接着,商人以“舶来品”在店铺里出售。江少虞《宋事实类苑》卷六《日本扇》:“熙宁末,余游相国寺,见卖日本国扇者。琴漆柄,以鵶青纸厚如饼,揲为旋风扇,淡粉画平远山水,薄傅以五彩。近岸为尽芦裒蓼,鸥鹭伫立,景物如八、九月间。舣子舟渔人披蓑钓其上,天末隐隐有微云飞舄之状。意思深沉,笔势精妙,中国之扇画者,或不能也。索价绝高,余时苦贫,无以置之,每以为恨。其后再访都市,不复有矣”12。由于数量很少,时人每以“珍藏”视之。邓椿《画继》卷一:“倭扇以松板两指许砌叠,亦如摺叠扇者。其柄以铜,黡钱环,又黄丝绦,甚精妙。板上罨画山川、人物、松竹、花草,亦可喜。竹山尉王公轩,惠恭后家,尝从明州舶官得两柄”13。也有文士以此为题吟咏,苏辙《栾城集》卷一《杨主簿日本扇》:“扇从日本来,风非日本风。风非扇中出,问风本何从?风亦不自知,当复问太空。空若是风穴,既自与物同。同物岂空性,是物非风宗。但执日本扇,风来自无穷”14。

几乎同时,中国的士人也从高丽使臣手里得到“松扇”和“摺叠扇”。张世南《游宦纪闻》卷六:“[张]世南家尝藏高丽国使人状数幅,乃宣和六年九月,其国遣使、知枢密院事李资德,副使、尚书礼部侍郎金富辙至本朝谢恩进奉。私觌之物,则幞头纱三枚、松扇三合、摺叠扇二只、白铜器五事而已”15。所称的“摺叠扇”,盖“排筠贴楮”,亦贯列竹条然后粘上纸片的“高丽扇”。华镇《云溪集》卷九《高丽扇》:“排筠贴楮缀南金,舒卷乘时巧思深。何必月团裁尺素?自多清爽涤烦襟。挥来振鹭全开羽,叠去栟榈未展心。利用已宜勤赏重,更堪精制出鸡林”16。这种凭借使臣之手流入的“纸扇”,扇面上大多有精心制作的绘画,故而又被称作“画扇”。《图画见闻志》卷六:“彼(高丽国)使人每至中国,或用摺迭扇为私觌物。其扇用鸦青纸为之,上画本国豪贵,杂以妇人、鞍马,或临水为金沙滩,暨莲荷、花木、水禽之类,点缀精巧。又以银涂为云气、月色之状,极可爱”17。“画扇”之纤美,还可从时人的诗章中细细品味。黄庭坚《豫章集》卷九《谢郑闳中惠高丽画扇》:“会稽内史三朝扇,分送黄门画省中。海外人烟来眼界,全胜博物注鱼虫”。“苹汀游女能骑马,传道蛾眉画不如。宝扇真成集陈阜,史臣今得杀青书”18。

至于“松扇”,文、诗皆有涉及。《画继》卷一:“高丽松扇,如节板状,其土人曰:非松也,乃水柳木之皮,故柔腻可爱。其纹酷似松板,故谓之松扇。东坡(苏轼)谓:高丽白松理直而疏,折以为扇,如蜀中织棕榈心,盖水柳也”19。陆深《春雨堂随笔》,:“东坡(苏轼)谓:高丽白松扇展之广尺馀,合之止二指许。正今摺扇,盖自北方已有之”20。张耒《张右史集》卷一二《谢钱穆父惠高丽扇》:“三韩使者文章公,东夷守臣亲扫宫。清严不受橐中献,万里归来两松扇。六月长安汗如洗,岂意落我怀袖里。中州翦就霜雪纨,千年淳风古箕子”21。《豫章集》卷二《次韵钱穆父赠松扇》、《戏和文潜谢穆父松扇》:“银钩玉唾明茧纸,松箑轻凉并送似。可怜远度帻沟娄,适堪今时褦襶子”。“丈人玉立气高寒,三韩持节见神山。应得安期不死草,使我蝉蜕尘埃间”。“猩毛束笔鱼网低,松柎织扇清相似。动摇怀袖风雨来,想见僧前落松子”。“张侯哦诗松韵尽,六月火云蒸雨山。持赠小君聊一笑,不须射雉彀黄间”22。苏轼《东坡集》卷前一七《和张耒高丽松扇》:“可怜堂堂十八公,老死不入明光宫。万牛不来难自献,裁作团团手中扇。屈身蒙垢君一洗,挂名群家诗集里。犹胜汉宫悲婕妤,网虫不见乘鸾子”23。“团团手中扇”,盖展开如半圆的“摺扇”24。

南宋和元,折迭扇仍从日本、高丽源源不断地输入。浙西的临安府、杭州路成为该物品的最大集散地;以致“流寓”于后一城市的周密,径在《癸辛杂识》卷续下《倭人居处》记下兹类“信息”:“其聚扇,用倭纸为之,以雕木为骨,作金银花草为饰,或作不肖之画于其上”25。这种通过海道进入的扇子,做工精细,还引发了居住在以上二地墨客的神奇思绪。韩弈《韩山人集》《题三韩扇上画竹》:“几迭湘縑上,檀栾影欲浮。清风吟自卷,不怨箧中秋”26。贡性之《南湖集》卷下《倭扇》:“外番巧艺夺天工,笔底丹青智莫穷。好似越裳供翡翠,也从中国被仁风”27。吴莱《渊颖集》卷二《东夷倭人小摺叠画扇子歌》:“东夷小扇来东溟,粉笺摺叠类凤翎。微飙出入挥不停,素绘巧艳含光荧。银泥蚌泪移杳冥,锦屏罨画散红青。皓月半割蟾蜍灵,紫云暗茏鲛鱼腥。徐市子孙附飞舲,奝然家世杂焚经。文身戴弁旧仪形,对马绝景两浮萍。殊方异物须陈廷,富贾巨舶窥天星。祝融嘘火时所订,岛滨卖箑送清泠。白龙浸皮暑欲醒,玉阶涵水夜扑萤。蓬莱仙人降辎軿,扶桑茧丝结彩綎。祖洲芝草酿绿醽,穹龟巨鼋动遭刑。海神惜宝轰雷电,鄙夫卧病临虚扃。蒲葵百柄称使令,冰浆蔗液但满瓶。石榻被发气自宁,新罗一念终飘零,凃修雉尾吾何铭”28。

随着中国、日本民间、官方贸易的开展,当明朝代祚以后,折迭扇的输入进入了一个新时期。蔡汝贤《东夷图像》:“日本产金、银、水晶、琥珀、珠玉、螺钿、倭屏、倭扇、犀、象之属,得中国丝绵、锦绮、瓷器、针线等物,喜不自胜”29。郭光复《倭情考略》《倭语》:“扇,黄旗。泥铜扇,法古黄旗。泥金扇,空楷泥黄旗”30。文震亨《长物志》卷七《扇、扇坠》:“今之摺叠扇,古称聚头扇,乃日本所进;彼国今尚有绝佳者。展之盈尺,合之仅两指许。所画多作仕女乘车、跨马、踏青、拾翠之状。又以金银屑饰地面,及作星及人物,粗有形似。其所染青绿奇甚,专以空青海绿为之,真奇物也”31。薛俊《日本国考略》:“洪武四年,国良怀遣使僧祖朝贡。七年,复来,以无表文却之。其臣亦遣僧贡马及茶、布、刀、扇等物,以其私贡亦却之。十四年,国王遣僧贡方物,不恪,却其贡,僧人发陕西、四川各寺居住。至三十五年(建文四年),复来,诏定为贡,期约十年一贡”32。不过,从仕履于洪武朝的张羽所书来看,明太祖也曾接受过折迭扇的进献。《静居集》卷一《赐倭扇》:“东夷来语嗢咿,圣人当天九有服,小臣蝼蚁将安归?万夫伐竹扶桑涘,夜捣冰苔成侧理。制为鹊尾扇参差,再拜入献金门里。君王垂衣坐法宫,天飙谡谡清秋同”33。

来自日本国的“走私”武装,早在明太祖接受并“改组”浙东方国珍沿海部署之际,一度肆虐于中国东部。稍后,朱氏将卒在剿灭这明初“倭寇”的过程中获得“倭扇”,并以此为战利品贡奉给皇帝。朱元璋《明太祖集》卷一九《倭扇行》:“沧溟之中有奇甸,人风俗礼奇尚扇。卷舒非矩亦非规,列陈健儿首按献。国王无道民为贼,扰害生灵神鬼怨。观天坐井亦何知?断发班花以为便。浮辞尝云卉服多,捕贼观来王无辨。王无辨褶裤笼松,诚难验君臣,跣足悟蛙鸣,肆志跳梁干天宪。今知一挥掌握中,异日倭奴必此变”34。“倭扇”也曾是“倭寇”战斗的传令器具之一;逮到嘉靖中,无论是“真倭”、还是实为中国“海盗”的“假倭”,都沿袭了这一“传统”。李言恭、郭杰《日本考》卷一《寇术》:“倭夷惯为蝴蝶阵,临阵以挥扇为号。一人挥扇,众皆舞刀而起,向空挥霍。我兵苍皇仰首,则从下砍来”35。朱九德《倭变事略》:“嘉靖三十二年五月,是贼既胜,意气扬扬。有称二大王者,年二十馀,每战辄挥扇,用幻术惑众,独衣红袍,骑而行”。“贼战,每摇白扇。僧识为蝴蝶陈。乃令军中各簪一榴花,僧手撑一伞以行,但作采花状。贼二大王者望见僧,即若缚手然,盖以术破之也。僧以铁棍击杀之,并杀勇战者十馀贼”36。

却因所获数量不在少数,明朝的天子径将“倭扇”作为“珍稀”赐予臣下。于是,部分受到特别惠顾的将臣得以在酷暑携带折迭扇出入宫殿当值、列廷。这种举动,不仅在于以向受赐者显示不寻常的“恩宠”,还在于“象征”华夏的“强盛”、四裔的“归化”。《静居集》卷一《倭扇》、卷六《赐倭扇》:“赐从天苑秘,来涉云涛远。入握体还藏,向风机自展。岂无白团扇?能舒不能卷。洗马手中持,终朝陪凤辇”。“万国扶桑外,年年贡扇来。皇都无酷暑,赐与拂尘埃”。“小国贡来东海外,尚方分给午门前。终身永宝君王宠,总遇秋风莫弃捐。青宫甲观倚云开,侍从如云总俊才。昨暮传宣容握扇,丹墀清晓谢恩来”37。夏原吉《夏忠靖集》卷四《两蒙恩赐倭扇欣戴之馀赋此》:“远夷敦职呈倭扇,圣主覃恩赐侍臣。捧处九霄红日近,挥来一片白云新。蒲葵侧是瞻馀景,蝉雀甘心立后尘。荡荡皇风从此播,炎氛清绝万方春”38。当然,无论南京、北京,即使有折迭扇取凉,也仍不足消除夏季的炎热。所以,“无酷暑”、“清绝万方春”,皆是臣下的阿谀之词。还有“御赐倭扇”的咏诗,称赞其的“节义”。吴伯宗《荣进集》卷三《咏御赐倭扇》:“来经三岛外,赐出五云中。但保琅玕节,真乘阊阖风”39。

直至明中叶,日本仍以所产折迭扇作为“贡品”上献中国天子。《善邻国宝记》卷中《日本国王源义政上表》:“成化使一年八月,别幅:马肆匹,散金鞘柄大刀贰把,硫磺壹萬斤,马脑大小贰拾块,贴金屏风叁副,黑漆鞘柄大刀壹佰把,枪壹佰把,长刀壹佰柄,铠壹领,砚壹面并匣,扇壹佰把”40。可是,就其所贡折迭扇种类,居然远不如琉球。何乔远《闽书》卷一四六:“琉球贡物:曰马,曰刀,曰金银粉匣,曰玛瑙,曰象牙,曰螺壳,曰海巴,曰{擢}[摺]子扇,曰泥金扇,曰生红铜,曰锡,曰生熟夏布,曰牛皮,曰降香,曰木香,曰檀香,曰速香,曰丁香,曰黄熟香,曰苏木,曰乌木,曰胡椒,曰硫黄,曰磨刀石”。“日本贡物:曰马,曰盔,曰铠,曰剑,曰腰刀,曰鎗,曰涂金装彩屏风,曰洒金橱子,曰洒金文台,曰洒金手箱,曰描金彩匣,曰描金笔匣,曰抹金铜提铫,曰洒金木铫角盥,曰贴金扇,曰水晶数珠,曰硫黄,曰苏木,曰牛皮”41。不过,琉球所贡,也未必不是从“邻国”日本“收买”。严从简《殊域周咨录》卷四《琉球》:“嘉靖二年六月,有外夷人八名,在于[福州]南门欲行进城,手执小旗一面,内写称琉球国人氏,因为收买进贡仪物,于本年屋月至于平海地方,是夜被风打破船沉,淹死三百馀人、番使六名,仅有十五名复生上岸”42。

中国仿制“摺扇”,最早应该在北宋后期。《画继》卷一:“又有用纸,而以琴光竹为柄,如市井中所制摺迭扇者。但精致非中国可及,展之广尺三四,合之止两指许。所画多士女乘车跨马、踏青拾翠之状,又以金银屑饰地面,及作云汉、星月,人物,粗有形似,其来远磨擦故也。其所染青绿奇甚,与中国不同,专以空青海绿为之。近年所作,尤为精巧”43。所称的“市井中所制摺迭扇者”,当然就是中国仿制的品种。中国仿制的品种中有扇面为白纸或白绢者,这样,与团扇一样,以利书师、画工题字作画,别有风情。逮至建炎以后,题字作画者中,既有得到陛召的宗室远裔赵伯驹,也有供奉宫廷的皇后亲妹杨娃。郑元祐《侨吴集》卷二《赵千里聚扇上写山、次伯雨韵》:“宋诸王孙妙盘礴,万里江山归一握。卷在袖中舒在我,清风徐来縠衣薄。文采于今沦落余,雕栏玉砌凄烟芜。宝玉不随黄土化,门上空啼头白乌”44。《春雨堂随笔》:“予见南宋以来,诗词咏聚扇者颇多。予收得杨妹子所写绢扇面,摺痕尚存”45。又,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二:“宣和末,妇人鞋底尖以二色合成,名错到底。竹骨扇以木为柄久矣,忽变为短柄,止插至扇半,名不彻头”46。所称的“不彻头”,当是扇骨只及扇面少许的一种摺叠扇。

完颜氏在北方建立统治以后,可以肯定:折迭扇的仿制没有中断。从可见的记载来看:无论宫闱掖庭、还是官第民舍,都可见到“摺扇”的影迹。刘祁《归潜志》卷一:“[金]章宗天资聪悟,诗词多有可称者。[其《蝶恋花》]词曰:几股湘江龙骨瘦,巧样翻腾,叠作湘波皱。金缕小钿花草斗,翠条更结同心扣。金殿日长承宴久,招来暂喜清风透。忽听传宣须急奏,轻轻褪入香罗袖”47。细细品味:“几股湘江龙骨瘦”,指的是用竹子做成的“扇骨”;“翠条更结同心扣”,指的是将“扇骨”贯穿起来的“扇索”以及顶端绾成同心结的“扇坠”。“巧样翻新,叠作湘波皱”,正是“扇头”撒开来的形状;而“轻轻褪入香罗袖”,也非“摺扇”不可做到的事情。再说,就“聚骨扇”来说,顾名思形,也该是“摺扇”的同类。兹扇的原始产地,看来绝非属于外国的“倭”和“高丽”。那是因为:词中既不见直接字眼的提到,也不见相关典故的涉及。无论如何,“湘江”、“湘波”等名的出现,至少可以被认为:藉以制作兹扇“扇骨”、“扇面”的原料,竹、绢或纸,都来自湘江流经的湖南。暨,李靖民《庄靖集》卷一《纸扇》:“竹疏而骨,楮剥而肤。权以行巽,风乎沉隅”48。所称以“疏竹”为“骨”、“剥楮”为“肤”的“纸扇”,也该是当时仿制“摺扇”的一种。

孛儿只吉氏勃兴以后,“摺扇”的仿制可能经历了一次“由盛转衰”的过程。不过,仍能见到士人的相关题咏。《南湖集》卷下《摺叠扇》:“出怀入袖总相宜,用舍行藏各有时。不是汉宫秋信早,弃捐何得怨班姬”。“舒卷从人各有时,江南六月正相宜。世间聚散多如此,满面炎凉莫自疑”49。此外,当至元、大德间,还出现过一种以竹为“扇骨”、纸或绢为“扇面”,摇动起来会有清脆响声的“响篁扇”、“响扇”、“竹扇”。胡祗遹《紫山集》卷六《响篁扇》:“应手清风满意生,随风吹落舜弦声。吃喉解道不奉诏,强项那能噤弗鸣。颇似铿锵奏金石,无劳鼓吹迈秦筝。班姬幽恨诗难尽,暗向骚人诉不平”50。刘将孙《养吾斋集》卷二七《响扇铭》:“清风翛然无德,兰池澹然无怨。间令热客凉心,笑代贵人障面。挥尘不受尘污,转暑不随暑转。玲玲何须一声,亦遣坐中惊见”51。刘敏中《中庵集》卷一四《竹扇铭》:“掩节而鞠躬,括外而虚中,以质素为之弥缝。噫!当矫柔而不失其正,此其所以及我者,凛然惟君子之风”52。危素《云林集》卷二《叔仪送扇》:“抚州竹扇制来新,邓子持归赠野人。六月江南如此热,海风一起静黄尘”53。以上提到的扇子,以其结构,大概都可归诸“摺扇”之类。

自明永乐以后,由于皇帝的喜好,折迭扇的仿制进入了一个持续的推广时期。妇女行用,先由“”,后及“良家女子”。王廷鼎《杖扇新录》:“刘元卿《贤奕编》谓:摺叠扇一名撒扇,盖收则摺叠,用则撒开。永乐中,朝鲜进撒扇,上喜其卷舒之便,命工如式为之。南方妇女皆用团扇,惟用撒扇;近年良家女亦用之矣”54!当成化后,折迭扇有取代中国“传统”的团扇之趋势。而在仿制的折迭扇上题字作画,成为一种风尚,以至于造假牟利。高士奇《天禄识馀》卷三《聚头扇》:“摺迭扇古名聚头扇,仆隶所执,取其便于袖藏,以避尊贵者之回。元时高丽始以充贡;明永乐间,稍效之。今则流行浸广,团扇废矣。至于挥洒翰墨,则始于成化间。近有作伪者,乃取明初名公手迹入扇,可哂也”55。折迭扇的仿制工艺日益精细,种类也不断增加。陈贞慧《秋园杂佩》:“其摺叠扇自永乐朝鲜贡始,始颁其式。宣[德]、宏[治]间,扇名于时者,尖根为李昭,马勋为单根圆头。又方家制方,相传云:文衡山非方扇不书。川扇、弋扇以地著,后又有蒋三苏、台荷叶、李玉台、柳邵明,若李文甫、光翟、濮仲谦,雕边之最精者也。远者百馀年,近亦四五十年物,即一扇之制,而精坚脆薄其为升降也具矣”56。

综上所证:“摺扇”起源于日本,大约在北宋中期,与“仿制”的高丽同类产品传入中国。其后,历金、南宋、元三朝,折迭扇的输入时断时续;迨明洪武、永乐,进口数量激增,从而引起士民的广泛兴趣,为此后的普及创造了条件。中国折迭扇的“仿制”,于各朝皆有。特别是明洪熙后,却缘在位皇帝的端午节前“赐与”,形成了高峰。朱瞻基《明宣宗集》卷四三《端阳赐扇诗》:“端阳节届,天气向炎。朕方咨尔群臣祇修庶政,茂协天时,以成长举之功。兹因赐扇(摺扇),特赋诗一章以勉之。金笺玉藻徇天光,炎景方中化日长。好播仁风弥六合,岂徒怀抱欲清凉”57。也因为这些所赐折迭扇大多为中国“国产”,所以不须追究搧扇而来的“风”由何而来,一概将之称为“仁风”。类似的情况,也出现在南宋宁宗在位时期。《杨太后宫词》:“角黍未盘饾饤装,酒阑昌歇泛瑶觞。近日夸赐金书扇,御侍争传佩带香”58。前引陆深所收集的“杨妹子”所书折迭扇“绢扇面”,依其制作时代,正当嘉定前后。因为所称“杨妹子”不是别人,正是宁宗朝皇后、理宗朝太后杨氏的妹妹。陶宗仪《书史会要》卷六:“杨氏。宁宗皇后妹,时称杨妹子。书法类宁宗,马远画多其所题,往往诗意关涉情思,人或讥之”59。

折迭扇仿制的水平,当明中叶以前,就已达到了“以假乱真”的局面。颇为令人捧腹,利用时人“崇洋”的心理,日本使者还曾做出过收购中国工匠“仿制”的折迭扇转销渔利的举动。王绂《友石集》卷二《倭扇谣》:“倭人茧纸摺为扇,缺月生辉银满面。阙下年年多贡馀,都人重购何纷如。杭工巧黠思争利,效倭作扇浑无异。价廉百十人不悦,说是倭来方道地。倭来便道经杭州,廉价却将杭扇收。倭收杭扇堪惊怪,转眼街头高价卖。买扇还家诤扇真,街头待卖真倭人”。“倭人茧纸摺为扇,缺月生辉银满面。阙下年年多贡馀,都人重购何纷如。倭言我扇不欲利,只欲人问古铜器。器好年多扇亦多,犹解摩挲看款识。倭能论器不论财,尊靁彝鼎填街来。几人怀金不得扇,手中无器空徘徊。吁嗟古器日应少,倭贡年年扇来好”60。工艺的改进,仍应归功于国与国间的来往。而“假倭扇”除杭州外,对日本的主要贸易港南宋庆元府、明宁波府也是重要的产地。郎瑛《七修类稿》卷四五《倭国物》:“古有戗金而无泥金,有贴金而无描金、洒金,皆起日本;本朝因东夷或贡或传而有也。描金、洒金,浙之宁波多,倭国通使,因与情熟,言餂而得之。洒金尚不能如彼之圆,故假倭扇,亦宁波人造也。泥金、彩漆、缥霞,宣德间,遣人至彼传其法”61。

或许是可以折迭的性能以利其上的字、画长久保留,当明中叶以后,折迭扇在文物收藏者中大得青睐,有取代“团扇”亦“便面”的趋势。王圻、王思义《三才图会》《器用》卷一二:“摺叠扇,一名撒扇,盖收则摺叠,用则撒开。或写作翣,非是;翣即团扇也。团扇可以遮面,故又谓之便面;观前人题咏及图画中可见”62。这为中国的“仿制”和“开拓”种类,创造了特别的“机遇”。《长物志》卷七《扇、扇坠》:“川中蜀府,制以进御,有金铰绿藤骨面、薄如轻绡者,最为贵重。内府别有彩画五毒、鹤鹿、百福兽等式,差俗然亦华绚可观。徽、杭亦有稍轻雅者,姑苏最重书画扇,其骨以白竹、棕竹、乌木、紫白檀、湘妃、眉绿等为之。间有用牙及玳瑁者,有圆头、直根、縚环、结子、板板花诸式。素面金扇,购求名笔图写,佳者价绝高。其匠作,则有立赞、马勋、蒋三、柳玉台、沈少栋诸人,皆高手也。纸敝墨渝不堪怀袖,别制卷册以供玩。相沿既久,习以成风,至称姑苏人事,然实俗制,不如川扇适用耳。扇坠宜用伽南沉香为之,或汉玉小玦及琥珀、眼掠皆可,香串、缅茄之属,断不可用”63。而所称的“川扇”,正是前引当年明使在琉球国都那霸作为“泥金倭扇”交换的中国新一代折迭扇。

最后,王勇先生《中日关系史考》第一章《日本摺扇的起源及在中国的流播》:“从文献记载看,日本的摺扇从材质可以分为板扇(桧扇)与纸扇(蝙蝠扇)两种。桧扇的起源一般认为在平安时代,如最具权威的日本史学辞书《国史大辞典》(吉川弘文馆[刊本])认为桧扇是九世纪前后日本发明的”。“桧扇成为礼仪佩饰,逐渐失去驱暑招风的实用功能,因而被称为冬扇。《初学记》引《西京杂记》:天子夏设羽扇,冬设绘扇”。“桧扇表面施以重彩,兼绘任务景象,便成了名副其实的绘扇。桧扇的种类很多,以华丽的缄丝编缀的桧扇,往往是男女求爱的信物;而在庄重的场合,天皇和皇太子执苏芳染的赤桧扇,公卿百僚则用白桧扇;还有一种薰香桧扇,据说只限于德高望重的长者使用”64。校以《西京杂记》卷一,则:“汉制:后宫则五色绫文,以酒为书滴,取其不冰,以玉为砚,亦取其不冰。夏设羽扇,冬设缯扇”65。也就是说:“绘扇”乃“缯扇”之误。实际上,如果所言“缯扇”、“绘扇”真为“桧扇”,折迭扇的“发明”应该是中国而不是日本了,因为汉、无论“西汉”、“东汉”年代都要大大地早于日本的“平安时代”。而《西京杂记》一书的作者,正是同时以“儒”、“道”闻名、生活年代在司马氏西晋的葛洪66。

注释:

1 东京,内外书籍株式会社《古事类苑》刊行会刊本,昭和十年,页一二八九、一二九。

2 东京,株式会社吉川弘文馆《国史大系》本,页二八八。

3 页一三四六。

4 嘉永弘简堂、竹苍楼、宝文堂补刻本,页一下。

5 汉城,太学社缩小影印本,一九七五年,页二四三上、下。

6 扬州,广陵古籍刻印社《笔记小说大观》影印上海进步书局刊本,一九八四年,页三上。

7 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历记小说集成》影印本,页三五四、三五九、三六。

8 《丛书集成初编》本,页二六。

9 页三上。

10上海书店《丛书集成续编》影印《殷礼在斯堂丛书》本,一九九四年,页三七四下、三七七上、下。

11 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一九七七年,页一四一三六。

12 上海古籍出版社刊本,一九八一年,页七九九、八。

13 《四库全书》本,页五下。

14 《四部丛刊初编》景印明刊本,页一八、上、下。

15 北京,中华书局《唐宋史料笔记丛刊》张茂鹏点校本,一九八一年,页五六。

16 《四库全书》本,页二下。

17 页二五九。

18 《四部丛刊初编》景印乾道刊本,页一三下。

19 页四下。

20 《丛书集成初编》本,页二。

21 《四部丛刊初编》景印旧抄本,页六下。

22 页一二下、一三上。

23 北京,中国书店影印民国世界书局刊本,一九八六年,页二三一。

24 《三孔集》孔武仲《宗伯集》卷四《钱穆仲有高丽松扇,馆中多得者,以诗求之》、《内阁钱公宠惠高丽扇,以梅州大纸报之,仍赋诗》,《豫章丛书》本,页一上、下:“大荒茫茫最宜松,直从旷野连深宫。听声卧影已不俗,况作团扇摇清风。人情重远由来事,不贵黄金贵楛矢。况有新诗传四方,群豪近随弄著章。我虽相见无所得,坐忆松鹤生微凉。往年在庐山,见僧房有高丽松扇。敛之不盈寸,舒之则雪山、松鹤,意趣甚远”。“昨夜秋风来户庭,残灯闪灭微凉生。得公团扇未及用,挂向空堂神骨清。但将远趣醒耳目,不独暑月排歊蒸”。

25 《四库全书》本,页一三下。

26 济南,齐鲁书社《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影印清抄本,页四二五下。

27 《四库全书》本,页三上。

28 《四部丛刊初编》景印至正刊本,页一七下、一八上。注释:

29 济南,齐鲁书社《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影印万历刊本,页四三上。

30 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影印万历刊本,页三五三下。

31 上海文艺出版社《古今说部丛书》影印本,一九九一年,页七下。

32 济南,齐鲁书社《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影印明抄本,页二七五上、下。

33 《四部丛刊三编》景印成化刊本,页一一上、下。

34 《四库全书》本,页七下、八上。

35 济南,齐鲁书社《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影印万历刊本,页四九六上。

36 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历记小说集成》影印本,页一九三。

37 页五二上、四下、一四下。又,校以同作者《静庵集》,济南,齐鲁书社《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影印清钞本,页二九九上、三三下相关句作“万里扶桑国”、“终身永保君王赐”。

38 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影印弘治刊本,页六九一上。

39 《四库全书》本,页一上。

40 页三七七下。

41 济南,齐鲁书社《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影印崇祯刊本,页六三四上、下。

42 北京,中华书局《中外交通史籍丛刊》余思黎点校本,一九九三年,页一三四。注释:

43 页五上。

44 《四库全书》本,页二七上。

45 页一、二。

46 北京,中华书局《唐宋史料笔记丛刊》李剑雄、刘德权点校本,一九九七年,页四。

47 北京,中华书局《元明史料笔记丛刊》崔文印点校本,一九八三年,页三。

48 《四库全书》本,页四下。

49

页二三下、二四上、三二下。

50 《四库全书》本,页四四上。注释:

51 《四库全书》本,页五上、下。

52 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影印清抄本,页三八五上、下。

53 台北,新文丰出版社《元人文集珍本丛刊》影印光绪嘉业堂刊本,页三八八上。

54 上海,中州国光社《美术丛书》本,一九四七年,页二四七、二四八。

55 济南,齐鲁书社《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影印康熙刊本,页二二七下。

56 《昭代丛书》本,页八下、九上。

57 济南,齐鲁书社《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影印明内府抄本,页二六一上、下。

58 士礼居藏稿本传钞本,页八下。

59 上海书店影印洪武刊本,一九八四年,页二九九。又,包铭新《扇子鉴赏与收藏》第一章《扇子的历史》,上海书店出版社《古玩宝斋丛书》本,一九九六年,页四:“一九七八年江苏武进南宋墓中出土的黑漆奁上,画着一手持折扇的仕女,那白扇面上绘有花鸟,并画出五档的扇骨”。

60 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影印弘治刊本,页二五五下。

61 济南,齐鲁书社《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影印明刊本,页七四八下。

62 上海古籍出版社景印万历校正缩本,一九八五年,页一三四四上。

63 页七下、八上。

64 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刊本,一九九五年,页一三四、一三七。

朝小诚的黑白范文4

关键词:书法;意象;艺术构造;意象构造

Abstract:Calligraphyuseslinesasthemainexpressionofvisualarts,andimageexpressionisitsmaincharacteristic.Calligraphyimage,conveyedthroughtheartisticstructure,ischaracterizedbytheconnotationofcreatingimagetoconveymeaningandofexpressingmeaningwithouttoomuchemphasisonimage,andbylogicaldirectionofnaturalnessandhumanity.Calligraphyimagestructure,asacomplexprocess,isintroducedbrieflyfromtwoaspectsofcreationandacceptance.

Keywords:calligraphy;image;artisticstructure;imagecreation

一、书法中的意象表达及其艺术构造性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序》说:“书者,如也(或若也、或也)”。如什么呢?兹摘梁武帝萧衍《古今书人优劣评》数则:“钟繇书如云鹄游天,群鸿戏海”;“王羲之书字势雄逸,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阙”;“蔡邕书骨气洞达,爽爽如有神力”;“韦诞书如龙威虎振,剑拔弩张”;“萧子云书如危峰阻日,孤松一枝”;“索靖书如飘风忽举,鸷鸟乍飞……”[1]81-82康有为《广艺舟双楫·碑评》曰:“《爨龙颜》若轩辕古圣,端冕垂裳。《石门颂》若瑶岛散仙,骖鸾跨鹤。……《元燮造象》如长戟修矛,盘马自喜。《曹子建碑》如大刀阔斧,斫阵无前。”[2]822-823汉蔡邕在《笔论》中说:“为书之体,须入其形,若坐若行,若飞若动,若往若来,若卧若起,若愁若喜,若虫食木叶,若利剑长戈,若强弓硬矢,若水火、若云雾、若日月,纵横有可象者,方得谓之书矣!”[3]6元郑杓认为蔡邕的“象”就是“意象”。姜澄清先生也认为这指的是“创作者心中应存其意象”[4]71。“形者象也,势者意也。”韩玉涛先生对书之势做如是说:“势就是风骨,势就是境界,势就是意象”[5]110。由“书——如——象(像)——意象”的逻辑推演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书者,如也,如意象也。

书法之所以具有意象性首先在于其载体——汉字本身的象形性特征。我们知道,汉字是由图像符号转化而来的,在早期的书法作品如甲骨文和金文中,还能隐约看到古人造字的图画性特点。但若据此认为书法意象性仅由汉字的象形特征决定就不够全面了。裘锡圭先生在《文字学概要》指出“由象形变为不象形,是字体演变过程中最容易觉察到的变化。在整个古文字阶段里,汉字的象形程度不断降低。古文字所使用的字符,本来大都很像图形。古人为了书写的方便,把它们逐渐改变成用比较平直的线条构成的、象形程度较低的符号,这可以称为‘线条化’。”[6]28公认的最具表现力的书法形式则是最为简化的行书、草书,这也说明了书法的意象绝不仅是状物拟态的模仿,应该有更深层次的内涵。而作为意象性另一端的“意”也并非文字本身的释义。举例来说明,中国的文字书写具有双重意象。第一层意象是对事物的写征意象,属字的本意。如“劓”,《说文》云:“刑鼻也,从刀。”这是相当古老的一种鼻刑,刑始于兵,这种酷刑应是古老的征战中以割鼻报功演变而来。“劓”字的本意,给人是一种残酷的意象。然而作为书法书写出来的“劓”字,其字形的另一层意象则可以让人感觉到,左右偏旁的繁简疏密之间,就像一老一少相持而立,相安和谐。而书法的艺术意象就在于这第二层意象,这是书法艺术的象外之意象。文字书写之所以上升为书法艺术,是这第二层意象性在起决定作用。

可以看出,书法意象不是由汉字本身的象形性和表意性单独构成的,而应是一个多角度,多层次的构造结果。即是说书法意象是由创作者的主体投射,书写过程中的形式表达和欣赏者的联想和对作品背景的反观共同构成的。正如杨小清先生所说的“艺术虽不是客观的,但也不是主观的。艺术是‘类’的客体主观性在AB投射中由C的‘虚化’规则定位的,这是艺术存在的极其重要的属性。”[7]41书法意象正是这样通过作者、作品、欣赏者三位一体共同构造,并受时代审美趋向和艺术规则影响而形成的。所以书法意象的形成不是死板的、具体的,而是变化的、虚化的,是在特定的时空范围内由主客观相互交汇作用产生的审美体验。

二、书法意象表达的逻辑指向

既然把书法意象的形成看做主客体双方共同构成的审美过程,可以将书法意象表达的逻辑指向归结为以下几点:

1.立象以尽意,得意而忘象的内蕴

中国书法以“意象”论书的文化渊源可以追溯到《易》学思想和道学精神上。《周易·系辞》说:“古者庖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道德经》的第二十一章上说:“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作为表意、表象的文字其文化指向是最初的意,作为表现文字美的书法恰恰通过合理的表达将这种美表现出来了。

古典书论中,最早将“意象”二字并提的是唐开元时期的书法理论家张怀瓘,他在《文字论》中说道:“探文墨之妙有,索万物之元精。以筋骨立形,以神情润色。虽迹在尘壤,而志出云霄。灵变无常,务动。或若擒虎豹,有强梁拿攫之形;执蛟螭,见蚴蟉盘旋之势。探彼意象,如此规模。忽若电飞,或疑星坠,气势生乎流便,精魄出于锋芒,如观之,欲其骇目惊心,肃然凛然,殊可畏也。”[8]211他认为以翰墨构成的筋骨神情,足以体现万物之精魄,已将书法的意象表现性表达得相当完整。清代刘熙载在《艺概·书概》一文之首指明“象”与“意”的关系:“圣人作《易》,立象以尽意;意,先天,书之本也。象,后天,书之用也。”应当指出,书法中如“万岁枯藤”、“千里阵云”之类的自然物象,不是再现自然物之形,而是自然物象意态美的写征。亦是说,书法表现的是自然客体的情趣。可见,书法中象有可见之象,如笔墨线条的特征;有不可见之象,即通过可见的笔墨在特定语境和条件下以联想、通感的方式生成的象外之象。意,则书法所表现出作者的主观情绪、神情和意志。书者的心情、情趣不可能直截了当或者一目了然地展示给欣赏者,而是通过艺术作品之象来“暗示”书者之“意”。意象二字一隐一显,一本一用,概括得完整而精准,成为书法创作和赏评的基本要求和方法。

2.书法意象的自然取向

晋卫夫人的《笔阵图》,其中将汉字基本笔画以自然物态之象表述出来,如横似“千里阵云,隐隐然其实有形”,点如“高峰坠石,磕磕然实如崩也”,其他如“陆断犀象”、“百钧弩发”、“万岁枯藤”、“崩浪雷奔”、“劲弩筋节”,均是以自然之象比拟书法,成为后世书法理论的一大特色。唐李嗣真在《书后品》中评价王羲之书法时写道:王右军“正体如阴阳四时,寒暑调畅,岩廊宏敞,簪裾肃穆。其声鸣也,则铿锵金石;其芬郁也,则氤氲兰麝”;其草行杂体“如清风出袖,明月入怀,瑾瑜烂而五色,黼绣摛其七采”;其飞白体“犹夫雾觳卷舒,烟空照灼,长剑耿介而倚天,劲矢超腾而无地”,“又如松岩点黛,蓊郁而起朝云;飞泉漱玉,洒散而成暮雨……”[9]135这其中“有天时意象,有景观意象,有人物意象,有色彩意象,有声音意象,有香味意象,有肤觉意象……”[10]115-116书法作为艺术表现形式必然是人类追求自由,渴望窥见自然变化奥秘的手段,因此以自然之象喻书或是由书想到自然之象,都如马克思所说是“对自我本质力量的确认”的表现。3.书法意象的人文取向

“若而书也,修短合度,轻重协衡,阴阳得宜,刚柔互济。犹世之论相者,不肥不瘦,不长不短,为端美也……瘦而露骨,肥而露肉,不以为佳;瘦不露骨,肥不露肉,乃为尚也。”[11]313骨肉、筋骨、肥瘦等是人们最初用人体意象类比论书的范畴,也是常见的方法,如“颜筋柳骨”是也。书法中人的意象美,也在由表象到内在的发展。由此推及杨雄的“书,心画也。”三国钟繇《笔法》:“笔迹者,界也;流美者,人也。”书法美的赏鉴本身就体现了古人对自己身体的认可与欣赏,正如黑格尔在《美学》中说:“自然美的顶峰是动物的生命美。而最高级的动物美正是人类形体的优美。”[12]188对由人创造出的文字以美的形式表达出来的书法给以人体美的类比不能不说是古人确认自我的自信显现。

书法意象的人文取向还表现在人的气质品味由书法作品中的反观。姜夔说:“自然长者如秀整之士,短者如精悍之徒,瘦者如山泽之癯,肥者如贵游之子,劲者如武夫,媚者如美女,攲斜如醉仙,端楷如贤士。”[13]393梁武帝《古今书人优劣评》觉得:王僧虔书如王谢子弟,奕奕有一种风流气骨;萧子云书,心胸猛烈,锋刃难当;羊欣书如婢作夫人,羞涩不真;袁崧书如深山道士,见人退缩……

三、书法意象的构造过程

1.创造过程中的意象构造

首先是意在笔先的构思过程,王羲之所谓“意在笔先”的“意”,“并不是指某种抽象的道理,而是指具有艺术完整性的构思成果,也就是在形象、理性和感情相统一基础上所构想的具有完整性的艺术形象”[14]290。作者在创作之前一定会对作品的整体风格、技法选择、气势风韵等作出一个全面的构想,在脑中形成一个整体化的形式,并在纸上臆想出结果。然后是创作过程中的具体操作,不谈具体技法,从空间构成上看,主要是对空间块面的分割。如果把书法创作看作用黑色的颜料在白纸上作画的话,整个书写过程就是以长短、粗细、浓淡不同的黑色线条将白纸空间块面分割开来,造成疏朗、紧密、浑圆、尖峭的不同空间块面,这种黑白对比的空间构成是形成书法意象的物质形式,对于审美意象的生成有着重要作用。最后是创作过程中的调整、安排,这可以分为创作中和创作后两个阶段。创作中的调整主要指对章法构成的安排,这其中涉及阴阳、刚柔、动静、疏密、巧拙、浓枯、畅涩等一系列对立风格技法的调和、转换。其目的是要达到古人所说的中和的审美要求。创作后的调整是指物化形态的变换、调变,如纸质书作的装裱、石刻、木刻等,这些形态转换对书法表现效果将会产生新的作用,如装裱产生的立体化效果,挂于壁上的可视效果,石刻的凹凸效果,经风雨残蚀的金石(这是非主观性的,但其拓本可以算作再创作的作品)效果都将对书法意象的生成造成影响。

经由以上几个步骤,书法作品被创作出来,它的物化形态之中蕴涵着作者及其所处时代、社会的风格特征与审美取向,这些都将沉淀为书法意象的内质,伴随着欣赏者的发掘而显现为艺术化的意象。

2.欣赏过程中的意象构成

普通欣赏者面对一件书法作品首先想到的是它的内容,即它用文字表达的那些词句是什么。这是不为专业鉴赏家和书法家本身所肯定的,因为书法不是写字。虽然在古代相当长的时期内,书法的实用性与艺术性是不分的,但这并不能说明古人欣赏书法是从实用性角度出发的,否则为何成篇累牍的书论以形象化的词句赞美书艺,而没有哪个称某位书家书写清楚、工整,便于识别。事实上到了文字成熟以后,书家们所孜孜以求的恰是突破篆隶那种对称、规范的书写风格,因而行草书成为最便于表达书法家个性风格的书体,过于规范缺少变化的书写则动辄被给以“如排印板”、“状如算子”的诟病。可见欣赏者首先应关注的应该是形式而不是内容。

对于书法作品的形式欣赏是一个由总到分再由分到总的过程。先是整体观照,可以见到所书作品的大小,是何书体,字数多少,风格特征,这一步骤能使我们得出整体的评价,即书作是刚是柔,是雄强是秀俊,在心中生成或威武将军或罗绮美人的人格形象;或雷霆闪电或微风拂柳的心理感受。接下来细赏作品,可以见到字的大小对比,长短安排,虚实映衬,方圆变化,浓枯调和,章法上的起承转合,疏密穿插……这一过程具有历时性,如同欣赏音乐和舞蹈,当音符传至鼓膜,动作映入眼帘,触动心灵,唤起美感,但前一音节与动作将不再复现,仅是作为完整作品的一个环节和作品本身不可分割。这时的欣赏者看到的将是流动的意象显现,或如壮士扼腕,或如美人含羞,或如狮子搏象、或如鹤游碧霄,总之作品随欣赏者活了起来。最后还是会进行统观式的赏析,但这时的观照不同于最开始的,经过前两个程序的欣赏者已被作品的艺术魅力所带动、感染,不自觉地将那一系列美的感受回味,回头再来看作品,真是满纸活物,无需通过目光的移转整幅作品已动了起来。当然受欣赏者文化修养、见识阅历等因素的影响,每位欣赏者的构造结果不会完全相同。但可以共通的是通过联想与通感对书作中的自然物象特征与人自身生命力量的把握。

[参考文献]

[1]萧衍.古今书人优劣评[M]//黄简.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

[2]康有为.广艺舟双楫·碑评[M]//黄简.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

[3]蔡邕.笔论[M]//黄简.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

[4]姜澄清.中国书法思想史[M].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1994.

[5]韩玉涛.中国书学[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7.

[6]裘锡圭.文字学概要[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

[7]杨小清.艺术构造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8]张怀瓘.文字论[M]//黄简.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

[9]李嗣真.书后品[M]//黄简.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

[10]金学智.中国书法美学[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4.

[11]苏轼.论书[M]//黄简.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

[12]黑格尔.美学(1)[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朝小诚的黑白范文5

关键词:近代汉语;异形词;来源

中图分类号:H13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6721101(2013)02007607

收稿日期:2012-12-20

基金项目: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一般课题“近代汉语异形词研究”(2012YB21)资助;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明清俗语辞书及其所录俗语词研究”(09BYY048)资助

作者简介:曾昭聪(1969-),男,湖南洞口人,暨南大学文学院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汉语词汇训诂研究。

关于现代汉语异形词的研究学界成果较多,而关于近代汉语异形词,则尚无系统研究。笔者将 “近代汉语异形词”界定为:近代汉语阶段同时或先后产生的同音、同义而书写形式不同的词语。所谓“近代汉语”,指自唐代至清初汉语发展的历史阶段;“同音”,包括方言音变和历史音变;“同义”,指一个及以上义位(义项)相同。笔者在对明清俗语辞书及其所录俗语词进行研究的过程中,注意到近代汉语中丰富的异形词现象,因而对其来源进行了思考。

近代汉语异形词的来源非常复杂。既有历时层面的来源,也有共时层面的来源。我们结合明清俗语辞书中所见异形词(某组异形词中至少有一个成员见于明清俗语辞书),从文字、语音两个方面进行了共时与历时的综合考察。从文字角度看异形词的来源,包括因古今字、异体字、正俗字而形成的异形词;从语音角度来看异形词的来源,包括因通假字、古今音变、方言音转、听音为字、连绵词、外来词而形成的异形词。当然,有些分类是交叉的,我们只是分别从不同侧面进行强调,有不少异形词的形成是同时具备多种原因的。

本文以明清俗语辞书语料为线索讨论近代汉语异形词的来源。篇幅所限,每小类仅举三组例子;举例时少数文字因需要而保留繁体字形式。

一、因古今而形成异形词

古今字是汉字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先后出现的记录相同意义的不同文字形式。例如:

【都啚】【都鄙】“都啚”一词,明陆嘘云《世事通考》列地理类,无释义[1]61。

按,“啚”为“鄙”之古字,《说文·部》:“啚,啬也。”段注:“下文云:‘啬,爱濇也。’《水部》曰:‘濇,不滑也。’凡鄙吝字当作此,鄙行而啚废矣。”《说文》所记录的“啚”义是鄙吝。然“啚”指偏远地区,与“都”相对,这一用法也是很早就有了。《殷虚书契菁华》:“土方正于我东啚,二邑。”《说文·邑部》:“鄙,五酇为鄙。从邑,啚声。”商承祚《殷虚文字类编》:“即都鄙之本字。《说文解字》以为啚啬字,而以鄙为都鄙字。考古金文都鄙字亦不从邑,从邑者后所增也。”“啚”、“鄙”为古今字。《汉语大词典》“都鄙”条义项二:“京城和边邑。”未收“都啚”。“都啚”、“都鄙”为异形词。

【匡当】【筐当】清翟灏《通俗编》卷二十四《居处》“匡当”条:“《说文》‘槶’字注云:筐当也。‘当’字注云:今俗有匡当之言。二字不同。应以无‘竹’为正。《玉篇》又有‘’字,训云门,其实亦只应书‘匡’。”[2]549清梁同书《直语补证》“匡当”条:“《说文》‘槶’字注:筐当也。筐从竹。唯徐锴系传云:今俗犹有匡当之言。引当字注者误。”[2]885

按,《直语补正》纠正《通俗编》引文出处之误:“今俗有匡当之言”是徐锴系传之语,非许慎语,“引当字注者误”。按《说文·木部》“槶,筐当也。”徐锴系传:“今俗犹有匡当之言。”段玉裁注:“匡当,今俗有此语,谓物之腔子也。”即边框义。杨树达《积微居小学述林·文字孳乳之一斑》:“匡当有界域,与国有界域同。”另外,“匡当”一词中的“匡”,《通俗编》以为“应以无竹为正”。其实,“匡”是“筐”的古字,《诗·小雅·楚茨》:“既齐既稷,既匡既勑。”郑玄笺:“天子使宰夫受之以匡。”陆德明释文:“筐,本亦作匡。”《说文·匚部》:“匡,饭器,筥也……匡或从竹。”章炳麟《新方言·释器》:“槶,筐当也。古悔切。字亦作簂。《释名》:‘簂,恢也。恢廓覆发上也。’今浙江称作帽木楥为头簂。”所以二者是因“匡”“筐”古今字的关系而形成的异形词。

【撁夫】【縴夫】【牽夫】“撁夫”一词,明陆嘘云《世事通考》列人物类,无释义[1]66。

按,《汉语大词典》未收“撁夫”。《世事通考》将其与“驾长”等词放在一起,据其词目编排方式(语义相类者排在一起)当是指“縴夫”。《汉语大词典》“縴夫”条:“用纤绳拉船或车前进的人。”首例为明吴嘉纪《挽船行》:“老姑起把船,新妇为縴夫。”从“縴夫”二字字形出现的时代来说,始见于明没错,然从词的角度来说,举明代例则过晚。因为唐代已有“牽夫”这一用法。唐杜牧《与汴州从事书》:“汴州境内最弊最苦是牽船夫。大寒虐暑,穷人奔走,毙踣不少。某数年前赴官入京,至襄邑县,见县令李式,年甚少,有吏才,条疏牽夫,甚有道理。”此文前面说“牽船夫”,后面说“牽夫”,可证其同。宋邓深《即事六绝》之一:“卧橹无声百丈斜,牽夫匍匐入芦花。”宋许纶《次韵徳久舟行阻风》:“昨日颠风鸟雀喧,牽夫寸步不能前。”宋杨万里《舟过兰溪》:“船底石声知浅水,沙头笠影倦牽夫。”《汉语大词典》未收“牽夫”。又,“撁夫”用例最早见于宋代。例如宋袁说友有诗题名为《江舟撁夫有唱湖州歌者,殊动家山之想,赋吴歌行》。又,宋卫宗武《归舟》:“回艇临塘路,撁夫欣路平。”“撁夫”即“縴夫”、“牽夫”。因为“牽”的本义就是牵引。《说文?牛部》:“牽,引前也。”《广雅?释言》:“牽,挽也。”《正字通?牛部》:“牽,别作撁。”《正字通?糸部》:“縴,挽船索也。”“縴”、“ 撁”当是“牽”的后起区别字,因之“牽夫”、“縴夫”、“撁夫”成为异形词。

二、因异体字而形成异形词

所谓异体字,指音义相同而字形不同的汉字。从音义相同的广义角度来说,也包括俗字在内。例如:

【子壻】【子婿】清梁同书《直语补证》“子壻”条:“《史记·张耳陈馀列传》:高祖从平城过赵,赵王朝夕袒鞴蔽,自上食,礼甚卑,有子壻礼。”[2]896

按,“壻”、“婿”二字为异体。《说文》:“壻,夫也。从士,胥声。《诗》曰: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者,夫也。读与细同。婿,壻或从女。”《汉语大词典》“子壻”条:“亦作‘子婿’。”释义:“女儿的丈夫,女婿。”举三例,除《直语补证》已举之《史记·张耳陈馀列传》外,还有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治家》:“妇人之性,率宠子壻而虐儿妇。”唐柳宗元《祭杨凭詹事文》:“子婿谨以清酌庶羞之奠,昭祭于丈人之灵。”其中《史记》、《颜氏家训》作“子壻”,柳宗元文作“子婿”。

【发攂】【发擂】明陈士元《俚言解》卷二“擂鼓”条:“谯楼启明定昏,或祭祀,槌鼓三通,俗呼发攂。唐岑参《凯歌》‘鸣笳攂鼓拥回军’是也。攂,俗作擂,古作雷。古乐府:官家出游雷大鼓。雷,去声,见队韵。”[1]36又清顾张思《土风录》卷六“攂鼓”条:“《宋史·礼志》:打球,‘命诸王大臣驰马争击,旗下攂鼓。’杨升庵《丹铅录》引岑参《凯歌》:‘鸣笳攂鼓拥回车’,以为近制。启明定昏鼓三通曰‘攂鼓’,当用此字,今本作‘疊鼓’,非。”[1]242-243

按,明杨慎《丹铅总录》卷二十一“攂鼓”条:“岑参《凯歌》:鸣笳攂鼔拥回军。今本攂作疊,非。近制:启明定昏,鼔三通,曰发攂。当用此字。俗作‘擂’,非。‘攂’亦俗字。然差善于‘擂’。古乐府:官家出游雷大鼓。‘雷’转作去声用。”“发攂”还有分用的,如同现代汉语口语中的“洗澡”两个语素分用一样:《汉语大字典》引《水浒全传》第十二回:“将台两边左右列着三五十对金鼓手一齐发起攂来。”《汉语大词典》“发擂”条义项一:“指起更打鼓。也指启明定昏。”举三例: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谢天地!却早日下去也!呀,却早发擂也!呀,却早撞钟也!”《警世通言·金令史美婢酬秀童》:“张阴捕惊醒,坐在床铺上,听更鼓,恰好发擂。”清袁枚《随园随笔·六更》:“宋大内五更已絶,则梆鼓遍作,号曰虾蟆更,亦号六更。其时禁门开,而百官集,如外方之攒点,今之发擂是也。”其中《警世通言》例中的“发擂”《汉语大词典》误排为“打擂”,今正。《汉语大词典》“发擂”条义项一首举元代例,按宋代已见:宋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卷二一:“东而南,转而之西,连亘西北,薄城而营,长十五里,阔十余里,至晚发擂,声震山谷。父老皆言:有生以来或未之闻。”下文:“十一日早,敌营发擂,声如昨日。”又下文:“金人自到此日,给炒麦数合,疲困已甚,皆思北归,抽摘人马过河,至晚不辍。然不复发擂,只击锣数声而已。”宋李纲《梁溪集》卷九十二:“至二十三日夜昏黄,到光州西城厢,听得城上发擂打更。”其它元明例证不烦一一列举。由宋代用例、《汉语大词典》所引元曲、清代袁枚“今之发擂是也”等可知“发擂”一词自宋至清,均为俗语词。按,“擂”、“攂”为异体字。《玉篇·手部》:“攂,攂鼓也。”《正字通·手部》:“攂,擂本字。”《俚言解》以为“攂,俗作擂”是对的,《丹铅总录》“……发攂。当用此字。俗作擂,非”则是鄙薄俗字的观点。“发擂”与“发攂”为异形词。

【笊籬】【】清顾张思《土风录》卷三“笊籬”条:“汤中取物竹器曰笊籬,见《指月录》:唐庞蕴居士访大同济师,师提起笊籬曰:‘庞公!’庞云:‘你要我笊籬,我要你木杓。’亦作。杨诚斋诗:亲捞微带生。(苏鹗《杜阳杂编》:同昌公主出降,镂金为笊籬。)”[1]203

按,据《土风录》记录的异体字,“”字书未见;“”,据《中华字海》,仅见于“接”一词,这是古时的一种头巾,见《晋书·山简传》。“”之“”与“接”之“”仅是字形偶合而已。“笊籬”是用竹篾、柳条或金属丝编织的漏勺,因其作用与网类似,故字又从“网”。“笊籬”亦作“”,这是异体字(也是俗字)所构成的异形词。

三、因正俗字而形成异形词

俗字是“區别於正字而言的一種通俗字體” [3]1,相沿既久,往往也能取得“正字”的地位。文字的正俗之别是異形詞的一個來源。例如:

【攢帐】【攅帐】清梁同书《直语补证》“攢帐”条:“《旧五代史·周世宗本纪》:毎年造僧帐两本,一本奏闻,一本申祠部。逐年四月十五日后,勒诸县取索管解寺院僧尼数目申州,州司攅帐。”[2]887-888

按,《汉语大词典》“攢帐”条:“亦作‘攅帐’。结帐,清算帐目。”举《金瓶梅词话》二例:第六十回:“那日新开张,伙计攢帐,就卖了五百余两银子。”又第七十五回:“明日三十日,我叫小厮来攅帐,交与你,随你交付与六姐 ,教他管去。”由《直语补证》所举《旧五代史》例,知其书证过晚。在《金瓶梅词话》之前的用例还有:宋洪适《盘州文集》附宋许及之《宋尚书右仆射观文殿学士正议大夫赠特进洪公行状》:“公曰:汉法:令长吏守丞岁终上计,大略似今攢帐耳。”又作“攅帐”,盖“攅”为“攒”之俗字。《字汇·手部》:“攅,俗攒字。”《汉语大词典》所举《金瓶梅词话》两例即异形词并存。又如:宋黄震《黄氏日抄》卷八十《晓谕亭户安业》:“亭户作过者,只今帖息;逃走者,只今归还。本司见行攅帐,选官前来散还本钱,各各仍前着业。”

【棒椎】【棒槌】清梁同书《直语补证》“棒椎”条:“‘椎’字注。”[2]912

按,“‘椎’字注”指承上一条释语所引《广韵》。《广韵》:“椎,椎钝不曲挠也。亦棒椎也。又椎髻。”“椎”,《说文·木部》:“椎,击也。”段注:“所以击也。”“椎”有名动两种用法,其名词义后作“槌”。“槌”本指放置蚕箔的木柱。《说文·木部》:“槌,关东谓之槌,关西谓之?。”但后来又成为“椎”的通用俗字。《集韵·脂韵》:“椎,通作槌。”《希麟音义》卷四“槌胷”条:“槌,俗字也,正作椎。”“棒椎”一词指木棒,《汉语大词典》未收,但收有其异形词“棒槌”,义项一:“捶打用的木棒。”首例举《金瓶梅词话》第三八回:“便取棒槌在手,赶着打出来。”按此用例过晚。《太平广记》卷二五八“高敖曹”条引《启颜录》:“桃生毛弹子,瓠长棒槌儿。墙欹壁亚肚,河冻水生皮。”元陶宗仪《说郛》卷八十:“予谓双陆之制,初不用棊,俱以黑白小棒槌,每边各十二枚,主客各一色,以骰子两只掷之,依点数行,因有客主相击之法。”另外,“棒椎”的用法也在《直语补证》所引《广韵》释语之前出现了:《龙龛手鉴》卷四:“椎,直追反,棒椎也”。又,《增修互注礼部韵略》:“椎,《汉[书]·张良传》:为铁椎百二十斤。又击也,捣也。亦作捶。又椎钝不曲挠。又棒椎。又椎髻。亦作魋。”“棒椎”与“棒槌”,是俗字造成的异形词。

【颡子】【嗓子】清梁同书《直语补证》“颡子”条:“今人谓喉中出声曰颡子。见《梦溪笔谈》‘叫子’一条。”[2]908

按,《梦溪笔谈》卷十三:“世人以竹木牙骨之类为‘叫子’,置之喉中,吹之能作人言,谓之‘颡叫子’。尝有病瘖者为人所苦,烦冤无以自言,听讼者试取叫子,令‘颡子’作声,如傀儡子,粗能辨其一二,其冤获申,此亦可记也。”则知此处“颡子”即“颡叫子”、“叫子”,即置于喉中吹之能模仿人声的一种哨子。《直语补证》“今人谓喉中出声曰颡子”,是嗓音之义,与《梦溪笔谈》所记并不一致。不过,由《直语补证》的释义“今人谓喉中出声曰颡子”可知“颡子”也有“嗓音”义,其所引《梦溪笔谈》“颡子”义也与“嗓音”有关而不是“喉咙”义。《汉语大词典》“颡子”条释义:“嗓子;喉咙。”释义与书证均无“嗓音”义,据《直语补证》可补“嗓音”义。

又按,“颡”本指额头,《说文·页部》:“颡,頟也。”引申指头,《太玄·傒》:“天扑颡。”范望注:“颡,头也。”喉咙为人头与躯干相连接之处,故“颡”又引申指喉咙。隋巢元方《诸病源侯论·鼻病诸侯》:“颃颡之间,通于鼻道。”据《直语补证》,亦可引申指嗓音。“嗓”,宋代始见,乃是“颡”后起俗字,《集韵·荡韵》:“嗓,喉也。” 因字从“口”,尤多用以表“嗓音”义。明郭勋辑《雍熙乐府·一枝花·嘲妓丑》:“歌声时,嗓拗;舞旋时,腰驼。”《汉语大词典》收有“嗓子”条,列“喉咙”、“嗓音”两个义项。“颡”、“嗓”正俗字,故“颡子”与“嗓子”为异形词。

四、因通假字而形成异形词

通假字就是用读音相同相近的字替代本字。一般来说,通假字是可以考知其本字的。

【装潢】【装璜】清郝懿行《证俗文》卷十七:“染纸谓之装潢。(《释名》:潢,染纸也。《齐民要术》有装潢纸法。《唐六典》:崇文馆有装潢匠五人。高澹人曰:装潢谓装成而以蜡潢纸也。案潢有上去二音。)”[1]2474又,清伊秉绶《谈征·事部》:“《魏古录》:凡书画装潢之佳,自范晔始。杨升庵曰:《唐六典》有装潢匠,注:音光,上声,谓装成而以蜡潢纸也。今制笺犹有装潢之说,作平声读非。唐秘书省装潢匠六人,恐是今之表背匠。”[1]1280

按,《汉语大词典》“装潢”条义项一:“古时装裱书画用黄蘖汁染的纸,即潢纸,故称。”“一说,潢,犹池。言书画周边装饰绫锦,则缘内如池,装成卷册,谓之装潢。明方以智《通雅·器用》:‘潢,犹池也,外加缘则内为池,装成卷册,谓之“装潢”,即“表背”也。’”此处方以智的时代《汉语大词典》误作“清”,今正。《说文·水部》:“潢,积水池。”后引申指装潢。《玉篇·水部》:“潢,染潢也。”《广韵·宕韵》:“潢,《释名》曰‘染书也。’”《齐民要术》有“染潢及治书法”。《说文·玉部》:“璜,半璧也。”“潢”为本字,“璜”为通假用法。由此“装潢”与“装璜”成为异形词。

【滑澾】【滑汰】清顾张思《土风录》卷十“滑澾”条:“行路欲顛仆曰打滑澾,见皮日休《吴中苦雨》诗:‘藓地滑澾足’。亦可作滑汰,东坡《秧马歌》:‘耸踊滑汰如凫鹥’。(《说文》:‘汰,滑也。’《广韵》‘澾’注:‘泥滑’。又‘跶’注:‘足跌’。)”[1]286

按,《玉篇·水部》:“澾,滑也。”《广韵·曷韵》:“澾,泥滑。”“汰”则为清洗义。《说文·水部》:“汏,淅?也。”王筠句读:“汰者,汏之讹。”《土风录》所引不确。《广雅·释诂二》:“汏(汰),洒也。”因此,“滑汰”之“汰”表“滑”义是通假用法,“滑汰”是因通假字而成为“滑澾”的异形词。

【温暾】【温燉】【鹘忒】清顾张思《土风录》卷九“温暾”条:“物微暖曰温暾。案,《致虚阁杂俎》云:‘今人以性不爽利者曰温暾汤,言不冷不热也。’龚氏《芥隐笔记》谓温暾等字皆乐天语。案,元微之诗:‘宁爱寒切烈,不爱旸温暾。’王建《宫词》:‘新晴草色暖温暾’。不独乐天也。(乐天诗:‘池水暖温暾’。或以为韩文公诗。又《火炉诗》云:‘温燉冻肌活。’此‘温燉’为‘火炽’。与‘暾’异。)俗又转其音曰‘鹘忒’。”[1]279

按,“温暾”指“物微暖”,白居易《别毡帐火炉》诗“婉软蛰鳞苏,温燉冻肌活”中之“温燉”亦“微暖”之义,并非如《土风录》所说的“火炽”义。“燉”本指火光,但在《广韵》中有他昆切读音,通“暾”。白诗“温燉”因通假字而与“温暾”形成异形词关系。“俗又转其音曰‘鹘忒’”,则“鹘忒”为其音转异形词。

五、因古今音变而形成异形词

汉语语音有古今之别,某一个词到后代因语音有所变化而被写成另一个形式,就形成了异形词。

【蟅蟒】【虴蛨】【虴蜢】【蚱蜢】/【螞蚱】【麻劄】【馬劄】【蛨蚱】清梁同书《直语补证》“麻劄”条:“扬子《方言》蟅蟒即蝗。注:‘蟅音近诈,亦呼虴蛨。’今北方人呼螞蚱,或麻劄,即此二字。颠倒声转之异。《元史·五行志》:至元五年,京师童谣曰:白雁向南飞,馬劄望北跳。随俗写耳。”[2]903

按,《汉语大词典》未收“麻劄”。《汉语方言大词典》“麻劄”条:“又作‘麻蚱’。”“麻蚱”条:“〈名〉蚱蜢;蝗虫。西南官话。……也作‘麻劄’”,后举《直语补证》例。按,由《直语补证》“今北方人呼作螞蚱,或麻劄”及其所引《元史》“京师童谣曰:白雁向南飞,馬劄望北跳”,知《汉语方言大词典》仅列为“西南官话”有所不妥,亦当为北方方言。

又按,《方言》卷十一:“蟒……南楚之外谓之蟅蟒,或谓之蟒……。”《说文·虫部》段注:“蟅蟒,即今北人所谓蛨蚱,江南人谓之蝗虫。蟅蟒、虴蜢,一语之转。”王夫之《诗经稗疏·幽风》“斯螽、莎鸡、蟋蟀”:“斯螽,毛传曰:‘蚣蝑也。’……《方言》及《广雅》谓之舂黍。郭璞曰:‘江东呼虴(蚱)蛨(蜢)。’今按,虴蛨似螳蜋,项稍短而无斧,六七月间好入人葛衣中,闽粤人生啖之。”章炳麟《新方言·释动物》:“《说文》:‘蝗,螽也。’今通言谓之蝗,或谓之蛨虴,或谓之虴蜢。《方言》作蟅蟒。”由此,知“蟅蟒”、“虴蛨”、“虴蜢”、“蚱蜢”是一组古今方言音转异形词,“螞蚱”、“麻劄”、“馬劄”、“蛨蚱”是另一组古今方言音转异形词。两组异形词又是“颠倒声转之异”

【胡咙】【喉咙】清顾张思《土风录》卷七“胡咙”条:“喉咙曰胡咙。按,《后汉[书]·五行志》童谣云:‘吏置马,君具车,请为诸君鼓咙胡。’胡,颔下肉也。又去声。《金日磾传》“捽胡”,晋灼音“护颈”也。(杨升庵《古音馀》‘喉’载‘虞’韵,音‘胡’,则‘喉咙’亦可读‘胡咙’。‘尤’、‘虞’二韵古通也。)”[1]255又,清梁同书《直语补证》“胡咙”条:“《后汉[书]·五行志》:‘请为诸君鼓咙胡。’今里语以喉咙为胡咙,古也。”[2]903

按,《汉语大词典》“胡咙”条:“喉咙。清顾炎武《日知录·胡咙》:‘古人读侯为胡。《息夫躬传》师古曰:“咽,喉咙。”即今人言胡咙耳。’”参以《土风录》所引“杨升庵《古音馀》‘喉’载‘虞’韵,音‘胡’”,知《直语补证》所谓“今里语以喉咙为胡咙”,确实是保存了古音。“胡咙”是较早的词形,“喉咙”晚出,但“胡咙”一直保存在某些方言中。《直语补证》说“今里语以喉咙为胡咙,古也”,《日知录》说“今人言胡咙”,所谓“今人言”,似均指其方言。二人均为吴方言区人(梁同书为浙江钱塘人,顾炎武为江苏昆山人)。但据《汉语方言大词典》,“胡咙”一词指“嗓子,喉咙”,见于中原官话、晋语、江淮官话、西南官话、吴语、闽语,则“胡咙”一词基本上是通用词了。所以“胡咙”、“喉咙”主要还是因古今音变所产生的异形词。

【登时】【当时】【顿时】明陈士元《俚言解》卷一“登时”条:“登时犹言实时、当时也。当读去声。《唐书》田弘正笑刘悟曰:‘闻除改,登即行矣。’胡三省《通鉴》注:‘登即行,言登时行也。’《律条》:‘凡夜无故入人家,主家登时杀死,勿论。’按韵书‘登’注‘升也,进也,又成也,熟也。’无实时、当时之义。‘登时’盖方言耳。”[1]7-8

按,《资治通鉴·宋纪十六》“帝登帅卫士”胡三省注:“登,登时也。登时,犹言实时也。”《助字辨略》卷二“《吴志·锺离牧传》注‘牧遣使慰譬,登即首服’”刘淇按:“登,即登时,省文也。”按,“登时”即“当时”,也相当于今天所说的“顿时”[4]86-87。“登时”表此义的较早例子:《三国志·魏志·管辂传》:“辂以为注《易》之急,急于水火。水火之难,登时之验。”晋葛洪《抱朴子·释滞》:“又中恶急疾,但吞三九之炁,亦登时差也。”“当时”表登时、顿时义《汉语大词典》首引《海内十洲记》,此书旧题汉东方朔撰,《四库全书总目》以为当在六朝时,则基本上与“当时”同时。“顿时”則清代才出現。因此,“登时”、“当时”、“顿时”是一组因古今音变而在不同时代出现的音转异形词。

六、因方言音转而形成异形词

汉语语音不但有古今之别,同一时代也有方言音转情况(有时也包括讹转)。古今音变与方言音变往往又是结合在一起的。例如:

【呆木大】【呆木头】【呆木徒】清梁同书《直语补证》“呆木大”条:“俗谓不慧者为呆木大。驮去声。《辍耕录》‘院本名目’有此。”[2]886

按,《辍耕录》卷二十五确记有“呆木大”,但与今义是否完全相同还需考证。因“木大”为宋代戏曲角色名,推测这一角色名所指角色可能为“不慧者”。台湾《重编国语辞典》(修订本)“呆木大”条义项一:“愚蠢的人。直语补证·呆木大:‘俗谓不慧者为呆木大。’亦称为‘呆木’。”《汉语大词典》未收该词。《汉语方言大词典》亦未收该词,但收“呆木头”,所录义项有二,其一:“〈形〉不机灵;不聪明。吴语。江苏江阴。浙江绍兴。”其二:“〈名〉比喻发呆不动或反应迟钝的人。吴语。上海[E23-22 mo12-55 d23-21]。《歇浦潮》第三十回:‘他们都和~一般,焉能解得你的寂寞。’浙江绍兴。鲁迅《故事新编·出关》:‘孔子好像受了当头一棒,亡魂失魄的坐着,恰如一段~。’”《明清吴语词典》“呆木徒”:“又作‘呆木大’”,据“光绪镇海县志39卷”转引《直语补证》。三词可视为同一方言内部的音转异形词。

【望子】【幌子】明陈士元《俚言解》卷二“望子”条:“望子,酒家悬帜也。古谓酒帜为帘。帘音廉。《韩非子》:‘宋人有酤酒者,悬帜甚髙而酒不售。’《容斋续笔》有‘酒肆旗望’之文。今人呼酒旗为望子。”[1]35又,清翟灏《通俗编》卷二十六《器用》“望子”条:“《广韵》:‘青帘,酒家望子。’按今江以北,凡市贾所悬标识,悉呼望子。讹其音,乃云幌子。”[2]584

按,明杨慎《丹铅馀录》卷八“酒帘”条:“《韩非子》:‘宋人有酤酒者,悬帜甚髙。’帜谓之帘,帘谓之酒旗。《唐韵》‘帘’字注当云‘酒家悬帜’,岂不雅乎?乃云‘酒家望子’,俚甚可笑。”《俚言解》似袭之而来。所谓“望子”,即高悬以望的标识。《唐韵》云“酒家望子”,“讹其音,乃云幌子”。则“幌子”是“望子”的方言音转异形词。

【席】【冲席】【撞席】【闯席】明陈士元《俚言解》卷二“席”条:“音铳,《字学集要》:饮酒不请自来曰席。俗作冲席。”[1]30又清顾张思《土风录》卷七“撞席”条:“朱国祯《涌幢小品》载:士子有用中论中式者,后相竞用之。时为语曰:‘主司好请客,徐干偶撞席。只好这一遭,后会难再得。’(时以言不对题者,为请客文章)俗谓不邀自至者曰撞席。‘撞’转作‘闯’,盖言突如其来也。”[1]252

按,诸词皆表“饮酒不请自来”或酒席“不邀自至”。《汉语大字典》据《广韵》“”徂送切,音zòng,又“敠”字下“敠”注:“不请自来。《广韵·末韵》:‘敠,敠,食不唤自来。’《类篇·攴部》:‘敠,敠,不迎自来也。’”作“席”,则明代始见(《字学集要》为明代字书)。《汉语大词典》未收“席”、“冲席”,亦未收《汉语大字典》已录、见于《广韵》、《类篇》中的“敠”。但收有“撞席”、“闯席”。前者释义:“未受邀请而赴宴。”举三例,首例是元王子一《误入桃源》第三折:“你把柴门紧紧的闭上,倘有撞席的人,休放他进来。”后者举一例:明范濂《云间据目抄》卷一:“嵩(严嵩)子世蕃鸷纵,邀公(杨允绳)饮,有二客皆朝绅,不速而至。世蕃令两童子持朱墨笔点其面,为闯席者戒。”又,“”见于《广韵》,出现时间最早。字形从聚从攴,会意,义当是冲散他人聚会,似当是为表示“饮酒不请自来”这一意义而造的专用字。《俚言解》说“音铳”,与《广韵》所记反切不相同,当是方言音转。又,《俚言解》“俗作冲席”,则“”、“冲”方言音同。《土风录》“俗谓不邀自至者曰撞席。‘撞’转作‘闯’”,则“冲席”、“撞席”、“闯席”乃是因方言音转而形成的异形词。

七、因听音为字而形成异形词

听音为字“包括三种类型:一是误听误记,二是相近之字,三是变生涩为熟悉、变抽象为形象具体。” [5]667“听音为字”有时包括方言音转;有时相当于通假字,但通假字一般有本字,而“听音为字”则不一定能找“本字”。例如:

【薄相】【孛相】【白相】清顾张思《土风录》卷十五“嬉游曰白相”条:“《姑苏志·方言》‘薄相’注云:嬉劣无益儿童作戏。薄音如?。今吾俗呼薄作白,又作别,音之转也。南郭《州志》(引者按,即张采《太仓州志》。采号南郭)云白音鼻,非是。(鼻音避作入声者,土音之讹。)”[1]347清翟灏《通俗编》卷十二“孛相”条:“《吴江志》:俗谓嬉游曰孛相,《太仓志》作白相,《嘉定志》作薄相。按,皆无可证,惟东坡诗有‘天公戏人亦薄相’句。”[2]265清钱大昕《恒言录》卷二“薄相”条:“东坡《泛颍》诗:此岂水薄相,与我相娱嬉。”[6]46清陈鳣《恒言广证》卷二“薄相”条:“鳣按:《吴江县志》:俗谓嬉游曰孛相,《太仓志》作白相,《嘉定志》作薄相。”[6]39

按,诸俗语辞书将“孛相”、“白相”、“薄相”三个不同的写法联系在一起(其中《恒言广证》晚出,当袭自《通俗编》),指“嬉游”。欲索其理据,则如《通俗编》所说:“皆无可证”,因此这三写不种的写法实为听音为字而形成的异形词。实际上,由于方言原因,实际还不止这三种词形。《土风录》“今吾俗呼薄作白,又作别,音之转也”,则还有作“别相”者。

【一刀两段】【一刀两断】清翟灏《通俗编》卷二十六《器用》“一刀两断”条:“《朱子语录》:克己者,是从根源上一刀两断,便斩絶了。又云:圣人发愤便忘食,乐便忘忧,直是一刀两断,千了百了。”[2]574清梁同书《直语补证》“一刀两段”条:“见《五灯会元》。”[2]902

按,《直语补证》未举出具体例子,以之为线索,可以发现《五灯会元》中用例颇多,如卷十二《龙潭智圆禅师》:“阳来日送出三门,乃问:‘汝介山逢尉迟时如何?’师曰:‘一刀两段。’”《通俗编》所列词目是“一刀两断”,《直语补证》则是“一刀两段”,二者在“坚决断絶关系”义上是一对异形词。

【一寣】【一唿】【一】【一寤】清顾张思《土风录》卷十“一寣(音忽)”条:“睡一觉曰一寣,音作忽,见《广韵·十一没》‘寣’注:‘呼骨切,睡一觉也。’(毛初晴《韵学要指》云:越人语暂睡而觉曰寣。《礼部韵》无有。)”[1]286又清翟灏《通俗编》卷三十六《杂字》“寣”条:“音忽。《说文》:卧惊也。《博雅》《广韵》皆云觉也。俗以卧一觉为一寣。《五灯会元》:酒仙遇贤偈曰:长伸两脚眠一寣,起来天地还依旧。”[2]794

按,《汉语方言大词典》“一唿”条:“〈数量〉一觉。吴语。江苏苏州。陆阿妹《五姑娘》:‘当仔伊~要困到大天亮。’”又“一”条:“〈名〉(睡)一觉。吴语。江苏苏州。《海上花列传》第十八回:‘~困下去,困到仔天亮。’”又“一寤”条:“〈名〉(睡)一觉。吴语。清钱大昕《恒言录》:‘吴中方言,睡一觉谓之~。’也作‘一寣’:吴语。上海[iI55-33 hu55-44]。胡祖德《沪谚》:‘卧觉曰~。寤音忽。’浙江金华。1915年《金华县志》:‘邑以一觉为~。《五灯会元·酒仙遇贤偈》曰:“长伸两脚眠~。”’”表示同样意义的词分别记录为不同词形。按,“寤”,《说文·部》:“寐觉而有信曰寤。”段注校改为“寐觉而有言曰寤”。《小尔雅·广言》:“寤,觉也。”“寣”,《说文·部》:“寣,卧惊也。一曰小儿号寣寣。一曰河内相也。”《广雅·释诂四》:“寣,觉也。”故“一寤”、“一寣”各有其理据。“唿”,《玉篇·口部》:“唿,忧也。”故“一唿”是听音为字。“”则为记录方言的新造字。《汉语大字典》引刘半农《车车夜水也风凉》自注:“,睡之单位名,自入睡以至于醒,每一次曰一。时间长曰大,时间短曰小。”“一”是用方言字记录的词形,也是听音为字。

因语音原因而形成异形词除了以上三种情况外,还包括连绵词和音译外来词。连绵词是两个具有双声或叠韵关系的汉字合在一起而形成的,往往字无定体;音译外来词是用汉字来记录外来语言中的词的读音,也可能用到不同的汉字。所以二者实际上都是听音为字的结果。明清俗语辞书中也有一些相关例子,因这两种情况较为明显,不赘述。

近代汉语异形词主要就是由于以上原因而形成的。异形词存在于不同的文献中,其中比较有特点的现象是版本异文中有较多

的异形词。近代汉语异形词研究有助于词语释义、辞书编纂,对汉语词汇史研究、词汇的系统性研究都将有重要作用。因非本文主题,将另文讨论。参考文献:

[1]长泽规矩也.明清俗语辞书集成[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2]翟灏,梁同书.通俗编(附直语补证)[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8.

[3]张涌泉.汉语俗字研究(增订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4]曾良.明清通俗小说语汇研究[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9.

相关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