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文学作品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文学作品

文学作品范文1

【关键词】英语文学作品 电影观赏听说读写

一、前言

我国英语教育的基本国情是:中国人学英语和中国人教英语,英语学习仍以课堂教学为主。众多的英语学习者处于渴望学好英语,却又因缺乏真实的语言情景而举步为难。

英语文学作品及其电影多年来一直是在国内外都很受欢迎的英语教学内容,是语言和文化输入和教学的重要资源。笔者曾经在《高级英语》课程教学中尝试这样的做法,去年在美国也观摩了国外通过英语文学阅读及其电影欣赏来进行的英语教学,认为英语文学作品及其电影观赏是英语教学喜闻乐见的教学资源和途径,对提高英语学习者的听说读写非常富有成效。

二、英语文学作品及其电影对英语学习的影响

1,英语文学作品

文学是语言最完美最崇高的形式。语言依赖文学展示她的美。文学依赖语言表达它的含义,通过词汇各种各样广泛精巧的运用及各种复杂贴切的用法。扩展了语言知识。使学生接触到不同的结构或语言知识,提高语言技巧。中国人学习外语,过去、现在、即使是将来,其主要渠道仍然是阅读。

那些脍炙人口、妙语连珠的传世之作至今为人所称道。让学生能充分地领略到英语民族的表达方式、丰富的词汇、贴切生动的描述。(赵莉。2004)

优秀的文学作品,生动地反映了社会生活,描述了各个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和社会风尚,表现了各个阶段的生活状况和精神面貌。帮助学生了解各个时代的社会生活,获得丰富生动的历史知识和生活知识,提高观察生活、认识生活的能力,这就是文学所具有的认识作用。

文学作品阅读还能使学生的语感更加敏锐。借助文学作品来提高他们的听说读写的语言能力及交际能力,了解文学作品所反映的与语言相关联的社会、文化和历史经验。结合自己的经历体验去分析、理解作品,赋予文字以符合新的生命和意义。

文学作品的学习需要学生有相当的语言基础,同时能够在高层次上进一步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陈许,2001)。它的优势在于“增加语言使用机会,扩展语言使用思路”。(王守义1991)

2电影

英语电影无疑是英语教学来的一个巨大的教学资源,给学生创造了一个极好的、愉快的英语语言学习环境。各种风格、不同类型的英文影片以图文声情并茂的表现手段,使其比很多别的教学资源更加生动有趣,引人入胜。

电影语言情景教学真实而立体地展现了所学语言的背景和使用的环境。电影所提供的是语言交际的典型情景,它可以跨越时间和空间,重现实际生活的各个场面。

电影教学让学生听到英美人士的地道语言和纯正的语音语调,接触到大量形象生动、标准地道的生活和社会交际语言,从而有助于提高学生英语口语流利性。口语流利性对表达有着重要的影响,然而我国的英语教学主要由中国老师来进行。因此教学效果,特别是在英语口语的提高上有明显的欠缺。口语流利性所运用的时间性指标包括语速、发音速度、发音时间比、平均语流长度,以及平均停顿长度等五方面。学生在观赏电影时,可尽情模仿。

电影有着极强的情感感染力,嬉笑怒骂、悲欢离合等场景对观看者的心里有极大;中击力,能让学习者感受真正的外语氛围。3,两者的结合 既然很多文学小说都被拍成电影。这两种媒体又很容易结合起来,给英语语言和文化学习带来多姿多彩的方式。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和和观看其电影进行英语教学,先阅读一本英语文学作品,再观赏其电影作品,其中组织各种多样的学习活动。这种英语教学方法收效甚好。三、教学策略 1,文学作品和电影的选择 教师对文学作品及其电影的选择至关重要。所选的作品和电影必须是适合学生的英语水平、年龄和文化,并且是男女学生都感兴趣的,避免选择语言或内容不适合的小说和电影。电影的现实意义和引人入胜的情节,为学生的观后讨论提供了很多描述的空间。

2,文学作品阅读

1)根据教学进度计划给学生适当的时间在课外阅读小说。

2)为了让学生能够充分地理解和欣赏作品,要求学生上网和利用图书馆查阅作家的资料,包括作家的生平和主要著作,以及与文学作品相关的背景知识,比如在阅读“One Flew Over the Cuckoo’s Nest”《飞越疯人院》)时,要求学生了解印第安人和精神病院的基本情况,讨论学生自己在医院看病的经历,等等。

3)让学生分组讨和分享自己在此阶段的查阅成果和认识。

4)开始阅读后,要求学生掌握文学作品的基本要素:时间(time)、人物(character)、场景(setting)、冲突(conflict)、情节(piot)、视角(poinl of view)、结构(structu re)、风格(style)、语气(ione)、象征(symbolism)和主题(1heme)等。

5)在不同的阅读阶段进行阅读理解测试,鼓励和督促学生按时完成阅读任务,做好讨论和观赏电影的准备。

6)测试后,要有时间让学生和老师提出自己的问题,并对问题进行讨论。问题的覆盖面应广,包括情节发展、人物个性、文化问题、文学主题和个人的读后感。“在具体文学教学过程中,如果离开了文本和学生(读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即作品的潜在美学价值没有被体验(experienced),作品就失去了实质性的存在意义”。(刘富丽,2004)

7)扩大学生词汇量是教学的另一个主要内容。不断地变换词汇的学习活动。包括词汇讨论和猜词游戏。要求学生平时把自己认为有趣或重要的生词记录在词汇本里,然后互相交流,还可以做成词汇卡进行猜词游戏。

8)在小说里寻找描写某个人物或事物的词汇,或对长句和难句进行分析理解。

9)要求学生边读边写,用日记的形式写下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有争议的主题。还可以给小说里某个人物写演讲词、人物之间的书信,并阅读关于作品故事的报纸文章。

3,文学作品阅读后的教学活动

1)讨论作品的写作风格以及作品的主题。

2)选择作品其中的一个情节进行角色扮演,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自己喜爱的角色,并用录像机拍摄下来,学生可以尝试人物的不同文化体验,克服不敢开口讲英语的害羞心理。同时更加了解自己的英语水平,便于反思和提高。

3)要求学生写读后感或以论文的形式写作品评论。评论的内容包括:作者生平、作家主要代表作、历史背景、作品的主题、作品 的象征意义,以及对文章涵义的理解等。通过撰写论文。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为他们撰写毕业论文奠定基础。读书贵在有自己的心得体会。文学作品可以为写作提供题材和内容,写作则又深化了对文学作品的理解,两者互为补充。(冯倩,2006)

4)就一下一些有趣的话题展开讨论:电影的结尾是否和小说不同?一些文学技巧,如第一人称的叙述和内心独白。在电影里会如何处理?并对演员的挑选、布景的设计、音乐和其它电影制作的因素进行各抒己见。

4,电影的观赏

通常情况下。学生自己看电影时只是从头到尾被动地把电影看完,这种被动的行为不能产生可感知的学习,不会达到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四种英语技能的预期学习效果。而且,他们习惯于靠汉语字幕来理解和欣赏电影。离开电影字幕,就不知所云了。教师要努力优化看英语电影学英语的教学效果。

1)电影对话十分的地道和口语化,其中许多表达和俚语是中国教师本身也有不熟悉的,要在课前将影片的难词、俗语、俚语等汇编成词汇表,发给学生预习。

2)每观赏电影十分钟就让学生做一些有关电影内容的理解问题,这样能大大地提高学生对电影的理解能力。问题最好是多项选择题的形似,每个问题提供三个选项,这样可以方便学生答题,又不影响电影观赏。电影里的英语语速往往太快,惯用语太多,对学生来说完全理解难度很大。因此,根据学生的听力理解水平。给学生的问题应该是关于节目对话里比较清晰和容易懂的部分,或是画面里比较很明显的视觉细节。通过回答这些较为易懂的问题,学生会更加投入、更加有信心地观赏电影。

3)在观看电影期间,还可暂停来进行语言学习。具体的做法有关掉声音,猜对话内容。

4)选择有趣的对话,让学生进行模仿,并把自己的声音录下来,过后反复听并纠正自己的错误。提高他们的发音和流利性。

5)要求学生注意演员讲话时的弱读、重音和节奏,并加以模仿。学生经常会发现演员对一些词的弱读有时会弱到无法听到,知道就是说本族语的人也无法听懂所有的句子,也要根据上下文和语法知识来理解的。

6)像唱卡拉OK一样,让学生看着英文字幕带有感彩地进行口语练习。

5电影观赏后的教学活动

1)要求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简述电影内容、主要人物等,这样不仅加深了对电影的理解,还提高了学生应用英语的语言能力。

2)就影片的主题思想、主要人物的性格命运分析以及文化内涵等方面布置学生写观后感,启发学生思考,并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要求学生从多个角度:文化内涵、主题、乃至人物的某句精彩对白。挖掘影片给人的启示。比较文化差异。

4)要求学生声情并茂的朗读和背诵影片中的经典对白。训练学生的发音和地道的语言表达能力,美文背得越多,英语的表达就会越流利、越地道。正如李荫华教授所言:“背诵、朗读是我语言教学的一个经典作法”。

5)比较小说和电影,写电影评论,扮演电影评论家进行辩论,在班上陈述自己的观点和研究发现,或写成文章。

四、结束语

文学作品和电影语言情景教学不仅能使学生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提高听说能力,而且还为学生展现了一了解所学语言国家的文化、风俗及概貌的窗口,增强学生跨文化知识和跨文化交流的技能。

文学作品范文2

关键词:茶文化;华裔美国文学;影响;吃碗茶

华裔小说《吃碗茶》在华裔美国文坛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它是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小说的整体架构与内涵具有浓郁的中国式家庭小说特点,而同时作品中的很多细节,又展现出了很多西方文学的特色,尤其是其中有关茶文化内容描写,完美地整合了中西方国家的文化。《吃碗茶》最大的特点,就是以中国传统文化“茶”这一意象入手,展现了作者对当时自己的境遇以及自己所处的这个阶级的态度,可以说是华裔美国文学中不可多得的佳作,它对世界茶文化交流与传承做出了巨大贡献。

1华裔美国文学作品中的茶文化

所谓的华裔美国文学,就是具有美国国籍的中国作家所创作的作品,这些人有的是长期生活在美国,有的是对美国文化比较了解,他们是世界文学领域中比较特殊的一个群体,为世界文化交流做出了巨大贡献。美国华裔文学在上个世纪的中叶渐渐兴起,这个时期美国华裔文学发展十分快速,并且人们对华裔美国文学的认可度很高,当然也有众多优秀的作品流传下来。那么如果说到华裔美国文学中的茶文化,就不得不提到《吃碗茶》这部作品,它是,美国华裔作品中对中国元素诠释最好的文学作品之一,其作者为朱路易。与《吃碗茶》一样,所有的美国华裔文学作品中的茶文化,基本都是以“茶”这个元素为线索,并通过各种茶事,展开情节,最终展现人物关系、作品内涵。茶文化的起源是中国,这是无可厚非的,但是神奇的地方在于,不管是美国、英国还是荷兰,很多欧洲国家对于茶的喜爱,甚至远远超过了中国人,并且在长期的文化融合以及发展过程中,这些国家也渐渐形成了具有本国特色的茶文化体系,这当然也为华裔美国文学奠定了优良的文化土壤。

2华裔美国文学作品中茶文化的具体体现

以《吃碗茶》这部华裔美国文学作品为例,对其中的茶文化进行研究,通过“以小见大”的视角,为人们展现我国茶文化对华裔美国文学的影响:

2.1家庭小说的架构与伦理

首先,按照故事的整体架构可以发现,《吃碗茶》是一部刻画家庭琐事以及人物关系的小说,主要涉及两个家庭,一个是王化基一家三口、儿子宾来和美爱的小家庭以及宾来伯父王竹庭一家。对于华人大家庭来说,最具代表意义的制度包括两种,一种是实行了家长制管理模式,另一种是实行了堂会制度的管理模式。小说的线索以儿女情长、家庭婚姻的状况着手,通过对家庭中琐碎小事的细节描写突出生活中的种种困境与生活的艰难。其中最让人难忘的暴力场面,当属王化基割了阿桑的一只耳朵。通过局内人看待事情的角度,对华裔社区中的生活琐事、日常行为等情况进行描述,充分的体现了雷庭招心思的缜密。将主要的视角放在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上,也许有以下一点原因:首先,利用人们对生活中家庭的重视,还有家庭小说在中国古典文学和现代文学中的地位,从而对我国的“家国”传统精神进行弘扬。在《中国文化导论》中曾经提到关于家庭的概念,其中阐明了家庭是中国文化的基石,丰富的家庭文化汇聚了中国丰富多彩的文化内容。直到今天,仍有颁布论语治天下的理论,可见儒家经典的典籍对现代生活具有着非凡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与此同时更注重于忠孝仁义等道德礼仪的养成,这点在阅读了《吃碗茶》之后就会有明显的感受。然后,利用书中虚拟人物的一言一行,讲述了关于“孝悌仁义忠恕”等儒家伦理的观念。之所以将家庭作为书写重点,主要还是家庭生活存在普遍性与大众性,读起来更加容易被人们所接受。利用家庭文化情况去表明自己对社会的一种态度问题,利用潜移默化的书写家庭小说去反衬对生活中不公的不满,并折射出华人在美国所受到的压迫和所处的困境。通过对小说的总结,人们发现,作者书写的小说虽然围绕华人的日常生活,但是还是想通过两代人之间思想观念的差异来表现传统文化与西方价值的格格不入。其次,中国人对于家和乡土之情非常注重,视其如自身血液一样重要。中国人不想自己被视为工具,所以对家与家庭生活的概念才更加重视。因此,小说中对人物的描写有时显得有些戏剧化,看似滑稽却是对生活的真实写照。比如主人公虽然是一个“有家室的人(familyman)”,虽被戴了绿帽子,可是为了保持家庭的完整却依然决定退步和忍让。小说出现的时间段,正是单身汉走向家庭温暖的重要时期,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对于设定的不平等“排华人法”,使得华人不得已忍受了多年的单身汉生活,扮演着单身汉父亲与缺席的丈夫等角色。无论是在肉体的折磨或是在精神的打击上,都是一般人难以承受的。这也对华人的下一代造成了恶劣的影响,新一代的年轻人对于“家”的概念更加重视,了解其中心酸和痛苦的他们,懂得感恩于珍惜此刻的来之不易。作者在这个时机利用家庭书写小说,对华人的历史重大转折时刻进行记录,是一次挑战之举,更是深谋远虑、审时度势之举。小说中有几个比较鲜明、呆板、固执的角色,读起来让人有些气愤的同时,又对生活的不公产生抱怨。对于固有伦理的墨守成规,使得父亲王化基成了封建家长的典型代表。他时刻牢记“本分(du-ties)”。虽然自己不论是在作为别人的丈夫方面,或者是作为父亲方面都非常失败,可还是喜欢拿“本分”说事,同时要求所有人做事要有规矩,不可以鲁莽任性。小说中时刻穿插着关于“本分”的描述。比如:本想尽早与妻子团聚,却时刻拿生意忙当作借口,这种对生意的本分使得他与妻子始终见不到面。还有,他作为父亲,认为儿子需要尽早结婚成家,认为这是自己应尽的、神圣而不可侵犯的义务,同时将儿子要尽早传宗接代也列为“本分”的范畴,真让人哭笑不得。宾客与父亲王华基的想法一致,主张“尽本分”是子女必须遵守的义务。这是一种对传统文化的服从和妥协,不具有有价值的实际意义。他们那一代人严格按照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言听计从,宾来不敢有半点违反,这是一种盲从,是社会制度的一种悲哀。论语中也将“孝敬父母,敬爱兄长作为仁爱的根本”。这时的宾来已经来到了美国,作为年轻人的他,对美国的文化也有一定的了解,思想上也有所变动。主要是不再受重男轻女的固有思想束缚,毕竟在美国女孩也同样受到宠爱。虽然在思想上有变动,但是宾来还是保留着浓厚的中国文化气息,趋于顺从现实与传统的一面。小说将宾来和其父子关系作为主线,遵循了“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道德理念,这都体现了中国式家庭小说的特有伦理内涵。

2.2“在路上”小说的故事情节

将“中国性”展现的淋漓尽致的华裔美国作家,可以说是与生俱来就有这种本领。比较典型的《吃碗茶》小说,讲述了中国式的家庭关系,同时也融入了西方“在路上”小说的特征。利用中西方文化的结合,使得故事的背景和起因,都给人一种全新的感觉。小说中描写的情节主要是人们迁徙和流浪的生活,伴随着精神的巨大压力,有些人甚至会出现精神出轨与漂泊的情况,对生活的无奈和斗志的丧失成了小说的主线。这里生活的人们有短短几天的,也有长达几十年的,而之所以选择背井离乡的搬迁,有的出自自愿,更多的是被迫旅行。文中关于搬迁从水路写到陆路再到航空,采取的方式全面,参加的人物复杂。这部小说讲述的是华裔美国人流亡的故事,对于生活中的真实写照,比如孤独、许诺、失信、婚姻以及背叛等故事的描述。其中还讲述了一位英雄的事迹,他搬离故土毅然选择流亡生活,在异国他乡找到属于自己的生活,这部小说主要讲述的还是关于“流亡”、“流浪”和“在路上”的故事。还有,宾来虽然暂时摆脱了小家庭的束缚,拥有了独立的思想,可是还是要在众多华人的生活环境中生存,他利用自己的方式迎接来自西方的文化,从而成长进步。总之,小说《吃碗茶》出版于1961年,作者是美国的作家雷庭招。小说的内容主要以移居美国的中国人生活作为根基,描述的是当时美国的唐人街中华人的生活状态。通过对小说的结构与讲述的道理进行分析,可以发现,这其实是一部关于中国式家庭生活的介绍。通读全文还可以发现一个比较明显的特点,这部小说不但讲述了关于吃茶的事,而且还融入了部分西方的文学特色,其中不乏有几分流浪汉小说的描写风格。利用时隐时现的“在路上”情节,体现出物质上的窘迫以外,还伴随着精神上的孤独。由于生活的无奈,多数人物选择从“家庭”走到“路上”,虽然有些也是处于自愿,但更多的还是迫于生活的压力。利用巧妙的记录描写了家庭小说与“在路上”等流浪小说之间的联系。回归了“成长”与“归宿”的主题设定,同时也阐明了年轻人的成长经历和做为弱者的女性觉悟。关于小说中内容的描写,一方面是对中西方元素的融合,另一方面也表现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真实情感,在这两点上倒是可以值得相信的。小说中的华人以及典型人物宾来多次的更换工作,多次的搬家,让读者阅读的同时思考不同旅程带给人们的弊端。宾来以及妻子对婚姻的不忠诚,是精神上的“出轨”行为。同时伴随着作者故意隐藏的关于王华基的妻子李氏长达二十多年的心灵流浪行为,更值得人们唏嘘。结束语茶文化在文学领域的渗透、影响,直接推动了文学的发展,也丰富了文学作品的内容和内涵。本文仅以美国华裔文学作品为范围,通过对典型作品《吃碗茶》的解析,研究了茶文化的独特魅力,希望能够为相关的文学爱好者以及作家,提供一些参考和建议。

参考文献

[1]赵文书.华裔美国的文学创新与中国的文化传统[J].外国文学研究,2003(3):69-75+172-173.

[2]蒲若茜.“越界”与“回归”———20世纪末华裔美国文学的主题演变[J].中国比较文学,2006(2):90-102.

[3]吴冰.华裔美国文学中的翻译问题[J].英美文学研究论丛,2010(1):12-20.

[4]文晶.华裔美国文学研究———一个尚待拓展的领域[D].黑龙江大学,2011.

[5]吴冰.华裔美国文学的历史性[J].外国文学研究.2010(7):34-35

文学作品范文3

关键词:情感表达;背景;目的

“中国古代画家对花草的执着:或是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借梅、兰、竹、菊、荷花等自然之景暗喻自己的人格;或是受道家思想的影响,由山水体道,展现人与自然的合一;或受佛家影响,凭几株花草虫鱼来蕴涵整个宇宙的生命气息,所谓‘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国’”(语出《神州诗书画报》)。

很显然,中国古代画家或受儒家思想或受道家文化或受佛家传统的影响,但不管受那家影响,他们在抒发自己的情感或表现自己的审美情趣的方式都是一样的。即尽可能地用自然之物作凭借,利用绘画之工具,尽可能地表现自己的主观思想。这可以说是中国古代画家的共同特性。其实,绘画中的“借物喻己”、“由景言意”技法在文学作品中也是常用的,因为艺术之法是通用的。

鲁迅先生在谈到人物刻画时,主张“画眼睛”的方法,力求用平实、简洁的语言勾勒人物的眼睛,以此方法,曾勾画出许许多多惟妙惟肖的文学形象。如:祥林嫂、孔乙己、华老栓等。而这三篇文章,刻画人物,均聚焦于泪水,让晶莹的泪花折射出不同人物、不同情景之下的复杂而微妙的内心。

如果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泪水则是窗棂上的“轻纱”。优秀的文学作品往往巧借“轻纱”来揭示人物性格,展现社会本质。可谓同造一“泪”,各尽其妙。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中,李甲对杜十娘言说孙富之计时,其神情为:语前,“叹一口气”“扑簌簌掉下泪水”;语时,“只是含泪言道”;语后,“泪如雨下”、“收泪”、“欣欣似有喜色”。

在《林黛玉进贾府》中,王熙凤见黛玉时,曾为典型的动作描写。先“用帕拭泪”,后听贾母之言,“忙转悲为喜”。

而在《失街亭》中,其描写人物落泪又是一种风格。孔明泪斩马谡以“变色”为蓄势,继以“挥泪”、“流涕而答”为发展,终结于“大哭不已”,向纵深发展。

比较这三个人物的动作神情,皆以“泪”为凭借,由“泪”字曲尽人物的性格。汉语言文字就是这样奇妙!它不是单纯的符号系统,而是传递深厚文化历史沉淀和独特文化心理情感的纽带。

下面从三个方面加以比较。

一、流向不同

李甲和熙凤之泪,似乎一致,都经过了由“悲”至“喜”的过程。但究其细小,二人又迥乎不同:李甲先“叹气“,继以“扑簌簌掉下泪来”,言时“含泪”,言后“泪如雨下”。从蓄势到发展,发展到结束,浓抹重彩,极力渲染出一幅“肝肠寸断”的愁苦画来。熙凤的落泪过程,只着一“忙”字,尽得风流。三言两语勾勒出变化之快的“泪流图”。难怪脂砚斋先生批注:“第一笔,阿凤三魂六魄已被作者拘定了,后文焉得不活跳纸上。”孔明之泪,先是铺陈“黑云翻卷”之状。其次“春雨潇潇”如一条山涧溪水,而后汇成一条汹涌澎湃的江河,滔滔不绝,连绵不断。其流向不似李、王二人,中途折向,而是向纵深发展汇集,终究汇聚成蚀骨消魂的阵痛。

二、背景不同

李甲之泪,是在讨教孙富之后,回船不便向十娘言明之泪,人物内心充满着困惑、矛盾。阿凤之泪,是在林黛玉初来乍到,深谙黛玉身世和贾母惜孤女情景下的泪水。孔明之泪,则是马谡失街亭痛斩之际之泪,其情深沉哀婉。其实,这只是三人所处的具体环境,而要究其落泪之根源,还需深刨广挖,探究其深层内涵。

在李甲生活的世界里,有一样东西,像磁石一样深深吸着李甲,使他无法摆脱,这东西就是金钱。李甲生活时代已是中国历史上商品经济发展最为充分和繁荣时期,尤其在南方,商品生产和交换的手工作坊已初具规模。随着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金钱在实际生活中的地位日益提高,随之也逐渐腐蚀人们的生存价值。文章中写道:青楼老鸨不择手段赚钱,李甲之父李布政拼命惜钱,李甲众亲友想方设法吝钱,孙富暗中使钱,杜十娘怒火冲天扔钱等等,都与“钱”有关。也就是说,整个文章围绕“钱”而展开情节。由此可见,李甲之泪,实质上是金钱至上意识,致使自己内心失去人生准则而表现出的反应。

歌德曾说:“艺术的真生命正在于对个别特别事物的掌握和描述。”李甲之泪是这样,而熙凤之泪也是这样的。文章以“林黛玉进贾府”第一天的行踪为线索,通过她的耳闻、目睹、心感,为我们介绍了一大批形形的人物。在这大批人物中,有主人,有仆人;有长者,有小儿。他们构成一张巨大的社会关系网。而维系这张网的是25次笑和6次哭。熙凤笑了,也哭了;黛玉笑了,也哭了。然而她俩的内心情感却是天壤有别。熙凤之笑之哭无异于刀剑,刺向黛玉之心。这样的环境能是黛玉的安身立命之所吗?

在《失街亭》一文中,孔明之泪,是因为马谡失街亭。那为何马谡失街亭就该问斩?何况马谡乃军中一员大将,统领三军,攻城掠地,功不可没。仅失一小城就该问斩,似乎不合情理。究其原因,不外乎一点:街亭虽小,然系蜀军的生命通道。魏蜀攻伐,必过秦岭。秦岭有三道:东路子午谷,凶险异常,且双方拥兵把守,不易通过。中路斜谷,蜀军由此攻郿城,下长安,路程较近。孔明此次北伐,主力正是由此进军。司马懿却早已料定,派兵据守。西路由阳平关绕至街亭是条大道,离长安较远,主力不宜由此进兵。孔明由中路进兵,司马懿却由西路南攻,断绝蜀军粮道,使蜀军不战自溃。粮道被断,生命线被截。可见街亭地位的重要。正因为这样,孔明挥泪斩马谡。孔明之泪,皆因街亭之失。

三、目的不同

李甲之泪,是为了骗取十娘的同情与理解,获取孙富手中的一千两白银,打通回家之路,向家父李布政及众亲友有个交代。从人性的角度来讲,李甲的想法也是不无道理。然而,他生活的时代不允许他有这样的想法,即或是有了,也决不会实现,最终会化为泡影。明朝中期,商品经济已经萌芽,金钱至上的意识虽也影响着人们,但传统的封建礼教思想仍牢固地统治着人们的意识形态,尊崇孔孟之道,信奉儒家之礼,仍然根深蒂固地辖制着人们的思想,影响着人们的行为。特别是读书人,更要尊崇孔孟之道,维护正统思想。不能游戏烟花楼阁,不能悖义逆节迎娶青楼女子。人之婚姻,要符合媒婆言说之节和讲究门当户对之理。倘若不然,势必遭到世人的诽谤、唾弃。而李甲却恰恰出入烟楼,迎娶青楼之女,违背家族礼节,孔孟之道的精义。他的神情变化过程,就是他内心矛盾的表现:一方面摄于父亲的压力,以及社会的舆论;一方面难以割舍对杜十娘的爱情。其神情变化过程,就是他尊奉礼节思想和对十娘感情的较量过程。然最终礼教战胜感情,所以,李甲之泪,可归结为礼教之泪。

熙凤之泪,其内涵丰富而精妙。正如黑格尔所说:“艺术所应该做的事,不是它的内容刨平磨光,成为这种平滑的概括化的东西,而是把它的内容加以独特化,使之成为有生命有个性的东西。”她的泪,有生命有个性。除此泪水,别人无法拥有。她的泪,没有一丁点儿的铺陈、渲染。这势必让人怀疑:王熙凤是否有泪?哪怕零星的点滴也罢?可无从看到。接着贾母转承一句:“我才好了,你倒来招我。”聪明的熙凤以一听,“忙转悲为喜”。这“忙”字极好。仿佛能看透人物的内心世界。看来,熙凤之泪全在贾母身上,贾母的一举一动皆关于她的内心。一则点明她无时无刻不再迎奉、讨好贾母,二则点明她是贾母膝下承欢之人。文章只写一“泪”字,就把王熙凤工于心计、善于谄媚、投机钻营、伪善的性格表现无遗,她的泪水是谄媚之泪。

文学作品范文4

关键词:隐喻 语境 语言学 文学作品

一、隐喻简介

隐喻就是把一个领域的概念投射到另一个领域,或者说从一个认知域(来源域)投射到另一个认知域(目标域)。目前对隐喻的讨论是从不同领域不同角度展开的,人们对隐喻的认识经历了从“隐喻是一种修辞现象”到“隐喻是人类普遍的一种思维方式。一种认知手段”的飞跃。Lakoff认为“隐喻的实质是用一种事物来表达另一事物”,用一种概念表达另一种概念。隐喻,作为一种特殊的言语表达手段,用在文学中旨在展示作品意犹未尽的潜台词,文学作品的隐喻与语言学中的隐喻研究不同,它不单局限于词汇层面,而是覆盖了作品的所有表义层面,如标题,主题,叙述层面,背景。结构,篇章等。

二、语境简介

语境,即语言环境。最初是一个语言学术语。通常指言语活动的各种情景因素的总和,是交际过程中参与者运用语言表达思想及接受信息时所依赖的各种因素。语境可以从微观、宏观两个方面来看。从微观上看,语境是语言结构中的上下文或前言后语、语体和风格等;从宏观上看,语境有以下几方面的内容:“从人的因素看,它包括言语表达者和接受者,他们的思想、身份、文化程度、性格、修养、处境、心情等:从社会因素看,它包括社会特点、地域风貌、政治制度、经济情况等;从文化因素看,它包括文化心态、人文特征、文化活动、文化积淀等;从历史因素看,它包括时代特点、历史背景、历史沿革等;从民族因素看。它包括民族特征、民族习惯、民族交往等”。分析语言现象,必须把它和所依赖的语境结合起来。语境决定修辞现象的优劣。

随着二十世纪语言学转向的发展,“语境”被逐渐泛化到其它领域,“进入文学研究领域的‘语境’也经历了两个方向的发展,一个是经由瑞恰兹及新批评派引入并发展的‘文本语境’,倾向于文本细读的具体操作:一是受语言哲学、现代阐释学影响的“语境”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多用于文学理论研究领域。”“语境”在文学研究之中最初的含义是“上下文”,其后发展出文学文本的作者的语境、读者的语境、阅读产生的心理语境以及其他按照各种角度划分的语境类型,如:历史语境、文化语境等。这种针对文本而言的各种语境,我们可以参照语言学的叫法将之归纳为两种――情景语境、认知语境,前者是客观物理层面的,后者属于心理层面。

三、文学作品中的隐喻与语境

概念隐喻是跨概念域的映射:一个经验域――源域被映射到另一个经验域――标域。隐喻建立在源域事物和目标域事物相似性的基础上,是源域的部分特征向标域映射的结果,“源域”、“标域”实际上是两个语境。概念隐喻的建构离不开语境,概念隐喻的解构也离不开语境,要通过联想找出“源域”“标域”两个语境中的相似关系。文学中的“隐喻”和“语境”两个概念最初都来源于语言学,后来这两个概念逐渐泛化进入文学领域。文学作品中的标题隐喻、意象隐喻、结构隐喻、主题隐喻等都与语境密切相关,语境是这些不同层面的隐喻建构和解构的核心。

1 文学作品的标题隐喻与语境。文学作品标题的隐喻与文本语境是密切相关的。如:《围城》这个题目就是一个隐喻,把人生比喻成一座城堡,如果没有作品中大量的人物命运经历作诠释,我们也解读不出“城里的人想出来”“城外的人想进去”的深刻含义。文本语境是解读这个标题隐喻的核心。贾平凹的《废都》,题目是一个总体性的隐喻。王尧在《重评(废都)兼论九十年代知识分子》中认为:“和逻辑的表述不同,《废都》对精神世界的建构是以隐喻的方式进行的,《废都》也就成了小说的总体喻”。而解读《废都》这个题目的隐喻要关注到当时社会文化的背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知识分子从启蒙者的地位退到了社会的边缘。批评家们认为:看来小说取名《废都》,包含有对传统文化断裂的隐忧,有失去人文精神倚持的荒凉感。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社会特点、文化心态等都对《废都》这个题目的隐喻有着直接影响。

2 文学作品的意象隐喻与语境。意象是“意”和“象”相统一相融合的结晶体。在诗歌中,意象隐喻用得较多。如余光中的《乡愁》,通过四个意象。即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对故土、对故园浓浓的乡愁。这首诗的四节,分别代表了人生的四季:即少年、青年、壮年和中年的四个时期。既有纪传性,又反映了不同年龄的人对祖国的思念之情。台湾与大陆两岸分离的时代背景是解读这些意象隐喻的关键。

我们再来看看海子诗歌中的“土地”意象。“在海子那里,‘土地’意味着一个巨大的隐喻,一种精神性的存在:远去的、被遗弃的土地,意味着现代社会中人们精神上的被放逐、漂泊不定;土地的‘饥饿’,也是人们精神上的饥渴、焦虑、流离失所;土地的悲剧,折射出现代社会中的人们痛失‘精神家园’、无可依傍的悲惨处境”。对现代社会中人们精神上的危机,海子找到了“土地”这个意象,通过讲述土地的命运,来讲述人们精神上的悲惨境遇。海子的经历、处境、知识背景、文化心态等对他笔下“土地”意象的隐喻的生成有着直接影响。对海子的生平、性格、心态有充分的理解,才能解读出解读海子诗歌中的“土地”意象的隐喻意义,以及海子诗歌中表现出的文化堕落过程中理想主义逐渐消亡的那种哀伤。

3 文学作品的结构隐喻与语境。迟子建的《额尔古纳河右岸》充满了隐喻,它所有的隐喻都是为历史叙述服务的。在众多的隐喻中,有两种是非常值得注意的。“一是结构性的,在结构上,她把历史浓缩在一天,并用清晨、正午、黄昏和半个月亮将之分成四个部分。清晨、正午、黄昏分别隐喻了历史发展由初而盛、极盛而衰的过程。尽管在这一过程中。叙述者为这行将消失的历史而哀叹,但又用‘半个月亮’来寄托自己的希冀和渴望(坚守)”。在时间的隐喻上,叙述者是一位九十高龄的老者,她从自己出生讲起,一直讲到自己九十岁止。也就是几乎所有的鄂温克人下山定居结束游牧生活(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这个时间段几乎代表了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最为关键的部分。这些隐喻建构和解构的核心都要参照历史语境,参照特定时代、特定地域的民族文化、民族的发展历史。

4 文学作品的主题隐喻与语境。小说《废都》基本上是一部写实性的小说,可却包含了一些幻想、神话和隐喻的因素。解读小说《废都》的主题,离不开文化语境,读者必须熟悉中国古典作品的世界。隐喻本身也是文化的构成成分,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文化的内容。小说快结束时,庄

之蝶做了一个梦,等梦醒了,“庄之蝶仍是分不清与景雪荫的结婚和离婚是一种幻觉还是真实的经历”,最后以“人生如梦”的主题作结。《废都》开头就写八十年代在西京发现一种不同寻常的漂亮的花,其外观看起来像牡丹,又类似玫瑰。花开四枝,分别为红、黄、白、紫四种颜色。有的批评家认为,这四枝花分别象征着小说中四位女性形象,即:唐宛儿、柳月、慧明和阿灿的命运。这种以象征的形象预示女性主人公未来的手法,与《红楼梦》的写法相似。书中的人物与《红楼梦》、《金瓶梅》中的人物也有相似性。《废都》的主人公庄之蝶的名字。直接让人想到了庄生梦蝶的传说,庄之蝶是贾宝玉和西门庆的混合体,唐宛儿让人联想到《金瓶梅》中的潘金莲和李瓶儿,牛月清让人联想到《金瓶梅》中的吴月娘。另外,在场景的描述上。那些聚会、宴请的描写,都让人想到古典小说的类似场景。

所以,对于小说《废都》。必须放到中国传统叙事文学的语境中加以理解。如果不熟悉中国古典小说的文本,不熟悉它的叙事方式,就很难解读出《废都》中“人生如梦”的主题隐喻。理解不同语言中的隐喻映射必须参照特定时代、特定地域的民族文化。

四、结语

语境是文学作品中隐喻建构的基础。隐喻是把一个领域的概念投射到另一个领域,或者说从一个认知域(来源域)投射到另一个认知域(目标域),隐喻的编码实际上是从一个语境到另一个语境。对表达主体而言,作者的不同经历、修养、处境、心情等直接影响着他们隐喻的生成。

语境是隐喻解构的核心,解读文学作品不同层面的隐喻离不开语境。隐喻的解构是通过联想找出这两个语境间的相似性联系,达到从概念认知到修辞认知的飞跃。隐喻按照联想关系运作,即它们把未知的东西嵌入一种新的联想关系,未知的东西由此获得部分新的意义。所以,隐喻要求一种积极的、富于想象的解码行为:读者要去发现那些不同语境中的相似特征才能进行有意义的置换。解码活动要能够提供同编码相同对应的想象程序才能解读这个隐喻。从这个意义上理解,“隐喻本质上是一种思维和行为现象”,是通过认知主体的思维在两个认知域或概念之间建立认知联系。而这个过程也离不开语境,通过语境建立起一种相似性的联想。

文学作品范文5

一、作家高产地

红高梁、大馒头、猫腔戏、黄土地,这些莫言笔下极具地方特色的场景构成了一个个鲁中文化符号,向读者们传递着莫言家乡——高密的人文情怀。高密,一座处于鲁中、鲁东连接点上的小城不仅仅是莫言地理意义上的家乡,更是他几十年来在文学创作道路上一直苦心构筑的文学故乡。笔者也是山东人,虽说一个在鲁中,一个是鲁南,但都属于鲁中南这一大片,算是“同乡”。鲁中南地区民风淳朴,齐鲁文化传统深厚。部分地区还具有极强的区域性的民风民俗。鲁中南气候特别好,农作物、水产品丰富。这样的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对很多作家后来的创作生活起着重要的作用,山东出了很多著名作家,比如:王统照、臧克家、贺敬之、王润滋、张炜、尤凤伟、刘玉堂等等。高密既是齐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东夷文化的发祥地,传统文化与民间文化在莫言审美世界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达,所以说,莫言作品的乡土气息和他成长的这片土地是有密切关联的。

二、大地上的故事

诺贝尔委员会给莫言的颁奖词中说到其作品是:“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各种传媒都认同和传诵这一权威结论,但笔者并不十分认同这样的说法,甚至担心这会引起对于莫言作品更大的误读。这样的说法显然是西方人对莫言作品的一个概括,带有西方化的色彩,中国读者在解读这段话的时候要进行本土化的理解才能对莫言作品有更加深入的认识。西方话语对莫言作品的概括受到了西方词汇与文学术语的限制。魔幻现实主义作为一种文学现象发生于拉丁美洲,同时也是西方现代主义在20世纪的一种新的表现形式和重要的文学流派。它把神奇的人物、怪诞的情节以及各种超自然的现象,插入到反映现实的叙事与描写之中,从而创造出一种魔幻和现实融为一体的审美效果。换个说法,魔幻现实主义对历史与现实的反映不是按照现实本身进行描述的,是对现实扭曲、变形、虚幻、夸张的反映。这种写作手法在西方比较普遍,而西方人对莫言作品的认识和解读也将其归为这类作品。

其实,即使《生死疲劳》采用六道轮回这样虚幻的手法叙事,但是总体上并不能算是典型的魔幻现实主义;相反,这是对于历史与现实的一种很真实的反映,很大程度上真实成分多于魔幻成分。莫言小说的叙事,他笔下所描写的故事,比如《蛙》中的许多情节,在西方人看来是不真实的,是魔幻虚构的,甚至是不可思议的,但事实上,了解中国历史和现实的读者应该知道,莫言所描述的故事更多时候是现实发生过的故事,是真实的历史,并无神秘超验性可言。作为中国读者应该看到其作品背后真实的一面,如果一味将其看作魔幻现实主义作品去解读,会对历史与现实的认识产生偏差,也会遮蔽对于历史与现实的深刻痛感。准确地说,莫言的作品应该首先被视为是中国大地上的故事,他是中国大地的见证者。

三、用艺术传达内心世界

莫言在媒体采访中曾公开表示,自己“在生活中是孙子,但在创作时却很大胆”。这既是一种矛盾的生存和创作状态,又何尝不是一种极富个人智慧的生存姿态。他一方面说自己很懦弱,但另一方面又在作品里灌注强烈的批判性。莫言的这种姿态,其实和大多数人一样,为人处事和工作时的状态有所差异。莫言在日常生活中将锋利的棱角收了起来,转而用审美的角度和虚幻的手法将现实和批判思想通过文字传达出来,很多艺术家创作时候都会是这种状态。莫言不仅是一个作家,也是一个艺术家,他用艺术传达其内心世界。当然,给了诺奖得主莫言太多的掌声和鲜花的人们,有理由要求他此后更多一些直言,从“无冕之王”那里看到那种更为坚定的“作为老百姓写作,而不是常说的为老百姓写作”的文学立场。

四、“讲故事”的高手

莫言创作30年来,一直保有持续而丰沛的创造力,他的创作手法并不局限在一两种,在这点上他和很多作家不一样。他几乎每部重要作品都能给读者带来新的审美刺激和阅读感受。从体裁上来说,现代题材的《红高粱》,当代题材的《生死疲劳》,计划生育题材的《蛙》,这些故事题材都是具有开创性和令人耳目一新的。在艺术上,他也不断地寻求突破自我,例如《透明的红萝卜》这部作品,采用了潜意识心理与意象相结合的描法,而《生死疲劳》这种现实性的题材则采用章回体的写作手法,表现出很强的艺术多样性。在表达方式上,莫言特别善于通过营造意象给读者以极大的想象空间。《红高粱》中大量意象的描写被张艺谋看中并拍成电影,几百亩茂盛的红高粱被风一吹,像一片绿色海洋在涌动,渲染出生命力的蓬勃张扬。这种充满想象力的描写是中外读者都喜闻乐见的。

另外,莫言有强大的叙事能力,准确地讲他是一个“讲故事”的高手。他一旦有了创作灵感,写作速度会非常快,这个时候写作对于他已不是写,而变成了“说”,变成了话语的流动,一气呵成,让人读得十分痛快。

五、文学的生命力存乎人心

十年前,莫言应邀来南京大学做过一次讲座。当时,“作家边缘化”、“纯文学消亡论”等说法已是屡见不鲜,而且在南京大学几乎每天都有各种领域的学者大师的讲座,但对于莫言的这次报告,南大学子却表现出了罕见的热情。偌大的逸夫馆报告厅早在讲座前几十分钟就人满为患,站着的比坐着的还要多,门厅与走廊都挤得水泄不通,还有些乘兴而来的听众因进不了报告厅不得不扫兴而归。一开场,莫言那雄浑有力和富有磁性的声音就很吸引人。尤其他做报告时那种像其小说叙述一样出人意料别开生面的话语方式,更令人难以忘怀。我记得他一上来就给听众们讲了一个宁愿放弃生命也不抛弃自己的信仰的故事,故事里坚守信仰的人反而获得了永生,由此引出他关于文学与信仰的关系问题。人应该有信仰,而信仰是高于生命的精神家园,作家应该有信仰,文学同样要有信仰,要追求超越性的审美境界。这些观点及其阐述方式深深地感染着在场的每一个听众。

我想,如果在今天刚刚出炉的诺奖得主莫言再来做讲座的时候出现那种盛况,是毫不奇怪的。但那是十年前,而且是文学的低谷时期,这就不能不让人想到文学与信仰永远是人类的深层次需求。我每次在国外给海外华人讲授“中国当代文学暨海外华文文学”这门课程的时候,有一个习惯,即一开始先请大家列一下自己所了解的中国当代文学作品,结果几乎每次都是莫言的《红高梁》最为熟知。这也说明文学的生命力存乎人心。

文学作品范文6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蕴含着中华民族的优秀素质,孟子“舍生取义”的道义精神,孔子“人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的仁爱精神,《礼记》中的“诚者,物之始终;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的诚信精神,《牡丹亭》中“愿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的良好爱情观,陶渊明“落地成兄弟,何必骨肉亲”中体现的亲情,李白“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中体现的友情……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体现了无数的优良传统,尊老爱幼、乐于助人、无私奉献、善待他人、关爱他人,真诚、善良、正直、无私、宽容等美德,都是我们今天培养学生良好伦理道德素质的深厚文化基础,是我们对学生进行道德素质教育的情感资源。

二、加强古代文学作品选课程的教师队伍建设

首先,一个优秀古代文学作品选课程的教师应该具有良好的师德。树立民族信念,增强自身的民族自豪感,这样才能把古代文学作品中那些民族精神的优秀部分精准地传达给学生。另外,古代文学作品与现代精神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这不仅体现在语言上、形式上,还体现在思想上。这就需要教师要全身心地投入,彻底地理解作品,在课堂上加以引导,使学生吸收和理解古代文学作品的精髓。由于古代文学作品选课程具有很强的情感性,这也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情感表达有较高的要求。教师首先要胸中有情,先感动自己,进而感动学生。古代文学作品选课程的教师应该对民族、对祖国、对人民、对传统文化、对古代文学有着强烈的爱,并把这种爱融入到教学活动中,避免枯燥乏味的知识性介绍,而是将自己对作品的欣喜之感、激愤之感、无奈之感等情绪传达出来,以此来感染学生。另外,古代文学作品选课程的教师应学习一些诗词、散文等的朗诵技巧,用自身充满感情的朗诵打动学生,吸引学生。

三、充分改良古代文学作品选课程的教学环节

善于引导,提倡“发现学习”的教学方法是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所倡导的。他强调:教学不能是讲解式的,不应当使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而应当让“学生亲自把事物整理就绪,使自己成为发现者”;并认为“发现不仅限于寻求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确切地说,它包括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方法”,也就是说,学生通过这种方法所获得的知识,即使是人类已经知晓的。但只要这些知识是靠自己的力量获得的,那么对于学生来说就是一种“发现”。这种教学方法有几个重要的步骤:提出使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一提出解决问题的各种假设,指导学生的思考方向——协助学生收集和组织可用的有关资料——组织学生分析资料,作抽象概括并从中引出结论——引导学生从逻辑上和实践上证明自己所得结论的正确性,并加以必要的补充和完善。

四、调整古代文学作品选课程的教学方法

传统的古代文学作品选课程的教学方法都是采用教师灌输、学生死记的形式。这种方法我们不能完全否定,但是如果在新时期依然采用这种死气沉沉的教学方式,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因此,我们应该结合新时期的新情况,针对当代学生的特点,在教学方法上求新、求变。

1、多媒体教学

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将试听手段引入到古代文学作品选的教学中来。例如在讲《诗经•秦风•蒹葭》的时候,可以播放邓丽君演唱的歌曲《在水一方》,给学生完美的视听感受;在讲李白诗歌的时候,可以找一些老一辈艺术家如乔榛、丁建华的朗诵音频,让学生可以在他们激情的朗诵中深刻理解诗歌的内容;在讲《杜丹亭》的时候,可以给学生播放青春版昆曲《牡丹亭》的视频,让学生既能领会杜丽娘“生可以死,死可以生”的至情,也以感受昆曲那优美的曲调。这些方法都可以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2、比较教学

我们还可以将古代文学和其他学科联系起来,采用比较教学的方式来加深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理解。比如,我们可以将现当代文学作品和古代文学作品结合起来讲,学生可以清楚地了解我国文学的传承与变革。另外,如果我们将古代文学作品与外国文学作品相比较来讲授,学生就可以认识到我们民族传统文化、文学韵味的独特之处。

3、实践教学

在讲授古代文学作品选课程的时候,也应该注意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毕竟教会学生某个知识不如教会他学习的方法,因此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这就要加强他们自身动手、动脑的能力。关于实践能力的培养,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途径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