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学家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生物学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生物学家

生物学家范文1

出 版 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2-1

他对生物黑客们的精彩描述揭示了这个时代的重要矛盾:我们对掌控生命的力量的向往和恐惧。

——卡尔·齐默(Carl Zimmer)著名科普作家,《演化》作者

想要掌握这个充满争议的新领域,本书是一个可靠的切入点;并从根本上展示出:生物黑客作为研究科学的有趣手段,正如科学是研究生命的有趣手段。

——《新科学家》(New Scientist)

内容推荐

比尔·盖茨对《连线》杂志说,如果他还是个少年,他就会做生物黑客了。“如果你想用伟大的方式改变世界,就从生物分子开始吧。”

《想当厨子的生物学家是个好黑客》是生命科学领域的比尔·盖茨和乔布斯的故事。

20世纪,IT技术重塑了人类的日常生活。21世纪,轮到生物技术了。

作者简介

马库斯·乌尔森(MarcusWohlsen),先后毕业于哈佛大学和加州伯克利大学。现为《连线》杂志记者,专注技术类报道。

肖梦,复旦大学生物系毕业。爱好科普、科幻和翻译。

媒体评论

这是一本非常有趣的书,以至于读完后我迫不及待地想要推荐给朋友们。生物黑客和计算机黑客之间也有很多血脉相通的地方,开源运动和黑客精神已经彻底改变了这个世界,现在,生物黑客们正在用相似的理念准备改变这个世界,你相信这种可能性么?至少在这个问题上我是乐观的。

——冯大辉, 丁香园 CTO

精彩内容节选

2009年,奥尔和她来自马萨诸塞州坎布里奇市的团队,成为了第一批登上CodeCon这个大舞台的上唱主角的生物极客。生物极客所承受的舆论压力很大。计算机技术已经展示给世人,几行代码如何能撼动整个经济,生物技术是否也能造就如此的辉煌?

目录

目录

第一部分 黑客/开源

第1章 在厨房里检测家族遗传病第2章 外行人也能生物创新

第3章 他们也是黑客

第4章 检测三聚氰胺的科学素养第5章 在野外诊断传染病

第6章 仪器也开源

第7章 农业是黑客的巅峰之作

第8章 让人类开源

第9章 实验必然有风险

第10章 癌症厨房研究院

第二部分 读取/编写

第11章 你的DNA到底是什么意思

第12章 生命可以编写

第三部分 安全/风险

第13章 事关人命,非常严肃

生物学家范文2

【关键词】生物科学史 生物教学 教学价值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9B-0111-02

生物科学史全方位地展示了生命科学产生、形成、发展、演变的历程,它包含着实验探索、理论形成的科学规律与方法,每个科研成果的背后也蕴涵着科学家伟大的科学精神与人格魅力。《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中提出:“学习生物科学史能使学生沿着科学家探索生物世界的道路,学习科学的本质和科学研究的方法,学习科学家献身科学的精神,这对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是很有意义的。”在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重视生物科学史的教学,以趣味的科学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以经典的科学实验帮助学生理解生物学知识和提高探究能力,以科学家严谨务实、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陶冶学生的科学精神,从而实现生物教学的目的。对此,文章从以下四个方面探讨生物科学史在生物教学中的教学价值。

一、利用生物科学史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其学习热情

在学习生物科学知识的过程中,很多学生会觉得枯燥乏味,甚至深奥难懂,因而对生物学习缺乏兴趣。事实上,生物科学史中不乏逸闻趣事,教师应在课堂上结合教学内容,列举一些有趣的事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其学习兴趣。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兴趣,就会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在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利用生物科学史导入新课,除了能够迅速使学生集中注意、激发认知需求外,还能促使学生形成学习期待。例如,在讲授细胞结构的知识点时,可以向学生讲述英国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罗伯特・虎克发现细胞的故事来导入;在讲解条件反射知识点时,可以向学生介绍俄国生理学家伊万・巴甫洛夫通过观察狗吃食物发现非条件反射的故事等。可见,教师应善于收集一些与生物教学有关的故事情节,在课堂上将生物科学史与生物教学巧妙融合,增加生物学知识的趣味性和故事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其主动学习。

二、利用生物科学史的渐进性理解生物学知识,突破重难点

生物科学史是生命科学研究成果的发现过程,是揭示生命奥秘的过程。在生物教学的过程中,以科学史作为教学材料,能够顺理成章地展现生物科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有助于学生全面理解生物学基础知识,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这也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另外,层层递进的科学史知识,能够帮助学生深入地理解生物课堂上的重难点内容。

通过科学史可以全面了解生物科学的具体研究方法和思维方法,从而积累更多的知识经验,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提升学生突破重难点知识的综合能力。例如,在讲授高中生物《光合作用》的内容时,教师可将光合作用的发现史贯穿在课堂教学中,如讲授光合作用的产物时,可结合1864年德国科学家萨克斯的绿叶遮光实验来讲解;讲授光合作用的场所时,可通过1880年德国科学家恩吉尔曼用水绵实验来讲解;讲授光反应中氧气的来源时,可以结合1939年美国科学家鲁宾和卡门的氧同位素标记的实验来讲解。可见,不同的实验体现了不同的研究方法和思维方法,可加深学生对单一变量、对照等实验原则的理解,以及对同位素标记法等科学研究方法的掌握,从而使生物教学的重难点知识得以突破,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三、利用生物科学史的经典性体验科学过程,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生物科学史中的一些经典实验,蕴涵着独特的生物学思维和科学研究方法。利用科学史上的经典实验进行教学,是培养学生探究学习能力的一个有效措施。在生物科学史课堂中,教师要灵活运用科学史,引用科学史资料来导入新课,创设探究情景、营造探究氛围,以发散学生思维,提高其科学探究能力。生物科学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科学探究的历史,在教学中可普及一些科学史的知识,让学生从中体验科学探究活动的整个过程。教师把经典的科学探究实验引入生物课堂,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思考与探索,自主设计实验方案,感悟科学探究过程,理解科学家发现、探索和解决问题的科学精神。例如,在讲授“遗传定律”的内容时,可以融入奥地利生物学家格里哥・孟德尔经典豌豆实验的科学史,按照“假设――演绎法”的推理探究模式进行教学,使学生在体验遗传规律探究发现的过程中,不断深化对遗传定律基础知识的认识,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探究学习的能力。可见,教师在生物课堂上可以通过具体的科学史实例,让学生亲身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即观察科学现象――提出科学假设――设计科学实验――假设的证实或证伪,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提高其探究能力。

四、利用生物科学史的严谨性树立学生的科学观念,培养其科学素养

科学素养包括两个层面:一是对知识、情感和技能的掌握程度,二是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提升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倡导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变被动为主动,提倡学生主动参与、勤于动手、乐于探究,注重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学习生物科学史,就是追寻科学家探索生物奥秘的脚步,深入地理解生物科学的本质和科学研究的方法。生物科学史的故事中蕴涵了科学家的科学态度及精神,例如,青霉素的发现是1928年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严谨不苟、求真务实态度的成果;自然选择学说的创立是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合理质疑、勇于创新意识的指引;奥地利生物学家格里哥・孟德尔潜心研究了八年的植物杂交实验,最终总结出重要的孟德尔遗传规律,也体现出科学研究需要坚持不懈、一丝不苟的科学精神。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渗透这些生物科学史教育,有助于学生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让学生在理解科学实验的发展过程中,提高学生发现、探索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说,科学实验的严谨性渗透在科学史中,能够帮助学生树立科学观念,培养其科学素养。

综上,生物科学史中蕴涵着科学家对生命世界探索的精彩片段,有效的生物科学史教学应选择适合的材料、运用恰当的手段,才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让学生身临其境般地感受和领悟科学探索的过程。生物科学史是一部揭示生命科学发展历程的探究史,科学史的学习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等三个方面的教育融合起来,其趣味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地沿着科学家探索生物奥秘的道路去发现与解决问题,真正理解生物科学的本质,感受生物科学蕴涵的精神,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和科学探究能力,促进学生科学而全面的发展,对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胡永.润物细无声――分析科学史在生物教育中的作用[J].中学生物教学,2008(6)

[2]黄丽坚.浅谈科学史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教学参考,2011(17)

[3]丁金昌.应用生物科学史在教学中突破难点[J].生物学教学,2008(2)

[4]林国海.高中生物科学史的应用浅析[J].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10(1)

生物学家范文3

生物技术产业是一个巨大的产业,但你很难说清楚它究竟有多大,因为它已经渗入到各个领域之中。化工、制药、发酵、食品、轻工、采矿、造纸等许多传统产业中,都有它的身影。最近,一位美国研究人员根据2012年的经济数据,就试着分析了一下。最终他估计到,那一年的生物技术产业仅在美国的收入就超过了3240亿美元――这已经超过了采矿业和许多制造业的收入。

但更了不起的是,生物技术产业还是一个十分年轻的产业。制造业在19世纪的工业革命时开始兴起的,但生物技术产业只有40多岁。你可能不知道的是,生物技术产业的兴起,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汉密尔顿・史密斯在20世纪60年代末的一个发现。这位来自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微生物学家和他的同事一起,发现了一种叫做限制性内切酶的蛋白质(简称限制酶),可以用来切割DNA。有了限制酶,科学家就可以根据需要去修改生物的基因,于是,生物技术的大门就正式打开了。

意外的实验

史密斯是如何发现限制酶的呢?时间得回到1968年。那时,史密斯还只是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一个新来的助理教授,并没有什么远大的抱负,他只是好奇细胞是如何把DNA切成块再组合成新的DNA的――这个过程叫做“重组”。每一个生物都有重组系统,但在当时,没有人能搞清楚它们是如何运作的。

为了研究这一过程,史密斯选择了一种叫做流感嗜血杆菌的细菌作为研究对象。像许多其他细菌一样,流感嗜血杆菌可以利用外源DNA:从外面环境或从其他生物体中吸收一些DN段,然后经过重组,就能把这些DN段整合到自己的DNA中。

细菌可以用这种方式获得有用的基因,比如能抵抗抗生素的基因。但这种重组过程,也可能害了流感嗜血杆菌。入侵的病毒可以在细菌进行重组时劫持细菌,它们会把自己的基因插入到宿主的DNA中,于是细菌会被迫制开始复制新的病毒。

为了了解重组过程,史密斯培养出了一些DNA中含有放射性磷元素的病毒,然后让这些病毒去感染细菌。史密斯和他的同事预计,经过感染后,这些细菌的DNA也会具有放射性,因为有放射性的病毒会把自己的基因嵌入到宿主的DNA中。但是,当用有放射性的病毒去感染流感嗜血杆菌时,史密斯的一位学生发现放射性物质始终不会进入细菌的DNA中。

一个假说

史密斯和他的同事想起了几年前由瑞士日内瓦大学的微生物学家沃纳・亚伯提出的一个假说,认为细菌中可能会存在一种酶,通过切割病毒的DNA来限制病毒的生长。这种酶被称为“限制性内切酶”。

亚伯认为,如果限制酶在细胞内能随意破坏DNA的话,那么它们可能会把细菌自己的DNA破坏掉。所以,细菌需要一种办法保护自己的DNA免遭限制酶的毒手。他推测,一种保护手段就是甲基化。甲基是三个氢原子连接在一个碳原子上组成的一个基团,DNA的甲基化就是在DNA的某些部位上覆盖了甲基,这过程就像DNA带了帽子一样。限制酶不会识别甲基化的DNA,也就不会破坏它们了,但是限制酶会破坏病毒的DNA,因为病毒的没有甲基化。

之前,哈佛大学的科学家曾在大肠杆菌中发现了一种限制酶。这次,史密斯和他的同事认为,他们可能刚刚在流感嗜血杆菌中发现了一种新的限制酶。

一个简易的验证

于是,史密斯设计了一个简单的实验进行验证。他把病毒的DNA倒进一个试管,把流感嗜血杆菌的倒进另一个试管。然后,他把从流感嗜血杆菌中提取的蛋白质汤倒进这两个试管中。如果细菌的确能产生限制酶的话,蛋白质汤会把病毒DNA切成小块。

那么,史密斯如何检测DNA被切成小块了呢?那时候,还没有检测DNA的专业的仪器,但史密斯找到了一个非常简单的办法。他认为,被切成小块DNA的溶液会稀一些。于是他拿来了粘度计来检测两个试管中DNA溶液的粘稠度。验结果正如预想的那样,加入蛋白质汤后,病毒DNA溶液的粘稠度迅速下降了,而细菌DNA溶液的粘稠度没有变化。所以,从流感嗜血杆菌提取的蛋白质汤中,肯定包含了能切割病毒DNA的蛋白质。

经过几个月的进一步研究后,史密斯和他的同事最终提取出了这种限制酶。他们发现的限制酶具有一种了不起的功能:可以识别特定的碱基序列,然后在识别处进行切割。也就是说,史密斯的限制酶可以精确地切割DNA。

此外,他们还发现了一种甲基化酶,能使得流感嗜血杆菌的DNA甲基化,来使得DNA避免遭受限制酶的破坏。

生物技术革命的开始

当史密斯和他的同事公开了他们的研究后,其他的科学家马上开始对其进行研究。不仅如此,他们还开始把它当成一种切割DNA的工具。1972年,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生物学家保罗・伯格使用这种限制酶将一种病毒的DNA切了下来,然后用一种结合酶把这个DNA与另一种病毒的DNA结合了起来。于是,他首次在历史上制造了同时包含两个物种的遗传物质的一段DNA。

随后,许多科学家还意识到,他们可以利用限制酶把许多不同物种的基因切下来,插入到细菌的DNA中,这样细菌就能生产相应的蛋白质。于是,细菌就可以转化为一种生物工厂了。

1978年,汉密尔顿・史密斯与沃纳・亚伯、丹尼尔・内森(也来自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对限制酶进行了后续研究)一起,获得了当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当时的史密斯既高兴,又有点困惑。因为他认为那些诺贝尔获得者应该是做出一些惊天动地事情的聪明人,他觉得自己并不是那种人。但没过多久,限制酶的发现开始显现出巨大的影响。

许多致力于研究用限制酶修改基因的公司如雨后春笋一般开始建立起来。1978年,美国基因泰克公司首先把此技术转化为商业的应用。该公司的科学家使用限制酶,把能制造人类胰岛素的基因切下来,然后让大肠杆菌把这段基因重组到它们的DNA中,于是大肠杆菌就能生产胰岛素了。要是在以前,糖尿病患者只能购买那些从牛和猪的胰腺中提取的胰岛素。而现在,基因泰克可以在一个大的金属筒中培养大量的大肠杆菌来生产胰岛素,其成本大大降低。

生物学家范文4

关键词 高中生物教学 情感态度价值观 渗透

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能够有效地提升高中生对于生物知识的学习兴趣,进而对高中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及相关的创新精神进行有效的提升与培养,增强高中生的综合素质能力与水平。但是在实际的高中生物教学的过程中,存在着很多的教师没有在生物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及价值观进行有效的培养与开展,进而促使高中生的思想情感态度的价值观念较低。对此,就需要加强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进而全面的提升高中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

1科学思想方法进行教育

在高中生物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应用科学的思想来对自身的教学模式及方法来进行有效的分析与提升,并以此来促使高中生物教育教学的开展与实施。在高中生物的教材中存在着很多的内容都讲述了生物学科的相关的发展历程,很多的生物学家都为此做出了很多的贡献。这类思想情感方面的材料通过运用相关的文字或者是图片来进行表述,就能够对高中生的思想情感态度有着导向性的作用,对高中生的思想情感产生强烈的冲击,进而培养并提升了高中生对生物学科的相关思想情感,加强了高中生对于生物科目的情感体验,进而有效的提升高中生的相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念。同时,在高中生物的教材还存在着很多的内容虽表面上不带有任何的思想情感特征,但是却隐含着某种情感,通过对高中生的教学来引导学生体会其中的情感因素,进而增加学生的积极情感体验,提升高中生的思想情感与价值观。

2正确处理分析问题

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教师根据相关的课堂教学内容来开展应用合适的教学模式与方式,进而来有效的对高中生在讲述生物知识的时进行相关的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念的影响。此外,在情感态度教育的时候,还需要对相关的事件及问题保留着能够正确判断以及分析的能力,对相关的事物有一个正确的判断与认识。例如;在讲到“细胞中的元素与化合物”方面的内容时,教师需要让学生们明白自然界生物与非生物都是由化学元素组成的,同时这两者之间还存在着一定的统一性及相关的差异性。通过对学生讲解生物体中的化合物等来促使学生明白生物体中蕴含着多样化的化合物,引导学生对生命的相关物质性以及与物质世界的联系及运动等相关的发展特性,进而引导高中生在生物学习的过程中逐渐的培养并树立起一种能够正确的对问题进行分析与处理的辩证唯物的思想及意识,提升高中生的思想情感态度及价值观,正确的分析与处理相关的问题。

3正确看待运用科学成果

在高中生物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还需要引导高中生对相关的科学成果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并可以在实际的教学及学习的过程中得以有效的应用,进而促使高中生的思想情感态度。例如,可以通过在“种群及群落”以及“生态系统”的相关内容的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向学生介绍我国丰富的物产资源、多种多样的生态环境以及我国的科学及生物工作者所做出来的重大科学研究成果及贡献,来引导高中生正确的看到我国先进的生产技术以及科学研究的成果以及对我们人类的生产生活所带来的福利等等。通过在生物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向高中生传输相关的内容及知识,以此来有效的提升高中生的思想情感,增加高中生的民族自豪感及自信心,增加对祖国的热爱情感,提升高中生的情感态度及价值观。

4增强使命责任感

在高中生物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是对学生讲授知识的传播者,同时也是对高中生进行相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的助力者,对此,教师需要在高中生物课程的教学中明确相关的职责,提升生物教师的责任与使命感。对此,教师就需要在生物课堂教学的环节中通过相关的引导来有效的激发高中生的思想情感态度,从而树立起一个正确的价值观,发挥高中生的主观能动性,提升学生对于相关生物知识的自我探究的能力与水平。此外,生物教学在日常的工作及生活中还需要通过阅读及研究不同专业及范围的书籍来了解更多的知识,通过提升自身的素质与能力来在生物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对高中生进行更好的培B与提升。同时,教师通过提升自身的教育能力之后还能够在生物教学的过程中应用多种教育教学的方式来开展课堂教学,能够有效的培养并提升高中生的相关责任感与使命感,进而有效的提升了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对学生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培养。

5结论

在高中生物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仅需要对学生讲授相关的生物知识及内容,同时,还需要在课堂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对依据相关的教学内容来对高中生的思想情感进行培养以此来有效的提升高中生的思想情感态度。通过在高中生物的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正确的看待及分析相关的问题及事物,以此来有效的增加高中生的相关思想情感态度,帮助学生树立其正确的价值观念,进而不仅能够提升高中生的生物学习效果,同时还能够有效地对高中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进行全方位的培养与提升,促使高中生更好的成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红.探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在生物教学中的实施[J].中学生物学,2011(10).

生物学家范文5

养生之学源远流长,养生书籍浩如烟海。且不说散失亡佚的,仅现今所能搜寻到的文献资料即已令人“如入山阴道中、目不暇接”,其中既有宏编巨制,也有零珠片玉,或为医学家养生家之专著,或为诸子百家之杰作,既包含有系统而又丰富多采的养生知识,又有形式多样、独具特色的养生秘术,还有大量发人深省的名言警句。

养生就是保养生命。养生家认为,要保养生命,就要加强运动,锻炼身体。同时,还要精神愉快、心理健康,用现代语言来说,就是“心灵美”。否则,纵使体健如虎、气壮如牛,也往往会由于“喜怒悖其正气、思虑消其精神、哀乐殃其平粹”(嵇康《养生论》),以致早衰短寿。因此,养生家几乎无不将精神修养作为养生延年之大法,强调心身两修,而有“正气内存,邪不可干”,“吾善养吾浩然之气”,“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宠辱不惊”,“无欲则刚”等千古不灭之名句传世,学者若能身体力行,自可终生受益无穷。

“民以食为天”。养生家认为,饮食具有补充营养、维持生命、抗衰益寿的作用,故不可一日或缺。但必须严格掌握合理调配,五味调和,饮食有节,饮食卫生等养生原则。《修龄要旨》提倡的“日食需当少油腻”,“饥餐渴饮莫太过”,“食后徐行百步多”,“手摩脐腹食消磨”等,均有一定的科学道理。

“食色性也”,“饮食男女,人之大欲”这些话并非出于“”,却出自道貌岸然的孔孟著作。说明“性”原是人类的一种本能,是人类生活的重要内容之一。重视养生,也是养生学的一大特色。马王堆出土的竹简《索女经》、《玉房指要》、《玉房秘诀》等大批古籍对养生进行了具有一定广度、深度的探讨研究。

养生家又认为:“娥眉皓齿、伐性之斧”,确实,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帝王将相、才子豪杰因沉缅女色、纵情恣欲而丧失元气,甚至作了“风流鬼”。养生家有鉴于此,提倡性生活宜“节、少、和”,做到行房有度,合房有术,晚婚少育及酒后、七情劳伤、气候异常、病期以及妇女三期避免性生活。至于古代影响广远的“房中术”(其要领有动而少泄、还精补脑、七损八益等),迄今仍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生物学家范文6

一、必须端正教学思想

1.端正正确的教学观。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似乎一提到“教学”,往往就被片面地理解为单纯的教师“授课”,出现重教轻学的思想,这是对教学的误解。应该正确处理教与学的相互关系,把学法指导提到应有的高度。

2.学法指导是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与主体两方面的有力协调体。“教为主导,学为主体”已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那么怎样才能使主导与主体统一于教与学的活动中呢?这就需要通过学法指导去完成。教师的主导作用最成功的体现就是学法指导,而学法指导的结果就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3.树立教法服务于学法的观念。教师必须了解学生,在研究学法的基础上去研究教法,使教师的教能更有效地服务于学生的学。强调教法服务于学法,并非否定教师的主导地位,相反,它要求教师用教的艺术去促进学生学的艺术,这是教师主导作用最有力的体现。

二、生物教学中应让学生掌握几种基本的学习方法

1.类比法。生物概念之间通常有一种比较突出的联系,即不是意义相近就是意义相反。如:同化作用与异化作用、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排泄与排遗、囊胚与胚囊、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等。在学习生物概念时注意分组、结对,进行归类对比,就容易搞清各对概念间的本质区别与内在联系。

2.从实验中认识问题的方法。生物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新编九年义务教育生物第一、二册教材很明显地体现出由实验得结论的认识方式。应引导学生掌握这种认知方式,并贯彻到学习中去,培养学生勤动手、勤思考的能力。久而久之,便可使学生养成从实验中探索知识的习惯,这对学生今后的发展至关重要。

3.阅读自学的基本方法。课前预习和课后巩固都要求学生进行阅读自学。阅读自学要有目的性;要带着问题去阅读;阅读之后应归纳知识要点,找出难点,提出感到疑惑的问题从而引发思考。阅读自学可以激发求知欲,思维积极活跃,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4.知识归纳法。生物知识既有各自的独立性,又存在着内在联系。学生在学习过一段知识之后,应及时进行归纳、总结,以各知识点间的联系为线索,构建知识网络,形成知识体系。常见的归纳方法有图示法、提纲法和列表法。图示法一般用于归纳几个知识点间的联系,提纲法适用于单元总结,而列表法则更适应于期中或期末复习。

5.科学记忆法。生物概念和用语等记不住是造成某些学生学习被动、学习效率低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有必要让学生掌握一些科学的记忆方法,提高记忆能力。方法之一是采取先密后疏的记忆方法。根据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遗忘是先快后慢的。因此,记忆就应该先密后疏。方法之二是编制记忆口诀。如脊髓前角、后角的神经纤维类型经常搞乱,编成一句话“前运动、后感觉”一次记住,长时不忘。方法之三是联想记忆法,即引导学生把记忆材料与其相互联系的材料结合起来。例如:生物的结构和功能是密切相关的,以结构想功能,以功能推结构,这样对提高记忆能力十分有益。方法之四是形象记忆法。

6.掌握五段学习法,形成良好学习习惯。五段学习法是将学习过程分为预习、上课、复习、作业、总结等五个阶段。目前许多学生只重视上课和作业而忽视了其它环节,形成不预习就上课、不复习就作业练习的不良习惯,结果是上课听课效果差,练习难以顺利完成,使得学习被动,成绩难以提高。只有按上述程序进行学习,才能变被动为主动,并使知识及时得到巩固。

三、教学中进行学法指导的方式方法

1.课堂教学中要进行学法渗透。备课时,教师应将学法指导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去准备,在教学过程中将学法指导渗透到教学各环节中去,使课堂教学成为学法指导的主渠道。

2.因材施教,个别指导。学无定法,学法也应因人而异,不同学生的学习习惯与方法并不完全相同。因此,学法指导也应根据不同学生因势利导,进行个别指导,使其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3.同学之间互相交流。平时应创造机会让成绩优秀的学生谈他们成功的学习经验,让同学之间结对互帮互学,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4.提出明确的学法要求。学法要求的提出要明确、具体,经过训练使之逐渐被学生接受并变成他们的自觉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