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诗词全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李清照诗词全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李清照诗词全集

李清照诗词全集范文1

关键词: 李清照 悲情 酒 “悲酒”人生 易安词

与众多戏剧开篇的繁华一样,李清照人生的开始也是绚丽的。

她有才情,通音律,擅绘画,填词作诗信手拈来,上苍赋予她忧柔的审美视觉。她出生于官宦人家。父亲是进士出身,在朝廷做官,是一位很有学养的文学家,又是坡的学生;母亲是一位善鼓琴、通绘画、懂金石的名门闺秀。少女时期的李清照过得很惬意,这种家庭艺术氛围,在封建社会,对一个女子来说,是难能可贵的。一首《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自然而又浅淡,浮现出的是一个活泼开朗、潇洒中又带着一点细腻的少女的形象。优裕的物质生活和政治活动的濡染,使李清照博览群书,视野开阔,气质高贵,能以忧柔的艺术视觉,更深切细微地感知生活、体验美感。这样的女子,注定了“平凡”二字束缚不了她的羽翼。她不但会欣赏人生的美,而且会捕捉美、驾驭美。她在少女时的《浣溪沙》就很能说明这个问题:“淡荡春光寒食天,玉炉沉水袅残烟,梦回山枕隐花钿。海燕未来人斗草,江梅已过柳生绵。黄昏疏雨湿秋千。”这首词勾画出一个天真无邪少女的形象。而对于心思细腻的李清照而言,此时的悲情是淡淡的。

李清照十八岁嫁人,丈夫赵明诚出身名门,与她门第相当,志趣相投,可谓珠联璧合。两人一起研究金石、字画、诗词,生活得如同神仙眷侣。新婚燕尔的李清照是甜蜜而充实的,她在《减字木兰花》中写道:“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 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这首词,既是对丈夫的撒娇,又是对自己美丽的一种自信。夫妻短暂的分离让敏感多情的李清照写下这样的词句,《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夫妻之间的离别愁绪,爱之愈深,思之愈切。李清照的另一首相思词《醉花阴》写道:“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痛彻心骨的爱恋,痴痴的思念,借重阳节的黄花西风表现得淋漓尽致。此刻,悲情成分浓郁许多。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李清照和赵明诚的父亲双双在朝中失势,而赵明诚又不幸身患重病,落魄到了杭州,随后就去世了。这作为李清照幸福的转折点,是她一生最大的痛苦所在。

此后一人独自保护文物的艰辛,经历了战乱的磨难,李清照那婉约的易安词中渐渐多了人生的感悟和觉醒,也不乏豪迈之作,令人对这个女子又多了一份敬意。“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的笔,将项羽这位悲剧英雄写得豪迈,写得深邃,那种虽败但却依旧壮志凌云的感觉,似乎更让人看到了她身上的那种不屈。

此时,李清照已经年近五十,孤身一人。在国破家亡的大背景下已经很累的她,想暂别往昔,过一段平静的生活。思虑再三之后,她接受了张汝舟的热烈求婚。可是,人心险恶却是她始料不及的。张汝周婚姻诈骗成功,就凶相毕露,对李清照百般折磨。最终,她离婚成功,张汝周被问罪。这一场婚姻的变故,对于暮秋时光的李清照心灵的摧残,可以说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悲情到达了极致。在这种经历和心境之下,晚年时写下了这首撕心裂肺的《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最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声声慢》精美细致地表现了一个妇女在秋日从清晨到黄昏一整天孤独寂寞,凄楚悲哀的心绪,通过秋景秋情的描绘,抒发国破家亡、天涯沦落的悲苦。而结构上打破了上下片的局限,全词一气贯注,着意渲染愁情,如泣如诉,感人至深。十四个叠字,一字一泪,缠绵哀怨,极富艺术感染力。

这种深沉的哀伤之情,浓厚的悲剧气氛。与其前半生词中那种贵族少女天真无愁之气不同。这分明是从一颗破碎的心中迸发出的渗着血泪的深愁剧痛,曲折地然而典型地概括了她飘零的生活,凄凉的处境和哀愁的内心世界。或许,她的不幸,带着宿命的味道。

李清照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物?这位宋代奇女子凭借着什么样的魅力,让今天的人们念念不忘?我认为而她的悲与她的酒又有着一定的关联,达到了“悲酒”人生的最高境界。

李清照虽然没有专门的词写自己好酒,可词里有许多蛛丝马迹,她的词有58首(含存疑之作),提到酒和喝酒的就有26首。而且她爱喝烈酒,一喝必醉,常常不省人事。《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她又极具浪漫的情怀,赏花写词,不忘喝上两口。李清照写花的词有48首之多,当然就少不了“花酒”:赏的时候,“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开了?喝酒;赏梅花的时候,“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梅花开了?喝酒;赏茶花的时候,“金樽倒,拼了尽烛,不管黄昏”――茶花开了?喝酒……一年四季都有花开花落,一年四季她的“悲酒”人生。

或许在宋代,喝酒是一种文化的象征,不管男词人、女词人都会饮酒赋词、咏物抒情,这同样是一种生活方式,与现代意义的“酗酒”完全不同。多少传世之作都是在酒的催化下,神奇地从诗人的心中迸发。李清照作为一个生活在封建时代的女性,能够在中国数以千计的智者先贤中脱颖而出,被誉为一代“婉约词宗”,本身就是一个精彩的意外。这女词人究竟在寻觅什么,“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武陵春》她的才华,她的人生,注定非凡,她的词注定了的精彩。她的故事,她那拨人心弦的诗词,注定了留存于人们的记忆中。作品中透射着凄冷到极致的美,或许酒只是李清照悲情的点缀和必不可少的元素,而她的“悲酒”人生是悲情的戏剧人生路的体现。

参考文献:

[1]周汝昌,唐圭璋,万云骏.唐宋词鉴赏辞典(上册).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

李清照诗词全集范文2

武陵春·春晚

宋代: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恼人的风雨停歇了,枝头的花朵落尽了,只有沾花的尘土犹自散发出微微的香气。抬头看看,日已高,却仍无心梳洗打扮。春去夏来,花开花谢,亘古如斯,唯有伤心的人、痛心的事,令我愁肠百结,一想到这些,还没有开口我就泪如雨下。

听人说双溪的春*还不错,那我就去那里划划船,姑且散散心吧。唉,我真担心啊,双溪那叶单薄的小船,怕是载不动我内心沉重的忧愁啊!

注释

⑴此词在《诗词杂俎本·漱玉词》、《类编草堂诗余》、《汇选历代名贤词府全集》、《文体明辨》、《古今名媛汇诗》、《词的》、《啸余集》、《古今女史》、《古今词统》、《古今诗余醉》、《历城县志》、《花镜隽声》、《见山亭古今词选》、《诗余神髓》、《古今图书集成》、《同情词集选》题作“春晚”,《彤管遗编》、《彤管摘奇》、《名媛玑隽》题作“暮春”,《词学筌蹄》题作“春暮”,《词汇》题作“春晓”,《词鹄》调作“武陵春第二体”。赵万里辑《漱玉词》云:“至正本《草堂诗余》前集上如梦令后接引此阕,不注撰人。玩意境颇似李作,姑存之。”(案明成化本、荆聚本、陈钟秀本、杨金本《草堂诗余》前集卷上,此首俱无撰人,与至正本同),《古今断肠词选》卷二又误以此首为马洪所作。

⑵“尘香”,落花触地,尘土也沾染上落花的香气。“花已尽”,《词谱》、清万树《词律》作“春已尽”。

⑶“日晚”,《花草粹编》作“日落”,《词谱》、《词汇》、清万树《词律》作“日晓”。

⑷“物是人非”,事物依旧在,人不似往昔了。三国曹丕《与朝歌令吴质书》:“节同时异,物是人非,我劳如何?”宋贺铸《雨中花》:“人非物是,半晌鸾肠易断,宝勒空回。”

⑸“泪先”,《彤管遗编》、《彤管摘奇》作“泪珠”,沈际飞《本草堂诗余》注:“一作珠,误”。《崇祯历城县志》作“欲泪先流”,误删“语”字。

⑹“闻说”,清叶申芗辑《天籁轩词选》作“闻道”。“春尚好”,明程明善辑《啸余谱》作“春向好”。“双溪”,水名,在浙江金华,是唐宋时有名的风光佳丽的游览胜地。有东港、南港两水汇于金华城南,故曰“双溪”。《浙江通志》卷十七《山川九》引《名胜志》:“双溪,在(金华)城南,一曰东港,一曰南港。东港源出东阳县大盆山,经义乌西行入县境,又汇慈溪、白溪、玉泉溪、坦溪、赤松溪,经石碕岩下,与南港会。南港源出缙云黄碧山,经永康、义乌入县境,又合松溪、梅溪水,绕屏山西北行,与东港会与城下,故名。”

⑺“拟”,准备、打算。“也拟”,也想、也打算。宋姜夔《点绛唇》:“第四桥边,拟共天随住。”辛弃疾《摸鱼儿》:“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轻舟”,《汇选历代名贤词府》、清陆昶《历朝名媛诗词》作“扁舟”。

李清照诗词全集范文3

关键词:诵读;诗歌教学;意义;教学过程;意蕴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8-0077-02

在语文教学中,诵读一直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是作为中国传统教育教学中最重要的内容和手段的诵读,却在上一个世纪随白话文的兴起而式微,尤其是在基础教育的中高段,校园里听不到琅琅书声,课堂上对文学类作品,甚至是诗歌这样的声韵与情蕴高度融合的文学体式,也仍然是以内容分析为主,而且这种分析往往是单向的、过度的,甚至是生拉硬扯,穿凿附会。这一状况一直持续到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的颁布实施。2000年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中,明确提出了“诵读古典诗词和浅易文言文,理解词句的含义和作品的思想内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的教学内容和要求。而2003年颁发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则更进一步在“实施建议”中明确“诵读是古代诗文教学的重要方法。教师应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指导诵读的方法,培养学生诵读的习惯”。在选修课的设计中也提出了“应在教学中加强诗文的朗读和诵读,在朗读和诵读中感受作品的意境和形象,得到情感的体验,心灵的共鸣,精神的陶冶”的要求。在大纲和课标的指导下,我们的语文教学开始向着传统回归。

一、诵读在语文教学,尤其是诗歌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1.要理解诵读的意义,首先要明白中西方思维的差异。与西方思维重逻辑性、思辩性不同,中国古代思维方式的突出特点之一就是整体直观性,中国人的感性直觉思维方式更注重整体感悟。所以汉语没有严格的语法,没有“格”、“性”等明确清晰的规定,汉语是通过相应语境采取“模糊”、“意合”的方式组织和使用语言,来达到言简意赅,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汉语绝对不适宜纯粹理性的条分缕析,唯有在诵读中才能更好地感悟汉语特有的言语形式,进而感悟言语的意蕴。中国古代诗歌是这种思维方式与这种语言的最好诠释,古代的诗论家在阐述中国诗歌的特征上,没有逻辑分析,没有演绎推理,他们总是潇洒地用诗的语言,模糊却绝对神妙地将诗之蕴,诗之美,淋漓尽致地描绘成一幅写意画,呈现在读者眼前。无论是司空图的“诗家美景,如蓝田玉暖,良玉生烟”,还是严羽的“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都让读者于心有戚戚,却很难用精准科学的概念或术语描述。同时,汉语特有的发音方式和声调,也需要通过诵读去感悟、体味,而诗歌同样还是这种特征的最好证明。诵读能够使我们触摸母语的灵魂,贴近本民族的精神家园。

2.诵读能够增强对文本的理解和体验。文字是诉诸视觉的,容易一目十行,走马观花,即使放慢速度,细看文字,单一的神经刺激在大脑中留下的印象并不会太深刻。而“诵”和“读”都指出声地念,段玉裁《说文解字》中注“诵”为“以声节之”,注“读”为“抽绎其义蕴至于无穷”。诵读不仅要看,还要反复看,仔细看,再变为有声语言,这已经是一次再创作,同时“读”的内涵是要通过“抽绎”(感悟、理解)来“得其义蕴”。所以对文字的反复,意味着对文字作品的更深理解和感受。中国古代诗歌是一种高度凝练的艺术,常常“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梅尧臣语,欧阳修《六一诗话》)。因而,诗歌的兴象非常发达,象外之象、味外之旨需要仔细品味。在诗歌的学习中,能够“吟咏以声节之”的“诵”和能够抽绎出意蕴的“读”的重要不言而喻。清代贺贻孙在《诗筏》里说:李、杜诗,韩苏文,但诵一、二首,仍可学而至焉。试更数诵数十首,方觉其妙,诵至全集,愈多愈妙。反复诵至数十百遍,口颌涎流,滋味无穷,咀嚼不尽。乃自少至老,诵之不辍,其境愈熟,其味愈长。可见,诵读能将读者引向文字作品的更深处,也是诗歌教学的重要内容及主要手段。

3.诵读能增进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的能力。诵读将文字转换为声音,在书面表达和口头表达之间建起了一座桥梁,实现了两种表达的相互转换。教材所选课文是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的作品。朗诵能够在口头上逐渐习惯这些经典文章的遣词用语,使学生自然地吸收书面语言,接纳规范语言,潜移默化地提高口头表达的水平。经过长期反复的诵读,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而语感对于检查语病,改正语音不通、拗口及逻辑不严密等问题,都有很重要的作用。叶圣陶说过:“读文章,写文章,最好不要光用眼睛看,光凭手写,还要用嘴念……自己写了东西也要念,遇到念不顺的地方,就是要修改的地方”。久而久之自然对写作产生良性的影响,从耳到口,从口到心,从心到手,声通于心自然也就得心应手了。

二、诗歌教学中“诵读”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诵读既是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手段,更是语文教育中极其重要的内容,然而大纲与课标影响下的诵读回归在教学实践中却依然是最薄弱的环节,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是还未挣脱讲解式课堂教学的囹圄,有的是囫囵吞枣、生搬硬套,盲目追求形式。究其根本还是在于对“诵读”的理解存在误区。

1.诵读沦为课堂教学的点缀。笔者曾观摩过一位优秀青年教师的课,教授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整堂课一共有两次全文诵读,一次在导入新课以后,全班学生齐读。读完以后,教师直接提出问题:你怎样看待陶渊明的归隐?学生展开了热火朝天的讨论,有同学说陶渊明是拒绝同流合污,有同学说陶渊明是在逃避责任。学生的讨论诚然是热闹精彩的,但却没有一个人将自己的观点与《归去来兮辞》进行了联系,没有一个人从诗歌的字里行间去寻找“隐”事“隐”情。高蹈于云端的结论“宜于朝则朝,宜于隐则隐”在信马由缰的讨论后由教师一锤定音地给出,因其无根而显得轻飘飘缺乏说服力。第二次朗诵就在结论给出之后,教师对这次朗诵如第一次一样,没有做出指导,也没有提出要求,朗诵完后,也没有进行评价,直接进入了艺术手法的讲解。《归去来兮辞(并序)》一共有六百余字,四十分钟的课堂能完整地读两次,单纯就时间来看至少占到了六分之一甚至五分之一。但是从课堂看来,这两次读既不成“诵”(声韵),也不成“读”(意蕴),它们甚至跟教学没多大关系,仅仅只是课堂的点缀,只是打着新课改名头的一个华丽装饰。

诵读是诗教的重要手段,学诗歌最原始,也是最好的方法,就是诵读,条分缕析只会破坏诗歌的纯美,张炎在《词源》中说到“七宝楼台,眩人眼目,碎拆下来,不成片断”。只有将读落到了实处,切实成为诗歌教学的内容及过程,才能领会诗歌的神韵,才能达到陶冶情操,美化心灵的目的,才能“使其言若出吾之口,使其意若出吾之心”。

2.盲目朗诵,缺乏明确的目标和具体的要求。新课改大力提倡诵读,各级各类学校自然也紧追课改理念,大力打造书声课堂,于是相应地也就出现了过犹不及的现象。在一些课堂上,朗诵被用得太多太滥,四十分钟的课堂出现八九次甚至十余次的朗读,缺乏明确的目标和要求,流于形式。有一位女教师在教授辛弃疾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一课时,一共朗读了八次,形式上,有全班齐读,个别诵读,教师范读,学生范读,领读,跟读,男生读,女生读。课堂气氛热烈,学生活动应接不暇。但是这八次“读”都缺乏明确的目标和要求,学生不知道为什么要读,教师不知道读了要干什么。茫然混沌的出发,自然不可能有清晰严谨的过程,更不会有明确有效的结果。学生读得筋疲力尽,教师评价也仅止于不痛不痒的“读得不错”和明显违心的“比上一次有感情”。过犹不及是颠扑不破的真理,诵读的滥用消耗的是宝贵的时间,挫伤的是学生的热情。

朗诵实际上只是一种诵读手段,而不是诵读本身。表演式的朗诵、集体的朗诵是很难体会到诗歌语言的微妙之处的,富有节律的声音有利记忆,但是也可能分散了内在注意。过分注意声音,可能就忘却了意义。朗读的滥用所反映出来的问题恰好是教师没有理解诵读的内涵,对诗歌的感悟和理解流于浅表,以致赏析不能深入。教学内容的苍白肤浅导致了课堂的空洞无物,于是过度的表演似的朗诵就被推到了台前。朗诵的滥用实质上就是对诵读和新课改理念的误解、曲解。

3.将诵读作为教学的手段而忽略了诵读本身就是教学的过程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诵读不仅是一个教学手段,还应该是一种准确感悟、理解、赏析文意的过程。朱自清在《论朗读》中用“背诵文辞”和“抽绎义蕴”来区别“诵”和“读”,“诵”侧重通过“声”(音韵、节奏等),而“背”的目的在于“得其文辞”;“读”包括“诵”,又侧重通过“抽绎”(感悟、理解),目的在于“得其义蕴”。目前诗歌教学中的诵读因定位不明造成了重“诵”而轻“读”,甚至是无“读”。在诗歌教学中,多数教师都会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诵课文,例如,在教授李清照的《声声慢》时,或明告,或暗示学生:“寻寻觅觅”即寻觅又寻觅,写词人孤独寂寞,渴望找到一种精神寄托。“戚”即忧愁悲伤,两个“戚”字叠用,表明忧愁悲伤的程度之深。读时语速要慢,要读出深沉忧郁的情感、叠字的节奏。笔者会要求学生特别要注意读出“寻寻(阳平)/觅觅(去声),冷冷(上声)/清清(阴平),凄凄(阴平)/惨惨(上声)/戚戚(阴平)”音调的节奏,读出起伏跌宕。这样的指导诚然是不错的,但是它恰恰是通过“声”,包括音韵,节奏,声调,语速等来背诵文辞,而没有抽绎出文辞所蕴含的意蕴。如果不知道靖康之变和金人一锤砸烂了汴京的琼楼玉宇,也彻底震碎了李清照的绵绵的情思和淡淡的忧伤;不知道她所经历的国破家亡,夫死藏散,残忍的流言,阴谋的婚姻;不知道人世间最凄苦的风雨将她生命的绚丽和妩媚冲刷得干干净净;不知道《如梦令》粉色的天真,不加修饰的温馨和《一剪梅》蓝色的优雅,淡淡萦绕的忧伤,那么就无法体悟与理解她于惶然中寻觅,于凄惨忧戚中坐听梧桐细雨,独自咀嚼出来的最悲凉最浓厚的黑色。

诵读绝不能仅仅是以习得文辞为目的的寓情于声、以声传情的表达方式,而是融合了感受体会、理解领悟、情感释放等主体与文本间构建的对话,使学生能深入作品内部,与文本相互沟通,产生共鸣。

刘勰在《文心雕龙》里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诗人因感情怒放而通过辞章表达出来,读者则通过文辞来了解诗人所要表达的感情,沿着文辞这个波浪找到源头,那么深幽的情思,也就能够被理解了。披情入文,沿波探源,以声入情,以情驭声,诗歌诵读之“读”的真髓也正在于此。

参考文献:

[1]许慎,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上海书店出版,1992.

[2]叶圣陶,朱自清.国文教学[J].国文杂志,1942,1(3).

[3]教育部.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4]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