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技巧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主持人技巧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主持人技巧

主持人技巧范文1

戏曲的表演重在虚拟的写意性,也就是说写意性的表演是戏曲的魅力所在。表演的写意性、道具的假定性、音乐的节奏化,再加上观众观看戏曲的想象性,完成了舞台戏曲美的全部过程。

广播听众听戏曲节目和剧场观众看舞台演出,从审美心理上就有很大区别。广播上播出的戏曲节目是失去了观众和演员直接交流、共同参与、共同体验的现场性,同时,也失去了听众品味唱念做打(舞)这些戏曲程式中的做和舞的品味情趣。而剧场观众就不一样了,舞台上不管有多少人物、有多少道具,他都可以随意选择观看,并从中品唱、品念、品做、品打(舞)、品演员表演和戏剧情趣。由此可见,剧场观众在观看舞台戏曲时有着主观选择的随意性,而广播听众在收听广播戏曲节目时是客观选择的被动性。

那么广播戏曲节目怎样才能和其他的,诸如新闻、专题类节目一样办得有“声”有“色”呢?很重要的一环就是要求主持人在节目中知识结构和主持技能的不断提高和完善。

笔者就广播戏曲节目的编辑和制作过程中对主持人的要求谈谈自己的看法。

知识结构的自我堆积

作为广播电台戏曲节目的主持人,编辑主持戏曲节目需要的东西太多了。因此,这就要求主持人在“听”上做文章,充分运用声音的真实性、多样性、情绪变化来塑造广播文艺形象。与其说是编辑主持节目,倒不如说是在堆积自己,这种堆积有时是情结的,但更多的是知识结构方面的。

知识堆积的五花八门。作为一名戏曲节目主持人,仅仅局限于了解戏曲的起源、发展、程式、门类、代表的人物剧目也是不够的,还要了解历史。因为戏曲讲述的往往是历史上发生过的或者可能发生的事情,俗话说得好:“唐三千,宋八百,唱不完的三列国。”历史的刀光剑影和儿女情长就这样在一方小小的天地里聚合,如果主持人对历史缺乏必要的了解,就会在理解时出观一些障碍,而这些障碍会影响主持人与听众的沟通。

一名戏曲节目主持人,知识储备不仅要专,还要杂。它要求主持人涉猎的知识范围更广、更大,不仅是戏曲,音乐、文学、曲艺应无所不及。

时事时令堆积的应势应时。戏曲直播节目也是伴随新闻宣传的整体脉搏一起跳动的。时事、时令的体现虽然不那么直截了当,但是把它当做线索去组织戏曲节目内容、将其渗透到节目当中也是不能忽视的。堆积时事与配合形式是一致的,之所以称为堆积时事,是因为其存在着时间的长度和空间的高度。堆积起来的时事要素具备了文艺性、可听性,主持人也才显得懂政治,有广播宣传的敏感性。

例如:配合胜利50周年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的宣传,就结合了抗战题材的戏曲选段,如《平原作战》、《沙家浜》、《杨靖宇》、《红灯记》等;每年固定的一些节假日如三八妇女节、端午节等也要安排一些应时应景的内容。

堆积的技巧在于以小见大,以一滴水反映太阳的光辉,主持人在堆积时事的过程中,也潜移默化地培养起来追寻时代规律的自觉性。

主持技能的不断提高

主持人节目指设有专门人员主持的节目。所以主持人便在节目中占有主导地位,节目主持得好与不好直接关系着主持人节目的命运。这样,主持人节目便对节目主持人的主持技能提出了多方面的要求。一名合格的戏曲直播节目主持人不仅要有一定的政策理论水平、广博的知识,在主持节目时还要有平等意识和服务意识,迅捷的反应能力、完美准确的语言表达能力。

平等意识和服务意识。所谓平等意识,就是把受众和传播者放到同等重要的地位。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受众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与以往相比,他们从未像今天这样追求个人价值的体现和个性的发挥。当前的受众已不是传统意义上完全被动的接受者,而是大众传播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在广播的传播过程中,传播者和受众应该是平等的、互为依存的关系。广播失去了听众,就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以主持人要十分得体地把握自己在节目中的位置,不以“救世主”自居,不生搬硬套、不夸夸其谈,而是放下“架子”,把自己放在和听众平等的位置上。

迅捷的反应能力。热线互动、嘉宾访谈是最具双向交流特色的广播节目。热线直播,从某种程度上说是最具主持人节目传播特色又最考验主持人水平的节目形态。主持人在节目中要发挥主导作用,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迅捷的反应能力尤为重要。

完美准确的语言表达能力。文艺性节目不具备新闻节目的快捷和专题性节目的大众生活化,很难触及到受众的内心深处,再加上广播转瞬即逝的特点,这就对主持人的语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主持人语言只有个性鲜明才能牢牢抓住听众,并弥补广播“保留性差”的不足,使文艺直播节目也能变得让人过耳不忘。

在戏曲直播节目中,主持人如能活用个性鲜明的语言,对答如流。并能在幽默的谈吐中揭示一种哲理,驾轻就熟,化险为夷,便能大大提高主持人自身的形象和吸引更多的听众参与到节目中。

“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实践告诉我们:主持人形象的塑造,不仅在直播间里,更在直播室外。一个成功的主持人不仅仅表现在他的语言特色、主持技巧、交流艺术上,更表现在他的学识水平、洞察社会的能力、与听众心心相印的程度等方面。作为戏曲节目主持人,全面提高自身素质是当务之急,学理论、学政策、学专业知识,深入生活、深入群众、深入实际。“高化、深化、博化、精化、雅化、文学化、层次化、幽默化、新颖化”,既“专”又“杂”,只有这样,才能名副其实。

主持人技巧范文2

关键词 舆论监督;节目主持人;必备技巧

中图分类号G2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4)111-0031-02

舆论监督类节目不同于娱乐类、教育类、服务类的节目,是新闻媒体的功能性的体现,也是反映百姓诉求、维护百姓权益的重要渠道。如何确保民众更好的从节目中获益,了解政府动向,提升舆论监督能力,这就需要舆论监督节目主持人掌握必备的主持技巧。

1 丰富的语言表现力

主持人对大众进行传播活动首先是通过自我语言表现力实现的,在这个过程中也更容易给大众留下深刻的个人印象。主持人不断提高自身语言功力,增强个人语言魅力也就成为经久不衰的话题。通过舆论监督节目的观察分析,舆论监督节目主持人在语言表现上更多的还是侧重于思想性的引导,具体又展现在播报方式和语言特色上,同时达到展示主持人公信力的目的。

1.1独特的播报方式

之所以说舆论监督节目不同于其他普通节目,是因为在整个节目播报过程中,主持人都是在分享自己对现象、事实的看法,形成一些结论,通过这种节目形式,和观众拉近距离。舆论监督节目大致分为对多个社会现象的播报和对某一特定专题社会现象的播报。掌握巧妙的工作技巧是舆论监督节目主持人的“大招”,因此要学会在拿到稿件的同时,充分准备做好主持词的串联工作,就本期所报道的社会现象或事实进行精干的简评。简单的评价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所以既不能随性,也不能枯燥木讷,恰如其分是最好。在播报舆论监督节目的特定专题现象时,主持人针对对象进行短评,这个短评也是我们所说的“主持人小言论”,它在节目中占有独立的时段。因为这个短评所占据的位置很重要,所以也要求主持人仔细把握与受众的关系,注意语言表达的个性化。从自己的身份出发,成为百姓和政府的桥梁,用贴近百姓的语言,贴近百姓的内心想法。

1.2个性的语言特色

个性的语言,既是自我的语言习惯,又是从观众角度出发,满足观众对舆论的解读,形成公信力的塑造。

1.2.1主持语言的个性化。

在2011年第9期的舆论监督节目《企业导报》中,主持人采用了“唠家常”似的播报方式,主持人与观众像朋友、家人一样进行互动。这种贴近社会化的口语和沟通方式自然也就使得节目更加气氛活跃、贴近生活。运用这类口语,主持人还要有对稿件信息加工能力的掌握,才能在主持中言简意赅,得体而不失礼。“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语言的个性化就要求我们主持人拥有自己独立的思维和看法,要形成自己的风格。《“细”看朝阳》的主持人刘薇,京味儿化的口语是她的最大特点,在观众看来直击要害、自在胆大最能评价她。说观众想说的话,不仅是语言上,更是从心声上,这样很快就引起了观众的共鸣。作为央视著名舆论节目主持人,阿丘习惯性地操着一口不是很标准的普通话,但是听他“说”的人却从不吃力,反而感到的是明朗、简捷,自然语言生活化也就成了他的最大特色。在诙谐与调侃中,让观众感受到亲切。阿丘每一期《社会记录》节目都会讲述一个关于舆论监督的故事或现象,他不囿于稿件的要求,谈心交朋友似的和观众谈自己的看法与态度。注重自己的理解,述说着故事中所暗含的观点,引领观众更深层次的思考。舆论监督主持人要主持好节目,就要掌握特定技巧,培养形成自己的个性,这些就可以从增强基础,提高素质,增加生活阅历和文化内涵开始,以最自然、最真实的状态呈现在观众面前。

1.2.2注重公信力的塑造

舆论监督类节目主持人恰当的语言表达是塑造公信力的关键。舆论监督类节目主持人直接服务观众,聆听观众诉求。所以要学会倾听和引导,不能语言生硬,心高气傲,把自己摆在高高在上的位置。在节目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各种问题。观众在进行交流时,会一时控制不住情感,可能会使节目无法进行,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打断观众的讲话或者行为反倒会起反作用,我们的主持人就要用站在观众立场上,引导观众进入节目主题。观众之所以情绪失控,多数是在某段感情经历上的挫败,因此主持人要学会从观众角度上出发,贴近他们的内心声音,切记对观众的厌恶只会使其再次受伤 ,让观众和主持人产生了距离,让节目和观众脱离。

2注重舆论节目平衡艺术

我们努力把握着每一种平衡,也在把握着舆论监督节目的平衡,因为这类节目的内容更容易产生矛盾。节目主持人如果只反映社会现象活新闻时间的某一个方面,体现某一种观点,就失去了舆论监督节目的平衡,从而导致矛盾双方和观众对主持人产生不信任,舆论监督节目也就失去了民众可信性。节目的失衡,也就难以正确消除矛盾,达不到以理服人的目的,那么通过舆论监督节目引导正确舆论导向又谈何说起呢?因此,我们在主持舆论监督节目时,要把握平衡性,在平衡中说理,在平衡中服人。

2.1恰当掌握节目中的各种矛盾分歧。

舆论监督节目最大的事实就是它存在着各种交织的矛盾,这也是节目能够引起广泛社会效应的重点。舆论监督节目主持人就要在矛盾中找到切入点,把握切断观众话语,转移话题方向的技巧。近两年公路货运中“大吨小标”的问题日益突出,个别车辆生产厂家为了迎合消费需求在标注车辆吨位过程中要比实际吨位要低,给交通稽查征费工作带来了困难。虽然国家发改委、交通部等职能部门先后针对这一问题采取诸如对车辆吨位重新进行核对、计重收费等措施加以整治。但也导致车辆的行驶证必须作出相应更改,交警部门在核发行驶证上就必须要很好的配合这项工作。这就出现了听众在《百姓热线》节目中反映自己在交养路费时不是按行驶证上的标准收费,而是补交?这就是职能部门和百姓之间的一种平衡,这种平衡需要主持人来维系。主持人只有对之前的政策有深入的了解,才能及时告知解答听众疑问:得出发改委出台文件与交警核发行驶证工作衔接的时间问题这样一个结果。

2.2掌握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平衡。

舆论监督节目不仅是政治气息浓厚的节目,它还是一档关于说话艺术的节目,通过主持人强有力的语言表现力,艺术性的让观众感受到节目所要传递的正确信息。一名优秀的舆论监督节目主持人,要学会合理合时地表达自己的观点,通过导向性的表现方式让观众领会你的观点和看法,思想上和观众保持一致。在节目中做好思想性和艺术性的结合,既能引导观众,又能使节目主题突出。在嘉宾与观众形成对峙、矛盾时,先把握好火候,再用平衡的方法达到化解矛盾、发人深省、吸引观众的目的。

参考文献

主持人技巧范文3

【关键词】电视访谈;杨澜;谈话;技巧

电视访谈节目主要是指节目主持人以新闻人物为主要对象进行对话,节目形态相对轻松,区别于严肃类与娱乐类的综艺节目。凭借低成本、易操作、高收益的优势,电视访谈一直以来深得电视制片人的青睐,另一方面,大量涌现的访谈节目中也不乏滥竽充数者,各节目间难免重复、抄袭。如何在受众自主化的年代,在众多的电视访谈类节目中独树一帜,主持人的谈话技巧尤为重要。

在这方面做得较成功的当属由著名媒体人杨澜女士主持的高端访谈节目——《杨澜访谈录》。该节目由主持人杨澜亲自创办,近几年来在社会中高阶层的精英人群中有着相当的美誉度和影响力。杨澜的独到之处就在于同嘉宾之间的知性沟通与交流,深入挖掘嘉宾的精神层面,带领观众近距离感受传奇人物的传奇人生和丰富的内心世界。杨澜在自己的书中说道:“做访谈节目的人是以提问为生的。我们这辈子做的最重要的工作就是不断地提问。”通过回顾《杨澜访谈录》近两年的视频,并大量搜集相关研究,本文以杨澜的谈话艺术为研究对象对电视访谈节目中的关键谈话技巧做了以下三点总结。

一、访谈节目中礼貌原则的使用

20世纪80年代,英国语言学家Geoffrey Leech(1983年)在合作原则的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礼貌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准则:1.策略准则:使他人受损最小,使他人受惠最大;2.宽宏准则:使自身受惠最小,使自身受损最大;3.赞扬准则:尽力缩小对他人的贬损,尽力夸大对他人的赞扬;4.谦虚准则:尽力缩小对自身的赞扬,尽力夸大对自身的贬损;5.赞同准则:尽力缩小自身和他人之间的分歧,尽力夸大自身和他人之间的一致;6.同情准则:尽力缩小自身对他人的厌恶,尽力夸大自身对他人的同情。1

杨澜在节目中展现出优雅知性的形象,而她的谈吐也一如她得外表一样,让人感到舒适自然。成就她这种气质的众多因素中,节目中的礼貌原则是十分重要的一点。本文认为语言学家Leech的理论,对于电视访谈这一媒体形式的发展有直接的借鉴价值。

下文将结合《杨澜访谈录》中的具体案例,解析“礼貌原则”在其访问中的具体体现与其应用效果:

例1、杨澜:在您的武侠小说中有很多让人神往的爱情;您觉得哪一对人物之间的爱情是代表了您对爱情的一种理想的想法?金庸:我对爱情理想的想法,不能说那一段,总之对人很忠心的,没有三心二意的,一直从一而终的这种感情我是很钦佩的,自己也做不到的。杨澜:自己做不到,所以很愿意去把它描绘出来。

金庸先生在小说中为人们描绘了众多传奇的爱情故事,但作为这些故事的原创者,他的婚姻却倍受外界争议。然而,对于一个已经年迈的沧桑老人来说,以犀利的言语去刺激责备显然不妥。因此,杨澜没有正面发问,而是从金庸自己的作品为切入点,表面上谈论武侠小说、爱情理想,实则给金庸心里暗示,避免唐突。而金庸也由小说自然地谈及自身,这样杨澜便可顺理成章地引入到核心的问题,这是策略原则的体现。通过合理的策略减少节目访谈对象的利益损害,是保证节目能够顺畅进行下去的有效手段。

例2、杨澜:但是为什么在得了金牌以后你的表情依然是那么恬淡,带着迷人的微笑,也没有觉得特别激动,不能自已。刘子歌:可能我就是性格就是这样……(省略)

本例中杨澜用的“表情恬淡”、“迷人的微笑”这类褒义的词语来描述被采访者,就是赞扬准则典型应用。对采访对象的适时的赞扬不仅可以表达主持人的友好,更可以是采访对象身心愉悦,从而达到使采访活动更加顺畅的进行下去的效果。

例3、杨澜:我每次(做采访)都很紧张,你呢?卡尔拉格菲:每做一次时装,我都当它是第一次,下一次我就能把它做得更好。

事实上对于杨澜这样一个采访过超过500个社会名流的资深媒体人来说,杨澜必定会有胸有成竹、轻松应对的时候,但是这里杨澜却说“每次都很紧张”,显然是谦虚的表现。适时的谦虚有时也是一种方法——将自身的“感受”作为出发点从而引导采访对象描述对同一处境的感受,既可以看作是提问也可以看作是谦虚的讨教,其效果就是采访者更乐于与主持人分享。

例4、黄秋生:对,特别典型,女人其实讲这些话,她不是要真的做出来。杨澜:对,对,对……(省略)我很能够理解这一层意思,就是当时觉得是没有任何选择了,但实际上回头看并不见得是一件坏事。

该例中杨澜用“对,对,对”、“我很能够理解这一层的意思”,从语言上拉近了主持人与嘉宾的距离,扩大了一致性,有利于创造融洽的谈话氛围,正是赞同原则的体现。

例5:席琳.迪翁:……后来我就在他面前开始清唱,没有音乐……听了他便开始流泪,便开始哭泣。真的。杨澜:哦,真是太感人了。

例6:金庸:对他的去世,大概我没有责任,但是可能有间接影响,至少他不喜欢我跟他妈妈离婚,但是他自杀不是因为我的关系。杨澜:所以这个痛苦,我想对一个父亲是很难承受的。

在以上两个例子中,席琳和金庸都是成功人士,却有着不同程度上的坎坷人生——席琳深爱的丈夫身患癌症,以至席琳只能通过人工受精怀孕;金庸婚姻失败,受尽世人猜疑,儿子自杀更是他心中沉重的伤害。在触及伤痛时人们难免悲伤,此时主持人的言语上的肯定,对他们不幸遭遇的同情,会让被采访人感到安慰,缓和其痛苦心情,这就是同情准则在谈话中的应用及功能。

二、访谈节目中模糊限制语的使用

1965年,加利福尼亚大学教授L.A.Zadeh在论文《模糊限制语的模糊集论解释》中首次提出“模糊集”这一概念,标志着模糊理论的诞生2。模糊限制语作为模糊语言的一部分,是实现语言模糊的重要手段之一。美国语言学家G.Lakoff(1972)最早提出模糊限制语这一概念并且定义为“使事物变得模模糊糊的词语” 3。更通俗易懂的说那些表达不确定的、非量化的、难以确定外延的词就叫模糊语言,而模糊限制语指的是一种用来修饰一个术语或名词短语的形容词或者副词等,而这些词的应用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被修饰词的模糊程度。

模糊性语言是语言交际中的普遍现象。使用模糊性语言通过使用简洁的语言,增强访谈节目的真实性、保护谈话双方,并避免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同时,由于模糊语言具有模糊中心词的作用,因此访谈中模糊限制语的使用可以减少某些尖锐敏感话题对采访对象造成的刺激与伤害,起到缓和语气,缓解气氛的作用。本段将结合《杨澜访谈录》中的具体案例来分析这些模糊限制语的巧妙之处:

例7杨澜:除了给自己穿小鞋之外,别人也有可能给你穿小鞋,你遇到过这样的竞争吧?栾菊杰:像我现在代表加拿大参加比赛,又是接近50岁……(省略)

例8:杨澜:那个时候,好像很多人都觉得,就因为王楠输掉了这场比赛,我们把女团的这枚金牌丢掉了。王楠:对,确实。杨澜:那时候甚至有媒体已经说,你可以退役了。

例9:杨澜:我觉得你的成熟度,远远大于你的年龄,大概跟看《道德经》是有一定的关系。你会不会觉得你的世界有点儿单调? 刘子歌:不会啊,我偶尔也会看电视啊,有什么新出的电影也会去看。

例10:杨澜:在双杠的比赛中,我看到你最后落地的时候,一开始稍微有一点点摇晃。李小鹏:对。杨澜:然后终于站住了,那一瞬间有没有一点害怕?李小鹏:哎呦,天哪,有有有……(省略)

例11:张艺谋:我回应就是没法儿干也得干,你还必须干,包括我们的修改,也是必须改好。杨澜:好像武术指导程小东也跟你急过几次。

在以上几个案例虽然没有覆盖模糊限制语的所有类型,但是已足以说明杨澜在访谈中通过巧妙的运用模糊词语,成功的达到了降低尖锐性,缓和气氛的效果。

例7中杨澜采访已经50多岁却还活跃在奥运会上的栾菊杰,或许有人对她有些不理解,认为她应该把机会让给那么年轻人。对于一个多次强调“做足事先功课”的主持人来说,显然杨澜早有耳闻,所以杨澜用了“可能”这样一个不确定的词语给被采访者留下余地。

例8中杨澜和王楠的讨论话题亦是如此,主持人用“好像很多人都觉得”、“甚至有媒体已经”这样的语言,一来表明立场,避免主观倾向以保持节目的中立客观性,二来有意模糊了具体的舆论来源,起到缓和舆论双方矛盾的作用。例9中的“我觉得”、“大概”是主持人为了表达一种推测或者估计的时候使用的词。这里,杨澜并不能肯定刘子歌之所以比实际年龄显得成熟就是因为读 《道德经》的关系,她只是基于谈话内容所做的猜测。

其他如例9中的“有点儿”和例10中的“一点点”、“一点”表示程度上的模糊。例11中“几次”是一个变动型模糊限制语,在节目中这种数字是不宜透露的,否则就会影响到两位当事人的媒体形象,可以起到保护被采访人的作用。此外,例11中的“好像”是一种间接缓和型模糊限制语。这里明显的是为了顾及被采访人的感受,尽管提到的确为事实,但毕竟是负面事件,如若直接发问则导致引起当事人尴尬。

杨澜曾经自我评价她的采访风格是“温和的深刻型”。4杨澜说:“到底是开着轰炸机把这块地都炸平,还是钻井取油?后来我们认为,深刻的问题也可以用一种温和的形式提出来。”而这里的“温和的方式”也就是模糊限制语的大量使用所成就的。

三、访谈节目中有效诱导信息的提问方式

几年前,当时的俄罗斯总理卡西亚诺夫来中国进行为期两天的访问,期间只接受了杨澜一个人的采访。随行的人员说,是因为曾经接受过杨澜采访的俄罗斯副总理告诉卡西亚诺夫:“如果你去中国,应该接受这个女记者的采访,她提的问题很有水平。” 5

杨澜的采访得到肯定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杨澜的提问方式。总结现在汉语使用习惯发现,汉语中问句有八个主要问句类型和三个非主要非问句类型:其中陈述疑问句、特殊疑问句、含有情态词的是非问句、正反问句、附加疑问句、正向是非问句、反向是非问句以及选择疑问句属于主要问句类型。三个非主要的非问句类型则主要包括包括信息索要,转换话题,延长声音。与非问句类型相较,运用问句从受访者处获取信息的方式占有更高的比例。同时,在对问句的类型研究中发现,运用特殊疑问句和陈述疑问句获取信息的情况更为常见。杨澜之所以能够捕捉到别人捕捉不到的信息,跟这些句式的灵活运用密不可分。

这里本文随机选取了《杨澜访谈录之东方看奥运Ⅱ》为样本,做了一个粗略的统计(见表):

从表格可以看出,杨澜在发问时其提问的方式是多样化的,用杨澜自己的话说,她“不是把一个问题扔给他,得到答案后又接着问采访提纲上的另一个问题。”6而是随着谈话的进展与变化随时改变自己提问的方式。本文分别选取两种类型中使用频率较高的陈述疑问句与声音延长两种提问方式,结合《杨澜访谈录》中具体案例分析其使用及优势:

例16。杨澜:他(指普鲁申科的师兄——亚古金)就是欺负你的那个人。普鲁申科:他是其中之一,还有别的人……(省略)

普鲁申科是俄罗斯花样滑冰运动员,小时候体弱多病且家庭经济困难,常被人欺负。他经历过许多困难的时刻,但是他十分刻苦努力。然而成为专业运动员后,日常训练中他还是受到不少排挤,因此第一次参加世锦赛的他非常渴望赢得金牌证明自己。然而遗憾的是他没有拿到预料的金牌,普鲁申科因此消沉过一段时间。普鲁申科早年受人欺负之事,虽然有苦衷,但也不方便在公众面前直指其师兄,这时杨澜一个主观臆断的肯定陈述,让他不得不做出正确的回应——“他是其中之一”。

例18 杨澜:为什么不呢?这么说一点儿没错,谈到你电影的风格……格林斯潘:是海明威风格的电影。

例19:杨澜:我想问你的最后一个问题是,你怎么看待这一次的刘翔退赛?姚明:我认为他做了正确的决定。如果受伤的话,特别是如果这不是你最后一次的比赛的话,为长远考虑,应该退下来。杨澜:有人说……姚明:而且说实话,哪怕是最后一次比赛,你也要考虑到,不作为运动员的话,今后的日子你还要怎么过,不仅仅是你自己,你的家人怎么办?像我现在结婚了……(省略)

在这两个例子中,杨澜使用声音延长的方法,但是它们的功能是不一样:例18中延长声音是为了引导嘉宾自己说出答案。例19中同样的方法,目的却是截然不同的:刘翔退赛影响巨大。当时,社会上谴责声、质疑声、叹息声都有,这里杨澜采用延长声音而不说破,正是为了保证刘翔的个人利益不受损害,也保证节目的客观公正性不受损害。

四、结语

随着实践的不断积累,电视访谈节目开始走向成熟,节目的形式,内容也逐渐多样化。但无论以何种形式做访谈,把握谈话技巧是主持人的中心课题,是保证节目质量重要基础。倘若不总结经验,不研究问题只顾发展数量,这类节目的质量将日益衰减,最后也必将沦落为观众厌恶的次品,最后也只能走向衰落走向灭亡。

注释:

1杨青青.从礼貌原则看《杨澜访谈录》中的委婉语[J].首都教育学报,2010(12).

2夏丽云.模糊限制语·新闻语体·语用功能[J].淮阴工学院学报,2006(2).

3李若洋.模糊限制语视角下的新闻语篇[J].青春岁月,2011(22).

4袁余梅.杨澜的主持风格简析[J].西江月,2012(21).

5杨澜.我们可以不成功,但是不能不成长[J].文苑,2009(18).

6蒋珂.论思想性:访谈节目制作之根本——以《杨澜访谈录》与《鲁豫有约》为例[J].戏剧之家,2010(4).

【参考文献】

[1]杨青青.从礼貌原则看《杨澜访谈录》中的委婉语[J].首都教育学报,2010(12).

[2]夏丽云.模糊限制语·新闻语体·语用功能[J].淮阴工学院学报,2006(2).

[3]李若洋.模糊限制语视角下的新闻语篇[J].青春岁月,2011(22).

[4]袁余梅.杨澜的主持风格简析[J].西江月,2012(21).

[5]杨澜.我们可以不成功,但是不能不成长[J].文苑,2009(18).

[6]蒋珂.论思想性:访谈节目制作之根本——以《杨澜访谈录》与《鲁豫有约》为例[J].戏剧之家,2010(4).

[7]Leech.G.Principles of Pragmatics[M].London:Long-man,1983.

[8]何兆熊.新编语用学概要[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主持人技巧范文4

一、要简明扼要,不要重复???/p> 会议主持词一般由导语、过渡语和结束语三部分组成。导语要直奔会议主题,简介会议程序、与会对象和与会要求;过渡语要简洁自然,衔接巧妙;结束语要晓畅明快,收缩有力。

大多数会议上,主持人的导语和过度语处理得都较好,而结束语就显得冗长拖沓了。主要有两种不良倾向:一是小结部分喜欢将几个人讲话中的大小标题简单地罗列起来再重复一遍。二是提要求部分喜欢发表长篇大论,对如何贯彻是左一个明确意义,右一个落实措施,以此显示自己的水平和对工作的重视。殊不知,这些做法不仅浪费了与会者的大好时光,还是对讲话者和与会者的不尊重、不信任。

在小结部分,主持人应该将几个讲话人的主要观点、典型经验进行概括提升,而不应该简单重复;在提要求部分,只要将关键环节、重点要求等讲解清楚、强调到位就可以了。

二、要突出重点,不要轻描淡写

主持会议时,与重复??孪喾吹牧硪恢智阆蚓褪乔崦璧?础V鞒秩送??挥?ldquo;下面开始开会了”、“下面请×××讲话(发言)”、“今天的会议就到此结束”等几句简单的话,其它内容则一概不提。主持人还自认为这是办事爽快、雷厉风行的体现。其实,这样做并没有尽到主持人的职责,是工作不负责任的表现。

要知道,会议主持人除了发挥穿针引线、承上启下的作用外,在不同类型的会上还有着不同的作用:在学术研讨会上,要起到提出观点、引导讨论的作用;在经验交流会上,要起到肯定做法、总结推广的作用;在工作布置会上,要起到落实措施、提出要求的作用;在庆功表彰会上,要起到激励先进、号召学习的作用。主持人只有将主持内容与召开会议的目的有机结合起来,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才是成功的主持。

三、要恰如其分,不要夸大其词

抑或是为了表达对讲话者的尊重,抑或是为了引起与会者的重视,抑或是为了表达要求与会者贯彻执行的态度,在会议主持中我们会经常听到一些溢美之辞。普通干部在小型会议上的讲话却被主持人冠之以“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等美名,要求与会者“坚决贯彻执行”,一般性发言也被定性为“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这样表达言过其实,不仅会使与会者觉得肉麻、当事人觉得不自在,还有阿谀奉承之嫌。因此,在会议主持中,用词要恰如其分。

要根据会议的级别、会议的类别、会议的规模、讲话者的身份以及讲话的内容作出恰当的评价,不得夸大其词、任意拔高。可这样表述:“讲话很重要”、“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是今后一段时期的工作指南”、“请认真贯彻执行”,等等。否则,将会适得其反。

四、要摆正位置,不要错位越位

会议主持的主要作用就是承上启下、穿针引线,使会议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一般来讲,担任会议主持人员的职位,既低于参加会议的最高领导,又高于与会对象(与主席台就坐的其他人员基本平级)。这样一个特殊的角色,要求主持人的讲话既要符合本次会议的身份,又要符合平时的身份。

一是作总结时要符合身份。在总结阶段,要对下属的讲话、发言进行适度提升,表明自己处于上级的地位,有对基层指导工作的义务和权利;而对上级领导的讲话则要尽量引用原话,重点强调,表明贯彻领导讲话精神的态度。

二是提要求时要符合身份。提要求时一般要采用命令式而不是商量式的语气,这样才有利于把工作落实到位。同时,要注意所提要求既不能与领导的讲话精神相违背,又不能凌驾于领导之上。否则,就有错位越位之嫌了。

五、要有效控制,不要听之任之

为了保证会议的正常进行,一般的会议都要由文秘人员事先写好主持词。但是会议是现场进行的,文秘人员不可能预料到会议现场会发生什么样的特殊情况,而把所有内容都写进主持词。这就要求主持人不当“传声筒”而当“调控器”,要根据会议的类型和现场发生的情况,作出有效的控制,而不能照本宣科、听之任之。

一要控制时间。我们经常会遇到“拖会”的现象,这固然与事先安排不周、每个发言人没有控制好时间有关,但主要责任在主持人。与“拖会”相反,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会议结束时间未到,而内容已全部结束。遇到这两种情况,主持人要随机应变,根据现场情况作出相应的调整。如果时间不够,或要求讲话者压缩讲话内容,或把大会发言改为书面交流,或精简自己的主持内容,以保证会议按时结束。如果时间多余,主持人可安排小组讨论,消化讲话内容;可安排现场咨询,解决疑难问题;可安排代表发言,谈谈如何贯彻。

二要控制气氛。由于会议的类别不同,会议的气氛也应该是不一样的。因此,主持人不能用一个腔调主持会议,而应根据会议的类型变换语言和语气。如主持小型座谈会时要力求语言活泼、语气轻松,努力为与会者畅所欲言营造宽松的氛围;主持大型会议时则要力求语言朴实、语气平缓,努力为大会营造庄重严肃的气氛。

主持人技巧范文5

关键词:电台;播音主持;语言技穷;情感把控

电台作为我国广电体系历史最悠远的特殊载体,在经历了时间验证与历史考验后,具备很好的传播覆盖面积和信息传播功效。在我国个人买车较为宽松的经济环境和车辆是财富象征的国民心态下,购车人群日益增加、扩大。车辆成为一个家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从而,私家车为广播带来了巨大的听众人群和受众市场。

情感是人与人之间建立互相信赖机制、消除防备机制、拉近距离感的重要纽带。而广播电台播音主持人员作为广播电台的喉舌,其在对听众传播信息的同时,也在潜在下得对听众输送了情感态度、观点立场和思维方式。“其在现场播音过程中的语言表达方式、情感表现方式、对现场气氛的操控和能力等直接决定着受众的关注度。”

一、当下电台播音主持存在的问题和失误

(一)播音主持语言技巧的不熟练运用

由于传媒行业在我国产生和发展的历程尚不够丰富,在职传媒工作人群,尤其以年龄较大的传媒工作人群,对于播音主持的学习可谓半路出家,根基不厚。加之,我国普通话普及的时间也为时不长,真正从小接触到并学习没有方言痕迹的普通话的人群甚为稀少。一个能超级熟练普通话而不因为紧张、分神等内在心理素质影响发错字、播音错误的电台播音主持人员凤毛麟角,甚至没有。

而当下信息爆炸产生的社会信息快速传播与更改,一个广播电台主持人的备稿时间较之信息传输缓慢的过去极大得被压缩。在匆忙的节目录制或直播中,主持人出现卡壳、吃字、语言表述混乱的现象仍有发生。甚至在中央级广播人员的播报过程中仍出现一定量的语言技巧不熟练运用问题。

(二)自我约束过多,情感无法释放

在传统传媒机制以政治宣传、大型活动播报内容为主的历史背景影响下,我国广播电台人员仍然还出现着态度过于平正、没有感情特征的播报方式。而随着市场化进程的快速跟进和深入,传统行业在向第三产业服务业靠拢,广播电台播音主持人员面临向市场靠拢的客观需要和具备服务意识的需要,不得不进行转型和改变。

而我国广播电台的主持人在主持自身栏目时,仍有很多主持人无法摆脱原定姿态和腔调,自我约束过多,情感不能得以释放和自由表达。这种原始的一板一眼、字正腔圆的播报方式已不再被现当今听众,尤其是追求自由和个性的年轻群众所喜爱。而广播主持人播音主持情感的约束和不释放,最终将带来听众离去、收听率下滑的负面现象。

(三)感情矫揉造作,受世风影响较大

与情感释放过于约束相对,感情的过度释放所带来的感情宣泄也同样对广播栏目的传播带来负面效果。受商业世俗文化影响和互联网自媒体在网络流行词方面的大量传播,一些年轻的广播电台主持人受世风影响较大,在主持本身栏目过程中,感情把控不到位,让人感觉到矫揉造作。一些男主持人在主持本身栏目时,经常自称自己“宝宝”以取悦听众,但不恰当的反复使用会适得其反,不但拉低了该男性主持人的男子形象,而且还降低了该栏目和电台的格调和档次。同样,在一些电台女主持人不恰当的感情表示方法时,撒娇、卖萌、声音发嗲的感情流露,对于社会男性成员尚可,而对于社会女性听众成员而言,将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二、电台播音主持语言技巧与情感把控的改进方法

电台播音主持人员“是连接听众最直接、最能沟通情感的中介,是最积极、最能传情达意的主导人物。” 如果把听众人群比作是水的话,电台无疑是水上的小舟,而广播电台播音主持人员则是船桨。没有船桨与水之间接触产生的阻力带动,小舟无法行驶顺利。而播音主持人员如何可以给舟带来动力,则必须考究于如何与水的接触,如何提供自身语言技巧和把控自身情感表达。

(一)提升播音主持语言技巧和心理素质

针对于广播电台主持人播音播报失误,产生的读音读错、吃字咬字、词不达意和语言逻辑混乱等问题,其必须有针对性的对其本身播音主持专业进行学习和纠正,以致于达到合格、优秀的职业人员。

同时,介于繁杂多变的信息环境和事件发生历程,原定的新闻稿可能临时需要改动和调整,使得电台主持人的应变能力受到了考研。而一些电台人员由于年龄、经验的不丰富,容易紧张,从而播错信息、停顿错误。在一些紧急安排的稿件时,经验不深的播音主持人员甚至将到场领导、嘉宾的名字念错。这么大的过失不仅使得节目在开头时便陷入僵局,还带给了电台吐槽点,贻笑大家。这就要求广播电台主持人要提高和改善自身心理素质,从容淡定面对问题。

(二)情感把控需拿捏得当,收放自如

针对于播音主持人员过于约束自我,放不开的现状,播音主持人员需要通过各种语言锻炼,来突破自我,改变既有的主持情感把控。一个主持人员不仅需要有一定的感情表现能力和感染力,还需要对感情控制收放自如、拿捏得当,“在该笑的时候笑,该哭的时候哭。”

针对于娱乐节目,电台主持人需要积极、阳光、幽默、风趣。通过主持人的欢声笑语带给听众放松的语言环境,让听众在一次又一次欢声笑语中忘却烦恼、淡忘忧伤。针对重大历史灾难、重大事故等话题时,电台主持人不能以欢快的语气情感进行表述,而是以庄严、肃穆、悲凉的语气进行播报。

当然,考虑到广播电台主持人本身所代表的立场和形象和听众的市场反馈,主持人在一些事件时必要的哭泣也会带给栏目很好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在汶川地震期间,某电台栏目女主持人在播报汶川灾情时失声痛哭,不仅把自身对汶川灾区群众的关心和爱心表现出来,感染听众,而且还极好把主持人所代表的下至电台、当地政府、上至党国立场和态度直观的表现出来。同时,听众从其悲悯的哭泣中感受到巨大的人文关怀,拉近了自己和电台之间的心理距离,而且潜在对该电台提升了忠实度。

(三)感情需贴近生活,接地气

在经济高速的发展的带动下,人们内心中的空虚感增强。这愈发的使得听众对真实信息和感情的需要。这就需要电台主持人合适的表示自己的观点和立场,不能太过做作。“矫揉造作的语言容易引发观众的反感,而源于自己内心的真实感情的流露才能够真正打动听众的心。” 这就要求广播电台主持人用心说话,以诚待人。

三、结语

市场化竞争和听众群众增多这两个因素带给了广播电台更大的竞争与动力。而作为电台团队中最显眼和最直接与听众交流互动的播音主持人员,其播音主持技巧和感情把控能力都无疑对栏目形成明显直接且深远持续的影响。

而针对于现今存在的主持人播音主持技巧不规范出现的问题,需要通过主持人自身训练和提高,改善语言技巧的问题。同时,提升自身心理素材以达到从容淡定,尽大可能性得减少错误。而对于主持人在栏目中感情过于约束、情感抒发不够和矫揉造作,主持人应当进以改正,放开自我的同时将感情把握的到位,对于笑、哭、肃、平等感情收放自如,真实流露。

【参考文献】

[1]张春华.关于播音主持的情感表达要求及把握[J].西部广播电视,2015(16):173.

主持人技巧范文6

在对综艺娱乐节目主持人的表演状态现状分析中我们不难发现,很多成功的主持人其实是由艺人发展而来的,演艺的生涯和丰富的舞台经验使他们谙熟表演的技巧,并将这种技巧恰如其分的运用到了节目的主持当中,不仅塑造了自身独具魅力的形象,而且成就了节目独一无二的风格。

(一)提升了节目自身的可视性

在很多综艺娱乐节目中,平日里那些遥不可及的明星主持人揭下了神秘的面纱,他们与嘉宾观众一起做着各种游戏,有尴尬的时候,有失败的时候,也有日常生活里最真诚的一面,而这些“真实”的影像内容,成了节目的卖点。在台湾综艺娱乐节目《周日八点党》第一单元“害你在心口难开”中,三位主持人(吴宗宪,康康,NONO)和嘉宾一起围绕一个话题,进行即兴的表演。每个人的头上都贴有禁止做的动作或禁止说的话,在表演中,互相引诱对方做出被禁止的动作或说被禁止的话,受引诱者即出局,接受惩罚。综艺节目主持人这种融入了表演元素的“低姿态”,满足了大众对于平等话语权的渴求以及和专业人士对等身份的实现。由于主持人的即兴表演形式,而使节目更具有不确定性和可看性。同样在很多综艺访谈类节目中,主持人的现场表演,打破了访问比较单一的问答模式,很好地调起了现场气氛,配合大屏幕的MV,让综艺娱乐节目的娱乐功能得以完美的体现。

(二)确保了主持人在镜头前的真实性

对于综艺娱乐型主持人来说,其在节目中的一个动作,一个微笑,一句自嘲,一个“包袱”,都可以使其和嘉宾之间的心理距离更进一步,使嘉宾放下心中的顾忌,产生亲近感、建立信赖感,调动起参与节目的欲望。

长期以来,主持人节目之所以深受观众的青睐,其中的一个最主要因素就是主持人是以“自我”的身份出现在观众面前,具有绝对的真实感。但以信息传播为主导的主持人,虽然是以真实的身份来参与传播的,一旦进入传播状态之后,由于演播室、灯光、镜头、观众等的存在,主持人一般也很难再保持完全真实的状态。这时,如何快速的适应环境,触景生情和借情表意是很重要的。

(三)满足了受众对综艺娱乐节目主持人的个性期待

受众是信息传播的终端、是信息的消费者, 传者若希望传播的信息为受众所接受, 就必须从受众心理需求出发。

从受众心理来分析,受众对于节目要求越来越追求“求新求异”的模式,逆反心理成为目前最具典型的受众心理状态,他们所感兴趣的内容是富有趣味性、欣赏性和娱乐性的节目,他们所喜爱和关注的大多是年轻貌美、机智幽默、充满表现力的主持人。

二、运用表演艺术应对突况

电视综艺节目整体环节复杂,现场情况千变万化,加上参与者较多,经常有意想不到的情况发生。主持人在应对现场的突发状况时,可以有很多表现,然而合理适当的运用表演艺术,沉着的应对现场的突发状况,定会有峰回路转,柳暗花明之妙,而这样的主持人也通常被称为是多才多艺的。

在2013年第七届全国电视舞蹈大赛总决赛的比赛时,选手表演完毕,专家点评也已经结束,这时导播示意主持人李思思选手的分数还没有整理完毕,李思思没有着急,而是转过来对嘉宾说:“黄豆豆老师是专攻古典舞的,我想特别请教一下豆豆老师,有什么方法让我们普通人也学习一下古典舞的技巧?”接下来,嘉宾老师就为电视机前的观众介绍了几种中国古典舞的手势,舞蹈技巧“云手”、“大刀花”、“小五花”在嘉宾席上一一呈现,李思思现学现卖,也演绎了舞蹈技巧“小五花”的手势,表演完毕,李思思立刻拿起话筒:“我们也借着这个手势,希望所有的选手能够在舞蹈大赛的舞台上,不仅收获梦想之花,花朵也能结出丰硕的果实。”时间一分一秒过去,选手的分数已经整理完毕,李思思运用自己与嘉宾交流所展示的舞蹈表演艺术,不但让突况下的比赛化险为夷,同时也调动了评委的参与性,活跃了现场气氛,可谓一箭三雕。

三、主持人与嘉宾和观众之间的互动亲切、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