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海洋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爱的海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爱的海洋

爱的海洋范文1

放学后,我走在回家的路上,边走边想:我到底捐多少钱呢?一方面我想多捐点,更多地帮助灾区人民,可另一方面,又有点舍不得,因为我的零花钱都是平时好不容易才攒下来的…..

回到家,我给妈妈说了捐款的事,妈妈说:“灾区的人们需要大家更多的帮助和关爱,妈妈支持你多捐一点儿!”听妈妈这样说,我决定捐出一百圆,我跑到我的小房间,拿出我封得严严实实的小钱包,取出一百圆,包在自己做的信封里,在信封外面画了一颗红红的爱心,还写上了:“祝灾区的小朋友早日重返校园!”

第二天,我去捐钱,看见同学们都在踊跃捐款,多的有两百,少得只有几圆,不管多少,都代表了同学们对灾区人民的一份心意!同学们个个都很积极,最让人感动的是,有个高年级的姐姐把平时自己卖废品的钱全部都捐了出来,好象是一百七十五圆五角!

爱的海洋范文2

——题记

它乘着一叶扁舟而来,想要行驶到爱的海洋,行驶到那无边无际、可望不可即的地平线。

在我们的生活中,爱无处不在。之所以感受不到,是因为我们缺乏一双发现美的眼睛。看!那树梢上,鸟妈妈向巢里的小鸟们喂食,那就是爱;那河水中,一群鱼儿快乐地嬉戏,那就是爱;那路边上,舐犊情深的狗爸,那就是爱。我们生活在爱的海洋中。

曾和几时,我们每天都在被关爱,那爱无微不至、无私、伟大——父爱、母爱。

还记得小时候,在院子里玩耍。叔叔从外地回来,见了我,拿出两个大苹果递给我,我用左手接住,他又递给我一个,我用右手接住,他又给我了一个,这下怎么办?我的小手不够用了。聪明的我把左手上的苹果用嘴巴咬住,用左手接住了第三个苹果。顿时所有人都沉浸在欢笑中。

爱的海洋范文3

我想,作为一名老师,特别是班主任,我的身份应该是多变的。但无论是哪种身份,都应该充满爱,真心地爱每一个学生,用爱去管理学生,这会使自己的班主任工作显得更加轻松、更加有效。

首先要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爱学生,成为学生心中的偶像。

每学期开学,我们都要布置教室,把我们的教室打扮成学生的乐园,成为我们快乐的小天地。每年的这个时候,都是我最有成就感的时候,我和同学们一起讨论、一起动手。这儿设计一个学习评比栏,那儿设计一个生活园地,再找一个空间设立一个图书角,小小的教室,成了展示同学们才能的大舞台。碰到困难了,学生撅着嘴来找我:这个花边不会剪,那个装饰做不好看。这时候我就摆开阵势和他们一起干起来。看着我熟练地挥舞着画笔或者剪刀,学生们窃窃私语:“老师的手真巧,老师画得真好看。”我在心里偷偷地笑:他们不知道,为了在他们眼前展示一回,我在家查阅了多少资料,又设计了多少个不同版本,又练习了多少次,他们的赞誉满足了我小小的虚荣心。不过从那以后你会发现,学生都会拿一种佩服的眼光看你,把老师当成偶像,这样你所说的话就具有一种权威性,学生会乐意照你说的去做,并且会模仿你的一言一行。用自己的行动去说服学生,胜于一百句空话,我曾经有这样的一次经历:班级卫生总是我很头疼的事,不管你用什么样的方式处罚学生,还是有很多同学不打扫卫生,有次,我说着说着干脆自己拿起扫把去扫,学生们开始是很惊讶,后来就都争着打扫卫生,我边打扫边告诉学生我打扫卫生的时候并不觉得累相反还能使身体得到锻炼,整个人都觉得舒服多了,学生们也表示赞同,一个难题就这样轻松解决了。

其次,笔者认为教师应该给学生长辈似的宽容、理解之爱,做让孩子信任的亲人。

永远不会忘记,那是十一长假结束后去上班的路上,我听到一个噩耗:班上苗苗同学的父亲出车祸去世了。我不敢相信,到了学校我急忙走进教室,学生都悄悄地坐在位子上。看到我进来,他们回过头望着直立在教室墙边的那个单薄的小男孩,我不知道应该说什么,只是慢慢走到他身边,他抬起头,就那样扶着我的胳膊放声大哭起来,我不知道该怎么安慰这个无助的男孩,心里酸溜溜的,无言相对。从那以后,孩子不与同学说笑,性格阴郁了好多。我和班上其他学生一起,有意识地邀请他游戏,和他谈心,家里做了什么好吃的也带给他一些。慢慢地,他又回到了集体当中。现在,他已经上班了,一次他遇见了我说:“老师,你都不知道你那时给了我多大的信心,让我觉得你就是我可以依靠的亲人,让我觉得这个班级真的很温暖,虽然我没有考上高中,但是我记得你的话,每个人所选择的路是不同的,但无论什么时候,都要对未来充满信心。”

这件事让我感触颇深。我意识到,当年,他在我身边放声大哭的时候,我是师长。而在这个时候,我的身份应该是他的朋友。

学校离家比较近,所以学生在学校里的时间比较长一点。因此我就有更多的时间和学生交流,我会和女孩子们一起跳绳、踢毽子,和男孩子一起打打篮球、踢踢足球。这时他们就是我的老师,抢着教我怎么玩。累了就和孩子们坐在办公室前聊天。我时常会和学生们聊起我的学生时代,向他们诉说我学生生涯中的成功与失败、收获与遗憾。班上的学生不爱动脑子,尤其是碰到难一点数学题就干脆放下不管了。我对他们说:“当年我上学的时候,最爱做的就是解难题,每次做出一道难题之后的那种满足感 ——算了,说了你们也体会不到。”激将法起到作用了,学生通过日记和我交流:“老师,真的,每一次我攻克一道难关之后,我就会觉得我特厉害,就越想迎接新的挑战。”我笑逐颜开:“班上的同学学习气氛特别浓,都抢着问这问那的。”我也暗自窃喜。

爱的海洋范文4

老公许林当初大学毕业后,去澳大利亚留学三年。留学期间,我们经常通过电话、QQ、电子信箱等方式联系,虽然相隔万水千山,但是,我们这对恋人的感情并没有因为空间距离的加大而有隔阂,我们依然非常相爱。许林留学归来后,双方父母都很支持我们结婚,于是,我们举办了婚礼。

婚假结束后,我每天照常上班。但是,许林却呆在家里,整天玩电脑游戏,也不出去找工作。我劝他出去找工作,结果,他说想自己创业,根本不想打工。我苦口婆心地劝说他踏实一些,先解决生存问题,从打工干起,因为许林留学,父母已经花完了积蓄。如今许林父母退休了,还出去打工,父亲当交通协管员,为了几百元的收入,风里来雨里去地坚持在大街上执勤。许林的母亲在批发市场打工,快六十岁的人了,还经常去写字楼给人家送货。但是,不管我怎么劝说,许林就是不听,依然玩游戏。有一次,键盘被我摔坏了,很快婆婆就买了一个新键盘送过来,。估计是老公打电话向婆婆求援了,我气得无语。

我们的婚房是按揭的,结婚后,房贷都是我交。结婚一年后,也就是许林在家打电脑游戏一年后,许林的父母给我们交房贷。每个月,许林的母亲都是把交房贷的钱交给我,然后让我去银行交钱,我明白她老人家的苦心,就是想告诉我“虽然儿子不挣钱,但是有我们老两口呢”,她是想用这种方式堵住我的嘴。虽然公公婆婆为我分担了我们小家庭的一部分负担,但是他们这种燃烧自己温暖儿子的做法,让我很替他们寒心。年轻健康的海归儿子需要父母退休后出去打工供养,从良心和道义上说,老公怎么能心安理得?我直接告诉婆婆:“钱你去银行交吧,如果您手头紧,您就不要为难自己,我会继续交的。”从此,婆婆每个月都去交房贷,并且毫无怨言,为的就是他的儿子能在我面前“有底气”一些。但是,如果这种底气建立在父母的艰辛上,那么,这种底气是没有任何尊严的,只是我不想把这话说给婆婆听,怕她难受。

老公长时间地打游戏,比较疲惫,他染上了抽烟的毛病。我下班一回到家,就闻到满屋子的烟味,于是,每天除了给他饭钱外,我不给他多余的钱,这样依然限制不住,烟照样抽。婆婆家离我们有500米远。老公自己也觉得呆在家里不像话,担心邻居看不起。以前为了面子,老公除了买东西外很少下楼。但是,现在饿极了,他就会去他妈家吃饭,省出买香烟的钱。据说有次婆婆中午回家,发现儿子正在狼吞虎咽地吃他们老两口早晨剩下的早点,见儿子饿成这个样子,婆婆当时心疼得眼泪汪汪的。

为了防止儿子再受委屈,从此,婆婆开始实行了全方位的供给制。经常中午做好饭给儿子送去,并且时常给儿子送烟。蔬菜、水果、大米、食用油等等也隔三差五地送来

配给制越来越详细了,有个周五的晚上,我在家看电视,婆婆拎来了一个大袋子,里面是水果、蔬菜和肉。放下这些东西,婆婆又拿出了一个黑塑料袋包着的东西,走进我们的卧室,放进床头柜的抽屉里。我很好奇,不明白婆婆这么神秘,向抽屉里放了什么?我打开抽屉一看,肺差点没有气炸:原来居然送来了几盒!居然还有婆婆送这个的,我的脸发烫。老公看了后,也比较尴尬,一个劲地挠后脑勺:“我妈真够逗的啊,啥东西都送过来!”我气冲冲地说:“有几个婚后的儿子还需要母亲这么关心的?我看你就是个扶不起的阿斗!”老公不与我斗嘴,或者说他懒得和我斗嘴,他继续去电脑前忙活自己的电脑游戏去了。

我每天早出晚归,冬天的时候,更是黑着天出去黑着天回来,还得在职场上与一些人斗智斗勇,我身心疲惫。一些已婚的女同事经常在单位展示自己的幸福:“老公加薪了”、“老公升职了”、“生日时候,老公送我一枚钻戒”,这个时候,我心里会非常地疼。我不是物质女人,但是,我希望丈夫和我一起成长。但是,我的老公却是还没有断奶的即将30岁的大孩子,我感觉自己在生活中是孤军奋战。至于婆婆和公公对我们这个小家庭的帮助,只是对他们的儿子袒护而已,两位老人并没有真正体谅我的艰辛。

至今,老公已经回国将近四年了,没有上过一天班,也不出去找工作。有天,婆婆在场,我禁不住发牢骚::“这样老在家里呆着不是办法啊。”婆婆立刻说道:“许林在国外读书几年,身体不好,回国后需要好好调养!”“什么身体不好?我看就是犯懒病!另外,整天闷在家里上网打游戏,不出去锻炼,身体怎么会好?像我这样早出晚归,每天紧走慢跑地赶公交车,就是保持身体健康的最佳妙药!”婆婆听我这么说,非常不高兴:“儿子我现在养着呢,我不是经常给你们送粮送菜送水果以及其他的生活用品吗?房贷不都是我交的吗?让你负担了吗?你上班挣的钱够你花的就行了,我们的孩子我们养。”婆婆的话噎得我什么话都说不出。她怎么就不想想:以后他们不在了,儿子怎么办?再说了,公公婆婆现在还能坚持着出去兼职挣点钱,过几年,身体不行了不得不在家休养的时候,他们的宝贝儿子怎么办?婆婆不是看不到那么远,只是溺爱蒙住了一个母亲的双眼,让她不想也不忍看那么远……

其实,老公的条件不错:省内著名的一所理科院校毕业,又在国外留学了三年,暂且不说专业基础学的怎么样,但是,留学几年,他的英语特别棒,特别是口语。他这样的条件,在我们这个省会城市找份工作绝对不成问题,但是,就是因为婆婆太袒护儿子,一直不主张儿子出去“受苦”。结果,几年过去了,荒废了时间也荒废了学业。

因为没有工作经验,老公更加害怕出去找工作,内心非常自卑,以前的朋友、同学也不接触了,整天把自己固定在一个狭小的世界里。其实,他也很憋闷。结婚快四年了,我们却一直不敢要孩子,要了孩子怎么办?公公婆婆年龄大了,身体不好,为了儿子,还在坚持出去打工。作为年轻男人,作为家中的顶梁柱,却不能指望,别说顶梁柱了,连个烧火棍都算不上。有了孩子后,不是让孩子遭罪吗?

爱的海洋范文5

父亲是孩子的精神支柱

家长梅先生 外企职员 女儿梅梅 5岁

以前我也没想过这个问题,只顾忙自己的事。后来发现女儿越来越内向,便挤出时间给她讲故事、陪她玩游戏,结果女儿的精神状态渐渐好转。她还告诉我说:“你只顾着自己,我还以为不要我了呢!”我突然明白:父亲不仅要挣钱养家,还应该是孩子的精神支柱,平时要经常和孩子一起吃饭、谈话,一同玩耍。父亲不能在家庭生活中缺位,比如孩子生日、逢年过节等重要时间、重要场合,父亲应该在场。

孩子需要父亲的抚爱

家长吴女士 公务员 女儿欣欣 6岁

孩子4岁那年,她爸爸被派到外地去工作,一去就是两年。一次,我家请了个木工师傅做家具。一向腼腆的女儿却缠着这位师傅说个没完,还可怜兮兮地说:“你抱抱我,好吗?”待木工师傅走后,我问女儿为什么跟这位叔叔这样亲近?她歪着头说:“我觉得他长得像爸爸。”我意识到女儿渴望父爱,便把这事告诉丈夫。从那以后,他每次打电话都要跟女儿单独聊一会儿,让她感受到父亲的爱。可是我知道,仅仅如此还是不够的!

昏厥是因缺少父爱

家长田女士 全职妈妈 儿子金柱 6岁

我先生是某公司的副总裁,可算成功人士。然而,他的成功却影响了儿子金柱的成长。前不久,发生了这样一件事。

那天早餐时,先生对儿子说:“公司派我今天下午去南方考察,整个日程安排10天,你在家里要听妈妈话。”金柱本来在乖乖地吃饭,一听这话,毫无表情地看看爸爸,放下碗筷,让保姆送他上幼儿园。上午10点多,老师打来电话:“金柱突然昏迷,我们正把他送往儿童医院,请家长快来医院!”

我们赶到医院,老师已给金柱挂了急诊号,医院做了全面细致的检查。结果没有发现任何器质性疾病。眼见孩子还处在昏迷状态,怎么会没问题呢?我们半信半疑。医院建议我们,等孩子清醒后,去看看心理医生。心理医生问诊后认为,小金柱患的是典型的“父爱缺乏症”。

的确,先生是一个视工作为生命的人。进公司后,他经过全力打拼,业绩显著,被提升为市场部经理。儿子出生时,他还在广东出差,我们娘儿俩在医院住了10天。儿子刚刚半岁,他就带领人马到各地去开辟市场,整整11个月没回过家。等他回来见到儿子时,小家伙已经“能说会道”了,但就是不肯搭理他。这几年,他天天早晨跨出家门,儿子还在熟睡中;晚上下班回来,已是深夜,儿子早就进入了梦乡。他几乎没管过儿子,一切事务都由我这个全职妈妈全权负责。我的体会是,孩子决不能缺乏父爱。

父亲是孩子的主心骨

家长林先生 记者 儿子林梢 7岁

儿子最近对我不太友好,很少主动叫爸爸,很少跟我说话。一天,一位朋友来串门,儿子悄悄地跟他说:“在幼儿园,常有人欺负我,我不知该怎么办,妈妈只让我忍耐,我很想听爸爸怎么说,可他从来没有耐心,总说工作忙。是不是他很笨,工作完不成?晚上他总在电脑前工作,工作比儿子更重要吗?我对爸爸有意见。”朋友听后告诉我:“父亲是孩子学习的榜样,也是孩子的主心骨,父亲在孩子的眼里代表着无穷的力量和强大的依靠。”后来,我调整了自己的状态。现在儿子跟我是哥们了,大家都很开心。

父亲的角色不能弱化

家长黄先生 社科院研究员 儿子远远 4岁

爱的海洋范文6

常言道“爱子之心,敬母之情,这是人类的本性。”这是就一般的、多数的情况来说的,因为父母和子女之间存在着一些不同于一般的人与人之间的特殊关系,如血缘上的亲近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体姿、容貌、气质等某些方面的相似,传授和继承的关系持续时间长等等。由于有这些特殊关系,父母和子女之间往往具有更浓厚的情感色彩,更容易产生相互钟爱、依赖之情。但是,这并不能说明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感情是天生的。

心理学认为,人生下来就具有的只是情绪表现的基本形式,如恬静或激动的状态等。这些情绪状态到出生后三个月左右才开始分化,从激动状态分化为苦恼与愉快;在三至六个月之间,又从苦恼分化为愤怒、厌恶、恐惧;在六至十二个月之间,又从愉快分化为得意与喜爱。随着婴儿的生长,情绪的表现也越来越复杂。至于孩子为什么会产生某种情绪,以及这些情绪在何时、何地才会产生,则完全是在出生后学习来的,已经属于社会性的反应。据谢弗和埃默森的研究,婴儿的这种“社会反应”的发展经过三个阶段:起初对各种刺激出现无区别的反应;后来婴儿发现“人”对他是有好处的,于是产生了对正常人的无区别的依恋;直到七个月左右才开始形成对母亲的特殊的依恋。由此可见,“爱母之情”不是生成的,而是学来的。

那么,怎样去培养这种“爱母之情”呢?我们根据情感的形成、发展的一般原则,给年轻的父母们提供几点参考意见。

一、要亲近孩子

人与人之间彼此接近,是产生情感的主要原因之一。父母下班休息时最好抱抱孩子,给孩子以充满柔情的抚摸,细心轻微的摇动,对他说话,跟他玩耍,讲故事给他听。这些亲近孩子的表示,都会像温泉一样注入孩子的心田,结出情感的硕果。孩子稍大以后,节假日还可以带孩子去公园、野外游玩,这不仅可以培养孩子的情感,还能扩大他的视野,发展他的智力。

二、要疼爱孩子

“接近”虽然是建立情感的必要条件,但它还不是充分的条件。在某种意义上说,爱孩子是获得孩子爱的最重要因素。一般说来,大多数父母都是爱子女的,但是,也有一些对子女冷漠无情的父母,他们厌恶子女,甚至横加虐待。据了解,这样的父母,有的是由于他们把子女看作自己的私有财产和个人欢乐、幸福的源泉。而当他们看到或感到子女不能满足自己的欲望时,如孩子生理上有缺陷、体态不美、体弱多病、智力迟钝、成绩不佳、性别不符合自己的理想等,就对子女产生了厌恶、憎恨的情绪。此外,也有的父母由于自己在生活、婚姻、事业方面不如意,或者喜怒无常,把对现实的不满和抱怨发泄、迁怒到孩子身上。这类人中,也不乏内心里是爱其子女的,只是为了减轻自己心理上所承受的压力,才打骂孩子,但事后又感到后悔和内疚。还有的把孩子看作生活、工作上的累赘。不管出于何种原因,他们都在感情上“拒绝”、排斥自己的孩子,使孩子经常体验不快、害怕、恐慌、被遗弃的情绪,并且最终会形成忧郁寡欢、冷漠无情、神经过敏、猜疑妒忌等不良性格。

三、要适当满足孩子的需要

情感是由需要的满足程度决定的。需要得到满足,人就会感到高兴、愉快、欢乐,反之,就会苦闷、忧愁、悲伤。为了使孩子对母亲产生依恋、敬爱的情感,就要了解他的需要,并尽可能使他的需要得到适当的满足。在发展的早期阶段,婴儿最基本的需要是吃喝和安全,饿了给他奶吃、拉了屎尿给换上干净的垫布、遇到危险帮他摆脱,这样久而久之,母亲的形象就成了婴儿的需要,甚至只要听到母亲说话、走路的声音,婴儿就可能停止啼哭、露出微笑。大约在三岁左右,由于孩子语言的迅速发展,新的需要出现了,这时,孩子已不满足于吃得饱、没危险,而且有了认识的需要和美的需要,孩子会经常问这问那,对许多东西感到新颖、好奇,总想了解究竟。做母亲的如果不了解孩子的这个特点,就可能对孩子的好问表现厌烦情绪,拒绝回答他的问题,这样,刚冒出的智慧火花就会慢慢地熄灭下去。几乎在同一个时候,孩子出现了审美的情趣,如喜欢穿新的、颜色鲜艳的衣服,爱看美丽的图案,会说“好看”和“不好看”、“漂亮”和“很丑”。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还会不断产生新的需要:如六七岁时需要上学;十二三岁时需要母亲不再把他当“小孩子”看待;十七八岁时特别需要别人的尊重……有些母亲之所以感到孩子的年龄越大,与自己越疏远,就是因为不能根据孩子新的需要及时调整对孩子的态度。

四、要教育孩子敬爱长辈

父母要疼爱孩子,但不能溺爱,也不要处处以孩子为中心。要注意从小教育他尊敬别人、疼爱别人,特别要教育他敬爱长辈。具体做法很多:如有好菜请爷爷奶奶先吃;爷爷奶奶或爸爸妈妈如果病了,孩子在上学前、放学后都应该进行探望,然后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遇事要征求、尊重长辈的意见;看见长辈在扫地、浇花、择菜要主动前去帮忙……俗话说,“言传不如身教”,做父母的不仅要给孩子提出要求,而且在家庭生活中,自己要关心、敬重、疼爱老人,做孩子的模范。如果不是这样,孩子长大以后,他就可能用你对待老人冷漠、粗暴的态度来对待你,那责任就不在孩子身上而在你自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