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社戏导学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社戏导学案范文1
关键词:学案导学;自主学习;设计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于是学案导学这一新的教学模式应运而生。所谓学案导学就是教师根据学生实际,以课标为纲,以学案为载体,以学生为主线设计的教学活动方案。正是因为学案导学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教学理念,所以此模式在笔者所在学校已经展开。我校现行的导学案大体包括学习目标、自主学习、问题讨论、概括总结、当堂检测等部分。本文就导学案中“自主学习”环节的设计谈谈在实践中的感悟。
一、利用生活情境提高“自主学习”的有效性
数学是一门来自于生活而又服务于生活的学科,我们一定要要抓住这一可利用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上课前就把学生的心拉进课堂,这样学生的学习就能化被动为主动。
案例1:苏科版(七下)《同底数幂的除法》导学案“自主学习”设计
任务一:2013年全国大力宣传“光盘”行动,其目的就是倡导全中国人民节约粮食,杜绝浪费。有数据显示,中国人每年浪费的粮食价值高达2×1011元,而如果中国约有4×108个家庭的话,你能计算出平均每个家庭每年浪费了价值多少元的粮食吗?
3.从上面的计算中,你发现了什么规律?你能用字母表示出来吗?
4.以上规律你能自己推导吗?大胆试一试吧。
本节课主要是运算法则的掌握与使用,内容相对枯燥,如果“自主学习”设计仅仅只是将数学公式以填空的形式呈现出来,让学生通过查书来填空,那么“自主学习”过程不仅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而且这种机械枯燥的预习还抹杀了学生探索数学知识的全过程。基于此,我设计的“任务一”是时事材料,让学生感受学习同底数幂除法的必要性,同时也激发了他们解决问题的欲望。“任务二”设计了一组同底数幂的除法,感受从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的思考问题方法。学生通过数学直观归纳出运算法则,最后通过推理验证结论的正确性,体会了得出数学结论的一般规律。
二、延伸课外知识扩充“自主学习”内容
案例2:苏科版(七下)《多边形的内角和》导学案“自主学习”设计
任务一:同学们,快读读以下材料,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多边形吧!
1.多边形的定义:在平面内,由若干条不在同一直线上的线段首尾顺次相连组成的封闭图形叫做多边形。
在定义中应注意:(1)不在同一条直线上;(2)首尾顺次相连,二者缺一不可。多边形还有凹多边形和凸多边形之分:把多边形的任何一边向两方延长,如果其他各边都在延长所得直线的同一旁,这样的多边形叫做凸多边形,不在一边的多边形是凹多边形。我们探讨的一般都是凸多边形。
2.认识多边形的边、内角、顶点、对角线。
2.任意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多少度?你是怎样得到的?
设计《多边形内角和》这节课的“自主学习”环节时,让导学案突破书本局限,延伸了课外的一些与多边形相关的知识介绍,让学生宏观上初步了解多边形知识,也解决了对凹多边形的疑惑。紧接着由熟悉的三角形到矩形展开对多边形内角和的探索,充分感受化归这种数学思想在解决数学问题中的重要性。
三、“自主学习”让复习课上的学生带着问题投入学习
叶圣陶先生认为“预习是自求了解的重要步骤”,但是如果学生事前不参与,都不能清楚地自我了解,那么复习课的效率怎能乐观?所以对于复习课中“自主学习”环节最重要的就是完成学生的自我了解,明白自己本章节知识的掌握程度。所以我认为这类复习课的导学案中“自主学习”环节应当比新授课占更大比重。
案例3:苏科版(八下)《中心对称图形》复习课导学案“自主学习”环节设计:
同学们,结束本章《中心对称图形》的学习,你认为自己知识掌握的怎么样了呢?请完成以下任务。
任务一:写出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和正方形的性质。
任务二:写出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和正方形的判定。
任务三:列举本章的典型例题(例题略)让学生自主完成。
复习课中“自主学习”环节的设计一般力图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分解知识点,将知识点进行再组合,最终形成学生易于掌握的知识结构网图,让新旧知识形成串联。所以过程中必须让学生完成自我认识,清晰认识本章节自己已经学习到了什么?还需要加强什么?只有知道欠缺什么知识,才能带着问题更有效地学习。
社戏导学案范文2
关键词:目的 设计思路 预习指导
“学案导学”教学法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它旨在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教学效益。结合英语学科特点,以及不同的课型,英语学科学案在环节设计上与其他学科有所不同。从课型上英语学案主要分为新授与复习课两种类型,其中新授课又可分为听说课和读写课两类。英语学案主要包括学习目标、重难点、预习引领、学习过程、知识归纳、学以致用、巩固提高、作业设置等几个环节。下面就学案导学中的“预习导航”设计浅谈自己的教学认识。
“预习引领”就是“温故知新”,教师在课前必须先将学案准备好,一般是由备课组全体组员根据不同的课型和教学目的集体备课、讨论、研究,并于课前提前发给学生,要求学生进行独立自主的预习。
预习要达到三个目的:
1、复习巩固上节课知识;2、为本节课作知识铺垫;3、引入新课。在处理这一环节时,要紧紧围绕这三个目标。引入新课就是引导自学:学生运用教师下发的学案进行自主学习,教师在学案中要提出预习的目标、内容、方法、速度和应达到的要求。学生在学案的引导下先进行独立地学习,教师可指导学生查字典或查阅教学参考书,培养学生多种渠道获取和筛选信息的能力。
设计思路:
1、树立“先学后教”理念,学案要以“学”为中心去预设,主要解决学什么、怎样学的问题。
2、教师在设计本部分内容时,要用学生的眼光看教材,用学生的认识经验去感知教材,用学生的思维去研究教材,充分考虑学生自学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思维问题。
3、导学问题的设计,不是把课本所学知识变成问题然后简单罗列,而是根据教材的特点、学生的实际水平能力,设计成不同层次的问题。
问题的设计和问题的形式灵活多样,可以是问题式、简答式、分析式、探究式等等,根据学习内容的不同可采用不同的形式。
4、前期要努力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时间是保证学生课前预习的前提。利用学案导学,教学的重心前移,课上新知识的学习时间缩短了,课后学生复习一遍学案,写好学后记,就可进入下一节的预习,从而做到一步主动、步步主动。
预习指导:
分为“预习准备”、“自我预习”、“预习检查”等,这一步是导学案实施的关键,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探究精神的主阵地,是为了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使学生不仅知道预习,还要知道预习什么,更要获得怎样预习的技能,为课堂学习做好充分的准备,提高课堂学习的针对性和效率。
1、预习准备。本部分主要是导学一个单元的重点语法,采用导学的形式,要求学生先观察,再完成结论部分。结论部分要把要点设空,引导学生看书思考,难点辅导,帮助学生释疑解惑。学生通过观察,探究自学难点,突破重点。教师将学案精心编写好后,于课前发给学生,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并在学案的指导下对课堂学习内容进行自主的预习:带着学案上的问题看书,标出书中的重点、难点内容以及自己学习过程中的疑问,带着问题走进课堂,使学生逐步掌握正确的自学方法,有意识地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同时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培训,做到先预习后听课、先做题后评讲、先归纳后点拨,总之是“先学后教”。要让学生动起来,动是基础,但要动得有序、科学、高效、有学科特色,遵循“认识——思考——行为——习惯”的顺序逐步培养,使学生养成科学的学习方法和主动学习的习惯。
2、自我预习。此部分要求学生自学课本内容,要求听磁带,自读单词,自读课文,翻译重点句子。例如要求在文中划出新单词,听录音或标出音标试读等浅显性材料,准备课堂活动的资料等。
社戏导学案范文3
一、根据《课标》,精心设计导学案
教材是学生最基本的学习材料,因此,要以教材或课本为基础来加强学生自主预习习惯的养成。如:《正负数》的导学案(初稿)
阅读课本第84-87页的内容,完成下列各题。
(一)看一看,说一说。
1. 珠穆朗玛峰比海平面高8844.43米记作+8844.43米,那么吐鲁番盆地比海平面低155米记作( )米,海平面记作( )米。
2. 如果答对得10分,记作+10,那么答错扣10分,记作( )。
3. 李叔叔到银行存350元,记作+350元,那么从银行取出80元,记作( )。
4. 正数和负数是表示两种( )的量。
(二)读出下面各数。
+10,-30,-49,+69,-300
(三)认一认,说一说。
像10,+200,+8844.43……都是( )数,
像-127,-155,-10……都是( )数,
0既不是( )数,也不是( )数。
(四)试举例说说生活中运用正、负数的例子。
这样的导学案,虽然紧扣教材,但并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因为问题中的知识点呈现是用一个一个填空的形式,这样,学生就照课本填空,对号入座,抑制了学生的思维积极性,而且,问题的提出太碎,局限性大,开放性不够。经过研究,把《正负数》的导学案作了如下修改:
阅读课本第84-87页的内容,完成下列各题。
(一)收集生活中含有正数或负数的例子。
(二)试一试记录下面几组数据。
1. 一月份东北最低气温零下8℃,一月份广东最低气温零上2℃。
2. 足球队上半场进了2个球,下半场丢了2个球。
3. 小明妈妈做生意,三月份赚了2000元,四月份亏了1500元。
(三)我的发现。
导学案加强了包括教材例题与习题在内的预习内容设计。问题设计围绕学习目标,紧扣教材,循序渐进,再配以综合归纳开放性问题(我的发现),问题的叙述能引发学生积极思考,积极参与。这样,使学生意识到:要解决老师设计的问题不仅要认真阅读教材还要仔细深入地思考,让学生真正从教师设计问题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阅读教材,学会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等。
二、创造性使用教材设计导学案
只有立足课标,根据学情,整合教材,适当打破教材原有的结构体系设计出来的导学案,才能帮助学生更易更有效地进行学习。
例如:乘法分配律”学案
阅读课本第56-57页的内容,完成下列各题。
(一)观察厨房贴瓷砖的主题图。
1. 贴了多少块瓷砖?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2. 这两组算式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你发现了什么?
(二)观察下面每组的两个算式,它们有什么关系?
1. (20+5)×6和20×6+5×6
2. 18×7+82×7和(18+82)×7
3. (19-9)×8和19×8-9×8
(三)你能用字母a、b、c表示乘法分配律吗?
(四)挑战自己。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运算。
社戏导学案范文4
案例一
教学内容:交变电流
教学目标:
1.知道交变电流和直流的区别。
2.知道中性面的概念,理解交变电流的产生过程,掌握正弦式交变电流的规律。
3.知道描述交变电流的几种方法,了解交流发电机的基本构造。
4.通过对矩形线框在匀强磁场中的匀速转动产生的感应电流的规律的探究,进一步感受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导学问题:
1.请你设计一个能产生感应电流的实验装置,相互之间进行交流,并比较相互之间设计的不同装置产生的感应电流有何不同?
2.探讨交变电流产生过程及其变化规律。
(1)线圈转动一周,电流方向改变多少次?
(2)线圈转到什么位置时磁通量最大?这时感应电动势如何?
(3)线圈转到什么位置时磁通量最小?这时感应电动势如何?
(4)试推导感应电动势大小的变化规律公式。
3.探究什么样的实验装置是实际能够使用的发电机装置,为什么?你对课本上的发电装置有没有什么要改进的地方?
案例二
教学内容:描述交变电流的物理量。
教学目标:
1.了解描述交变电流的几个物理量,知道我国供电线路交变电流的周期和频率。
2.理解交流电有效值的物理意义,并会运用有效值的定义来求解简单的交变电流的有效值.记住正弦式交变电流的有效值与最大值的关系.通过对交变电流有效值的理解和掌握体会物理学中的重要思想——等效思想。
导学问题:
1.交变电流的大小和方向都随时间变化,你准备怎样来描述交变电流?
2.研究课本的“思考与讨论”,你能否根据交流电有效值的定义求得该交变电流的有效值?
3.能否利用已有的知识推导出正弦式交变电流的有效值与最大值的关系?(提示可利用图象法,请试试看)
4.对交变电流而言,我们常常接触到另外一个物理量——平均值,请你推出正弦式交变电流的平均值与最大值、有效值的关系。
案例三
教学内容:电感和电容对交变电流的影响。
教学目标:
1.了解电感和电容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知道感抗和容抗大小与交变电流的关系。
2.通过比较感抗、容抗与电阻的区别,进一步体会交变电流的特点。
3.了解电感和电容在电器设备中的无处不在,体会物理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
导学问题:
1.为什么电感接在直流和交变电流的电路中有不同的结果?你能用已有的知识作简要的分析吗?
2.为什么电容接在直流和交变电流的电路中有不同的结果?你能用已有的知识作简要的分析吗?
3.你能举出电感和电容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吗?
案例四
教学内容:变压器。
教学目标:
1.了解变压器的基本构造,知道理想变压器和实际变压器的区别,理解变压器的工作原理。
2.探究理想变压器的电压与匝数的关系。
3.知道不同种类变压器的共性和个性。
4.探究理想变压器的电流与匝数的关系。
5.通过对变压器的工作原理的探究,体会生产和生活中为什么使用的是交变电流,从而进一步感受物理与生活的关系。
导学问题:
1.变压器的原、副线圈是相互独立的绕在闭合铁芯上,为什么只有原线圈中接通电源时,接在副线圈中小灯泡还能亮?是否接任何电源副线圈中的灯泡都能亮?
2.根据变压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自我探究理想变压器的电压与匝数的关系,探究不同种类变压器的共性和个性。
3.根据变压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自我探究理想变压器的电流与匝数的关系。
4.阅读课本“科学漫步”,请你谈谈在生活中和生产实践中在哪些地方在使用变压器?
社戏导学案范文5
1.回顾旧知识
教师在教授新知识之前,需要充分了解和掌握学生接受新知识的能力和水平,确定学生是否已经具备了学习和掌握新知识的技能,从而将新知识和旧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举个例子,老师在教“电功率”这部分知识时,可以设计一个对比试验,也就是将一个灯泡连接到电路中,同时将电饭煲连接到电路中,并且让学生集中精神观察电能表中的转盘,看看哪个会转得比较慢,哪个又转得比较快,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对电功率和快慢进行思考,从而逐渐建立起电功率的概念。
2.接触新知识
为了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学习课堂上的知识,老师可以根据初中物理教材中的教学内容,设计出难度比较低的题目,让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解决问题,仍然以“电功率”为例子,为了推导出电功率的计算公式:P=W/t,老师可以设置一些较为简单的练习题。例如,一个家用电饭煲一分钟内做功30000焦,求这个电饭煲的电功率。类似这种学生可以利用公式直接代入计算的题目,可以让学生在接触新知识的过程中感受到学习的成就感和喜悦,也能使学生对基础知识进行不断的强化,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自主探究与学习
例如,有的学生会在家中对各种电器进行观察和研究,定期记录各种家用电器的额定电压和电功率,从中探究电压和电功率之间的规律。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可以让学生对电器铭牌进行讨论和交流,使学生能够对相关的知识产生一定的感性认识,从而更好地在平时的生活中强化自己的节能意识。
二、讨论分析,共享成果
学生所掌握的知识需要进行不断的强化和训练,才能真正转化成自己的能力。在课堂上,老师要充分利用课堂习题的方式,让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提升。一方面,课堂习题能够转变学生的学习观念和态度,让学生能够更具有紧张感,强化学习的目的性。另一方面,老师还需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减少学生抄袭作业的现象。另外,老师需要及时地收集和反馈教学信息,在教学中及时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之后的教学考查和教学评价奠定基础。
三、达标测评反馈
1.精选练习题
选择题目时,做到与教学内容配套,以训练基本功、基本思路和方法为主,基本练习与综合练习相结合,由易到难。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教师事先对题目进行认真的分析,如解题时涉及哪些新授物理概念、规律及知识点、方法和技巧,以及学生训练的熟练程度,解题过程的关键处和易错处等。
社戏导学案范文6
导学案不同于教案,教案是针对教师如何去上课,以教师为主体编制的。而导学案是针对学生如何去学,导学案的设计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以学生为主体,依据学生现有知识水平与学习能力,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生理特征,为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而编制的方案。导学案一般由学习目标,学习重点与难点,课前延伸,课内探究,练习巩固,课后提升等几部分组成。下面笔者就导学案的设计浅谈几点。
一、课前延伸
高效的课堂不仅仅需要教师精彩的讲解,生动的演绎,更需要学生的主动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中应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主的去吸取,而不是教师单纯的去灌溉。因此,课前延伸部分注重的就是引导学生主动的参与到课程中来,积极的去探究新知识。
课前将导学案发送到各个学生端,在课堂教学开始之前,学生可以根据导学案进行预习自学,了解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目标,重点,难点,主动查阅教材思考问题。例如教育科学出版社网络技术应用的《IP地址及其管理》的导学案中,课前延伸部分首先让学生打开两个浏览器窗口,分别在地址栏中输入“”和“202.108.22.5”,看看会出现什么情况,本章的第1节我们学习了域名,那么什么又是IP地址呢?引导学生去思考IP地址的作用,跟域名的关系。带着这些疑惑,学生就从被动的接受知识转化为主动接受,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状态中来。
当然针对不同的课程内容,课前延伸部分也可以是对理论知识的一个了解,在《规划网站》这一课中,笔者就是让学生参阅教材,完成对网站、网页、主页,网站结构这几个名词的解释,为接下来的学习完善理论认知。
二、课内探究
根据课程内容,设计各种问题,任务,让学生自主的探究实践,拓展思维,学生之间进行交流讨论,教师适时讲解,从而使学生能认识掌握运用新知识。
在这一环节,学生根据导学案的引导,通过解决各个问题任务,对课程的内容基本上都有了自己的认知。但是学生对知识点的把握理解并不都很准确,有的还存在着疑惑不解,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同组讨论,或者个别同学发言等,充分调动课堂气氛,要让学生敢想敢说敢做。教师要在学生的探讨过程中,准确的获取学生的普遍的疑难点,加以精讲或者予以点拨。例如《IP地址及其管理》导学案中,让学生查看本机的IP地址,并比较与周围同学计算机IP地址的异同,并进行讨论,如果将本机IP地址改成邻座的IP地址,又会发生什么样的情况呢?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得出结论,归纳总结出IP地址的组成,以及IP地址的唯一性。
在这一环节中同时也要关注到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信息技术课由于学生的家庭背景地区差异,造成学生的操作水平参差不齐。有些学生会对导学案中的相关任务要求非常熟悉,实践操作得心应手,而有些学生会觉得困难,长此以往势必会造成一部分学生自信心不足,缺乏主动性、独立性、自觉性、进取性的弱点。教学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因此在导学案的设计中既要保证班级整体教学的高质量、高水平、又要适应学生个体的差异性,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分层分类指导和推进,使每个学生都参与进来,发挥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和特长。在导学案中设置必做题和选做题或者拓展提升任务类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照顾到学生的个别差异。例如在《EXCEL数据处理》导学案中,设计了一道探索练习,根据前面的得分计算总和,统计出每个人的名次。让学生在掌握了利用EXCEL函数计算的基础上,积极探究,去尝试解决新的问题,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新知能力,在学习中获得成功感,体验到主动学习的乐趣。
另外,现代教学策略实施的核心问题之一:合作学习。在导学案的设计中也要充分考虑到这一点,让学生合作完成某一任务,任务要有一定的难度,任务的各项设置要保证每个学生的学习效果质量。
三、练习巩固
练习巩固是指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完成一定的操作,问题,以巩固知识,形成技能技巧。
根据江苏省学业水平测试考试纲要,信息技术的考察练习主要是操作题和选择题,在这一环节,有效的设计一些题目会让学生对课程内容的重点难点有更好的掌握,并且得到有效巩固。例如在《IP地址及其管理》的导学案中,笔者设计了5道选择题,比如让学生判断给出的IP地址哪些是合法的,给出一个IP地址判断它属于哪一类,说出给定IP地址的主机标识和网络标识。用题目让学生加深知识点的了解,使得知识能更好的被接受。
四、课后提升
课堂教学的45分钟时间是很有限的,特别是针对信息技术课的课时安排,一周2节课,很有可能下节课时学生对上一节课的知识已经记忆模糊了。在导学案设计中,要精选习题,或布置实践性、实验性、指导阅读性等作业,进行拓展训练,帮助学生巩固、拓展、提高。让学生能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利用课外时间有目的的提升综合信息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