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感统训练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感统训练范文1
在孩子两岁的时候,受家人影响,我知道感觉统合训练有助于提高孩子的运动协调、平衡能力,改善孩子的情绪、社会交往和学习能力,同时能够促进大脑发育和心理机能发展。孩子上中班期间,幼儿园的老师和课外班英语课的老师,集中向我反映孩子的几个问题:一是注意力不集中,上课时小动作不断;二是左右运动不协调;三是耐力不够,不能坚持做完一件事,有畏难情绪。老师推荐我去试试感觉统合训练课。
面试的结果,孩子的双脚跳绳只能连续跳3个,双手拍球不到10个。通过面试后,我们真正开始了感统训练课程。目前,孩子已经双脚跳绳连续超20个,双手拍球远超100以上,被幼儿园选拔进入跳大绳活动组。这些只是运动上看得见的变化,那些看不见的各项能力的提高却更让我和家人欣喜和感动。
一是注意力集中。孩子可以自己看书、玩乐高及各类游戏近一个小时。我们家经常出现的情况是,我和他爸爸前一分钟还在跟他说话,后一分钟他就已经拿本书坐在地垫上专注地看起来了。并且幼儿园的老师也多次评价,孩子的课堂注意力表现不错。
二是协调能力提高。作为一名小左撇子,孩子现在已经能够非常自如地左右手进行切换。并且右手的灵活程度不亚于左手。这与训练老师经常让他们进行跳绳、拍球等训练分不开。
三是自我控制情绪能力增强。他能够注意观察周边场合,及时感受到情绪的变化并进行自我调节。他还关注朋友的感受,愿意关心并帮助小朋友。滑梯训练、转陀螺训练功不可没。
四是学会了坚持不放弃。有一段时间,跟我哭诉上课太累,老师要求太严格,不想练了。但是第二次训练时,他又会自己打气说:老师严格是为了我好,我要坚持下来,一次比一次进步。孩子每次情绪低落想放弃时,都不用我打气,过个十分钟,他又会充满战斗力。我们做家长的甚至感觉在遇到困难坚持不放弃方面,孩子足够成为我们的老师了。
感统训练范文2
关键词:幼儿 感统失调 家庭训练
我在幼儿园工作已经有十几个年头了,自己带过的孩子自己也数不清了,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就一个念头,希望我身边的这些“花儿”能健康成长。
一次走在下班的路上,突然有人高声的叫我,我驻足发现是一个曾经带过的一位幼儿的家长,虽然她孩子离开幼儿园已经很久了,但是这位家长我还深深的记得。小雨的妈妈紧紧的拉着我的手,说着感谢的话,说自己的女儿越来越健康,感统失调已经几乎没有了,学习成绩也不错。我听着小雨妈妈那些激动的话语,我也欣慰了不少。
当年小雨入园没多久,我就明显的发现小雨与其他幼儿有所不同,孩子肢体动作不协调,正肢力量很弱,平衡能力差,跑步时步幅小、步频大,有头重脚轻之感,易摔跤。体质也非常的差,很容易生病。作为小雨的老师,我专门与孩子的家长做了一次深谈,从中了解到:孩子的父母结婚后一直要不上孩子,他们已经放弃的时候,小雨妈妈怀上了小雨,当时小雨妈妈已经三十出头,也算是高龄产妇,当时根本没有考虑顺产,而选择了破腹产生孩子。孩子出生后,一家人欣喜若狂,倍爱有加,根本就没有锻炼孩子的体感训练,一直是觉的是孩子身体弱造成的,更是包办了孩子的一切能力,等到三岁后,才发现孩子和其他孩子有了很明显的差异,但是又不知道如何锻炼孩子的感统能力。
对于这样的家长我曾经也发现过不少,他们耽误了孩子最佳的体感训练时间,焦急万分的心情我十分理解,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有义务给家长教授一些训练孩子感统能力的方法,我将我在工作中总结的一些经验和小雨妈妈交流,让小雨妈妈了解感统失调的一些知识,传授治疗感统失调的训练方法,在幼儿园我也刻意的培训小雨,小雨妈妈在家也系统的培养和训练孩子,功夫不负有心人,小雨的变化特别的大,怪不得小雨妈妈见到我如此的兴奋!通过这件事情,我将我浅谈一下感统失调。
首先,我们要知道,是怎样造成感统失调的:心理学家认为,出生的过程是孩子最早的学习过程:羊水一破裂,胎盘内壁对胎儿的贴附是胎儿很好的触觉学习过程,为出生后被包裹、擦洗、穿衣服做好了准备;反抗胎盘内壁的贴附和子宫与产道的收缩是胎儿很好的运动学习过程。在触觉学习和运动学习中,胎儿发现了自我身体的全部,促进了触觉和前庭觉、本体感的正常发展。自然分娩的孩子的呼吸道不会轻易被感染。
由于生育年龄推迟和一些观念上的原因,有一些妇女选择剖腹产来生孩子。但是,而剖腹产却剥夺了孩子学习的机会,通常会导致感统失调。剖腹产的孩子缺少了上述环节的学习,瓜熟蒂不落,胎儿尚沉迷于舒适、温暖、缥缈之中,忽然天门洞开,一双大手突然把他拽到截然不同的世界:由羊水包围到空气与衣服包围,身体周围的压力突然改变,胎儿很难适应这突如其来的变化,如果后天成长中没有注意补偿的话,极容易导致儿童发展中的前庭问题、触觉防御及本体感问题,影响学习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并且在3~13岁儿童发育过程中,还有10%~30%的儿童大脑功能发育不协调,即大脑对来自身体的各种感觉进行统合时存在障碍,也就是所谓的“感觉统合失调”。
其次,儿童感觉统合失调会有以下表现:
⒈前庭平衡功能失常:表现为好动不安,注意力不集中,上课不专心,爱做小动作。他们比一般孩子更容易给家长添麻烦,挑三拣四,很难与其他人同乐,也很难与别人分享玩具和食物,不能考虑别人的需要。有些孩子还可能出现语言发展迟缓,说话晚,语言表达困难等。
⒉视觉感不良:表现是尽管能长时间地看动画片,玩电动玩具,却无法流利地阅读,经常多字少字;写字时偏旁部首颠倒,甚至不认识字,学了就忘,不会做计算,常抄错题等。
⒊听觉感不良:表现为别人的话听而不见,丢三落四,经常忘记老师说的话和留的作业等。
⒋动作协调不良:表现为平衡能力差,容易摔倒,不能像其他孩子那样会滚翻、系鞋带、骑车、跳绳和拍球等。
最后,我们要注意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训练:
大脑平衡功能的训练:在孩子出生后前三个月,要适当地摇抱孩子,或让孩子躺在摇篮里,训练他们的前庭平衡能力。七八个月时要多训练爬行,不要过早地使用学步车。再大一些要训练他们走平衡木、荡秋千、做旋转游戏等。
本体感的训练:剖腹产出生的孩子对自己的身体感觉不良,身体协调性差,动作磨蹭,写作业拖拉,有的孩子还会出现语言表达障碍和尿床等问题。可以训练他们翻跟头、拍球、跳绳、游泳、打羽毛球等活动。
触觉训练:2—3岁以前的孩子吃手,不用限制他,再大一些还有吃手、咬指甲、咬笔头、爱玩生殖器等问题,则是孩子触觉感觉的反映。孩子容易发脾气,胆小、紧张、爱哭、偏食、爱惹人等,可以让孩子玩水、土、沙子、游泳,赤脚走路,骑羊角球,洗澡后用粗糙的毛巾擦身体,用电吹风微风吹身体,用毛刷子刷身体,用毛巾把孩子卷起来做卷蛋卷游戏,和小朋友一起玩需要身体接触的游戏。
这样的孩子聪明、顽皮,容易紧张,老师和父母不要训斥和惩罚他们,因为他们不是故意捣乱,而是需要训练矫正。
感统训练范文3
【关键词】
孤独症;感觉统合训练
儿童孤独症(childhood autism)是儿童期广泛发育障碍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多发生于幼儿时期,临床特点为人际交往和沟通模式的质的异常,即社会交往和语言发育障碍、活动内容和兴趣狭窄、存在刻板或重复的动作和行为,常伴智力发育低下[1]。
1 临床资料
2009年7月至2010年7月在我院妇女儿童科接受儿童感觉统合训练的孤独症儿童18例,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十版(ICD10)诊断标准的孤独症患儿,其中男15例,女3例;年龄2~8岁。
2 应用方法
21 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创造良好且安全的训练环境对儿童感觉统合训练室设计符合儿童身心特点,各感统训练器材布置摆放合理,环境色彩搭配上运用冷暖色调相结合,墙壁图案动静结合,为孤独症儿童训练营造一个愉悦宽松的氛围。做好训练中的入门关,即在训练的第一次与儿童建立良好的关系,带领其熟悉环境,进行简单快乐的游戏,消除其紧张情绪的同时也让儿童对训练产生兴趣,让儿童喜欢身处其中。同时树立权威有亲和力的老师形象。
22 量表的应用
根据儿童的年龄、言语功能和合作情况,进行可行性的测试。
221 克氏孤独症行为量表(clancy autism behavior rating scale,CBRS),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hildhood autism rating scale,CARS),感觉统合评定量表(sensory intergrative schedule,SIS)。
23 合理使用感觉统合训练器材及制定有针对性的训练方案
Ayres认为,孤独症儿童大多有处理本体感觉和前庭感觉信息输入大脑的能力,但却显示出三方面的严重不良:①感觉输入似乎无法印记脑中,因此常对周遭漠然不注意,有时却又反应过度;②前庭核触觉虽有作用,条街上则相当不良,大多有重力不安和触觉防御过当的现象;③对新的或不同的事物,大脑的掌控特别困难,对有目的或需积极处理的事不感兴趣。
231 做好感觉统合训练的前期测试,使难度适合孤独症儿童的程度。儿童感觉统合训练是包括测试、训练、评价、反馈等内容的系列活动,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和操作性。训练前对每个参加训练儿童先进行测试,有助于训练教师设计出针对性强的训练计划于步骤,从而使训练更有效[2]。除了量表的评估分析外,还可以使用行动观察法。行动观察可以分为①对感觉刺激的反应;②筋肉的反射状态;③运动行为状态;④日常生活中判断,即从日常生活作息的观察来诊断,最直接而准确,无论穿脱衣服、用餐进食、游戏活动、学习反应、身体接触等[3]。
232 充分使用感统训练器材,训练内容设计合理灵活。主要器材:滑梯、滑板、大笼球、羊角球、蹦床、踩踏石、独角凳、滚筒、平衡踩踏车、摇滚跷跷板、彩虹隧道、海洋球池、圆筒吊缆、四足位吊缆及精细操作等器材。争取“一物多用、多物配合”,充分利用感觉统合训练器材。训练计划安排技巧:训练难度由简单到复杂、动静组合 、平面和立体运动相结合。在制定训练计划时,遵循感觉统合训练的基本原则,从现实的角度出发,不能高估也不要低估孩子现有的能力水平,高度使孩子产生较强的挫折感,不合作,使训练无法进行下去,更谈不上什么训练效果;低估则无法利用有限的时间达到应有的训练效果[4]。
24 与家长之间建立有效的沟通桥梁
通过与家长沟通,训练师既能够增进对儿童的了解,还可为家长提供孤独症儿童家庭教育方面的咨询,使他们正确认识儿童存在的问题。在训练过程中教会家长如何参与,把亲子的理念融入感统训练的教学中,家长的充分配合是感觉统合训练取得最理想效果的重要保证。在进行项目训练时,新的训练项目由老师亲自示范动作要领,并告知此项训练的目的及安全注意事项,防止儿童对环境评估不足及危险行为认识缺乏而发生意外事件。训练中充分与家长沟通,告知其训练的目的方法等,对家长提出的疑问及时解答。为了更好地配合感觉统合训练,纠正儿童的感觉统合失调,需要做好课堂和家庭的相互配合。除完成课堂的感统训练外,还需制定家庭训练计划,让家长在家指导儿童完成,对在课堂中完成效果不佳的训练项目可在家里进行强化巩固,并用一些简单易行可替代的用具。家长和老师的积极配合,能使感觉统合训练产生更好更快的效果。
3 小结
感觉统合训练能有效改善孤独症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的状态,且对孤独症儿童语言、交流、感觉和躯体运动障碍等方面有一定作用。训练师在感觉统合训练中需充分了解孤独症儿童的情况,并能取得他们的信任。在训练计划的设计上应同时顾及运动、语言、社会交往及认知方面的发展,根据孤独症患儿的情况作灵活的调整;在一个训练活动中有多样的感觉刺激,以提高其运动企划能力。此外,对孤独症儿童的情感表达和人际交往方面加以引导,争取使之有全面的发展。
参 考 文 献
[1] 曹新妹.实用精神科护理.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81.
[2] 侯冬梅.孤独症儿童感觉统合训练存在的问题及建议.A JOURNAL OF MODERN SPECIAL EDUCATION,2008:11:3435.
感统训练范文4
【关键词】智障儿童教育;感觉统合训练
据统计分析,我国现有学龄智障儿童已达数百万,而其中93%没有得到有效的治疗。感觉统合训练对智障儿童的智力发展和促进作用与其年龄成反比关系,即就是说,儿童年龄越小,感觉统合训练作用越明显。如果我们能抓住最佳训练时机,则很有可能使他们得到显著的康复。因此,我们详细分析了影响智障儿童的感统发展水平的因素,并努力开展高效的智障儿童感觉统合训练。
智障儿童是由于智力障碍或智力缺陷所造成,是大脑受到器质性损伤或由于遗传因素的染色体畸变和基因突变等,造成的大脑发育不全,形成认知活动的障碍和全面的心理活动障碍;它的形成由先天和后天环境造成的智力活动的发育停留在某个比较低级的阶段。智障儿童的智力发展明显跟不上同龄儿童。
他们的心里世界与一般儿童有很大的差距:记忆方面:重现场景时会发生大量歪曲和错误,不能完整的概况;识记需花费很长时间且容易忘记;言语方面:智障儿童往往是没有语音,随着年龄的增长,在家长经常对他说话的情况下,能听懂一些生活上的话语,但不会说话或会说很少的话。口齿不清,只有最亲近的人才能听懂,这可能与他们辨别人的语言差有关,也与他们失去最佳学习语音的年龄(l岁半-3岁)有关,当然,也可能与他们语言器官有缺陷,大脑控制薄弱有关。懂话的能力大大超过说话的能力。但不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需要。说话不完整,往往只说他认为是主要的词,成人只能从他的眼神、手势、表情来理解他的意思。有重复语言现象。知觉方面:感知速度缓慢,熟识区域有限,不明确感知内容。个性方面:情绪紧张、压抑,消极沮丧或喜笑失度;对人多怀有敌意;缺乏自信心和自制力,做事难以坚持到底;性格极其孤僻。从上述说明可见,智障儿童一般不是某一心理过程水平低下,而是整个心理活动各方面的水平都很低下。因而对他们的教育教学训练尤为重要。并且只有尽早实施针对性的特殊教育与训练,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思维方面:判断力差,不能完整地认知客体,缺乏概括能力;难以理解概念的确切含义,特别难以理解抽象概念;分析能力差,考虑问题不合逻辑;数的概念掌握困难,简单的计算亦难完成。注意力不易集中,注意范围狭窄,稳定性差,难于分配注意。
感觉统合是将各神经系统传导的不同感觉在脑干部份做组织统合,如此中枢神经的各部位才能整体工作,使个体能顺利地与环境接触,并感到满足。感觉统合训练的关键是同时给予儿童前庭、肌肉、关节、皮肤触摸、视、听、嗅等多种刺激,并将这些刺激与运动相结合。感觉统合训练涉及心理、大脑和躯体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而不只是一种生理上的功能训练,儿童在训练过程中获得熟练的感觉,增强自信心和自我控制的能力,并在指导下感觉到自己对躯体的控制,由原来焦虑的情绪变为愉快,在积极积累经验的基础上,敢于对意志想象进行挑战。
感觉统合训练主要是指人最重要的感觉系统,有触觉、前庭平衡训练和运动感觉等项目的训练。训练中指导儿童参与各种活动,这些活动是对儿童能力的挑战,要求他们对感觉输入作出适应的反应,即成功的有组织的反应。新设计的活动逐渐增加对儿童的要求,使他们有组织的反应和更成熟的反应。在指导活动目标的过程中,重点应放在自动的感觉过程上,而非指导儿童如何作反应。在一个学习活动中,涉及的感觉系统越多,学习的效果越好。对于不同的智力缺陷我们可以帮助儿童实施相应的感合训练。
当儿童出现情绪化、怕陌生、怕人触摸、发音不正确、注意力差、自闭、体弱多病等表现时,我们可用按摩球和波波池以及平衡触觉板来强化儿童的皮肤和大小肌肉关节神经感应,辨识感觉层次,调整大脑感觉神经的灵敏度。当儿童出现身体灵活度不足、双侧协调不佳、视觉空间不佳、容易跌倒和方向感不明等表现时,我们可用平衡踩踏车、按摩大龙球、滑梯和晃动独木桥和圆形滑车来调整前庭信息及平衡神经系统自动反应机能,促进语言组织神经健全、前庭平衡及视听能力完整程度。当儿童出现语言发展迟缓、阅读困难、笨手笨脚和关节信息不足等表现时,我们可用羊角球和跳床来调整固有平衡、前庭平衡感觉神经系统,强化触觉神经、关节信息,促进左右脑健全发展。
总之,儿童的家庭因素和学校教育等方面都对智障儿童的感统发展起着重大的作用。我们应该重视智障儿童亲子交往、同伴关系、特殊儿童与正常儿童的互动,以促进智障儿童身心和谐发展。不断地完善教育方式方法,不断开创智障儿童体育活动的新思想、新理念,在启发智障儿童心智的同时,培养他们的参与意识、合作意识、表现意识,使这些智障儿童从真正意义上融合到正常的生活学习中。另外,应提高社会意识,加强父母、学校及社会各界对智障儿童感统的关注和参与,还需要在针对智障儿童感统影响因素方面开展更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黎帼华.特别的爱[M].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1.
[2]王卫国,戴志强,朱晓娟.特殊群体保护自助手册[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感统训练范文5
感觉统合简称SI,是指脑对个体从视、听、触、嗅、前庭等不同感觉通路输入的感觉信息进行选择、解释、联系和统一的神经心理过程,是个体进行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的基础。感觉统合是一个信息加工的过程。幼儿感觉统合能力失调,会给自身各项能力发展造成很多阻碍,感觉统合能力失调临床表现有很多种,通过感觉统合训练会改善并提升感觉统合能力。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特别注意幼儿感觉统合能力表现,并通过家庭感觉统合训练帮助孩子更好地发展。
1 感觉统合失调的表现及原因
感觉统合失调简称SID,是指个体的某一感觉系统、感觉系统之间、感觉系统与运动系统之间等的信息组织与整合不协调,导致信息统合过程发生异常,出现对刺激的不敏感或过分敏感、行为顾此失彼等现象。感觉统合失调的核心特征主要有三个方面:前庭功能异常、触觉防御异常和本体感觉功能异
常。
这三方面的临床特征分别是:(1)前庭功能失调:表现为好动,注意力不集中,上课不专心,爱做小动作,很难与其他同学相处。有些孩子还会出现语言发展迟缓,说话晚,语言表达困难等。(2)触觉统合失调:表现为紧张、孤僻、不合群、爱惹人、偏食或暴饮暴食、脾气暴躁、害怕陌生环境、吃手、咬指甲、爱哭、爱玩生殖器等。(3)本体统合失调:表现为缺乏自信心,消极退缩,平衡能力差,容易摔到,不能像其他孩子那样会翻滚、系鞋带、骑车、跳绳、拍球、手脚笨拙等。
感觉统合失调会影响孩子的智力发育和学习能力的发展,导致孩子学习能力差、心理发育迟缓以及导致社会交往中的人际关系障碍,从而会产生撒谎,厌学甚至是逃学等行为问题。严重的会出现品。
导致感觉统合失调的因素:第一,孩子气质特点会使感觉统合能力产生不同程度的失调。难于抚养型气质儿童感觉统合功能以前庭失衡、身体运动协调性差为主。易于抚养型气质儿童是以前庭失衡表现为重。发动缓慢型气质儿童主要以触觉防御及情绪障碍为主要表现。第二,剖腹产出生的孩子感觉统合失调几率大于顺产出生的孩子。第三,家庭环境影响孩子的感觉统合能力。感觉统合失调与幼儿行为问题和学习困难密切相关,早期发现和干预儿童感觉统合失调,可以减少行为问题的发生。
2 个案基本情况
个案A是一个两岁三个月的男孩,触觉非常敏感,一次他奶奶送他入园时,亲了他的脸蛋,他立刻情绪激动地说“擦擦”。奶奶擦过后,他顿时安静下来。睡觉的时候,不愿意盖被子,只有在他睡着的时候才会给他盖被子。在和其他小朋友相处的时候,他总会以打人,掐人为亲近的方式(并非是处于儿童敏感期)。几乎不会和其他小朋友一起愉快地玩耍。在吃饭和吃加餐的时候总是非常挑食。在观看动画片时间里,难以集中注意力坐在一个地方安心看动画片。经过两周的观察记录,大致确定了,个案A,在前庭功能和触觉统合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失调状况。就此,我对个案A的奶奶做了一次访谈,访谈内容了解到个案A在日常生活中的各个方面的行为表现,得出的结果和我在园里观察到的几乎一致。
3 感觉统合训练
针对感觉统合失调的儿童,可以采取感觉统合训练进行干预。首先要了解,如何进行感觉统合训练。在试听感觉统合训练课和对相关老师进行访谈了解到,儿童感觉统合训练首先由心理专家测查和诊断孩子的感觉统合失调程度和智力发展水平,然后制定训练课程,通过一些特殊研制的器具,以游戏的形式让孩子参与,一般经过1-3个月的训练,就可以取得明显的效果,孩子的学习成绩、逻辑推理能力、记忆能力、运动协调能力、人际关系、饮食和睡眠、情绪等方面都会有令人满意的提高和改善,其中,儿童的智力水平也可以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对于触觉敏感或不足的儿童,训练的关键在于加强肌肤的各项接触,以修正前庭核对触觉刺激的抑制和运动能力,从而有利于注意力不集中、多动、人际关系淡漠等问题的解决。主要的游戏活动有:抓玩泥沙、涂涂料、麻布刷身、触摸冰袋、梳头、球池、大笼球滚压、滚筒式隧道游戏等。
对由运动感觉不足或扭曲而导致的身体协调不良或多动不安,以加强正确的运动感觉来恢复其健康。通过在摇木马、大笼球、跳床、旋转盘、平衡台、大小滑板上的回转、左右摇晃等帮助前庭体系的发展。
通过文字和图形的模绘、转身跳、躲迷藏、模仿动物或他人动作等游戏来加强身体形象概念和运动企划能力;通过拼图、连点线成形、单脚踢球、跳床上投接球、大滑板配合投掷等游戏来强化空间感统合机能。
通过放松、静坐,坐、卧、躺平衡台、吊缆、旋转浴盘等游戏来促进平衡能力的发展;身体双侧协调能力的训练则通过坐弹力球、走圈圈、走线、爬梯子等活动来进行。
感统训练范文6
【关键词】 儿童行为异常; 情感症状; 感觉统合; 感觉统合/失调; 注意缺陷障碍; 康复; 儿童
对于行为与情绪障碍的儿童,从医学方面分析,是一种心理疾病;如从教育学角度分析,是一种可矫正的情绪不稳和行为不良。根据中国的社会文化背景,笔者认为行为与情绪问题儿童是有长期的情绪困扰和家庭、学校不能接受的不良行为习惯的儿童。儿童行为问题不仅影响自身的学习、生活等,还会影响周围的人,包括父母、老师和伙伴,且其中相当一部分问题又会延续到青少年乃至成人阶段。本文对感觉统合矫治行为与情绪障碍儿童的问题进行了综合分析,现总结如下。
1 儿童行为与情绪障碍的成因
1.1 生物因素 遗传因素中基因的变化可能是导致人的行为改变的一个重要因素,基因不仅影响儿童的生理特征,还会影响到他们的行为特征;脑外伤、神经系统感染和孕期及围产期受损、新生儿缺氧、重度营养不良等均可导致儿童脑的发育迟缓或异常,是构成日后儿童行为问题的危险因素[1]。刘宝花等[2]研究提示感觉统合失调是儿童行为问题的生物学因素,行为问题儿童有前庭功能协调障碍,还伴有脑神经发育迟缓的现象。例如,注意缺陷多动性障碍,就是由于脑功能失常,前庭系统反应不足或异常,感觉统合功能失调引起孩子多动、注意力缺陷,形成学习困难,进而引绪和行为障碍等问题。
1.2 家庭因素 早期不良教育会影响情绪和行为的发展,包括父母养育技能缺失、父母角色能力不足以及父母不良的人格特征和行为模式等[3];早在19世纪弗洛伊德就注意到了不同的养育方式对儿童行为的影响,父母所提供的温暖、支持与规则、控制的平衡非常重要,他认为行为与情绪障碍是由本人素质、家庭、环境等因素交织而成的[4];凌辉[5]研究发现,温暖、理解的父母与儿童行为问题呈负相关,父母情感支持可减轻儿童的社交退缩、违纪、攻击性行为和强迫行为;而父母的拒绝、过度保护或溺爱则与儿童的行为问题呈正相关。王玉凤等[6]研究发现,家庭的和睦程度、家庭气氛、家庭类型及父母受教育程度都与儿童行为问题发生有关。
1.3 社会因素 儿童行为与情绪问题的形成与社会经济发展程度有关,尤其与家庭的经济状况和社会地位有非常密切的关系[6];有行为与情绪问题的儿童由于自身的特点,多数不能与同伴建立和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在学校教育环境中,教师的偏见和同学的疏远或嘲笑,最能助长这类儿童的消极情绪与行为的发展。
2 行为与情绪障碍儿童的感觉统合矫治
2.1 感觉统合及感统失调 感觉统合是儿童认知与学习的基础。6岁以前,孩子一般还无法以抽象的概念来认识与学习,必须凭借实际的感觉来认识与学习,所以他们必须不断地以身体及四肢的动作来增加感官及运动的经验,而这种身体及四肢动作的有效运作则是以大脑的调控和整合为基础的。感觉统合理论是由美国临床心理学家专家Ayres提出的,并设计了感觉统合治疗方法。感觉统合是指将人体器官各部分感觉信息输入组合起来,经大脑多次组织分析综合处理,做出正确决策,使整个机体的运动和谐有序。当大脑对感觉信息的统合发生问题时,就会使机体不能有效的运动,称为感觉统合失调[7,8]。感觉统合失调在学龄前期及学龄期儿童中发病率较高,易造成儿童学习与交往及行为障碍,严重影响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9]。感觉统合失调临床表现为:多动、易分心、注意力不集中、爱着惹人、独占性强、情绪不稳、脾气暴躁等,直接影响了儿童的学习、生活、运动,继而出现一系列的心理行为问题乃至社会问题。
2.2 感觉统合训练的作用 感觉统合治疗目的在于针对儿童存在的大脑对外界信息处理不良的问题进行矫治,增加感觉讯息的输入,尤其是前庭刺激的输入,打开通往神经系统部分的通路,从而达到改善脑功能的目的[7,8]。
赵亚茹等[10]研究发现儿童行为问题与感觉统合失调关系密切,经过感觉统合训练后,儿童的行为问题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此外,有研究表明,行为问题儿童都伴有前庭功能协调障碍[7]。《北京市城区1 994名学龄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的调查报告》结果表明:感觉统合轻度失调率与重度失调率为35.9%和10.3%;行为与情绪问题儿童中伴有轻度与重度感觉统合失调(76.1%,34.2%)的均明显高于非行为问题儿童(29.2%,6.7%)[11]。
随着国内独生子女的增多,发生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通过感觉统合训练临床观察,发现儿童的神经心理及神经生理的调整功能,运动协调能力、多动、注意力不集中及情绪稳定方面在经过训练后有非常显著的改善。采用感觉统合训练方法是根据儿童所存在的感觉和动作发育不良给予相应的刺激,运用游戏式的运动控制感觉的输入,特别是从前庭系统、肌肉关节及皮肤等刺激的感觉输入,并同时做出适应性反应。训练中大量的前庭刺激的输入,使前庭功能得以改善,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对因治疗的作用,随着儿童感觉统合的改善,其消极行为、多动、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不稳、社会退缩改善等行为与情绪问题相应减少。感觉统合训练注重儿童动作的整体性和协调性,有助于孩子培养活泼开朗、热情奔放的性格,有助于人际关系的建立。《感觉统合治疗481例临床疗效分析》结果表明感觉统合训练对儿童情绪稳定的总改善率达87%[12]。
总之,感觉统合训练对儿童的认知功能、注意力、学习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行为与情绪障碍均有明显的改善。为减少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必须关注儿童感觉统合能力的发展。笔者认为:要了解一个儿童的行为,既要注意心理因素,又要注意社会因素及家庭因素,特别是正在发育中的儿童。感觉统合理论发现了导致儿童行为和情绪问题的基本原因,也对这些问题的缓解提供了行之有效的途径,使对儿童的教育与培养更符合实际。
参考文献
[1] 闫芳,孙秀丽.儿童行为问题及相关因素流行病学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0,8(1):3132.
[2] 刘宝花,黄悦勤,王燕玲,等.4~6岁幼儿行为问题的病例对照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02,34(3):210213.
[3] 肖凌燕.儿童行为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家庭干预[J].中国特殊教育,2004,11(1):6267.
[4] 王秀珍.儿童行为问题的研究进展[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6,15(7):667668.
[5] 凌辉.父母教育方式与学习不良儿童行为问题及自我意识的相关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4,12(1):52.
[6] 王玉凤,任桂英.不同时期北京城区儿童行为问题比较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0,14(1):5153.
[7] Ottenbacher K,Short Margaret A.Sensory integrative dysfunction in children.A review of theory and treatment[J].Adv Dev Behav Pediatr,1985,6:287329.
[8] 任桂英.儿童感觉统合与感觉统合失调[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4,8(4):186188.
[9] 赵冬梅,刘月兰.感觉统合失调与儿童行为关系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0,8(3):203205.
[10] 赵亚茹,姜英.感觉统合治疗对改善儿童行为问题的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13(3):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