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政法核心价值观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政法核心价值观范文1
我尝试探索的精神实质警察官兵的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向下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我得出的结论是主要矛盾的活动,以促进和加强警察和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的男性,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是正确的工作生活工作的指导价值和前景,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起到了把握方向。一句话:价值取向决定工作的成败。
首先,唯物主义告诉我们,物质决定意识,物质的动态反应的意义。更注重在实际工作中是反应的物质的认识,计数器的大小决定的司法行政工作的程度。 10年前,司法行政系统可以作为一个贫穷的白人,多数是非常困难的工资支付。工作人员被形容为“杂牌军”也不为过。但在这种情况下,司法行政系统的前辈为什么能坚守岗位,为司法系统开门春季管理。依靠忠诚于人民,公平,诚实的价值观,有没有优惠待遇,他们依靠的良知和道德,“忠”字。因此,正确的价值观,是工作的保证。
其次,工作的决定性作用,正确的价值观,也反映在工作和指导方向。一个成功的问题,不仅在于你的出发点是你的方向。忠诚于人民,公平,诚实警察和男子负责的政治和法律制度的方向,武装头脑的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警察官兵可以做“弱明志宁静致远,以及警察官兵,司法行政系统在更好的形状,明天具体如下:
首先,“忠诚”,是忠于党,忠于自己的国家,对人民,忠于法律的警察官兵的政治品格。司法系统的前辈,为什么不能坚持自己的岗位,在这样一个困难的局面,必须依靠“忠”字上。与忠诚的心,我们相信,司法行政系统的明天会更好。
第二,“人”,始终是人民心目中最高的位置上,并确保执法人员,警察和执法理念的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警察和执法理念的人的目的。他解决了他们的工作依靠谁的工作,相信谁的警察官兵。与人民群众的支持,政治和法律制度必须是春天。
第三,“正义”是司法公正执法,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是警察官兵的神圣职责。这是工作的要求,是一个公平和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如果司法不公,伤害的是水,后果不堪设想。不能过分强调可见的“正义”作为一个警察官兵的神圣职责。
第四,“干净”的是公正和诚信,敬业,是警察官兵的基本行为。
政法核心价值观范文2
司法局启动 “弘扬学习雷锋精神、践行政法警核心价值观”教育主题实践月活动:
为弘扬学习雷锋精神,激励司法行政系统干警的工作热情,3月5日,西和县司法局结合工作实际,以“3.5向雷锋同志学习49周年纪念日”为契机,启动了为期一月的以“弘扬学习雷锋精神、践行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教育实践活动,通过开展一系列的司法便民活动,把雷锋精神落到实处,以实际行动践行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助推司法行政工作上台阶。
一是营造学雷锋氛围,体验雷锋精神。局党组结合司法行政工作实际,制定了活动月实施方案,召开了“弘扬学习雷锋精神、践行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主题活动动员会,要求全系统干警以雷锋为榜样,爱岗敬业、奉献社会,营造浓厚的学雷锋氛围,掀起学雷锋的热潮。
二是开展“弘扬学习雷锋精神、践行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主题活动,将雷锋精神落到实处。以“联村联户、为民富民”为契机,深入开展走访贫困户,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把群众的困难看在眼里,记在心上,给联系户发放便民联系卡,建立村情、民情台帐,结合所联村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帮扶措施,以长期开展济困帮扶。并借助法制宣传平台,组织联村干部在村委会、学校等场所开展了一系列关乎民生法律、政策的法制宣传教育,设立现场法律咨询点,为困难群众提供法律援助和法律服务。同时,加大对联系村矛盾纠纷的排查化解力度,集中力量化解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和重大社会矛盾纠纷、涉法涉诉案件,着力构建和谐村、文明村、平安村。另外,我局还积极拓展活动范围,组织法制宣讲团在大乡镇集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2场次,群众对此反响强烈,从而以实实在在的“为民”行动,把雷锋精神落到实处。截止目前,共发放《农民法律知识读本》《西和县实用法律知识100问》《农民工法律援助服务手册》《人民调解法学习读本》《百姓常用法律知识问答》“学习雷锋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等有关宣传资料3500余份,设置宣传展板16块,悬挂横幅4条,解答法律咨询280多人次,调处化解疑难矛盾纠纷15起,调处成功13起,受理法律援助案件3件。目前,“弘扬学习雷锋精神、践行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教育实践活动正在进行中。
政法核心价值观范文3
>> 民族地区高校信息技术与工科类课程整合的相关分析 信息技术与地方高校机械类课程整合现状及思考 试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开发的基础 浅析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相关要素及存在的问题 基于信息技术与高职院校导游专业课程整合的相关研究 信息技术与高校专业课程整合现状及策略研究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研究及实践应用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研究 微视频资源在高校信息技术类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浅谈信息技术及课程整合的思考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研究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模式的研究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 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整合的研究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结构研究 基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研究 信息技术与生物课程整合的研究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现状 信息技术整合课程的研究与应用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2014-11-01.
[2]王佑镁,吴永和,祝智庭.教育信息化开放生态系统模型建设策略[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09(1):58-62.
[3]任友群,吴F瑜,刘欢,郭海骏.追寻常态:从生态视角看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J].中国电化教育,2015(1):97-102.
[4]吴庆余.基础生命科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5]刘经南.树立大学科建设观念推进一流学科的跨越式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2005:3-4.
政法核心价值观范文4
践行政法核心价值观从点滴做起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事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践行政法核心价值观从点滴做起》。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践行政法核心价值观是一个重铸精神、确立信仰的过程,它需要我们长期坚守、执著守望,更需要我们在学习、工作、生活的点点滴滴之中自我完善与自我塑造。
践行政法核心价值观要加强自身的学习。学习是进步的不竭动力。作为政法干警,首先要紧跟时局动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习的经典理论。同志指出,司法权是至关重要的执政权,必须掌握在对党和人民绝对忠诚的人手中。忠诚是政法干警应有的政治本色。只有加强政治学习,才能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才能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才能自觉地在组织上、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保持高度一致,才能实现党的领导与司法独立有机统一,才能作党的司法事业的忠诚卫士。
践行政法核心价值观还要加强业务学习。在法院工作,要学的东西太多。学法条、司法解释、庭审驾驭、法律文书写作、办案技巧,不断思考在办案中遇到的问题。只有不断的学习,才不会葫芦僧乱判糊涂案;只有不断的学习,才有能力司法为民、服务群众;只有不断的学习,才有实力践行政法核心价值观。
践行政法核心价值观,要立足实际,做好本职工作。作为法院干警,最大的本职工作就是快办案、办好案,让当事人满意。“兵贵神速”,办案也贵在神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拖拉只会使案件由简单变复杂,当事人对法院的工作由信任变猜疑、由理解变抱怨。办案时要加强与当事人的沟通。移动有一句很经典的广告语,“沟通从心开始”。只有通过真诚的沟通,才会让当事人知道法院为他所作的工作,才会让当事人感受到法院很重视他的案件,才会让当事人感到我们很同情他的疾苦。只有沟通才会加深了解,只有了解才会增进理解,只有理解才会获得支持。
践行政法核心价值观,要向身边的先进同志学习。
政法核心价值观范文5
今天在这里召开全局干警大会,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一系列会议精神,对集中整治影响发展环境的干部作风突出问题活动进行动员,部署当前阶段的工作。下面,我讲四点意见:
一、狠抓队伍,认真开展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
在去年召开的全国政法工作会议上,书记作了重要讲话,他要求各级政法机关要把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教育作为政法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认真组织开展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实践活动。
中央政法委把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概括为“忠诚、为民、公正、廉洁”。“忠诚”就是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这是政法干警的政治本色;“为民”就是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切实做到执法为民,这是政法干警的宗旨理念;“公正”,就是公正执法司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这是政法干警的神圣职责;“廉洁”,就是清正廉明、无私奉献,这是政法干警的基本操守。这八个字深刻总结了政法机关对干警核心价值观的探索实践,落实了中央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要求,是党和人民对政法队伍的基本要求,也是广大政法干警必须自觉坚持的共同价值取向。
在全国政法系统中组织开展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是中央政法委作出的重要部署,是今年政法队伍建设的首要任务。全局干警要提高认识,不断增强搞好教育的主动性和责任感,真正把思想统一到中央政法委的部署要求上来。按照中央要求,把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教育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和总书记在建党9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论述“四考验”、“四危险”(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紧密结合起来,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和政法职业道德教育、纪律作风教育、廉洁从政教育紧密结合起来,深刻领会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实质,准确把握其科学内涵,坚持用核心价值观指导思想和实践,真正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全局干警要做到“三结合、三认真”,把集中学习和个人自学结合起来,认真组织好学习;把通读文件与专题讨论结合起来,认真组织好讨论;把价值观学习和司法行政工作结合起来,认真指导好实践。按照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的根本要求,深入自查在思想观念和工作实践中不符合、不适应的问题,制定整改措施,认真组织好整改。以践行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为主线,持续开展“创先争优”、“治庸治懒治散”、“五新”解放思想主题教育等主题实践活动,进一步提升队伍素质,提升服务质量,提升社会影响力。
全局干警要通过牢固树立和践行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使广大干警始终坚持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上的“三个至上”,切实做到党在心中、人民在心中、法在心中、正义在心中的“四个在心中”,确保司法行政工作和队伍建设的正确方向,自觉扎根基层、爱岗敬业、开拓进取。
二、严肃纪律,扎实开展集中整治影响发展环境的干部作风突出问题活动
2月13日晚,县委、县政府召开全县集中整治影响发展环境的干部作风突出问题活动暨进一步深化政务公开加强政务服务大会。会议动员和部署全县集中整治影响发展环境的干部作风突出问题活动。
我们司法局一定要按照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和工作要求,采取更加得力过硬的措施,扎实有力地推进集中整治活动。要围绕“改进作风、提升效能、优化环境”的目标,切实解决干部作风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围绕“窗口服务、阳光交易、信息公开”的目标,切实提高司法行政的服务效率和透明度,开展干部作风突出问题集中整治,进一步深化政务公开、加强政务服务。
按照会议要求,我们迅速召开了班子成员会议,传达学习了会议精神,成立了县司法局集中整治影响发展环境的干部作风突出问题活动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以我为组长,副局长及党组成员为小组副组长,各股、室、所负责人为成员,下设办公室、督察组。办公室负责活动的具体指导、组织协调和信息报送工作。督察组负责督查工作中的不良作风,督促整治活动认真扎实地开展。
作风建设督察组要做到“四严查、四整治”,严查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整治对待群众冷漠生硬、态度恶劣的问题;严查干部队伍纪律作风懒散,整治不作为甚至乱作为的问题;严查干部队伍不良的精神状态,整治执行能力不强、执行水平不高的问题;严查法律服务中的违法违纪案件,整治法律服务中介机构及从业人员乱接案、乱收费、乱办案的“三乱”问题。
三、强化职能,进一步做好基层司法所建设的服务管理工作
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出现的新变化,基层各种涉法问题的不断增多,迫切需要进一步强化基层司法所的工作,以满足基层对法律服务和法律保障日益增长的需求。局各股室要充分认识司法所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强对司法所建设和司法所工作的管理和指导,做好“五个进一步”:
一是进一步深化对基层司法所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司法所担负着具体组织实施基层司法行政各项业务工作,直接面向广大群众提供法律服务和法律保障的重要职能,是我局服务大局、服务群众、服务社会的重要渠道和前沿阵地。
二是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及方式。善于运用其他省市司法所建设和工作的先进经验,结合我县实际,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不断总结新经验,解决新问题,提出新思路。
三是进一步理顺对司法所业务工作的管理体制。完善指导监督机制,抓好建章立制工作,把对司法所业务工作的指导管理尽快纳入到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
四是进一步从强化基层工作的角度,拿出服务基层的措施来。加强各项工作的协调,充实对基层工作扶持的力度,着力解决司法所建设面临的各种问题和困难,以适应开拓基层司法行政工作新局面的需要。
五是进一步提高司法所干警政策理论水平和业务技能。通过培训规范街道司法所各项工作,培训要以理论联系实际为原则,以“实际、实用、实效”为要求,从提高司法所干警综合素质和实际能力出发,优化培训内容,创新培训方式,增强培训针对性和实效性。二月底至三月初,我们将组织全体司法所干警进行业务培训,由局领导和各股室负责人围绕公文写作、法律服务、法制宣传、人民调解、社区矫正等内容给大家上课。
四、抓住机遇,实现基层司法所工作正常化、规范化、标准化
在县三级干部会议上,郑光泉书记要求,要坚持一手抓教育、一手抓打击,提高公民知法、守法、用法的水平,从源头上减少破坏发展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这不仅是对我局工作提出了要求,同时,也是为我局不断开创工作新局面提供了机遇。司法所是化解群众矛盾、预防犯罪的第一道防线,在县委、县政府对基层司法法所建设的高度重视下,司法所办公用房已经解决,人员、编制、经费正在逐步加强。万事俱备,就看我们如何打好这“第一枪”,而且新上任的八位所长之前都没有接触过司法所的工作,就如何开展好司法所工作,我谈以下三点:
一是要转变角色,找准位置。首先,尽快掌握社情民意。司法所是司法局在乡镇的的派出机构,日常多与乡镇机关接触,要主动地为乡镇人民政府依法行政、依法管理提供法律意见和建议,发挥法律参谋助手作用,认真地完成好乡镇人民政府交办的维护社会稳定的工作任务;其次,尽快开展人民调解。通过管理人民调解工作,与多部门合作调解民间纠纷,及时把群众矛盾化解在村组,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使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通过组织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结合“法律六进”、“送法下乡”活动,让群众知晓法律服务范围、联系电话以及办公地点,方便群众联系律师,享受便捷的法律咨询及维权服务。运用法律服务或法律援助手段帮助农民群众同各种坑农、害农行为作斗争,维护广大农民的合法权益,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再次,尽快开展安置帮教及社区矫正。通过搞清楚服刑人员的基本情况、犯罪情况、社会支持系统的情况,做好审前社会调查,为法院搞好规范化量刑的改革提供有力的参考依据,使法院在判决或裁定时适用法律更准确,量刑更合理。通过了解刑释解教人员的个人、家庭情况,因人帮教,帮助帮教对象解决在生活、法律、心理等方面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对有重新违法犯罪倾向的刑释解教人员进行帮助教育,落实重新违法犯罪的预防措施,把重新犯罪率控制在3%以下。
二是要苦练内功,优化服务。针对农业和农村工作需求,司法所干警应该以加强学习提升服务质量,充利用业余时间加强对土地承包、计划生育、宅基地管理、农产品市场管理、生态环境建设等法律知识和司法所业务的学习。在去年的司法考试中,我局有9人参加,5人通过,通过率为55%。希望这些同志要再接再厉,以更加严谨的学习态度,在法律实践中学习成长,以更加扎实的办案作风,为基层群众提供法律服务。
目前,司法所干警少、任务重、头绪多,各所可以通过协助乡镇建设“30米法治长廊”和创新基层司法行政工作理念及工作载体强化服务能力,让基层群众真正了解到司法所的职能作用,为司法所工作的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是要树立信心,下定决心。当前,我县司法所建设已经进入了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特别是在新一届的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已具备了实现科学建设的很多优势:一是环境优势。县三级干部大会的召开,极大地激发了全县人民谋事创业的积极性和进取心,当前全县干群心齐气顺、干劲十足,形成了团结干事的良好氛围,有利于各项工作的推动和开展。二是待遇优势。我们已经落实好司法所的副科级待遇及办公经费,能真正做到从优待警。三是人员优势。司法所队伍正在不断壮大,通过事业招考的15名司法所干警即将到位,并且我们正在与组织人事部门协商,在今年下半年还将公开向社会考录调入一批人员,充实到基层司法所。四是司法所建设后发优势。由于近几年来我们的基层司法所建设比较缓慢,基层群众对法律服务需求的空间很大,而有些基层司法所还是停留在“一人所”阶段,甚至只有“庙”没有“和尚”。讲过,“一张白纸,没有负担,好写最新最美的文字,好画最新最美的图画”,司法所正等着各位所长去“施展拳脚”。在今后工作中,我们一定要正确把握发展形势,不断解放思想,树立加快司法所建设的信心。
政法核心价值观范文6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资助育人;高校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6)01-0084-02
大学时期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将直接影响学生未来的人生走向和价值追求。如何合理有效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家庭经济困难的大学生群体,关系到资助育人工作的内涵式发展的走向与定位,更关系到高校资助育人的工作实效[1]。故切实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资助育人工作,符合高校立德树人、提高人才质量的培养目标,促使大学生在真正意义上学习、信仰、传播、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文以东华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三所高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群体作为研究样本,采取调查问卷和随机采访相结合的调查方法,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资助育人工作融合的现状,并就两者融合的方向和路径进行初步探究。
一、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难点
大学时期是人的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大学生的心理、生理、成长环境都会对其价值观造成影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大学生中最特殊的群体之一,针对这一群体进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更应该结合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实际开展。笔者基于三所高校家庭经济困难生群体发放调查问卷550份,回收517份,其中有效问卷470份。通过对调查问卷的数据整理,初步分析高校资助育人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现状及难点。
(一)主要依附“两课”,教育方式单一
从调查问卷的数据分析来看,94.3%的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概念有所了解,但83.6%的学生主要通过高校思政类课程(例如“形势与政策”)接触到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容。从学校资助政策和公益实践活动中学习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生仅占20.5%。这说明目前部分高校对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价值观引导形式不甚丰富,主要依附于学校传统的“两课”教育模式。近2/3的学生认为“教育的过程比较枯燥”,要求高校针对困难生群体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应该贴近学生生活,丰富教育形式,在学生的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中融入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内容。
(二)教育效果不明显,理论认同与现实脱节
从目前看来,对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效果不明显,学生接受程度差异较大。尽管所调研高校的学生资助工作在助学金的发放、困难学生的资格认定等方面制定了相关制度,一些高校还成立了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训平台,帮助家庭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和提升能力,但调研显示,尽管94.3%的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24字”表述熟悉,只有26.9%的受访者能够把民主、公正、平等和法治等精神与国家、学校对自身的资助相联系。在随机访谈中,能够将参加慈善公益活动与爱国、敬业,诚实、友善的公民品格相联系的学生也仅有少数。说明在对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价值引导上,距离将核心价值观内化为精神信念、外化为自觉行动的目标尚有一定差距。
(三)缺乏个性化教育,学生认同感较弱
如今高校在加强对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经济资助的同时,围绕诚信、感恩、自强等主题开展励志教育,加大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精神关怀力度。然而,这类教育基本采用大众化的方式进行,学生的个性、社会需求以及个人生涯规划等都未能得到较多的关注。本次调研中,59.5%的学生表示“学校要求参加活动、讲座并非自己都需要”,78.3%的学生表示“希望学校组织的活动能够更加贴近自己的需求”,说明尊重家庭困难生个体差异,开展多角度的个性化教育更容易走进学生内心,启发他们的思想。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契合方向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相结合,指明了高校困难生资助培养工作的推进方向,在更大程度上引导、鼓励困难生群体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运用于实践,最终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从本质上分析有以下三个方向相契合。
(一)目标的契合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价值为主导,体现对人的主体需要的契合与满足,以人为本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理念,必然贯穿“融入全过程”的始终[2]。这与资助育人工作归根结底是要帮助大学生确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实现其自身的全面发展与健康成才在目标价值追求上是一致的。
(二)内容的契合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个字简明扼要,从国家、社会和公民个人的角度,分别阐明了价值的追求内容。高校更应该积极探索教育新方法,培养当代大学生成为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模范[3]。面对高校困难生群体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利于培养其对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深入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理解,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合格公民,这些教育内容与资助育人工作所追求的培养大学生自强自立、爱岗敬业、知感恩、守诚信等目标都有着内在的一致性。
(三)方法的契合
资助育人工作关系到高校困难生群体的实际利益,不仅仅关注他们的日常生活、学习生活,更重视他们的精神信仰和价值追求[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作为一种价值理念的传播工作,注重人的价值和发展,因此在教育的方法上需要理论与实践相互结合。传统的价值观教育以理论灌输为主要方式,最终往往脱离实际,忽略学生切实需求,缺乏人文关怀。若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视困难生群体的学习生活、能力培养、心理健康、价值信仰等方面,才能将高校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落到实处,潜移默化地影响并指导困难生群体的成长成才。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路径选择
近几年,各大高校在资助育人的工作中积极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内容,但整体并未获得理想效果。笔者认为,为了保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切实有效的开展,可以从以下四方面着手。
(一)营造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的外部环境
信息化时代,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更加丰富,由于筛选信息的能力有限,往往会对价值观形成构成影响,为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增加难度。故资助育人工作要在营造氛围上下功夫,例如传统的资助工作把对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诚信、感恩、责任、法制教育作为重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高校应首先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帮助优化大学生的学习氛围,净化大学生的成长环境,形成核心价值观主流思想的主导力量。
(二)搭建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的实践平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被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接受,主要在于价值主体的自我意识。因而,必须借助一定的实践平台,如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等让困难学生亲身感受到社会主义社会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和变化,自觉把践行核心价值观作为责任。如东华大学理学院每年开展的春运小甜橙,就是让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感受公益精神、践行责任意识的一个实践育人平台,有利于让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三)立足“个性化”发展,构建资助育人的长效机制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一个复杂而长远的系统工程,涉及高校教育乃至社会转型等诸多问题的方方面面,绝非一日可就[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资助育人的工作不仅仅要依靠教育宣传、学生活动组织这一方面,更应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资助工作的制度设计、实施等深入环节。在资助育人的制度架构上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从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的角度,符合学生健康人格养成和全面发展的长效机制,帮助学生实现从受助到自助,再到助人的深刻转变。
(四)增强大学生“自我教育”的效果
培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接班人,应该培养个体的核心价值观与国家的核心价值观相一致,才能正确指导行为实践,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贡献力量。2007年新资助政策建立后,资助工作逐步实现由单线向双线资助的模式转变,强调资助育人,做到物质上帮助学生,精神上培育学生,能力上锻炼学生。但从目前的情况看,资助育人与思想教育这两者在实际运行时联系不强,从这个角度而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融入资助,必须要求资助工作要做实教育,发挥大学生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体性,积极践行主流价值观。
参考文献:
[1]张再兴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发展[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8,(4).
[2]金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
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3).
[3]冯刚.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深入发展[J].高校理论战线,2008,(7).
[4]刘明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思想政治教
育工作[J].航海教育研究,2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