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企业财务税务管理制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企业财务税务管理制度范文1
关键词:内部控制制度;内部审计;法人治理;风险评估
随着改革事业的发展,企业过去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管理制度和方法已不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客观上要求必须进行制度创新。内部控制是实现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赖以顺利进行的基础。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逐步完善,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为了增强企业在改革浪潮中的竞争实力,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要求企业必须强化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
一、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内涵
内部控制制度是指企业为了保证业务活动的有效进行,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保证资料的安全和完整,防止、发现、纠正错误与舞弊,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合法、完整而制定和实施的政策与程序,由控制环境、会计系统和控制程序组成,确保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而制定和实施的一个控制系统。
内部控制制度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内部控制涵盖了企业内部五大组成部分: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交流和监督评审。这五大组成部分有机地结合,构成了内部控制的完整体系。
二、内部控制制度在现代企业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今社会,企业要生存、发展已离不开内部控制。内部控制成为企业很重要的工作。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是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防止错误舞弊的重要基石。
内部控制制度已成为有关部门、会计师事务所和单位内部实施内部控制评价的主要参考依据,对促进企业建立健全内部控制,改变我国目前企业内部控制乏力、会计信息失真严重、企业内部管理散乱的现状,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在社会化大生产中,内部控制制度作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自我调节和自我制约的内在机制,处于企业中枢神经系统的重要位置。企业规模越大、其重要性越显著。因此,正确的认识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性,对于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维护财产安全,提高经济效益,提升现代企业管理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当前我们国家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从目前的内部控制客观环境和内部控制制度自身来看,我国许多企业对内部控制的认识还只是局限在制订内部控制制度和部控制结构阶段,仍然存在着很多局限,阻碍着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运行。
(一)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体系不够完善
有相当一部分企业没有建立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在内部控制制度内容上未引起高度重视,因而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仍存在不相容职务未得到分离的现象。虽然有些企业也建立了相关的内部控制制度控制系统,但总的来看,仍缺乏科学性与合理性。
相当一部分企业对建立内部控制制度不够重视,对内部控制制度认识不足,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持冷漠态度,以传统经验代替规范化管理措施和手段,还认为内部控制就是对企业经营的某个或某几个关键点进行控制。根本没有建立内部控制制度。例如,如会计岗位设置和人员配置不当,业务交叉过杂,会计人员兼职过多、职责不明,会计的事前审核、事中复核和事后监督程序无相应的的制度规定等。
(二)内部审计的监督作用发挥有限
在内部会计控制的监督过程中,内部审计既是控制活动的一部分,又是对内部控制的再控制,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但多数企业的内部审计未能履行其应有职能。
我国企业大多实行的是单一的厂长经理模式,这就导致内部审计不能监督上级,高层管理者是实质上的“自由人”。同时,对受厂长、经理直接领导的其他职能部门也不易进行监督,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严重受限。相当部分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得不到必要的重视和支持,内部审计部门力量薄弱,不能适应工作的需要。
(三)法人治理结构不够完善,对管理系统缺乏控制力
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公司制的核心,而规范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关键要看董事会能否充分发挥作用。但在我国现阶段,受长期计划经济的影响,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形备而实不至”,没有真正把企业当作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营主体。许多高层领导的管理理念和经营方式仍然停留在行政领导的角色上,企业的公司制改造也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
(四)风险意识不强,企业内部控制依然薄弱
环境控制和风险评估,是提高企业内部控制效率和效果的关键。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不断深入,企业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企业面临的经营风险也越来越高,但是,从目前我国企业现状来看,企业的风险意识还比较淡薄,其风险意识并没有提到应有的高度,企业管理层人员的思想中缺乏风险概念,企业内部缺乏风险控制的有效机制,因此抗风险能力低下。能否搞好内部控制工作更多的是取决于内部控制相关人员的责任心和风险意识,如果内部控制相关人员综合素质不高,就有可能错误地做出估计和判断,导致错误的决策,给企业带来无法挽回的经济损失。
四、强化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相关措施和建议
(一)重视对各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实务指导。
企业内部必须要建立一套相互制约,相互牵制和相互协调的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理论也早已超出早期以核对账簿、账簿记录与财产的一致性以及会计报表数据可靠性为内容的思想范畴,而进入了多元化控制阶段。《规范》应该考虑帮助企业解决内部会计控制的实务运用问题,以确保《规范》的顺利实施。
(二)建立健全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
建立健全一整套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内部控制制度有效实施的基础。企业应围绕减少企业风险,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赢利水平这个核心,把新的制度规范融入本企业,制订出适合本企业的切实可行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或具体的实施办法。
1、加强企业的内部审计制度。内部审计作为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一个重要方面,其主要任务是监督本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是否按照所制定的方针政策和计划执行。它在履行审计职能,监督经济活动,加强经济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要发挥企业内部 审计的作用,就必须将内部审计人员从会计、财务人员中分离出来,直接对董事会负责,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内审人员的作用,监督和保护企业的资产、财产安全,监督企业朝着合理、合法的良性方面发展。
2、健全风险评估机制。内部控制的重点是防范风险、避免和减少差错和舞弊、效率低下、违法乱纪等行为的发生,企业必须建立、健全风险评估机制。企业必须制订与生产、销售、财务等业务相关的目标,设定可辨认、分析和管理的相关机制,以了解自身所面临的各种不同风险。例如,随着企业投资的增加,企业应特别关注资金使用上的风险,应加强对建设资金的管理和控制,评估重要环节可能存在的风险,并明确规定相关法律责任。要严格执行资金使用手续,防止资金使用随意支付,杜绝各种浪费行为。
3、强化董事会在内控体系中的作用。加强企业内部控制,要加强董事会的建设,发挥董事会的作用和潜能,突出董事会在建立和完善内控体系过程中的核心作用;要实行独立董事会制度,适当引入外部的独立董事;要明确董事会内部分工,设立包括审计委员会、预算管理委员会、价格委员会在内的各项专门委员会,从而加强内部管理控制。
(三)强化外部监督与约束机制
我国目前已形成包括政府监督(如财政、审计、税务、证券监管等)和社会监督(如注册会计师、社会舆论等)在内的企业外部监督体系。要加强政府的监督力度以及政府的权威性,按照有关法律法规来规范企业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并使之有效实施。
要加大执行力度,对不能加强企业自身内部控制、违反法律法规导致企业目标没有实现的,应依法追究管理者的责任。通过中介机构,依据独立审计准则,站在公正的立场上对企业的财务报告进行评估,及时发现企业有失“公允”及其不当的会计行为,对企业实施会计控制。鼓励、支持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对企业违法违纪行为曝光,以充分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
综上所述,内部控制制度作为一种先进的内部管理方法已经被企业广泛采用,它在现代经济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与否以及执行情况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兴衰成败、生死存亡。
因此,我们应充分理解内部控制制度的涵义,认识到内部控制制度的作用,从健全立法、规范治理结构、完善控制制度、加强审计监管等方面入手,将政府力量、社会力量、以及企业自身力量有效的结合起来共同推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使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得到有效的实施,使会计职能的效用得到充分的发挥,从而提高企业现代管理水平,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王岚.完善企业财务审计机制[N].甘肃经济日报;2005年.
[2]吴水澎.企业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与启示[J].会计研究;2008年.
[3]陈铃.关于我国内部控制规范建设的思考[J].会计研究;2006年.
企业财务税务管理制度范文2
本篇文章主要对财务管理中的税收筹划概念进行阐述,从对企业税收筹划的错误认识、税收管理制度不够完善两个方面入手,解析企业税收筹划存在的问题,并以此为依据,从树立准确的企业税收筹划认识、建立健全的税务管理制度、要做好税务筹划基础性工作的完善与落实等多个方面,提出强化企业税收筹划的具体措施。希望通过本文的阐述,可以给相关领域提供些许的参考。
关键词:
财务管理视角;企业税收筹划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整个企业的市场环境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进行企业内部管理工作的过程中,要想保证管理工作具备完整性和高效性的特点,就是加大对财务管理工作中企业税收筹划的重视力度,只有站在财务管理视角进行企业税收筹划工作,才能有效的缓解企业的税务压力,从而保证企业更好的发展。
一、财务管理中的税收筹划概念
税收筹划在整个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占据重要的位置,它对企业的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意义。通常情况下,税收筹划也叫做合理避税,其主要是利用法律途径以及自我调节的方式来减轻企业的缴税力度。随着时代的发展,税收筹划相关的条例开始朝着标准化的方向发展,总而言之,所谓税收筹划是指,在现在的商业法律的范畴内,利用合理的调整方式,将企业的经营范围、投资方式以及理财方法进行修整,从而减轻企业的纳税负担,给企业的经济利益提供保障。
二、企业税收筹划存在的问题
(一)对企业税收筹划的错误认识
由于税收筹划属于系统性工作,因此其贯穿在整个企业经营活动中。只有做好风险防范、准确操作等工作,才能提升企业筹划的成功效率,从而推进企业税务管理和税务筹划的稳定发展。但是,根据目前的情况来看,大对数的企业在进行税务筹划工作时,对税务筹划工作没有深入的了解,从而导致企业税收筹划无法顺利的开展。
(二)税收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首先,税收管理制度不够完善,主要体现在税收管理水平低和税收管理机制不健全,这些因素的出现,严重阻碍了我国税收筹划的今后发展。此外,我国相关部门制定的税务优惠政策,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可以享受,这主要是由于需要办理认定的手续比较多,且办理流程比较复杂,因此大多数企业在操作方面存在一定的难度,从而导致税收管理效率不高。
三、强化企业税收筹划的具体措施
(一)树立准确的企业税收筹划认识
站在企业财务管理视角来讲,在进行企业税收筹划工作时,为了保证企业税收筹划工作的顺利开展,就要树立准确的企业税收筹划认识。首先。做好企业的税负水平的解析工作。相关的管理人员,要想保证税收筹划工作具备科学性和时效性的特点,就要对现阶段企业的税负水平进行全面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的进行企业税收筹划工作。结合工作实践,利用税务抵扣的方式来实现减少企业费用支出的占比。通常情况下,此部分在整个企业费用支出中,占据的比例相对较高,因此企业可以很容易达到减轻税负的目的,如果占据的比例比较小,表明企业要想达到减轻税负的目的,则存在一定难度。
(二)建立健全的税务管理制度
在进行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时,要想保证税收筹划工作可以顺利开展,首先就要做好税务管理制度的建立工作。企业可以利用设置税务筹划目标的形式来给企业税务筹划工作的落实提供有利的条件和保障。针对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人员来说,要高度重视税务筹划对企业今后发展的重要性,并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来实现企业制定的税收管理目标的制定。在进行企业财务管理岗位制定时,要对企业税务管理制度进行优化,同时还要保证税务管理制度的健全和完善。当税务管理制度建立完毕后,要及时的落实到税收筹划工作中,这样不仅可以保证税收筹划工作顺利的开展,同时也能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
(三)要做好税务筹划基础性工作的完善与落实
在进行企业税收筹划工作时,首先要做好前期工作的规划和整理工作,对企业财务相关数据进行收集和整理,在保证财务数据具备完善性和真实性之后,再进行会计报表的制定工作,并将整理结果及时的回汇报给企业的上级部门,从而保证会计管理工作的规范性。此外,财务管理人员还要结合前期工作的规划和整理内容,对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制定的目标进行安排,在把税收成本列入到企业经营成本中的同时,还要保证企业税收筹划工作的完善性和科学性。
(四)更改企业税收筹划方式
在进行企业财务管理的过程中,企业可以参照多个角度来对企业税收筹划方式进行更改和延伸。首先,企业可以利用共同设立的方法,来实现企业税收筹划工作的多元化。在进行市场开发的过程中,通常企业会利用共同设立的方法,这样不仅可以利用多角度共同投资的方式实现市场开发,同时企业还可以利用第三方投资的方式技进行建立,从而保证经济效益可以在出资方那实现共享。通常情况下,企业的大多数股权都归集团企业所有,并且集团企业持有关键的掌控权力,因此,集团企业也是保证企业权益不受侵害的有效凭证。企业可以利用公司共同设立的方式,来实现企业项目收益的转变成股份或者债务,这样可以有效的规避资金往来而出现的税收责任,从而给减轻企业的税负,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站在财务管理角度进行企业税收筹划工作,可以有效的保证企业税收筹划质量,进而减少企业存在的投资风险,给优化税务管理奠定了重要的意义。通过税收筹划,可以有效的减少企业纳税负担,提升企业财务管理水平,优化企业经营能力,从而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另外,在进行企业税收筹划工作的过程中,还要结合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及时了解相关的税收政策,紧跟社会发展步伐,对管理模式进行不断创新,从而给企业的未来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鲍金刚.基于财务管理视角的高新技术企业税收筹划的理论研究[J].财经界(学术版),2014
[2]莫丽娟.基于财务管理视角的企业税收筹划研究[J].中国商贸,2014
[3]李彩芳.基于财务管理视角的企业税收筹划研究[J].中国商论,2016
[4]罗珊梅.基于财务管理视角的高新技术企业税收筹划[J].商,2015
企业财务税务管理制度范文3
一、“营改增”对施工企业的影响
通过对我国税务制度的变化进行分析,“营改增”的影响范围主要是企业税负、发票管理,以及企业财务管理。通过分析以上三个方面,可以为施工企业财务管理中税务筹划工作的改进提供依据。
(一)“营改增”对企业税负的影响
由于我国在过去较长的时间里对企业征收营业税,在对营业税的重复性征税问题进行研究后发现,采用增值税代替以往缴纳营业税的应税项目,可以有效避免该问题,这就是“营改增”的由来。“营改增”的目的在于避免企业应税项目中的重复收税环节,为企业运营降低成本,使企业能够将更多资金用于自身发展。然而,由于我国大多数企业在管理方式、运营体制方面依然处于落后状态,财务管理制度无法与“营改增”之后的税务制度体系相适应,原本降低企业运营成本的目的不仅没有达到,反而??增加施工企业的税负压力。例如,某石油工程项目公司根据“营改增”的简易计税方式缴纳3%的增值税,然而,3%的营业税却使该公司承担更多的税金,增加了企业的税负压力。并且,由于在成本控制方面的不足,导致该石油工程项目公司的运营成本大大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不断下降,逐渐丧失市场优势。
(二)“营改增”对企业发票管理的影响
由于增值税是减少了企业在营业税应税项目上的重复征税,所以,在企业购买生产资料时,相关增值税的进项税额需要进行抵扣,这就涉及到发票管理的问题。在石油工程施工企业的采购环节,部分供应商为提高利润而开设虚假发票,导致石油工程施工企业无法享受“营改增”带来的税费优惠。因此,为保证企业的利益,以及控制企业的运营成本,需要从根本上加强企业财务管理部门的发票管理制度体系建设。
(三)“营改增”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
基于“营改增”之后我国税务制度的变化,施工企业需要改变传统财务管理模式,其中主要涉及增值税的账务处理流程方面。企业财务管理部门需要从税负额度出发,全面考虑新的税务制度下,施工企业的运营成本问题,通过行之有效的财务管理,确保企业的正常运转。以石油工程施工企业来说,固定资产占到了企业总资产的约53%,而人力成本较以往也有所提高,已经占到了企业运营总成本的30%以上,在“营改增”之后,企业财务管理部门在账目价值与税额方面进行了改进,从而有效控制了企业成本的增加。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企业财务管理部门对账目价值与税额的调整,意味着财务管理部门工作量的增加,这对于企业财务部门来说是一项挑战。
二、“营改增”后的施工企业财务管理中的税务筹划调整
随着“营改增”的深入推广,施工企业为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对财务部门提出了更高要求,针对企业财务管理中的税务筹划工作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整,以适应我国税务制度的改革需要。
(一)“营改增”后企业财务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为促进我国产业结构的改革,以及达到活跃市场的目的,我国政府在“营改增”的试点取得成功后,逐步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这一新的税收制度。尽管,以“营改增”为主要内容的税收制度改革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部分企业的税负压力,然而,在某些方面,“营改增”也造成了一系列的问题。
1.企业税负压力不降反升
企业财务股们在进行税务筹划时,“营改增”并不一定能够降低企业的税负压力,相反,如果没有正确运用“营改增”政策,施工企业的税负压力将较以往明显增加。在石油工程项目施工企业中,关系到施工企业运营成本的核心就是人工和材料,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人力成本逐渐增加,这无疑降低了施工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对于这部分人力成本,“营改增”并未将其作为进项税进行抵扣,并且,对于施工企业大量采购的原材料,也因为缺少足够的增值税发票而无法进行抵扣。所以,企业财务部门在税务筹划过程中忽略了的人力成本与材料成本问题,将导致施工企业无法享受“营改增”所带来的好处。
2.企业财务管理部门人员能力不足
“营改增”是我国税务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通过科学理解、掌握“营改增”的具体内容,能够实现企业运营成本的明显降低。然而,由于传统财务管理中的税务筹划思想存在,部分财务管理人员无法适应新的税务制度,对此次税务制度改革的重视程度不够。以至于在企业需要通过“营改增”降低运营成本时,无法拿出有效、可行的税务筹划方案,给企业造成重大损失。
3.施工企业自身财务管理上的不足
由于缺乏现代管理理念,大多数施工企业依然采用传统财务管理理念,缺乏集约型的财务管理思想,在工程承包过程中忽略了人工、材料成本所产生的税负压力,进而导致工程项目存在资金不足等风险。企业财务管理部门对这种缺乏预警的管理模式也未及时进行提醒,对于进项税的管理缺乏针对性,以至于在申请进项税额抵扣时,无法满足“营改增”的相关要求。增值税属于价外税的一种,对于已经产生的价款,增值税已经被扣除,然而,这一点却并未在相关项目承包合同中体现,给企业财务管理部门的税务筹划工作带来了巨大困难,也将间接导致企业运营成本的增加。
(二)施工企业加强税务筹划的几点应对措施
为实现企业运营成本的降低,结合“营改增”的具体内容,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加强企业财务管理中的税务筹划能力。
1.提高企业财务部门对“营改增”的重视程度。在进行税务筹划之前,企业财务管理部门需要认真学习“营改增”的相关内容,对无法实现进项税抵扣的项目进行计划性的调整。例如,梳理项目工程中不经常使用的机械设备,采取租赁的形式,降低企业在固定资产方面的投入,这也是降低企业税负的一种。通过学习“营改增”在降低企业成本中的优势,能够提高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对“营改增”的重视程度,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2.加强企业财务管理部门的业务能力建设。对于企业来说,一个?C合能力较强的财务管理部门将成为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保障,针对“营改增”所带来的改变,施工企业需要对财务管理人员进行包括理论知识、业务能力等方面的全方位培训,以便在未来的工作中更好的利用“营改增”实现企业运营成本的降低。
3.完善企业管理模式。随着我国税收体制的改革,传统企业管理模式已经无法适应以“营改增”为代表的现代税收制度,企业需要创新管理模式,使之与现代税务制度相适应。例如,建立更加严格发票管理制度,确保各类进项税能够在降低企业成本方面起到作用。在企业管理模式的完善过程中,企业财务管理部门应当制定科学的税务筹划制度,明确各部门在税务筹划过程中的责任,确保企业财务筹划工作的顺利进行。
企业财务税务管理制度范文4
第一,成本控制机制有待完善。人员存在一定的复杂性、生产规模较大及产品类型多元化等因素是造成钢铁企业成本控制失效的关键因素,此外不少钢铁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将成本控制简单地视为成本核算,进行成本计价和成本分摊并得出单位产品成本后就认为成本管理工作完成了,显然此种做法难以充分发挥成本管理在成本节约和管控方面的作用。第二,财务管理制度不畅,财务监督力度有待加强。不少钢铁企业在财务管理上过渡分权,各下属企业和部门无法在总部的统一调配下开展财务管理工作,从而难以从整体层面对融资、投资等活动进行统一部署。此外,钢铁企业的财务控制多属于事后控制型,缺乏必要的事前预算及事中控制程序(即使有事中控制,也局限在年度利润规划,没有完善月份、季度和年度等预算并加以控制管理)。第三,财务管理信息系统有待优化。不少钢铁企业都采用基于Excel的财务管理报表体系,形成了包括部门责任会计报告、初步预算、预计工作量报告等在内的系列财务管理报告。但随着钢铁企业规模及业务量的不断扩大,基于Excel的财务管理报表体系体现出诸多的不足之处(如基础数据缺乏共享、文件的稳定性和数据的安全性受到一定威胁等),为此有必要对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优化。
二、钢铁企业财务管理的优化策略
1.拓宽融资渠道,深挖企业内部的资金潜力
根据国家宏观政策的改变,现阶段银行纷纷加大了对贷款的控制,钢铁企业已经很难从银行贷得大笔款项,有时候虽然贷款成功,但需要背负巨大的融资成本,为此钢铁企业必须拓宽融资渠道来克服当前的融资困境(如通过专门的信托机构、发行债券等方式来对资金进行统筹规划)。与此同时,钢铁企业要从如下方面加强内部资金的管理:(1)钢铁企业要加强对现金的管理。在保障供应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基础上,钢铁企业应尽量减少对现金的持有量,避免现金的闲置,加快资金的周转速度,提高现金的收益率;(2)钢铁企业要加强对应收账款的管理。应收账款的数量对钢铁企业资金的利用效率有很大的影响,因此钢铁企业必须通过制定完善且合理地信用政策,并且积极预防呆账的产生,来加强对应收账款的管理;(3)钢铁企业要加强对采购付款和赊账的管理。目前很多钢铁企业的资金都严重不足,有效地赊账可以大大缓解资金的压力,因此必须加强对采购付款和赊账的管理;(4)钢铁企业要缩短折旧年限。缩短折旧年限,可以增加当期折旧额,使得企业折旧额提前使用从而增加当期内部可用资金。同时随着折旧额的增加,能降低企业应纳税利润额,可减少当期纳税额,从而增加企业可用资金含量。
2.强化涉税管控,合理避税
第一,钢铁企业要积极研究税收政策,开展税收筹划,充分利用各地的税收优惠政策。国家的税收优惠政策一般集中在对产业和地域的优惠,为此钢铁企业要顺应国家产业导向,了解各分支结构所在地的税收政策,从企业的整体上进行筹划,利用各地的税收优惠来合理合法地安排收入的划分,获取税收收益。第二,钢铁企业要加强涉税事务管理。钢铁企业要加强对企业内、外部税务信息的收集、整理、传输、保管及分析,构建适当的税务沟通机制;加强纳税申报、税款缴纳、发票的使用管理、税收减免等方面的管理;财务部门要加强人力资源部关于个人所得税纳税事务的指导与管理。第三,钢铁企业要构建税务风险管理绩效考核制度,全面考核税务风险管理的实施效果。钢铁企业应加强各地财务部税务岗位专业人员的职业技能和税收法规的培训,使其具备良好的业务素质和职业操守并遵纪守法,在财务部门主管的领导下,制定和完善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制度和其他涉税管理规范,将税务风险管理的工作成效与相关人员的业绩考核相结合,进而形成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意识与文化。
3.充分利用内部审计的各项职能,加强财务监管力度
钢铁企业要从如下方面着手来强化内部审计的监督力度:第一,钢铁企业要颁布详细的财务管理制度,明确各财务工作岗位的职责和工作具体要求,使财务管理工作有章可循,为规范化管理提供依据;第二,钢铁企业要构建健全的内部审计机构并配置专业的技术人员,同时赋予其更大的职能,确保其对企业财务收支活动的合理性和财务管理制度的合规性进行监督,并对财务部门的整体管理水平进行全方位的评价;第三,钢铁企业要加强内部审计的审计工作力度,进一步提高会计核算的质量。
4.构建ERP财务管理信息系统
钢铁企业要构建ERP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将预算管理(将财务预算、业务预算、资金预算、资本性支出预算等都包含在内)、资金管理(满足企业内部资金的集中管理、统一平衡、内部调剂、有偿使用)、综合财务分析、系统管理及系统集成(除了满足会计核算管理的各种业务功能以外,还要兼顾财务信息采集和披露渠道的畅通和安全,既要保证系统能够方便快捷地采集到业务、税务等核算体系外的数据,又要保证能够安全地与上级控制部门进行数据传输)等功能集于一身。
三、结论
企业财务税务管理制度范文5
金融危机使得全球金融市场日趋复杂,而我国双重转轨的大环境则进一步加剧了市场风险。面对不断变化的社会经济环境和竞争日益激烈的行业市场,企业难以获得经营决策所需的各种信息,导致其经营决策和结果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直接制约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因不确定性所滋生的财务风险是企业管理层所关注的重点内容。近年来,我国企业涉税案例逐渐增加,加上国家相关税收法律法规和信息管理系统的不断完善,企业税务风险也越来越受重视,这也对税务风险管理提出了迫切需求,将其纳入企业全面风险控制系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以往的研究成果中,往往将财务风险与税务风险单独分析,未考虑两者内在的联系和逻辑关系,不利于企业经营风险的综合管理。
二、企业财务风险与税务风险比较研究的必要性
财务风险是企业经营过程中因客观环境的不确定性和管理层主观经营决策所导致的财务成果与财务状况风险的不确定性,具体表现为投资风险、筹资风险、资金回收风险和收益分配风险四个方面。企业税务工作属于财务管理的一部分,企业在控制财务风险的过程中,也会引起相应的税务风险。在企业经营过程中,管理层往往更多地关注财务风险,而忽略了对财务活动所导致的税务风险的关注,须知这两种风险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具有内在联动性。通过比较分析财务风险与税务风险两者的联系与区别,有助于企业树立全面的风险防范意识,达到对风险协同管理的目的。具体而言,财务风险和税务风险的比较研究具有以下三个层面的意义。
(一)有利于企业正确认识风险收益平衡规律
企业作为营利性组织,其目的是追求利益最大化。根据风险收益原则,企业要想获得高收益,就必须面临高风险。激进的财务结构在为股东提供谋取更高收益可能性的同时,也使股东承担因决策失误所造成的高风险。无论是经营失败,还是财务结构不合理,最终都会反映在企业的财务风险上。与企业会计准则相比,税法规定更具刚性和强制性,管理层通过各种手段来操纵企业的财务报表,也会引发一系列的税务风险。因此,企业并不能在获取相同利益的同时完全规避财务风险与税务风险,只能在收益与风险之间寻求平衡。
(二)有利于管理者树立更加全面的风险防范意识
内部控制体系是风险管理的重要手段。通过对财务风险与税务风险的对比研究,重点分析风险特征与动因,促进企业完善对风险因素的管理与控制,形成科学的决策机制,将风险限制在可控范围内。与此同时,根据风险动因分析的结果,建立健全企业内部风险控制体系,完善企业风险分析、评价和管理制度,提高企业风险控制能力。
(三)有利于企业实现价值最大化目标
传统的“利润最大化”和“每股收益最大化”等财务管理目标没有考虑货币时间价值和经营活动风险。高风险往往伴随着高收益,脱离对经营决策风险的分析,会导致企业偏向于选择高风险项目,而放弃最适合企业现状的项目。一旦投资失败,将给企业造成巨大损失。基于货币时间价值理论、风险收益理论和股东价值最大化理论,现代财务管理的目标是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管理层决策必须围绕有利于提升企业价值的目标来开展。财务风险与税务风险是企业经营过程中必然会面临的风险,也是管理层决策过程中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
三、企业财务风险与税务风险的类型及特征
(一)企业财务风险类型与特征
资金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企业财务风险的重点就是资金运行的风险。按照资金在企业运行的状态,可以将企业资金活动分为筹集资金、投入资金、消耗资金、回收资金和分配资金五个方面,那么企业的财务风险则主要为资金的筹集风险(资金的筹集)和投资风险(资金的投入、消耗、回收与分配)。筹资风险主要是指企业筹集资金的实际情况与预期的差异,主要影响因素包括:资金供需市场、宏观经济环境、企业自身盈利能力及资金结构期限等等。按照资金来源,企业所筹集的资金可分为自有资金(权益融资)和借入资金(债务融资),所引起的风险可分为债务融资风险和股权融资风险。企业筹集资金不合理会影响资金结构、资金成本与公司投资项目不匹配,进而影响资金偿还和投资收益率的实现。这说明企业的筹资风险与投资风险实质上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影响企业投资风险大小的因素主要有市场环境的变化、投资决策的失误等。财务风险是经营活动的结果,而企业经营活动不仅要受到内部经营因素的制约,还受到外部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企业财务风险既受外部客观环境的影响,也有自身主观决策的因素,企业不可能完全消除财务风险,只能采取各种有效手段来尽可能规避财务风险,这体现了财务风险的客观性。企业财务风险体现在整个资金运动过程中,企业仅针对某项财务活动进行管理是达不到风险控制的目的的,这要求管理层从公司整体经营活动出发,一方面分析企业各项财务活动及其风险动因,另一方面要对企业风险活动进行全面管理,以点带面,协调统一管理。
(二)企业税务风险类型与特征
根据企业税务工作流程,可以将企业税务风险分为程序风险、申报风险及其他税务风险三大类。税务程序风险主要是指企业未按照国家税收法规的要求缴纳企业应当承担的税务成本,存在漏缴、少缴行为,或者因税务工作质量较差导致企业多缴税款。纳税申报风险主要是指企业在纳税申报过程中没有遵照我国税收法律的相关规定进行申报而给企业造成损失的可能,主要包括:少申报纳税风险、多申报纳税风险及未及时纳税所导致的风险。其他风险指除纳税程序风险、纳税申报风险外出现的税务风险。税务风险往往与企业税务筹划活动相关联。作为盈利主体,企业管理层的目标是追求利润最大化与成本的最小化,其中包括税务成本的最小化。而国家税收法律法规对企业纳税行为进行了强制性规定,企业与税务部门的信息不对称滋生了管理层偷税漏税的动机,从而产生企业税务风险,这说明税务风险具有必然性。这一点与财务风险的客观性具有相似性。但是这种必然性与财务风险的客观性存在较大差别,税务风险是基于税法的相关规定和企业管理层偷税漏税动机决定的,具有较强的主观意愿,而财务风险由外部环境和经营决策两者共同影响,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
(三)财务风险与税务风险的类型及特征比较
财务风险和税务风险同属于企业经营风险,具有风险的基本特征———不确定性,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必然会面临这两种风险。同时,两种风险都属于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动机所产生的,符合收益风险均衡的原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较高的财务风险和税务风险通常具有较高的收益率,较低的财务风险和税务风险,导致企业采取更稳健的财务政策,耗费更多的资源在纳税活动中,导致企业取得更少的收益。虽然财务风险与税务风险均客观存在,但产生税务风险的原因则更具主观性。财务风险是企业在市场环境中运营引发的资金运动风险,其客观性主要取决于社会环境、经济发展速度、市场竞争程度和竞争对手决策的不确定性以及企业经营投资决策的正确性。投资者并不能考虑所有的风险,即使考虑了所有风险也无法完全避免全部的风险,这导致企业必然要面临部分的财务风险。
四、企业财务风险与税务风险成因的关系
(一)企业财务风险成因
风险动因是指引发风险的根本因素。根据要素来源的不同,可以将企业财务风险动因分为外部动因与内部动因。外部动因主要包括社会经济因素、社会政治因素及其他外部环境因素。根据制度经济学中交易成本理论,企业作为社会经济的组成部分,其经营活动与外部社会经济环境有着密切联系,社会经济是处在高速增长阶段,还是稳步发展或停滞收缩状态对企业的财务活动具有非常明显的影响。外部社会经济环境为企业提供了发展机会,也为企业筹集资金提供了渠道,社会经济的好坏必然影响企业的筹资与投资活动,从而影响企业财务风险。财务风险的内部动因主要包括企业经营活动的各个方面,其中决策失误、管理能力和内部控制体系都是影响企业财务风险的重要因素。企业内部风险控制体系不健全,管理层风险意识淡薄都会直接关系到企业财务风险的大小。投资风险与筹资风险是企业财务风险的外在表现形式,其根本动因是企业的决策能力、管理能力和内部控制体系。
(二)企业税务风险成因
企业税务风险来源与纳税环节、申报环节与筹划环节,受外部税务环境的影响非常明显,宏观纳税环境是企业税务风险存在的前提。税收法律法规规定了企业纳税程序和纳税依据,而企业的财务状况决定了企业应当缴纳税负的多少。一方面,外部税务环境是影响企业税务风险的重要因素之一。另一方面,企业的财务状况也会对企业纳税活动产生重大影响。企业财务状况越好,其规避税务风险的动机越强,对税务风险的容忍性越小。但企业经营状况较差时,企业会有更大的动力进行更有风险的税务筹划,甚至偷税漏税。此外,与财务会计准则相比,税法更具刚性和强制性,其与企业财务准则的差异越小,企业所面临的税务风险就会越小。与财务风险类似,企业税务风险也受到内部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企业经营纳税风险,税务筹划风险,人员素质因素以及公司的税务风险管理制度和流程。
(三)财务风险与税务风险成因的关系
企业经营活动和外部环境都会对企业财务风险与税务风险产生重大影响。这两种风险是企业内外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国家宏观经济环境、社会政治因素等都会对企业财务状况产生重大影响,而这也会影响到企业税务活动。当宏观经济环境不好时,政府往往采取更严格的征税手段,加大了企业税务风险。对于企业财务风险与税务风险的内在动因方面,管理层风险防范意识、内部风险控制制度、财税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风险意识等因素对企业财务风险与税务风险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财税人员是企业财务活动与税务活动的直接操作者,通过提高财税人员的专业能力、职业素质及法律法规意识,充分调动相关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最大程度地规避财务风险与税务风险。与此同时,企业财务风险与税务风险还受到内部风险控制体系的影响,健全的风险控制体系能够有效防范企业经营风险,避免因人为因素所导致的财务风险与税务风险。因此,企业应当不断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增强管理层的风险防范意识,通过建立相关制度使企业经营活动程序化、流程化、标准化,尽可能规避因人为因素所导致的财务风险与税务风险。虽然财务风险与税务风险之间存在重要的联系,但是由于两者风险特征不同,在风险动因与风险管理方面还是存在较大差异的。两者差异性主要体现在风险业务活动不同。财务风险主要是资金运行风险,包括资金筹集、资金使用、资金回收与资金分配等环节,而税务风险则主要体现在纳税程序、纳税申报及税务筹划等环节。企业在纳税过程中,未严格履行国家税收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使企业丧失了原本可享受的税收收益,并可能因未严格遵照税法的相关规定而面临税收处罚。税务风险是企业违反税法规定的风险,而财务风险则是企业自身可持续经营风险,两者的性质存在较大不同。
五、企业财务风险与税务风险综合防控制度设计
(一)提高企业财务风险与税务风险的识别能力
基于风险的客观性特征,企业无法完全消除财务风险与税务风险。在这一前提下,企业应当提高风险识别能力,提前确认风险因素,才能够提前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降低企业风险。基于风险管理理论,识别风险的方法主要包括定性分析法与定量分析法两种。其中定性分析法主要包括专家会议法、头脑风暴法、特尔菲法。定量分析法则主要通过对企业财务报告的分析与解读,通过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与现金流量,为发现风险因素提供数据支撑。对于报表分析,不仅要做静态的数字分析,还需要通过横向对比与纵向对比,通过各种指标来观察企业的财务风险。
(二)搭建有效的财务风险与税务风险预警机制
风险预警机制是指对企业可能要面临的风险进行提前预判与报警,为企业防控风险提供时间。风险预警机制能够有效降低企业经营风险,提供企业控制财务风险与税务风险的能力。为了使风险预警机制有效运行,首先应当建立完整的风险预警机构,具有完整的风险控制组织架构。企业风险预警组织应由熟悉企业内部流程与实际业务的管理层和技术骨干组成。通过建立风险预警制度,能够有效监控企业日常经营活动对企业未来发展的影响,提前评估和处理风险。在对风险进行预警和管理的过程中,企业管理层应坚持重要性原则,将主要精力放在可能对企业造成重大影响的风险上来,提前做好控制措施。
(三)提高企业风险协同防范能力
企业财务风险与税务风险属于企业经营风险的一部分。在对风险进行协同防范之前,首先要对风险动因进行了解和分析,这要求企业对业务流程进行全面梳理,分析财务活动与税务活动的具体内容,明确风险点,评估风险对企业目标的影响,以及针对这些风险是否采取了有效的防范措施。企业财务风险与税务风险并不是完全独立的,企业税务活动往往受到企业财务活动的影响,企业财务状况的好坏对于企业税务活动具有重要影响。同时,税务活动往往只是企业财务活动中的一部分,在对企业财务风险进行防范时,应当考虑相关措施对税务风险的影响。提高企业管理层的风险防范意识,对财务人员进行培训,帮助其提高业务素质,提高税务筹划涉税风险的可控性。
(四)完善财务风险控制制度
企业财务风险是企业经营活动的直接结果。首先,应当建立合理的监督激励机制,确保企业管理层遵照股东意愿合理控制财务风险。其次,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建立有效的投资决策机制,确保企业资源分配利用合理,尽量避免决策失误导致公司财务风险。建立有效的投资决策机制,一方面要有规范的投资决策程序,做好项目可行性研究,运用科学的数据分析模型对项目进行定量决策,不可随意定性判断。再次,在决策过程中,要根据企业实际的资产状况合理配置投资资源,不仅要考虑投资机会和风险,还要考虑企业的发展目标、战略,同时要匹配企业目前的财务状况。最后,建立健全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制度,通过对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目标、机构、人员职责、风险管理程序等内容的规定,使企业通过制度来控制风险。
(五)完善企业税务风险控制制度
企业财务税务管理制度范文6
[关键词]中小商贸企业;税收筹划;问题;建议
税收筹划是指纳税人在不违背法律规定的前提下,企业通过对资金募集、经营和投资等活动,在一定合理条件下安排、统筹,并在税法许可的范围内,使用税法中独有的起征点、减免税、加计扣除等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实现企业税收成本降低,经济效益最大化。近年来,我国为营造良好的中小企业的税收筹划环境,相继实施了一些宏观经济政策和税收制度,成为中小商贸企业减轻赋税、增加收益、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发展的内在动力,为中小企业积极开展税收筹划工作提供了可靠的现实基础。我国中小商贸企业因为受先天规模小、起步晚、融资难、经营条件较差等因素影响,在我国整个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因此,中小商贸企业为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开展科学高效税收筹划工作刻不容缓。
一、我国中小商贸企业税收筹划存在的问题
(一)税收筹划的意识不强和认识不深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我国的中小商贸企业管理者对税收筹划的认识浅薄,并没深刻全面的了解其真正的内涵。其认为企业的税收成本是由税务机关决定的,只需根据税务机关的要求申报纳税。一方面有些管理者只将提高商品销售额作为企业的唯一目标,其他的经营目标并不重视。认为税收筹划就是偷税漏税,钻法律的空子,或是认为税收筹划就是在企业成立时一次性的行为,无需浪费资源过多关注;另一方面有些企业管理者意识到了税收筹划对企业长久发展的重要意义,但由于对税收筹划概念缺乏全面深刻的认识,只将企业的税收筹划局限于“减轻税收”,只将眼光瞄准一种税种,并没有从全局出发、整体考虑企业,将税收筹划与企业经营管理相结合,从而不利于企业实现价值最大化。
(二)不熟悉税收法规
中小商贸企业由于缺乏税收筹划方面的专业人才,对国家税收法律法规不熟悉,在进行税收筹划时,不能充分的利用良好的外部条件为企业发展做贡献。如国家出台的促进残疾人就业的优惠政策:当商贸企业吸纳残疾人就业时,可以在税收上享受一定的优惠,安置残疾人员的工资除了可以据时扣除之外,还可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根据实际支付给残疾人员的工资按100%加计扣除。还有些地方规定中小商贸企业吸纳失业人员达到一定比例时,可以享受少交企业所得税甚至是免税的优惠。但很多企业不熟悉这些税收优惠政策,在进行税收筹划时,忽略了税收优惠政策所带来的利益,无法降低企业税收成本。
(三)税收筹划的基础较差
税收筹划的重要基础就是确保企业存在一套规范的管理制度,以及完善的财务工作机制。目前中小商贸企业财务工作机制不健全,仍存在很多问题。一是企业内部财务制度不完善,并未严格地执行会计政策,出现错误的账目、原始凭证缺失、企业小金库等现象,造成企业账实不统一。这使相应的税收筹划制度不能正常的实施;二是财务人员的职责意识较弱,没有尽到工作的责任,有时账务处理存在疏漏,不能为财务分析提供准确数据,不利于税收筹划工作的实际展开。
(四)税收筹划脱离企业经营状况
不同的企业在规模、经营方式、产品特点以及企业发展阶段等方面都存在差异,很多中小商贸企业在进行税收筹划时容易盲目的模仿大企业成功案例,直接的照搬来进行企业自身的筹划工作,忽视了将税收筹划与企业自身的实际经营状况相结合,导致税收筹划失败,扩大企业风险的同时也不利于企业税收筹划。
(五)税收筹划整体统筹能力不足
中小商贸企业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没有关注税收因素,企业缺乏整体统筹安排。如在公司开设分支机构时,企业在选择分设分公司还是子公司上没有一个周祥严密的方案,对这两种选择哪一种更节税也不是很清楚。选择开设分支机构,也没有根据开设地的实际经营状况和市场占有率来考虑,有时做出的决策只是依据公司领导的个人喜好。又如市场部门在进行商品促销时,选择促销方案也没有考虑节税的问题,哪一种促销方案最节税,企业的税后净利润最大。再如大部分采购部门忽视了最终的价格优惠,仅仅依靠供应商提供的价格来选择供应商。如果本企业是一般纳税人,选择的供应商最好也是一般纳税人,因为一般纳税人方便提供可以抵扣进项税额的增值税专用发票,这可能会使企业得到更多的价格优惠。而企业的采购一般会选择表面价格更低的小规模纳税人作为供应商,这对企业自身的整体发展不利。
二、我国中小商贸企业税收筹划问题的成因分析
(一)企业领导不重视税收筹划工作
我国的中小商贸企业领导税收筹划意识普遍淡薄。部分领导并未认识到税收筹划是企业具有的一项基本权利,并不认为税收筹划会对企业产生有利的影响。因此,企业管理者就不会主动的从企业战略上布局,战术上要求,甚至认为税收筹划工作会耗费大量的资金和人力,中小商贸企业本身的资金就很有限,这笔开销公司投入来进行税收筹划只会增加企业的经营风险。小企业无条件也无需完成,这是大企业才会计划实施的工作。
(二)企业管理制度不规范
税收筹划工作的顺利实施需要良好的企业管理制度作为支撑,中小商贸企业管理制度的不规范,导致财务工作不能为税收筹划的有序进行奠定良好的基础。一是责任主体不明确,如企业购进商品时,需经部门领导的同意且签字,但往往有时企业的采购单上只有采购人员的签名,没有部门领导的签名,这样就很难确认责任主体;二是工作内容不明确,如企业财务人员认为其职责就是会计核算并向相关利益主体提供财务报告,对之前的比较税收成本的预测、分析、控制以及相关决策的项目与自己无关是上层领导的事情,税收筹划工作不在其职责范围;然而管理者认为所有的涉税事务都应该由财务部门所负责。
(三)税收筹划人员专业知识薄弱、综合素质低
一方面由于国家高等院校课程体系不完善,对税收筹划专业重视程度低,导致税收筹划方面的专业人才缺失;另一方面,从业人员在择业时,在观念上普遍存在对中小商贸企业“歧视”心理,而高端专业人才更是选择大企业就业,所以,在专业人才拥有上,中小商贸企业明显不占优势,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中小商贸企业在管理能力资源上弱于大企业,现实中,也存在因为成本控制原因,中小商贸企业通常采用会计人员、甚至行政人员兼职税收筹划岗位,兼职人员专业知识的薄弱对企业税收筹划工作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四)企业部门间沟通协调能力较弱
税收筹划工作需要企业各部门相互沟通、协调,才能整体统筹安排。中小商贸企业的各部门在采用相应方案时,只考虑本部门的可操作性和便利性,没有与税收筹划相关人员协调统一,而税收筹划人员在设计筹划方案时,没有做到及时有效的与其他部门人员进行沟通,只是从自身角度出发,没有考虑到所选的方案对其他部门来说是否可行。所以,企业很难整体统筹安排工作。
三、完善我国中小商贸企业税收筹划的对策
(一)加深对税收筹划的认知
首先,税收筹划是一项比较复杂的统筹工作,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完成并取得效果,需要企业领导足够的重视,在企业管理系统顶层设计中应适当增加税收筹划工作的重要性,同时,应该投入专门的资金、专业的人才以保障税收筹划工作的高效开展。其次,在思想意识上,企业领导和相应职能人员要加强对税收筹划的深入理解。在宏观上,不仅要掌握国际经济及政策形势,更应加强与税收筹划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和理解,跟踪最新税收筹划政策形势和行业动态。在微观上,要将国家政策及相应要求同自身管理结合起来,在合规运行的基础上,探索一套适合自身经营特点的税收筹划工作方案。同时,要综合考虑外部环境和企业内部经营状况,将制约税收的政策、条件及因素进行详细地分析,做出更科学合理的税收规划。
(二)完善企业财务管理制度
完善的规章制度尤其是财务管理制度能够为中小商贸企业合理有效的开展税收筹划工作提供便利。一是中小商贸企业应建立完整的财务管理体系,适当时可通过专业咨询公司辅助建立完整、科学的财务管理体系,保证企业在制度建设上就规避风险。同时,中小商贸企业应建立和健全商品购销存环节管理办法,及时有效地掌握商品流动的情况;二是建立和健全企业财务管理考核机制,加强对财务管理人员的激励和约束,同时,应严格执行内部财务控制和会计监督,落实企业内部责任问题,强化会计监督职能,保证会计制度的落实和有效执行。
(三)促进内部整体统筹工作
中小商贸企业各部门间要重视沟通、加强合作,以主人翁的姿态共同为税收筹划工作的开展提供支持。首先企业在确定一个具体的税收筹划方案之前,相关部门先进行分析,确定方案的可行性,选择出最佳的方案,实现节税最大化和企业价值最大化;其次在执行纳税筹划方案时,各部门应互相配合并能时刻关注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及时做出调整。
(四)加快税收筹划人才培养
一是中小商贸企业要不断地提升企业税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制定科学的培训计划,并积极参与税务部门组织的年度税收政策培训班,使纳税筹划当事人接受专门的、有针对性的培训后,能够深刻了解国家税法及通晓与税法相关的经济法规、熟悉国家会计法律法规,同时应具备必要的财务管理知识,将税收筹划与财务管理中资金、价值、时间等理论和技术方法相结合,把纳税筹划工作做好;二是中小商贸企业应将“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给企业的税收筹划人才提供学习交流的机会,在与国内优秀企业以及国外企业交流的过程中增加认识、提升能力;同时,重视吸引专业的税收人才,满足企业人才的需求。
(五)加强与税务中介机构的联系
税务中介机构的引导和服务,对中小企业税收筹划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专业的税务中介机构拥有税务筹划方面经验丰富的人才,能给企业提供了“外援”,税务机构有效的指导会弥补中小商贸企业专业人才上的不足,专业的指导也能及时促进中小商贸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并规避潜在的财务风险。税务中介机构的参与和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大力支持,能够促进中小商贸企业税收筹划更好更快的发展,提高企业税收筹划的档次和水平。
[参考文献]
[1]董继华,刘秋月.我国中小商贸企业税收筹划问题研究[J].会计之友,2014(14):108-110
[2]赵洁.浅谈中小企业税收筹划存在的问题及措施[J].税收理论和实践,2013:21-23
[3]赵凤茹.试析税收筹划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J].世纪桥,2009(9):66-67
[4]阮丽桃.我国税务筹划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现代商业,2015(30):140-141
[5]关磊,高桂萍.论我国增值税税收筹划[J].安阳工学院学报,2013(5):4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