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长与山海经教学设计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阿长与山海经教学设计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阿长与山海经教学设计

阿长与山海经教学设计范文1

【关键词】援疑质理 缘疑而教 缘疑而学

“援疑质理”语出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一文,意思是“提出疑难,询问道理”。“援疑质理”教学是指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把学生的疑问作为阅读教学的起点,即教师“缘疑而教”;教师再根据学生课堂学习的情况,提出相应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即让学生“缘疑而学”。

在班级授课制的教学中,学生阅读时产生的一些疑惑,特别是一些看似不起眼的问题,往往会被教师忽视,不能及时得到解决,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援疑质理”教学可以避免这类问题的出现,教师把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认知水平作为衡量教学内容的重要标尺,避免在内容选择上“过分强势”及“霸权主义”,教师教的应是学生想要知道的,也是学生应该懂的。

“援疑质理”教学,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同时还可以真正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促进学生积极健康地发展。

2011年7月“语文报杯”全国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中荣获第一名的浙江李明老师的《泥人张》一课,可以作为成熟运用“援疑质理”教学策略的一个范例。他的主要教学流程是:①学生阅读课文,思考并提出疑问,教师现场板书疑问。②师生共同释疑(教师梳理学生的疑问,按一定顺序释疑)。③课堂总结,提升学生的阅读感悟。这个课例中,教师转疑为问,使课堂更加灵动,多了一些“学生立场”,少了许多“牵”的痕迹。

但笔者在日常听课中发现,不少课堂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学生不会提问,或者提出的问题没有什么价值,学生的提问和文本核心问题关联度不大;二是教师仅满足于解决学生的问题,一堂课林林总总,满满当当,几乎全让学生的问题占据,学生问学生答,教师几乎没有什么作为,学生的收获很小;三是教师虽能适时加以解答或评价,让学生的问题得以及时解决,但缺少对学生的问题进行整合和提升,教学没有高度,存在着平庸化现象。

因此,阅读教学中,如何把学生的“疑”和教师的“疑”整合为新的教学问题是关键所在,“疑”从哪里来和“理”从哪里来是实施教学的基础。

一、“疑”从哪里来

1.鼓励质疑。要想让学生学会质疑,教师首先应该营造民主的教学氛围,给学生质疑的时间和空间,鼓励他们提问。像《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等课文,学生初读后容易产生疑问,教师应该给他们质疑问难的机会,或者在课前预习中请他们提出疑问,或者在上课之始让他们提出疑问,这样可以准确定位教学起点,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期待,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如《阿长与〈山海经〉》一文,学生的疑问主要有:鲁迅眼中的阿长到底是“好人”还是“坏人”?作者对她是赞美还是批判?文章第19段才写到“阿长与《山海经》”,前面的1—18段能否删去?题目能不能改成“我的保姆阿长”或者“阿长买山海经”?为什么作者一会儿称其为“阿长”,一会儿又称其为“长妈妈”?

2.引导质疑。语文是母语学科,很多文章学生自己就能读懂,似乎不会有什么疑问。这时就很需要教师示范质疑,引导学生于无疑处生疑,长此以往,可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像《丑小鸭》《赫尔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女娲补天》这类浅文,很多学生小时候就读过,中学再读不易生疑。这就需要教师给学生示范提问。如对《赫尔墨斯和雕像者》一文,某教师提出这样几个问题:一个银元到底贵不贵?为什么?如何理解赫尔墨斯的笑?他是怎么笑的?可能是笑几声?雕像者的话是为了讽刺赫尔墨斯吗?最后一节揭示寓意的话能否删去?为什么?这几个问题来源于文章的细处(一个银元和笑)和关键部位(结尾),可以引导学生如何于无疑处生疑。

教师不仅要通过自己的示范引导学生质疑,还要通过实例引导学生探究,让学生懂得质疑的一般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①审读标题。如《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伟大的悲剧》《音乐巨人贝多芬》等文章,可以通过仔细审读标题来发问:罗布泊为什么会消逝?为什么称为仙湖?悲剧为什么是伟大的?为什么称贝多芬为巨人?

②关注细节。文章的细节包括一些细小事物和词句标点等。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从细节入手发现问题,如关键词句。

《谈生命》开头一句:“我不敢说生命是什么,我只能说生命像什么。”可以问:为什么不敢说“是什么”只能说“像什么”?《老王》结尾一句:“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可以问:谁是幸运的人?谁是不幸者?为什么愧怍?

又如,《台阶》结尾句:“怎么了呢,父亲老了。”可以问:“怎么了呢”后面为什么是逗号而不是问号?

再如《我的叔叔于勒》中“书信”这个细节反复出现了4次,《故乡》中闰土的“银项圈”反复出现了4次,可以问:作者为什么这样反复写?

③借助资料。可以引导学生借助书后“研讨与练习”“评价手册”“补充练习”等助读资料来学会质疑。因为这些助读资料会给学生提供生疑的角度和方法。如《紫藤萝瀑布》一课的“研讨练习”,第一题是在整体感知课文思想内容的基础上,理解“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这句话的含义;第二题是揣摩课文中四个写景的精彩语句;第三道是课外搜集几种具有某种象征意义的花木的例子,并展开交流。这些研讨习题,既有对课文全局的把握,又有对课文细部的关注。它们可以为学生的质疑提供方法和角度。

3.互动激疑。在教师示范和引导探究的基础上,还可加入学生的前期交流这一环节,在小组内先解决一些低层次、低难度的问题,在交流过程中,还会产生一些有价值的问题。如《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一文,在师生互动释疑的过程中,学生思路大开,产生了新的疑问:①作者在题目“消逝的仙湖”中用的是“消逝”,而在第9、14、24段用的却是“消失”,那么题目能不能换成“消失的仙湖”?②题目中的逗号能否改为破折号?③本文题目是“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为什么要写青海湖和月牙泉?④既然第2、3段写的是现在的罗布泊,第15—24段写的也是今天的罗布泊,这两部分为什么不放在一起写呢?这些疑问很有价值,能引发学生思考更为深刻的问题。

4.化疑为疑。鉴于学生质疑有很大的不确定因素,所以“援疑质理”要求教师能灵活地驾驭教学,要对学生的疑问进行重组,相机调整、拓展,化学生的疑问为课堂教学的问题,寻找教师与学生问题的最佳结合点,追求具有学生立场的更加灵动的课堂。如李明老师教《泥人张》,课堂上让学生质疑,教师对学生的疑问现场板书、思维归类、分类解决,把学生的疑问变成自己的教学问题:用学生不解的词“架式、怵、找乐子、贱卖”概括本文情节,用学生提出的问题“有第一,没第二,第三差着十万八千里”领起对人物形象的分析和对细节的品味,用学生的问题“众人有什么作用”分析小说的环境。课堂灵动多姿,获得一致好评。

归纳起来看,化疑为疑的主要方法有:

①寻找学生问题与教学目标的切合点。海安教育局颜敏老师上《老王》时就是找到了学生疑问与自己教学设计的切合点,他的课堂根据学生问题,聚焦讨论的核心话题: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不幸者的愧怍。

②整合学生问题与教师问题的相交点。如笔者教《月迹》一文时,学生与我的问题的相交点在“月迹”二字上:本文的题目为什么用“月迹”而不用“月亮”或“追月”?课堂就围绕这个问题展开。

③思考学生问题与教学重难点的相关度。如一教师教《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时,就是关注了学生问题与教学难点,从“揣摩语言,体会科学文艺作品的文学性”入手的。

二、“理”从哪里来

学生在预习课文的过程中,肯定会产生许多疑问并亟待解答。有些疑问,学生可以通过查阅工具书和相关资料得以解决;有些疑问,可以通过同伴互助解决;有些疑问,则需要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才能解决。

1.同伴互助。同桌或左右前后的同学成为自然学习小组,互相提出自己课前学习中的疑问,能在小组内解决的尽量在小组内解决,暂时不能解决的再在全班提出来;小组派代表提出暂时不能解决的疑问,相同问题不重复提出;能够由学生解答的疑问尽量由学生解答,学生不能解答的由教师引导学生解答。

2.教师设阶。对有些特别难的问题,教师可以铺设解决问题的台阶,引导学生释疑。如,《苦恼》一文中学生难以理解的问题是:“主人公姚纳既然那么苦恼为什么老是笑呢?”为解决这个难题,笔者为学生铺设了以下三个“台阶”:①请同学画出文中描写姚纳笑的句子。②这些句子主要集中在姚纳与三位乘车人的相处过程中,这三位年轻人对他好吗?③既然这三个人对他这么不好,姚纳为什么还要对他们笑呢?

面对学生的疑问,教师不一定要直接回答,可以迂回一下,采用搭台阶的方式,“走一步,再走一步”,把大问题化成一个一个小问题,把抽象的问题变成具体的问题,这样可以达到“授人以渔”的效果。

笔者所提出的“援疑质理”阅读教学策略,提倡在教师指导下以学习者为中心,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这与当前流行的教学策略没有冲突,但是在教学实施上强调以下三点:

1.强调教学基于学生的问题,唤起学生的学习期待。把学生的“学”放在第一位,先有学生的学,再有教师的“教”。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起点和他们思维的独立性,只有这样,教学才有针对性,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强调教师要用“问题”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启发指导,不轻易告诉学生答案,问题的解决最好靠学生自己或同伴帮助。用“问题”解决问题与用“答案”解决问题是不同的,前者的着眼点在于启发学生的思维,后者则在于问题解决。

3.强调教师在教学中抓住时机,适时进行整合和引导。本策略强调教师对动态教学资源的整合,强调学生对文本内容理解的自主建构。但是,教师的教学水平是参差不齐的,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些离不开教师自身的不断学习和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参考文献】

[1]孙绍振.孙绍振如是解读作品[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

[2]陈树元.质疑:阅读教学追求的境界[J].初中语文教与学,2011(04).

[3]陈日亮.如是我读——语文教学文本解读个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4]余映潮.余映潮讲语文[M].北京:语文出版社,2008.

[5]王东.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探究能力[J].初中语文教与学,2011(04).

阿长与山海经教学设计范文2

1.知识目标

(1)了解开头概括文章主旨领起全篇的结构。

(2)学习概括叙述典型材料突出中心的写法。

(3)学习边叙述边议论表明自己观点的写法。

2.能力目标

(1)理解总分式的结构特点,提高分析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的能力。

(2)提高记叙文写作中概括叙述典型事例以突出人物特点的能力。

(3)体会作者以质朴的语言表达真挚的感情风格,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意目标

认真体会居里夫人高尚的品格、顽强的精神和远大的理想,从中受到教育,向居里夫人学习。

教学建议

课文主题

作者以质朴的语言对自己的性格、为人、理想和信念进行总结和回顾,表现了自己作为科学研究工作者所具备的坚忍不拔的精神、淡泊名利不为世俗所动的品格和专注地投身科学研究的热情,她以自己的不懈追求和辉煌成就说明,只有这种精神、品格和热情,才是为人类作出杰出贡献的关键因素和坚实基础。

思路结构

本文的思路是先概括陈述自己的观点,再用典型材料进行表述。

概括陈述:

第一自然段:陈述观点,领起全文事业成功需要坚韧不拔的毅力,要有信心。

以典型材料表述:

第二自然段:对待工作固执、勤奋而专注。以蚕的结茧作比。

第三自然段:求学和从事研究专心致志、艰苦奋斗。回忆五十年的历程。

第四、五自然段:工作追求安静,生活只要简单。通过对比突出在获得研究成果时不追求经济利益,唯一奢望是在一个自由国家中,以一个自由学者的身份从事研究工作。

第六自然段:学会了温和,热爱生活。

第七自然段:热爱科学,向往未来,立足现实,埋头工作。

写作特点

第一,概括叙述典型材料突出中心。

围绕中心,从工作、学习、生活方面选取了典型材料,叙述层次清晰,但是没有具体事例,都是概括叙述。例如谈“追求安静的工作和简单的家庭生活”,叙述发现镭之后,舍弃申请专利,仅仅是一个句子,略去了其中的细节。再如写热爱生活,“我愈会欣赏生活中的种种琐事”,但并没有对生活琐事如何兴趣盎然作详细描述,而是扼要地列举:“如栽花、植树、建筑,对朗诵诗歌和眺望星辰也有一点兴趣”。

这样的概述,共同特点是综合同类材料,抽取精神实质。这样表述是由文章写作目的决定的。作者对自己的性格、为人、理想和信念进行总结,激励自己和启发读者,采用概括叙述的方法,浓缩了人生精华,增强了思想底蕴,能更好地发挥作品的效应。

第二,边叙述边议论,表明自己观点。

文章很多地方不是单纯地叙述,而是适时地穿插议论,表述观点。例如在叙述作者像桑蚕吐丝结茧一样地工作后,议论道:“我之所以如此,或许是因为有某种力量在鞭策着我”。再如,叙述了夫妇二人没有申请镭的专利,抛弃了一笔财富;渴望在一个自由的国家,以一个自由学者的身份从事研究工作。在这段叙述之前写道:“我在生活中,永远追求安静的工作和简单的家庭生活。为了实现这个理想,我竭力保持宁静的环境,以免受人事的干扰和盛名之累。”这种议论或在叙述之后进行归结,或在叙述之前提领下文,它们都鲜明地呈现了作者对问题的看法。这样的议论能够形成强烈的视觉刺激,便于读者迅捷地领会文章的主旨;同时,有它们作为纽带,材料同观点的联系也更加紧密,文章便突现出针线绵密、结构严谨的艺术特色。

教法建议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熟悉课文,加强语感。

(2)老师设计自学提示,引导学生自学。

(3)同《阿长与<山海经>》进行比较,体会概括叙述典型材料的特点。

(4)同《一面》进行比较,体会记叙文中议论的不同方式。

(5)用一个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开头概括文章主旨领起全篇的结构。

(2)学习概括叙述典型材料突出中心的写法。

(3)学习边叙述边议论表明自己观点的写法。

2.能力目标

(1)理解总分式的结构特点,提高分析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的能力。

(2)提高记叙文写作中概括叙述典型事例以突出人物特点的能力。

(3)体会作者以质朴的语言表达真挚的感情风格,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意目标

认真体会居里夫人高尚的品格、顽强的精神和远大的理想,从中受到教育,向居里夫人学习。

教学建议

课文主题

作者以质朴的语言对自己的性格、为人、理想和信念进行总结和回顾,表现了自己作为科学研究工作者所具备的坚忍不拔的精神、淡泊名利不为世俗所动的品格和专注地投身科学研究的热情,她以自己的不懈追求和辉煌成就说明,只有这种精神、品格和热情,才是为人类作出杰出贡献的关键因素和坚实基础。

思路结构

本文的思路是先概括陈述自己的观点,再用典型材料进行表述。

概括陈述:

第一自然段:陈述观点,领起全文事业成功需要坚韧不拔的毅力,要有信心。

以典型材料表述:

第二自然段:对待工作固执、勤奋而专注。以蚕的结茧作比。

第三自然段:求学和从事研究专心致志、艰苦奋斗。回忆五十年的历程。

第四、五自然段:工作追求安静,生活只要简单。通过对比突出在获得研究成果时不追求经济利益,唯一奢望是在一个自由国家中,以一个自由学者的身份从事研究工作。

第六自然段:学会了温和,热爱生活。

第七自然段:热爱科学,向往未来,立足现实,埋头工作。

写作特点

第一,概括叙述典型材料突出中心。

围绕中心,从工作、学习、生活方面选取了典型材料,叙述层次清晰,但是没有具体事例,都是概括叙述。例如谈“追求安静的工作和简单的家庭生活”,叙述发现镭之后,舍弃申请专利,仅仅是一个句子,略去了其中的细节。再如写热爱生活,“我愈会欣赏生活中的种种琐事”,但并没有对生活琐事如何兴趣盎然作详细描述,而是扼要地列举:“如栽花、植树、建筑,对朗诵诗歌和眺望星辰也有一点兴趣”。

这样的概述,共同特点是综合同类材料,抽取精神实质。这样表述是由文章写作目的决定的。作者对自己的性格、为人、理想和信念进行总结,激励自己和启发读者,采用概括叙述的方法,浓缩了人生精华,增强了思想底蕴,能更好地发挥作品的效应。

第二,边叙述边议论,表明自己观点。

文章很多地方不是单纯地叙述,而是适时地穿插议论,表述观点。例如在叙述作者像桑蚕吐丝结茧一样地工作后,议论道:“我之所以如此,或许是因为有某种力量在鞭策着我”。再如,叙述了夫妇二人没有申请镭的专利,抛弃了一笔财富;渴望在一个自由的国家,以一个自由学者的身份从事研究工作。在这段叙述之前写道:“我在生活中,永远追求安静的工作和简单的家庭生活。为了实现这个理想,我竭力保持宁静的环境,以免受人事的干扰和盛名之累。”这种议论或在叙述之后进行归结,或在叙述之前提领下文,它们都鲜明地呈现了作者对问题的看法。这样的议论能够形成强烈的视觉刺激,便于读者迅捷地领会文章的主旨;同时,有它们作为纽带,材料同观点的联系也更加紧密,文章便突现出针线绵密、结构严谨的艺术特色。

教法建议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熟悉课文,加强语感。

(2)老师设计自学提示,引导学生自学。

(3)同《阿长与<山海经>》进行比较,体会概括叙述典型材料的特点。

(4)同《一面》进行比较,体会记叙文中议论的不同方式。

(5)用一个课时。

《我的信念》教学设计示例

一、课前布置预习字词,朗读课文。

(1)用课文自读提示中的部分词语造句。

①单个词语造句:固执呵责蹂躏

②写一段话,用上后面的几个词语:鞭策盛名奢望问心无愧

③结合课文句子,比较“沉醉”和“迷醉”,说说词义的差别,各造一个句子。

(2)朗读两遍课文。

二、交流预习作业。

(1)先作造句的交流,临近的两个同学互相看看对方的作业,然后请几位同学向全班同学念念自己的造句作业,大家评论一下。

(2)请一位同学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其他同学想一想课文的结构。

三、引导自学课文。

(1)同学们讨论课文的结构,说说应该划分为几个部分,归纳每个部分的意思。

老师总结:

划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陈述观点事业成功需要坚韧不拔的毅力,要有信心。领起全文。

第二部分(第二自然段至结尾):记叙典型材料,表述自己的观点。

(2)填写下列表格,进一步理清段落之间的结构和意义关系。

自然段序号

概括主要内容

在文章中的作用

第一段

第二段

第三段

第四、五段

第六段

第七段

自己认真默读课文,深入理解内容,概括段落大意,填写表格。同学之间可以小声交换意见。

(3)请同学说说自己填写的内容,大家进行补充修改。

答案:

自然段序号

概括主要内容

在文章中的作用

第一段

陈述观点——事业成功需要坚韧不拔的毅力,要有信心。领起全文。

表明观点,领起全文。

第二段

以蚕的结茧作比,记叙自己对待工作固执、勤奋而专注。

记叙典型材料,表述自己的观点。

第三段

回忆五十年的历程,记叙自己求学和从事科学研究是专心致志的,发扬了艰苦奋斗的精神。

第四段

第五段

记叙夫妇二人工作追求安静,生活只要简单。通过对比突出在获得研究成果时不追求经济利益,唯一奢望是在一个自由国家中,以一个自由学者的身份从事研究工作。

第六段

年纪大了,学会了温和,更加热爱生活。

第七段

记叙自己热爱科学,向往未来,立足现实,埋头工作。

(4)小组讨论:

①本文同《阿长与<山海经>》相比,在使用记叙方法上有什么不同?(结合课文内容,举出例子进行简要分析)

②本文为什么要这样记叙?(提示:可以从内容、写作目的、材料虚实方面考虑)

学生讨论之后,每个小组选出一位代表,陈述本组的意见,然后老师进行归纳。学生发言只要言之成理,老师就应该充分肯定,鼓励学生大胆发表意见,表扬有创见的学生。下一个问题的讨论也应该采取这样的态度。

归纳:(只作为参考,不作唯一的答案)

《阿长与<山海经>》是具体记叙为主,有生动的描写,用具体事实突出中心,而本文是概括叙述典型材料突出中心。

围绕中心,从工作、学习、生活方面选取了典型材料,叙述层次清晰,但是没有具体事例,都是概括叙述。例如谈“追求安静的工作和简单的家庭生活”,叙述发现镭之后,舍弃申请专利,仅仅是一个句子,略去了其中的细节。再如写热爱生活,“我愈会欣赏生活中的种种琐事”,但并没有对生活琐事如何兴趣盎然作详细描述,而是扼要地列举:“如栽花、植树、建筑,对朗诵诗歌和眺望星辰也有一点兴趣”。

这样的概述,共同特点是综合同类材料,抽取精神实质。这样表述是由文章写作目的决定的。作者对自己的性格、为人、理想和信念进行总结,激励自己和启发读者,采用概括叙述的方法,浓缩了人生精华,增强了思想底蕴,能更好地发挥作品的效应。

(5)小组讨论:

①本文同《一面》相比,采用议论的表达方式方面有什么不同?(结合课文内容,举出典型例子,简要进行说明)

②这样议论的作用是什么?(结合课文简要分析)

学生讨论之后,每个小组选出一位代表,陈述本组的意见,然后老师进行归纳。

归纳:(只作为参考,不作唯一的答案)

《一面》是先集中笔墨记叙作者同鲁迅先生偶然一次会面的过程,然后进行集中的议论,说明这次会面对自己的影响,本文是边叙述边议论,表明自己观点。

文章很多地方不是单纯地叙述,而是适时地穿插议论,表述观点。例如在叙述作者像桑蚕吐丝结茧一样地工作后,议论道:“我之所以如此,或许是因为有某种力量在鞭策着我”。再如,叙述了夫妇二人没有申请镭的专利,抛弃了一笔财富;渴望在一个自由的国家,以一个自由学者的身份从事研究工作。在这段叙述之前写道:“我在生活中,永远追求安静的工作和简单的家庭生活。为了实现这个理想,我竭力保持宁静的环境,以免受人事的干扰和盛名之累。”这种议论或在叙述之后进行归结,或在叙述之前提领下文,它们都鲜明地呈现了作者对问题的看法。这样的议论能够形成强烈的视觉刺激,便于读者迅捷地领会文章的主旨;同时,有它们作为纽带,材料同观点的联系也更加紧密,文章便突现出针线绵密、结构严谨的艺术特色。

课堂小结。

充分肯定学生读书自学的积极性,肯定自学取得的成绩,进一步强调本课书的特点和学习的重点。

探究活动:讲科学家小故事的比赛

1.活动概述

为了人类的进步,为了推动科学的发展,古今中外许多科学家以坚强的意志、顽强的精神和高尚的品德而从事科学研究工作,进行科学发明,他们的辉煌的成就造福于人类社会,他们的崇高精神品质成为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收集、讲述科学家的小故事,能够感受并学习他们的精神品质,树立创新意识。讲故事活动也会丰富我们科学史的知识,还可以提高我们的口头表达能力。

活动目的

(1)感受并学习科学家崇高的精神品质,树立创新意识。

(2)丰富科学史知识。

(3)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活动时间

用一节语文课和一节班会连堂。

活动步骤

(1)准备:

①动员:老师讲清这次活动的目的意义,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

②组成评委会:聘请一位学校领导、一位外班的语文老师、两位外班语文学习成绩好的同学和本班语文老师组成评委会。

③印制评分标准和评分记录表:

分为四个方面,满分10分。讲述的内容占3分;讲述者的语言占3分;讲述者的语气、表情占2分;熟练程度占2分。

每位同学讲述时间5—8分钟。

讲述要自然,不要背书;也不能照稿子念。

④准备录音机、录音带。

⑤同学们课下收集、整理资料,准备、熟悉讲述内容。

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初选,每组选出1—2名同学参加,全班共10名参赛选手。

(2)比赛

①主持人宣布比赛要求,评分标准。

②参赛选手抽签,决定讲述顺序。

③选手依次上场讲述。录音留作资料。

④评委为每位选手打分,填写分数记录表。所有选手讲述完毕,评委和分,评出获奖的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其余获鼓励奖。

⑥主持人宣布比赛结果。

⑦发奖。

⑧主持人总结。

参考资料

《科学改变人类生活的100个瞬间》主编:路甬祥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科学技术发明家小传》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编写组北京人民出版社

《科技博览》主编:冯存礼刘民朝梅永红蓝天出版社

《20世纪科学发现纵横谈》朱长超著上海人民出版社

“中学生丛书”《名人集》主编:袁运开科学普及出版社

《二十一世纪少年百科丛书》著者:马博华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中国科普佳作百年选》主编:饶忠华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阿长与山海经教学设计范文3

[关键词]教学情绪场 文言文学习 效率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

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我们的教育除了关注学生的认知发展外,还应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现代教学论也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关心学生的情感态度,提高学生的情感智力水平。不同的情绪对学习有不同的影响:积极的情绪提高大脑皮层的张力,能使认识活动积极化,使学习变得愉快轻松,对记忆活动产生深刻、持久的影响;消极情绪则会严重干扰心理活动的内部稳定,抑制思维的正常进行,降低人们的智力活动水平。因此,教学活动高效的前提条件就是要构建立良好的教学情绪场。

教学情绪场是一种贯穿于课堂教学过程始终的,能给学生以强烈的情绪感染,使学生产生深刻的情绪体验,进而激发他们学习动机或需要,从而完成对知识的意义建构,得到全面发展的课堂教学环境。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建立良好的教学情绪场,可以调动学生积极愉快的情感,这种情绪状态为学生的认知发展提供了适宜的内部激活状态,一个积极、愉快、合作的教学情绪场,可促进学生的情感、意志、智力、能力的充分发展。这一理论对改进高中文言文教学有着重要意义。

现行文言文教学多局限于字词句篇章的解读与训练,形成了一个特定的模式:老师逐字逐句串讲,加上一些繁琐的文言知识解释,学生们忙于记实词、虚词、句式,记课文译文,这使得文言文教学课堂枯燥乏味,教师缺乏激情,学生缺乏欲望,文言文的学习已让学生望而生畏,在很大程度上挫伤了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与主动性,文言文学习费时费力但效益依然低下。因此,如何着眼文言、文章、文化三个要素的统一,构建良好的教学情绪场,是文言文教学能否取得实效的关键。我们在文言文课堂上构建良好的教学情绪场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巧妙设置导语,调适积极的语文课堂情绪,提高学生认知活动的效率

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师生双方尤其是学生情绪的唤醒,课堂教学的初始阶段一定要有积极的情绪启动,即把学生的情绪由潜伏状态转移到积极活动状态,使学生做好学习活动的最佳心理准备,唤醒他们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教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使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 因此,课堂情绪的唤醒对课堂教学导入的“引子”即先行组织者的选择和组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好的“引子”能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并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入到课堂教学内容,从而有准备、有目的地进入新课的学习。因此,巧妙的语文课堂导入语能调适积极的语文课堂情绪,创设良好的语文课堂教学氛围。

文言文中的人、事、景、情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有相当的距离,我们首先要有一个好的导语设计,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望,为课文学习创设一种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经典的文言文大多有与之相关的影视歌曲,我们可用学生熟悉的歌曲设置导入:学习《与妻书》,我们可用童安格作曲并演唱的《诀别》:“夜冷清,独饮千言万语。难舍弃,思国心情。灯欲尽,独锁千愁万绪。言难启,诀别吾妻。烽火泪,滴尽相思意,情缘魂梦相系。方寸心,只愿天下情侣,不再有泪如你。”歌曲唱出了林觉民忠爱不能两全时的痛苦和抉择。学习《苏武传》,我们用了《苏武牧羊》歌词来开篇:“苏武留胡节不辱!雪地又冰天,苦忍十九年。渴饮雪,饥吞毡,牧羊北海边。心存汉社稷,旄落犹未还,历尽难中难,心如铁石坚。任海枯石烂,大节定不亏。终教匈奴惊心碎胆共服汉德威。”苏武手持汉节十九年,啮雪吞毡,历尽艰苦,气节不改,有了歌曲的铺垫,学生就对其人其事产生了兴趣,为情感与认知的发展都作了良好的铺垫。

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文言文学习的内源性动机

美国的心理学教授凯勒开发的“ARCS动机设计模型”强调教学设计应考虑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学设计者应从注意、适切性、信心和满意等四个方面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注意在很大程度上是与学生的兴趣相联系的,要引起学生语文学习的内在注意力,设计问题把学生引到“最近发展区”,引起学生产生探索知识的需要,产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教师可巧妙设计各种问题,引 发学生思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问题可按难易程度分配给语文程度不同的学生,使学生在语文学习活动中经常获得成功,从语文学习中得到满足,增强学习的兴趣和信心,从而激发与维持学生学习的动机。

针对不同难度的文言文和学生的起点能力,我们设计了有梯度的问题。如苏轼的《后赤壁赋》,学生难以读懂,特别是最后一段。为了突破难点,我们设计的问题是:1.读第一段,找出其中写景的句子,体味这些句子中蕴涵了苏轼怎样的情感?从哪些词语中可以看出? 2.比较一下两次夜游时水上之景有何不同?本文第2段写了哪些场景?景物前后有什么变化?作者心情如何变化?(或:本次游赤壁,作者是否延续了前《赤壁赋》中的旷达?你在这一段中读到一个怎样的苏轼?)3.如何理解第3段的夜逢孤鹤,梦会道士?在这些问题的探讨中,学生准确把握了“乐―悲―空”的情感脉络,理解了一个更真实的苏轼,一个在儒家的积极入世和道家的消极避世之间孤独、徘徊、挣扎的苏轼。

三、任务驱动,积极评价,激发和保持语文学习的情绪兴奋点

古希腊教育家苏格拉底认为:“教育是一个对话不断开展的过程,不是知者随便带动无知者,而是师生共同寻求真理。”在文言文学习中,教师应交给学生合适的任务,让学生语文学习的情绪兴奋点不断被激发,教师则随时分析、观察、捕捉学生的情绪兴奋点,让情绪更好地与语文课堂教学内容相匹配,使学生达到对文言文学习内容的意义建构,从而形成更高一级的阅读能力。

文言文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语言文字、篇章结构这些技术层面,更要引导学生深入作者的内心世界去挖掘、感悟。如在学习司马迁的《报任安书》后,要求学生以任安的口吻给司马迁写一封回信。学生在完成这一任务时,就要深入司马迁内心世界,了解他为了未竟事业,为了心中理想而隐忍苟活,在生与死的选择中超越生死,追求人生最大价值实现的高贵心灵。学习《山中与裴秀才迪书》,就安排学生为裴秀才回信,内容可是同意前往,或委婉拒绝;学习《项羽本纪》时,安排学生自译自编自演;学习《兰亭集序》,让学生用文言文为班级刊物写序言等。在这些活动中,文言文就是鲜活的有生命力的,可读可写可用的,文言、文学、文化融为一体。教师要善于发现课堂上学生各种的闪光点并加以肯定,多使用激励、褒扬的评价,经常提供让学生获得成功的机会,使学生产生一种愉快的情感体验,它会有效地支持学生奋力向上,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语文学习积极性。

从文言文教学实践中我们认识到,如果我们以文言、文章、文化作为文言文学习的目标,构建与之相匹配的教学情绪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会有更多的热情和创造,我们的课堂将是充满生机、充满情趣、充满活力的。这样,语文课堂就不仅是一个获得知识的场所,更是一个令师生身心愉悦、学生全面发展的场所,有助于学生知识能力、情绪态度的全面发展,有助于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

(责任编辑 韦淑红) ①句画线词语从不同角度进行限制,体现了语言的周密性。②句画线部分说明了材料的出处,从而也体现了材料的准确性、权威性。

(二)词语的生动传神。优秀的文学作品往往离不开生动传神、入木三分的词语,引导学生进入情境,方能品出其中的妙处。

在鲁迅先生的文章中,生动传神的用词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如读书入神的寿镜吾先生把头“拗过去、拗过去”;阿长见“我”没有说祝福的话,便“惶急”了;年少的“我”对《山海经》的“渴慕”;孔乙己有钱时便“排出”九文大钱,没钱时便“摸出”一文钱。

其中“排出”“摸出”入木三分地刻画了孔乙己这一人物形象。他搞到了一点钱便阔气起来,为了展示自己的自尊和信誉,不让别人瞧不起,于是便煞有介事地“排出”。“摸出”则是直接刻画了他生活的窘迫和好喝懒做的性格。一个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自命清高而又穷困潦倒的人物形象,通过两个词语便栩栩如生地刻画出来了。

(三)词语的多义(双关)。汉语博大精深,巧用双关语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如太平洋保险公司的广告词:“平时点滴水,急时太平洋。”这里的“太平洋”既是指太平洋保险公司的名称,又是指太平洋保险公司的作用,对公司宣传可谓是“一石二鸟”。

(四)词语的其他用法。有“反语”、“褒词贬义”或“贬词褒义”等。

例①(清国留学生)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例② 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她并没有要打我们的意思。

①句中“标致”是反语,表现了作者对不学无术的清国留学生的极度厌恶,也交代了作者离开东京前往仙台的原因。②句的“狡猾”在这里是贬词褒用,写出了“我”童年时的顽皮、机智,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更体现了学生对蔡老师的喜爱。

(五)品析名著中的关键词。有时品析一个词语,可以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能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深层内涵,品出文章的魅力与动人之处。

如《孔乙己》中 “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唯一”一词表明孔乙己身份的特殊,说明他是这个社会殊的群体,为了维护自己可悲的“尊严”,放不下读书人的身份,不愿劳动,不能自食其力,不能融入这个社会,穷困潦倒地整天穿着长衫。品味“唯一”一词,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了孔乙己这一自欺欺人,备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的典型人物形象。

三、词语品析的方法

笔者在教学中常采用以下几种方式和方法。

(一)充分利用教材。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例、练习,引导学生多角度品析词语,循序渐进,反复强化学生的认知,能有效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感受能力。

如“沙漠是人类最顽强的天敌之一”这句话,如果去掉“最”,不足以说明沙漠危害之严重;去掉“自然”,这“敌人”的性质模糊不清;去掉“之一”,这句话在阐述事理方面就显得有些绝对。这些表达范围、程度的限制性词语使语言表达周密严谨,对培养和提高学生语言的感受能力很有裨益。

(二)突破单元篇目限制,进行组合比较教学。以下句子中三个“钻”字都用得生动、传神,但各个表现的意境不同。

①小草偷偷的从土里钻出来。

②店里冷得像地窖一样,冷气从裤管里钻。

③拉车的有的钻进小茶馆去喝茶。

①句“钻”表现了小草冲破土层的挤劲,顽强的生命力。②句表现气温很低,反衬主人的温和及热情。③句表现天气的酷热及茶馆的人多。

(三)拓展延伸,积累体悟。

笔者常布置一些课外拓展练习,并让学生把对词语品味的心得体会,在适当机会做交流,加深体悟。如针对《背影》开头一句“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提出问题:作者朱自清为何不用“没能相见”而用“不相见”呢?是作者工作忙抽不出时间探望父亲?学生查找资料,明确:原来这里包含了父子之间复杂的恩怨。据说朱自清的父亲是个小职员,今天来说是一个公务员吧,其母亲健在时,父亲要续二房。这引起朱自清极大的反感,所以父子不和,儿子不愿见到父亲。而仅过两年多,父亲便“赋闲”了,“颓唐”了。由于祖母去世,朱自清回家探视,这就有了《背影》。通过品味“不相见”这个词语,学生觉得父亲的背影似乎更加辛酸,这个“背影”也更加让人难忘。

(四)重视语境,全面理解。

一个词语的使用,离不开作者要表现的目的、情感。因此要想更深入全面地品析词语,就需对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及思想情感有所了解。如高尔基写的《海燕》是最有号召力、最美的文章。如果不能对当时俄国十月革命到来前,俄国的社会状况、革命形势等情况有所了解,就不可能理解“海燕”对暴风雨的渴望,不可能理解“海鸥”、“海鸭”、“企鹅”对暴风雨的恐惧,就不可能领悟到这篇文章的深刻意义和振奋人心的美,更不可能体会到高尔基这种大文豪的文学修养和人格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