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维吾尔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和田维吾尔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和田维吾尔范文1

举家来到新疆

我的爷爷奶奶是重庆大足县的乡下人,家庭十分贫困,他们的大女儿在很小的时候就夭折了,是被活活饿死的。他们最大的儿子,也就是我的伯伯也差点饿死,是靠着吃树皮和观音泥才勉强活了下来。我的父亲是老四,他希望能够快点赚钱,为家里减轻负担,所以跟着前辈们来到和田,当时的梦想很单纯,就是学技术,挣到钱回家,减轻家里的负担。只是没想到他就一直在和田生活,工作。一直到现在,我和弟弟都这么大了,他还是很辛苦地在支撑着这个家。爷爷在我四岁的时候去世,奶奶在我十三岁的时候去世。我和他们只见过寥寥几次。我想表达的就是一个年轻人想在一个新的地方干出一番事业,但是他没有想到自己是用了一辈子的时间。

我的父亲韦用田在三十年前跟随前辈从重庆来到千里之外的新疆,到达了新疆最边远的角落,那年他十八岁。之前他去过最远的地方也就是从村子到县上,除了知道和田好像有点远之外,其他一无所知。只是没有想到这个有点远的程度大大超过了他在那个年龄能够想象的范围,一路辗转反侧,到达目的地时已经过去大半个月。一路上汽车、火车来回更替,最后他和小伙伴儿坐着毛驴车见到了接应他们的老乡。

父亲文化不多,全靠体力挣钱。他总是回忆起刚到墨玉县扎瓦乡时的情景,因为没有一技之长,只能在建筑工地上干些体力活儿,一天四块的工钱,一顿得吃四个馒头,和十几个单身汉睡在大棚里,嘴巴因为干燥裂了口,一笑就扯得生疼,经常渗着血。就是这样的一个开始,父亲慢慢融入这片纯净、善良的土地。驼铃叮咚,马儿嘶鸣,一个血气方刚的南方青年在西部的飞沙扬砾中淌着汗水,每一滴汗水都承载着无限希望。父亲说那个时候从来不觉得苦,好像每天都有使不完的劲儿。在我看来一个顶天立地、胸怀坦荡的男子汉大抵就是如此。

希望的归宿

时隔五年父亲回老家探亲时认识我母亲,也就是1988年,他们结婚了。母亲同样没有出过远门,却为了爱情,离开父母,离开家乡,义无反顾地跟着父亲来到了这里。我觉得用世间所有优美的言语都无法形容出我母亲的好,因为那些形容词远远不够。她代表着一批在那个年代坚强勇敢、吃苦耐劳的女性。她用她温暖的双手在大漠孤烟的黑夜里点亮一盏柔柔的灯,这便和父亲的汗水一样,都是希望的归宿。

之后便有了我。出生时,我被一个维吾尔族接生医生提着双脚拍了一下屁股才狠狠地哭出声儿来。就是这一声嘹亮,带来了一个完整的家庭和一个崭新的开始。母亲说从小我就爱逛巴扎。每个星期天都是墨玉县的巴扎日,乡下的农民们把自己种的粮食,养的牲畜拿到巴扎上卖,各种吆喝声不断,到处都是热闹景象。巴扎上的东西又好又便宜,母亲娇小的身影穿行其中,每一次都收获颇丰。农民们是那么淳朴、善良,胡子又白又长的大大(DADA,维吾尔语爸爸、伯伯)赶着毛驴车,笑容又甜又温柔的阿娜(ANA,维吾尔语妈妈、阿姨)守着摊位,好些时候我的手里都被莫名地塞上各种各样的好吃的。所以平日里只要有哪个逗我的阿姨或者叔叔说走咯,上巴扎咯,我准会顶着我的大脑袋摇摇晃晃地跟着他跑。

儿时记忆

小时候还有一件最喜欢的事情便是坐马车了,那时候马车是城里主要的公共交通工具之一。一匹又壮又骏的马,身上绑着很多铃铛,母亲说那是因为马儿喜欢铃铛的声音,听到铃铛的声音它会跑得更欢快。马的后面驮着一个用木头特制的四轮车,非常结实。天热的时候维吾尔族阿卡(AKA,维吾尔语哥哥,大叔)就会在四轮车上撑一块遮阳布,十分娇艳的颜色,所以在天朗气清的日子里,你总能看到欢声笑语的人们坐在马车上,阿卡用马儿才能听得懂的语言指挥着马儿向左拐、向右拐,马儿尽情地在马路上驰骋,清脆的铃铛声和嗒嗒的马蹄声响彻在街头巷尾,带着一抹绚烂的色彩。我总是坐上去就不愿意下来,风儿拍打在脸上,多么惬意。现在仍能想起,我和母亲或者父亲站在路边,看见马车来了就招手,就如同现在打出租车一样。马车才是我这辈子享受过的最安逸的交通工具。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它也已经消失得无影踪。

刚记事时,我家住的大院里小朋友非常多,汉族的,维吾尔族的都有。我们相互追逐,玩着大人们不懂的游戏,我和比我小两岁的弟弟都靠比划和面部表情同我们的维吾尔族伙伴交流。最有意思的还是在马路旁边的水渠里玩,水渠放水的时候我们就玩水,干涸的时候我们就玩水渠里的沙子。水渠两边有很多桑树,密密麻麻的,到了桑子成熟的季节我们就一起爬到树上摘桑子吃,吃得嘴巴全变成了紫色,大家都张开嘴相互扮着鬼脸吓唬对方,咯咯咯的笑声是记忆里最美妙的歌声。在维吾尔族小伙伴儿家里我学了好多卷着舌头的话,然后经常顶着两条奥斯曼抹过的眉毛回家。墨玉县的维吾尔语地名叫“喀拉喀什”,便是浓眉之意。我的维吾尔族小伙伴都是浓眉大眼。他们的母亲会在他们的眉毛上抹奥斯曼。

随着慢慢长大,回忆也越来越多。我们周末骑着自行车去努尔比亚乡下的爷爷家里摘杏子。还有麦尔哈巴,木克拉姆。每天放学后我们都会路过跟人一般高的铁皮小商店,铁皮小商店作为那个时期的一种符号,深深地吸引着我们。我们在节庆的时候一起表演节目,跳的最多的就是维吾尔族舞蹈,努尔尼沙长得最美,跳得最好,我被她按在墙角,学会了像她一样在跳舞的时候左右扭脖子。阿布都拉去学校的路有那么一截和我顺路,他眼睛很大,睫毛很长,笑起来的时候特别迷人,简直帅呆了。我总是算好时间和他一起上下学,而那时候小孩子之间的感情很纯粹。

2008年我收到了来自新疆大学维吾尔语专业的录取通知书,这一学就是七年。随着对语言的学习,我更加了解维吾尔族。在攻读研究生期间,我对维吾尔族的、历史文化有了更加浓厚的兴趣,和更加深刻的理解。每一次假期回到和田,我都会有不同的感受。我感觉自己好像更加了解这里的人,更加了解这片土地,也更加了解我自己。

一次偶然的机会,读到库尔班江・赛买提老师的作品《我从新疆来》,我感动于每一个真实的故事,我看到字里行间都是生活的印记和梦想的音符。更有幸听到库尔班江・赛买提老师在新疆大学的演讲,心中那些难以言明的情感终于有了最好的出口。库尔班江・赛买提老师也同样来自和田,我们都热爱这片故乡,我们都是她的孩子。

和田维吾尔范文2

1、维吾尔族传统节日有肉孜节、古尔邦节、诺鲁孜节。

2、维吾尔族,民族语言为维吾尔语,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分为中心、和田、罗布三个方言。

3、维吾尔族主要聚居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主要分布于天山以南,塔里木盆地周围的绿洲是维吾尔族的聚居中心,其中尤以喀什噶尔绿洲、和田绿洲以及阿克苏河和塔里木河流域最为集中。天山东端的吐鲁番盆地,也是维吾尔族较为集中的区域。天山以北的伊犁谷地和吉木萨尔、奇台一带,有为数不多的维吾尔族定居。此外,在湖南省桃源县和河南省渑池县,也有少量维吾尔族分布。

4、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维吾尔族总人口数为10069346人。

(来源:文章屋网 )

和田维吾尔范文3

每到冬季,辽阔的新疆北部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引得内地无数游人前来滑雪溜冰、畅游雪原、徒步雪野,观看冰湖冬捕,观赏冰雕艺术,开展雪地摄影等等,尽情领略冬日的北国风光。

而在更为辽阔的新疆南部,冬季的风景却与新疆北部大相径庭。尤其是新疆最南端的和田,冬日的风景显得那样独特,那样另类,同样令游人耳目一新、流连忘返。横陈1700公里的天山山脉,不仅将新疆从地理上分隔为北疆和南疆,也同样把南北疆的冬季分为暖阳之冬与冰雪之冬。

和田地域广阔,民风淳朴,素以“金玉之邦、棉粮之仓、丝绸之路、瓜果之乡”著称于世。和田悠久的历史文化,古老的佛塔和岩画,浓郁的民族风情,以及茫茫大漠、巍峨昆仑,林网如织的田园,名扬中外的和田玉石、地毯、花毡和艾德莱丝绸,神秘的长寿村等,无不令游人游兴大增,感到没有自来新疆一趟。

从新疆首府乌鲁木齐到和田,既可乘飞机,也可乘汽车。当飞机越过天山,机翼下的景物就变得明朗起来:沙漠、和田河故道,还有如影相随的沙漠公路,像两条飘浮在瀚海里的飘带。一下飞机,但见阳光灿烂,天高地阔,不远处的昆仑雪冠泛着白光,鱼鳞状的沙漠纹丝不动,农舍上空群鸽正在舒翅练功,矫健的身姿划破了晴空的寂静……

和田地区地势自南向北倾斜,南部的昆仑山和喀喇昆仑山群峰屹立。自山麓向北,遍布戈壁,分布着各河流冲积扇绿洲,向北则深入到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因此,和田属典型的大陆型暖温带干旱荒漠气候,夏天炎热,冬季不冷。

和田的冬日,宁静、明媚、温暖、豁朗,开阔,人可以长时间免费接受太阳的自然补钙,精气神足,而且还长寿,要不怎么说和田是世界四大长寿区之一呢。上百名长寿老人生活在和田确实是人间奇迹。

相对黄沙漫天、浮尘飘荡的春天来说,暖阳之冬正是和田一年中最好的天气:风停了,沙息了,燥热消退了,喧哗匿迹了,羊儿进圈了,维吾尔农民冬闲了,一切归于平静与平和。

巴扎,是和田冬日晴好天气里派生出来的一幅“清明上河图”。赶巴扎,是和田人冬日里最喜欢做的事

巴扎,是和田冬日晴好天气里派生出来的一幅“清明上河图”。赶巴扎,是和田人冬日的最爱,也是和田人最好玩最快乐的事儿。赶巴扎的幸福指数很高,要不,和田民间怎么有“有巴郎(孩子)的家像巴扎,没有巴郎的家像麻扎(墓地)”的说法呢。

从古至今,和田的巴扎久负盛名。过去。古于阗是丝绸之路南道的重要驿站,市井繁盛,风物独具。后来,别的地方因为进入现代社会,民族大融合加速,许多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还没来得及发掘传承就遗失了,或者变形了。可是在和田,维吾尔族总人口以绝对比例仍在延续古老的民俗和传统,俨然是人类传统文化进程当中的一处“净土”或“世外桃源”,显得特别“土气”和“原生态”。时代的车轮带不走她的坚守,改变不了固有的传统因子。和田人干任何事情,从来都不慌不忙,神态自如,步伐从容,说话缓慢――大多时候还拖着长长的尾音,以致外地人一听就知道是和田人。

正因如此,许多维吾尔古老的东西在其他地方找不到的时候,人们就自然想起了和田。古代维吾尔人怎样养蚕?怎样织毯?怎样造桑皮纸?怎么挖玉?怎么做饭?怎么烤肉?怎么种无花果和石榴?在沙漠里怎样就地取材做出任何地方都没有的“库买其”(沙土中埋烤的特色面饼)?这些疑问几乎所有地方都找不到答案。但在和田,当地农民个个都是这方面的专家。为什么中亚和土耳其一带的富商不远万里来和田高价收购农民家破了洞的烂地毯呢?动辄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值吗?可国外客商觉得值!因为中亚虽然曾经发明了手工地毯的“扣结法”编制工艺,可那里的传统文化精髓被现代化偷走了,他们丢失了曾经引以为自豪的民间手工艺,还要从中国的和田重新找回昔日的辉煌。近年来,维吾尔医为何突然在和田“火”起来了呢?因为许多疑难病大医院治不了,而名不见经传的和田就能轻而易举地“摆平”这些顽症。这是和田古代维吾尔医学的真谛得以完整保留且科学传承下来的缘故。和田巴扎就是这样被保留下来的民族特色最浓、传统产品最齐全的新疆最重要的农贸市场。

和田的巴扎有两大特点:一是从星期一到星期日,每天必有一个地方有巴扎,全地区186个乡镇均如此。和田巴扎的这种繁荣昌盛在全新疆都是鲜有的。二是和田国际大巴扎是新疆参与人数最多的,一次可聚集12万人同时赶巴扎。每逢大巴扎(和田人叫曲库巴扎),人山人海,水泄不通。因为大巴扎聚集了新疆各种农贸产品和日常用品,而这些用品往往价廉物美,经久耐用,而且货真价实。大巴扎有农贸产品区、美食区、手工艺区、水果干果区、民族服饰区、畜禽交易区、日常用品区等,此外,还有玉石交易一条街。大巴扎的中心,耸立着和田最大的清真寺――加买清真寺。

赶晴朗休闲的冬日巴扎,和田人并没有内地“赶早市”的习惯,他们往往睡足吃好之后才准备赶巴扎的事儿。北京时间12点以后,和田各个地方的大小巴扎才真正沸腾起来了。满载农产品和家禽的毛驴车比往日明显多起来了,赶车的维吾尔族大叔随着驴蹄清脆的小碎步和巴扎里传出美妙的木卡姆音乐,双腿不由也跟着晃动起来。就连平日里走路脚底生风的维吾尔族青年,这时脚步却显得从容不迫,两只眼睛在巴扎左顾右盼,生怕遗漏掉阳光下每一个养眼的风景。毕竟他能区分出赶巴扎和干农活完全是不同的两码事。

在和田,有手艺的人冬天可闲不住,许多美好的东西是在冬天创造出来的

冬日的和田巴扎简直就是个“烧烤王国”。在和田的大小巴扎和各个夜市,烤鸡蛋、烤鹅蛋、烤鸭蛋、烤鸽子蛋、烤羊肉串、烤包子、烤卡瓦(南瓜)、烤鱼片、烤羊腰、羊肺……和田几乎“无所不烤”。

冬天去吃和田市玉龙喀什镇的烤包子那是最惬意的事情了。这里的烤包子在全疆都有名,刚烤出来的热包子就被打包上飞机送乌鲁木齐等大城市。玉龙喀什镇的烤包子之所以有名,一是做工精细,二是料足,三是选用和田本地的土种羊肉,味道特别鲜美。这里的烤包子是用新鲜的纯羊肉拌上碎皮牙孜(洋葱),调上合适的盐巴和孜然(安息茴香)作馅,然后用面皮合包封口,成型后上圆下平,形如古堡。最后在土馕坑里闷烤半小时即可。吃时必先反扣烤包子,揭开平底,中间的肉馅自然留在烤包子的凹处,然后再轻吹气待凉后慢慢食之。玉龙喀什镇的烤包子营养高、热量大,往往两个烤包子下肚,竟然一天不饿。

冬日是和田人进补的最好时机。你随便走进那家看看,房梁上都清一色挂着整只羊或羊大腿。冬日的抓饭比夏天做得更为精致。肉吃腻了,冬藏的西瓜、甜瓜从地窖里搬出来去去腻,不过瘾的话,还可以边看电视边吃一些干果来消受时光。秋夏早准备的石榴汁、自制的“麦扎甫”(果汁酿制的饮料)、晒熟了的“玫瑰 花酱”,以及精心酿制的“蜂蜜露”,全在冬天派上用场。

在和田,有手艺的人冬天可闲不住。织地毯的师傅、打铜壶的匠人、织艾德莱斯绸的女工、绣民族装饰的姑娘、拉得一手好面的琼阿卡(大哥)、抓饭能香整条街的胖阿恰(大姐)、善于操办红白喜事的阿吉(长者)、工于雕刻工艺的技师、喜欢倒腾羊皮贩卖玉石的商贩,冬天忙得不亦乐乎。和田民间历来有“吉亚的丝绸,吐沙拉的地毯”之说。冬季,在这两个地方,上千个家庭手工作坊的能工巧匠一刻也没休息,于得热火朝天。和田本地人选购地毯和丝绸一般有个规律:专在春天里买。就因为一个冬闲,这些家庭作坊堆积了大量的地毯和丝绸,春天的时候老板往往愿意薄利多销。

和田的美玉扬名天下。过去,挖玉石有个定律:洪水停挖玉也停。通常,9月份以后就鲜有挖玉人。可现在不同了,看到玉石价格一路疯长,许多人在家坐不住了,冬天也当夏秋一样去玉龙喀什河挖玉掘金,运气好的偶有所获。但冬天哪能容易挖到玉,绝大多数只是陪河里的石头凑热闹。尽管挖玉收效甚微,但相当一些人还是乐此不疲地每天“挖玉不止”,为冬日的和田河增添了一道稀有的景致。

也许,和田历来有“于阗乐舞”的历史积淀和“万方乐奏有于阗”的传统美誉,和田冬天的娱乐活动可真不少,像赛马、刁羊、斗鸡、斗狗、摔跤等传统赛事都已进行了几百年。除此之外,和田人喜欢冬天在家庭举办小型的“麦西来甫”活动,亲戚、朋友聚会,这种活动必不可少。大家围着火炉、随着乐曲尽情地跳,尽情地唱,气氛相当火爆。

暖阳之冬的和田有趣的景致多得是,土墙下晒太阳的村民也不知道是他晒太阳还是太阳晒他,反正暖和就行。墙底下最好的位置早已被那个免费剃头的人“霸占”了,他张扬地挽起袖管,高高举着明晃晃的剃头刀,目光凝注,神情肃然,尽管是自学的二流剃头技术,在这里却被尊为“剃头大师”。而剃头汉子的女人,在一边毕恭毕敬且心甘情愿地给“剃头大师”当小工。周围一群人则美滋滋地观看着这一幕有趣的“乡村电影”。

风情万种的于田妇女。在冬季特别喜欢盛装出门

风情万种的于田妇女,在冬季特别喜欢盛装出门。所不同的是,于田妇女每次出门前,都要刻意戴上自己心爱的“于田小花帽”。她们头顶上的“于田小花帽”是世界上最小的帽子,早已上了吉尼斯世界纪录。“于田小花帽”是于田已婚女人最重要的装饰品,戴上“于田小花帽”,就犹如戴上了一顶荣耀的桂冠,又如同贴上了一面朝气而又活力的招牌,足以与青春靓丽的年轻女孩比美。试想,在寒冷的冬天,于田维吾尔族妇女穿一件并不厚实的“箭服”,头上只需一顶世界上最小的花帽,这样也能过冬的女人,身体一定棒,精力肯定旺盛。更别说于田女人原本就是新疆南部最漂亮最具风情的女人,要不,在和田怎么会流传“皮山的石榴,安迪尔的瓜,于田的女人人人夸”这样的顺口溜呢?其实,于田女人只是整个和田人的一个缩影,于田女人也是人,她们也知冷暖,在冬天之所以戴一顶小花帽,穿一件“箭服”过冬,这正是于田女人是向外界展示和田人的一种健康情趣和生活态度。也许,“于田小花帽”的保暖作用并没多少,但它美丽了和田女人,点缀了冬日的单调色彩,美化了大地,滋润了生活,温暖了整个和田人的心志。

和田地区相对最冷的地方在塔克拉玛干沙漠最边缘的民丰县,温度也只有零下10°左右。在和田落雪几乎无痕的情况下,雪飘下来在民丰还能多逗留几天,供沙漠里的人们欣赏。我前不久在民丰的尼雅河附近抓拍过几张雪景,照片上看,雪景样子蛮可爱的,但都是已经或即将要融化的感觉,完全不像新疆北部那种冰封雪盖的凝固状。在返回的途中,我发现沙漠背阴沙梁的凹处,尚残留着一小片开始消融的积雪,在这片融雪的中央,已经出沙漠的鱼鳞状痕迹,此景致极像一个人在沙漠上按上了细长的“手指印”,我急不可待地迅速定格了这一张珍贵的“沙漠融雪图”,回家后对着照片反复揣摩,最后给这张照片命名为《沙漠指印》。

和田维吾尔范文4

[关键词]于田 克里雅人 茶文化

[中图分类号]G1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2-0043-02

一、于田

于田(كىرىيە,kériye,“克里雅”),古称“弥国”,今和田地区于田县,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部。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昆仑山北麓,有一片令人心驰神往的绿洲,这就是被誉为“中国探险旅游之乡”“中国大芸之乡”“中国大叶紫花苜蓿之乡”“中国玉石之乡”“中国胡杨之乡”的于田县。

“克里雅(kériye)”是维吾尔语对于田的简称,距首府乌鲁木齐市1300公里,距和田市180公里,全县总面积4.032万平方公里,辖13个乡,2个镇,3场,1个老城区办事处,175个行政村。是一个以农为主,农牧结合的农业县,全县耕地面积40.2万亩,人均耕地1.79亩,总人口22.48万人,其中维吾尔族22.13万人,占总人口的98%,汉族人口3561人,占1.5%,还有回、哈、柯、满等民族。农村人口20.37万人①,是一个以维吾尔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区。于田县位于东经81º9'~82º51',北纬35º14'~39º29'。东连民丰,北临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与沙雅县相壤,西临策勒县,南与自治区改则县、日吐县相接,全县总面积达3.95万平方公里。南北长约466公里,东西宽30~120公里,地形呈牛腿状。

于田县历史古老,西汉时期是西域三十六国之一的弥国,是丝绸之路南道入口和佛教初传之地,也是兵力最盛的绿洲古国,东汉时已经衰落,后来被于阗国所并,其后它的历史一直是个谜。世界上许多历史考古学家对它的研究,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终因没有实物证据,难以令人信服。1884年清朝末年建立县治,保留于阗国名而称于阗县,1959年10月因简化汉字,经国务院批准改为于田县,维吾尔语称谓克里雅,由克里雅河名而来,即飘移不定之意。目前,克里雅河两岸直至沙漠腹地分散众多古代遗址,一万多年前的古代人类活动痕迹仍然保留至今,如考古学家斯坦因挖掘过的喀垃墩、丹丹乌依勒克等遗址。改革开放后瑞典、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外旅游团体纷纷来到沙漠腹地观光二千年前古代人类活动环境。

二、“克里雅人”的来源

“克里雅(كىرىيە,kériye)”是维吾尔语对于田的简称。所以在这里指的“克里雅人”亦于田的维吾尔族。

于田县历史悠久,县属地早在1万年前就有人类活动。人民用自已的辛勤劳动和聪明才智,创造着绿洲文明。于田县西汉时即见于史册,当时称弥国。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西汉王朝建立了西域都护府,任命郑吉为都护,治所在乌垒城。

弥属西域都护所领三十六国之一。从此,西域统一于汉朝的版图,成为我们伟大祖国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到了东汉时期,弥国开始衰落,而于阗国却逐渐强大,到了三国时,弥国被于阗国吞并,从此退出历史舞台。

于阗与喀喇汗王朝毗邻,喀喇汗王朝信奉伊斯兰教后,常侵袭于阗,经过数十年的战争,于1001年(宋咸平四年)喀喇汗王朝攻占于阗国,于是于阗成了喀喇汗王朝的一部分,也逐渐信奉伊斯兰教,于田人也由佛教、摩尼教改信奉伊斯兰教。

从13世纪下半叶至17世纪,和田、于田一带又归属蒙古察合台系所统治。17世纪中叶时察合台系在南疆各地各自为政,势力已微弱,实际沦为和卓操纵下的傀儡,时常受到北面准噶尔人的掠劫和骚扰。

清乾隆二十年(1755年),清朝平定了准噶尔部,统一了新疆。当时和田地区下属六城,即额里齐、哈喇哈什、玉陇哈什、克勒底雅、齐尔拉、塔克。其中克勒底雅当系克里雅的同音异译,即今于田县城。

于田县县名当时为“于阗县”,后为减化汉字地名的书写,再根据于田产玉改名为“玉田县”,但因与河北省玉田县相重,所以国务院决定将“于阗县”改名为现在的“于田县”。②

三、茶与克里雅人

维吾尔人常说“无茶则病”,茶也是维吾尔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饮料,还可以说“宁可一日无食,不可一日无茶”③。可见茶在新疆少数民族中的重要性。维吾尔人更是如此,吃馕喝茶是维吾尔人最常见的饮食。饮茶也已经从最初的消暑解渴、强身健体,发展到现在已成为维吾尔文化中独具特色的一部分。

茶,维吾尔语称“چاي”(chay),是维吾尔饮食文化与消费习惯里最重要、最敏感、最富有广泛意义的概念之一。也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克里雅人把茶当作最重要的东西之一,据有关部门不完全统计,克里雅人每年饮用110吨~120吨的副茶,50吨以上各种调配而成的药茶。

研究克里雅人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以及历史发展的研究人员最初意识到的就是他们有非常多的茶瘾,无论城镇还是农村每家每户最少都有一个煤灶,一个茶盘,一个搪壶(也称作“苹果壶”),两三对茶碗。在富裕的家庭,这类茶具更为丰富,无论家里来什么客人,首先要先用一个沏茶壶,用茶盘端到客人面前。在日常生活中,家庭主妇会一大早首先起身点起炉灶,用陶瓷茶壶沏茶准备早餐,家庭主要成员(指长辈们)吃完早餐后,才会各自开始忙碌。

克里雅人的茶文化非常悠久,2000年之前就已经表明有比较完善的饮茶习惯和茶艺。我们的祖先在改造大自然的过程中,不仅创造了丰富的物质资源,而且在生活习俗、身体保健、医药学等领域上进行了研究和探索,取得了丰富的成就,并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宝贵遗产。人民至今在饮用的“园茶”是其中遗产之一。“园茶”的原材料一般是生长在克里雅地区的花草植物,相当普及的“园茶”是由茴香等花草药组合而成,这些“园茶”具有调节人体气、神等功效,这与普通茶相比具有更显著的作用,更具有活血通顺、开胃、利便的功效,能稳定血压。其口味独特,香气迷人。因为“园茶”是用各种花草药组合而成,所以,其配制方面也有一定的讲究,像有些“园茶”中含有木瓜种子、石榴种子。④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区与国内外的交往日益频繁,随着交通运输的发展,产品流动速度加快,尤其是解放以来,克里雅人的政治、生活水平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人民的消费水平得到了相应的提高。

目前,克里雅人消费的“黑茶”数量在日益剧增,据商业部门和个体商透露,虽然茶叶源源不断地送到该地区,但克里雅市场上还是供不应求,没有出现过库存过多的情况,除此以外的商家,以及前往麦加朝圣的宗教人士会从巴基斯坦、印度、沙特阿拉伯、伊拉克等国家进口黑胡椒、桂皮、葜、土良姜、丁香、白豆蔻、琉璃草、桂叶、姜等药茶原料至克里雅市场进行销售。克里雅人会按照自己的身体状况,提前准备适合体寒者的热性药茶,以及肝火大者的凉性药茶,再将这些药茶配制进茶叶里,并饮用。总的来说,沏茶包括以下三个步骤,准备,沏茶,端给客人。以上是茶的准备顺序。沏茶顺序如下:首先用铜壶盛满水并煮沸,如果是用杏木来作燃料则效果更好;之后,在瓷碗里放入配好的药茶和红茶,然后将沸水倒入碗中,并把茶壶放在灶边,保持水的温度。

倒茶礼节是个相对复杂的过程,没有经过熟练训练的人不会按照礼仪顺序倒茶。倒茶者无论男女,首先要将瓷碗按照客人数量摆放在“茶盘”里。然后,倒茶者在一个碗中倒入适量茶水,在客人当面饮用,以示该茶无任何问题。之后,再将茶水适量倒入每一个碗里,把茶盘端起,并以礼节性的姿势,端给客人。如果客人数量少,一次就可以端完。如果客人数量多,就要用“茶盘”端几次。在将茶水倒入茶碗的时候,必须将茶壶嘴顺着碗沿轻轻倒入,如果直接对着碗心快速倒入,则是不礼貌的行为。

若至维吾尔人家做客,一般由女主人用托盘向客人敬第一碗茶。第二碗开始,则由男主人敬。倒茶时要缓缓倒入茶碗内,茶不能满碗。客人如不想再喝,可用手将碗口捂一下,即是向主人示意:已喝好。喝完茶后,还要由长者作“都瓦”(默祷)。做都瓦时,要将两手伸开合并,手心朝脸默祷几秒钟后轻轻从上到下摸一下脸,“都瓦”即告完毕。主人做都瓦时,客人不能东张西望,嘻笑起立,需待主人收拾完茶具后,客人才能离席,否则视为失礼。维吾尔人分居于新疆天山南北,饮茶习俗也因地域不同而有差别。北疆人常喝奶茶,一般每日需“二茶一饭”。喝奶茶时,常以一种用小麦面制成的圆形面饼“馕”(为民族传统面食)佐食。北疆伊犁地区的妇女还有在喝完奶茶的液体后,再将沉于壶底的茶渣和奶皮一起放在口中嚼食的“吃茶”习惯。南疆人则常喝清茶或香茶。维吾尔人的饮茶方式仍是沿袭我国唐宋时的煎茶或煮茶法。煮茶用具北疆大多使用铝锅,而南疆喜用铜质长颈茶壶或陶瓷、搪瓷的长颈茶壶。喝茶时均用茶碗,一般用小碗喝清茶或香茶,而用大碗喝奶茶或奶皮茶。此外,还有人喜食将糖放进茶水煎煮的“甜茶”和用植物油或羊油将面炒熟后,再加入刚煮好的茶水和少量盐的“炒面茶”。

将打碎的茯砖茶和研成细末的胡椒、桂皮、姜等香料一起放入铜质或瓷质的长颈茶壶中的开水中,放火上烹煮,煮沸2~3分钟后即可饮用。香茶可开胃,补气,提神。

克里雅人民利用茶的特殊价值,通过“倒茶”解决了许多问题。例如:邻里双方之间如果发生小矛盾,第三个邻居心甘情愿地在家里准备餐宴,并邀请矛盾双方家庭来做客,并通过“茶”来化解矛盾;在婚丧等事宜上,“茶”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茶还可以作为看望病人的礼物。

茶在克里雅人民的心中是“和平”“稳定”“和谐”“友谊”以及“富裕”的象征。许多事情都可以通过“一碗茶”来解决。这也就是“茶”“چاي”(chay)这个名称的来源。

注释:

①选自《新疆年鉴》2005年版.

②摘自于田县人民政府网.xjyt.省略.

③新疆《和田简史》编纂委员会.和田简史.中州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356页.

④买买提・艾沙.源远流长(维吾尔文).新疆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36页.

【参考文献】

[1]买买提•艾沙.源远流长[M].(维吾尔文)新疆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6页.

[2]新疆《和田简史》编纂委员会.和田简史[M].中州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356页.

网站:

[1]于田县人民政府网.xjyt.省略.

Keriya people and their Tea Culture

MaiTuoheti Julaiti

(Xinjiang Hotan Advanced Normal School,Hotan,Xinjiang 848000

School of History Culter &EthnologySouthwest University,Chongqing 400715)

和田维吾尔范文5

关键词:新疆;本土植物;维吾尔族女性;化妆品

植物是生态系统的第一性生产者,是地球生命的主要形态之一,也是人类生活环境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和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新疆“现知药用植物资源有2014种,其中野生药用植物1451种,农药植物120种以上,目前已被收购的中草药种类即有125种之多。食用植物中,野生果树资源有103种。”①

维吾尔族主要聚居塔里木盆地边缘,以绿洲农耕为主要生产方式,并擅长园林业。我国民俗学家陶立[先生在其《民俗学概论》一书中阐述道:“民俗对自然环境有很强的适应性和选择性。人类和自然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他们不仅从自然界获得赖以生存的生活资料,而且和自然界发生精神上的联系。有什么样的自然环境,就会形成什么样的民俗。”②

一、“奥斯曼”

奥斯曼草学名叫菘蓝,是一种茎直立并光滑无毛,顶部多分枝且略带白粉霜的绿色植株,维吾尔语称之为“奥斯曼”或“乌斯满”。奥斯曼草中含有丰富的纯天然植物营养,其黛绿色的汁液不仅能促进眉毛的生长而且有使眉毛变黑、变浓的神奇功效。为此,维吾尔族有种植奥斯曼草的习俗。这种传统源于一个耳熟能详的传说。据说很久以前,有位女子嫁去了遥远的地方,她的母亲由于日夜思念而哭瞎了眼睛。当这位姑娘初为人母后,就渴望一直要把女儿留在身边。她听说女孩子双眉间距的长短,决定了日后夫家的远近,于是便历尽千辛万苦找到了用于生眉的奥斯曼草。她时常用奥斯曼草汁涂抹女儿的双眉,后来,双眉相连的女儿果真嫁到了附近的好人家。此后的维吾尔族母亲们从女儿出生的第七天开始,就把奥斯曼草放在掌心揉搓,使挤压出的黛绿色汁液滴入碗底座的凹槽内或盛放在扁平的小碟中,用蘸满奥斯曼汁液的棉头涂抹女儿的双眉,逐渐地女孩们便学会自己用奥斯曼涂抹眉毛。带着母亲深情地期盼,这种习俗就一代一代传承下来。春天来临时,有人便采集大量奥斯曼,在挤出的叶汁里拌上一定比例的羊油,制成可以长久保存的眉膏,以备冬天之用。如今的人们利用先进的生产科技,用奥斯曼草制成眉笔和眉膏在市场上出售以方便人们使用。但是,新疆本地的妇女,特别是维吾尔族女性仍旧喜欢到巴扎上买扎成小束的新鲜奥斯曼草,取其叶汁涂抹眉毛。在维吾尔族民间还有一种“奥斯曼”的使用习俗,当维吾尔族姑娘出生满6个月后,父母就会将她们的胎发剃掉,在婴儿的小脑袋上涂抹“奥斯曼”汁液,这样可以促使重新长出的头发又黑又密。以乌发、浓眉、长辫为美的维吾尔族女性可以说从一出生就和奥斯曼结下了不解之缘。

二、“伊林穆”

在新疆巴扎上,还可以买到一种特殊的头油――“伊林穆”(沙枣树上的树胶)。经常使用这种用沙枣树的树胶制成的头油护理头发不但能使秀发乌黑亮丽,发辫上还会飘逸着沙枣花的浓香。这种维吾尔族的古老习俗源自于广泛生长在新疆大地上的沙枣树。沙枣,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是一种胡颓子科植物。沙枣胶为沙枣枝干受伤后流出透明褐色胶汁的干燥品;或是将茎枝渗出的汁液取下晒干备用;另外也可以采用先进科技手段从沙枣树液中提制沙枣胶。维吾尔族女性将采集来的沙枣树胶进行不断地揉搓,使树胶散开后再用水将其融化备用。在使用沙枣胶前要先把头发清洗干净,再把这种浓度适宜的天然树胶在头发上涂抹均匀,接着就可以编辫子了。因为沙枣树胶有粘性,梳出来的辫子一周之内都不会变形。此外沙枣树胶不但可以滋养头发,它还具有保护头发和刺激头发生长的功效,长期使用后头发自然就变得乌黑光亮。

三、“海乃古丽”

海娜,千屈菜科散沫花属植物,茎肥厚而光滑,节部膨大,呈绿色或深褐色。海娜的叶子富含着色成份,具有很强的染色力。维吾尔语称其为“海乃古丽”。在1946年版《维吾尔医常用药材》中也对其进行了详细解说。维吾尔族种植海娜的历史悠久,姑娘们用海娜的汁液来染指甲的传统一直延续到现在。在准备染甲时,先把海娜的花瓣和叶子捣烂,加入少量食盐或明矾然后取适量敷于指甲盖,再用叶子(如心形的豆角叶、向日葵叶等宽大柔软坚韧的叶子即可,维吾尔族女性常常习惯选用葡萄叶)包裹,最后取线绳缠绕。每一个指头都如此操作,一夜后打开缠绕物,指甲颜色特别艳丽。大多数情况下指甲的周围部分也会被染红,不过多洗几次手,3-5天即可恢复正常颜色。如果效果不理想可再重复一次。捣好的花瓣也可以放入冰箱保存,丝毫不影响下次使用。海娜具有很强的抑制真菌的作用,用来染甲还能治疗灰指甲和甲沟炎。

作为一种化妆品原料,海娜除了用来染指甲外,还广泛用于染发。人们把海娜晾干后研成粉末,加入温水调匀,就可以用来染头发了。用海娜染过的头发富有弹性和光泽,飘逸而自然。不过近些年来,随着对海娜研究的深入,欧盟“化妆品和非食品产品科学委员会”发出了声明,认为海娜对骨髓有毒性,不适合作为染发剂,也不适于其他任何化妆品。

四、“卡孜力古丽”

玫瑰花是蔷薇科植物玫瑰开放花的花瓣,维吾尔族民间称其为“卡孜力古丽”。新疆和田地区种植玫瑰花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和田地区光热资源丰富,无霜期长,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赋予了玫瑰独特的生长环境,因而和田玫瑰花堪称为上品。出土于和田地区民丰县尼雅遗址的楼兰女主人墓中,有大量的玫瑰花香囊与盛放葡萄酒的器皿。这也表明当地百姓很早以前就懂得利用玫瑰花。维医向来认为食用玫瑰花可理气解郁,和血养血,对身体十分有益。用玫瑰花、石榴花和沙枣花配制的药茶,长久以来就是和田人日常生活必备的饮品,因为它不仅能增强机体抵抗力,还能有效调节内分泌系统平衡,以内养外淡化斑点,促进分解及代谢黑色素,达到美白亮肤的目的。

五、其它纯天然化妆品

在吐鲁番,维吾尔族妇女用一种名叫“托特库拉克古丽”的四瓣花作为胭脂使用涂抹脸颊。另外,维吾尔族有以女性发辫的浓密、粗长为美的风俗,父母都很重视女儿的头发。当女儿还在婴儿时期就为她们剃头多次,而且要时常用烧焦的桃仁、核桃仁或巴旦木流出的黑油涂抹头皮,她们认为这样可以营养头发,使长出的头发又黑又浓。

维吾尔族常年居住于镶嵌在金黄色沙漠之中的绿洲地区,造就了绿洲农业和园艺业相辅相成的格局。生态环境是产生民族民俗文化的第一要素,生态环境规范着各民族集团社会生活图画的底色。“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这从自然生态和社会人文形态两方面道明了其对应关系。③维吾尔族女性在沙漠绿洲自然生态环境下从本土植物资源中寻找美容化妆品来进行自我装饰的习俗,根本上反映了一种利用自然适应环境的生存智慧和对生活的热爱。(作者单位:新疆大学)

参考文献:

[1]陶立[.民俗学[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3.

[2]吴艳春.丝绸之路民族习俗研究[M].乌鲁木齐: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2008.

[3]续西发.中国少数民族风情游丛书・维吾尔族[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5.

注释:

①张立运 潘伯荣:《新疆植物资源评价及开发利用》,载《干旱区地理》,2000年10月第4期。

和田维吾尔范文6

然而,这曾牵动着东西方来往商人命运的丝绸并非只来自中国的中原一带。在古道上年复一年西行的丝绸,也曾悄然改变它本初的容颜,浸染了更多新鲜神秘的元素。地处丝路南道要冲的于阗(音“tian”,今新疆和田地区)就盛产一种著名的丝绸―艾得莱斯绸。正如其诞生地一样,“艾得莱斯绸”吸聚东西方精华,闪烁着有别于中原丝绸的异样光彩。

那么,桑蚕何以能落户于阗?古代中原不传之秘的丝绸纺织术又何以能在此地勃然传播?艾得莱斯绸到底魅力何在?

桑蚕何以落户于阗?古代中原不传之秘的丝绸纺织术又何以能在于阗勃然传播?除了那则传丝公主的传说依然鲜活,艾得莱斯绸的来历依然是一个难解之谜。

“传丝公主”将丝绸带入于阗?

《新唐书・西域传》曾称于阗之人“工纺织”,玄奘在《大唐西域记》中也有过类似的评价。而今,这些有着赞许成分的话语依然是那么恰如其分。和田以艾得莱斯绸为代表的丝绸文化仿佛是一个永恒谜题,吸引着人们无休止地去追问去破解。

“艾得莱斯”即维吾尔语“扎染绸”之意。新疆的和田地区,即古之于阗国所在,作为陆地丝绸之路上的一个重要枢纽,正是艾得莱斯绸扎根、生长、繁盛之地。

每当看到色彩艳丽、对比鲜明的艾得莱斯绸,一种裹着大漠风尘的异域情调就会扑面而来。环顾艾得莱斯绸的周边,花帽、胡旋舞、手鼓、热瓦甫,洋葱、孜然、葡萄、哈密瓜,一切似乎都与中原风物迥然而异。可是,只要我们略加考察就会发现,艾得莱斯绸的根仍然扎在中原大地。

从某种意义上说,“丝绸”二字便意味着中国。西方人先识丝绸,方知中国。西方人称丝织物为塞尔基(Serge),称中国为塞里加(Serica),称中国人为塞里斯(Seres)。在一个漫长的时期内,西方学者并不清楚丝绸的来龙去脉。有人以为丝绸是从树上长出来的,有人以为吐丝的蚕跟蜘蛛一样长着8只脚,要用稷养上4年、青芦养上5年才会从肚子里吐出丝来。然而,于阗的塞种人却很早就得悉了丝绸的真实秘密。

古时候,漫漫丝绸古路虽然商旅往来频繁,交易活络,但一切有关丝绸的核心秘密―蚕桑技术却是被严加封锁,决不允许被从中原帝国带出关的。那么,中原蚕桑技术又是怎样传入西域的于阗国的呢?从下面这个故事里,我们或许可略见其端倪。

于阗王曾娶一位来自东国(也有书说是中国)的公主为后。在迎娶公主时,于阗国的使者暗中请求公主想法把桑蚕养殖技术带来,这样将来于阗国民就可以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了。公主将这个请求暗记于心,下嫁之时,她偷偷把桑蚕种子藏在帽絮中,一路骗过关防。这样,才把养蚕制丝的方法传到了于阗。从此以后,于阗“桑树连荫”,本地居民方可自制丝绸。

“传丝公主”的故事原来只见于古老的《大唐西域记》之中,可没想到在近现代的考古挖掘中它居然得到了验证。

考古学者曾在和田东北沙漠深处的丹丹乌里克遗址,发现一块8世纪的木板画,上面描绘着一位中国公主戴着一顶大帽子,一个侍女正用手指着它。研究者都认为,这里所画的正是那位传播养蚕制丝方法的丝绸女神。

传说归传说,我们仍需要事实来验证。解放后,考古工作者在新疆发掘出大批记载西域丝织生产的汉文文书。另外,在尼雅古城出土的距今至少2000年的丝绸碎片,竟和今天的艾得莱斯绸制作工艺完全相同。蚕、桑树和手工纺织工具残件,的确证明了艾得莱斯绸拥有异常古老的历史。

桑蚕何以落户于阗?古代中原不传之秘的丝绸纺织术又何以能在于阗勃然传播?除了那则传丝公主的传说依然鲜活,艾得莱斯绸的来历依然是一个难解之谜。

美丽艾绸的“硬件”与“软件”

大凡一种声名久远的好物件,其诞生与繁盛总是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艾绸亦是如此。

和田养蚕业之盛,也与当地的自然条件有关。和田气候温和,阳光充足,雪水丰沛。特别是这里春天来得较早,气温提升快,夏季气温稳定而不过高,对于栽桑育蚕很适宜。据一位养蚕专家说,仅和田一地的现有桑树数目,就达到江苏、浙江两省之和。

制作出优良的艾得莱斯绸,光有桑蚕这些“硬件”还不够,还必须有“软件”―即过硬的技术手段,最主要的即扎染技艺。

扎染又称扎缬、绞缬或染缬。中国染缬艺术的形成条件早在周代以前便已具备,在秦汉时期开始流行。到了六朝时代,绞缬已经是“贵贱皆服之”,可见当时应用已很普遍。直到今天,在大理白族地区、海南黎族地区、四川自贡地区仍然保留了古代的扎染技术。

中原的扎染工艺也是一路西传。解放后从新疆阿斯塔那地区先后发掘出土六朝时代的红色白点绞缬绢、绛色白点绞缬绢,都是重要证据。

在具体工艺上,直到今天,和田农民制作艾绸仍然用原始手工操作工艺,与海南黎族使用同样的“扎经染色法”,即先扎染后织布。这与大理白族先织布后扎染分属两种工艺。

和田农民的织绸机有一人多高,需要手脚并用。织机全是木质的,蚕丝的一端拴在一块大石头上,靠石头本身的重量将丝拉紧,工人则在另一端按设计好的图案将丝织成绸。

吸聚东西方精华的艺术品

站在一匹匹绚丽的艾绸前,我们总难免心生疑窦:是谁的妙手成就了如此美轮美奂的图案?

其实,图案是通过扎染完成的。工匠根据图案需要,将经线用玉米皮扎起来,浸到矿物和植物的染料液中着色。扎经是非常细致而繁琐的工序,图案的形象、布局、配色都要在扎经艺人的妙手下才能体现出来。

扎经完成后再分层染色、整经、织绸。染色过程中图案轮廓因染液的渗润,有自然形成的色晕,好像用干笔擦出的效果,参差错落,疏散而不杂乱,既增加了图案的层次感和色彩的过渡面,又形成了艾得莱斯绸纹样富有变化的特色。这就如同那些高明的画师,往往掌握着某些用色和运笔的绝技。

在唐代以前,丝绸的纹样花色也同样主要借自于中原。1995年10月,在和田民丰县,出土了一件绣有“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文字的织锦。卜辞为汉语自不必说,其总体风格和设计思想也显然受到秦汉时期中原文化的影响,图案为星纹、云气纹及孔雀、仙鹤、辟邪、虎等瑞禽兽纹,华夏之风尚浓郁。

值得一提的是,直到五代时,于阗国王李圣天(塞种人)仍然“衣冠如中国”,足见中原文化对于阗的影响之深远。

至隋唐时代,新疆丝绸在纹样方面开始有了变化,可以说是东西方文化兼收并蓄的发端。新疆出土的大量隋唐时代的纺织品实物证实了这一点。在这些实物中以“联珠纹”“陵阳公样”“胡王锦”最具代表性。据研究,“联珠纹”主要来自波斯,“陵阳公样”主要来自中原,而“胡王锦”则是东西方文化结合的产物。

一方面新疆的丝绸文化受到东西方的影响,另一方面,新疆丝绸也在影响着东西方。公元10世纪,于阗国王曾带大批和田制作的“胡锦”“西锦”到中原进行商贸交易,在中原十分抢手。同时,在伊朗、土耳其及中亚国家的史书中也有过关于“艾得莱斯”的记载。

艾绸上的“瓜果之乡”

和田丝绸真正变成今日我们看到的艾得莱斯绸的模样,是在和田地区信奉伊斯兰教之后。

公元16世纪整个新疆维吾尔民族全部信仰伊斯兰教,从此, 伊斯兰教的影响深深渗透于维吾尔族的经济、政治、文化之中。服饰文化自然折射出伊斯兰宗教的文化精神。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保留着其他文化的遗痕。

由于伊斯兰教禁忌偶像崇拜, 所以禁忌在服饰、饰物和建筑物上描绘人物、动物。故此,维吾尔族以各种花卉纹样, 以植物的枝、叶、蔓、果实图案纹样, 以现实生活中的壶、盆、瓶、炉、坛、琴等物的图案为装饰纹样, 并以直线、曲线、弧线构成正方形、长方形、圆形、三角形、菱形、星形、新月形、锯齿形等各种各样的规则或不规则的几何图形, 尽情装点着维族妇女的裙裤、坎肩,男子的袷袢、腰巾等。

正是在这种宗教文化背景下,具有强烈民族特点的艾得莱斯绸问世了。在图案中,最重要的实物象征莫过于“巴旦木”了。

巴旦木纹具有明显的宗教含意,广泛应用于维吾尔人几乎一切装饰艺术中。巴旦木是“巴旦杏”的果核。这种杏树盛产于南疆,其果核形似新月,而新月正为伊斯兰之标志,故此,巴旦木图案成为维吾尔族极其看重的装饰图案。如巴旦木花帽的图案,就是由按前后顺序旋转排列的四个巴旦木纹样构成,线条丰富,花色庄重素雅。

另外,艾得莱斯绸图案中瓜果、枝叶运用得较多,似乎流露了“瓜果之乡”和田人民的自豪之情。热瓦甫琴、独它尔琴的图案也很普遍,似又显示了歌舞之乡的特色。此外,对妇女喜爱的饰品,如梳子也多有表现。其中,图案直观易辨认者有之,强烈变形难以判别者亦有之。

艾绸的色泽也与中原不同,鲜艳明丽,色彩反差大,与沙漠边缘单调的环境形成了强烈对比,隐隐透出此方百姓热情奔放、豪爽直率的性格。

此锦只应天上有

宋元时代,维吾尔族纺织工人创造了织金锦的新工艺,增加了织品的华丽,对我国各地都有影响。元朝政府对这一新工艺极为重视,把300余户织金锦工人调往甘肃安化一带,设局制作,为织金锦工艺的传播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